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刘禹锡的诗范文

刘禹锡的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刘禹锡的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刘禹锡的诗范文

关键词:刘禹锡 白居易 唱和诗 艺术特色

作为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刘禹锡、白居易均在诗坛上享有盛名。陈寅恪先生曾说:“乐天一生诗友,前半期为元微之,后半期则为刘梦得。”以唱和诗为例,可见刘白二人的深厚感情。唱和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体裁作品,在传统诗歌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要全面古人的思想世界以及文学创作动态,有必要研究唱和诗,尤其是在中晚唐时期里,刘白二人的唱和诗活动就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究。本文将从体裁运用、风格互仿等层面浅析刘白唱和诗的艺术特色。

一.体裁运用

刘、白二人作为一代文坛英寸,在唱和作品中,二人自然会运用到多种体裁,诸如古体诗、近体诗均有涉及。尤为特殊的是,二人除了诗歌唱和体裁之外,还有词体的唱和,即《忆江南词》的唱和词。这两首词被后人一致认为是“诗人‘依声填词’的最早自白”i,而笔者以为,这种词体唱和亦是刘、白诗风成熟的标志之一。

《忆江南词》所配音乐为燕乐,白居易依声填词,改名为《忆江南词》。后来它又有许多别称,如《望江南》、《春去也》等词调。其名目虽多,但词调依旧为单调,词体形式为二十七字、五句,长短依次为三、五、七、七、五言,平仄层次错落,通首平韵,且三、四句相互对仗。

刘禹锡受此影响,亦作《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附和。由于刘禹锡长期处于贬谪之地,所以他没有白居易那份闲情逸趣,因而,诗人在伤春而兼怀人中,语言虽俏丽,感情却深沉婉转,这使得他的这首词具有婉丽之风韵。因此,况周颐评价刘禹锡词说,其词“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

二.风格互仿

刘白二人唱和时间一长,其诗风必定会在互相感染、互相促进。从总体上看,白诗受到刘禹锡诗风的影响,其诗风趋于凝练含蓄,而刘诗受白居易诗风的影响亦有趋于平易浅近的倾向。

1.白居易仿效刘禹锡的凝练含蓄。清沈德潜在《说诗B语》里就曾说:“大历十子后,刘禹锡骨干气魄,似又高于随州。人与乐天并称,缘刘、白有《唱和集》耳,白之浅易,未可同日语也。”就刘禹锡的具体文学创作而言,其诗风游离在中唐两大诗派之外,他的诗风既不同于元白诗派的通俗平易,也有别于韩孟诗派的奇险怪僻,其诗风大致为骨干气魄、格意奇高。他在《董氏武陵集记》所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片言可以明百意”要求文学创作要凝练且深蕴。基于这种文学理念,刘禹锡认为诗歌“工生于才,达生于明”。他的诗歌意境往往因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互相交融,而形成了浑融完美的艺术境界。另外,所谓“境生于象外”,是指作者通过文字刻画的种种物象来表达其在作品中的意旨,其妙处就在于言简义丰中能提供艺术美感,以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从而使诗歌有韵外之致。

刘禹锡的诗多用凝练含蓄的语言表现社会世事,以再现诗歌的现实意义。白居易诗受其艺术感染亦十分明显,如《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诗歌在凝练传神之中,将诗人一腔幽怨、哀戚之情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2.刘禹锡仿效白居易的平易浅切。刘禹锡在唱和诗中多次赞赏过白居易的才华:“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可见,刘禹锡对于白居易的诗歌才华十分欣赏、钦佩。在刘白二人唱和之中,二人经常在谈文说道中,互相学习。白居易“意到笔随,景到意随”的创作手法,对刘禹锡影响亦颇大,如刘禹锡的《秋中暑退赠乐天》:“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人情皆向菊,风意欲催兰。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全诗因眼前景,而写心中事,景因情而现,情因景而生,将好友之间的相互关切之情,在“意到笔随”之中,自然贴切地融化在诗中。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刘禹锡所创作的带有浓厚民间文学色彩的《杨柳词》、《竹枝词》等诗歌佳作,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受到了白居易主张学习民间歌谣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的影响。

透过刘白的唱和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中唐文人的哀恨离愁与情感波动,也可以从中看出中唐文人在思想世界里的微妙变化。虽然现代学者多鄙薄此类艺术价值不高的唱和诗,但存在即合理,笔者以为,唱和诗作为文学创作活动,它不仅涉及到诗人文化精神领域的变化,更与古代文学传播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要深入研究中唐文人的思想精神世界以及文学发展特点,决不可忽视对刘白唱和诗的艺术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熊飞.刘禹锡、白居易唱和诗简论[J].湖北大学学报,1990(2).

注 释

第2篇:刘禹锡的诗范文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又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刘禹锡的诗范文

【关键词】物流;信息流;企业存货;实施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245-02

存货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企业流动资产,是企业为销售以及耗用准备的资产。存货的利用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占用水平和资产的运作效率,反映了企业的收益、流动以及风险水平,企业的经济和发展情况,是当今企业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企业存货实时管理的概述

(一)企业存货实时管理特点

1.科学性。存货实时管理是科学的管理理论观点,主要是帮助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通过科学的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提升管理的效能。

2.合规性。企业存货实时管理的方法需遵循《会计准则》以及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存货管理的流程,发挥制度的约束效能,提升企业的内控水平。

3.时效性。存货实时管理保证了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步,财务数据必须反映真实业务,客观了解存货的控制管理问题,及时发现资金问题,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

(二)物流与信息流同步的企业存货实时管理目标

1.切合实际出发。企业要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实施存货实时管理,确定合理的存货采购时点和规模,保证库存合理,防止存货积压以及闲置,提升资金利用率。

2.掌握实时情况。实施存货管理需要掌握企业的存货采购、入库、出库以及放货等,共享存货动态信息,确保存货的安全和完整,有效防范风险。

3.建立关联。建立存货和采购与销售的合同关联,及时跟踪合同,及时提示和预警在库时间长、超过合同的结算期、已减值以及周转速度较慢的存货,监控合同的执行情况。

二、企业存货管理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企业存货管理的问题

1.对于存货的收入、发出以及结存,缺乏真实的信息反映。财务的库存信息主要体现了发票的库存,物流和信息流无法同步,并不能真实记录流转情况,不能及时结转存货发出但是未开发票的情况,造成存货核算不及时、不准确,账目数据和实际库存有所差异,导致财务报表并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

2.存货管理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存货管理规定。但是存货管理中不完善的具体流程、不明确的岗位责任、不细化的控制环节以及形式化的业务执行,都使得企业无法发挥存货管理内部控制作用。

3.企业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存放于外埠代管库的存货是企业库存管理的盲区,主要体现在存收获与出库的信息传递慢,财务信息与实物流转信息不匹配,对于已发生所有权转移但是客户并未提取的情况缺乏统计跟踪,无法及时提示预警可能的风险。

(二)企业存货管理的存在问题原因

1.存货管理传统思想的制约。很多企业依然在使用存货管理的传统思想和方法,这些制约了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发展。其实这种思想主要来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在计划时代,企业不需要考虑存货管理问题和生产的多少,只要根据政府指令计划安排。而且在那个时代,有的企业通常采购不到所需的材料,有些企业的原材料却积压严重,这种以产定销的思想还在束缚着人们。很多人采购和生产时,无计划无调研地进行大量采购和生产,从而背离真正的市场需求。

2.消费不足,生产过剩。宏观经济上就是由于生产过剩而消费不足。我国的经济结构是制造业尤其是初级加工行业所占比重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而且我国是一个消费保守的国家,国民的收入多是储备看病、养老以及为下一代的教育,导致其他方面的消费尤其是制造业的产品无法被国内消费掉。近年来中国也正在积极制定完善法律法规,进行改革,逐步提高消费水平和扩大内需。

3.企业自身管理的水平。国内很多企业的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到位,形同虚设,或者是质量不合格,库存积压。很多企业没有预算制度,没有对市场调研就进行采购。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档案盒和采购审核制度,严谨的合同流程,导致发生经济纠纷时没有法律依据而带来损失。

4.缺乏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在供应条件下,由于人为设置障碍和没有信息共享平台,上下游企业无法沟通协调。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通过不断研究,发现了供应链环节中由于没有对应的平台,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一般人们的措施是降低自己企业的库存量,但是这只解决了单个企业的库存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企业需要优化供应链的建设和推广信息技术应用。

另外,市场的风险、技术的进步以及及时地处理存货也会影响企业的存货管理。

三、企业实行存货实时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

企业存货实时管理是以物流和信息流的时点同步为基础的科学管理方法,充分掌握存货的各个环节实时流转情况,提高财务的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

(二)有利于判断市场的趋势,提高决策的水平

在如今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中,国内国外的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市场需求下降,市场价格的波动太过频繁。企业存货实时管理针对物流上的信息传递落后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它是物流信息和财务信息的实时匹配,利用共享信息从而准确判断市场的趋势,有力地支持科学的决策。此外,可以根据市场的情况准确把握购销的节奏,控制住存货的规模,提高周转的速度,有效降低存货的资金占用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四、物流与信息流同步的企业存货实时管理方法

(一)人工模式实现存货实时管理

1.强化基础,做好准备。增设存货管理的台账以配合存货的实时管理。从各角度反映存货的变动,设立财务部门相应的存货管理部门,并且详细设置存货的品种、型号、规格以及厂商,记录日常动态情况,实时掌握库存的流转情况,加强统计延迟借助和估计入库的特殊情况,财务信息必须及时反映实际存货盈亏、已出库但客户未提取等的情况。

2.完善实时管理的制度体系。面对存货管理出现的种种问题,企业需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和管理制度,研究存货实时管理的制度体系和存货实时管理的实施方案,及时、完整、准确地传递信息和处理业务,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同步,保证账实相符。以合同为前提,关注合同规定的时间,规范存货点收单以及出库单的格式和内容,建立存货与合同的关联,跟踪监控合同执行情况。

3.对业务人员培训,加强沟通协作意识。业务人员的支持和配合是存货实时管理的关键,因而必须提高业务部门的存货实时管理意识。财务部门人员为培训的先导,主要负责各部门人员的宣传指导。业务部门需设专门人员管理存货,负责部门在存货流转环节的单据传递以及报送,明确职责,使财务与业务的存货管理人员沟通解决问题。

(二)利用ERP系统实时监控管理存货

1.技术支持存货实时管理。通过ERP可以跟踪每一步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在ERP系统下,一是信息流与物流同步进行,管理人员可随时掌握任何时间的库存信息,了解存货变动;二是财务信息在业务操作时已形成,财务人员可直接处理业务,更加及时、准确以及便捷地得到库存信息;三是大大提升了存货管理效率,减少了财务信息汇总的工作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财务人员由核算转向管理分析,可以得到更加有价值的存货管理信息。

2.完善企业的业务模式。ERP系统的作用发挥具有一定的实施要求,企业需要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和模式。特有的企业业务模式,不一定能适应ERP的变革。因此存货真实价值的差异,会影响存货实时管理的操作实行。

3.更新管理理念。ERP系统是现金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通过ERP可整合企业价值和信息流,统一物流信息与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则需了解ERP带来的变化,接受新事物,调整管理模式。

五、结束语

传统的存货实时管理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存货流转情况,因而出现了很多存货管理的问题。当今社会形势复杂,市场经济不景气,需高度重视存货实时管理,规范存货管理流程,借助ERP系统提高存货实时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程琦.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

第4篇:刘禹锡的诗范文

[关键词] 中式英语;思维方式;心理词汇

【中图分类号】 H31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76-1

中式英语是深受汉语影响,具有很强的中文特点,从而也不能被英语本族语使用者所接受,突出地表现为一种典型的或是不地道的语言现象。由于受到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国家文化背景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心理词汇上的贫乏等因素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二语与本族语使用者所使用的语言是有着很大差异的。

一、中式英语的成因对口语学习的影响

(一)中式英语成因――文化背景和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

英语学习者中只有少数的人运用英语口语交流,能像母语一样得心应手。无论我们学了多久的英语,脱口而出的英语中总是带有“中国特色”。由于学习者在习得语言过程中对于两国之间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把握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等因素,使得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将本国的文化背景知识运用到英语学习和口语交流中,用汉语语言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并构建出自己理解意义上的语言文化和信息。这些语言的重组再现就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达形式,即中式英语Chinglish。

(二)心理词汇因素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

社会的进步,国家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在以母语学习为前提的条件下,促进第二语言的使用越来越高,不断学习由于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母语迁移、心理词汇缺乏等,都会影响学习者学习并运用标准英语进行交流。心理词汇(mental lexicon)是指储存于人脑中的,语言运用时快速能够提取出的词和知识的心理表征。心理词汇主要研究词是怎样储存在记忆里,又是怎样被提取出来的。心理词汇是一个庞大的结构,其中所包含的信息要远远超过普通词典。它不仅包含了词的意义、拼写、发音,搭配关系等语言知识,还包含了百科知识、个人经验等非语言体系的信息。

1.网络方式的心理词汇中,意义表征占中心位置。词汇和短语在人脑中并不是按照某人的意愿随意堆放的,而是按语义这样一个网络的方式,把词汇、短语组织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图书馆,馆里的书目会按照不同书目的类别、用途进行有顺序的摆放。在这个网络系统中,每个词汇的节点之间都是通过语义之间的关系相互连接,在人类的大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有规律的网络并能相互激活。它把词汇进行分类储存,以便提取时能够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内容,恰当运用于合适的交流语境和会话场景中。

2.二语心理词汇的表征与母语心理词汇的表征对口语学习的影响。二语习得的主要学习方式倾向于采用在母语基础上进行继续扩展的方式,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必须经过母语基础来获得语义表征知识。在二语输出过程中,母语的心理词汇和二语的心理词汇交织作用于大脑,用母语意识引导二语输出,然后用母语意识去带动二语的心理词汇参与运作,即在二语输出时,二语心理词汇十分贫乏,母语心理词汇不得不对二语心理词汇进行帮助和再次确认,从而使二语输出时,潜意识地受到母语心理词汇的作用机制的影响,当二语输出时,不可避免地就呈现出缺乏地道性和适当性等中式英语显著特征。

二、从中式英语对口语学习的影响中得到启示,摆脱中式英语,构建英语心理词汇

(一)培养英语语感和英语思维方式。要培养学习者新的语言模式,语感和英语思维方式非常的重要,克服母语干扰,要想快速提高语感,就得多注意培养我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了避免学习者把汉语的语法、句型等生搬硬套到英语学习中去,就要多注意训练模仿能力,而阅读和背诵恰好有助于模仿。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读,多背,要模拟搭建起语言学习环境,让学习的人能够“身临其境”,将原有的语言思维模式,逐渐用英语思维方式去取而代之。

(二)学习趣味英语,引起学习兴趣,有探究学习的欲望才能学好英语,并运用于口语交流。通过英文谚语、英文简称等典型的词语了解英语趣味文化。积累心理词汇,拓宽自身的知识面。避免说英语时,有不会用的词就根据母语词汇的负迁移影响去“生搬硬套”,很显然这样的英语一定不会地道。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客服母语负迁移心理,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三、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新型社会模式造就新型教育培养理念。为了弘扬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随着英语的广泛普及和水平的提高,英语学习者应该以正确对待学习英语的态度,努力建立外语词汇的语义网络,减少对汉语中的语义依赖,才能更有效地习得英语语言,避免和摆脱在英语交流中运用中式英语。这就需要英语学习者通过加强英语基本功练习,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尽可能多的涉猎英语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来减少和降低中式英语的使用频率,从而达到全民成功习得英语的目的,说出标准的英语,真正让外国人竖起大拇指称赞,为我国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夯实基础,搭建文明发展的桥梁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D・W卡罗尔,缪小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

第5篇:刘禹锡的诗范文

一、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变量选择

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及相互关系是现实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与农村经济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实际现状,用第一产业增加值与乡镇企业增加值的总合来计算农村增加值的估计值。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2.3∶41.5∶36.2调整到2005年的19.5∶44.4∶36.1。2000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3706.78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4756.85亿元,农村增加值8463.63亿元,农村投资727.81亿元,农村消费3999.35亿元。农村投资与消费是必须关注的重要变量,[7]2000年西部地区农村人均增加值2522.60元,人均农村增加值1104.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2.31元,农村人均投资216.9元,农村人均消费1192.01元。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025.76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5054.48亿元,农村增加值9080.24亿元,农村投资868.65亿元,农村消费4407.82亿元。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人均增加值2977.06元,人均农村增加值1375.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91.73元,农村人均投资285.23元,农村人均消费1496.61元。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更多地来自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推动。2006至2010年间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6.32%下降到13.25%,比重出现下降趋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87.56元提高到3815.58元,年均增长13.82%。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农村投资增长普遍低于农村消费增长,西部地区农村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差距逐步扩大,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大。对于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水平,主要衡量农产品正规和准正规物流机构的农产品运销,并从物流来源和物流运行两个角度加以分析。从物流来源方面看,依据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可以选择物流供给指标、物流需求指标,本研究选取物流网络里程、货运周转量两个指标。从物流运行方面看,应当选择物流成效这一指标。然而,由于中国缺乏这一指标的官方统计数据,在实际分析中,本研究利用交通、仓储及通信业的总产值来构造物流产值指标的数据资料,[8]根据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物流业产值比较来衡量西部地区物流发展的程度。[9]西部地区物流总量的所有相关数据参见表1。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2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网)、《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中国物流年鉴》(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二、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与农村经济相互关系的实证方法

本研究通过以下三个模型完成ADF检验:本研究以AIC和SC确定最优滞后期数。

三、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与农村经济关系的数量特征

(一)各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利用Eviews计量经济软件,[10]对中国西部12省市区农产品的各物流指标和农村经济增长指标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各变量及其指标的相应对应关系如表2。通过检验可以看出,时间序列的FR和TZ原序列的ADF统计量都大于该序列的检验值的临界值,说明FR和TZ时间序列都是平稳变量;而时间序列的RGDP、XF、WWL、HYZ、WLC原序列的ADF统计量都小于该序列的检验值的临界值,这说明RGDP、XF、WWL、HYZ、WLC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变量。表3表明中国西部12省市区农产品的各物流指标和农村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为一阶非平稳序列,对非平稳变量采用差分算子进行检验。

(二)协整性检验从上述分析可看出,农村经济增加指标(GDP)与物流供给能力指标(物流网络里程)和物流成效指标(物流产值)都是单整的,呈现出非平稳特征。本文选取常用的Johansen检验方法对这些变量进行检验。表4协整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存在协整关系。表5确定的是西部12省市区农村经济总产值与物流网络里程和物流产值的均衡向量,得出β=(1.000000,2.443309,-2.720113)。通过协整检验确定的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可以发现2005~2012年间,农村经济增加值GDP与物流网络里程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而农村经济增加值GDP与物流产值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说明2005~2012年间,从总体上来看,物流产值对农村经济之间是正向作用关系,物流产值的上升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物流网络里程的增加,在转轨时期,对农村经济总产值的增加显然是一个不利因素,这与我国政府主导的农产品运销活动效率低下也是密切相关的。根据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农村经济增加指标(GDP)与物流需求能力指标(货运周转量)和物流成效指标(物流产值)也都是单整的,呈现出非平稳特征。本文同样选取常用的Johansen检验方法对这些变量进行检验。表6协整性检验的结果表明,这三个变量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农产品正规物流机构货运周转量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三)格朗杰因果检验1.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总产值与农产品物流相关变量的格朗杰因果检验表7表示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总产值与农产品物流相关变量的格朗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说明:物流网络里程和农产品正规物流机构货运周转量的增长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物流产值的增长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表8建立VAR模型,确定物流产值对农村经济总产值作用的符号关系。该模型说明在2005~2012年期间,物流产值的增长是促进农村GDP增长的正向原因。2.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与农产品物流相关变量的格朗杰因果检验表9表示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与农产品物流相关变量的格朗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物流产值与农产品正规物流机构货运周转量的增长是农民收人变化的主要原因。表10建立VAR模型,确定物流产值、物流网络里程的增长对农民收入作用的符号关系。该模型说明在2005~2012年期间,物流网络里程的增加是农民收入增长的负向原因,而物流产值的增长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正向原因。表11建立VAR模型,确定农产品正规物流机构货运周转量增加对农民收入变化的作用关系。该模型说明在2005~2012年期间,农产品正规物流机构货运周转量增加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正向原因;而物流网络里程的增加与表10的模型一致,仍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的负向原因。3.西部地区农村投资与农产品物流相关变量的格朗杰因果检验表12表示西部地区农村投资与农产品物流相关变量的格朗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说明:物流产值的增长是农村投资变化的原因;农村投资变化是物流网络里程增长的原因;农产品正规物流机构货运周转量的增长与农村投资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表13建立VAR模型,确定物流产值增加对农村投资作用的符号关系。该模型说明在2005~2012年期间,物流产值增加对农村投资的增加是正向的促进作用,物流网络里程增长的原因是农村投资变化。4.西部地区农村消费与农产品物流相关变量的格朗杰因果检验表14表示西部地区农村消费与农产品物流关变量的格朗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说明:农产品正规物流机构货运周转量的增长与农村消费增长量增加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物流产值的增长是农村消费增长量增加的原因,农村消费增长量比上一期的增加同样也是物流产值增长的原因。表15建立VAR模型,确定物流产值增加对农村消费作用的符号关系。该模型拟合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说明模型遗漏了其他重要相关变量。但是从模型中还是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系数为正,说明在2005~2012年期间,物流产值的增长与农村消费增长量增加之间互为正向原因。

四、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与农村经济关系的评价

(一)西部地区农产品正规物流未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物流网络里程对农村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均有促进作用,农产品正规物流机构货运周转量只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这一结果从表面上看,似乎说明了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符合帕特里克典的“供给领先”模式。[11]但依据本研究的实证结果,从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有效农产品物流来源仍然处于自我积累阶段;从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与整体物流和国民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角度看,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没有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

(二)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未能促进农产品正规物流发展农村经济总产值与农民收入增长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货运周转量水平。这一结果从表面上看,似乎说明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物流发展,符合帕特里克经典的“需求追随”模式。[12]但依据本研究的定义,从功能物流角度看,农产品货运周转量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代表农产品物流发展。不能转化为农村有效投资的农产品货运周转量增长,只能是功能异化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充其量只是农产品物流机构自身的发展,而非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农产品物流发展。

第6篇:刘禹锡的诗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 关系

一、引言

国际贸易主要是指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的贸易往来,是货物与资金之间的流动。国际物流主要是指国际间贸易发生后在各国的跨关境的货物运输。国际物流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相对于国内物流这一概念而言的。国际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在选择最佳的方式和路径的基础上,以最小的风险、最低的运输费用,在保证运输货物的质量的前提下,适时的将货物在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发生运输。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物流也得到了完善。国际物流作为架在国与国经济发展的桥梁,与国际贸易共同构成了国际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内容,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在促进着国际物流的发展。可见,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

我国的国际物流行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国际物流体系落后,这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物流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兴起,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都为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目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要求国际物流规模的扩大、服务质量的提高及不断完善的物流需求结构。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对国际物流企业的管理、加快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不断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贸易。

二、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进出口总额每年都在增加,到2011年底,我国对外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36421亿美元,累计出口总值增加4769.5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328.9%。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国际贸易大国的地位毋庸置疑。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国际贸易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问题

我国通过对各种进口商品征收附加税和进口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阻止了外国商品进入我国,商品成本的提高,削弱了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保护了我国国内商品市场的正常秩序。这种行为属于贸易壁垒的一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外国针对我国的高额税收而采取的相应的措施。另外,我国政府采取的除了关税以外的其他方法对本国的外贸活动进行调节、管理、控制的手段和政策均属于非关税壁垒,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进口,保护国内的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

(二)贸易顺差带来的问题

贸易顺差是反映某个国家在特定年份的国际贸易活动情况,近年来,我国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极易诱发相关贸易伙伴国之间发生摩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连年大幅增加的国际贸易顺差,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这就迫使央行必须向市场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来缓解外汇占款的压力,而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必将引发通货膨胀的发生,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信贷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国际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并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据专家估计,我国未来的国际物流市场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国际物流领域的“领头羊”都在抓紧机遇在我国投资。我国国际物流企业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认识到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发展努力提高竞争力。

(一)与国际物流标准缺乏一致性

目前我国实行的物流标准在很多地方都与国际标准不一致,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我国物流企业与国际交往方面的难度。原本我国就存在相对较高的关税、运输费用,再加上由于与国际标准不统一而造成的损失,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难度。例如:我国的物流模数、容器标准、包装标准、存储规格等方面都无法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另外,我国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都偏低,这不仅是对物流资源的浪费,更使得物流效率低下。

(二)物理基础设施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国际物流发展较快,但是由于起步较晚而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尤其是物流机械化、装备现代化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国际物流巨头存在着很大差距。例如:集装箱专用码头的标准还不能满足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高效专用的运输车辆缺乏,目前使用的运输车辆主要以中型汽车为主,而中型汽车存在着能耗大、效率低、搬运装卸的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这种运输状况很难达到国际物流要求的标准,也很难使物流过程更加合理、有效。

(三)物流服务方式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际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服务效率还有待提高,尤其是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还比较单一和原始。很多国际物流企业的服务方式都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物流阶段,只是关注运输、仓储、搬运等业务。并没有向着全面开展物流信息服务、流通加工、物理的成本控制、库存的管理等物流增值服务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全程物流服务与物流方案的设计等高层次的国际物流服务方面更是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国际物流发展瓶颈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我国国际物流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瓶颈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对纺织、服装、钢铁等大宗商品的进出口,影响更为明显。

(一)质量方面的瓶颈问题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国际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传统的初级产品、原料等贸易品种逐渐向那些精密加工的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转变。高精密度、高附加值商品流通的增加,也对国际物流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贸易存在着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物流的小批量、多品种化,这就要求国际物流企业必须向客户提供优质的、多样化服务。但是,我国目前的国际物流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装备不先进,这很显然是无法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相适应的。

(二)物流效率方面的瓶颈问题

各国之间发生商品交易主要表现在商品合约的订立及履行,对国际贸易合约的履行离不开国际物流活动。这也就要求国际物流必须高效率的履行合约。商品输入的国际物流,主要是通过组织商品的进口、储备、供应来提高国际物流的效率。商品输出的国际物流,主要是通过组织商品的生产、包装、国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船等来提高国际物流的效率。但是,由于我国国际物流起步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配套性、兼容性,从而导致物流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经济方面的瓶颈问题

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行为,国际贸易具有多样性、区域性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国际物流环节备运期较长、环节较多。对于国际物流企业而言,如何选择最佳物流方案,降低物流企业的成本,保证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是提高国际物流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但是,由于我国物流系统缺乏衔接性,商品运输效率低,物流企业的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障碍,使得我国国际物流企业的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国际贸易企业的成本,这极不利于外贸企业产品的对外销售和对国际市场的占领。

五、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国际物流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国际物流――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的桥梁,与国际贸易共同构成了国际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内容,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

(一)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持续发展的产物

世界各国的生产水平、资源条件、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也无法依靠本国的力量在经济中实现自给自足。因此,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国际领域中经济的发展必将出现传递和平衡国际经济活动的转换渠道,这就是国际贸易的产生过程。国际贸易的产生是各国的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各国之间不仅要发展本国经济,还必须加快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的步伐,这种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程度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高。可见,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二)国际物流是实现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

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通过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品使用价值的转移而实现了商品的价值,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外汇收入。而国际贸易的实现又必须依赖于国际物流的存在。国际物流使得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运输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最终保证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的实现。国际物流的流程主要包括:出口国的商品离境后,到达进口国的国境,这一过程的实现实际也是商品等实体从供给国向商品的需求国在时间、空间上的流动。可见,国际贸易的实现与发展离不开国际物流的实现与发展。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发展与实现的重要保障。

(三)国际贸易进一步存进国际物流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战后,各国为了迅速恢复本国的重建工作,积极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也使得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促进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资本积累迅速增加,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已经不能再满足该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另外,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交通运输、信息处理、经营管理水平都高于其他国家,出现了众多的跨国企业。这些跨国企业主要从事跨国经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信息和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流动和广泛交流,国际物流也逐渐向着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方向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化大生产对世界分工重新做出分配,任何国家不可能包揽一切,任何向在世界称霸的国家必定不能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这就需要各国之间形成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国际物流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瓶颈问题,国际物流发展的好才能保证国外客户按照其需要将商品适时、适地、保质、保量、低成本的送达目的地,从而提高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

总之,国际物流的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和商品流通性的变化。国际物流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各国经济交往、沟通的重要纽带。它肩负着国际贸易顺利完成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之间贸易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将在政府的推动、企业的良好运行、行业协会的保驾护航与协调中得到健康、迅速的发展,最终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燕.我国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1(06)

[2]张春霞.我国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8)

[3]褚文静.刍议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互动[J].企业导报,2013(02)

第7篇:刘禹锡的诗范文

【关键词】 “六艺”教育 现代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61-01

纵观整个教育发展史中,经历过夏朝的“以射造士”和商朝的“以乐造士”之后,西周的教育更趋完善,开始以“六艺”作为当时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是整个西周教育的总内容,也可以说是整个奴隶制社会的官学。《周礼保氏》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可见, 所谓“六艺”教育,指的是六种基本技艺和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六艺是两两相对,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个大的方面:礼、乐是一对,即第一方面;射、御是一对,即大二方面;书、数是一对,即第三方面。

1 “六艺”教育

西周“礼”的教育可分类为以“五礼”为内容的国学和以“六礼”为内容的乡学。礼的教育不仅在养成礼仪规范,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通过礼制来标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有效地维护奴隶社会秩序。礼虽修外,但却能达到制内的效果。因此,“礼”成为传统“六艺”教育之首。而“乐”的产生和礼一样有着较早的历史。西周的乐教包括乐德、乐语、乐舞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乐”的教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包含了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正所谓“音之起,由人心生也”1。乐修内,在整个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的作用。

“射”指的是射箭技术的训练,“御”指的是驾驭车马拉战车的技术。“御”跟“射”是紧密结合的一种教育。他们是集军事和体育于一体的一种训练。从夏开始,就特别重视军事教育,到西周,更是把军事训练作为其中重要一项。并且,西周的作战方式是车战,这就决定了“射”“御”教育的重要性。军事方面的专门训练在现在普通大众教育中不多见,大多是用于专门的人才的培养,但是,体育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在现代教育中依然重要,许多考试中都有体能测试和体育达标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倡导培养“德”“质”“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书”指的是书法、文字。汉字发展到西周,已经相当成熟。据文献记载,西周时就已经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六书”,还编写了小学文字教学用书《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可见“书”的教育在当时也是极受重视的。今天我们的教育的识字教学、启蒙教育、汉字研究都是受到其影响的。“数”指的是并不单是今天我们说的算法、数学,还包括历法等与数字计算有关的知识。西周创造的计算方法和历法在当时都是出于世界先列的。正所谓“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2,从中也可看出“书”、“数”在西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现代教育对数学的重视也是有目共睹,是基础教育三大主课之一,同时对于塑造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都有巨大作用。

2 “六艺”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2.1 “六艺”教育是一种兼容并蓄、兼采众长的教育

“六艺”教育从语文、数学、天文、体育等多个层面创立了一种综合的教育,在重视“礼乐”的同时兼顾其他多个方面的发展。而我们的现代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不够全面。教育培养的大多也仅仅是理论片面的知识积累者。2001年开始,我国实行教育新课改,高中由以前的文理分科变成了偏文偏理。乍看起来,仿佛教育改革真的在朝着综合、全面的方向发展,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改革只是名字的改动而已,还是没有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只懂书本,不切实际;只懂一科理论,不懂综合学习等,这样的教育是不可取的,也是必须改革的。

2.2 “六艺”教育是既重视知识能力目标又重视道德修养水平的教育

“六艺”教育中,“书”“数”的教育过程就是知识的掌握过程。“六艺”教育不仅要求掌握书本的理论的知识,还要求掌握使用的射、御方面的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重视“礼”的教育。整个社会的运行都离不开“礼”。受教育者要学习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遵守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虽然这里的“礼”更像是统治阶级试图控制人民的工具,但它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化作用却是不可否认的。

2.3 “六艺”教育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教育

可以说,“六艺”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也是一种兼容的教育,更是一种实用的教育。西周时期的教育,除了进行必须的“礼”“乐”教育外,就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当然,知识的传授大体就是我们所说的“书”“数”;而技能的训练基本上就是“射”“御”,但同时这几方面又是紧密结合的。“书”“数”教育不单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必须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射”“御”的实用性更是不必多说,培养出来的人才文武双全。

中国古代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的教育制度和观点,我们需要从古代的教育思想精华中汲取营养,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我国的广大受教育者寻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朱丹.《论“六艺”美术教育思想》[J].《魅力中国》,2010年03期.

第8篇:刘禹锡的诗范文

原因分析

《鸿门宴》是古文,没有同学喜欢,更没几个孩子能逐字翻译。“翻译”是外语中常用的,分为直译与意译。在古文学习中,我认为最好的、让人有兴趣的学习方法是意译,是“囫囵吞枣”地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引起兴趣是主要的,从字面上猜测可能有的故事情节,是兴趣点之一。老师配以动作语言对个别字的分析要远胜于告诉同学这个字有什么意思、这句话合起来什么意思。汉字的音、形本身就表意,这就是汉字的魅力,也是语文教师应该让每个中国学生感受并热爱的,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二个兴趣点。作为老师,我首先要“hold住”学习古文的气氛。让学生有一种愉悦的心情,引发想要了解故事进展的欲望,共同体会如樊哙拔剑切而啖之的爽快淋漓,从而爱上《鸿门宴》,爱上语文课。

表演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刍,也是学生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作为语文教师,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在台下畏惧的是什么,还有那种想上又底气不足的煎熬。我希望学生都是活跃的、开朗的,少点抱怨,多点豁达,娱乐自己也娱乐他人,用微笑乐观去看待生活。通过分享我的上台经验,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上台亲身体验是多么重要。害羞的人,一般不容易进入圈子;害羞的人,一般不容易表达自己见解;沟通交流得越少,语言表述能力就越不足。话语能将人的思考变得冗长,也可以变得简练;可以让人理解透彻,也可以云里雾里;可以让事情因为交流而变得容易,也可以事倍功半处处碰壁。所以,同学们都应该上台,都要在实践中得到磨练。

课堂实践

在第5课时进入表演准备前,学生们先看了那段视频。我请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分享体会,鼓励大家积极思考、认真准备、勇敢表达。

进入准备阶段,全班分为6组,每组6人。根据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尾以及篇章段落分成6部分,分组表演。学生首先要分角色、思考语言动作、然后写剧本、根据剧情需要进行细节修改。老师则负责根据每个组的情况进行指导,有的组不用告诉怎么开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把工作分工做好了,推举选出了负责人、文书、各人扮演的角色;有的组则各看各的书,这样的就需要老师引导,通过和他们一起分析角色特点,然后让6个人自己选择自己适合的,再根据讨论中每个人表现的情况,指定负责人、文书,并用积极的语言表扬鼓励他们,确定他们做这件事情绝对是有能力和绝对能做好的,不时地在关键时刻提点小建议,让他们的剧本也有“出彩”的地方,增加他们的信心。

各组负责的部分,故事情节上相对完整,又有冲突点可以发挥。教室里,每个组分了一个角落进行演练,完成的组随时可以到台上进行模拟练习。

这个活动要让同学们感受到,我们是要办一场舞台剧表演晚会,每个人都要“hold住”自己,大大方方地上台,只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能羞涩、笑场更不能因为观众的话或笑声而停止表演,要大大方方地博得观众的笑声;各组也要“hold住”观众,让故事至少有一个“亮点”,观众才能跟着演员走。

最后6个组分别派出一个评委,通过不记名打分的形式,选拔出最好的一个组,代表本班级参加系里举办的元旦晚会选拔赛。

教学效果

中华文字一直是有它的魅力的,方块字的迷人之处就在于音、形、意的完美结合。通过讲解一些描绘性的字、词,配以动作、图片,让学生在脑海里创造出生动的画面。这时老师就像是说书先生。好的说书人可以让听众感觉到事情就在眼前,故事中的人物真得让人扼腕叹息、让人敬佩不已……课下,有的学生激动地自己挥舞手臂表演起来。作为老师,我看到他有模仿老师动作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自己的感悟与对人物的敬佩之情的自然而然地流露。这样的效果,说明学生真得听进去了、入迷了、感兴趣了,说明课堂被“hold住”了。

演练中,学生总有不好意思的,尤其是在表演中加入了自己的创意的,如方言、夸张动作的运用,当台下稍有风吹草动,不自信不淡定的小家伙们就会红着脸看向观众。每个组经过几轮的排演、借鉴、课后修改,正式表演就开始了。每个组都上成了既定内容的表演,都加入了自己的创意,在道具、语言、动作甚至是内容上进行了突破。由此可以看到,同学们准备得很充分,都积极参与了;对人物的把握也很到位,注意细节的表达,语言都采用了口语,在冲突点上表现得到位;克服了一定的心里障碍,舞台上顺利完成既定的表演,同时受他人影响较小。美中不足的是,演员们脸红红的还有点羞涩,需要多加强上台表达的训练。

教育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出几个专家大师,而在于受教育的人是否能更好地生活。“好”包含很多层面,有能力的、有情感的、有趣味的……

第9篇:刘禹锡的诗范文

【关键词】市政排水 雨污分流 排水改造

一、概述

城市排水管网肩负着城市防汛排洪、污水收集输送的重任,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雨水管网、污水管网、排水箱涵、检查井、排涝站和污水处理厂等建(构)筑物组成。目前我国大多老城区(镇街)排水方式均为雨污合流排水体制,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很多城市建成了以工业、住宅、娱乐、休闲等综合开发的片区,由于污水管网或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跟不上或设计上的缺陷,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只能排入现有雨水管网或直接排入自然水体,给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二、市政排水体系现状

目前,我市市政排水体制主要分为分流制、合流制和混流制。新兴城区(镇街)多采用分流制排水,即雨水、污水各一套排水系统,分别排入自然水体和污水处理厂,互不干扰,这种排水体制造价较高,但后期易于维护,有利于污水有效处理和环境保护。大多数老城区(镇街)的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制,即雨、污水由同一套排水系统收集,一并排入自然水体,造成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加之部分居民缺乏环保意识,饲养家禽乱排粪便、乱倒垃圾,导致江、河、湖、库特别是流经城镇中心的河涌严重污染,许多水体出现了严重的黑臭现象。目前我市在水环境治理中仍然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但城市雨污合流体系向分流体系改造工程势在必行,为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进一步完善排水和管理体制,在全社会倡导和践行生态文明,从而使环境更友好、生活更美好。

三、合流制排水体制形成的原因

(一)由于历史遗留原因,我市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近几十年来,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口达到上千万,各类企事业单位达到三万多个,几乎涵盖了各类轻工产品的加工、制造和销售,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城市普遍存在污水管道管径偏小、排水管网老化、雨污管道乱接错接、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按照原来规划而建成的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已远远满足不了不断增加的人口、住宅和工业区的排污需要,因而形成生活污水管道乱接、工业废水管道乱排的失控景象。

(二)民众普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雨污分流排放观念不强,对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缺乏责任感。雨污分流排放关系到社会公众切身利益,是重要的公共事务之一,民众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响应,从自身做起,自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实行雨污分流排放。可是,事实上社会民众普遍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多关注负面环境问题信息,对正面环境问题如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等关注不足,造成民众对雨污分流排放概念十分模糊,甚至连雨水管、污水管都分辨不清,导致城市管网系统混乱。

(三)涉及污水排放、污水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制度不健全。

(四)部分城区(镇街)生活污水监管不力,企业工业废水偷排乱排监管困难。部分城区(镇街)经济较为落后,人口素质偏低,其生活污水仍是一种无组织的自由排放形式,没有专门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排污监管和治理难度较大。

(五)雨污合流体系向分流体系改造时遇到的问题

1.地下空间不足、难以铺设新管道。由于城区(镇街)地下管网系统已初具规模,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电线电缆等纵横交错,在已有管道基础上找出足够空间敷设新污水管道难度较大。

2.雨污分流体系改造工程量大,工期长。随着城市不断发展,由于城区(镇街)系统混乱,且覆盖范围广、密集程度高,要想切实将各个排水系统进行统一改造,落实雨污分流体制,将会是一个相当漫长过程,且工程量巨大。

3.分流体系改造资金投入过大。在管道改造过程中,除管道改造费用外,肯定会涉及地上建筑物拆迁、道路和绿化等破除和修复,这将大大增加改造的资金投入。

四、分流制排水体制实施建议

雨污合流体系向分流体系改造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联合行动、协调配合,应根据所在城区(镇街)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现就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城市排水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城市排水体系管理职责权限,强化奖惩机制,形成专业的、具有针对性的法律依据和管理、监管体系。

(二)合理规划排水管网系统,严格遵循雨污分流排放原则。所在城区(镇街)的市政规划部门要切合实际地对原有排水系统进行分析,对于排水系统趋于成熟的老城区(镇街),根据排水管网现状在进行市政维护过程中逐渐对合流式排水管道进行改造;对于新建城区(镇街)新建在建排水系统要强制实行雨污分流体系,严禁未达到分流要求的条件下进行施工。

(三)加强城市排水日常监管、大力打击偷排乱排行为。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要认真落实日常检查制度,准确掌握管辖区内各生产企业或民众的污水排放情况,对偷排、偷接、乱接排水管道等行为应进行严厉打击,并依法从重处罚。

(四)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厂。通过调整、完善城城区(镇街)内的污水收集系统,实现污水全部经分流制系统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充分考虑现状,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使规划排水系统与现有排水系统合理地有机结合,杜绝污水外溢。

(五)改变企业、群众排污观念,强化分流意识。企业、群众作为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主体,其排污观念和环保意识直接关系到城市雨污分流体制的实施。

五、结束语

市政管网雨污分流工程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生态环境,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城市市政排水管网的改造、调整和建设,长远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同时应借鉴国内外城市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科学合理地考虑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确保满足远期使用功能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 宋宜嘉,梅凯,王先明.我国城市合流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考与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01:63-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