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实训总结范文

档案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档案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档案实训总结

第1篇:档案实训总结范文

教务处及实训中心是关键的两个综合职能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好,建立一支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实训档案管理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加强实训资料技术的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实训的潜能,为学生实践学习活动提供现代化的实训环境。对于专职档案资料管理专业人员,应与教学、科研、图书管理人员同等对待,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或任命)工作。并逐步改善工作条件,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为档案部门添置必要的管理设备,以便于开展工作。档案资料室的设置,可设在实训中心办公室,设保管专柜、多媒体室的影象信息资料专柜等。各二级学院、实验室、实训室也应设实训档案专柜,负责保管好院系的各种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资料,使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细化。实训指导教师,除完成本部门本室的实训工作任务外,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材料,要对与本部门的实践教学资料包括学生实训实验报告归档。实训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加强自身业务建设,一方面积极学习借鉴社会上的档案专业知识理论和管理知识理论,另一方面建立档案工作网络,运用现代化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管理水平,使实训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跟上办公自动化步伐,为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和其它工作服务。

高职院校实训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要把实验实训讲义备齐备全,缺少的讲义及时组织编写,并把学生的实习报告作为短期实训档案保存。全面普查更新补充由于我院列入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建设验收,实训仪器设备投入量大。学院合并组建初期,一些仪器设备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已在更新淘汰之中。在搬迁过程中,有些仪器设备没有资料,或有的资料混乱。资料不全、遗失缺少不可避免。因此全面普查实训仪器设备管理资料,更新补充,有的要上网收集,或厂家重新提供,补充齐全。这是实现我院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注重收集,加强管理高职院校的实训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把仪器设备管理众多资料及时汇总存档的工作,归档的过程方法管理很重要。首先要整理收集资料,并剔除淘汰设备的无用资料,才能避免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实训技术资料归档管理,是以二级学院为划分单位的管理档案,分设仪器设备资料档案、实验实训中心仪器设备存档资料表。列好档案宗卷计划号,按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号等。制定仪器设备存档资料(表),以及电子档案(设多版本保存,防止损坏数据遗失)。按统一标准标好仪器设备的采购日期、仪器设备名称、产地、规格型号、产品资料留存明细(驱动盘、保修期、说明书)、存放地标示清楚。由于大部分仪器设备要长期实验、实训使用,设备不淘汰,相应的档案资料也应长期保存。存档的具体技术资料:对操作说明书、合格证、检定证书、保修卡、软件光盘、使用说明书进行存档保管。

高职院校实训仪器设备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化

第2篇:档案实训总结范文

【摘要】《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是中职文秘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程。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中存在重知识教学、轻岗位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影响了课程教学效益。文章在分析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课程实施实践导向性教学策略,并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实践导向性教学;策略;反思

《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是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涉及信息采集、文书草拟、文书办理、档案管理等方面,主要培养学生信息采集、文书处理以及档案管理的系列职业技术能力,为其今后从事文秘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虽然当前经过课程改革以后,《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主导教学模式有所改变,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忽视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教育、教学功能达成度较低。

一、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现状

《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多变性和开放性,但目前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基本上局限于教室,教学空间狭隘逼仄,处于教师为主、学生紧跟的状态。虽然增设有情景环节,但与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还有一定差距,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还是有所偏差。由于知识的更新换代很快,故教材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滞后于鲜活的现实。如穿插身边的案例将更利于学生了解、掌握最新的实践技能。

现在《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情境创设完成任务,这比以往的教材有所进步。但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打破原有的教学手段,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进行“填鸭式”教学。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致到实际工作中不能学以致用,无从下手,彻底变成了门外汉。

二、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实践导向性教学实施策略

(一)精心整合教材内容,做好项目编制

这法那法,不吃透教材就没法。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内容繁杂,头绪多。以目前我校采用的《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材为例,该教材是浙江省中职文秘专业课程改革成果系列教材之一。全书系统介绍了采集信息、草拟文书、办理文书、管理档案等内容。全书108教学课时,教学任务重,实践性强。因此,教师要在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情、校情的基础上,站在学科高度,以“实践”这根准绳引航课堂教学,深刻解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将教材主干知识整合为相应的实践项目单。如“拟写传播与事务文书”内容可以整合为备忘录、传真稿、新闻稿、总结四个实践项目。

(二)虚实结合,优化实践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一线劳动者的重任,因此课程教学十分强调教学与岗位、专业与就业、课堂与企业、训练与生产的零距离,从而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此才能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适销对路,受到企业的认可。

1.在虚拟职场情境中领悟

(1)文字案例情境

受到安全、资金、人力、课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中要常态性组织一线企业岗位实践可能性不大。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如能创设合适的文字案例情境,不仅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还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逼真的职业实践情境。如在教学“整理和装订纸质文件”时,笔者利用我校毕业学生的职业经历,创设、描绘了如下一则情境:“王伟丽是学校13届商务助理专业优秀毕业生,就业于温岭市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担任办公室文员。2016年年末,她要对公司里的很多文件进行归档,她的桌子上摆放着诸如《关于要求追加20周年庆典活动经费拨款的请示》《关于同意追加拨付庆典活动经费的批复》《20周年庆典活动经费使用具体方案》《关于授予×××等同志“十佳优秀员工”称号的通报》《关于新建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实验基地的函》《关于同意温岭市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新建厂房征地的复函》等文件。面对这些纸质文件,该如何整理呢?王伟丽苦闷不已。”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替她想想办法,出出主意?面对真实的职场实践情境,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他们主动站在职业人岗位实践角度,展开讨论。

(2)多媒体信息情境

中职学生往往不喜欢单一的理论知识学习,而对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多媒体视频、图片等喜爱有加。因此,中职《信息、文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功能日益强大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创造职场实践情境。如在教学“做好会议记录”内容时,笔者在校办主任的支持下,事先将当月召开的校务会议进行了全程拍摄,并在计算机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剪辑。课堂教学时,在切入新课后,笔者播放了这段会议视频。熟悉的环境、教师及严谨有序的会议议程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教师及时提出实操任务:设计会议记录表,对会议的整个过程详细记录。学生兴趣盎然,立马着手完成,在实践动手中对会议记录的特点、写作方法自然而然地了解,感悟,内化。

(3)活动表演情境

教学中的活动表演本质上是一种开放性的实践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方法的过程,是锻炼各种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因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而认识自我、增强自信、调动兴趣、体验价值判断等丰富心理世界的过程,是训练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并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实践表明,在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表演活动,能把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通俗化。如在教学“签收文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企业相关部门签收文件的程序排练相关小品。

2.在岗位实境中体验

虚拟职场实践情境虽然有其优越性,但毕竟与一线真实职场有着一定差距。《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在工作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掌握职业技能。

(1)校内实训

以往,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师受条件限制,教学往往是按照教科书从理论到理论,全然没有让学生亲眼看看,亲手摸摸,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中职校文秘专业校内实训设备设施有了极大改善。以我校为例,学校先后投巨资建成了办公自动化实训室、模拟办公室、会议实训室、形体训练室、文书与档案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场所。此外,学校还购置了各种秘书实训视频影像等素材库。这些实训设备设施高度仿真,为学生的专业学习营造了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逼真的企业环境。《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安排在这些场所进行。如“档案管理”章节内容重要知识点多,动手能力要求高,历来是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师头疼的内容,如果放在文书与档案实训室组织教学,则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学生在这个高度仿真的企业环境中,亲自动手整理,装订,分类,排列,编号及装盒,扎实掌握了档案管理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严谨细致、合作创新等职业素质,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职业道德教育。

(2)校外实习

校外定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加一线职业人的工作,真正地体验职业人的滋味,提高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标。鉴于《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学生校外实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二是要围绕某个教学活动或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三是要做好监督与汇报,以企业评价、学分量化等形式优化考核。

(三)科学布局,打造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是中职学校教学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重要训练载体,是学生走向企业的预备岗位。中职学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目前,我校文秘专业先后与温岭市办证中心、浙江华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温岭营业部等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这些单位成为我校文秘专业实践基地,为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师组织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也促使文秘专业教师不断地学习掌握信息、文书和档案管理的新标准、新知识、新技术,带动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科学组织,编写实践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目前我校文秘专业所使用的《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材是由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相较于老版教材,该书采用了大量的一线企业案例,安排了系列实践内容,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会使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更深,对知识和技能的领悟也更加到位。为此,我们可以结合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特征编写相关的实践校本教材。

(五)鼓励参与,创新教学评价

在实践导向性教学环境下,教学时空、教学模式、教W资源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那种唯考试成绩定高低、判优劣的评价方式显然行不通了。为此,教师要切实转变理念,探索实践导向性教学环境下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有效评价模式。

1.引入行业企业评价

实施实践导向性教学,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发展是关键。因此,教学评价中应充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即行业企业参与评价。这样,评价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训实习的真实状况。当然,企业评价内容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德(主要包括工作态度、责任心、服从意识、全局观念等)、能(包括专业基本技能、人际沟通能力、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等)、勤(包括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劳动纪律观念)、绩(工作业绩)。

2.实施多元动态评价,过程与结果同频共振

实践导向性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动态性、多元性。因此,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应该重视学生个体差异评价,即过程性评价,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总结,从而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但《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又是中职文秘专业学生会考、高考科目,结果评价也不能忽视。因此,教师要制定科学评价量表,实施多元动态评价,把过程与结果性评价融通为一体,实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核与考证、学历与证书的融合。以“总结拟写”这一实践项目为例,可制定如下评价量表:

三、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实施实践导向性教学的效果与反思

(一)成效

1.学生职业定位更加准确

在实践导向性教学环境下,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加明确,对于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更加明白,从而明确了学习任务,学习效果也更好。

2.学生技能得到极大提升

在实践导向性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机会比传统教学的成倍增加,实操技能和应变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养得到逐步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将来的就业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就业岗位适应期明显缩短。

3.专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实施实践导向性教学,带动了文秘专业的实训设备设施、校企合作基地及师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内涵的提升。

(二)问题反思

1.学生监控管理工作比较困难。在实践导向性教学模式下,教学时空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增加了学生的管理难度,学生违纪现象有所增加。

2.评价机制尚不够科学。实践导向性教学对传统师生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尚缺乏完备的配套评价体系。

3.增加了办学成本,同时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巧燕.四个关注,用活教材[J].新教师,2013(09):33-34.

[2]刘金生,霍克林,魏定敏.课堂教学素养五项[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

第3篇:档案实训总结范文

(一)人员的组织与辅导、减少损伤和重复劳动

对档案利用人员(参予校史编写的人员)进行科学组织与精心辅导。许多档案文献经历了久远的历史岁月,不采用一定的科学保护措施来利用档案,在利用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将其损坏。上海海洋大学档案馆保存了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纸质档案,这些档案文件已成为重要的稀有文史资料。有的正在申请作为上海市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项目,而许多重要的历史纸质档案保护和使用存在许多技术上急需解决而又难于解决的问题。许多纸质档案原材料质量比较差。其档案自身的强度和韧性具有先天的不足。这些纸材由于当时的造纸技术及原材料相对落后,也没有征对性的研究专门用于档案保存的纸质,所使用的纸张其强度、耐折度、挺折度、挺度、密度等性能普遍较差,特别是50年乃至近百年前的纸张,性能更差,因此作为档案载体给保护保存增加了难度。而经过几十年的存放,受到各种环境及有害物质的侵蚀,使得延续保护难上加难。针对这些情况,便对校史编写参加人员进行精心组织和耐心辅导,使之具有档案利用的基本知识。如轻拿轻放、减少冲击(折叠、重压等),减少不必要的磨擦和挤压、消除多次重复翻阅等。

(二)工作内容合理分工、利用有序进行

为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利用的准确性,加快编写的速度,特对利用工作对其内容进行分工。具体分成学科、专业、课程三个方面。先列出提纲、然后按题纲进行梳理和编排,才开始进行档案利用。1)学科内容的梳理与档案收集。主要包括学科创办沿革,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学科建设手段(实验室、研究所、重要仪器),人才培养等。另外还包括一些学科建设的相关措施文件。具体包括内容为: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规定;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考试大纲;学科基础课、学科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CAI课件;学科课程建设情况(含规划和总结);精品课件建设情况(含规划、总结、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相等相关资料);学科课程成果及原始资料。2)专业内容梳理与档案收集。主要是专业的种类、专业背景和专业培养目标及过程。具体包括:专业概况(含专业沿变、专业背景、人才培养情况等);专业目录;新增专业、特色专业申报材料;相关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调研报告等原始材料;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与培养目标调研报告;专业培养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专业建设年度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总结;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3)课程内容梳理与档案收集。主要包括课程体系、课程分布、课程要求及结构等。具体包括: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建设原则性意见;教学计划修订的有关规定;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性课程教学计划;专业建设与各项课程教学改革的思想与措施;专业课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含各学期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情况课程实践教学情况等。

(三)专题档案文献分类,准确提供原件

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内容,把原始档案进行分类,并提供档案原件。最终做到准确、准时、有效。档案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就是为查阅档案者准确、迅速提供原始资料,以满足其急需。那么,如何在数量巨大的档案馆(室)中及时找到急需的文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通常的利用形式主要是利用者点名调卷。但由于利用者对库藏档案的时间、范围、数量,是不可能了解和掌握库藏档案全部内容。因此,单凭点名调卷,就可能使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被埋没,影响档案效益发挥。为此在前面对所有档案原件做了预先分类、查阅的人便减少了盲目性,大大提高了准确性,从而加快校史编写工作。

二、结论

作为历史悠久的百年高校。在编写校史过程中,档案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学校档案利用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其利用方法需要进行认真研究。综述所做工作,有如下结论。

(一)保护与利用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专业内容历史悠久高校档案文件在漫长的保存、借阅和使用过程中,都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为的、自然的和生物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建校历史长达百年的高校,许多原始纸质档案已显得十分脆弱,表现在纸张变硬、发黄、变脆、虫蛀、霉变、字迹褪变以及柔软度、韧性和机械强度降低等。于是存在着档案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本研究中较好地解决了档案保护与利用的矛盾问题。

(二)档案利用人员的组织与辅导对档案利用十分必要对档案利用人员进行科学的组织和专业的辅导,才能有效有序地开展档案的查阅、利用等工作,而又不损害原有的历史档案。

第4篇:档案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档案管理;教学设计;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44-02

校企双主体课程的定位

课程性质 《档案管理》是一门系统讲述档案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的专业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集于理论与实践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前导课程为人力资源文书撰写,后续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综合实训,适宜在第三学期开设。

培养目标 《档案管理》课程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实践能力为本位,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岗位及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以能够反映工作过程、工作步骤、工作方法的实用性知识为主,培养能够在一线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备基于档案管理工作过程的档案收集能力,档案整理能力(如分类、排列、编号、编目等),档案提供与利用的能力(包括提供利用的手段和处理有关问题的方法等)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的专业特性 专业属性体现在学生就业后从事的岗位工作和岗位群主要隶属的人事部门,有别于培养档案馆或档案室的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课程设计依据人事岗位及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以企业常见的档案管理活动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以一个完整的档案管理活动过程为主线形成教学实训项目,以支撑档案管理活动关键技能点的训练为教学重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双主体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档案管理》课程,缺乏档案学科知识基础的支撑。因此,要充分考虑档案管理涉及的档案学、档案管理技能、档案技术保护、专门档案等相关知识,同时秉承高职教学理论够用即可、重视动手能力的理念,注意口径适度,教学内容适宜涵盖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

双主体教学资源整合 实施校企双主体教学,教学主体除了常规的学校教师之外,还应包括企业的技术人员;教学资料除了传统的教材、案例等,还应包括企业真实工作中使用的档案装具、各种工具和材料。教学资源的整合设计如图1所示。

1.教材。教材是实施教学的载体,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改革,无不受制于教材。教材从根本上制约了教与学,教材不改,再好的教法也不能奏效。校企双主体共同孕育人才,工学结合,需要相应的教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必须具有高度的相互协调性。

2.教师。校企双主体的师资队伍,意味着不仅有学校的教师,同时还有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企业一线工作人员。要聘请企事业单位多年从事档案工作的相关人员担任学校兼职实践指导教师,把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带入课堂,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进一步推进专业教学的改革。双主体的师资队伍不仅参与教学,同时还要参与对学生的考评,按照考评体系对学生做出评价,所占比重值应不低于50%。

3.场地。传统的教学场地非教室就是实训室,校企双主体的教学场地是多样化的。理论课的学习可以选择教师在教室上课,档案管理系统的操作训练可在实训室完成,更多的工作实务可在企业库房、档案馆完成学习任务,将真实的工作场景植入现代教学场所。

4.考评体系。双主体模式的课程考评体系加入了新的元素,即企业绩效考核。企业绩效考核是对管理过程的一种控制,其核心是通过评估考核学生员工的绩效以及团队、组织的绩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素质、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对完成任务的总结等,可设计多种表格。考核人包括学校教师和企业的指导教师,考评方式包括平时测试、实训成绩、顶岗表现和期末总评,考核手段包括考试、问答、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教学方法 高职教学的关键是落实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为了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可以采取项目化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实施教学。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同时,项目也是学习情境的载体,《档案管理》课程的项目设计如图2所示。

学习情境设计和实训条件配置 为了将企业的真实情境纳入培训过程之中,需要首先关注企业的工作情境。学习情境泛指一切作用于学习主体,并能使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课程设计要基于职业工作过程,将典型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职业行动,因此,要通过虚拟现实的职业工作情境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为了保证学习情境的真实性,《档案管理》课程的实训条件配置非常重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条件下,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尽量放在学生的面前。因此,实施双主体教学要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档案用具的作用,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实践带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见表2)。

学时安排及分配 《档案管理》课程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适宜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安排。学时通常为54~72学时不等。根据就业初期从事档案整理工作所占的比重,课程计划60学时,学分3分,低于专业核心课程学时,略高于普通综合课程学时。学时分配原则上每个项目5~6个学时,理论教学不超过30个学时,企业教师教学不少于20学时,非教室教学场所教学不少于12学时。

课程教学设计小结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档案管理》课程的课程设计旨在探索在教学层面践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应依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共同开发教学内容,结合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序化学习内容,基于工作过程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特定的档案管理职业能力。应由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一线人员组成教学团队,形成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教室、企业库房、实训室、档案室等多场地教学场所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应根据平时课堂测试、实训任务完成情况、顶岗实习情况并结合考试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评。

参考文献:

[1]常悦.试论高职文秘专业档案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8.

[2]劳蕾蕾.高校文书档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教育,2011(2):165.

[3]严中华.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47.

[4]蒋良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市场营销学》学习情境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05.

[5]李文龙.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情境设计实践与探索[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6):89.

[6]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Nina Grobmann,Tilma-

nn Krogoll,Vera Meister.借助学习任务进行职业教育学习任务设计指导手册[M].刘邦祥,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6.

[7]余文森.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EB/OL].(2006-12-15).http:///cms/data/html/doc/2006-12/15/53484/.

第5篇:档案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专业建设;教学档案;教学质量;专业特色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专业教学条件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专业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判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揭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办学特色,客观反映学校办学资源、条件与利用水平以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简而言之,专业剖析着重从“三个符合度”的角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现代,总结成功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方案,进而形成特色,建成精品专业。为此,高校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的收集

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概况(含专业沿变、专业背景、人才培养情况等);(2)专业目录;(3)新增专业、精品专业申报材料;(4)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调研报告等原始材料;(5)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与培养目标调研报告;(6)专业培养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7)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8)专业建设年度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总结;(9)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二、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资料的收集

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教学计划修订的有关规定;(3)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计划;(4)专业建设与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5)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含各学期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6)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情况。

三、教学环节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节方面的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2)学校关于授课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3)每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教学日志;(4)每门课程教案及备课笔记;(5)每学期学生考勤表;(6)每学期每门课程教学总结;(7)每学期每门课程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报告;(8)实验、实训、实习报告及总结;(9)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10)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录、选题要求、评分标准、答辩工作安排及记录、成绩分析表;(11)教学检查记录、学生座谈会记录、听课评课记录、专业教师学生测评表等。

四、专业素质教育方面资料的收集

专业素质教育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方案;(2)科技文化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内容、小结);(3)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过程、内容、总结);(4)学生社团活动的原始资料;(5)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始资料;(6)向学生开设的各类学术报告、讲座讲稿及图片等原始资料;(7)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文化活动的通知、获奖情况及证书复印件。

五、教学环境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境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专业可利用教学资料情况(含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校园网建设及运行情况、机房、实验室、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3)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4)专业实训基地利用率、实验开出率情况(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实验情况登记表、实习实训情况记录簿、教学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开放实验室情况记录表);(5)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或校企合作协议;(6)教学经费预算及教学经费投入。

六、产学研合作方面资料的收集

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院系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2)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3)校企合作协议书、合同书;(4)从企业或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学人员名单及证书,聘书复印件;(5)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相关资料;(6)院系教师为企业、行业开展技术培训的通知、计划、讲稿、图片等资料;(7)教师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及有关技术协作、项目推广的协议书、合同书;(8)为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方面新创造出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技术报告、科研任务书(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9)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协议书、聘书及工作情况;(10)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及资料共享方面的材料;(11)专业教师与企业(或行业)有关人员合作、论著等材料。

七、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原始资料;(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的原始资料;(3)院系教学工作,教学管理文献;(4)学生学分制实施细则;(5)学生学籍异动情况;(6)教学改革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小结及原始资料。

八、师资队伍方面资料的收集

师资队伍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师资队伍基本状况(含学历、职称、年龄、学缘情况);(2)教师科研、教研活动情况(含参加各类科研、教研学术会议、科研教研课程立项项目及结题报告、、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获奖情况);(3)教学效果测评情况;(4)师资队伍建设规划;(5)教师培训进修情况;(6)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培训进修内容、效果和经费投入等);(7)人才引进情况;(8)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管理人员、业绩);(9)省级、校级专业带头人申报材料及批复;(10)优秀教师申报、评审及批复;(11)教学、科研骨干基本情况。

九、学生素质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素质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2)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情况及证书复印件;(3)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过程和总结(含文字材料、图片资料);(4)学生社团活动情况。

十、学生就业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就业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就业机构及人员情况;(2)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3)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情况及原始资料;(4)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和学生就业单位一览表;(5)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原始资料。

十一、专业特色方面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

专业特色方面的资料除上述各项资料外,还要特别注意收集以下资料:(1)能体现专业办学观念、办学思路方面的资料;(2)能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资料(如教学内容、培养方式途径等);(3)能体现教学特色方面的资料(如课件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成功的经验);(4)能体现教学管理方面的特色(如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作者单位:唐山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第6篇:档案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

教学档案是高职院校不同时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实践的真实记载,是经验的积累与教学成果的体现,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制度,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高职档案规章制度是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的关于档案工作的内部规则。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高职教学信息资源,应该依据《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及地方档案法规,借助校企合作平台,结合学院工学结合的实际情况,加大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把教职工收集上交档案材料纳入个人评定,有效激发增强教学和教辅人员的文献归档积极性,提高档案材料的归档率、准确率,号召奖励教职工妥善保存诸如学科建设材料、教学标准、课程计划、校本教材、教学总结、各类教学检查、教师教案及招生、学籍管理、实习实训项目管理等原始材料,把材料归档视为个人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要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制定教学档案归档制度、保管制度、利用制度等等,以文件形式明确教学档案的收集内容、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材料数量等归档要求。管理制度上网上墙,严格执行工作程序,细化工作流程,自觉遵守。要科学规范管理教学档案,采取确实有力的措施,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归档材料不遗漏、不丢失。

二、加强编研开发,服务教学工作

教学档案如不积极利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活力。编研是教学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保护教学档案原始材料和长远流传档案史料的有效措施。要充分发掘高职教学档案对教育教学一线的服务功能,深入挖掘教学档案的内在价值,全面利用开发教学档案资源,高度重视教学档案的编研工作。档案人员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努力采用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准确归类、归档。档案人员应该深入调查,与教学和教辅人员经常沟通联系,及时跟踪了解学院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广泛地收集来源于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原始材料,深入发掘教学档案内容,及时分析信息、研究筛选、加工编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心整理归纳,把从各个部门收集来的分散的、零碎复杂的档案素材整理加工成活的档案信息,认真细致地编制教学档案检索工具,做到存放分类清晰,案卷摆放有序。重点将广大教师常用的教学档案装订汇编成册,及时宣传,便于教职员工查阅参考,提高利用率。如果让广大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教学档案利用方便快捷,必将极大地促进原始材料的收集整理,无形之中形成了良性循环,有力地促进了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于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实习实训等各项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档案,储存汇集着丰富的知识,记录了庞大的信息。科学系统地做好教学档案编研工作,不仅可以为广大教职工开展教学研究提供真实准确的素材,同时也可以为撰写学院发展历史、丰富产学研活动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打造档案管理团队,提升业务素质

教学档案的原始素材大多是教师个人未经文书处理的材料,大多数教学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原始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是很难控制的。因此建立教学档案信息资料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建设档案管理团队,对于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随着校企合作机制体制的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办学领域不断拓宽,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教学档案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丰富。学院应该配备专门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紧跟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档案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打造一支既懂档案知识又懂教学管理,并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精干团队。在新形势下,信息获取能力、识别能力、接受能力、存储能力、评价能力、利用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是信息时代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信息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人员要勤奋努力,创新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激活档案工作,打破高职院校教学档案服务工作封闭的状态。结合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熟悉业务,增强档案基本知识储备,把熟悉学院“家底”当成档案工作者的天职,提升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刘玉文.浅谈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J].大家,2014(12).

[2]刘国华.高职教学档案管理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7).

第7篇:档案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档案;档案管理程序;档案管理风险

1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内容和程序

1.1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中职学校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应包括教学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材料,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综合类。主要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学校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专业设置方面的规定和办法,学校规划、实施计划及各种会议记录等。

(2)规章制度类。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等。

(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类。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建设、教案、试题库、教学实习、实习实训基地、毕业实习、教学质量检查、教师考核和教学质量测评等材料。

(4)学科、专业与实验室建设类。包括专业设置、学科设置及实验室建设的材料,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的申报论证,评估及建设方面的材料以及申报国家重点学校的实验室论证、申报和审批材料、总结等建设性材料。

(5)学生学籍类材料。包括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籍变更、学习成绩、教育实习、实验实训实习材料及成绩、学生奖惩材料,学生入团、入党情况,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的情况,毕业生材料等。

(6)教材类。包括各专业征订教材的情况;自编、参编、主编教材的情况;优秀教材的比例、自编教材的比例、各科习题集、实验报告及实习实训指导书等。

(7)招生就业类。包括招生宣传材料和招生申报计划、上级主管部门的材料、新生录取材料、报到生的比例、年度招生的总结材料;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情况反馈等材料。

1.2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程序

中职学校档案的管理从流程上来讲,分为档案的收集工作,档案的分类和保存工作,档案的提出和运用工作,这三个环节是档案管理中出现问题的主要环节,从三个环节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有效防止问题和困难的出现,将档案管理的风险降到最低,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简洁化档案管理模式,即使出现了问题从环节上进行排查也能更轻易的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

2 管理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档案材料的重视不够,没有普及教学档案管理意识

大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教师到学校领导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学校重视教学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但对教学档案的管理投入欠缺,如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的配置,档案管理条件的完善,管理人员的培训等投入不够。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授课计划、教案等相关文字材料、图片资料、证书文件等不能主动上交存档,造成档案材料采集困难。

2.2 没有系统的管理,导致档案管理混乱

中职学校都存在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对各部门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正规的指导和系统的规划。管理人员和教师大多忙干日常的工作,相当一部分档案材料散存于他们个人手中,导致教学材料不齐全、不完整。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来学校进行教学评估时,为了补充档案材料的缺口,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补全档案,这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给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使得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失去了档案的真正意义。因为没有系统的管理,各部门各自为政,为了自身利用的方便将一些重要的文件的和材料自行保管,不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导致材料损坏或丢失而无法查找。

3 如何在管理程序上降低管理风险

3.1 档案收集的制度化降低风险

档案的收集工作主要是解决档案的来源和集中,从中职学校档案的内容来说,学校档案是一个很庞杂的系统,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组织体系,如果只依靠专职人员上门上户式的收集整理,那是一项艰巨而困难的任务,而且非常容易出现收集中的失误,造成档案资料的流失。这时档案报送的制度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制定系统的档案收集制度,规定学校各部门、各组织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将档案报送具体的部门或个人,组织专职人员对档案进行收集,简化档案的收集工作,同时,也能培养专职的档案收集人员,有利于档案后续的管理,达到优化档案管理的目的,降低管理风险。

3.2 档案保管的专业化降到风险

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人事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重要性宣传不到位,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有一份好工作就行了,档案可有可无。这些都是档案保存过程中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认识不足的表现和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如何在档案保存的过程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就是保存程序中重点。为了达到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知识面,强化通识教育,实现专业人员知识素质全面。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加深以提供服务为己任的认识,各项管理工作都应该首先从利用者的角度来考虑,以利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第三,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保存在档案室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本身是一种静态的档案,而人为的对这些档案进行维护、分类和转运则是一种动态的管理。第四,手工操作与电子操作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与应用,逐步实行中职学校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从以上几方面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水平,才能更大程度的降低管理风险。

3.3 档案查阅的规范化降低风险

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是来源渠道多、涉及面广泛。形式多样,专业性强。针对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这些特点,学校制定规范化的查阅和审查机制,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如新学期开学或期末,可以开展全校性的对上学期或本学期档案审阅和运用方面的检查工作,并进行评比,对个人和部门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纳入教职工考核体系。设置不同管理人员针对不同部门的管理工作,规定档案查阅和运用过程中的责任人负责制,对档案的发放和传送责任到人,形成规范化的传阅形式,降低档案丢失的风险。

4 结论

学校的档案管理是中职学校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档案管理的好坏,是各项检查和实际学校工作状况的文献证明,也是评价学校工作成绩的一项标准。档案工作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从档案管理的三个环节上将档案管(下转第190页)(上接第221页)理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发挥出学校档案对学校发展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敖敏.高校应注意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9:119.

[2]宁胜军.浅谈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J].徐州教育学院院报,2006,3(1):143-145.

[3]肖三凤.民办高校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132-133.

第8篇:档案实训总结范文

目前,高职技术院校的基础会计教学逐步的从传统的理论实操分立制向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动为中心的理论实操融合式进行过度。其中掌握基础知识是先决条件,否则具体实践操作就难以进行。两者融合应用的要点在于:把教材内容按其实际运用活化于课堂,形成模拟各类现实经济业务的活动,让师生共同参与,相互沟通交流,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会计的业务流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基础会计教学应该是学习者与教学者相互传达的一种过程。首先在基础理论的教学课程中,要将知识点分段解析,并且融合入周边现实经济业务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会计业务的亲切性和产生好奇感,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实践操作埋下伏笔,而不是简单的对概念照本宣科。例如在会计档案保管章节中,由于涉及的保管材料种类繁多,不同种类保管的期限不同,保管的方法多样,更重要的是牵连不同职务人员的职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被动和枯燥。在讲解时,类比了学管队伍中的学生档案的保管流程和操作要点,让学生顿时提高兴趣,并且营造了相互交流的活跃气氛,让学生对知识点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第二,根据理论基础,设置符合实际且为学生熟悉的实训情景。在实训情景设置中要结合具体场合和常设的经济业务,并且学生小组之间进行角色扮演和互换训练。引导学生利用章节课程要点和已有知识先进行摸索和自我梳理,当学生完成操作以后,再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能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扩展和归纳,有效调动了班级的参与度。例如在采购报账的学习中,让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扮演出纳、采购、财务主管、会计。接着,举列经济业务:采购人员差旅费共用938元,原借支1000元。请填制差旅报销单、收款收据,并讲述分别有哪些职务人员填制,会计业务如何处理。图片来至《纪小羊》系列通过情景的模拟学习,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实际工作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让他们带来丰富的实战经验。更惊奇的发现,班级的实训小组划分,让班级的凝聚力增强,相互之间更多的进行学术交流,自发的交换总结,交叉训练,相互促进。第三,教师要在融合教学法中,整理课程要点,罗列相近和相反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对比操作。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好的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同时能举一反三的处理与之相反的经济业务。例如会计交接与出纳交接所要求填制的表格和交接汇总的材料直接的区别。从而引伸出会计出纳日常工作项目及两者岗位职责的异同。经过实训操练不断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应用,让学生知道每一种相近的现实情景在实际中存在的差别,要如何注意事项运作,如何恰当的处理业务。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进而取得在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趣,也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结合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由于在课程中要设置各式各样的实践情景,这便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实战经验,能将企业的实际操作按1:1的比例的浓缩进课堂。更重要的是将课本中与现实操作有区别的部分加以诠释,在书本中没涉及的知识要点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在步入社会实习阶段之前能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结合教学法中要求融入了两种教学方式,加大了教师的组织强度。一方面要将理论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灵活安排课堂,让学生在情景中掌握要点,另一方面,又要确保理论知识的掌握吸收。这要求老师在课前做好课堂设计,充分预备课程内容,还要能先进行自我实操演练,保证学生在实例运作中顺畅无误。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从传统将讲授职责向组织引导者转化。

三、结束语

第9篇:档案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教育评估;建议

教育评价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功能,但我们也应该注重它对学校管理的“引导”和“规范”作用。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政策方针的落实,中职教育的教学水平、人才质量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各种形式的教育评估在中职学校普遍开展,如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项目学校评估、重点职校评估、示范职校评估、教学水平评估、示范专业评估、实训基地评估、毕业班质量评估等,虽然评估内容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但教学管理始终是各类教育评估中重要的指标之一。为此,中职学校在加大职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质量的同时,必须要有预见性地认识到,要做好各类教育评估工作就一定要将其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一、教学管理在中职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占有重要的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是关键。为此,自从1987年中职(中专)学校开展教学管理评估工作起,在教育部门制定中职学校各类评估指标体系中,通常都会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具体的标准,明确列出相关条目、分值,我们称之为显性指标;还有一些指标,没有明确列出具体评估条目,但其它条目中对教学管理又有要求的,我们称为隐性指标。

教学管理作为显性条目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出现时,通常比较能引受评学校的重视,各项评估资料的准备相对比较充分。比如《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学管理严格,有完备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及实施性教学计划,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专业教学组织,管理及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改革和教研成果显著。”教学管理的条目内容主要包括:教务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管理、专业教研组管理等4项内容,分值占18%。在《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中,虽然在“广东省重点中职学校标准”中没有对教学管理提出明确要求,但在具体的评估指标中,教学管理有明确的指标条目,主要包括:教学常规管理、教学文件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研组工作、师资管理、教科研成果等6项,分值占17%。受评学校可以按图索骥,很容易规范地完成各项资料的准备工作。

但在有的教育评估体系中,又会把教学管理内容隐藏在其它指标中,不易被发现,也就是上文所述的“隐性指标”。比如2011年颁布的《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中,无论是“省示范性中职学校申报条件”,还是具体“指标条目”中都有明确列出教学管理方面的条目。因此刚开始进行第一批“省示范性中等学校评估”时,许多学校遗忘了教学管理的评估档案资料整理,结果因教学管理评估档案资料的不足,失去第一次“省示范校”通过的机会。但是仔细研读《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时,一定会发现,省示范校评估的评估,对教学管理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只是它被隐藏在“一级条目中的改革创新”下的二级条目里的“内部管理”中的第三项,要求“教学管理科学规范”, 且分值占2%。并且把有关教学管理的内容独立出,组成新的条目,如“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技能竞赛”、“教学、科研管理”等3项,分值占26%。由于教学管理被作为隐性指标出现时,通常不被学校重视,但又往往对教育评估的作用影响更大,所以更值得参评学校关注。

在中职学校教育评估中,除常规性教学管理外,教学管理通常拓展到教学设备管理和专业管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

二、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档案不充实、 管理不规范。

教育评估的主要方式是查看“迎评档案”,而教学管理方面“迎评档案”来源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方面的档案。因而,教学管理档案的丰富、准确、完整与否,成为制约“迎评档案”质量高低的关键,并最终决定着评估的结果。然而,在多年的评估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学校档案在教育评估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学校教学管理档案无法满足建立“迎评档案”的需要,表现出不齐全、不规范;其次是学校教学管理档案无法满足“迎评档案”对学校办学特色档案的要求,教学管理档案不能反映学校的教学特色、管理特色,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学改革的特色,教学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特色;第三是学校教学管理档案无法满足“迎评档案”对各类统计分析数据的要求,教育评估大多都有评估年限的确定,如国家级重点职校的评估,通常是需要近三年的资料,但教学档案管理有时无法提供准各专业在校生人数、专业教师数、“双师型”教师数和各专业实训项目的开率等,这些统计分析数据是不能从学校教学档案中直接获取的。因为学校各类教学档案基本上都是按年度或学年度归档的,很少是针对两年或三年的。因而,学校档案无法满足“迎评档案”对各类统计分析数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