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设计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基础性强,其内容包括模拟和数字两个部分。该课程是电类专业重要的几门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地位极其重要,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子技术以及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同时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电子竞赛的影响为该课程教学注入新的内容,而后续专业课程的改革,也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
2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一项大学生学科竞赛,反映学科的发展动向及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而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明显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因此课程改革的首要是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整改。自从参加首届电子竞赛以来,本校特别注重及时的总结,包括召集指导教师、课程主讲教师、各教学单位主管教学领导、校竞赛专家组成员,共同探讨竞赛对本校目前教学内容改革的影响。根据我校电类专业定位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专门成立相应的电子技术课题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课程组一方面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基本方法的教学,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课程的教学要适应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要适时而又适度的将电子技术发展的新的成果及电子竞赛的内容予以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适当的弱化了一些非核心内容,强化核心内容的教学,适量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了一些新技术和新器件的内容。加强集成电路应用的教学,适当加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内容。在集成电路教学中,适当缩减了内部电路的分析,加强了集成电路外部特性及应用方面的内容,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在工程实践和电子竞赛中大量使用的新器件,如仪表放大器、开关电容滤波器、模拟乘法器、串行ADC/DAC等。教学中注重课程内容与其它专业课程的联系与衔接,注重课程内容的工程应用背景,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2]
3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探索
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课程特点,合理恰当的运用包括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内的多种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同时,将CAD、EDA技术引入电子技术的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结合课程教学,建立电子技术课程网站,利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而又不能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挂在网站上,开拓学生的视野。根据课程工程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保证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适时而适度的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所学知识如何应用到电子竞赛和工程实践中,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激发和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以及电子技术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授人以渔,同时教师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指导。
4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电子竞赛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素质,这与我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计划如出一辙,因此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更是我校整个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灵魂”。为避免学生眼高手低,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略实践环节。我校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专门成立湖北省电子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实习基地,同时修改培养计划,构建基于基础实验、开放实验、综合训练、学科竞赛四个层次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体系。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增加了实验学时和内容,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在课程大纲指导下提供选做实验内容,由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实验内容。改革实验考核办法,在要求完成的实验内容之外,另选一个实验作为实验考试内容,由操作、实验报告、考试三部分的成绩综合得到实验总评成绩,以此来督促学生,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3]借鉴电子竞赛的实施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实际训练,学生普遍较好的掌握了简单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了元器件的基本知识,进一步熟练各种基本仪器的使用,而且动手能力和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由于方法得当,效果明显,学生在训练中非常认真,非常投入,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整天在实验室工作,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更重要的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电子技术的魅力,学生普遍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大增,能够在课外主动的思考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一些问题的方法,能够主动去做一些感兴趣的简单设计,能够积极的参加各类相关科技竞赛,同时又通过电子竞赛和参赛同学的的积极反馈作用,更有效的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从而为我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5教师队伍的培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整个课程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水平的教师梯队是课程质量的保证。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多年来,严格的执行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和导师制,让青年教师从最基本的环节开始,对他们予以培养和指导,建立起了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甚至出国参加国际会议,以拓展学术视野。[4]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组负责人要带领他们参加相关的教改项目和教学研究课题,引导他们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参加教材建设,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同时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平台,鼓劝更多青年教师参与培训工作,使他们能更好更快地成长。通过岗位突践培养,加强对青年教师指导的力度,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广大青年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快成才。
本文首先分析了仿真技术在汽车电子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并介绍了SABER软件对汽车电子设计做出的贡献,最后具体分析了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的应用,为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的应用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
汽车;电子设计;仿真技术;应用
仿真技术是一门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验证的技术,仿真技术综合控制论、系统论、相似原理和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专用设备为工具,能够模拟汽车或飞机驾驶训练,在汽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代的汽车制造业,对电子设备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仿真技术在汽车电子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仿真技术在汽车电子设计中的应用,缩短了汽车电子系统的研发周期,提高了汽车电子系统设计的安全系数,并帮助工程师在电子系统应用于实践之前发现问题,大大的提高了汽车电子系统的研发效率,推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1仿真技术概述
1.1仿真技术在汽车电子设计中的应用优势信息时代的来临,汽车中应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电子设备在汽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车的安全系数,还优化了汽车的驾驶体验,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但在汽车新产品研发时,却由于汽车电子系统研发成本过高,限制了汽车行业的发展。仿真技术的出现,为汽车电子系统设计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利用仿真技术,工程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仿真软件,来模拟汽车的运行状态,并在虚拟现实中对汽车电子系统的设计进行仿真验证。这一研发模式,极大的缩短了汽车电子系统的研发周期,并降低了汽车电子系统研发的资金投入量。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正是基于仿真技术的应用实现的。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在汽车研发和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更是与日凸显,如何在汽车电子设计中应用好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决定汽车制造企业研发能力的关键之一。
1.2SABER仿真软件与汽车电子设计SABER仿真软件是美国Analogy公司于1987年推出的模拟机混合信号仿真软件,该软件能够同时对模拟信号、事件驱动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和模数混合信号设备进行仿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学、电力电子学、电机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光学和控制系统等研发和数据采样中。该系统在汽车电子设计中的应用,代表着我国汽车电子设计技术进入新的阶段。SABER软件能够分析从SOC到大型系统之间的设计,并模拟数字电路及混合电路,通过仿真内核的运算和模拟,给出与真实实验相似的实验数据,从而帮助设计人员检验设计方案。在现代汽车制造工业中,包括ABS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均能够运用SABER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检验,帮助设计人员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该系统目前已经被很多西方汽车制造研发企业定位行业标准,推动了我国汽车制造业和世界汽车制造业的技术发展。
2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的运用
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的运用,主要分为建立数学模型、系统原理仿真和仿真模型的检验修改三个阶段。通过在汽车电子设计中应用仿真技术,有效的降低了汽车电子系统设计验证的资金投入,并提高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1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建立,是运用仿真系统设计和检验汽车电子系统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和最关键的一步。计算机仿真软件的根本运行原理就是将实际系统运行的规律转为数学方式,即微分和差分方程来表达。为了实现对汽车电子系统的发展检验,在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将系统原理图中的所有部件及其运动状态转化为数学模型,转化完成的数学模型综合到一起,才能形成一组模拟仿真系统。因此,在建立数学模型中,零部件的数学建模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仿真系统的真实性,并决定了仿真系统的运算结果是否与系统的实际运行相似。为了提高数学模型的建立效率,工程师在建立一系列数学模型时,会对相似的元件归类为同一种数学模型,这样虽然会拉大仿真软件与现实的差距,但却能够极大的缩短开发周期,实现开发成本的节约。
2.2系统原理的仿真汽车电子设计中应用仿真技术时,是采用计算机程序运算,来模拟汽车电子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和零部件在工作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变化,通过对这些参数变化的波形分析,来找到实际试验与模拟仿真质检单额区别,从而发现涉及疏漏或问题,对电子系统的设计实施改进措施。在汽车电子系统设计中,仿真系统能够实现对双电压系统、供电系统、起动机和发电机系统以及双电压42V系统的仿真验证。汽车的双电压系统设计,将汽车的高电压设备和低电压设备区分开来,不仅是保证汽车安全性的关键,还是降低汽车能耗的重要技术。通过运用仿真技术,能够对双电压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进行验证,以确保汽车电子设计中双电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4V电压系统主要用于各控制单元,该系统对波形有极高的要求。如果14V电压系统存在问题,将其应用于汽车时将会由于峰值电压和电流产生的脉动,对蓄电池造成干扰,发生蓄电池电位波动性变化,导致其他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失灵,给汽车的行车安全带来致命的威胁。运用仿真软件,能够检验14V系统对蓄电池干扰的影响度,确保其不会影响到控制系统的工作,避免由于电位波动导致控制系统失灵。起动机和发电机由于都具有相同的转矩特性,所以可以设计一种设备集合这两种机器的特点。如果设计成功,并投入大规模的生产中,则可以获得的利益是难以想象的。这种将两种设备集于一体的技术是科学家努力创新而创造出来的财富。这种系统可以让发动机在很快的时间内启动,并且发动机启动以后,切换到发电的模式,使汽车的重启动更加容易。双电压系统中的42v供电系统,如果在设计中电子元件选择错误,将会由于电压随转速变化的提高,导致电子元器件被烧毁,带来巨大的行车安全隐患。而采用模拟仿真技术,则能够测试电子元器件的所需承受的电压峰值,更加科学的进行选择,保证系统安全。
2.3仿真系统的检验和修改仿真系统只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原理对汽车电子设计的运行状态进行模拟实验,其与实际试验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在运用SABER软件中,需要通过严谨的实验对比,确定仿真结果与现实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子设计进行优化,以不断提高汽车电子系统设计的质量,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综上所述,在现如今的汽车研发与制造中,运用仿真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检验和修改,已经成为汽车研发的必须技术之一。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我国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应用的日渐成熟。相信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我国汽车研发和制造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珂.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4(12):33~33.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TM1-4
近年来,我校学生分别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多项比赛。经过我们努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比赛,我们深刻认识到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水平,同时也是对我系电子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工作的检验。为了全面提升电子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来适应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刻不容缓。
1 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于1999年开始进行招生,在早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专业教师就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微调。2006年,我校电子专业成功申报河南省教学改革省级试点专业,我们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与大纲”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
根据“以提高人才质量为宗旨,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强化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指导思想,适时对教学计划做出微调以适应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2008年,对电子课程设计课程进行了重订,由原来的纯理论教学变为理论加实践操作的教学,使学生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有个系统的了解,即:理论设计、绘制原理图、制造电路板、焊接元器件、调试电路以及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从改革的总体效果看,学生也从实践教学过程中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教学模式上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易于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各门专业课尽量安排在相应的实验实训场所上课,利用实物教学、网络教学,力争教学方案的最佳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完全安排在实验室中,随讲随做,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极大地增强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吸引了更多学生的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来综合提高学生的生产劳动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了综合开发应用实验选修课来锻炼一部分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这些改革,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明显提高,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和好评。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他们在系统设计、方案论证、整机装调、选用新器件及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在毕业设计和科研中,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强,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2 “五环”实践教学体系
按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在实践性环节上发生诸多的问题,比如:单元电路正确却无法实现系统联调;理论设计正确却无法在工程上实现功能等等。这种问题的症结点在于电子设计既不是单纯的理论设计也不仅仅是实验设计,而是实践性很强的有特定工程背景的项目。
根据认识规律和学科规律而设计的“五环”实践、实训教学体系。“五环”指的是五个实践环节(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五环”教学体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1)基本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技能,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拆卸技能。
(2)专业技能实训:通过EDA电路设计、电工学、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等课程的实训,培养学生按原理图组装功能电路的能力,选择正确仪器、仪表获取关键数据、波形的技能,进行电路参数调整、完成电路整体调试的能力。
(3)专业综合实训:安排一个月的专业综合实训,主要培训学生分析和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整机电路的组装和调试技能,维护、维修技能。
(4)顶岗实习:本专业安排了10个月的顶岗实习,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5)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从生产、工程和实际生活中寻找设计题目,独立完成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印刷电路版制作、元器件焊接、整机调试等环节。本专业安排了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时数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授课学时总量为2600学时,理论授课学时数为1158学时,占学时总数的46%;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多达1405学时,占学时总数的54%。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提供了保障。
3 引入虚拟仿真技术
众所周知,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
为了将可编程技术及系统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引入教学,我们开设了追踪电子技术发展前沿的“在线系统可编程技术”及“虚拟与仿真技术”等课程;同时,尽可能将各种EDA软件穿插于各门相关课程中,如Protel、Workbench、QuartusⅡ、MATLAB、labview等软件的应用,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了设计效率。
4 实践教学与电子设计竞赛紧密结合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推动高等学校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4]
电子设计大赛,积极推动了我系对电子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综合设计环节中,引入电子设计大赛的赛题,电子设计竞赛试题具有实用性强、综合性强、技术水平发挥余地大的特点;所涉及的电类专业的课程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电子设计、EDA技术等;
电子设计竞赛成绩作为检验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通过近几年的比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获得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南赛区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河南赛区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2012年,获“毕杯”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项目全国第三名;从获奖情况不难看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效果在电子设计竞赛中得到了检验,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我们将不断的调整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电子设计大赛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要求,从而满足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毕业生的更高需求。
参考文献:
[1]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M].2004,8.
[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教学计划与大纲.
[3]成永林,黄克孝.职业模式实验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作为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自1994年开始举办,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该竞赛着重考察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本项竞赛得到国内高校和学生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参与。
自1997年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竞赛时间定于竞赛举办年度的9月份,赛期4天。该竞赛以高等学校为基本参赛单位,3人一队,参赛学校一般会成立电子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事宜,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期管理和赛后总结等。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专科生均有资格报名参赛。为鼓励不同类型的高校和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都能参加竞赛,全国竞赛专家组根据命题原则,将统一编制若干个竞赛题目,供参赛学生选用。赛题一般分为:电源类、信号源类、高频无线电类、放大器类、仪器仪表类、数据采集与处理类、控制类等7类。竞赛所需场地、仪器设备、元器件或耗材原则上由参赛学校负责提供。
其中,全国竞赛采用两套题目,即本科生组题目和高职高专学生组题目,参赛的本科生只能选本科生组题目;高职高专学生原则上选择高职高专学生组题目,但也可选择本科生组题目,并按本科生组题目的标准进行评审。全国分组设立一、二等奖。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获奖队数量分别不超过当年实际参赛队的8%,其中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比例原则上为3:7。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评奖工作的公正性,大赛对全国和赛区的评奖初步结果坚持执行异议制度,“异议期”自公布评审初步结果之日起为期15天,过期不再受理。异议期间,各赛区竞赛组委会和全国竞赛组委会受理参赛队有关违反竞赛章程、竞赛规则和纪律的行为等。
2013年12月7日,瑞萨杯201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颁奖典礼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2013年是第11届,此次大赛规模空前,全国共有1069所院校、11036支队伍、33108名大学生最终完成并提交了作品,无论是参赛院校、参赛队伍还是人数都保持了连续增长。本届命题在历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增加了飞行器这样的更具有趣味性、观赏性和挑战性的内容,鼓励同学开发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参赛代表队(本科组)和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参赛代表队(高职高专组)从全国11036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本届竞赛的最高荣誉“瑞萨杯”。此外,大赛还评出全国一等奖240队,全国二等奖566队。
大赛影响
1电子设计竞赛与教学改革的关系
(1)竞赛引导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工程概念。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促进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促进大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1],这些目标直接体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而且也直接引导了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进行的一系列课程改革,即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工程概念。这与学院突出实践教学体系,制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程管理与考核办法是不谋而和的。
(2)竞赛引导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电子竞赛的题目重点突出了应用设计。最初的竞赛题目可以用分立元件完成,基本上是单纯硬件设计与调试,而从本世纪开始明显的提倡使用集成度高的芯片,加大了软件在系统中的作用。今年的题目甚至把单片机最小系统当成是一个器件直接使用,这体现和强调了在现代工程应用系统设计中,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使用集成化的各种功能模块通过接口组成系统的设计能力,也引导着教师必须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比如在内容选取上,重点应对功能模块的原理采用简单的电路予以介绍,并由此引出外特性[2]。再如引导学生利用功能模块的功能表,通过接口组成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3]。为此,可以针对现实需要重新编写适当的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单片机等教材。
2电子设计竞赛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竞赛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从这几次参加竞赛的学生来看,凡是参加电子竞赛训练的同学,无论获不获奖,都具备了基本电子电路实际制作与调试的能力,尤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4],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充满信心;尤其获奖的同学更是得到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这些学生的进步也对周围没参加竞赛的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低年级的学生做了很好的榜样和示范,提高了他们学习和参加竞赛的积极性。最重要的一点是,参加完竞赛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体现了较强的竞争力,缩短了和一本学生的差距甚至有的超过了他们。
(2)竞赛锻炼了教师,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培养。在竞赛培训的实际过程,可以发现城市学院的学生和交通大学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显著区别(当然本身层次上就有差异)。交大的学生只需给定题目和参考资料,他们自己通过动手制作、调试,教师有80%的时间是管理和后勤服务,而城市学院的学生,至少在基础培训中,必须先讲基本原理、调试方法、随时跟踪指导,到后期学生才能达到主动设计,因此指导教师也相当于是参加竞赛者,尤其对于年轻教师而言,这无疑是对他们专业能力的一个很大考验和提高。而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近年参加指导的教师在业务方面进步明显,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指导经验,同时对教学改革也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缩短了和双师型教师的距离。
3参加电子竞赛的总结与分析
2009年是我院第一次参加该竞赛,获得了一个省级一等奖。本次基本上属于押题性质,题目理解正确、而且前期训练充分,电源组几乎是2队都是一等奖;而测控组却是一败涂地。2010年获得一、二、三等奖各一项,本次没有电源的题目,但由于有一组学生能力较强且配合的很默契,获得一等奖是必然的;而获得二、三等奖的组,由于只有一、两个同学能力很强,在竞赛过程中,时间不够。可见要获得好成绩,不仅团队各个成员的能力要强,而且还要分工明确,各有所长,真正体现团队协调作战能力。2011年仅获得一个三等奖,主要原因是因为竞赛时间准备不足和指导失误造成的。其中,电源题目由于认为过于简单而掉以轻心,中途发现为时已晚,造成时间不够;小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准备阶段组委会的讲话表示小车不会再出,所以在训练中相关器件未准备,在竞赛开始后才从网上订购;二是没能自制一个木制轨道,为了节约成本,想当然的认为小车在地板上走和在木制轨道走是一样,结果花了很多时间在调试上,直到测试时才发现不做轨道是一个失误,否则获得一等奖的机会很大。可见竞赛中的不确定度因素很多,稍微想的不周全就会造成很大遗憾,尽管如此,能力较强的那一组还是获得了三等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学生的培养应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重点,确实让他们在培训过程、事务管理、竞赛题的分析和竞赛中的决策等各个环节发挥主导作用,回归竞赛的本质。
4今后竞赛培训思路
基本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主要包括印制版的设计(原理图和PCB板图)、焊接及测试方法(学会基本仪器的使用)等练习。从训练内容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电力电子类:降压型、升压型和逆变型开关电源;恒压、恒流、直流并联运行和交流并网运行模式;输入/输出电流、电压以及效率显示;纹波分析与失真度等。
(2)检测与运动控制类:智能小车、机器人倒摆平衡控制、调速控制中的转速、位移、避障、角度检测、无线发射与接收等。
(3)基于FPGA/DSP系统的分析仪器:频谱分析仪、传输波形特性分析仪(该项在“EDA”实验室中由指导教师完成样机)。
(4)放大器设计与制作:音频放大器,频带为10兆赫兹、增益60dB的宽带放大器设计(该项由指导教师完成样机)。鉴于今后的电子竞赛题目趋于综合设计,所以在暑期集中训练前,上述4项基本内容应该培训完成并通过各组交流使参加竞赛的学生全面了解相关内容;这样在暑期集中训练时,学生便可集中精力利用电子竞赛等相关网站,通过学习、分析、交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5组织管理与相关政策
为了更好的培养和选拔人才,同时让参加竞赛培训的学生无后顾之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具体如下。
(1)成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小组,从二年级开始自愿报名,条件是在一年级的课程(数学、物理和电子认识实习)学习中,成绩较好的且有强烈欲望的同学中选拔;个别有特珠能力的同学另议;对于这些同学在二年级学习中,如果努力参加培训者可以顶替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学分。
(2)完成二年级课程的同学,要求电路、电子技术、C语言实训能力强同学自愿报名并经审查批准参加,在三年级学习期间,如果努力参加培训者可以顶替电子综合设计的学分。
(3)参加暑期培训的同学可以顶替生产实习的学分,实际上经培训后的学生已经使得他们的毕业论文变得容易;如果选拔去参加竞赛且获得奖励的还可以顶替部分选修课的学分。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技术要点;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63-01
机械电子工程是一种代表性的高新技术,是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重要产物。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研究机械电子工程,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机械电子工程在我国也是一项重要的现代化产业,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
1、机械电子工程中的技术要点
在机械电子工程设计中,EDA技术是一种新技术,是机械电子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EDA技术的主要载体是能进行大规模编程的逻辑器件,在进行编程的时候,使用硬件描述语言的表达方式。在 EDA 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计算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等,作为开发软件或试验软件,对特定的目标芯片进行适配编译和逻辑映射,最终形成电子新系统或专用集成芯片。EDA技术的发展是在电子电路CAD技术上形成的计算机软件系统。EDA 技术的组成部件是编译器、综合器、下载器和适配器,对于综合器,是用来将设计师的设计文件进行转换,成为该系统的门级描述,综合器的作用其实就是能将硬件和软件进行相互连接[1]。对于适配器,是能生成最终下载文件,并能将其安排到指定对的器件中。
目前,在机械电子工程设计方面,主要的核心技术就是EDA技术,其主要是因为在EDA技术中应用的是HDL高级语言,HDL高级语言可以实现公开利用、描述范围广,在进行机械电子设计中,能起到非常多的辅助作用,在进行后期交流、修改和保存的过中也十分方便,且该语言能对现有的已经完成的设计方案进行自动在线升级。另外,EDA技术有着非常高的自动化程度,对一些常规的仿真、纠错等工作能够快速完成。
2、EDA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2.1 仿真分析
在确定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方案后,就要通过科学的系统仿真或者结构模拟,对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才能保证在后续实践中,设计方案的顺利应用。而在电子设计中应用EDA 技术进行仿真分析能够为伪真分析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EDA技术进行的仿真分析,是通过各个环节当中的传递函数进行数学建模来实现的,经过构建和仿真系统,能准确验证一些理论和构思的合理性,能够很好的对设计方案进行推广和使用。另外,EDA技术在完成仿真分析后,能够对各个电路的实际结构、电路结构的正确性以及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这种采用EDA技术进行的仿真能够使我国的机械电子工程设计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2.2 电路特性优化设计
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主要目的是保证电子元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能够保证其有最佳的容差和工作环境温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对电子元件的实际容差以及环境温度进行全面勘测和分析,而传统的电子工程设计方法是很难实现这一点的,并且还会导致所得到的设计方案存在某些漏洞和误差,从而不能有效保障电子元件的实际容差和工作环境温度。通过EDA技术对电路特性进行优化设计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主要原因是EDA技术能够对温度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确定最佳电子元件参数和电路结构图,并获得相应的环境温度[2]。由此看来,EDA技术对电路特性的优化设计,不仅能能对机械电子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完善,还能够保证电子元件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稳定性。
2.3 EDA技术对电路特性进行有效分析
对电路特性进行有效分析,是EDA技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机械电子工程方案设计过程中,基本上所有的理论分析都是在数据测试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来进行的,所以在数据测试和特性分析方面所获得的数据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及时性。而传统的电子工程设计方法,由于受到多方影响,使得其在数据测试和特性分析等方面存在问题,不能保证电路测试的实际精度,甚至对产品后期使用的稳定性有所影响。而EDA技术对电路特性进行分析,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精确的测试,避免设计方案出现结构性的差异,保证了机械电子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4 在机械结构中要防止静电发生
近年来,电子产品的发展主要是以轻薄为发展趋势,而愈加缩小的线路和密集的电子元件排列,对静电的防治有着更高的要求,静电电流会对电子元件造成致命的毁坏。静电电场对周边电荷的吸引力,会导致集成电路的烧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做好静电防护工作,降低静电发生的概率。
3、电子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特定的人才教育
我国从事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设计人员较多,但是机械电子工程行业需要设计人员应有广泛的视野,对于先进的知识清晰了解。我国高校中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也较多,造成这些学生无法接受系统型管理,呈现出分散式特点。
3.2 缺乏系统性的未来发展规划
我国机械电子工程企业在实际建设中都较为独立,企业间的沟通交流较少,造成整个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并无法将有效信息资源共享,我国机械电子工程企已经长时间保持着这种发展模式,造成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设计理念无法更新。
3.3 缺乏对于设计成果的保护
目前,我国机械电子市场存在大量的虚假产品,甚至出现了仿冒他人产品的问题,造成我国机械电子市场出现这种情况的较多,但是主要是我国对于电子设计成果的保护法律较为缺乏,机械电子工程设计人员设计出的成果没有受到保护,在而就是我国从事机械电子工程设计的人员缺乏成果保护意义,因此经常出现假冒产品的设计。
结语
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当前我国的机械电子工程人员一直在不断增加,但工程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还有待提高,并且机械电子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机械电子工程的技术要点和应用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EDA;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课程设计
在数电课程教学中,课内实验及课程设计是基础又重要的实践环节,而EDA技术作为世界电子设计的最新技术潮流,已成为高校电类课程教学的热点[1]。本文针对燕山大学近年来将EDA技术应用到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所做的改革和创新做了一些总结。如何使学生将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应用于工程实践当中,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整个数电教学体系中,采用项目驱动法进行理论教学;课内实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设计(三级项目)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1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概况
1.1EDA实验室简介
燕山大学光电子系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实验室始建于2000年,使用面积300m2,建设规模130台套,可同时为4个教学班开设实验项目。目前主要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开设EDA课程设计。EDA实验室自建立经历了三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升级换代:第一次是ALTERA公司MAX7000系列的EPM7128SLC84-15,第二次是FLEX10K系列的EPF10K10LC84-4,目前使用的是EP2C35系列的EP2C35F484C7N,包含33216个逻辑单元,是一款低功耗低成本FPGA芯片。各芯片资源特性对比见表1。
1.2EDA课程设计概况
数字电子技术本科教学,包括64学时的数字电子技术,其中含12学时的课内实验(由燕山大学电子实验中心承担)和2周的课程设计,即EDA课程设计(由燕山大学光电子系EDA实验室承担),而且课程设计成绩单独进行考核。EDA课程设计以数字电路设计自动化为主,是芯片级的设计,是硬件设计的软件化。这也正是与传统设计的差异所在。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为导向[2],在学生学习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设计比较复杂的数字电路的能力。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使用EDA工具设计数字电路的方法,具体包括图形设计输入、编译、时序仿真、下载和硬件验证等过程。让学生掌握EDA工具设计数字电路的方法,支撑毕业要求———“针对一个设定的电子电路或通信系统,具有给出设计方案的能力”.设计用到的软件早期为MAX+plusII,后期为QuartusII。其均有两种典型输入方式:原理图与硬件描述语言(VHDL、VerilogHDL等)。原理图输入方式的特点:比较直观,易于仿真,便于信号观察与电路调整。要求对系统及电路非常熟悉,但当系统功能复杂时,其效率低。硬件描述语言则恰恰相反:系统功能复杂时效率高,设计周期短。本课程设计是与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对应的实践环节,所以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使用原理图输入方式,以此来巩固学生数电知识,这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主要特色。据了解许多院校该实践教学大多采用硬件描述语言的方式。此外,对于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试点)班的同学,由于学时为3周,我们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案实现功能,自主扩展题目功能,额外使用VHDL语言实现部分模块功能[3]。
2课程设计内容与流程
整个EDA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流程如图1所示。第一,教师讲解。每次EDA课程设计开始时,指导教师都要用4学时来讲授课程设计软件部分(2学时)和硬件部分(2学时)。其中软件部分主要针对MAX+plusII或QuartusII进行讲述,硬件部分围绕教材———参考文献4的第6章和实验箱资源等内容展开,着重讲解题目用到的资源及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4]。第二,选题。课程设计我们设置了诸如智能交通灯、电子琴、密码锁等共计31个题目供学生选择,使一个教学班的每个学生(基本小于等于30人)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这样虽然给指导教师增加了工作量,但对学生是有益的,避免了以往互相“参考”的弊病。第三,资料查阅。早期使用软件为MAX+plusII功能简单易用,学生经过教师讲解后,很快就可以上手进行设计。后期软件升级为QuartusII功能强大,软件操作复杂,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熟悉此软件的操作设计流程。要求学生借助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包括软件使用教程和设计题目相关资料。第四,方案设计。按照题目需求,给出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设计要求,将题目模块化,功能分解,以便按模块进行元器件级实现。这部分由学生自主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直接决定设计题目能否顺利完成。第五,模块化实现(包括仿真)。总体设计方案确定后,就要进行功能分解,模块化,这对后期的时序验证、电路仿真乃至错误排查至关重要。系统总体功能的实现依托各模块的准确设计及协同性,学生通过时序仿真、功能仿真乃至测试节点的波形进行反复修改排查,直至达到设计预期目的。第六,下载验证。整个电路图及各个模块都仿真测试无误后,即可以进行下载验证。以往采用并口下载由于不支持热插拔很容易发生烧芯片等现象,现在采用USB口下载不仅提高了下载速度而且也极大地减少了烧芯片的概率。每个班级配备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万用表等测试仪器一套,满足学生测试需求。尽管每次进行设计前都要对实验箱进行检修,但依然在设计中会发现个别实验箱的硬件故障,一般指引学生用替换法进行排查,很容易就能找到问题所在。第七,答辩验收。成立由8名指导教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分2个答辩组进行验收,每组4名指导教师。分别对如下几方面进行评定:首先,学生设计方案讲解。其次,回答指导教师的提问。最后,硬件实验箱功能演示。第八,设计报告撰写。以往学生容易忽视设计报告的重要性,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反复强调文档在整个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并适当提高设计报告在成绩评定中的权重。第九,成绩评定。根据《EDA课程设计(三级项目)大纲》及《EDA课程设计(三级项目)评分标准》将答辩验收及设计报告的成绩进行汇评,最后给出总评成绩。实践表明,超过25%的学生能达到优秀(A),约50%的学生能达到良好(B),约15%的学生为中(C),不足10%的学生为及格(D)。
3结语
经过16年的改革与发展,燕山大学光电子系EDA实验室无论是硬件装备,还是软件资源都比较完备,EDA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教学活动也得到渐进式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能力,指导教师需要在指导答疑时把握好度———既要答疑解惑,又要激发出学生自身的设计思维与灵感;设置大量与日常生活、工程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眼界,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经过多年的运行,获得了学生和教师的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林喜荣,董敬峰.基于EDA技术的电子技术实验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2014,(10):8-9.
[2]徐卫林,彭晓春,岳宏卫,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微电子专业教改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16,(22):81-84.
[3]李江昊,常丹华,张宝荣,等.“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2,(01):46-49.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高速数字;电路设计
由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子技术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电气时代。高速数字电路通过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巧妙结合,能够集成高速变化信号在电路中所产生的电感、电熔等模拟特性的电路,对整个电路的各项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让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系统保持一个理想的运行状态。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还是各个元器件的搭配,否则会对电路信号甚至是电路元器件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却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信号线间距离的影响、阻抗不匹配的问题、电源平面间电阻和电感的影响等,都会对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技术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这也是要提升计算机高速数字技术的应用效率的重中之重。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以及自身对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技术的了解,通过对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的分析,找出了主要对影响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希望对提升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系统的运行效率有所帮助,进一步促进电子产品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影响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的关键因素
1.1 信号线间距离
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的出现,给电子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对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由于各方面原因及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自身的特点,现阶段的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信号线间距离对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有着明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信号线间的距离会随着印刷版电路密集度的增大而变化,越来越狭小,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导致信号之间的电磁耦合增大,这样就不会对其进行忽略处理,会引发信号间的串扰现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严重。
1.2 阻抗不匹配
在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应用过程中,阻抗是影响其信号传输的关键因素,由于设计的不合理,造成阻抗增大,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在现阶段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信号传输位置上的阻抗不相匹配的现象,这样极易引发反射噪声,而反射噪声将会对信号造成一定的破坏,使得信号的完整性受到极大的影响。
1.3 电源平面间电阻和电感不稳定
目前计算机高速数字化电路设计技术在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进行设计,从而让电子设备达到更好的运行效果。现阶段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由于电源平面间存在电阻和电感,使得大量电路输出同时动作时,就会使整个电路产生较大的瞬态电流,这将会对极端级高速数字电路地线以及电源线上的电压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会产生波动的现象。
二、优化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技术的有效措施
2.1 优化电路信号设计,确保电路信号的完整性
为了确保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信号的完整性,要对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技术进行合理的设计,现阶段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中,由于受到阻抗不匹配的影响,对电路信号的完整性也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点主要分为两方面研究:一方面是对不同电路之间电路信号网的传输信号干扰情况进行研究,也就是以上所提到的反射和干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对不同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对电路信号网产生的干扰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阻抗不相匹配的因素而影响到电路信号的传输效率,而且,现阶段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运行的过程中,阻抗很难控制,经常会出现阻抗过大或过小的现象,都会对电路信号传播的波形产生一定的干扰,从而对计算机高速电路传输信号的完整性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要对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展开研究,从正常理论来看,高速数字电路设计难以使电路与临街阻抗的状态相互符合,可以对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进行改进,保持系统处于过阻抗状态,这样就能保证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不会受到阻抗不等的状态而影响到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信息传输的完整性。
2.2 优化电路电源设计,减少电源系统阻抗
从理论上来看,如果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电源系统中不存在阻抗的话是电路设计最理想的状态,这样整个信号的回路也不会存在阻抗耗损的问题,系统中的各个点的点位就会保持恒定的状态。电源是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技术的重要组成元件,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由于受到电源平面间电阻和电感的影响,使得电源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过电压的故障,也就是电源的波形质量受到影响,严重影响到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运行的可靠性。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考虑到电源的电阻和电感因素,而要减少电源面的电阻和电感对电源系统的影响,就必须对其采取降低的处理措施。从当今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系统电源材质的分析了解到,电路系统中大多数都是采用大面积铜质材料,如果结合电源系统要求来分析的话,这些材料远远达不到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电源的标准要求,这样在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此,要将所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和研究,可以采用楼电容应用到电路中,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或降低电源面电阻和电感对系统的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计算机高速数字电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化、科技化、电气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也不断促进电子设计行业快速发展,电子设计技术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进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以满足新时期的电气时代需求。通过对高速数字电路设计问题进行有效合理的解决,对高速数字电路设计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更进一步的促进了现代化技术和电子设计行业的发展,为我们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琳琳. 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电源完整性分析[J]. 火控雷达技术. 2010(02)
关键词:电子信息;设计;自动化技术;分析
我国对于自动化的技术而言,是刚刚开始起步,目前并没有能够进入到十分成熟的阶段,距离技术完善依然有着一段距离,尽管如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全面推动了工业的进步,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同时对我国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有着显著作用。
1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意义
1.1提高信息工程设计更好的实现自动化
自动化的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将其计算机以及操作的流程实现自动化,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力以及财力方面的投入,全面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因此将自动化技术充分应用到电子信息工程中能够加速信息工程的设计自动化的实现,从而完成很多的重复性以及自动性的劳动,有效降低工作人员自身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也可促进设计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使设计人员人员可以掌握自动化的技术,创造出更多的产品。
1.2电子信息工程能够更加全面的提高智能化效果
当设备进行操作时,充分采用自动化技术,根据相关的工作程序进行自动化的工作,自动化的技术可以更好的去帮助信息工程的设计全面的提高智能化的效果。对于自动化的技术而言,可以比较好的去解决通用的步骤,并且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工程设计去控制以及处理电子的信息,在这个基础之上能够更好的去实现信息工程设计,提高智能化的效果。在对自动化的设计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生产出一些高端的产品,带动智能化的管理从而得到快速的发展。除此以外,通过将自动化技术充分的应用到信息工程设计之中,不仅可以促进其智能化的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是可以更加明确信息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
2自动化的技术在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1计算机的辅助设计分析
当今在电子信息工程进行设计时,主要是通过自动化的技术辅助,在应用的过程中比较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则是CAD,应用CAD进行辅助的设计可以对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智能性进行提升,在进行设计中,仅仅只是需要将其相关的数据以及要求等输入到系统之中,系统则会自行计算以及分析,从而将其结果直接的呈现到计算机上,之后则可根据其具体的要求以及细节等对其设计做出相应的改进,直到满足设计的要求为止。
2.2计算机的辅助制造分析
针对于计算机辅助的制造系统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硬件部分;二是软件部分;所谓的硬件部分是包括数控机床以及存储装置等内容,对于硬件的设备而言,起作用便是为支持生产。然而针对于软件的部分而言,是满足数据库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的设计等,因此根据其实际的辅助制造软件来进行有效的应用,不仅可以全面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整体生产效率,也能够对其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做出有效的验证,使其设计的过程更加完善,促进自动化的设计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带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2.3辅助办公的管理分析
针对于电子信息工程进行设计时,所涉及到的设计流程较为繁琐,同时也存在着比较多的设计文件,要是仅仅只是凭借人工来进行整理和分析这些文件,不仅会降低电子信息工程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将会因为工作量较大以及过程较为繁琐等导致出现较多的失误。但是通过充分应用自动化技术,通过采取OA来辅助办公软件对其设计流程和有关的文件、信息数据等进行管理,根据计算机能够直接的作出有效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保证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可以顺利进行。此外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将所出现问题的概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保证电子信息设计的效率,推动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完善,为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后可以得出,自动化的技术主要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的,并且也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一种技术,通过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领域中充分合理的应用,不仅能够带动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的机械化和一体化,同时也能够带动我国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过程更加的智能化,全面提高其设计的精确度,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可将自动化技术以及电子信息工程能够有效结合到一起,推动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果,林尔敏.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基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4,11:67-68+100.
[2]陈必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方案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64-66.
[3]王皑.基于工学结合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流程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224-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