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滑铁卢战役范文

滑铁卢战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滑铁卢战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滑铁卢战役范文

关键词:交通运输一体化;铁路运输;发展定位;发展策略

传统使用单一的运输方式来完成运输工作的现象已经很少见到了,各行各业都明白运输方式多样化和一体化的重要性。有人将铁路运输比喻为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这是十分贴切的。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的铁路运输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也需要进一步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地理状况。交通运输一体化相关体系的建设要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铁路运输的发展也要满通运输一体化的需求,从整体上提高运输体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交通运输发展一体化的含义

交通运输一体化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它既包含了综合运输的理念,又具备了很多综合运输的外延因素。一体化的交通系统是否完整、完善,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否实现了一体化?货运系统和客运系统两大系统之间是否实现了一体化?交通运输规划与运营之间实现一体化的程度是多少?除此之外,还有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信息、交通诱导等彼此间的一体化。一体化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施的格局,而且延伸到了交通设计、交通组织、交通建设、交通运营以及交通管理等整个过程中,实现彼此之间的统一,从整体上优化交通运输系统,实现对各种交通资源的充分利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交通提出的需求。

二、铁路运输发展在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

(一)铁路运输发展的特点

铁路运输在我国整个运输系统以及国民经济发展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与它自身具有的许多优势也是分不开的。首先,铁路运输系统的运输能力比较大。铁路比较适合用来运输大批量的商品,而且是跑中长途的运输。其次,铁路运输的运载量很多,最值得称赞的是铁路运输的单车运载量大。再加之铁路运输车辆的类型比较多,所以可以承运各种各样的商品,在这方面的局限性比较小。而且,铁路运输还可以通过集装箱运输,或者是多式联运。再者,铁路运输一般来说,车速都很高,在其他常见的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的车速可以说是仅次于航空运输。这使得铁路运输的优势十分明显,它也成为许多行业运输需求中的首要考虑对象。另外,铁路运输是符合当下绿色发展理念的一种运输方式,它能够能减少对各种能源的消耗,在此基础上减轻环境污染,能够满足社会中可持续发展性的需求。除此之外,铁路运输一般很少受到自然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这也增强了其优势,使其更具有安全性。最后,铁路运输在占地面积上也比较有优势,占地面积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在建造成本上的优势。不过,铁路运输也是有缺点的,例如建设时间多、周期过长,运输货物时的在途时间也比较长,很难实现那种“点到点”模式的运输,一般需要与其他运输方式进行联合等。

(二)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一体化中所起到的功能

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一体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主导性的。在其他运输方式逐渐兴起之后,铁路运输的地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但是其功能确实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在长距离运输中,铁路运输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与一体化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首先,铁路运输可以用来运输大宗货物或者是价值高的货物,像金属、煤炭以及矿石等货物。这与其承载量大以及安全性高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其次,在跑中长途的过程中,铁路运输可以满足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一般来说集装箱的附加值都比较高,可以实现包运输和快运行的需求。最后,铁路运输也可以实现大批量旅客的出行需求,而且是长途旅行。对一些都市区的工作人员来说,铁路运输甚至可以满足他们与的通勤需求。

(三)当下铁路运输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物流行业地改革与转型,物流行业的发展迎来了关键期。社会的发展与建设要求物流企业建设好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并且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物流成本是物流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总成本中,运输成本是十分关键的一项内容。在具体的运输过程中,能否有效控制好运输成本,影响着整个物流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想要形成统一、完善的物流系统,或者是想要提高运输效率,那么促进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必经之路。而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陆地上整个的现代化运输系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我国铁路的运营里程一直在获得新突破,尤其是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更是十分可观。

三、使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一体化中获得更好发展的策略

(一)对铁路运输结构进行合理优化

想要使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一体化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提是必须使铁路运输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对铁路运输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就是发挥铁路运输优势的关键策略。对于铁路运输来说,根据承载货物和运输时间的不同,可以将铁路运输分为多种类型,当下大力发展客货专用铁路和高铁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除此之外,复线铁路和电气化铁路在整个铁路运输中的比重也要有所提高。加快运输时间是发挥铁路优势的另一条捷径,大力发展电力,通过电力进行牵引,是加快铁路运输时间的有效措施。这样一来,不仅铁路运输的优势得到了有效、充分的发挥,我国整个的交通运输系统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增强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前文已经提到过,由于当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交通运输提出了新要求,单一的运输方式是难以满足我国当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的。因此,尽管铁路运输有着强大的功能和优势,但是它也要与其他的运输方式之间提高衔接和联系的紧密度。我国应该重视运输枢纽的作用,它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规划和建设铁路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铁路枢纽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规格与布局,在保证运输体系实现现代化目的的基础上,提高铁路运输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度,确保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布局都能够遵循合理化原则。想要保证整个运输过程是“无缝化”的,在对铁路运输枢纽进行布局时,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我国整个铁路网上,枢组的布局必须要合理;第二,在一些比较关键的地区,如综合运输枢纽处,铁路枢纽不仅要与其他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得更加紧密,也要重视与城市交通之间的衔接,彼此之间布局合理,比重适宜。尤其是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城市中,例如对全国交通有着重大影响的城市,甚至有些城市还影响着国际交通,面对这样的城市,铁路运输的规划更要更加具有战略性、目的性、前瞻性和综合性。

(三)增强铁路运输系统与周围环境系统的协调性

在交通运输系统一体化的推动下,铁路运输系统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增强与周围环境系统的协调性,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协调发展。铁路运输构筑的交通空间要遵循信息化、人性化、生态化和捷运化的原则,重视人们日益多样性的交通需求,并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要努力确保人们在出行的过程中享受到高品质的、舒适的生活,让人们不再因为出门在外而感到窘迫、苦闷、不适。铁路运输既然具有快速、大容量的优势,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它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就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广大人民的交通利益放在首要位置,重视并且努力提高运输效益。还要积极开发有利的资源,实现各类资源之间的共享,并对其做好统一管理。同时,除了保证人们的出行能够顺畅、舒适、安全和整洁之外,如何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难题,现在铁路运输尽量减小自己带来的交通污染,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来节约能源,努力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四)提高铁路运输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

将信息技术与铁路运输管理相结合,能够提高交通运输一体化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化可以说是交通运输一体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手段。提高铁路运输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去对传统的运输生产、服务和管理手段进行改造,有利于形成一种新型的运输体系,这种体系以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为重要基础,以智能化、高效化、人性化为目标。如今,铁路运输系统中的很多分系统已经遍布全国,例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等,这是十分可观的,但也是应该继续开拓的领域。想要更好地适应我国当下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铁路部门应重视与其他运输方式联网,尤其是客货信息的传递与保密要格外重视。既然提高了铁路运输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铁路部门就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高素质的信息管理人才,壮大信息人才队伍。适当地提高招聘和录用门槛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除此之外,对铁路部门中的在职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结语

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个的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关键,同时,交通运输一体化也将我国的铁路运输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想要更好地适应这一现状,铁路运输部门就要不断促进我国当下的铁路运输发展。在理解交通运输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明确铁路运输在其中的地位,充分利用并发挥好铁路运输的优势,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各种各样的运输方式各有特点,想要实现一体化,就要增强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系与衔接,真正做到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李伟铭.交通运输一体化中铁路运输发展对策[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2016(12):00278.

[2]曹小辉.铁路在交通一体化运输中的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2015(44):239-239.

[3]李宏.交通运输一体化中铁路运输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000(003):67.

[4]谢雨歆.简析交通运输一体化中铁路运输发展对策的策略[J].经济管理:全文版,00244.

[5]王沛.铁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5,000(024):370.

第2篇:滑铁卢战役范文

惨遭滑铁卢是惨遭失败的意思。

滑铁卢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的发生地。滑铁卢战役是一场“战线最短,而军队又最密集”的战争。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惨败,后人就用“惨遇滑铁卢”来形容一个人遭遇了失败。

滑铁卢镇距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南大约二十公里。与欧洲其余国家的许许多多小镇一样,滑铁卢镇古朴而宁静,并无多少特色,但滑铁卢的名字却因为拿破仑响彻世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滑铁卢战役范文

垓下位于安徽省灵璧境内,是楚汉相争最后决战的战场遗址,被誉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现为AA级景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垓下,刘邦一举摧毁项羽楚政权。垓下战役奠定了汉王朝400多年历史,汉字、汉语、汉文化、汉民族均由此得名。这次战役规模空前,在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上影响深远,被专家们称为东方滑铁卢。民间广为流传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动人凄美的故事均出于此。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滑铁卢战役范文

内森的大哥阿姆斯洛在法兰克福打理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的大本营(M.A.Rothschild and Sons),他的二哥所罗门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建立了家族的另一分支银行(S.M. Rothschild and Sons),他的四弟卡尔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了另一个银行,他的五弟詹姆斯在法国巴黎也有一个银行(Messieus de Rothschild Freres)。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建的银行体系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银行集团。此时五兄弟正密切地注视着1815年的欧洲战况。

这是一场关系着欧洲大陆命运和前途的重要战争。如果拿破仑取得了最终胜利,法国将不容置疑地成为欧洲大陆的主人。如果威灵顿勋爵打垮了法军,那英国将主导欧洲的大国均势。

早在战前,罗斯柴尔德家族就非常具有远见地建立了自己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他们构建起数量庞大的秘密人网络,这些类似战略情报间谍的人被称为“孩子们”。这些人被派驻欧洲所有的首都、各大城市、重要的交易中心和商业中心,各种商业、政治和其他情报在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维也纳和那不勒斯之间往来穿梭。这个情报系统的效率、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任何官方信息网络的速度,其他商业竞争对手更是难以望其项背。这一切使得罗斯柴尔德银行在几乎所有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

“罗斯柴尔德银行的马车奔驰在(欧洲各地的)公路上,罗斯柴尔德银行的船穿梭于海峡之间,罗斯柴尔德银行的间谍们遍布(欧洲的)城市街道,他们揣着大量现金、债券、信件和消息,他们最新的独家消息在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中被迅速地传播着,但所有的消息都没有滑铁卢战役的结果更为宝贵。”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近郊展开的滑铁卢战役,不仅是拿破仑和威灵顿两支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斗,也是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巨大赌博,赢家将获得空前的财富,输家将损失惨重。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空气紧张到了极点,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滑铁卢战役的最终结果。如果英国败了,英国公债(Consols)的价格将跌进深渊;如果英国胜了,英国公债将冲上云霄。

正当两支狭路相逢的大军进行着殊死战斗时,罗斯柴尔德的间谍们也在紧张地从两军内部收集着尽可能准确的各种战况进展的情报。更多的间谍们随时负责把最新战况转送到离战场最近的罗斯柴尔德情报中转站。到傍晚时分,拿破仑的败局已定,一个名叫罗斯伍兹的罗斯柴尔德快信传递员亲眼目睹了战况,他立刻骑快马奔向布鲁塞尔,然后转往奥斯坦德港。当罗斯伍兹跳上了一艘具有特别通行证的罗斯柴尔德快船时,已经是深夜时分。这时英吉利海峡风急浪高,在付了2000法郎的费用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水手连夜帮他渡过了海峡。当他于6月19日清晨到达英国福克斯顿的岸边时,内森・罗斯柴尔德亲自等候在那里。内森快速打开信封,浏览了战报标题,然后策马直奔伦敦的股票交易所。

当内森快步进入股票交易所时,正在等待战报的焦急而激动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内森那张毫无表情、高深莫测的脸。这时,内森放慢了脚步,走到自己的被称为“罗斯柴尔德支柱”的宝座上。此时他脸上的肌肉仿佛石雕一般没有丝毫情绪浮动。这时的交易大厅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富贵荣辱寄托在内森的眼神上。稍事片刻,内森冲着环伺在身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交易员们递了一个深邃的眼色,大家立即一声不响地冲向交易台,开始抛售英国公债。大厅里立时一阵骚动,有些人交头接耳,更多的人仍然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这时,相当于数十万美元的英国公债被猛然抛向市场,公债价格开始下滑,然后更大的抛单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债的价格开始崩溃。

这时的内森依然毫无表情地靠在他的宝座上。交易大厅里终于有人发出惊叫:“罗斯柴尔德知道了!”“罗斯柴尔德知道了!”“威灵顿战败了!”所有的人立刻像触电一般回过味来,抛售终于变成了恐慌。人在猛然失去理智的时候,跟随别人的行为成了一种自我强制。每个人都想立刻抛掉手中已经毫无价值的英国公债,尽可能地留住一些所剩无几的财富。经过几个小时的狂抛,英国公债已成为一堆垃圾,票面价值仅剩下5%。

此时的内森像一开始一样,仍然是漠然地看着这一切。他的眼睛以一种不是经过长期训练绝不可能读懂的眼神轻微地闪动了一下,但这次的信号却完全不同。他身边的众多交易员立即扑向各自的交易台,开始买进市场上能见到的每一张英国公债。

6月21日晚11点,威灵顿勋爵的信使亨利・珀西终于到达了伦敦,消息是拿破仑大军在8个小时的苦战后被彻底打败了,损失了1/3的士兵,法国完了!

这个消息比内森的情报晚了整整一天!而内森在这一天之内,狂赚了20倍的金钱,超过拿破仑和威灵顿在几十年战争中所得到的财富的总和!

滑铁卢一战使内森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从而主导了英国日后的公债发行,英格兰银行被内森所控制。英国的公债就是未来政府税收的凭证,英国人民向政府缴纳各种税赋的义务,变成了罗斯柴尔德银行向全民变相征税。英国政府的财政支出是靠发行公债来筹集的,换句话说,英国政府因为没有货币发行权而必须向私人银行借钱花,而且要支付8%左右的利息,所有本息都是以金币结算。当内森手里攥着具有压倒性优势数量的英国公债的时候,他实际上操控着公债的价格,左右着整个英国的货币供应量,英国的经济命脉被紧紧地捏在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手中。

第5篇:滑铁卢战役范文

我非常佩服这只耐心的编织着蜘蛛网的蜘蛛,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一次次的失败,最终取得了胜利。

就是这只小蜘蛛不放弃不退后的精神感动了失败六次的威灵顿将军。就是这只小小的蜘蛛让失败的威灵顿将军有了信心,威灵顿又跟无论军队人数,还是武器装备都比自己强大很多,成功打败自己六次的拿破仑一战,威灵顿最后成功了!

这也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得有信心,但是如果只有信心而没有行动也什么事做不好。

想想自己,真是信心加行动的受益者。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李老师考了一张测试卷,考试前我在心中暗暗地想:我一定要考100分。一下课我就仔细的复习了起来,结果真的考了100分,那是我第一次考100分,我太高兴了。

我要向蜘蛛学习,学习它那不退后,勇敢,不骄傲的精神。

第6篇:滑铁卢战役范文

不过在人类的历史上战争却非常频繁,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里,世界上共发生战争一万余次,在这期间,仅有329年是和平的。为什么政客们那么喜欢运用“政治的另一种形式”呢?传统上对战争的好处这样解释:战争是品格的学校,能够锻炼年青人,能够促进技术进步,通过消灭弱者促进进化。但是看看每次战争造成的直接伤害和损失,这些好处简直就不值一提了。上文提到的一万余次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财富损失,若折合为黄金,可以铺成一条宽75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圈的金带。

有关战争的好处,最好的回答是战争促进了协作而不是竞争,促成了相互依存的状态。美国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恩・莫里斯在他开创性的著作《战争,有什么好处?》一书中细化了这一理论。莫里斯说,战争让普通人受伤,饥饿困窘,痛苦不堪甚至死亡,但是对于国家却有益,胜利的政府受到战利品的滋养,变得更大更加集权。也许这些被英国政治家霍布斯称为“利维坦”的强大政权建立在压迫之上,其体制不合理,但是却促进了贸易繁荣,国内和国际安全,而且吊诡的是,战争还从总体上减少了暴力。

莫里斯引用最新的人类学研究数据说,石器时代的人类有10%~20%的几率会以暴力死亡结束生命,换句话说,石器时代的生活比中世纪欧洲那动荡的历史时期要暴力10~20倍,要比20个世纪的欧洲暴力300~600倍。 不知道鼓吹高贵的原始人的卢梭对此如何说。

接下来莫里斯一步步论证是战争让世界变得更加安全。该书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地理学、进化生物学、科技和军事的多角度考察了战争的历史盛宴。他的书以格劳庇乌山(今苏格兰东北部)战役开端(这场发生在公元83或84年的战役,作战的双方分别为喀里多尼亚联盟和罗马帝国)。然后论述了从罗马帝国,孔雀帝国、汉帝国到近代的两个大帝国,日不落不列颠和美利坚建立的血腥历史,莫里斯说,“如果罗马能够在没有杀害成千上万高卢人的情况下创造罗马帝国,如果美国可以在没有杀害数百万印第安人的情况下建立……如果社会的冲突能够通过讨论,而不是暴力解决,人类将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人们没有放弃自己的自由选择权,包括把对方杀死或者陷入绝境的权利,除非被迫不能这么做,而强迫的力量是在战争中失败,或害怕即将到来的失败。莫里斯承认这是令人沮丧的想法。

第7篇:滑铁卢战役范文

古往今来,数不清的人为了“成功”而勇往直前;纵观历史,道不尽的文章歌颂“成功”。是啊,谁不想“成功”?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所谓一语中的,冰心的一句话诠释了成功。是啊,成功是来之不易的,没有人是天生的成功者。

张海迪说:“没有100次的跌倒,哪有第101次的成功。”成功的到来往往需要一次甚至多次的失败。19世纪中叶,一个中年人率领他的军队与拿破化作战,战败后落荒而逃,在一个小木屋中躲过了法军的追捕。在失败的打击下,中年人万念俱灰。正在他绝望之时,一只小蜘蛛闯进了他的视野。这只蜘蛛正在结网,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它把网结到一半时,一阵风吹过,把网吹断了。这只蜘蛛并没有灰心,又一次开始结网。老天似乎和它过意不云,网结到一半又有一阵风吹来把网吹断了。这只蜘蛛仍不善罢甘休,顽强、固执地又一次开始吐丝,然而同样的事情又一次上演。接着第三次、第四次,就这样,直到第七次,蜘蛛才结成了网。这位中年人被此深深震撼,心想:一只小小的蜘蛛都如此坚强,更何况我是一个人呢?从此,他开始招兵买马,在滑铁卢战役中一举击败拿破,从此名扬天下。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威灵顿将军。

由此可见,成功的确来之不易,他需要我们负出昂贵的代价。渴望成功的你,准备好了吗?

六年级:请问2012

第8篇:滑铁卢战役范文

[关键词]电影片名;文化背景;艺术审美

在大众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全球化背景下,电影艺术日益成为一种具有国际性的文化领域,电影文本的传播具有跨文化性质。对于那些不同的种族、地域、语言、历史、文化背景的观众来说,如何准确地把握和领会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文化和审美内涵确非易事。电影片名是一部电影的浓缩和灵魂,往往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它能点明主旨、传情达意、表达内涵和确立基调,最终达到提供审美愉悦,吸引观众前来观影,提高票房的效果。这就给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电影片名的互译提出了问题,下文笔者试图从能影响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因素角度分析,希望能以成功的电影片名的翻译促进电影文化交流的频繁和繁荣。

显而易见,文化背景是影响观影者对于电影片名电影文本的内涵理解和把握的直接作用因素。电影片名的翻译必须忠实于电影原片名、中心内容和思想,译者要努力明了电影创作的文化背景以及其间难以言传的微妙之处,并在本文化之间寻找既能准确表达其中独特意蕴的词语,既要注意电影生产者的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不至于出现误译、错译,又要照顾观影者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实现二者之间的完美结合,准确表达,让观影者心领神会。电影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例子,如大卫,莱德里恩导演的“Lolita”,有直接译为《洛丽塔》,直译效果简单直接,但是对于电影内涵概括乏力;而另一种引用宋诗《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翻译倒是颇见神韵,既形象地点明了年老的男性主人公疯狂迷恋自己的养女的故事内蕴,又巧妙地借用我国特有的古诗传神地表达,可谓是活用文化背景的经典译名。如好莱坞电影“PrettyWoman”被译为《风月俏佳人》也是妙译,既以“佳人”暗喻女主人公善良、纯朴的本性,又以“风月”暗示其身份,为其从良埋下伏笔,而直译《漂亮女人》效果与之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远。好莱坞电影明星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枪战片“DieHard”,中文译名为《虎胆龙威》,中国人眼中的虎、龙的胆识和力量足以能表现片中男主人正直刚猛、意志坚定、有勇有谋的孤胆英雄的形象。老好莱坞歌舞片“The Bathing Beauty”被译为《出水芙蓉》也是脱胎于中国文化传统中形容美女的常见比喻,此处转借传达出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类似的经典还有如《蝴蝶梦》(Rebecca)、《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红菱艳》(The Red Shoes)、《碧血黄沙》(Blood andSand)、《壮志凌云》(Top Gun)、《云中漫步》(A Walk inthe Clouds)等等,都是注意文化背景的佳译。

电影片名的翻译工作同时也是艺术加工的再创作的过程,其间的艺术审美情思也是影响电影片名翻译效果的重要因素。译者在翻译片名的时候应通过词汇意义的外延、联想以及选择词义组合而构筑内涵丰富的意义层,而烘托出一定的意境、气氛,使人们产生广阔而美丽的联想,激起人们良好的审美追求,译者应该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观众引入到一个“想象”的艺术境界。电影“Double Life of Veronique”是波兰电影大师基耶基洛夫斯基的一部神秘唯美的宗教哲学电影,香港译为《两生花》。电影中两个维罗尼卡的交替存在让人感觉如真似幻,弥漫着凄美动人的神秘气氛,“花”喻指该片女主人公如花的容颜与生命,“两生”指两个女主人公交织的命运,其艺术效果比直译更加唯美而动人,美国电影《魂断蓝桥》原名“Waterloo Bridge”,描写了一对英国青年男女在二战期间的爱情悲剧故事,英文直译《滑铁卢桥》会误导观众以为与滑铁卢战役有关。译者将“滑铁卢桥”转译为“蓝桥”,点明爱情主题,“魂断”又暗示出悲剧性结局,实为佳译。王家卫的《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无论是中文片名还是英文片名都极富有情调。美国电影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的中文译名《廊桥遗梦》,Sabrina的中文译名《情归巴黎》,使人一看便联想起浪漫的爱情,也都极好地体现出电影的意境之美。其他如《东邪西毒》(Ashes of Time)、《青山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社会中坚》(Salt of theEarth)、《翠堤春晓》(The Great Waltz)、《党同伐异》(Intolerance)均为佳译。

第9篇:滑铁卢战役范文

关键词: 英汉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技巧

1.引言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界定了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可见文化包罗万象,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灵魂,是语言活动的大环境。可见它们密不可分。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信息。广义上的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及俗语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给人一种强烈的语言感。习语常引申出比字面意义更为深刻的涵义,具有生动的比喻,能引起丰富的联想,这种比喻和联想是由一定民族的现实生活经历和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的,具有鲜明的文化烙印。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不同,英汉习语有很大的文化差异。

每条习语都是某个民族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这种“超语言信息差异”常常会产生习语的“不可译”现象。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更是一种文化移植的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进行习语翻译时,除了要忠实地表达习语的原意外,还应尽可能保持习语的比喻义、联想效果及其文化特点。正如翻译家Lambert所说的,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它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更确切地说,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与原文在源语言文化中有同样的功能,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对英汉习语作一文化对比,并对翻译技巧作些探索。

2.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生活环境的差异

社会文化孕育于一定的生活环境,生活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里的人们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会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由于英国四面环海,航海运输业就成为它们重要的生产方式,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与航海及海中之鱼的习语。如:put/stick one’s oars in(多管闲事),a loose fish(放荡之人)等。而汉民族生活在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中国古代社会向来强调“以农为本”,农业的发展使得汉语中出现不少与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拔苗助长”、“瓜熟蒂落”等。

2.2风俗习惯的差异

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这些习语决定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定势,使人们对相同的事物寄托着不同的情感。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狗的态度,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因此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眼看人低”、“猪狗不如”、“狗改不了吃屎”等。但在西方英语国家里,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此与狗有关的习语都是褒义的。如:be top dog(居于首位),help a lame dog over a slite(仗义勇为)。

2.3的差异

宗教几乎与人类同步产生与发展,其差异表现在民族崇尚、禁忌等方面,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宗教文化的影响,影响英语的主要是基督教文化。源于《圣经》的典故演变为习语,并融入英语词汇的例子比比皆是。如:one’s real enemy is the old Adam(人的真正的敌人是本性之恶);in sackcloth and ashes(处在悲痛中:在忏悔中),出自《圣经》,直译为“披麻蒙衣”,按以色列人的习俗,他们在表示哀悼或忏悔时,往往身穿麻衣,头撒灰尘。而对中国有深远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文化,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有不少习语与“佛”都有关系,如:“现身说法”、“丈二和尚莫不着头脑”等。

2.4历史典故的差异

一部分英汉习语出自历史事件、寓言、故事等,这些习语结构简单,寓意深刻,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中国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出自神话传说,“愚公移山”“刻舟求剑”等源于寓言故事,这些习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此成语出自1815年6月18日发生在比利时滑铁卢地区的著名战役,史称“滑铁卢之战”,这次战役使拿破仑遭到了惨败,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生涯。

3.英语习语翻译技巧

在翻译方法上,直译和意译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习语一般含有形象义和喻义,翻译时常常不能兼顾“象”和“义”。取“象”还是“义”就是直译和意译的问题。有时直译更加传神、形象,有时意译更能反映原文的宗旨和内涵,有时两者兼而有之。笔者将英汉习语翻译技巧归纳为四大类。

3.1直译法

在能够确切表达原意并且不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情况下,还是以直译为宜。其特点是保持异国情调,还能丰富本民族的语言。英汉习语中有不少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相同,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也相同,就可以直截了当地套用目的语同义习语。如:More speed,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A stick-and-carrot policy(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身教胜于言传(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

3.2意译法

大多数英汉习语在表达文化特征时只是部分地对应,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合适的同义习语可套用,就得用意译法把源语习语的隐含意义表达出来。如:Don’t count your chicken until they are hatched.(不要过早高兴);天有不测风云(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如果按照字面意义翻译,虽保留了原文的形象,但不合目的语习惯,会让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尤其对于地方民族色彩很浓厚的习语,译者必须对源语文化非常了解,在正确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摆脱原文结构上的限制,重新遣词造句,把源语的意思转变成通俗流畅的译语。

3.3直译兼意译法

这种方法既能保留原文形象,又能使译文畅达。如:斩草除根(pluck the evil by the roots),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旧瓶里装新酒,不协调)。

3.4套用法

英汉有些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表达的语义色彩也相当接近,可以直接相互借用,而不影响其意义。Diamond cut diamond.(强中自有强中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rts)。有中国人名和地名的习语套用时最好不用。“Two heads are bettet than one.”译为“一人不及两人智”为好,而不宜译成“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翻译时还要考虑到上下文、文体等因素,切忌对号入座。“同舟共济”与to be in the same boat比喻相同,含义也相同,但“同舟共济”含有积极意义,后者含有消极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习语意义与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译者必须根据上下文仔细斟酌,灵活处理,尽量使原文和译文在语言魅力和感染力上保持一致,译出原文的褒贬意义。既要尊重源语文化,忠实地将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同时也要尊重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考虑他们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力和承受力。

参考文献:

[1]赵桂华.译理论与技巧[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及研究出版社,2007.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