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教工作计划范文

电教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教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教工作计划

第1篇:电教工作计划范文

一、加强电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1.做好电教设备的配、管、用工作

目前学校各教室、处室、办公室和电子备课室的电教设备已经配备好,本学期的任务是做好管理及使用登记工作。管理主要包括认真执行有关电教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并做好维修记录。为每个电教设备编号,方便查询管理,做好老师的电教设备借还登记,整理软、硬件资源,健全管理制度,使软、硬件不流失、不损坏。每周让老师反馈电教设备的基本使用情况,对于要维修的设备做好记录,在一周内解决问题,恢复电教设备的正常使用。用主要是指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养成使用完成后填写记录本的习惯。

2、管理好,严格执行学校电教管理制度。

既要提高使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又要保证设备的完好,并做好微机室、远程计算机教室的卫生、安全工作。

二、完善、维护学校网络和班班通

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班班通设备和校内办公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完善学校校园网络和办公平台的职能,通过校园网加强教学信息的交流,呈现我校的风貌,及时我校的最新情况,让外界通过网站达到对我校的一个初步认识,使其成为我校对外的一个窗口。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搭建信息化平台。

三、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作用,是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都在深思熟虑的问题。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恰恰是发挥信息技术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在教师当中开展信息技术学习研讨活动

要在教师这个群体中广泛开展信息技术,提高老师的信息技术与其所教学科的整合能力,教师的整合能力主要包括:

1.学习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培养各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教学的能力。制定培训计划,对全校教师进行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中的使用、维护常识,提高老师使用计算机的效率,人人参与到电脑日常维护工作中,减少维修次数,提高电脑使用率。并使其具备良好的辩证的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2.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综合教学目标的能力;分析把握学习者特征及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各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论证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合理处理和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3.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施能力。例如: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课题研究。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学习最优化的能力等。

4.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应能利用结合校本的整合实践中,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以及系统科学的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并利用信息技术及有关资源促进持续的专业能力发展和终身学习。

(二)增强电教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采取合适的方式将学校内的电教资源传递给各位老师,让每位老师了解学校的资源进而能利用这些资源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得到较好的教学成果。

四、强化校本培训

在做好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规划的同时,还要做好校本培训的工作:

1、对老师使用电脑水平进行培训,提高老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能力;

2、在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操作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3、成立学校电脑兴趣小组,夯实基础,提高电脑及信息技术使用水平。

五、加强常规工作的管理

1、二好一确保。订好初期的工作计划,做好电教软、硬件的整理、检查和维修工作,确保教学的正常使用。

2、每天对电教使用情况进行周登记,提高电教使用率。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力争做到学校98%的教师、100%的学科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五、具体工作安排

2、排查电教设备的安全隐患,统计教师电教使用情况。

3、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学习电教知识。

4、排查电教设备的安全隐患,统计教师电教使用情况。

第2篇:电教工作计划范文

根据20xx年至20xx年度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围绕区电教站20xx年上半年工作思路,紧紧抓住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契机,努力开展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局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二、具体工作:

1、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教育部柳斌同志说:“教育现代化,除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现代化外,要下大力气抓教育装备条件现代化,通过教育装备条件、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来推动和促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近年我校已添置了40多台电脑,组建了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并已上网。今年我校要争取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架好校园网,在新的科技综合楼建成之后,筹建一间多媒体大教室,为学校提供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

2、明确目标,加强管理

(1)健全电教、教学信息化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现有《电教设备管理制度》。使教学信息化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2)规范电教工作考核制度。由学校领导采取“听”、“查”、“评”的方法来加强对教师平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管理。“听”:有目标、有计划的到课堂、电教室听课;“查”:查电化教学的使用率、电教软件的研制情况;“评”:评选优秀电教教案、优秀电教教材、优秀多媒体课件,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

3、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教育形式已越来越要求我们创建一支具有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能,尤其是熟练掌握运用教育信息化技能师资队伍是发展现代学校教育的核心。

(1)成立一支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组。小组由14名校领导和老师组成。平时经常组织老师学习有关计算机知识。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2)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①继续加强对教师进行电教培训,定期进行验收;

②要对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校内培训,以适应当前信息教育普及的需要。本学期培训内容:网页制作。

③对现有骨干教师着力培训信息教育的学科带头人以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通过培训活动让教师逐步掌握信息技术新知识,提高使用计算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处理加工信息和开发CAI软件的基本功。

4、加强实验,开展电教教研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推进教育信息化,旨在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重视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①本学期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上好一定数量的多媒体计算机课(根据不同学科上不同的节数)。

②抓多媒体课件制作。发动教师自制教学软件,力求内容符合大纲要求,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2)加强信息教育技术科研

第3篇:电教工作计划范文

以区教育局“统筹城乡教育,谋求优质均衡”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工作调研,以贯彻落实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为契机,在区教育局领导下,立足教育技术,服务基层学校,发挥教育信息化引领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

二、工作思路

1、抓住机遇,努力做好教育装备工作,积极推进全区学校标准化建设。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区教育局的要求,下半年我们将开展对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的调研工作,并制定我区《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三年规划》和各年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实施办法。上半年,区教育局共投入约300多万元,为北门四校、荣城花园小学等校配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科学实验室等设备,投入80多万元为8所捆绑学校添置了部分办公、教学设备,统一制作学校网页,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下半年我们一是继续协助学校做好设备招标后的施工、验收等后继工作,二是指导学校做好设备的管理和应用。三是围绕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组织征订教育教学软件,加强学校软件的建设工作。四是完成区教育信息网改版工作,并组织开展相关人员培训,确保新网站的正常使用。五是积极推进我区“光纤进校园”工作,争取我区各校都能实现光纤上网,努力实现我区网站集群化管理模式,创设区域性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提高办公效率。

2、开展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各类评比,积极推进“农远工程”的应用。

根据合肥市教育局《关于举办合肥市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新星和优秀管理员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区将组织农远教师和管理员进行各类评选活动,并从中选拨优秀人员参加市级相关评选活动。同时我们将协同相关科室,结合农村薄弱学校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大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力度,指导各校开展农远教学研究活动,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应用评估,利用农远工程积极推进教育管理、教师队伍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建设。

3、深入开展电教教学研究工作。

一是加强课题引领。利用我区良好的教育现代化课题研究态势,把课题研究做好、做实。抓好我区三个“十一五”国家、三个省级教育技术课题实验工作,开展实验阶段性成果交流活动。

二是切实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及网络应用能力,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软件制作水平。以信息学竞赛和多媒体软件评比为抓手,积极开展研究、交流活动。。

三是宣传贯彻执行教育部新的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加强对学校各专用教室管理、使用的监督和指导力度。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各校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应用工作。开展中学理化生实验室管理工作评估检查,促进我区实验室管理规范化,提高设备使用率,争取下一年度我区中考理科实验操作成绩再上新台阶。

4、深入开展科普推广工作和科技创新工作。

充分发挥科普基地的作用,依托并服务于学校,加强我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举办科技辅导员培训班,提高科技辅导员业务能力;组织各校开展科普日活动、“省科技馆活动进行校园”等活动;组织参加市科协举办的第二十五届青少年科幻画评比和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迎接区科协对我局科普工作考核。同时积极拓展新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吸引更多地学生中小学参与。

第4篇:电教工作计划范文

我公司的培训教育在经理的领导下,以安教部为主,负责全公司的文化、技术、业务培训,做到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并把培训教育计划纳入公司的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同时落实,同时总结考核。一、岗位培训

以练好基本功为主,即练习实际操作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按照部颁电业生产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应知、应会”的要求,达到“三熟三能”。

1、变电、线路及设备运行人员的“三熟三能”

1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

2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

3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

4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

5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6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2、供电所人员的“三熟三能”含农村聘用电工

1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本岗位的规程制度;

2熟悉电工基础知识;

3熟悉检修、维护工艺和质量标准;

4能熟练地进行本工种的检修、维护和运行操作,正确处理事故;

5能熟练地进行触电急救和人工呼吸;

6能看懂常用图纸和掌握常用材料性能。

3、财务、审计和用电营销人员的“三熟三能”

1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和相关法规;

2熟悉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和要求;

3熟悉电工基础知识;

4能熟练地进行财务或经营统计、测算和分析;

5能熟练地填报各类报表;

6能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文档处理和制表;

4、计量人员的“三熟三能”

1熟悉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原理;

2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和相关法规;

3熟悉电能计量装置的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4能熟练地进行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和校验;

5能及时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

6能正确地进行计量误差的退补。二、新工人培训

1、新工人进公司,首先要经过安教部一段时间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岗位。内容分为:政治思想和传统教育、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教育、安全生产和局规局纪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

2、恢复传统的师徒传、帮、带培训。新工人到达岗位后,指定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工人为师傅,经现场基本制度学习、现场见习、跟班实习三个步骤,考试合格并确认有独立操作能力,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三、专业骨干培训

1、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优秀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热爱本专业、思想进步的生产工人和班组技术人员,作为专业骨干培训的对象,编制专业骨干培训计划,并取得主管部门的同意。

2、对专业骨干的培训,要做到有目标、有方向,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般情况下,不轻易变动他们的工作,鼓励他们从专业上提高。

3、所、站长的培训

所、站长的培训由公司编制计划,组织实施。所、站长应从组织领导、技术业务、思想政治工作三个方面提高,特别是要学会管理,学会做人的思想工作。四、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1、岗中培训。由各部门或班、组、站根据本岗的实际和要求,自行组织本部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岗中培训是职教培训的主要方式。

2、集中培训。组织公司相关人员集中学习,由各职能科室负责人或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人员轮流授课;

3、专题讲座。聘请公司外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某一专项内容,到公司进行授课。

4、短期脱产培训。公司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专业技术骨干送往外地进行短期脱产学习。五、培训时间要求

1、岗中技能、安规培训,每月一次;

2、技术考问,每月一次;

3、异常和事故分析,每月一次;

4、模拟演练和事故预想,每季一次;

5、集中培训,每季两次;

6、安规、技术规程和基础知识考试,半年一次。

第5篇:电教工作计划范文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二、内容创新,使宣传教育工作内容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根据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需要,宣传内容应不断更新和调整,要解决宣传内容陈旧、单一与群众需求的矛盾;宣传内容曲高和寡的矛盾。现在常用的上街设摊咨询、张贴标语、图片展等形式收效甚微,有时群众是针对奖品、宣传实物而来,有一哄而上的现象。为此,宣传内容要新,要常讲常新,紧扣时代的脉搏,充分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中心。要精,要坚持少而精,让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灵。要适合群众口味,多讲些实用的知识,少讲空洞的大道理。要针对不同人群,确定不同层次的宣传内容。

三、形式创新,精心谋划富有时代感和有效性、针对性的宣传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呈多元化趋势,使人们的心理状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发生很大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多样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以前消极灌输的方法,要多用集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举办主题晚会、纳凉晚会、送戏下乡等。要充分运用新的传媒手段,推进宣传教育工作,特别要育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如网上人口学校,使广大群众置身于宣传教育的浓厚社会氛围之中。

四、增强质量意识,注重宣传方法的针对性。必须注意宣传方法针对性、有效性和贴近性,增强“透明度”,消除“隔热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平等的、说理的、循循善诱的、生动活泼的宣传,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使群众对宣传的内容方法既感到合情合理,能够接受,又感到可亲可信,乐于接受,从而做到入脑入心。

五、坚持虚实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宣传教育工作与人们的实际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是宣传教育工作生命力之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把群众的物质利益放在突出位置,从人们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把思想、道德、观念等内容融入到办实事的有形载体之中,宣传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第6篇:电教工作计划范文

一、理解是转化工作的基础

初一学生本是天真无邪的,没有天生的坏学生,他们之所以染上种种坏习惯,变成后进生,总是有原因的。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父母的溺爱、家庭的破裂、“小群体”的误导、生活的突变、学习目的不明等等。在具体教育转化的工作中,首先必须了解、理解他们,笔者总是把学生犯的错误看得很平常,从不大惊小怪,更没有动不动就训斥质问或处罚。如,找学生谈话时笔者采取的是理解学生的方法,以伙伴的口气对后进生说:“要是我,我也会像你那样做,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这样做对你有好处吗?”等等宽容的话语、温和的态度,让学生觉得“老师真理解我,我一定要替老师争气!”只有理解学生,站在朋友的角度去教育后进生,才能找到他们跟不上的真正原因。只有理解,才能赢得后进生的亲近;只有理解,才能带给后进生前进的动力。

二、爱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

教师的爱,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于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因而来不得半点虚伪造作。一般来说,每位教师都关心自己的学生,但真正要关爱后进生恐怕很难,因为后进生通常的表现是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完不成、不讲卫生、课间打架闹事、考试成绩较差等。针对这些现象,笔者从不训斥学生,往往是以母亲般的心情找学生谈话,然后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平时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表现,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有目的地与学生交流,无论从语言、行动上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是在关心他。人都是有感情的,后进生也是如此,因此,“转化一名后进生比培养一名优等生价值更大”,只有爱之深,才能盼之切。

三、表扬是转化工作的突破口

后进生往往存在自卑和被别人瞧不起的心理,要促使他们转化,首先要选好突破口,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笔者班上有一名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听讲、不交作业、爱打架、爱告状,每一件坏事都少不了他,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的确无处不坏。在一次“找缺点”的作文课上,全班学生都列举这名学生“爱告状”,于是笔者以“爱告状”为突破口,指出“爱告状,说明他善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同学一定很聪明。告人状,说明他知道那种行为不对,有是非判断能力。”笔者这样的分析和对他的肯定,打消了他觉得一切都不如别人的消极情绪。从此,他变得更加听话,各方面转变很大。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只要我们抓住他们的个性特点,把握契机,多表扬、多鼓励,从正面引导教育,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就能让他们以长克短,发生转化。

四、信任是转化工作的催化剂

有的学生成为后进生,其客观原因是缺乏自信心。作为教师,不能只靠讲大道理说服教育,还必须了解情况,要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身体等各方面情况,同情他们的痛苦与不幸。例如,本班有一名学生,活泼好动,但他脑子里装的全是恶作剧,专替别人“打抱不平”。笔者每次找他谈话,他都以最好的态度向笔者承诺,但总是过不了多久又犯了。一次竞选班干部时,笔者事先与他沟通,鼓励他只要有自信心,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在竞选时他站起来承诺:“我相信自己能行,会干好生活委员的工作,请大家相信我。”他当上了班干部,让恶作剧变成了关心同学的好事。又如,一个爱迟到的学生,笔者让他管钥匙,他做到了善始善终;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笔者给予适当的帮助,他变得更加活泼好学……自信是每个人走向成功的原动力,作为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自信,转变自我。

五、环境是做好转化工作的保证

第7篇:电教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情景模拟 函电 工作化情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53-01

传统的灌输式的商务函电教学方法呈现出了许多的弊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把函电课程当成普通的大学英语课程来讲解,带领学生读单词、词组,学习基本的句型,进行信函的中英互译,教学方法单一,也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课堂对学生来讲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学生学习很被动。(2)重视理论教学,缺乏实战演练。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实行工学结合,一方面,课堂讲解仅注重理论灌输,把理论与实际脱离开来,教学过程没有很好地联系外贸工作的实际工作情景,使得学生对所学的每个环节的信函在实际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不甚明确;另一方面,教学过程缺乏依托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实战操作演练,学生缺少动手书写信函的机会和体会。

1 基于工作化的情景教学方法实施

1.1 建立基于一笔完整交易的工作化情景和案例

良好的教学素材和案例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源泉。为了让学生对现实工作中外贸操作流程里所涉及到的往来函电有更直观和系统的了解,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企业实战工作经验,以及与外贸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搜集一线素材,编制真实的教学情景和案例,且在“客户开发— 询盘— 发盘— 还盘与反还盘(包括双方包装方式商定— 支付方式商定— 保险条款商定)—样品的确认— 接受— 下订单— 签订合同—信用证的催证与改证—发送装运通知— T/T方式下的索款— 索赔与理赔”14个环节中编制基于同一笔交易的不同教学情景。

下面结合真实的案例对函电交流“工作化”的教学情景进行呈现。

交易背景介绍:浙江爱丽芬服装进出口公司与德国汉堡的SUNTI客户进行服装进出易(备注:该德方客户是中方业务员在2011年10月广交会上结识的,当时获得了对方的名片,但德方当时并未下单)。

函(1)STEP1:中方根据名片信息拟写“开发信”,希望与德方建立业务关系。

函(2)STEP2:德方发询盘函,询货号为N125和N126的男士衬衣的价格,并要求寄样。

函(3)STEP3:中方写发盘函,报FOB价,并寄样。

函(4)德方对样品的品质表态,提出样品改进意见,并要求改报CIF汉堡价。

函(5)STEP4:中方重新打样寄样,并改报CIF价,就样品的改进进行说明。

函(6)STEP5:德方还价,希望提供折扣,并提出自己的包装要求。

函(7)STEP6:双方协商包装问题。

函(8)STEP7:双方协商支付方式问题(L/C或者T/T)。

函(9)STEP8:双方协商保险的保额、险种问题。

函(10)STEP9:交易条款商讨结束,德方表示接受,并下订单。

函(11)STEP10:双方签订S/C。

函(12)STEP11:若L/C支付,中方催证,若L/C审核出有不符点,则给客户发改证函。

函(13)STEP12:中方履行出口合同,货物装船后发送“装运通知”。

函(14)STEP13:假设付款方式商定为30%前T/T+70%后T/T方式下,中方要在货物装船后发送B/L的复本向德方催收剩余货款。

函(15)STEP14:德方收货后,发现货物品质与样品不符合,向中方提出索赔。

中方就德方的索赔进行处理和回复

采用此方法最明显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对一笔交易从开始到结束是如何与外商磋商沟通完成的有更加系统化的认识。同时,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除了一般教材所涵盖的章节外,还特意添加了实际外贸工作中常用的“样品确认”和“T/T方式下的尾款索取”环节,使教学案例尽可能地真实化和工作化。

1.2 每个交易环节建立“理论+实训”的课时安排模式

在以上15个工作化情景中,教师在课时的安排上,采用理论与实践课时“一对一”的模式,即每上完一次理论课时,随后就安排对应上次理论教学内容的课内实践环节。课内实践环节借助于“国际贸易操作模拟实训室”和“商务谈判实验室”进行。

在“国际贸易操作模拟实验室”中,要求每个学生两两组合,在国际贸易操作软件上注册自身公司的信息,标明公司概况和经营范围,产品名称和种类,分别扮演进出口商,与自己的贸易伙伴进行交易,交易从“建立业务关系”开始,到“索赔与理赔”环节结束。教师在实训环节中,对学生的往来信函进行评阅,并给出反馈和修改意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在商务谈判实验室,教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根据所学外贸英语知识进行相应的商务模拟谈判,磋商各项交易条件,提高他们运用商务英语的能力以及外贸函电口语表达能力。建立函电书写的综合实训环节。

通过以上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模式,融“教、学、做”,融“写作与口头表达”为一体,教学以工作和岗位为导向,让学生在一个高度仿真的工作化情景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作为一个外贸职业人工作的艰辛和快乐,也让学生体会作为一个外贸职业人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沟通技能和职业素养,体会函电书写的7C原则。

2 基于工作化的考核方法实施

2.1 推行“驾证式”的考核方案

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有相匹配的考核方式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检测的后盾。国际商务函电的教学应该采取“驾证式”的考核方式,考核分为“应知”的理论考核和“应会”的实践考核,即一方面通过闭卷书面考的方法考查学生对函电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常用的外贸短语、词汇、典型句型、信函格式的掌握;另一方面,通过上机操作考试,在电脑上完成教师所提供的特定交易背景下的商务信函的输入,并最终以EMAIL的形式发到教师邮箱,教师通过批改每位学生的书面成绩和上机操作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鉴定,理论与实践成绩的比例可以参照“理论成绩占40%,实践成绩占60”的模式。

3 结语

以能力训练项目(或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既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细致、认真的职业素养,应该大力地推行。

参考文献

[1] 粟慧,农海燕.高职院校国际商务函电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南国(中旬刊),2008(2).

第8篇:电教工作计划范文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鄄城县交通运输局党组团结带领全局上下,扎实苦干,攻坚克难,公路建设、道路养护、智慧停车场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村公路建设

1、 “三年集中攻坚”自然村通达项目

建设计划:124公里,估算投资8060万元。

进展情况:前期设计及招标工作已完成,落实项目108公里,开工建设80公里,已建设完成15公里。

2、 “三年集中攻坚”路网提档升级项目

建设计划:76公里,估算投资4560万元。

进展情况:已完成设计及招标工作,各责任乡镇正在进行清障备土。

3、黄河滩区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工程

建设计划:17.3公里,其中董口镇辖区内12.6公里,旧城镇辖区内4.7公里。

进展情况:已完成设计及招标工作,董口辖区内的12.6公里已全部完成石灰土底基层,正在摊铺水稳基层;旧城辖区内的4.7公里待驻地村庄搬迁后,立即予以开工建设。

4、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牵头项目)

建设计划:全县建制行政村共计390个,自然村1099个,其中纳入三年搬迁、合村并居的行政村139个,需要实施通户道路硬化的行政村251个。

进展情况:截止5月31日,全县已累计完成通户道路硬化的行政村210个,完成情况在当次全市排名中位列第四名。

二、智慧停车场建设

鄄城县智慧停车场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加紧施工,该项目依托物联网管理技术,将城区内智能停车综合体纳入到智慧停车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将小区、道路两旁、已有停车场等的部分车位也纳入城市智慧停车系统中,打造完整的停车信息智能管理平台,以缓解市民“停车难”的问题。

该项目总投资3.6亿元,2021年底前全部完工,分三期实施:一期是公交枢纽站暨客车智慧停车场;二期把所有路边临时停车位和公共停车场全部纳入智慧系统管理;三期在现有停车位无法满足的路段和区域建设智慧停车场(库)。

为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问题,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扶助资金或地方债券,另一方面计划融资建设。

进展情况:充电桩雨棚已安装完毕,充电桩充电线路已铺设完毕,路面基础以夯实,等待商砼浇灌,厂房钢结构主体以成型。

三、道路养护

1、危桥改造工程项目

2020年危桥改造四座:大埝镇张楼桥,凤凰镇徐垓桥,临濮镇户屯桥,箕山镇箕山。四座桥预计投资598万元。

进展情况:前期设计及招标工作已完成,施工队伍已经进场,施工。

2、道路绿化项目

2020年农村公路绿化34.9公里,根据“一路一景的总体工作思路,按照“上乔、中灌、下花草”的设计要求,沿黄路旧城至左营段16.6公里,旧城至箕山谷庄12.3公里,黄河滩区三合村村台道路绿化提档升级6公里,初步实现畅、洁、绿、美的目标。

四、工作措施:

1、深入开展摸底调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自然村通达项目,选取急需改造的村庄连接线和主要街道,实地进行数据采集和测量;对提档升级道路项目,选取服役时限长、线型良好、运输量大的乡村干线公路,实地摸底路况信息及数据。截止目前,累计投入调查人员110多人次,实地摸底线路650多公里。

2、多措并举,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一是督促施工单位,倒排工期,抢抓施工黄金季节,加大工程投入,保证施工进度;二是加强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措施管控,严格履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程序,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努力实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和绿色施工。

3、加强督导。对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我局对17个乡镇划分为6个督导组,对各乡镇进行督导,对申报完成的行政村进行验收前核查,对各乡镇完成情况进行评比通报。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三年集中攻坚”自然村通达项目和提档升级项目,计划于11月底全部完成。

二是黄河滩区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工程董口镇辖区内12.6公里计划于8月底建成通车,旧城镇辖区内4.7公里计划于11月底建成通车。

三是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力争7月底全部完成。

第9篇:电教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工作 教学思考

引言

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果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则其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势必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课在高校的教书育人中既担负着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又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开始得到高度重视,一些地区和高校中的文科专业普遍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但相当一部分高校受到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就业压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园人文环境营造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够得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笔者结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的实践,就如何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精髓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促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

一、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教育现状

(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偏差,道德素养急需培养,且《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吸引不了学生。

比如某些同学理想信念淡化,思想道德心态逆转,人生信念庸俗。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极端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不予考虑;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于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强调索取,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有些同学在价值观上甚至存在贪图享乐、拜金主义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些同学道德观念弱化,等等。

大部分学生确不知道如何塑造自我性格,不知道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文化,甚至不知道我国传统文化中诸多精华部分所在,一味沉浸在浮躁的世俗娱乐文化中,从而更加迷茫,不知所措。在上《中国传统文化》课时,不少学生开小差,逃课,玩手机等,消磨时光,糊弄老师,学习态度不端正。

(二)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手段单一,流于空泛,不能很好地展现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

学生对课堂的无兴趣和老师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由于部分高校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设置与教学工作,在专业课程设置、任课教师选配、课堂教学效果监督等方面要求低,着力少。任课教师授课缺乏足够重视,或者囿于自身素质的不足,不能很好地采取课堂教学技巧,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严重制约了优秀传统文化教书育人的效果。

(三)《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材编写模式陈旧,格式单调,不能很好地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好地承载教学任务。

目前市场存在的几套教材,编写思路偏于陈旧,重理论知识,轻教育手段创新,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无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不利于引领广大任课教师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开展这门课的教学工作。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大学生人格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代、现代、未来中国人的时间之流、生命之流,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的精神生命。我们在高校中开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学生获得一些可有可无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是要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感受和反思,自觉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建设和发展现代的新型文化,成长为具有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适应时代要求的青年人。

中国传统文化在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时能够产生和发挥重要作用,它所具有的丰富资源和潜在价值已经被不少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实业金融家、未来学家和汉学家们看好,他们纷纷预测,在21世纪能够主导世界文明的将是中国文明或东亚文明,他们称21世纪是“亚太时代”或“中国的世纪”。中国文化必将在新世纪的人类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是各高校培养合格人才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抢占未来世界文化制高点的迫切需要和重大历史任务。

三、如何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效果

大学生从小就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化,接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民族精神的教育却很不够,造成思想上的传统文化断层,这是导致诸多问题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首先,各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设置与教学工作。对于以文科专业为主的院校,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课时量,对于以理科专业为主的院校要普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同时要尝试编写分类的传统文化讲义或教材,要把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教材分开编写,突出不同的层次和内容,各层次教材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其次,各高校要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团队,选配在不同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为学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要把那些在音乐、美术、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领域有研究的学者老师聚合起来,共同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各章节涉及的不同领域的内容。教师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从学术角度考虑是不现实的,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再次,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训教学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加强实训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是强化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

结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文明成果,包含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个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开发自身潜能,就一定会锻造成理想人格。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高校教育更应植根于富有底蕴的传统文化之中,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质的高级人才。因此,当代高等教育应坚持把促进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校园教育的核心,努力改进《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和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蔡炎武,刘铁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6,1(1):45-47.

[2]刘绿丝.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管见[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18)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