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死亡病例讨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急性绞窄性肠梗阻,诊断,手术
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症,常因在发生肠绞窄前未能迅速作出诊断而导致肠壁血运障碍,最终发展成为绞窄性肠梗阻,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是肠梗阻的严重阶段,其发生率占肠梗阻的7%~42%[1]。但由于本病病因多,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多端,又缺少特异性及敏感性的诊断手段,给临床上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其死亡率较高。如何早期诊断和不失时机对其实施手术治疗,目前仍是普外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收集我院普外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共计收治急性肠梗阻68例,疗效满意,针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提高本病的治愈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男42例、女26例,年龄6个月~78岁,平均54.3岁,病程2.5 h~8 d。24 h以内32例,超过24 h的36例。原发病因:肠粘连23例,嵌顿疝16例,恶性肿瘤6例,肠扭转13例,血运障碍2例,其他8例。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细致的体格检查,本组患者腹痛(68例,100%)、腹胀(63例,92.6%)、恶心呕吐(55例,80.88%),停止排便排气(32例,47.06%),腹部膨隆(46例,67.65%),肠型(35例,51.47%)、腹肌紧张(14例,20.59%)、肠鸣音亢进(36例,52.94%)减弱或消失(11例,16.18%)和腹部包块(8例,11.76%)等体征,立位腹部X线透视或平片可见液平(61例,89.71%),多数病例在入院后很快明确诊断。
1.3 手术方法 68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后所有病例常规进入ICU监护治疗。肠粘连松懈术23例,肠扭转复位术11例,小肠部分切除术9例,疝内容物还纳和疝高位结扎术14例,肠套叠复位术4例,乙状结肠切除术3例,回盲部切除术2例,结肠切除术2例。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计算P值,P
2 结果
全组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明确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治愈59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19.12%。主要死亡原因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MOF、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ARDS和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全组病例60岁以上者13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38.46%。全组5岁以下患儿9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22.22%。两个年龄组的死亡率分别与全组病例总的死亡率和5~10岁病例的死亡率13.04%(6/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13例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例,%)
死亡原因例数百分比
MOF430.8
急性肾功能衰竭323.1
感染性休克323.1
ARDS215.38
严重水、电解质紊乱17.69
合计13100
统计过程中我们对术前确诊的绞窄性肠梗阻病例和术后才确诊的绞窄性肠梗阻病例的死亡率进行了比较,见表2。发现术前确诊为绞窄性肠梗阻共46例,死亡4例,死亡率8.7%;术前未确诊的22例因其他原因行剖腹探查时确诊,术后死亡9例(死亡率40.91%)。两组死亡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绞窄性肠梗阻病例死亡率(例,%)
病例术前是否确诊总例数死亡病例死亡率
绞窄性肠梗阻病是4648.7
否22940.91
3 讨论
3.1 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 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结合X线检查,腹腔穿刺及实验室检查大部分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值得强调的是,有时绞窄性肠梗阻可能缺乏其中某项甚至全部表现,而典型临床表现也可出现于单纯性肠梗阻病例中,这些干扰因素常导致绞窄性肠梗阻的误诊和诊断困难,同时如何在单纯性肠梗阻即将演变为绞窄性肠梗阻时及时早期识别,对降低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2]。通过本组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单纯性肠梗阻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发病急剧,腹痛由阵发性绞痛转为持续性,并不断加剧;呕吐物或排出物为血性;发热;脉率增快与患者全身情况不相符;脱水明显,有时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倾向;有不对称性腹胀或腹部肿块,特别是具有压痛的包块;出现固定位置的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嵌顿疝伴有明显触痛;通过肠镜插入肛管或钡剂灌肠仍不能使扭转的乙状结肠复位;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好转者;X线检查有液平同时伴“假肿瘤征”、“咖啡豆征”及钡灌肠出现“鸟啄”或“黑桃”影等;白细胞计数在10×109/L以上;腹腔穿刺液呈血性或腹腔液白细胞超过周围血或发现细菌者[3]。都是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表现。
3.2 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病因分析、手术适应证和肠粘连的预防 本组23例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中18例明确为腹部手术后粘连所致梗阻,占全部病例的26.47%。可见,腹部手术后粘连引起的绞窄性肠梗阻确实已成为目前常见的一类肠梗阻。由于多数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经过保守治疗可以获得暂时或较长时期缓解甚至痊愈,又有少数病例多次手术仍发生粘连梗阻。本组病例中明确记录了肠粘连造成肠绞窄坏死的23例患者中,粘连成角6例,粘连束带压迫6例,肠管粘连成团8例,粘连带致内疝3例,这些因素多能通过手术解决,真正难以解决的广泛性粘连病例为数很少,而且粘连性肠梗阻有10%~25%迟早可发生肠绞窄[4]。因此对于反复发生梗阻的肠粘连患者应适当放宽手术适应证。宁可在单纯性肠梗阻时早期手术,勿待晚期绞窄、坏死时被迫手术。同时,我们在手术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降低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是非常有必要的①手术过程中操作要细柔,尽量避免大块结扎组织及将肠管提到腹腔外操作;②防止手套上的滑石粉、纱布屑等异物存留在腹腔中;⑧尽量避免使用不吸收的缝线或其他材料;④防止消化液外溢污染腹腔;⑨彻底止血,取尽血凝块,术终时,用大量无菌等渗液水冲洗腹腔;⑥留置引流管时防止直接接触肠壁,尽可能用大网膜隔开;⑦术后留置防粘连药物于创面上有一定的效果;⑧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尽早进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5]。
综上所述,患者就诊不及时,临床诊断延迟、临床表现不典型、过分依赖非手术治疗是导致肠梗阻患者发生肠绞窄的主要原因。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腹内疝、肠扭转和肠道肿瘤导致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死亡率高。老年人和儿童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由于在病因及临床表现上各有其特点,容易误诊或延误诊断,死亡率较高。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死亡原因感染性休克、MOF、ARDS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腹痛性质、压痛包块、腹膜刺激征、休克现象、腹平片(或腹透)、CT检查是早期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对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者,应严密观察病情,结合年龄、机体的反应性以及可能存在的梗阻原因等不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来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降低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陈国卫,刘玉村.肠梗阻的手术适应症.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7):398.
[2]卿三华,彭明,等.肠梗阻768例病因分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4):242.
[3] Takeyama N,Gokan T,Ohgiya Y,et al.CT of internal hernias.Radiographics,2005,25(4):997-1015.
[关键词] 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住院死亡病例; 门诊及院外死亡病例; 疾病顺位; 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 R339.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64-01
搜集我院2007-2011年127例住院及门诊死亡病案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死因顺位、年龄构成,性别等病死率情况,以提高人们防病治病的意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搜集了我院自2007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死亡病例登记、统计报表及死亡患者的病例127例。
1.2 方法 死亡患者的疾病种类按照ICD-10国际疾病分类法归类统计。如诊断中有多种疾病,按国际疾病分类死亡编码规则确定死因[1]。以第一诊断来确定死亡原因。
2 结果
2.1 死亡人数、病死率及性别 在这5年中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40189例,经治疗抢救无效死亡及来我院时已死亡病例共127例,病死率为0.32%,其中男性死亡87例,死亡率0.22,女性死亡40例,死亡率0.1,各年度病死率情况见表1。
表1 各年度病死率情况
2.2 年龄结构 死亡患者中年龄最大为91岁,最小仅为11岁,各年龄段死亡人数及年龄构成情况见表2。
表2 死亡病例年龄结构
2.3 死因顺位 在127例死亡患者中,循环系统疾和恶性肿瘤病构成了死亡患者的主要致死疾病,分别占第一和第二位。疾病种类及疾病顺位见表3。
表3 疾病种类及疾病顺位
3 讨论 2007-2011年中,我院患者病死率呈下降总趋势,提示我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从各年龄段死亡人数及构成情况看,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104人,占81.88%,是主要年龄构成。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群的4.2倍[2-3]。因此积极开展老年人的卫生保健,加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动态研究,是医疗卫生工作今后的工作任务。
死因顺位显示在全部死亡疾病中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前三位,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构成的44.09%,为死因顺位的第一位。提示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10月份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2],因此应做好老年人在秋冬季节转换时的的自我保健,加强宣传和普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全部死因构成的34.65%,与文献报道相当。恶性肿瘤成为威胁人类的又一大杀手,人类经常暴露于环境污染、滥用化学药品、夫妻关系紧张、缺乏体育锻炼等危险因素中,若长期影响身心健康就易发病。专家指出:癌症本身并不会传染,但诱发癌症的某些因素却有明显的传播特征[4]。呼吸系统疾病呈上升趋势,这提示我们的有关管理部门在发展生产、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整治并防止大气污染和恶化,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培养市民的良好卫生和生活习惯,抑制呼吸系统疾病的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译.ICD-10[S].第二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23.
[2] 李菲洪,陈明凤.4601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住院病案分析[J].中国病案,2005,6(7):41-42.
1临床资料
200103/200602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417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例均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分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个组,比较每组病史(吸烟、血压、血糖),实验室检查(肌酐、总胆红素、血红蛋白、血钠、EF值),治疗用药(β阻断剂、ACEI或ARB、利尿剂、强心剂、硝酸酯)三方面对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对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417例慢性心衰中,心功能Ⅱ级者223例,心功能Ⅲ级者93例,心功能Ⅳ级者101例;三组间血压均值分别为(133±26),(136±19)和(131±22)mmHg,空腹血糖均值分别为(5.7±0.3),(6.0±0.3)和(5.9±0.2)mmol/L,无显著差异. 三组肌酐别为(76±16),(138±23)和(146±27)mmol/L,总胆红素分别为(11.0±2.5),(15.0±3.1)和(16.0±2.9)mmol/L,血红蛋白分别为(11.6±0.3),(10.8±0.2)和(10.1±0.3)g/L,血钠分别为(139±2),(134±4)和(133±4)mmol/L,EF值分别为(0.55±0.04),(0.35±0.03)和(0.27±0.04). 死亡37例,其中心功能Ⅲ级死亡5例,心功能Ⅳ级死亡32例,血钠<125 mmol/L者占死亡病例40.5%,肌酐>185 mmol/L者占死亡病例49.2%. 死亡病例占全部心衰病例8.9%. 慢性心衰的死亡形式为泵衰竭(78.4%)及猝死(21.6%)两种形式.
2讨论
近年随着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认识的不断加深和防治力度的加大,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日渐娴熟,总死亡率下降,但因重度心衰的死亡却上升了[1]. 我们研究表明,左室收缩功能严重损害及血流动力学明显障碍在重度心衰中具有更高的预后价值,EF值是心衰严重程度的独立的预后指标;低血钠、低血红蛋白、高胆红素、高肌酐血症反映了重度心衰对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程度,它们与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分析37例因重度心衰而死亡的病例中,心功能Ⅳ级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二者间有显著差异,当血钠185 mmol/L时死亡率明显增高,且主要死于泵衰竭,而低血红蛋白、高胆红素血症与死亡率相关性并不明显. 可见严重的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同时合并重度肾功能损害及重度低钠血症,是慢性心衰终末期内源性神经内分泌代偿恶化的表现,是慢性心衰临床死亡的重要预测因素.
【关键词】电击烧伤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163-01
我们对1991年12月31日以前收治的663例电击烧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519例电击烧伤患者病例较完整,作为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分析资料,从中寻找一些当时电击烧伤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为我们现在救治电击烧伤起一点借鉴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3例电击烧伤患者,男605例,女58例,男女比例为10.4:1。年龄:1~84岁之间均有,平均年龄34岁,其中21岁~40岁电击烧伤患者390例,占58.82%。烧伤地点及原因:工业、工作中电击烧伤324例,占48.87%;民用非工作中电击烧伤339例,占51.13%。电击烧伤面积与Ⅲ°烧伤的分布情况:663例患者中,烧伤总面积在>5%~>40%者313例,占47.21%;烧伤总面积>40%者12例,占1.81%;Ⅲ°烧伤面积在>10%者551例,占83.11%;>10%~>50%者106例,占15.99%,>50%者仅6例,占0.9%。663例中,死亡10%,死亡率1.51%。
1.2 并发症资料 本组663例患者中,有519例患者病例记录中可以反映出并发症,有144例患者病例中记录不全、不完整。无法确定有无并发症。所以,并发症资料主要以519例电击伤患者为主。这519例并发症统计病例均为1972年至1991年间的病例,其并发症分布见表一。
表一 519例电击烧伤主要并发症分布
说明:1、一个病例可能有一种以上并发症。2、休克指抗休克治疗者(不包括一过性休克)。
死亡10例中:死于侵袭性感染5例,占死亡总数的50%。死于休克期3例,占死亡总数的30%;死于肝肾损伤及内脏并发症2例,占死亡总数的20%。
伤残情况:519例中截肢82例,共截肢数为84个。有2例截两个肢体,患者截肢率为15.80%。
2 结果
2.1 致残率高是电击烧伤的一严重并发症,本组共有82例,行84个肢体的截除,致残率达15.80%。
从本组电击烧伤患者显示,519例患者是出现并发症有13种,其中并发昏迷症状的最高达261例,发生率达59.18%。其次是继发性出血67例,占15.19%;休克48例,占10.88%;周围神经损伤27例,占6.12%;败血症10例,占2.27%;呼吸停止8例,占1.81%;脓毒血症7例,占1.59%;脑水肿4例,占0.91%,心肌损害、肺炎各3例,占0.68%;脊髓损伤、白内障、肾肝损伤各1例。
2.2 10例死亡病例中,侵袭性感染是导致电击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50%,其次是休克致死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
3 讨论
3.1 致残率高是电击烧伤的严重并发症。本组病例显示:519例电击烧伤中有82例截肢,占15.80%。即有15.80%的病人致残,这给企业和家属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生活威胁是非常在的,打击也是非同小可的。这种致残程序是由电击伤的特点决定的,虽然电击烧伤伤口不大,但深部组织广泛坏死,常见肌腱、血管、神经的损伤,特别是大血管的严重栓塞,导致其供应远端整个肢体干性坏死,使肢体只能截除,无法保留。因此一是发生电击烧伤后果是极为严重的,给国家和个人、家庭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
3.2 电击烧伤后有许多并发症伴随产生。本组病例中,先后有13种并发症发生过,加上手术截肢伤残并发症达到14种之多。其中早期昏迷发生率最高达59.18%;其次是继发性出血占15.19%;休克占10.88%;周围神经损伤占6.12%;败血症占2.27%;呼吸停止占1.81%;脓毒血症占1.59%;脑水肿占0.91%,心肌损害、肺炎各占0.68%;脊髓损伤、白内障、肾肝损伤各占0.23%。通过本组病例分析,电击烧伤比其他烧伤都严重,虽然面积从外表看不太大,但电流导致的全身性损伤十分严重,电击烧伤最大的损伤特点就是体内损伤严重,俗称口小肚大。本组病例出现的这些并发症,是符合电击烧伤特点的。
3.3 本组的663例患者中,死亡10例,死亡率:1.58%。,侵袭性感染是本组病例的主要致死原因,有5例,占死亡率的50%,其中并发败血症10例,死亡3例;脓毒血症7例,死亡2例。其次是休克期死亡3例,占30%;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占20%。说明电击烧伤的主要致死原因是侵袭性感染、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4 结论
通讯作者:邵玲
【摘要】 目的 为了解上饶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数据对2009~2010年手足口病的个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发病数为691例,发病情况为10.63/10万,重症2例,无人员伤亡。2010年发病数为1985例,发病情况为30.5310万,重症49例,5例死亡,死亡率0.07/10万,病死率为0.25%。发病主要以散居儿童占82.01%和幼托儿童占16.02%为主,5岁以下儿童占95.21%,其中3岁以下儿童就占73.2%。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2.31:1。结论 大多患病儿童生活在农村,卫生条件差,留守儿童占多数,家长对儿童护理不到位,发病后的不及时治疗,延误治疗时机;幼托机构人员集中,免疫力低,交叉感染率高,易于发病;县级医疗单位诊断及治疗水平有限,基层医务人员缺乏手足口病有关知识培训和考核,造成部分患儿得不到有效治疗,是导致无效死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疫情分析; 卫生条件; 幼托机构; 基层医疗
卫生部2008年5月2日起已把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管理,上饶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了网络直报监测管理,为准确掌握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而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依据,笔者对本市2009年~2010年的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9年~2010年共计2676例手足口病的病例资料。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软件和SPSS 12.0系统软件,对本市2009年、2010年的手足口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9年发病数为691例,发病率为10.63/10万,重症2例,无人员伤亡。实验室确诊数为10例。其中EV71构成50%,CoxA16构成50%。2010年发病数为1985例,发病率为30.53/10万,重症49例,5例死亡,死亡率为0.07/10万,病死率为0.25%。实验室确诊数为10例。其中EV71构成89%, CoxA16构成11%。发病主要以散居儿童占82.01%和幼托儿童占16.02%为主,5岁以下儿童占95.21%,其中3岁以下儿童就占73.2%。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2.31∶1。
2.2 时间分布 发病以每年4~7月为高峰期,10~12月仍有病例发生。其中2010年手足口发病数除10月份与09年相近外其它11个月超过2009年的发病数分析。见图1。2010年手足口重症病例49例,占全年的2.46%;死亡病例5例,占全年的0.25%;与2009年相比重症、死亡病例增多、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见图2。
表1 2009、2010年的手足口病发病情况
2.3 地区分析 2009年总发病数为691例,以信州区、玉山、余干、鄱阳发病数为多,共374例。2010年总发病数为1985例,以鄱阳、余干、信州区、玉山发病数为多,共1171例。见图3。2010年,重症病例地区分布增大,由2009年的2个县(市、区)扩散到2010年的12个县(市、区),死亡病例由2009年无死亡病例发展到2010年的5例死亡病例。2010年,重症病例地区分布增大,由2009年的2个县(市、区)扩散到2010年的12个县(市、区),死亡病例由2009年无死亡病例发展到2010年的5例死亡病例。见图4。
2.4 人群分析 发病主要以散居儿童占82.01%和幼托儿童占16.02%为主,5岁以下儿童占95.21%,其中3岁以下儿童就占73.2%。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2.31∶1。
3 讨论
3.1 从本市2009年、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看,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有所上升,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从散居儿童家庭卫生状况分析:发病主要以散居儿童(82.01%)为多,聚集性疫情共11起中家庭聚集性占55%。而大多患病儿童又生活在农村,卫生条件差,家长大多对儿童护理不到位,发病后的不及时治疗,延误治疗时机,是导致无效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注意个人及护理人员的卫生,及时治理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并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的基本常识,让广大儿童的家长及其监护人都能认识到危害性,一旦患病要及时到有能力的医院治疗,千万不能延误就医的关键时机,而引起不必要的死亡。
3.2 从人员分布情况来看,幼托儿童占16.02%,聚集性疫情共11起中幼托机构占45%。幼托机构人员集中,免疫力低,交叉感染率高,易于发病,因此,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就要与辖区内学校、幼托机构之间建立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加强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指导,督促其落实和加强晨检、缺课登记、疫情报告等制度,发现手足口病立即隔离治疗,同时排查其他幼儿并加强消毒[1]。
3.3 从医疗水平角度讲,县级医疗单位诊断及治疗水平有限,加上领导重视不够,造成部分患儿得不到有效治疗,发展为重症,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2],加快县级以上医院感染科的建设,认真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加大手足口病的筛查力度,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诊疗水平,以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范晨阳.2008年北京幼儿家长手足口病认知状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0):749-751.
【关键词】
海上渔民;胸腹联合伤;诊断;手术
胸腹联合伤是由于同一致伤因素同时造成的胸、腹腔脏器的连续性损伤,包括膈肌的损伤,其病情多复杂、危重,容易发生误诊、漏诊,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或带来严重的后遗症[1]。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患胸腹联合伤的海上渔民患者149例。在此,结合本组病例特点和诊治情况等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49例均为男性,年龄18~56岁,平均32.4岁,均是常年从事海上捕鱼作业的渔民。其中,患有单纯性肋骨骨折并脾破裂31例(20.8%),血气胸并肝脾破裂52例(34.9%),血气胸并肠破裂19例(12.8%),胸腹贯通伤14例(9.4%),胸腹钝挫伤33例(22.1%)。
1.2病例特点本组病例主要症状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腹痛、腹胀和休克等。体格检查可发现有紫绀、器官移位;胸部皮下气肿、胸部压迫试验阳性、反常呼吸、胸部叩诊浊音、伤侧呼吸音减低;腹部有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等。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胸穿、腹穿、腹部彩超、胸部、腹部X线、CT检查等项)多数可见明显异常。
1.3手术情况本组病例中的58例合并休克,经积极的抗休克等治疗和必要的术前准备,对部分患者及时施行了手术治疗。本组病例手术治疗103例,其中脾切除术42例(28.1%),肝修补术35例(23.5%),胸腔引流同时行肠修补术20例(13.4%),胸腹联合探查6例(4.0%)。
2治疗结果
经过以抗休克、施行手术、防治感染等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组病例的转归为治愈101例(67.8%),好转(包括部分器官切除病例)44例(29.5%),死亡4例(2.7%),其中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者2例(占死亡病例的50.0%)。
3讨论
3.1损伤原因较为特殊海上渔民胸腹联合伤与陆路发生的创伤有所不同。查其原因大都由于天气恶劣,风浪很大,船只较小,部分渔民对小渔船作业不够熟练,当风浪骤起时站立不稳,以致摔倒、撞伤,或由于机械故障、违规操作等导致损伤。
3.2部分病例伤情危重由于捕捞作业的需要和海水潮汐的限制,有时渔船远离陆地,加上交通不便等不利的因素,导致部分受伤渔民难以及时就医,有些患者入院时伤情已极其危重,给临床诊断和救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3少数患者就诊过晚虽然渔民多数体质良好,但是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医疗常识不够了解或一无所知,部分患者在受伤的早期由于疼痛轻微,症状不够明显,而误以为“小病”,并滥用止痛药,不肯尽早就医,以致当病情突然加重时方肯入院诊治,从而失去了最佳的救治时机。3.4容易发生误诊、漏诊本组病例中有18例曾误诊、漏诊为胸膜炎、心脏病、胃穿孔、上消化道出血、胆囊炎、泌尿系结石、胸腹部感染等疾病。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胸腹联合伤的误诊、漏诊率为11.2%~50.0%,对于致伤暴力严重和闭合性损伤尤易误诊、漏诊。因此,对包括渔民在内的胸腹联合伤患者的病史和体征等,应进行继续、详细的再观察和再评估是十分重要的[2,4]。
3.5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本组病例中有58例合并创伤性或失血性休克,这是由于患者应激反应严重、病情变化很快所导致的。另外,文献报道:胸腹联合伤病例死亡率的增高与休克的发生密切相关[2.3]。因此,患者入院后要高度注重病情变化,对休克者应争分夺秒地抗休克治疗,迅速手术探查止血,并应千方百计地施行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性治疗,这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祖艮,胡晓民,王国辉,等. 严重胸部伤合并腹腔脏器伤的早期诊断. 实用医学杂志,1995,15(1):41-42.
[2]苏鸿熙,刘世恒. 现代多发伤治疗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00-123.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很多,但不论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采用什么先进手段,都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有对此感兴趣时,才会学得更好。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体会到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进行病理教学,可能对学生是最合适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它主要以病例为“模块”,通过观察、示教、讨论及讲解来达到学习目标,其有助于医学生通过病理这一桥梁实现基础学科与临床联系的过渡,对医学各科起到很好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作用。为此,笔者就以病例为“模块”的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1用病例引入新课,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利用病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对这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学习兴趣。如在上“休克”一章时教师先给学生提出病历摘要:患者黄某,男性,19岁,外出务工,不慎从高处坠落,事发后由他人救起。体检: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冷、出汗,左耻骨联合及大腿根部大片淤斑、血肿。BP:65/50mmHg, HR:125次/分,T:36.8℃。伤后送医院,途中患者渐入昏迷,皮肤淤斑,最终死亡。问题:①该患者应属何种休克?②送医院前患者处于休克的哪一阶段?③此阶段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什么?④请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提出抢救此患者的原则。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探索、学习该病理过程上来,学生听课时也能认真、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病例,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
如在讲完“血栓形成、栓塞”后,介绍病例:患者,男,42岁,建筑工人。因摔伤致股骨上段及骨盆多处骨折入院。术后卧床静养1个月余,病情稳定。临床为了解骨折愈合情况,转动患者肢体进行正位、侧位X线拍片,愈合状况良好。随即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发绀、休克症状,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尸体解剖,体表及各脏器未发现明显病变,于肺动脉一级分支处,有一直径1.4cm之血栓,阻塞管腔,其尾部逐渐变细与右心腔和下腔静脉相连,血栓体长38cm。延下腔静脉剖检,于股静脉处发现血栓头部脱落之创面。思考:①患者急死的原因是什么?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其死因。用刚学过的知识要求学生来分析患者死亡原因。同学们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发言积极。通过讨论,轻松地掌握了血栓形成、栓塞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插入病例,作为讲课内容中的一组成部分,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3在一堂课结束时讨论病例,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
教师就本次课内容,课尾时展示病例,组织学生讨论写出发言提纲,抽学生发言,全班学生来讲评,最后教师给予矫正补充。如“炎症”课结束时,讨论病例:患儿,李某,男性。三天前患儿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昨日起感到右上臂内侧疼痛并红肿,当晚患部疼痛加剧,红肿加重,不敢活动,并有发热,头痛和头昏。今日上午来院就诊。局部检查:右上臂内侧有2cm×3cm红肿区,略隆起,触之有波动感,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明显,活动受限。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触痛。体温39.50C,白细胞计数23×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80,杆状核白细胞0.04。诊断:右上臂脓肿。入院后手术切开,排出黄色粘稠脓液10ml,经给抗生素治疗,5日后病愈出院。回答下列问题:①本例诊断你是否同意,根据是什么?②何谓脓肿?脓液的组成成分是什么?脓液是如何形成的?③本例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的产生机制是什么?④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发热、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和核左移?局部淋巴结为什么肿大?针对所提问题,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分析,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以病例为线索,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4将病例作为课后作业,加深学生记忆,强化学习效果
如“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一章结束时,将病例留给学生:某患者肠道手术后,禁食3天,每天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以维持营养和补充水分,没有补充电解质。请问:①患者最易发生哪种电解质紊乱,为什么?②若发生了电解质紊乱,患者会有哪些表现?将有代表性的病例留于课后作业中,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批改,集中讲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用病例预习新课,提高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
如在介绍“肾炎”时,把病例资料发给学生。患儿,女,8岁。因眼睑浮肿,尿少2-3天入院,患者3周前咽喉疼痛,5天前发现两眼睑肿胀,后累及全身。体检:体温37.30C,脉搏110次/分,呼吸29次/分,血压20.0/12.1kPa(150/91mmHg),神志清楚,面色苍白,眼睑水肿,咽红,两侧扁桃体肿大,心肺(-),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尿量少,尿蛋白(+++),尿红细胞(++),透明、颗粒管型(+)。入院后经低盐,抗感染及降血压等治疗,住院45天,症状全部消失,各项检查恢复正常出院。思考:①本例患儿的诊断是什么?②有哪些诊断依据?③患儿两肾可能出现的病理变化如何?要求学生课后针对病例提出的问题进行预习,避免了学生在新课预习中的盲目性,提高预习新课兴趣,增强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利用“病例” 为模块的教学,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师生间的对话、讨论、交流及教师的启发,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反复强化了知识点的记忆。并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玫,主编.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科学出版社
[目的]分析温州市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降低院前急救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温州市区2009 年1月20日—2011年12月20日拨打“120”电话呼救的院前急救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院前急救病例死亡率为158%,男女比例为273∶[KG-2]1,死亡率最高的年龄组为30~39岁组。导致院前死亡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猝死、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每天上午6~8时为院前死亡高发时段,夏、冬两季院前死亡病例明显多于春、秋两季。
[结论]医务人员可根据院前死亡病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合理配置急救资源,并对高危人群进行宣教,以降低院前死亡发生率。
关键词: 院前急救;死亡;流行病学
院前急救是医疗急救体系(EMSS)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院前急救工作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急救医疗、文明程度、经济发展的水平。温州市辖鹿城、龙湾、瓯海3个区,总面积约1 187 km2,常住人口约139万,外来务工人口40多万,其院前急救具有一定的区域特点。我们通过对温州市2009年1 月20 日—2011年12 月20 日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以降低院前急救患者的死亡率,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温州市急救中心2009年1月20日—2011年12月20日出诊至现场的院前死亡患者实施CPR(心肺复苏术)记录完整的病历资料,排除信息不全者56例后,共有720例进入本次调查。
12方法
对院前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呼救时间、院前反应时间、死亡原因、季节变化及昼夜规律等进行分析。
13统计分析
将每份院前死亡病历经过核对、整理、汇总后,结合Excel 软件完成统计分析。
2结果
:包括不明原因、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导致的死亡
3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院前死亡死因谱中占首位的是猝死,占院前死亡总数的5541%,院前死亡死因谱中占二、三位的依次为创伤(交通伤、高坠伤、刀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三类死因患者共633 例,占院前死亡总数的8792%,是院前死亡的主要原因。院前死亡病死率为158%,低于上海的203%\[1\],院前死亡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73∶[KG-2]1,高于广州的14∶[KG-2]1\[2\]。在院前死亡的疾病类型中,猝死类的死亡位居第一,表明院前死亡患者的病因病情复杂,随车医师难以在短时间内明确诊断,这是今后工作中急需加强的方面。创伤导致的死亡占2139%,位居第二,其高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工业、交通及建筑事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工业意外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的发生也随之大幅度增加\[3\]。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占死亡数的1111%,位居第三,提示加强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4\]。通过本文中死亡病例年龄分布可见,位于前三位的年龄组依次为30~39岁、40~49岁、70~79岁组。30~39岁组死亡病例占院前死亡总数的3625%,可能与本区域男性外来打工的人数多、所承担的工作多、暴露机会多、交通法规意识淡漠和酗酒斗殴等因素有关。
温州市四季气候变化分明,本组院前死亡病例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冬季院前死亡人数最多,2月份达到高峰,随后减少,到夏季又逐渐回升。这一季节变化反映出气象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程度大小的季节性差异。本文统计资料显示,院前死亡也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死亡数最高值是早晨6~8 点,其原因可能是:① 晨起活动后血压突然升高, 且此时间段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高,引起心率快、血压高、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5\],导致猝死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② 该时间段是晨练和上班的高峰期,创伤的发生也会增多。③ 部分夜间死亡病例当时未被发现,于清晨被发现后呼救。因此,要针对不同季节、时间及时调整急救力量,这对于降低死亡率有着积极意义。
时间就是生命,这在院前急救中显得特别重要。尤其对心跳、呼吸骤停者,若能在4 min内开始CPR,成功率可达50%;在4~6 min开始CPR,成功率为10%;超过10 min行CPR者,成功率极低\[6\]。本文中720例院前死亡病例,从发病到开始实施现场抢救的平均时间较长,且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在医务人员到达前都没有实施CPR。如果目击者能够对患者实施初级心肺复苏等措施,就可以为医护人员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然而很遗憾,在这方面我们与国外有很大差距\[7\]。因此,要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在中心城区建立多方位的分中心和急救站,以缩短急救半径和反应时间。
根据本文结果,要加强和改善以下环节,以减少院前死亡的发生率:① 对院前死亡的易感人群、高危人群,进行相关宣传和教育,并应注意既往病史、性别、年龄、高发季节及时间段\[8\]。老年人院前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应加强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工作,积极治疗基础病,定期体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受寒、疲劳、激动、吸烟、酗酒等不良刺激。青壮年人的主要死因是创伤,应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加强治安管理及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以预防和减少院前死亡的发生。② 所有院前死亡病例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前,均未得到有效的初级复苏急救。因此,必须广泛宣传普及全民的急救知识,让广大群众全面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加强群众现场自救、互救能力,使第一目击者能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措施,从而为医护人员到达后的抢救治疗奠定基础\[9\]。③ 根据院前死亡的高峰时间和多发季节,合理安排急救人员、车辆、设备以及班次以提高急救反应速度,力争尽早到达现场,争取抢救时间。④ 医务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学习,熟悉和掌握CPR操作流程,提高现场急救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前死亡率。
4参考文献
[1]周海龙上海嘉定南翔地区院前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7(3):58-60
[2]曾量波,梁子敬,黄力,等广州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5):328-336
[3]Ioannidis G,Papaioannou A,Hopman WM,et alRelationbetween fractures and mortality: results from the Canadian Multicentre Osteoporosis Study\[J\]CMAJ,2009,181(5):265-271
[4]张在其,赖欣,黄力,等广州市5 525例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临床荟萃,2010,25(24):2125-2128
[5]卫常安,张丽娟100 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4,32(1):30
[6]景炳文,严鸣,苏晓阳,等5 535 例急诊死亡病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1988,8(6):10-12
[7]Adabag AS,Grandits GA,Prineas RJ,et alRelation of heartrate parameters during exercise test to sudden death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asymptomatic men\[J\]Am J Cardiol,2008,101(10):1437-1443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b)-188-0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以发热、出血及肾损害为特征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是主要宿主及传染源。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应用,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因各种因素发生死亡。现对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月11例HFRS死亡病例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7-02-04《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月HFRS死亡病例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20~79岁。全部为农民。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死亡共10例,占死亡病例总数的90.9%。病程5~7 d 4例,7 d以上7例,其中最长1例为12 d,并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1 d。所有患者发病5 d以内均未到正规医院接受系统治疗,仅使用退热药物或少量抗生素治疗。
1.2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经ELISA法检测抗-EHF IgM阳性,BUN36.5~45.2 mmol/L,Cr 455~800 μmol/L,超声提示双肾实质弥漫性损伤。
1.3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每个病例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入院后治疗情况等进行个案调查分析。
2结果
顽固性低血压休克与少尿期重叠合并多脏器衰竭2例,少尿期合并脑出血3例,合并严重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4例,合并ARDS 1例。
3讨论
HFRS是我国目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本病流行广泛,病死率高,为3%~7%。其主要传染源为鼠类,主要经鼠的排泄物污染易感者的破损皮肤,病毒从皮肤创口侵入。鼠的排泄物如污染尘埃或食物,也可经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革螨或恙螨也可作为传播媒介传播本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病毒直接作用及免疫损伤,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
11例患者中,出血占死亡原因首位,其次为多脏器衰竭,均出现在少尿期。本病由于病毒及其免疫复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坏,使血管基底膜暴露,通过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诱发DIC[2],从而引起出血。已激活的因子可相继激活纤溶系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和补体系统,产生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加剧组织损伤。有报道肾综合征出血热休克、少尿期血浆前激肽释放酶活性显著降低,而激肽释放酶活性超出正常人100倍以上[3]。
伴有ARDS时,由于肺组织低灌流、缺氧、水肿、出血、感染等有害因素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代谢,使肺泡II型细胞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萎陷不张,毛细血管周围压力降低,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浆外渗到间质,肺顺应性下降,加重呼吸困难和缺氧,导致ARDS的发生[4~6]。ARDS是在严重的原发疾病基础上,特别是易出现于抢救原发病的过程中治疗措施不当时。此并发症一旦出现,死亡率极高。
移行期是HFRS患者尿毒症最为严重的时期,此时合并感染往往较重,并且易造成二次肾衰。并且本期由于患者尿量开始增加、症状逐渐好转,医生及患者易出现麻痹情绪,从而延误治疗,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所观察的11例HFRS死亡患者均为危重型出血热,并且全部为农民,来自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的县城或农村,由于医疗水平及条件所限,早期误诊、误治,远途搬运延误治疗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出现上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易感人群普及本病的知识,加强非传染病专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做到本病治疗的“三早一就近”,认真地对每一期、每一并发症及时的做出预防和早期充分治疗是有效降低死亡率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编写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1-165.
[2]刘泽富.流行性出血热难治性休克27例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2,10(1):54-55.
[3]郭葆丽.流行性出血热血中皮质醇、胰岛素和血糖的动态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0,4:269.
[4]刘光中.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47.
[5]关生永,姜艳.流行性出血热40例临床分析[J].医药产业资讯,2006,3(6):72-73.
[6]史志春.肾综合征出血热16例误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J].2007,45(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