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范文

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

第1篇: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集中整治、长效管理等相结合,深入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巩固、提升“清洁家园、美丽乡村”活动,紧密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农房改造建设等活动载体,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切实改善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总体目标

至2014年底,实现全县村庄整治覆盖率9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卫保洁“三有”(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机制和“五个一”(即一个财政预算作保障的投入机制,一支保洁员队伍,一套保洁管护制度,一支监督队伍,一套基本的环卫设施)措施全面落实,农村环卫保洁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本实现“日产日清”,群众环卫意识明显提升。

垃圾清理。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卫保洁队伍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级保洁员职责明确、工作到位,村级环卫主体监管制度基本建立并运行正常,并做到垃圾收集不滴漏、存放不暴露、清运不延误,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污水治理。积极探索建设符合各地实际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加快推进截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管护制度,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良好运作,确保生活污水得到及时处理。

“六乱”治理:紧紧抓住“三改一拆”活动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农村违法建筑拆除工作,着力整治各类乱搭乱建现象。加强对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泼洒、车辆乱停放、墙面乱涂贴等现象的整治工作,做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有序、美观”。

村庄绿化:以“四边三化”活动为契机,全面实施城乡绿化,按规划、有重点地开展增绿行动,在继续抓好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同时,推进公路边、河边、山边、海边绿化工作,并重点做好村庄绿化工作,推进森林村庄建设,提升村庄绿化覆盖率。

三、进度安排

集中整治阶段(2013年4月)。各乡镇、街道要根据本方案要求,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氛围,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切实做到村村无明显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污水沟、臭水沟,房前屋后整洁有序。

巩固提升阶段(2013年5月2014年9)。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农房改造建设等工作载体,深入实施“十百”工程和“清洁家园”活动,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将清洁乡村专项行动纳入“康居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考核范畴,与“清洁家园”活动同步实行考核。认真总结各地工作经验,客观分析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对策,进一步提升清洁乡村专项行动工作水平,逐步形成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制度。

四、主要任务

(一)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建设。按照“广泛覆盖、全面惠及、提升水平”的要求,深入实施“十百”工程,对全县尚未整治的规划保留村开展村庄整治建设。以整乡整镇整治为重点,对照村庄整治建设标准,实施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向偏远村、薄弱村拓展、延伸。2013年度要完成省级整治村建设任务20个、县级整治村建设任务17个。要配套推进“农村道路联网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民安全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要突出抓好村庄绿化和生活污水治理。要实现村庄绿化与村道硬化同步实施,绿化质量与数量同步提升。要按照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明确每个村庄的处理模式、建设标准和要求,加快实施和指导;对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村要提高户接入率,同时要建立村一级管理机构,健全长效机制,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发挥作用。要扎实推进中心村与农房集聚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集聚的重要节点,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二)巩固提升“清洁家园”活动。不断深化“三有”机制和村级“五个一”措施,逐步建立农村环卫保洁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完善“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区域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大力推广“属地监督管理、村域立体保洁”的垃圾清扫模式,配足村级专职保洁员,做好保洁员培训、监督、奖惩,因地制宜开展环卫保洁“网格化管理”,做到区域、职责、人员“三定”,推进环卫保洁作业规范化。充分发挥村级妇联、老人协会等组织监管作用,做到农村环卫保洁监管常态化,提升保洁效果和质量。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建立健全多渠道的环卫经费筹资机制,积极筹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经费,确保已建设施的正常运行。积极开展“美丽农家(家庭)”评比工作,引导群众提升环卫意识。

(三)全面推进“六乱”治理行动。强势推进“三改一拆”行动,全面拆除各类房屋乱搭乱建现象;全面整治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泼洒、车辆乱停放、墙面乱涂画现象。严格实行建筑垃圾“谁生产、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重点整治在公共地带堆放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行为。深入开展城中村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随意弃置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等违法行为,形成“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清洁家园”活动,把“清洁家园”活动作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双清”专项行动,及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部署开展工作,突出抓好农村治乱、保洁监管、群众环卫意识提升等工作。要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单位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推进机制。镇、村一级要专门建立工作班子,明确工作任务,组织实施清洁乡村专项行动,把集中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全面建立以县、乡镇两级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分级负担的环卫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地要将“清洁家园”活动专项资金列入政府预算,全面提高保洁员报酬水平并实现按月发放。积极探索垃圾有偿收费制度,鼓励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出资出力支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同时,要广泛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清洁乡村专项行动,建设美丽乡村。

第2篇: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范文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1、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实施《“美化家园”建设新农村验收规范》(修订版)地方标准为主要内容,以推广“门前三包”责任制为主要抓手,以形成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机制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村环境,优化人居质量,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2、工作目标。通过三年计划,全面推行服务标准,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2011年,先选择3个试点乡镇(即定塘镇、涂茨镇、茅洋乡)中的18个村作为县级试点;2012年,全县推广美化家园服务标准200个村,具体安排为:3个试点乡镇(即定塘镇、涂茨镇、茅洋乡)必须推广70%(即50个村)以上,已创建小康村、本年度有意向创建小康村及县级确定的中心村共60个,港大桥沿线靓丽带17个村和面上15个乡镇环境整洁示范带共90个村;2012年,全县各行政村落实地方标准率达到100%,实施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率达到100%,各村建立一支以上致力于村庄建设的稳定的志愿者保洁队伍和服务管理队伍,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环境长效保洁机制,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二、工作举措

(一)建立运作体系,确保“门前三包”取得实际效果。

1、制订一套制度。各镇乡(街道)、村出台系列“门前三包”推广制度,保障其制度化、规范化运作执行。着重建立四项基本制度:一是建立工作领导制度。成立“门前三包”推行领导小组,专设工作指导人员,落实细化责任,包区包干到人。二是建立保洁监督管理制度。制定专职保洁队管理制度和庭院保洁监督制度,对区块保洁工作进行常态化、制度化管理。三是建立创先争优制度。制订“标准执行示范村”、“门前三包示范户”等评比活动制度,明确评比主题、参评人员、参评对象、评比方式、评比奖励等内容,形成以评促建、以建促评的浓厚氛围。四是建立检查落实制度。各村要加大对农户庭院“门前三包”的检查力度,督促批评落后户,适当奖励先进户,确保“门前三包”制度见实效。

2、建立一支队伍。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在做好指导和服务的基础上,建立一支致力于村庄环境长效保洁和服务管理队伍。着力发挥五个群体作用:一是建立专职保洁队。主要负责公共区域的清洁打扫,定时、定点、定人对垃圾桶及垃圾集中堆放区负责清理。二是建立党员干部监督保洁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推行“门前三包”的模范带头作用,进行划区包干监督卫生。重点督促保洁人员及时清理“脏、乱、差”现象、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状况和督查妇女评星队上门入户评星是否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建立妇女保洁队。充分发挥在家“农嫂”这一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引导妇女参与村庄整治和保洁,当好宣传员、评星员和保洁员。组建以妇女骨干、女党员、女干部为主的庭院环境卫生保洁队。四是建立青年团员突击队。青年团员既是美化家园的生力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力量,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由各镇乡、街道团委负责组织发动,组建青年团员突击队,利用假期节日时间,负责清除村内牛皮癣、卫生死角、建筑垃圾等三大难题,同时不定期针对区块性、比较集中的脏、乱、差地块进行集中清理。五是建立雏鹰保洁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我的家园我美化”活动,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带动父母、亲戚共同参与村庄环境保洁行动。

3、设计一个载体。为营造村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精心设计一个创先争优的激励载体,充分调动在家妇女、学生、老年人等群体的参与积极性,促进村庄长效保洁。各镇乡(街道)、村必须设计一个“标准执行示范村”、“门前三包示范户”、“庭院美化示范户”等评比活动载体,庭院环境卫生评星队定期进行一次检查、评星、奖励、总结活动,并表彰奖励一批推广得力的先进典范,总结完善一批推广工作的经验做法,提炼形成一批推广工作的体制机制。

4、形成一项机制。着力构筑以“指导、督查、评比、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整体推进机制。一是增加下村指导频率。结合“一线工作法”,定期和不定期下村指导“门前三包”推广工作,每月下村数不少于4次。二是加大工作督查力度。以明察暗访的方式,督查各村是否制度上墙、人员落实、环境整洁等情况。邀请县人大、政协实地视察长效保洁管理成效。三是办好创优评比活动。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为目标,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形成你追我赶、共同促进的良好氛围。四是完善提升地方标准。做好年中、年末总结工作,通过实践经验积累,逐步完善提升地方标准,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服务标准的新标杆。

(二)注重四个结合,提升幸福美丽农村整体形象。

1、与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相结合。2011年底,我县环境整治村创建已全面完成,为巩固提升环境整治成果,必须推广以“门前三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长效管理机制。着重抓好“三个实现”工作:在庭院环境整治方面,实现农户内外门壁无污染积尘、无乱挂贴、无乱堆放杂物,无乱搭建、无杂草、无垃圾污物;在村内环境整治方面,实现无柴草堆、乱石堆、垃圾堆,全面拆除危险房屋、私搭棚屋、占道房屋,全面整治柴蓬基、旧宅基、粪坑基;在村庄周边整治方面,实现无倾倒物、田野无破烂棚屋、无农药瓶、无白色污染,主道两侧墙面无商业广告、无剥落或残破现象。

2、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既要使“门前三包”制度服务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时的环境保洁,又要使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时便利于“门前三包”制度的推广执行。在村庄“五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时,必然会影响村庄整体环境,通过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及时清理整治建设垃圾,长效保持村庄环境清洁。同时,在村庄建设基础设施时,注意建设材料的堆放管理,建设垃圾的集中堆放,垃圾清洁设施的规划等,能够更好的便利于“门前三包”制度的执行。

3、与中心村、小康村、靓丽带、精品带各项创建活动相结合。充分整合在示范创建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统筹规划、无缝衔接、整体推进,把推广“门前三包”工作有效融合到培育中心村、创建小康村、靓丽带、精品带等示范创建活动中。强化服务标准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示范创建活动要以全面推广“门前三包”为前提条件,实施一票否决制,为全面实现推广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4、与创建文明县城、卫生城镇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两城创建契机,结合“门前三包”推广工作,提升村民人文素质。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结合:一是将两创宣传工作与“门前三包”宣传工作相结合,借助两创宣传资源,善于植入“门前三包”宣传内容;二是将开展“迎大桥、讲文明、树新风——文明我行动”系列活动与推广“门前三包”工作相结合,借助两创活动平台,善于植入“门前三包”评比活动;三是将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与推广“门前三包”相结合,借助两创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将“门前三包”制度推广至城市经营主体,以“门前三包,门内达标”为要求,指导商店规范经营,全面改善街市形象。

三、落实保障

(一)强化领导,合力推进。建立“门前三包”推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推进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健全协调服务机制,建立分管领导联系一片区、联村干部指导一个村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联络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形成在服务中做好推进工作,在推进中提升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第3篇: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政府提出的建设“洁净、美丽、幸福”侨乡的总目标,按照建设美丽乡村、实施“四边三化”行动的总体部署,坚持开展综合整治,全面清理城乡河道,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不断改善高湖环境面貌,加快健全高湖镇河道保洁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不断改善高湖人居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双清”行动,全面完成镇区、村庄、河道和公路的垃圾清理,形成全镇上下齐抓共管,打一场垃圾歼灭战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战,使我镇环境卫生状况根本改观。到2014年底,高湖村民卫生意识明显增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完善。

三、主要任务

1、清理河道垃圾。重点清理沿公路、沿街道、沿河岸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废品,彻底清理打捞并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全面打捞河面废弃漂浮物。开展河道杂草秸秆清理工作,实施清障、清淤,清除河道障碍物。对村庄内池塘、水渠及时清理,改造完善水利设施,保持水体流动,恢复农村河道综合功能。加大水政管理力度,落实河道保洁和管护责任,禁止倾倒垃圾或丢弃其他废弃物,禁止直排生产、生活污水,建立河道的长效管理维护机制。

2、清理城乡垃圾。按照属地管理,各行政村、镇属各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垃圾清理工作。全面清理铁路、公路沿线乱堆乱放、工业废品、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枯草树叶,保持道路平整通畅、绿化带美观整齐、养护及时、管理规范。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妥善处置家畜圈养污水、粪便,全面清理污水坑、臭水沟。村庄周边田头地角、公共场地、房前屋后保持整洁,无卫生死角,垃圾全部进箱,箱外无垃圾堆放,垃圾确保及时清运。各行政村、镇属各部门要按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

四、进度安排

——集中整治阶段(2013年5月初)。组织全面开展“农村大扫除、河道大清理、污染大清查、堆放大整理”活动,组织清除村庄和国省道公路、铁路沿线、河道池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和乱堆乱放;对辖区河道开展全面排查,全面清理河道废弃漂浮物、病死动物、河中障碍物和沿岸垃圾,做到河沟清洁、河岸整洁;对农村污染源进行全面清查,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工商企业排污、规模养殖场等有效监管,实现“村无垃圾成堆、河无垃圾漂浮、沿线整洁有序、防污监管有力”的集中整治效果。

广泛宣传发动(4月16日—4月下旬)。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发动各基层组织、学校和社会群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清理河道清洁乡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使“双清”行动成为全镇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召开动员大会(5月3日)。召开全镇“双清”工作动员大会,具体布置全县“双清”工作。各行政村也相继召开动员大会,确保“双清”工作顺利实施。

双清行动日(5月3日)。全镇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垃圾大清理运动,各行政村、镇属各部门发动所有力量,党员干部带头,全员参与,彻底清理公路、河道、村庄、垃圾。联系村领导到联系的村蹲点,参与集中大清扫活动。

双清行动周(5月4—10日)。镇联系村领导到联系村巡查,协调解决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驻村干部到所驻的村督促指导双清工作,确保双清行动周结束时全镇环境卫生取得根本性的改观。双清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力量进行全面督查,对没有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的地段进行曝光,督促相关村落实整改,通过集中整治,全镇环境卫生取得根本性的改观。

——巩固提升阶段(2013年5月中旬-2014年9月)。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和“四边三化”行动的部署,以“水清、村洁、宜居”为目标,开展洁净家庭、洁净村庄、洁净乡镇创建,深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公路沿线堆放清理,建立“河道保洁”责任制,持续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巩固村庄卫生整治成果,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分点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模式,健全“村集体主导、保洁员负责、农户分区包干”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考评总结阶段(2014年10月-12月)。将“双清”行动纳入美丽乡村、“四边三化”行动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同步考核。

五、职责分工

镇纪委负责督查、通报工作。

村镇建设办负责牵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指导、定期检查、考核、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制定等工作;负责全镇河道保洁的监督检查,负责河道的清理、保洁,长效管理制度制定等工作。

镇社会事务办负责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制订卫生知识宣传方案,并配合做好宣传方案的落实工作;负责全镇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整洁家园”活动。

镇综治办负责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工作,配合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镇党政办负责制定“双清”工作宣传报道方案,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加大反面曝光力度。

镇经济发展办负责抓好工农业方面源污染防治和畜禽养殖排泄物污染防治,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做好畜禽养殖环节的动物防疫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负责建立以镇、村两级资金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分级负担的农村环卫经费投入机制。鼓励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出资出力支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镇妇联、共青团负责发动全县妇女、青年做好清洁家园活动。

行政村工作职责。负责做好所辖范围内村庄、河道、道路等的保洁和垃圾清理工作,做好卫生保洁制度的制定、落实、监督和管理工作;负责本村的垃圾收集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户集、村收”的管理机制,落实保洁责任,明确门前三包,建立保洁队伍,负责本村范围内的保洁、垃圾收集和清运。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双清”行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展“双清”日常工作。各行政村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或村民主任任组长,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并在“双清”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下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形成扎实推进“双清”行动的合力。镇联系村领导要到联系村督促指导“双清”工作。

2、加强宣传发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提高宣传频次,引导全民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舆论氛围,使保护环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大力宣传环境卫生工作的先进典型,曝光各类影响环境卫生的不良习俗和违法行为。

3、加强政策和资金保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调动各村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卫生保洁工作运行有序。组织发动干部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双清”行动。

第4篇: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范文

一年来,在省、**市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关心下,在市主要领导特别是在赵乐强副书记、周明涛副市长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指导、策划下,在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精心部署,扎实工作,有序推进,我市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市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进一步顺利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年来旧村改造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镇、村干部及群众的赞许。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年全市启动旧村改建和环境整治村158个,3年累计启动598个,超额完成省定5年启动370个村的任务数,达任务数的162%;完成**市3年任务总数261个村的229%。同时还整治了主要景观线67km。**年又有11个村被评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累计21个村);有12个村被评为**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累计24个村);有57个村被评为乐清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有105个村被评为**市级“村庄整治合格村”(累计214个村),有143个村被评为乐清市级“村庄整治合格村”(累计266个村)。近年来,我市分别连续获得浙江省“县级村庄整治建设工作优胜奖”和**市“千百工程”先进县市称号。实践表明,“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程是我市历史上范围最广、影响最深、效果最为明显、群众最欢迎的农村村庄整治建设活动,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龙头工程。

(一)注重组织协调,确保政策资金到位。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主动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谋,力促市委、市政府将“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程列入**年为民办实事的十大实事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建立了市领导挂钩联系旧村改造示范村、重点村等制度,市四套班子领导先后多次到各自联系的乡镇、村加强督查、指导和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村庄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大力支持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程,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政策资金到位。我们结合乐清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步伐的若干意见》,使各村建设有章可循。主要在用地政策、财力、规费减免、规划技术指标及审批手续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出台《乐清市旧村改造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积极落实旧村改造专项资金。**年全市总投入6.5亿元,其中乐清市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700万元,**市“千百工程”以奖代补资金228万元,省“千万工程”以奖代补资金246万元,乡镇投入5048万元,村级、社会资金投入5.778亿元。**年全市落实计划用地指标25亩,争取省专项用地指标27亩,共52亩。

(二)注重龙头带动,顺利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我们高度重视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把它作为指导村庄建设的依据和工作成败的关键。按照“撤并自然村、缩减行政村、加强中心村”的思路,指导各村分新建型、改造型、规划控制型三种基本类型因地制宜编制规划。在编制村庄规划时,我们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和城镇总体规划的衔接;同中心村集聚、周边村建设、山区村迁移和村庄撤并的结合;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协调,力求做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各改建村、整治村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编制规划,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确定不同建设规模和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实行一村一策,分类指导,切合实际搞建设。在我们与规划局的共同努力下,**年又完成了18个村的规划编制。目前已全部完成了全市应编制的498个村庄的规划编制任务。

(三)注重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指导各村抓好建设。

为面对面地帮助村里解决遇到的难题,理清建设思路,我们经常到村开展调研,进行现场指导。一年来,市旧村改造指挥部全体人员专题下乡解决问题30余人次,共累计下村调研、检查、指导工作800余人次。对需要机关部门单位协同解决的问题,我们及时邀请市领导到村进行现场办公,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专题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委员会报告旧村改造工作情况,得到市人大、市政协充分肯定。同时,我们加强对基层的宣传力度,通过组织下村调研、外出考察学习,召开镇村干部座谈会、业务培训会,设置村内宣传牌、宣传栏、新农村旗帜,开展图片巡回展出、举办知识竞赛、体育邀请赛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作。一年来,我们分别举办了2次乡镇分管领导、村镇办主任培训会,村干部业务培训2次。4月份,在市晨沐广场开展全市建设口法律、法规暨成果展览,积极宣传旧村改造有关政策法规;5月份在市政府宣传橱窗专题展出宣传;6月份制作了近50个展板到全市各乡镇巡回展出全市旧村改造建设成果。通过宣传,村民的建设意识大大提高,一些政府行为逐渐转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注重典型示范,有序推进村庄建设。

一年来,我们注重以示范引路、以点带面推进工作。狠抓了示范村建设,并做到点线结合、有序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北白象镇前西岑村、石帆镇前林村、岭底乡仰后村、虹桥镇溪西村、象阳镇四板桥村、淡溪镇黄塘村、柳市镇长虹村等10个省级示范村利用其示范效应,来带动和影响其他村庄开展建设。另外,如石帆镇前林村、白石镇凤凰村等镇边村有序地建设,来推动村容村貌的改变;乐成镇土墩塘村、南塘镇杨州村结合水利工程建设推动旧村改造;岭底乡张庄村、雁湖乡尚古山村等山老区村积极筹资开展村庄整治建设;虹桥镇溪西村以工业区建设推动改造建设;柳市镇长虹村、北白象镇白塔王村、樟湾村等镇中村通过改造建设商业区和商业店面开发,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湖雾镇外林村、岭底乡泉路村完善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来加快山区村向平原移民步伐;象阳镇四板桥村、淡溪镇黄塘村大力开展文化、体育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以精神文明建设来促进村庄的整体发展;白石镇岐元村、大荆镇大横浦村以办公综合楼的建设,强化基层组织的设施建设和推进民主管理工作。

(五)注重点线结合,整体推进整治建设。

一是由单个村庄向全乡镇推进。实施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中,注重丰富拓展旧村改造建设的内涵与外延,从单个村庄的改造建设或环境整治,扩大到连片整乡(镇)的改造建设或环境整治,对一般村实行先整治后改造,先单个村庄,后连片整乡(镇)进行,做到点线结合,片乡(镇)相连,整体推进。如黄华镇的金棚头村、华山村等9个村,天成乡的万泽后、万泽前等12个村;象阳镇四板桥村、田垟村等7个村的连片整治建设,这些村在当地乡镇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他村纷纷以这些村为榜样开展环境整治,推进了全乡镇的联片环境整治进程。现在已经推开联片整治的乡镇有天成乡、蒲岐镇、黄华镇、象阳镇等4个乡镇。二是开展多元整治。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对每个村提出“勤劳、自立、文明、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好生态休闲村、农家旅游观光村、文化特色村、卫生示范村、体育示范村等;**年共完成17个村的污水处理工程、开展23个乡镇试点、完成40个村的垃圾集中运输处理工程。同时狠抓“两沿线”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67公里的整治任务。三是做好“结合”文章。实施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程与“先锋工程”、“文明百村行动”、“万里清水河道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及“文明村”、“生态示范村”、“绿色示范村”、“文化示范村”、“卫生示范村”、“体育示范村”、“科普示范村”和“六城联创”等创建活动相结合,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六)注重建管并重,抓好长效管理。

村庄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整治是手段,管理是过程,只有通过经常性的管理,才能巩固整治成果,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长期得到实惠。我们在整治过程中一手抓整治建设,一手抓长效管理。2004年起在全市各改建村、整治村中开展了“星级村”评选活动,按照各村工程进展情况,分五个星级标准进行评选,并与市财政年度“以奖代补”资金挂钩。评选以年终实地检查考核为准,每年进行一次复评。对工作有进展,村容村貌长期保持整洁的村予以升级或保级,对工作松劲、整治成果倒退的村予以降级或退出星级村范围。**年度经过评选,现有四星级村10个,三星级村16个,二星级村76个,一星级村87个。通过该项活动,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既给村里一定的压力、动力,同时也鼓励、督促了各村的工作干劲,对村容村貌的保洁起到了长效管理作用。

(七)注重制度管理,抓好机关自身建设。

建立健全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守则》、《干部考勤与请销假制度》等工作制度,注重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的学习教育制度,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抓好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已通过市文明委的初步验收;出台优惠政策,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树立便民高效务实的政府形象。

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省、**市部门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做了一些工作,在村庄整治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与先进的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回顾**年的工作,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发展不平衡。一是受经济条件影响。由于我市东、西部地区经济状况差异带来建设档次不同;二是受乡镇、村干部的重视程度的影响。镇、村干部重视程度越高的,旧村改造建设进展就越快,反之则慢;三是受地域影响。镇边村开展快些,镇中村、边远村开展则慢些;四是受基础差异的影响,有些村自身基础条件较好的则快,基础差的则慢;五是部分村还存在“等、靠、要”思想。

(二)土地指标紧张,制约了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程开展。全市有12个改建村和68个环境整治村急需土地指标,因土地指标的缺少难以深度建设。

(三)资金紧缺。因村集体建设资金缺乏,难以承担村内公共项目建设和村民的房屋拆建投入,而且阻碍了有一定规模的上档次有深度的建设。从今年资金投入总体情况来看,全市总投入6.5亿元,绝大部分靠村级筹资取得,乡镇财政投入较少,市政府财政投入的1700万元“四两拨千斤”作用很大,但数额还远远不够(瑞安市每年财政投入2000万元、温岭市5000万元)。

(四)改建型村特别是四大集镇的镇中村的启动建设遇到资金、土地指标和政策性问题等等问题。

三、**年工作打算

**年是我市“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工程抓巩固、出成效的关键一年。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省“千万”、**市“千百”工程部署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按照以规划建设为龙头,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以环境整治为抓手,以政策措施为保障,全面推进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千村环境整治”工程和“清洁乡村行动”,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部门协作,加快建设步伐,不断改善我市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落实书记在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深入推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实际出发,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丰富内涵,提高水平,从点上推向面上,从面上引向深入,全面推进“八化整治”,建成一批具有鲜明乐清特色、代表乐清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全面小康的农村新社区,更好地发挥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

(二)抓农村新社区建设,提高示范水平。对已有的示范村提出更高要求,按照省农办“八策兴村”的思路(即科学规划建村、特色产业富村、环境整治美村、科技教育强村、先进文化进村、改革开放活村、民主法制治村、时代先锋带村),建成一批具有鲜明乐清特色、代表乐清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全面小康的农村新社区,使其真正起到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带头作用。今年要启动乐成镇吴岙等35个村的新社区建设试点。

(三)积极编制农村布点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及房屋结构设计,充分体现农村建筑特色。搞好一个乡镇的垃圾集中处理场所、40个村的垃圾收集场所、20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南塘镇的赤膊屋治理;对已列入改造计划的村积极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即整治畜禽粪便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垃圾固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河沟池塘污染和提高农村绿化水平,促进我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明显好转。

(四)实行分类指导,确保各乡镇建设进度平衡。因村制宜,对镇中村实行以改建为主兼顾环境整治,对镇边村实行先整治后改造,对边远村及山区、海岛村实行以环境整治为主,围绕特色做文章,抓好强村作示范,主攻薄弱环节促平衡;同时指导各乡镇实行村庄之间整体连片建设,做到点线结合,以点成线,联片推进。

(五)着重抓好省、**市和本市全面小康示范村和重点村的建设工作。实施柳市垟心、翁垟后西门、北白象前程等3个村的旧村改建,启动80个村的环境整治,启动北白象前西岑、樟湾、桥下、石帆前林、柳市垟心、长虹、虹桥溪西、溪淡黄塘等8个村的旧村改造试点;抓好30个村的“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完成10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力争将70个村通过**市“村庄整治合格村”考核验收,90个村通过乐清市“村庄整治合格村”验收;争取创建7个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8个**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2个本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给我市的各项工作任务。

(六)抓好连片整治。启动和实施天成乡、黄华镇、象阳镇、磐石镇、蒲岐镇、南岳镇、南塘镇、岭底乡等8个乡镇的全镇(乡)连片环境整治试点,完成1个乡镇的连片整治,以面带片整体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不断提升农村整体环境,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七)积极做好横向联系和协调工作,协助做好特色村创建。加强与生态市建设、“先锋工程”建设、“文明百村行动”、“万里清水河道”、“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相结合;协助做好“文明村”、“生态村”、“卫生村”、“体育村”、“文化村”、“民主法制村”、“科普村”等特色村创建,及与“六城联创”、“两沿”整治与“五口”改造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第5篇: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范文

一是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制,实现全区村级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二是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和提升环境建设管理水平;三是大力实施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努力在生态环境、视觉效果上有明显改善。

二、重点工作

(一)着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一是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清扫网。各村(居)按照每150户配备1名清扫保洁人员的要求,全面落实一日两清扫、全天候保洁和垃圾日产日清的卫生清扫保洁机制。二是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网。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机制,完善主干道路垃圾箱和村庄垃圾池(房)等环卫基础设施,各户实行垃圾袋装化并定点投放,各村安排专人每日收集并送往开发区中转站。三是完善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网。6月底前,开发区力争配备1辆密闭式垃圾运输车和一定数量的垃圾收集车。9月底前,建有1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配备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厕,并有专人将垃圾及时转运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建立日常洒水降尘机制,提高道路清洁度。进一步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督查机制,做到周有检查、月有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日常化、长效化。

(二)着力推进农村违法建房整治工程。大力开展农民违法建房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县指导、乡镇负责、村为主”的工作机制,重点整治违规违法用地和乱占乱建行为。建立健全违法建设巡查控管和拆除机制,对乱占乱建做到发现一,制止一起,处理一起;同时要对历史遗留的违法建设摸底调查后登记造册,制定拆除计划并按期予以拆除。对制止不力和报告不及时,村辖区范围一年内新增违法建设达到一定面积的,按照《县城乡违法建设监管查处若干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农民建房全程跟踪管理,坚决制止未批先建、批少建多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抓紧编制完善开发区住宅建设规划,加快安置点建设。6月底前全面完成。

(三)着力推进城乡绿化改造工程。一是主出入口、主次干道、区内公共绿化空间,开发区绿化要在增绿量、上档次、造精品上下功夫,形成一路一景,单位庭院和厂区内现有空地要适当进行绿化。二是栽植生长快、成活率高的树木为主,做好路旁、村旁、屋旁、河旁绿化工作,大力提高开发区绿化水平;新村和旧村整治居民点以及有条件的村房前屋后实施景观绿地改造,进一步改善村的绿化环境。

(四)着力推进城乡面貌改善工程。开展交通干道沿线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拆除沿路乱搭乱建、非法广告牌匾、污损的牌匾及建筑物上影响市容观瞻的附着物;全面清理沿路乱堆乱放、乱披乱挂等行为和道路两侧杂草,整治规范沿线废品收购点,对过境道路两侧有碍观瞻的破旧房屋粉刷出新,对沿线破旧护栏进行刷新改造,对破损路面及时修复;完善县乡道路交通标志线和指示牌,加大对违章行驶、乱停乱放、车辆超载超限及抛洒滴漏等现象的整治力度,切实改善主要交通干道的交通秩序。

(五)着力推进农村水源治理工程。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建设。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准备阶段(5月下旬)

开发区管委会召开“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村(居)按照动员大会精神,结合各自实际,明确整治内容,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具体方案。

(二)集中整治阶段(5月下旬—2011年3月底)

主要任务是按照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着力解决开发区环境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彻底改善交通干道、村(居)出入口、河沟池塘及村庄环境卫生面貌。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4月初—2011年5月底)

主要任务是检查验收、巩固成果、总结经验、建章立制,探索建立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第6篇: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范文

如今看到这一切,你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路面枯叶零落、路边杂物成堆、塘里死水发臭的情景,而使这一切重新焕发生机的,是江山市大桥镇人大的持续监督。

积极参与,找回“美丽”

2013年7月,江山市全面启动以“清洁家园、清理河道”为主题的“双清”行动。大桥镇组织了15支专业清洁队、5000多名义工,投入清河道、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和关停污染源的行动中,镇村及河道周边的环境很快变了样。然而,行动一结束,没过多久,河道与街巷的“脏、乱、差”问题又有抬头迹象。

“生态环境不是抓给上面看的,靠专业清理队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大桥镇人大副主席毛英祥坐不住了,“省里作出‘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大桥镇人大不仅要拍手,更要动手,要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一起投身这场治污治水的攻坚战!”

2014年5月,大桥镇人大借助全省上下开展“五水共治”的契机,组织50多名镇人大代表,深入各村、各条河道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既总结了本镇在治污治水过程中的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反映了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也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建议。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门开通工作信箱征求代表意见,及时采纳了一批高质量、可操作的“金点子”,如各村各户卫生责任区门前“三包”制度、定期开展全镇清洁劳动竞赛、定期开展各村卫生交叉检查互评等。

6月的一天清晨,大桥镇政府公告栏边围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什么。原来是上个月的各村环境卫生评比排名结果出炉,每个村的得分情况、扣分说明、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整改意见都公之于众。据了解,根据代表建议,大桥镇人大每月都要组织部分代表开展一次这样的考核督查,对15个村和2条主要河溪卫生情况进行考察评分。评分结果除了在镇公告栏里张榜公示外,还以“大桥信息”形式发至各村进行通报,大桥镇党委、政府也据此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

不难看出,代表们的这些“金点子”不仅投入少,且立竿见影。大桥镇在当月的江山市卫生检查评比中,从原先的第十一名跃升至第二名,大大激发了广大代表参与治污治水的热情。

跟踪督办,留住“美丽”

乡镇人大代表来自不同行业,大部分工作都比较忙,而治污治水又是一项周期长、投入多、任务重的工作,如果缺乏长效的监督机制,稍一放松就会前功尽弃。为确保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从去年5月份开始,大桥镇人大就决定对治污治水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行“代表包案”制,要求每位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和部分人大代表每人认领一个项目,并对该项目实施跟踪监督、一抓到底,直至问题解决。

镇人大代表王仙月自项目督办包案机制启动后,主动认领了自己提出的《保洁员统一配备并纳入职业化规范化管理项目》。“当初提出这个建议,也是因为走访发现很多村都没有配备保洁员,即使有也普遍存在待遇低、职责无、考核缺等问题。刚接手督查,也确实碰到不少困难,村里怕花钱不支持,保洁员嫌管理苛刻不配合,但我想万事开头难,既然我认领了任务,我就要负责到底。”领受这份重任后,王仙月时不时开着车到本镇各村的大路小道上寻访保洁员,了解他们的作息时间、工资待遇及发放情况,并一一记录他们提出的意见建议。

第7篇: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支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创建“洁化、序化、美化、绿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从家庭做起,改变生活陋习,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达到庭院美、室内美、景色美、生活美、村庄美等“五美”的目标和庭院净、居家净、厕所净、畜舍净、仪表净的“五净”要求,带动美丽村屯、美丽乡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合力共建。各村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村屯、农户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各村级妇联要积极组织广大妇女整治庭院、清扫室内外卫生,推动村组搞好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工作。

坚持农民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发挥好妇女的独特作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开展以“五美”“五净”为标准的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强化农民的生态环保理念,引导绿色发展、清洁生产、绿色出行,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家风引领。引导广大农民学文化、爱科学、移风易俗,摒弃天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带动家庭成员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守望相助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坚持效益双赢。开展庭院经济、庭院保洁、庭院美化、庭院文化,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培育“美丽经济”。将美丽乡村农户庭院建设成为乡村旅游的景点、农民增收致富的平台、农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坚持探索创新。要将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中协调运作。突出地域特点,在实践中探索,加强创建工作研究,善于挖掘创新体制机制的经验做法,加大总结、推广和宣传力度,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三、创建目标

2020年全镇计划创建美丽庭院625户、干净人家930户,共1555户。

四、实施步骤

(一)制定创建计划(3月1日-4月30日)。根据各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年度工作推进情况,制定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计划,并及时将任务指标分解到各村。

(二)落实创建措施(5月1日-8月31日)。充分利用有效的建设时间,开展家庭环境集中整治,清理庭院杂物,彻底消灭卫生死角,完善基础设施,引导广大农民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实现庭院序化、美化和绿化目标。

(三)开展创建评选(9月1日-9月30日)。各乡镇要集中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认真制定评选验收办法,严格按步骤实施,坚持标准,公平公正公开。于9月15日前,镇督促各村将过程性资料归档留存,同时备份一份到镇集中归档备查,并将年度评选创建结果报县妇联。9月30日前,完成挂牌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各村要切实加强评选创建工作组织领导,组织专门力量认真抓好实施。各村要积极工作,围绕创建目标,加强组织,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确保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第8篇: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2015年1月31日―2月3日,我随县农业农村工作考察团一行赴山西省运城市参观考察了4天时间,所到之处农业产业发展、德孝文化弘扬,令人震撼,特别是农村环境整治、环境保护力度之大,投入之高、效果之好尤为触动人心,可谓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尤其是对农村环境的影响,诸如农村“脏、乱、差”现象,农业面源污染、饮用水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畜禽养殖污染以及村庄小作坊加工污染等问题日趋突出。直接影响农村生产生活质量和农民健康安全。

一、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受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牲畜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气体的影响,导致农村的生活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我们可以做一个数据的推算,假如我们按每人每天产生0.65kg生活垃圾和0.8kg生活废水为标准进行计算,每天就会有将近大量生活垃圾和废水散布在农村各地,并且在散布的过程得到有效处理的占据极少数,这些垃圾和废水将直接对我国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重大的影响。同时,再加上农村所养殖的牛、马、猪、羊等家禽,每天可产生的废弃物则更多,并且大部分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畜禽粪便任意堆放和排放的现象凸显严重,所以,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存在很多问题。

(二)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是为了单方面追求农作物产量,无节制的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对农村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农村农民使用化肥的数量高达四千万吨,甚至一些农业耕地比较多的地区化肥使用量超过了使用的安全上限。同时,一些农民为了节省劳动力,使用大量的农药在自家的农作物当中,在对农药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对农药的利用效率认识严重不足,会有将近70%的农药残留在农田中,从而对农作物、土壤、水资源以及空气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三)农村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乡镇的矿山开采、钢厂、铁厂等各种项目也逐渐兴起,造成了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等向农村转移,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特别是分布在我区乡镇的一些小企业和采矿企业、城镇的小餐饮等,由于分散比较隐蔽,采用的设备又相对简陋,再加上没有精湛的工艺和技术,导致因企业生产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难以得到合理的监管和治理,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的恶化。

(四)农村居民的生态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受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再加上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相对低下,使得农村居民从其本身的思想意识里就没有对生态环境产生足够的重视,乱砍乱伐、过渡开采等多种现象频繁发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此外,由于农民生态意识的淡薄,对保护生态环境漠不关心,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秸秆焚烧等现象屡禁不止,造成了环境污染程度的进一步加剧。而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程,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所以,这就在一定程度需要加强对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争取使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和农村环境的建议

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故提出加强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工用的几点建议:

1、制定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应将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及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纳入规划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建设进程。如加强农村的垃圾回收设施建设,包括田间垃圾如废旧的农药瓶、塑料袋等的集中与回收。采用科学、生态的方法处理农村的生产、生活垃圾。

2、继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力度,加快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因地制宜扶持多种形式的秸秆收集、加工、贮存,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屡禁不止的问题,把好事做好、做到位。大力推进农用薄膜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强化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安全管理。对招商引资项目要首先做好环境评估工作,对现有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引导其转型升级或停产。

3、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现代农业、最大限度减少农药、化肥施用,积极推广有机肥使用,努力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和国家生态绿色低碳环保示范县,根本上达到治污减排、改善生态、保障安全之目标。

4、建立农村环保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对废弃物危害的防范意识、处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良好风尚。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中来,形成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良好局面。

5、健全乡村生活垃圾管理制度。依法明确农村居民、乡镇管理部门在垃圾的收集、清运、贮存、处置过程中的责任和分工。形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实施有目标,项目落实有责任的工作格局;全民总动员,形成大家共同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6、加强指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采取一系列长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措施应包括:推动农民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如推动禽畜养殖由分散养殖转向集中的大型养殖场养殖,引导小微养殖企业进行粪便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等;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秸秆制气等清洁能源;通过设立专门的卫生保洁员、收取环境卫生清洁费等措施,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总之,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三者协调统一,统筹规划,共同发展,才能构建区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对其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和措施,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大对生态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农村营造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和谐生活环境。

[1]董爱霞,张红亮.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路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01).

第9篇:乡镇村庄清洁行动总结范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城乡一体发展工作会议暨五水共治工作动员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区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去年我区城乡一体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待会,俞雷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两方面意见。

一、2013年城乡一体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回顾

2013年,我区按照"五强化五提升"(强化产城联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强化基础设施,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强化公共服务,提升民生发展水平;强化管理创新,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强化配套改革,提升制度保障水平)的总体要求,着力抓好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农村改革等五方面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去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05元,增长12.1%,增速连续第六年超过城镇居民,新农村建设延续了持续向好、加快发展的态势,新一轮城乡一体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向纵深推进、开局良好。

一是美丽乡村建设有新进展。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各项任务,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区创建技术核查。全面实施"四边三化"专项行动,新增平原绿化面积2100亩,创建省、市级森林村庄10个。有效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5条河道"一河一策"整治和92家畜禽养殖场整治,建成10公里生态河道和7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环卫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22个村实行村庄保洁绩效评估。启动乡村休闲线、山水人文线、都市农业线等三条精品线的规划建设,完成了半浦村、安山村、毛岙村等精品村项目建设,创建市级全面小康村2个、中心村和特色村各1个。

二是现代农业发展有新成效。克服了六十年一遇的干旱和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万亩粮食、万亩水果、万亩盆景"等三大产业基地稳步提升,大鲵养殖精品园、进口果蔬精品园、特色农业精品园等三大精品园建设加快,海水产品、奶制品、粮制品等三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壮大,新增4家规范化、1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水利建设抓紧实施,全年完成水利投资4.48亿元,姚**堤、姚**排、中横河整治等水利项目加快建设,绿艳合作社、绿荟合作社的"智慧水利"示范项目作用明显。北山游步道全程贯通,顺利通过省旅游经济强区复核。

三是农民生活品质有新改善。农房"两改"加紧实施,新开工农民集中居住小区52.3万平方米,竣工102.2万平方米。惠贞和实验两大教育集团成功组建,##外国语学校建成投用。##市妇儿医院北部院区试运行,社区卫生站(村卫生室)人员纳入基层卫技人员三年教育培训体系。**敬老院建设完成,##慈孝乐园开工,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家。第五届中华慈孝节成功举办,首批6个农村文化礼堂建成使用,成功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区。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庄桥客运站建成投用,机场路北延等道路通车,高速公路##连接线和北外环快速路加快建设,新建农村联网公路2.9公里。

四是城乡融合程度有新提升。探索建立股份经济合作制退出机制,完成了邵家股份经济合作社首例终止试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获得了浙江省"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优秀区称号。提高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标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待遇、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低保标准,推进城乡各类保险制度转换衔接,新增550名被征地养老保险人员转入基本养老保险,已有3.5万余名参合人员转入居民医保。推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农村社区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继续推进,惠及农户2400余户,"房票"质押贷款累计发放突破亿元。

五是基层基础建设有新加强。村级组织换届全面完成,村级领导班子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深入开展"争当领头雁、推动新发展"专项行动,村(社区)班子执行力不断提升。探索推广"阳光村务"、村民理事"1+4"模式等村级民主管理创新举措,成功创建浙江省村级"三资"管理规范化区。试水农民集中居住小区自住物业管理,已有5个小区进入实质性试点阶段。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启动了人口结构优化提升专项行动。出台了九方面的经济欠发达村扶持政策,村级可用收入稳步增长。慈城卫星城改革成效显着,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在全市卫星城中排名靠前。

过去一年我区城乡一体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农村群众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所有参与和支持我区城乡一体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城乡一体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例如:城乡一体的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城市管理向农村延伸的力度有待加强;建设国家级生态区的任务十分紧迫,水环境等农村整治工作有待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城乡融合的创新举措还不够深入,等等。这些问题和困难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思考,努力解决。

二、2014年城乡一体发展和"五水共治"主要任务

2014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省委、市委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的攻坚之年。今年我区城乡一体发展和"五水共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会议精神,围绕新一轮城乡一体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和"五水共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区委八届五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结合十大专项改革和十大专项行动,以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以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创建国家级生态区为抓手,以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工作作风为保障,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方式、村庄建设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和基层治理方式转变,加快构建美丽品质新##。

实现今年城乡一体发展和"五水共治"工作的目标要求,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统筹城乡发展

1、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事业多元化投入发展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公共服务。做大做强实验、惠贞两大教育局团,加快湾头小学建设,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积极创建省教育现代化达标区。推进市、区分级诊疗新模式,提升妇儿医院北部院区服务能力,启动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建工程,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覆盖。新建9家农村文化礼堂,同步做好日常管理、文化培训等工作。继续办好中华慈孝节和"星期六·相约老外滩"系列活动。

2、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完善城乡就业创业扶持机制,新增就业岗位8000个,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5000人,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继续做好"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等农村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工作,帮助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就业。做好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衔接工作,推进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平,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加快##慈孝乐园建设,完善提升"虚拟养老院"、"智慧养老"等居家养老模式,积极打造"恰如家"养老助残品牌。

3、统筹城乡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乡一体的交通客运网建设水平,完成火车北站新货场和高速公路##连接线二期南北向(##段)建设,争取完成铁路货运北环线##段、**西路三期、水尚阑珊东侧路等项目。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提高"村村通"道路等级,完善村庄内部路网结构。今年建成农村联网公路?公里。

(二)五水共治工作。

1、污水治理。坚持"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抓紧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整治三年计划,分解落实年度任务。开展污水管网建设专项行动,结合路网布局推进污水大管网和排水网管建设,加快集镇的截污纳管治理,启动连接北污水厂管网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今年要启动英雄水库上游4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大对企业排污的监管,严禁污水直排内河项目落地,对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

2、防洪排涝。落实省、市"治水强基"的决策部署,加快骨干防洪治涝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姚**堤慈城段、姚**排主体工程、中横河一期整治工程,启动慈江大闸、支援闸、慈江龚冯段堤防新建工程和孔浦大闸改建、##大河农村段整治工程。开展灾后水毁工程修复工作,确保汛期行洪安全。加强水库、山塘、水闸的除险加固工作,全面整治小山塘2座。全年计划完成水利投资3亿元。

3、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河道疏浚、清障拆违、动态保洁、河岸绿化为主的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落实重点河道"河长制",有效治理胡家河、茅家河等25条河道。抓好内河水质提升工程,制定提水换水计划,保障城乡水质清洁。推进畜禽养殖专项整治,加大对庄桥街道、洪塘街道和英雄水库上游等区域畜禽养殖场的关拆力度,力争年内实现禁养区内畜禽"零养殖"。加强对限养区的环境执法,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三)美丽乡村建设。

1、美丽乡村建设。启动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区创建工作,完善相关区域规划。全面建设乡村休闲线,启动塘民村整村整治,推进**村农房建设,提升安山村村庄管理水平。开展山水人文线和都市农业线规划工作,实施毛岙村小公园二期建设,充实半浦村古建筑内涵,完成南联村绿色休闲长廊项目。加快建设中心村、特色村、全面小康村,加强产业培育和引进,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2、"四边三化"专项行动。围绕国家级生态区创建目标,开展"四边三化"专项行动。今年重点是要完成高速公路##连接线、北外环、61省道、妙金线和杭甬客专、萧甬铁路沿线三化任务,建立城乡河道长效保洁管理制度,矿山治理率达到100%,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60%。大力建设"森林##",依托保国寺荪湖度假区、北山游步道、慈城古县城、姚江**绿化带、慈江绿带等资源,打造生态景观线。全年新增绿化面积800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个、市级森林村庄7个。

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实施无违建河道、道路、区域等创建活动,杜绝新增违章,争取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完善农村卫生保洁机制,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绩效考核全覆盖,实现"一把扫帚扫城乡"。严格控制矿山、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规范建筑工地施工,加大渣土运输污染查处力度,加强道路洒水、保洁和绿化带冲洗。

(四)现代农业发展

1、特色农业基地。进一步提升粮食、盆景、水果三大万亩产业基地,提高建设档次、科技应用水平和亩均产出效益,不断提升我区农业的的产业竞争力。继续推进大鲵生态养殖、进口果蔬、特色农业等精品园建设,努力成为全市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和都市农业圈中的亮点。大力推行"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2、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土地流转集中化,完善街道(镇)、村流转平台,促进土地流转由短期向长期流转、永久流转转变;由分散小规模流转向集中连片流转转变;由农户自发流转向规范化、市场化流转转变。今年土地流转率达到?%以上。推动经营主体新型化,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土地股份合作,扶持一批具有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粮制品、海水产品、奶制品等三大品牌。推动农业服务社会化,加强农技推广推广队伍,引导社会力量组建农业经营性专业服务公司,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便利高效的生产经营服务。

3、都市休闲。重新评定"都市田园新十景"、重新编制农家乐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兼具健身、养生、垂钓、采摘、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农家乐示范基地(户)和农家客栈(民宿),加快形成富有特色的农业休闲旅游业布局。启动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整合慈城古县城、绿野山庄等旅游资源,保国寺-荪湖区块积极争创省级旅游渡假区。北山游步道努力成为省级休闲运动基地,引进企业化运作,引导周边农民发展休闲相关产业。

(五)农村各项改革

1、农房"两改"。加快推进农村住房集中改建,今年要有湾头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包家村旧村改造安置房等115万平方米保障房完成竣工验收。继续推进4个农村住房制度改革村,重点帮助解决资**衡、政策执行等实际问题。研究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跨村流转政策,促进农民向中心村集中居住。

2、夹心村、保留村整治专项改革。调整完善全区村庄布点规划,明确夹心村、保留村整治范围,并实行"一村一规划"。今年每个涉农街道、镇都要明确1-2个试点村,开展"一户多宅"清理,推进危旧房整治和梳理式改造,盘活存量土地;开展自然村、空心村的撤并,下决心解决村庄布局"低、小、散"和基础设施投入不经济、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探索建设村级廉租房和老年房试点,试行"先租后买"等人性化政策,逐步解决无房户和大龄未婚青年居住问题。

3、农村股份制改革。研究形成股份合作制深化改革的指导性意见,探索股权入股经济组织的新机制,实施股份经济合作社规范管理、项目公司化以及平稳退出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创新农民股份收益处置办法。今年要有更多的试点村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4、慈城卫星城建设。推动慈城镇成为##市新一轮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乡镇。古县城保护开发完成业态规划,推进风貌协调和业态更新。新城建设要发挥卫星城体制优势,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增强以镇带村的发展能力。落实经济欠发达村扶持政策,切实提高其自身"造血"功能。

(六)农村社会治理

1、农村社区化管理体制专项改革。进一步完善撤村建居工作相关政策,按照成熟一个拆建一个的原则,今年对10个行政村实行撤村建居。加强农民安置社区管理,试行农民安置社区自主物业管理,建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系会议制度,探索居委会负责人列席业委会会议、业委会主任和物业公司经理在居委会挂职的"交叉任职"机制,加强社区特色文化培育,努力形成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位一体的治理新模式。加强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加快行政村经济管理职能与社会服务职能的分离。

2、基层民主建设。继续开展村(社区)书记主任"领头雁"评选,调整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村级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完善并推广村民理事民主管理机制,建立责权明晰、衔接配套、运转有效的村级民主监督机制,不断提升农村基层自治与民主管理水平。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从事后管理向事前、事中监管转变、从抓结果向抓过程转变、从抓费用支出向抓集体合同收入转变,确保集体资产安全,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3、城市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参照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推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向农村延伸。整合职能,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农村在城市管理、环卫保洁、社会治安等方面实现与城区同等的管理服务。深化执法勤务制度改革,开展街面巡控保序行动。积极创建"民生城管",努力清除"六小十问题"(部分路面脏乱差、道路积水、盲道侵占、车辆无序停放、占道经营、渣土车违规拉运、绿化带失管、绿篱缺失等十问题)。初步选址在西邵村新建转运站,开展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加强建筑渣土专项整治,努力实现管理无盲区、时段无断档、昼夜无差异、常态无回潮的"四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