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第1篇: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

《最美家庭》的事迹材料范文介绍

材料一

俗话说: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北汉乡北汉村,提起村民xx一家,那是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全家共6口人,上有两位老人,还有一双儿女,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积极拥护和遵守村规民约。xx一家一直积极执行村委会有关规定,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村委会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目标。在村硬化街道、修建下水道期间,因工作需要需占用其部分土地,砍伐部分树木,全家人二话不说,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清理整治工作,不要村委会给的一分补偿,牺牲小我,顾全大局,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使村委会硬化街道、修建下水道实施的工作顺利完成;村里十七八岁的青少年群体,正是思想健全成熟的关键期,极容易受到社会上少数不良人群、风气的影响,为此,xx一家积极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向,为此,全村青少年犯罪率锐减95%以上,保证了村内良好的社会安定秩序,人民群众拍手称赞。同时,xx一家坚决抵制赌博、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行为,勇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宣传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社会风气。

父慈子孝,邻里和谐。xx的父亲xx经营着一家板簧厂,2007年正值板簧厂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被任命为北汉村的党支部书记,不得不把厂子交给从未接触过相关业务的儿子和儿媳,为了支持老人的工作,夫妻二人义无反顾地担起了这个重担,白天黑夜地在工厂忙活,两个年幼的子女交给婆婆照顾,老人没有任何怨言,慈爱地说:“你们忙你们的吧,我能行。”从家庭的衣、食、住、行到接送照顾孩子全落在了婆婆的身上。2009年的一天,两位老人双双生病住院,为了既不耽误工厂工作,又照顾好两位老人与子女,夫妻二人决定,两人日夜轮流照顾工厂和老人、儿女,医院、工厂、家庭,三点一线,十来天下来,夫妻二人整整瘦了一大圈,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繁忙工作的同时,xx夫妻二人对老人的孝心从未减少过一点,他们惦记着老人的生日、关心老人的身体,衣服脏了,马上清洗;到吃药的时候了,水、药全端到面前。从里到外,大事小情,关怀到无微不致,因村里财政状况紧张,村里规划涉及项目又多,作为支部书记的xx总是精打细算,恨不得把一分钱掰两半花。xx夫妻二人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为了不让老人费心,从经济上从没有一次让老人为难过,红白喜事、婚丧嫁娶、电话费用等等,需用500给1000,让老人把更多的心思用到北汉村的发展上去,老两口也是逢人就说,有这样的儿子、儿媳,我们感到太幸福太知足了;老人照顾着家庭、孩子,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加安心的工作,多少年来,家庭成员之间从没有斗过一句嘴,从没有红过一次脸。工厂规模一天天壮大,订单不断增加,家庭事业琐碎事也越来越多,但是家庭关系却越来越和睦。

积极帮助、团结邻里。不管谁家有困难,xx一家人总是伸出援助之手。2010年夏天,同在一个胡同的邻居因经济纠纷,日子马上就到了揭不开锅的程度,而且正值雨季,屋顶漏水,真是“屋漏正值连夜雨”,了解情况后,全家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先解决其基本困难,于是送去了部分钱物,让其度过难关,然后联系在本厂工作的壮年工人,协助其完成房屋修整工作。现在,那户人家已经成为了村里的富裕户之一,但从没有忘记xx一家人的恩情,他慷慨拿出手里的资金,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无形之中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乐于助人为乐的活动中来。2012年3月份的一天,村民张新立因车祸死亡,其上有老,下有小,一下子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得知情况后,xx一家人立即赶去帮忙解决问题,安慰老人孩子,送去钱物,联系交通局、事主所在工作单位、事故工厂解决相关的一系列问题,xx夫妻二人商定,招其家庭成员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到工厂上班,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以解决其生计问题,这种做法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认可。不只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xx一家人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受到群众的好评。

牵手相伴几个春夏秋冬,xx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xx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材料二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提起xx,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xx系三公司材料科副科长,爱人在天大项目工作,他们两人在三公司工作了十八个年头。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婚后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一直聚少离多。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互相支持、相互勉励、相濡以沫。xx对局物资管理工作潜心钻研,被局授予物资管理“技术能手”称号。2012年批准为中交物资招标采购专家库成员;爱人负责全局最长的隧道工程天大项目四标隧道的生产管理工作,注重团队合作,发挥群体智慧,优化了许多管理方案,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工作中, 他们要求自己做得更优秀,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也是力争做好自己的角色,尽量完美的诠释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亲。

和众多的中交人一样,他们在京购房后,把两位老人接过来,过着媳妇、公婆带着孩子的生活。老人都是退休教师,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照顾孩子。人说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尤其是爱人长年在工地。在这几年中,他家的老人一直把儿媳当成自己的闺女看待,老人在家拆洗被褥、打扫卫生、做饭等能做家务活都帮着做,儿媳上班时穿着老人给她勾织得凉鞋、挎着老人亲手缝制的背包,同事见了都夸老人手巧,老人每天把饭做好,盛好饭等着儿媳一起吃。xx有时单位遇到事情也会跟老人说说,老人也能帮着出出主意。

xx把两位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节假日陪老人聊聊天,讲讲单位、社会发生的一些趣事。她的婆婆有记日记的习惯,这里也记录着他们共同生活片段,在前年的日记本上她是这样记载的:今天儿子、儿媳张罗着带我去新华大街买鞋,他们告诉我不要去看价签,只要穿着舒服就行,儿媳说:‘妈平时坐车昏车,今天好不容易出来逛逛街,多买两双吧。’这家伙一口气给我买了四双,又从里到外的买了内衣、袜子,说实话,平时我自己是舍不得花这么多钱的,儿子对我好是应该的,但娶到一个好儿媳才真是不容易,儿媳平时给自己买衣服挺舍不得的,只要一提给我们老两口买东西,没有不愿意的时候,都是头头先张罗。我心中真是感动啊!”说实话,xx一直都觉得这是她应该做得,邻居的大爷大娘都夸她是孝顺的儿媳妇,她老公也经常自豪地说:“在外边工作,最放心的就是家里媳妇和公婆相处比我这个儿子还要亲”。

在婆婆的影响下他们生活上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拖地。教育孩子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她的儿子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儿子逐渐自立,假期参加社区的社会献爱心活动。

他们家三代同堂,孝敬老人,夫妻共勉,兄妹关系融洽,2008年,孩子她姑家因买房需要资金,他们就毫无保留把当时的积蓄借给她,这也让老人很是感动。xx的爱人身为兄长给弟妹做出了榜样,每年春节全家团聚,其乐融融。

2012年春节期间,全家正安于温馨幸福的日子,坏消息泰山压顶般的袭来,正月查出公公肺癌晚期,需要住院治疗,公公病情刚刚稳定,5月份又查出婆婆得了mds骨质增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刚一疗程时,肺部又严重感染,病情危险,在无菌室24小时需要护理。工作不能耽误,家务需要料理,孩子学习需要辅导,一时间xx深感压力重大,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就在她感到心力交瘁的时候,孩子他叔自告奋勇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孩子的姑姑隔周周末从沈阳赶到这里来照顾老人。老人也因自己生病拖累孩子思想负担很重,经常以泪洗面,但仍不愿让远在工地的儿子担心,住院期间给他儿子在电话说:“我没事,别因我们影响工作”。

在这段日子里,xx每天早上,准备好早饭和午饭,公公与孩子中午热下就能吃到嘴里,晚上下班到家后再做全家的晚饭。抽空还要去医院看看婆婆一天的状况,在那里给婆婆喂饭、洗脚、洗衣服。。。有时候回到家后,xx觉得浑身疲乏。每次和老公通电话,还要互相安慰不要太悲伤,看着见老人身体一天天好转,孩子一天天成长,xx的心里感到很欣慰。

都说患难见真情,公司领导的体恤让xx倍感温馨,在得知老人需要服侍的情况后,方便她照顾家里,尽可能减少她的外出频率,在年中效能检查及年底的双文明检查中也安排其他同事代替她出差。老人住院期间,公司的同事亚珠、大新等纷纷去看望老人。社区的阿姨来看望老人也络绎不绝,孙阿姨送来了八宝粥,张阿姨送来了石榴,徐阿姨送来了牛奶、面包。。。,领导、同事和社区的关怀,给xx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让她倍觉温暖,更能做好对老人的关怀和照顾,让爱人对家里放心。

第2篇: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

逊克县民族中学  姜玉玲

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宝盖头遮住了外面的寒风冷雨,一横三撇是家中人的期盼,向外的两撇是在外的人对家的眺望,一个竖钩把全家人紧紧的系在一起。可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家每个人有不同的方式和经历。

姜玉玲,逊克县民族中学一名普通的物理教师。从教二十五年来,她爱岗敬业、关心、爱护学生,深得学生爱戴。"以身作则,无私奉献,不计任何得失"是她一贯的工作作风。在乡下十多年里她一直担任毕业班物理教学,合校以来两年一个循环的毕业班教学使她备受艰辛,她利用业余时间无偿辅导学生,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状态,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她的物理学科,取得中考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好评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姜玉玲先后很多次被评为县、校级优秀教师、2006年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同事眼里的姜玉玲,性格开朗、幽默诙谐,家庭生活中她坚强刚毅,承受了很多同龄女性难以承受的压力。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姜玉玲撑起的是全家的天。她跟丈夫结婚已经二十三年了,结婚前婆婆因大儿子意外溺水身亡受刺激已经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不能打理家里家外的大事小情了。丈夫是公婆唯一的儿子,照顾婆婆自然也就落在了她身上,在乡下生活时婆婆每天东走西逛,有时干点家务也没有头绪,姜玉玲每天下班回家做好饭,再去将四处游走的婆婆找回一块吃饭。姜玉玲和丈夫白天都要工作,孩子从小就托到别人家照看,她那时带毕业班,每天的课程很多,很累,夜里还要带孩子,每天最少时只睡两三个小时的觉,可她从没有抱怨过,支持丈夫继续进修深造,自己也修完了本科全部课程。

日子苦点、累点挺一挺也就过去了,可是心痛却很难摆脱!姜玉玲的孩子三岁时,在托管人家意外左眼没有了视力,夫妻俩忙于工作和照看老人错过了给孩子看眼睛的最佳治疗期,孩子的左眼没有视力了!夫妻俩伤心不已,丈夫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时常自责、喝闷酒,逐渐患上了轻度抑郁症。姜玉玲也很伤心很自责,可面对年迈多病的公婆、帮不上她的丈夫和让她揪心的儿子,她咬紧牙关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

2007年因为工作关系全家搬到县城,公婆年事已高,时常需要看病吃药,2012年大年初一,别人欢天喜地过大年,姜玉玲的公公病倒了,她带着公公看医生、熬药、服侍,春节就这样在公公的病榻前度过了。老人家是地道本分、不善言辞的农民,却时常跟邻居夸奖自己的儿媳,夸奖儿媳姜玉玲是全县都难找的好儿媳,是他们家的福分啊。公公在世时能多少帮衬照顾下婆婆,公公去世了,婆婆的病情也再次受到刺激,八十多岁的老人时常不明原因,没有预兆的拍桌子,敲打墙壁,大喊大叫,大发脾气,说些使人心寒、伤心的话,丈夫性格内向,接受不了婆婆的吵闹,经常生闷气,每当这时姜玉玲便要一边开导丈夫,一边哄婆婆、安抚婆婆,再忙活着一家老少的一日三餐。在姜玉玲的悉心经营中孩子高中毕业选了自己喜欢的高职院校去读书了,顺利走出了自卑,度过了逆反期。儿子去上学了,每天晚饭后是一家人最开心的聊天时间,懂事的儿子时常跟爸爸聊聊,孩子的关心与进步使丈夫的病情日趋稳定,日渐好转,相互扶持着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日月。

第3篇: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范文

与过去有所不同,《婆》是以2009年入选“感动中国候选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的漯河农村妇女王淑贞为原型而创作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王淑贞的前夫因病去世,她带着孩子与双目失明的婆婆改嫁,侍奉婆婆到98岁。这是一个孝亲典型,也是一个传奇,接手创作这样一部广播剧,我们既感到压力,也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我们深入王淑贞所在的农村老家空冢郭乡赵岗村进行采访。遗憾的是,此时的她已成为“名人”,心理发生了变化,完全不能像过去那样一五一十地含泪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可我们从交流中对人物的语言、性格有了立体感。我们只有在艺术的真实中对人物原型的意境进行拓展。

在《婆》剧动笔之前,大家对创作题材进行了反复磋商,提出了不同意见和认识:

一、该广播剧以“孝道”为主题并不过时。创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孝道,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孝道是永恒的美德,并且我们的社会正在回归对孝道文化的信仰,孝道正在与当代的感恩教育接轨。

二、对素材要作精心的选择、提炼和艺术加工。

三、按照“精品”的要求,剧本不能只有好听的故事,更要有思想性、艺术性及审美价值。

四、谨防把人物形象塑造成高、大、全,不要猎奇。广播剧的主人公本身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人物的苦和累及奉献精神要写得合情合理。要写出人物的智慧、能力及思想境界。

五、对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广播剧,谨防完全拘泥于真事,不能写成新闻报道及先进事迹材料,更不能用好人好事去堆砌,但发挥要合情合理。

写该剧前,我们曾向文艺前辈熊生民老师请教,他说了这样一段话:“由真人真事上升成为一部广播剧作品,是一个从始至终都充满痛苦、挑战及喜悦的过程。它的真正成功是严格区分了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诚然,后者源于前者,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等同。广播剧的作品图解化,还原原始状态的功能应该结束了,否则,广播剧的审美、可听的魅力将丧失殆尽。”

专家的指导与大家的共识为创作这部广播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真正要把这些零散状态的素材整合为有机统一、血肉丰满的生活整体,能够让这浅层和繁杂的众多感受凝聚为深层的、独特的思维成果和强烈情感,还要靠我们在创作广播剧中主、客观的融合和驾驭题材的能力。从艺术性来讲,《婆》剧从语言、人物细节刻画、戏剧冲突、性格塑造、音响元素等各个方面均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语言本色质朴,揭示人物性格,突出主题

语言是广播剧的骨骼,语言的鲜明与生动,对揭示全剧主题、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精神、激发听众情绪,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本剧的开头,作者运用老年英子和孙子的对话作为引子:

孙子:奶奶,你也能活到太奶奶那么大吗?

英子:乖孙子,只要你孝顺奶奶,奶奶肯定也能活那么大!

孙子:奶奶,我一定孝顺你,老师还教我们背《弟子规》呢!

剧情开头就用奶奶和孙子拉家常的方式引出了本剧的主题“孝道”,并且孝道正在代代相传。又如,英子在创建全省文明村现场报告会上的发言:

今天让俺来作报告,其实俺也没啥说的,俺就是侍候俺的婆婆,这都是俺分内的事。说实话,俺婆婆双目失明,伺候她到98岁,俺确实吃了不少苦,可俺觉着良心不逃愧,俺觉着活得光荣。(掌声)俺累的时候也烦过,也打过退堂鼓,可俺良心上过不去呀。养儿养女都一样,都想老了有个依靠,婆婆把自己的孩儿给咱,也就是把后半生的依靠给了咱,靠住靠不住,就看咱做媳妇的咋样。婆婆也是妈呀!……

这些本真、质朴的语言把英子善良、宽容、坚忍又简单纯朴的性格表露无遗。

感人至深的细节,人物形象生动丰满

细节决定成败,成功的人物形象离不开细节的描写。细节的生动描写最能打动听众,最能让听众难以忘怀。《婆》剧中有多处成功的细节,如英子带婆婆在城里治好病回到家中。

宝刚:(高兴地)英子,你回来了,几天没见,俺可想你了,娘好了吧?

英子:好多了。

英子:宝刚,这次进城俺给娘买了几样东西,你看看。

宝刚:这是啥?

英子:傻瓜,这是手炉,娘老了怕冷,好咳嗽,冬天可以暖手,放到那胸口上还可以暖心。

宝刚:这是收音机!(出收音机的声音)得多少钱呢?

英子:不贵,娘眼睛看不成电视,有这东西呀,她一个人就不闷了。

宝刚:啥都是娘的,心里就没有俺。

英子:你看这块料子咋样,这是目前最流行的。

宝刚:(生气)俺不看,也不是给俺买的。

英子:(笑)这就是给你买的,倔巴头,这块料子可不便宜。

宝刚:(傻笑)英子,你心里有俺就中,花那钱干啥。(兴奋地)英子,俺去给娘做饭去。(家庭用具碰撞声……)

这段描写细腻生动,既表达出了英子对婆婆的孝心和夫妻之间的恩爱,同时也表达了宝刚憨厚、单纯的性格。对于广播剧来说,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无疑是靠语言、音响来实现的,这段对白中的语言并不多,但简洁、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和人物心理,且有丰富的情感含量和较强的艺术魅力。

音效意蕴丰富深厚,象征性和表现性较强

直接把一部广播剧展示给听众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音效。在《婆》剧中,英子失去丈夫,婆婆难受、孩子哭闹,风雨同时又吹坏屋顶的声音给听众增添了无穷的情感张力,给作品增添了很大生机。梅花的泼辣无赖,英子新婚夜突然发现婆婆失踪上吊后的惊恐,悲痛声嘶力竭的长嚎等,在剧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令听众无不动容。此外,剧中人物在音质、音量等方面都有较鲜明的差别,而且往往以对比的方式来表现,使全剧中的声音显得丰富鲜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主题歌曲,歌词真切质朴、生动感人,旋律明快流畅,同时融入了河南地方戏曲的元素,非常符合农村题材的剧情。

用好听的故事动人的情节吸引听众

广播剧是一门听觉艺术,是通过声音调动起听众的想象。除了语言、音效、音乐等重要元素之外,好听的故事、起伏的情节更是吸引听众的关键。《婆》剧在这些方面做得十分成功。

主人公英子的丈夫因病奄奄一息,他迟迟不能瞑目是害怕双目失明的老母亲无人照料。悲痛万分的英子,为了让丈夫能够安心地闭上眼睛,她承诺:“有我一口吃的,就有咱娘一口吃的。”该剧从英子的丈夫去世,面临生活压力、台胞提亲、拒绝改嫁、再嫁宝刚、舌战梅花,生活中风波时起,中间或侧面或映衬地穿插着反面人物梅花虐待并最终逼死自己婆婆的事情作为对比,最后以梅花受到应有的惩罚,英子尽心尽力侍奉婆婆终老晚年,英子的精神影响并温暖着身边所有人而结束。剧情丝丝入扣,快速地演绎变化着矛盾冲突,催人泪下的情节一步步地把故事推向。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矛盾冲突是戏剧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物的塑造需要在冲突中完成。剧中丈夫离世后,英子与村里30多岁的“光棍”宝刚结为夫妻。婚礼之时,宝刚的姐姐梅花大闹婚礼现场:

赵梅花:宝刚,你的脑子叫驴踢了,你个傻蛋,跟她结婚!王英子,你个坏良心的,叫我弟弟给你填坑,就不怕天打雷劈!

英子:梅花姐,今天是我和宝刚的喜日,你有啥气以后再说,来,进屋喝茶。

赵梅花:呸,你们的喜日?带着婆婆改嫁?既然想立牌坊,就别再当!宝刚,今天你要不把她从这屋里撵出去,我就在这儿吆喝没完!……

这是一幕有声有情有景的感人戏。在这场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主人公英子的形象凸显,人物个性、语言风格都很好地展示出来,听众可以感受到戏中的英子人穷志不短,与婆婆相依为命的决心,不由得对英子的坚强、不服输的个性产生敬佩之情。

《婆婆也是妈》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讲都是一部十分优秀的作品,它境在音中,情在声外。该剧的播出在听众中引起很大反响,促使人们怀着一颗满满的爱心主动去化解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带着宽容与感恩,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朋友,乃至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