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保障论文范文

生活保障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活保障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活保障论文

第1篇:生活保障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低保,现状,低保标准,资格审核,救助对象,脱贫措施建议

 

我国自1993年上海试点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低保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存低保制度的实际救助效果也不尽人意。科学制定低保制度,使贫困人口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摆脱贫困,是维护我国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分析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低保制度, 低保制度自1993年创立至今, 经历了探索、推广、普及、巩固等几个阶段。论文格式。

探索阶段:1993年6月,上海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1995年上半年,上海、厦门、青岛、大连、福州、广州六个大城市试点;

推广阶段:199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立低保制度 ;

普及阶段:1997年底,334个城市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面达50% ;1998年底,584座城市和1035个县,覆盖面分别为87%和63% ;1999年6月底,660个城市和1505个县覆盖面分别为99%和92% ;

巩固阶段:2000年,累计支出8亿,403万人 ;2004年,173万亿 ,2205万;2008年2月,2284万人,1075万户。

在我国,贫困线,亦称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为度量贫困而制定的针对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或者相对社会中等生活水平的差距所作的定量化的界定。[1]

(二)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方法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以绝对贫困为基础,由各地方政府根据市场综合物价指数,居民平均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收入状况制定的。各地方政府无统一的计算方法,所使用的有以下几种:1、市场菜篮法。确定维持社会认定的最起码生活水准的必需品的种类和数量,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出现金数额。

2、恩格尔系数法。它以食品消费支出除以已知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来求出所需的消费支出。60以上属于贫困。

3、国际贫困标准。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6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

(三)救助对象及覆盖率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对低保制度的救助对象的初步类别定位有两种,第一种是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论文格式。第二种是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

表22001-2007年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率

第2篇:生活保障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目前,江苏省的农村社会保障仍存在着法律制度缺失、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政府扶持力度小、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构筑覆盖广泛的农村救助体系、增加投入、扩大宣传等建议,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发展。

    江苏省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92一1998年为试点起步阶段,1999一2002年为整顿规范阶段,2003年至今为探索发展阶段。截止2006年6月,全省已有13个省辖市、101个县(市、区),1310个乡(镇)建立了农保制度,参保人数已达859.95万人(含乡镇企业职工),基金积累总额74. 45亿元,领取养老金人数127. 57万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参保人数和基金积累居全国首位。

    目前,全省农业人口3699. 8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人口2665万人。而江苏省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仅为859.95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23.2%,占农村劳动力人口32. 2%;南京、姜堰、建湖参保人数较少,覆盖率较低,其余地区情况大体相同。因此,总体来讲,江苏省参保覆盖面过窄,社会保障功能难以发挥和实现。

    一、江苏省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建设起步较晚等因素制约,许多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实施办法都是通过行政性文件,缺乏法律强制力,资金难以得到有力保证,部分地区还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江苏省尚未形成较为理想的制度模型,可以说农村社会保障基本上处于一种缺失状态。

    2.覆盖面窄

    目前,全省农业人口3699. 8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人口2665万人。而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仅为859.95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23.2%,占农村劳动力人口32. 2%,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集中在城市各类企业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因此,总体来讲,参保覆盖面过窄,社会保障功能难以发挥和实现。

    3、资金缺口大

    目前全省农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少,且数量较低,与建立、健全农民社保体系所需资金相差甚远,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资金投入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4、生活保障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农村贫困地区的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带来了城乡两级分化的状况日益严重,农村居民收入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的比例下降了,农村贫困问题仍然严重。因此,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并不高,用于养老保障能力有限,农民的现金收入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和购置生产资料后所剩无几。

    5、参保意识淡薄

    全省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缺乏总体的设计和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部门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保障措施难以落实到实处。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限制,农民没有参保的意识,缺乏长远打算,因而对参加社会保险、合作医疗等积极陛不高。

    二、针对江苏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情况。为建立、健全全省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一些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监督力度不够,使得全省农村社会保障没有落实到实处,可以通过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咨询和质问制度,给农民提供有关社保咨询的平台,同时赋予农民社保机构相应的行政处罚权力,对应缴纳农民社保费用而未予缴纳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2、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做好新型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实行区县统筹,农民个人负担部分以户为单位自愿缴纳合作医疗费用。筹集标准原则上农民个人负担每人每年不低于24元,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适当提高缴费标准。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其个人应承担的部分,由财政负担,市和区、县各负担50%,确保区县低保户、五保户能无障碍进入合作医疗。

    3、构筑覆盖广泛的农村救助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低保资金由区、县负担,对经济较薄弱的区县,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确保按时足额支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低保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为重点、社会互助为依托的农村救助体系。全市分散供养的,不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110%,集中供养的,不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150%。进一步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

    4、坚持“个人墩费、政府补贴、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账结合、多缴多得、制度街接、保障基本”的原则

    建立缴费水平与收入现状和承受能力相适应、保障水平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保险关系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衔接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5、增加投入,建立多元融资渠道

    为解决全省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资金不足的现状,首先要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融资渠道;其次应积极拓展社保资金的来源渠道,市、区、县要加大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投入,如果财政资金有限,可以开展慈善投资、社会捐赠活动减轻财政的压力,也可以通过冷行农民社保资金债券方式来缓解目前社保资金的不足。

    6、参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首先,应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参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对无人赡养的老年人、失去工作能力的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未成年人给予基本生存的最低保障制度规范,以解决其温饱问题。其次,要对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所需资金进行统筹规划,以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最后,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修改、完善低保制度,以确保低保制度符合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从而更好的保障当地人民最低的生活水平。

    7、扩大宣传,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全省农民参保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参保率自然就低,因此加强社保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扩大宣传,营造社会保障工作的舆论氛围。对新出台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宣传到位;对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上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要及时宣传报道。

    8、各有关部门要统一行动,加大工作力度

第3篇:生活保障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育观,差异原因,解决途径

 

(一)

生育观是人们对生儿育女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包括生育态度、生育的性别取向、理想子女数、对子女质量的期待等。在古代,“女人”与“小人”同类,共归于“难养”之列,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意识和种种人为的因素,造成了人们“生了男儿似得真金,生了女儿如得粪土”的观念。“养儿防老”、“多子多福”更是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然而,曾几何时,“重男轻女”、“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悄悄被人们抛弃,取而代之的,已是“男女平等”、“养儿不为防老”、“生得多不如养得好”的新观念。当然,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城市,如今的农村,人们又是怎样对待生儿育女的呢?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拖儿带女的“超生队伍”,农村人依然坚持传统的生育观念。是什么造成了城乡生育观如此大的差异呢?首先,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城乡生育观差异的根本原因。其次,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也是城乡生育观差异的重要原因。如何缩小城乡生育观的这种差异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

生育观是人们对生儿育女的观点和看法,它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在生育问题上的具体体现,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观念是建立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之上的。城乡生育观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城乡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社会意识方面的差异。

1、我国城乡经济条件极不平衡是城乡生育观差异的根本原因。

2003年,东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率为2.53,中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率为2.93,西部地区城乡人均收入的比率为3.83,全国城乡人均收入比率为3.09。论文参考网。③城市居民收入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费用也随之提高,相应地,抚育子女的费用即生育孩子的经济成本也随之提高,人们不愿为了生孩子而承担更多的压力,希望子女的质量得以提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更多强烈,人们会把更多的金钱和精力花在子女身上,培养子女成才。这就形成了“少生优生”的生育观。相反,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低,生活水平和生活费用不高,抚育子女的经济成本也不高,所以,农村居民希望多子。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们有医疗保险、人寿保险、养老保险等多种社会保险,还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即低保,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而农村基本上没有任何社会保险,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只有靠多生孩子增加劳动力来增加收入,从而保障家庭的生活。在养老问题方面,城市的养老工作做得比较好,能够做到老有所终、老有所养,人们不再为了养老而生儿育女;国家虽然对农村的养老问题非常关注,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村的养老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论文参考网。所以使得城市居民对于生男生女都无所谓,甚至不生子女;而农村居民则希望多生子女特别是多生儿子以便养老。

2、城乡教育水平的高低是造成城乡生育观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

2003年,东部地区城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距是1.52年,中部是1.80年,西部是2.38年,也就是说中国城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距是1.90年。④这是从纵向看中国城乡教育,而从横向看,城市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都齐步进行,农村则只有基础教育而很少有职业教育,农村的职业教育是在“干中学”的过程中完成的。另一方面,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城市与农村也有很大的差距。2002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5800多亿元,不到总人口4%的城市居民占用了其中的77%,而超过总量60%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经费。⑤在每10万人中,城镇拥有中学8.03所,其中高中2.61所,农村拥有5.08所,其中高中0.3所,每万人中,城镇拥有中学教师68.33人,而农村仅为24.33人。⑥这种教育投资的偏向使得城乡居民文化程度有很大的差距,高学历的人集中在城市而文盲半文盲集中在农村,城市居民文化程度高,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也高,人们更在乎自身的社会价值是否得到实现,对生育问题并不是很在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书读得少,没见过什么世面,对于人生的追求也很简单,因此受传统生育观的影响也比较深。

3、“多子多福”、“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生育观的影响也是城乡生育观差异的重要原因。

生育观虽说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但它也有相对独立的一面。生育观一经形成,便有其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它的继承与发扬上,由于城市是社会中比较活跃的因素,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和变迁也比较频繁,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变化得快,因此传统的生育观对人们生育观的影响不大。而在农村,一层不变的土地生产经营方式,决定了劳动力的重要性,人们仍然崇尚多生多育。由于经济不发达,人们不能摆脱自然的约束,更不能摆脱传统生育观的影响。

(三)

由于我国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城乡生育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只有缩小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等之间的差别,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乡生育观的差异。

1、发展农村教育是缩小城乡生育观差异的基础。

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对农村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生活费补助,搞好学前教育,办好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

抓好农村的职业教育,改变以往农民“干中学”的落后方式,有组织地针对成年农民的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更多的技能,从而增加其获取收入的能力,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农民的生育观。农村基础教育方面,国家必须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只有把义务教育办成真正的义务教育而不是今天的收费教育,才可以使农民子女在接受教育时的成本降低,延长其受教育的年限,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农民子女的文化程度,向农民灌输先进、科学的生育观。

2、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生育观差异的根本途径。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用建设城市的理念建设农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只有当农村的经济发展了并赶上城市时,缩小城乡生育观的理想才能实现。

改变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城市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的产业、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标准化基地,形成优质粮、绿色果、安全菜、优势畜牧、休闲观光五大农业功能区,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推进农产品综合开发和深度加工,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论文参考网。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农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从而使农民树立科学、正确的生育观。

改善农村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促进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抓好改水改厕工作,大力普及沼气,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促使农村生活的转变,加强对村镇建设的规划管理,提高农民的居住水平,增加对农村文化投资,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加快教育水平的发展。只有从各方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才是解决城乡生育观差异问题的根本途径。

3、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生育观的基本要求。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首先把农村最需要给予生活保障的五保户和特困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然后待条件允许时再扩大困难户,逐步实现应保尽保,对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各项制度,形成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并有效实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大病救助制度、失学学生救助制度、无房危房户援助制度、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等,形成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搞好养老福利事业,逐步推进农民养老社会化。在继续搞好现有集体养老事业的基础上,通过政府、部门、各类集体单位筹资或者参股,举办不同档次、不同形式的老年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以及家庭托老所等,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优待,逐步形成以社会养老为主体的养老服务网络,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才能为农村生育观的改变提供必要的条件。

此外,帮助城市居民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必不可少。不少城市居民认为传统生育观是过时的、落后的,因此他们奉行“少生优生”、“晚婚晚育”、“不生孩子”的生育观。“少生优生”、“晚婚晚育”固然是好,但“不生孩子”却未必。城市高学历、高收入的居民不生孩子,而农村文化程度低、收入低的居民则多生多育,这对我国人口素质、人口质量的提高有着消极的影响。必须帮助城市居民树立科学、正确的生育观,以缩小城乡生育观的差异,从而保证我国人口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①辜胜阻,“农村生育观的探索”,人大复印件《人口学》,1987年第1期。

②邓邦林,“生育观与贫困”,《人口研究》,1997年第5期。

③杜守东,“城乡生育观的社会经济分析”,《人口学刊》,1990年第6期。

④叶杨宗,“当代农民生育观初探”,《人口研究》,1988年第4期。

⑤杨卫军、张栓全,“信贷约束下的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1期。

⑥赵景辉,“中国城市人口生育意愿”1997年第5期。

⑦张文贤,《人口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第一版。

第4篇:生活保障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近些年来我国城镇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的人数成较快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面临越来越大的失业危机,这不仅影响到这些下岗失业人员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构成了社会安定的重大隐患。因此,解决城镇失业人口已经成为全国各级政府面临的严峻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现状与城镇失业保障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自己对政府在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可供选择的建议。

一、我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生活现状分析比较

1、城镇失业人口的基本特征

1.1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

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导致了一些企业破产、减员,使失业和下岗人员增多。在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中,大批职工无活可干,在下岗职工中,有的只能领取部分生活费,有的连生活费也得不到。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职工人均收人水平及其增长速度都大大低于非公有制企业。因而,国有企业成为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的主要来源。

1 .2增加速度比较快。

随着城镇经济体制和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多,城镇失业和贫困人口仍有可能继续呈增长趋势。

1.3.文化技术素质相时较低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文化技术素质低的人口与较高素质的人口相比,失业和下岗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且无一技之长的占绝大多数;按技术水平分,在失业和下岗人员中的绝大部分都只具有初级技术水平。

1.4中高年龄者占多数

在失业人口中,中高年龄人口由于年龄偏大,再就业困难也大得多,往往也是企业裁员的主要对象。中高年龄职工生活负担较重,因而,他们的失业和下岗,往往导致更严重的贫困问题。

1.5下岗和失业人口及其家庭生活较为困难

由于下岗失业人员领取生活费的标准与其下岗和失业的持续时间成反比,下岗和失业时间越长,领取的生活费就越少,而且超过一定时间就要转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领取数额更少。因而,其家庭的收人和生活水平都明显下降。

下岗和贫困有着必然的联系,下岗失业职工多数表现为学历低、年龄大、谋生手段差,同时家庭负担重、再就业机会少。现在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面临新的“三座大山”:1、住房,房价高居不下,2、大病,即使再降低生活标准,医疗费用昂贵,不敢求医问药。而下岗失业人员恰恰缺乏应有的重大疾病保障;3、子女求学,国家大作免费义务教育文章,学校收费越来越多,求学已成为每个家庭的沉重负累。而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仅仅是依据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准制定,完全没有考虑失业下岗人员的医疗、住房等问题。而随着这些人员的年龄增大看病求医、生病吃药的支出会越来越大,导致失业下岗人员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恶化。

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障缺失

1、中国城镇居民下岗失业金偏少

目前城镇下岗、失业职工拿到手的资金偏少,不足以支付日常开支,更谈不到对需抚养的家庭人口提供帮助。国外的失业保障支付分两部分:刚开始按照失业人员就业时的工资50-70%支付,支付结束时,失业人员仍然不能重新就业,会改为失业救济,差不多就是最低生活保障。而中国大陆经过失业登记去领补助的人一开始就拿最低生活保障金。中国大陆就业人员人均收人9375元/年,还不包括其他各种福利,而下岗失业人员只能领取2500-3000元/年。只有从业人员的1/3不到。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领取时间长一些,按照失业前工作年龄不同最长可申请领24个月。这也是中国特色:重新就业之路漫长修远。

2、下岗职工个人承担全部养老保险金的缴纳

国有企业在分流企业富余人员时采取了许多种减员分流的模式,有的采取了“一刀切”,有的采取了“买断工龄”,还有的是选择职工人股等等多种方案,其中,“买断工龄”是近些年来影响较大的,引起了越来越多数人的关注。它是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职工一定的经济补偿,职工与企业接触劳动关系。此后,该职工可根据个人的再就业方式接续社会保险关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很多企业宣布破产,和职工办理了“买断工龄”协议后,仅以每年300-500的工龄工资结算,使得他们拿到的补偿微不足道,而下岗职工再就业也都是临时的非正式的单位,而他们想要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话,就需个人承担全部。这对于一个下岗职工,即使再就业年收人也近万元的家庭,承担每年几千块钱的养老保险金的缴纳,无疑是难以维持下去,因为很多下岗职工不得不选择退保,这就对他们的养老产生了一定的不可靠性,进而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三、我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障完善的思路

1、明确政府财政在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的职责

政府是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和产权主体,与国有企业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倡导者、第一推动力和制度创新的初始供给者。因此,在解决城镇国有一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障问题中,必须明确政府的职责。

1.1加大民生对政,多渠道筹集资金

逐步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尤其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方面,他们在城市中属于弱势群体,下岗后一方面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工作工资待遇也都相对较低,而且工作具有不稳定性,他们的养老保险金就要自己承担,然而他们的低工资实在难以承担高昂的养老保险金的缴纳,从而使他们不得不退出养老保障。

因而,在明确政府职责中,应首先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民生财政,使得在经济转型期,越来越多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能够解除丧失养老保障的风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l.2加强时资金分配和支付的审计

养老保险金是老百姓的活命钱,对于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下岗职工,养老保险是他们唯一的收人。因而,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资金规模迅速增长的情况下,要对社会保险金,尤其是下岗失业人员的活命钱加大审计的力度,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2、完善制度设计,实现制度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创新

2.1进一步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当前我国实行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挥了对城市贫困人口最起码生活提供保障的积极作用,是一项非常的民心的政策。然而从各地的实践看,又有许多欠规范的做法。比如有的地方规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必须从事社区公益劳动的安排,不接受者不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还有的张榜公告,强迫劳动等做法亦有损害受助者的人格尊严。同时,当前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提供最起码的食物保障,而事实上,由于贫困家庭的贫困程度不同,他们需要的最起码的保障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家庭中双职工下岗且有正在读大学的子女,和一个没有读大学的子女的家庭的生活支出就有明显的不同,对于支出大的家庭,他们可能还需要住房上的最低保障和非义务教育读书难的难题。

因此,就要强化服务进一步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信息库,在低保普查的基础上,将低保对象的资料全部纳人电脑,包括家庭基本情况、经济收人、支出情况、接受救助情况、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库,扩展到每一个社区每一个街道,方便查找。把贫困家庭根据贫困程度分成几大类,从而进一步根据各类的需求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5篇:生活保障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农保;人口老龄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论文摘要:在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和土地保障功能日益弱化的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全面开展,作为全国新农保试点之一的江苏省扬中市,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现实问题,因此,借鉴地方经验,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于2009年8月的正式推行,意味着讨论多年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终于从理论走向实践。农村养老保险作为国家的基本保险,可以解决我国农民人口老龄化趋势带来的后顾之忧,增强社会保障功能,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江苏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08年gdp占全国第二)、人口大省(占全国第五),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值得全国关注。由于江苏省内各个城市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农民生活水平也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各地区具体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做法也有所不同,作为江苏镇江率先建立以财政投入、集体扶助、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扬中市,也是全国新农保推行试点之一的县级市,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值得人们思索和探讨。

    二、新农保实施后的跟踪

    作为新农保推行试点的江苏镇江地区的扬中市,近儿年来,通过农民创业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转移等实践,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从2008年开始顺利突破万元大关,列全省第8位。该市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始于1992年8月《扬中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出台并实施。最初实施对象为农村户口人员,包括农民,乡镇招聘干部、企事业职工,民办教师等。保费设不同档次,可按月或年度缴纳,保险待遇根据缴费档次确定。这是一种“个人储蓄式保险”的农保方式。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这种农保政策己不适应形势。2004年,扬中市改革老农保政策,建立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开始步入健康发展轨道。2006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扬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始实施“万人保障”战略(即: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5年内每年新增参保农民1万人),进一步修订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在镇江率先建立了以财政投入、集体扶助、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具体做法是:政府对参保农民个人缴费予以补贴。镇、村企业农民工由用人单位缴纳6%,个人缴纳5. 4%,市、镇两级财政各补贴0. 3%;非镇村企业职工(纯农居民),个人缴纳11. 1%,市、镇两级财政各补贴0. 45%。鼓励镇村企业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市、镇两级财政各按上年农民纯收入0. 36%予以补贴。

    2009年初为了进一步落实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政策,采取了多种改进措施,确保了“万人保障”目标的顺利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统计,2009年1-12月农村养老保险新增参保6471人。截止12月底,累计参保90430人,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由2008年的80. 5%上升到2009年的85. 7%,征收保险费由2008年的4500万元上升到2009年的5700万元,农保基金累计结余由2008年的1. 33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 7亿元,2009年共2267名人员领取养老金434万元全部实现了社会化发放。主要措施如下:

    (一)增加财政补贴。经过多方努力,该市将纯农民财政补贴比例由原来缴费额的7. 5%提高至20%,并对过去未正常缴费人员继续按原标准享受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截止时间也由原来规定的每年9月30日延长至每年12月31日,最大范围地保证参保人员的利益不受损失。

    (二)提高养老待遇。近两年,农保领取人员每年以300-400人速度递增,但农保领取水平增长缓慢,待遇偏低,再加上企业离退休人员连年调资,调资幅度高的接近农保领取水平,鉴于此,该市及时作出调整,改人均增资45元/月,最低不低于160元/人.月,近千人因此受益。

    (三)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随着经济的块数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市的征地规模不断扩大,人均耕地不断减少,失地农民的人数逐年增多,也逐渐成为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为了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该市及时制定实施方案,采取了四项保障措施,即:

    1.《扬中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意见》一从基本生活保障(每人每月最高可领取280元)和社保补贴(企业养老补贴为10800元,农村养老补贴为5400元)两个方面给予被征地农民财政补贴。

   2.《西来桥铁本项目征地人员生活保障方案》一对全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铁本项目征地人员全部落实一次性补贴(最高可达到15300元)。

    3.《扬中市历史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一对达到养老年龄的历史被征地农民给予补贴(每月可达到120元),对参加企保和农保的历史被征地农民分别给予累计补贴(分别为4500元和6300元),该项工作在江苏省和镇江市位于前列。

    4.《扬中市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暂行办法》一每年落实2000万元财政补贴,对60周岁以上的老年居民每人每月发放50元养老补贴。

    以上这些措施实施,及时地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三、新农保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缴费水平偏高而财政补贴相对较少。以扬中为例,近几年,该市农村人均收入连续上调,年增长14%左右,但同时农保缴费金额也大幅度增加,目前人均缴费己达1200余元,造成一部分农民无力缴纳农保费用。而同时目前该市财政补贴比例占缴费额的20%,且补缴无补贴,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补贴金额明显不足,对农民吸引力不够,许多大龄人员和贫困农户想参保而无力参保。

    2.续缴保费困难。目前新农保实施中保费基本都是由镇、村负责征收,工作量大,手段相对落后。有些村片面完成扩面人数,不重视正常保费的征收,导致一些企业和农户未能及时缴费,影响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3.未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以扬中为例,农村基本养老金连续3年大幅增资,受到广大参保人员的普遍欢迎。但调整养老金的出发点基本是不低于民政部门发放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扬中2009年下半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将调整至250月/人.月,农村养老金如何调整和怎样调整又面临了难题。

    4.养老金保值增值困难。目前,养老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是购买国债及存银行。在目前银行低利息时期,养老基金保值困难,增值更无从谈起。以县为单位的基金管理模式在技术层面上也难以使基金保值增值。

    四、完善地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从扬中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践工作及暴露出来的问题分析,若想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新农保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建立财政投入机制,逐步增加财政投入。首先,政府对收入水平不同地区的农民补贴水平应有所区别;其次,在新型农民养老保障资金筹措中,应坚持政府财政与农民共同出资,并由财政投入为主渠道,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增加;此外,要制定优惠政策,对生活困难群体给予更多的补贴。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二)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立法。社会保障是一项社会工程,农村人口比重大,法律是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责、权、利的有力工具,也是农民养老保障计划运行良好的重要前提条件。由于目前农村养老保障中许多问题缺乏细则规定,存在违反规定无视条例的行为和赡养纠纷,无法追究法律责任。因此建议尽快出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各种法律法规,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法》,明确农村养老保险应遵守的原则、内容、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支付标准、基金运营情况、监督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坚持法律先行,为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障提供法律依据,通过法律保证打消农民各种疑虑。

第6篇:生活保障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处于加快推进阶段,本文通过分析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切入点。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农村经济社会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近年来,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重视,建设目标逐步明晰,工作力度逐步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处于加快推进阶段,虽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总体形势是良好的。

    (一)当前面临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国家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8年的300670亿元;财政收人从1132亿元增长到61330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而且这一高速增长的趋势还没有明显放缓的迹象。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国家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为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2.经济社会政策的转型。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单纯强调经济发展乃至只论gdp}长的时代已经过去,追求全面、协调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代正成为历史,而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时代已经到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农民福扯的重要保障必然得到重视。3.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已成为社会共识。我国长期实行的二元经济社会政策使“三农”问题突出,加大反哺“三农”的力度,弥补欠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情理之中。4.后发优势。一方面,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不断总结吸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可以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少走弯路。

    (二)当前面临的劣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农村经济社会整体基础差、底子薄。与此相适应,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建立在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基础上,农村传统社会保障局限在社会救助方面,整个体系面临着很大的欠账。2.城乡经济社会二元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尽管近十几年来,国家一直强调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但是实际上这一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虽然增幅有所放缓),农村发展的滞后对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制约。3.农村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有限。我国农村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城市化水平不足50%,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难度很大。4.地区间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差距较大。目前,我国不仅东中西部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同一省(区、市)内部也存在较大差距,统一推进社会保障的难度大,给社会保障的统筹性、流动性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5.相关国家基本政策的制约。制约最明显的主要是土地政策和户籍政策,前者降低了土地的保障功能、低枯了土地的价值;后者是人为的歧视性政策,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割裂了就业形式与社保形式的内在联系。

    (三)当前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既处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同时又处于社会风险调整积累的时期,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受到更多的重视,它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2.政府对农村社保的持续支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完善五保供养制度、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彰显了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和支持,而且呈现出持续增强的态势,政策环境是优越的。3.政府财政收人的持续、高速增长。1994年中国实施了分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税收收人呈现跨越式增长,近年来增长势头更为明显,2003年首度突破2万亿元,2004年突破2.5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再到2006年接近4万亿元,2007年突破5万亿元,2008年突破6万亿元。持续、高速增长的财政收人为改革带来了机遇,其中也包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4.农民收人增长,参加社会保险成为可能。虽然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慢于城市居民收人的增长,但是绝对值增长还是很快,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4761元,这使广大农民对社会保险支出具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5.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和愿望。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广大农民出外打工,开阔了眼界,对社会保障有了切身感受,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变得强烈。6.近年来改革探索形成的制度基础与经验。全国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近年来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探索,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部分回答了能否建立和怎样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为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经验和制度借鉴。

   (四)当前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受财力制约。虽然近年来财政收人高速增长,但面对巨额的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全面保障)还是力不从心,特别是短期内全面推进,在财力上还难以支撑。2.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家庭小型化、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外流等,都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即期享受社保的人多而能作贡献的人少。3.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金融危机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又凸显出来,我国制造业的国际优势很大部分来自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劳动力成本低的部分原因是社保不健全,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保不健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热情势必降低。4.具体制度缺乏衔接和统一性。主要是各省市,甚至县,社保制度不尽相同,制度缺乏衔接和统一性,难以适应农民自由流动的要求,影响农民参加社保的积极性。而这一问题很难协调。

    二、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切入点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底子薄、欠账大,目前体系建设已从单纯的原有制度修补完善阶段发展到核心制度的创建阶段,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项目众多、地区间保障差异较大,总体而言,我们仍然面临着原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拓展和具有现代意义的核心制度的创建的双重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农村改革相结合、与提高农业生产力相结合、与促进农民就业和适应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并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呼应,形成一体两翼、相互衔接的大社保体系(由城市与农村两个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社保体系组成),而不是建立完全割裂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可能一跳而就,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既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人,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协调发展;也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承受能力、农村现实状况和其他客观约束条件,以农民最迫切的社会保障需求为重点,针对有限项目以有效途径提供有限水平的保障。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传统项目(五保供养制度、临时救济制度、扶贫开发制度等)得到了巩固和完善,实践中是比较成功的,对于这些项目应当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其保障水平,制度安排上不应有大的变化。当前的重点工作,一方面是进一步推行和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另一方面是加快探索和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具体而言: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这一制度的重点已不是赋力问题,而是各级琢疗机构如何创新,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如何适应合作医疗制度。提供适当、便捷的医疗服务;此外,合作医疗收费、报销等具体管理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贴近农民的实际情况。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方面要拓宽低保覆盖面,提高低保标准;另一方面要完善管理制度,体现公开、公平、公正,要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针对性;实现分类施保,提高保障效率。

    (三)农村社会养考保险。其重点是要解决缴费来源问题,旧的农村养老保险中确定的“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它缺乏必要的利益引导机制,几乎转变成了农民的个人强制储蓄。目前开始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推进这一项目时,还应在划分各级政府责任,建立基础养老金的自然增长机制,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做好与其他社保政策的转换、衔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第7篇:生活保障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安全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al level of evalu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level city there are many han to solve the nee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ity residents safe, focused on urban residents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ity of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 the city safe city residents safe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P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以安全为本的城市、以经济为本的城市、以人为本的城市三个阶段。古代人们,以城市安全为本,修筑城墙以抵御外来侵略;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人们对城市安全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抵御外来者,而是从广义的安全角度要求城市给予居民以安全感。

1、研究背景

我国近年来不断攀升的城市安全事故,其数量之大、伤亡人数之多、经济财产损失程度之深、影响范围之大更是社会关注的聚焦点。华东师范大学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陈洁华介绍,每年,我国因安全危机而造成的损失达5000亿元。近年来城市安全事故从出不穷。2008年春季,我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不遇的罕见的雪灾天气。南方十多个省遭受了50年不遇的持续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受灾人数过亿,并造成电力中断、水管爆裂,十多个机场、众多高速公路关闭,京广铁路主干线和诸多铁路路段及国道停运,导致人员和物资流动阻滞等连锁反应。民政部救灾司2月2日公布的此次雨雪受灾数字:农作物受灾7 200多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30多亿元,因灾死亡60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害房屋86.2万间。今年,9月27日14时51分,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造成271人受伤。近期城市电梯伤人事故,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城市居民没有安全保障和安全关的城市不仅无法带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甚至可能成为无可挽救的祸源。一串串触摸惊心的数字,带给城市居民诸多关于“我们的城市安全吗?我们安全吗?”的思考和拷问。因此,城市居民安全问题的研究探讨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相关定义的界定

人们对城市安全的要求既要求城市在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有效的抵御能力,并能在环境、社会、人身健康等方面保持一种动态均衡和协调发展,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秩序、舒适生活空间和人身安全。即城市安全包括两方面内容:有效的抵御能力和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空间和人身的安全。也就是说,城市安全应该包括对宏观方面的以城市灾害和抗灾防御能力为评价内容的城市公共安全;以及微观方面的以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空间和人身的安全为评价内容的城市居民安全。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是以获得居民安全度的定量结果,为城市安全管理、规划提供量化依据为目标。评价中只考虑城市安全事故后果为居民人员伤亡造成影响的事故因素,不考虑对财产造成损失和环境造成破坏程度的事故因素。通过城市居民面临的危险性分析,选择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城市居民安全评价体系和方法。而构建合理的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是进行城市居民安全评价的基础。

3、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

3.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开展城市居民安全评价的基础和关键,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质量。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城市安全现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情况,必须要以能反映整个系统的危险状态为目的。如果确定的因素太多,就会增加系统指标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和评价的高难度性,而且掩盖了关键因素的重要性:反之指标因素确定的过少,则评价过程太过简单粗糙,如此便很难全面地反映系统的客观情况。因此,设计指标体系时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资料的可获性、可衡量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3.2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确定一个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保证评价过程合理性、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合理、科学地设计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具有如下意义和作用:

(1)是客观评价城市居民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

(2)能准确认识城市居民安全的控制方向和方法;

(3)为科学分析城市居民安全的规律提供理论支持;

(4)为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提供安全科学决策的依据;

(5)是居民认识城市安全水平的标度。

3. 3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本文从对居民安全产生影响,即对城市居民衣、食、住、行、医安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建立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并从这五个方面安全出发将社会治安、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经济状况、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内容作为城市居民健康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1)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关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城市居民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主要从刑事犯罪、治安管理两个指标来考察城市安全。危害城市社会治安秩序的主要破坏力指标这里不仅要从数量方面,而且要从性质方面对违法犯罪案件进行认真评估,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评价社会治安状况。

刑事犯罪方面,犯罪率、刑事案件的立案率是判断社会治安状况好坏的“晴雨表”,是城市治安考核的重要指标。

治安管理方面,安全的城市监控覆盖率是强化城区安全防范建设,加强城区治安防范力量,有效防范重大案件发生的重要手段。而警力不足是目前我国城市治安的瓶颈之一,适当的警员配置率,合理的破案率从治安管理上体现了社会治安管理能力。

(2)城市生活保障

现代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都对交通、水、电、气、油等高度依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的速度使得城市的生命线系统迅速饱和甚至超负荷运行,大大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同时给居民生活安全带来威胁。完善、稳定的生活供给系统是城市安全的标志,满足城市居民的气、热、水、电、信息、交通等的需要是城市居民安全的前提条件。本文从城市居民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出发,查找相关指标,建立生活保障的相关指标。将现代生活要求的城市供电、供气、供水、交通、住房、食品的安全作为衡量生活保障安全的指标。在选择三级指标时,从供电、供气、供水、交通、住房、食品的供应数量和质量安全性指标

上反映生活保的安全性。

(3)医疗卫生

健全的医疗保障、合理的卫生防疫水平是城市居民对医疗卫生的基本要求。

拥有与城市人口相匹配的医生数量,足够的医疗保险投保率,宽广的疫情监控覆盖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病床数是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前提。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区,传染病发生机率大于农村,传染病一旦爆发对城市居民造成身体上的创伤和心理上的恐慌。在城市医疗卫生上将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作为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医疗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

(4)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城市作为一种典型的符合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脆弱,如何改善生态质量、维护生态安全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生态环境对城市居民健康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两个方面。

环境治理方面,环境破坏对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包括水、气、声环境安全造成威胁,而水、气、声、渣各类废物的处理达标情况,都能极好地反映出城市污染控制的现状,以及当前的环境状态。生态建设方面,城区要保障足够的绿化覆盖率、公共绿地面积、好于二级的天数才能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合理运行的同时,保障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5)经济状况

经济状态不仅仅关系城市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更能直接反映居民经济状态。

经济富裕状态是城市安全程度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居民安全的重要影响指标。本文在考虑城市居民经济状态指标时,从就业保险、收支状态、分配结构这三方面进行。

就业保险情况安全状态由城市失业率、失业保险率反映出来。正常收支是维持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条件,由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收入构成,是城市居民经济状况的反映指标。分配结构上主要从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支出的比例既恩格尔系数和反映经济财富分配状态的基尼系数体现。

根据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以及思路,结合专家意见,本文将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层。具体见表1。

表1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要素层 指标层

城市居民安全

社会治安

刑事犯罪

犯罪率(%)D111

刑事案件立案率(%)D112

治安管理

重点部位安全监控覆盖率(%)D121

警员配置(1/万人)D122

生活保障

城市供电

人均供电量(度/月)D211

供电可靠性(%)D212

城市供气

燃气普及率(%)D221

暖气普及率(%)D222

城市供水

人均生活供水量(吨/月)D231

自来水普及率(%)D232

饮用水水质达标率(%)D233

城市交通

公交车配置(台/万人)D241

公共交通分担率(%)D242

城市道路面积(m2/人)D243

城市住房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m2/人)D251

危旧棚户房比例(%)D252

食品安全

食品抽检合格率(%)D261

口粮供求差率D271

医疗卫生

医疗保险

万人拥有医生数(1/万人)D311

医疗保险投保率(%)D312

卫生防疫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D321

万人病床(1/万人)D322

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D323

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污水废水排放达标率(%)D411

废气排放达标率(%)D412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D413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D414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D415

生态建设

城区绿化覆盖率(%)D421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D422

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天/年)D423

经济状况

就业保险

城镇登记失业率(%)D511

失业保险率(%)D512

正常收支

人均GDP(元/人)D5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D522

人均财政收入(元/人)D523

分配结构

恩格尔系数D531

基尼系数D532

4、结语

本论文通过对城市安全内容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安全包含了城市公共安全和城市居民安全两个方面内容,并通过对城市居民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 考 文 献

【1】童林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1999,(6):1―6.

【2】 吴庆洲.21世纪中国城市灾害及城市安全战略[J].规划师, 2002(1): 12.

【3】 郑杭生.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2):4.

【4】 高峰.宜居城市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5.

【5】 修春亮等.针对突发灾害:大城市的人居安全及其政策[J].人文地理,2003.18卷

第8篇:生活保障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发展使得国家有能力和条件关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改善民生,同时社会保障的建立与完善促使广大农村人口释放的消费潜力拉动经济的增长。广大农村各具发展特色,在分析农村养老保障参与意识、影响因素等情况的基拙上,本文认为应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替代措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养老覆盖面,并留有充足时间让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参与者学会适应。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人预期寿命正在延长,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我们得以享受众多人口带来的益处时也面临着一项挑战: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生育政策的施行,对养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人口变得普遍地区性流动和寿命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养老的现实要求。所以应趁着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显著经济成就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的大好形势下,改革和完善当前中国养老保障体制。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人口老龄化结构的定义,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如果60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过7%,就进人了人口老龄化结构。2000-2050年是老年社会形成和发展阶段,2010年以前老龄化相对缓慢,2010年以后开始加速。我国是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国家。农村老年人口总数也远高于城市老年人口。截止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6亿人,其中农村老年人口近1亿人,所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迫在眉睫。本文重点探讨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影响因素,但从中可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在下文中,关注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其中以呼和浩特某村为例,最后尝试给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二、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状况

传统老年养老保障(当然包括农村)方式是养儿防老,重视家庭在老人养老方面发挥的作用。社会以儒家孝道为内在约束,对家族群居的重视可以使财产保全,人丁兴旺则使家族延续。强调生育能力尤其是男孩的生育能力在传统社会中是基于在战争、天灾、疾病等引发的高死亡率的考量。虽然秦汉时出现老人以自身之力养老的情况,但是几千年来中国仍以养儿防老、家庭养老为主线。

老人绝大部分积蓄都用在子女抚养、教育、结婚等方面开销,所以当生处养老阶段时,老人自身花费更需要依靠子女。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对社会成员的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成年子女学习年限不断延后,在中国的现有国情下,子女成年后仍需依赖父母,所以老人对子女的投人不断加大。而与此同时独生子女政策的施行,养老比(60岁以上人口/16至59岁人口X 100%)趋于变大。下一代对上一代人口的责任越来越重。

传统农村土地对老年养老保障方面的作用不再显著,不断增加的人口对日益减少的农村耕地的效益成边际递,即单位土地上所需人口超过一定数量,对劳动力的增加不会产生更大效益或趋于零。对生产力的释放产生突出效果,但是农村生产力的发挥有待科技的投入和集约化生产。考虑到目前农村人口素质及土地流转的不足,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尚待时日,而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的占用,土地对农村养老保障中发挥的作用需要审视。再者由于文化传承出现中断等一些原因,农村社会中传统的敬老意识衰弱,歧视虐待老人现象也比较严重,这对农村养老提出了挑战。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推进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基于长久国家利益的考量,成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有利于拉动中国的内需。中国投资、消费、出口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侧重点长期在出口和政府的主要投资,然而消费对经济的贡献更为深远,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使巨大的农村人口解除后顾之忧,消费提高自身生活水平时带动经济的增长。

三、举例说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呼和浩特某村

对该村的调查是基于如下考虑:它处于经济增长迅速发展的乡镇中,传统居住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且伴有大量流动人口,人均占有土地量少,具有县镇人口的大部分特征。据调查该村正式就业人数比例所占人口比重极低,全村130多户仅有30多户有正式工作,包括政府单位工作人员、教师、工厂员工等,其余人口多以奶牛养殖和从事第三产业的形式谋生。其中60岁以上人口基本不再工作。女性临工和待业人口的30%。全村现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包括现就读人数)约为人口的14%,按父母年龄为60岁左右的家庭计,每户养育子女均在2-3人,其中上世纪80年左右生人初中学历水平居多,而80年代中后期生人现处24岁左右年龄段的人口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在同龄人中多达70%。在该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为73%左右,27%人口未参保原因在于有正式的退休金及较小儿童不符条件同时外出就读人口户口迁出。始于2005年的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基本覆盖全村人口,政策规定就读大学生发放双倍补助。70岁以上老人享有国家发放的特殊补助,在某些情况下,老人一次性领取两千元左右(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在内)。 转贴于 基于调查,本文认为该村老年社会养老保障情况为:

1、参与政府社会养老保障投保的人口比重低。其中女性办理政府社会养老保障及基金缴付的人口低于男性。调查认为女性预期自身寿命比男性高是影响因素,事实上守寡女性人数较鳄夫人数多,但不乏传统家庭养老因素的影响。年纪较大者对新出台的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缺乏兴趣。

2、子女素质、数量对社会养老保障的影响。在子女处于20-30岁年龄段的父母更有可能参保。这是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子女多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该群体对政策的把握,未来的构想,理财的态度均优于他人,但同时这一年龄段人对养老保障基金的缴纳基于就业、地区流动、年纪偏轻的考虑不积极。

3、领导机构及其相关社会保障机构作用发挥有限。文中所提到的村民对政策解读不深,社会养老保障的办理与基金的缴纳办法信息的告知是以书面形式仅贴于办理机构墙壁上,村民因文化水平低解读不明。涉及到村长管辖范围时,村长办事效力低下也影响到养老保险的办理。再者,其它诸如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是需要通过新划分的街道居委会及相关经办人,但村民均对此不了解。相关信息是通过作为非正式渠道的棋盘室、街角等传播。经办人系非正式临时人员且不经常在岗位上。

4、替代措施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完善影响较大。没有办理政府养老保障的村民认为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国家特殊补助金和子女教育费用减免对其生活的改善有较大影响。同时因村里面向中小学生等外来居住人口提供出租的房子,租金占收入来源的相当比重。从另一角度讲,适龄子女就读不断增大的开销也影响他们社会养老保障的办理及基金的缴纳。

四、经验总结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起步晚,农村人口基数大,地区发展复杂。调查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在微观方面会提出某些经验。本文认为:

虽然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因素众多,但是经济与社会进步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在通货膨胀、物价涨幅保持在合理范围,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才最终有利于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

需要认识到短期内政府社会养老保障范围的完全扩大是不现实的。当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意识还比较传统时,农村家庭养老的模式依然存在现实意义:部分老年人对预期寿命相对较短,用微薄的收人维持现在的生活更为有意义,而不是用于以后的将来。储蓄主要用于家庭、子女,在子女尤其是在教育上的投资,可能使老人未来有保障。共同居住主要依靠子女可流动的收人。

替代的生活保障措施有助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金,国家特殊补助等转移支付在增加农村养老保障的安全性的同时也影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的扩大与进一步完善。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情况下,投保者希望较高的回报率。

第9篇:生活保障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养老保险水平,合作医疗水平,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1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评估

参照穆怀中教授测算社会保障水平的模型,得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计算公式,以代表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代表农村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代表农业GDP的值,代表一次分配中农民劳动所得。则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计算公式为:(1-1)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Hr取0.75。其中为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占农村居民收入的比例,称为农民社会保障负担系数;为农村居民收入占农业GDP比例,称劳动生产要素分配系数。以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项目: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之和来确定农村社会保障适度水平。以分别代表农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支出、合作医疗支出、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各自占农民劳动收入的比例。则由可以得到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适度水平值为:(1-2)

1.1养老保险水平评估

给付确定型(DB)养老保险通过事先确定年老后的每月养老金待遇水平,在根据享受待遇人员的年龄,服务年限等因素,逐年计算参保人的缴费额,即先推导未来给付的精算现值,利用给付分配缴费方法,建立养老保险的缴费模型。

价格P

S

PA

PE

BD

QQ需求量

图1-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求均衡情况

由图1-1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已经远远大于供给,由市场决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求均衡点为E点,均衡供给量为Q,均衡价格为PO。而实际上政府的供给水平只有Q,由此确定的价格为P,高于均衡价格P。其结果导致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农民为了获得相同的养老保险水平,不得不多支付(P-P)Q的代价,从而削弱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以代表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代表每位老年人口每年领取的养老金与其具有劳动能力时每年可获得的劳动收入的比值(即养老金替代率),则

(1-3)

为计算方便,取值为老人年人均领取的养老金额与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的比值。根据统计资料,到2007年底,中国共有5171万人参加农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392万农村老人领取养老金,养老金支出40亿元。同年,农村总人口为72750万人,则可以得到2007年的的值为:=392/72750=0.54%

由统计资料可得2007年农村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人均年的劳动收入(即不含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内的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为3790元,由此可以得

出:

农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水平为。

1.2合作医疗水平评估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一般分为家庭保险账户,大病医疗统筹基金和医疗救助基金三部分,而大病医疗统筹又可以分为医药补偿费、管理费和风险储备金。(1-4)其中:表示基金支出,表示医药补偿费,表示管理费,表示医疗保健账户,表示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费和风险储备金都以基金支出为基础分别按不同比例计提,即:(1-5)

其中:分别是管理费和风险储备金的计提比例,是常数。由此,公式可变为(1-6)

可见,医药补偿费,医疗保健账户和医疗救助资金的测算是计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关键。

1.2.1医药补偿费的测算(采用粗估法)

预测年医药费补偿费=(门诊费用门诊补偿比+住院费用住院补偿比)保险因子增加系数其中: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通过对上一年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医疗费用支出统计数据得到,门诊补偿比和住院补偿比根据往年的时间数据和政策规定进行综合测算,保险因子反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对医疗需求的影响,增加系数反映了医药价格水平的变动。增加系数=1+医药价格增长率。

1.2.2医疗保健账户的测算

医疗保健账户主要用于一年内没有使用合作医疗基金的农民进行一次性常规性的常规性健康体检,其做法是按照向年内未利用合作医疗基金的农民的医疗保健账户中划拨体检费用资金。其算法是:医疗保健账户=一年内未利用合作医疗基金的人数体检费用其中:未利用合作医疗基金的人数根据历史数据估算,体检费用则按照实际价格和相应的待遇确定。

1.2.3医疗救助资金的测算

医疗救助资金主要用于对补偿额已经超过封顶线但仍会造成“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病例的救助。

医疗救助资金=封顶线以上“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病例数人均救助资金。其中:封顶线以上“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病例数和人均救助资金同样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待遇进行估算和确定。

表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较

年份

覆盖农业人口万人

实际参加新农合万人

参合率%

新农合支出亿元

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万人

2003

22500

16300

72.6

50.38

7974.9

2004

14229

10700

75.2

75.2

9044.4

2005

23658

17900

75.66

92.83

10021.7

2006

50800

41000

80.66

155.81

11580.3

2007

73000

62926

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