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抗震设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非常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所以,本文主要就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关键问题、具体的抗震设计举措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具体举措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0-0217-0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与此同时,在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的背景下,建筑抗震等安全因素成为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抗震水平较高,但因地震导致房屋倒塌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能更好的提高建筑抗震水平,在建筑抗震设计方面更加合理,作为中学生了解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关键问题、具体的抗震设计举措是很有必要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
(一)场地的科学选择。
建筑场地的科学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水平与质量。因此,有关的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对于建筑物建设的场地进行全面的考察工作,选择具有土质松软、地质元素分布不均衡的区域来进行地段的选择,避免地震发生时产生出地裂或者是地表错动问题。
(二)建筑结构的合理化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的合理化设计也对于提升建筑抗震设计的质量与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使用高强度的建筑材料使得建筑物的结构框架具有完整性的构造。而高质量设计图纸的应用,可以使得建筑物的各个部位进行更加合理、科学的布局,最终形成强有力的抗震效果。
(三)建筑平面布置的规则性。
进行满足有关抗震设计要求的施工,可以极大提高建筑的抗震水平与能力。比如:综合的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应用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对称性的结构设计,将会对于建筑的抗震实际效果进行科学的提升。同时,我们需要清楚的了解到各种科学的设计需要真正的落实到施工实践中,使得设计的成果真正转变为实际的应用成果[1]。
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具体举措
(一)基础隔震措施。
所谓的基础隔震指的是应用各种各样的减震装置来完成有关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设计。具体来讲,将有效的抗震、隔震的装置应用到建筑物自身的部位中,从而达到保护建筑物,使其具有良好抗震、隔震效果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适用于高大的建筑物中。原因在于,在高大建筑物中应用抗震装置会导致建筑物产生出自振周期问题,无法达到应有的抗震效果。在我国的生活中常见的抗震装置有橡胶垫装置、混合隔震装置等。对于这些装置应用摩擦移动或者是粘弹性隔震的方式就可以进行有效的防震,保障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防震要求[2]。
(二)特殊材料在地基隔震中的应用。
应用特殊的材料全面保障建筑物的地基具有良好的防震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防震举措。具体来讲,应用高效的沥青原料与粘土、砂子等进行混合性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物整体的质量与水平,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目前这种方法已经在建筑物的防震设计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3]。
(三)建筑结构悬挂隔震。
所谓的建筑结构悬挂隔震指的是在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工作中,应用悬挂的方式来对于建筑物大部分结构或者是整体的结构进行有效减震处理,使得地震发生时地震灾害的破壞力量对于悬挂的建筑结构没有非常大的影响,最终减轻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避免重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比如:在一些大型钢结构建筑中应用悬挂的方式来进行有关的设计,使得有关的子框架通过锁链或者是吊杆方式的应用悬挂在主框架上。这种设计方式应用的意义在于地震发生之后,地震一部分破坏力量会传导在这些锁链或者是吊杆上,降低了地震对于建筑物地基以及墙面的影响,提高了建筑物地基抗震的实际效果[4]。
(四)建筑层间的隔震。
对于建筑物层间进行有效的隔震是一种操作简单、工序简单的应用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与其它方面的隔震使用举措比较起来只能对于地震破坏力量的10%到30%进行有效的预防,无法从根本上形成强有力的抗震效果。因此,这种方式需要与其它模式的抗震举措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形成对于建筑物的有力保护,全面提高其应对地震破坏力量的能力。
(五)建筑结构的加固隔震。
为了全面提高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能力,我们需要采取各种的方式对于建筑物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具体来讲,第一,在建筑物竣工之后,有关的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应用阻尼的方式对于建筑物进行全面的加固,最终使得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得到加强。第二,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效果,我们可以应用消能减震装置来提高其抗震的能力,使得高层建筑也可以在地震发生时具有对地震破坏力的抵御能力,避免重大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比如:消能减震装置在建筑物隔震夹层中进行应用,可以极大提高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效果[5]。
二、结论: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对于建筑物结构抗震若干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与探讨,有利于建筑物施工的企业应用众多的具体方法全面提高建筑物结构抗震的质量与水平,保障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具有强有力抵御地震的能力,减少人员的伤亡与财产上的损失。如今总体的设计理念与方式比较先进,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建筑抗震等级,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保障。
参考文献
[1] 古力铭.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 四川水泥,2015,06:60.
[2] 曹振.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 门窗,2015,06:126.
[3] 邱子龙.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 建材与装饰,2016,08:76-77.
[4] 李琛琛.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45.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理论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层建筑在设计计算机施工技术等领域快速发展,100m左右及以上的将建筑快速发展,多以钢筋为主要材料,在层数与高度增加的同时,功能与类型也日益增多。各大城市几乎都建立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建筑,以上海锦江饭店为代表:高度达到153.52m,全部采用的钢结构体系;而深圳的发展中心大厦有43层,高度达到165.3m,算上天线高度达到185.3m,是我国第一幢大型的高层钢结构建筑。到了90年代,我国的高层建筑结构从设计到施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除了体系与材料的多样化,高度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在1995年完工的深圳地王大厦,共有81层,高度达到385.95m,居世界第四高。
2 建筑抗震的理论
2.1 建筑结构的抗震规范
一般的抗震规范都是各国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的经验总结,是指导抗震设计的法定文件,及反应国家经济与建设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各个国家的抗震经验。尽管抗震理论不断完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必须要有实践的指导,要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容不得任何的大意与疏忽。基于这一认识,现代建筑部分条文被列为强制条文,使用了“严禁、不得”等绝对性的字眼,同时也有不同条文有较大的自由空间。
2.2 建筑抗震设计的理论
当前建筑抗震设计的理论主要分为拟静力理论、反应谱理论及动力理论。拟静力理论起源于20世纪10~40年代出现的理论,在估测地震对结构的影响时,假设结构为刚性,地震水平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质量中心,地震力的大小当于结构的重量乘以一个比例常数(地震系数)。
反应谱理论是在上世纪40-60年展起来的,以强地震动加速度观测记录的增多与对地震地面运动特性的进一步了解,及结构动力反应特性的研究为基础,是加理工学院的学者对地震加速度记录的特性进行分析后获得的成果。
动力理论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应用较为广泛的地震动力理论,是在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与试验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人们对各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线性与非线性的反应过程也有了较多的了解,随着强震观测台的增加,各种受损结构的地震反应记录也在不断地增加。进一步动力理论也称地震时程分析理论,它将地震作为一个时间过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震加速度时过程作为地震动输入,建筑物简化为多自由度体系,计算得到每一时刻建筑物的地震反应,完成设计工作。
3 高层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
3.1 必要的抗震对策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国,出了要考虑到概念的设计,还要进行验算,结合地震的情况,要在高度允许的范围内建造,增加结构的延性。在当前的抗震设计中,抗震验算及构造与措施等角度入手进行分析,提高结构的抗震性与消震性能。建立地震力与结构延性互相影响的双重设计指标,直到达到预期的抗震效果。当前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在提高结构延性方面的作用已得到普遍的认可。
3.2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思想
在《建筑抗震规范》中有明文规定,建筑的抗震设防要符合“三水准、两阶段”的要求。所谓的“三水准”就是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当遇到第一设防烈度地震即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结构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建筑物可以正常使用。一般情况下,建筑物不会被损害,也不需要修理即可使用。所以,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满足地震频发下的承载力极限,要求建筑的弹性变形不超过规定的弹性变形限值。当遇到第二设防烈度地震即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基本烈度地震时,结构屈服进入非弹性变形阶段,建筑物结构会发生损害,但是不经修理或者简单修理就可以继续使用。所以,建筑结构必须要有足够的延性能力,不会出现脆性破坏。当发生第三设防烈度地震的情况下,就是遇到本地区地震极限外的情况,结构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害,但是结构的非弹性变形距离倒塌仍有一段距离,不致产生危及生命的损害,保障了居住人员的安全。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建筑的足够变形能力,其弹塑变形要在规范的数值之内,保证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能。三个水准烈度的地震作用水平是根据不同超越概率进行区分的,一般情况下是:
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63.2%,重现期50年;设防烈度地震(基本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重现期475年;罕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重现期1641-2475年,平均约为2000年。
从高层建筑的抗震水准来看,设防的要求是通过“两个阶段”设计来实现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环节,第一步采用与第一水准烈度相应的地震动参数,提前计算出高层建筑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与风力、重力荷载进行高效组合。同时引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进行构件截面的准确射击,进而达到第一水准的强度要求;然后是运用同一地震参数计算出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使其可以在抗震规范设定的限值之内;同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对策,确保结构可以有足够的延性、变形能力与塑形耗能,进而达到第二水准的变形目的。而第二阶段则是运用与第三水准对应的地震动参数,算出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使其在抗震规范的限值之内,然后进行必要的抗震构造对策,进而实现第三水准的防倒塌目的。
3.3 现代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各类的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该采用的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高度要在40m之内,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除1款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限制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结语
地震是威胁较大的天灾之一,必须要加强防御,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高层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必须要在要求的限值之内,保证结构的良好性能,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朱镜清.结构抗震分析原理[M].地震出版社,2002.
[2]李彬.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人们的关注,设计者需要加强对建筑的抗震性设计,减少建筑在地震灾害中的破坏,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设计者需要加强抗震场地的选择,提高建筑的整体性和刚度,合理的计算建筑结构的参数,整体上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
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要求
1、结构构件要具备相关性能。建筑结构的构件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件要具备必要的稳定性、承载力、延性和刚度,建筑结构设计上应该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更强节点核芯区的设计原则,结构的薄弱部位应该进行重点的设计,已经承载了竖向荷载的构件不宜作为主要的耗能构件,结构的构件要满足建筑抗震性的要求。
2、抗震防线的设置。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者需要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来设置抗震防线,实现结构构件之间的协同作业。建筑多道抗震防线设置的目的是减少地震对建筑的损坏,实现建筑的内部和外部赘余度设计,建立建筑的屈服区,提高构件的适当刚度和延性,处理好建筑结构内部的强弱关系。建筑抗震防线的设计要避免部分设计过强和部分设计过弱的问题,避免建筑的不合理设计,提高建筑的稳定性设计。
3、加强薄弱部位的抗震性设计。建筑抗震性的设计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薄弱部位的结构部件要加强设计,提高构件的实际承载力。设计者要实现设计计算的弹力值和实际受力值之间的均匀变化,防止变形力的集中,实现建筑部件之间承载力和刚度的协调。设计者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有目的加强薄弱部位的抗震设计,对建筑的变形能力进行控制,提高建筑的总体抗震能力。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环节
1、抗震场地的选择。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稳定性,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设计需要加强对地基的勘察和检验,在地基稳定性不足的情况下要对桩基进行施工,加强地基的稳定性,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的影响。设计者需要选择有利的建筑抗震场地,在加强建筑本身稳定性的基础上减小地基等外部因素对建筑稳定性的影响。在施工场地无法满足有利抗震要求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首先加强地基的稳定性,采取地基液化的方式来消除地基的缺陷,提高建筑上部结构的稳定性。
2、建筑结构的选型和布置要求。现在城市中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建筑的形式逐渐多样化,设计者需要在加强形态设计的同时提高建筑的稳定性。一般而言,建筑的抗震性要求建筑结构形状应该简单,建筑的凹角是不可避免的,房屋突出部分的长度应和宽度保持一定的比例,房屋立面的局部收进尺寸应该严格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设计,结构平面长度不应该过大。此外,设计者还要实现建筑平立面质量和刚度分布的均匀和对称,减小建筑的刚度偏心,对建筑薄弱部位的构件要进行充分的计算和设计,避免构件的变形,实现建筑内部结构的对称性。设计者可以对地震缝进行利用,将建筑的结构分成具有规则和简单的小单元。
3、建筑的整体性和刚度设计。城市中的高层建筑都是具有空间刚度的由楼盖和承重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建筑的抗震性主要是由建筑的稳定性和空间的刚度来决定的,刚性楼盖实现了地震作用的分配。近年来,钢筋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得到了重要的应用,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具有水平刚度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可以有效的避免散落和滑移问题,增加建筑整体性,是比较理想的建筑抗震构件。钢筋混凝土楼板还可以控制建筑的层间变形,实现荷载的有效传递,减轻楼板和墙体之间的约束力。因此,设计者需要对现行的现浇混凝土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增设构造柱和配置钢筋的方法来加强建筑的整体性,提高建筑的空间强度,整体上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
4、建筑结构参数的计算。建筑抗震性设计中包括了房屋构件的变形计算和墙梁柱板的承载力计算,设计者在计算之前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要求和建筑设计规范来建立有效的计算模型,根据模型来简化建筑构件的计算和处理。设计者可以将有关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对复杂构件的变形和内力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计算,设计者要对结构的位移、自振周期、层间刚度比、扭转系数以及剪重比进行计算,对结构的扭转效应进行考虑。建筑抗震性设计是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构件的计算和分析工作很难一次完成,设计者要在设计理论和设计模型的指导下对试算的结果进行反复的调整,提高建筑防震性设计的合理性。
5、建筑结构的延性抗震设计。结构延性是建筑抵御地震灾害的关键,结构的延性抗震设计是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者要按照强柱弱梁的原则进行设计,将柱截面的弯矩进行增大设计,对控制截面的整体承载力进行精确设计。构件抗剪能力是建筑抗震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者要人为的增大构件抗剪能力,通过增大剪力墙端、梁柱节点、柱端和梁端的系数来提高建筑的剪力值,提高验算和设计的精确度,减小建筑在地震中的剪切破坏。此外,设计者还要提高建筑的塑性耗能能力和建筑的塑性转动能力,对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进行重点的设计,加密箍筋,对轴压比进行有效的限制,提高建筑整体稳定性。
三、我国建筑抗震性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抗震性要求是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设计者要按照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要求来加强对关键设计环节的控制,整体上提升建筑抗震性的设计质量。在建筑抗震性设计的过程中也存在建筑高度、建筑结构体系、材料选用以及轴压比等问题,设计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首先,建筑高度需要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要和施工技术和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其次,设计者要进行转换层和加强层的设计,提高柱结构的抗剪力程度,尽量选用混凝土结构。再次,短柱和轴压比问题会大大削弱结构的延性和塑性变形能力,设计者要加强强柱弱梁设计,对柱的剪跨比和轴压比进行确定,避免短柱问题的发生,按照建筑的施工要求进行轴压比限值的调整。此外,设计者还要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系数,对抗震设计的原则进行重新的审视,提高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采用弹性设计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减轻地震对建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破坏。
结语: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甚至是超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建筑的抗震性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是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设计者需要加强对建筑场地的选择,对建筑构件和整体的弹性和塑性进行设计,利用计算机来提高各项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整体上提升建筑的稳定性设计,减轻建筑在地震灾害中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赵西安.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建议[J]. 工程抗震. 2011(04)
[2] 魏琏.水平地震作用下不对称建筑的抗震计算[J]. 建筑科学. 2010(01)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设计,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关乎民生,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房屋建筑实施结构设计,主要涉及对建筑高度,承载力,总体结构,各个部件的性能规划等一系列的因素,要求通过对各个构件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既实现满足居民生活生产保障安全的需要,又具有值得欣赏的美学价值。增强房建结构的抗震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地基,房屋的结构体系选择,综合布局等多方面建设因素,是一项及其专业,严谨,复杂的高技术工作。
二.建筑设计和抗震设计的作用和关系分析
建筑设计对建筑抗震起重要的基础作用。建筑的结构设计难以对建筑设计有很大的改动,建筑设计已经初步形成了,建筑结构就必须按照原则服从建筑设计的要求。设计师在建筑方案能够全面的考虑到抗震设计的要求,那么结构设计人员按照建筑方案对结构部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保证建筑结构质量与结构刚度均匀分布,结构受力和结构变形共同协调,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和抗震承载能力;如果建筑方案没有考虑到抗震的要求,直接给结构抗震设计带来更大的难题,建筑布局设计限制结构抗震布局设计。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部件抗震承载能力,就必须增大结构构件的截面面积,这样又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在建筑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单位要对建筑体型设计、建筑平面布置设计、屋顶建筑抗震设计等问题加以关注。
三.我建筑抗震设计的现状
在建筑抗震设计领域,虽然我国在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发展缓慢,尤其是在抗震设计上,没有能够正确的处理好建筑设计和抗震设计的关系,虽然引进了一些西方欧美抗震设计理念,但缺乏符合本国实际的理论技术创新。很大方面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抗震设计中缺乏科学规范的理论指导,缺乏实际经验的积累;我国对地质地震的认识尚不够完善,对地震的成因,预测,防治研究不够深入,地震防治规范不够科学。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候,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或依据的是不完善的理论。因此,难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完美融合防震设计理念。
2.建筑抗震设计中,设计立足于固定参数,而忽视了实际情况,设计完全依据“计算设计”完成。而且将一定的地震或力学参数做出固定的规范,比如,在我国地震设计研究中,把地震的降级系数统一规定为2.81,将小震赋予固定统计意义。而小震多用于结构设计中,结构截面承载能力设计和变形的检验计算,需要依据一定的实际情况而行的。
3.设计中,没有能够深入研究地震对建筑结构破坏的层次和顺序,难以做到重视主体的设计而兼顾细节问题。没有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的运用抗震设计准则。
四,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标准
1.我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辩证灵活运用其中抗震设计原则,严格执行设计施工标准,借鉴其中经验,结合房建本地实际,科学设计。
2.要坚持实施多级防震措施。传统房建结构多采取的是三级设防措施,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但在新的时期,房建结构必须是采取的多级设防模式,保护建筑主体抗震能力,减轻经济损失,使得建筑抗震中更加安全。
3.将概念设计理论和基于性能的设计理论相结合。结合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出科学严谨勘探,掌握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考虑,做出最优势的战略设计组合。
五.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几个主要设计问题
1.建筑体型设计问题
建筑体型包括建筑的平面形状和立体的空问形状的设计。在建筑体型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地使平面和空间的形状简洁、规则,在平面形状上,矩形、圆形、方形等对抗震来说,都是较好的体型。尽可能少做外凸和内凹的体型,尽量避免不对称的侧翼和过长的侧翼,在体型布置上使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比较均匀地分布,避免产生因体型不对称导致质量与刚度不对称而引起建筑物在抗震时发生扭转反应。在建筑设计中,为了建筑立面美观和艺术上的创意,复杂的建筑体型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在设计时一定要把建筑艺术、建筑使用功能同结构抗震安全很好地结合起来。
2.建筑平面布置设计问题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在建筑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反映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要求,同时它与建筑抗震关系很大,因此从概念上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建筑平面设计上要尽可能做到使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对称协调,避免突变,防止产生扭转效应。在墙体布置上要均匀对称;在抗震墙(剪力墙)布置上尽量与结构抗震要求相结合;对刚度很大的楼、电梯井简要居中布置,避免偏心扭转地震效应。在建筑平面布置的总体设计上要尽可能为结构抗侧力构件的合理布置创造条件,使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与建筑结构抗震要求融合成一体,充分发挥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中的基础作用。
3.建筑竖向布置设计问题
建筑的竖向布置设计问题在建筑设计中主要反映在建筑物沿高度(沿楼层)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设计上。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无论单层和多层都存在此类问题。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使建筑物沿竖向的刚度分布比较接近,应特别重视使剪力墙布置比较均匀并使其能沿竖向贯通到建筑底部,不应中断或不到底;尽量避免某一楼层刚度过小;尽量避免产生
4.屋顶建筑抗震设计问题
设计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时,屋顶建筑抗震设计也是整个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十年来,从多数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评定结果看,屋顶建筑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屋顶设计较高或者设计过重。屋顶设计较高或者设计过重,无形当中加大了屋顶建筑变形,而且地震作用也加大了,尤其对自身和屋顶之下的建筑物的抗震作用都不利。有时屋顶建筑的重心和屋顶之下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果屋顶的抗侧力墙和屋顶之下的抗侧力强出现间断,在地震发生时,带来的地震扭转作用也会更严重,对抗震更不利。所以,进行屋顶建筑设计过程中时,应该最大限度的降低屋顶建筑的高度。选用强度较高、轻质、刚度均匀的材料,使得地震作用传递不受阻碍;屋顶重心和屋顶之下的建筑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如果屋顶建筑非常高,屋顶建筑就必须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让屋顶建筑地震作用和突变降低到最小,尽量避免发生扭转效应。
六.结束语
建筑行业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建筑抗震设计,设计,提高抗震能力,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因此实施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科学处理建筑设计和抗震设计的关系。建筑设计是整个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二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共同为提高建筑整体抗震性能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在进行建筑的抗震设计时候,必须要将建筑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综合协调起来,实现二者的配合,共同为建筑整体的抗震设计发挥出更强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山 浅谈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10期
[2] 陆伟权 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中的作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4期
[3] 曾锐 重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 [会议论文] 2003 - 中国铁道学会铁路房建管理会议
[4] 程宇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6期
[5] 李建平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作用 [期刊论文] 《安徽建筑》 -2004年5期
[6] 宫玲君 论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与策略 [期刊论文] 《科技风》 -2009年16期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抗震结构,抗震技术
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对中国来说无不是沉重的打击,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心痛的是有那么的生命离开了我们,这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我们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在地震中,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倒塌了,相对于低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破坏和倒塌的后果就更加严重。近年来国内国外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攀升,就在2010年正式开放的哈利法塔的高度达到了惊人的828米,而且建筑的体型越来越复杂,不规则结构越来越多,这对于结构的抗震都是十分不利的。为保证高层结构的抗震安全,达到安全和经济的统一,有必要对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抗震结构和抗震技术进行探讨。
1.地震导致建筑破坏的原因
根据地震经验,地震期间导致高层建筑破坏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地震引起的山崩、滑坡、地陷、地面裂缝或错位等地面变形,对其上部建筑的直接危害;
(2)地震引起的砂土液化、软土震陷等地基失效,对上面建筑物所造成的破坏;
(3)建筑物在地面运动激发下产生剧烈震动过程中,因结构强度不足、过大变形、连接破坏、构件失稳或整体倾覆而破坏;
2.建筑的抗震概念设计
所谓“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依此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科技论文。
3.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
3.1、静力理论阶段
水平静力抗震理论始创于意大利,发展于日本,1900年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震度法”的概念。该理论认为:结构物所收到的地震作用,可以简化为作用于结构的等效水平静力,其大小等于结构重力荷载乘以一个系数。
3.2、反应谱理论阶段
我国及国际上多数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本质上都采用了反应谱理论及结构能力设计原则。其主要特点如下:
(1) 用规范规定的设计反应谱进行结构线弹性分析。
(2)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是根据设计反应谱所作的结构线弹性计算通过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后内力进行设计。
(3) 在早期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体系、结构体型的规则性及结构的整体性满足规范的规定,以使结构能可靠地发挥非弹性延性变形能力。
3.3、动力理论阶段
1971年美国圣费南多地震的震害,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反应谱理论只说出了问题的一大半,而地震持时对结构破坏程度的重要影响没有得到考虑”,从而推动了采用地震加速度过程a(t)来计算结构反应过程的动力法的研究。此一新理论不但考虑了地震的持时,还更近一步地考虑了地震过程中反应谱所不能概括的其他特性。
4.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设计地震区的高层建筑,在确定结构体系时,除了要考虑前面所提到的材料用量、建筑内部空间和使用的房屋高度等因素外,还需进一步考虑下列抗震设计准则:
(1)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力传递路线;
(2)具备多道抗震防线,不会因部分结构或构件失效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抵抗侧力或承受重力荷载的能力
(3)具有必要的承载力、良好的延性和较多的耗能潜力,从而使结构体系遭遇地震时有足够的防倒塌潜力;
(4)沿水平和竖向,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分布均匀,或按需要合理分布,避免出现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环节,从而防止地震时出现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在确定建筑方案的同时,应综合考虑房屋的重要性、设防烈度、场地条件、房屋高度、地基基础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并结合体系的经济、技术指标,选择最合适的结构体系。
5.建筑抗震措施或设计
5.1、错开地震动卓越周期
一个场地的地面运动,一般均存在着一个破坏性最强的主振周期,如果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这个卓越周期相等或相近,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就会因共振而加重。地震动卓越周期又称地震动主导周期。
从众多的地震倒塌建筑物中可以看出,建筑周期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相接近,是引起建筑共振破坏的主要因素和直接原因。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首先要估计地震引起该建筑所在场地的地震动卓越周期;然后,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通过改变房屋层数和结构类型,尽量加大建筑物基本周期与地震动卓越周期的差距。
5.2、采取基础隔震措施
传统的抗震方法是依靠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来耗散地震能量,使结构免于倒塌,但由于是一种“被动防震”,就不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地震对建筑的破坏作用,是由于地面运动激发起建筑的强烈振动所造成的,也就是说,破坏能量来自地面,通过基础向上部结构传递。人们总结地震经验后发现,地震时结构底部的有限滑动,能大幅度地减轻上部结构的破坏程度。科技论文。
基于可动概念的基础隔震方案很多,主要有:(1)软垫式隔震。在房屋底部设置若干个带铅芯的钢板橡胶隔振装置,使整个房屋坐落在软垫层上,遭遇地震时,楼房底面与地面之间产生相对水平位移,房屋自振周期加长,主要变形都发生在软垫块处,上部结构层间侧移变得很小,从而保护结构免遭破坏。(2)滑移式隔震。在房屋基础底面处设置钢珠、钢球、石墨、砂粒等材料形成的滑移层或滚动层,使建筑物遇地震时在该处发生较大位移的滑动,达到隔震目的。(3)摆动式隔震。科技论文。摆动式隔震方式实质上是柔性底层概念的改进和引伸。(4)悬吊式隔震。这一隔震方式的构思是,将整个建筑悬吊在支架下面,避免地震的直接冲击,从而大幅度较小建筑物所受到的地震惯力。
5.3、削减地震反应——提高结构阻尼
为了提高结构阻尼,可以在结构上设置阻尼器,以吸收地震输入的能量,减小结构变形。台北101大楼在87~92楼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钢球风阻尼器,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大楼风阻尼器,它的球体直径5.5米,由四十一层12.5厘米厚钢板结合为球形,重量660吨,可以有效减轻由于飓风和地震所引起的震动和侧移。
为高层建筑提供附加阻尼的另一新途径,是利用主体结构与刚性挂板之间特殊装置的非弹性性能和摩擦。采取这一措施后,可以使阻尼比仅为2%的抗弯钢框架,有效粘滞阻尼比增加到8%或更多,从而使底部地震剪力和顶点侧移降低50%。
此外,通过采用高延性构件和附设耗能装置也能有效削减地震反应。
6.高层建筑抗震技术发展展望
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体型将更趋复杂,结构体系将更趋多样化。出于对建筑艺术上的要求,高层建筑的体型将会更为复杂和多样,许多高层建筑都是综合性的和多用途的,因此对建筑和结构必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从结构体系上看,也决不会停留在原有的几种形式上,而会更好地满足功能和艺术上的需求,创造出新的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大海,杨翠如,钟锡根.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谷连营,肖国梁.高层建筑抗震技术的发展概况.山西建筑,2006.8(15):50—51.
[3]王红霞.论高层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山西建筑,2007,12(35):74—75.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震害较为严重地集中在砌体结构房屋,最典型的就是预制板结构的多层住宅楼和学校教学楼。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借鉴经验,对改进建筑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砌体结构进行抗震加固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增设抗震墙、外加圈梁-钢筋混凝土柱加固、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支撑加固、包角加固等等,本文在如何选择抗震加固技术时,本着从结构体系——结构材料——结构构件——构件连接——非结构构件的顺序原则来进行抗震加固。
1、建筑层数及总高度超限:历次震害证明,砌体建筑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其地震破坏就越大。因为建筑层数及高度值越大就意味着侧向地震作用就越大,同时也加大了建筑底部的倾覆力矩。因此在地震中,倾覆力矩过大使得底部墙体产生过大的压力和剪力而被破坏。《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第5.2.2节和第5.3.1节中分别对A类建筑和B类建筑做出了具体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第7.1.2节中对C类建筑也做出了具体规定。
当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及层数均超限时,应采用改变结构体系的加固方案,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1)双面普遍加钢筋混凝土板墙形成组合墙的方法;(2)增设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单面或双面板墙的方法,混凝土板墙厚度单面不小于140mm,双面合计不小于140mm,且结构全部地震作用分别由两个方向增设的钢筋混凝土板墙承担,并应计入竖向压应力滞后的影响,墙体配筋按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计算确定(原砌体墙不承担地震作用)。
2、平立面不规则、具有明显扭转效应:合理的建筑布置在抗震设计中是头等重要的,提倡平、立面简单对称。因为震害表明,简单、对称的建筑在地震时较不容易破坏。而且道理也很清楚,简单、对称的结构容易估计其地震时的反应,容易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和进行细部处理。“规则”包含了对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直至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硕士论文,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建筑平面、立面应尽可能简洁、规整,使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一致。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房屋的重心尽可能降低,避免采用错落凹凸的立面,突出建筑屋面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地震时发生鞭梢效应,同时应控制好结构竖向强度和刚度的均匀性。
当建筑的平立面、质量、刚度分布和墙体等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在平面内明显不对称时,应进行地震扭转效应不利影响的分析,尽量在适当部位设置抗震缝,将体型复杂、平面不规则的建筑分割成几个相对规整的独立单元;当结构竖向构件上下不连续或刚度沿高度分布突变时,应在缺失部位补砌筑新墙体,使主要受力墙体沿竖向上下连续,并选择合适部位用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使加固后的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大于1.0,且不宜超过下一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的20%。
3、房屋的整体性不满足要求:在地震中多层砌体结构的纵、横向地震作用主要由相应墙体承担。因此,纵、横墙的合理布置且控制横墙的间距,可控制纵、横墙的侧向变形,增强了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对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抗弯、抗剪都非常有利。硕士论文,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墙体布置时,应尽量采用纵墙贯通的平面布置,而当纵墙不能贯通布置时,则应在墙体交接处采取加强措施。
当纵横墙连接教差时,可采用钢拉杆、外加柱及圈梁的方法来加固;当墙体布置在平面内不闭合时,应增设墙段形成闭合,在开口处增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当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不满足构造要求时,可采用外加柱及圈梁内加拉杆的方法,或者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或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在面层及板墙内设置配筋加强带来代替构造柱及圈梁的作用,从而全面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及刚度。
4、砌块及砂浆强度不满足: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水泥砂浆面层的厚度宜为20mm,钢筋网砂浆面层的厚度宜为35ram,再厚则己不 经济 。钢筋外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钢筋网与墙面的空隙不宜小于5mm;这是因为钢筋的外保护层要确保钢筋避免锈蚀,而试验和现场检测表明,钢筋网竖筋紧靠墙面将会导致钢筋与墙体无粘结,加固效果不好,而采用5mm的间隙有较强的粘结能力,使得钢筋网砂浆与原墙体共同作用。钢筋网的试验结果表明,钢筋间距不宜太小或太大,网格尺寸实心墙宜300mm×300mm,空斗墙宜为200mm×200mm,这样钢筋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单面加面层的钢筋网应采用L形锚筋,用水泥砂浆固定在墙体上;双面加面层的钢筋网应采用S形穿墙筋连接,L形锚筋的间距宜为600mm,S形穿墙筋的间距宜900mm,呈梅花状布置。钢筋网四周应与楼板或大梁、柱或墙体连接,可采用锚筋、插入短筋、拉结筋等连接方法进行连接。硕士论文,综合抗震能力指数。。
5、预制板抗震能力差:屋面和楼层处开间大于11m的房间需对预制板进行加固,具体做法有两种:底部加角钢来或上部增设钢筋混凝土整浇层。底部加角钢,角钢型号可以取L100×6,在墙体和花篮梁上都可使用,采用螺栓和加劲勒可以有效的把预制板和下部墙或梁连成整体,施工比较麻烦,会破坏吊顶和弄脏整个房间,并且在施工期间得停止使用;在屋面增设钢筋混凝土整浇层也是相当麻烦的,要把屋面的保温层和防水层都破坏掉,成本比较高,优点是不影响到房屋的正常使用,在住宅中建议使用增设钢筋混凝土整浇层,特别是结合“平改坡”工程一起做就更好了。
结束语:在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时,应优先从改善结构体系方面入手,使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得到加强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加固砌体结构最根本的导向。
论文参考文献真实规范的写作可以方便同一研究方向的研究学术者提供可靠有效的文献信息,也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作者对这一学术问题研究的程度。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欣赏。
建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刘烽锋.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思路优化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9):497-497.
[2]周宏伟.刍议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2):283-283,286.
[3]周宏伟.刍议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2):313-314.
[4]周翱.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710-710.
[5]梁辉辉,杨鑫.刍议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390-390.
[6]伍后胜,庞宇.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18):114-114.
[7]朴洪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4,(7):145.
[8]刘立伟.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4,(7):208-208.
建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世廉,董勇,潘承仕.建筑安全管理[M].2005
[2]陈肇元,土建结构工程与耐久性[M].2003
[3]杨云峰.浅谈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4]王建军.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N].伊犁日报(汉),2006
[5]董心德,叶丹,张永平,蔡世连.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概念[j].中国产业.2010(12)
建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结构杂志
[4]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
[5]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
关键词:地震;设计规范;房屋结构;延性设计;抗震设计
在当前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居住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在当前地震灾害频发的导致严重损失和人身伤亡的情况下,就促使建筑行业必须要针对建筑自身的抗震性能进行加强,使得建筑能够在地震灾害下表现出更为优秀的抗震性能,从而达到减少财产损失以及人身伤亡的目的。下文主要针对延性设计在房屋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应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 抗震设防的目标
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抗震规范来看,我国的建筑工程抗震目标主要是以“小震无碍、中震不倒、震不倒、特大震缓倒”来作为一个基本的修建原则,这类原则不仅是现代建筑修建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国情发展的需要,在这一标准之下,我国的建筑抗震性能的到了持续不断的提升。建筑在面临强大地震灾害的情况下,出现倾倒之后所造成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承受的,而如果建筑能够最大限度的抵抗地震所带来的危害,那么拯救的将是成千上万的人们,挽回大量的经济损失。这就是建筑抗震所必须要达到的一个基本功能,所以现代建筑在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务必要以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来作为主导,以此为中心来进行设计。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仅仅只通过材料提升的方式来加强建筑的强度是无法做到的,必须要通过对延性设计进行强化才能够使得这一目标能够达成。
2 抗震的延性设计
2.1延性的定义
延性主要是形容构件、材料、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强度在没有发生较大降幅的情况下,所拥有的变形、弹性能力。总体来说,延性自身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性能:首先一个是要能够承受极大的变形力量,并且在承受这一变形力量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强度不会在期间出现显著的下滑;其次是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作用力滞回吸收来逐渐消耗能量。通常情况下,结构自身所具有的延性都是利用延性比的方式来呈现,而延性比就是形容结构自身的最大程序变形以及屈服变形这两者的比例,这方面的数据能够明显地反映出构件所拥有的变形能力;而结构所拥有的延性消耗能力强弱则一般是利用位移滞回曲线的方式来体现,当滞回曲线越发饱满的情况下,其自身所具有的耗能能力才能够更加强大。
3 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现行抗震规范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是以两阶段设计来实现的,第一阶段设计保证结构强度要求及隐含的第二水准变形要求,故又称为强度设计;第二阶段设计主要以检验结构防倒塌的变形能力,故通常称为变形验算。延性设计均在第二阶段中加以实现,具体体现如下:
3.1延性设计在砌体结构中的实现
在抗震方面,砌体墙承重结构是最危险的结构形式之一。因为砌体是脆性材料,用砌体砌筑的建筑物整体性差,延性差,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砌体的强度会严重退化,故而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避免采用此种结构形式。但事实上在我国砌体结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而每次大地震中,造成伤亡最惨重的又是这些砌体结构,故研究延性设计在砌体结构中的实现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根据汶川地震灾害的分析,强度和平面布置是砌体结构抵抗地震的最首要的两个因素。
在砌体结构中加构造柱和圈梁以在砌体周围形成一个弱型框架体系,用以增加结构的整体延性,能够提高砌体结构的大震下的弹塑性变形性能。这次的汶川大地震也再次证明这一条的合理性,凡是加了构造柱及圈梁的砌体房屋损害就明显的比周围没有加的要轻很多。另外还可以增加增长墙体中的拉筋,利用一些延性好的材料如钢丝网、钢薄板、纤维(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与砌体形成一种混和结构以改善原用结构的延性或者直接对砌体施加预应力以改善其延性。
另一个虽非设计措施但对砌体结构抗震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大对农民自建房房屋的抗震设防的宣传,引导农民自觉的在砌体结构中增加改善砌体结构延性的措施。
3.2延性设计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实现
在混凝土框架、框架-剪力墙及剪力墙结构中抗震的延性设计主要是通过概念设计及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的。比如概念设计里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弱杆件、强压弱拉等以及抗震构造措施里的限制轴压比、纵筋最大配筋率、约束箍筋及配箍形式、限制混凝土受压区的相对高度等,这些在我国的抗震规范、混凝土规范及高规中以及不少书、论文中都有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再一一重复。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汶川地震中大量出现的“强梁弱柱”、“柱铰”破坏机制,极少出现“梁铰”,说明由于楼面作用大,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机制很难做到,应对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机制保证措施进一步研究。
3.3基于性能的位移抗震设计
在对延性设计进行设计应用的过程中,务必要从两个主要的方面来进行考虑,首先一个就是要确定延性自身所具有的确定性设计,而另外一个就是延性所具有的非确定性设计。确定性设计的研究工作主要就是形容实如何将建筑自身的延性进行数字量化,从而使得延性能够进行极为精确的计算。而在这一方面,我国有大量建筑行业的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其总体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所以,我国目前主要的建筑延性设计还是以非确定性延性设计作为主导。但正如地基基础的设计已经从强度设计即以力为主的设计转变为以变形设计为主一样,基于位移的抗震延性设计是未来必然的抗震设计方向。近十年来不少人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与研究,现在比较统一的主要有三个方法:按延性系数设计的方法、能力谱方法和直接基于位移的方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大量理论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以及对地震实际损害进行考察之后,我们必须要清晰的认识到:决定建筑物体是否能够在地震灾害下拥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其关键因素就在于建筑的延性。而目前我国在进行建筑抗震延性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应当把不确定性的延性设计作为主流的设计方式。而延性设计在现代建筑工程的建树为我国的建筑抗震体系提供了良好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小川,李嘉林,周俐俐.结构工程抗震中的概念设计[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04)
关键词:工程勘察;剪切波速;场地划分;地震液化
1 工程概况
沈阳市地铁十号线工程是沈阳市地铁线网的东半环线,北起于洪区,南到苏家屯地区,连接了皇姑区、大东区、沈河区、浑南新区中心和苏家屯副城。地铁十号线工程线路全长49.9km,共设车站36座,均为地下站,平均站间距1.377km,换乘车站14座,分别为西江街站(和9号线换乘),百鸟公园站(和6号线换乘),中医药大学站(和2号线换乘)、长客站(和8号线换乘)。沈阳地铁工程勘察中波速测试工作主要采的测井方法,每个工点有2个测井。波速测试其目的是测定各层土的压缩波波速、剪切波速,计算动力参数、场地卓越周期,评价场地地震效应,确定场地类别。
2 测井结果分析
2.1 淮河街站测井波速结果
测试中使用武汉岩海公司生产的RS-K(P)系列动测仪,使用的传感器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生产的井下三分量检波器。在沈阳地铁十号线第一标段中淮河街站进行波速试验有2个测井,分别为ZHHC05和ZHHX08钻孔。ZHHC01测井位于淮河街车站东部,孔深55m,其中0~2.7m为杂填土,2.7~6.9m为粉质黏土,6.9~25.5m为圆砾,23.5~34m为中粗砂,34~35.2为粉质黏土,35.2~43m为圆砾,43~53.2m为泥砾,53.2~55m为花岗岩。图中1(a)中34~35.2m波速很低为260m/s,因为中粗砂和圆砾中间有一层粉质黏土所致。在53.2~55m是花岗岩,波速489m/s,岩石受到强烈风化,结构松散,此处波速较泥砾波速值明显偏大。ZHHX08测井位于ZHHC01测井西380m处。孔深55m,其中0~2.5m为杂填土,2.5~7.2m为粉质黏土,7.2~15.5m为圆砾,15.5~19.3m为砾砂,19.3~24.8m为圆砾,24.8~26.2m为中粗砂,26.2~31m为砾砂31~43.4m为圆砾,43.4~55m为泥砾。图中1(b)中24.8~26.2m波速很低为245m/s,因为圆砾和砾砂中间有一层中粗砂的原因。
由剪切波速测试结果求的测井ZHHC01和ZHHX08的等效剪切波速分别为221m/s、246m/s,判定该场地土为中软土。淮河街车站地层覆盖层厚度均在0~55m范围内,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可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场地,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了准确详细的地层资料。
2.2 砂性土地震液化判别
按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考虑,对丁香湖车站范围内砂性土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标准进行判定,当计算的临界剪切波速小于砂性土层的剪切波速实测值时,则判定该砂性土层未出现土体液化现象。
依据上述判定标准对丁香湖车站地基砂性土层进行判别,分析了该车站的2个波速测试孔结果见表1。
2.3 依据剪切波速法估算岩土的承载力基本值
土层的剪切波速不仅是划分场地的重要依据,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承载力情况。根据大量工程实践得出沈阳地区岩土的剪切波速值Vs和对应的承载力基本值R(t/m2)关系见表2。
3 结 论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单孔检层法在地铁勘察中应用的有效性,同时说明波速测试在工程勘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弹性波在岩土层中的传播速度是反映岩土体的动力特性的一项重要参数,根据实测岩土体的弹性波速,能为抗震设计提高岩土体的动力参数、划分建筑场地类别、评价地震效应、估算承载力情况、地震破坏分析。
参考文献
[1]丁伯阳.土层与地表脉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207~246.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S].
[3]庄乾城,罗国煜,李晓昭等.南京地铁稳定性优势面理论分析[J].高校地质学报,2002,8(4):453~459.
[4]王让甲.声波岩石分级和岩石动弹性力学参数的分析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