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像数字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无线传输;图像质量;电磁波;衰落
1.引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利用图像信息采集的扫描技术,对相关图像信息进行模拟化处理,然后把连续色调的模拟图像转变成电子信号,经采样量化后转换成数字影像,即图像的数字化处理。
当模拟视频技术与现代无线网络视频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并基于图像的数字化以及压缩加密、实时控制、无线网络通信传输等技术,将模拟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数字化并压缩加密后,通过编解码器、无线网络传输,用户就可以观看实时图像。但是,经过传输的数字化实时图像够清楚吗?即数字化图像无线传输的图像质量。
1.电磁波传输中影响因素
建筑物、树木、车辆等对无线方式传播中的电磁波有相当的障碍作用。在遇到上述障碍物后发射的电磁波会发生衍射、反射或散射等现象,接收机端接收到的信号,因此而叠加了各种各样的干扰信号,造成了许多影响:
⑴在超过很多倍波一长的距离的情况下,远场平均功率会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它减少的速率应大于d2。
⑵在同样超过很多倍波长的相对远距离的情况下,实际接收功率会在平均功率上下随机变化。此时,一个很不错的近似假设就是功率以分贝(dB)为单位,服从均值为平均功率的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数位方差在6dB到IOdB范围内。此时得到的功率概率分布就会被称为对数正态分布。这两个影响实际接收功率和远场平均功率,一般表现的为在相对远的距离下大尺度衰落发生的变化。
⑶在距离很近时,在波长的范围内可以测得的信号将会大幅度变化。对于在移动的接收机,小距离内信号发生的较大变化是快速发生的信号的变化,信号的变化速率与接收机的移动速率为正比例关系。此种小尺度的信号变化,是由于多路的接收信号合并而成的有益或有害的相位干扰造成的,此种现象涉及到了多径衰落。
2.电磁波信号阴影衰落
2.1信号阴影衰落与原因
⑴信号阴影衰落
建筑物、树林、山丘等大型物会阻挡、障碍电磁波的传播路径,会造成起伏的电磁波,造成电波大片的阴影区域,使得信号的场强中值缓慢变化,从而引起衰落。被称为阴影慢衰落。气象状况的改变,使得途径的电波折射系数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造成同一地点的接收信号场强中值也可能随时变化。由于在陆地的移动通信中信号场强中值随时间的改变会远小于因地形引起的慢变化,因此,通常会忽略。
阴影衰落反映的是在中等范围内,波长量级为数百的接收电平均值变化而引起的损耗,其通常遵从对数正态分布。
⑵ 慢衰落主要原因:①路径损耗;②由于障碍物的阻挡产生的电磁波阴影区;③与移动台和障碍物的相对速度、电磁波工作频率、天气的变化等有关。
2.2路径损耗与多径衰落
⑴路径损耗
路径损耗系指在接收和发射之间的传播环境所引入的损耗量。损耗在电磁波在空气中传输时发生,原因是由于空气会对信号产生过滤作用,特定的电磁频率可能会被空气障碍,产生过滤或完全阻塞现象。大尺度路径损耗是指有效发射功率与平均接收功率的差值,是用来测定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信号平均衰落。其衰落模型主要有布灵顿模型、自由空间模型和EgLi模型等。
⑵多径衰落
瑞利衰落信道是一种无线电信号在传播环境中衰落的统计模型。此种模型是假设信号在通过了无线信道之后,其信号的幅度会是随机的,此种现象即“衰落”。此信道模型可以描述由对流层和电离层反射的短波信道和有密集建筑物的城市环境。
在无线通信环境中,经过折射、散射、反射等多种路径传播的电磁波到达接收机后,其总信号强度将服从瑞利分布。同时又因为接收机移动和其他的原因,信号相位和强度等等特性又有起伏变化。若接收到的信号之中除经折射、散射、反射等方式传来的信号之外,还有从发射机直接传送到接收机的信号,则总信号强度将服从莱斯分布。
多路信号传送到接收机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有先后,也就是有相对的时间延迟。若这些相对时延远远小于一个字符的时间,多路信号基本不会造成字符间的干扰。此种信道的频率响应在有用频段内由于是平坦的,此种衰落被称为平坦衰落。
与之相反,如果多路信号间的相对时延与一个字符的时间相比较不能被忽略,则当多路信号相互迭加时,不同时间的字符就将被重叠在一起,这样就会造成符号间干扰。此种信道的频率响应在有用频段内由于是不平坦的,此种衰落被称为频率选择性衰落。
慢与快衰落,常指的是信号与一个字符时间相比较其变化的快慢。若在一个字符的时间里,信号变化不大,则可认为是慢衰落。相反,若在一个字符的时间里,信号存在明显变化,则可认为是快衰落。
对于存在了能够散射无线电信号的大量障碍物,这样的无线传播环境能够被瑞利衰落有效的描述。若在传播环境中有足够多的散射,那么激励信号被接收机接收后会表现为多个独立的随机变量叠加的方式。
若是此散射信道之中没有主要的信号分量,这一条件通常是特指没有直射信号,那么可以得到此过程的均值为0,并且相位服从[0,2p]的均匀分布。即是信道响应的包络或是能量将服从瑞利分布。若是信道中有主要分量,如直射信号,那么信道响应的包络将服从莱斯分布,而相对应的信道模型即为莱斯衰落信道。
通常会将信道增益用等效基带信号来表示,即用一个复数来表示信道的相位和幅度特性。即瑞利衰落就能够用此种复数来表示,其实部和虚部将服从均值为零的独立分布高斯过程。
接收端和发射端间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与信道衰落的快慢相关。这种相对运导致了接收信号多普勒频移效应。例如一瑞利衰落信道其多普勒频移的最大分别是l0Hz和100Hz,载波频率GSM1800MHz,它相对应的移动速度分别是6km/h和60km/h。须特别注意的是信号“深衰落”的现象,此时的信号能量衰减可达数千倍,即是30-40dB。
3.数字化图像无线视频传输的影响
因为衰落现象造成了无线网络的带宽与频率资源更为有限,所能达到的带宽远低于有线网络。由于公共移动通信网络其单个终端的有效带宽相当有限,往往需要同时承载语音、数据等传输业务,高带宽的视频监控数据易发生丢包,而且可用带宽经常发生波动。无线信道的误码率比较高。特别是当终端设备处于移动状态时,可用带宽和误码率指标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此必将影响视频图像的传输质量。
4.减少传输对图像质量影响的方法
4.1录像文件质量
录像本身文件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采集信号时,主要关注的是源视频采集和被测视频采集的无线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录像文件质量。
①将制作好的AVI格式的视频源在测试计算机上存成相应的文件名及存在相应的路径上。
②将制作好的视频源通过DVD播放机输出到W-NVS的输入端,然后由W-NVS编码后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发送到其接收服务器上,再通过其管理软件进行录像采集,录像格式应设定为AVI格式,将有用的视频保留下来并存成已设定好的文件名。
4.2分辨力、分辨率、峰值信噪比和帧率
视频分辨力是对一帧等宽黑白相间的线条图像,能分辨其黑白线条最小宽度的能力。对于分辨力的测试主要是依靠测试人员主观的判断,因此,必须要由测试人员观察得到。
分辨率是一帧图像能被人眼分辨出的像素数。表示经过W-NVS编码-传输-解码后视频的清晰度,反映了是否有像素丢失的情况。
峰值信噪比是参考视频的数字信号在压缩前的信号能量与对其进行压缩一解压后失真视频的数字信号的能量之比。其数值表示了在此过程中视频被加入了多少噪声,与源视频文件相比的色彩还原性,有无失真等情况。
帧率指图像序列中每秒所包含的图像帧数。此测试指标能够反映经W-NVS传输后得到的视频的连续性,是否存在丢帧的现象。
4.3设计、制作视频源与测试软件
由于没有成型的视频源,需要分别制作相应的视频源以完成对其的测试工作,即:a.分辨力视频源;b.分辨率及帧率视频源;c.峰值信噪比视频源。在视频测试图设计完成后进行合成。
测试软件设计主要有:视频预处理、帧率测试、分辨率测试、峰值信噪比的测试等。
参考文献
[1]陶磊.无线网络视频传输图像质量评估系统.北京邮电大学,2012.05.01.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 平面设计 图形图像格式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和平面设计中,图形图像的应用是最广泛的。教学工作包括写教案、出试卷、绘制挂图等,写教学论文,PPT课件、FLASH动画和视频制作中,都离不开图形图像的应用。所以图形图像的处理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制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一、图形图像的常用格式
一般来说,图形文件对应的是矢量图,而图像文件对应的是位图,又称为点阵图。
矢量图用数学的向量方式来记录图形内容,图形以线条和色块为主。由于矢量图形可通过公式计算获得,所以矢量图形文件体积一般较小。矢量图形与分辨率无关,可以将它缩放到任意大小和以任意分辨率在输出设备上打印出来,都不会影响清晰度。位图是由称作像素的单个点组成的。这些点可以进行不同的排列和染色以构成图样。由于位图表现的色彩比较丰富,所以占用的空间会很大。当放大图像时,像素点也放大了,但每个像素点表示的颜色是单一的,所以在位图放大后就会出现马赛克状。
基于两者的优缺点,在图形图像的处理和应用中,要根据教学资源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图形图像格式。常用的图形图像格式有很多种。矢量图格式有CDR、AI、EPS、DWG、EPS和WMF等,位图格式有JPG、GIF、PSD、PNG和TIF等。
二、图形图像格式的相互转换
1.矢量图转换为位图的方法
在矢量绘图软件中绘制好图形后,在其他软件中使用是经常遇到的。这就存在一个用什么方法把图形拿出去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拷贝图形,再在其他软件中粘贴。但这种方法效果不好,一是图形大小不能调整,二是图形不光滑。在把矢量图形转换为位图时,有两个重要属性要注意,一是图形导出后背景要透明,二是保留图形的矢量性质。下面介绍在实际应用中最好的导出法。
利用软件的导出功能,简便而且效果好。首先把在CorelDraw绘制好要导出的图形放置在一个单独的页面。点击文件下拉菜单看到导出或者按快捷键Ctrl+E,弹出导出对话框,在保存类型选项一定要选EPS格式。因为EPS格式同时具备背景透明和具有矢量性质,对在后来的位图软件中使用极有好处。点击С觯选默认配置,将图片导出为EPS格式文件。在PhotoShop打开刚才导出的EPS文件,出现“栅格化EPS格式”对话框。这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大小、分辨率以及色彩模式。
2.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方法
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中,经常遇到位图转矢量图的情况。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如下两种方法用于位图转矢量图,效果很好。
(1)PhotoShop选区法。根据图像的情况,假如要处理的图像是黑白图案形式的,那么用这种方法是再恰当不过了。首先运行PhotoShop,打开要转换的图片。用魔棒工具选取图案黑色部分,再点选菜单“选择/选取相似”,将图案全部选取。打开路径调板,点击调板右上角的黑色小三角形,打开对话框,选“建立工作路径”,容差设置为1,再点击确定,将选区转为路径。点选菜单“文件/导出”,选“路径到Illustrator”把路径以AI的格式导出。打开CorelDraw,新建一个文档。把刚才PhotoShop导出的AI格式的对象导入,然后双击工具栏“选择工具”全选对象。选属性栏的取消全部群组,填充中颜色。再选择属性栏里前面那个“合并”后对象的形状全部出现。
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如果原图的图片太小,可以在PhotoShop中将图像转为智能对象,把图片拉大后再用魔棒选取对象。
【关键词】数字电子化 图书馆 用户 医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专业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医务工作者需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广泛学习新的理论、技术,才能更好地诊疗各类疾病。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是目前国内外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属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前社会环境下,信息的变化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医院图书馆是院内医务工作者主要摄取最新科技发展动向的地点,随着时代变迁,图书馆数字电子化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其检索资料更为简便、迅速。
一、医院图书馆数字电子化建设主要内容
(一)馆藏文献数字电子化建设。
医院图书馆内部,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数据存储系统,能够让用户迅速了解馆内各种期刊、杂志以及借阅期刊,方便借阅。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绝大多数处于临床一线,日常工作繁重,因此大部分人没有较多的时间进入医院图书馆,进行相关知识以及文献的查阅。所以,如何使得医务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快速进行文献查阅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数字电子化正可以满足用户的上述需求,将馆藏文献借助电子扫描以及电脑储存等技术,建立现代数字化图书馆,将所有纸质内容以电脑文档的形式表现出来。此外,医院还可以与其他医院、高校等进行合作,对相关医学会议资料进行汇编,开发共同的文献阅读库,达到文献共享的目的。
(二)数字期刊资源与馆藏联合目录。
目前,社会信息现代化发展较为迅速,在一些领域,数字化资源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各类信息查询与应用均具有显著的时代意义。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医院图书馆的规模均较小,各类书籍与文献等数量不多,可能造成用户需要查阅的文献缺失。为解决上述现象,医院就需要获得巨大的信息资源。而受限于图书馆面积与医院经费,大部分医院无法做到扩充馆舍,订阅尽可能多的书籍、文献等。而数字化图书馆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占用的空间明显小于传统图书馆。另外,数字化后的信息库,可以为知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如目前的清华同方知网(CNKI),其推出了网上机构与个人数字图书馆”系统,通过用户定制与信息发送,能够让医院内的医务人员迅速、准确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文献等。在一些大型医院,数字化图书馆建立已有数年、甚至十数年时间,购买了医学数据库。而各个医学数据库已开展了相应的知识服务,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院内图书馆在订购一些医学书籍、杂志时,往往获取随书籍赠送光盘,或全国性馆藏联合目录。该类光盘多包含了本书全或杂志数年内的全部文献内容。联合目录属于多个图书馆馆藏书籍的总目录,方便用户进行快速查询,做到资源的电子化共享,同时也能够较大程度上对医院经费与馆舍进行合理利用。
(三)互联网资源。
数字电子化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正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能够将区域、时间、空间、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整合,将资料以电子化形式传播。互联网不仅仅将进行国内资料的传播,亦能从国外接受到最新的研究动态,对于及时了解国际动态有着极高的价值。因此,进行数字电子化图书馆建设,需要对互联网资源进行合理收集、筛选,特别对于一些提供免费信息、文献的资源库。例如:①数字化期刊:荷兰ElsevierScience、美国uMI(网络版)、德国Springer-link等,均提供了部分西文全文阅读的电子期刊;②馆藏资源:主要包括了中文及外文图书期刊目录的查询、馆藏期刊装订目录、中外文现刊目录等。对照互联网的社会化普及,网上亦有一些提供免费医学资料的网站,图书馆应该定期对该类网站进行筛选,选择合适的网站进行保存,方便院内用户的查阅。
二、数字电子化图书馆建设服务事项
(一)医院对图书馆数字电子化投入。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电子化图书馆建设投资相对较少。但是,为进一步进行现代化医院图书馆建设,其经费投入还是有必要追加的,以讲究成本效益。建设图书馆数字电子化与相关服务,旨在更好为用户提供资源支持,并给予相应的服务。这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我们需要将图书馆数字电子化建设与其带来的效益充分展示,以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保证经费的投入,达到数字电子化图书馆的进一步建设与支持。
(二)强化数字化电子队伍建设。
要建立数字电子化图书馆,就必须引起和培养一批较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已有研究显示,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数字电子化图书馆建设的质量。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现代化得到一定的发展,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但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对其责任心亦有较高的要求。此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为进一步拉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距离,技术人员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这样才能对有价值的文献进行筛选。
(三)图书馆咨询服务专业化。
数字化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与开展中,相关咨询服务亦是重要的一环,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我们能够发现,较多用户对于临床方向的文献比较感兴趣,对于其他事物较少关系。所以,咨询服务人员水平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的质量与效果。若咨询服务人员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服务过程中无法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因此,学科馆员(Liaison Librarian)的概率得以提出。学科馆员是指具有某一方面专业背景的参考咨询馆员(Reference Librarian),最早出现在美国及加拿大重点大学的图书馆中。学科馆员不但具有咨询服务的经验与能力,同时还具备相关专业的知识基础。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用户需求的文献检索,还善于对互联网上的有价值信息进行收集、筛选,最后通过专业角度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查阅服务。因此,学科馆员与数字化电子图书馆的建设是相适应的。可以想象,未来学科馆员必将在医院数字电子化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在数字化电子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需要根据用户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个性化服务办法,进行不同内容、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数字电子化信息服务。现有研究表明,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服务人员对用户了解程度有关。服务人员需要多与用户进行沟通,以掌握其信息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如对于一些不懂得如何进行电脑搜索文献的用户,可以进行详细讲解、示范,以帮助其完成相关信息的获取。对于临床工作繁忙,无时间进行信息搜索的用户,可以让其电话告知需要的信息或文献,由服务人员进行查询与筛选,并将所得到的信息或文献交与用户。
(五)增强图书馆服务水平,促进和谐医院建设。
由于医院图书馆的用户大多属于医务工作者,其工作繁忙,且工作压力较大。因此,在服务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服务模式,改为主动服务模式。具体工作而言,定期对各个科室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信息需求的调查,主动提供相关信息或文献,方便其查阅。此外,进行数字化电子图书馆的服务宣传,使一些平时很少利用医院图书馆的用户全面、深入地进行认识。
三、结论
在信息化社会中,数字电子化发展给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冲击与发展机遇。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数字电子化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并通过对图书馆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增强专业能力与水平,提高服务的质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局面下,善于进行图书馆资源的建设与相关信息检索,以达到与时俱进发展的目的。所以,对相关数字资源进行合理的收集、开发、管理与利用就成为当前情况下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研谷纪夫,朱莲花,黄卫东等.电子化时代图书馆的文书资料管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3).
[2]蒋永梅,詹蓉,易佳,等.利用医院网络办公系统实现科室护理管理电子化[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
[3]刘莹.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6).
[4]叶亢.加速电子化发展的英国报刊数据库[J].新闻界,2013,(6).
关键词:数字化图像;采集;加工;教学设计
高中生在初中或平时都已经不同程度地接触过信息技术,很多教师通常会采用“知识介绍——工具比较——工具讲解——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让学生努力适应教师的教学风格,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所以,改革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是必然选择,只有以生为本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下面笔者将以《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为例,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依据。
一、教学目标
首先,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如何采集数字化图像、Photoshop的基本使用,掌握加工文字和转换图像效果的技术;其次,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传达信息的能力和学习的创新能力;最后,通过充满正面能量的主题向学生传递良好的品质,让学生亲自动手以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图像加工处理。
三、教学思路
课前下发学案,让学生完成预习,对评讲部分有一定了解;在课堂上,先讲理论知识,让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再让学生根据学案中的讲评部分一起合作探究;接着就是让学生分别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一同评优,再让优秀作品的作者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最后就是巩固联系并进行总结。
四、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引入新课程的学习。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曾经有人提出向宇宙发射勾股定理的图形来跟外星人取得联系呢?外星人能懂吗?然后告诉学生图像的魅力所在:图像是另一种语言表现形式,所有人都能读懂图像所包含的意蕴,是增进人们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纸质上的图像我们称为模拟图像,而储存在电脑中的图像则是熟悉化图像。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数字化图像是怎样采集和加工的吧!情境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向对新知识的渴求欲。
(2)展示预习成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示自己根据学案预习的成果,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理论知识,进而为上机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3)展示精美图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教师通过大屏幕将几幅精美的图像展示出来,图片的内容涉及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后教师展示原图和最终的效果图,告知学生要进行文字和图像效果两部分的加工。最后教师将图片素材的文件夹发送到学生机的桌面,学生选取自己想要的加工的图像并思考主题的定取。
(4)合作探究。首次,是对主题文字进行加工。教师提出加工要求,要求主题积极向上且颜色要合理搭配。学生根据学案内容,将文字进行加工处理,设置适当的图层样式,然后由学生讲解完成的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发掘学生的潜能。
其次,是对图像效果进行加工处理。学生依据学案的指导,合作完成探究内容,给图像设置描边并适当调整角度。
最后就是调整图像的效果,利用“图像菜单”里的“调整”再选择“亮度/对比度”可以更变图像效果。另外,选择“滤镜”菜单里的“锐化”,再选取“USM锐化”也可以对图像效果进行加工。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自由发挥,给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和一定的选择余地,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
(5)展示成果。首先是让小组组员以主题与图片是否相切合、颜色搭配是否合理、整体加工设计是否新颖有创意等为评价方向,评选出最优作品。继而向全班展示每个小组的最佳作品,让作者对操作方法和设计意图进行讲解。让学生互相进行评价能够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取长补短,共同学习进步,而在全班欣赏好作品能够传递美好的情感,渗透良好的品质。
(6)巩固练习。教师将练习呈现出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进行温习和巩固,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7)教师进行总结。教师要告诉学生,采集的图片在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其想要传递的信息和意图必须与所选取的主题吻合,这样才能表达出更加明确的思想和意图,增强图像的感染力和震慑力,达到图像加工的真正目的,体会其意义。
总结:通过《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的呈现,可见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地位,令其自主探究学习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他们既能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实际操作,并且富有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徐亚军.旧貌换新颜——《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
[J].中小学电教,2011(4).
[2]冯伯虎,姜莉.《数字化图像设计与加工》的教学设计与评析[J].
1 图书资料网络化,是信息资源共享的保证
作为以传播知识为主要途径的图书馆,用传统的以借阅图书为主要形式的服务方式,已显得非常被动和低效,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急切需求。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开发、传播知识而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充分并快速地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已成为新时期图书馆加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追求高效优质服务效果的最高目标。
学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与图书馆网络化有着密切联系,文献收藏、开发不仅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而且文献利用更要着重于全局文献资源共享是对文献收藏部门的整体而言,互相调剂、互通有无,依靠网络化最终目的就是为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利,使图书馆工作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使资源共享更容易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丰硕藏匿资料的优势,建立图书资料网络化,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保证。这一点也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
2 图书管理现代化,是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的前提
信息的日俞丰富、其污染问题,也随社会各种信息流动一同扑面而来,同时给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收集、制造了极大的麻烦。传统图书馆时期,由于各种信息资源基本上由正规渠道获得,再经过图书期刊编辑人员的认真校核,信息质量可靠度相对较高。而现代化信息的多媒体载体以及出版发行方式的变化,各种光磁盘、电子刊物、网络信息等良莠混杂,这就要求图书馆采编人员必须运用掌握多方面尤其是电脑方面的知识技巧来处理各种信息源,通过现代智能化工具平台,对各种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平台的应用,使图书馆整个系统、包括系统管理、读者管理、编目、流通、统计、查询等功能。比较先进的能够在一个界面下实现图书、音像、期刊的管理,设置假期、设置暂离锁、暂停某些读者的借阅权、导入导出读者、交换数据、升级辅助编目库等功能与效率都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学校校园网络的逐步建立,系统还应提供无缝接入校园网,浏览器可让读者使用借阅资料查询、更换密码、预约、资料检索等功能得到完善。系统尽可能做到提供读者自助服务,开放一些客户机让读者自行管理密码、查询自己的借阅史、预约资料、检索资料等来处理信息时代对图书管理工作的要求,使图书馆工作变得更加便利、高效和智能化,使资源共享带给人们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其内涵的一切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比传统时期意义上产生质的飞跃。
3 图书馆观念更新,是信息资源优化实现的对策
更新观念,增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意识,共建共享是一个整体概念,权利与义务统一,各校图书馆应该同心协力,共建共享。资源共享应建立在共建的基础上,每个高校图书馆都应从全局出发,无论规模大小,都要成为文献的“输出馆”,都要根据协议与承诺,承担有计划地进行特色数字化建设的任务并向共享网络提供自己的储藏资源,都有分担建设和运行管理各项费用的义务,都拥有共享网络中各馆资源的权利。
各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普及使用新科技,使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缩微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等新技术,引进适应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需求的现代技术设备及掌握该技术的人才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加快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数字化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和广泛应用,给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创造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建立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体系,必需加快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不仅需要我们不断改善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环境,建立海量存储系统,装备高端服务器,建立自己的Web网站,同时要引进先进的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异构检索平台。
4 图书馆利用共同体,是信息资源共享发展的方向
知识是共通和共有的。应该提倡树立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在文献建设中形成一种有特色有重点的合理布局,本馆需要和区域共享并重。
在网络智能化平台环境下,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首先要打破传统框框格局的馆藏观念,以虚拟化的馆藏资源为发展目标。改变囿于某一范围服务对象的读者用户观念,以全球化的读者用户为服务对象。改变传统观念,适应时代要求,克服种种心理障碍,无论图书馆规模大小,资源多少,为实现全球化的资源共享,树立新观念,走合作化道路,形成统一资源体系。面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应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技术,发展新技术,加大经费的投入,研究全文检索技术和超文本检索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检索技术、网络安全保护技术等,不断完善和发展数据库的建设,建立好图书馆利用的共同体。
同时,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在新的信息环境下,随着图书馆馆藏的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大,对网上信息资源的选择、甄别、重组,对馆藏文献和网上资源的特色化建设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图书馆可以采取轮流培训、继续教育、特殊招聘计算机技术人员等方法。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5 结语
图书资料网络化,是信息资源共享的保证,是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的前提。图书馆观念更新,是信息资源优化实现的对策,合理利用共同体,是信息资源共享发展的方向。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要合理化,既要满足广大师生以及一般读者文献信息的需要,又要适应网络化的发展,考虑文献资源共享的需要,还要考虑针对学校、学科、学员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要。只有全面考虑,合理配置,才能满足读者对资源共享的最大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 吴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障碍和对策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7).
[2] 沈海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特征与管理策略[J].图书馆杂志,2005(1).
[3] 李珊.网络环境下区域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构想[J].冶金信息导刊,2006(1).
[4]李晓霞.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J].津图学刊,2006(4).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是高中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五章“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的最后一节内容。本节要求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阶段及其对社会产生的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在多媒体信息上主要体现在对图像进行理解和加工,初步体验图像的独特魅力,尝试合理、有效地选择工具进行图像加工,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Photoshop的功能及工具,本节内容是前一节内容的延伸,也是整个图像信息加工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Photoshop的一些应用来尝试图像简单合成的过程。其课型属于“实验操作课”类型,同时也是一节“新授课”。由于本节只进行图像合成及修饰的基本操作,故教学课时为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和修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和互助方式获得新知识,任务驱动与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学情分析】
小学和初中已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大部分学生都很熟悉计算机中的常用操作和基本概念(如鼠标操作及对应术语等),具备良好的操作基础。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学习过“画图”、“金山画王”等图像制作工具,具备一定的图像处理能力。通过前面“图像的加工”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Photoshop的打开、选择、移动、色彩调整、旋转、滤镜、关闭等操作。此外,学生还具备一些基本的美术素养(对美的认识,什么样的图像才是完美的)。
【教学重点】
掌握Photoshop合成图像及修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图层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采用有趣的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任务驱动与评价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模式;采取“实物演示”方法介绍图层的概念;在指导巡视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要发掘典型便于评价;采用对具体案例评价分析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
【学习方法】
在机房服务器内建立导学教案,学生通过浏览它们,自学和总结操作步骤。
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以及新授课的特点,学生采取异质分组(根据本校实际,4人一组)。
以小组协作方式完成任务。
通过评价和自我定位,优化操作。
通过自主思考,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环境】
网络教室大屏幕Photoshop8.0中文版
【情境导入】
脑筋急转弯:把大象装进冰箱总共需要几步?
合作探究1:
1.参考导学案例“不规则选取”与“图像合成”部分,使用磁性套索工具,选择完整大象图形,与冰箱图进行合成。
2.组内协作完成,个人总结步骤。
问题发现:
在合成后的图像中,选择移动工具并在屏幕上拖动鼠标,能随着鼠标拖动而改变位置的只是最后一次被合成的图像元素,这是为什么?
实物演示:演示透明胶片叠加效果,解释图层的概念。
合作探究2:
1.参考导学案例中“图层概念”部分,实践其中的操作。
2.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图层概念。
3.组内协作,共同探讨。
问题解决:通过实践总结为什么只能改变最后一次合成元素的位置。
知识巩固:选择规定图层,设置透明度并隐藏该层。
问题发现:大小比例、布局、合成痕迹、不完美。
合作探究3:
要求:
1.结合导学案例“图像修饰”部分,修饰自己合成的图像。
2.结合美术学的虚实、空间等概念,使合成图像达到最佳效果。
3.组内互助,取长补短。: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
综合实践:
1.在“练习2”文件夹中,任意挑选2幅(或以上)图片,进行合成操作,注意要用到刚学的选择工具。
2.结合网页学习文件及自己操作实践,修饰图像。
3.遇到问题,参考网页学习文件“问题解答”部分,和同学互助,也可以询问老师。
作品互评:展示两幅学生作品,由全体学生进行作品评价。
精品赏析:部分优秀作品。
作品评价:
优秀作品的特点:
1.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向上,贴近时代要求。
2.熟练使用图像合成技术,做到“天衣无缝”
3.作品具有美感,大小比例适合,色彩搭配融洽,布局合理。
4.构思新颖,有创意,个性强。
教学思考:
1.导学案例的使用
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知识的差异,加之教材设置的“非零起点”问题,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而导学案例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能有效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特别对于实验操作课,建立导学案例是很有必要的。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教师提出目标要求、学生参考导学案例(或互助探索等)完成任务、评价完成效果”──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现在较为常见、也是较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对于实验操作课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与动手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但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任务难易程度是否匹配。
3.教学分组、小组协作
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学习时应采取不同的分组方式(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但是,无论哪种分组方式,在小组内部都应该采取协作探讨的模式,以实现全员达标的教学目标。
现代电厂管理的发展越来越体现两方面的特点:一是知识化,二是数字化。
所谓的知识化,一方面是电厂管理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管理呈现知识化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知识化的管理创造了大量的知识,必然会带来知识的积累、沉淀以及有效利用问题,因此,对知识的管理和利用、构建电厂知识库,日益成为电厂知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所谓的数字化,就是数字在电厂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以及生产经营业绩的评估考核,都需要电厂各项管理工作逐步量化,建立关键指标体系。电厂管理信息的数字化,是数字化电厂的重要内涵之一。建设数字化电厂,是在完善的企业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电厂的管理数据模型。
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主管乐佳庭向我们谈起了数字化电厂路上的种种困难和应对措施。
信息化问题凸显
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宁夏发电行业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管理最为先进、效益最为良好的发电企业之一。公司在2004年6月4日工程全部建成投产,投入正常生产经营。电厂筹建之初就非常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基本建成了大大小小的信息系统十多个,涉及企业信息管理的方方面面,基本实现了现有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的电子化。
公司已经建成的信息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邮件系统、FMIS管理系统、Oracle财务管理系统、信息门户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监控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人事、工资、绩效、合同等),所有业务处理都必须经过信息系统来进行处理,企业管理在脱离计算机后,基本无法进行。
在网络硬件的建设方面,公司基本建成了覆盖生产现场、家属区、办公区的宽带网络,内部局域网与国电集团和Internet公众网连接。在网络安全方面,有一大批防火墙、VPN等设备来确保整个公司的网络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
然而,看似完美的信息化构建,出现了不和谐音。
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信息主管乐佳庭认为,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和需求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如下:
1.应用系统种类繁多,相互之间没有集成,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种应用系统的建设时间各不相同。在建设信息系统时,一般是每个系统独立建设,很少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和资源一级的共享,基本上处于信息孤岛状态。要访问一个系统时,必须切换到该系统上。
2.多平台多数据库
在企业中,各个应用系统可能部署在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和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中,存在较多的重复建设现象。没有建立起企业级的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
3.多用户系统,系统使用复杂
在应用层面,每个应用系统存在着一套独立的用户系统。每个使用人员,如果要访问不同的业务系统,将使用不同的用户名密码。对于权限的管理和安全性的控制,不同的应用系统有不同的方案,无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同时增加了运行维护的成本和工作量。
4.操作复杂
企业管理软件的操作复杂,进行不同的审批工作时需要进入不同的模块来处理,没有使用统一入口来进行软件的开发,极大地增加了使用的复杂度,同时使得业务处理的效率降低。由于信息系统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5.没有一个核心的开发应用支撑平台
在进行应用系统的二次开发方面,没有统一支撑平台,开发人员往往需要具备ASP、DOMINO、DEPHI、PB等方面的知识,对开发人员要求高,每个开发人员要求掌握多种开发语言,难度较大,存在B/S、C/S等不同的应用模式。同时,由于在建设之初没有考虑到资源共享、用户信息共享、开放和集成,导致现有应用系统的二次开发只能在原有的有极大限制的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二次开发的质量得不到提升。二次开发成本高,工作量大。部分模块在经过多次改动后,还是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6.数据共享和利用率低,没有实现系统的集成
由于没有建立起功能完善的门户系统,各个系统的集成、数据的共享、数据的交换、安全集成等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数据的共享和利用非常困难,没有实现各个应用系统的集成。
7.安全性有待加强
企业信息系统中,各种管理数据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系统的安全管理比较薄弱,由于没有统一的用户管理系统,不对访问进行审计,对用户的访问安全日志不做记录,数据安全性有待提高。
建立电厂
管理数据模型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乐佳庭说:“以业务为中心,建设一个高标准高起点的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实现现有各个业务系统的各种功能,整合各种应用,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操作使用的复杂性。建立企业门户、数据中心、消息服务中心、支撑平台,实现业务处理一站式操作方式;全面解决企业现有应用的瓶颈,使得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现资源共享,最重要的就是对数据的管理。在普巴软件咨询总监的帮助下,乐佳庭为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构建了电厂管理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的的建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对于电厂本身的科学管理很重要,而且对于整个公司来说,也是重要的基础数据。
这表现在以下几点:
1.是电厂内部自我生产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电厂内部的综合评价体系,按照先进的平衡记分卡理论,分财务绩效、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满足客户需求四个方面。对于每个方面的评价,都需要相应建立在电厂管理数据模型上的关键指标体系。
2.是建立电厂内部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基础。电厂的决策支持系统,是在管理数据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库和专家库,以及数据仓库等方式,对现有数据分析而产生的。
3.是集团对电厂进行绩效评估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的基础。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是电厂管理数据模型的一部分。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化;实际应用
在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也在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已不在满足于物质层面,而是在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电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普遍存在于大众日常生活中。虽然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媒体逐步进入到大众视野,但是广播电视还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数字化技术逐步成熟,在广播电视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形成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新广播电视技术,使呈现给观众的节目画质更清晰真实。
1数字化广播电视的含义
广播电视的相关技术工作人员通过有效地操作数字化技术,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电视节目当中,完成了电视图像信号、声音、画质的传输和接受向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改变了广播电视单纯依靠传统的模拟信号方式,消除了模拟信号传输不稳定、画质不清晰的弊端。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例如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视信号制作过程当中,使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信号传输更加高效稳定。用户在使用数字化电视的过程中,只需要安装一个机顶盒来信号接收,就可以随时观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改变了单纯的电视播出什么就看什么的状况,让广大用户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各阶层、各年龄的人群的不同需求。
2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
数字化,简单来说就是将复杂繁琐、多变的信息转化为可以量化出来的数字和数据信息,以所获取的数字和数据信息为基础来建立数字化模型,并以二进制代码的方式对这些信息统一进行处理,数字化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拥有更高的稳定性和保真性,而且不容易受外部信号干扰,许多国家在逐步用数字化信号来代替传统的模拟信号。1982年,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被首次提出,美国于1983年将数字化应用于广播电视技术当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逐渐成熟。而我国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数字化广播技术应用较晚,但随着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的数字化电视广播技术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覆盖率逐渐提高。数字化电视技术的普及使电视信号从发出、传输到接收的全过程都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实现,为广大用户提供画质更清晰、更保真、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并且数字化电视广播技术可以实现信道恢复,拥有更强的抗信号干扰能力和信道编码功能,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周期短,覆盖率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此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主流方向,应该得到大量推广。
3数字化技术在我国广播电视中的应用现状
数字化技术在我国的广播电视制作中得到了应用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实现数字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制约数字化技术在我国广播电视中应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大多数人对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偏见,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到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点,认为建设数字化广播电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短期之内很难取得经济效益,因此很多地方就会放弃数字化广播电视的大量推广和应用;第二,很多的地方政府只是单纯地把广播电视作为公共服务设施中的一小部分,缺乏建立市场运营体系的长远发展眼光和想法,所以没有对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缺乏支持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制约。
4在广播电视传输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
4.1可以有效提高视频和音频质量。广播电视在应用数字化技术之前,应用的都是传统的模拟信号方式。传统的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较低,将数字化实际应用到广播电视技术当中,可以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传输功率,减少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影响电视播出质量的各类因素,有效提高终端设备接收的视频和音频质量,完美地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清晰、保真的电视节目。4.2有效增强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广播电视的相关技术工作人员通过有效地操作数字化技术,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编码,能及时发现数字信号中存在的各种错误,并能及时更正解决,保证信息、数据能够安全稳定地得到传播,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数字信号因受外界因素干扰而造成信号中断的情况。与此同时,数字滤波、再生中继、数字存储等数字化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模拟信号经常发生的失真、有噪音等缺点,最大程度上为用户提供清晰的画质和清楚的声音。4.3有效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中的数字压缩技术以及抽样取样的方式进行量化式的信号处理,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再经过对压缩解码进行取样来达到消除冗余信号的目的,之后利用压缩信号频带的方式使信号能够调试到载波上,以此来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与传统的模拟信号相比,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不同种类的信号进行转换,改变用户被动选择观看节目的状况,用户通过安装机顶盒来对不同的电视信号进行接收,使用户能够主动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进行观看。
5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具体应用
5.1微波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在平面中敷设光纤传输网的难度很大,甚至还有可能发生无法敷设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满足用户需求,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中的微波技术进行传输。微波传输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即使在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依然能够保证稳定的信号传输,并且微波传输还具有较宽的频带和较大容量,因此可以保证广播电视信号的大量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更加安全、稳定。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微波具有自身衍射能力不高、以直线为主的传输方式等特征,在建设微波传输系统时需要进行严谨、合理的规划设计,保证微波的通信质量。5.2光纤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人们常说的光纤传输就是把光导纤维作为传播媒介使数据和信号得到传输的一种信号传输方式,光端机是光纤传输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光端机由光的接收器和发射器两部分组成,通过光接收器中的检测设备可以很容易地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之后进行加工处理,使光源借助光发射器转变为光信号在光纤媒介中实施信号传输。将光纤技术应用在广播电视传输中,不仅可以很好地传输模拟信号,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而且光纤传输信号的速度非常快、传输距离也非常远,单根的光纤传输数据的速度就可以达到几千兆,而且在没有应用中继器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几十公里的最大传输距离。因此,光端机作为光纤传输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光端机的光接收器与光发射器具有良好稳定性能才可以使光纤传输系统正常工作。5.3卫星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卫星传输技术在现今的广播电视传输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卫星传输系统主要是由卫星承载转发器、上行发射站、地面卫星接收站以及信号监控站组成。星载转发器对在空间中接受到地面传输的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之后发送到地面卫星接收站来完成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广播电视台的制作中心利用卫星传输技术完成信号接收、处理、传输工作,在实现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对卫星转播节目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在地面完成卫星信号接收工作之后,利用调频工作和调解信号来获取基带信号,通过建立视频和音频信号来完成最终的信号传输工作。利用卫星传输技术,可以使电台发射的低频无线电波利用地波传播,受到电离层扰动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具有通信传播过程稳定可靠、速度快、传播质量好等优点,可以使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得到有效提高。5.4电视图像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在广播电视传输中应用电视图像数字化技术,首先需要将彩色数量从契合彩色电视图像中进行分离处理,只有进行分离之后才能够把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当今,大多数家庭中的电视机都是彩色的,传输任务主要是通过摄影机或者录像机来完成的,因此为了完成电视图像数字化的任务,首要的工作就是需要将普通的模拟信号量化分离成不同的分量信号,它们主要包括的类型有YIQ、YCBCR及YUV等,针对这几种类型完全不同的信号需要选择与之对应的A/D转换器来将种类不同的分量信息实施数字化模拟信号处理,完成处理后的信号携带着大量的数据信息,所以,为了提高电视广播信号的传输速度和效率,通过压缩、筛选等手段完成数字图像信号处理工作,减少信号携带着的大量冗余数据信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应用电视图像数字化技术,可以使广大用户能够对感兴趣而没有时间观看的直播节目进行存储,而且即使是复制的电视图像,也不会使电视图像质量受到影响。科技在不断进步,数字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广播电视当中,能极大地提升电视节目的水平,因此,在今后的广播电视技术中合理应用数字化系统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作者:王军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广播电视中心
参考文献:
[1]纪效蜀.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6(14):204-204.
关键词:三网融合;数字图书馆;信息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242-02
三网融合是在现有电信网、英特网和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集三种网络集合在一起提供高端服务的一种类型。其特点包括在技术上相互融合、网络上相互连接、业务上相互交叉、经营上互利共赢,为社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的目标。三网融合将会从根源上解决我国信息资源泛滥和运营商独占的态势,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信息的发展和传播。构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信息环境,有利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信息的广泛交流。特别是对于我国信息传播不完善的边远地区,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三网融合对我国的高校和地方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三网融合的发展
三网融合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代提出的新的网络发展方式,最早由美国在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中提出。其主要是为了优化配置现有信息资源,降低同等水平的重复建设,打造更快捷、服务面更广和运营效率更低的高端计算机数字化信息网络形式。三网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将现有电信网、英特网和有线电视网融合在一起,用户可以简单的用一条信息线就可以操作,或接入通信、电视和网络等主干信息运营服务器,随时可以调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随着我国经济胡快速增长,以信息三大运营商为主导的中国市场普遍存在着信息资源泛滥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态。为此国务院、发改委和广电总局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出台了一些列措施,旨在通过将三大运营商相互融合以促进社会信息的广泛流通和发展。这标志着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规划即将快速进入实质性的推广阶段。
二、三网融合给数字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1.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网融合将现有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联通各信息服务类型,将传统的文字为主的信息传播方式转向视频、语音和图像多方合作的综合业务。不仅有利于优化信息产业的结构,而且还会对信息服务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推动作用。通过融合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低廉的成本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更重要的是通过融合,运营商扩大了信息产业市场,增加了业务收入的范围,用户和运营商可以达到“双赢”的局势。
2.有利于图书馆实现按需学习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获取主要是通过多种接入方式、多种承载方式融合的传输方式,实现无缝接入来获取网络信息资源。读者可以通过简便、合适的方式获得广泛的信息,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地存取所需信息资源。网络的方便之处就在于作为基础设施,通过服务器的运营,为学习者和智能学习提供无缝的信息通信服务。无缝学习空间扩大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实际工作的场所和休闲的场所。通过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民众在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空间中,引致全社会主动学习的热潮,从而构造一个无所不在、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学习空间。在这个学习空间中,信息需求者可以利用自己身边的一切有利工具和信息渠道实现随时随地、不间断的学习。
3.服务内容的丰富化
通过研究发现,内容型信息服务商或许将成为三网融合试点中的最大受益者。内容服务商通过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收藏和服务提供对点服务,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极其有利的影响。过去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仅供局域网和图书馆的内部网站。三网融合后,数字图书馆扩大了服务平台,将传统的以互联网为主,扩大到有线电视和电信网络交叉服务,在广阔的信息平台上推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利用率。为知识和科技的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三网融合也会给图书馆带来更多的访问用户,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运用。三网融合前,由于数字图书馆地理条件和网络条件的限制,用户访问受到限制。融合后,数字图书馆的网络通畅度将受到广大的推动,为边远地区和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加广泛的信息资源。而且数字图书馆上的信息资源将会更加丰富,用户面对更加海量的信息资源有选择性的吸取和运用,同时学习者也会由于信息数量的大范围增加而无从下手。数字图书馆就要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类型和侧重信息服务的丰富、特色及个性化。
4.服务效率的提高
三网融合的最大受益者是广泛的信息需求者,用户可以通过终端服务设备随时随地的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因此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方作为信息资料的主要供给部门,需要提高自身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争取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在最短时间做出反应,给用户提供最满意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数字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产品供给方,以自己资源和服务的特色优势运用于商业化,这样既可以在为社会提供资源的同时又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5.为信息需求方提供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虚拟空间
三网融合中的移动通讯设施的运用是三网融合的重要组成部门。移动通讯设备的运用将会使数字图书馆的运用范围扩大,适用人群增加,并且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因此,近几年随着移动通讯设施的不断完善、通信速度的不断提升、资费不断下调,加之手持移动设备的计算性能和存储空间的不断增强,用户渴望通过手持移动设备就可以获取无限的信息资源,并随时可以与其他学者同时进行讨论。移动学习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驱使下形成的一个概念。数字图书馆应主动为信息需求方的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虚拟的学习空间。用户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进入数字图书馆对应的模块进行资源的获取,将学习空间延伸到非正式学习,也将传统的学习模式从课堂转变为实际工作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图书馆要想获得跟随时代和潮流的发展,就要对现代的趋势给予相应的服务样式,为用户推荐学习资源,解答用户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三、三网融合下的数字图书馆应对策略
三网融合是将传统的文字信息结合现代的数字音频、视频、图像和语音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的一体化网络体系。在广大用户提供广泛性的信息资源的同时,需要图书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适时建设有效的无线网络和后台综合服务方式及内容的扩展。特别是针对数字图书馆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推广,对传输宽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建设还将体现在科学、广泛的电子资源独有的特色优势,增强图书馆特殊专业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建立区域性的数字交流中心。
三网融合将改变传统的信息资源利用方式,特别是在这样的潮流驱使下,图书馆需要转变传统的信息提供方式和客户服务方式。数字图书馆也要针对需求者的需求特点设置不同的服务类型,在服务于现有用户的同时,积极开发新用户扩大市场范围和主动为用户提供信息推送服务。基于这样的发展趋势,图书馆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因此,数字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图书管理员发现、认识和整理知识,并提供相应服务的能力。建立数字图书馆内广泛的知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馆内人员之间畅通的知识交流渠道,促进知识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包东智.三网融合发展现状及其影响[J].中国新通信,2010,(4):5-10.
[2]王丽华.三网融合对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7):13-14.
[3]夏年军.数字电视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06,(3):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