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效教学是指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因此,衡量有效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应该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高低。
开展有效教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明确和分解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学习目的和明确各个知识点需要掌握的程度;第二,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注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摆脱传统的“填鸭式”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能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二、如何开展初中地理有效教学
初中地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为学生开拓眼界、掌握基本地理常识奠定了基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笔者认为开展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现象相联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的是教育群体特点,教育方式要适应教育群体特点。初中生群体的特点是自律性差、好奇心重、专心程度不高。因此,采用讲解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方式过于枯燥,教学效果较差。而地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将地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出发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促进他们的好奇心,再通过在解释这些问题的时候渗透知识点,这样的讲解方式容易吸引学生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例如,在讲解季节变化时,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先自由发言谈一谈四季的变化特点,然后让他们思考四季是怎么形成的,最后再慢慢渗透地球公转的知识点。
2.借助多媒体设施,加强情景教学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全发展,抽象理解能力不足。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景教学。借助多媒体设施,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地理相关影片或展示一些地理相关图片,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影片和图片直观的了解到各地的气候特点、地理形貌。通常,图片和影片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后,地理教师再通过知识点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些气候、形貌形成的原因,从而使他们更容易掌握知识点。
笔者认为,与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相比,初中地理教育更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通过情景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个多彩的世界,展示世界各地不同的形貌、气候,展示南北极的寒冷、赤道的炎热,会让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奥妙多彩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自发的去探索地理知识。《国家地理》杂志和相关的视频以生动的方式诠释了地理学科,可以作为初中地理教学中参考的重要多媒体素材。
3.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体系
地理是一门知识点很多的学科,各知识点之间看似琐碎无序却又是彼此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网络,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可以在学习一个地区时,将这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位置、所在时区等情况综合起来讲述,让学生能够对一个地区的特点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
另外,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与理科交叉的学科,有一些计算规律存在于自然现象之中,如公转、自转现象,经度变化引起的时区变化计算,纬度变化,坐标概念等。要将具有相同内在规律的知识点归纳在一起讲解。比如,先让学生掌握时区概念和时区变化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计算从中国的北京到美国的纽约时间的变化,以及北京到东京的时间变化等,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计算规律。
4.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理念。因此,在开展地理有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如让学生自己查资料选择一个最美丽的地方和同学们分享,向同学们讲解这个地方的位置、地理形貌、气候特点等。通过这样的作业可以促进学生自主的去学习,也加强了学生们之间的学习沟通。
同时,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例如,给学生布置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如让学生们组成小组实地去考查周边某一地区,根据学习的地理知识分析该地的地理特点和形成原因,最后小组合作形成小组地理报告。另外,当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们的解答不一致时,教师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要鼓励学生们展开充分讨论,这样有助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是指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开展初中地理有效教学,要注意在教学中将地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现象相联系,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加强情景教学,丰富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要注意在教学中加强知识点之间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金燕.新课程实施中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关键词] 微课程;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与运用
目前,微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初中地理“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针对地理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以视频为主要媒体形式的数字教学资源。全国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的网站上有对微课与微课程差异的解释说明:“微课程是指由基于某个专题的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的微课构成,某个专题的微课程一般有5~10节微课组成。”由此可以表明,微课程是由若干节连续的、系统的微课构成的,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应该是走向微课程。因此,有人也称微课程为系列微课。怎样设计好微课?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些哪些初步应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初中地理微课程设计
(一)微课资源的研发内容
初中地理微课授课对象为初中学生。初中地理微课程建设(以一本书为单位)一般包括知识点清单、知识地图、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课视频、进阶练习、综合测试卷、说明文件、课件压缩包等组成要素。
1.确定教学主题,制作知识点清单
教师按照2011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分析寻找初中地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考点、易错点,确定资源主题。知识点定位要准,像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等重点和时差计算、气候差异等难点,也可以是学生们较为感兴趣的知识点,像地域文化、地形河流与人文环境等。地理微课点内容严谨充实,无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力求覆盖初中地理学科的主要知识点。由一个个的微课点组成一册书的知识点清单,知识点清单排列应符合学生认知的循序渐进规律,处理好微课知识与地理学科系统知识的关系,内容组织与编排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的循序渐进规律。
2.理清关系,绘制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导航系统,表明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依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学习质量标准,绘制学习知识导航地图。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为例,知识地图大致如下。
“陆地和海洋”知识地图
3.精心构思,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等。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上)微课知识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为例。
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过程
4.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是由教师设计,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高效”为研究目的,确定“科学、精致、简易、趣味、渗透”的建设原则,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微课提供“学什么和怎样学”建议的学习导航,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建议以及配套学习资源推荐。引领和帮助学生整理学习问题、点拨疑难、总结反思。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上)微课知识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为例。
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自主学习任务单
5.准备素材,精心制作课件
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搜集与微课知识点相关的各种素材,包括视频、音频、图片与文字、动画等,增强课件的表现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课程内容。制作课件时重点注意多媒体课件的背景、字体、字号协调合理,色彩搭配简洁美观,重点突出,版式规范,避免出现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信息,地图准确清晰等。
6.内容规范,录制微课视频
地理微课视频是地理微课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学科主题知识点并用视频形式呈现的教学资源,时间长度一般在5~10分钟以内。微课视频一般用于解释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或内容、方法演示、知识应用讲解等,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为目标,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点。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包括拍摄和录屏等。
7.根据重点内容,编制进阶练习
进阶练习与微课视频配套,一般采用在线测试方式,用于检测学生对地理微课知识点的知识、能力和目标的掌握程度。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微课视频学习、练习、重复学习微课视频、再练习,直至全部掌握知识点的知识能力目标,是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查缺补漏的学习过程。此外,还可根据需要,编制每学期的期中、期末测试卷。
(二)地理微课资源的开发原则
(1)符合国家教育方针与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无政治性、知识性、科学性错误。
(2)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三)视音频录制要求
要有简短的开场白和结束语,要有合理的教学环节,有头有尾。主讲教师应精神饱满,讲授从容;教学态度科学严谨,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节奏感强;能通过语速、语调、语气的合理变化,吸引和引导学生学习;录制现场环境安静无噪音;声音与演示过程有良好的同步,充分利用鼠标的拖、点配合解说;讲解的语速要与初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二、初中地理微课程运用环节
初中地理微课程一般由画面、文字与视频、动画乃至音乐组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进行知识学习,丰富其想象力。学生在课前可以预习、课后可以复习,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一般微课短小精悍,覆盖面广。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为例,每一册基本上都可以拍摄90多节微课,几乎覆盖了各个重要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内容覆盖面较广。
(一)学生课前预习
现代网络通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成微课,学生观看由教师事先上传在教师邮箱中或是U盘的课程或是上传到网上学习视频和文件,学生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以备上课时讨论。
(二)教师上课用
微课点一般都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微课备课时就予以充分注意,制作出来的微课就能解决部分疑难。但必须注意到没能考虑到的难点或是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和难点。可用于新课导入、课堂学习、研讨总结等环节。
(三)师生复习用
教师可在课上作为复习使用,学生在家也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反复观看,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使那些平时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地反复观看。
三、初中地理微课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不能过分依赖微课程的利用
在使用微课资源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过分依赖微课拍摄利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多达四五次,乃至一节课学生只是在观看微课视频,基本无所得,达不到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适时调整微课程的应用方式
微课程的应用方式有一定的指向性,它在设计的初期,就要考虑其应用方式,但是根据教学中所发生的突况和其他环境因素所影响,要及时调整和改变其应用方式,以教学效果最大化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利用“微课程”,切不可忽视一些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为微课程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根本和主要手段还在于课堂教学。
[参 考 文 献]
[1]张羽梅,蒋昌茂.“微课”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融合及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24).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理知识 学习地理
入高中文科学习以来,地理便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双重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理、化等理科课程,也与政史等文科课程迥异。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学”就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从个人的地理教学学习经验出发,我就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成几个方面,希望能够对读者的地理学习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
一、注重地理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要让学习地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才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因此,学习地理,首先就是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不少同学的父母会把地图压在学习桌的玻璃板底下,这一方法十分奏效。因此,为了培养兴趣,建议大家把世界地图与中国地图挂在自己经常看到的地方,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地图的每一个细节都会潜移默化刻入我们脑中。
二、做好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
高中课程较紧,且相对初中知识来说,知识量增加了很多,单单只靠学生上课听讲并不能完全消化当堂课的知识,甚至会出现,学生还没有理解知识点老师就已经讲完了的局面,就会使得学生仍然停留在上一个知识点,影响以下知识的学习。例如地球运动这一节,很多知识都比较难理解,学生在一个知识点弄不懂时就会影响以下知识的学习,所以就需要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总体的把握,对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做出标记,这样,在老师上课时就可以更加专注去解决此难点,加快学生的反应速度,能够尽快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后的复习,可以巩固知识,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在复习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首先就是要看书,先对本节课的所以知识进行回忆,加强各个知识点的记忆。其次就是家强知识的运用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要会运用知识,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做练习题的方式进行复习,加强知识点的运用。如气候的相关知识,各个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影响因素容易弄混,我们就可以通过练习题的方式来加强记忆。熟能生巧,只要练的多了自然就会记住。
三、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解决高中地理问题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不忽视初中地理的知识的学习。注意高初中知识的有机联系,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才能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同时,要想学习好这一学科,建议大家多接触一些课外知识,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与思路,达到高屋建瓴,居高临下的境界,获得天马行空,恣肆的效果。我在平时学习时,经常会去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或者是上一些地理网站,通过这些,我了解了更多的地理背景、原理。书本知识由此得到深化、升华。在试题中引入新的知识背景时,往往就能够做到轻车熟路,进而迅速找到相应的知识点而不至于一头雾水紧张害怕。
四、地理学习必须重视图文结合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等,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 能事半功倍。
五、理清地理知识的网络,建立知识框架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07
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初中地理也有相应的转变。新课改前,初中地理只是注重知识点的灌输,丝毫不管学生是否理解,以学生能够做题,能够应付考试为评判标准。在这样的一个指导思想下,初中地理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受到“冷遇”。很多教师只是应付教学,课堂沉闷而无趣,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更加难以学好地理。新课改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能够创造良好教育教学的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可是,很多学校并不能完全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初中地理课堂学习氛围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从教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初中地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课堂知识的讲解和生活经验同样重要。但是,由于现在的初中学生生活实践匮乏,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撑,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十分吃力,甚至根本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不知道教师究竟在讲什么。这样的课堂是没有效率的,这样的学习是完全没有作用的,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课前预习。这里,我们要明确,课前预习不仅仅只是看书,教师在安排课前预习时,一定要注重课前预习的质量。一般而言,我比较赞成在预习之前给学生拉一个框架结构,当然这个框架中比较重要的地方教师要给学生留白,然后再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完成整个框架的内容。这样,学生带着目的去看书,比没有任何要求的看书效率要高很多。
二、课堂教学―内容创意精讲
初中地理由于时间、地点等限制因素,不能像物理和化学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氛围十分沉闷枯燥。那么如何去活跃课堂氛围,如何让学生对初中地理产生兴趣呢?
(一)理论联系实际
初中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的课程,它的有趣之处就是在于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带领我们领会祖国的大好山河。但是,学习初中地理的困难之处也是在于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学生生活经验相当缺乏,尤其是一些生长在大都市的学生,他们可能连韭菜和小麦都分不清楚,甚至不知道水稻是生长在水田里的。那么在讲解这些相关知识的时候就一定得联系实际生活来给学生讲解。
这里需要值得重点指出的是,初中地理中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是要求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上山下海或者是实际操作,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初中地理书中的知识。例如在讲解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时,我们国家南北跨度很大,气候差异十分明显,“南涝北旱”的现象时常发生。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降水量收到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常,东南沿海的降水量远远超过了西北内陆。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出现洪涝灾害。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地表储水能力不是很理想,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十分恶劣。这个知识点在讲解的时候如果只是讲解书本知识,可能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基本上只能靠死记硬背了。那么教师如何联系实际讲解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既然我们不可能带领学生亲自去到这些地方感受,那我们可以尽可能的选择一个直观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例如采用图片对比,南方的水田,北方的旱地,南方成片的森林和北方茫茫的戈壁。或者是采用视频教学,采用南北由于气候带来的差异的对比视频,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南北的气候差异。
(二)开发思维
初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更加喜欢有挑战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初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初中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自发学习,教师只需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引导即可。笔者认为,在新课改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有相应的改变,例如:讲解亚热带季风气候时,教师不仅要讲到,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中低纬度,夏季受到来自海洋的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十分充足,冬季受到来自内陆的季风的影响,温和少雨。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知识,是需要教师仔细讲解的,但是同时教师也应当提出一些比较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初中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将知识面扩展的更加全面。例如针对刚才提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教师在讲解时,除了把基础知识讲解清楚,还可以提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有什么影响,这样可以让初中学生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前迁移。
三、课后习题精练
关键词:地图;初中地理;教学;学生
地图是一种特殊语言,其储蓄了大量信息。只教导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教师需要学会利用地图,把地图与课本相结合进行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加深对初中地理的理解。那么,初中地理教师应如何利用地图,改善教学环境呢?
一、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是一种能够直观表现知识的教学工具,提升初中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起到锻炼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作用,而且把地图与课本相结合进行教学,能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因此,初中地理教师需要认识地图存在的意义,并在教学中学会合理地利用,改善初中地理教学环境。
二、合理利用地图的意义
教师在讲授知识过程中,知识点杂乱无章,学生经常把知识记错、记混。然而地图是一种能够直观表现知识的教学工具,合理利用地图,能够直观地把课本上杂乱无章的知识充分地表现在地图上,通过地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头脑内建立空间。而且通过地图与课本的相互联系,学生可以从中找出发展规律,充分了解世界的地形地貌,提升学生对初中地理的认识。
三、初中地理合理利用地图的有效途径
地图是一种特殊语言,而且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学会合理利用地图,有效利用地图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以下是教师所需要着手的几个方面:
1.教师应在教学中精选地图
地图是一种能够直观表现知识的教学工具。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应精选地图,选择直观、新颖的地图,合理地利用有价值的地图,帮助学生排除不重要的地图,尽量简化地图,把知识点直观地表现在地图上,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能够直接看出地图中的重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激情。
2.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很多题型都是以地图为背景的,如,选择题、简答题。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重视地图的教学,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例如,为了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某中学教师采用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合理利用地图――教师经常在上完课本上的知识,结合地图教学。教师经常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新颖的地图,让学生通过自己所看到的有价值信息来发言(其没有正确答案)。以便于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以达到强化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理解。
3.激励学生绘制简易地图
通过前期的开放式教学,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得以提升。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初中地理学习成绩,教师可以激励学生绘制简易地图,把课本中杂乱无章的知识点整理到地图上,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例如,某初中地理教师经常布置画简易地图的作业,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价值的知识直观地表现在地图之中。
总而言之,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为人们展现现代交通要道、地理环境等的一种特殊语言,其能够储蓄大量信息。同时也是一种特殊语言,能够直观表现知识的教学工具。因此,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学会合理利用地图,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新颖的地图,从多方面有效利用地图,以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以达到强化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郑银虎.浅谈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J].才智,2010(07).
通过高中新生入学检测来看,学生所学的初中地理知识相对零散,知识不成系统。初中教师的授课方法基本雷同,无非是让学生将课本上的重点内容在课本上按照考试的不同要求用不同颜色的笔画下来,课下进行记忆。由于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兴趣不高,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多将地理复习留到考前突击完成。据问卷调查的统计显示,初中学生对地理学科普遍感到乏味。升入高中后,由于课标规定的内容在难度上不断增加,他们感觉到地理更加难学、不好理解。尤其是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的内容,对于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多数学生感觉课本上的知识点较初中课本上的较难,有时明明已经懂了的知识点,在做这方面的练习题时还是不会做。笔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多年,发现解决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的教学问题对于学生高中地理的学习很重要。
二、重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与态度势在必行
多数初中生认为地理是“副科”,是因为在中考中地理学科的分值比重小,有的省份干脆就不考地理,在八年级就结课了。九年级时为了给所谓的“主课”让位,干脆就取消了地理学科的讲授,即使课程表上有这一科目也没有上,形同虚设,七年级、八年级开设此科也纯为了应付检查。这样一来初中学生就打心底里认为地理是“副科”,家长也不重视,所以学校的地理教师上课也没有兴趣,他们就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多讲几句,非重点和学生能懂的内容就一带而过了,甚至是直接让学生在书上画,课下让学生自己看一看、背一背。因此,学生对地理学科就更不重视,对考试成绩也不在乎,认为反正分值在总分中的比重也小,学不学习都无所谓。升入高中后,这些没有打好基础的学生再学习高中地理是相当吃力的。对那些八年级就结地理课的学生更是如此,扔了一年的地理知识已经都忘得差不多了。
因此,高一教师的首项任务就是要通过介绍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转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通过讲授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来端正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态度,帮助高中学生快速进入学习地理知识的状态,以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从而为学生下一步升入高等院校奠定坚实的地理学科基础。
三、摸清学生地理基础,因材施教
如实地掌握学生初中地理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十分必要。笔者在上高一年级地理学科的第一节课时,首先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检测,目的就是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的掌握情况。最后在课下通过与学生座谈掌握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态度。了解完后,笔者认真地分析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归类。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转变他们的态度。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教具;运用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地理教具辅助教学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地理教具的使用方法,可以借助自主设计教具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中的思路更加清晰化,所想象的空间更加充分,从根本上增强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具运用的重要性
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有助于教师的课堂讲解,提升教学效率;而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丰富讲解知识的基础上,借助教具更好地联系其他知识点或者说比较关键的地理知识点,促进地理知识的有效传达[1]。从学生学习层面出发,地理教具协助地理学习,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想象力,做到地理知识在理解层面与掌握层面的简单化,把学生带入到一定的学习情境当中。具体来说,这种情景的构建可以是教师事前设计好的,同时也可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前提下所联想到的。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可以在专业化理论知识以及现实生活之间进行合理转化,做到学以致用,进而在学习中得到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2]。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具的具体运用
1.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图片与地图进行教学
初中地理教材中包括地图以及地理表格在内的图表在数量上是相对较多的。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上元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教材欣赏性、直观性与可读性,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强烈兴趣。具体来说,地图为最常见的地理教学教具之一,同时也可以被看作特殊性的教科书,初中生可以在地图上获得众多知识。从地图分类上来看,地图不仅有自然地理类地图还有人文地理类地图,例如教学挂图以及地图册等。地图与图片教具的演示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S堂演示的方法。教学挂图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实施随堂演示,对于不同教学内容需配置专门化地图,实现地图叠置阅读。此外,地图册也是比较常见的能够供学生或者是教师阅读的教具,而填充图则属于学生地理知识学习中的作业本[3]。其次是陈列演示方式。在初中地理学习的阶段复习环节或者是期终总复习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教学地图运用的前提下,在相应的地理室或者是走廊、教室实施陈列演示,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再次,长期张贴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将中国政区图、地形图以及世界地形图等不同类型的地图在教室内部进行长期张贴,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随时性浏览。图片或者是照片作为地理对象的真实写照,具有较强的逼真性,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事物的颜色与具体形状,在教学期间,地理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实施针对性演示,使学生对于某些难度性相对较强的地理知识点有一个系统化的概念。
2.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进而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地理常识性问题。然而,地理知识的覆盖面太广,不光包括重大事件与现象,而且还有一些相对细微的知识,所以,了解地理现象的时候,所应用到的地理教具不仅仅是大型或者是复杂性较强的教具,比如,在初中地理风力风向地理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铅笔、小刀等做演示,更加充分地揭示地理原理[4]。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地理教具,实际制作期间要考虑到教具的制作原因、用途,借助该教具所要证明的原理是什么,原理与知识结构是否存在冲突,当出现冲突的时候该怎样解决等,使学生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实施发现式地理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学期间地理教具的运用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影响到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效率。此外,地理教师应重视教具的科学化选择,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结构,对教具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使其更好地配合初中地理教材教学,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吸收,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世平.探讨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28.
[2]王奇.浅谈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J].才智,2015,32:88.
关键词 提高 教学 初中地理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64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LIU Ming
(Tangshan Luannan Bogezhuang Middle School, Tangshan, Hebei 063506)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the statu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gradually reduced,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 also declined. How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from the reality of teaching, how to cary out teaching to make students find the break point to solv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study, so that students can put textbook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ability, the article by way of example, explain and other methods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of geography teaching.
Key words improve; teaching; junior geography; effectiveness
简单来说,有效性教学的意思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愉悦的。我们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假如教师难以把握好教学方法,是比较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为了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自然地理以及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对以后的生活、工作、发展等有实际的意义,教学的时候需要尽量避免灌输式的照本宣科,使学生通过地理课学习得到知识以及认识自然发展的规律,这样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教学时间得不到有效保障。有些学校常常会出现地理课改成了数学课或英语课,有些语数外老师认为,地理课不是很重要,不需要过多的课时。在这样的思想以及观念下,不但其它科别老师排挤地理学科,使得地理教学的时间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样也传输给学生“地理课不重要”这种不好的思想。
(2)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以及家长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学校师生和家长看重的多数是考试成绩,关注的是升学考试。他们大多认为,语、数、外这些课程才是重点,因此有时候会出现地理课让给了其它学科,或者是地理课上在忙其它科目的作业,甚至地理课变成自习课的现象。长期这样下去,学生慢慢对地理学科失去兴趣,影响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内容固定化、模式化。考试的压力使得现在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记什么这一问题。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很多也是分析历届的考题,分析那些经常考的知识点,从而忽略了其它知识。还有可能会出现照本宣科,进而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没有积极性。最后致使初中地理教学知识不完整,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有效性发挥受到影响。
2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手段
(1)运用互动教学以及竞赛等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例如,在国家地理位置教学时,教师在通过教学仪器来做直观的传授知识的同时,运用师生互动向学生提出带有竞争性互问互答模式的问题,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地理中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知识点比高中地理要多,很多是对一些国家地区、气候、地形等的学习与认知,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学习以及观察,培养学生对自己生活地区的地形特点来做概括性的描述。例如,出生在丘陵地区的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环境描述会是:耕地少,山低矮,耕地显示山地特点,土地不肥沃。进一步要向其他学生提问这样的地形产生的原由是什么。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进而开展探究的积极性。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作为引导者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别,持续地因材施教,进而提高优秀学生的能力水平,夯实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让全体学生都能够享受教学的成果。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还需要注意多多鼓励学生,给学生一些鼓励的评价。教师通过与学生有效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2)采用图片和表格相组合的讲解办法。初中时期的地理学习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初始阶段,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具体如何展开有效的地理教学呢?从教材内容来分析,气候、地形等都是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比如,我国受到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明显,而且包含有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众多热量带,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时,通过向学生出示地图、热带划分地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等教学资料,能够加强学生对文字知识的直观认识以及理解,杜绝抽象教材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尤其是学生地理知识相对薄弱的时候,通过图片资料以及表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到更为形象易懂。再通过教师的分析、对比等办法引导学生产生对新事物的印象,同时经过优化教学语言,提升语言表达的趣味性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课堂上的知识重点,并展开思考,进而持续提升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
(3)地理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运用学校现有的地理教学素材来进行地理教学。例如,运用地球仪、电筒等来做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以及直射点的位置、时间模型,用幻灯片来阐述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经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地球的运动给地球表面带来的变化,使学生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地理现象。例如,太阳直射点位置的持续变化,直射点的位置不一样所产生的现象也不同。又比如,在气候教学时让学生从所处地理位置的全年气候变化了解气候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当地气候的主要原因,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一堂课的时间,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外也进行地理学科的学习。初中的地理教学内容同平常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使学生通过地理课的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发展、日常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4)提升教师自身语言表达力。初中地理教师授课的时候,对知识点的表述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所以老师的语言表达应该要有趣味性并足够简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心理状态,一边要使学生听后开展思索,一边要把思考的范畴以课堂的知识点为基础,进而持续的提升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5)教学手法的大胆创新。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的变化肯定要求教学手段做出调整,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简单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发展多元化,还要以学生的实际状态为出发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还可经过创造情景课堂等办法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
(6)明确教学目标。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有教学任务的定制遵循主线进行。同一时间教学目标的完成一定要循序渐进,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开始:第一,依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来开展和能力相符的教学任务,使学生慢慢培养出地理学习的成就感;第二,一定要融入新课标中提倡的自主学习理念,当学生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应该有效发挥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可不断提升。第三,老师一定要观察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优秀学生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进,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基础知识教育。
3 结束语
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材与实际的结合,以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使全体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工作发展、日常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要有效优化教学语言,深化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的,增强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特质以及变化,变化初中地理教学的方式,把握学生地理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用教学的实践来突出教学的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菲菲.基于实际,联系生活――论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措施[J].好家长,2014(47):119.
[2] 吴瑜.打造高效课堂感受地理魅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4):142.
[3] 杨铭刚.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28.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信息创设情景教学效果
当人类社会步入宇宙时代的时候,多媒体已经在各个领域广泛的应用了。学校的地理教学平台也随之变为多媒体教学的主要阵地。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可以了用地理课件本身的特点,模拟现实地理景观,有效地解决学生无法感知的地理现象。所以,多媒体已成为初中地理教学中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
一、 在基础教育中地理信息传递的积极功能
第一、初中地理的应用展示了多元化的地理信息
传统的讲书教学法不能显示出地理学科的动态特色,初中地理的应用使得地理事像由静态变为动态,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地理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我们将多媒体用于展示“地球运动”一节时,极其真实的模拟了地球自转和公转,将一日、四季更替这样复杂的天文地理现象直观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用心去学习,用脑去研究,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去发现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二、初中地理的应用了解了整体性的知识体系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中无法做到知识体系的跳跃传授,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在围绕一条主线开展的同时,可以讲一个知识点与另一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用需要的其他的知识点来做铺垫,可以直接跳转到要使用的知识点,如:将中国的季风气候时向学生展示中国的地势动态图,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对季风体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而且可以融会贯通所学的地势知识,这种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对季风知识体系的整体掌握。
第三、初中地理的应用提高了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人差,如果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可能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初中地理的介入可以有效的开展“探究性”学习,共同参与、相互协作,通过查找、观察、研究、讨论、整理等环节最终得出相关的知识结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接受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的教育,发展自己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参与过程,而初中地理的应用使得地理教学课堂更生动、学习更便捷,学生更自主。
第四、初中地理的应用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课堂,一节课不可能也没有多少时间更换教学挂图,更不可能将地势、地形、政区、气候分布、自然带分布、区域等图像战士在学生面前,此外,一般地图图幅比较小,后排学生看不清挂图,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区域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他们找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地理事物又是不断变化的,新的地理事物不断出现,用教学挂图要不断更新,一节课学不了多少知识。但是,利用多媒体就不同了,通过大屏幕及相关的软件,在课前先把所要用的地图存入计算机中,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看屏幕上不断变化的地图,教师还可以放大或缩小所要展示的地理区域,这样的地理教学可谓事半功倍。
二、初中地理对基础教育中地理信息传递的实践思考
1、多媒体与教学主体的关系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设计、课堂引导的主体,多媒体仅是为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它起着辅助作用,而绝非决定作用。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即将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课件演示,则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员,因为展示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所以,思考与练习的时间相应的少了,这样下去学生和老师有可能成了初中地理的“奴隶”。
由此,教师在现实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摆正媒体与主体的辨证关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恰时适当的选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着重于学生的和谐发展。
2、课件美观与实效性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初中地理的声、光、色等多种信号刺激,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美观的课件,热闹的场面,课堂氛围表面上看很好,可在课余的学习反馈中,我们发现学生真正记住的寥寥无几,只是感觉很有意思。如果不顾教学实效性的,随意、无序使用多媒体,尤其是音乐的频繁使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打断学生三维的连续性,从而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主题,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由此,地理教师使用多媒体必须把握时机,寻找最佳切入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解决教学难点,建立耗散结构的良性课堂。
3、教学“量”与“度”关系
多媒体应用于地理教学的优势之一是节省了课堂的教学时间,便于教师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容量,解决了初中地理基础薄弱的难题。
但是,如果把多媒体看成是“空间食品”,把所有涉及的知识都压缩在一节课内,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分主次,囫囵吞枣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