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史地政生考试总结范文

史地政生考试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史地政生考试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史地政生考试总结

第1篇:史地政生考试总结范文

一、历史课与政治课的相互补充

历史和政治同属社会科学,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和人们对这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历史更注重客观的史料和论从史出,而政治则是把这些史料通过整合、加工,抽象为一种理论。

历史与政治的关系反映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也是如此。虽然历史与政治是两门不同的课程,但实际上,历史不可能没有政治的影子,政治也贯穿于历史的每个角落,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中,很好地体现了政治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一哲学原理。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当时西欧的黄金却严重匮乏。自从《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因此,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寻金热”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内因。奥斯曼帝国造成的商业危机和当时具备的客观条件,则是新航路开辟的外因。总之,新航路的开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在新航路开辟前,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也能到达东方,但这一认识需要实践证明。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圆学说。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因此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西欧逐渐兴旺发达起来,这是矛盾的一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政治控制、经济掠夺,造成了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这是矛盾的另一面。由此可见,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我们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二、历史课与地理课的密切关系

历史有很强的时空观。掌握历史有两个方面:一是纵的方面,即要记住历史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这样才能掌握历史的进程;一是横的方面,即要知道在同一时间之内在不同空间都有哪些事件,这样才能看到历史的全局。

谈到历史的不同空间,就与地理产生了不可割裂的联系。历史课中的地点问题比时间问题复杂。人类活动在地球上,人类的活动是和他们所在地方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地理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又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清楚有关的地理条件,就谈不上对历史事件的真正理解。地理条件并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却是重要因素。所谓地理条件,包括位置、地形、气候、物产、交通、居民点等,这些在地理课上都可以学到;但就历史课来说,还须注意历史地理条件,即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看地理条件。

在探索新航路方面,具有雄厚航海实力的意大利城市应当唱起主角,为什么却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封建国家捷足先登,走在海上探险的最前列?在学生初步回答的基础上,我再归纳要点如下:①两国都处在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有利。随着欧洲范围内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意大利与尼德兰之间,商业交往日趋频繁,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贸易地位和航海地位得到了加强,意大利热那亚的许多水手纷纷迁居西班牙和葡萄牙,从而使之掌握更先进的航海技术。②这两国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已准备好向扩张殖民地和缔造殖民帝国这一步骤前进。特别是被称为“航海家”的葡萄牙国王——恩里,在推进葡萄牙航海事业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近代地理发现的鼻祖。③两国均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从8世纪初起,这两国就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下,经历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在长期的民族斗争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情绪,因此,当他们向海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天主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综上所述,将地理条件和人类历史文明的变化联系起来学习,是非常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历史现象的。但通过一系列的地理历史的讲述,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这样一条的原则认识:地理条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三、文科综合整合中的注意事项

第2篇:史地政生考试总结范文

一、认知“记忆”的概念

记忆,就是过去的事实、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古希腊的阿斯基洛斯也说“记忆是智慧之母”。其形式有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等。记忆的大敌是遗忘。提高记忆力,实质就是尽量避免和克服遗忘。在学习活动中只有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掌握记忆规律和有效的记忆方法,才能改善和提高记忆力。

二、高考的要求

高考《文综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要有: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表现,均要求考生要有大量而又扎实的记忆知识基础。而文科综合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记住和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用时能够及时从大脑中筛选出来。同时高中历史的高考制度是闭卷考试,是必须要记下来才能考的好的。因此,必须加强记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至于出现前记后忘的情况则是正常现象,这时切忌因暂时的困难而打退堂鼓。

三、历史学习方法的探讨

(一)认知层面

1.集中注意力:记忆时只有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才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三心二意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所以首要的是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讲。

2.强化理解记忆:以记忆为本,以具体知识的理解为主体。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固记得长久。只有理解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全,记忆效果会更好。这就要求我们上课一定要聚精会神、专心听老师的讲解,理清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争取做到记忆、理解同步解决,一步到位。

3.反复消化:重复是记忆的窍门,背诵是记忆的根本。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因此对学习内容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并且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的地方得到纠正,遗漏之处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记得更牢,避免遗忘。

4.掌握规律及时复习:德国著名心理艾宾浩斯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出了一条记忆曲线,从此可以看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第一天最快达到60%多,以后渐慢,一个月后基本就不再遗忘。所以要提高记忆就必须课后及时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所以要尽量努力结合理解所要记忆的事物的意义。

(二)具体实践

1.做好笔记: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既动脑又动手,在记忆中边看笔记边回忆详细内容,从而使学过的知识在大脑中由粗浅条变成有血有肉的丰富的内容。从整体上来说要想使学过的知识记的牢固、理解的透彻,就要创造并选择一套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记忆方法,并且很好地驾驭这种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做好笔记是强化记忆和深入记忆和深入理解的主要手段,正所谓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同时自己编写提纲,理清层次摘抄书中必须准确记忆的历史基础知识,学完一个阶段的历史知识后,可将知识整理成几个系列或是几个专题,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对外交往、思想科技文化、国际关系等。每个大系列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系列,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的知识,从而便于复习和记忆。

2.联想记忆法:

(1)纵向联想记忆法:按照历史事件发展时间的先后顺序,按照事物内部因果关系,揭示历史事件前的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行记忆。如刚刚学完的三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均可以按照此种方法,以原因、进程、结果、影响为主要线索进行学习和记忆。

(2)横向联想记忆法:通过把握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联系,或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同一类型、同一性质的历史事件,进行联系,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如对17-18世纪的英国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进行联想记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联想记忆等。

(3)相似联想记忆法:很多历史事件其发生、发展、特点极为相似,这种相似是客观事务的某种联系。我们即可借助于这种相似的联系性进行记忆。如北美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欧洲封建国家君主的改革的内容、目的、影响、性质、均可进行联想记忆。

(4)相反联想记忆法:由对某一历史事物或历史事件的思维记忆,引起对与之有相反特征事物或事件的思维记忆。

3.浓缩记忆法:将历史所学内容的精华和核心内容进行高度压缩或分解,以最简单、最本质、最凝练、最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进行记忆。

4.谐音记忆法:借助汉字的谐音关系进行记忆。如钱、禁、兵、管。如对《》主要内容的记忆,可简化记为钱进(禁)宾(兵)馆(管)然后展开记忆,钱即赔款4.5亿两,进即禁:惩办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宾即兵:使馆界内不许中国人民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馆即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5.列表记忆法:把学科知识归类储存,便于进行比较记忆,尤其是对不同历史事件进行异同点的比较记忆。如和明治维新的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中国史上大革命时期,抗战时期、时期土地政策的比较等。

6.讨论法:课前教师先创设讨论意境,学生通过讨论找出个体差异,后经过集体讨论,形成共识,这样学生之间经过讨论,辩解进一步加深对掌握知识的印象,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7.提问法:提问法:善教者,以善问,提问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把学生因长时间听课而分散的注意力拉回来,同时有助于温故而知新,并强化主题,突出重点,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8.实地参观:通过实地参观,可以题解直观地认识,历史知识增强成认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9.图文综合运用把历史事件通过图形、人物有机地结合如 新航路就可以把四个人物、四条航线放到航线图中,使图历史地图和文字说明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效率。

第3篇:史地政生考试总结范文

新时期,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作为教育发展的人才,其成长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加强基础教育阶段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就要全面理解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以学生为本,关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队伍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在区域、学校等层面,在政策、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等方面加强支持,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关键词:

基础教育;教育人才;专业素养

2016年教师节,回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慰问师生,提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引导教师成为“四个引路人”的指示精神,探索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2016年12月20日,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基础教育人才科学研究院举办“首都基础教育人才发展2016年研讨会”,梳理最近一年来的调研和科研成果。同时结合新近公布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邀请多方智力,共同探讨首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人才发展的方向。

一、理论引领:破解“引路人”成长和发展的新困境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何劲松在大会发言中指出,首都基础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在当前深综改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意识上,教育人才还没有被真正作为第一资源置于教育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结构上,城乡、区域以及学校之间的差距仍难以弥合;数量上,人事制度的严苛导致教师缺口不断扩大;质量上,教师职称比例和实际的教育发展水平不相匹配,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人文关怀还有待提升等等。虽然其中存在体制、环境、政策等外部因素的限制,但不能否认,教育内容、评价和方式的改革还需加大力度。首先,需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落到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解决上,用学生发展的问题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其次,当务之急是落实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强调取长补短,而非一枝独秀;再次,发挥教师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营造适宜的体制、机制环境,调动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系统推进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从教育制度的设计,到教师待遇的调整,结合教师的自身职业发展规律,进行系统讨论,为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如何理解“引路人”的含义?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钟祖荣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方能赋予学生以向上的正能量,助力学生成人成才,所以教育的本质在于价值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生涯规划指导,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引领;同时,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要求和需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要求,包括环境等全球性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新形势、新动向。第二,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的潜能,分析学生的优势,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给学生设计不同的成才路径,帮助学生找到最合适的道路。第三,教师要掌握人的成长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尤其是后者,包括成长成才的规律、继承创新的规律、目标和条件相结合的规律、理论和实践相互转化的规律,等等,以便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活动中获得更科学的依据,更好地培养人才。第四,教师要具备引导学生的方法和策略。教师作为引路人,不是背着、牵着学生走,而是为他们指明未来自己前行的方向。所以教师要建立方法库,掌握学习的方法、创新的方法;同时加强方法的培养、教育,包括开设专门的方法课;另外,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在掌握方法之后,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而当前,教师还存在一些欠缺,比如教师缺乏发现学生、了解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还没有成为教师专业的主要内涵;教师对各行业人才的需求了解不到位,导致为社会培育和输送的人才缺乏针对性;教师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不全面,还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结构性偏差,等等。针对于此,钟祖荣建议,在教师培训的目标上,需要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更加全面的职业观,或称为教师观,对“教师何为”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要引导教师更深度地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在教师培训课程方面,强化教师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研究、诊断学生的方法,强化教师对于人才成长规律的把握,强化教师对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在教师培训方式上,助力教师走向社会,帮助教师真正了解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助力教师走近学生,研究学生的个案,通过案例研讨的方式,辅以心理学的理论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助力教师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采用典型示范、理论研讨相结合的途径,把经验和问题,同教育教学、心理学、人才成长的理论紧密结合。

二、科研助力:把握“引路人”发展的新内涵

(一)全面理解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

对于教师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特别强调教师的自主知识和自主专业发展。以学生的发展知识为基础和核心,即关注学生发展的六个维度———生理发展、认知和情感发展、公民—道德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健康与安全发展以及艺术和审美发展,应当成为教师自主知识的主要内容。同时,教师不应仅仅停留在思考的阶段,而应该通过自主创设教室文化环境,通过教室布置此类外化具体的行动,对学生进行理解其中的内涵,同时完成教师自主发展的过程。对比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做法,如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式写在黑板上;搜集学生情感表达的单词和照片张贴在墙壁上;将学生分组并赋予每个孩子一定的社会角色等等,一定是用可见的、具体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并融入具体教学之中。进而教师在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学科、学会技能、学会共同体生活。同时,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力,需要创造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不是当前教室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包、一支笔”的状态。另外,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能力十分关键,学生领导力很重要,但同样都取决于学生整体发展的知识的建构能力,这种建构能力绝非依靠专家指导,而一定是教师自我建构的。以学生为本,北京教育学院的余新教授就如何帮助教师创建学生为本的生态课堂进行了课程模块的创新设计。借用哈佛大学罗伯特•凯根教授的“变革免疫”理论,他认为改变教师行为并非单纯依赖知识技能的输入,而关键在于改变教师消极的态度习惯。教师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生态课堂的认知理解层面,而是要上升到行为的高度,对教师行为加以引导和改变。因此,设计出由8个课程模块建构下的组合圈课程,其中,现场观摩、课例研究模块旨在将教师带入情境;文献阅读、专题讲座模块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补偿;技能培训引进国外成熟的SCL项目进行现场指导;课堂转化、实践反思、规律方法模块帮助教师输出培训成果,落实培训成效。创新的课程模型通过在高中9个学科、初中13个学科的教师群体中开展的3个项目实验,完成了对这一模式有效性的验证,并进一步向与传统课堂融合的思路迈进。

(二)关注不同类型教师队伍素养提升

针对青年教师、“教非所学”教师、农村教师三个群体的发展策略和队伍建设,相关研究者也都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青年教师方面,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基础教育人才科学研究院教育人才研究中心以2016年北京市中小学首届“京师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设计展示活动的1103位参赛的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京教杯’参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反思”报告。课题组通过问卷分析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获得有效问卷850份。其中550人填写问卷开放题,37人接受了结构化的深度访问。最终,从教师专业素养构成的知识、观念、能力、情感四个维度,课题组认为,参赛教师的“情感素养”亟待提升,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尚不够深入,反思能力相对较弱,教师的观念还需深化。工作太忙、缺乏自主选择权、培训机会不均等、培训欠缺针对性成为限制其参加培训进修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课题组建议,教育行政机构及培训部门应当在理念更新、环境创设、专业支持与服务指导、校本研修与协同发展四个层面用力,培训设计要根据教师“明示的需要”而非“推断出的需要”,同时重心下移,建构“学校内在、自主研修+外部专业支持”的新型研修机制,支持教师自主成长、激活自主发展空间。对“教非所学”教师的调研是基于北京市2018年中考改革的背景展开的,“教非所学”是指教师目前所教授的学科非本人在专科以上教育经历中所学的专业,以此定义统计北京市共计1003名初中学段史地政生“教非所学”教师。课题组回收了794份有效问卷,走访了4区5校,对校长、教研组长、“教非所学”、教师培训者开展访谈调研。调研发现,乡村学校涉及历史、地理、生物的“教非所学”程度更高,镇区程度次之,城区程度最低。从“教非所学”教师现状来看,教师普遍教龄偏长、职称水平和原始学历水平偏低,70%的教师曾经任教两个学科以上,长期呈“流动”状态。而导致教师“教非所学”的原因,有包括学校欠缺本学科教师、工作量不满等学校教师构成的结构性原因,也有包括兴趣志向、身体不适等个人因素。针对“教非所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不够系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研究认为,在职前培养方面,应增强专业教师的有效供给,严把资格认定的“入口关”和招聘与入职门槛,关注学科的平衡;教师交流与岗位调配方面,区、学校之间推行跨校兼课、联合走教,学校尽量保证教师所教学科的稳定性;培训方面,市、区、校三级建立协调机制,运用知识讲座、教学指导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针对新中考改革进行培训内容设计,对于学生发展、考试评价等方面加强学习。另外,对于“教非所学”教师中学习能力较强的教师,注意向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利于今后综合学科人才的储备。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农村学校分布比较分散,教师数量较少,教师交流学习机会较少,因此,教师团队的组建和团队中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首都师范大学的刘晓玫教授多年致力于乡村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借助乔恩•R•卡曾巴赫的团队绩效曲线理论,将团队进行了工作群队、假团队、潜在团队、真团队、高绩效团队的区分。她认为,在学校中,如果仅仅把教师简单聚集在一起,就只是一个工作群体,而唯有把需求不同但目标和愿景相同的教师,通过科学规划组织学习交流分享,才能达到高绩效团队的建设目标。通过对北京市两个远郊区进行调研发现,农村教师的团队建设目前问题还很复杂,比如团队构建多是自上而下,很少有教师自发组织;一些名师工作室虽然已经挂牌成立,但还没有协助教师发展的实际行动;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得到政策层面切实的关注;缺乏名师和专家指导,也缺乏带领教师走出农村开阔视野的机遇。因此,需要推动四个策略的有效实施———激活动因,遵循团队绩效曲线,打造“真”教师团队,让教师自主而非被动地参与团队建设;凝聚团队,共同愿景,共生共赢,合作互动,而不只局限于谈论学校的日常见闻;完善机制,加强客观条件保障和激励性评估系统,让有益的培训惠及更多的教师;科技助力,打破知识垄断,便捷共同体交流,借助互联网,一方面可以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帮助教师团队中的成员实现交流和分享。

三、实践探索:创新培养“引路人”的有效路径

(一)区域探索的经验

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全国知名的教育文化科技大区和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发展教育有着先天的优厚条件,更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海淀区教工委副书记、教委主任陆云泉分享了近年来海淀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优秀经验。首先,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配置。包括在把牢教师入口方面,完善教育人才标准,规范准入制度,探索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师招聘办法;同时构建新任教师、成熟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基础教育名家的“雁阵模式”。资源配置及管理方面,对内建立并完善了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结合集团办学、跟岗培训、开放型教学、送教上门、在线辅导等形式,创新交流形式,扩大交流范围。对外整合人才资源,规范引进程序,明确引进条件、工资待遇和住房保障,实现兼容并包,为我所用。在全国首创“区聘校用”模式,建立非编制管理的教育人才储备库。其次,构建现代培训体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创新现代教育人事体制,为教师发展提供全面保障。积极推进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努力完善教师培训工作体系,加快教师培训课程建设,强强联合开展资源建设,大力加强名师队伍培养,积极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全面启动“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第三,创新现代教育人事体制,为教师发展提供全面保障。继续升级“海淀教师证”的含金量,营造全区上下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增强海淀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积极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机构改革,稳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全面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同时加快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努力提升海淀北部农村地区师资水平。“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朝阳区将“大力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写入区域教育发展目标,总结“十二五”期间的成功做法,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刘丽彬认为,突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是最关键要素。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朝阳区教育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得到全区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在财政投入、政策倾斜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了包括人事、财政、教育等部门组成的教育人才工作部门联动机制;“两委”加大人才工作的机制建设,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把人才工作列入重大专项议程;学校层面,适应每个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探索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办法,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另外,朝阳区重视提升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朝阳研训模式,打造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朝阳区教研中心、朝阳区信息网络中心“三位一体”的大研训格局;以需求为基础,构建研训服务体系,建立研训资源开发、研训队伍建设、研训质量管理一体化服务体系;践行“三个唤醒”研训理念,唤醒教师认识教育价值、探索教育规律、规划专业发展;以标准为引领,健全研训资源体系;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提升研训实效。推进“三大计划”———“青蓝计划”“翱翔计划”“教育家计划”,促进专业发展;推动“导师带教”等六大项目联动,构建骨干高端人才成长序列。提升人才治理能力服务强区建设,突破进京落户、家属就业等人才聚集的瓶颈,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促进人才队伍整体提升,人才结构整体优化。

(二)学校的改进案例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提出了“无穷大”教师成长模型。模型的核心聚焦于教师的主动成长,通过教师能力的提升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效能感,通过教师心智模式的改变促进教师的归属感,互相促进,环环相扣,完成教师生生不息的成长模型。2014年,在北京市教育深综改背景下,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增加了2个校区和4所分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教师队伍的特点来说,结构更加多元化,而稳定性则受到冲击。因此,学校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师自我发展的阶梯图,让每一位教师看到自己的成长目标。同时,面对“互联网+”的趋势,学校关注教师是否能完成主动调试,是否能建立信息技术素养,而非简单以计算机操作技术为衡量指标。此外,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倒逼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确认,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四个组成,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教师的动力系统,其次关注教师能力系统、观念系统、知识系统,通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结合,推动教师素养的养成。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长期聚焦教师专业自发性发展的探索,学校在“聚•宽”文化的引领下,聚学问辩,居宽行仁,确定了“明慧•博雅”的教师发展目标———在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之外,倡导教师拥有端庄典雅的气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宽阔博大的胸襟;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道德的表率。管杰校长介绍,学校经过6年的教师专业成长自发性研究,把握教师成长规律,打通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外在诉求,使教师发展成为教师的一种自发,成为其职业层次体系中满足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后一种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而与教育教学工作形成相生相成、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运用培养教师的反思力、加强教师的研究力、帮助教师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网络、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实践策略,推动实施叙事研修、翻转研修、体验式学习等创新研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