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训扩展总结范文

实训扩展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训扩展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训扩展总结

第1篇:实训扩展总结范文

关键词:实训;编程;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Research of Collaborative Programming Methods in Project Training

Han Yutao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Xinxiang453000,China)

Abstract:In the software project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ost of the projects need for group's cooperation programming.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collaborative programming efficiency,team work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collaborative programming method based on Dillenbourg principle is presented.The practice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has a good training effect.

Keywords:Training;Programming;Collaborative

一、引言

软件协同编程具有多种可能的形态,可以表现为将一个简单任务分割给两个开发人员协同开发到复杂项目的紧密团队合作。最简单的协同编程是将任务分为两个子任务,并且子任务之间具有清晰的边界,子任务和子任务之间具有最少的内部耦合,不需要程序员进行很多的交流。但大多数情况下,软件开发人员面临的是较为复杂的软件项目,设计人员很难定义子任务之间的清晰边界,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开发人员进行比较紧密和深入的交流。如何有效的进行协同编程是软件工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在现代软件开发过程中,大多数情况程序员需要彼此协同地进行程序设计,因此,在项目实训环节中,使学生提高协同编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具有与其他程序员合作开发程序的能力是重要的课题,如:规范的编码习惯、团队合作意识、合作学习能力。但是,目前据多数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往往缺乏协同编程能力,不适应团队合作开发工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illenbourg原则[1]的协同编程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协同编程能力。

二、相关研究

针对如何有效的进行协同编程和培养学生的协同编程能力,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协同编程方法的研究大多围绕如何进行分组、如何有效的开展组内活动、如何监督和指导组内协同行为等方面展开。

文献[2]指出软件项目是需要多个工程师合作完成的,其中包括:代码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架构设计、测试方案等。他将协同编程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进行研究,对成员的专心度、对团队的忠诚度、大局观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献[3]综述了协同编程教学的主要方法和工作,并指出程序协同编码的过程中会产生认知的重叠,我们应教授学生更加细化和抽象的知识点。但过于细化和抽象的知识往往脱离真实的实际问题,使学生降低学习兴趣。文献[4]总结了合作学习教育研究的两个问题:(1)如何使学生有效的协同工作;(2)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具有的共同属性。其中一个重要属性是制定练习的解决方案时,需要参与者共同参加。文献[5]分析了多种协同编程分组方案,包括:(1)学生自由选组;(2)利用软件工具随机分组;(3)依据编程能力分组等。

最为著名的是Dillenbourg在文献[1]中提出的四条协同编程原则来定义协同编程环境。主要包括:

(1)初始条件设置。本阶段教师要确定分组的具体信息,包括分组规模、分组的成员构成方式、分组的实验室位置安排、共同使用的编程工具等。

(2)建立基于角色的协同编程规则。本阶段需要给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角色,并控制不同角色访问信息的权限。

(3)确定交互媒介和方式:本阶段包括制定协同成员面对面的交互规则和确定协同交互的软件工具。

(4)监督和规范成员交互:本环节主要确定监督和规范成员交互的方式,如教师直接管理或使用软件工具进行监督和规范。

本研究依据Dillenbourg准则的四个环节,结合高职院校项目实训的具体情况,给出了基于Dillenbourg原则的协同编程方法,如下节所示。

三、基于Dillenbourg原则的协同编程方法

考虑到目前高职高专软件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较少有关注学生协同编程能力培养的课程,因此本论文所采用的方法将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本研究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个人自信、协作自信、灵活应用知识为目的。以下我们将尝试建立了基于Dillenbourg原则的项目实训协同编程方法框架。

(1)初始条件设置。从具有项目实训的学期开始,教师首先分配任意两个学生为一小组,假定学生没有任何的编程经验。

(2)建立基于角色的协同编程规则。首先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独立完成不同的编程任务。子任务完成后,两个人将共同完成一个相对复杂的编程任务(两人已完成任务的扩展)。依据最后的表现,确定两个人的角色。

(3)确定交互媒介和方式。小组成员在完成独立编程任务时,不允许进行交互。如果其中一个成员提前完成了独立任务,并且另一个成员也希望得到对方的帮助,则通过教师允许,可以将为未完成的任务片段分配给提前完成任务的成员,但必须将分配出的任务片段进行登记。

(4)监督和规范成员交互。每一个大组由15个小组组成,即30名学生。必须有两名教师进行监督和答疑。

应该强调的是,每个相对复杂的任务是基于两个子任务的扩展。两个独立子任务具有相同难度和相同的知识点,扩展任务应比子任务的难度较高。以下给出在实际项目实训中所设计的子任务和扩展任务的例子,见表1。

表1:子任务和扩展任务示例

子任务1 子任务2 扩展任务

使用递增循环计算n的平方,如for(i=0;i0;i--) 计算n的平方,必须使用递增循环和递减循环

for(i=0;i

for(i=n;i>n/2;i--)

写一个程序,输入10个姓名和学号,并打印 写一个程序,输入10个姓名和年龄,并打印 组合两段代码,使其能够输入10个姓名、学号、年龄并打印

具有协同编程经验的学生一般能快速的组合两段代码。但如果发现组合困难时,应让学生首先检查各自子任务是否存在问题,然后再进行组合。没有协同编程经验的学生往往将子任务和扩展任务看作两个独立的工作对待,从而不太容易进行子任务合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规范学生的编程习惯和提高他们的协同编程意识。

结合我校情况,每个实验室共60个学生,即30小组。共有指导老师4名,每次实训为2个小时。以上配置能够满足教师对协同编程实训的监督和答疑的要求。

四、结束语

针对软件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协同编程能力和合作意识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软件项目实训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项目实训中基于Dillenbourg原则的协同编程方法,并给出子任务与扩展任务制定的示例以及简要的应用情况。

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应用在我校JAVA课程的实训项目中,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彼此信任和团队合作意识。经观察,该协同编程方法特别有利于提高缺乏编程经验的学生的编程能力,更为可喜的是,该方法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多协同合作的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协同编程的练习。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协同编程方法的研究,使该方法能够扩展到多类课程的项目实训中。

参考文献:

[1]Dillenbourg P.Collaborative-learning: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M].Oxford:Elsevier,1999

[2]Whitehead,J.Collaboration in software engineering:A roadmap[C].2007 Futur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Washington:214-225.

[3]Brusilovsky,P.,Kouchnirenko,A.,Miller,P.,&Tomek,I.Teaching programming to novices:A review of approaches and tools[C].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Vancouver:103-110

第2篇:实训扩展总结范文

关键词:单片机;理实一体;软硬结合

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单片机因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应用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C电、自动控制等领域。单片机课程作为高职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的必修课,为将来学生毕业后从事机电、智能产品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制作提供支撑。

一、课程分析

1.课程特点。单片机应用技术是工科电子、电气、机电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涉及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知识,还要通过学习汇编语言和C语言知识来编程控制。该课程不仅是对前期课程知识综合性的总结,也是对后期课程以及电子设计大赛的开拓、启发。

2.学生分析。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而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学生不仅要了解硬件,还要深入学习汇编语言和C语言。所以,很多人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不能熟练应用以及解决各种问题。

二、教学方法与实施

1.理实一体教学。在每次教学中,教师讲解占30%到50%的时间。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每次课程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关联性,让学生意识到本次课程的作用,还要精心整理课程知识的逻辑性、切入点,以便各类学生都能掌握。同时充分利用视频、图片以及实物展示,增加课程的形象性、直观性,让学生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注重课堂师生互动,多与学生沟通,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增加其学习主动性。

2.启发式讨论。在讲解重要知识点时,让学生以小组启发式讨论的方式展开,归纳总结规律。例如,在讲解定时概念时,可以引入水钟来引导学生,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以秒表来讨论秒、分、时的计数机制。这种先让学生分组交互式讨论,教师适时引导,给出答案的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还能发挥学生探讨问题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

3.任务驱动。在实践教学中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入单个项目或综合项目中,每个项目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学生通过操作能够提高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布置的任务具有一定的知识点分布特点及趣味性,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而理解问题,融入特定的单片机情景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答疑、辅导,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开放式实训室、单片机教学平台、相关网络资料等资源来完成项目任务。

三、教学内容实施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单片机技术包括存储、接口、定时、计数、中断等资源的运用,编程语言的运用,开发平台的运用以及资源的运用。项目里涉及单片机的接口应用、定时中断技术、存储扩展、显示扩展、数模转换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例如,可以选择广告灯、电子钟、音乐盒、点阵牌、遥控车、交通灯等项目,把每个项目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分解成多个子项目,同时可以对每个项目进行扩展,使每一个基础训练不仅能夯实基础,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软硬结合,由浅入深。针对学生编程能力水平可选择适合学生的语言来进行教学。比如已学习过C语言课程的学生,选择C语言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单片机编程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条主线,各条主线均遵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同时单个项目要体现项目的重点,防止内容和信息量过多,影响教学效果。

3.实训带动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借助实训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难于理解的概念。如可以通过设计汽车转向灯的项目,让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定时中断以及子函数、中断函数、运算方法等概念。在课外,可以引入Proteus仿真、Keil和单片机开发板实训,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基础训练,验证实训成果。多个器件结合使用,从而产生在原理中引入应用,在应用中处处有原理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职业态度,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时候也应该以此为中心。同时,注重企业需求,做到以企业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为由中国制造到创造的转变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祖明,李晓婷.高职《单片机》课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J].科技资讯,2007(14):114-115.

第3篇:实训扩展总结范文

关键词 立体裁剪 多维空间 设计思维 实训练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人类生存的大千世界是一个色彩斑斓、千姿百态、变化无穷、万千造型并存的世界,多维空间造型的物质形态数不胜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立体裁剪》多维空间造型设计思维与实训练习,主要探索如何在《立体裁剪》课程教学中运用多维空间设计思维对学生进行实训练习。

1《立体裁剪》课程与教学现况

“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制作的一种技术手段,是以人体作为独立“物体”,而服装则是这个“物体空间”的外包装,类似于我们生活中物品的包装(如:糖果、茶叶、玩具等等物品的包装)。

立体裁剪服装作品与物品包装类比示意图

“立体裁剪”也可以说是人体外包装的立体构成,采用手法是运用面料覆盖在人体或人台上,并通过分割、折叠、加量、减量、褶皱、编织、造型、缝合等多种技术手段制作成的人体多维空间包装――服装。

《立体裁剪》课程在我国服装专业教学中一般分为两大实训模块,即基础实训模块与创意实训模块,“多维空间造型法”则是创意实训模块中的拓展衍生部分,它不同于以往的礼服设计制作,而是以多个多维立体构成空间为源点设计制作服装,重点训练学生运用“多维立体构成空间”设计制作服装的设计思维方式和能力。

在《立体裁剪》课程创意实训模块教学中,运用“多维立体构成空间”法进行实训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重点训练学生采用“多维空间造型法”为服装设计思维源点进行服装设计与制作。流程大致为:先以多维立体构成源点进行服装款式设计或草图设计(其中包括:主题思路、造型设计、面料再造、面料选择,色彩确定等等);再采用纸张或胚布在人台上进行款式造型;款式造型完成后,取下纸张或胚布,进行平面款式衣片的修改完善;接着对正式面料(包括再造后形成的新型面料)进行裁剪;完成后回到人台进行最后的拼接与调整;最后一步就是进行缝制完成成衣。学生在整个作业过程中重点提升以“多维空间造型法”为基础的综合设计制作能力。

2什么是立体裁剪“多维空间造型法”教学

在《立体裁剪》课程创意实训模块的教学中,指导学生提高服装设计的造型创作和制作能力,培养适应现时代实用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教学主方针,也是我们教学改革急需要探索的方向所在。

综合我们四年的教学培养计划来看,在大力提高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与创业率的同时,我们也要结合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培养能与国际接轨的高端人才,运用“多维空间造型法”进行《立体裁剪》课程创意实训模块的教学,就是这方面的教学探索与改革。

立体裁剪的“多维空间造型法”也可以称为 “立体构成”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运用,它是服装裁剪中二维(传统平面打版裁剪)与多维(立体形态在裁剪的应用)的结合教学方式,其中又以多维立体构成形态为主要实训目标,比如:以A字型服装造型为例,我们把A字型服装想象为一个三椎体,那么我们在这个三椎体上就可以进行任意的切割、展开与错缝而形成大相径庭的立裁服装款式,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在立体裁剪课程学习时设计思维的趣味性、活跃性和动手积极性。

“多维立体空间”是指多个立体造型组合成的空间,具体应用至服装设计中,采用传统平面裁剪法是很难达到的效果,而运用到《立体裁剪》课程的创意模块教学中,学生能很容易利用直接、直观、简易的手法达到意想不到的造型效果。

如:当二个大小不等或相等的正方体,其中一个正方体以人台为中心固定不动,另一个正方体则进行水平推移、上下推移或穿透移动,每移动到不同方位就会形成不同的新空间,或者是变形的空间造型,如果再在位移空间的基础上加以其他变化,如:曲线、面料再造、三角体、柱体、面料分割、错缝等技术手段,学生就可以创意出无穷尽的服装款式,重点是教会学生通过“多维立体空间”技法,掌握《立体裁剪》课程创意模块中的学习设计思维方和制作方式,是“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的教学理念。

3“多维空间造型法”教学实例

3.1教学实例

(1)新旧上海(暂命名),2012级学生,分组实训。

(2)主题思路:采用上海上世纪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件(如老留声机等)、广告画、服饰等,与现代上海的标志物图案对比,主题思路来源于她们的上海专业考察。

(3)款式造型手段:杨桃型结合风琴折叠型为主体,配以球体和柱体表面不规则分割和穿行款式设计,旗袍局部与现代服装造型相结合。

(4)面料、色彩和图案:面料―银色光泽面料、黑色皮革或仿皮,深灰色针织面料;图案―30年代怀旧色图案与现代上海标志物彩色图案相结合,图案技术采用面料数码印刷并拼贴制作。

(5)作业过程:设计思路―设计草图―人台纸张或胚布造型―球、柱体纸张或胚布分割造型―平面打版―成衣面料裁剪―缝制成衣―图案拼贴―调整完成。

(6)作业过程图片:

设计草图 制作过程花絮

(7)最后的作品

3.2其他教学实例

(1)课堂作业,2012级学生,个人实训。

(2)款式造型手段:各款采用的造型手法均不同,有采用曲线加不规则立方体;有采用三椎体造型的;有采用不规则曲面错缝技法的;有采用编织法加圆凹旋转造型的。

(3)面料、色彩和图案:根据各款式选择面料、色彩多样。

(4)作业过程:设计思路―设计草图―人台纸张或胚布造型―球、柱体纸张或胚布分割造型―ELV材料切割造型―平面打版―成衣面料裁剪―缝制成衣―调整完成。

(5)作业图片:

4教学体会和总结

通过48课时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的教学,学生们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在立裁创意服装设计制作实训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由平面扩展(服装原型)―三维空间元素(基本廓型)―多维空间元素(复杂廓型)―回到平面(复杂廓型的平面版型)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们系统掌握了多维空间元素与人体结构、服装结构关系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在利用多维空间元素创意服装设计与制作上,既拓展了原创设计思维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对特异造型服装制作的动手能力,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本课程中得到突飞猛进。

第4篇:实训扩展总结范文

关键词 过程化考核 结果性考核 机电一体化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Based on Process of Evaluation

ZHU Guoyun

(Shenzhen Second Senior Technical School,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9)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automation equipment for the status quo and maintain a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urse where mechatronics technicians colleges' students difficult to learn, difficult to teach the teachers ", using 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assessment mission statement, 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training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aculty evaluation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other aspects of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 of the assessment result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advantage of the method.

Key words process evaluation; result evaluation;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practice teaching

0 引言

过程化考核是依据教学考核要求,由任课教师根据既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和评价,改变了结果性考核一考定成绩的现状,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学习状况。我校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是为考取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职业资格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分为三菱模块和西门子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10个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过程将班级分为A、B两个班,交替学习两个模块。该课程综合了机械、电子、自动控制、气动技术、电控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大的课程。如何融会贯通,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又能掌握实操技能,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的一体化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传统的结果性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粗放,教师仅给出课程结果成绩,无法体现教学过程的互动过程,其考核内容太过重视结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核较少,导致学生之间可以轻松复制结果和现象。过程化考核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既要跟踪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也要监督教师对课程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过程,这种考核方式在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课程的内涵开发建设①和课程改革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成效。

1 过程化考核实训任务书的开发

在技工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刚从大学毕业来到技工学校从事技能教育的年轻教师,既无相关的工作和教学经验,又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手忙脚乱,压力太大,合理开发一套实训任务指导书能够对新师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过程化考核任务指导书应具备实践和教学双重特征,要求目标明确,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可操作实现性,是专业知识与技术理论的有机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要有明确的考核手段和实施方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探索并深入研究,是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项目任务书开发的好坏直接影响过程化考核教学的效果。过程化考任务训练书可以从现实工厂企业生产实际中提取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典型工作任务,加以提炼加工,结合实训设备并综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融入电机正反转,伺服步进控制,过程控制,自动配方,PID调节等知识点。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组织企业一线专家开发的一系列训练任务指导书,是非常好的过程化考核教材,值得借鉴和参考,它根据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考证大纲的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导,融入了考核大纲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采用I-OTAPE(改进的五步教学法)组织编写,即目标(Object),任务(Task), 准备(Prepare),行动(Action),评估(Evaluate),任务指导书条理清晰,指导性强,实训项目也非常典型,如三相交流变频电动机正反转运行与点动控制,交通灯运行控制,机械手循环运行控制,自动化生产线工件拆分调速运行,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运行等,贴近工作实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好。

2 过程化考核及实训设备的研发

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的不足一直是影响技能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从教仪公司采购的设备往往无法完全满足教学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机电一体化系统开发设计综合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有必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研制实训教学设备,应多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实训室建设,通过自行研发改造教学设备,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开发能力,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过程化考核实训任务书的要求开发出合理合适的实训考核设备,实训设备必须具有代表性、综合性和扩展性,在设备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开发或购置相应的实训教学设备,实训设备尽可能多地融合现代新技术、新工艺,同一套设备力争尽可能多地完成任务书上的实训项目,减少实训设备的资金投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因此过程化考核任务书的开发和相应实训设备的研发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脱节,任务书的开发应该尽可能地结合现有设备来进行,实训设备的开发则应以尽可能多地完成相关技能点和知识点的实训及考核为基础,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3 过程化考核及教学师资的培养

基于过程化考核教法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每人一个工位,过程化考核任务训练书中的每一个任务都必须进行过程化考核,因此无形之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经验证明,传统的大班制(40~50人)很难保证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一分为二的方式,即一个班分成两个班来教学,A班上西门子模块的同时,B班上三菱模块教学,因而对老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高。过程化考核和教学的师资应该优先考虑参与过程化实训任务书开发和过程化考核设备研发的人员,因为他们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把握非常到位,另外可以由这些开发人员开展师资培训,参加培训的老现师要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实训操作,并通过考核。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环境和设备情况安排学生实训内容,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并做好实训过程的辅导工作。

建立和完善过程化考核师资队伍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鼓励年轻教师通过脱产或寒暑假期集中到企业挂职锻炼一段时间,与工人师傅一起从事实际生产活动,掌握企业的工艺流程,在工程项目建设②过程中积累项目开发经验,了解工程项目开发过程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可将课程知识点与项目中各子模块结合,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准备丰富的素材,讲起课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这样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我校很多从企业一线来的教师都成了学校的骨干名师。另外应该发挥团队的作用,可以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可以通过老大新,集体备课,定期教研交流,承担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4 过程化考核的实施与评价

过程化考核的实施采用任务引领型一体化训练模式,③分为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两部分。

4.1 理论部分

采用知识准备考核和计算机系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每个训练任务指导书的第三部分为知识准备,列出了完成该训练任务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自行完成。上课前,授课教师先收取过程化考核表,并在实训练习过程中完成知识准备的抽查和评分;在每个训练任务课程结束前,要求学生通过登录计算机考核系统进行考核,由计算机考核系统自动组卷和判分。

4.2 实操部分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过程考核表》的考核要求,对每个实训任务根据任务完成的质量、速度以及安全文明操作的情况,由授课教师评分并给出一个客观全面的考核评价。过程化考核模式④综合了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根据长期经常性考查累积的材料做出的评价往往比一次考试所得出的结论更客观真实,过程化考核采用工作现场考核评价方式,不追求表面上的考核成绩,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

过程化考核的评价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相结合,力争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训练效果,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

5 过程化考核效果分析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在我校采用过程化考核教学从2011年在08自动化设备应用与维护G5班试点,2012 年在工业自动化系自动化设备应用和维护及计算机控制技术两个专业全面推开,至今已历时三载,2013年08级学生毕业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从整个过程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也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5.1 课堂气氛活跃

过程化考核的任务和目标明确,课前同学们已经完成了知识准备,对任务的要求有了初步的理解,通过老师的引导,加上摆在面前的先进实训教学设备,驱动学生自发学习、研究和讨论,有的学生还围在老师面前问个没完,学生完成了由“厌学”到“乐学”的转变。

5.2 学生能力提升迅速

过程化考核教学要求老师只讲思路,不给出标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相互讨论,自行完成机电一体化项目的I/O分配,程序编制,调试运行,整个过程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最终将遇到的问题各个击破,让学生明白“办法比困难多”的道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另外分组教学的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⑤沟通交流的能力,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6 总结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制,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过程化考核通过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更为客观地评价了教学质量,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注释

① 沈萍,万旭成.高职项目课程过程化考核信息化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104-107.

② 马子余,王昕.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的教学改革[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115-116.

第5篇:实训扩展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实训教学;任务驱动;考核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显著特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在工作任务引领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团队协作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下,实训课程教学既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关注学生职业经验的积累,以及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等诸多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精心设计任务

任务的设计,要做到与学生当下学习进度一致;要有层次性和连贯性,能让学生顺着任务主线把知识点连贯起来;任务的设计既要贴近工业应用,又要能在本校现有实训装置上实现。能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任务环境里学到知识;在完成任务之后,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条件与需求,可以由任务中的“可扩展点”做进一步的发挥与完善。

为了选取能用于化工单元过程实训教学并贴近化工企业生产实际的工作任务,我们与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以及本院专业教师组成课题团队,研讨分析本实训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或经改良的工作任务引领整个实训教学。例如化工单元过程实训中的精馏操作,我们选取将15%的酒精水溶液提纯至93%为实训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了解装置的工艺和设备结构;设计各小组实训方案;熟练掌握精馏装置开停车操作;分析操作过程中不正常操作现象、原因,并进行及时处理;掌握精馏塔各个参数和产品质量控制。这个任务既体现实际生产过程,又适用于学校实训装置;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强教师的指导效能。

二、实训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这很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任务驱动下的实训教学模式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任务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要求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作用为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学生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对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兴趣,促进他们自主进行探索式学习。通过任务的完成,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成为他们更积极学习的动力。例如在传热模块的教学中,通过讨论各小组设计出解决任务的最佳操作方案,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对观点进行阐述,在全班范围内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倾听者、激发者、引导者和主持者,学生是主角,在激烈的讨论和思想碰撞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综合能力。

三、实训组织形式的创新

在实训前我们将全班学生分编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每个小组教师指派1名组长。然后教师分配给每个小组需完成的单元过程实训任务,对每个小组提出相同的要求。在一个好的团队里,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获得小组成员的认可,从而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积极、自主的良性循环。另外在团队分工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很好的团队组织能力。

四、过程考核内容及评价方式

(1)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包括阶段性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成果展示和完成的任务的综合情况。具体为对装置操作、事故处理、实训产品、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核。另外针对现有实训考核方案中考核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的问题,可以增加工艺流程图的作图、操作方案的设计、数据曲线作图和解释、个人提问、人为扰动、事故处理等项目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职业素质,包括实习态度、遵守实训纪律、团队协作和遵守职业操作规范的情况。其中在对团队的协作进行考核时,可以对团队组织、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进行考核。另外针对化工操作中物料往往易燃易爆易腐蚀的职业特点,我们特别强调职业操作规范的遵守情况的考核,例如操作安全措施是否规范,废弃物是否随意乱丢,操作场所是否保持清洁、工具摆放是否到位等。

项目完成后的教师总结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任务驱动下的教学结果不仅仅是完成操作任务,还要有好的操作过程质量或者好的产品。如果教师将完成任务的结果看成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将评价只是看成教师打分,将评价内容固定在过程操作控制质量或学生表现上,则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这种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在过程考核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首先要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项目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教师最后的点评更是重要,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对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作出解答。任务完成后的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的结合。

五、教师的指导

实施的过程中,不是忽视教师指导作用,而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或教师作用的降低,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任务实施前,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提醒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突发故障。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好团队工作进展和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监控整个过程,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任务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中去,确保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军.“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型高技能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8):39-40.

[2] 方凯.浅谈任务驱动教学在电工电子实训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2):424-425.

[3] 王风茂,张婷,刘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2009,4(19):20-23.

第6篇:实训扩展总结范文

(一)学习动机多样化

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自尊心、进取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其二,考虑到将来能有一份好工作,多挣钱以使自己和家人能生活得好一些。许多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限于对知识的渴望,因此,他们的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及学习动力相对欠缺。面对高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科学地设计课程模块,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二)学习较情绪化

高职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喜欢学习感兴趣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对未知的东西、知识等探究欲望比较强,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趣味性要求较高;二是他们缺少企业工作经历,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不熟悉市场情况。而高职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最终要进入企业,所以要通过实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实训项目,使他们在实训过程中了解企业、了解市场。同时,在实训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

(三)知识迁移能力

较弱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素质和能力。高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普遍较弱,仅凭老师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案例的分析,高职学生大多无法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这也是学生进企业后常常觉得力不从心、与企业的要求有差距的原因。所以,实训教学的设计应通过贴近调查员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的设计,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学到企业一线市场调查知识,这对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大为有利。此外,部分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自主学习意识不够,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如果单独完成一系列市场调查实训项目,会有一些难度。因此需要成立项目小组,以团队的方式完成实训任务,这样可以使学生扬长辟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高职“市场调研”实训项目设计

(一)高职“市场调研”实训的教学目的

高职“市场调研”的实训项目设计要满足高职教育改革中“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理念在课程上和教学上的要求。目前大多数企业迫切需要既具备基本市场调研理论、实际动手能力又强的市场调查人才,因此,高职“市场调研”进行实训教学的目的是组织学生亲自参与调研,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市场调研的基本理论,掌握市场调研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流程,能够分析市场、收集市场信息,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具备组织和实施市场调研活动的职业能力,培养销售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

(二)高职“市场调研”实训的设计思路

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高职“市场调研”实训教学设计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角色,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可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实训教学,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得到培养和提升。在实训时,要让学生根据实训项目自主选择调研主题、设计实训方案、编写调查问卷等一系列任务,教师主要扮演组织者和指导设计者的角色。

2.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人才培养必须满足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实训项目设计时要紧紧围绕“市场调研”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成项目团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的相关知识和主要技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非现场教学和实地调查实训方式的有效配合

一般来讲,非现场教学是“市场调研”实训的主要方式,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计算机软件模拟练习等,但仅用非现场教学无法满足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的需要,所以实训项目必须要设计实地调查项目。大部分高职院校受实训场地、经费等因素影响,实地调查项目的开展受到限制。综合考虑需求与限制,目前在高职院校学生实训中比较可行的实地调查方式有访问法、观察法,只要课题设计合理,就可以既满足课程实训教学要求,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保证“市场调研”实训的开展。

(三)高职“市场调研”的实训项目市场调研实训的教学内容较多

在设计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实训项目。根据“市场调查员”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结合市场调研企业实际工作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教学,可以设计七个实训项目,包括设计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市场调查问卷、实施市场调查、整理和分析调查资料、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评价市场调查报告和市场调查软件练习。这些实训项目的实训时间应该紧密结合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在各项目的课时安排上,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采用非现场教学、调查软件练习和实地调查按3∶1∶1的课时比例来安排教学。其中,调研方案设计包含抽样方案设计、整理和分析市场信息资料包含市场预测部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特点,实训时主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每项工作任务。每个项目从开始选题、撰写方案、实施、总结汇报都是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完成的各个阶段都要以小组形式在班级内进行汇报、交流,教师给予指导。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例,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在教师给出的实训项目及其主要实训任务,主动选择贴近自己生活并感兴趣的一些项目,如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调查、学院食堂满意度调查、大学生专升本情况调查等。学生根据项目内容确定了调查方法,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实施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知识得出调查结论,最后将成果写成书面调查报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让学生自主选择调查项目不仅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现实环境,还使得学生必须自己动手动脑来策划最佳方案,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对市场调研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课程结束时回收的课程调查问卷来看,该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市场调研”课程实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高职“市场调研”实训的考核方式

实训课程的考核相比理论课程具有一定难度,要在结合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上,全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1.实行分层次管理

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首先将实训任务设计成基本任务和扩展任务,对于学生不同的项目团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任务,最后结合完成任务的层次进行考核。这样可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满足优秀学生的知识需求,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开展调研。比如,同样是拦问,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校内拦截项目(基本任务),还可以选择完成扩展任务,如街头拦问、其他高校校内拦问等。

2.综合评价

采用多角度的考核方式实训教学的考核应采用多角度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这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课程考核的参与者。市场调研课程考核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评价占最终成绩的70%—80%,学生评价占最终成绩的20%—30%,成绩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教师评价时以过程为主,不仅关注学生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学生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加深对市场调查实施的要点、调查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总结,同时学习其他同学的经验,学会反思,这还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为保证学生互评效果,实施时要采取匿名的方式。其二,课程考核内容方面。应根据各个阶段实训项目完成的情况考核,从书面报告、调查软件操作、口头汇报(综合表达能力)、平时表现等几个方面综合测评学生的实训成绩。其中书面报告所占比重最大,包括市场调研方案、市场调查问卷、市场调查报告三份作业,是市场调研员应掌握的核心技能。

三、高职“市场调研”实训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配合理论课安排实训

时间实训时间安排一般要与“市场调查与预测”等理论课联系起来,在理论课开课一段时间后开始实训的第一个项目,才能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相辅相成。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例,“市场调查与开发”理论课程课时为17周,在理论课程学习到第10周时,就开始安排学生上实训课,布置实训任务,利用学生的课后业余时间完成一些实训项目,如调查方案设计、撰写调查报告等。此外,“市场调研”进行分散实训的效果比较好一些。

(二)考核时学生互评要匿名

在实训的考核方式上,学生互评如果实施不好,效果会受到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可能会对评价内容把握不到位、理解有偏差,另一方面是学生可能会互相打高分,降低了互评的效果。因此,在学生评价时统一评价标准、采用现场匿名互评非常重要。

(三)争取与企业合作开发实地调查

第7篇:实训扩展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子实训 教学改革 中职生

电子实训课是一门新学科,它具有应用性广、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等特点。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特色,在掌握理论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实验和实训教学,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具备良好的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然而,在职业类学校开设电子实训课程有它的难度,这与职业类学校的生源是分不开的。在校的中职生中,厌学混日子的学生多,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多,学生管理困难,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对于这一类学生,平淡无奇的理论教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当今的中职教学中效果不是很明显。同时,中职生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唯有从实践动手能力上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而,实训课在中职教育中占据了特殊重要的地位。笔者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在中职类学校如何上好电子电器专业的电子实训课程。

一、结合学生实际,突显实训特色

“电子实训”对于中职生来讲是一门新型学科,“电子实训”应以制作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通过制作来复习和巩固所学有关的电子技术知识和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以进一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可通过理论的分析,来查找电路中出现的问题及造成故障的原因,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所选、所编的教材在内容上关于制作工艺的介绍要具体、详细,制作内容要新颖、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本校具体的生源特点,可采用校本教材。就校本教材教学的具体内容而言,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常用电子仪器的型号介绍及使用方法训练。

2.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介绍和测试判别,应着重于一般知识。

3.制作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的介绍。

4.焊接的基础知识。

5.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应用电路制作。每个单一电路的元器件套件在选择上要考虑价格便宜、电路简单、适用;介绍电路的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及使用方法,还要介绍电路的功能扩展方法及简单电路的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制作达到举一反三,以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

创造能力。

二、增强实践操作,注重能力培养

由于电子实训课着重于动手制作,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有自己的特点。理论知识体系的介绍可采用示范教学法,充分利用教具、投影仪、多媒体、电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动手操作方面的注意事项讲解可通过具体示范操作,并辅以详细生动的讲解。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谈谈电子实训课的教学方法:

1.焊接技术的训练

焊接技术是整个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焊接质量的好坏是制作成功的第一步。训练焊接技术,可以用电动机的漆包线给学生练习焊接,因漆包线有绝缘漆,如果刮不干净就上不了锡,也就焊接不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为后续课打好基础。

2.使用万用电表对常用电子元件好坏、极性的判断训练

在制作中经常用到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器件,要培养学生对它们的识别能力和检错能力。对初学者来说,上述元件逐一区别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制作之前训练学生对常用元件的识别和判断,是实训课的首要任务。

3.要给学生讲解制作电路的工作原理、装配顺序以及装配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操作演示,辅以详细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做到心领神会,装配起来得心应手。在做一个具体电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为控制教学进度,元件应采取先阻容后其他,按每节课的实际进度分发。学生在制作时往往急于求成,不重视焊接质量,若一个电路的元件一次性发下去,势必会形成失控,所以上课时应按中等学生的速度来掌握全班制作进程。第一次可发一至二个元件,学生焊好后经教师检查认可,再发给一至二个元件。随着焊接技术的熟练,再逐步增加。这样可保证焊接质量,便于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具体的制作工艺及焊接技术。

(2)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作全班巡视,发现问题可及时加以纠正。对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可根据上课效果选择。比如焊接方法,有一部分学生习惯先用烙铁接触焊点,然后再送上焊锡丝进行焊接的方法,这种方法焊点的用锡量比较容易控制,焊点质量好,但焊接时元件不易固定,容易往下掉;也有一部分学生习惯用烙铁头先沾点锡再去接触焊点,这样可腾出一只手固定元件,但此法对于初学者来说,焊点的用锡量不易掌握,同时也会出现焊接面不够光亮,焊接质量差等现象。针对以上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然后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方法。

(3)每个电路制作后的故障排除是教学中的难点,必须引导学生先进行自我检查。因为电路产生故障的大部分原因还是元件极性及位置焊错,再就是虚焊,当然也有可能是个别元件损坏。上课时可采用集体同步对元件位置、极性、导线连结逐项逐个进行检查,以避免学生在自检的过程中出现马虎、应付了事的现象。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制作过程进行评分,评分应以焊接质量及最终效果为标准。对每个电路的制作过程采用评分的形式,并将该评分结果算入平时成绩,这样可引导学生在日后制作中重视制作工艺和焊接技术。

三、规范硬件措施,保证教学质量

课堂安排是为学生提供动手制作的活动场所以及制作条件。其主要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工具。电烙铁必须人手一把,万用电表每人一块,同时每人还要配备剪刀、烙铁架、刮刀、镊子、适量的松香、焊锡丝等。

2.场地。最好是一人一桌,每桌皆备有交流插座、示波器及直流稳压电源各一台。为安全起见,还应在靠近讲台位置处安装总闸刀,保险丝插座等,便于教师控制,有条件的应加装漏电保护开关或过载保护开关。

3.人数。制作时宜一班二十至三十人左右,以便于教师具体指导。在目前本校所现行的班制通常有40~50人左右,因此可采用分班制讲学。即指在一个学期当中开设两门动手制作课,在此情况下,可分开来讲学,以实现小班制授课的形式。一般情况下,每个电路制作后必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达不到应有效果,实训课人少有利于教师进行检查分析,便于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排除故障,真正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制作成功。

电子实训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无论是对教材或讲稿的编写,还是教学方法的采用都有待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和完善,以上是笔者的经验谈,仅供同行们探讨,以促进职业技能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南寿松,刘荣林.电子实验与电子实践.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第8篇:实训扩展总结范文

摘 要: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增加学生对会计实务操作的感性认识,解决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欠佳的问题,提高学生较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能力,为毕业后积极投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会计教学中的模拟实训教学的应用研究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以期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中职会计 实训教学 模拟教学

近年来,笔者通过对桐乡市卫生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工作情况的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学生虽然掌握了坚实的会计知识基础,部分班级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了50%,具备较好的知识储备,取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但是从中也发现了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问题一: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学生在会计实际操作中不能很准确运用理论知识,难以形成全面直观的认识,导致会计实习生的实际水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问题二:教师的教学过程实践性不够强,理论与实际结合相对比较少,教学的困惑也越来越大,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原因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教学模式还处于传统阶段,以老师讲授、提问,牵着学生学习、回答为主。换言之,课堂教学学习过程中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比较被动。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薄弱。

2.原因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现在学校大多数会计专业的教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招聘,教师本身就缺乏在社会实战锻炼的机会,角色转变初期过程中还是以教材为中心,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对实际的操作问题本身没有经验积累,致使教师不敢过多地教授实训课程,导致学生疏于实务训练,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

3.原因三:实训设备不够完善

现在大多数中职学校设置有中职班和升学班,一直以来以高职考的升学率为主,重在应试教育,忽视了实训平台的建设,学生模拟实训的机会偏少。

二、模拟实训教学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

(1)明确培养目标。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设的目的也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会计岗位人员。因此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应通过积极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参照会计岗位任职要求来明确。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实务操作水平熟练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及时充实到会计一线岗位。

(2)细化培养方案。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中职学校应该不断调整课程培养方案,开发实训教材,设置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有条件的可适当开设会计操作实训选修课,争取模拟实训的内容与日后的会计相关岗位相协调。中职会计教师要根据中职会计的教学目标和会计实务操作的要求,配置适于本校学生的实用的教材,实时追踪最新会计准则,侧重于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条目,避开过时的内容。会计专业培养方案要注意实训教材的时效性,同时注重实训教材中各章节的融会贯通。

2.教师教学方法的设计

(1)角色分工,明确职能。在模拟实训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适当地进行业务上的分工,明确不同岗位职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模拟实训中去,使学生充分了解出纳人员、记账人员等不同岗位的实际操作。在一定时间进行轮岗操作,让学生相互间进行经验的总结并交流,不仅能更好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能锻炼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

(2)运用多媒体模拟教学,鼓励创新精神。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互联网已加速进入社会生活中。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老师也应该学会运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多媒体模拟系统,将会计软件操作的每一个步骤,用动画、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在课堂中展现并进行讲解。教师合理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任务,并制作成多媒体来讲授这个栏目,让学生把在实训过程中的经验表述出来,教授学生不惧失败,勇于创新。

(3)设置技能竞赛,提升实战水平。会计实务技能竞赛的设置在中职会计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段,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会计学习的热情,符合中职学校培养以技能教育为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通过前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让学生自由单独或组队参与技能水平竞赛,教师在学生报名后进行必要的指导。在竞赛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必要时进行引导,结合必答题、案例分析题等问题形式,让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发挥所长;竞赛介绍后及时对学生的答题进行点评,对竞赛题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梳理,突出会计实训的重点,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

3.实训平台的优化

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最终必将表现在会计实务的操作上,因此,实训平台的建立对于学生技能提升是一个很好的举措。通过实训平台有助于学生对会计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也有助于会计教师对于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重点的讲解,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鉴于会计教学的特殊性,建立实训模拟平台时必须参照企事业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要求,要与单位会计实战相吻合。根据会计岗位实际和会计准则要求,适时优化实训平台设备和软件。

三、模拟实训深化教学的探讨与建议

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鼓励大家去做“maker”(创客),作为职业学校,我们的课程更应该贴近现实,以理论为基础,以模拟实训为主导,引导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笔者通过教学和走访,对中职会计的模拟实训教学做了一点总结。

1.教学内容扩展

现有的中职会计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与最新会计准则衔接不是很紧密。我们需要通过走访企事业单位,模拟会计实务操作,将教学搬出教室,拓宽教学空间和教学层次,给学生更多的实战演练机会。

2.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内容的主观因素之一就是教师的知识、技能、素质,因此要不断地深化拓展。实训教师要加强自我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创新教师培训渠道,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3.教学平台的建设

模拟实训教学平台不能随意盲目地搭建,需要走访一些企事业单位来了解教学平台的配置需求。在桐乡市卫生学校,今年相关部门已经设置了模拟实训的教室,购买了相关软件。这些设施的配备,对在校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教学平台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为我们培养复合型的社会专业人才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安娜.高职类会计专业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的设计[J].教育园地,2010(4).

[2]任兆英.会计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训的衔接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2006(33).

[3]李洁.会计模拟实训教学之我见[J].经济师,2004(10).

[4]贾晓娟.中职学校会计模拟实训的探讨[J].教育信息化,2013(1).

[5]郑维.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探[J].时代经贸,2013(20).

第9篇:实训扩展总结范文

[关键词] ERP;高校教学;实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21. 025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21- 0051- 02

在当前经济竞争高效化、全球化的时代环境下,信息化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尤为凸显,而ERP作为企业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与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我国正处在大力推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浪潮中,急需对ERP建设实施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于ERP人才的培养,至今已经成了目前高校管理类专业的一个方向,高校ERP有关课程的开展建设和普及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展开的。但由于各种原因,高校ERP人才的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尚存一定差距,鉴于ERP课程的特殊性,本文以课程体系中的实训环节为突破口,思考如何提升ERP的教学效果。

1 实训环节在ERP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目前市场对ERP人才的需求主要有4类:(1)ERP实施顾问。要求精通ERP理论和ERP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项目实施方法有效处理客户企业ERP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ERP系统应用与维护人才。要求能够应用ERP软件进行经营管理,对系统应用过程的各种问题进行维护。(3)ERP系统开发人才。根据企业需求分析开发ERP系统,包括ERP平台开发和二次开发。(4)ERP系统审计。在审计事务所,从事基于ERP系统的审计工作。

由此可见,市场对ERP从业者的要求是既懂得管理实务又要懂得如何用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管理,强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理论知识。因此,高校ERP教学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因此该课程的教学与传统方法很不同,ERP软件的实训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各高校ERP教学多采用“原理+软件+沙盘”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三部分分别起到先导、强化和综合应用的作用。其中ERP软件实验和沙盘实践就属于ERP实训内容。ERP软件实验就是让学生学习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各项业务,进行企业管理。沙盘实践则为学生模拟了一个实战环境,让学生运用ERP理论和技能开展企业经营。通过ERP实训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ERP理论,还可以让学生以较短的时间直观有效地了解生产制造企业的运营过程,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是大有裨益的。

如何通过ERP实训设计来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市场需求,以下从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结合方式设计及实训内容设计两方面进行探索。

2 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结合方式

ERP课程的结合方式主要是指理论课程、软件实验和沙盘实践三者的结合形式。ERP系列课程的顺序一般为串行模式,即先学习理论,再练习软件,最后进行沙盘实践。这种方式从虽然大大简化了教学安排,但人为地割裂了三者的有机联系,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理论学习中关于ERP思想、原理的讲解对没有过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学生因为难以理解往往就会放弃深入学习,而到后面进行软件实验和沙盘实践的时候,学生又不能理解实训环节同理论环节的联系,完全没有起到课程体系该有的效果。

鉴于此,在研究了ERP课程体系中各部分的特点之后,建议实训环节与理论环节的结合采用种比较灵活的串并行结合的方式,即在课程内容有先导后续的时间关系时,采用串行结合方式,其他情况下则根据最优教学效果原则灵活采用并行模式。ERP理论中部分有关ERP发展、相关管理理念的讲解应该属于前导内容,应先行讲解。到ERP内部集成应用的时候,则应灵活地同步结合ERP实训才能让学生直观理解ERP原理如何体现到实践上。例如在讲到ERP计划时,我们可以安排理论和实训的三次结合。第一次是沙盘实践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即让学生在没有掌握MRP的计算方法之前开展沙盘实战模拟经营,这时学生会深刻体会计划不准确、不及时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危害,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ERP相关原理的学习,学生的目的性强,效果也好。第二次是原理与软件实验的结合,原理学习中让学生手工编制计划从而让学生一方面掌握ERP计划原理,另一方面也体会了计划分复杂性,接下来让学生上机用ERP软件进行计划编制,从而体会ERP软件的快捷与方便。第三次结合是软件与沙盘的结合,即让学生在沙盘实践时采用ERP软件来制定计划,从而培养学生使用软件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结合教学模式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整个ERP课程教学里,我们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进行理论环节和实训环节的结合安排,这样虽然会给日常教学安排工作增加一点难度,但只要前期备课做好统筹安排,后面教学执行时及时总结经验,应该是一种可行的教学形式。

3 实训课程的内容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ERP人才,同时对其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ERP实训内容设计上有以下几点扩展。

3.1 完善扩充实验案例

ERP是面向行业定制的系统解决方案。不同行业有其不同特点,即使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也有其特殊的个性需求,了解这些不同业务需求对分析ERP的功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要分行业分企业来建立丰富的实验数据案例,利用ERP软件来模拟这些代表不同行业企业的业务流程,通过这种比较模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ERP如何面向行业,基于业务流程定制。除此之外,当前ERP市场的发展已经跨出了制造业领域,保险、医疗、金融等行业也都有它们的信息化业务,这些企业类型也应包括在我们的案例收集范围内。

3.2 完善扩充ERP软件环境

现有的软件实训环境很多高校通常仅采用了单一软件系统,比如用友。在ERP市场中,冠名ERP的软件非常多,虽然都是一个名称,但不同供应商提供的ERP无论是软件功能还是行业定位差距都非常大。在软件选型时,我们要知己知彼,知己指的是了解企业的业务需求,知彼则是要了解不同供应商提供的软件的特点和适用业务类型。而ERP软件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产品,与一般的应用软件差距很大,我们对ERP软件的掌握不能仅仅靠文字资料,上机演练操作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建议扩展我们的ERP软件环境,购置更多有代表性的ERP软件的教学版,比如SAP、金蝶、ORACLE等。在不同ERP软件平台上,运行模拟不同企业的案例数据,通过这种企业业务的模拟实战可以很深入地了解软件。

3.3 理论联系实际,提出ERP解决方案

有了上述两方面知识的铺垫后,我们要引导学生做更深层次的探索,让他们让学生深入企业实际调研,分析业务需求,编写信息化项目建议书、软件选型分析报告,案例数据模拟,最后给出一个ERP项目总结报告。通过这一个环节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对ERP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对他们毕业后在相关行业的就业是大有裨益的。

3.4 校企合作

这种合作有两种:一种是邀请知名软件公司人员来学校为学生做ERP相关专题讲座,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另外也可以让学生紧跟行业潮流,掌握行业动向;另一种是高校与实施ERP系统的企业合作,让学生从整理基本数据做起参与到系统实施中去,到第一线去真实感受ERP系统在企业经营的强大作用。

4 结 语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高校学生未来更好地服务社会一直是高教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本文从ERP课程实践性强这一特点出发,在分析了实训环节对课程的重要性后,以实训环节为突破口,从实训与理论的结合方式以及实训内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拓展设计。这种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效果比较明显,未来应在此基础上不断摸索改进,使ERP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从而不断缩小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的差距。

主要参考文献

[1]冯志波.“三位一体”ERP教学模式探析[J].财会通讯,2013(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