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计算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政治教材是封闭式、静态的文字教材,着重于枯燥说教,即使有事例也是“死”的,引发不了学生足够的学习欲望和思维碰撞点,产生不了教与学的共鸣。因此,在多媒体计算机课件设计时,要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使教学内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思考、内化、升华。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超越时空交流的共享性特点,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引领学生回到过去、回顾昨天,展望未来、畅想明天,让学生带着任务和目标进行资料查询、协作交流,从而更好地发挥思品课明理、激情、导行的作用。如“身边的侵害与保护”一课,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呈现一些经典侵害案例,或视频或动画等形式,让学生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积极参与到政治学习讨论当中,并且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课件把一些离学生现实比较远或有危害的生活体验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拓宽学生的眼界,也辅助教师扎实落实教学知识点,顺利根据教材内容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材中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切实增强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2切实提高课件技能,提高辅助教学效率
初中政治教师只有切实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才能把课件灵活地应用于政治教学当中,发挥重要的辅助教学功效,解决教材中重难点,全面提升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纵观现在流行的课件制作软件,最适合、最简单易用的还是PowerPoint。自从PPT2007版本以后,它的界面功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强了很多文字样式、图片修饰、边框等美化功能,大部分的课件素材在PPT里都能得到很好的整合。而随着PPT高版本的升级,录制屏幕等高级功能随着应用需求开发出来,更为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开发工具,大大提高了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效率。这其中需要政治教师提高课件素材加工编辑的能力,这是课件制作的基础材料。虽然网络上共享了很多现成的课件和课件素材,但大部分不能满足政治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需要,还需要政治教师自行加工编辑,进行有效整合,才能设计出符合自身教学风格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另外,对于逻辑性强的政治学科,思维导图软件也是不错的多媒体课件工具,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计算机思维导图以一种形象且直观的思考和表达方式,辅助政治教师高效备课、授课、指导,并有助于学生理清政治概念、理论、事例等知识点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提高政治学习质量,增强政治课堂内容内化效果。因此,建议有能力的政治教师学习计算机思维导图软件,掌握其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技巧,提升政治教学有效性。
3妙用多媒体网络平台,增强师生情感沟通
初中政治教学不限于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还要拓展到课外、校外,增强师生情感交流,真正帮助学生渡过青春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初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可能羞于把自身的心理问题面对面地向教师开放。多媒体网络平台能消除现实交往的陌生与隔阂,各种观点和情感交流更具真实性。这种现成的网络平台如QQ、微信、微博等,从大的课件开发观来讲都是一个个功能完善的课件平台,初中政治教师完全可以应用好。利用网络交流中身份的不确定性和虚拟性,网上交流有很大的隐蔽性,把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缩小到最短。学生可以将自己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及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交流平台以求得教师的帮助。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用真实身份,也可以虚拟身份登录平台向教师倾诉,与教师进行交流,增强师生间情感沟通。只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政治教学的效果就显而易见了。如“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针对部分学生不自信的表现,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博客或QQ群旁敲侧击地引导学生,或一对一地进行疏通引导,让学生勇敢面对学习上的困难,重建自信心。这种辅助教学手段是传统面谈效果所不及的。
4多媒体政治课件设计注重“三原则”
多媒体政治课件设计要注重以下“三原则”,适时地处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巧妙恰当地呈现,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化虚为实,增强学生体验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政治教师只作单纯的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道德观点,很难激发起道德情感。教师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创设情境,化虚为实,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使教学达到情理交融的目的。化静为动,强化学生认知政治教材中有很多插图,但它的画面是静止的。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就能起到刺激感官、形象逼真、激趣的作用。变抽象为具体,系统化知识框架政治课中的道理或观点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经过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条文,有些道德观点甚至表现得空洞、干巴。若通过信息技术,把空洞、抽象的条文化为具体、生动的事例,就会激发学生的欲望,便于学生理解和尊重。
5结语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 媒体 多媒体 课件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的基本常识
1.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 Aided Instruction:CAI)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它最早起源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从1958年起,美国IBM公司的沃斯顿研究中心开始实验研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第一个里程碑。比较著名的CAI系统还有美国依利诺斯大学研制的PLATO教学系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IBM1500教学系统、麻省理工学院的LOGO系统和日本机器工业促进会的CAI系统等。CAI的软件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
计算机辅助教学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即凭兴趣支持的探索阶段,以写作工具支持的课程软件制作发展阶段,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支持的大面积应用阶段,由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高级阶段。
CAI系统由硬件、软件和课件(Courseware)三部分构成,称为CAI的“三要素”。硬件部分主要实现CAI系统的各种设备和装置;软件部分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和CAI所特有的管理软件;课件是指用于教学应用的教学程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课程结构知识。CAI系统的各种教学功能基本是以课件的运行来实现的。
2.多媒体(Multimedia)
媒体(Media)就是指能够记录、存储、传递信息的中介物。主要有印刷物媒体和非印刷物媒体,以文字符号、音像和电子等载体来传播的。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又是由mu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多媒体就是指多种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等媒体)交织在一起反映信息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象、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
多媒体CAI系统是高层次的教学系统,目前尚属开发阶段。它的主要特点是(1)信息传输种类多。(2)信息容量大。(3)信息结构多样化。(4)信息操作多样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未来将是智能化、网络化的多媒体CAI系统。
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而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以班级授课为主,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决定统一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归根结底是以教为主。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借助计算机来实现它的教学目的的。一般的,教师提前将要讲的内容做成课件,然后通过计算机将此课件展示给学生。因此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例如信息量大、形象生动、能促进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具有开放式的特点、节约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等。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十分复杂细腻的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构建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必要的分析归纳过程和运算推理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教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们若提前将要讲的这部分内容做成课件,利用课件来动态地展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则教师就不必在课堂上把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几种情况都一个一个在黑板上画出来,这样就节约了时间,利用这些时间教师与学生就可以进行一段讨论,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可以及时提出并得到教师的及时解答。同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去做实验,通过比较两个圆心之间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掌握其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从而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此知识的内涵,还给学生强烈的印象,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
虽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显现出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教学。多媒体到现在也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各种教学功能基本是以课件的运行来实现的。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也自然就显得特别重要。
(1)辅原则。要充分理解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辅助”二字的含义,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目的。
(2)教育性原则。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并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技术优势,表现教学内容,交互性地实施教学活动。
(3)科学性原则。多媒体CAI课件必须正确表达教学内容,不容许任何违背科学准则的现象出现。教学内容的各知识点之间应建立一定的联系方式;而且,课件在对概念的阐述、观点的论证、事实的说明、材料的组织上都必须符合科学逻辑,正确运用学科术语。
(4)艺术性原则。多媒体CAI课件的界面必须美观,这样才能给学习者一种强烈的视听觉冲击,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该原则要求塑造出美观、和谐、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人机交互界面,声音处理要与界面造型相辅相成,视听同步。
(5)交互性原则。在设计多媒体CAI课件界面时,必须考虑课件所要呈现的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学习者特点等等因素,课件界面应当简单明了,按钮与菜单必须清晰一致,而且还要基于学习者以前的经验。还有,界面设计应通过任务提示和反馈信息来指导学习者,结构合理,减少学习者使用的复杂性。
(6)最佳媒体组合原则。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效果,而且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在所有的场合都是最优的,每种媒体都有各种擅长的特定范围,如文本善于表现概念和刻画细节,图形善于表达思想轮廓与大量数值数据的趋向信息,相应的在空间方面有较大优势等。因而在媒体的形式上要视情况而定,做到媒体形式的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总结
多媒体是把双刃剑,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认真地去研究、探讨、解决、扬长避短,才可以避免或减少它呈现的消极方面,从而真正理解和认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涵,真正感受到多媒体的神奇和巨大的潜力,使其为深化教学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蔡兴勇.多媒体技术与教学[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58-60.
[2]潘谦红.试论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有关测试的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
[3]谷其伦.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12):72-73.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特殊教育数学教学;策略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被普遍使用,它通过投影仪将计算机中的内容投射到白板,使用者通过使用特殊的电子笔直接触控白板,进行操作与控制,使图、文、音、像并茂,具有趣味性强、交互性强的特点。我在特教学校教学中合理使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特教学校的学生有的是听说残疾,有的是多重残疾,其中大部分学生的智力远低于正常人,因此,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尽可能采用轻松、互动的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数学这类比较抽象的课程,更需要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恰当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将课本中静态的知识移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上,营造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氛围,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几方面来加深学生的感知,在新鲜感的刺激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创设情境时,要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采取动画的形式开头:熊大、熊二遇到一大罐蜂蜜,熊二偷偷地吃掉了许多蜂蜜,才把剩下的分给他们两个。提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该怎样做?(平均分)接着,提出“一半”用数字怎样表示?从而引出“分数”这一课题。课件所创设的情境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从娱乐和问题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昂,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二、化静为动,展现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数学中的图形知识是个难点,由于它静止地呈现在课本中,因此比较抽象。而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他们往往不容易理解知识。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学生就能更好地认识图形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特征,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先在黑背景中呈现一个激光灯,然后从灯头(端点)射出一道光,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接着,在白板上又出现一个红点,让一条自由伸缩的线通过它,以此让学生理解直线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两个红点,再由一条直线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它有两个端点,不可伸缩,可度量。这样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讲清的不足,使学生突破平面的局限,能在脑中展开想象,发散思维,从而既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又渗透了“无限”的思维。由于利用了动画的效果,变静为动,形象地将线段、射线、直线间的区别与联系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逐步得出结论,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地演示,更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多层次,大容量,强交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然能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强大的诱惑,而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情境不受时空的限制,再现于学生眼前,它集画面、声音等于一体,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很适合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还积极调动了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惑”,心生疑惑,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也多在无意识下完成,学生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创造学习数学的愉快情景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多迎合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觉得学习有兴趣,从而愿学、乐学,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多媒体计算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改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智力的活动,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例如,分析问题:一辆公共汽车和一辆小汽车在相距600千米的地方相向而行,公共汽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两车经过10分钟相遇,问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我们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公共汽车和小汽车从600千米的路程相向而行,直到相遇的这一过程,学生就很容易得出“总路程 = 小汽车的路程 + 公共汽车的路程”这一数量关系式了.
三、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容量大,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图、文、声、色并茂,形象鲜明,再现迅速,感染力强,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提高学生多种感官的最大潜能,从而加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收和记忆过程. 所以,尽管课堂上老师提供的信息容量较大,学生也能充分愉快地接受. 比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节中,用粗细适当的红线表示三角形的两腰,接着用激光声伴随着光线延伸,图画上或者附近加上必要的文字说明三线合一的性质. 学生经过图、文、声、色的共同刺激,各种感观都处于最佳状态. 教师也免去下课之后沾一身粉末的尴尬. 从而使教学结构更合理,使学生在娱乐中“消化”了关于“等腰三角形有关性质”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练习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焕发精神,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识. 计算机的反馈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精神,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达到了扩展思维,提高练习效率的目的. 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类同学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与计算机的表扬和鼓励中不断进步. 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素质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工程
1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工程结合的必要性
广播电视工程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进行信号传递,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其中,能够提升信号传递的稳定性,在速率上也会有所提升。计算机内部的程序系统是可以编写的,存储功能也十分强大,这正是广播电视所需要的。工程设计期间通过模拟来观察技术结合后功能是否能够实现,下面将对两种技术结合的必要性做出总结。
1.1是提高广播电视传输质量的必然选择
信号传输质量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观看的清晰程度,因此减少信号损耗也成为工程设计中的技术要点。计算机技术可以对信号中的损耗进行补偿,在传输方式上也有多种不同的选择。针对传统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完善都能够得到解决。
1.2是解决广播电视传输难题的必要手段
电视工程在信号接收与传递方面会更加复杂,一旦受到干扰磁场影响,画面会出现失真。用户对画面清晰程度的需求在不断升高。一些偏远的山区,地理形势比较复杂,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阻碍。这些地区的广播电视工程急需技术上的创新。计算机技术能够提升信号强度,降低阻碍影响。
1.3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必要措施
广播与电视都是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常常需要直播,一旦信号中断便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由此可见在传输期间对信号稳定性要求极高。计算机技术可以在网络环境中使用,多种传输方式可以共同使用,保障直播的清晰与流畅。
2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1计算机技术在媒体内容中得到了应用
首先是在内容传递中的应用。最常见的传递方法是对信号进行模拟,接收后将其重新发送。这种技术方法很容易受干扰信号影响,广电工程搭建技术不断进步后,能够实现对频率进行加密处理,避免受到干扰。计算机技术也在此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数字信号在稳定性上有明显的提升,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控制,信号的发出与接收都在特定信道内完成,不会出现功率损耗。电视与广播是分开进行的,传输期间对信号设置了不同的编码程序,信道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在干扰磁场的辐射范围之外。借助计算机技术,还能够实现影片后续修复,针对画面失真的部分来进行。也可以用来剪辑音频,在计算机中安装相应的程序软件,就能够完成这些任务。程序编写期间可以结合使用需求来进行,同一台设备能够完成多种任务,最大限度的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对视频内容的处理就比较复杂,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信息处理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丢失,剪辑拼接后很容易出现不连贯的情况,需要对内容进行优化处理,避免在播放期间出现不协调的画面。现有的处理软件中能够实现对声音进行处理,设置背景播放音乐,虽然功能上得到了完善,但技术人员操作质量并不能全部达到标准,需要不断的强化专业技能。
2.2计算机技术在媒体网络中得到了应用
计算机与网络是不可分离的。只有在网络品台中,计算机设备的功能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因此广电工程也在逐渐向网络媒体方向发展,借助网络运行平台来实现信号传递任务。网络技术普及后,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常见的是工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借助网络平台,也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在信息传递环节更高效稳定。数字电视是电视工程中变化最明显的部分,同时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平台,在画面质量上有很大的进步。用户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可以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选择通过电视设备来拨放。在业务方面也有所增多,通过客户的反馈可以了解到服务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标准。这是传统信号传输技术向新型技术转变的重要阶段,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有更大的突破,也帮助科研人员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2.3计算机技术在操体计算中得到了应用
高性能计算正处于新思想、新方法的探索与发展的变革前夜,必将探索和发展新型体系结构与存储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已从过去单纯追求高的峰值速度,转而关注系统的高效能,即提高系统的实用性能、可编程性、可移植性、可靠性、可扩展性,降低能耗,同时降低系统的开发、运行及维护成本。制约当前高性能计算系统与应用发展的结构,即采用商品化的部件构建系统的技术,技术简单、成本低、但实用性能差.一是定制结构,指构成系统的主要部件,如处理器、互连网络、基本系统软件都是专门定制的,实用性能高,但技术复杂、成本高。SMP与机群已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的主流。随着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和深人,包括大型科学工程计算和海量数据处理两个方面,网格计算成为了拓展高性能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手段,一些新概念计算技术研究正在兴起,如量子计算和光计算。此外,在高性能计算系统中,存储(Storage)由于存放了最重要的资源(数据)而成为非常重要的部件。不论从技术、业务,还是市场来看,近十年来存储的重要性持续上升。事实上不只是计算机需要存储器,在互联网络、通讯、广播电视和数字家电等领域对大容量存储器的需求也会更加迫切。
3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取得的效果
计算机技术由于独有的特点,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得到了重要应用,不但改变了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同时还提高了广播电视的传输效率,因此我们应对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1计算机技术提高了广播电视工程的技术含量
应用了计算技术之后广播电视工程在传输方式、媒体内容、媒体网络和操体计算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增加了广播电视工程的传播能力,提高了广播电视工程的技术含量、所以,我们要对计算机技术有全新的认识。
3.2计算机技术增加了广播电视工程的融合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广播电视工程有效融合了多种相关技术,使广播电视工程的整体技术能力得到持续提升,丰富了广播电视工程的内容。由此可见,计算机技术增加了广播电视工程的融合能力。
3.3计算机技术提高了广播电视工程的传输效果
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工程在传输方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改变了过去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增加了数字信号传输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广播电视工程的传输效果,满足了广播电视工程的传输要求。
4结论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但改变了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同时在媒体内容、媒体网络、操体计算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和突破。因此,我们要对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有正确的认识,要总结其应用取得的成果,推动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全面应用。
作者:徐丽萍 单位:黑龙江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教学传递标准化;教学更加有趣;教师的作用发生变化;负面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新一轮课改,更加提倡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因此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形象、直观、生动等多方面的作用,更好地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为老师服务。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推理,可以提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但是数学又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也是一门难教好的课程,这是因为数学学习是数学发展史的缩影,是一个累进过程,前面的学习水平直接影响后面的学习数学又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都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于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必须要在教学中适时地利用多媒体传递教学信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不够重视的情况。多媒体计算机的正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一、它使教学传递更加标准化
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讨论、操作、质疑等探索活动;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这正是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注重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2 它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大容量、多趣味、高效率等优势,运用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的特点。悠扬的乐曲,生动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
3 它还利用电脑操作的便捷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他们及时巩固和即时反馈例如,电脑出示练习题,计算机智能判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及时巩固刚学过的知识。
4 计算机辅助可变传统的“静态演示”为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使用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帮助学生强化感知,丰富表象,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教果。比如,在讲《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时,我们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在计算机上演示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过程,学生当然记忆深刻。
二、它使教学更加有趣
1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现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基础、年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此时网络就可以发挥独特的先天优势,提前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漫游,这要比老师干巴巴的说教引导要管用得多。
2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滔滔不绝的“填鸭子”,通过动画、音乐、声音、文字、教学情节、游戏、练习、测试以及真实世界的情感教育等创造出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计算机学习与真实世界数学知识学习的氛围中,使学生能够为自己建构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学知识体系。
3 科学布置作业,提高学习效率。资源共享的便利使试题的选择更为便捷。“救学生出了题海”,精心挑选的试题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解放了学生,落实了课改。
4 简化课后辅导,便于开拓视野。通过多媒体教学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学内容也得到了强化,又使那些不好意思问老师的学生,通过自己寻找答案。解决了问题,又增强了自信心。
三、教师的作用在积极指导方面发生了变化
1 教授内容和技能的重复负担可以减轻,有能力的学生自己上网寻找答案,使教师能有重点地辅导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某些同学。
2 解决了辅导不过来的问题,使得人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保护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且学生间可以开展自主交流,有时比教师指导的效果还要好,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得到了提高
3 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去完成作为学生的咨询者和指导者的任务。
【关键词】多媒体 计算机技术 教学 策略
前言
我国的教育部曾针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关要求:“要把教育信息化列入我国的重点工程,加大相关投入,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快了各学校相关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和更新。本文以老师和学生的角度,对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更好应用进行了思考。
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老师的支持
1.作为学习工具对老师的支持
随着当前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师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已经很难跟上当前的教学需求,尤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形式对当前老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老师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更新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了解当前最新的教学方向和发展动态。在这里计算机技术便发挥了其独有的作用,老师可以利用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等通讯工具,通过专业教育网站、论坛、微博,与全国的老师进行沟通,使老师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学习的圈子,实现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的及时共享,从而使老师更好的进行日常教学。
2.作为教学工具对老师进行支持
在教学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例如数学中的概念推导、计算机教学中的编程计算等,尤其对于一些属于刚入门阶段的学生来说,仅依靠老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的文字描述是很难理解的,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则可以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而使老师讲课中更加的方便。例如在讲语文课文中可以将课文中的内容用图片展示出来,在英语课上播放相关的音频使学生更加熟悉英语,在专业理论课上为学生打开形象的原理动画等等。
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支持
1.作为学习工具对学生的支持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最主要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而学生作为其中的主体,如何更好的学习是最为重要的。尤其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进行学习,例如当学生想要学习外语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登陆沪江网等外语学习网站,也可以通过手机下载外语学习的APP,用移动设备看美剧等,以达到随时随地的学习的目标。另外,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学校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电脑进行远程的学习和考试,以获得相关的学位证书,这种学习方式也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2.作为情景工具对学生的支持
在现代的教学思想当中,为学生搭建一定的情景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学习效率,激发他们对该科目的学习欲望,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而在情景的搭建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利用其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多元化的视频图像等表现方式,为学生搭建起一个立体化的情景。例如当学生学习OFFICE软件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其搭建一个实际应用的情景,将一个企业的数据交给学生,让学生将其整理成一个较为简洁明了的报告,这样学生就需要充分利用到Word、Excel、PPT等软件,而且和普通的学习不同,在学生真正的与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可以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学生设计完毕之后,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老师和学生,并在和其它学生的对比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
三、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教学过程的支持
1.作为交流工具对教学过程的支持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大部分只能够在课堂上完成,但实际上老师除了授课之外留给和学生沟通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而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加入打破了这种模式,在课堂外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和老师进行电话沟通,或者通过IPAD随时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拍下来发给老师,请老师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电脑通讯软件在网络上搭建起一个交流平台,从而使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更好的沟通,从而促进师生间的感情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2.作为教学环境对教学过程的支持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并非是必要的,但是通过这种技术的使用却可以实现一些过去不能使用的教学模式,为老师和学生构建起一定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加感性化的去学习去体会,同时老师也一定要认识到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并非是万能的,而是应当适当的去使用的,所以对此老师一定要多加注意。例如,有的老师非常执着于计算机教学,在每堂课都设置了丰富的教学软件,但是过多的使用反而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更深刻的去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
四、结语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这个时代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个技术的先进性和局限性,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更好的丰富课堂教学,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彦慈,王彩玲,任欢,高婕. 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9(01)
[2]马常青.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2)
[3]崔静. 多媒体技术在概率统计教学中的功能研究[J].科技信息.2012(05)
一、实物投影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实物投影辅助教学――课堂上的“放大镜”
很多演示实验,由于器材所限,实验的可见度小,效果差。常常是一到演示实验,学生就开始蠢蠢欲动,教师在实验前的讲解被学生兴奋的嘈杂声取代,而观察效果却差强人意,经常会看到后排同学脸上失望的表情。例如:演示实验“磁体周围存在磁场”时我的做法是,先把若干个小磁针放在讲桌上围成一圈,然后中间放一个条形磁铁,观察每个小磁针N、S极所指方向的变化。为了提高实验可见度,我采取了让学生排队到讲台上观察的办法。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打破了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学生的注意力也被分散了。采用实物投影仪后,只需将磁铁和磁针全部放在投影仪上,整个现象清晰可见,即使坐在最后面的同学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既提高了效果,还节省了时间。
2.实物投影辅助教学――课堂上的“电子眼”
许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很难讲清楚,学生也无法想象出它的形成过程。这时运用实物投影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启发学生思维,降低理解难度。例如:磁感线的概念,传统教学方法是,先在磁感线演示仪上均匀撒上铁粉,然后让学生排队观察的同时用手轻敲演示仪的表面,观看铁粉的排布情况。但后面的学生只能观察到最初上来的同学做出的结果,却没有动手尝试的机会,对其过程仍不清楚。运用实物投影仪后,我先将磁感线演示仪放在投影仪上,打开投影,然后在其表面薄薄地撒上一些铁粉,学生很快看到磁铁附近的铁粉形成轮廓状排列,紧接着,我轻轻敲击演示仪表面,学生很快看到上面的所有铁粉都形成更有规律的排列。再换用不同的磁体演示,清晰的观察到了各种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以及同名磁极、异名磁极间的磁感线排布。最后让同学们在黑板上描画铁粉排列的形状,便得到了磁感线。跟传统方法相比,概念的形成过程更清晰,学生掌握更快。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实验利用实物投影效果更好一些:光的反射定律、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串并联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电磁感应现象中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和偏转角度大小、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等等。使用投影仪做实验总的指导思想是:借助投影手段放大一些微小的、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更清晰、更直观地观察到常规方法所观察不清的现象,还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调动学生观察的注意力,这样就达到了使用实物投影仪的目的。
3.实物投影辅助教学――课堂上的“小黑板、练习本”
例题和习题讲练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一,运用实物投影组织课堂练习十分方便。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好练习本,习题训练时,对典型练习要求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从答案标准、书写规范和犯有典型错误、书写潦草的答题中各抽取一至二本,投影在屏幕上,组织学生评议,纠正错误。通过实物投影投出解题格式和解题过程比较规范的同学的做法,既给了这部分同学展现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同学做到了示范的作用。
二、多媒体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对老师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让学习变得有趣味。因为计算机软件色彩鲜艳,图象生动形象,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使枯燥的物理问题趣味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2.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教师“无声胜有声”
很多物理知识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形成相关概念,加深理解。反而形成了不该出现的难点问题。例如在讲授《音调、响度和音色》时,让学生亲耳听听频率20Hz―20000Hz的声音,那种切实的体会是比教师花更多的时间讲解都更加形象生动、都更加真实、更加记忆深刻的。如何理解音色?好办,只要在网上搜集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让学生听、分辨各种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很容易就引出音色的概念。不仅节省了时间,教学过程也更完善。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3.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改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从心理和思维来分析,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是习惯于静态分析,而对于许多“瞬变”的物理现象,一些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解决的概念感到比较困惑。因此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则能模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准确完成的实验,从而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4.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容量大,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图、文、声、色并茂,形象鲜明,再现迅速,感染力强,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提高学生多种感官的最大潜能,从而加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收和记忆过程。
5.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复习课充实又高效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多元智能理论是符合现代教育需求的先进教学理念,将其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结合起来,应用于现代教学中,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多元智能理论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的关键体现在“多元”,其内容如下:第一,人们在语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思维、欣赏以及表达等能力,称之为语言符号智能。作家、脱口秀表演者和主持人等,在语言符号智能方面的能力就相对较强。第二,设计师、雕刻师、建筑工程师等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他们在这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能力被称之为视觉空间智能。第三,物理、数学、程序员等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这些能力就叫做数学逻辑智能。此外,还有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每种智能都有相对应的人群,这八种智能结合起来就是多元智能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
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联系性,每种智能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通过不能智能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发挥出不同的作用。第二,差异化,不同的智能之间组合起来,体现在不同的人群身上,使之表现出来的智能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三,实践性,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在于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其具有实践性。此外,多元智能理论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并且每个人的智能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因此其还具有发展性和人文性。
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特点
(一)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能够很好的处理图像、文字以及声音等信息,从而能够满足学生在学习中听、说、读、练等多方面的需求。比如,可以通过软件来设计课本内容,将静态的书本知识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知识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能。
(二)实现双向交流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除了能将丰富多彩的信息呈现出来外,还能实现用户与软件之间的双向交流。比如,在软件内学习完相关章节的内容后,软件便可自行为学习者提供练习题,在学习者给出答案后,软件会对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做出判断,并给出正确的解析反馈给学习者,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
(三)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具有灵活性,适合学生用以自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控制学习进度。比如,在教学软件中,一般设有多种学习模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如此一来,学生的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封闭式的,而是开放式的,在学习中还可以选择重复播放、暂停等方式来巩固学习。
三、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结合
(一)使软件的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富
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结合起来,主要作用在于根据不同学生对不同智能的需求,设计开发出更多、更合理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每一种软件都是基于一定的目标来设计开发的,只有根据明确的目标设计出来的软件才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软件的开发主要用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并突出其中的重点,以求得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为音乐节奏智能需求者设计的软件,既要有静态画面的展示,又要有动态影像的呈现,并且还要图文声音并茂,内容除了要生动外,还要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要具备一定的人文性。
(二)帮助软件更好的进行情景模拟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主要功能就在于其能够进行情景模拟,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因此,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同样要注重这一功能的体现。比如,在学习一些生物知识时,如病原菌的产生,可以导入日常生活中食物腐烂的现象这个场景,并通过软件来铺设一些情景,将学生引导进即将学习的知识点中。而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将教材中的情景通过软件模拟出来,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若想得到更好的运用,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来实现。反之,教学软件又需要结合教学理念来设计开发,从而使软件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雷琨,叶倩,侯业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对语言智能开发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24):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