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文化基础范文

计算机文化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1篇:计算机文化基础范文

关键词:任务驱动;多媒体;电子教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426-01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Computer-based Culture

MENG Fan-fang

(Linyi Teacher University, Linyi 276000,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computer-based teaching culture is facing severe problem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a priority.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educ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were studied, these methods will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training the computer talent having the ability to analys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

Key words:Task-driven; multi-media; electronic lesson plans

1 引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正越来越广,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也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诸高校都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数据库系统和网络基本知识,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发展,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正在经受着严峻考验。

2 主要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和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走入大学再去重复学习这些知识,会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虽然形象直观,但也容易产生眼高手低的负面效果;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不易协调教学内容及速度;实验课不容易控制,学习效率和效果不明显。

3 问题分析和解决

3.1 根据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实行分级教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所开设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学生在入校之前,由于当地条件以及个人爱好的不同,学生间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如果按统一的教学进度,在相当程度上压抑了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加大教师的备课难度。对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测试,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成基础班和高级班进行教学,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增加一些学时,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该课程或参加高级班,教师也可根据情况加深高级班的教学内容。这样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又能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备课,使他们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3.2 根据实际情况,改为机房上课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已由原先的黑板教学升级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大屏幕投影教学虽然直观、形象,但这种教学手段也有其局限性,课堂上学生只能听而不能进行基本功能的实际操作,产生的结果往往是课上听得很明白,上实验课练习时又想不起来操作步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我们通过将授课地点改在机房,实行边讲边练,通过操作能加强记忆,容易将知识消化吸收。

3.3 适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打基础、为后续课程作准备,学习计算机,重要的是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一些具体操作,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许多计算机操作看起来是琐碎的,如果单独拿出来可能比较枯燥,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以任务为线索,把问题组织成一个综合实用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练习操作的时候能掌握得更好更深刻,而且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加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网站建设

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点多,操作性强,学生需要在课后不断巩固基础知识、熟练基本操作。因此,必须给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料。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校园网络资源,加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网站建设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3.5 网络监控软件督促学习

由于学生毕竟年轻,自制力较差,为保证实验室上课的质量,需要在实验室安装网络监控软件,使学生与老师保持同步,避免学生上课时间从事其他工作。

3.6 开展计算机基础与技术专题讲座

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为了使学生的知识不断更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常就当前计算机发展的动态和新技术做专题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计算机发展的最新情况,而这些内容往往是教材上学不到的。对当前一些计算机热门技术也做一些比较深人的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这些计算机热门技术的基本原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 结语

以上是对多年来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总结,通过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学生入学时

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正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良斌,何薇.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22-23.

第2篇:计算机文化基础范文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在教学考试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方法;创新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学生因各种因素对此课程的学习缺乏动力和自觉性。如何引导学生对此课程的重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一先进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殛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教好这门课程谈一点体会。

1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相识是缘,相逢是福”。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入学时参差不齐,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共同完成课程,教师必须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要与学生平等相处,诚恳对待,使学生觉得你可亲、可敬、可信赖,具有安全感、亲近感和信赖感。为了做到这一点,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就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在日后的相处中与学生促膝谈心,问寒问暖,一起参加文体活动,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把你当朋友,并把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苦恼、生活中的挫折、成功后的喜悦与你分享。这样,学生就在首先接受你这个教师的前提下,接受你所讲授的课,并把它学好学会。

2改变教学观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类正经历着从生存方式到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传统的教学观点必须改变。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已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方式应变灌注式为启发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点,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

3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3.1认真备课

认真备课是搞好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备课就是要备内容、备方法、备学生。备内容、备方法就是“教什么,怎么教”。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该在教室内讲课的就在教室内讲;该在机房上的,一定要不断地结合新的技术发展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备课,有的还必须做成课件。与此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困惑疑点、思想品德和性格特征。只有做到教材熟悉、领会深刻,课件精致、美观大方,因人施教,使学生处于教师的关爱之中,学生才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积极主动地和教师沟通,搞好学习。

3.2配置自主性学习的多种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主要指教材以外的各种参考书、教学光盘和网络资源等。在计算机教学中充分利用辅助教学软件、三维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感染力和视听效果,使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发展过程和计算机系统组成时,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学生可以通过屏幕看到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图片,看到我国第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的图片,以及机器各部分的照片(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显卡、声卡、打印机、显示器、扫描仪等),比单纯抽象讲授理论知识形象直观得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3变“枯燥”教学变为“趣味”性教学

计算机课程中出现的许多概念相当抽象,在接触实物之前,学生很难有直观的理解。例如讲解“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时,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讲解作,此例可以用找人的过程进行类比。“绝对路径”就是“中国―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浙江万里学院―信计本071班―李四”,“相对路径”就是站在校园里找人的路径“信计

本071班―李四”。通过类比,学生都能轻松地接受这一

概念。此外,教学中还可以利用PowerPoint和FrontPage制作包含声音、图像、音乐、图片和动画效果的漫画幻灯片,学生爱看又爱学,既集中了注意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3.4游戏适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在适当地时机,给予适量的时间,通过计算机游戏进行辅助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刚接触Windows时,需要操作鼠标,但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鼠标,动作笨拙,极不灵活。教师可以抽出部分时间让学生用“扫雷”、“空当接龙”、“斗地主”、“拖拉机”等游戏练习鼠标操作,边玩边练,寓教于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积极性。

3.5发挥学生作用,做教师的好帮手

有的学生从小学就接触过计算机,有的在初高中开有计算机课,有的高考后参加过电脑培训班或有的学生家里有电脑,基础较好,但普遍系统理论知识不够。例如有少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极强,理论课不爱听讲、贪玩、经常开小差。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充当“先生”进行示范讲课和辅导初学者。为了做好示范,这些“先生”会认真地学习,成为教师的好帮手,这样教师、“先生”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同时进行巡视辅导,互帮互学、互教互学,有效缩短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3.6改革考试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考试与成绩是学生最关心和最敏感的问题,公平、公正、公开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对于考查课的考试,我的原则是以掌握和会操作为主,并在考前明确严禁考试作弊。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分男生女生,不分地域,一视同仁。

传统的考试方法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造成学生精神负担过重,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如何变“怕考”为“乐考”,培养学习兴趣,是当前考试制度必须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摆在教师面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具体做法是:每教完一单元内容,就结合实际应用出题考试。在考试内容上是这样安排的:在考Word这一章时,要求学生自己编辑排版一个“个人简历”文件;在考Excel时,要求学生建立一个班级学习成绩数据库,并按总分排好名次;在考PowerPoint时,要求学生把自己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景观、自然景观等与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合在一体,制作成能连续播放的精致美观的幻灯片;在考FrontPage时,要求学生制作一份个人求职简历网页。

与此同时,改变一般考试一次性定论的传统做法,变有限考试为无限挖潜。每次考完后郑重宣布,凡是没有考好的学生,什么时候掌握了,什么时候找教师考,在原来的分数上加分。经过这一改革,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极大信心,从而创造了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的新局面。

4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切实推进教学改革,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才能培养出技术型和技能型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秀等编著.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5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景春. 计算机文化基础[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谭浩强. 坚持正确的方向开创新的局面[J]. 计算机教育,2004,(9).

第3篇:计算机文化基础范文

    【论文摘要】 针对独立院校的学生偏向于应用的特点,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分别从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科学考评等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意义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85%,高等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面对的主体就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使其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应用软件和网络等相关知识,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自己生活、学习实际问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独立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独立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不仅耍培养理论性人才,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出既有理论有实践能力的实用人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是适应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特点,应该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在教学上要体现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适应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善于钻研枯燥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差。要服务、应用于社会,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不断积累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学校和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的素质等特点使得独立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

    (1)学生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整体水平相对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学能力差,缺少明确个人目标等特点,学习热情相对不高,面对复杂的科目会消极对待,甚至自暴自弃,生活重心放在课外活动中。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初始热情很高,但慢慢认为计算机知识太繁琐、枯燥,渐渐失去学习兴趣,更乐于练习打字、游戏等简单的娱乐活动中。此外,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重视不够。许多有过计算机方面知识的同学认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过于简单,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至于不求甚解,导致基础不牢。于此对应,部分完全没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学因为自卑、害羞的不敢积极提问,加上练习机会不多,以至于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程度不大,赶不上课程进度。

    (2)教师方面。计算机文化基础讲解的是最基础和最常用的计算机概念和操作,教师可以会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已经知道了,没有进行细致深入的讲解,没有督促检查学生练习,可能有相当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在以教科书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照本宣科,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这样就成了单方面的讲述,学生参与不到课程中,自然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理论课实际意义也就失去了。

    (3)教材方面。目前还没有使用与独立院校的统编教材,所用教材都是由教师挑选,选教材时教师习惯挑选更高层次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导致独立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出现听不懂课,教师上课吃力的情况,影响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三、独立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理论教学改革。目前教学中普遍采用将课堂教授和上机操作分开,一般是上完一次理论才上一次实验课,对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实验课时过少,比例不理想,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果教学环境允许的话,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讲述理论之后,给学生演示一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也能加深学生的记忆。针对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在讲课之前把需要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先演示。在讲课前示例几个有趣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学习,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如此基础好的学生注意到以前未留意的细节,没有基础的学生能够在明确课程学习目的的前提下学习,从而达到兼顾两面的学生。

    (2)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制定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和技巧的掌握程度,通过对他们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察来让学生切实感知到自身知识的欠缺和不足之处,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推动力和学习过程中具体的目标,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性教学将学生置身于贴近实战的环境中,面对具体而又现实的问题,迫使学生综合以往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自己学会探求和摸索新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使学习质量达到新的高度,有利于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实现教学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组中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这样基础好的学生进一步加深课程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又能很快入门,同时也减轻了任课老师的辅导压力。实基础好的因为上机操作起来的速度比较快,所以会把需要问的难点都提前一步问到,教师可以统一解答,然后让其充当“小老师”,去帮助其他同学,既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又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能够尽量多加辅导。针对计算机文化中OFFICE软件操作部分(如WORD等)准备综合案例,如毕业论文的格式调整等,让学生脱离课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巩固知识的同时对未来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了基础。同时进行班级内部的竞赛,在相互竞争中提高学生学习和操作的热情。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软件对学生进行局部或统一解答。上机课的时候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抽查,一则督促组长,二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对重复的错误或难点统一讲解。

    (3)网上教学。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地域上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宽知识面。建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应的网站,有详尽的学习资料,包括视频演示、课后习题解答、以及模拟试题等,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水平,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4)科学考评改革。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要目标,因此应该逐步淡化理论考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单一的理论考核形式,相当不合适。考试分数由平时考勤成绩+上机操作成绩+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组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成绩的比重。对于独立院校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认证考试,并作为考试成绩的衡量标准。认证考试可以为就业添加砝码,使自己的能力得到社会认可,使自身能力供给与社会需求接轨。教师应向学生讲解认证考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兼顾考试大纲的要求,学生应该学好计算机知识并接受社会的检验。如果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成功过级的话,算通过期末考试。对于学校的实验环境,希望开发对应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强调该课程的实践性。

    (5)教材改革。编写出适合独立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高校相同专业使用一样的教材,谈不上是因材施教了。教材的趋同化对各自的教学都有不利的一面。明确了教学目的,组织编委会,让更多的一线老师加入到编写教材中来,让老师与出版社的策划编辑密切配合,就能编写出适合各自学校学生的教材。

    参考文献

    [1]杜萍,何月顺,刘光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J].2007(2):115

第4篇:计算机文化基础范文

关键词:刷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6-10000-00

Thinking about "Update" Computer Basis Culture Teaching System

TANG Liu-chun,LIU Ze-we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Computer science,Zhuzhou Teachers College,Zhuzhou 412007,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computer basis culture is a required course of all the departments in common colleges. In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all the colleges proceed a series of teaching innovation by centering on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The most pressing matter at the moment is to update the current teaching system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buses in traditional computer basis course teaching, focus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by improving th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arget cultivating, qualifications of teachers, system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sting methods, etc.

Key words: update;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teaching mode

1 引言

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掌握和使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成为现代人生存的一种基本技能[1]。对现代大学生而言,计算机信息技术素养及其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和大学语文、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2]。曾有人夸张的说过,过去的文盲是不认识字的人,现在的文盲是不会使用微机的人,正因为如此,高等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教学面临难得的大好机遇,新的形势也给这一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当务之急是正视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整合教学资源,刷新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着力使这一课程教学达到《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使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日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应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基本使用,具有学习和掌握使用新软件、新系统的基本能力”。

2 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2.1 新生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学从2001年开始就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城乡教育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及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一,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还没有列入高考内容,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差距非常大。拿我校株洲师专(湖南工业大学师专校区)的新生来说,有的城市生源,新生入校时能够熟练的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进行文字编辑、上网以及收发邮件,个别同学会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而有的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来的农村学生,进校时还是第一次看到计算机,第一次接触键盘,起点差别非常大。起点不同,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师上课从最简单的计算机入门知道讲起,基础好的同学不愿听,不从最简单的讲起,初次接受计算机的同学又很难听得懂、跟得上。加上计算机文化基础本身这门课程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差异较大。

2.2 教材体系缺乏衔接

一是与以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缺乏衔接;现在作为普通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通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大部分还是从最基础的WINDOWS操作系统讲起,缺乏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衔接,有的内容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材内容相重复。二是与以后的计算机深化教育教材缺乏衔接;现行普通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育体系除了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外,很多专业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泛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口径,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还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类语言或课程,如很多理工科类专业都还要开设VB,VF等,从理论上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从教材的编写体制到教学时数安排等方面都应该考虑与今后这些课程的衔接,把整个计算机教育作为一个体系来统筹考虑,然而现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安排等却很少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2.3 教学目标过于单一

当前普通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对这一课程的考核目标定位不准,有失偏颇,大部分高校都以全国、全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衡量这一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尺度,作为衡量学生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有的学校甚至还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与否和学生的毕业证、学位证挂钩,与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估挂钩,严重背离了教学初衷。有的高校一味地追求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高通过率,教学工作围绕等级考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实验内容不是考虑学生走向社会的适用性,而多是历年等级考试题目,等级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加上部分学生认识不高,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能够拿本等级证书为将来就业创造条件就可以了,由于师生两方面的原因,使得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违背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适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目的。

2.4 教学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部门设置上不尽规范;即承担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任务的部门各不相同,有的放在现代教育中心,有的放在公共基础课教学部,有的放在计算机科学系。部门设置缺乏规划指导,很难实现整体提高。二是在师资分配上不尽合理;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有计算机专业,有承担专业教学的计算机教师,也有一支专门从事公共《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师资队伍。据我们对部分学校的调查,有一种现状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很多学校都把一些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专业职称高的教师从事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而安排一些才从高校毕业或教学能力一般的普通教师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公共课程的教学,部分学校甚至还有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而且很多高校这两部分师资分属不同教学部门,没有任何的教学合作或教学联系,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老师缺乏与专业老师加强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2.5 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现在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投入相当多的财力资金,改善机房环境,更新硬件设备,但由于计算机软硬件发展迅速,设备的改善跟不上科技发展变迁的步伐,教学硬件条件往往滞后于教学的需要。随着大学的扩招,很多学校的机房软硬件建设与学生人数比差距太大,导致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非常有限,而文化基础课程中有关程序设计类的内容,自己必须亲自动手编写程序,上机调试程序,分析程序运行结果,有的内容仅仅讲出来还不够,只有亲自动手做出来才能够直观理解,因此,上机操作实践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唯一有效方法,如果这一环节非常松弛,直接影响到整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也存在这一问题,由于机房条件的限制,学生上机次数不多,一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很差。个别大学生虽然过了全国全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但到毕业求职时,到公司连一份最基础的WORD文档编辑排版都拿不下而遭拒,这不能不说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一大悲哀。

3 刷新《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体系的对策与思考

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等方面,是组织、设计和调控课程教学的综合因素总和。是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这一课程的基础。对传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刷新,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努力刷新以下“四个模式”,做到四个“分”。

3.1 刷新课程教学模式,实行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的差异性,建议每年在学生军训后对全校新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进行一次摸底考试,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分层教学,打破传统以专业为班级的教学模式,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分ABC三个层次。即:对入学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或计算机应用能力很差的同学,编入A班,从计算机基础入门知识开始,加重学习课时,加大学习进度,弥补和跨越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缺陷,在内容上极力追赶原来有基础的同学。对中学学过信息技术课程,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新生编入B班,按照现有高校通行的“非零起点”教材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对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并学习兴趣较高的同学,实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免修、免听,只参加该门课程的相关考试,同时,开设计算机兴趣提高班(C班),以选修的方式,开设有关计算机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网页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并鼓励C班学生参加有关省市及校一级的计算机知识方面的竞赛活动,参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相关的课题开发或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分层教学,虽然对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充分解决全课堂教学无法顾及全体及学生层次不一的现象。

3.2 刷新教材体系模式,实行分类遴选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多,涉及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网络等。一般高校开设这门课的课时是72学时,学时数非常有限,因此要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教材就显得很重要。要刷新现有教材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分类遴选。首先要在坚持选用理论性、通用性较强的教材前提下,上课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学校的学科性质补充一些带有针对性的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内容。如师范类学生重点增加课件制作方面的内容,医学类重点增加映像方面的内容,提供尽量丰富的与专业背景有关的知识素材。同时,可在每章节内增加与计算机科学相关内容的最新发展动态,在计算机知识体系中精选一些新知识充实和完善教材内容,附加一些有自学指导性的教材也很有必要。在教材载体上坚持优化精选。打破传统教材以文字为主的纸质载体形式,逐渐形成图文并茂、音频视频一体化的多媒体教材,增强教材的直观效果,激发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自己本校的专业教师,针对学校特点,编写既体现高校计算机教学大纲要求,又体现本校教学特点和学科性质的校本教材,结合教材编写相关配套教学讲义,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3 刷新课程考核模式,实行分级考核

课程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目标。刷新课程考核模式,一是在考核要求上要分别对待。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一般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相关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考核不能简单的以等级考试通过率 “一刀切” 来衡量,必须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科性质实行有针对性的分级考核。如对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只要能掌握一定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编辑等日常事务的能力,具备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即可;而对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这些基本要求外,还应该具备利用数据库来处理和加工信息,学会运用有关应用软件解决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考核要求在一张传统的等级考试试卷内难以得到全面体现。二是考核方式上要致力创新。要让课程考核充分反映和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尽可能研发和建设网络环境下的“自动化考试系统”,实行开放式的“无纸化”考核,学生随机抽取试题,不管什么时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机上的试题即可,不必统一时间、统一地点。

3.4 刷新硬件建设模式,实行分批建设

教学硬件的建设,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取得实效的保证。要不断刷新教学硬件,根据学校的资金投入情况对教学硬件实行分批建设,不断完善。首先要加强学校机房建设。机房计算机硬件条件要逐年更新,根据当前计算机发展趋势及学校扩大招生等情况,满足学生上机操作做到“一人一机”的基本要求,适应《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起码需要。其次要组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研发计算机文化基础多媒体教学软件,逐渐组建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库,为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再次,要加强《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网站建设,开展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实验指导、课程考试等上网,以及师生课外互动和交流。

4 结束语

教学无止境。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3],这门课程能否学好以及学生是否有兴趣学好后续的计算机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与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息息相关,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刷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坚持改革,坚持创新,对学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振山,龚沛曾.计算机文化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9):7-10.

第5篇:计算机文化基础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弊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

1 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以及提高信息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在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其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事关教学改革全局性的成败,更重要的是直接关乎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和实践能力。然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课程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受制于传统学习思维的束缚无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师资结构配给不合理等等。本文旨在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相关教育教学改革建议。

2 问题成因的分析

2.1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受教育背景。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参差不齐,其计算机基础文化知识个体差距较大。基于这个原因,学生在教学中表现差异巨大:水平较高的学生觉得教师教授的课程简单、乏味、缺乏挑战性,希望老师讲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内容,而教师通盘全局设计的课业内容往往无法满足此类学生的求知需求,久而久之他们便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则觉得教师教授的课程比较深奥,希望老师放慢授课速度,将授课内容尽量细化。然而,基于相同的原因――教师通盘全局设计的课业内容,他们会因为无法接受的新知识越积越多久而久之也变得缺乏学好此门功课的信心和勇气。

2.2 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之惊人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然而,很多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却还停留在WindowsXP和Office2003时代。高校学生是否适应现实社会需要,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检验。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社会,亲力亲为地感受该领域的最新技术需求,认真负责地搜集该领域最新动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融入到学生的教育实践当中。

2.3 课程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尽管当下许多高等院校都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教书育人,但是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很多高校教师还是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机械死板地复述教材内容,其授课内容毫无创新可言,更加谈不上有针对性地讲授学生兴趣点集中的内容。这样就直接导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学得无聊、无意义,教师讲得没劲、没效果。

2.4 学生受制于传统学习思维的束缚无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上述那样机械死板的课程模式当中,被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紧紧束缚,完全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其想象力被严重扼杀,其主动思维的动力被消耗殆尽。这样,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就会演变为单纯的“复述-记录-记忆-考试”过程,学生在传统思维的束缚之下,完全丧失举一反三的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尽失其中。

2.5 师资结构配给不合理

许多高校的年轻教师对职业规划赋予个性鲜明的期待,对职业内容给予较高的个人主观好恶,对职业方向更是充满功利性的经济化学术投入。然而这些年轻人大多会认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简单、枯燥、不具有挑战性,因此对课程重视不够,以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这样的公共必修课变成年轻教师获得教学资历的踏脚石。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近十年来鲜有变化,变化最大的无非是office版本的更新,但原理和方法基本一致。然而,计算机技术却以几何级的速度高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这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一般会分配给资历较深的教师。但是,资深教师往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导致需要激情和冲劲的课程被人为地变为一潭死水,令学生们的学习毫无兴趣可言。

3 改革思路的探索

3.1 采取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教育教学方法

针对高校学生层次和基础不同,可以通过入学考试等方式将学生划分为程度不同的班级,然后按照班级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评估模式等。

3.2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安排授课顺序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教材版本不断的推陈出新,合理安排授课顺序,尽量做到由简入繁、由浅到深的内容递进方式。在教学内容选取原则方面,建议采取“教学内容要按照分层、分类的原则进行取舍;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内容选取要体现基础课教学的特征;教学内容选取要体现学科特点;教学内容选取不能增加学生课业负担。”[2]

3.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理论的目的在乎应用,只有将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问题的解决当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才能算是真正完成。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属于应用型课程,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

3.4 改进教学方法,引进任务驱动法,增进学生的自觉性

任务驱动法的核心思想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它强调以完成任务为中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任务情景中,通过让学习者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学习隐含在任务背后的科学知识。[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老旧,思维定式,内容陈旧,缺乏活力。只有将任务驱动法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才能营造出一定的真实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5 资格认证激励机制

为了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很多高校学生在课业任务之余都主动选择价格昂贵的辅导班,集中受训。在学生热衷于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大环境下,充分改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使之更加贴近考试内容,对学生考取计算机等级证书起到助力作用。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学生为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而额外花费的时间和金钱。

3.6 开设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公选课

目前的很多高校都开有计算机方面的公选课,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呢?高校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公选课的内容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这些特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7 增强师资队伍结构建设,增加学校硬件投入力度

适当增加课程选择的民主性,将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分配给所有教师。具体而言,要让学生有机会对任课教师进行资格选择,让所有的教师都有机会对其教授课程的进行选择。此外,高校还应当根据技术更新速度等因素及时将本校教学硬件实时更新,确保学生接触的是社会实践中正在被适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得到全面而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王贵军.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0,10.

[2]赵长伟,孙素环,王爱珍.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选取原则的探索[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第6篇:计算机文化基础范文

[关键词] 网络环境、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21-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在基本素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和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到各自的专业中[1]。

1《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全国各类学校都存在着学生之间的城乡差别较大提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的条件较好地区的中小学已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而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入学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因此,造成了学生间的计算机基础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使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情况: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课堂内容重复、枯燥无新意、进度慢、“吃不饱”,没有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又感觉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知识难以消化。

1.2教学形式多样,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

随着教师不断的探索,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中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利用该教学系统使教学内容表达直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教学方法仍显呆板,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该模式下,学生过分地依赖教师的讲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其次,有些多媒体教学成为显示在屏幕上的教科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来[2]。

2.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设计

“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的学习内容,学生更多地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从图书馆、资料室及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主大量知识[3]。

2.1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最终要达到“两个注重、五个改变、五个利用”。

“两个注重”指: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五个改变”指:第一、改变教师的角色:既教师由“教”变为“导”;第二、改变学生的地位:既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第三、改变教学媒体的功能;第四、既媒体由教师的“教具”变为学生的“学具”;第五、改变教学进程:既教学进程由“描述”变为“流程”。

“五个利用”指:第一、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第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第三、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第四、利用超文本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使学习信息更符合人类的联想思维;第五、利用网络技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2.2构建适合本学校的网络环境下教学平台

学校可以构建适合本学校教学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对每位注册的学生进行身份验证;(2)网络辅助教学。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通过网络了解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及要求,提供相关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等;(3)学生既可同步与教师交流,也可以选择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交流,提高了资源利用率;(4)学生能够检索到自己喜爱的课件并能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能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将理论和实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3]。

2.3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

2.3.1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可以利用现有设备完成开放性网络教室的功能。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教室的“广播教学”功能,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利用 “监视监听”、“个别指导”、“转播示范”等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更好地加强双边活动。另外由于计算机教室接入Internet,使教学信息资源得到充分扩展。

2.3.2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以其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良好的交互、快捷的通信方式,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网络环境下,学生被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力,他们可以通过协作方式,主动去查询资料、解决疑难、探索知识。这并不是说学生的学习脱离了教师。相反,在这种高度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方法和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更需要教师的指导:由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上传到教学资源服务器上,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在网上下载学习内容或向教师请教。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课堂练习内容不再局限于书中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其选择相应的练习内容,这样即掌握了有关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将本专业的知识与计算机知识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2.3.3积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如:

1、进一步加强与改善网络和硬件环境,同时采取相应的软件技术措施,以满足音视频课件实时播放的需要。

2、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管理与监控,需形成有力的保障机制和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确保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有效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还有待于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乔桂芳,卢明波.计算机文化基础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计算机文化基础范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做;教学模式;计算机文化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26-02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受众、受益面最广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它对培养人才的信息素质和获取可持续信息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3+3”课程模块,如图1,“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中最重要课程之一,是实现培养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的一门最重要的课程。

图1?摇“3+3”课程模块

一、本课程在我院的发展

2001~2006年我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设这门课,在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中该课程各个系部要求不统一,信息工程系把它作为专业基础课,94学时,包含独立一周30学时课程实习;其他各系把它作为公共基础课,64学时。2007~2009年,随着学院的发展,学院领导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全院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规划,提出了“3+3”课程模块结构,如图1,因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基础培养目标新的要求,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名为“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各系部材,统一学时72,其中包括两天12学时课程实习。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2009年学院领导提出在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中,挑选出1~2门课程,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文化基础很荣幸唯一被首选,学时有72锐减到30,实行理实一体教学形式,由信息工程系负责,要求该门课程对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要求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学院的要求,信息工程系成立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题教学领导小组,由系主任任组长,省、院级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和相关骨干教师等为成员,对该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然后写入了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对2010级学生进行教学实践。

二、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学习后,使学生应能得到的目标:拓宽知识面,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及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所遇到问题,突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图2。

图2 ?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目标实现过程

三、教学模式

我院建校初期教学采用黑板+粉笔的方式,老师在讲台上用黑板来讲授,学生坐在课桌边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随着社会和学院的发展,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板书时间少,上课的信息量大,但学生还是被动地学习;2009年随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学时的减少,教学模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地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即“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体化教学环境为条件、网络教学资源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在这种课程教学模式下,相应的教学条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多媒体教室授课,变为多媒体一体化机房授课,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等。

四、教学任务设置

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下,设置的任务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一个好的任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鼓励他们自我探索、学习、掌握、反思,甚至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因而教学任务的设计显得尤为关键。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设计的项目感兴趣、并能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在任务设置时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设置对应的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到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做”的兴趣;第二,学生对所设置的任务比较熟悉,并且有着较浓的兴趣;第三,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符合最近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第四,任务内容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任务设置上本课程摒弃过去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教学设计,而是以一系列来自实际应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构成新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根据上述原则,我们设置的任务如表1。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

整个学习是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体化教学环境为条件、网络教学资源为辅助的过程,如图3。

图3 一体化教学

1.教学任务是一体化教学的主线,见上节的阐述。

2.主导作用的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对方法的引导与知识点的总结作用。一方面,当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后,教师不是急于讲解,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任务,想一想要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具备哪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针对所面临的情况来评价自己的知识状态,不仅看到了自己已经知道了哪些,还会了解自己尚欠缺什么。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全面掌握知识点,以达到教学目标。

3.一体化教学环境。要保证学好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前提就是学校能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就是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学生要求有人手一机的多媒体教学机房,让学生在不断操作计算机(做)的环境里来学。我院这几年在加大教学投入方面是不遗余力的,已经做到了人手一机的教学条件,能够有效地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有助于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利用我院教学资源网站,建立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网站,不断丰富上网教学资源建设,实现网上教师教学视频,操作过程视频,操作任务指导,操作任务拓展,操作任务训练,实时答疑、网上提交、批改作业、网上实验、网上答题和自我测评,为学生提供一个立体化的、好用实用的自主学习环境。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实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达到该门课程能力培养的目标。

六、取得的经验和效果

探索了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开发了理论、实践合二为一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校本讲义;锻炼、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的能力;改善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条件――新建6个一体化机房;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香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2).

[2]周燕霞.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体系设计的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3).

[3]刘俊杰.浅谈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

[4]王英玫.任务驱动教学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0,(4).

第8篇:计算机文化基础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分级教学;模块化

2006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文件,指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并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始普及但发展不平衡,导致高职新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我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顺利实施,也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与传统的必修课程相比,在教与学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由于高校的生源情况复杂,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了各地计算机硬件设备条件及教育普及程度的差异。即使是按录取分数编为同一个班上课的学生,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也相差很远。程度好的学生反映吃不饱,希望教师多讲、讲深;而程度差的学生对教师的正常授课都难以消化,师生双方都有怨言。学生基础知识层次参差不齐的现象明显的加大了教学难度。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改方案的实施

从200年度上学期开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具体方式如下。

1.实行分级教学

新生入学后,在军训周首先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水平摸底考试(机考),然后按成绩分级教学。成绩在80分以上的,说明已经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基本内容,可申请免修该课程;成绩在50-79分的,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会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但对Excel、PowerPoint和Access不熟悉,可组成一类教学班为提高班;50分以下的,对计算机知之甚少,属于“零起点”,要从头学起,组成一类教学班为基础班。

经过分级后,任课教师则可根据不同级别班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分级教学,原来基础好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提高、扩充,基础差的学生因加强了基础的操作,操作熟练了,学习的自信也增强了。分级教学使教学得到整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教学内容模块化

教学内容模块化是指将《计算机文化基础》按内容分成7大教学模块: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系统及应用、字表处理、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信息获取与等。每个教学模块用1-2次讲座时间讲完,再加上若干时间上机练习。每个教师在新生的第一学期讲授其中的五个模块内容,并负责网上答疑。

计算机系在组织分模块教学时,可同时安排多个模块同时开课,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需求,自由选学。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不选;对自己掌握不好的内容可以重选。整个课程结束后,统一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广西考区)一级考试,考试成绩合格的同学,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并获得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3.开发新教材

为了使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内容与高职高专自身的特点相适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自编并出版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该教材既注重传统内容的介绍,也注意新知识的补充,突出实用,兼顾考级。配套的实验教材《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与测试》与教材紧密结合,让学生的上机练习有针对性、目的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除文字教材外,我们还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使计算机教学更形象、生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改革考核方式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实践和应用。传统的笔试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上机考核则主要侧重于测试学生对软件或程序的实际操作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所以我院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进行改革。整个课程结束后,所有学生参加统一的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广西考区)一级考试(分笔试和机试)。笔试和机试均通过方为合格。

三年来我院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分级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改革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成绩,学生在取证过关率、学习积极性、实际动手能力上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教改过程中也深切的体会到教改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但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还需要在组织管理、教学资源优化、硬件环境等多方面配套实施改革,这样才能保障教学改革成功的实施,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来。

参考文献:

[1]冯博琴. 计算机基础教学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计算机文化基础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高冬梅(1977- ),女,河北保定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教学与研究;高添添(1983- ),女,河北石家庄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理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教学与研究;佟超(1981- ),男,河北廊坊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理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教学与研究。(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43-02

一、引言

在当今信息、网络化普遍的社会,人们把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作为现代社会中工作学习的必备技能,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加快了社会信息网络化的进程,社会各界已经普遍认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人们必修的基本文化课程。这同样也是当今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面向计算机专业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全面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高职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类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要接受的教育。这种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与实践性教学中应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打下扎实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做好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好计算机的理念看作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定位于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并服务于社会也是当代大学生要培养的必备素质。

二、学生现状及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步入大学校园的第一门计算机类基础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别比较大,学生所来区域不同,对电脑知识的掌握也有所区别,这样对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种操作性强的课程就有很大困难。接触电脑机会较多的学生,接受大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就相对容易;而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这门课程有可能就是零起点。再加上学生高中计算机课程教育情况也不一样,这样学生很难站到统一的起点上来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这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在新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第一堂课,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该课程是高职第一学年必修课,也是为以后更专业的学习打基础的一门最重要的课。第一学期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演示文稿软件使用、网络知识及基本使用等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具备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文稿演示能力、网络的基本应用能力,并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第二学期通过实际项目训练学生的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和网络使用,使其能够利用现代办公软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满足国家对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做好准备。以考取第三方认证的全国(省)计算机等级一级或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证书,作为第二学期的期末成绩,同时为以后工作或者专接本、自考等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我们要想在这门课程中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出立足于专业,服务于社会的高技能、高品质的技能型人才,并且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应用型人才。现将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如下:

1.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强调学习计算机基础的重要性。“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高职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门必修的操作性课程,普及“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对教师、学生提出更高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不断地学习更新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为自己的专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根据专业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给学生在专业需要上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灌输给学生教学理念,即学好计算机是当今时代对高职学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个当代合格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加强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全社会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基础教学,其主要内容是讲授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常用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Access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多媒体技术基础,其中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操作性很强。

我们使用的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是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书着重基础知识的介绍,注重实践,在内容讲解上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法,突出重点、强调难点。我们上课采取了边讲边练的实践教学方法,以多媒体形式上大课、上机实践的教学效果很好,以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建立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得到基础知识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全面训练。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采取案例教学方法,而且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上机操作练习,还配合教程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一书,学生上机时可以实际案例来操作完成所学知识。同时教材所配套的一个上机系统练习软件让学生上机时可以选择操作模块进行操作练习,操作练习后系统也给分数评判,使学生在学习、练习、自测及综合测试等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与练习,达到课程预期的效果。教师利用考试系统对教学的每个章节进行测试检查,了解教学的情况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教学。

实现案例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制订学生的学习目标、实践任务。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学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通过考取第三方认证的全国性计算机证书,激发学习主动性。案例的设计要求考虑现实性,要采取来自实际环境中或者学生专业的例子,并且案例的设计要对今后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强调实际操作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实践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要形成正比,上机过程中要认真完成教师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任务。师生要认真对待上机实践课,实践课是学生对理论教学掌握情况的一种反馈。

3.提高师资队伍学历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及非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所以教师要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计算机又是一门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的课程,教师只有通过提高学历,去行业企业实习锻炼等方法才能扩充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是良好的师资。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来满足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学院在培养教师方面加大力度,对教师采取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培训等方式,以此提升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学历和实践教学的层次。建立优秀的专职教师队伍,来为学院的各个专业服务。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有效的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学习成绩的一个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的教学考核方式以理论考核为主,这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实际操作强的课程不太适用。为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该门课程进行考核改革。我院要求非计算机专业的在校生在学习完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最终考取第三方认证的全国(省)计算机等级一级或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证书。我院重点强调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考试,如果学生在本门课程结束后提供全国(省)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的,可免考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下面对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考试作以下陈述: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考试系统。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任务驱动的原则为教学模式,采用指导评估的方法进行能力考核,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着重考查考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它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各模块设置灵活并与工作岗位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我学院以专业的特点选取学生必修的考试模块。NIT将考试分为任务模块、作业设计及上机考试三个步骤,学生在学习的教程中根据教学考试的要求完成任务模块及作业设计,上机考试是利用国家的ATA考试系统针对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测试。NIT的上机考试是在考试系统中利用120分钟的时间,对某一个任务模块进行测试,然后学生按要求和规定的时间,完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NIT考试这种培养模式始终强调学生独立操作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全新的考试理念得到了计算机教育专家的广泛认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五、结束语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基于高职学校的实际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模式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及上机操作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摸索与创新,在近两年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考试中,考试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这样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取得这样来之不易的成绩与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学生的不懈努力是密不可分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还将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前进,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计算机应用层次上的创新。与时俱进,培养出适应时展需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大学生是我们的任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