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弱电智能化系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智能化 弱电系统 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酒店行业的互联网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有线无线融合技术等都在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酒店弱电智能化的迅猛发展。酒店弱电智能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理论的研究。
1 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概述
电力有两种,一种是弱电,一种是强电,前者主要用在酒店和一些智能社区的系统中,后者主要用于照明或机器运转。弱电系统主要包含电话通信系统、保安监控系统、音乐系统、收费管理系统等。
计算机局域网系统在酒店的智能化弱电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办公室自动化提供了依据,不仅如此,它还影响着学校、餐厅、小区的正常运转,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音乐广播系统的传输线是由铜芯绝缘导线制成的,运用所在地区的扬声器完成音乐的播放。音乐、广播系统不仅为人们的生活营造美妙的音乐氛围,传播音乐文化,同时也是及时信息、通知的重要枢纽,在紧急情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保安监控系统在酒店、小区等建筑内广泛使用,是人们生活安定的重要保障。
因此,弱电系统在现在的社会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准,对于提高人们工作生活环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建立是以建筑为平台,在此基础上配置一些功能系统,建设一个投资合理、便利、舒适的空间环境。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要依据职能建筑的实际性质,实际完备节约的功能系统,使系统的设计在经济上合理、功能上完备、技术上先进。
2 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目前,我国的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在酒店方面有相关的设计标准,但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这就导致全国的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的技术层次不一,系统的设计水平也不一样,这样使全国范围内的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建设具有局限性,难以实现全国范围系统间的互相运作。例如,在计算机局域网系统的设计中,全国范围技术标准的不统一,便很难实现区域间的信息交流、资料共享,这样便会影响办公的效率与地区的管理。
2.2 建设导向不切实际
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等都需要许多部门的相互合作,包括有关的政府部门、业主、设计人员、施工单位等。建设导向的不切实际,不能从实际从发考虑设计、建设,就容易导致设计者、业主、施工人员对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追求不同,因而对设计理念的理解不同,便会难以达致统一的设计方案,从而影响设计方案的制定和工程的质量。例如,业主追求系统功能便捷、完备,设计者追求高水准,施工单位希望工程简单等,这就导致设计跟随潮流、施工的技术欠缺,使系统的设计成本高,工程运作困难等。
2.3 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
就我国的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而言,设计者的专业知识欠缺,对于通信、计算机、电气等方面的知识不能全面掌握,这就造成系统出现问题时,不能全面的分析整体系统,不能有效、全面的解决问题,而是使各系统独立运行,各部门单独管理。同时,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缺少具有前瞻性、创新性、有经验人员,对于系统的设计便缺乏先进的技术、完备的功能,使系统的功能性不健全,设计不合理,容易在以后的工程施工和维护中出现不便和安全问题。
2.4 对国外智能化产品的过多引用
我国的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起步较晚,在技术方面落后国外。在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市场中,国外的设计单位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位置,国内的大多数有关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产品也引用的外国产品,这就大大阻碍了国内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产品的开发研制,影响了相关设计的发展。同时,由于国外产品、设备的价格昂贵,在产品技术方面与我国的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存在某些出入,安全方面也存在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等问题,这就使我国的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建设不能顺利开展。
3 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优化对策
3.1 提高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的技术规范
设计决定了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整体运行,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包括施工方案设计和功能设计两方面。设计方案要以经济性、实用性、科学性为原则,根据系统工程进行规划,通过分析建筑的使用功能,制定出可行的设计方案,整体的规划系统。对于施工方案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功能、设备进行制定,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系统设计,确保方案的准确性。
3.2 完善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的管理、维护
在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前,要确保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对整个施工过程熟悉掌握,把握施工中的重点,分工明确,施工合理、分阶段的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管,严格把控工程的每个环节,完善监测、管理制度,提高工程的维护效率,使工程中可能发生的隐患降到最低。在施工中,对电缆、电管的敷设,统计施工等做好数据记录,为工程管理和质量分析提供方便。
3.3 学习先进技术,培养专业人才
我国的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起步较晚,在人才、技术方面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在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中要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根据具体的功能、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学习、研究,开发、设计适用于我国的新理念、新技术。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对于专业知识及电气、通信、计算机等知识的学习外,还应不断培训、学习国外技术,培养设计者的前瞻性、创新性思维。
3.4 对集成商进行谨慎地选择
对于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而言,工程的运作模式一般是弱电系统集成商、承包商对工程进行控制管理,或者是业主对各个系统进行整体管理控制。在工程运作中,系统集成商需要对整体的系统设计非常熟悉,能够根据有关智能化产品的不同特点进行管理审核,使产品符合设计、主体的需求。同时,系统集成商还需要负责施工、交付使用、服务、调试等工作,在系统设计、工程施工中起主导作用。因此,系统集成商必须具备工程管理、技术管理、组织管理的能力,对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审核,对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进行合理的把控。对于系统集成商的选择直接影响着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的开展、质量,谨慎地选择负责任的、专业的集成商是工程高质高效的关键。
4 结束语
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管理、施工存在一些技术、建设等问题,这需要设计者、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等部门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通过提高人才素养,借鉴先进技术,提高技术规范、管理等对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进行整体、全面的改善、提升,使系统设计、工程实施、维护等都得到质的提升,确保我国的弱电工程顺利开展,从而提升加快我国酒店智能化弱电系统的建设,真正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建设,为人们生活的安定、和谐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益胜.论智能化弱电工程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创业家,2013,(13):45-45.
【关键字】:弱电、项目管理、弱电智能化系统、有效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855
智能化弱电系统管理项目的应用,是专业化的、全过程的工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对其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施工时要将质量和安全放在首位,这就需要有效对项目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和工程验收工作,以此来提高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质量。以下就为您分析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特点,提出有效地管理弱电能化系统项目的方法。
1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管理内容
在建筑中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实施中,弱电智能化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系统测试和验收的管理等,下面就详细介绍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的内容:
1.1弱电智能化施工管理
在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中,应该包括对建筑施工的管理,就是需要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的进度进行管理;还要对施工中的弱电系统的机电设备进行界面的管理,也就是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很多接口也需要专人做好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也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要严格执行弱电项目的安全施工准则,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下面是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管理的流程图:
施工管理流程图
1.2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技术管理
在弱电智能化系统对于弱电工程的技术管理要始终贯穿,对于设备、线材规格以及安装需求和调试工艺进行有效地管理。在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管理中,要对技术标准规范进行管理,对于弱电智能化系统涉及的每个安装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整个系统的工程进度;还要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施工图进行深化设计,就是要在设计图中做详细的标注。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的技术方面,还要做好对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因为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技术文件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不仅有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施工图纸,还有设备说明、技术标准、产品说明书等,而且还包括集成的智能化系统的功能要求以及验收标准等,这些都是以后可以有效管理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重要文件,对整个工程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1.3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质量的管理
弱电系统涵盖建筑中的装饰、排水、以及用电、照明等工程,因此弱电智能化系统对施工质量的管理也是重点,就是要在弱电系统施工的范围中对子系统的布线、穿线、线槽等进行施工质量的管理和确认。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有效管理中要做好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不仅有施工记录的管理,还有对智能化弱电系统进行调试和检测,按计划的规范进行弱电项目的施工管理。对于弱电智能化系统管理中不合规格的子系统,要向上级报告,并及时对其作出处理建议和修复,以保证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有效运行,做好建筑工程中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有效管理工作。
2弱电智能化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2.1弱电智能化系统安装接口界面易混淆
由于现在的建筑工程中开始引入智能化的弱电项目管理系统,因此土建能够对于强电安装、弱电安装以及弱电系统子系统的安装接口界面易产生混淆,不管是施工或者是在智能化系统功能实现方面,其都将产生较高的耦合程度和较大的关联性,这都不利于对弱电智能化系统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操作。以上原因多与我国对智能化弱电系统没有健全的规范化体系有关,这就导致弱电系统的接口界面处出现了混淆的状况,这必将会影响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工程的实施。
2.2缺乏对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施工管理
由于在建筑对与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施工中,智能化系统还是比较占空间和时间资源的,因此施工中对其忽视必将影响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有效管理。弱电工程的资源极易受到施工方的压迫,致使弱电系统项目的管理比较混乱,使得弱电系统的安装、土建以及装饰对有限资源的利用更加紧迫。因此,在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中要做好对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
2.3对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监管不够
在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项目管理中,由于弱电工程的施工人员你素质低下,造成对弱电施工的监管不严,缺乏对弱电智能化系统设备及新技术知识的全面掌握,造成弱电系统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使得建筑中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管理工作非常不到位。
3 有效的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策略
3.1有效地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方案
在建筑中对于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施工,一定要有合理的实施方案,并且还要针对方案作出合理的探讨论证,对降低造价、节约资源以及合理的布局和工程预算都要将其包含到施工方案中。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管理对建筑中弱电工程的安全施工以及以后使用有安全保障,要对弱电智能化项目图纸进行审查,确定施工图中对弱电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以及技术设备方面是否符合规范,将施工图纸做多方面的检查,以及弱电系统中各子系统技术交接以及管线设计是否到位。全面审核弱电施工图纸,最后由建设、设计以及施工方共同签字作为施工方案有力的技术文档。
3.2管理好弱电智能化项目中的施工质量
弱电项目的施工质量是关系到系统好坏的指标,弱电项目在施工中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才行。严格的按照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还要重视系统中各个弱电子系统的施工质量,对于弱电井的控制箱中的接线一定要整齐,子系统在信息面板上也要整齐的排列并且做上标记;在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管理中,还要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比如PVC广应使用中型以上的阻燃型材料,对于标识不清且质量问题的施工材料应进行抽检,确定其是否符合施工质量的需求,并且还要对智能化弱电系统进行调试,检测其是否存在系统故障,保证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正常操作运行,确保项目施工质量达到工程需求。
3.3做好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监理工作
项目管理可以是对工程总体的管理方案,用到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中,就是要做好弱电智能化工程的监理工作。加强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施工中的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对施工中各子系统的衔接配合,确保弱电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施工治理以及验收的准确率,做好人员间相应工种的配合工作。还要对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竣工后进行智能化系统的调试工作,对系统中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和检查,对系统中出现的错误应及时处理维修,确保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在以后使用中的安全问题,提高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质量水平。
结论
由上可知,在对于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管理中,要有一个系统的工程管理模式,统筹安排各种弱电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中合理的利用,将质量和安全的管理放在首位,保证建设项目的成功。因此要了解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的具体特点,在设计施工环节中有效的管理弱电智能化系统项目,提高建筑中弱电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新智.建筑弱电工程系统管理[J].知识经济. 2011,(11)
[2]孙亚宁.陈新峰.浅谈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模式[J].民营科技. 2011,(02)
[3]吴昊.王懿君.探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才智. 2011,(26)
关键词:智能化小区;弱电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小区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工作与普通的单体建筑物的弱电设计不同,智能化弱电系统已经从一栋楼扩展为由几十栋楼组成的建筑群,涉及室内、室外的弱电系统设计以及与市政管网、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配合。小区内的弱电工程主要由以下几个系统构成:可视对讲系统,信息通信系统,三网(电视,电话,宽带)合一,智能一卡通,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下面主要介绍几个系统的设计。
1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当前小区一般采用的是YA-98型小区联网式对讲系统。该系统的配置为:管理中心机(1台),围墙机(若干台),门口主机(若干台),联网控制器(1台主机配1只),解码器(8部分机配1只),室内分机(若干部),视频放大器(7只解码器配1只),不间断主机电源(1台主机配1台),不间断可视分机电源(12部分机配1台),电控锁或电磁锁(1个单元配1把),自动闭门器(1个单元配1把)。管理中心机安装在小区管理中心室或保安室,管理人员或保安人员可以通过它呼叫小区内任意一用户、监控各单元门口状况,接收各单元门口机、可入口围墙机、各用户分机的呼叫,接收各分机的报警信号。围墙机安装在小区的各个总入口,是为了防止闲杂人员进入小区,访客可以在围墙机上呼叫住户。单元门口主机安装在各单元门口处,访客可以通过门口机呼叫住户与其通话,也能呼叫管理中心与其通话,并能实现管理中心,住户,访客三方通话。室内分机的功能主要有对讲开锁,防区报警,反呼叫三大功能。解码器安装在单元楼层之间,主要在单元主机与用户分机之间起到信号的转换、视频的分配,同时使各用户分机之间相互隔离。当有某用户分机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住户分机的工作。联网控制器安装在每个单元内对应每台主机,对整个联网系统的对讲、视频、数据等信号进行区分、处理,对各单元之间的各类信号进行过滤、隔离、保护。视频放大器对整个联网系统内的视频信号进行中继、放大,使视频信号传输得更远,提高各分机视频信号的质量,保证整个联网系统视频信号的稳定性。整个联网系统中所需的电源由专用电源箱供给,分为12V和18V两种。12V电源主要供给围墙机、单元主机、解码器、电控锁等设备使用。18V电源主要供给管理中心机、可视分机、视频放大器等设备使用。
2信息通信系统的设计
在室内构建独立的计算机内部网、电话通信网,统一出口,实现多分机内部通话,自动共享外线,有线电视网络支持双向数据节目。光纤到户,宽带网络可给用户提供:10Mbps、100Mbps至1Gbps的INTERNET接入。
3三网合一设计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合一。现阶段因为其管理和一些技术细节的原因,实际上很难合一,设计上不必多考虑。
4智能一卡通设计
实现整个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各项功能,始终离不开一项贯穿始终的关键技术棗智能身份识别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可以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小区“一卡通”智能管理和保安控制、家居安防预警等功能。住户凭一张授权的IC卡,可用于停车场收费、电子信报箱、电梯楼层控制、出入单元大堂。
5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小区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其中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是古已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它们是安全防范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传统的防范手段也不断融入新科技的内容。技术防范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学技术(最初是电子报警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立防范手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防范概念。技术防范包含:监控、报警、巡更等系统。
1)周边防范系统。对小区的周边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采用闭路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在小区围墙上方采用主动红外线对射式探测器进行防范,若有不速之客非法入侵,将及时报警,通知安保中心及时处理。周边防范系统主要由前端探测器部分和主控部分组成。前端探测器部分:根据小区周界各段直线部分的长度,选择探测有效距离为40米或100米的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N对,N个边界接口。主控部分:安保中心的报警控制主机与楼宇对讲系统共用1台管理机,通过接口与电脑连接。闭路监控系统由前端、后端和传输部分组成。前端主要由摄像机、镜头、云台、支架和护罩组成。后端由硬盘录像机、录像机、画面处理器、监视器、显示器、控制系统、电视墙和操作台组成。传输部分有视频线、控制线和电源线组成。
2)电子巡更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信息钮、巡查棒、通信座、系统管理软件四部分组成。系统结构框架如下:其工作原理是在每个巡查点设一信息钮(它是一种无源的只有钮扣大小不锈钢封装的存贮设备),信息钮中贮存了巡查点的地理信息,巡查员手持不锈钢巡查棒,到达巡查点时只须用巡查棒轻轻一碰嵌在墙上(或树上或其它支撑物上)的信息钮,即把到达该巡查点的时间、地理位置等数据自动记录在巡查棒上,巡查员完成巡查后,把巡查棒插入通信座,将巡查员所有的巡查记录传送到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立即显示出该巡查员巡查的路线、到达每个巡查点的时间和名称以及漏查的巡查点,并按照要求生成巡检报告。
6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
停车场管理系统配置包括停车场控制器、远距离IC卡读感器、感应卡(有源卡和无源卡)、自动道闸、车辆感应器、地感线圈、通讯适配器、摄像机、MP4NET视频数字录像机、传输设备、停车场系统管理软件等。该系统的功能有:图像对比功能、常用卡管理、自动切换视频,进出场无冲突、实时监视功能、支持永久卡和临时卡的工作方式,自动识别,记录存储、防砸车功能、满位检测功能、支持脱机运行,网络中断或PC故障时,停车场系统工作正常、手动控制功能,停电时道闸能正常使用、系统自动维护,数据自动更新,自动检测复位、停车场控制器支持局域网网络通讯功能,可实现多个出入口的联网、各种事件查询功能,提供摄像的图片时间查询、强大的报表功能,能生成各类报表,并提供多功能数据检索、具有延时、过压、欠压自动保护。
7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整个小区消防系统的心脏,由它向消防设备、非消防设备发出控制信号,并做出对火灾确认后的处理单元。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这一职能决定了它的工作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初期火灾扑救的成败。根据小区建筑规模,结合《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即采用区域-集中报警,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联动控制方式。该系统的职责为:控制中心对探测回路进行巡测,当某一探测区域内着火,该处的探测器采集到现场信号,并立即把信号发回控制中心的控制器,控制器将此信号进行判断,若确认着火,控制器则向火灾现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和火灾应急广播,通过联动控制器向需要联动的消防设备发出执行信号,并切断非消防电源,消灭初期火灾。
结束语
小区智能化弱电系统是将当今发展迅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图像传输等技术与传统的建筑业相结合的高科技产物,所以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所采用的技术还需认真研究和探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小区的智能化服务要求必然是越来越高。智能化小区建设必须通过业主,设计院,系统集成商,施工单位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建设一套先进,严密,实用,性能稳定的弱电系统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修订稿),2000一12一1
[2]蒋小洛.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7)
[3]张保杰.现代住宅的新趋势一智能化住宅小区.港工技术,2002,6(2)
【关键词】现代建筑 智能化弱电系统 设计
Abstract: smartbuildings should be weak system of distribution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system, the weak system of law.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system design of modern building intelligent weak.
Key words : of modern architecture weak intelligent system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公共广播传呼系统
智能建筑广播系统分2类,一是面向公共区(如展厅,中厅服务区域等)的公共系统,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广播,火灾或紧急情况时立即切换为紧急广播。二是面向办公区域及车库区域的广播系统在一些特殊区域等则要单独设置专业广播设备)。公共广播传呼系统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即系统方式,划分广播分区,按扬声器特性确定扬声器与功放器,紧急广播的切换功能,广播线路与楼梯方式等。智能建筑广播系统划为2个逻辑分区(即展厅、车库和办公楼)。其中对应于紧急广播为l9 个子分区,对应于内部呼叫为l9 个子分区确定扬声器与功放器的原则是必须考虑扬声器的广播效果并根据其功率确定功放器,智能建筑在前台服务区域及办公楼部位选用造型好、频响及声压指标高的6w吸顶扬声器,在车库选用1OW号角扬声器,在展厅选用2OW声控。公共广播传呼系统应具有2个主要功能,即平时的背景音乐或普通广播以及紧急广播。紧急广播总控制器有最高逻辑优先权。紧急广播总控制器当有消防控制触发信号抵达时.通过启动各分区的逻辑控制模块将相应的负载回路切换成对应的紧急广播回路。
二、 共用无线电视系统CATV和卫星接收系统
智能建筑的共用无线电视系统是适应人们使用功能要求的一部分,系统不仅用于接收广播电视,还能传送自行播送的节目及调频广播。作为智能建筑的CATV系统设计,对系统保证用户电平,解决弱场强收视问题,保证图像的传输质量以及节目来源均应予以充分考虑。系统的前端设备CATV的主要部分,其对信号处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因此前端系统输出应具有较高的质量来满足分配系统所需电平。智能建筑店前端设备采用放大一混合式.其传输系统采用分配一分支方式,以适应用户终端数量多且分布不规则的特点。系统的传输带宽为(5~860MHz)共可传输8套电视节目,传输系统覆盖102个电视用户终端。卫星接收系统的选址地安装及调试是一个重要部分,经接收、解调、调制后的卫星信号混合人共用无线电视系统前端部分,经传输分配系统送至各用户终端。智能建筑采用了套板状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分别用于接收不同电视卫星的电视信号共8套。
三、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设计
1)电源系统的雷电防护
由于机房电力供给是由大楼的建筑物变配电室引入的,电源高压端的防雷保护已由电力供电部门实施。按照国标GB50057--1994,为了将低压配电系统线路上的电压限制在一个安全的水平,在供电线路上需安装SPD。弱电机房的电源浪涌保护通常作三级保护:电源引入的总配电柜处安装浪涌保护器,作为一级保护;通常弱电机房均由总配电柜单独配出一个回路为机房供电,因此需要在机房配电箱处安装浪涌保护器,作二级保护;在所有重要的、精密的设备以及UPS的前端应相对地加装浪涌保护器,作为三级保护。有了这三级的保护,就.口T将雷电过电压(脉冲)钳制在lkV以下,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当然,浪涌保护的级数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减,以求经济合理的方案,达到抑制浪涌的目的,保护弱电设备。
2)等电位联结
通过设置等电位联结,可有效消除不同接地点可能存在的电位差,发生雷击时可有效避免因感应产生的不同接地点电压不同而导致的放电现象。在建筑物实际设计与施工中,通常按照设备、机房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由共用接地系统引来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和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引入建筑物的给排水管、电缆金属护套、金属保护导管、煤气管道、金属构件等与等电位联结端子可靠连接。设备安装时将各设备间和管道间的各种金属管道、金属构件、电源PE线等与各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可靠连接,构成等电位联结。
高层建筑物内各种金属导体和管道(如金属门窗、设备的金属外壳等)作等电位联结;电源线、信号线通过电涌保护器实现等电位联结;建筑物各处的均压环、起到一定电磁屏蔽作用的钢筋网、各处的电气装置以及防雷等电位联结导体形成总等电位联结,最后与联合接地系统相连,形成一个理想的“法拉第笼”。
四、结构化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基础
结构化布线是一种具有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用以服务建筑物中所有通信和计算机设备,满足现在和将来的布线要求。设计应以智能建筑的现时和计划需求为依据。设计未将电话通讯归人结构化布线,这是因为作为智能建筑,语音与数据两种终端的分界很明显,且位置不易变更。另外,从技术经济上考虑,3类线带宽16MHZ,可传输10MBPS及其以下低速数据,作为语言传输是廉价而效果很好的媒介。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布线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结构化布线,智能建筑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分为办公系统和收银系统(POS)。智能建筑展厅与办公室共有终端信息点865多个,行政局域网的信息终端分布在地下层和行政办公管理区域,收银系统的信息终端分布在展厅一层的前台服务区域。
五、弱电竖井和弱电管理间
弱电竖井的安排是弱电应用环境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弱电井仅仅是弱电系统的过线通道,即使安装设备,也是少量的墙装设备。由于计算机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弱电井道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路过道。更重要的是,
为高效利用建筑平面及弱电系统安装考虑,弱电井往往用作计算机的二级网络管理机房。因此,间作网络管理间的弱电竖井,在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其在建筑体内的合适位置、面积及内部应用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对各种数据通信线路都有一定的要求,包括长度限制。在智能建筑中,计算机系统的水平线路往往采用铜质双绞线(u1P)。UIP和网络传输的带宽有密切关系。综合布线的标准和规范,要求PC工作站到网络交换机的U耶线路长度不能超过100米(布线设计时应考虑在90米以内,其余为网络跳线长度)。考虑到管路的竖直、弯度因素,建筑物的最边缘至弱电间的距离不应超过60米,因此,间作网络管理间的弱电竖井位置在建筑平面设计时的位置相当重要。占地面积很大的建筑物,弱电井的数量就不应只有一个。网络管理间还有另外一些重要的因素应在建筑平面规划时给以考虑。网络管理间内将安装网络机柜,周围需有安装和维护空间,再加上墙装的弱电设备等,网络管理间的面积一般在6~10平方米之间,最少不应小于4平方米。
六、弱电系统的供电
弱电系统的供电往往在电气设计时被忽略,把此部分供电设计和施工交给弱电工程商,这不符合电气工程规范要求。弱电系统供电往往采用子系统单独供电,了解整个弱电系统的供电要求在电气设计和施工上很有必要。
弱电系统的设备正常运行需要强电系统的支持,弱电系统的供电线路不能和照明、动力等线路共用,且多数弱电系统有单独供电的要求,其目的是保证设备供电的安全性。如安全防范系统采用单独回路集中供电,尤其是与消防联动的系统应保证紧急情况下能正常供电。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系统会采用不问断电源(UPS)集中供电,在强电设计时应给以考虑。不间断电源机房的供电进线有容量的要求,出线有集中供电的要求。即使不采用UPS供电的工作站,也要求有单独回路供电,以防止和其他电路混用对系统带来的危害。对建筑项目而言,各弱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固然重要,但必须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说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原因很简单,大多数弱电系统工程问题并不是系统建设本身,而往往出在工程的界面协调上,而这些矛盾都是因为没有重视弱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引起的。
结语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的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要求。若设计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要从系统性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虑,才能搞好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GB50057一19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2]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s].
关键词:智能化弱电工程;系统功能;对策。
中图分类号:TP212.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弱电工程的系统功能
电力应用大致分为强电和弱电,这主要是按照电力输送功率的强弱来分的。一般来说,强电主要用于机器动力的运转、照明等,而弱电在智能社区和酒店等系统中的功能不可忽视。
总体来说,弱电工程在建筑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系统功能:电话通信系统、计算机局域网系统、音乐 / 广播系统、有线电视信号分配系统、保安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
弱电工程要实现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功能,主要是针对三类传真机以及可视电话等,利用星形拓扑结构,使用三类或三类以上非屏蔽双绞线来实现的。这样使得信号的传输频率在音频范围内。电话通信系统功能对于弱电工程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人们可以说很多时间都在与通信工具接触。没有好的可行的通信系统,一个智能化的弱电系统可以说就不能称之为智能化, 这是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在系统功能中必须做好管理和维护的。
而计算机局域网系统则是使用五类或五类以上非屏蔽双绞线来传输数字信号的,它是实现办公室自动化以及各种数字传输的网络基础。可以说,局域网不是仅限于办公室系统的,在小区、餐厅、酒店、学校,甚至一个城市,局域网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能,局域网功能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智能化弱电系统中,计算机局域网系统功能就显得不可忽视。
音乐 / 广播系统是使用铜芯绝缘导线作为传输线,将扬声器安装在客房、餐厅、商场等地方,可以用来进行现场广播、播放音乐等,它使用的是多路总线结构。一个温馨的家庭少不了美妙和谐的音乐,一个有秩序、令人陶醉的校园少不了优美的旋律和充满文化气息的广播,一个和谐的小区也少不了音乐和广播。广播在给人们提供及时信息以及各种紧急情况等方面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也是智能化弱电工程应该重视的部分。
智能化弱电工程的有线电视信号分配系统主要是采用分支、分配器进行信号分配,将有线电视信号均匀分配到楼内的各用户点,这样分配的布线是随建筑物的分布而不同的,而且是树形结构,这样布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信号失真和衰减。
保安监控系统则是通过在建筑物的出入口以及一些重要场所安装摄像机、防盗探测器等进行监视并针对异常情况进行警报。分为控制信号和视频信号,在智能社区,酒店和各种建筑内,保安监控系统都起着监视和提醒的巨大作用,为安定和团结的生活起着保障。
消防报警系统和保安监控系统在警报方面有着异曲同工的功能。消防报警系统主要有火灾警报、消防联动系统、消防广播系统、火警对讲系统等组成。在很多情况下,这两大系统对人生安全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弱电工程不可缺少的安全系统的组成部分。
出入口控制系统主要是针对智能化社区的弱电工程,主要是通过使用计算机读卡器功能,对出入口进行监视和记录等。而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是通过人工或者半自动或者自动的收费管理系统,实现收费和控制电动栏杆的启闭, 这样的系统在一般的智能社区和公共场所,起的主要是管理车辆的作用。
对于楼宇自控系统,目前并没有国际标准,但是,楼宇自控系统主要是对大楼内外的各种环境参数以及楼内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和控制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合理地运行。
当然,以上说到的弱电工程的几大系统功能并不是分开的。一个建筑尤其是智能化社区,可能只有集中系统,也可能集中系统功能都很完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系统功能的要求也在提高。
2 弱电工程系统功能现状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弱电控制技术在我国起步比较晚,所以在弱电工程的系统功能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系统功能的管理和维护方面,这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一下问题:
(1)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智能化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2)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指导。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点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并且,建筑设计缺乏在智能化要求的指导,不能对于所使用的智能弱电工程提出具体的要求,使施工过程中不能贯彻设计思想。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3)管理维护缺乏专业检测设备,缺乏专业的维护管理人才,弱电系统的管理维护中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3 针对弱电工程系统功能现状的对策
针对弱电工程的系统功能存在的现状,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主要有:
一是构建弱电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提升弱电系统管理维护水平。对于弱电系统的管理,不能仅仅依赖于传统的信息管理,而需要系统的故障检测系统。要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来提升弱电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二是完善弱电工程的自动化检测,提高弱电系统管理维护效率。通过完善弱电系统的自动检测和控制功能, 可以提升弱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水平、提高管理维护效率和水平、降低弱电系统的工作故障发生的概率。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对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广播系统、消防系统等的完善和控制来提升弱电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水平。
三是实施弱电工程过程化管理,降低弱电系统故障维护概率。这主要是从加强弱电工程施工管理的角度来降低弱电系统的故障发生概率,可以从弱电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深化设计阶段,工程安装阶段,调试、测试及试运行阶段等四个施工环节进行过程化管理。
四是提高设计规范,加强智能化设计水平。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决定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方案。为了保证所设计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所设计功能、使用设备和设计方法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从用户的角度客观评价智能化水平。在所设计的弱电工程中,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内容要积极结合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不断地引进新的智能化设计方案。此外,要保证所设计工程的系统功能、信号匹配、施工工序合理性,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性。
五是做好验收检验,保证实施建筑的可靠度。施工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失误,通过验收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为用户提供最规范的智能化弱电设备。建筑弱电由于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清洁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很可能是弱电设备使用寿命缩减,通过设备的使用说明,分别验证弱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信号、电压、电流不稳定情况,应立即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分析出现不稳定状况的原因,进行返工或者技术维护。
六是提高弱电设备的功能和品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在新时期,人们对于居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拓宽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的安全性和视觉感受等,建筑弱电智能化工程应紧密结合客户需求,定期开展客户要求调查,不断地推出新的智能化服务。此外,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应注重设备的可靠度,不断地提高施工品质,维护人们对弱电设备的使用感受。
除了上面的六点之外,还可以笼统的提出一些对策。首先,要加强专业检测设备运用,这样对于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好的预警;其次,是要有加强弱电系统管理和维护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的培养,让从业人员能应付更大更复杂的问题;最后,一个具备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弱电管理和维护系统应该是有一个完善的计划和工作流程,有一个齐全的管理系统,定期对弱电系统进行常规检查,在问题出现之前做好预警和防范,而不是等问题出现再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维护,这样的维护既会对民众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也会对弱电工程的发展不利。
3 结语
弱电工程的系统功能在现代可以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大力量,如果像上文提到的问题,尤其是平时没有问题是不关心、小问题小修补、大问题大修补这样的观念是不适合长远发展的。本文主要就弱电工程的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性的看法,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翟伟盛.浅谈弱电系统管理及维护[J].消费导刊,2009(05).
[2]何庆华.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
【关键词】弱电智能化系统;建筑工程;相关因素;应用
引言
建筑施工是我国建设和发展过程的重要部分,提高建设水平和建设建筑智能化是当今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作为我国智能化发展的突破点,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各类建筑中的大量应用,使我国建筑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建设能力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建筑中应用弱电智能化系统,提升了建筑的自动化水平,也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经验和理论研究,刍议了建筑中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应用。
一、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概述
建筑的施工阶段是重要的工程环节,提高建筑水平和建设智能化是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弱电智能化系统是随着电子技术发展而形成的,该技术和系统的出现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到建筑设备中,并使之为建筑工程和建筑功能所用。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防雷系统、机房建设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家具智能化等等,都是弱电智能化系统中的成员。弱电智能化系统不仅仅涉及到的是系统因素,还涉及到施工的材料、技术路线、设备等因素。在实际的应用中,系统为整个建筑所提供的是对建筑施工、设备管理、通信网络的综合性利用,其营造的是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二、弱点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相关因素
1.楼宇自控系统
系统监控内容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机组、送/ 排风系统、新风机组、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系统等。监控原则: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创造舒适环境,降低运营能耗,保障设备安全,实现现代化物业管理。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在建筑物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出入口,出入院大厅、电梯厅、地下停车场等处设置摄像机进行视频监控,可根据管理需要,在相关地方设置管理客户端。
3.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是智能化的重要基础,任何智能化系统都不能离开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不论是简单或者复杂的系统都不能脱离计算机而独立存在。因此智能化系统必须借助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和分析功能。而与计算机直接相关的就是信息系统,且信息系统主要是网络信息系统,其凸显的管理作用,即利用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系统对整个智能化的系统进行管理和信息处理。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系统管理着弱电智能化系统,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决定了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服务质量。其中计算机配合网络即可实现对弱电系统的管理与控制,也就让弱电系统智能化。所以计算机在弱电智能化系统中是最为重要的基础。
4.信息传输
智能化系统必须借助海量的信息才能实现智能目标,因此通信系统和技术就成为智能化系统的重要支持性技术。其负责为智能化控制进行各种数据的传输,现代的通讯技术已经更加多元化,宽带、无线通信、多媒体通讯、ATM 通信技术都在不同的弱电智能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数字化、高速化的信息传输技术的出现,其促进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完善与发展,提升了系统内信息与系统外信息的交互效果,提升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效果。此外,信息传输技术能够为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提供信息平台,保证系统内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5.系统施工管理
弱电智能化系统所涉及的专业十分丰富,因此在施工管理中必须突出技术的先进性,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效果。帮助工程选择和采用最佳的施工工序。根据建筑施工的专业指导,工程管理是工程核心的管理环节,如果要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施工水平,在管理中应明确了解智能化系统的关键问题,选择更加适应技术特点的管理措施和制度,以此保证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效果。
6.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就是针对弱电智能化系统应用进行指导的技术性方案和措施,弱电工程必须在工程中按照合同和技术设计的要求进行,这样才能为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实施中必须突出技术管理的作用。保证所有的弱电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满足工程需求。技术管理应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作为详细的规范文件,保证施工人员都明确弱电智能化系统应用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以此提高弱电系统乃至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质量和应用效果。
三、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管线预埋控制
管线预埋是对智能化系统的硬件进行构造,对网络设备进行设置。该环节是智能化系统应用的基础。在弱电工程中,管线预埋是十分重要的,其与传统工程不同,其复杂性更强。除了对复杂性进行了解以及施工图分析外,还应重视对现场管线的修正和调整监督,对存在的预埋漏洞和错误等进行及时的改正,保证网络布置合理且准确。
2.材料质量控制
任何建筑材料的选择都会影响建筑的质量,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也不例外,其在应用中必须重视对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尤其应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对系统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材料是建筑的基础,也是系统的基础,所以设计和管理人员应对材料进行慎重的选择和采购质量控制,即从供应商入手监督和提高材料质量,保证其信息准确,材料合格。
3.模块连接技术
在弱电智能化系统中会出现多个功能性模块,将这些功能模块进行连接就构成了一个完善的系统,所以在这些模块连接也是弱电智能化系统应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在工程中最为常见的连接方式。在施工作业中对建筑智能系统进行施工,应对不同的类型模块进行了解和分类,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连接,保证不同的模块与其所归属的系统连接,从而形成不同功能的智能化系统。要保持不同种类的模块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送到控制中心,进而使控制中心在调节系统和执行机构方面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防雷系统
雷电容易对弱电智能化系统产生干扰,所以弱电智能化系统应具备防雷系统和相关技术。在防雷技术的应用中应重视对网络和核心控制设备的雷电防护,如电脑、采集终端、控制装置等,应足够重视。这些设备容易在雷电中受到影响而失效,且价值相对高。所以在防雷措施的选择和应用中,应对这些设备做强化保护。在实际的应用中工作人员应重视对电位的平衡,保证隔离屏蔽的效果,同时引入过流、过压的保护措施,以此达到整体防雷的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前进,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将获得更大的进步。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水平。同时也应注意的是在智能化系统应用中应重视对其施工环节与质量严格控制,保证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应用中起到应有的效果,帮助建筑工程实现更多的功能,并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青, 路昊明, 高敏. 刍议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的应用以及管理[J]. 通讯世界,2014(8):12-13.
[2] 朱宇华. 浅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应用[J]. 信息信,2014(6):15-16.
[3] 董剑. 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要点[J]. 河南科技,2014(5):25-26.
关键词: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施工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s engineering is a hotspo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dustry atten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live up to one's name and exert the investment result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more ordered more effective operation.
Keywords: electrical building;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M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建筑行业与电气弱电智能化的关系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作为传统的建筑业,单纯的人力和机械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高速、便捷、舒适等要求,所以建筑业也紧随时代变化与信息化、智能化结合起来,尤其电气的智能化应用更加完善了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电气是实现设计功能和使用功能的基础,因而,建筑相配套的各种电气安置设备也得到了突飞大进的发展。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其成为建筑中设置智能化系统已逐步成为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系统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遍及各个阶段。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等,工程的全过程中电气智能化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社会智能化的发展,其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二、我国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房地产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模和效率上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弱电智能化作为一个新的发展热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其发展。但是目前智能建筑的实施还不尽规范,在设计和实施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成本整体控制中,从工程的设计、施工到验收,没有严格的管理体制来进行弱电智能化应用的具体限制。建筑智能化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一些弱电智能化没有在建筑业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没有严格的聘用制和明确的责任制,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心大意,不重视工作质量和效率,不去充分利用弱电智能化,加大了工程成本的投入,严重影响到工程效益。
(二)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素质低。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一些设计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赶时间、抢任务,设计质量差、深度浅、详图不全或漏洞百出等问题,无法准确计量工程量,容易造成工程材料的浪费,导致工程成本的提高。专业设计和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智能化电气的设计和施工没有科学的认识,影响到电气智能化的顺利进行。加之管理及用人制度的诸多矛盾的影响,针对每一个工程项目不能选择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才,这不仅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造价、工期,而且影响设计单位的声誉。
(三)工程施工设备的落后。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电气化机械设备,由于单位不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引进先进的设备,一些落后的设备严重制约着工程的进度,同时,也不利于弱电智能化的普及,影响到人们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四)工程受防干扰措施不当。智能建筑环境存在着大量的电气干扰源,如大型的变配电设备、电梯机房设备、中央空调设备的起 /停信号和雷电干扰等,这些设备很容易对智能化建筑造成不利的影响。弱电智能化系统在运行中常常由于抗干扰措施不当,导致设备工作可靠性低,产生错误码、数据丢失等,还可引起系统的死机或瘫痪。
三、完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对策
(一)技术管理方面。面对弱电智能化利用率低的情况,企业应根据建筑智能化的合同和设计方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确定弱电智能化各系统之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建筑材料、装潢之间的联系,以及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和职责的确定,以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些工程施工中的修改调整和再确认工作。抓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弱电智能化工程的确定包括备材料供应,系统技术,设计及工程施工,是系统开通的必要条件,是弱电智能化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点或者难点之一。
(二)设计方案方面。设计作为整项工程的灵魂,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能够为工程建设规划明确的方向。做好工程的设计工作,能够确保整项工程的质量,为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应该注重设计优化工作的管理,采取全过程、全专业的优化措施。抓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重点在设计方案上面,弱电智能化工程设计涉及专业、工种面较广,必须在施工前做好对弱电智能化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工期、质量和减少返工,尤其对弱电智能化工程而言必须对上述图纸、资料进行审核,确保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完整性。
(三)工程管理方面。弱电智能化工程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在某种意义上弱电智能化工程是配合其他工程的工种,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与以上专业配合与协调,尤其在阀门、水管温度传感器、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等方面上,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四)工程检查与验收方面。由于弱电智能化工程包括复杂的设备和系统, 例如一些配管、 线、 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等,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每一个项目完成和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严格记录相关信息, 进行工程的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的交接和验收,提交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以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五)工程设备抗干扰方面。在智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中不仅要注重性能指标和设备的先进性, 更要做好系统的防干扰。保证智能化建筑中,弱电智能化应用的顺利进行。首先,要想提高智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必须从干扰源、干扰途径、受扰设备几方面同时采取多种综合措施进行抑制。其次,软硬件抗干扰措施应根据智能建筑实际的弱电智能化系统情况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科学地实施。最后,需要对干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选用简单、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的有效抗干扰措施,以保证智能建筑系统正常运行。
四、科学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秩序的意义
建筑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是一个从浅到深、逐步深入逐步细化的整个过程,考虑的因素众多,为了全面地判断、解读、研究,使施工工作更加高效、准确和普及,必须做好科学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工作。
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实现其设计功能和应用功能的基础。建筑电气安置工程是科学合理控制电气产品在成本、质量和效果上的必要管理,这不仅可以保管电气项目的工程整体质量,还能够对建筑企业建设成本进行科学合理控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建筑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和建筑业的总体水平,是企业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方式之一。只要我们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工作中做好科学管理,形成良好的秩序,加强对人、财、物的制约,采用合理的策略和手段,对建筑电气安装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就能够加强建筑电气的质量、成本和效果造。
近年来,我国坚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等,这一系列理念都体现着我国将“高效”“节能”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智能化工程工作也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宣传理念。有效地智能化工程控制能够节约社会资源、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完善社会各项基础设施等等,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建筑行业中的电气弱电智能化安装工程贯穿在设计、招投标、施工及建设结算阶段整个过程中。有效的管理,合理分配财力、人力和物力,最终保证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对建筑企业和日后的使用者意义非常重要,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国卿.智能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中国科技信息.2009(12)
[2]贝洪波.浅谈建筑智能化.应用能源技术.2009(2)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常见问题;预防措施
由于我国对高质量、高水平的建筑的需求日益强烈,在施工过程中,智能化弱电系统施工质量往往受到较大的关注。然而,由于智能化弱电系统对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要求很高和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缺乏,以至于弱电系统在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往往被忽视,并成为影响系统的主要因素。作者通过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对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施工过程中容易影响质量,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进行分析,使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就能减少和避免质量隐患的发生。
1 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1 防雷接地施工问题。在防雷和接地施工中,易发问题有:避雷带,导流板,均压环和接地搭接长度不够,搭接焊缝焊接不充分;需要沿计算机机房墙体四周分别均布安装环行均压环,并满足至少两点与接地极相连,施工中往往只有一点连接;接地装置引出的端头位置发生遗漏;屋面栏杆接地连接施工中,会出现壁厚和连接方式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检测方法不当,也会产生误差,使不符合要求的接地系统当作合格系统使用,产生隐患。
1.2 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问题。垂直电缆固定支架太小;电缆过墙、入柜、入配电箱处遗漏防火隔板;电缆敷设不规范,遗漏标识牌;建筑电气布线颜色繁杂,未按规范颜色选择相线、零线和接地线;配线柜、配电箱中的插座和开关安装不规范;线缆屏蔽层未良好接地,造成信号干扰。
1.3 线管及桥架施工问题。穿线管采用钢管时,断口处未打磨处理,焊口处工艺不佳,产生结节、焊瘤或线管变形,穿线时会损坏电缆绝缘层;线管敷设深度不符合标准要求,剔槽太浅,影响墙面质量;进入箱体内的线管不直、管口不畅,影响施工工艺;敷设穿线管时,强、弱电之间距离小于规范要求;电缆桥架未接地等。
1.4 配电箱安装问题。不按照设计要求选择标准箱体是常见问题;配电箱体薄,刚性差,导致安装后箱门变形;箱体内部设备配置不满足设计要求,缺少接地母线排,零排和地排共用母线排,或者工作零线与箱体连通等;箱门没有接地;二次安装时采用气体切割进线孔,导致箱体防腐层被破坏;配电箱安装与墙体缝隙填充不平整,易开裂。
1.5 布线施工问题。线缆采用管道敷设时,出现接头,产生隐患;铜、铝线相连,未选择转接头,直接连接;线缆对接时不使用套管接头,接头处尽用绝缘胶带简单缠绕等,这些问题将导致严重的电气安全隐患。还有,不同回路的电线在同一穿线管敷设;穿线管端口未增加绝缘保护帽;相线,零线,接地保护线和其他电线颜色混合,未按规范区分。信号线、控制线、视频线、音频线与供电线路共路敷设,线缆屏蔽层未按要求接地,影响弱电信号质量等。
1.6 插座盒、面板安装问题。线盒埋深、标高不一;同一层面或者房间内的面板布设标高、间距不统一;盒内导线余量不足或者过大,导致安装后面板受线缆影响,外形不美观,随着塑料制品的老化,日后将造成安全隐患。
所以,在弱电系统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否则将直接影响弱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相关解决措施
2.1 防雷接地施工。(1)应加强岗前培训,严格技术交底过程,做到使操作者了解施工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2)加强现场检查,防雷接地施工属于隐蔽工程,项目监督检查人员须全过程跟踪检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搭接长度;(3)按照检测要求,及时进行测试,阻值不达标准,及时调整接地方案。
2.2 电缆敷设施工(1)布线前在导线两端贴好标签,标签清晰牢固、不易脱落;(2)加强工艺检查,桥架敷设的线缆必须分段固定,线束绑扎摆放整齐,不得纽绞,穿线时不得用力蛮拉,以免损伤线缆;(3)导线在出管口、线槽口时,必须有保护,以免对导线造成损伤;(4)线管、桥架切割时,应避免在已穿线的情况下进行切割或气割,以免灼伤和烧坏导线;(5)导线的两头应留有一定的余量;(6)导管、桥架弯头配件必须与电缆的弯曲半径相适应;(7)对于外管铜铝连接地带的过渡处外管铜铝要涂抹黄油,以减少氧化速率。
2.3 线管及桥架安装。(1)认真核对图纸,在材料进场检验时,确保规格满足规范要求;(2)施工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如:工程机械用手肘弯曲机,无焊接焊接弯曲;(3)金属穿线管严禁焊接连接,应选用扣压式连接或者套接,薄壁钢管根据设计要求,也可选择螺纹连接;(4)电缆桥架连接,必须在连接板处用铜芯接地线进行连接;(5)桥架的安装距离应符合强弱电分开,如空间有限,两种桥架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要求,防止信号干扰。
2.4 配电箱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严格检查,确保采购的产品箱板厚度、规格和外观防腐要求;(2)零母排与地母排应分别设置,地母排与箱体可靠连通,配电箱带有器具的铁制盘面和装有器具的门及电器的金属外壳均有明显可靠的PE线接地,PE线不允许利用盒、箱体串接;(3)布线、穿线施工中,严禁在穿线孔处随意钻孔和铰孔;(4)配电箱上配线需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在活动部位应该两端固定。盘面引出及引进的导线留有适当的余度,以便检修;(5)导线剥线处不应伤线芯或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6)接零系统中的零线应在箱体(盘面上)引入线处或末端做好重复接地。零母线在配电箱上应该用绝缘零线端子板与箱体隔离,零线端子板分支路排列位置,应与熔断器相对应;(7)同一端子的接线孔导线最多不超过2根,确保导线截面积相同,如零件完整,锁紧垫圈。
2.5 插座盒、 面板安装问题解决措施。(1)施工前事先与墙面和装修施工单位做好协调工作,提前制定出安装位置和预留空间计划;(2)面板接线时,将预留在盒内的导线剥出适当长度的芯线,引入面板孔,用配套螺丝固定在面板上,将接好线的面板找平找正,再与出线盒安装孔固定牢;(3)控制好预留孔洞位置,安装的具体高度和位置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一般明装插座盒距地面高度为1.8m;暗装插座距地为300mm;(4)确保面板的水平和垂直,安装完毕,面板与墙面应没有间隙;(5)在安装前应确定好尺寸,确保安装完毕后线头不外露,单线应弯曲成双插入孔中,压紧导线。
3 结语
智能化弱电系统施工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其施工技术的进步决定了质量的好坏。因此,为了避免智能化弱电系统出现质量和安全隐患,施工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控措施,加强对智能化弱电系统施工技术处理,严格控制其施工的进度,要对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个阶段进行严格要求,确保系统功能。在智能化弱电系统设备安装过程中,要通过当前各种技术手段分析检测,提高其安装质量,以保证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正常运行,提高建筑系统安全,保证智能化弱电系统的使用功能。
【关键词】弱电工程,智能化,分析探讨,弱电工程设计
目 录
前言………………………………………………………………………………………………
1. 一、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概念及应用重点……………………………………………………
1,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概念………………………………………………………………………
2,弱电智能化的应用重点………………………………………………………………………
2. 二,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总设计…………………………………………………………
1. 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
2. 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
3. 技术文件管理…………………………………………………………………………………
三、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医院系统中的应用………………………………………………………
1.营造了方便快捷与舒适整齐的环境……………………………………………………………
2.构建了服务管理的数字化平台…………………………………………………………………
四,弱电智能化应用展望…………………………………………………………………………
五,结束……………………………………………………………………………………………
参考文献……………………………………………………………………………………………
前言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是目前国内智能化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为使智能化建筑名副其实和发挥应有投资效果,本文对智能化系统的概念以及应用重点,弱电工程设计分析与探讨,以推进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更有序更有成效地运行。
一、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概念及应用重点
1,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概念
弱电智能化系统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安保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四大类,共四大类15个子系统,营造了面向大众的人性化就医环境,构建了服务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系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优化管理、控制运行、便于维护、舒适安全、高效节能及安全可靠的工作、生活环境。
,2,弱电智能化的应用重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图像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A+4C”技术)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全面支持。智能建筑中的弱电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控制电压等低电压电能,有交流与直流之分,如24V直流控制电源,或应急照明灯备用电源。另一类是载有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信息源,如电话、计算机的信息。
二,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总设计
总体设计是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关键与核心所在,设计必须保证符合弱电工程的基本规范,符合国家或地方出台的标准,满足智能化建筑的功能要求。
1,.弱电工程承包商的选择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标志就是弱电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承包商的选择是整个施工的关键所在。施工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承包商的选择。根据弱电工程的特点和目前国内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成败的分析表明,通常由系统集成商(主承包商)或者业主对各子系统进行总体协调、管理与控制的工程运作模式较多,选择一个称职的主承包商(集成商)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系统集成商是技术能力、工程管理、组织能力三者有机的“集成”。
2.弱电工程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系统维护和管理不仅是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取得成果的基本保证,并且是智能化建筑的业绩与成果、投资回报的基础。
三、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医院系统中的应用
当前医院的建筑发展方向就是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4C 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图像显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弱电智能化系统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实现了最优化组合,也为建筑物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个合理、节能、舒适的环境。毋庸置疑,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医院建筑的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对我国医院的弱电智能化系统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必须严格执行及采用国家规定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以病人为中心”,大力贯彻与坚持科学、安全、实用的原则,从而提高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建设质量。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医院的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1.营造了方便快捷与舒适整齐的环境
患者进入门诊大厅通过导医图及显示系统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医院基本情况、科室分布、医疗专家、各类收费标准、医保政策等信息,大楼内运行的OA、HIS、LIS、RIS 等信息系统将门诊、急诊、病区及检查检验等各项操作全部数字化。从优化流程、方便病人的角度出发,将门、急诊病人挂号、就诊、交费、检查、检验、取药及治疗等医疗行为均集中在1~5 楼,且标志清楚、流程合理,保证了各项功能的良性运作。在门、急诊候诊区及公共区域,安设置了多媒体、有线电视及背景音乐系统,电视节目及背景音乐烘托出了一种轻松和谐、舒适安逸的就医环境;各挂号处分别设有自助挂号机,病人可自行选择挂号类别;一卡通系统一次缴费, 多次( 执行科室) 费用确认,减少了病人排队次数及等候时间;门诊大厅、急诊室、检验科分别设置检验结果查询与打印系统,患者根据需求可随时查询或自助打印结果报告单;手术视教监控系统可向病人家属(根据需要)提供观看手术过程的个性化服务;楼内设有自助银行、小商品超市及快餐服务区,人性化服务周到、便利、快捷。
2
.构建了服务管理的数字化平台 IBMS 实现了建筑物内设备的自动检测和优化控制管理及信息资源共享,为建筑物的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一是工作效率显着提高,在总控中心的BAS 工作站上,管理人员可以对所有被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可对大多数设备进行人为控制或由系统自动记录保存,无须专人到现场抄录,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运行成本明显减少,系统采用远程网络自动化监控和有效调节,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减少能源浪费。
3.建立了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系统
医院楼宇自控系统采用集散型控制方式,即现场区域控制、计算机局域网通讯,最后进行集中监视、管理的系统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保证每个子系统都能独立控制,同时各关联子系统之间的互动集成在统一的软件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进行综合管理,在中央工作站上集中监视和联动控制,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完善、性能可靠。
四、弱电智能化应用展望
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在建筑中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医院、银行,企业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来说较为普遍了,所以,在未来,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其在银行,企业中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也应成为重要的管理内容。的建筑中已很普遍,因此,弱电智能化建筑在医院的广泛应用是今后的大力发展方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可以给医院的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收益,为医院营造一个现代化的、快捷方便的、舒适的环境,为医院的集成化管理提供便利的、高效节能的条件,更易于医院的设备设施维护。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不仅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知识的全面支持,更需要设计人员严密细心的设计、施工管理人员责任到人、真正从源头上把好关、肩负起安全责任,切实把建筑安全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