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鲁迅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岛有个鲁迅公园,有关的资料如下:
鲁迅公园虽说不是一个很大的公园,但它却以独特的风格成为青岛的一个象征。在20世纪初至80年代,许多代表青岛的旅游产品上都印有鲁迅公园的海滨风光。此景点于1998年被评为“青岛市十佳旅游风景点”,2001年被评为“市民最喜爱的旅游景点”。
鲁迅公园始建于1929年,由当时的农林事务所所长葛敬应设计规划,最初以当时的市长胡若愚的名字命名“若愚公园”。1931年沈鸿烈接任市长后,将若愚公园又进行了修建,建造了现海产博物馆馆址,更名为“海滨公园”。1950年,经青岛市人民代表会议决定,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将“海滨公园”改名为“鲁迅公园”。
(来源:文章屋网 )
读了《鲁迅爱书的故事》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鲁迅爱书的故事>;这篇文章记述的是:鲁迅先生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幼年时期的鲁迅,十分爱护书,看书前总会把手洗干净,小心翼翼地捧着书,专心致志地阅读起来。成年以后,鲁迅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的乐趣和事业。靠一些简单的修书工具,把书修好。所以鲁迅珍藏的书没有污损、破散的情况,他乐意把书借给别人,但归还是看到破损,会不高兴的。鲁迅还主动把书送给友人、寄出去时总是仔细包扎妥贴。
我和鲁迅来比真是有天壤之别。我每次买完新书,先是把它阅读一遍,看完后随手扔在书架上,当要去找某本书时,都是找了半天才找到。有一次,我的一个同学借我一本作文书,我拿到书开始阅读起来。吃饭时,我把它拿到餐桌前边吃边看,结果我一不小心把汤打翻了,把书弄得既湿又油,可我却满不在乎, (只)拿到了阳光下晒一晒就塞进书包,准备还给她。第二天,我来到学校,拿出早已破散了的作文书递给她,她看了气得直朝我翻白眼。从此再也没有人借书给我了。这就是我读书的最大缺点。
从今以后我要好好保管书,不让它们有半点破损之迹。我要向鲁迅先生学习,做一个爱读书、爱惜书、爱修书、爱买书的人。
整整15年前,我的一个20来岁的外甥,因吸毒而踏上了不归路。此时此刻,这个活泼帅气、只比我小几岁的晚辈形象,又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勾起我许多回忆。这些年里,我和他那悲苦凄楚的父母一直想不明白,阳光开朗的他,怎么会跟“毒”沾染上,并且陷进去那么深,落得那么惨?!
人们通常以为,吸食与吸毒者追求强烈刺激或新鲜感有关,但往往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事实上,国外一些研究者发现,很多吸食大麻的人长期以来都忍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或者具有病态情绪。有些人吸毒的目的在于达到一种更“高”更“强”的心理状态,以此逃离他们所处的真实状况――这属于一种“扭曲的情结”。
不过,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个疑点:这些反应究竟是滥用造成的后果,还是那些陷入沮丧的人的一种“自助行为”呢?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把上瘾称作“神圣的疾病”。他指出,及酒精上瘾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生物学根源,也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根源。他特别谈到上瘾的心灵因素,认为成瘾的人对于精神和更高力量的追求,远比其他人要强烈。他们非常渴望“回家”,重返伊甸园,只是他们混淆了这一旅程的方向,南辕北辙,走错了路。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上瘾者基本上是能力不济或误入歧途的人,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服食瘾品,为的是要“安然沉湎于一种把一切人生难题的意识都泯除的感受”,是个人的价值观在决定要不要服用、是否持续服用、是否成瘾、该不该戒除。而个人价值观是受文化价值影响的,因此,症结不在毒源,是个人与文化价值在影响需求与习惯。
许多调查也证明,不是对享乐的嗜好,而是寻找走出生活困境的愿望,使人们对失去了抵抗力,而吸毒者几乎又自动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例如,越战时期的许多美国士兵都离不开海洛因,当年那些年轻人中的40%至少尝试过一次用针头来缓解战争带给他们的惊恐,他们当中的一半人则经常吸毒。
“嗜好或者瘾,是每个人在寻找幸福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德国心理学家斯特凡・克莱因这样打趣道。值得注意的是,近10多年来,科学家借助新技术对毒瘾的生物学根源进行探索,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1998年,一项对双生子吸食和滥用大麻研究的结果,得出了与酒精研究的结果相似的结论:共享家庭环境因素在开始使用时起作用,而随后的吸食和滥用在很大程度上则由遗传因素导致。一年后,对老鼠基因敲除的研究,同样证实了特殊基因在对的行为反应方面具有影响。例如,去除老鼠的血清素受体基因,会导致老鼠酒精消耗的上升和对可卡因易受性的提高。
2008年春,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认知神经系统科学家休・加拉万,在伦敦皇家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提交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可卡因吸食者的神经活动减弱,因为参与解决问题、作出决定和控制行为等功能的脑区血流量减少。目前尚不清楚是本身还是脑部的天然机制引发了这些变化,但加拉万强调:“这项研究帮助我们不再把毒瘾视为道德弱点,让我们在更大程度上不妨把它视为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摘 要 对于古典式摔跤项目比赛规则,国际摔跤联合会2013年对其进行了修改,这一修改对于古典式摔跤运动的训练思路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对新规则内容入手进行浅析,在阐述了新规则带来的影响后,对古典式摔跤运动的训练思路变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新规则 古典式摔跤 训练思路
自2013年下半年古典式摔跤新规则适用之后,许多传统的摔跤训练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摔跤竞技需求,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古典式摔跤运动的训练思路自然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与革新。并且可以预见,这一训练思路的变化与革新也必然会促进古典式摔跤的运动性和竞技性持续提升。
一、新规则内容变化分析
新规则相比之前的古典式摔跤运动的变化是巨大而明显的,这主要体现在比赛时间的变化、得分动作的变化、分值的变化、胜负判定条件繁荣变化、消极的判罚变化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分析古典式摔跤项目的新规则。
(一)比赛时间变化
比赛时间的变化是规则变化的重点。新规则取消了之前每场比赛3局,每局2分钟的规定;新规则修改后,每场比赛进行两局,儿童、少年组每局2分钟,青年、成年组每局3分钟,2局之间有半分钟的休息间隔。在场次间隔时间方面,同一名摔跤运动员前后2场比赛的时间由15分钟延长至30分钟,并且同一级别的比赛应当在一天之内完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场比赛中双肩着地、技术优势获胜、一方运动员连续获得3个警告即一场比赛结束。
(二)得分动作及分值变化
能够得分的动作上以及技术分值在新规则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技术动作由1分改为2分,3分技术动作改为4分,这就把观赏性更高的技术动作与低分值技术动作进行区分;之前的技术优势获胜分值为6分,新规则修改后提升至8分;取消获得2个3分或1个5分作为优势技术胜利结束比赛的规定;取消危险状态5秒加分。技术分值从过去的1分2分3分5分改为1分2分4分5分。
(三)胜负条件判定变化
胜负条件判定变化对于古典式摔跤影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规则取消了原先的三局两胜制,现在以两局比赛结束时技术分累计多者获胜;若两局比赛结束,双方运动员技术分相同的情况下,将按照下列标准和顺序判定获胜运动员:1.技术分分值大小和数量;2.所获警告数量少者;3.最后得分。
(四)消极的判罚变化
1.场上比分为0∶0时,场上裁判必须及时地根据运动员场上表现,判定出消极的一名运动员,在不吹停比赛的情况下,提醒消极运动员积极比赛,裁判员在场上记录表上以(W)作为标记;此后的一定时间内,如该运动员仍未改变消极状态,场上裁判将在征得侧面裁判或执行裁判长同意后暂停比赛,判该运动员消极并给予一个警告,由积极方运动员选择跪撑或站立摔继续比赛。
2.积极一方选手在选择跪撑摔时,以后抱的方式搂抱,站立、单膝着地或双膝着地三种姿势进行。如果进攻方或防守方没有按照规则要求的姿势开始进行比赛,经过裁判员提醒后,将判罚警告并丢失一分,进攻方犯规将从站立开始,防守方犯规还从跪撑姿势开始。
3.如运动员再次出现消极行为,将被警告并罚1分,对手选择跪撑或站立摔继续比赛。
4.如果第四次出现上述消极比赛行为,该运动员被警告并罚1分,比赛终止,宣布对方获胜。
5.0∶0结束比赛时,最后判定消极一方输掉比赛。
二、新规则带来的影响
新规则给古典式摔跤运动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显著的,这主要体现在了比赛激烈程度增加、对抗性大幅度提升、比赛进攻性提升等方面。以下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对新规则给古典式摔跤运动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一)比赛激烈程度增加
比赛规则的变动,大大增加了比赛的激烈程度,这要求运动员要提高自身的专项素质,例如:运动员要提高自身的运动速度、无氧耐力、肌肉抗酸能力、呼吸系统能力和心血管系统能力。另外,由于比赛时间和比赛判定的变化,加快了古典式摔跤运动的比赛节奏,这就要求摔跤运动员要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瞬间比赛适应能力,这些都使得比赛的激励程度得到很大提升。
(二)对抗性大幅度提升
对抗性对于竞技体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新的竞技规则下古典式摔跤运动开始更加强调运动员在站立状态下的训练。例如:站立状态下相互抢夺有利把位的训练。除此之外,据不完全统计,新规则颁布之后,现在的古典式摔跤比赛中,已经很少出现小比分,经常会出现十几比十几,甚至二十几分都有可能出现,这在以往的比赛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由比分可见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相互之间的对抗性是如此之大。因此,大幅度动作和高级技术的运用也使得整场比赛竞技性和对抗性的提升成为必然。
(三)比赛进攻性提升
比赛进攻性的提升较为集中的表现在了古典式摔跤运动开始变得鼓励进攻,与此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使先得分者可以进行防守等传统的战术指导思想受到了影响,从而极大程度上增加了产生大分值动作的可能性,这也意味着古典式摔跤比赛也随之提高了其胜负判定的科学性,把摔跤运动崇尚进攻的宗旨体现得淋淋尽致,并且比赛进攻的提升能够带给观众积极的人生观和动作的美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观众观看比赛的意愿。比赛进攻性的提升使得比赛竞争规则更加公平、公正,使得比赛胜负判定更具有说服力,在现实意义上推动了古典式摔跤运动这一项目的快速发展。
三、古典式摔跤运动训练思路的变化
(一)训练思路的释义
训练思路是指在对该运动项目内在规律深刻认识的情况下,对运动成绩本质的理解和对训练工作的设计以及对训练过程的控制。就古典式摔跤的新规则而言,正确把握运动训练思路的变化能为今后的古典式摔跤运动训练的开展指明方向,使训练工作的科学含量更高,避免训练的盲目性。
(二)有针对性地加强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
新规则和旧规则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是比赛形式的变化,它加强了比赛的激烈程度,意味着运动员将承受更大强度的比赛。因此,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尤其是专项身体素质的负荷比例要与比赛负荷相匹配。在新规则条件下,爆发力和力量耐力是运动员完成比赛的基本保证。在激烈的对抗中,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对抗,经常要到比赛的最后才能分出胜负,所以,运动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力量耐力储备,提高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完成战术安排。
(三)训练重心的改变
训练重心的改变对于古典式摔跤运动训练思路变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与旧规则相比较,新规则更加注重站立方面的角斗:在一场比赛中,如不遇到特殊情况,均为站立状态下的角斗;由于消极判罚更加严谨,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不积极拼抢就会被判罚,即便是在分数领先的情况下,都可能因此而输掉比赛;所以说,规则改动后站立角斗的比重加大,对运动员站立摔动作、站立抢夺有利把位以及站立技术动作与手法相结合的连续进攻能力更加看重。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需要对运动员在站立状态下的手法、抢夺有利把位以及站立摔动作的训练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但是,跪撑角斗也不能完全放弃,要树立“站立加强得分能力,跪撑巩固对抗能力”的理念开展训练。
(四)大动作的使用得到鼓励
为了有效增强古典式摔跤比赛的整体观赏性,国际联合摔跤会在其制定的新规则中极大幅度的提升了大动作在竞技比赛中的地位,而且新规则规定:如一方运动员主动使用技术动作不成功而处于跪撑状态的下方,裁判员将立即吹停比赛,比赛从站立状态开始,这就使运动员放下了因进攻失败而反失分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主动的进攻。还因为,一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在处于得分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大动作分值是判定双方运动员胜负首选方式。因此在新规则条件下的古典式摔跤训练应当注重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成功使用大动作的能力,从而在此基础上更加有效地强化其专项运动素质以及大动作运用技术。
(五)训练系统性提升
古典式摔跤训练的系统性提升能够使得运动员能够从技战术的角度出发,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训练思路是“站立加强得分能力,跪撑巩固对抗能力”。系统训练运动员,提高运动员专项素质储备,使其能够更好地匹配古典式摔跤的比赛结构和赛程。把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结合起来,利用专项素质训练稳定和完善运动员的技术和战术的训练,以技术和战术提高运动员的素质训练,从而加强运动员的对抗能力,实现提升训练系统性的重要目标。
四、建议
(一)从技战术的角度出发,应以“站立加强得分能力,跪撑巩固对抗能力”为主要训练思路之一。
(二)通过系统训练使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储备与古典式摔跤的比赛结构和比赛的赛程相匹配,从而使运动员具备高密度比赛赛程和高强度实战对抗能力,以便为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和执行战术安排保驾护航。根据实战中出现的具体情况,结合新规则,安排不同形式的教学性比赛训练,以达到不同的训练效果。技术训练同素质训练相结合,利用专项素质训练促进技战术的稳定性与完善,以技战术带动专项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加强运动员的对抗能力这一重要目标。
五、小结
随着我国摔跤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新规则在古典式摔跤运动中适用性的持续提升,新规则对于古典式摔跤训练思路带来的影响也日益深刻,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应当对这一规则变化的内容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训练思路和训练方式来促进我国古典式摔跤运动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进.从新规则论古典式摔跤运动训练思路的变化[J].辽宁体育科技.2008.2(15):35-38.
[2] 于辉.内蒙古男子古典式摔跤队体能训练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3] 崔聪颖.古典式摔跤项目技战术统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首都体育学院.2013.
[4] 张慧超.对古典式摔跤运动损伤特征及其诱发因素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1.
[5] 韩夫苓.我国优秀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与诊断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德化六中初二(6)班 张艺瑶
指导老师 林月坛
细数风雨兼程的成长旅途中,父亲与母亲对我不曾刻意,却点滴渗透在生活中的家教,深刻而不乏色彩,有如深邃夜空中的璀璨星月。
母亲的话是星。
从小学起家里人就忙碌,谁都没有空闲接送我上下学。我总是每天一个人往返于那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流连一路独好阑珊的风景。开始我从不抱怨,直到某个大雨瓢泼的雨天,焦虑忐忑地站在校园门口,看着三三两两的同学一个个被赶来送伞的笑意嫣然的父母接进干净温暖的小车,直至天色昏暗,我望眼欲穿也没能等来门口那个熟悉可爱的身影。眼里期盼的火花如熄灭的烟火一点一点地冷却,难过煎熬的心比雨还沁凉,终于裹紧单薄的衬衣失落地冲进雨里......一整个晚上,我一言不发。那天晚上,睡前母亲倚在我的身边,像知晓我心事似的柔声问道:“今天你不开心,是因为下着大雨,别的同学都有父母接送,而爸爸妈妈却没有去接你对吗?”我轻轻地垂着头,没有说话。“你要理解,我们都比较忙,”母亲的眼里流露着些许的歉意,更多的却是一种深刻的意味深长,“今后你还会遇到更多只能一个人经历的事情。你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父母,要记住,没有谁是可以靠父母的。我们给不了你什么,你想要的,就自己去争取。”我抬起头来看母亲。在那盏柔暗的橘暖色夜灯下,母亲好像全身都在散发着亮黄的光芒,一点点明亮起来,像夏夜天边的那颗星子,使我整个世界瞬时豁然开朗。
父亲的训是月。
自从严家炎先生提出鲁迅小说的“复调”特征后,许多论者都注意从巴赫金的小说理论出发来解读《孤独者》。靖辉的《于无望中挣扎的灵魂――读鲁迅小说〈孤独者〉》认识到“我”与魏连殳分属于鲁迅灵魂世界的两个侧面,他们共同构成了鲁迅心理和情感世界的复杂性[1],但该文尚未明确《孤独者》的“复调”性。李铮的《欲将沉醉化悲凉――论鲁迅小说〈孤独者〉的复调结构》则明确从“复调”理论出发,认为《孤独者》的叙述者实际上有三个:“我”、魏连殳和房东老太太。在“不断变换交错的叙述中”有三个孤独者的故事:魏的祖母、魏连殳、“我”;它们呈“递归结构”。魏的祖母的故事是“为了突出连殳的命运而作的铺垫叙述”,因此只是魏连殳故事的“附属物”,不与之构成复调。而“我”与魏“成为鲁迅思想的两个侧面,也都带着鲁迅自己的影子”。他们的故事代表两种声音,构成复调。这种复调体现在二者的对话关系中,即“关于孩子问题的争论”、“关于故乡、人情的讨论”和“两人生活态度的相互映衬”。总之,从《孤独者》中可以看出“鲁迅小说叙述结构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借鉴”和他“对传统的革新与创造”[2]。李盛涛、徐光淼的《从〈孤独者〉看鲁迅小说的对话性》认为《孤独者》既有“微型对话”,也有“大型对话”。前者指“叙述人和主人公魏连殳各自话语内部的对话性”;后者指人物之间、作品的结构都体现出的“对话性”,这种对话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未完成性”和“一个开放的空间”,从而使鲁迅的小说“获得了一种超时代性”[3]。
金振胜的《鲁迅小说的内心独白与主题意蕴》从叙述视角出发,认为由于《孤独者》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属于限制性视角,作者用了书信来填补叙述真空。书信“充当了临时性的叙述话语”,从而“带来了叙述的变声效果,展示了一种新的语态、新的性格和新的意蕴”。魏的书信话语形式富于变化,而且“是一种具有个性化并且蕴含着复杂心理内涵的内心独白”[4]。
李明的《论鲁迅自我小说中的自我表现形式》着重分析了鲁迅的自我小说中作者的“自我介入”的四种形式:直接自我、间接自我、分裂的自我和相对零自我。《孤独者》属于第三类,小说中的“我”是“作者自我的正面形象”,是“社会化”的一面;而与我相对立的人物,则是作者自我的一个侧面,即“未向社会公开的、比较隐蔽的私人化的一面”。这种表现形式“便于展示作者内心矛盾复杂的心灵世界,便于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5]。
赵彦杰的《论〈孤独者〉的叙事特点》认为小说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人称散点透视叙事法的运用”、“距离感叙事法烘托故事客观性”以及“现代性叙述话语的体现”[6]。
陈方竞的《鲁迅小说的“魏晋情结”:从“魏晋参照”到“魏晋感受”》则独辟蹊径,从鲁迅与魏晋文人的内在联系出发,指出《呐喊》、《彷徨》中的小说具有“魏晋情结”,而且表现为从“魏晋参照”到“魏晋感受”的变化。“鲁迅孕育并写作《彷徨》时期,已经深深坠入'魏晋感受'之中”,“在魏连殳身上注入了鲁迅个性中更为强悍的一面,集中体现了他的'魏晋感受',而且,他把这种感受极大地强化了”,从而“构成魏连殳与嵇、阮在更深层次上的内在一致性”[7]。
曹新发的《浅谈鲁迅作品中的黑色意象》认为黑色是在鲁迅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颜色,这是他独特的艺术特色。黑色意象的作用有两个:“描写他自己深刻感悟的社会人生”和“塑造一个'黑色人'家族”,即“精神上孤独、寂寞、绝望以至复仇和死亡的人的家族”。魏连殳是这个家族的一个成员,他所采用的自我放逐的复仇方式正是鲁迅所特有的复仇方式[8]。
注释:
[1]靖辉《于无望中挣扎的灵魂――读鲁迅小说〈孤独者〉》,《名作欣赏》2001年第4期
[2]李铮《欲将沉醉化悲凉――论鲁迅小说〈孤独者〉的复调结构》,《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李盛涛、徐光淼《从〈孤独者〉看鲁迅小说的对话性》,《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4]金振胜《鲁迅小说的内心独白与主题意蕴》,《天中学刊》2006年第4期
[5]李明《论鲁迅自我小说中的自我表现形式》,《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6]《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故事导入;迁移导入
我们知道初中语文课堂的气氛应该是非常活跃的,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通过学习,不断地积累语文知识,在积累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通过课堂导入的方法,因为只有进行课堂导入,才能使学生在课堂集中注意力。现就课堂导入主要说两种方法。
一、以故事导入课本
故事本身具有情节,青少年学生比较爱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课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对于那些故事性强或有典故可引的作品,教师可以先讲述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或与作者、作品有关的故事,然后引入本课。如:《斑羚飞渡》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同学们:先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森林里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很猛,一大群蚂蚁被大火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眼看他们就要被大火吞没。这时在一只大蚂蚁的示意下它们迅速地聚拢在一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成了一个大球。大球快速滚出了火势的包围,大火烧死了不少蚂蚁,但一部分蚂蚁因此得以存活。
故事讲完之后,学生畅谈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感受进行引导。
同学们,在这生死关头,小小蚂蚁这种牺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举动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今天,我们来看看沈石溪笔下温顺可爱的斑羚经历的那令人触目惊心的悲壮的一幕。
这个故事贴近课文内容,和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再配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自然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自然引出本课内容。
二、迁移方式导入
结合以前学过的、内容相关的课文导入新课,能使学生将知识系统起来,加深理解,增加记忆。如:我在教学《藤野先生》时的导语: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为什么在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
这样的导语,运用了比较分析法,联系旧课,提示新课。这种比较,有利于学生明白两课知识相同之所在,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探求的好奇心。而教师所选的比较的各个侧面,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阅读课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这两种方法在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多些,我觉得提高教学效果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配合的合作项目;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教师在课堂导入这第一环节便赢得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热情和兴趣,便获得了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一、长妈妈和祥林嫂都是青年守寡,且都没有名字
《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说:“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鲁迅猜测长妈妈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但不完全肯定,并且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长妈妈被鲁迅祖母称为“阿长”,只是因为家里先前的保姆叫阿长,离开后,长妈妈来补了她的缺,大家叫顺了口,就仍旧继续叫下去。至于她的真实姓名,反而湮没了。《祝福》中也没有出现祥林嫂的名字。祥林嫂为了避免守寡后被婆婆卖掉的命运,逃到了鲁镇鲁四老爷家来做工,“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鲁镇人估计祥林嫂姓卫,也仅是猜测而已,“祥林嫂”这个称呼,是随第一个早逝的丈夫祥林而来。可悲的是,在第二个丈夫贺老六死后,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成为众人不齿的对象,大家仍旧称呼她“祥林嫂”,而不是“老六嫂”,说明祥林嫂的第二段婚姻得不到世人的承认。长妈妈没有名字,足以引起读者的同情,没有名字的祥林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同样没名字,同样是寡妇,同样是做工,但长妈妈在鲁迅家有着一定的地位,祥林嫂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长妈妈是周家的保姆,本是伺候周家大少爷鲁迅的,但她睡相不好,使小主人很难受,虽屡遭祖母提醒也不能改掉,但周家也没有将她换掉。祥林嫂的境遇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初次来到鲁四老爷家,因为是寡妇,就遭到鲁四老爷的鄙视。夫死子丧后再到鲁家,成为鲁四老爷眼里的丧门星,连祭祀时的饭菜也不让她沾手。长妈妈和祥林嫂为什么在生活中受到的待遇迥异,主要原因可能是长妈妈守寡后没有再嫁、始终恪守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信条,而祥林嫂则违背了这一信条――哪怕这种违背是违心的。同时,鲁迅一家人相对来说比较开明,很和善,而鲁四老爷则是顽固的程朱理学信仰者。这也是长妈妈和祥林嫂在生活中待遇不同的一个原因。
同样都是寡妇,同样都没有名字,同样都是在人家做工,然而在世人眼里,二次改嫁的祥林嫂的命运却比青年守寡的长妈妈悲惨得多。个中原因以及社会启示,何其深刻,发人深省。
二、长妈妈和祥林嫂、柳妈等人都很迷信
长妈妈的迷信,包含了十足的愚昧与阿Q精神。他给鲁迅讲述长毛掳人的故事,说到长毛掳小孩与好看的姑娘,鲁迅认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时,她竟然变得严肃起来:“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妇女脱裤子的威力竟然超过了大炮,荒诞而又可笑。长妈妈是抱着严肃的态度对鲁迅说长毛的故事的,说明她并非凭空捏造来糊弄小孩,她的极端愚昧的精神状态充分暴露。现实生活中像长妈妈这样迷信色彩很重的人,在小说《祝福》中除了祥林嫂,还有柳妈。祥林嫂因为嫁了两个丈夫,并且都死去了,在柳妈看来,祥林嫂将来死了进入地狱,阎王是不会对她从轻发落的,因为祥林嫂在阳间没有遵守“从一而终”的教条。他会把祥林嫂用大锯锯成两半,分给两个死鬼丈夫,这使祥林嫂感到非常恐怖。她最终听从柳妈的意见,向土地庙捐门槛。沦为乞丐后,见到“我”,首先就是问灵魂有无的问题,但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在“祝福”之夜,怀着对阴间无比的恐惧,孤零零地爬向了坟墓。
长妈妈认为妇女脱裤的威力胜过大炮,祥林嫂认为自己将在死后受到阎王的惩罚,柳妈认为祥林嫂捐门槛可以赎罪,都是荒诞不经的迷信,鲁迅对此当然都持否定态度。长妈妈虽然迷信,但心地善良,这是鲁迅怀念她的主要原因。当幼年的鲁迅对《山海经》魂牵梦绕而不可得的时候,她给鲁迅带来了《山海经》,使鲁迅得到极大的精神享受,并由此对文学产生了兴趣。迷信的长妈妈善良的品质在《祝福》中也有反映:迷信的柳妈劝祥林嫂捐门槛的举动,显然是出于好心,是为了能让祥林嫂免除在阴间的罪过。虽然她的建议最终导致了祥林嫂精神的崩溃,但柳妈善良的本意却是不能否定的。
善良的长妈妈很迷信,正是社会底层的淳朴民众思想心态的反映。这种现实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是有其现实基础与社会基础的。可以说,迷信的长妈妈,在某种程度上是《祝福》中祥林嫂与柳妈的现实雏形。
三、《祝福》与《阿长与山海经》中的“规矩”
长妈妈教给幼年鲁迅许多规矩,首先是对儿童的规范:“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毋庸置疑,这种规范,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是一种扼杀,显然是要不得的,因而鲁迅很反感。其次是大众规矩,比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这些规矩,有的在《祝福》中得到直接的反映。如说人死叫“老掉了”,“祝福”之夜,“我”问鲁四老爷家的短工,四老爷和谁生气,骂谁“谬种”,短工回答祥林嫂“老了”,也就是“死了”,引起了“我”的震惊。这是最明显的文学作品对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实的反映。
在长妈妈教给鲁迅的所有规矩中,最令鲁迅印象深刻的是正月初一醒来吃福橘的事情。长妈妈在除夕之夜就“极其郑重地”告诉鲁迅,正月初一见到自己第一句话必须要说:“阿妈,恭喜恭喜!”以此获得一年中的“顺顺溜溜”。鲁迅第二天醒来,按照长妈妈的说法做后,她竟然“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而且将沾满喜气的福橘塞到我的嘴里。像这种要孩子恭喜、吃福橘的规矩,显然是一种吉利文化。在长妈妈眼里,顺序是不能错乱颠倒的,很重大,也很神圣。《祝福》中也讲到了祭祀的规矩,也是很神圣的仪式,要求保持祭品的洁净。像祥林嫂这样再嫁且死了两个丈夫的“败坏风俗”的女人,别说祭祀的饭菜,就是酒杯、筷子和烛台,也是不能经过她的手的,“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长妈妈讲规矩,且对有些规矩,执行是很严格的,不能更改,否则她认为会给人带来一年中的晦气,不顺溜。有些规矩固然反映了人们的良好愿望,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鲁迅的故乡绍兴当时民众思想的顽固,对迷信思想的深信不疑。严格的生活规矩与浓厚的迷信思想在民间广泛存在,且在民众心中根深蒂固,体现在小说《祝福》中,最明显的就是祝福夜祭祀大典举行的神圣性和严格性。正是祭祀的规矩,使得“不干净”的祥林嫂最终丧失了继续生活的勇气,沦为了人见人厌的乞丐。长妈妈相信许多与迷信有密切关系的规矩,这只是社会民众思想的一个缩影;《祝福》将这种思想加以扩大,创造了一个庄严肃穆、天地圣众醉醺醺的“祝福”大典,正是这祭祀大典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毁灭。
四、长妈妈的“切切察察”
长妈妈令鲁迅最反感的举动,就是她的“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似乎长妈妈总是喜欢背地里谈论别人的家长里短,家务琐事,并且谈起来煞有介事,伴随着一定的手势与表情。这是幼年鲁迅很不欣赏的地方,鲁迅甚至说:“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长妈妈虽然是鲁迅怀念的对象,但她毕竟是下层民众中的普通一员,有着旧社会农村民众的共同缺点:饶舌多事,将议论别人作为生活的调剂品,津津乐道甚至乐此不疲。鲁迅笔下的鲁镇民众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个长妈妈呢,正是他们构成了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
祥林嫂再来鲁镇,夫死子丧,内心的隐痛可想而知。此时的祥林嫂,是多么需要人抚慰她心灵的隐痛。“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在众人眼里,祥林嫂既然没有为前夫祥林守节,而是再嫁贺老六,这就触犯了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教条,就不值得同情。祥林嫂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讲述阿毛的惨剧,是想唤起人们对她的怜悯,甚至能对她说一些贴心的安慰话。唯有如此,内心的惨痛才能稍稍平复。但我们且看鲁镇人听了阿毛的故事后的表情与反应: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现在,有了这样一本书:《小学生鲁迅读本》,它为小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鲁迅世界的窗口。本书的两位编者钱理群和刘建发,一位是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北京大学的教授,一位是小学教师,热衷于在教学中传播鲁迅的作品。他们说:“我们承认,鲁迅的大部分作品可能不太适合孩子们阅读;但我们同时也坚信:鲁迅仍有不少的作品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小学生鲁迅读本》完整地呈现了“童年鲁迅”,展现了一个“可亲、可爱又特别”的鲁迅形象。
不信?那让我们先来读一读长妈妈的故事。长妈妈并不姓长。鲁迅家中曾有过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工,大家都称呼她“阿长”,后来她离开了。对于新来的顶缺女工,大家懒得改口,还称她为“长妈妈”。这位连自己的姓都被人忽略了的农村妇女,给鲁迅留下了鲜活的印象――
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那儿得到压岁钱,用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便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吗?你要记得,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看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起来,同时将一点冰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劈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这是鲁迅文集《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的一段。读了这段故事,你是否想再看看长妈妈还对鲁迅做过什么事儿?这样的文章会不会勾起你的共鸣,让你回想起自己过年时发生的事?每一代人的童年都有着许多永恒不变的内容,那一份盼望的心情、等待中的焦急以及对繁琐规矩的厌烦是何其相似。当然,除夕的年夜饭味道、压岁钱的数目和玩具的类型肯定是大不一样了。
长妈妈在阅读这件事上对鲁迅的影响最深刻。图文并茂的《山海经》是童年鲁迅渴望已久的读物。《山海经》中由“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做眼睛的怪物”所勾画的奇妙神话世界,是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们的最爱。但是,在鲁迅的童年时代,孩子的愿望是不被重视的,家中的大人们谁也不会在意孩子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期盼。又是长妈妈,尽管她自己并没有文化,但是她却能理解小鲁迅的渴望。告假回家的长妈妈给鲁迅带回四本一套的《山海经》,这对鲁迅的心灵震撼是极大的,“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身都震悚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小学生鲁迅读本》还有其他精彩的文章。为了方便同学们阅读,编者把它们分为了“难忘童年”、“小动物情缘”、“草木、水、火、雪”、“父子之间”、“寓言与诗”和“鲁迅翻译的童话”等六个部分。
其中,第四部分“父子之间”特别值得向同学们推荐。虽然只有三篇文章,但分别选取了父亲、母亲、孩子三个人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亲情,既有趣又有特色。《他健康、活泼、顽皮》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文集――从孩子的照相说起》,是鲁迅写自己的儿子周海婴的。《他对我一切顺其自然》选自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写出了周海婴眼中的父亲形象。母亲许广平则作为旁观者静静地欣赏着父子之间《融融恰恰的相聚》。
父母一般都喜欢孩子乖巧听话,但小孩子却都很顽皮。面对儿子周海婴的顽皮,给人留下严肃印象的鲁迅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周海婴回忆说:“我幼时的玩具可谓不少,但我却是个玩具的破坏者,凡是能拆卸的我都拆卸过。目的有两个:其一是看看内部结构,满足好奇心;其二是认为自己有把握装配复原。所以,在我一楼的玩具柜里,除了实心木制拆卸不了的,没有几件是完整的。但父母从不阻止我这样做。”他甚至还拆卸过父亲的留声机、母亲的缝纫机。童年特有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就这样在宽容的父爱里得以茁壮地生长。
但父子之间并不总是和谐融洽的。有时候,对于孩子太过调皮的行为,鲁迅也会施以“体罚”的。但即使是“体罚”,也充满了鲁迅式的慈爱与幽默。据许广平回忆――
他总是临时抓起几张报纸,卷成一个圆筒,照海婴身上轻轻打去,但样子是严肃的,海婴赶快就喊:“爸爸,下回我不敢了。”
这时做父亲的看见儿子的楚楚可怜之状,心软下来,面纹也放宽了。跟着这宽容,小孩子最会体察得到,立刻胆大了,过来抢住那卷纸筒问:“看看这里面有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