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师德考核中学教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高中物理教师对物理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视了,对它的认识也提到了一定的高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也在“步步为营”,扎扎实实地进行着。但是,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仍然不太理想,情况不容乐观。
1.重“讲”轻“实”。有些教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太重视,认为在高考指挥棒下,对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比率不大。所以他们就认为:高中物理实验知识,并不需要实践动手操作,只要学生对实验知识点能了解、理解,能在笔试时应付考试就行了。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很多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重视对物理实验过程的讲授,而忽略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过程教学。对于一些重要的物理实验,最多也只是在讲台上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对实验整个操作过程有个大致的了解。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只能培养“高分低能”的“书虫”,扼杀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一旦学生面临着实验操作考核,那就只能束手无策了。
2.重“操作”轻“分析”。有些高中物理教师虽然会按照教学大纲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但是他们在教学时也只是“走形式”而已。先要求学生在书本中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等理清楚,然后要求学生跟着教师的操作完成所需做的实验步骤,在实验时,只要求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实验就算是完成了。这种教学的方法是错误的。教师应该在学生动手实验时,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实验数据出来后,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这些数据是怎样得来的?它们说明了什么道理等等。
二、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考核现状
高中物理实验考核是对教师、学生物理实验教学成果的检测。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考核的方式主要是两种:1.理论考核:2.实验操作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更注重理论考核,一般是通过笔试来考查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结果。例如:实验目的考核:实验原理的考核(通常会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试题,从实验原理出发,推导在此实验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公式来完成实验的最后一个步骤。);实验过程的考查(通常设计一个表格,在表格中预设空格,要求学生把空格中的实验步骤填充完整,或者确定在实验过程中哪些物理量需要测量等等。):实验书写报告的考核(能否简单地书写报告、能否正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能否作出实验图像等等。)。而在对实验操作考核时,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考查。例如:学生能否选择恰当的实验仪器、实验操作步骤是否能合理地安排、能否组装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平台、在实验结束后,学生能否把实验器材清洗,准确地归位等等。
三、充分发挥实验考核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的自然科学属性非常地强,物理实验就是研究物理自然科学属性的手段之一,也是检验学生在学习物理理论知识的手段。物理实验效果究竟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种能力,所以我们要加大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考核力度,充分发挥实验考核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1.改革考核方法,加大实验考核力度。笔者认为,物理实验的教学重在实践操作,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考核时,不能过多地采取理论考试的方法,而应该着重实践操作考核。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例如,在对电学实验考核时,就可以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对实验电路的转换能力、能否准确地调试实验器材、是否具有排除实验故障的能力。在考核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时,其实也可以考查的创新能力。可以让他们自行创新地设计实验过程,选择实验仪器等等。
2.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加大实验考核力度。完善的、有效的评价方式起着指导、激励实验教学的功能,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具有不科学性、不公平性,完全忽略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等。所以我们在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考核时,应该在传统的考核方式上,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方式。例如:教师对学生实验结果的考核评价、实验小组之间的考核评价、实验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考核评价、学生自我考核评价等。小组之间的考核评价,更能激起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就会互相配合,取得更佳的实验效果。小组内部之间的考核,则能指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做法。所以说,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能加大实验考核力度,有利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技能操作床边考核实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43-01
技能操作考核是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操作技能的动力,而床边考核是技能操作考核的重要手段之一。床边考核主要是通过典型病例来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学生进行实习前通过对学生进行床边考核,可以使学生很快地适应临床实习。首先我们采用床边教学法授课,课后同学们利用实验练习课、开放实验课进行技能操作项目的练习,同时教师进行课后辅导答疑帮助学生解决存在问题,最后进行技能操作床边考核。
一 实施床边考核的基础
“早期接触临床”可以改善医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实现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增强责任感,训练与患者的交流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临床知识的技能。我们在护理实践教学中除了加强临床见习、实习外,还注重在护理实训室模拟病房以“做”为核心,进行护理人才培养。
1.加强技能操作训练,分模块进行练习
掌握各项技能操作是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要想熟练,就必须多练。示教课后学生通过实验练习课,实验开放课,对每项实验项目进行练习。教师通过实验课辅导、回示、课后答疑,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在技能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综合模拟训练,通过典型病例,布置模拟病房,进行模拟场景训练。
2.护理技能操作进行床边教学
首先采用床边教学法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模拟病房对学生进行相关仿真技能操作项目示教,并对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强调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健康教育、人文护理等内容在技能操作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在模拟病房对学生实施床边教学,增强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及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实施床边考核打好坚实基础。
二 实施床边考核的流程
为了与临床实习零距离接触,每项技能操作与临床各科室接轨,通过对临床常见典型病例进行床边综合考核,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知识融会贯通。床边考核流程包括:
1.操作前准备、汇报病史
在考核时结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设置,把与临床密切联系的病例作为考核内容,病例选取要典型,易于分析。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可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
2.操作中进行护理评估、查找护理问题、操作考核
在操作过程中,将所学专科护理知识融于护理技术中。通过病例对病人一般病情进行评估,确定病人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然后针对存在的不同护理问题实施相关护理措施。
第一,考查学生的操作灵活性和临床适应能力,避免不切实际的教条照搬。在技能操作考核时改变操作环境,设置临床多种操作用物。如给某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学生首先对病人进行充分的评估再进行操作用物的准备,可以考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变能力。
第二,模拟临床病例进行护理操作考核。不是各项操作的简单拼凑,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积累相关临床经验以及沟通技巧。如某天急诊科收治一位“三无”(无姓名、无陪人、无费用)病人,在输液时因药物过敏呼吸心跳停止,这一过程不仅考查了同学心肺复苏的抢救知识,还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与其他医务工作者沟通的能力。
第三,操作时注重人文关怀。包括护生的仪表,与病人交流时的体态,对病人的称呼,自我解释,解释操作目的,尊重“病人”的权利;爱伤观念的建立;与患者多沟通,主动问候病人的感受,及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多使用鼓励和安慰语言;进行某项操作后患者应该怎么做,需要注意的事项,询问病人有无其他需要帮助;在操作失误时如何跟病人沟通等。
3.操作后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解决病人存在问题
通过对病人存在的问题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以及根据病人在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使病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学会突发意外时的处理。操作结束后对病人健康教育措施的制定,可以使学生在校考核与临床实践零距离接触,为以后的实习工作奠定基础。
三 实施床边考核的优势
“教研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才能明确教研室及教研主任的功能、任务、职责和建设目标,对于推动教学建设、管理及教研室运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调动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有利于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制度完善的教研室组织机构,明确教研室主任的职责,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教研室制订详细的师资培养计划并加以落实,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科研能力。选拔热爱教育事业、专业功底扎实、教育管理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全面负责教研室的各项工作,提高教研室的整体工作水平。教研室建设的方向明确了,教研室主任及每位成员的职责清楚了,这将更加有利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在提高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同时,指导和激励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总结交流工作得失,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开展教学检查活动,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行为。教研室主任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过程,根据教研室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常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督促每位教师及时收集各种教学文件,做好实践教学、教学辅助环节、课程考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个人业务档案整理等各方面工作,使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能够出成效。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一般来说,教研室的划分是以教师所从事的专业方向进行划分的,这就使得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师能够经常在一起探讨一些问题,有利于形成专业教学团队,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事实证明,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首先,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做过科研和没做过科研的教师,对同一个问题看法是绝对不一样的,上课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其次,它是教师保持旺盛的职业生命力的有效途径。要使教师始终不渝地热爱这份职业,不要把工作变成每天单调的上课,就必须不断地有所创新,使教师辛勤的工作能够得到认可,而科学研究的成果恰恰就能做到这一点。再者,科研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学校的各级管理人员,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上述这些工作的完成,都必须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实施起来才能有效果。将这些内容全部纳入各教研室的绩效考核细则,在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各教研室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认真完成绩效考核的各指标内容。只要绩效考核的这些工作内容完成了,全系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一定能够做好。
2教研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基本内容
根据教研室实际的工作内容,构建适合教研室实际工作需要的考核办法及绩效考核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广泛征求教研室意见,对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细化,初步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由实践主体进行信息反馈,针对反映出的问题,优化调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内容;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及时监控指标体系的运行状态,对考核指标体系产生的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按照具体工作内容,教研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一级指标五个,包括组织与师资队伍建设、日常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研科研、特色与亮点;二级指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主要包括组织建设、教研活动、教学文件、课程考试、教学改革、教科研计划与项目、社会服务等。各考核指标下面又细化为若干考核要素,并建立具体的考核评价标准。教研室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全员参与,这就需要建立配套的教研室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包括考核原则、考核办法、考核步骤、考核等级及奖励办法,以此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调动教师参与考核的积极性。
3结束语
1.合作学习及其重要性
1.1 合作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美国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得奖励或者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以色列沙伦博士认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基于两个专家观点,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把学生有计划地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学习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互动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的特征,一是目标的共同性,即同一学习小组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所有学习活动都围绕达成特定的共同目标而展开;二是方式的互动性,即学生的学习在相互合作交流基础上,提高能力,达成目标;三是评价的团体性,即通常不以个人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而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与奖励的标准。
1.2 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开设选修课程。《魅力无穷的家乡游》作为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舍弃了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课程条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在做中学的原则,注重实践操作。依托"知识学习--课堂模拟--实地实践"三个步骤,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努力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完成自助游旅游方案设计展示和评价,这样的课程编排、学习目标,学生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不分层次,这样难以满足学生有个性发展的需要。《魅力无穷的家乡游》选修课教学,要求学生完成自助游旅游方案设计展示和评价,学生必须理解旅游方案设计原则,熟悉旅游景点,学会PPT的制作,设计方案的介绍等。通过合作学习,各成员相互依赖,选择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主持相关项目,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促进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和发展。
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研究表明,同他人合作的能力对工作成功是十分重要的。不良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不适应可以解释80%以上的工作解雇,接近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授予了合作研究者。选修课一般不作为考试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分析
2.1 案例:《魅力无穷的家乡游》
《魅力无穷的家乡游》选修课教学,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自助游旅游方案设计展示和评价(1课时)。
【学习目标】自助游已经成为人们常见的旅游方式之一。每个学习小组任意选择一种旅游主体,设计一个溪口自助游活动方案,并作相应的展示和评价。
【学习背景】经过前阶段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家乡溪口旅游景点的分布状况,旅游活动方案设计和评价方法。
【活动要求】①课前学习小组确定旅游主体,如大学生、台胞、家庭、老年人、香客、驴友等。②设计者的身份是自助游的组织者。设计内容包括旅游线路、景点介绍、行程安排、费用预算、注意事项等。③一周内(课余时间)完成设计方案。在下次上课时用PPT展示各学习小组设计的方案,并说明设计的理由。④各学习小组进行互评,在评议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方案,形成成果。
【活动准备】①编制小组。选修班24名学生,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能力等,分成4小组。②布置任务。让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活动任务,如收集资料、设计方案、方案评价、制作PPT、介绍方案等。③布置座位。采用面对面南北各坐两位,东西各坐一位的小座位方式,以便于交流合作。④完成表格。如成员和小组综合评价表、合作学习内容记录表。
【教学过程】课堂上,小组代表轮流用PPT介绍设计方案。精美的PPT和富有创意的设计博得了阵阵掌声。然后,进行小组互评,第一组主评第二组,第二组主评第三组,以此类推,其他学习小组做补充评价。小组互评后,教师总结,评出最优秀的一个学习小组,以及每个小组最优秀的成员给予奖励。
【课后作业】各学习小组修改方案,形成成果。
2.2 合作学习的成效
2.2.1 获得成功体验,内化学习动力
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了设计的旅游活动方案。教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教学不再以教师的讲,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课堂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通过加工内化成自己能接受的知识,最后运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评价方向也由重学习结果转变为重学习过程。同时,符合高中生的求知欲强,希望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合作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2.2.2 适应阶段形势,顺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合作与竞争、需要担当的社会。然而,当前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少与他人一起的生活经验,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成功感,也缺乏作为社会人所需要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由于旅游方案的准备和展示,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任务,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通过合作学习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为今后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作了准备,因此,合作学习完全符合新课改适应现阶段形势,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3 合作学习的困惑
2.3.1 目标设计不合理
合作学习中目标设计常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其一,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在此案例中,旅游主体的需求指向不明,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旅游方案出现雷同现象,缺乏特色,影响整个合作小组的总体成绩。其二,脱离学生兴趣和需要。在选择旅游主体时,学生明显对大学生、驴友、家庭感兴趣,而对香客、老年人不感兴趣。结果使部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不浓,影响合作学习效果和价值。其三,没有考虑合作学习的特点。在此方案设计中,学生任务指向不明,相互推诿,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目标的达成。2.3.2 教师合作不紧密
《魅力无穷的家乡游》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选修课,开设课程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此案例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地理、信息、语文等学科教师的共同指导才能完成。但是,由于各学科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还要担任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很难抽出一致的时间开展交流沟通,因此,导致了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方式方法的冲突,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惑。
2.3.3 学生参与不广泛
其一,由于目标设计不合理,影响了学生参与积极性与广泛性。其二,本选修课主要面向高一学生,由于实行走班制,成员来自各个班级,一个星期只开设一节课,而且各块内容的教学由不同学科教师来担任,这导致教师不甚了解学生。基于上述情况,教师难根据学生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能力较强的学生因有心理和自信优势,承担了较多较难的任务,能力较弱和性格内向的同学,因其害怕分歧或冲突,不主动承担任务,甚至推诿,失去了锻炼机会。因此,全员参与的现象不明显。
3.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3.1 科学设计学习方案
在合作学习中,只有科学设计学习方案才能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明确与他人合作的意义,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首先,要设计科学的学习目标。如要求的梯度性、内容的内涵性、以及步骤的可操作等。其次,要组织合理的合作小组。如注意合作学习的小组规模、成员组成,使性别、成绩、能力、背景等具有互补性。再次,要明确合理的学习任务。依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个性特长,分配适合的合作学习角色任务。
3.2 广泛开展学科合作
选修课涉及语文、地理、英语、历史、信息等学科。开展学科合作,能使文理知识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心智的发展。由于各学科教师在教学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紧密合作、沟通协调、优势互补,而学生则需要相互学习、虚心请教,以求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学习技能,并加以融合。
3.3 积极培养合作能力
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多种技能。一是与人相处的技能。在与小组成员合作时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他人要抱着信任和乐观的态度,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二是完成工作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会请求得到信息或建议,并能为小组提供信息或建议;能收集分析整理材料,督促小组工作,听从指示,解释他人的观点等。三是获得成功的技能。帮助小组做好计划,合理分配合作学习任务。寻求恰当的方法,帮小组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区分各种不同观点、扩展观点、整合观点,促使学习小组顺利完成任务。
一、对传统语文课教学实践的思考
传统教学观念把教学看做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陶冶性情的过程。所以,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代替了学,“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面对课堂严肃的气氛和老师严肃的神情,学生大多数口不敢开,问题不敢提,意见不敢说,这种沉闷的教学气氛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习的独立性丧失,而且会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长期下去,其结果必然使一部分学生越教越不会,越教越不爱学,走入教与学的误区。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等要素进行互联互动,是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是:一方面设法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习方式应当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另一方面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参与式教学的尝试及效果
(一)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参与”环境。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和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导致教学价值观主体性缺失和学生主体性缺失。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教学价值观主体性缺失,首先表现为教师以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忽略学生是有能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其个性特长被忽略甚至扼杀,表现对学生主体人格的极度轻视。而学生主体性缺失,则主要表现为课堂语言交往的主体性缺失和学生自我控制感的缺失。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旧的呆板教学模式。要精心地备课,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情况,考虑教法练法;教师由“传授者”、“监督者”和“指令者”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师生间、生生间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学生由以前的“听众”转变为“发言人”,教师成了学生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帮手。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参与意识极浓的氛围中情绪高涨,自己吸收消化知识,运用自如,不是能有效增强记忆力师生双方不是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吗?我们何苦唾沫飞溅、苦口哑嗓的一堂课“填鸭”呢?为什么不做个可爱的导演组织引导学生自己活动呢?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土壤,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1.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好学的课堂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认为应该朝这方面的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虞美人》时,我在引入新课后,就展示以虞美人的歌曲为背景音乐,滚动播放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进入哀愁的情境,便于接下来的教学实施。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省的巧妙提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及形式多样的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营造好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乐于参与。
2.交给自主学习时间,确保有思考空间。在课堂40分钟内,若要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就要切切实实地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来,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参与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谈、思、议、说、写,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重效果。一般地说,一堂课上每个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应当占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保证学生从容参与。
3.运用激励机制,营造自信的课堂氛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因此,正确的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激励是升华学生情绪的一种驱动力,学生在参与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形成强烈的学习初因,营造自信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奋发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有收获感、成就感,尝到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4.加强情感交流,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会极大地影响教学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坦诚地向学生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应鼓励学生向自己吐露感情,当教师在学生面前举止真诚,有助于学生和他相处,学生感到老师可信、可靠,很愿意走近他,希望从他那儿获取信息,进行有效交流,分享有益的情感,使教与学得以有效进行,教师的理解、接受、真诚的言行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压抑行为。其次,在教学与评价中教师应设身处地地尽量采取积极的语言、行动、认可的态度,这是寻求师生双向理解、信任的有效途径。因为积极的语言、行动能使消极行为向积极行为转化,当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感情得到认可时,学生就会乐于同教师交流,并从交流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就会以最佳的情绪主动投入,积极参与,自由地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情感愉悦。这样就会形成“诲人为乐,学而感趣”的教学之风,师生间人际关系的情绪效也会得到最佳的发挥。
5.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1)课堂讨论。在日常教学中,我往往是抓住课文的一句主旨或文章脉络的句子(词语),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有三人为一组的讨论或六人为一组的讨论,遇到焦点问题还可以进行辩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按常规教学,教师说明“不宁静”的原因就可以,但只要多问一个:“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作者‘颇不宁静’呢?”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学习,研读教材、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等,答案就不再单一:有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家庭原因,也许还有信仰问题。这样既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又避免学生无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2)小品短剧表演。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表明,课堂教学要从多方面给他们刺激,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小品短剧表演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画面解放出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优势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可先让几名志愿者表演“易水诀别”和“廷刺秦王”两段故事,其余学生对照课文,观察表演“像”还是“不像”。表演完毕,再让学生思考:表演者的哪些翻译不准确?哪些表演不到位?在“头脑风暴”的“轰炸”下,大家一起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还疏通字词,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但给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新知识、探索真理的欲望。
(三)增加课外阅读量,增强学生自主实践能力。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感悟能力,而安排在高中阶段每一学期的语文课本(人教版)上的课文仅仅有二十四篇文章,这远远满足不了一个高中生在一个学期四五个月时间里的阅读量的要求。课本上的二十四篇文章只是供教师教会学生怎样欣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方法,教会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自我学习和阅读的经验。毕竟,通过课文传播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涉猎。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我利用每周的一节自习课进行文学阅读和赏析,通过博白语文在线网的电子图书栏目向学生介绍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中国的四大名著、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名著和鲁迅、老舍、朱自清、冰心、毕淑敏、余秋雨等优秀作家的作品。当然,在赏析时不听任学生流之,而要做好正确的指导,要求学生要做笔记,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了解语言特色、写作技巧、思想感情等,并学以致用;最好写些读后感,特别是上个学期我县教研室语文组就进行全县高二年级中外文学名著阅读比赛,我校就有916人参加,获一等奖26人,其中我指导的班级就有七十多人参加,获县一等奖4人。因此,在把握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增加课外阅读,既挖掘文章中潜在的丰富的思想情感、表达特点、写作方法等多方面资源,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大部分作品表达了自己的真切体验,有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作文水平在自由表达和模仿中得到了提高,走进了名家的文学世界,拥有了自己的文学世界。
一、眼与心结合,丰富观察活动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人体获得外界信息最重要的视觉器官。研究表明,人的80%~9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观察获取的。观察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用眼“看”,而是眼与心的彼此结合,是观察与思考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对眼睛所“看”到的现象要用“心”去思考,另一方面,要在用“心”思考的基础上指导眼睛有目的、有重点地“看”。科学课中的观察,既包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包括对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的现象的观察,但是,这种观察都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例如《养蚕》,只是泛泛地看,就不能发现蚕在一生中每个细微的变化,不会对蚕这一生变化有深入的了解。指导学生确立一些观察的目标:蚕的一生经历哪些变化?蚕宝宝它是怎么样长大的,是怎么蜕皮的?什么时候开始吐丝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茧里面的蚕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实践时观察就会非常仔细,收获会更大。
二、手与脑结合。丰富实验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过:“科学实验要从小做起。每天找一些小小实验,教小朋友们去做吧!”实践表明,实验猜测,可以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例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师将餐巾纸在杯子底部塞紧,让学生先猜一猜“当我将杯子竖直插入水中后,杯底的餐巾纸会湿吗?”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猜测纸肯定会湿。但老师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们用实验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进人实验,兴趣更浓、注意力更集中,不仅加深了实验结论的记忆,更学会了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行与知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行与知的结合,他认为,“你能行动,行动才生困难,想法解决了困难,才是真知识的获得。”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坚持将行与知相结合,即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因为实验过程本身就是行知结合的过程。例如教学《马铃薯的沉与浮》,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不同的溶液影响马铃薯的沉浮”科学的论点,学生只是知道,只能记忆。却极易忘记。但如果请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研究材料,研究影响马铃薯沉与浮的因素(不同的杯子,大小不同的马铃薯及盐、味精、糖等不同材料的溶质)就很容易理解并记住。
科学教学还要加强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一些生疏的自然现象、复杂的自然规律,往往要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常识,如通过木块在水中上升、氢气球在空中能上升的“类比”,使学生理解热空气为什么能上升。根据学生实际,选用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形象的类比实验,能培养学生将自己熟悉的生活常识应用到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的探索实践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勤动手、多动脑的科学学习习惯。科学教学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实现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与此同时,也可使学生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从而产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四、学与创结合,注重探究精神培养
关键字:中学;文言文教学;作文教学;思考
G633.3
一、我国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
在中学阶段,许多教师对文言文教学与教学不太重视或是只侧重某一方面,而不是将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相结合。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教学虽然实行了新课改,但还是没有跳出传统教学的范畴,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使得教师为了使学生掌握文言文而使用灌输的教学方法;另外,有一些教师自身古典文学功底较薄弱,对文言文教学部重视,认为只要会做题就行;而对于学生来说,文言文系统是与白话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系统,要想完全掌握文言文系统学习需要经过很长时间,但对学生来说他们还需要学习其他知识,因此对于文言文就少了许多理解吸收,只能够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底蕴与生活积累,在写作时要么夸夸而谈,要么苍白无力。因此在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情况下,我们需要做出一些反思,对文言文教学做出一些改变,将其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以文养文,通过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法、笔法、事件写法等来培养学生写作方面的才能,让学生能够同时享受到学习文言文和作文写作的教学。
二、对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理解
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载体,文言文是我国语言方面的大成,对其进行学了可以了解我国的古典历史外,还能对我国语言的魅力进行了解,而要做好文言文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获得初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达到一定的语感积累,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从而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为写作能力提供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去鉴赏并评价古代文学作品,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为学习写作提供一定的思想依据。因此,⑽难晕慕萄в胱魑慕萄У慕岷鲜欠浅>哂惺导室庖宓摹
三、对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实践
文言文与作为教学可以在很多方面有互补之处,如文言文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而写作则又可以对文言文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翻译,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又如文言文为写作提供了一定的语法和样式、规范,学生可以在写作中采用这些从而让自己的文章变得更加规整,而对这些规范进行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进行理解吸收。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的结合入手:理解并把握文言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背诵文言文中的名句并将其引用在作文中达到“化俗为雅”的效用;采用一些文言文中的一些写作手法并用于平时的写作中,加强对写作方面的能力。
1.对文言文的翻译练习,锤炼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无论教学怎样改革,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永远绕不开翻译这道坎,只有在翻译的基础上才能够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个明确的理解,而且让学生进行翻译也有助于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因为翻译就相当于另一种类型的写作。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要多训练直译,一字一句来翻译,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全文并学习文中的字词与特殊句式。在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直译功底之后再进行意译的训练。这样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背诵,并将其引入作文中。
2.对经典的文言文进行仿写,提升学生作文的内涵
在翻译工作有一定基础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仿写工作,两者侧重点不同,翻译更在于对文言文的意思和情感进行把握,而仿写则是用写文言文的语法和句式进行的一种摹写。早在古代便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晚唐五代诗人韩《懒起》的仿写,可是后人只知李清照而不知诗人韩,可见仿写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甚至可能超越前人。而且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的仿写,可以有效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文言文的掌握和写作方法的掌握也会更上一层楼。
3.对经典的文言文进行改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对文言文进行改写要真正地完全理解并消化文章的内容,使其变为自己东西。对文言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改写成一些散文或议论文等都可以,在以往的高考高分作文中就有不少出自于改写课文文言文,这种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著名作家张晓风对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改写为散文《不朽的失眠》就是十分成功的。通过对原文的改写或扩写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敢于创新的能力。当然对原文的改写还需要注意几点:对原文的理解要精准,不能牵强附会;对原文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使自己改写的思想与原文的思想不谋而合。
四、小结
新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高,我们要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对文言文的学习中充分吸收其中的语言和思想的精华,将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写作时不再“举步维艰”,不再无物可写,不再内容空洞,语言干瘪。
参考文献:
[1]张诗棋.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D].渤海大学,2016.
[2]何娅. “绿色语文”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3]童志斌. 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4]王天马. 小学高年级活动作文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3.
【关键词】行动导向;考核方法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培养大批动手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为了提高学校专业的建设水平、条件装备和产业服务能力,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教学改革也在各大院校中进行的如火如荼。然而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学生积极性不高、考试及格率低、毕业率下降等情况,这些存在的问题说明在改革的进行中,我们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探索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课程考核往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本文想重点论述它的作用,及在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效果。
一、课程考核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在教学改革的构成中课程考核是课程实施过程的总指挥,总监查,是课程进行效果的直接反应。因为考核内容设置关系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所以它具有导向作用;因为考核能让教师知道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所以具有检验和诊断的作用;因为考核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掌握情况,所以具有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因为考核能取得各种学生的反馈信息资料,所以便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及时的调控,所以具有反馈调控的作用。
二、传统课程考核存在的一些问题
1.考试为主,考核成绩缺乏全面性、科学性。传统的课程考核往往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综合。这种形式的考核对学生来说,更注重的还是一种应试能力,没有考察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技术能力。所以,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全面性。
2.学生动手积极性不高,项目式教学全过程无法动态了解。因为传统考核还是注重的应试能力,而与项目式教学中强调动手操作有些背离,所以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即使做得好,但应试能力差仍然无法取得好成绩,会影响到平时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三、课程考核改革实践
1.过程考核的重要性。过程考核在教改过程中,就是分阶段性的即每一个任务、项目完成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知识能力、技术能力进行考核。以应用电子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为例,在进行教改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三个学习情境以及其中的12个学习任务,使学生能掌握模拟电子电路中的主要元器件的特性和测试方法。将课程的模块划分后,过程考核内容也就随之产生,即通过培养目标的确定,任务的划分,在每一个任务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核。
通过过程性评价能够更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了解,一方面可以很及时的让教师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很好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控,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及时的知道自己每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可以更加激励和鞭策自己改变学习方式,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
2.过程考核方法。在进行过程考核时,我们设立科学合理的评定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价方式,考核内容涉及到所有的任务,以及各个任务中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3.过程考核效果。①教学改革实施更加的规范化。经过这样的过程考核,促进了课程改革的内涵建设。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更加充实,对学生的督促也更加有理可依,更加具体。②学生动手能力、综合素质能力有极大的提升。经过这样的过程考核,学生明白了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比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4.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缺一不可。终结考核是整个课程结束后进行的考核,这是对整个课程知识技能的测试,如果课程改革只有过程考核没有终结考核,那么这个课程没有一个总的回顾、测评,对学生的评价还是不够全面。所以,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两者都重要,缺一不可。
四、新的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过程考核内容多,教师在考核中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在新的课程考核方式下,因为是每个阶段都有一个考核,所以每次在一个任务的结束后,教师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同学进行考核,这样,正常的授课进度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解决,一是增加教师授课人数,考核的人数多了,自然考核的效率就会加快;二是可以增加学生代表协助教师考核,如在教师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拔优秀的学生代表协助老师进行考核,这样一方面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考核效率;三是有些考核内容采取学生互评,学生互评能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评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及技能有一个更好的掌握,同时也能提高考核的效率。
2.考核不及格如何补考。因为考核内容变大变广,在课程过程中如果有同学因各种原因导致不及格的情况如何进行补考?我认为补考方式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仍然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最重要的考核目的,可以让学生实地补考,现场考核,将课程涉及到的任务布置给补考的学生让学生先练习,然后规定一个时间进行考察。当然,在考试场地上,考核教师的选择上学院需要进行一些有效的安排。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一体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主要切入点和发展方向。新的课程考核方法将会为课程改革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
2011年4月高考体检前,一个文科班女生找到班主任陈老师,很痛苦地说:“体检要检查怀孕吗?我担心自己怀孕了!”陈老师当时还是未婚男士,应该说,这方面的经验并不丰富,但学生能来向他求助,证明学生是多么信任他。班主任的角色要求他必须立即克服羞涩,解决问题。他了解学生情况后,亲自带她到医院妇产科检查,最终确定她没有怀孕,陈老师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下来。但陈老师没有将这个情况告诉家长,因为学生年满18岁了,事情也发生了,家长可能情绪失控,不利于该生高考,只能告诫她以后多多注意。
2002年,我担任初二班主任时发现有个男生上课老是走神,课后又独来独往。一天,我在寝室发现他的床上有一件女性内衣。这位同学说,只是为了好玩,在地摊上买的。我信以为真,只进行了一般的口头教育。不久,我又在他的枕头下面发现了另一件女性内衣。这时,我意识到光靠说理、批评、进行道德教育恐怕解决不了问题了,只好叫他爸妈来。他爸妈很配合,但都认为是“男孩子的好奇心”使然,当时,建议他们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看他是不是有“恋物癖”等心理疾病时,孩子爸妈的表情变了,语气强硬地说:“我的孩子我最清楚,他没有心理问题。”我们的沟通没有解决问题,但我心里总觉得还有什么要发生,因为这个男生已经到了性格古怪的境地。终于有一天凌晨,高中女生寝室的内衣被盗,小偷被抓住了,正是这位同学,他不得不选择转学。办转学手续时,我对家长叹息道:“如果当初你们听了我的话,看看心理医生,也不至于走到现在这般田地。性心理疾病其实和重感冒是一样的性质,为什么不能勇敢面对,而要讳疾忌医呢?”
从这两个事例可以发现,现在的性教育做得不够好,很多家长选择了逃避。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而实际上很多女生小学五年级就有了“初潮”,有些男生小学六年级就开始“遗精”。而直到初三才有生理卫生课,涉及到一些性知识,明显滞后了。而且很多教师在讲这些章节时也是遮遮掩掩的。高中教育更是缺少这方面的内容,很多班主任也缺乏这种意识。所以教育部门应该在教学大纲中对性教育或青春期教育提出规范的要求,这才是对学生的成长负责。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一些省份把把人口与青春期教育列为选修课,算学分,及格才能毕业,这是很好的趋势。
由英语教师进行性教育是有一个很好的契机。英语教材高二上Unit 7有这样一课Living with AIDS,是关于预防艾滋病的,文章明确提到了安全的。我对学生这样讲:“这节课一定要好好学,它绝不仅仅是阅读材料,而是你们的行为指引和行动准则。”
对于青春期问题我非常重视。但我们也很难在公开场合没有先兆地谈及相关话题,只是在时机适当时谈一谈。比如:到男生寝室,看见他们内裤乱扔,我就告诉他们,要勤洗、勤换内裤,注意穿宽松的。然后煞有介事地说,有“内裤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单独来找我。学生哄笑,但我认为我已经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了,一定会有学生来找我咨询。果然,就有善于沟通的男生来找我问这问那了。
解除学生的青春期困惑主要是要破除他们对性的神秘感和罪恶感,让学生在接纳自我的同时弄清楚自己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卫生。男生来找我谈的内容主要有关早恋、身体发育、性取向问题,还有性器官疾病问题等。其实疾病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关键是学生信任教师,乐意倾诉。2008年,有个学生讲他“那里”红肿了,叫我别给他爸妈讲,我带他去检查,无非就是包茎又没有注意卫生造成的。而有些问题常严重困扰着学生,让他们茶饭不思、丧失斗志,根本无法用心学习。这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对待性的问题要“除罪化”,降低焦虑,不要把这些问题与道德品质挂钩,不管是早恋还是同性恋倾向都不是道德沦丧,不要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性,是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最优秀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抓紧时间学习的同时用各种爱好来转移注意力,同时一定要成为一个健谈的人,多和家长、教师和同学交流。只要肯交流,所有问题都相对容易解决。
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性教育课的开发和教研,不应以任何理由停下来。学生还是很愿意通过课堂这一正规的途径来了解性知识的。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学生大都不太愿意向父母讨教这方面的知识。据推测问题主要出在父母的身上,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父母们自己也不具备科学的性知识,说不清楚;二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难以坦诚地与孩子谈及性问题。其实,性知识通过家庭教育传授是很理想的。试想,晚上,在柔和的灯光下,父母和孩子围坐在一起,父母开诚布公地解答孩子的疑问,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温馨。看来如果可能的话,真的很有必要向家长进行性教育,家校共同为孩子性心理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