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理论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二)工作目标:紧紧围绕“消隐患、压事故、减伤亡、促发展、保稳定”这一总体目标,坚决杜绝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努力减少一般事故,确保各类事故指标不突破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力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数“三项指标”稳中有降,确保“三个零增长”。
(三)主要工作措施
1、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履行安全监管职能结合起来,围绕社会管理能力建设,依法发挥安全监管职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整体响应的工作格局。
完善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一岗双职”安全生产领导体系、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和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安全生产定期通报、警示问责、戒免谈话、季度例会、主要领导带队检查、安全生产责任“一票否决”等制度。
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体系,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细化分解,实施年度目标考核。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加强沟通、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消除责任盲区,确保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
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健全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
2、突出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年”活动。
一是要建立经常性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认真贯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落实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制订年度排查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宣传发动,提高企业自查自纠自觉性,重点加强对广大中小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指导监督;继续开展群众患排查治理活动,推动车间、班组职工的安全生产自治。
二是加大对重大隐患治理整改力度。定期开展全县范围内重大隐患排查工作,完善隐患分级管理、分级督办制度,落实隐患整治责任,确保隐患按期整改到位。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公共安全重大隐患整治力度,拓宽投入渠道,加快主要航道桥梁的新、改、扩建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中介机构、政府和群众相结合的全社会排查治理重大隐患的长效机制,扩大群众举报渠道,做到有报必查,排除安全隐患。
三是继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
在矿山、危化、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和事故多发行业领域,要把安全专项整治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加强露天矿山的边坡治理和管理,加强分台阶开采、中深孔爆破、机械冲击破碎作业等的科学规范管理。狠抓危险化学品行业防爆炸、防泄漏和防中毒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认真抓好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的各项安全工作。严格检查烟花爆竹经营、运输、储存活动,严厉查处私自藏匿雷管、炸药等爆炸物品的非法行为。全面加强造纸行业、机械制造行业、特种车辆使用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降低这些行业、领域的事故发生率。
道路交通要以巩固“平安畅通县”创建成果为目标,继续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强化“三关一监督”,持续开展各类专项集中整治,重点加强对客运车辆、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学生接送车辆和货车的监管。加大对县、乡公路危桥和民间危桥、事故多发路段、临水临涯高落差危险路段、农村道路交通等隐患整治的投入。
消防领域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单位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三合一”场所、电气消防、出租房安全专项整治,着力防范电气问题引发的火灾事故。
建筑施工领域要严格对建设、施工、监理等环节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的督查,全面落实现场安全措施,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各类专项安全整治,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规范拆房市场管理,重点打击工程违法分包、层层转包和资质挂靠等行为。
水上交通领域要继续加强对超载和非法载客的执法力度,抓好水上交通防碰撞、防泄漏整治。渔业生产要深化“平安渔业”建设,加大查处“三无”渔船力度,严禁渔船非法载客搭客。农机监管部门要严肃查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超速超载、违章载人等违章行为,严格外籍农用车辆安全监管。
特种设备要深化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不留盲区,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取证工作和特种设备登记建档工作。
重大公共活动方面要严格活动方案报批制度,审批部门要加强对活动的安全监管;*、消防、文化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搞好监控和监管,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其他各行各业各领域也要结合实际,有重点地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3、落实“基层基础强化年”工作,狠抓本质安全。
一要深化ABC分类管理。扩大分类管理覆盖面,完善考评体系。二要继续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三是发挥综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加大平安企业、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和“优秀安全班组”、“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创建力度。
加强基层监管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镇区、村安全监管力量配备,保障安全生产监管经费、装备设备投入。加大对企业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的专项执法。积极探索适合行业、区域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安全生产合作组、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化安全监管组织,巩固和扩大现有合作组活动覆盖范围。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高科技兴安水平。严格安全许可和新、改、扩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的落实。督促和引导企业落实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采用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的技术与装备。在高危行业领域,重点推广智能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DCS)、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先进安全管理设施、设备。
4、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经费保障体系。
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急救援、宣教培训以及隐患整治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等提供资金保障。积极建立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加速推进危桥、事故多发路段、临水临涯高落差危险路段、农村道路交通等隐患整治的投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特别要多方筹集资金,优先安排解决南排河、长山河危桥的改建问题;加强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安全监管人员编制落实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监管经费、执法办案经费、装备设施购置经费的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对安全生产合作组、建筑安全协管员队伍等社会化安全管理队伍工作经费的支持。加强乡镇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人员和消防装备配备工作。
5、深化安全培训教育工作,重视提高特殊人群安全素质。
继续开展安全教育“五进”等活动,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和群众文化活动等多种载体,通过各类媒体,营造社会各界关心、参与生产安全的良好氛围。督促企业建立三级安全教育网络,落实上岗前安全培训教育,深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继续加大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作业人员、高危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努力实现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实现法人企业主要负责人持证上岗率100%。重点加大对外地来盐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从平等、尊重、善待的角度,构建全社会关心外来从业人员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今年要专题召开会议、出台文件,具体研究部署落实,并进行专项的执法检查。
6、加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一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及时纠正和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二要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推进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工作,加强部门间的支持配合,规范安全监察执法行为。三要提高日常检查的强度和密度,在事故多发领域,严重危害公共安全领域,以及不认真排查事故隐患,对隐患拖延不改、拒绝整改的单位,加大重点监察执法力度。四要进一步规范和严肃生产安全事故查处工作,继续实施安全生产警示制度。
7、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机制。
继续指导、推动各镇、部门和企业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教育和训练,推进资源整合,实现各方救援力量协调联动,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建设,建立统一指挥、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年内重点建立起一支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普及安全应急管理知识、防灾救灾知识,提高公众应对各种安全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8、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深化安全生产支撑保障工作。
关键词: 高等数学 精细化理论 学习策略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源于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是对常规管理的深入发展,现已经有效应用到教学和科研领域。从方法论上说,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利用,有效控制成本,以提高效率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从某种角度上说,学员学习也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过程,我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利用精细化管理思想指导学员学习能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成绩。
1.精细化意义下的学习原则
1.1简单化原则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当面对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应该将这个问题进行分解,直到分解到你能够解决所有的子问题为止,最后返回去得到原问题的答案。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是经典数学向近现代数学的跨越,是静态数学向动态数学的跨越。于是在高等数学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数学概念,它们纷繁复杂,基础薄弱的学员很快就陷入了困境,但是这些概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深究细察是无法搞清楚其脉络关系的。我在教学中发现,学员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面对许多高深的概念时不知所措。究其原因在于,学员在面对一个新概念时候,以往学过的旧概念或许就没有理解,或是一知半解。这就给进一步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逆向思考,从新概念出发回头去看需要哪些旧的概念作为基础,直到追溯到学员能够理解的概念为止。从教学实践得到的反馈来看,这样的过程基本要追溯到初等数学的概念。搞清楚这些概念产生和联系,学员就一目了然,自然就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无形中就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动力。
1.2程式化原则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做什么,并注意用他们最好的办法去做。泰勒这个观点是基于下面两点考虑的,他认为,首先学习者是被动的,不要知道为什么,只要知道怎么做就可以了;其次管理或教育者对某个问题应相当熟悉,并指导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流程,在这个问题的所有情况都做过之后,逐步发现改进的地方,直到得到某种条件下的最优标准化过程。比如,在高等数学中求极限的问题是一类基本问题。学员在学习中很少去主动解决这类问题,基本上都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教会学员面对这一类问题时,首先考虑是什么情况,用什么方法求解。其次在考虑另外的情况,用另外的方法求解。也就是要弄清楚问题关节所在,如此反复训练,直到掌握解决这类问题标准流程为止。
1.3定量化原则
哲学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的飞跃发展是量的积累的表现。上面提到,反复训练是掌握解决问题流程的必要条件,学好数学一个基本原则的原则就是及时多做练习。但是,也不是一味地无休止、无意义地反复训练。根据边际效益理论,随着训练量的提高,新增加的效用就逐步下降了。所以基于此,教育者针对某类问题,需要合理控制训练的量,通过一定训练量的设置,让学习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1.4反馈化原则
控制学之父,美国数学家维纳在他的经典著作《控制论》中就讨论了将控制论应用到诸多社会学科中,其中反馈控制理论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很少独立解决的,一般会向教员咨询如何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教员的反馈意见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对于要学习的内容,学习者在没有建立清晰完整的结构框架之前,就会对学习的问题产生很多疑问。教员就必须对学习过程中关键环节进行掌控,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要把解决的问题策略及时反馈给学习者,帮助学习者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即帮助学员寻找差距,调整学习活动,进行再次学习,如此反复直到问题解决。
2.精细化意义下的学习特点
2.1精确性
基础薄弱的学员在学习中分析力是很低的,掌握精确的问题解决过程是尤为必要的。本身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逐步优化的过程。在比较中得到优化结果是我在教学中经常应用的方法,比如在求解某类问题的标准解答过程中,甲学员和乙学员提出的问题解答过程就可以形成标胶,让学员自己做出评价,逐步改进,把他们最能接受的过程作为解答此类问题标准流程,以后面对诸如问题,按照标准流程做就可以了。
2.2准确性
数学本来就是研究数量和几何的学科,准确性就是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在解答问题之间要先思考,考虑好了以后才着手解答,即思考:这是什么问题?需要用什么方法解决?解决流程是什么?
2.3细致性
高等数学有两类基本问题,其一是纯粹的理论,其二是理论问题的计算。学习掌握这两类问题的方法要求有区别地对待。第一类问题由于学员的基础,不可能做到深入讲解;第二类问题就成了他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不同的问题的计算操作流程一般是不一样的。比如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计算操作流程就要加以区别。
2.4严格性
考虑到学员的基础,在完成课程标准基本任务的要求,对学员学习过程中问题的多样性解答不做过多要求。只要知道问题是什么和解决问题的标准化方法过程是什么就够了。
3.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员在学习的过程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去学习,最后考试的成绩只是学习过程的附加产品,但是优良的成绩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精细化意义下的学习就是要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能力,形成一种自我反馈,养成自我按照标准流程学习的好习惯。
3.1考试目标与考试成绩
在学历教育中,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习结果的好坏,好的学习效果让学员体会到正确方法产生的巨大威力。所以学员在学习过程必须明白考试内容是什么。一般说来经常考的内容必然是重要的,因此要针对考试目标,合理制定达成目标的精细化策略和标准化流程,以最大限度增强学习效果。
3.2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精细化管理也不是万能的。过于精细化容易使得学习者陷入局部状态,精细化也是有量的制约的,对那些不能够量化的工作,进行必要的定性控制就足够了,学习者如果看不到宏观整体,就不容易把握整体结构。学习时观其大略是必要的,在适当的时候精细化,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效益。
3.3及时反馈控制
从控制论的角度看,一个系统要做到有效控制,使得系统的输出和期望做到误差最小,必须采用动态的实时反馈。根据反馈的结果,及时优化解决问题标准化过程,不断强化结果的反馈。只有反馈才能看到问题和差距在哪里,努力才有方向,进而才能制定改进的措施。
4.结语
本文针对学员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利用精细化思想提出了改进学习策略的意见。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知识学习的正迁移,学员就可以而利用相同的策略在其他理论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法]笛卡尔.谈谈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R・维纳.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3]黎德扬.哲学与当代自然科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自主学习
一、信息化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所谓信息化教学,不只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现在它已发展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即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融合到学科课程之中,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及情感激励工具,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吸收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等人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经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协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取的。该理论对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重新进行了定位,其隐含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的教育理念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信息教学设计时,我们需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即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现实世界知识,学生知识的获取与同化总与特定的情境相关,要把情境建设看成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激励评价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
为了贯彻建构主义等现代教学理念,并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我在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讲授“在Excel中计算与处理数据”课程时,贯彻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要求,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践,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展示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的电子表格,如某商厦销售情况统计表,然后提出问题:各位同学,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工具,谁能够迅速求出所有商品的总销售额,限时一分钟,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由于我校要求财经专业的学生通过珠算等级鉴定,也准备了计算器,因此同学们纷纷跃跃欲试,但他们很快发现:没有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这时候,我立刻告诉他们,老师能够在1分钟之内计算出所有商品的合计值,并且现在就把计算方法教给他们,从而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自然地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中。
2.教师引领,启发诱导学新知
在该环节中,先用课件讲解、演示1分钟之内运用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求商品总销售额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通过Flash课
件的导航按钮打开技能训练题库,完成任务一:练习该计算方法。
当学生掌握了求和的第一种方法之后,再适时用课件演示第二种方法,并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并且告诉他们,这些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才能最好最快地解决问题!
3.任务驱动,自主探索学新知
通过前面教师的引领,学生熟悉了Flash课件、技能训练题库的使用方法,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样就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新任务如求平均值和求比例的驱动
下,先通过Flash课件自主学习求平均值和求比列的方法,再进入技能训练题库完成任务,系统会自动评分。这样,学生就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若有疑难,可以重复观看讲解演示,也可以向得了满分的同学求助。
4.合作探究,总结深化找规律
通过前面三个任务的学习,学生已经在实践中对运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接下来就需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让学生认识到数据计算中的共同规律,即:公式和函数的语法及使用步骤。并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能灵活地运用这一知识,去自定义公式,选择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5.对接岗位,拓展延伸强技能
需要学生掌握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很多,因此要对接岗位需求,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
拓展训练一: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会计使用最多的报表。要求学生编制表中的计算公式,完成数据的计算,实现课堂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衔接。
拓展训练二:大家都知道电算化鉴定覆盖的知识面广,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很多。为了帮助学生通过鉴定,将会计电算化知识检测题录入到无纸化网络测评系统,学生完成后会显示学生做错的题,这样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通过网络将成绩上传到服务器,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辅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自我建构获得的知识才是最牢固的。因此,在本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本文试图通过对经济史中伦理思想的梳理,总结其演进变化的过程,从而加深对整个经济学继承和发展的理解,并对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一些建议。
一、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伦主经从
这一时期的经济伦理关系可以概括为:伦理居于主导,经济受制于伦理。在古代社会,经济学、伦理学都包含在哲学之中,没有得到独立化的发展。对于经济思想的思考主要都散见于思想家的著作中。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色诺芬、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等。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坚持不同的政治立场,但在经济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上,却都有着相同的观点:
第一,财富是幸福的基础,但财富不等同于幸福,同时德行高于财富。色诺芬的财富观以物品是否有用作为衡量财富的标准,亚里士多德则提出商品有两种用途,既可以用,又可以交换。在对财富认识的基础上,他们强调人的德行以及灵魂的追求在人生幸福中的地位,认为“最高尚的灵魂一定比我们最富饶的财产或最健壮的躯体为更可珍贵”。
第二,关注公平和平等。教会代表人物阿奎那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他认为服务于公平利益的交换必须公共地进行。他肯定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商业活动,却贬低为谋利的经商活动。在具体的经济交往中,亚里士多德主张遵循“平等”原则,对于那些“没有名分从某些人手里获得钱财”,却“取得过多”的高利贷者,应受到鄙视。
通过对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经济学和伦理学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的“联姻”是不公平的,因为作为其中一方的经济学并不具备独立性。我们可以简单把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理解为财富在此历史时期没有独立地位,哲学家和神学家仅仅把财富看成是一种幸福生活的补充,把人生的目的设定于对灵魂的拯救。
二、古典经济学时期:经主伦从
这一时期的经济伦理关系可以概括为:经济居于主导,伦理为经济服务。这一时期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类似自由主义、最小程度政府干预等等思想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他们把经济学的研究与伦理道德哲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促成了经济学和伦理学的“联姻”。
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当中,核心是“无形之手”。“无形之手”可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无形之手”的基础——利己心。斯密根据自利是人的本性的逻辑前提,推论出互利是人们在市场经济中遵循的最基本法则。从市场角度来看,首肯利己心等于尊重人权,等于保护个人发挥自身才能的权利;从人性角度来看,利己心为个人充分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在道德和伦理的指引下利己同时利他。第二,“无形之手”的表现——提倡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斯密认为,在自由的市场体系内部,无形之手会在法律的基础上解决经济人之间以及经济人与社会之间的经济利益决定问题,从而使个人和社会的利益都能够同时实现“自然秩序”,无须政府干预。第三,“无形之手”的影响——公平分配和效率。斯密关心经济效率提高对于改善社会大多数人生活状况方面的结果,将大多数人能够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结果视为公平的重要内涵。正是无形之手促进了每个经济人对于改善自身境遇的动力,进而提高了市场的效率,提高了对于公平的关注。
斯密的思想包含了对经济行为的描述,也包括了对经济活动的规范研究。一方面,他试图摆脱伦理的干扰,为经济学谋得合法的科学地位,把政治经济学视为可以通过纯粹的经济要素来分析财富的科学;另一方面,本身就是伦理学家的斯密不可能摆脱经济学和道德伦理的联系,他更多地将伦理因素引入到对经济行为的解释之中,而不是重点对市场中的道德因素作出论述。
三、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经伦分离
这一时期的经济伦理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经济与伦理相分离,道德因素最终被排除到经济学分析之外。新古典经济学坚持三个基本假定:理性经济人假设、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严格划分、价值中立。这些假设充分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经伦分离”的特点,即人是自私自利的,是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以这一行为模式出发所形成的自由市场经济乃是最成功的经济模式,是追求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
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边际效用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最大化行为之上,新古典经济学家以此为基础试图将经济学打造成为“精确的社会科学”。如约翰·穆勒在《逻辑体系》中解释了经济科学的性质,主张经济学是独立的科学;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其名篇《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将经济学严格划为实证科学的范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的,在这一点上,它同自然科学没有任何区别。因此,经济学只须研究和解决“什么是”、“是怎样”之类的问题,不用分析解决“应该怎样”之类的带有伦理色彩的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定义下的经济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伦理道德“划清界限”,对于纯经济化因素(例如财富、收入和效用)的关注,使得经济学留给自由、权利的空间越来越少。象征着衡量经济效率准则的帕累托原则更是忽视了分配和平等问题。正是因为有如此多问题的存在,才为经济学内涵的丰富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机会。
四、现代经济:经伦复归
这一阶段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逐渐出现了复归的趋势,这个趋势的产生不仅有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内部因素的发展推动,也有政治哲学领域出现的罗尔斯的正义论和诺奇克的权利论的外部压力。两者都试图恢复古典经济学家曾经有过的对社会、政治、法律和文化制度的广泛的兴趣。
面对主流经济学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严重的社会和伦理问题,许多社会学家和经济伦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福山于在《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以信任为主线,强调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批判。阿马蒂亚·森则“冒着风险触动主流经济学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中立’原则,推动现代经济学回归到奠定经济学学科基础的传统动因上,进而重建了经济学之中的伦理纬度。”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中,森着重强调了经济学和伦理学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更多地关注伦理学,福利经济学可以得到极大的丰富;同时,伦理学与经济学更紧密的结合,也可以使伦理学的研究大受裨益。”
当然,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复归并不是说经济学一定要“吃掉”伦理学,或者说伦理学一定要“吞并”经济学。二者的平衡发展和相互影响才是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经济学只有重建伦理道德的思维,才能更好地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为之提出解决方法。也许这样,它才能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五、结论和启示
在与伦理学关系的演变过程中,经济学不仅在自身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方面不断进步,并且也与其他社会科学发生着联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发展永远是产生二者关系演变的动因。另一方面,经济与伦理的复归本身就说明了二者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考虑,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从西方经济伦理思想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启示:
第一,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肯定个人的正当物质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在保证二者实现的基础上通过伦理道德的引导方能实现市场交易的有序进行,保持“经济人”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第二,扩大人的自由选择是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市场经济是自由的商品经济,政府扮演的只是“守夜人”的角色。在中国,一方面需要提高人们的“自由”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由“大政府”转变为“小政府”,这样才能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的伦理原则。经济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总量的增加,更是社会财富在成员中的合理分配,否则贫富差距将带来社会的动荡,进而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期中国提出了实现包括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内容的“中国梦”,这就要求加快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发展制度这一“生产力”。
总之,在中国完善市场经济过程中,“经济观”和“伦理观”一个都不能偏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对于道德伦理的关注,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在伦理限定的框架下加快改革、规范市场,才能使得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有机化学;哲学原理;运用
有机化合物是含碳的化合物(碳本身和简单的碳化合物除外)。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接触和使用有机化合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逐渐发现并制备出大量新的有机化合物,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有机化学知识,其中无不处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芒。如果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学的过程中,能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立统一规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处于事物的统一体中,并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其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结果。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一)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同时具有的两种重要特性,相互联系又不可分离,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同一性。
在有机化学中,两种异构体在室温下能相互转变并达成平衡的现象称互变异构现象,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两个异构体称为互变异构体。互变异构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酮与烯醇、对亚硝基苯酚对苯醌肟、硝基烷烃与酸式硝基烃、烯胺与亚胺等均为互变异构体,它们之间能相互转变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达成平衡,往往很难分离出某个纯的异构体。互变异构体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结构,是不同种类的化合物,表现为相互对立的关系。但是,双方之间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存在。并且,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表现了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的特性。当然,它们之间的依存和转换是有一定条件的,这就是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 内因与外因
内因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外因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与外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但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在外因的作用下发挥作用。
我们在学习醇的性质时,知道醇既有一定的弱酸性,又呈弱碱性;既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又可发生消除反应,还可发生α-氢的脱氢和氧化反应,这都是由其分子内部结构决定的。至于到底发生何种反应,体现何种性质,则需视外部条件而定。当醇与活性金属作用时,表现出弱酸性,而与强酸作用时则体现出弱碱性;与氢卤酸、无机酸酰卤或含氧酸在温热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与含氧强酸在较高温度下则发生消除反应;与氧化剂作用则易发生氧化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具有α-氢的烯烃与溴到底是发生双键上的加成反应,还发生α-氢的取代反应;卤代烃究竟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抑或是发生消除反应,同样要视外部条件而定。
此外,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往往不同,聚集二烯烃、共轭二烯烃和孤立二烯烃,卤乙烯型卤代烯烃、烯丙基型卤代烯烃和隔离型卤代烯烃以及芳卤型卤代芳烃、苄基型卤代芳烃和隔离型卤代芳烃化学性质间的差异,均是由其内部分子结构的不同而决定。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与动力,事物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紧密结合、共同推动的结果。
不对称烯烃与质子酸的加成反应,氢离子有可能加在双键两个碳原子的任何一个上,产生两种加成方向,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加成产物。这两种加成方向是相互竞争的,究竟以哪个加成方向为主,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种不同的加成方向,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碳正离子中间体,但它们的稳定性存在很大差异。若氢离子加在含氢比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形成的中间体更加稳定,由此生成的产物也就是主要产物。反之,得到的产物就是次要产物。这就是马氏加成规则的实质。从矛盾的观点看,这一反应实际就是矛盾双方地位、作用不断转化的结果。同理,当具有两种以上β-氢原子的卤代烃或醇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时,究竟是以札依采夫取向的产物还是以霍夫曼取向的产物为主,也是矛盾斗争性作用的结果。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一般,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个别。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个别、特殊又同一般、普遍联系着。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
据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截至20世纪90年代初,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已愈1000万种。要对数目如此庞大的有机化合物逐一学习和研究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们可根据有机化合物中所含的官能团的不同,将它分成不同的种类。具有同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往往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某一类化合物所具有的普遍性质寓于各个具体的化合物之中,因此,我们对同类化合物中有代表性个体的性质进行研究后,就可以归纳、抽象出同类化合物具有的普遍性质,也就无需对同类的个体进行逐一研究。
众所周知,不对称与溴化氢加成时,根据马氏加成规则,氢将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但如果反应体系中存在过氧化物,或是当烯烃分子中存在较强的吸电子基团时,则加成的方向恰恰相反,这是马氏加成规则的一个特例,也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必须做到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
二、质量互变规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一)质、量和度
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表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的数量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有其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是质和量的统一。度是事物自己质的量的幅度、限度和范围,是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丙烯与氯反应,在低于200℃时,主要发生的双键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若高于300℃时,主要发生α-氢的氯代反应,生成3-氯丙烯。低于200℃,就是发生加成反应的度。在低于200℃这个量的范围内,发生加成反应的质不变;高于200℃这个量的范围(尤其是超过300℃时),这个反应就会失去自身的质,而发生
α-氢的氯代反应。在度中,质与量这两种不同的规定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二)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状态,量变引起质变,而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又引起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发展。质量互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复杂多变的,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包含了量变。
在有机化学中,有关质量互变规律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同系物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了。正构烷烃的沸点、熔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有规律地升高,折射率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醚等同系物的沸点、熔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在卤代烷中的亲核取代反应中,其活性顺序为:氟代烷酰胺,莫不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
醇类随着分子中羟基数目的增多,沸点升高、相对密度增加、酸性变强。酰胺分子中氮原子上连一个酰基,呈中性;而酰亚胺类化合物由于氮原子上相连的二个酰基的作用,呈弱酸性。在碳原子的sp3、sp2和sp三种杂化形式中,由于杂化轨道所含的s和p成分的不同,使得杂化轨道的空间形状和性质不同,均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两类因素和两种力量。肯定是事物中维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事物中促使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自1883年合成出含三元环和四元环的碳环化合物后,人们发现三元环的化学活性比四元环大,而四元环的活性又要大于五元环。为了解释这一实验事实,1885年德国化学家拜尔(Baeyer A von)提出了“张力学说”,认为环烷烃中构成环的碳原子是处于同一平面内,排列成正多边形,其Z_CCC的键角与碳四面体正常键角109度28分的偏差将产生“角张力”,张力愈大,环就愈不稳定。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三元环、四元环和五元环的稳定性,这是该理论的肯定方面。但由于其假设成环碳原子共面的观点与实际不合,这是其内部孕育的否定方面,因无法解释六元环的稳定性而被近代杂化理论所否定。这样,对于环烷烃稳定性解释的理论就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阶段。当然,这种否定是“扬弃”。
在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由于从动植物体内得到的这些化合物有许多共同的性质,明显地不同于当时从矿物来源的无机化合物。当时的化学家把有机物和无机物绝对划分开。1806年瑞典化学大师贝采利乌斯(Berzelius J J)把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定义为“从有生命的动植物体内得到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研究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称作有机化学”,并认为“在动植物体内的生命力影响下才能形成有机化合物,在实验室内是无法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这种学说被称为“生命力”学说,曾一度牢固地统治着有机化学界,使人们放弃了用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想法。
直到1828年德国青年化学家维勒(w・hler F)发现无机物氰酸铵加热很容易转变为有机物尿素。他把这一重要发现告诉了贝采利乌斯。他说:“我应当告诉您,我制造出尿素,而且不求助于肾或动物――无论是人或犬。”但是这个重要的发现,并未马上得到贝采利乌斯和其他一些化学家的承认,就是维勒本人也认为这个合成不能算作一个完全的合成,因为氰酸和氨还不能从无机物制备。因此,在它们里面还有一些是属于有机界的东西,是这些物质使尿素的合成得以成功。还有人为了维护“生命力”学说,认为尿素是动物机体的排泄物,而且易于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把尿素看作是有机物和矿物质之间的联系环节,尽管这种处于分界线的物质可以人工制成,但要人工制备结构较为复杂的有机物质还是无能为力。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 开放性应用题 教学效率
引言
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许多学生都感觉到学习应用题很困难,教师教学也比较吃力。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兴趣才逐渐消退,教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往往多采用题海战术,但是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笔者认为,为了提高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的效率,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当前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小学应用题教学主要存在几个问题,其一就是问题的形式比较单一,结构也比较封闭,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此外,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语言教学的作用,出现了严重的类型化现象,学生解答应用题时总是采用同一种思路,缺乏创新意识[1]。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想到了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关注学生对问题是否真正理解,也没有过多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题目的实际意义,只把它当成纯数学问题对待。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对应用题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感到十分费力,削弱了教学效果。
2.如何加强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应用题的教学不像其他的公式和定理的教学,它集几种表征为一体,包括数学表征、算式表征、计算表征等,所以要想优化应用题教学的效果,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方式上下工夫。
2.1问题来源于生活
问题往往来源于生活,而且呈现出多样的形式,所以教师在选择应用题素材的时候要结合生活实际,尽量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问题,最好是学生亲身感受过的,比较容易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2]。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同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只有文字教学的模式,让数学课堂更丰富多彩,也为学生学习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做好了铺垫。
2.2加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只有学生读懂了应用题,才能更好地学习应用题,而只有理解了题意,才能解决问题。如果学生连应用题的文字解释都弄不明白,就会导致新旧知识发生断层,给以后的学生带来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剔除掉应用题中的“无用”成分,直达题目的核心。
2.3注重分析题目结构
只有加强学生对于题目的结构分析,才能直达解题重点。解决应用题的重点就是找到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通过对题意的分析,知道了已知条件以后,再去发掘应用题中的隐含条件,从而实现由已知过渡到未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习自己的思维过程,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多设计一些开放性应用题
如果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一些开放题,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开放型的应用题主要是指教师在设计该题目时,只出示应用题的一部分条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补充一些条件,然后解决应用题的过程。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就能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交流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的目的。因为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结构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在补充应用题的条件时,往往会存在差异。而不同的条件,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更活跃。
2.5给学生更多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
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学习知识并且能够应用知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教师的指导外,还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时间思考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滔滔不绝地讲课,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就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教师要在启发、指导、设计问题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尽可能地参与到数学应用题讨论中,让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而真正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造力。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学习能力。
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方法,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还要收集和整理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带领学生探讨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会有很大提高,从而让他们真正领会到数学应用题的价值所在,使学生获得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题目的字数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
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以300~350字为宜。外文摘要内容及格式应与中文摘要一致,英文摘要约250个实词。
关键词
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3.目录
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要求标题层次清晰,标明页码。
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4.1绪论(前言、引言)
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部分,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采用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论文构成及主要内容等。
4.2本论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实验材料、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实验结果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本论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对论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物理量、公式、数字、图表、符号、计量单位等一律采用国际、国家通用标准。
4.3结论
毕业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编写。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个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5.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于参考文献中(15篇左右)。
6.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毕业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7.附录
对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
化学实验论文范例赏析:
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出现,会对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的失衡.教师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彻底解决,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知识盲点,并自身失去对实验教学的信心.找出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变“异常”为“正常”,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善于观察、自主探究的科学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教师本身也提供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一、实验现象异常的成因
1.因试剂的纯度引起的实验异常
高中化学实验中,不同的实验对其所选择的实验药品纯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限于中学化学实验条件,有些实验往往产生“失常”现象.
例如在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时,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备CH4气体,在用石英玻璃管燃烧时却发现火焰呈黄色.这是由于制备气体时反应物受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所致,使产生的甲烷不纯,含有丙酮等杂质气体.因此可以在实验前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充分炒干、研细、混匀,同时要保证碱石灰过量.
2、因试剂加入顺序的先后引起的实验异常
教师或学生在实验中,若将化学试剂的加入顺序变更以后,有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甚至得到截然不同的实验结果.
例如在做溴与苯酚取代实验时,将苯酚溶液加到浓溴水中,观察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见到溶液变成了黄色.若将反应物的加入顺序改为“将1-2滴浓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保证反应中苯酚过量,则预期现象很明显.
3.药品保存方面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室购置的药品不一定会马上使用.有些药品会因为在实验室保存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作用或者人为地药品保存不当而发生变质,最终导致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4、因药品用量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异常
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实验习惯的问题,在取用药品时用量很随意,很容易出现出乎意料的现象.
例如在做银镜反应时,在一洗净的试管里注入1mlAgNO3溶液,然后加氨水到完全溶解,再滴几滴新配的乙醛溶液后水浴加热几分钟却始终得不到光亮的银镜.分析原因,应该是银氨溶液配制时氨水量未控制好引起的.在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不可过量,教材描述为“氨水加到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实践经验证明,氨水过量越多,银镜反应的效果越差.所以我个人建议,加氨水时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到还略显浑浊(不可使沉淀恰好溶解至溶液澄清)为止,这种银氨溶液氧化能力最强,实验效果非常好.
5、因副反应的存在导致实验现象异常
很多化学反应中都有副反应的存在,有些副反应甚至影响实验结果,干扰实验现象.
6.因实验温度控制不当引起的实验异常
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趋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度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向什么方向发生等问题.所以,温度的合理控制对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例如在做乙醇的氧化实验时,将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变黑后,如不迅速插入乙醇,反复几次,并不会看到铜丝变红亮,也不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因为铜丝插入速度太慢,使铜丝温度下降后反应就不能发生了.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所用试剂的浓度大小,试剂选用的恰当与否,酸碱介质环境,仪器的选用及装置是否合理,以及实验操作者自身基本操作是否过关等方面也会引起实验的异常现象.
二、异常现象的合理利用
实验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是可能的,关键是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如何对待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意外中蕴含着正常,关键是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如果设法搪塞或者回避的话,就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抓住实验中的意外,也就抓住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若能积极引导并给予合理的分析解释,也就能化慌乱为沉着、化意外为平常,反而能因化腐朽为神奇的“意外”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记忆,教学目的也就能轻易实现,使师生双方在探索活动中相互得到提高.
1.利用异常现象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我们教师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思考、分析、研究,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进一步使教师树立起“科研先导”的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转化.
三、总结
关键词:学籍管理;信息化;重要性
一、当前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的不足
1.思想认识不足,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学校重教育、教师重教学、学生重学习的传统观念,直接导致高校教职工在认识上对学籍信息化管理存在不足。这种“重学习、轻管理”的传统观念往往会引发高校日常管理松散、工作效率提不起来的现象,进而对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过去脱离学校实际的、不完善的传统管理体制不仅不能满足社会不断增加的各种需求,而且导致了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漏洞。
2.学籍管理有待完善,方式比较滞后
目前,部分高校的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中还存在传统的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大量的学籍信息还需要手工登记、统计、输入,手工操作不仅加重了学籍管理的工作量,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高校学籍管理中还存在学籍信息不完善、资料缺栏漏项的现象,从而对高校工作的全面展开产生直接的影响和制约。造成学籍管理资料不完善的原因基本可以归咎为学校和学生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学校的学籍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漏洞;另一方面,学生对学籍的认识不够,造成信息漏报、错报。无论是哪方面的原因,都给高校的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加强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结合上述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转变对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思想认识、总结新经验和探索新方法相结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促进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1.提高对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思想认识
要推进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进程,首要任务就要提高高校教职工、学生对学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可以通过创新的宣传方式,把相关信息传达给教师、学生,让他们在浓厚的宣传舆论中提高对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和了解。此外,学校也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学校各相关部门有序、有组织地展开学籍管理工作。
2.结合现代技术加强高校学籍管理的信息化
现代技术是加快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必然要求。随着高校发展的不断推进、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也面临着新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面对着愈加繁重信息统计、分析等工作,很显然单纯依靠人工操作完成高校学籍管理已经存在很多的难题。因此,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还要结合现代科技,探索新的学籍管理模式。高校学籍信息管理可以通过网络、电脑、管理系统等资源,完善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此同时,就需要学校配合分配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并集合学籍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从而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3.学校加大对学籍信息化管理上的资金投入
保证高校学籍信息化管理健康、有序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是必须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要完善学籍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就离不开一些先进的软件、硬件设施的投入,比如说电脑、办公地点、管理软件以及一些必要的网络建设等,而这些设施的投入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保障。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以保障学校学籍信息化所需的人力、物力,进一步为学校各项事业能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4.培养专业的学籍信息化管理人员
学校学籍信息化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籍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及效率。高校要加强学籍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就不能忽视对学籍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因此,学校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接受专业教育、深入学习、培训考察的机会,鼓励相关工作人员既能熟悉掌握相关业务,又能有效地促进高校学籍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和与时俱进。而高校的学籍相关管理人员也要树立以为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学习现代管理新观点、新方法,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向着不断更新的目标努力、前进。
总之,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沟通学校、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纽带,对学校的日常工作和教学水平、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有待提高的地方,各高校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提高效率、优化管理,保障高校各项事业的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
[1]林静,陶爱萍.我国近二十年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2(1).
一、课前自主预学发现
从学生前面的经验(初中学过的知识)出发,设置问题激活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教材阅读.
问题1:思考并判断下列哪些物质能导电?
铜√氯化钠晶体×稀硫酸√石墨√氯化钠溶液√烧碱固体×酒精×葡萄糖溶液×熔融硝酸钾√问题2:思考、归纳并交流物质导电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3:在什么情况下某些物质可以电离产生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这些物质是否发生了电离?
设计意图:这3个问题都与学生的原有认知有关,通过初中相关知识的回顾、思考与归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学习成果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的方式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下面的阅读教材任务提供了认知基础.
任务1:预习课本文本的内容.
二、课内自主探究发现
1.检查预习情况
通过组内同学之间、师生合作交流等形式解决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多媒体配合)课件展示出“课前自主预习发现”环节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后,顺势提出新的问题:“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的类别”,对于这样的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思考和课本文本内容的预习的知识回答.
2.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前面的预学和新问题的回答,引入电解质的概念,并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电解质及其相关知识.并板书标题“离子反应”
3.自主学习与交流
(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第2段内容,归纳“电解质”这一概念的定义,汇报并由学生代表上黑板板书.
(2)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问题1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②③④⑤⑥⑧)
①NaCl溶液②NaOH③H2SO4④H2O⑤盐酸溶液⑥小苏打⑦Cu⑧Ca(OH)2
问题2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归纳并交流,学生围绕着“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进行问题研讨,最后发现判断的注意点,师生一起归纳:①电解质、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②只有自身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才是电解质,如:H2SO4是,NH3、CO2不是;③电解质的判断与存在状态无关,也与溶解性无关.
问题3在你熟悉的物质类别中有哪些属于电解质?
设计意图学生的活动再一次展开,分组讨论、归纳并交流,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释疑,常见的电解质:①酸、碱、盐都是电解质;②金属氧化物;③H2O也属于电解质.
问题4“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那么,大家想一想其导电的实质是什么?
(3)借助于该问题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归纳“电离”的定义,并邀请学生上黑板板书定义,顺利完成新问题探究的过渡,接着在进行问题探究,反馈学生的阅读成果,并引向精读.
问题5电解质的电离如何表示?什么是电离方程式?
学生继续阅读课本内容,发现并总结出如何书写电离方程式及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注意要点:①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②质量与电荷必须要守恒;③原子团不能拆开写;④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在书写成离子时为化学计量数.
(4)设置例题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例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CaCl2②Ca(OH)2③NH4NO3
学生书写并黑板板书:
①CaCl2Ca2++2Cl-
②Ca(OH)2Ca2++2OH-
③NH4NO3NH+4+NO-3
例2写出NaHCO3和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它们是酸吗?
学生书写并黑板板书:
NaHCO3Na++HCO-3
不是酸,是酸式盐;
NaHSO4Na++H++SO2-4;
不是酸,是酸式盐.
4.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并交流,师生问答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深刻掌握电解质的概念,知道常见电解质,了解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运用概念解题,进一步了解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三、几点反思
21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代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不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教育已不再满足于选择和培养少数优秀人才,而要求大力普及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大军的科学文化素质.学生活动中教师巡视时可关注到每个学生,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掌握在复杂社会中求得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笔者长期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进行总结与反思,发现“发现式学习”有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具体的效果主要总结出如下几点:
(1)发现式学习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保证了高中化学教学的质和量,每个知识点都让学生经历了课本阅读和问题思考、规律探究,学生充分体验了知识和规律探究的整个过程,有助于记忆的长久性保持,同时也带动了学生对化学规律、本质的理解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