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雨的美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
教育的人文主义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今天,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我们现行教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它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未来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人文主义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注重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单纯的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它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闪烁着人类的智慧、代表着人性的深度。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目的。因此,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性情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可以说,美术已经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育,它没有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能更好地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和作用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97年5月,北京大学隆重宣布成立艺术学系,并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在全校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与理解力,用艺术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他们的情感,使他们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健全的人格,成为21世纪合格的人才。我们知道,当下的美术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素描、绘画、版画、雕塑课程及欣赏课,它有了更宽泛的内容。在欧美很多国家,开始用视觉艺术教育来代替美术教育,它超越了传统的“纯艺术”范畴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对象不是针对那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少数学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倡导全面发展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强调通过直觉、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的独特形式过程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强调美术学科结构特点的同时,始终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内容标准是根据学生达成目标来制定的,注重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时的感性体验,发展美术创造的基本能力。中国现行的美术教学也开始以强调美术学科体系转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因此,用人文主义教育观来指导美术教育,成为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一、精心制作声像,让学生感知设备的内在美。计算机多媒体的一个优势,就是能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是增强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
一是精选或制作美的画面。如《景泰蓝的制作》课件中,制作者在开始阶段展示了几幅景泰蓝的成品图,在黑色的背景上,景泰蓝制品闪着柔和华贵的光泽,缓缓隐现,这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受到美的强烈震撼。文字图片的制作也要讲究。文字图片要能体现出“建筑的美”:注重文字的对称、整齐或错落有致;同时应注意文字色彩、字体、大小的变化,避免单调呆板。
二要应有良好的配音。好的配音能适当处理轻重、缓急、停顿、语气、韵律等技巧,具有音韵美和艺术穿透力,使具有视觉特征的文学作品立体化,变得鲜活起来。我们在《归园田居》课件中,用平静缓慢的语调、恬淡悠然的基调、沉稳清晰的节奏朗读全诗,引导学生感受陶渊明重返田园的愉悦心情,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达到了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三要努力创设情境。“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许多作品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者的学习是“在他所创设的世界中直观自己”。那么怎样在语文课件中架起一道桥梁,沟通作者的创作情感与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它们碰撞、交触,从而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呢?创设情境。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林黛玉“时时在意,处处小心,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黛玉的这种微妙心理,学生就很难理解,毕竟生活经历相距太远。那么制作该课课件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我们的做法是在课件中载入一段录像:越剧《红楼梦》。戏剧中那富有表现力的唱词,很快诱导学生进入角色,从而感悟人物的性格美。
二、运用比较手法,让学生由接受到鉴赏美,陶冶情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运用比较映衬,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
在制作课件时,若能把握并突出这一点,就能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美并受到陶冶。
比较的内容非常广泛,文章的立意、标题、结构、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到记叙的线索、说明的顺序、抒情的色彩、议论的作用乃至文章风格、词语运用、修辞手法等都在可比之列。我们可以纵比。如鲁迅的《祝福》,文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主要有三次,课件中以图片展示出来,通过比较,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这些变化,体会人物在人生路上遭受的惨重打击,进而理解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人的迫害,鉴赏人物形象体现出的悲剧美。也可以横比。如《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中,可以设计一个表格,将周瑜与蒋干在群英会上的语言、动作、神情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周瑜多谋善断,豪迈自信;蒋干少勇寡谋,自大愚蠢。在美与丑、智与愚的对照中可品鉴人物的形象美。
例如,在制作《孔雀东南飞》课件时,在学生初步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仔细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发挥充分的想象,通过音乐,在梁祝和焦刘之间构建起对封建礼教进行斗争的联盟。教材中的许多文章,描写形象生动,美感强烈,在制作这类课件时,在显示画面与显示文字之间,要适当留有间隙,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画面或根据画面进行文字表述。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反复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中构筑或抓取美感较强、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然后权衡比较,得出最佳答案。这个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风景谈》、《雨中登泰山》之类的散文和《雨霖霖》之类的诗词课件,采用这种方法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大学语文;现代教育理念;发扬利用
当今,多媒体教学方兴未艾,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节奏大大加快,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但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本文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从多媒体教学优缺点两个方面着眼,探究解决途径,使多媒体得以与大学语文教学很好地整合,发挥其最大优势,更好地服务于老师教、学生学。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教学领域由于多媒体的介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多媒体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图文并茂、声形共举,在教学革新活动中彰显了其突出的优势。“多媒体教学以视觉、听觉为出发点,具有界面内容生动、动态呈现、信息量大等特点,运用多媒体结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从教学中‘文本内容’到‘体验内容’的转化;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模拟和再现各种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创设与教学场景相关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时间和空间不再受到限制,从而实现了教学容量的最大化,课堂的交流得以无限延展;大学语文内涵更丰富,主体感更强,说大学语文课堂采用的是立体式景观教学非常恰当。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大学语文课堂的生动性、活泼性、新颖性。比如在讲解《雨巷》时,先响起曼妙舒缓的乐曲,之后,让男女组合和着美妙音乐一起朗诵。从大屏幕中看到的是江南的古镇、小桥流水、诗一般的丝丝细雨,还有色彩斑斓的油纸伞以及丁香姑娘那忧郁的眼神,情景交融,出神入化。多媒体教学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深的东西通俗化。
心理学研究证明了一个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时候,更多地使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相对而言没有形象思维发达。以前只可以抽象讲解的知识,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变得形象了。传统教学中各自独立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在多媒体中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学生被带进一个生动活泼、充满诱惑力的课堂情境中,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味觉、嗅觉都得到充分调动,思维空间被打开,理解力进一步提升。多媒体一旦把抽象概念形象化,难易就得以调节,大学生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对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领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信息网络传输准确又快捷。在这种条件下,大学语文的教育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得以共享。多媒体课件依据网络支持,得以不断完善不断传播。其表现力及交互性进一步优化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授课方法。教学过程实现了革命性的创新。
用现代教育理念来看,多媒体教学进入大学语文课堂是必然的。在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们对文学常识的学习事半功倍,有些经典对他们来说不再难以理解,大学语文学习被提高到艺术享受的境界。多媒体运用的更大的意义在于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
使用多媒体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学生和教师可以平等使用视听资料。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可以对视听资料任何一方面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大学生就能够相对独立、自由、深入地思考,增强对教学的参与意识和对教学主体的认知。从教师角度来说,来自大学生的自由、丰富的思考能够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同时也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随机应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语文教师须真正尊重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多媒体教学的负面效应
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课件质量有待提高、多媒体教学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等等。某些课件就是手写教案的电子版。板书由传统的“黑板+粉笔”转化为现代的“屏幕+键盘”,乍看教学方式上有一点点改变,而本质上无非“穿新鞋走老路”,多媒体的优势并没得到发挥。大学生最初还可能感觉到一丝新鲜,但久而久之,这种单调的转化就乏味了,课堂气氛回复平淡,授课效果难有多大改变,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徒留形式。
课件作用被无限放大,师生之间的交流束之高阁。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但是多媒体的运用往往喧宾夺主。教师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课件制作与运行上,把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忽视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沦为课件的奴隶,课件成主导,教者被动,学者也被动。常规成熟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被挤压得荡然无存,师生互动被人机交流所取代。表面的热闹过后,脑子里空空荡荡,没有留下知识的光芒,最为可贵的深思联想也被扼杀在一目了然的表象之中。
影像图片的滥用导致大学生想象力的萎缩。正如古语所说“物极必反”。部分大学语文老师竭尽全力搜集各种图片、影视资料,于是出现“过度包装”,内容繁杂无序。过度使用多媒体的结果就是削弱了大学生思考的能力。“这种几乎武装到牙齿的多媒体教学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大大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失去了语文教学原有的本色。”大学生对于文本的理性思辨被“热闹”冲淡了。“语文课被上得大同小异,这可以说严重束缚了执教者的手脚,并导致他们越来越远离了自由性思考和个性之张扬。”
三、多媒体应用误区产生的原因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首先是许多大学语文老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不是十分熟悉。有关专业人士曾经针对大学语文老师利用何种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了调查,结果是:“用PowerPoint的占95%,用Flash的占15%,用Au—thorware的占10%,用3DMax的占4%,用Dreamweaver及其他工具的占1%。”从调查结果看,当前大学语文老师多使用电子幻灯片技术,该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要求使用技术水平高的软件对于他们来说往往不现实: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这些软件,对专业软件的认识程度不高。
其次,缺乏对教学理论的学习。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能代替对多媒体教学理论的认识。一个大学语文老师若忽略了对诸如教学心理学、教学传播学等理论的再学习,就会导致一种现象产生,那就是机械地使用多媒体,流于形式,更不会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课件,课件成为资料的堆积、技术的展示。大学生们感受不到多媒体运用的亲和力,甚至感到还是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更合适。
第三,大学语文学科特点被忽视。大学语文教育本质上属于人文教育,精神层面的东西居多。精神财富必须通过学习和心灵感悟来获得,而不能靠外力去占有。部分大学语文老师由于忽视大学语文的学科特质,机械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导致无用信息泛滥,非但无助于教与学,反而再巧成拙、事与愿违,与科学、严谨、和谐的课堂要求背道而驰。
四、趋利避害。实现多媒体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要使大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教学发挥积极作用,教学的实施者运用多媒体的能力是关键。首先,大学语文老师应该有意识地促进自身知识的更新,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其次,高校也应该组织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给予充分的学习时间以及资金上的支持,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师们有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尊重教师的个性,正确看待教师的悟性,真正把课件作为教学手段而不是对老师的束缚;鼓励创新和自主研发课件。
清明节,是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富含了许多深刻意义。人们在这一天都去祭拜自己的祖先,去祭拜先烈……那么关于清明节的唯美作文该怎么写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清明节的唯美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清明节的唯美作文1云遮艳阳雨绵绵,湿红落英惹人怜。往年的清明细雨绵绵下个不停,渲染着迷蒙黯然的气氛,勾起人们的忧愁和悲伤。幸运的是今天天公作美,终于肯放了一点晴,我们一路人,出发准备去扫墓,但更多的是兴冲冲地去寻觅春天的芳踪。
车行在公路上,四周的油菜小花将我们包围其间,田野里的油菜小花衬着天空的光辉,显得格外生机盎然,虽然没有牡丹那样堂皇,没有玫瑰那样绚丽。没有工笔雕琢的刻意,也没有浓墨重彩的痕迹,只轻轻几笔,就勾画出春的律动。多想驻足,漫步到那无际的小花海中去啊。但是还有任务在身,我只希望能在接下来沿途会遇见更多的春景。下了车,一棵桃树,终于来到我的眼前,粉红的小花儿,已经被昨日的雨浇得所剩不多,然而剩下的如一个个含羞娇美的女子,纷纷投来盈盈的笑意。
走在记忆中的崎岖上路上,青松漫布了大半个山陵,两旁仍是一年四季清丽的小草,还有点点细细羞羞的小小野小花。淡淡的紫色小花朵,黄色的小小小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丛丛,散落在小草之中,交相辉映,一片繁盛景色。这里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路边有一些棉菜,说是可以做清明团子的东西。在绿叶外面好像是裹了一层绒毛,这样看上去好像是银白色的,绿叶之间的小花呢就像米粒一般大小,是黄色的。我弯下腰一摸,毛茸茸的,那么柔软,那么娇嫩。我们埋头摘棉菜,虽说不是满载而归却也已是收获不少。
到了太公墓前,像一把大交椅。经历了一年的风吹日晒,这里布满了杂草和一些蜘蛛网。大家都动起手来清理,我看自己帮不上什么忙,罢了,还是去看看小小花小草吧。小心翼翼的踏在松软的泥土上,一种不知名的小花儿映入眼帘,是白色长条的小花瓣,小花朵不是很大,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后来知道说这种小花是可以止血的。祭奠过后,我们就带着一路春色准备启程回家了。
远远地,挥手再见,春色明年我们再来。
清明节的唯美作文2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节,我又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牧的经典名句。今天没有像往年一样下雨,暖暖的春风吹在身上,给人丝丝暖意。
写完作业,我和妈妈去逛商场,到了买饮料的地方,看到许多人的推车里、篮子里都放了许多罐头,我十分不解,问妈妈。妈妈说:“应该是罐头降价了吧!”我点了点头。但问了服务员阿姨后,知道妈妈的回答是错误的,罐头根本没降价,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只听有人说了一句:“妈妈给闺女买罐头!”我高兴极了,心想:以后每逢清明都可以吃罐头了!
第二天,我们回了老家——去给奶奶上坟。走在墓地里,一阵阵悲凉涌上心头。我看到大人们将买了的纸钱用手划开,呈一个花形,纸纸上印满了金币、纸钱……在奶奶的坟旁,看着烧掉的纸变成灰被风吹到了天上,我想:为死去的亲人烧纸,就是要给他们送钱,将自己的哀思化为美好的祝愿,将祝福带给死去的亲人,这就是人们美好的遐想吧!
我站在奶奶的坟旁,望着远处的桃花、杏花、梨花……都含苞欲放,光秃秃的柳树枝上也长出了嫩绿的柳条,无不迸发出春天的活力!深吸一口气,如同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沁人心脾!
这个清明节,使我懂得了许多,想起了许多……
清明节的唯美作文3清明前后许多人士都以不同的悼念方式,祭奠先烈英灵,寄托哀思。
每到,我们全家人就会一起到腾冲的山上扫墓,一起学习在城里了解不到的知识。
今年,我们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跋涉到了腾冲的坟山脚下,我忘记了晕车和疲劳,不管三七二十一,抬起一箱“金元宝”,就往山上冲,巍峨的大山耸立在我面前,海拔有两千多米。我跑了不到一半就已经气喘吁吁了。休息了一会后,我接着向上爬。过了大约二十分钟,大家全到了坟山山顶。我向山下瞭望了一会,啊!大自然真美呀!坟山下的田野、森林连成一片,群山环绕,就像一片绿色的,我好奇地问外公那是什么地方,外公说:“那分别是龙陵、芒市和梁河。”呀!我们已经到了三县市交界的地方了。大舅们忙得不亦乐乎,生火烧水,修坟扫墓,不一会,杀羊宰鸡开始了,可惜我还很小,帮不上他们的忙。我在一旁看大舅们杀羊,看见他们把羊的肠子装在一个袋子里,好奇地问了一句:“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吗?”“这叫苦肠,是用来做苦撒的。”“哦,原来苦撒是用羊的苦肠做的呀!”
过了一会,我捡到了一根石竹,又摘了一片叶子,把叶子石竹的洞里当作竹笛,表弟看见了就来追我,要枪我的“竹笛”。我们跑呀跑呀,妈妈叫我们吃饭时我们已经跑得汗流浃背了。
这一天,我虽然流了很多汗,但是我很快乐、很开心。还看到了大自然的美,看到了城市里看不到的东西。今后每年都有这么一天让我参与,那我该多么的高兴啊!
清明节的唯美作文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哀伤。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习俗随着岁月交替和社会变迁,有些已经逐渐被遗忘,连一丝记忆都不复存在,有些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旧时的青岛,清明节也被看作是一个大节气。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断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的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人们在清明前两天就开时断火,即天不亮就把饭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烧火,以示对亲人的怀念,由于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逐渐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
在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比较盛行,扫墓俗称“上坟”。这一天要去祖坟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上香、烧纸,举行祭礼。有的人家要利用这一机会修整坟墓,大多数是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所以说,无论家里多穷,清明节都是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祀完毕,都要进行野餐,将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节俭之意。
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鸡蛋和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另外,清明节时将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民初,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高粱米饭,俗语:“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
清明节的唯美作文5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踏青、除尘的好时节,其名字也正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意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小诗。祭奠亲朋,在这个传统的日子里年复一年。
又是一年的清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奶奶的墓前为奶奶扫墓。在奶奶的坟前,献上鲜花,希望奶奶能知道我们的思念,也希望能得到老人祝福。
也有许多人们去烈士墓园祭奠瞻仰那些死去的烈士,以寄托对他们的敬仰和深深的怀念,以此勉励自己的子女学习他们的精神。
还有许多人拿着铁锹带着小树苗,到指定的地点义务植树,希望为自己的生活添枝加绿,更希望能为子孙营造出绿色的生活环境。
清明节其实并非简单的扫墓,缅怀故人那么简单,还有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生命的寓意。清明的节日精神讲究“生死并至”,就是说生与死同样重要。活着的人缅怀故人时,纪念并感恩;亲近自然,在春意盎然的欣欣向荣之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清明节的风俗是丰富有趣有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插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关键词]煤电关系建议
一、继续推进煤炭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1.煤炭价格继续实行市场定价。坚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等原则,进一步完善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计划经济时期,电煤的供应量、价格和电价都是国家说了算。从1992年7月试点放开煤炭价格,到2002年1月国家完全放开煤价,煤炭企业进入市场经济之中。每年的电煤供应量,仍然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于是,在煤炭行业中就有了“计划内”用煤和“计划外”用煤的概念。1992年国家放开煤价的同时又对电煤实行政府指导价,煤炭价格实际上是放而不开,电煤价格水平一直很低。煤炭产品的主要需求者是电力企业,电力企业用煤是煤炭消费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目前的煤炭消费中,火力发电用煤占我国煤炭消耗总量的60%以上左右,因此电煤价格对煤炭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实行电煤价格不分重点合同内外,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表明了政府彻底放开电煤价格的决心。但由于历史的惯性、部分地方政府的干预和发电企业集中采购的优势,目前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协商确定煤炭价格的机制并未形成,与其它行业用煤炭价格相比,电煤价格最低。2003年1-4月,我国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为170.74元/吨,但同期销售给电力行业的平均售价只有137.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54元/吨。另在电煤价格上应充分体现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损害成本和资源的稀缺性价值的煤价形成机制。如同煤集团的侏罗纪资源属于煤炭稀缺资源,产量逐年减少,安全投入和环境损害成本都很大,但由于其特有燃烧性能好,电厂都需配烧以提高效率,为电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电煤价格更应充分体现价值。从2004年以来,煤炭产运需衔接坚持改革方向,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本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企业自主衔接资源、协商定价,较有利于煤电双方的稳定发展,从而促进和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2.树立煤炭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应逐步清理取消各地区、各部门现行煤炭生产、销售过程中征收的各类收费和基金设立的收费和基金,整合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越权针对煤炭企业性质相近、重复设置的行政收费和基金,推进涉及煤炭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减轻煤炭企业负担。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电力改革也许会带来一些代价,中国的历次改革都是先付出代价,最终以丰厚的收益得以回报。彻底改革中国电力的供需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因无论电力供求形势如何,政府也不可能放任电力企业竞相降价导致亏损甚至破产倒闭,更不可能允许电价大幅上涨,使用户受损而电力企业牟取较高利润,这样发电市场的竞争状况虽然难以真实反映,也不能有效传导到用户,最终使竞争大打折扣,难以持续。所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必须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从供应方看,电力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电网为国有独资企业,产权单一。电厂尽管大都实行了股份制,但基本上是国有资产一股独大,外资、民资只占较小比例。从消费方看,我国企业、居民等电力用户自行承担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还未成长为真正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同时,社会各界对改革期望值较高,大都希望通过竞争降低电价,对困难和风险估计不足。在此背景下,电力市场的供求、价格等信号及风险难以正常传导,终端用户电价与市场竞价联动来共同实现。因此形成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必要途径。
三、全面推进煤电联营
从宏观战略意义上讲,煤电联营对构筑稳定、安全的能源体系将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促进我国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历年来电煤合同量始终占总合同量的75-85%左右,可见煤电合作关系的密切程度,战略意义上讲,煤电联营就是实现煤电双方“唇齿相依”向“骨肉相连”的转变。
一、深入挖掘教材,因势利导
语文课本中,传统优秀道德帮事很多,大多蕴含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如爱国、尊师、诚实、谦逊等等。课本中写人、写事的文章最易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些语文课的教学,本身就是一门传统美德教育课。所以作为教师,就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例如:教学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话,通过对比读来体会小柳树的骄傲自大和小枣树的谦虚礼貌,鲜明的对比中,学生的感悟得到深化,情感意识得到了升华。又如三年级下册中的《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文中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用自己的言行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并得到了外国面包店老板的赞叹和尊重。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文中重点语句去引导学生感悟,并伴随《五星红旗》的深情厚重的音乐,让学生去读文,给学生创设了入情入境的环境,从而感受那股强大的爱国之情。再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文中对雄日诚实的优秀品质没有直接用语言叙述,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思想实质的感悟,我启发学生思考:雄日在参选国王的时候,花盆里是空空的。那么,他的花真的没有开吗?学生略加思索后,说:“开了,他的花开在心灵上。”我进一步引导:“对了,他的花开在了他的心里,他的花是最美的‘诚实之花’!”学生在思辨中,心灵深处得到了诚实的营养滋润。
二、结合语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
学生喜欢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就可以充分结合实践活动来开展,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有助于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加深感悟。
例如:我结合语文课的实践活动这一形式,开展了“感知父母情,回报父母恩”的一系列活动。首先以《可贵的沉默》一课的教学为“激情点”,在读文中感悟到生活中不但要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且更要懂得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然后,倡导学生回家和父母谈心,更多地了解父母为了自己的成长所会出的辛劳,从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接着,让学生去搜集孝敬父母的故事及歌曲,许多优秀传统美德的典范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读后,被文中人物深深地感染了。最后,我启发学生应该真真正正地为父母做点什么了。结果,在那以后,我们班的学生家长很多都这样跟我说:我家的孩子似乎懂事了,还主动帮我做事呢!
三、加强诵读积累,明理导行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一位教师进行了一节传统意义上标准的语文课教学,却被众评委以教学手段过于传统给予淘汰。这种情况激起了部分有声望老教师的愤怒,认为是语文教学的全面沦陷;而年轻教师却认为这种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非常符合现代化课堂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一种方向。面对以上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不能不去深刻思考:多媒体与现代语文教学的关系,在运用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在每科的“新课程标准”中,都有关于提倡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内容。《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已经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已经成为语文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也并非每节课必须使用多媒体,每个语文版块的学习都需借助多媒体。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既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又不能因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利用和开发。语文和任何一个学科一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也需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激发其生命活力。那种陈旧的、重注学生独立思考的、沉闷的教学氛围,不但不被学生喜欢和接受,而且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很难想象在那种沉闷、压抑的氛围中,学生能够做到思维活跃、灵感迸发。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文学、美术、音乐、地理等各种学科元素为一体的综合学科,仅靠教师一张嘴的描绘,难以向学生展示其中丰富的元素和动态感,即使教师借助课本插图、图片等传统的教学工具,也难以形象表达出课文所描写场面和气势,势必会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模糊,或者而充满不正确的想象和幻想。比如,《安塞腰鼓》这一课所描绘的壮阔景象,是教师无法用语言具体描绘的。但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却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一睹其风采、一感受气势。这样的课文还有很多《苏州园林》、《人民英雄纪念碑》、《时间的脚印》等。因此,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帮助学生开发课外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接纳新科技、新手段,善于借助现代科技缩短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快速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渡,让多媒体技术成为新时期语文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2 多媒体运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手段,对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它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用来辅助教师的教学,教师切不可对其产生依赖,将其视作解决一切语文问题的“金钥匙”。在运用过程中,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
2.1 结合学习内容,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进行恰当的定位
多媒体技术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中,作用各不相同。尤其是语文学习内容纷繁复杂,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整合和优化,对多媒体技术的课堂作用进行科学定位。比如,在创设教学情境环节,主要是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字词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仅仅起到板书的效果;在展示文章内容方面,起到以画面或视频再现文章内容,加深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和理解;在问题出示方面,能有效节省课堂板书时间;在课外拓展方面,能充分整合多种资源。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注重多媒体的使用定位。
2.2 教师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化课堂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并不是每个环节都要使用多媒体。比如,在学生自读课文环节,往往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需要学生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安静的、有利于学生与课本进行心理互动的环境。此时,如果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且画面丰富而具有动态感,只能导致部分不专心的学生分心,不能专注于阅读。此时的多媒体技术发挥的是负面效应。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哪些环节使用,哪些环节不使用,使用的时候又要如何合理设计画面,处理文字与背景的关系,让这个先进的技术切实为教学服务。
2.3 注重学科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独特有优势进入课堂,冲击着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CAI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广、效率高等特点,来产生用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效果。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小学语文的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1、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1.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难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 如教《海底世界》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在什么地方,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为了平缓教学的坡度,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录像这一电教媒体,让学生观察海底世界的景色,并辅之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味海底景色的神奇与绚丽。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1.2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激发学生乐于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教者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但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从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1.3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在阅读教学中,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课文最后一句:"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定势,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为了点燃学生独创思维的火花,教师采用求异法,边用电脑演示狼恶狠狠扑向小羊的动画边有意提问:"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呢?"有位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侯,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我随机演示出狼掉进陷阱里的样子,同学们看了高兴地直拍手,求异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侯,小羊一躲,狼一头撞在大石头上。"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侯,被树后的猎人一枪给打死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柔弱的小羊从力气上斗不过狼,可是它凭自己的聪明智慧,从理智上斗倒了狼,躲过了这场劫难。"学生们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的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2.1图文并茂,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在语文课中结合课文,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
如教《荷花》一文,课文语句优美,用词精确,有一种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呢?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1)配乐示范朗读,把学生带进优美的情景之中。
(2)学习荷花的样子时放一段有关荷花的录像片,师配乐解说,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并展开讨论,体会荷花的千姿百态,荷叶的挨挨挤挤。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人终身发展的起点,美术教育――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音乐、舞蹈、美术、队列操练及口语表述等基本技巧和能力,是决定教育活动开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对美的感知。有关美术能促进人发展的研究,一直是众多专家所关注和研究的。而作为人的发展之启蒙阶段的幼儿美术教育更是备受关注。从美术活动能全面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基本假定出发,心理学家们运用各种实验结果、基本原理、方法,去观察、解释美术活动的促进作用。我们尝试对学前美术教育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进而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质。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
1.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强调美术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这是工具论的倡导者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和英国美术家里德提出的。罗恩菲尔德对创造性推崇备至,里德主张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就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教师应按儿童的类型进行指导,以发展儿童个性。奥地利的儿童美术教育家齐塞克将注重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注重儿童人格的发展,作为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
楼必生和屠美如指出美术教育有助于一般智力和创造性的发展。美术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所发展出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有助于一般智慧的发展。杨黎明、刘志红、李建春和陈彤都认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仅是智能培养,更在于通过美术教育来发展儿童自己,促进儿童完整、健康人格的发展,可以对儿童在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方面产生潜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前美术教育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独特优越的功能,因为在教育情境中美术活动可以将儿童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受领悟中体验、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的潜能、智慧、价值和乐趣,获得真、善、美高尚的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
2.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儿童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美术学习由创作、批评和历史三方面构成;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而严格的课程设计是美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美术教学效果要尽力进行评价。这是本质论的提倡者艾斯纳提出的,与他观点相似的格里主张以美术学科的基本内容作为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W・迪文格内尔的观点与艾斯纳相近,格内尔倡导DBAE大纲,他曾在文章《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将美术作为一种学科研究的方法》中首次使用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The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的术语。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简称“DBAE”。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1.以传统的技能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在古希腊时代,儿童学习美术主要在文法学校中进行,儿童模仿教师描画字母轮廓。在20世纪早期,英国美术教师史密斯他认为绘画教学要像书写一样,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德国的美术教育和英国、美国的教育实践在形式上基本相同,教师示范,让儿童模仿和练习线和形。日本在明治初期,美术教育也十分重视实用功利,绘画局限于用笔描绘正确的图形。
(2)我国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幼儿美术教育实践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临摹和记忆,不能发挥幼儿创造性及自我表现的价值,重结果,轻过程,讲究功利性目的。传统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出示范画、讲解、示范。上世纪70年代风行的简笔画教学更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教育家杜威采用进步主义教学法,指出在美术课中应让儿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认为应重视和欣赏儿童的发展过程的有限经验,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教师不必提供指导,更不应干涉,他提倡培养儿童创造性的智能。卢梭、德国柯思修泰纳和齐赛尔提倡让儿童到优美的环境中去,反对临摹。视觉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不以一条准则、一门学科、一些抽象的技巧,或被视为其他任何关注技巧本身的方式教幼儿。在瑞吉欧・艾米利亚学前学校,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对于还没有具备正式书写和阅读能力的幼儿,使用视觉和图像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探索和理解是很容易的。但这并不表示在幼儿使用工具、材料和图像、视觉表现方式时,不给予任何指导。在开始画画前,交流他们真实看到的事物,交流他们的想法和观察的早期经验,能为孩子的绘画和创造带来一定的好处。儿童的作品被谨慎地储存和展示,让幼儿们感受到成人对其作品的重视,激励幼儿更投入和认真地进行他们的创作。加登纳也认为,那些已经掌握了符号系统而又能不受其束缚的人,“易于获得最新鲜的概念,最原初的行动和最独特的情感组合”。幼儿园应任凭儿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而不是过早地教导儿童线和形的画法。
(2)我国的教学方法
朱家雄和孔起英认为,学前美术教育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来开展。通过欣赏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力,通过绘画、手工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来培养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在情感方面的教育,孔起英指出应通过美术教育对幼儿进行审美情感教育,重视儿童审美经验的积累,她认为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不矛盾,技能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在个性方面的教育,刘志红、李连春和高明认为,学前儿童教育活动应从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入手实施美术教育,根据儿童个性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2]王洋,赵英辉.从彼此颉顽抗衡到相互借鉴发展――对工具论与本质论的评价及二者对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网络财富,2010-11-23.
[3]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
[4]苏慧红.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如何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探索,2006-12-30.
[5]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