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应对高考范文

如何应对高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应对高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应对高考

第1篇:如何应对高考范文

一、设计考试,设计基本知识是根本。

从现今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专业分布看,与造型类美术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相比,工艺美术或应用型美术专业方向数量多,占据比例优势。考生从报考意图和今后的就业出路考虑,多数选择了报考应用型美术类专业。作为考生和辅导老师都应当明确,虽然不同高校专业和培养方向相异,培养目标和要求各不相同,但这些专业对于艺术设计观念和理论基础都有要求,这是作为一个设计者最基本的素质。因此要应对与之相配的考试,就应该首先形成作为一个设计者最基本的素质,即对于图形化的符号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以及对于作品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这种基本素质,一方面来自于学生与生俱来的艺术敏感度,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设计基本知识的掌握。没有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就难于运用。不能形成一个扎实的基础,难谈设计的入门,就无法进行相关的艺术设计。掌握设计基本知识,是作为设计师的基本功,这是学习设计的学生需要注意的方面。掌握设计的基本知识,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感受设计的概念,体会设计生活。

对于学生而言,首先应该通过接触资料,感受设计,以自己的基本判断形成对设计区别于创作绘画的初步认识。感受设计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美术教育的疏忽,很多学生在学习设计初期就没有经历一个自我感知的过程,以致于后期的学习一直很盲目,如不能正确分清设计考试中装饰设计基础和造型考试中创作的区别,以致于在考试中不能让判卷老师理解其设计意图。

2.学习基础知识,提高对于平面构成的认知能力。

在设计考试中,无论是报考平面设计专业,还是建筑设计或服装设计等其他设计专业,都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平面构成概念。如对构成中所涉及的点线面、单元形、骨架结构以及形式美法则的学习。有些学生对于艺术具有很强的敏感度,知道如何进行画面的排布和搭配。而大多数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引导才能做出相应的判断。因此,构成知识,如点线面、黄金分割、形式美法则的学习十分重要。基本知识成为学生“盖房子”的基础。设计基本理论是学生模仿设计作品入门的重要途径。

3.提高手绘技能,打好基本功。

以前的考前美术设计课程中,过于注重对传统文案的临摹,虽然忽略了对于平面构成含义的理解,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设计认知能力和应对灵活的考试,但是也反映出手绘技巧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理解是重点,表现是关键。没有技能的学习,没有材料的练习,学生很难表现出自己的设计理念。根据目前的考试情况,学生尽量多的掌握各种材料的使用是极为必要的,包括马克笔的使用、彩铅的使用、水粉的使用等等。

二、创意思维的培训是设计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

创意,就是在具备设计基本能力的同时,通过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巧妙、新颖的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思维能力和视觉语言能力。在设计上有想法,有创造力,突破普通的思维方式去寻求设计表现的创造,就是设计创意。

Google总裁史密特先生曾说:“创意是知识股本不断增值的源泉。”对于设计工作者而言,没有了创新能力,设计作品的发展动力就将顿节于点。对于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今后长远发展的重要素质,也是设计能走向更高层次的途径。

1.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素材,拓宽思路,了解创意。

所谓“见多识广”。提高学生创意能力,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知识素材,包括一些优秀的视觉广告、创意动画短片、平面广告以及优秀的广告语等等。让学生首先通过感知了解什么是创意,了解创意的独特性,培养创意的兴趣。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形成自身对于创意的理解,发觉创意对于设计的重要性。通过教学,我认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设计更容易让他们从中学习到知识。如通过他们了解多的动画片(如Pixar动画),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如奥运会、世博会等)等一些能和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习图形创意的知识,应对美术高考

学习图形创意的知识,可以使学生最快的掌握如何做创意的一般知识,同时满足考试的需求。首先提高图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进行图形联想的学习,掌握图形创意的一般方法,如同构图形、异构图形等等。学会用图形创意的方法设计画面。

模仿是学习的很好途径。对于图形创意的学习,就是很好的模仿前人创意的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由会想不会表现过渡到用一般创意规律进行表现,直至最后融合形成自己的形式表现创意。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艺术专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修养是必不可少的,美术设计更是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修养也是创意的源泉。对于姊妹学科的学习、对于社会生活的认知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是提高艺术设计人员内在素质所必须的。

尽管学生的素质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对于素质的关注和指引,对于学生应对考试以及面对以后的设计发展仍然十分必要。如2008年沈阳某高校设计考题:请以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题,画出创意素描风景一张。学生如果不了解此诗句的含义,不能提炼出诗句中的关键词,了解题目所给的场景限制,就难谈创意构图。

第2篇:如何应对高考范文

一、高考语文《新大纲》修订的内容变化

《新大纲》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新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5.名言名句默写,必背篇目由原来的64篇拟调整为75篇。

二、高考语文试题变化预测

1.高考语文考试时间、试题总分不变。但原来的试题结构、题型和赋分会有较大变化,预测: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语言应用20分,作文60分,总分仍为150分。

2.总体上选择题型会增加,主观题减少。增加考试的区分度,考生的分差将会进一步拉大。

3.阅读量增加,阅读文体增多,备考范围也将随之扩大。2017年后变化最大的将是阅读。

4.试卷整体难度将保持稳定,难度不会因为增加阅读而降低,试卷文字量会增多,留给考生思考的时间将很紧,试题将会着力考查学生在快速阅读背景下的信心筛选、整合归纳,综合表达等语文核心素养。

5.诗歌鉴赏极可能变为一道选择(五选二),一道主观题。理解性的、诗歌表面的内容分析放在选择题里考,提高主观题的含金量。诗歌鉴赏今后将会注重考查鉴赏评价能力。

6.考题中增加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内容,会继续像2015、2016年那样在文言文中集中考查。

7.命题选材立意突出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特别在现代文阅读材料,语言运用材料的选取上更加突出。

三、高中语文教学应对策略

1.教学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考纲变化,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能力为本和学科素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应试能力,要教“真语文”而不是教“高考”,应多做思维型训练而不是海量做题。

2.务必上好阅读课和写作课。坚持语文教学中阅读与表达的双轨模式。阅读教学要全面化,重点训练学生阅读习惯,要训练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五种文本阅读完毕,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和整合各类文本信息,并学会鉴赏和评价。表达要改变以往只重阅读课而轻写作课的严重教学弊端,注重写作教学,从研究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出发,就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主旨、技法等方面进行循序渐进式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对材料的思考、辨析能力,并从材料中去感悟自己擅长写的一个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写作,展现自己对生活的认知与思考。

3.重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梳理教材,巩固古代诗文知识。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点要全面归纳梳理;要特别重视在文言阅读语境中理解、积累古代文化常识,切忌太难太偏。

4.扩大必修和选修教学范围,优化教法。要将选修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小说学欣赏》等选修教材纳入教学范畴,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扩大学生阅读量,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和归纳能力。同r要注意对教材的取舍,切不可求全责备,力量平铺。优化教法,不必拘泥于范文的精讲和训练,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读书的习惯和较好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5.把基本题型训练贯穿于平时教学训练之中。即要在平时教学中有计划地开展针对性训练。不断扩大成语积累训练;病句训练要准确、典型、有区分度;衔接题的考察要注意语境义的推敲;图文转换的训练务必准确、明晰,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猜。名篇名句要通晓其意,理解背诵,强化默写。对于新增的名句名篇的篇目要加大关注力度,宽备窄用。

第3篇:如何应对高考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在进行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广大教师都在研究和探索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便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个更大程度的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一、让学生热爱学习英语

学生学习的兴致首先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提高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性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助力器,有了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要务。趣味性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盎然的趣味中,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变得更加主动,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这正是新课改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积极和主动的学习态度,正是获得更多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因此,初中英语教学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体现学生课堂主人的身份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学生主动学习才是一种愉快的学习体验。教师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愉快,首先要转换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这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往往更容易进入角色和学习状态。将学生作为主体,并不是不要教师的讲授,而是教师的讲授要适时,课堂教学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让学生大胆进行思维的发散,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注意合作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教师可以灵活地安排和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体会到作为学习主人的自信,体会获得知识点的愉悦。

比如,英语的写作教学,Revision使用大脑风暴法(brainstorm)让学生想出一些和friends有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目的是激活学生头脑中和写作话题make friends相关的东西,如想法、概念、形象等酝酿写作的思路,供拟稿阶段(drafting stage)选择有写的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时参考。

第4篇:如何应对高考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辅导

我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多年在高三辅导对口高考,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和同行们分享,也希望对参加对口高考的学生有所帮助。

1 以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为重点,扎扎实实打好英语基础。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模块。因为职业模块在对口高考中占得比例很小,而且难度也不大,所以高一、高二在参加对口高考学生的班级教学时,要以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为重点内容,扎扎实实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其中要以读和写为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首先要注重词汇教学,让学生按照词类分类记忆单词,方便学生在句型中使用,同时要利用构词法巧记单词,拓展词汇,还要记忆大量的短语和习惯用语。

每个单元的精读课文一定要精讲、熟读。利用这些课文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教材和练习册的阅读题难度低,不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老师要精心备课,重新设计阅读题。

每个单元的语法要重点讲,多练习,除教材和练习册的题外,要补充对口高考的专项练习题,增加难度。

要围绕每单元的作文主题,搞好训练。职高学生英语基础差,书面表达更差,所以要多背些范文,要学会仿写,要多练笔,老师要多面批,要因材施教。

因为教材是对口高考指定教材,而且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了练习册上的原题,尤其是阅读理解,所以老师要认真对待练习册,详细讲解里面的题。

2 研究历年对口高考题型与分值,明确考试的重点难点,研究复习对策。

在进入高三时首先要和学生一起研究对口升学考试题,让学生明确考试的题型和分值,然后研究高三复习的对策。

以2012年对口升学考试题为例,分选择题(75分)和非选择题(25分)两部分。选择题共四题:语音题10分(找不同音);单选题30分;完形填空题15分;阅读理解题20分。非选择题共两题:改错题10分;书面表达15分。

语音题主要考查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字母以a、e、i、o、u、c、g、s、x、y、n为主;字母组合以ea、ar、al、oo、ch、wh、th、ng、ou、ow等为主;以及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加ed和名词复数、动词第三人称加s后的发音。单选题主要考查词法、句法和交际英语。完形填空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词汇、语法的能力。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书面表达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

3 以当年对口高考大纲和复习指导为重点,进行专题讲解和训练。

近几年的对口高考大纲和复习指导是由省内多年在一线任教的有经验的教师编写,难易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近两年除书面表达有所变化,前面部分基本没有改变,后面还附后两年的高考题。

高三教师首先要研究当年对口升学考试大纲和复习指导,明确考试范围、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要点,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语音、词法、句法、情景交际、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写作等专题讲解和专项训练。近几年各地区生源逐年减少,而普高招生人数不减,所以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学生的英语基础越来越差,职高教师要针对学生现状,尤其是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的难易,因材施教,抓住重点和难点。

第5篇:如何应对高考范文

关键词:诗歌鉴赏 应考策略 鉴赏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08-02

1 试题分析

笔者以新课改后2010——201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程标准卷)为探究对象,对三套试题中诗歌鉴赏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三套试题三首诗词,分别是2010年江总的《雨雪曲》,2011年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2012年晏几道的《思远人》。这三首诗词类型上分别属于边塞诗,怀古诗,相思诗,三首诗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1)诗词阅读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基本都能看懂。

(2)三首诗都有环境的描写和渲染。

(3)三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有明确的方向,如《雨雪曲》表达戍卒身处辽远、艰苦、荒凉的边塞征战时,内心的愁苦和对家的思念之情。《春日秦国怀古》则借眺望秦国故地表达一种怀古伤今之情。《思远人》则表达了对远方行者的思念之情。

(4)三首诗设置的考题有很多相似交叉之处,分值都是11分,三套卷每卷分别设置诗歌考题两大题,共6小题,10个问。其中涉及到景色描写的问题有4个,涉及情感的问题有4个,涉及到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和理解的问题有2个。特别是2011年的问题问得更干脆,第8题“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第9题“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试题分析结论:综上所述,笔者发现,虽然有新课改的旗帜在飘扬,其实诗歌鉴赏考题在实质和内容上却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考的仍然是一些诗歌鉴赏常见题型,甚至可以说是一些诗歌鉴赏时要掌握的最基本的内容,所有题型几乎都建立在对诗歌景色描写,内容理解,情感把握和艺术手法的掌握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之中还是要把这些内容作为我们日常教学的重点。

2 应考策略

要让学生在高考中能很好地应对诗歌鉴赏题,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增加学生诗歌鉴赏方面的相关知识储备,让他们知道面对诗歌鉴赏的相关问题时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去考虑,做到理论先行。我们要结合教学经验,针对考点,让学生从理论上对诗词规律性的东西有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使他们在鉴赏诗词时不迷糊,不混乱,有据可依,有路可探。

2.1把握诗词鉴赏的相关规律

明白古典诗词在语言上的倒装现象。对诗词的情感的理解建立在对它的内容的了解基础之上,而古典诗词语言跳跃性大,浓缩度高,而且倒装现象多,阅读的时候,要把倒装现象按现代汉语习惯理顺,并加以想象,尽量在头脑中还原诗歌描绘的画面,并能让推导出的情景,情感,经验能在现实生活中说通,存活。比如,《春日秦国怀古》中的“云和积雪苍山晚”中的“晚”应该是时间状语,应提到整句话的前面,对整句话的情境进行了时间上的限制,描绘了暮色苍茫中,从天到地广阔空间里,云在天空飘荡,远山苍苍茫茫堆满积雪的那幅苍凉,空旷,寂寥的景象。

了解诗词的一般结构,比如绝句往往会把主旨句压在第四句。律诗往往前两联写景为抒情作铺垫,后两联抒发作者情感。词则是上片写景居多,下片常常抒情。

引导学生搜集中国古典诗词当中的传统意象,并了解这些意象所代表的特殊含义,作者往往通过这些意象的使用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传达自己的某些情感。如2011年的《春日秦国怀古》中通过一组意象很好传达了情绪,“荒郊”“古碑”“苍山”“残阳”“黄沙”等,这些意象营造出暮色中作者眺望秦国故地见到的荒凉,凄清的氛围,传递出作者怀古伤今的悲情。

了解诗词常见类型,按诗歌内容一般分为边塞诗,怀古诗,思念诗,羁旅诗,写景诗等等,不同类型诗歌往往表达作者不同情感,学生可以对这些类型诗的情感进行了解和总结,然后对照类型去揣摩不同情境之下各种类型诗的情感。

让学生积累诗歌鉴赏的常见艺术手法,并熟悉使用这些艺术手法的一般效果,学生要熟悉诗歌鉴赏有哪些艺术手法,并能形成一定量的储备,特别对常见艺术手法更要了解和清晰,比如,融情于景,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都是非常常见的艺术手法,只有头脑中有这些艺术手法方可在考试中针对具体情况去鉴赏诗歌。

积累诗歌鉴赏相关的专业术语。诗歌鉴赏长久以来已经形成了它的一些特有的专业术语,比如说到情感,往往会用愉悦,悲愁,哀伤等词语;说到氛围,往往会用凄清,悲凉,萧条等词语来概括;说到艺术手法,往往会用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语言来表述(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平时上课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多使用专业术语来上课,让学生养成使用这些术语的习惯),专业的表达更能显示出学生在诗歌鉴赏认识上的深度。

除了艺术手法外,诗歌还有些角度也是可以深入进去鉴赏的,比如从色彩,听觉的角度。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猿”的哀鸣是借声音传递哀愁,而“渚”的清冷,“沙”的凉白都是借冷的色调传递悲情。

2.2指导学生了解一些诗歌鉴赏方面的小技巧

诗歌标题常隐含着重要信息。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诗歌也不例外,有的标题包含人物,情境,作诗的背景或诗歌的类型等等信息,这对我们了解诗歌情感,把握作品主题很有好处。比如2012年的《思远人》一的“思”字表明了作品类型和主旨。2011年的《春日秦国怀古》透露出季节,地点,诗歌类型,《雨雪曲》借冬日雨雪纷飞的环境渲染了氛围,明确了这些标题的含义,再结合诗歌内容就很容易理解作品的主旨了。

关注诗歌的作者,如果是熟悉的作者,他们的经历和创作风格往往会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关注作品提供的注释,一些考诗会在下面标注作者创作该诗的特定时代,当时的境遇,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身处那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的原因和特定境遇之下的思想状态。

阅读诗歌时,养成勾画好词,提领内容之词,表达情感之词的习惯,它们可能是动词,形容词,也可能是副词等,如《雨雪曲》中“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中的“坏”,“低”就写出了天气的恶劣和环境的艰苦及士兵们在这种环境之下低落,压抑的心情,而“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中的“愁”和“别”则是主观情绪投著在客观事物之上,借写云,路表达士兵们内心的愁苦和对家的思念之情。在《春日秦国怀古》中“牛马放多春草尽”“烟伴残阳绿树昏”,一“尽”一“昏”,描绘的尽管是春天但目力所望之处却是黄昏时分一幅昏暗,荒秃,凄清之景象。

第6篇:如何应对高考范文

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江苏省园丁奖获得者、江苏省特级教师、高三组特级教师、才智教育“中高考研究院”特约专家――宗老师,他针对2012年高考英语的考点,围绕英语听力之后所面对的第一部分15道单选题的出题思路及解题方法进行了分析解答。

宗老师认为高考英语第一部分的出题思路一般是将单选中15题的考点罗列出来,然后根据考点来出题目,考试素材来源于学生课文中(牛津英语译林版)、牛津英语大辞典、当年社会热议话题、外国的出版书物及出题老师的智慧等。根据往年考点规律,宗老师预测2012年主要涉及考点为:时态和主谓一致、时态、三大从句中的任意从句、动词短语、语态(主动或被动)、非谓语动词(四大非谓语中的一个)、形容词用法、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交际用语、介词短语、状语从句、倒装、省略句、三大从句中的(名词性从句)、代词等考点。

之后,宗老师将历年高考单选中出现的易错题列举出来,根据这15题现场解读了出题人的思路及如何应对这些题的解题思路及分析方法。经过宗老师的一番精彩解读,现场广大学生及家长顿时热情高涨,对宗老师的精彩解读赞叹不已。

有学生问宗老师,对考试中出现长难句的单选题要如何应对呢?宗老师认为:

首先,同学们要掌握基本的句子知识,熟悉五种基本句型,以及如何将简单句变为复合句和复杂句的技巧。例如,使用and,but,while等连词使简单句变为复合句;使用非谓语动词、倒装句、强调句型等使简单句复杂化;增加插入语,定语从句等来加长句子……熟练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就相当于我们掌握了利器,解长难句题时才会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其次,平时遇到长难句,不要轻易放过,要多加剖析训练。不仅仅是单选题,很多阅读理解题也涉及长难句分析。加强长难句分析训练,无疑对我们的考试大有裨益。

第7篇:如何应对高考范文

关键词:艺术生;艺考;文化课

两三百分难倒英雄汉。艺术生的大学梦只要通过艺术类联

考,在高考中拿到两三百分就能够直通大学梦,但很多学生却被

这简单的两三百分难倒,特别在数学高考中,只能通过猜测拿到十几二十分,从而导致大学梦夭折。下面,笔者就如何应对艺术考

生学习数学的普遍困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调动艺术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任何学习,兴趣是最大的导师,所以,在艺术生学习之前,就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不然一切都是徒劳的。学生有了内在兴趣,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精心设计,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并有意创造动人情境,设置诱人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艺术学生的实践机会,越是基础差的,越要让他们做,特别是在课堂上做,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给他们布置一定的适合程度的习题,增加练习的机会并及时肯定,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主攻基础,放弃难点,把握重点

“高考如迷宫,方法是地图”,高考60%~70%考试题目都是对基础知识的测试,所以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大多数艺术生初中数学知识就没学扎实,到高中后,面对着课时少,内容又多的数学,更让他们听得云里雾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讲解新的知识时,同时顺带提下相关的初中内容,以便于他们理解和吸收。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只是作为调剂。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讲授新课组织复习。

三、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经常有学生(家长)说:“为什么我(的孩子)在数学上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做了那么多的题,成绩就是不见提高呢?”原因何在?这也是困惑很多人的一个问题。问题出在做题上。一本好的习题集都有它自己的知识结构,都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由单一知识点向多个知识点综合的渐变过程,也就是梯度变化。所以在做题时首先要对练习册进行认真选择,质量不高的书宁愿舍弃。一旦选定一种练习册,就应该狠抓落实。一定要抓住错误不放松,错误的出现正是问题的暴露,改过来了也就提高了一步,所以,在学数学时要舍得花时间改正错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科抓好这一本练习册就足够了。

可见,学习不是难事,关键是方法,特别是艺术考生,对高考分数要求不是很高的前提下,只要对数学基础掌握好,懂得典型例题以及变式题的求解即可。

最后,艺术考生必须以良好的心态,沉着应对,增加自信,方

能顺利通过高考。

参考文献:

[1]陈春华.生本体系下艺术生如何学好数学.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社,2010-10.

[2]魏小兰.谈高中艺术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现代教育信息,2011(6).

第8篇:如何应对高考范文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面对高考却紧张不起来”的现象?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呢?考生应该弄明白这些问题,以有效预防这一现象的发生。

过度疲劳

高三学生从进入高三开始,在学校、社会环境的渲染和老师、家长的提醒下,会很快进入紧张的状态,加之到高考之前长时间的学习记忆、重复练习,在生理和心理上往往疲惫不堪。这种之前长时间的紧张疲劳从而造成最后的“紧张不起来”,其实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性抑制。

考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予以改善。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考生一定要注意适度的休息和娱乐。因为过度的用脑只会使脑细胞活动水平降低,大脑兴奋性下降,注意力分散,从而降低学习效率。所以,学习中劳逸结合很有必要,如每学习45分钟左右,可以适当休息放松一下,听听舒缓的歌曲,哼哼小调,散散步。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适时地变换复习的形式,如自己编考题考自己、自己录制要背的知识内容然后放给自己听、和同学交流并相互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这样可以用变化刺激的形式,避免产生厌烦的心理。

性格原因

不同性格的考生面对高考会有不一样的紧张状态,这是性格原因造成了“紧张不起来”。比如,有的考生平时学习没有紧迫感,大考、小考从来都不会紧张,所以面对高考时还是紧张不起来,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这样的考生,一方面需要自己给自己施压,使用一些方法逼迫自己紧张起来。比如,可以多想想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什么地方比较薄弱,想着想着就会找出很多不足之处,再每天给自己高考倒计时,这样紧迫感会渐渐增加。此外,还可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进行“规定时间、提高效率”的练习,如一小时的作业量强迫自己在45分钟内完成,如果完成不了就自我惩罚(惩罚内容控制在自己能够接受但又让自己为难的范围内,必要的情况下请其他人监督惩罚),这样自己就会不得不紧张起来。

不合理的想法

个别考生不合理的想法、错误的观念造成“紧张不起来”。有的考生对学习、高考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是在替父母、老师学习,自然高考也是在为他们而考,与己无关。

这种考生需要纠正对学习、高考的错误认识,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学习和高考到底是为了谁?是为了父母、老师还是自己?高考的成功或失败对谁的影响最大、最长远?然后,可以给自己作一个生活规划:1年后、10年后、20年后、30年后的自己会在做什么?应该取得什么成就?成就的取得需要现在付出哪些努力?

第9篇:如何应对高考范文

怎样帮助学生在即将到来的高考语文考试中避免出现错别字,还是有些“秘诀”的。

作文题目、开头结尾……

这些地方要小心

在高考中,学生们的神经都绷得很紧,根本就没有时间“返工”,检查前面是否写了错别字,这些工作就需要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注意。但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办法了,从考试技巧上讲,规避错别字还是有方法的。

一般来说,学生写作文,每个人所用的词库都是相对固定的,将以往的作文试卷拿出来,然后寻找出错别字,再对这些易错的字词进行反复强化,就能减少错别字的出现。

另外,高考作文实际书写过程中,有几个关键地方是非常值得考生注意的,绝对不可以出现错别字。这几个地方包括作文的题目、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子等等。如果考生在这些关键部位出现错别字,那自然会“一扣一个准”,影响整体作文成绩。

学生相互挑错字

“纠错练习”有帮助

“首先考生应该在思想上重视起来。”针对错一字扣一分的这个变化,这要求考生首先要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每个学校都会组织考生集中对字形这方面进行练习,现在就要求考生要把这部分内容再拿出来,查漏补缺,做到时常练习。”

从现在开始考生在进行作文训练后,可以做一个纠错练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挑出对方作文中的错别字,然后考生将这些错别字统一记录到一个本上,把错字重点标出,可以随时查看。”建议考生只把正确的字、词写到本上,“因为如果考生把错字也写上的话,可能会在记忆上造成混乱。”

字音字义上甄别 错字别字能“躲过”

对于高考前这段时间,考生如何应对高考语文大纲中的这一新变化,给出了两个学习的小窍门。

一是要先理解字词的意思,再进行记忆。好多考生之所以会写出错别字,就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这些字词的意思,从而造成记忆混乱。“就拿‘沧桑’这个词来说吧,很多考生都容易把‘沧’字误写为‘苍’,其实就是因为不了解这两个字的字义有什么区别。”如果考生对这两个字的意思有清楚的认识,在使用时就不会出错了。

二是“考生要把每个字的读音读准,这也是很重要的。”郎老师说,“就拿‘讴歌’这个词来说吧,很多考生容易把‘讴’写成‘呕’,就是因为考生把这两个字的音给搞混了,如果考生能正确发音,就不会出现这种错误了。”

此外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写作的小技巧,“写作文时拿不准的词可以不用。”作文的评分标准主要是紧扣主题,有一定认识深度,而对于语言方面则没有太高要求,因此考生不必把太多的精力花费在遣词造句上。

(本文由“冠华作文库”供稿,仅供网友参考。本文观点与本网观点和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