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调研发言稿范文

调研发言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调研发言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调研发言稿

第1篇:调研发言稿范文

刚才,我们看了新东产业集聚区、部分企业和亚龙湾·东湖工程、东北务社区、石武高铁站等重点项目建设。从实地察看的几家企业来看,生产经营形势良好,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面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非常鼓舞人心。在项目建设上,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围绕市里的大项目搞好配套工程,拉长产业链条;二是围绕已有的产业内引外联,扩大开放,做大做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企业;三是围绕中心城区规划工业园区,为我市城区工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拉大城市框架、膨胀城区人口起到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新东产业集聚区在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一方面体现了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支持新东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态度和决心,另一方面也是新东产业集聚区一班人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积极努力的结果,精神难能可贵,值得褒扬。

新型城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省九次党代会确定的重要战略方针。省委书记卢展工多次强调,走好“三化”协调这条路子,关键就是坚持以新型城化为引领。省长郭庚茂指出,城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就是要以新型城化为切入点、突破口,以新型城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下面,我就新区和新东产业集聚区如何在新的一轮发展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快速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新区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省政府批复《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新区空间范围为:北至洹河,东至东边界,南至文峰区南边界,西至京广铁路和中华路的区域,涉及、乡、宝莲寺、中华路办事处、永明路办事处、彰东办事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约226平方公里。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树立“大新区”建设理念,明确10个定位,凝神聚气、科学谋划,加快新区建设步伐。

(一)要充分认识到新区是城市发展的拓展区、形象区、产业发展的集聚区。新区的设立和开发建设不仅担负着我市对外开放前沿示范区的重任,而且是未来我市城市发展的重点,是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着力点和带动点,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兴奋点、动力源和增长极,代表了的城市形象。因此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片区,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实现与主城区的融合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到新区是城市发展、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的窗口和重要载体。新区不仅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环境优雅,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备,是理想的工业集中区,而且具备体制优势,是我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示范区。在新区规划建设上,思路要更加开阔,思想要更加解放,蓝图要更加宏伟,努力构建完美一流的新区,为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好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三)要充分认识到新区是我市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集聚区。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科技项目向新区聚集,不断提高新区的档次和水平。要树立精品意识,将高新技术项目建成示范项目、旗帜项目,成为样板、成为方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先我尖、人尖我精,通过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提升经济增长的再生力,提高企业的附加值,提高新区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四)要充分认识到新区是我市以新型城化为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新区在规划布局上要体现集约、节约,在建筑效果上要体现时尚、美观,在功能配备上要体现统筹、完善。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提高建设标准、规模和档次,要配备功能完善的公益设施,要让广大农民在生活上超过市民,在环境上优于市民,成为我市以新型城化为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五)要充分认识到新区是建设大型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的样板区。新区作为我市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先导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中,要高标准、严要求,同步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健身广场以及其他便民服务设施,形成独特的生态旅游景观,使广大群众及游客可以进行各种休闲娱乐,享受优美的城市环境带来的高质量生活。今年安东新城要启动一个3—5万人的大型社区。

(六)要充分认识到新区是我市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示范市人文景观的开发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脉络。新区要深入挖掘我市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使之与现代文化和城市建设充分融合,建立较完善的体现文化品味的城市发展体系。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文化资源,建立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标志性公园,增加文化含量,努力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风格,不断提高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

(七)要充分认识到新区是我市“两支撑一促进”重要的引领区。“两支撑”是指产业支撑、人口支撑;“一促进”是指促进城乡统筹。工作重点是以产业发展为引领,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通过加强道路、供气、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达到通过产业带动人口,通过人口带动三产,通过三产带动产城互动,通过产城互动带动城乡统筹三化协调。

(八)要充分认识到新区是我市生态宜居、环境幽雅的创新区。要围绕茶店河、羑河的开发,把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业做好,在两岸建筑物和绿化带上,要增添一些文化元素和设施,依据规划,努力实施。在水系方面,不仅要把水系规划设计进去,而且要加大水面,美化周边环境,形成一个亮丽的景观带。

(九)要充分认识到新区是我市产城互动、节约集约发展的示范区。土地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严格把好准入关,真正把大项目、好项目、有潜力的项目放到新区。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施、高水平管理、高速度建设的原则,体现节约、循环、复合、紧凑“四个理念”,真正实现集约化发展。

(十)要充分认识到新区是我市各级干部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干事创业的试验区和重要平台。新区的建设,要求人员精干、素质高,机制灵活。要提高工作效率,在项目审批、项目推进上,大刀阔斧、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要加快工作进度,在项目落地上要快,在推进工程上要快,在突破瓶颈上要快,同时在快的过程中做到井然有序、管理规范、有章可循,让新区成为优秀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平台。

二、正确认识新东产业集聚区(安东新城)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安东新城作为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抓住新区建设和组团式发展的机遇,学习借鉴国内外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优化、完善功能定位、发展定位,提升发展理念,打造成生态宜居、功能完备的新城区。

(一)标志性建筑样板区。标志性区域和标志性建筑代表着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的名片。在高铁站周边,要大手笔倾力打造具有时代特色、视觉冲击力、心灵震撼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标志性区域和建筑,为我市增添现代化气息。通过高铁站把老城区新城区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展现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的示范区和体现繁华舒适、现代一流形象的新地标。

(二)以精密铸造、电子信息、物流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区。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着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创新驱动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发展支撑,大力培育精密铸造、电子信息、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特色的高端高质高效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以产带城的示范区。新东产业集聚区既是产业的高地,又是城市的组团。以产兴城、以产带城,要通过产业的集约发展来带动安东新城的产业功能,通过城市的相应功能配套来增强产业集聚区的牵引动力,把安东新城建设成为以产带城的示范区、城市发展的新组团。

三、高起点规划,提高品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具体要做到6个到位:

(一)高起点规划要到位。要因地制宜,完善规划,各个方面都要走在全市的前列,真正成为经典、成为窗口、成为示范,真正将新区建设成传承历史、代表现在、引领未来的新城区。

(二)基础设施建设要到位。新型城化建设,首先是规划,第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路网建设、河道治理、绿化和路灯等工程和项目实施步伐,尽快实现“五通一平”,满足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需求。

(三)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要到位。要制定更加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以面向沿海、面向央企、面向大型民企、面向世界500强、面向外企为重点,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扎实推进重大项目进展。

(四)项目带动要到位。要通过大项目、骨干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带动新区的产业聚集和发展。要解放思想、统筹谋划,积极引进一批重点项目。只有抓好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安东新城才有活力,才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新发展。

第2篇:调研发言稿范文

(一)种苗生产供应品种、树种多。据统计,今年用于各项造林绿化树种有30多个,特别是一些城市绿化树种、园林观赏树种增幅较大。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县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各苗圃加大了绿化树种、园林观赏苗木的培育力度,种苗生产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二)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杜绝了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造林用苗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县各项工程造林一、二级苗木使用率达95%以上,实现了二级以上苗木上山造林的目标。

(三)苗木供过于求形势依然严峻。经树种、品种结构调整后,今春可供应苗木2800多万株,供应总量比上年春季减少近200万株,苗木剩余总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杨树、山杏、刺槐等常规树种苗木剩余量减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加强全县种苗质量管理,寻求种苗的销售渠道,增加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培育,努力解决种苗供过于求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而成为制约我县种苗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种苗生产供应与造林需求得不到很好的衔接,造林任务下达晚,种苗生产的盲目性难以得到根本性改观,苗木生产结构性过剩,区域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由于造林任务下达晚,种苗的准备只能依照历年经验进行预测和估算,与生产实际需求差距较大。部分林农目前依然存在等待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增加造林计划的想法,种苗产业的规模及种植结构难以得到合理的调整。

(二)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缺乏,供应压力增加。当前,随着各林业重点工程逐步进入攻坚阶段,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恶劣,造林难度增加,各工程对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需求逐步加大,而抗逆性树种种苗在当前的种苗生产供应中所占比例偏低。

(三)良种使用率低。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种苗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良种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造林部门在造林投入相同的情况下,受价格因素的影响(良种种苗价格高于普通种苗),为降低造林成本,造林选用普通种子和普通苗木,良种使用率难以提高。

(四)长途调运的苗木质量堪优。立足本县域,“就地育苗、就近供应”是搞好苗木生产供应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适地适树和造林苗木质量的重要措施。长途调运苗木,一是降低了苗木质量,提高了造林成本,二是挫伤了当地林农育苗生产积极性。

四、发展思路及对策

(一)种苗产业今后的发展思路

第3篇:调研发言稿范文

一、招商引资民企基本情况

(一)民企数量快速增多,规模稳步增大

截止**年底,我区民企户数达1277户,注册资金4.79亿元,其中**年以来招商投资民企320户,注册资金3.27亿元,实际投入资金26亿元;新批外资项目43个,协议注册外资1.2亿美元,实际外资到帐5262.3万美元。从单位规模看,注册资金过100万元的民企达114户,注册资金过500万元的民企54户;九龙房产注册资金1亿元,江苏鼎大集团注册资金1.16亿元,实现了我区民企规模过亿元的零的突破,鼎大集团成为我市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

(二)行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

由于新浦区特殊情况,传统商贸、集体小工业等历史上一度占主导地位。随着民营资本的加速扩张,投资领域也进一步拓宽。目前,我区民企广泛分布于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及贸易业、旅游餐饮等行业外,新型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投资的关注点,学校、医院、养老院、电子商务、网络科技、文化传播、资产评估、中介等各个领域都有民资涉足。这就是说,我区民企发展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服务业,拓展到现代制造业和新兴现代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实现了民企在一、二、三产各领域广度和深度上的进一步提升。

(三)民企发展势头强劲,经济贡献份额进一步增大

目前,民营经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年,我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5亿元,占整个GDP总量的86.5%,同比增长31.3%,明显高于全区GDP的增长速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支柱性地位。**年,全区民营企业累计上缴税收2.12亿元,占税收总额58.6%,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9%。比如,九龙房产、顺安房产年均纳税在千万元以上。民营经济的强势发展,为社会增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岗位。**年全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6万人,安置下岗职工4000人,为解决社会人员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做

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问题

目前民营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对我区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区的投资环境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区委和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基础设施方面

基础设施是投资环境中的硬件部分,是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是营造投资环境的必要条件,在调研中绝大多数企业对此反映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宁海工业区部分重点、规模企业反映乡里提供的自来水来自于附近的河水,卫生标准不达标,安全得不到保障,企业只能自己花钱买净化设备以保证职工用水安全。其次,园区中少部分企业当初作为灌云县的引进项目,土地费用早就交给了灌云县,但至今未拿到土地证,在对外洽谈合资项目时,因没有土地证对谈判项目影响很大,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

(二)政策方面

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难。

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对民营经济的扶持鼓励政策,但是通过走访了解到部分政策未能落实到位。一些企业反映当初引进项目时答应的税收返还政策没有落实,自来我区投资后从来没有兑过现。其中一位总经理甚至反映,招商时各个局的领导都参加了会议,还发了正式的文件,后来该公司要求兑现找到局里,部分局里的领导说当时他们并没有在文件上签字,不肯承认。大多数企业认为,这是政府不讲诚信的表现。

限制性政策执行太左。

一些部门和单位大局观念不强,凡事以部门利益为准,对部门有利的事,做法左得不能再左。对应给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迟迟拖着不办;对一些税费规定却极力向高限上靠;对一些可办可不办的审批,死套条条框框,名为审批把关,实为设置障碍。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发展不是硬道理,自身利益才是硬杠子。一些企业负责人反映,同样政策、同样背景、同样条件下在外地(不论上海还是深圳)他们很容易办的事情,很容易上的项目,但在这里就很难办,就上不成。一企业副总介绍,连云港租赁税达21%(其中物业税12%),而上海是5%,深圳是9%。连云港有很多企业偷税,他们企业也打算这么做,因为实在承受不起。他们企业还有200多万的帐没收,也不敢收,收回来就要缴纳40万左右的税。许多其他城市物业税这块由街道税务所代收时直接返还给企业。

(三)软环境方面

1、政府部门工作效率较低。

民企普遍反映一些机关工作人员没有时间概念,办事不讲效率。企业心急如焚,他们慢慢吞吞。一家超市反映,他们节假日在自家商场门前搞点商品展销或促销活动,相关部门也要审批,但办事手续拖拉,一个审批要跑好几趟,稍有不慎还要被罚。后经该部门具体办事人员“好心指点”,只要每年向其部门上交一笔费用,不管你一年搞多少次促销、何时办促销都没有问题。依此实施,果然不再有麻烦。不少企业认为事难办、难办事的问题并未因为审批制度改革和软环境的整治而得到根本解决。有企业反映,市审批中心在他们的印象中象一个收发文窗口,中心收进的审批申请大多不能现场办理,而要拿回局里审批,一等就是七天。而窗口工作人员在收进申请时既不一次性告知要经哪些审批,也不认真审查报送材料是否有欠缺。给企业带来的后果是,时间到期去拿审批文件时,却被告知还要补充材料,而且有时需补充的材料不止一件,还不一次性告诉你,让企业多跑多少趟,补充后还要重复这个审批过程,企业是耗不起的。好不容易审批中心所有审批环节走完了,企业认为办完了全部行政审批,但事实并不尽然。这边企业刚刚动工,那边一些部门和部门下属的测评机构又都找上门来,手拿部门文件声称企业未办审批,要予重罚。企业觉得很冤,一个外来企业并不知道要办多少手续,而且也没有人告诉要办哪些手续,既然审批中心是一站式服务,企业又在中心办理了全部手续,就应视同履行了全部行政审批手续,这样的罚款与打劫无异。而在南方一些城市的审批中心,送交材料时需补充修改的都会及时指出,符合规定的话就立刻盖章批复。

2、三乱现象突出。

行政执法、执法不公、以罚代法、野蛮执法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走访过程中有56.25%的企业表示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且涉及部门较多,反映较为集中的部门有工商、城管、消防等。按理说政府部门到企业去应以服务或指导工作为主,不应以罚款为目的。可在许多部门却把行政执法作为创收的主要手段,检查中一经发现问题就开罚单。一家建材公司去年一次被罚100万元,后经多方协调仍被罚60万元,而一些经销同一品种的本地小企业却没有一家被处罚。该企业后来不得不到工商局更名,删除了名称中的外地名。为了达到罚款目的,个别部门甚至把一个公司的产品拿到另一个公司去询问有什么地方不合格,应该怎么罚。一些企业领导直言“怕见政府部门,来了没有好事,不是罚款就是找碴”,虽然说法有点过激,但却也反映一些问题。

3、服务意识淡薄。

机关工作人员很少有人认为自己是公仆,很少从企业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企业到政府办事,明明能及时答复的也要拖上几天,简单小事也要让你跑上几趟,否则好象就显示不出部门的权威来。民企希望政府不仅注重招商,更应做好招商后的服务,及时帮助外来投资企业尽快生根开花结果,而现在的做法有“笑脸招商,关门打狗”的嫌疑。外来投资者到一个新地方投资经营不容易,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政府部门帮助解决,只有企业立住了脚,政府才有税收。而我区目前对招商较重视,对招进来客商后期服务工作做得不够,象上海服饰城、上海华联超市、奥凯超市等企业在遇到困难时,很少有部门过问,结果关闭了也无声无息,令投资者心寒。

一些企业反映,政府一些部门有时也象征性地召开一些座谈会、听证会,但名为座谈,实际上只是听领导讲话,会场气氛压抑,没人敢乱发表意见,后来大家都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了,实在推不掉的就让下属去应卯。不少企业希望政府能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如及时传递调控信息,传达新出台的相关政策,通报产供销市场行情,引导好企业投资。而目前他们从政府渠道获得的信息有限,企业互相之间横向交流的机会也不多。某公司副总笑称自己是《直播连云港》节目的忠实观众,靠从新闻节目中获取信息给集团总部写汇报。

以上是这次调研的总体反映,就不同行业而言,反映问题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商业服务业主要关注经营环境,意见主要集中在审批和三乱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拆迁工作意见较大,认为政府部门对无理取闹、动辄聚众闹事、阻挠重点工程施工的行为制止力度不够;工业企业既小又少,且行业优惠最多,意见相对较少。调查出来的这些问题反映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我们认为要强化我区招商引资工作、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三、关于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促进民营经济更快发展的建议

1、要切实解决对招商引资的认识问题,着力营造有利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

从调查情况发现,我区虽然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但名义上的开放并不代表思想认识上真正开放。恰恰相反,思想观念的落后和认识水平的落后不仅在沿海诸多城市中较为突出,即使与周边县区相比也有差距,因此要实现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新突破,首先必须推进思想观念的解放。实践证明,一个不善于借助外力的地区是很难实现快速发展的,特别是在我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自主创业意识尚未达到应有程度的情况下,把经济发展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本地区民营企业的自我积累和有限投入上,是根本不能适应我区跨越式发展要求的。要跨越式发展,必须重视招商引资。从我区近年较快发展原因分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招商引资。同样的道理,我区与苏南及周边兄弟县区发展差距也体现在招商引资方面。可以说,依靠招商引资带动发展民营经济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和最大空间,因此我们应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作为新浦洼地崛起的第一战略,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第一要务。要引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站在全局高度认识招商引资工作,落实招商引资关键措施,在全区上下形成招商引资的强大声势和整体合力,靠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各级干部的真抓实干、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打赢招商引资的关键仗,以招商引资工作的大突破,实现新浦区的跨越发展。

2、准确定位,借助优势搞招商。

一个地区、一个乡镇肯定都有自己的优势,如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人文和名人优势、已有客商投资成功的典型优势等等。准确定位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并借助这些优势进行招商引资。首先要会发现优势,明显的优势一眼可知,而潜在的优势则需要挖掘、整合、提升。客商选择到一个地方投资,首先关注的是该地是否有钱赚、经营环境如何、发展前景是否看好,而土地成本、优惠政策则是而后才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只要有钱可赚、服务环境又好,即使土地价格贵点,也是客商首选。相反如果商机不好、环境不良,即使政策再优惠、土地再便宜,一个理智的客商也是不会轻易投资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管客商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并最终投资我区,认为连云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后发优势是他们选择投资的主要动因,认为在这样的沿海城市中心区投资,肯定不会错,这是我区在招商宣传中应加以关注的。其次是要会利用优势,找准招商引资优势后,要想方设法拉长、拔高优势,形成“链条”。从我区地处市区中心位置看,商业服务业招商引资具有巨大潜力,这也是我区全面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领域。因此,依托市中心区位优势搞好招商引资是我们应大加利用的关键。

3、要学会做项目。

“筑巢引凤”这句话我们大家都会说,但筑什么样的“巢”,则要根据本区的产业、资源、特色来确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能够集聚人气财气、容易赚钱的项目,能够前伸后延的项目就是好“巢”、好项目。前几年我区招商引资比邻县区容易些,不仅因为我们的市中心区位优势,而且也与相继推出了步行街建设、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等较有吸引力的招商项目有关。近来连云区招商势头迅猛,就是主打了“以港兴城、建设东部新港城”这个亮点项目。其实连云区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块地,港口还是那个港口,但经过项目这么一包装、一宣传,东部城区就凭添了不少光环,增加了不小的吸引力,由此可见“做项目”的威力。新浦区要搞好招商引资,也必须拿出自己的亮点项目,这个亮点项目就是滕书记报告中提到的着力打造两河两路之间的中心商业区,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给投资者一个新浦才是全市商业中心的深刻印象、新浦才是投资热点的强烈吸引力,否则一旦让东部城区借机打造了新的商业中心,形成商业中心事实上的东移,那时新浦区再想保住商业中心的位置就不可能了。

其次是要着力建设大市场,有亿吨大港和亚欧大陆桥作依托,有大陆桥沿线十几个内陆省区巨大腹地作支撑,我区最具建设一个大市场的条件。目前我区自发形成的八十余个市场太多太小了,既不利于管理又不易形成规模效应,建议区里进行整合,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在新浦东北部大片空地上建设一个类似临沂、义乌那样规模的市场来。通过兴旺的市场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带动工业、商业、仓储运输和旅游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这样既可以集聚新浦人气财气、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又可进一步巩固新浦的中心城区地位。道理很简单:在一个城市特别是象连云港这样规模的中等城市,还从来没有一个城市有两个商业中心的先例。我们现在必须和东部城区抢时间、争速度,谁先占得了先机、确立了商业中心的地位,谁也就把握了今后的发展先机,这是新浦必须打赢的中心区地位保卫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务必增加危机感和紧迫感,避免海州、板浦商业中心衰落的前车之鉴。

再次是用好来之不易的工业园区。以低地价、低税收“哄抢”客商是珠三角当年发家的本钱之一,但现在他们都在痛苦反思:土地在一片贱卖声中被低值耗费,而社会管理成本却在不断增大。现在他们相继提出了高效高值利用土地资源的新思路。反观我区,工业园区引进企业规模太小,有的甚至是一分钱税都不交的福利企业,令人担忧的是,如此发展,现有的园区土地将很快用完,但工业产值和效益却不会有大的提升。因此建议区政府一定要珍惜仅有的园区土地,在项目引进上严格把关,注意引进一些上规模,效益好的大企业,杜绝“万家灯火”式地上小项目。

4、切实整顿机关作风,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

改革开放已经二十余年,经济发展的竞争、招商引资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投资环境的竞争上,好的环境是招商引资的活广告、最好广告,客商往往不请自来。投资环境不好,不仅招商引资难搞,现有的客商和资金也会逐步流失。因此可以这样说,抓好投资环境建设,就是抓机遇、抓发展。

(1)集中精力抓发展,着力营造招商引资大发展的政治环境。全区上下要始终高举加快发展的旗帜,把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作为全区头等大事,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政治环境,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放心放手,让胸怀大志的投资者创大业,施抱负。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宣传民营经济工作的新成绩、新经验,宣传守法经营、贡献较大的投资者的先进典型,在全区上下形成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2)坚决克服和衙门作风,着力营造招商引资大发展的服务环境。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狠抓招商引资落实工作,不仅要有招商目标、具体部署,而且要及时发现并解决招商工作中的问题。各职能部门和机关工作人员要当好招商引资的服务员,改变以往收费罚款大家一起上,服务保障谁也不出头的怪现象。一要强化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二要完善相关制度,不断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推行一次查实待岗制度,通过设立举报中心,明查暗访,民主评议机关作风等手段,打击三乱行为,控制、吃拿卡要和“执法经济”的不良现象。

第4篇:调研发言稿范文

一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变生产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一转双赢”,坚持不懈地落实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基本草原保护“三项基本制度”,着力加强基础建设、加快畜种改良、改善饲养管理、实施牧民定居“四项重点措施”,建立起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的长效机制。

二是大力发展饲草料业。牧区利用**区域环境和草地资源优势,选择草畜矛盾突出、水土光热资源条件具备、容易建成见效的区域,大力发展人工草地,实施草地治本改良,大幅提高草原生产力水平,满足牲畜冷季舍饲的需要。农区结合优质农产品开发和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推进农牧结合,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同时利用好低产田、退耕地、田间副林带以及棉田林边、房前屋后扩大饲草饲料生产,促进草田轮作和“三元”种植结构形成。继续推进优草优畜战略,积极推广牧草良种、种植良法、饲喂良效。积极推广秸秆养畜技术,普及青贮、微贮、氯化等秸秆综合加工调制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

三是积极发展青贮生产。青贮玉米单产高,营养价值好,在我区可以从北到南广泛种植,发展青贮玉米是解决我区饲草饲料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重要途径。要把青贮玉米作为一个产业来抓,作为建设畜牧业饲草料基地、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要按经济规律发展青贮玉米生产,走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把青贮玉米产业做大做强,使我区的青贮玉米产业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第5篇:调研发言稿范文

____镇位于县城以西45公里处,距____________高速路口仅30华里,因____发源于此而得名,为____、____、____、____四县交界地。全镇辖14个行政村,135个村民小组,4582户,17756人,区域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近年来,该镇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壮大传统产业,扶持开发新兴产业,狠抓特色产业强势发展。规范壮大传统特色产业,如西洋参、豆腐干等。在黑章村大力发展中药材西洋参种植,实行“种、加、销”一条龙模式,生产有礼品参、西洋参粉、西洋参酒、西洋参贷泡茶、西洋参饮片等六个系列产品,产品内销____、____、____、____等省市,远及新加坡、____等国家和地区。特产豆腐干远近闻名,形成了____街、__x林四个豆腐干生产专业村,成立了了兴隆、品誉等10家豆腐干加工厂,目前发展豆腐干生产加工户200多户,户均年收入万余元,建成规范化豆腐干作坊20个,产品远销____、____、____、等地。该镇还结合境内的丰富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产业,以____等景区为重点,实现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____源头休闲避暑观光游。在西洽会上,成功推介了秦岭____源休闲避暑项目,引来了多家投资商,达成了巨大的投资意向。“西洋参、豆腐干、旅游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为____经济的快速迅猛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____镇的特色产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在发展中也存在和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旅游资源结构单一,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骨干企业少;第三产业层次较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差,缺乏特色和竞争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产品仅限于初加工,产业链需要进一步延伸;宣传力度不够大,没有响亮的品牌;上级特色产业政策和资金的帮扶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等等。

今后,我镇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富民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针对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做好四篇文章,努力促使全镇特色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按照产业市场化规律,延长产业链条,挖掘产业深加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不遗余力做大做强产业,必须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重点要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支柱,以产业基地为基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努力形成“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格局。同时,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二)整合资源,建大产业园区,着力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 我镇特色产业总体来说分布不均,小而散,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气候,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应该根据实际,进行规范化的资源整合,实行产业大联合,大力建设特色产业园区,重拳出击,打造品牌,规模经营,连片开发,经济专业合作社引领,龙头企业带动,科学管理推动,努力打造叫得响的特色产业品牌,实现品牌效应。

第6篇:调研发言稿范文

一、**区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区工业是在建区初期几乎为零的基础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全区年销售额100-500万元的工业企业有41家,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有17家。20**年至20**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3.4%,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2.3%,二产比例由2002年的18.1%提高到20**年的32.6%。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工业总产值实现31.3亿元,增长43.2%;工业增加值实现7.07亿元,同比增长34.3%,拉动经济增长9.9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94亿元,同比增长95.2%,实现利润7211万元,同比增长167.22倍,上缴增值税5653万元,同比增长164%。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较好,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优势产业型企业带动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区初步形成水泥建材、冶金化工、农林产品加工为支撑的优势产业。在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涉及水泥建材、化工优势产业的有13家,占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企业总数的17.2%,其中,500万元以上的有12家,为规模以上企业的70.6%。2007年1—9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86亿元,同比增长79%。

2、配套产业型企业不断发展。新上了一批生产配套产品的企业,主要有为华润(贵港)水泥等公司生产配件的华宁耐磨公司、福盛橡胶制品公司等。

3、劳动密集产业型企业发展迅速。充分发挥**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怡合玩具厂投资规模不大,但安排了100多个就业岗位,还有50家针织制品企业、90家中板厂和12家胶合板厂共提供了4570多个就业岗位。

4、产业聚集趋势明显。港桥水泥、华宁耐磨、福盛橡胶、台泥、盛通锰矿等企业纷纷进驻工业集中区,全区工业企业呈现出向石卡工业集中区、黄练峡工业集中区聚集的态势。

二、存在问题

1、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当前**区上下思想不断解放、发展工业意识不断增强,但仍有部分单位和干部职工缺乏全局意识,思想观念保守,服务意识不强,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区财力薄弱,收支矛盾突出,每年对工业发展的投入比较有限,工业基地配套设施滞后,这成为影响**投资环境和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2、企业产业化水平低。**区工业企业整体表现为: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支柱产业不够强,产业关联度和生产集中度不高,产业层次和协调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链条短,附加值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市场竞争能力差,产品结构单一;部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仍处在低水平,设备老化,产品档次低,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还没有走出以粗加工、初级产品为主的格局。

3、企业贷款融资难。相当部分的工业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企业本身资本积累、民间借贷或合伙入股等渠道,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筹措难度大。尽管企业在各级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下,金融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工业,尤其是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的“瓶颈”。融资困难致使有的新上项目不能如期开工,有的扩建项目不能如期完成,有的企业因缺少流动资金不能正常生产。

4、工业项目用地紧张。国家实施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后,项目建设用地审批越来越严格,项目用地问题难以解决,影响了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同时,工业项目用地紧缺,也影响了项目选地和拆迁工作。

5、企业人才匮乏。全区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搞策划高层人才奇缺,也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制约因素。由于人才缺乏,导致管理手段落后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再加上相当一部分企业仍习惯于传统生产型的经营管理模式,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缺乏对市场的适应和把握能力,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不够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三、发展设想

1、进一步明确工业发展方向和思路。要对全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业发展作出全面规划,确立工业发展方向、工业布局及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培育支柱产业作为工业强区的重中之重。按照“开发优势资源,构建特色产业”的总体思路,坚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原则,发挥交通优势,突出水泥建材、糖纸、化工、农产品加工、港口物流等比较优势产业,每年新发展一批中小工业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力争每年都有5家左右的企业实现梯队发展目标,不断扩充工业经济总量。依托华润水泥、台湾水泥、港桥建材等企业,聚集扩张建材工业;依托甘化公司、安丽纸业等企业,扶持糖纸业的发展;依托弘昌石化、恒泰化工、桂兴公司、金燕子农药等企业,加速发展以油、化肥、低毒农药为主的化工产品的系列开发;加快以叠峰淀粉、高品木业、美源木业等企业为主的农林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2、千方百计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把优化环境作为工业强区的有力保障,坚持用“诚信和环境优于政策”的理念抓环境建设。一是抓好硬环境建设。加强209国道武宣——**段升级改造工程、兴六高速公路贵港联线至台泥专用码头二级公路、台泥项目铁路专用线等项目的协调,加快建设进度,多方筹集资金,对全区乡村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或挖补修复,加快郁江**区段的防汛工程和排涝体系建设步伐,彻底打破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瓶颈。二是抓好软环境建设。营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落实好国家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企业利用自身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的,可以考虑所缴纳税收年底按一定比例由财政奖励给企业;制定倾向性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扩大全区工业经济总量。营造快捷高效的服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3、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把加快石卡工业集中区和**林产品加工区建设作为工业强区的有效载体。加强与市江南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市林业局的合作,解决工业园区的土地、资金等瓶颈问题。打破乡镇地域界限,鼓励和引导工业项目向工业集中区发展。在工业园区大力建设标准厂房,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谋划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环境污染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占地面积少的重大项目,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完善工业集中区的服务功能,时刻关注先进地区、周边地区的政策动向,吸纳有利于**工业基地发展的政策条款,打造工业发展平台。

4、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把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工业强区的支撑点。转变招商观念,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算大帐而不算小帐,算长帐而不算短帐,舍小利而求大利,让近利而谋远利。创新招商方式。推动全区引资工作由阶段性招商向常年招商转变,由热情招商向素质招商转变,由普遍招商向重点区域招商转变,由资源招商向搭建平台招商转变,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行全区资源共享,鼓励各乡镇各部门采取异地招商的办法,激发各乡镇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第7篇:调研发言稿范文

近三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强工兴城”主战略,大力实施“五年决战工业500亿”,主攻产业、决战工业,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今年1—9月,全县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8.32亿元,同比增长21.5%;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3.56亿元,增长51.5%;利税24.5亿元,增长50.4%;规上工业增加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20__年全年总和的近两倍,利税是20__年的近三倍。工业园区发展突飞猛进,规划面积达到了30.6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由20__年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近9平方公里,共落户企业141家,其中投产企业91家;规模以上企业由20__年的32家增加到现在的55家。1—9月,园区完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7.9亿元,同比增长35.77%;完成工业增加值24.77亿元,增长24.71%;实现税收4.72亿元,增长76.89%。

在“强工”战略深入推进的同时,一些制约和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也逐步凸显。特别是随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我县园区企业年货运量达30万吨左右,货物运输辐射国内10余个省市,工业企业物流难的瓶颈愈加突出。因此,当前的物流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何有效破解物流难题,助推工业经济发展已刻不容缓。

一、我县物流业发展现状

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从目前我县的物流业来看,还仅仅停留在以货物托运为单一功能的物流业发展初级阶段。

我县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20__年以前,全县仅有少数几家从事托运的企业,且经营范围十分有限,起初仅有南昌、九江两条物流专线,以运输日常生活用品为主。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商贸市场日趋繁荣活跃,两条省内物流专线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些投资主体纷纷投资开办物流公司,并逐步开拓省外物流专线,物流业呈现出不断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方方达、顺鑫、奔马(南昌)、华东、老涂、洪齐、君安、洪顺、赣北吴记、诚捷、大广久鑫、双华、鑫鹏、洪伟、娇姐、515货运、赣北快运、利群、恒祥、黄锋、奔马(武汉)等21家物流公司,其中老涂、方方达、大广久鑫、鑫鹏、娇姐等5家规模相对较大;开通了南昌、九江、长沙、武汉、佛山、义乌、泉州等七条物流专线,其中营运南昌专线的公司有10家,九江、佛山、义乌专线的公司有2家;运输范围也由原来的日常生活用品拓展到家具、电器、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__年,21家物流公司的货运量为20余万吨,约占我县全年货运量的5%,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机制灵活、竞争充分的物流市场主体。

为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20__年,我县成功引进达星国际商贸物流园落户我县,该项目总投资2.08亿元,占地140.6亩,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分为物流运输区、商贸展示区、商务办公区、仓储停车区、汽车修理区、配套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物流园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产品配送为主业、以现代仓储为配套、以多式联运为手段、以商品交易为依托,形成五位一体的专业物流体系。目前,物流园区已建成6栋用房约2.1万平方米,另有7栋用房约2.2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方方达、华东等21家物流公司均已搬入物流园区并开业运营,物流园区发展正步入正常轨道。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我县物流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展步伐仍然缓慢。物流公司各自为战,工业企业货运量小,加之运输环境不够宽松,严重制约了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公司各自为战,物流信息闭塞。目前,我县物流业主要依靠物流公司自有车辆运输货物,基本还处于自给自足的阶段。由于经济利益的关系,物流公司各自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不愿分享自己的客户信息。未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物流公司各自为战,恶性竞争,线路重复,使本来就有限的货源被分散至多家物流企业,往往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拼凑一车货物,造成产品外运屡遭阻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及信誉度。缺乏与外界车辆的沟通联系,物流信息十分闭塞,无法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造成了工业企业货运不畅、物流公司效益低下的双重尴尬局面。少数物流公司还经常半路加价、中途甩货,致使企业托运的货物成本大幅增加,甚至延误了交货时间,企业业主苦不堪言。

(二)企业货物量小,运输成本过高。由于我县工业发展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的过渡阶段,工业企业实力普遍不强,产品产量不足且不稳定,大多数企业以零担货物为主,货源严重不足,时常难以满车发货,造成运输费用相对较高。同时,不少企业在整车货物的情况下便自己装运发货,在遇到零担货物时才通过物流公司运送,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物流公司的积极性。

(三)环境不够优化,行业垄断明显。据业内人士反映,虽然从我县过境的货运车辆较多,但由于交警、运管等有关职能部门对过境车辆管理过于苛刻,如有轻微违章或违规行为动辄罚款几百上千元,使得外地货运车辆不敢进城顺路带货,致使我县的物流环境较差,造成了运输资源的浪费,进而形成了本地物流公司垄断经营的局面,不利于物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破解物流难的思考与建议

物流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普遍问题,从我县周边各县(市、区)来看,物流业发展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业,也没有一个破解工业企业物流难的比较好、可借鉴的办法和经验。通过到高安市和上高县的考察和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上述两县市在发展物流业中,都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主,政府基本处于“无为”状态。同时,上述两地也有着我县不可比拟的优势,如高安目前共有货运车辆2.3万辆,年总运量位居全国县市首位,已形成了物流滚滚、货畅其流的繁荣局面,所以不愁物流难;上高县地理位置优越,320国道穿境而过,过境车辆较多,加之园区共有投产企业215家,特别是有裕盛、匹克等这样的大型鞋企,也基本形成了货畅其流的局面。

结合我县目前的现状,我们认为,加快我县物流业发展,破解物流难题,必须紧紧围绕“大商贸、大物流”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环境为保障,采取强力措施,着力抓好四个环节,从而助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一)加快完善两个平台

一是搭建信息平台。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分别设立物流信息平台,采取货物拼凑整车运输的方式,最大限度提高货运车辆的实载率,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将货物往外运送。同时,要与全国、全省物流信息平网,并建立日常联系协调机制,将需要托运的货物信息及时,引导过境车辆进城顺路带货,确保工业企业的货物在第一时间运达目的地。

二是夯实物流平台。要进一步完善物流园区的仓储、库存等主要功能,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商户入驻,形成集聚效应。物流园区要成立工业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备足配送车辆,以最快的速度将货物配送到位。同时,要逐步完善住宿、餐饮、购物等配套功能,开通沿途公交线路,设立公交站台,最大限度聚集人气、商气。要加大营销和

宣传力度,将营销范围拓展到周边三省九县,吸引周边县市有实力的物流公司进驻物流园区。同时,要与周边县市的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尽可能将他们需要托运的零担货物集中到我县物流园区转运,逐步把物流园区打造成以修水为中心、辐射周边三省九县的物流集散地。

(二)抓好内外资源整合

一是整合县内资源。要成立物流行业协会,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明确物流行业协会的管理权限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普及行业管理规范、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我县物流业有序发展。要切实抓好县内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整合重复线路,优化货源配置,切实改变分散经营、各自为战、无序竞争的现状。同时,要将工业园区企业自有的物流业务进行剥离,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保障物流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是利用县外资源。要与输出地的物流公司寻求长期合作,最大限度降低运输成本,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货物二次转运,直至运达目的地,解除企业货物托运的后顾之忧。要采取市场化手段,在高速公路及省道的醒目位置设立引导牌,引进过境车辆进城顺路带货。负责物流信息平台的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对接,使企业的货物能够安全、及时发出。

(三)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优化货运环境。交警、运管等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全县大局出发,坚决打破部门小利益思想,出台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进入我县顺路带货的货运车辆要特别对待,一般轻微违章行为只纠章、不罚款,做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坚决打破现有的市场垄断行为,使外地货运车辆进得来、留得住、运得出,达到货畅其流的目标。对影响我县物流业发展的人和事,纪委、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二是规范行业行为。要强化对物流企业的管理,物价等部门要指导制定合理的市场价格,实行明码标价,公开收费标准;要加强对物流企业的诚信经营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对托运的货物要按照事先约定,快速安全地送达目的地,杜绝半路加价、中途甩货等违规行为发生,形成比速度、比效率、比服务的良好氛围。对不符合资质、违规经营的物流公司要进行清理取缔,达到净化市场环境、规范行业发展的目的。

(四)加强政策支持扶助

第8篇:调研发言稿范文

一、我市畜禽养殖小区发展现状

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类规模养殖场(户)7083个,畜禽规模养殖总量达5000多万头(只),占总养殖量的40%;各类规模养殖小区152个,其中养猪小区46个、养牛15个、养羊13个、养禽78个。各类畜禽养殖小区年创利润4000多万元,户均2万元。*县城关镇兴隆养猪小区有24户,现存栏生猪1万余头,去年共出栏生猪1.7万头,年销售收入1683万元,全年获利310万元,户均12.9万元。由于畜牧业整体规模效益明显提高,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小群体、大规模”的区域优势。

养殖小区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庭院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防疫困难等问题,改变了“分散养殖,人畜混处”这一农村传统习惯。对拥有小本资金的专业户来说,集中建舍,分户饲养的养殖小区成为适宜的选择。这种“小规模、大群体”的方式,已经成为我市现阶段畜牧业的生产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目前,我市的畜禽养殖小区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龙头企业+农户”型。农户负责生产,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良种、饲料,提供防疫、技术服务、回收产品,小区作为龙头企业的初级产品生产基地。如:潢川华英集团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协会带动型。小区内实行“协会+农户”的形式,由协会牵头为养殖户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如:*县包信养殖小区由镇蛋鸡协会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方式,不断吸引农户入驻小区。目前,小区内饲养蛋鸡千只以上的农户已发展到近300户。三是能人与经济人带动。*等一批生猪养殖大户,带动周边地区400多农户从事生猪养殖,年规模饲养量达20余万头,已形成了谭家河乡大桥,柳林乡*等一批生猪养殖小区。

二、我市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领导重视,强化责任

我们把加快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作为发展规模养殖、促进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明确提出了“紧紧围绕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畜禽养殖小区”发展方针,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创造宽松环境,加快了畜禽养殖小区的建设步伐。一是优惠政策扶持。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规定了在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用水、用电、用材、用地等方面应给予优惠。固始县每年拿出100万元重点用于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凡建一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奖励5万元。*县每年投入200万元小额贷款用于扶持规模养殖户扩大生产,并从2004年开始连续5年把财政贴*贷款重点用于养殖小区建设上;二是抓好服务,创优环境。我们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对全市的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实行了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建设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建筑模式。全市还成立了“抓基地、带小区、促进农民增收”领导小组,成员每人包联1-2个养殖小区,并为每个小区配1名技术人员,实行全面跟踪指导和技术服务。同时定期组织技术帮扶服务队对小区和规模场的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和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全面提高小区畜禽养殖技术水平;三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市将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县、区,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小区建设,并将小区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同时,采取了各种激励机制,对完成目标较好的县、区以及达标小区和规模大户进行表彰奖励。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了畜禽养殖小区的快速发展。*区在2003年把建设银钱村养殖小区做为当年的“一抓一”工程,不断加大扶持和发展力度。目前,该村养猪户已由最初的不足10余户发展到现今的50余户,年可出栏7500头左右,创利润150多万元。该村养殖大户张载辉存栏生猪1000余头,年出栏2000头,获利达40多万元。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畜禽养殖小区是现代畜牧业的雏形,是适应大市场、参与大流通的基础,是改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市过去以传统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比重小,小区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为此,我们一方面向农户宣传传统散养方式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低、技术推广难度大、市场对接困难、经济效益差等弊端;另一方面大力宣传建设养殖小区,实现规模化养殖的好处。同时,积极培育养殖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县城关兴隆小区的刘保刚入区前,年销售500生猪头,利润只有4.3万元;入区后,生猪存栏达520头,2004年出栏生猪550头,销售收入55.4万元,年获利润10.2万元。刘军入区前利用自己家的责任田盖了15间猪圈,由于地方小,没有发展余地,年获利润不足2万元;入区后,2004年销售生猪630头,当年获利达到11.5万元,比进入小区前翻了几翻。由于畜禽养殖小区在种猪、饲料、药械等方面进行统一采购,价格进一步降低,并且养殖规模大,一次性出栏数多,减少了经纪人零星收购环节,价格要普遍高出市场价格。*县城关镇兴隆小区生猪出售价格高于市场价0.4-0.6元/公斤。活生生的典型,使广大养殖户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并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只有发展畜禽养殖小区,才能实现畜牧业的规模效益,加快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有效促进增收。在此基础上,市畜牧局因势利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发展方案,计划到2007年,全市统一规划,布局合理、标准一致、示范带动的小区要发展到100个。

(三)舞动龙头,辐射带动

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在积极培育和扶持畜禽龙头企业的同时,认真做好畜禽养殖小区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接,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为指导思想,加快发展小区畜禽养殖生产,大力推广“公司+小区农户养殖”模式,实现“小区搞饲养,龙头打市场”的目的,有效的回避和分摊风险,促进了畜禽养殖小区及所在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小区养殖业兴起。实践证明,畜禽养殖小区只有走产业化之路,才能够长盛不衰,也只有在强有力的龙头企业拉动下,采取良好的运营机制和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才能实现多赢。目前,全市各类畜牧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大小龙头企业已达30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大型畜牧龙头企业有潢川华英集团、三高固始鸡发展有限公司、商城中原制鬃厂等。华英集团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和乡镇联办的方式,通过农民申报、小区经理考察认定、专人管理、养殖全程“一条龙”服务的程序,建起了一批高标准的养殖示范园区。同时还在小区内的养殖场户实行“五保一扶一优”,即保证鸭苗供应、保证饲料供应、保证成鸭回收、保证提供技术服务、保证养殖利润、对资金不足的场户进行扶持、对场户在鸭苗和饲料的购置上均享受一定的优惠价格。2005年上半年,集团又投资1000万元,在312国道沿线以南6个乡(镇)各兴建了年出栏100万只的华英鸭养殖小区。截止目前,潢川周边县市先后有3万余农户、10万余人从公司直接受益,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

(四)健全组织,强化服务

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而养殖小区服务组织和服务功能的建立健全、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发展养殖小区能够最终获得较高收益的关键。因此,在发展养殖小区上确立了“工业化的发展,工厂化的管理”的理念和模式,积极引导园区成立养殖业协会,对每个养殖户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从加强农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培植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入手,一方面利用营销大户、运输专业户、农民经纪人的市场和信*优势,积极组织畜禽产品营销,拓宽销售流通渠道;另一方面依托养殖大户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组织成立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养殖小区,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县包信镇蛋鸡协会,已发展养蛋鸡1000只以上的293户,其中万只以上规模的达18户,形成了6个养殖小区,每个小区养殖规模在20万只左右,该镇每天可供鲜蛋30多吨,通过养殖协会远销到合肥、上海、武汉等大中城市,蛋价比当地市场价高0.2元/公斤以上。

三、存在问题

通过此次调研,发现我市畜禽养殖小区普遍还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小区还存在消极认识。认为畜禽养殖是传统产业,家家户户都会养,在哪都能养,没有必要建小区,对入驻小区的必要性缺乏认识。

二是资金短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严重不足,造成部分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缺乏后劲,畜牧业发展资金主要依靠养殖场户自筹,无法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和小区发展。例如:光山县槐店乡王寨村民组农民王德营存栏种用麻鸭1000多只,年孵化鸭35万只,销售麻鸭3.5万只,年收入50余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养鸭大王。但由于受资金限制,全家6口人承担全部的养殖生产任务,场区设施简陋,孵化采取的还是原始的土炕孵化,想进一步扩大规模,走成立公司、带动农户发展养殖的路子难度较大。

三是生产管理水平不高。一些畜禽养殖小区内的生产经营者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只依靠传统粗放养殖方式进行养殖,饲养管理水平低,常有购进劣质种畜禽、饲料、兽药等情况发生;在养殖中,随意用药,影响了畜禽产品质量。例如:罗山楠杆田堰良种猪场尹前国在2003年一次购入60吨伪劣饲料,导致生猪出现不良反映和死亡,造成损失近10余万元。

四是相关扶持政策不多,政策落实不力。一些优惠政策和资金补贴还没有很好的长效落实措施。特别是国家已明确规定养殖业用地按农业用地对待,但部分地方仍未得到很好的落实。浉河区柳林乡对建规模养殖场依照建筑用地高额收费,并对原已建成并使用多年的养殖场征收临时建筑用地费,不交纳的强行拆除,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同时,养殖场用于贷款抵压的产权证办理费用过高。按1个500头标准养猪场计算,办理产权证需交纳2万余元。而农户拿这笔钱能再引进20头种母猪,年可增加出栏生猪400头。没钱办不到证,没证贷不到款,没资金发展不起来,有钱办证又不划算。这个问题目前在广大养殖场户中存在的现象十分普遍。

五是小区内部相对封闭。一些畜禽养殖小区内生产经营无规划,信*无交流,由养殖户自行组织生产,缺乏统一沟通与配合,缺乏统一的防疫、消毒、污物处理措施,没有形成统一规划、防疫、用料、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发挥不了小区整体融资、对外竞争、抗御风险的作用和规模效益。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类媒体,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对促进农民增收制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切实把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养殖小区的品种选择、场地占用、规划设计、服务组织建立都要亲自安排部署,确保落到实处。

(二)规范发展养殖小区,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要把畜禽养殖小区与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紧密结合,突出当地畜禽养殖优势和特点。对畜禽养殖基础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乡(镇)村,要正确引导,优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扶持、科学引导、稳步推进”建设畜禽养殖小区的原则,大力发展以养殖小区为重点的规模生产。按照《河南省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规范》,对相对集中的养殖小区进行改造和建设,使之规范为标准化养殖小区,使散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降低全市散养数量,使传统落后的庭院散养向大规模、集约化、高效益转变。

(三)创造发展环境,促进小区发展

一是要优化舆论环境,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宣传发动、外出参观、专家讲座、典型示范,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发展养殖小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优化执法环境。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法行政,为畜牧业和养殖小区建设保驾护航,要加大对涉牧案件的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三是要优化投入环境。积极促成政府部门落实养殖用地、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措施,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畜禽养殖信贷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四是优化技术服务环境。通过举办学习班、现场观摩、定期培训等多种方式行对小区人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着力培养出一批技术能手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五是优化建设和治理环境。各级政府要对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积极推行“三通一平”。即:水、电、路三通,土地平整。同时做好小区环境治理,凡新建养殖场,必须要有粪便等污物综合处理设施,对现有小区要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沼气建设,加大整改力度。

(四)抓好制度建设,增加养殖效益

建立起卫生防疫制度、人员物品管理制度、消毒制度、培训制度、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等。采取多种形式,对畜禽养殖小区内生产经营人员进行业务管理等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小区内科技化生产水平;通过对小区基础设施、操作程序、防疫程序、品种要求和产品质量等制定控制标准,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饲养随意、管理松散、防疫水平低等弊端,以达到不断提高饲养水平,增加养殖效益的目的。

(五)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努力搞活畜产品流通

在注重培育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础上,积极搞好现有畜禽养殖小区与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销利益衔接,引导建立双赢机制;强化与上海、北京、广东、武汉等畜产品主销区的联系,完善产销联建机制;积极培育和规范畜牧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各类协会作用,及时给他们提供政策支持和信*,为农民和生产者进入市场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以上综合措施,确保畜产品产销渠道通畅,实现增产增收。

第9篇:调研发言稿范文

一、关于基层司法行政干警离岗占编问题

(一)我县司法行政机关干部提前离岗年龄情况:主要领导干部(正科级)52周岁,其他领导干部51周岁,一般干部不提前离岗。

(二)干部离岗占编情况:目前,县司法局共使用司法行政编制62个,事业编制9个。其中,县局机关司法行政编制18个(在职14人,离岗4人),基层司法所司法行政编制38个(在职29人,无人离岗),公证处司法行政编制6个(在职4人,离岗1人,空编1人),法律援助中心事业编制5个(在职4人,离岗1人),社区矫正办公室事业编制4个(在职2人,空编2人)。局机关、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离岗人员占实有人员比例分别为:22%、20%、20%。

(三)解决这一问题的做法和建议:一是组织人事编制部门对我系统离岗人员做不占编制处理。二是上级部门根据司法行政实际,出台单列编制有关政策,通过允许提前退休、临时超编等办法腾出年级已大但尚未退休人员所占编制。三是完善轮岗交流机制,合理利用离岗人员,发挥其特长,解决离岗占编带来的一线工作人员力量不足问题。

二、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情况

(一)提升队伍建设“五个能力”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围绕推进跨越发展,优化法律服务。深入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和“一村一顾问”工程,帮助群众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法律服务。落实企业法律顾问政策,指导企业依法规避市场风险,助推企业发展。今年以来,全县法律服务人员担当常年法律顾问500多家,参与办理重大涉法涉诉案件4起,接受群众法律咨询300多人次。

二是围绕平安建设,强化法律保障。以“社会矛盾化解年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员专家库和人才库,积极推进构建三级调解网络紧密衔接的“大调解”格局。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674件,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积极索刑释解教人员分类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安置帮教工作水平,促进刑释解教人员顺利融入社会。截止目前,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130人,解除矫正607人,无一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三是围绕法治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为重要载体,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认真总结推广经验,深入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积极推进依法治县。突出抓好与市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生问题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城镇等重点区域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县人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大局。充分运用法律服务热线、普法网站、电视报刊、短信平台等现代媒体资源开展普法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企业等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积极开展法治镇(街道)、法治村(社区)、法治学校、法治企业等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今年以来,举办法治宣传活动3次,出动宣传车20辆,发放宣传材料2500余份。

四是围绕解决民生问题,加强法律援助。围绕移民安置、土地征用、城镇拆迁、环境治理中遇到的涉法涉诉问题,以及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认真落实法律援助措施,加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建设,提高法律援助覆盖面,着力完善独生子女户、农村低保户、五保供养户及弱势群体的便民法律援助措施,推进解决困难群众请律师难、打官司难的问题。依法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利益。今年以来,全县法律服务人员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5件,受援对象达90人,进一步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二)对市局在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

一是尽快统一工作制服。司法行政工作包括法律服务、法律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多个方面,涉及执法事项较多,具有很强的严肃性,工作人员着便装越来越不适应工作的开展,特别是相关执法工作的开展。建议尽快争取相关政策,统一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着装,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更好发展。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