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博弈论绩效考评 囚徒困境
个人绩效是个人行为或者结果中的产出投入比,组织通过业绩考核与行为考核两种方式获得信息反馈依此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级人员工作业绩做出人事决策。
因此在人力资源中历来将绩效考评看做重要的部分而人力部门若能获得员工及其主管提供的真实可靠的信息,绩效考评工作就易做到公平公正。但由于缺乏对员工和主管在配合度上的有效监控所在部门不愿给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真实的原始数据,很可能会导致绩效考评信息失真。本文通过对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分析来对员工绩效考评体系进行规范。
一、员工绩效考评中的博弈分析
(一)“囚徒困境”模型与分析。由于缺乏证据,警察将两个犯罪嫌疑人分别关在两个密闭的空间里进行审问。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最优选择方案的设定,在一人坦白,一人沉默的情况下,沉默方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惩罚。相反,若选择沉默,则有50%的几率无罪释放。即不管在对方选择沉默还是坦白的情况下,都是坦白的获益程度大,见表1。
通过囚徒困境模型的建立对主管与员工在绩效考评中的博弈进行如下分析:
当员工和主管均采用不合作。人力部门无法收集到数据,很难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进而影响到绩效考核的整个结果。人力资源部门只能采用众数法打分,这种方法可以使最终的结果高于实际对员工和主管的直接考评的结果,那么员工可以完成的绩效值为A1,主管可以完成的绩效值为A2。
(四)当员工选择合作,主管选择沉默。人力部门单方面根据员工的个人材料进行绩效考评,员工的绩效值大幅提高即D1>A1,D1>B1;主管不合作的态度会使人力部门产生较差的印象,影响主管在组织内部的发展空间D2
显然,在有限且可预期次数的博弈中, 选择不合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最优选择。但是,这一选择对组织来说却是极为不利。因此人力部门致力于使员工与主管选择合作,这利于保证员工和主管的利益,而真实的原始数据作参考,保证了绩效考评的效度和信度,才能够使绩效考评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
二、从博弈分析中明确实现绩效考评的基本要求
从绩效考评的“囚徒困境”模型来分析,要让员工与主管选择合作,必须增加合作选择的绩效值或减少不合作双方的绩效值。
首先,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增强考评工作的专业性即将绩效考评正规化,尽量减少考评中的主观性与因为主观印象造成的人情分,客观的考评方法使得绩效考评透明化并提高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度。人力部门专业性也包括考核的内容要有侧重点,鉴于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从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员工个人绩效考核做到有专业性、操作性和规范性。
其次,建立起成体系的事前公告与事后公示制度,人力资源部门应细化考核标准,对员工与主管公布相关的激励机制。人力部门也应该对绩效考评结果进行评估,判断个人绩效考评结果是否与组织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一致,对日后人才选拔和人员发展提供诊断性信息。
再次,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机制,主管随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指导与支持;而员工也应就工作情况及时反馈。在绩效评估时,沟通可让主管与员工之间就员工的本期业绩完成情况达成共识。一方面双方提供的信息标准度与完整度大幅提高,利于形成有效的考评体制,另一方面部门内容良好的沟通会带动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提供个人与组织绩效。
最后,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与氛围,营造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组织文化影响组织的自我规划,更对员工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不同的企业文化配有不同的员工个人绩效考评体系。并且,一个人的行为可以体现出他的自我认知与价值观,若在平时工作中员工的行为能与组织文化相适应,才更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综上所述,一个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能促进员工与主管的合作,为团队建设和班子搭配提供了依据,合理的人才安置激发团队内部的工作热情,极大地提高了组织整体绩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薛芬芳.管理者个人绩效与信任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3]杨伟文,吴烨.人事考核中的“囚徒困境”模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7).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医院的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经济管理方面;(2)业务管理方面。经济管理是业务管理的主要保障,将经济管理和业务管理互为结合能够显著提高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经济管理与业务管理互为结合组成公立医院的有机整体,公司的管理绩效在上述两者结合中产生。公立医院本身的服务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是研究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与此同时,公立医院本身的服务效率是医院绩效管理过程中服务质量的重要表现。从上述角度来看,公立医院的核心标志是:(1)公益性;(2)可持续性;(3)服务效率。
1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
通过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最终可以达成以下几种目的:(1)摸清楚底细;(2)起到引导作用;(3)提高医院运行绩效。建立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基本了解好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基本观念、基本能力和发展现状等,尤其是能够在医院的经济管理方面累积经验,继而取得相应的成绩和解决已经存在的基本问题。因此,能够摸清楚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基本底细。另外,建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引导好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方向,通过引导能够调动医院各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保证其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通过经济管理考评体系,能够使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意识不断提升,最终实现经济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最终提高医院的运行绩效。一般而言,行政主管部门对公立医院组织开展绩效考评,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激励约束机制,能够促进现代医院的管理制度建设。在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进行考核时,上主管部门不仅仅可以做到监督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为公立医院的相关建设起到完善作用。
2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开发以及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是绩效考核工作中的基础,对于考核指标的选择非常关键,考核指标是否科学合理对实际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的经济管理考核指标直接关系着医院员工的绩效,也关系着是否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和公立医院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等。在上述工作中,选择经济管理考
信息管理和物流配送是创新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企业要参考互联网经营模式的先进经验,利用互联网技术,避免时空限制对物流企业发展带来的弊端,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会带来显著的实效。物流企业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合作伙伴的利益着想,重视自身的服务质量,及时对客户的反馈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一,进行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在互联网+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中有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的传递方式从阶层型转变为水平型,物流企业要将内部的组织机构向扁平化、柔性化和网络化转变。
第二,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互联网+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中起支撑作用,也是物流企业适应现代化发展和智能发展的内在要求,物流其可用将先进的GPS、EDI、仓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物流行业的互联网系统。
第三,进行服务创新。物流企业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顾客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全面考虑顾客的个性需求,组合不同形式的物流服务方式。
第四,进行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对互联网加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存在于物流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环节中,企业要加强对网络品牌的推广,让顾客对企业文化有清楚的了解。
4结束语
物流企业的思维模式转变为互联网思维模式,这才是互联网+创新物流行业经营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企业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对物流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增加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会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服务。核指标标准原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抓住重点,进行正确引导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积极反映出公立医院在公共服务的业绩、经营状况和整体社会效益,从而体现出公立医院的基本工作职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该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来进行有效选择,以期能够得到各方支持。
2.2易于操作,灵活运用
操作简单是医院经济考核绩效工作中最为相关的指标参考原则,使得相关指标能够在医院经济管理中进行合理运用。公立医院可以通过较为灵敏性的指标,得出经营上的绩效考核结果,再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方便使用,便于获取
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体系中,尽量选取医疗行业中最为普遍使用的评级指标体系。绩效考评是经济管理工作中最为常规的工作内容,积极努力做到不增加公立医院的工作量,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采集到常规报表和日常管理业务工作,从而降低工作整体运行成本,继而保证能够积极反映出实际发展情况。
3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
在开发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过程中,需要考虑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内容:(1)财政补助;(2)行政主管部门;(3)医保管理等。上述几个方面的管理内容梳理了政府、患者和医院在经济运行中的权责利关系。在设置相应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目标进行创新性改变。设置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立足于医院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以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为基本切入点,分别设置了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如下:
3.1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1)全面预算管理,权重为25;(2)医院费用控制,权重为20;(3)内部绩效管理,权重为15;(4)节能降耗,权重为10;(5)财务风险控制,权重为20;(6)综合满意度,权重为10。
3.2二级指标
全面预算管理:①预算全额管理,权重为3.75;②预算全程管理,权重为5.00;③预算全员管理,权重为2.50;④预算执行率,权重为3.75;⑤财政项目预算绩效,权重为3.75;⑥指令公益任务管理,权重为6.25;医药费用控制:①医药费用管控目标,权重为2.00;②药品和卫生材料管控,权重为2.00;③医保洁付管理,权重为2.00;④门急诊次均费用,权重为4.00;⑤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权重为5.00;⑥药占比和卫生材料占比,权重为4.00;⑦医保病人医保目录外药品,权重为1.00;内部绩效管理:①内部绩效管理制度,权重为3.00;②人员岗位设置以及相关职责,权重为4.50;③人员支出占业务比重支出,权重为2.25;④管理费用率,权重为1.50;⑤医院服务质量,权重为1.50;⑥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权重为2.25;节能降耗:①节能降耗工作制度,权重为1.50;②重点用能单元节能措施,权重为2.50;③节能降耗业绩结果运用,权重为2.50;④每业务密度能耗,权重为3.00;财务风U控制:①年度经济管理重点,权重为3.00;②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权重为2.00;③全成本核算,权重为5.00;④经济合同管理程序,权重为1.00;⑤闲置设备管理,权重为2.00;⑥内部审计监管制度,权重为3.00;⑦医院经济运行制度分析,权重为2.00;⑧百元医疗收入成本,权重为3.00;综合满意度:①门诊患者满意度,权重为3.00;②住院患者满意度,权重为3.00;③医院全体职工满意度,权重为4.00。
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分,最终根据得分情况将公立医院的管理成绩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优秀;(2)良好;(3)一般;(4)较差等。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提供的相关支持等反映了公立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状况,对于评价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再加上诸多各种不可比的因素,将上述指标作为监测指标且不进行评分,能够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深度分析。
在考虑到预算管理区域分布状况和业务基本特点等,需要采用纵向比较为主的基本原则。确定指标标准值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综合医院和私立医院之间的差别,部分指标标准通过对专科医院的摸底以进行调查来确定。本次建立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从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角度出发的,具有以下几种特点:其一,具有开创性;其二,导向比较明确;其三,站位比较高。
1关键绩效指标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是设计绩效考核体系的一种重要方法。关键绩效指标法是将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与医院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通过对医院内部流程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和分析,最终形成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合理、科学的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指标[1]。应用关键绩效指标法需要在医院整体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找到医院的工作重点,找出这些重点的关键性指标,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形成医院级KPI、部门级KPI及各岗位的工作业绩衡量指标,从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2]。
2医院绩效考核的关键性指标
2.1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一直以来都是医院绩效考核的重点。医院要发展离不开经济效益,考核科室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节约医院成本。我院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涉及分娩量、手术费收入、出院人数、手术例数等。
2.2工作效率指标
2.2.1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为响应政府关于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政策,我院把平均住院日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方案,以近几年平均住院日为参考,鼓励各科室根据自身情况缩短平均住院日,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是医院发展的大势所趋。
2.2.2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即一段时间内,实际占用的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的总床日数之比。为提高病床使用效率,保证病人收治,我院进行科室绩效考核时,将病床使用率考虑进去。病床使用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若病床使用率过低,则反映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若病床使用率过高,则会降低患者住院条件。平均住院日和床位使用率纳入病区绩效考核方案,对加快病床周转、提高医院资源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各类科室的绩效考核方案
3.1产科绩效考核指标
产科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分娩量、生理产后平均住院日、剖宫产后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由于产科住院病人有生理产和剖宫产的住院日不同,因此需分别将两种情况的平均住院日进行考核。分娩量是产科绩效考核的传统数量指标,床位使用率则是为加快病床周转、提高病人收治效率的新的关键性指标。具体考核方法如下:(1)根据医院近3年的分娩量,计算产科各病区分娩量考核值。我院产科6个病区划分为3个病区组,按病区组进行绩效考核,每个病区组的分娩量考核值为330人,按比考核值增加人次数奖励医生组。(2)生理产产后平均住院日考核标准为4天,剖宫产产后平均住院日考核标准为6天,各按缩短天数奖励医生组。(3)各病区组床位使用率的奖励区间为90%~100%,超过100%不再增加奖励,超过110%取消床位使用率奖励。(4)计划生育病区与产科病区医疗性质不同,其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出院人数、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3项指标。设置出院人数考核值275天,根据增加人次数奖励医生组;平均住院日考核值为6.39天,按照比考核值缩短的天数奖励医生组;床位使用率考核奖励办法与产科相同。
3.2妇科绩效考核指标
妇科绩效考核指标包括:术前平均住院日、术后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病区手术费收入、床位使用率、补偿性考核指标(宫外孕例数、化疗例数)、恶性肿瘤手术例数。根据妇科的实际住院情况,其平均住院日主要考核术前平均住院日、术后平均住院日和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具体考核方法如下:(1)各妇科病区术前平均住院日大于等于3日,不予奖励,按术前平均住院日缩短天数给予奖励。(2)各妇科病区术后平均住院日大于等于考核值,不予奖励,按术后平均住院日缩短天数给予奖励。术后平均住院日考核值根据近3年术后平均住院日确定。(3)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同样按出院者平均住院考核值考核,根据缩短天数给予奖励。(4)妇科经济效益绩效考核采用病区手术费收入指标,按手术费收入提成奖励科室。(5)恶性肿瘤手术例数主要作为专业学术性考核指标,鼓励医生组提高疑难手术水平。恶性肿瘤手术主要包括宫颈癌、内膜癌、卵巢癌、输卵管癌、子宫体癌、乳腺癌、浸润癌等。(6)宫外孕例数和化疗例数为妇科补偿性绩效考核指标,根据数量给予奖励。由于妇科治疗此类患者会影响到其他绩效考核指标结果,所以宫外孕例数和化疗例数作为绩效考核指标,用于补偿妇科科室。(7)各项考核奖励加总后,根据各病区床位使用率计算最终奖励。若床位使用率很低,则奖励相应调减。
3.3儿科绩效考核指标
儿科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出院人数、床位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具体考核方法如下:(1)根据近3年儿科出院人数,计算出院人数考核值,新生儿科出院人数考核值为165人,普通儿科出院人数考核值为62人,根据增加人次数奖励医生组。(2)床位使用率的奖励区间为90%~100%,超过100%不再增加奖励,超过110%取消床位使用率奖励。(3)新生儿科出院者平均住院日考核值为7.29天,普通儿科出院者平均住院日考核值为9.5天,按缩短天数奖励医生组。(4)关于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特殊情形。随着新生儿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和住院率显著提高,其平均住院日达到30多天。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平均住院日会显著拉高儿科的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了绩效考核的公平起见,体重低于1250g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住院日不计入到平均住院日中。
4实施效果
自实施新的绩效考核方案以来,医务人员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关注对象由过去的收入、成本转变为对医疗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流程的关注,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良性发展,促进了医院完成核心工作指标。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后,医院出院人数、分娩量、手术例数不断增加,平均住院日逐渐下降,病床使用率得到明显改善。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前后的指标变化如下。
4.1产科绩效考核指标值变化
新的产科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后,产科分娩量大幅上升,床位使用率也相应提高,但由于产科绩效考核方案中对床位使用率的控制范围是90%~110%,2013年产科的床位使用率为105.87%,控制在合理水平。生理产后和剖宫产后平均住院日缩短加快我院产房病床周转,提高收治病人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2妇科绩效考核指标值变化
妇科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不仅提高了科室的资源周转效率,也降低了住院患者的住院成本。由于2013年我院将手术前的检查统一在门诊进行,根据术前检查情况安排患者住院,加之妇科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术前平均住院日从2012年的3.38天缩短至2013年的1.96天。妇科科室员工积极提高病区服务效率,术后平均住院日也由2011年的5.67天逐步缩短至2013年的3.29天.在床位使用率方面,2012年新的妇科绩效考核方案开始实施时,尚未将床位使用率指标列入其内,因此实施初期妇科科室重点关注了平均住院日、手术工作量等考核指标,使得床位使用率偏离了控制范围。随后,我院及时对妇科绩效考核方案进行调整,将床位使用率作为妇科绩效考核指标之一。调整后,妇科床位使用率恢复到合理范围内。
4.3儿科绩效考核指标值变化
儿科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出院人数由2011年的3836人次上升到2013年的6671人次,平均住院日由7.21天缩短至5.75天。儿科床位使用率2013年为127.39%,其中新生儿科的床位使用率近两年较高,主要由于我院产科分娩量迅速增长,使新生儿住院人数也大幅增加.
5医院绩效考核的进一步探索
5.1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从长远看,医院绩效考核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等财务统计指标,还要将患者满意度、新项目开展情况、科研成果等因素考虑进来,硬软并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3]。完善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各种绩效的影响因素,制定严谨的关键性考核指标。一是指标体系与医院的战略规划、年度计划相结合;二是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不仅关注数量和效益,更要关注背后的技术、科研创新、质量和效率[4]。
5.2确保绩效考核沟通反馈
医院绩效考核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管理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需充分考虑被考核者的意见。关键性指标的确定,需要管理者与被考核者共同决策。通过及时充分的沟通反馈,使医务人员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内容,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5]。
5.3坚持绩效考核稳中求进
医院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医院整体发展,发挥自身的社会公益性作用。绩效考核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巅峰,而是要维持医院健康发展,指标值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和考核值时,不能怀着跃进急躁的心态,而要从大局出发,从医院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医院绩效管理政策。
作者:王琪 单位: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张翌,陈燕燕,魏晋才.医务人员KPI体系的建立[J].中国医院,2009,13(10):54-57.
2何雅静,吴思洋,孙静.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6):79-81.
3钱群.对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1):15-16.
【关键词】县级医院;医改;绩效管理
县级公立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这是国家对县级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2012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以来,探索医院管理模式及医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医院管理者们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医院管理关键在领导,重点在经营,核心是分配。绩效管理是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
一、绩效管理的目的和现状
1.绩效管理的目的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组织有效运行、提升医院整体绩效,营造一个既能充分发挥广大职工潜能,又能大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良好氛围,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医院目标保持一致。通过对绩效实现过程进行管理,考评部门及职工绩效目标的实现的实际完成情况,对上一考评期间工作进行总结,为下一期间的绩效改进及个人发展提供帮助。公立医院通过绩效管理,建立追求优质、高效、低耗的运行机制,促进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更好的提供医疗服务。
2.绩效管理的现状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实施意见再次要求建立科学的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多数以收支结余或以工作量为主要考核指标,管理及考核方式比较简单,考核对象以临床、医技等有收入的科室为主,对行政后和医疗辅助类无收入的科室考核比较缺少或没有。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有几种原因:一是政府财政对医院补助水平较低,公立医院在当前医疗市场竞争中生存压力较大,对经济效益的需求难以减轻。二是绩效管理人才比较缺乏,现有的管理人才结构层次较低,对一些科学的、成熟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三是医院职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绩效管理就是绩效工资分配,对建立科学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缺乏理解和支持。
二、绩效管理的问题
1.绩效管理与医院发展战略彼此脱节
发展战略是在医院发展目标的指引下,结合对医院外部环境(机遇与风险)和医院内部情况(优势和劣势)的全面分析,所得出如何实现医院目标的策略和方法。以发绩效工资为目的绩效管理是无法与医院发展战略衔接的,绩效管理方案不能融入战略管理体系则弱化了绩效管理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因循固守,导致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对发展战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 将绩效考核等同绩效管理
医院管理者将绩效考核当作绩效管理,忽视绩效管理的全面性,以绩效考核指标的获得结果当作绩效管理工作的完成,对绩效管理的计划、执行、反馈,评价、改进各环节缺少理解和把握,使绩效管理在整个医院体系中地位和作用处于无关紧要无足轻重的境地。
3.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 县级公立医院多数由于管理人员的水平所限,缺乏建立起科学完整的、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考核指标标准、考核方法和管理流程的能力,从而使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方法简单重复,对绩效的真实情况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绩效管理不能在循环中得到改进和提高。而在管理职责划分上缺少合理的分工,从绩效计划的制定、考核指标的设定到考核实施、对考核过程的监管以及申诉处理由单一考核部门负责,没能按内控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分权和授权,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合理性无法保证。
4. 绩效管理忽视信息与沟通
一是绩效方案和计划一般由医院领导和少数管理人员制定,普通员工参与度较低。二是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考核人员与考核对象缺少沟通。被考核者只是被动的接受考核结果,对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改进和解决。医院内部各职能管理部门缺少信息交换,绩效管理部门不能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分析并提出调整方案,导致效考核偏离管理重心的情况出现,从而影响绩效考核的有用性。
5.忽视定性考核
绩效考核应以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才能做到准确完善。因定性指标在考核中专业性很强和难以把握,在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多数只有定量指标,或少有定性指标。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往往是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来体现,而判断是否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要通过处方点评、病案评审这些定性考核分析的方法实现。不能将定性分析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公立医院的宗旨和办院方向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三、改进绩效管理的对策
1.绩效管理与医院发展战略相结合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因此,将医院的战略目标与被考核对象的职责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县级公立医院的宗旨、愿景与目标及功能任务来选择绩效考核指标。医院在分析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将其在全院传达、讲解,使之深入人心。建立医院总体战略目标与各个临床、医技、辅助及行政后勤科室的科室目标之间有机联系,引导职工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医院战略目标自觉相结合,从而使战略思想得到理解、支持和认同。
2. 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的组织制度体系
绩效管理涉及医院的各个管理部门,只有明确各层级和各个环节的绩效管理职责,具体实施才有保障。医院设立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财务、人力资源、医务等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负责绩效管理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方案和组织保障体系。绩效管理方案在形成过程中应征询职工意见,必要时可以外聘专家帮助制定。明确职责,人力资源部承担绩效考核日常事务,组织协调各职能科室工作,同时负责岗位设置及岗位说明书的编制,为工作量考核提供评价依据;财务科负责将预算编制、成本核算及财务成果应用绩效管理中,提供数据支持;医务药剂等职能科室编制处方点评及病历抽查的数量及控制标准,为定性考核制定计划。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收集反馈信息,处理发现的问题,总结分析上一期考核结果,制定下一期的考核计划,按照PDCA循环的管理思想,实现持续改进达到最佳。
3. 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考核指标设置是绩效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体现医院的管理思想和价值追求,是实现考核目的的载体。考核指标的设置应首先在考虑医院业务发展水平实际基础上,结合考核能力,突出重点指标,简繁适度,易于操作,被考核对象能够接受,不能让考核人员整天陷于考核的泥潭中,增大管理成本。
针对不同的考核层级和对象采用多元化、差异化的指标体系。根据对考核对象的岗位责任、技术等级、劳动强度、风险程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以工作量考核为主。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选择适合本院情况的绩效管理工具,如平衡计分卡、关键指标(KPI)、目标管理等。设计制作绩效考核表单,量化考核,简化操作。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和调整应按照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一般应保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保证绩效考核方案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克服随意变动,是确保管理秩序有条不紊的前提。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评价其对绩效考评效果影响程度,安排修改的时间和范围,当遇到国家政策调整或医院内外环境出现大的变化时,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更,以适应医院管理的要求。
4.建立绩效管理的沟通反馈机制
沟通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提高绩效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建立绩效沟通反馈制度,从绩效方案的制订、考核标准的确立、考核指标的下达、考核结果的认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沟通与反馈。建立多向度的沟通机制,实现及时的信息交换。绩效管理人员应定期不断的与考核对象交谈,通过倾听、解释、答疑,鼓励、安慰等方式使职工理解和接受。保持职工反馈信息渠道畅通,所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得到答复和解决,让职工有参与感、获得感,进而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才能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积极完成考核目标,保证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促进医院事业健康发展。
5.提高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绩效管理水平是由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决定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绩效管理人员队伍是县级公立医院现实的需要。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首先要重视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管理骨干应加强学习和交流,了解并熟悉管理科学发展的现状,掌握一部分管理工具的使用,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介绍引进到医院,带动管理队伍的整体进步;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聘请专家到医院作培训指导,实现管理队伍和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
6.加强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管理已在医院不同程度的普遍采用,t院日常业务运行高度依赖信息系统。医院管理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综合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绩效管理的发展方向。整合现有的HIS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建立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进一步开发系统功能,提高各种数据的利用程度,为绩效管理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选用适合本院的专业化的绩效管理软件,实现绩效管理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绩效考评的质量和效率,保证绩效考评的全面、准确、及时,为医院管理走向专业化、精细化开辟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R].2015.5.
[2]徐元元,田立启,侯常敏,操礼庆 医院经济运行精细化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471-501.
[3]迟晶晶.浅析公立医院绩效管理[J].卫生经济研究,2014(3):49-51.
关键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建议
绩效即员工设定工作目标、跟踪目标和完成目标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和取得的成绩,由绩效能力和绩效表现构成。综合考虑绩效能力和绩效表现,绩效管理才能行之有效。学者将绩效定义为行为和结果,认为绩效包含多个维度,测量指标不同,结果也不同。
医院运用管理学、财务学和数理统计学等方法,对一定时期的运营状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医院内部通过全面分析,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民服务。卫生主管部门通过医院绩效评价,了解医院运营现状,加强宏观调控。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县域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借助考核,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完善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县域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县域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现状
《县域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公立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必须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坚决摒弃片面追求经济收益。根据评价主体,县域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分为三层:(1)管理层;(2)科室;(3)医护人员。
医院管理层:随着中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县域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学者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构建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符合公立医院改革的本质要求,构建了县域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学者设计了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出发点的绩效考核体系,更加符合县域公立医院的本质要求。
科室:针对YL公立医院的临床科室,设计了涵盖效率、康复率和医德医风等方面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绩效考核,形成了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很好的促进了医疗技术的提高,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
医护人员:县域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重点关注医师和护理人员。常用的评价方法有BSC平衡计分卡、360度绩效考核、目标管理法等。学者根据平衡计分卡设计了医师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指标涉及治愈率、患者满意率、投诉率、服务质量等。
二、县域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分析
县域公立医院现行的绩效考核指标过度关注财务指标,忽视了县域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病床使用率、人均住院费用、药品收入等经济类指标占比太高。虽然经济效益能促进县域公立医院发展,反映了社会认可度,但是县域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绝对不容忽视。绩效考核仅仅重视可量化的财务指标,违背了绩效考核的初衷。
服务类指标很好地反应了县域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没有涉及具体的服务类指标。主观感受同样重要,仅仅重视可量化的服务类指标,很难客观评价绩效,打击了职工的积极性,社会属性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完善县域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建议
针对县域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立足县域公立医院现状,更加科学客观评价绩效,提出以下建议:
(1)兼顾公益性指标:财务指标能反映医疗规模和水平,是县域公立医院生存的基础。经济效益指标权重不能太高,不然就忽视了县域公立医院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不能以营利为根本目的,应肩负起社会责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需求。公益类指标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等方面。构建县域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应结合工作实际,反映患者诉求,体现为民服务的本质。
(2)关注服务类指标:服务质量是绩效考核的重点,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疗质量的核心要素。耐心细致的为患者服务,避免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以英国医院星级评审制为基础,结合现有绩效考核体系,制定星级评审指标,促进县域公立医院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有利于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3)重视阶段性绩效评价指标:根据绩效考核内容,分阶段考核。初期重点考核县域公立医院的工作秩序。中期重点考察医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等。期末重点考察治愈率和诊断符合率。不同阶段的指标权重不同,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对于完善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县域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具有动态性和多维度的特点,立足县域公立医院的发展现状,根据科室的工作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在考核过程中,注重公开公正,及时反馈结果,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注重学习和成长维度的指标,建立创新型、服务型、学习型县域公立医院,加强人才建设,引进高新尖设备,更好的为民服务。(作者单位:1.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医院鸦鹊岭分院)
参考文献:
[1]肖琦.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发展及现状问题分析-以某公立医院为例[J].管理世界,2012(03):1-3
[2]管慧娟.医院综合效益评价[J].数理医药学,2005,18:82-84
[3]黄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医院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4]田敏,韩彩欣等.公立骨科医院临床科室绩效可拓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4):82-84
关键词: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现状;改进
一、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掀起第一轮医疗改革,在这次医改中,国家采取放权让利的政策扩大医院的自主经营权,与此同时,县级公立医院也紧跟时代步伐开始扩大自身的自主经营权。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县级公立医院忽视了对医院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对具体的经营行为也缺乏规范和约束,使得改革成效并不十分理想。跟实力雄厚的市级公立医院相比,县级公立医院财政卫生投入相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使得很多县级公立医院不得不从患者身上寻找利润增长点,逐渐与办院宗旨背道而驰,长此以往,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医患矛盾。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卫生部提出要构建新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评价体系,并在各级市级医院开始试点。县级公立医院是我国新医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县级医院既需要对市级公立医院的相关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学习,同时也是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模式的重要参考。客观来看,县级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规模、位置、患者结构等因素都与市级公立医院有着较大差别,因此,也应该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条件的绩效考核体系,这对县级公立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现状分析
1.绩效考核缺乏完整的考评流程,考核流于形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县级公立医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绩效考核流程,考评内容也缺乏针对性,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在一些县级公立医院中,有的科室只是象征性地罗列出几项考核指标,缺乏必要的针对性。有的虽然有相对完整的考核指标,但是考核过程十分随意,难以做到切实的贯穿与落实,因此,考核结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绩效考核在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的推行时间还较短,医院管理者对于绩效考核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医疗工作者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认为自身的绩效工资仅仅取决于职称、学历、工作时间等等硬性指标,对绩效考核与自己的医疗技术、劳动强度、工作热忱等方面的关系还不够了解。很多人形成了一种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心态,认为自己只要熬够一定资历,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绩效考核结果。这样的绩效考评流程无法做到对医院员工的激励,甚至还可能打击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缺乏科学论证
目前,我国对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研究往往还停留在对观点、原则的初步比较之上,对绩效考核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指标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科学论证,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没有建立在患者服务层次和医院质量的基础之上。总所周知,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需要详实的内外部数据,这些数据本身必须真实、客观,并且要有一个共通的标准才能进行处理和比较。然而,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公立医院的评判标准比较偏向对医院组织结构以及功能的考察,很少有涉及病人角度的考核指标。另一方面,对于绩效考核指标的筛选,常常带有强烈的主观意愿,缺乏对各项数据和因素的客观评估,这样的指标体系带有明显的片面性,难以做到测评的公允与客观。
3.缺乏健全的绩效考核信息反馈机制
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结果难以得到有效、及时的反馈,这一现象大大制约了绩效考核实际作用的发挥。目前,很多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重点还停留执行考评过程和判断考核结果,是至上而下的单一流程,很多时候往往难以全面反映医院管理的真实情况,长此以往,不仅难以提高医院的绩效,还可能使得既有的绩效考评体系沦为纸上谈兵。随着我国医疗改革步伐的加快,我们必须意识到医院的绩效考核不仅仅只是为了得到一个表面的结果,而且寄希望于通过考核进行对医院个人和整体组织的动态测评,及时发现医院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医院工作人员恪尽职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全面提高县级公立医院的竞争力和口碑。可以试想,如果长期缺乏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反馈机制,那么医院绩效考核的结果便难以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全面的剖析。县级公立医院要想实现绩效改进,势必要依托医院的长期发展战略,而良好、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无疑将有效帮助县级公立医院提高整体绩效考核管理水平。
三、改进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建议
1.明确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目标,科学选取考核方法
县级公立医院的发展目标应该首先根据我国医疗改革的要求,严格贯彻以病人权益为重心,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宗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远期目标,县级公立医院需要科学搭配绩效考核方法,选用恰当的绩效考核工具。根据县级公立医院的特性,医院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未来的战略目标划分为可实际衡量和执行的指标,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考评手段,将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应用于医院的日常经营与管理之中,有效引导医院各部门职工在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最大限度地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道德水准,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治疗,更好更快地现实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目标。总的来说,明确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目标,科学搭配各类考核方法,是医院顺利完成绩效考核的前提条件,需要引起医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2.将绩效考核结果与相对应的激励机制紧密联系
为了有效改变县级公立医院职工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思想,就必须严格将绩效考核结果与相对应的激励机制紧密联系起来,对于达到绩效考核既定标准的员工都应该给予奖励。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职工感觉到多劳多得的实惠,同时也能体会到领导对自身的重视,在这样的思想鼓舞下,再接再厉,形成工作中的良性循环。由于人的需求是多样的,激励机制的设置也不应该只是单一的标准和形式。医院可以采用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既通过奖金、津贴等其他福利给予职工物质上的实惠,同时也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各种培训,在某些岗位实行轮岗制,不断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在精神层面也给予充分的照顾,将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
3.恰当选取绩效考核人员,全面、准确地搜集绩效考核信息
由于县级公立医院日常患者接待任务繁重,人力资源有限,绩效考核人员需要参与到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并且监督绩效考核体系的运行效果,全面搜集相关考核信息,促进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动态发展,再通过客观的评价来逐步提高医院的绩效考核标准,使之形成一个良性的周期循环。鉴于此,县级公立医院在选择绩效考核人员的时候,首先要充分了解其人品、阅历和专业知识功底,保障绩效考核工作人员能够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其次,绩效考核人员在上岗前,应该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了解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关键点,严格执行既定的考核标准,真实反映考核结果。最后,医院在选取绩效考核人员的时候,可以尽量考虑从各个部门当中选取代表参加,包括社会公众机构、患者、行政主管机关等各个层面,这样的考核能够尽可能地避免以偏概全的问题,确保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规范与真实。
四、结语
可以说,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是一项需要持续改进的工作,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则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没有健全的考核体系就难以形成客观公允的评价,没有客观公允的评价就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鞭策,由此看来,只有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才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医院、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将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目前,针对我国广大的县级公立医院来看,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还处在研究阶段,指标选择的依据和评价方法都还存在较大的争论,各类指标体系的计算方式也还在探索当中。县级医院广泛实施绩效考核并不是为了互相比较,而是为了更大限度地促进县级公立医院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群众的卫生需求,这也是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未来绩效考核发展的根本动因。
参考文献:
[1]严育祥: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18(3).
关键词:医院;绩效
一、公立医院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必要性
(一)医改的推进对医院的管理提出新要求
医改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医疗人员的劳务价值,激发医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医疗行为,所以,价格改革方面:强调总体平衡,结构调整,即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和检验费的价格,取消调温费并入床位费,适当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护理费、手术费等。在此背景下,如果医院内部管理水平跟不上,则在价格改革后医院收入不会达到总体平衡,只会减少。随着医改不断建立健全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兴农村合作医疗、民政优抚等医疗保障体系,医保部门会加大对医疗行为规范性的检查和考核,对不规范的医疗检查治疗等形成的费用,其会拒绝支付给医疗单位,这对医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私营医院对公立医院的冲击也迫使公立医院必须加强管理
医疗体制的改革使私营专科医院、专业体检机构快速发展,私营医院管理灵活、服务优质,对公立医院病人的就诊数量有较大的冲击,而公立医院的员工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不强,观念落后,所以更新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事在必行。建立科学适用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有重要的促进效果。
二、绩效考核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绩效考核是提高医院成本效益和提升医院质量管理的双重管理工具
成本效益考核和医疗质量考核是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在注重成本效益的同时,加大了对医疗质量的关注,通过绩效管理,可以加强医院的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率,全面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即绩效考核不但是医院成本效益的管理工具,也是提升医院工作质量的管理工具,具有双重作用。
(二)绩效考核为医院分配制度的建立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绩效考核内容是医院管理内涵指标化的体现,是约束与激励职工行为的准则。绩效考核既是医疗行为过程的控制,又是行为结果的衡量,为医院收入分配、人员晋升、评优、奖惩提供依据。
(三)绩效考核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起促进作用
绩效考核以按劳分配,以绩取优为原则,其公平公正的指标考核是更新职工观念,激励职工工作积极性,树立职工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增强职工核心凝聚力,挖掘职工工作潜能的重要促进因素。
(四)绩效考核有利于医院提高管理效率
绩效考核促使职能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依照指标标准进行检查和结果汇总,便于及时发现医院经营中存在的不足及优点,对重大不足可以重点管理,并制定专门的考核制度,持续跟踪,有利于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实现整体职工素质的提升及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弊端
(一)培训不到位,职工和管理者对绩效考核未达成共识
效考核内容没有在全院做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职工的绩效考核意识薄弱,认知度不高,理解程度不一,不能达到管理层和职工的双向互动,职工努力的方向不明确,动力不足。
(二)考核内容单一片面,不能综合反映医院管理内容
目前考核指标的制定不够科学,考核内容单一片面,多以成本效益考核为主,没有起到综合考核的作用。考核指标多为财务部门和行政部门制定,重经济轻管理,重效益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没有反映出医院实质性存在的问题,较为片面,导致科室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医疗质量管理,也违背了严禁将收入与绩效挂钩的原则,不利于达到医改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目的的实现。
(三)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内部构架不明晰,考核缺乏层次性
绩效考核体系只有院科二级考核,没有科室内部对个人的再次级考核,考核没有真正落实到人,没有给科室领导者对科室内部的管理做支撑,考核缺乏层次性,对科室管理人员和对科室的考核混为一谈,对职能科室的考核往往是设岗定系数,与岗位职责的落实联系不紧密,考核针对性不强。
(四)绩效考核奖惩结果缺乏预算,导致用于绩效考核的资金比重失衡
绩效考核的结果最终体现在资金的奖惩和精神的鼓励上,医院对年度用于绩效考核的资金往往缺乏预算,导致用于绩效考核的资金过多或不足。出现用于绩效考核的资金太少,起不到激励约束的作用,或用于绩效考核工作的资金太多,影响医院全局发展的问题,在医院发展与绩效奖惩上平衡度掌握不好。
(五)考评机制不科学,绩效考核落实不到位,考核结果缺乏客观公正,实用性差
绩效考核的关键是指标信息的收集,没有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系统,考核仅凭“人为”,导致考核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没有考虑考核过程中的特殊因素,导致考核流于形式,实用性差。
(六)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考核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仅作为绩效工资发放的标准,并没有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被考核对象,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医院的监督管理职能不能够体现出来,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和修改,不会采取补救措施,不能起到促进职工医疗服务观念更新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作用。
(七)不能及时调整,绩效考核体系跟不上医疗发展,具有滞后性
绩效考核的制定具有其复杂性,所以医院往往制定一套绩效考核体系后会使用若干年,这样,不但在成本效益上出现失控的现象,在医疗质量管理上也满足不了医院不断发展的医疗管理需求。
四、绩效考核体系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绩效考核体系理论的培训
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加大对职工绩效考核作用的认识,使其熟悉绩效考核内容,让职工从思想上和管理层达到统一,才能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形成合力,使其明白努力的目标,才能确定行动的动力。
(二)全员参与绩效考核,制定具有全面性、重要性和个性化特征的考核指标
建立由主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质管科、财务科等)共同参与建立绩效考核体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落实、评价的监督检查负责;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必须和医院发展战略相一致,使医院管理工作数字化、指标化。方案必须体现管理者的意向,由各职能管理部门将本部门的管理目标指标化并提交考核组进行审议汇总,指标标准参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或相关规定,结合医院日常情况以及医院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绩效指标体系应在全面性的基础上体现重要性原则,并具备个性化的特点,适合不同科室的特征;绩效考核基础较好的医院,也可以综合运用平衡积分卡和绩效指标进行考核。
(三)绩效考核体系的内部构架以及考核应具有层次性
按照绩效考核体系的内部构架和考核的层次性,绩效考核分纵向考核和横向考核两部分,纵向即院科二级核算与科室内部的再次级核算,医院通过考核指标核算到科室,科室根据医院制定的科室内部分配指导方案,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定科室内部的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形成绩效纵向的再次级考核,将考核逐层落实到人,使每个职工都在绩效考核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发挥积极作用。绩效考核的横向考核是医院不但对科室考核,也对科室管理者进行的考核,以此激励医院中层领导者的管理积极性,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并以此作为医院对中层奖惩和优化干部队伍的依据。
(四)事前预算绩效考核分配金额
应实现从医院目前的经济现状和医院管理的全局结合职工意愿做出预算,即要拿出多少资金用于绩效考核工作,既在医院经济预算之内,又能激发职工积极性,同时将预算资金在绩效考核指标内部构架上有侧重点的合理分配,避免绩效考核资金用度的盲目性。绩效考核分配金额事前预算是医院总预算的一部分,其是对本年可用于绩效考核分配奖惩资金量的测算,即先测算收支总额,确定绩效考核分配占医院收入的比例。绩效分配需在保证医院正常运营和发展所需资金的基A上确保职工收益水平平稳并能随着医院收入的增长而提高。起到按劳分配,按绩取酬的分配目的,达到管理和效益双提升。
(五)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
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绩效考核的信息化水平,将考核程序、指标嵌入信息系统中,尽量减少“人控”因素,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并将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作为衡量信息部门及其他参与考核工作的职能部门其本身的考评指标,做到考核的客观、公正和公平。
(六)建立绩效考评反馈制度
反馈机制是让被考核者不断改进工作的必要步骤。一是院科二级考核结果,由考核组及时将考核中与标准偏差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被考核的科室,并建立跟踪机制,督促科室进行整改,旨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二是科室内部对职工的再次级考核,其结果应反馈至医院考核组,考核组对科室内部的再次级考核进行监督,确保考核分层次落实到底,实现每个岗位各负其责并在绩效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七)适时调整考核体系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医院的不断发展,考核体系应根据情况和管理要求不断将需要加强管理的指标纳入进来,而将已经管理顺畅的指标逐步弱化,持续修正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并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对绩效核算的影响,体现成本控制和管理质量两手抓,鼓励新技术新专业新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雯.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完善策略[J].中国总会计师网,2016(03).
[2]黄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33).
[关键词]公立医院;行政后勤职能科室;绩效考核;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1
0 引 言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改革要想获取整体性的突破,就需创新行政后勤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方式。公立医院应该针对医院实际情况,明确绩效考核设计思路,切实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另外,公立医院也需要将行政后勤职能部门分为3个主要的级别,分别是“服务保障”“技术管理”和“战略运营管理”,按照其不同的属性以及类别部门的工作重点,构建评价考核绩效的体系。
1 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综合绩效考核的设计思路
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的综合绩效考核主要依靠量化指标,在满足医院战略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绩效考核内容和形式,确定绩效考核的对象,提高临床服务的效率及质量,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1.1 绩效考核内容和形式的设计
结合医院发展战略,医院可通过分析考核的对象,来确定考核的形式及内容。在设计有关考核行政职能部门绩效的内容时,需要结合个人发展、科室发展以及医院的发展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在思路上需要把握医院岗位工作及战略目标的主要特点。在实现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倘若医院正处于发展扩张期,其考核指标就可以合理超前,适当考虑创新管理指标以及效率指标;倘若医院正处于发展稳定期,那么考核指标就适当保守,适当考虑工作业绩及质量等。在个人发展方面需要考虑其创新以及学习的能力,在科室发展方面需要考虑科室的整体工作效率。另外,由于医疗机构普遍关注临床服务的效率以及质量,所以还应该考虑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为主,还是以行为过程考核为主。终末期考核是指通过临床满意度以及评价业务指标来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在形式方面也会更多地采纳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
1.2 绩效考核的对象设计
在开展工作之前,首先应该分析绩效考核的对象。服务保障类科室主要为后勤服务管理科、保卫部、设备科、基建科、总务科及工会;技术管理类科室主要为信息网络部、医保科、院感科、护理部及医教部;运营管理类科室主要含有拓展宣传部、监审部、运营管理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医院办公室及党委办公室。
通过分类考核对象的工作内容,将同类科室的相同点归纳为:“战略运营管理”科室,其主要的工作目的就是运营管理以及完成医院整体战略目标,全面执行各项院部以及党委的指令性任务,其工作特点主要是监督、协调运营管理,执行院领导指示;“技术管理”科室,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负责医疗业务数据、把握医疗政策法规、掌握临床业务开展情况、指导临床规范诊疗等;“服务保障”科室,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协助战略运营管理类科室完成医院后勤保障以及满足临床科室需求,为行政以及临床工作提供更加舒适以及便捷的环境。
2 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2.1 考核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在构建公立医院考核体系前,有关人员需要参考常用的评价指标,从实用性以及权威性进行考虑。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有明确界定经济运行状态、工作效率以及社会效益。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考核对象类别,通过借鉴以及查阅文献、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以及企业部门的考核指标,将指标分成4部分:满意度指标、创新及学习指标(可持续发展能力)、效率指标(工作业绩)与职能完成指标(科室管理能力)。
2.2 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考核
由人力资源部、党纪办以及院办共同组建行政管理绩效考核小组,在每月底根据职能部门完成指标情况对小组进行考核。根据百分制对每个考核项目打分,单项基础主要分成60分及100分,而扣分形式的基础分就是100分,加分形式的基础分就是60分,对科室满意度情况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
在建立这样的考核体系时,需要职工代表参与访谈会议,将前期考核科室执行模拟考核的实际情况报告上去,这样上级才能够深入了解参与考核人员以及被考核科室对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后工作状态的满意情况,也能够减少执行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外,前期和每个层面的职工进行交流,获得更多科室人员以及职能部门的支持和认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及执行力,将职能部门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
3 结 语
在构建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综合绩效考核体系的过程中,不仅完善考核体系的内容,同时还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考核。在改革公立医院绩效的过程中,可获得整体性的突破,改变行政后勤职能部门以“衙门机构”“官本位”自居的思想观念,利用有效的绩效考核方式提高行政后勤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毅,王倩,尹丽君.公立医院行政后勤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院,2015(6).
[2]刘元明,刘欢.医院行政后勤绩效考核精益化管理问题分析与探讨[J].经济师,2012(12).
(一)对绩效效管理的实质认识不够
公立医院目前的绩效管理对医院发展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很多公立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对绩效管理不太了解,认为绩效管理的存在作用就是给员工发绩效。绩效管理也没有专门系统的制度,甚至也没有专门的绩效管理岗位设置,导致医院绩效管理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实质上,绩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机整合医院的人、才、物资源,引导医院各部门及员工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医院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是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提供服务的水平、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职工自我需求满足的同时有效推动医院的发展。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职工的需求,制定有效绩效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所应有的价值。
(二)绩效管理中的考核指标缺乏科学规范性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考核的内容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绩效管理中首要步骤就是根据医院的发展目标,制定各科室、部门的分目标,相关职能部门再根据目标内容,制定各科室、部门的考核内容。目前医院的绩效考核内容还存在主观色彩比较浓重的问题,客观因素的重视度不高,这就会造成科室考核指标单一没有特异性,不能体现各科室关键价值创造点,又或者是考虑到了科室的关键价值创造点但是考核成本过高,再或是考核没有针对性不能提现员工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度,上述原因可能都会导致医院绩效考核就是走走形式而已。缺乏科学规范性的考核指标将会直接导致医务人员的工作与医院的发展相分离,影响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绩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信息技术发展给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带来极大的提升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使绩效考核在专门的绩效信息系统中完成,绩效的相关管理部门也可以直接通过绩效信息系统汇总、处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依托于信息技术的专门绩效管理系统可以极大提高医院绩效核算和管理工作的效率。而当前的大多数医院的绩效核算和管理仍然停留在人力收集数据、制表、分析的传统阶段,一方面人工收集数据、制表、分析比较缺乏工作效率,而且容易出现不同数据的差异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大大提升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绩效管理意识,树立系统性绩效管理思想
公立医院管理人员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同时具备系统性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能力。通过专业绩效管理人员的管理运作有效将医院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结合,激励和引导员工的行为,确保其行为和产出与医院发展目标相一致,实现个人和医院持续发展的目的。系统性绩效管理过程包括绩效计划的制定、实施、考核、反馈和沟通以及绩效结果的应用,并且绩效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动态循环往复的管理过程。在这动态循环的管理系统中,考核是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科室和员工行为的评价,管理者可以从中帮助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挖掘员工潜能,进而保证医院目标的顺利实施。
(二)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
在动态的绩效管理系统中。绩效考核是重要的环节。而绩效考核的首要问题就是设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医院绩效考核涉及的因素较多,包括专业知识、临床技能、道德要求、任务的复杂性等。在具体的指标设计上需要考虑医院发展目标和愿景,将医院人才战略、学科发展、科研教学、服务特色、功能定位等与绩效分配相结合。目前较为完善和全面的绩效考核方法是平衡积分卡,医院在指标设计上可参考最新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结合医院发展特色、功能定位,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选取合适的考核指标。医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考虑实际情况,避免考核政策不能落地见效。
(三)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医院绩效管理的信息量数据庞大,只有具有强大存储和分析功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升级计算机软硬件条件是实现数据高效分析的基础,为了确保绩效核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医院需要搭建一个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绩效数据的输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和反馈,并实时给出预警功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面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形势下以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环境下,公立医院管理人员应该树立系统地绩效管理思想,将管理目标和发展方向形成统一的整体。通过强化绩效管理的意识、树立正确绩效管理思想、建立科学合理高效地绩效管理体系,使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通过绩效管理的杠杆效应实现自身最大价值,促使医院在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加强患者满意度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上稳健前行。
参考文献:
[1]杜志祥.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J].管理论坛,2019(10).
[2]何云娣.医院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20).
[3]冯慧.浅谈加强医院绩效核算及管理的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