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研讨会范文

劳动教育研讨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教育研讨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教育研讨会

第1篇:劳动教育研讨会范文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有许多中小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加强了心理教育的探索,并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为什么要加强学校心理教育?怎样实施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基储原则、内容、途径、方法是什么?心理教育效果如何评价?等等,都需要具体深入地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探讨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是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近百年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历程,中小学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偏重于传授系统的知识;第二阶段,重视加强“双基”教学,培养智能;第三阶段,既重视“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又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

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和凯洛夫教育学,再到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的教育”、阿莫纳什维利等倡导的“合作教育学”、上海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等等,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这三个阶段的历程。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阶段。各国都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目的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首先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且特别强调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1972年,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偏重强调使整个人类的各民族掌握生存的技能和能力,因而提出“学会生存”的教育主题,到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又一致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关心科学。其实质是强调未来21世纪的人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成立了从事心理教育的专门组织,如日本中学里设“生活指导部”,台湾、香港的中小学普遍设立“辅导处”,制订有关心理教育的实施纲要并组织实施。人们对健康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正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或缺损,而是指完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学校的健康教育也由偏重于生理卫生教育而发展为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教育在内的全面健康教育。

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面向21世纪,在调整中小学培养目标时,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如日本强调学生现阶段应具有“宽广胸怀、健康体魄、丰富创造力”,具有“自律精神与公共精神”。1988年《美国的潜力---人》研究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应培养人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高度适应性;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识,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法国的教育目标中提出:“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的潜在能力,并能创造自己的未来。”澳大利亚未来教育委员会的埃利亚德博士认为:“21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首先是创造,应重视发展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应善于和别人搞好关系。”

与此同时,对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国际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如1989年1月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合作召开了“亚太地区小学生情感教育研究会”,会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内容、方法,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品质:理解情理、体谅他人、互助合作的精神;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有责任心、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困难,能自控、自信、自爱。

二、心理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也可以进一 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分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社会文化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因此,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在学生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教育影响使学生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品质,人们通常把学校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但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还应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即心理教育)。当然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1.心理教育与德育

德育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在目前实施的《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心理品质的目标要求。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里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基础---体格;人格的价值---品格;人格的特征---性格。

由此可见,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一定也具有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和心理机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2.心理教育与智育

智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智育的首要任务。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 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结果。因此,智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都能提高学习效果,提高认知结构水平。而认知结构则是衡量智力水平的标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3.心理教育与美育、劳动教育

学生的审美活动伴随着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审美个性和审美能力。劳动教育是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及劳动习惯的培养。美育和劳动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学生一定心理水平基础上,通过心理的内化和外化活动来进行,并且整个教育过程始终渗透着心理品质的培养,如激趣、陶冶情感、锻炼意志以及塑造个性。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可以为美育和劳动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美育和劳动教育效果;还可以增强美育和劳动教育渗透心理教育的目的性,发挥其心理教育的功能。

4.心理教育与体育

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胳肌肉运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情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卫生综合保剑心理素质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体育活动,尤其是竞技性体育活动别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

体育对心理教育的作用也已被教育工作者所认识。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放松紧张心理,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通过运动中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速度知觉的训练提高观察力;通过技巧动作的训练培养注意力;通过长跑运动培养意志的坚韧性;通过球类运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及团结协作的心理品质,等等。

总之,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素质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心理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的能动性,开发心理潜能,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心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当前中小学生素质现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心理素质欠佳,而且心理素质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心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对3000名学龄儿童的抽样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占20%多(而有生理问题的仅占1.3%)。即使被称为学之骄子的重点中学的学生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问题。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上海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中属心理不健康或不够健康者占25%。近些年,升入大学的学生中因承受不了学习、生活、感情上的挫折,或因人际关系不和谐、孤独、忧郁而导致失眠症、偏头痛症、人格异常甚至自杀者的比例有所上升。据有关资料表明,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人数占休学、退学人数的64.4%。

众所周知,“后进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难题。许多研究认为:绝大部分“后进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绝大部分的学生在社交、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适应性水平明显较低,对社会和环境适应不良,社会技能和学习技能落后。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意志薄弱,性格偏执等,这些心理问题抑制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导致学习困难和情绪消极。

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但就教育因素而言,不能不说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思想及其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学生的素质发展走向片面或畸形,片面的知识传授、机械的技能训练等智育活动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并以牺牲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中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德育、审美、劳动教育,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

所谓的重视智育,也只不过是重视升学考试学科的知识传授,强化那些直接影响考试分数的能力因素,比如抽象逻辑的思维力、比较机械的记忆力和“纸上谈兵式”的解题能力,对形象性、直觉的智力因素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比较薄弱。这种教育脱离了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中,各种矛盾冲击着学生还不健全不成熟的心理,常常引起他们的心理困惑、冲突和挫折,在无力克服的情况下,脆弱的心理承受力一 旦被压垮,便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第2篇:劳动教育研讨会范文

关键词:中学教学;化学实验课;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253-02

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在每所学校都需要开展课程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已被我们辛勤的教师们探索出多种,笔者更加在意的是实验课这一环节,在当前大力推举素质教育的形势下,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手与脑、手与眼的密切配合,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实验过程中使用观察、分析、综合、推理等方法的能力,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实验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实验可以丰富学生对有关物质性质的认识等,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酸碱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整册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了分组实验的形式来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就非常自然的克服了难点。实验需要学生勇于探究,不怕失败,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团结合作,这些都是科学精神的内涵。总之,通过规范、科学的实验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可以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实验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可以真正地体会实验探究的奇妙和化学学习的乐趣,这样就增进了学生对科学的情感,也就初步形成了科学实验探究的能力。例如“探究NaCl、NH4NO3、NaOH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充分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通过学生讨论筛选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归纳出“物质溶解时伴有能量变化”的结论,并在实验设计上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另外有的实验可以当家庭小实验,例如“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鼓励学生在家完成,然后拿到课堂上展示,在教学中我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实验,总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逐步学会探究,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价值。

三、以实验为纽带,树立环保意识

化学因素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当今环境的问题,都源于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盲目地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结果。化学实验过程中常产生有毒气体、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实验中设法把污染物处理掉,处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最终把这种行为内化为习惯,这对于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有直接影响。如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同时,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欲望。

四、以实验用品和现象为媒介,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

规范、洁净的实验台,各种透明玻璃仪器的优美外形和美丽折光,整齐有序的实验装置、五彩缤纷的溶液、巧夺天工的晶体等,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在美的氛围中做实验,学生的心情是美的,学生的思想也会变得更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审美。

五、以实验准备和实验结束为契机,进行劳动教育

学会劳动是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准备实验往往由教师完成,我们不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给人带来的快乐,实验结束后,实验室的卫生打扫和实验用品的回收都让学生来完成,坚持下去,习以为常,学生会更加爱护实验环境,并养成劳动的习惯。同时,自己的事自己做,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六、利用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利用实验室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放开学生的双手,放飞学生的想象,为学生的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从自己的小制作中不但培养了动手能力,而且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科学的魅力,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小实验解决了困惑。学生动手搞小制作和小发现把美妙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引领学生在化学世界里放飞梦想,从而为创造文明埋下了种子。

在这里,学生自主合作设计实验,自主合作完成实验;在这里,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在这里,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总之,化学实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看不完,也捡不尽,学生通过这些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化学实验活动,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学会创新、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学会劳动等,利用化学实验课进行素质教育应以隐性教育为主、点拨为主,以循序渐进的培养教育为主,不能追求“毕其功于一役”。

参考文献:

[1]张健如.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发挥实验教育功能――在第八届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

[2]王福义.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化学教育,1999,(09).

[3]徐勤.化学实验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与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2).

第3篇:劳动教育研讨会范文

一、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责任

传统的应试教育,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学科分数,教师成绩――学生及格率和优秀率;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等。教师热衷于辅导尖子生,而学困生备受冷落歧视,心理自卑,长期处于失败和痛苦之中。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学历仅仅是敲门砖,“特殊”待遇的学生将来不一定成才,被冷落的学生中将来也有优势。作为语文教师,应摒弃陈旧观念,坚持育人第一。课上与学生良性互动,既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又要面向全体,不能单纯地为了考试而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因人而异;同时充分运用教材中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方法,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认识人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二、不断提高师德素质

我认为,教师一以贯之保持良好的师风,对学生来说是一面镜子,其作用不可估量。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比如在纪律方面,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工作上兢兢业业、雷厉风行。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要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乐于奉献,“一生之际在于勤”,勤于备课、辅导学生、改作业、思考问题、钻研业务、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总之,教师勤快,就会培养出同样风格的学生。再说,大多数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还须与学困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平等关系,切忌用简单粗暴、居高临下的态度压服学生;要弄透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和成因,对症下药施展有效的教育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此外,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在艰苦条件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三、着力提高语言修养

语文教师相对于其他教师而言,更应该“能说会道”,这是职业需求和工作的必备条件。我们经常发现,相同的课时、学生、教学内容等,同龄人、同学历的教师授相同的课程,由于语言基本功的不同,教学效果有时会大相径庭。善于表达的教师,课上口若悬河,把枯燥的课堂演绎得精彩纷呈,学生兴致勃勃,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反之,不善于表达的教师授课则是老生常谈,甚至使课堂面临一潭死水的尴尬境地,学生索然无味,学习效果则事倍功半。所以,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语文教师应当在语言修养上多下功夫。

首先,对自己授课内容非常熟练,烂熟于心。同时课上还要注重情感的交流,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其次,语言要简洁生动,通俗易懂;比喻要形象,既有直观性,又有启发性。不拖泥带水,不留口头禅。最后,优美和谐的语言节奏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语气、语调等都必须在课前认真揣摩。那么课堂上,教师得心应手地运用各种教法,学生的学习气氛活跃、情绪高涨,必然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平时多看、多思、多听,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是语文教师提高语言修养的重要途径。

四、苦练内功,完善自我

在农村初中工作,青年语文教师成长有着先天不足,诸如生源素质差、学校硬件不配套、参加培训机会少、科研气氛不浓等。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业务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善于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促进教学质量的再提升。练好内功贵在坚持,比如阅读报纸、杂志、教育类论著,随时写好教育心得;参加学校的各类教科研活动,如说课比赛、专题研讨会、撰写论文、上公开课、观摩优质课等。在撰写论文时,预先要检索古今中外文献资料,确保资料翔实、数据准确;然后梳理材料,剖析材料的意义;而且选题的角度尽量要小,有价值,有新意,内容的阐述要具有逻辑性、准确性。有机会上公开课时,更要善于表现自己,不怕丢丑,努力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施展才华,甚至可以邀请学生家长或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听课。另外,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多听课,学习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年青教师必然会扩大眼界、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增长见识,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

五、提高科技素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量剧增且更新速度快,语文和其他学科联系很紧密,课本中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学科间的渗透性日益增强。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说明文单元往往有与生物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高新科技”,网络技术、克隆技术、航天技术简直把学生引入了光怪陆离的世界;九年级语文专题则涉及到物候学、统筹学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应当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力争做到“专才”与“通才”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多读一些科普读物,成为爱科学、学科学的楷模,不断地把学到的最新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学生心灵深处播撒科学的种子。总之,要博览群书,以百科知识丰富自己,提高科学素养。

六、具有良好的身心审美素质

第4篇:劳动教育研讨会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内涵,实施,解析

 

引言:

素质教育是一个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过程的核心话题,作为20世纪90 年代迅速兴起的中国高职教育,是否应该成为一种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应该怎样构建?成为很多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贴近社会,贴近民生,是应试教育特征鲜明的高中后职业教育,应该成为一种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围绕“职业素质”来做文章我们提出,新型的高职素质教育模式构架应该从组织机构改革、教学改革、综合人文素质拓展和考试考核方法改革等全面着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参照国外发达职业教育经验和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深度地创新构建。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 ,通过教育培训、 职业实践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品质和能力 ,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从企业对就业者的要求来看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可分为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职业素质:基本职业素质指所有“ 职业人 ” 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 ,主要体现在责任心、敬业精神、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是相应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质 ,即良好的职业技能。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要素构成来看 ,可以将职业素质分解为三大构成:身体素质、 心理品质、 思想道德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从业者必备的、 对职业岗位 (群 )工作起保障作用的因素 ,可称之为保障要素;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反映能力是适应职业岗位 (群 )工作并支撑从业者整个职业生涯所必备的素质 ,可称之为支持要素;而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是为个体职业生涯发展、 自我潜力发挥服务的要素 ,可定义为发展要素。

一、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

1、素质

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毕业论文,内涵。先天素质,是通过父母遗传因素而获得的素质,主要包括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身体其他方面的一些生理特点。后天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而获得的。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2、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之所在,而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中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此,职业素质是素质的主体和核心,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适应素质、创新素质等。

(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是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心理品质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方位认识人的精神素质构成。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征,既要看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树立严格的纪律观念,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

二是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教育,主要是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应注重学生综合归纳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还要进行具有现代文明素质和管理、组织才能的训练。把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起来,把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衔接起来,把应用目标与学术目标结合起来,把社会发展与个性发展协调起来。

三是高职院校的职业心理教育,主要是指与人所从事的职业匹配的心理素质教育。毕业论文,内涵。高职院校职业心理教育,旨在协助大学生解决其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职业选择和适应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提高其自我决策的能力,启发他们从自身的愿望和特点出发,采取最佳的途径服务社会,并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优化。帮助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去追求职业目标。

四是高职院校的职业审美教育,主要是审美教育在职业岗位领域的延伸和扩展,是对专业技术人才在审美修养方面的特殊要求。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职业岗位操作能力,而是从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知识广博、技术专长,而且还要情趣高雅;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现代型专业技术人才所具有的素质,包括职业技能、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创业能力、人文素质等,其中就包括审美素质。 让高职院学生具备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审美素质,即职业审美素质,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是高职院校的职业劳动教育,主要是与未来职业活动相关联的职业劳动意识的强化教育。强化职业劳动意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内容,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及发展,以及对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创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为全面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与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应该设立职业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中心,负责全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其职责,包括收集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信息,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提供各方面信息参考;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校内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及学生对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需求情况,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依据;组织召开职业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制订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管理

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探讨各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色,建立具有本校高职特色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负责组织召开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研讨会,交流职业素质教育课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探讨推进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二)建立向职业素质教育倾斜的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完善和创新高等职业人才素质培养模式,体现在实训模式和质量评价机制两个方面:一是从改革实习、实训模式入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充分实现实习、实训的最大价值。拓展“边实习边就业”、“预就业教育”的格局。在实习、实训中,将顶岗实习纳入学分制,将企业鉴定作为学分的评价依据,加大素质考核的分量,从而加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最大程度地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空间。二是探索向职业素质教育倾斜的人才培养技能评价机制,必须推行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实施“多证制”。高职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职业技能考试,应从设备、师资、制度上保证各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从事一门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水平等级的培训与鉴定,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必须引入用人单位评价机制,把学生是否达到企业岗位要求作为素质培养的最终评价标准。

(三)加强就业与创业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根据生源结构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培养高职毕业生的良好就业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就业素质,要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纳入高职人才培养计划,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分阶段、分层面进行就业指导。开展多种方式的就业指导活动:利用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指导;办好供需见面的双向选择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招聘活动;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办好校园就业专门指导网站,为学生搭建网上就业指导平台;对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既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又可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用于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毕业论文,内涵。创业素质的核心是创业能力,需要创业者在青少年时代打好创业教育素质的基础,就要培养学生发现与捕捉机遇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毕业论文,内涵。毕业论文,内涵。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建设一支有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

(四)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高职院校的人文环境建设时,要将与学院专业设置有关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将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源泉,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内涵与特色才能真正创立和形成。一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引进,如诚信文化、人本文化、尽职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非常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想、社会现象及热点问题,以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将诚信、人本、尽职的道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企业管理文化的引进。高职院应将企业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规章制度等,与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严谨态度和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建立起富有企业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

(五)培养优秀的职业化教师

高职院校可借鉴美国,以各州为主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做法,对职业院校现有师资队伍进行有计划的送培,在校职业教育师资班学习的学员,可按照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要求来进行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课和教育学课程之外,还可设立有关专业教学方法及大类专业技能课程。当地政府可以借鉴日本经验,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任务,建立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系统。毕业论文,内涵。通过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师资实现对高职

学生的高质量培养。在终身教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环节上,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李丹,刘霄骁.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学校精神刍议[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2).

[2]邓泽民.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3]刘平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第5篇:劳动教育研讨会范文

关键词:课程领导;革新策略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brings a big challenge to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problems which has occurr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can not just be attributed to teachers' cap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or curriculum evaluation. They are problems of the school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curriculum leadership.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of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should emphasize school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 strategy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mportance must also be attached to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school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regrouping school organizations and optimiz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 reform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Key words: curriculum leadership;innovative strategy

新课程改革实施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持续的挑战。新课程改革之初,改革的重点落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着重从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寻找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便捷路径。而现行学校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如何应对新课程的挑战,并没有成为关注的焦点,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都显得很不够。许多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仍然沿袭过去的管理方式“有条不紊”地靠惯性进行管理,在热闹的改革现象下面,僵硬的管理机制顽强地按自己的轨道运行,致使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逐渐被老的学校运行方式所同化,新课改对学校造成的冲击最后仅仅体现为新教材的使用。本文主要探讨新课程实施对学校课程领导的革新要求和革新策略,兼及当前迫切需要引起关注的课程领导问题。

一、革新课程领导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探讨课程领导发生变化的意义和方向是必要的,从改革的实际中分析具体的情形更能够获得行动的方向。来自实践的案例往往是改革的最真实的写照。

案例:“新课改”怎会加重学生负担

今年6月2日,我市召开了由一线实验骨干教师参加的座谈会,从各校汇报的情况来看,实验的情景不容乐观。综合各校的情况看,我市现在新课程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少数努力强迫自己用新课程的理念、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课的教师,所在班级学生在统一试卷的考试中成绩一般,教师承受巨大的压力;二是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中按少许新课程标准要求上课,给予学生一定合作学习的时间,但每堂课几乎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得在课外抢时间,用老方法补课,教师累学生也累,学生负担进一步加重,考试效果也不十分理想。由于绝大多数教师都按这种方法上新课程,学生课业负担在传统的基础上又加重了一层;三是干脆就借用旧教材,老方法上课,落实知识点,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记题型和解法,这样的教师为数也不少,考试中学生的成绩比较好,教师也比较轻松。

这些问题,不是新课程改革本身带来的,而是在进行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因为学校和老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和执行不力引起的。说实话,许多参加实验的教师根本就没有认真学习或研究过新课标。原因很简单,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学校对老师的考核制度没变,考核方法也没变,学生的学业考核方法即考试方法也没变。要想学生取得好成绩,最拿手的方法是传统的方法,目前最能在短期内得到很好收效的也还是原来的“满堂灌”和“题海战术”。有如此的捷径不走,难道还要老师舍近求远吗?我们一线课改实验教师普遍认为,这是个无法回避且无法解决的问题。新课改原是想让学生能摆脱目前被动学习的现状,想让学生彻底地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可一年的结果却是如此具有讽刺意义,新课改非但没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相反却是在原来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份负担!这难道不让人反思吗?[1]

上述案例反映了新课改实验中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的担忧,即考试评价方式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甚至有的教师指出,评价方式不改,新课程最终会走向失败。将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结到评价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这一方面无限夸大了评价的效能,另一方面掩盖了学校运行中的深层问题。从表面上看,案例凸显的是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业的评价问题,而深层次上看,是学校乃至地方教育行政对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管理和领导上的要求准备不充分的问题。实际上,课程领导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自觉地将课程领导的方式和行为转变与课程实施联系起来的,就更是凤毛麟角。

目前,地方和学校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中,普遍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集中听专家报告,包括通识讲座、课程标准解读和新教材特点介绍;组织校长和骨干教师到一些先行实验的地区和学校参观、听课,回来后向教师传达。这种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式,在效果上必然会造成上述案例所反映的那种情形,按一位校长的话来说,“听大报告,听了激动;看学校,看了感动;回学校,还是不动”。这也是当前课程领导在应对新课程改革实验上的一个误区,课程改革中至关重要的课程领导问题被简单化和严重忽视了。

将新课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归之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不公平的,将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命悬于评价考试改革也是片面和危险的。课程领导的问题作为新课程实验中一个不可回避的方面,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新课程给学校带来的是全方位的检视和重建。这样,教师在新课程中的适应问题就不再是教师个人的问题,而是应当作为学校的组织行为问题受到审视。革新的课程领导对当前新课程的良性实施具有现实意义。

二、革新课程领导的策略

革新的课程领导在视野上的拓展可以给我们当前改革带来启示。James G.Henderson和Richard D.Hawthorne在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一书中,对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课程评价、学校与社区、学校文化、学校组织的发展和学校课程领导者等从传统到变革的转型进行了批判式的探讨。正如作者在序言所指出,革新的课程领导的基本理念是,一切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与落实,皆须考虑学生是否能从教育当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果。[2]这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但美国学校教育的普遍情况与我国学校的普遍情况相去甚远,除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少数学校正在接近高质量高水准学校外,绝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情形并不令人乐观,尤其广大农村地区,过高的理念和过于苛责的教育教学要求给学校新课程落实会带来明显的负效应。因此,根据我国学校自身的状况,探讨当前课程领导的基本要素和革新策略就尤为重要。

(一)学校的教育哲学和课程实施策略的革新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重新审视学校的办学理念或教育哲学,使之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相呼应,应是学校应对新课程改革的首要反应,也是课程领导在变革潮流中走向革新的第一步。一些学校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已经形成自己的教育哲学,但这些理念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时展和改革将赋予它新的内涵,甚至重建新的教育哲学。而形成新的教育哲学和学校课程实施策略关系紧密。

北京景山学校在多年来形成的“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基本理念下,按照21世纪对学生发展的要求,赋予它新的内涵,基础发生了转变,个性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根据新形势和理念的变化,提出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程策略,以“三个面向”为指针,构建北京景山学校新的课程体系,即优化基础学科课程,加强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校园环境课程,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调整和改革学校课程。学校和教师通过调整课程计划和结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个性化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课程结构更符合学生个性、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①

处于四川北部山区的阆中中学,将办学理念定位在“着力现实成功,服务终身发展”,并阐述了“六坚持六促进”的基本内涵:坚持树德养性,促进师生形成健全人格和心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人人成才;坚持“三衔两分”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特长;坚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坚持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素质能力不断提高。在课程领导模式上,形成了“协同──综合”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其内涵为:整合教育资源,综合实施升学预备教育、艺体特长教育、职业预备教育、劳动就业教育。在课程实施策略上,提出一条结合当地实际、体现特色的发展思路:整合教育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把资源优化为教育力,把教育力转化为生产力。他们提出:强化劳技课程,建立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制定实施综合实践类课程方案;开拓性地进行农业科技劳动教育;将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直接进入科技兴农和经济运作的社会体系中。在新理念新策略的指引下,阆中中学闯出了一条农村中学实施新课程的新路。②

校本研究的兴起,为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调整学校定位,制定符合实际的课程实施策略提供了动力。学校在办学理念和目标上,除了坚持传统的合理的内核,能否及时生成新的理念和目标,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是一所学校保持创新的重要因素。

(二)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整合革新

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整合革新是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步骤。特定的课程设计要求特定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方式的组合与之相适应。课程设计中对教学方式做综合的考虑,使课程与教学一体化,可以减少实施新课程的头绪,有效地在教师中树立课程教学整合的思想。

我国目前将学校课程领域大致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狭义),形成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划分主要是按照各类课程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时间和地位而生成的,有利于国家和地方对学校课程进行明确的量化统筹管理。但是,对具体的学校而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截然分开,不利于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整体运行。对这些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和安排,尤其是注意加强各类课程的内在联系,对新课程在学校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有的学校将这三类课程综合地按照其性质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等新三类课程,新三类课程中每一类都可能既包含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又包含学校课程(狭义),从而获得课程与教学管理的灵活性。

有的课程形态,如综合实践活动,在性质上被规定为国家课程,给予了固定的课时,提出基本的要求。但因其性质,它主要是由地方管理、学校实施,充分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国家、地方和学校各自的侧重。学校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方式,就课时而言,它可以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时间结合起来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对课程的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的追求,构成了当前新课程整合的突出特点。均衡性和选择性是任何课程结构改革都必须要考虑的目标,二者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很难截然分开;综合性并非是任何课程结构必须考虑的问题,但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而言,综合性构成了课程结构改革的最主要的目标,也是体现课程结构发生实质变化的主要指标。

课程的“均衡性”实质是获得课程设置的平衡,新课程的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2)合理地设置各门课程或学习领域的比例;(3)地方和学校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和调整权限;(4)依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的课程门类;(5)按照九年一贯的整体考虑设置课程。

课程的选择性的实质是为地方和学校根据学生的差异,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各地和学校在课程结构上的创新和发展,鼓励学校通过设置有特色的课程,体现学校的特色,实现学校改革的内涵式的发展。新课程需要体现较大的选择性,以增强新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个体的适应性。新课程的选择性实际上也体现了对课程权力的一种重新分配,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增加地方和学校对课程选择的权限。新课程的选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和学校对分科和综合的选择;(2)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3)各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内增加弹性内容。

新课程的综合性实质上是体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整体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设置、学科内部结构的更新、教学和学习途径的变化、课程评价的调整等都受到课程综合程度的影响和制约。新课程在综合的程度和选择性上都做了恰当的处理,采取的是一种积极稳妥地走向课程综合化的步子。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综合化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按照综合或整合的思想重建各门学科;(2)设置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需要准确地理解上述课程整合方向和性质,调整自身课程整合革新方向。

(三)学校组织的重组和行为优化

学校组织的重建和行为优化,是学校应对变革的主要措施。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波伊尔在《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中,讨论了基础学校的四项优先:第一,把人们团结起来,以建立社区;第二,把课程结合起来,以达到连贯一致;第三,把资源综合起来以丰富学习环境;第四,致力于品格的塑造。[3]这为基础学校的重组提供了参照方向。

新课程改革在学校建设方面的主要目标,应是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的组织,使之能够应对内外的挑战。所谓学习化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的实现,组织绩效可以大幅度提高。那么对学校来说,它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且也是教师不断从教学实践中继续学习的场所。把学校建构成一个学习化的组织,这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4]这种高要求对当前大多数学校来说,是难以达到的目标。即使在北美,学者也在批评:“学校现在不是一个学习机构……让我们仔细看一下学生,看一看为什么最近改革的努力失败,看一看从局部的成功中能学到什么,看一看校长和教师还有什么新的工作需要做,以便把学校从一所官僚主义的机构转变为一个兴旺的学习者的社区”。[5](56)相比而言,我国目前学校运行机制更是需要进行学习化改造。

根据当前我国学校的实际和新课程实施的迫切要求,教育部在2002年底开始启动并大力推行“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使学校在建设学习化组织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当然,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还不能等同于学习化组织建设的全部,但这是走向学习化组织的必要措施。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兴起都是源于对传统培训和教研方式效率低下等弊端的反思或不满,而新课程带来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研究热潮也推动了校本的培训和教研方式。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不是封闭的,是一种校校沟通、校内外沟通、专业人员参与的开放体系。

以校为本的培训和教研方式,培训和研究重心下移到学校,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对教师个体,要求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和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教师团体,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对教育科研专业人员,提倡积极参与、支持和指导,同时参与校本教研也应成为专业人员成长的重要途径;对校长,要求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条件支持,学校要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和营造氛围,要建立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

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兴起,必然给学校组织结构带来新的变化,那么新的组织结构能否真正带来新的课程教学思想与行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在多数的结构调整的改革中,希望新的结构导致新的行为和思想,但是大多数做不到。”[5](85)所以,如何使这个结构变得更加灵活应变就非常重要了。在当前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主要问题,也就是寻求在学校建立起能够自我更新和灵活应对挑战的组织机构。如成立校本培训和教研的相应的行动学习小组,针对新课程中的问题开展行动学习。行动学习是一个以完成预定的工作为目的,在同事支持下的不断地反思与学习过程。行动学习中,参加者通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他们自己的经验,相互学习和提高。行动学习建立在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的基础之上,涉及集合一段时间在一起工作的人,这些人员组成行动学习小组。行动小组的存在是为了小组内的成员。这样的行动学习最终会导致个人和机构的发展。[6]目前,一些课改实验区已经组成6—8人的行动学习小组,作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一种组织方式开始运行。

(四)革新评价制度和方式

课程评价问题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受关注的程度,远远超出了评价所能给予学校课程与教学的作用的程度。课程评价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并非是人们关注的理念问题,而是学校真实的制度运作和方式更新的问题。跟所有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一样,理念很少能主动地生成于教师和校长的头脑,制度创新、方式方法革新,并由于制度和方法的改革给教师和学校评价行为的惯性以激烈的冲击,才是新评价方式得以在学校实施的有效手段。

教育部规定了评价改革的总体方向和原则,包括:1.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2.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和提高;3.评价内容和标准要多元化;4.评价方法多样化;5.评价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6.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自我评价。[7]在这些原则之下初步形成了关于评价考试制度的新思路──发展性评价体系,包括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体系、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和发展性的学校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体系的特征可以简化为:1.有具体、明确的发展目标;2.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为了检查;3.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与发展变化的过程;4.重视发展中的个体差异;5.对某个领域进行多次评价;6.不断给予评价反馈,不断改进教与学。

就评价方式而言,表现性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校也开始使用一些表现性评价的方法,如观察和提问法、观察量表法、口头报告法、项目计划和调查法、论文报告法、作品展示法、档案袋法等。

除了新的发展新评价方式的推行,传统的纸笔测验也受到改进的压力,综合新课程各科课程标准的阐述,新课程对纸笔测验的改进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见下表)。

但是,新课程评价制度的真正建立并发挥预期的指挥棒作用尚有漫长的道路。究其原因,新方法并非医治评价问题乃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就表现性评价而言,它的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即:1.费时费力;2.并不适合所有的评价内容;3.对评价者的要求非常高;4.评价可靠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等等。评价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与愿望不相匹配,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中考、高考的改革牵动亿万人的神经,考试评价的公正、客观和公平构成我们社会的重大问题,考试评价体制的改革就不单是教育制度内部的事务,它和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需要社会变革的力量加以推动。

尽管学校在评价考试制度和方式上只有有限的作为,因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已不是独立于教学之外的,它已经构成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课程领导很难回避课程评价问题。那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能力表现给予全方位的评价,对学生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给予全面的评价,成为学校评价工作的重点革新方向。

注释

①此处所引观点,来自2003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高级研讨会”交流材料──《北京景山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②此例选自2003年北京“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践高级研讨会”交流材料──《推进校本教材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德兴,叶慧君.“新课改”怎会加重学生负担[N].中国教师报,2003—09—24(01).

[2]James G Henderson,Richard D Hawthorne.革新的课程领导[M].高新建,等,译.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

[3]厄内斯特·波伊尔.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M].王晓平,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42.

[4]李建平.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必由之路[J].福建教育(供中学用),2003,(3):20—23.

[5]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