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调研报告

第1篇: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高质量医疗消费的要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药品安全关系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情况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老百姓的用药存在着安全隐患。

作为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其重要职责是承担着全县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五河县全县总人口71.7万,其中农业人口63.2万,因此占全县总人口的88.1%的农业人口的用药安全无疑成为药品监管中的重点、难点。今年以来,我局组织专门力量,截至目前,已深入全县126家农村医疗机构(村卫生室、村卫生站)进行检查,现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加强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监管,保证农民用药安全谈一些粗浅认识。

存在问题

1、乡村医疗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农民用药安全堪忧。农村医疗机构是最基层的用药单位,但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村用药安全。乡村医生中大部分是三重角色于一身,往往一名工作人员自己既做医生又当护士,同时还是药品管理人员,“以护代药“、“以医代药”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人员没有经过系统正规培训,对药品的药理知识掌握不够,对药物的禁忌及不良反应知之甚少,安全用药知识贫乏。农村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认识不足,对药监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不认真学习,没有把所学的法律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中去,造成不违现象的发生。

2、药品存放条件恶劣。部分农村医疗机构房屋陈旧,有的墙面表层已经脱落、里面潮湿、门窗破烂,有的药房光线暗,药品随意摆放,甚至将日常生活用品与药品一起混放;有的药品包装盒上满是灰尘,药品与地面或墙壁接触,卫生条件极差,根本不具备药品必要储存条件,药械混储现象较普遍,无通风、防潮、温控、货架等基本设施;有的农村医疗机构没有设独立药柜,无药品专用存储库房;有库房的也未实行色标和分类管理,需低温存放的药品,多数无低温存储设施。

3、药品购进渠道不规范。目前,农村医疗机构由私人经营,其医疗机构收益主要来自药品,导致一些人片面追求高利润,采购药品一般很少去考虑供货单位的资质和质量保证能力,只图价格低廉,随意向这些医药代表和个体药贩购进药品,往往不向对方索取相关证照,不签订药品购进合同,不按规定索取合法发票,不按药品标识认真详细验货,致使一些假劣药品流入农村市场,对农民用药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查处在村级医疗机构的药品案件中,由于这部分假劣药品无进货凭证,造成药品监管部门无法追根溯源地查处。

4、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少数村卫生室(站)没有建立药品进货验收台帐,采购药品未按规定索证,对近效期药品没有实行效期管理,没有建立完善的药品进货检查验收、药品储存、养护管理、特殊药品管理、不合格药品及退货药品管理等制度。

几点思考

1、加大法律法规宣传的力度,努力增强农民用药安全意识。在日常监督和各类专项检查等活动中,执法人员应尽可能多地向相对人及周围群众宣传药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指导广大农村群众正确、合理地购买、使用药品,提高他们对药品这一特殊商品的相关知识及安全、合理使用等问题的认识。利用城乡集市等群众聚集的机会,讲解相关的政策法规与合理用药的小常识,或发放宣传单、利用电视字幕、宣传条幅,或深入到中小学校向学生授课等多种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努力通过“五五”普法活动加强药品法规宣传活动,把对农民宣传药品法律法规作为开展法律法规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通过药品法规常识的宣传,达到农民自觉维护药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2.加大培训力度,增强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提高用药水平。针对农村药械人员业务素质低,管理水平差这一问题,应积极争取卫生部门配合,加大培训的力度,建立农村药学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全面提高专业素质、法律意识和药学服务水平,通过有针对性培训,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和政策,讲明药房规范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强调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阶段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安徽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的培训和宣传。

3、加快推动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工作。“规范药房”创建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统一认识、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周密部署实施。目前,应充分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制定进一步推进村级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加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工作力度,逐步规范其药品的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养护、使用等诸环节的内容,促其不断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和层次,加快推动农村医疗机构药房早日走上规范化轨道,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效。要求村卫生室必须独立配备药房与治疗室严格分离,药房必须达到防潮、防霉、防尘、防鼠、防蝇及避光通风的要求,保持环境整洁;配备与用药规模相适应的、便于药品陈列、储存的标准药柜,做到内服药与外用药、性质相互影响、易串味药品与一般药品、药品与医疗器械分开存放;、拆零药品单独存放,使药品陈列有序、分类明显、美观整洁;使用生物制品和其他有冷藏要求药品的村卫生室,应配备冷藏柜,做到专柜储藏;药房必须配备并悬挂温湿度计,并做好记录,当温湿度超过药品储藏规定范围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建立药品购进验收台帐,各农村医疗机构要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

4、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水平。作为监管部门,更应主动把农村医疗机构的监管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去,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水平,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做贡献。对农村医疗机构的监管应采取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以严查购进药品渠道和使用假劣药品为切入点,对农村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不留死角,同时加大检查次数,严厉打击农村医疗机构从没有药品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和使用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要以农村药品市场整治为重点,加大对非法药贩、无证经营、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违反《安徽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的查处力度。充分利用药品检测车的快速检测功能,对可疑药品进行快速筛查,避免监督抽验盲目性,提高监督管理工作效率,为拓展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特别是质量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第2篇: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1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据笔者调查,农民收入有所增长。自年以来,县县农民人均收入年平均增幅达12.86%年末预计达到5128元,且从近几年的县域经济增长趋势来看,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农民手中的可支配现金收入越来越多,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农村市场逐步细分。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带头示范作用明显增强。一是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逐步增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种、养基地;二是专业大户、龙头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带动示范作用明显增强;三是农村中各种专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组织协调能力逐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渠道畅通。

3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覆盖面不断延升至农村;二是县域人口准入条件放宽,外来户不断增多,资金、物资投入也随之向城区转移,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三是乡镇发展迅速,进一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4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前5县域附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县域附近的各乡镇非常重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休闲、旅游、观光基地。

二、当前农村信贷供求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内部问题

1农村信贷结构不适应农村资金需求结构

信用社个人贷款逐步转向以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为主,近年来。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虽然能解决部分农民生产生活小额资金的需求,但随着农村经济规模化和工业化,从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上讲,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并不是主要需求,往往忽视农村非农产业的信贷发展战略,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2农村信用社信贷方式不适应农村信贷市场

贷款方面主要以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为主。担保贷款中又以质押贷款为主,目前的农村信用社信贷中。并且质押贷款额不能高于存单面额80%抵押贷款是抵押房产的又要求借款人必须拥有两套以上房产,这对于居住地在农村的借款人来说,由于没有信用社所认可的相关房产权利证明,自然不能得到贷款。抵押信贷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农村信贷需求市场。

3农村信贷投入方向不适应农村经济的要求

迫于不良资产的压力,客户选择上。形成了向企业放贷不如向个人放贷的倾向,压制了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意愿,妨碍了企业的成长;投入方向的选择上,重农业轻非农产业,农业中信贷投入集中在生产领域,对消费领域的投入明显不足,生产领域又集中在周转领域,对基础设施投入明显不足。

(二)外部问题

外流问题非常突出。一是转移式外流,1农村资金流动呈多渠道、加速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邮政储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转存款。二是投资性外流,表现为在外经商办企业。

传统农业呈逐步萎缩趋势。一是农业效益仍然较低,2农村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致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二是传统农业,特别是粮油种植业逐步萎缩,发展态势走弱。

缺乏拳头产品和尖端技术,3县域范围内中小企业管理缺位。市场占有率低,难于做大做强。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不规范,数据信息传递失真造成风险;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利率逐年攀高。据调查,4农村民间借贷活跃。由于农村资金增长较快,加之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额度较小,难于满足农村较大规模的产业发展需要,农村民间借贷进一步活跃,利率逐年攀高。

三、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大力组织资金。

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和地位。继续开展优质服务活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服务质量,维护、发展核心客户和优质客户群。

(二)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和市场占有率;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品牌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支持和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业主和专业大户,1积极支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支持农村土地流转过程形成

农业生产项目。

大力支持粮食优化、品种改良和推广适用先进技术等,2着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

加大对节水灌溉、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的支持力度。3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积极拓展信贷业务。

抓好信贷资金的营销工作,1坚持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抢占业务发展先机,拓展县域市场,做大做强“蛋糕”规模。

实施信贷倾斜。要重点瞄准服务区域内的尖端客户,2突出重点。增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客户的市场营销。

壮大核心客户群。将信用商户做大做活,3创新服务方式和业务品种。扩大全县的个人信贷市场。并积极拓展消费贷款,对居民购房、购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贷款,采取按揭贷款方式予以支持。

第3篇: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一、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优点

相对于有候选人选举方式,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简化了选举程序。实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第一次选举由于没有候选人而直接进行选举,即省略了推荐候选人的环节,减少了一个程序。在**街道23个村委会选举当中,有候选人选举方式的14个村中,6个村进行了两次选举,6个村进行了三次选举,2个村进行了四次选举(即推荐候选人、正式选举、另行选举、重新选举),平均每个村进行了2.72次选举。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9个村中,2个村只进行了一次选举,7个村进行了两次选举,平均每个村进行了1.78次选举。比较发现,无候选人选举方式比有候选人选举方式平均每个村少进行0.94次选举。

2、降低了选举成本。一是降低了人力成本。有候选人选举方式产生一个村委会,村民一般要投2-4次票。先是由全体村民投票提名候选人,候选人公示几天后再对候选人进行差额正式选举,一般情况下,选民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参与选举。而近年来农村经商办厂和外出求学的人比较多,两次赶回村里参加换届选举比较费时费力。实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选民一般只需投1-2次票,即使2次选举也是集中在一天内完成,这样不仅减少了选举对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也减少了街道机关干部的工作量。二是减少了费用。因平均每个村少进行0.94次选举,按照平均每个村每次选举需选举补助费5万元计算(不包括工作人员开支等间接费用),则无候选人选举方式比有候选人选举方式每个村平均节约选举费用4.7万元。

3、减少了选举贿赂。当前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采用有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村,一般村委会主任和委员的正式候选人都是差额1人,这意味着每个职位肯定会有1人落选,为避免票数过低丢面子,正式候选人一般都会想方设法去竞选,这就增加了贿选发生的概率。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在正式选举之前局势并不明朗,各竞选人基本都处于相互观望状态,拉票动作相对趋于平缓,这就有效防止了贿选现象的发生。而且无候选人选举往往在一天内完成,上午第一次选举,下午就进行另行选举,另行选举的正式候选人一般只有两三个小时,他们想有所动作也来不及操作,贿选现象相对也减少很多。

4、减少了选举矛盾。采取有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村,在正式候选人明确以后竞争比较激烈,往往会造成相互攻击、相互拆台的局面。而且选举时间拖得越长,选举次数越多,矛盾也就越突出。如岙王村实行有候选人选举,第一次选举为提名村委会主任候选人,A、B分别得票382、220。第二次选举为有候选人的差额正式选举,由于A、B两位候选人的票数均未过半数,所以进行了第三次选举(另行选举)。在另行选举中,由于候选人对其中一个选举环节有疑义,又进行了重新选举。在第四次选举中,候选人B召集了不法分子破坏选举的正常进行,经依法制止后成功选出了新一届村委会(B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但B却因为触犯法律被取消了当选资格。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在另行选举之前各竞选人都没有浮上水面,竞选的矛盾相对少很多。实践也证明,**街道采取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9个村,因选举引发的村民数量明显少于有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村。

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缺点

相对于有候选人选举方式,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选举票数相对分散。由于候选人的不确定性,选民的投票结果就有可能相对分散,甚至部分村委会成员票数不能过半数而导致另行选举。特别是一些选民意愿不集中、人选不突出的村实行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票数将更加分散,甚至一个村委会成员都选不出来。当然,有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推荐候选人选举,就相当于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第一次选举,也存在票数低和分散的问题。

2、计票认定相对困难。无候选人选举方式在第一次选举中,选民是按照本村应选职位直接书写竞选人姓名投票选举的。由于选民的文化程度不一,对竞选人名字书写不规范,如一个村内同名同姓的没有标注,有些同音不同字(谐音),有些缺点少划,有些缺姓少名(缺名少姓),有些村民公认的乳名、小名、绰号等,导致选票难以辨认和确定,从而引起各方争议,拉长了计票的时间,加大了计票工作的难度。这种情况在有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推荐候选人选举当中也存在,但毕竟推荐候选人还不是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而且计票结果也不是最后的选举结果。

3、人选素质较难把握。一是人选个体素质。《**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四条规定:选民应当推选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廉洁奉公、身体健康、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热心为村民服务、胜任村民委员会日常工作的选民为村民委员会成员。这是法律对村委会成员个体素质提出的要求。但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由于没有候选人,一旦当选只要没有出现法律禁止的情况,就不能撤销当选人的当选职务。二是村委会整体素质。《**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这是法律对村委会的整体结构提出的要求。但由于无候选人选举结果具有不可预见性,有可能达不到要求。而有候选人选举方式有候选人推荐环节,当候选人不适宜担任村委会成员时,基层党委政府还可通过做思想工作,让其退出村委会竞选。

三、完善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几点思考

**街道在村委会换届过程中第一次实行了无候选人选举方式,从各个层面的反响来看是比较受欢迎的:机关及村居干部认为其优点相比缺点要明显;竞选人认为无候选人选举方式时间快,相对比较公平;选民认为无候选人选举方式选举气氛比较好、相对比较公平,能真正体现选民的意愿。但无候选人选举方式毕竟是个新生事物,推行过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规范和完善。

1、完善选举法律。以《**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为例,一是对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规定不够详细,“无候选人”字样在全篇当中只涉及到5条,总共出现过7处。二是对当选的得票数规定不够合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候选人或者其他选民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选票,始得当选。第二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另行选举以得票多的当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参加投票选民的三分之一。既然另行选举的时候得票数可以是三分之一,为什么第一次正式选举就不可以了?建议不管是第一次正式选举还是另行选举,候选人或者其他选民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三分之一数选票,始得当选;或者直接规定正式选举时以简单多数票通过就可当选,这样可大大减少选举的次数,也可以减少很多矛盾和选举成本。三是没有规定监票人、计票人。《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及其配偶和其他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计票人。但对无候选人的监票人、计票人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虽然客观上对无候选人规定监票人、计票人存在难度,但也是可以作出一些规定的,如参加竞先自荐和竞职演说的人及其配偶和其他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计票人。

2、推行竞选自荐。竞选自荐是指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村,在正式选举之前以村选举委员会的名义,公开组织有竞选意向的选民自荐报名参加竞选村委会主任或委员职位,组织竞选演讲或集中宣传竞选人,汇总公布报名结果供广大选民选举时参考的一种村委会选举方法。**街道9个无候选人选举方式的村中,有2个村实行了竞选自荐方式。从实施结果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点:①能够及时掌握竞选人动向和选举动态;②能及时发现有不宜当选的对象,并提早做好思想工作,劝其退出;③能以组织(村选举委员会)的名义对竞选人进行集中的正面宣传,减少某些人乱承诺、乱拉票现象;④公布报名结果供广大选民选举时参考,能使选票相对比较集中,也能减少选民填写姓名的笔误,提高选举成功率;⑤更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举原则,有利于风清气正的选举环境。因此,竞选自荐方式是较好的无候选人选举方法,在今后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应该大力提倡。

第4篇: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一、我区农村商品连锁店和便民小超市的发展概况

全区下辖27镇(乡)3个办事处,辐员面积2402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89万人。农村经济总收入1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68元,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7亿元,人均消费额1088元。截止目前,全区以药品、家用电器、石油、烟花爆竹和工副食品为主按照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连锁经营的方式组建的连锁店及便民小超市已达86个,年销售额万元左右,占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左右,为推进我区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繁荣农村市场,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具体做法是:

1、吸纳加盟连锁。

通过吸纳加盟连锁店方式,推进商品连锁经营。在黔江城区建立配送中心,在各镇(乡)吸纳“夫妻店”、“家庭店”加盟,按照“六统一”的运行模式,即“统一标识、统一供货、统一检验、统一监督、统一配送、统一价格”,改造组建连锁店,实行配送连锁经营。目前,和平药房、天圣大药房、同泰药房、志诚药房、同济药房等各大药房采取这种方式设立了连锁店,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销售终端市场。

2.直营销售连锁。

采取在黔江城区建立商品零售公司(或连锁配送中心),并根据经济流向,按照连锁配送经营的运行模式,由零售公司(或连锁配送中心)直接在各镇(乡)新建商品连锁店。目前,海昌电器、凌云石油等企业已在石会、沙坝、冯家、濯水等镇(乡)设立了连锁经营店或自选便民小超市,实行连锁经营。

3.骨干商品连锁。

严格按照合作制原则,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以喜礼烟爆公司为依托,以供销社传统经营项目-烟花爆竹为载体,采取牵头兴办、参股联办、下岗职工领办、农(居)民自办等方式,在城市社区、当道村、中心村、农民新村规范组建了26个综合服务社,综合服务社主要经营农资超市、工副食品超市和农村文化娱乐等,对入社社员实行销售优惠和二次返利。目前,这个以烟花爆竹为骨干的商品连锁营销网络已基本形成,年销售额600余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商品连锁经营规模还不大。

目前,我区农村仅有部分药品、家用电器、石油、烟花爆竹等实现了连锁配送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和工副食品经营仍然存在“散、乱、弱、小”,维持目前的经营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增收的消费需求,因此,我区农村的商品连锁经营和超市发展还任重道远。

2.经营服务管理水平还不高。

按照现代流通方式和连锁经营要求,对已实行连锁配送经营的药品、家用电器、石油和烟花爆竹,通过“连锁配送中心-加盟连锁店(直营销售店或综合服务社)的运营模式,实现业务对接,使集中采购、配送、销售互为保障,形成整体,真正实现连锁规模化和效益化。一是按连锁经营的模式进行注册登记;二是严格按照“六统一”规范业务运作;三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市场经营秩序非常混乱。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广大农民无法辨别真伪,形成市场无序竞争。如按照“一主二辅”的多渠道农资经营体制,农资经营的主渠道是供销社,辅助渠道是农业三站和农资生产厂家的销售网点。但由于供销社和农业三站的主辅经营渠道缺失和市场监管松弛,造成农资经营市场价格高低不一、质量参差不齐,随意哄抬价格和恶性竞争随处可见,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三、建议

1、加快推进农村商品经营连锁化经营。

结合我区实际,出台扶持我区农村商品连锁经营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和支持黔江城区各大超市到各镇(乡)发展连锁直营店、加盟连锁店和超市,在当道村、中心村和农民新村建立综合服务社(或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通过示范引导,逐步形成以黔江城区为重点、镇(乡)为骨干、村为为基础的消费品零售网络。规范和整顿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积极发展农资连锁经营,逐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

2.加快建立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

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供销社在正阳物流园区建立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的连锁化。

第5篇: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省**州地处**省东南部,辖1市15县1个开发区,共2*个乡(镇),3549个行政村,总人口438.4万人。全州人文景观独特,自然风光绮丽,森林和旅游资源丰富,素以苗家的吊角楼、侗家鼓楼及风雨桥等标志性建筑为特色,有“杉乡、林海”之美誉,为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是一个典型的以农、林业为主的农业大州。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原因,**州广大农村大村寨多,连片居住突出,房屋鳞次栉比,几十户、几百户甚至上千户的自然村寨随处可见,仅50户以上自然寨就有3453个,其中100户以上自然寨多达1288个,这些村寨又多以木质结构建筑为主,85%以上为木质结构房屋,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不但失火频率高,且发生火灾后,蔓延迅速,一烧就是几十户、上百户。历来是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火灾“重灾区”,农村消防工作难度大,防火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可以说,**州是坐在“火堆口”上谈防火。

二、**州近年来农村防火工作经验

农村消防工作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省农村消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把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民心工程来抓。1999年,全省农村消防工作试点启动。2003年来,省政府在**州从江、锦屏两县开展农村防火试点的基础上,已经改造了木房8.8万栋,茅草房12.1万间,修建了消防水池(塘)1.2万口,安装了消火栓1.3万个,配置了消防泵5200台,改农村“老虎灶”为节柴灶17.8万个,建成沼气池99万口,还于20*年制定出台了《**省农村消防管理规定》。

全省公安消防部队在省委、省政府及省公安厅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总队几届党委班子和全省广大消防官兵的辛勤探索和反复实践,在**州先后总结推广了“三大法宝”、“四个结合”、“五改工程”、“八个落实”等一系列经验措施,三大法宝即:“义务消防队、消防水池、手抬机动泵”。四个结合即:一是使农村防火试点工作与城镇、农村规划建设相结合,做到同步实施,协调发展;二是与安居工程、解困工程、人饮工程、生态农业沼气工程、扶贫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一举两得,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引导农民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四是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保持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打牢农村消防基础。五大改造即:水改、寨改、房改、电改、灶改。八个落实即:一是领导责任要落实;二是组织制度要落实;三是安全措施要落实;四是教育培训要落实;五是隐患整改要落实;六是宣传工作要落实;七是消防器材配备要落实;八是达标、验收要落实。这些防火经验使农村火灾高发猛发的势头逐步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特大火灾由上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发生6-7起下降到近年的1-2起,农村火灾财产损失从2001年的4614元/万人下降到目前的1935元/万人。

三、**州农村防火工作薄弱环节及问题

从总体上看,因我州经济总量较低,对消防投入不足,加之受历史、习俗等各种因素影响,我州农村火灾隐患量大,火灾高发、多发的严峻形势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烧了一个寨、毁了一片林、贫困数代人的现象没有得已根除,民族大村寨、旅游村寨甚至农村防火试点村寨仍时有火灾发生,甚至一年烧掉一个旅游大寨(2003年3月6日,**州从江县丙妹镇銮里村因村民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特大火灾,受灾89户,直接财产损失45.1万元;20*年4月19日,**州黎平县大稼乡大稼村因村民吸烟,引起特大火灾,受灾81户,直接财产损失51.1万元;20*年7月17日,有着500年历史、被誉为“中国环保第一村”的**州锦屏县河口乡文斗村上寨发生火灾,除47户村民家当尽失外,还使约5000份“国家级”珍贵文献——清代林业契约化为灰烬。这批林业契约文书是继故宫博物院的清代文献、安徽“徽书”之后的第三大珍贵历史文献;20*年9月19日,**州从江县下江镇巨洞村三组因村民酒后卧床吸烟,引起特大火灾,受灾83户,死亡3人,直接财产损失68万元;20*年4月14日,**州黎平县南加镇茅贡乡地扪村因瘫痪病人在卧室用火取暖不慎,引发火灾,受灾42户,死亡1人,直接财产损失43.1万元;2007年2月13日,已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琵琶大歌”之乡——**州榕江县寨蒿镇晚寨村因小孩玩火,引发特大火灾,受灾162户,直接财产损失97.2万元,整个大寨几乎全毁)。这些火灾事故,不仅给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更损毁了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旅游的珍贵的无形资源——这些村寨灾前仍保存着从渔猎、采集到畜牧、农耕等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各种信仰、习俗、节庆、仪典,音乐、歌舞、语言、文字、建筑、雕塑……各民族古老的手工技艺更是几千年保存下来的宝贵遗产。这些保存有大量人类文化遗产“活化石”之称的民族村寨,在中国乃至世界已不多见,堪称“无价之宝”,其无形资源价值损失之巨,无法用金钱衡量,给后人留下了莫大的历史遗憾……。**少数民族自治州至今仍是我省乃至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民族聚居密度最大、贫困程度最深、农村火灾最严重的地区,“全国农村火灾看**,**农村火灾看**”,每年仍有近万名群众因火灾返贫。

农村消防工作深层次的重大问题、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多年来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未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农村消防工作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大意义和关联性,重视程度和领导力度不够,农村消防工作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制落实不力;二是政策措施不配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群众利益的协调机制不健全,村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小、投资分散,农村综合改革滞后,实施建设项目时各自为政,单打独斗,“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未能有效整合,形不成合力;三是为保护珍贵的民族旅游和文化资源,必须保留住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木房建筑风格和民族习俗、文化,保留浑然一体的大寨风貌,但包括消防安全在内的“硬件”、“软件”保护措施十分滞后;四是科技含量低,未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技术建设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消防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五是农村消防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经费保障不力,整治农村火灾仍停留在低层次和“治标”上,达不到“治本”的目的,反而浪费了资金和政策资源;六是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发展缓慢,稳定性差;七是消防安

全宣传教育不深入、不普及,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素质不高,抵御火灾能力弱。

四、**州农村消防工作对策措施

实现**州农村消防工作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就是要抓好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以点带面,全面展开。**省人民政府2007年第144次省长办公会批准实施的《**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中指出,到2011年,使全州试点村寨公共消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消防工作责任制基本落实,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本建立,人员、装备配备达到标准,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普遍增强,消防安全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村防控火灾能力明显提高,农村重特大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实现农村消防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笔者认为,真正抓好以**州为典范的**农村消防工作的整体推进,开创农村消防工作新局面,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各种政策、项目、资金和行政资源,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农村消防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涉及部门多,社会关联面大。要遏制农村火灾高发、防止火烧连营的重特大火灾,必须坚持治穷和治火相结合,“挖穷根,送火神”,打破“越烧越穷、越穷越烧”的恶性怪圈。因此,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分清责任,落实各级政府的职责,由政府统筹发改委、综治办、国土、建设、财政、民政、农业、乡镇企业、畜牧、农机、水利、电力、移民、扶贫、民宗、文化、旅游、林业、交通、安监、保险、环保、信息产业、公安、消防等部门,成立多边、多形式的协调机制,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抢抓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山区综合治理等重大机遇,以解决好农村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施、消防通讯等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制约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对农村的“山、水、林、田、路、寨、房、灶、气、电、信息”进行综合治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数年,彻底扭转连年火烧连营、上万农户因火返贫的被动局面。

(二)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的投入是必要的,但建设的真正主体是农民,建设的持久动力和不竭源泉也是农民,必须充分激活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靠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他们才能以足够的热情和持久的动力创造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要满足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政府引导扶持,防止急功近利、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经济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贴近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要。

(三)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资建设机制。以国家立项为主,财政出一点,社会帮一点,群众捐一点,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充分调动政府、乡村、农民以及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和群众参与度。由于农民捐了钱,他们参与讨论、监督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更高,可有效预防“豆腐渣”工程。同时应建立健全“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负责”长效建设和管理维护机制。

(四)积极争取国家立项建设。火灾的特殊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老百姓的生产发展,三者相互交织。不解决好农村火灾问题,国家再投入多少,都会被一把火烧光,陷入再投入的“无底洞”;没有良好的包括农村消防设施在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消防工作的根本性问题也得不到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资金应该由公共财政来承担。**州或省政府应尽快组织相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治理火灾为重要支点,在全面摸清**州包括农村消防设施在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底数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和差异性,以州或省政府名义,将**州农村消防工作涉及的“寨改”、“房改”、“灶改”、“水改”、“电改”、“路改”等农村消防建设项目与其它项目工程进行捆绑,作为整体项目,向国家有关部委甚至国务院申报,由国家作为试点项目立项支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投入,不宜再拖。若错失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农村消防工作的很多困难将越拖越大,损失越大。

(五)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优先完成紧迫、易行的建设项目。改变农村消防安全状况,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一盘棋的思想,对花钱少或不花钱的、易实施的、需求紧迫的项目工程,可发动群众抓紧建设,能搞什么项目就先上什么项目(如公路不通的先修路,水源缺乏的先建高位消防水池等),能快则快,并改革政府支持方式,实行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办法推进建设。特别要优先解决“水”和“火”的问题:①治“火”问题。从**州历年的火灾看,多数火灾都是群众烧柴用火引起,不安全、不卫生,而且严重威胁着日渐脆弱的生态环境安全。面对严峻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在农村开发利用沼气、秸秆气化等可再生能源,是新农村建设中能源结构的一场革命。我们必须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护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旅游资源安全,改变农村人畜混居、传统养殖等落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解决好农民脱贫、发展、治污、防病、消防安全的角度,大力推进改“老虎灶”为节能灶工作,改楼上用火为楼下用火,改烘烤为晾晒;引导、支持农户广泛利用农作物秸杆干馏炭化技术,使用环保型秸杆炭化炉等新型产品,将落叶、杂草、小灌木、树枝锯末等制造成人造木炭,可很好地解决燃料问题,杜绝柴草进寨,减少村寨和森林火灾(产业化批量生产还可缓解工业用木炭的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力推行以沼气池为核心的“一池四改”工程,增加沼气池建设的指标和补贴标准,建成质量好、容量足够的沼气池,保证满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火需求,发展卫生厩,推广青贮、氨化技术应用等,改变农户落后的生活、养殖习惯等,做到“零污染,零排放”,这样既减少了林区和村寨的火灾荷载,解决了肥料、燃料和污染问题,还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村民致富门路。②治“水”问题。很多小火酿成大灾,关键因素是无水灭火,群众只能望火兴叹。因此要统筹人畜饮水工程、渴望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农村小型公益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提高使用效率,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一并解决,尽快完成消防水池、消防泵、水带水枪、消防管道、消火栓等为重点的消防设施建设。特别对建在山腰、山顶的缺水大村寨或林区村寨,要坚决防止寨火、山火交互发展,在寨旁、山顶抓紧修建大容量的、蓄存雨水良好的高位消防水池(或水库),铺设环状消防给水管网,设置取水点,配发消防泵、水带水枪,组建义务消防队等,保证每村每寨随时蓄有上千立方米的水(该水源平时蓄积的余量部分可作为农民开展生态家园建设的生产生活用水,一旦发生寨火或山火,就是扑灭初期火灾的消防用水),有效扑救初期火灾,避免火烧连营。

(六)对有积极性、条件成熟的县、镇、乡、村和农户,省、州政府可先垫付规划和建设启动经费,尽快组织实施,抓好示范村寨的建设改造工程,更好地发挥示范村寨的示范带动作用,所垫付的资金再向国家申请补助。尤其对晚寨村的恢复重建,应组织有关部门抓紧完成规划,能启动的项目尽快启动,发动群众抓紧建设,可边建

第6篇: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1、私办幼儿园多于公办幼儿园,入园率还有差距。 以__县为例,__60万人口,在园就读18236人,私办幼儿园达117所,公办加上学校的附属幼儿园仅79所。幼儿教育一年入园率达99.6%;幼儿教育三年入园率仅达82.2%。

2、私办幼儿园办园条件严重不足,设施设备亟待改善。私办幼儿园70%是租房或租用民房办园,无活动场地,教室、寝室、食堂、卫生间等都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3、幼儿教师严重不足,教学质量无法保证。80%的幼儿园为了减少投入,追求办园经济效益,一是“两教一保”没法配齐,基本是“一教一保”;二是幼儿教师合格率低,大多是初中毕业学生从教,据统计,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比例仅30%;三是附属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是小学年龄偏大的教师来充当,无法胜任幼儿教师。总之,幼教由于教师配备不足,加之幼儿教师文化程度不高,幼儿教学很不规范,教学质量低下。

4、幼教的“小学化”倾向严重 ,不利幼儿健康发展。目前,在农村独立的公办幼儿园很少,多数幼儿园(班)都附设在小学里。作息制度基本同小学一样,教学课时过多,课时过长。加上家长强烈要求幼儿要会念儿歌,会写字,会计算,甚至要求老师叫20以内或100以内的加减法,因此,也就出现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多偏重于读、写、算,从而形成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倾向。这样就剥夺了幼儿童年游戏快乐的权利,而且容易形成一些不规范的读、写姿势,有的甚至因为从小小班就开始写字,而造成手指变形,这样的习惯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便很难矫正。这一做法,在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也阻碍着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如果没有这样,大部分家长又会认为:“你们幼儿园的老师不会教,孩子学半年、一年了,都还不会写字。”

5、农村幼教经费不足,严重制约幼教发展。经费不足导致从事幼儿教育的配套设备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儿童正常活动、教学需要。没有场地,没有器械,没有教玩具,教师上课无教学挂图,小朋友没有动手操作的学具,更缺乏开启孩子智力的游戏场所和设备。中外教育心理学家一致认为,游戏是开发孩子智力和教养孩子社会角色的早期有效的措施。可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却无法做到。

农村幼儿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就谈不上全面提高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务必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强化政府责任。幼儿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和个人健康成长起着特殊作用,各级政府务必强化发展幼儿教育的责任,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快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增强师资力量,不断完善幼儿园的设备。

2、促进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对幼儿的教育越规范,越有利于幼儿的学前教育。因此要逐步提高农村女性的知识水平。

3、加强幼儿园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督导部门要制定幼儿园分类定级评估方案,严格实行年度考核制,并定期进行分类定级评估,通过评估,规范办园,提高办园质量和水平;通过评估,对不合格幼儿园整改不合格的坚决取缔,同时对违规办园的予以严厉打击。努力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结构、师生比例合理的幼儿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4、加强幼师武装和培训。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渠道选配幼儿教师,可通过本地职校招生,要通过多形式组织幼儿园进行幼教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幼儿教育方式方法、幼儿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培训,多组织教师到较为完善规范的幼儿园听课,观摩,多组织农村幼儿教师开课,评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7篇: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一、严守国土法律法规,把好建房用地政策关。为规范管理村民建房,方村镇国土所积极和该村联系配合,严把建房条件审核关。首先严格按照村庄规划控制各类建设用地,规定凡在该村的各类建设用地,都必须实行预报登记,必须经由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对符合政策规定的方可上报批准;二是经合法批准的各类建设用地,在建设标准和建筑风格上要求统一,努力体现整洁的美感;三是确定专人专项负责村民建房管理,主动与村委会联系配合,积极做好村民建房日常服务工作,同时对各类建设跟踪巡查,对乱占、滥用等违法现象,一经发现,及时制止,及时上报处理。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在严把政策关,规范村民建房的同时,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该村在道路修筑、农网架设、渠闸改造、改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上都做了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初显新农村景象。

三、结合整治搞建设,突出土地显效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村民建房建设随意性很大,村进田退,有些富裕农户购(建)了新房,将原有旧房闲置不用,造成空闲地逐年增多、土地资源浪费等现象。为改变这种现状,村两委及时提出“控制小村,兼并空心村,逐步建设中心村”的工作思路。在县国土局及镇国土所的指导配合下,拟定了迁并下元、周坝等五个自然村,以腾宅造田;冻结下坝、梅屋等七个不足40户的自然村的建房审批;建设北上、菖蒲、黑鱼坝三个中心村的计划。为配合规划的实施,还建设了宽4米的水泥路连接,沿路布局规划村民建房和配套基础设施,户均用地0.2亩,并且统一放线,统一标准、统一楼层。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三个中心村已有500多户近2000人入住,5个“空心村”整治时机基本成熟,目前下元村建设用地整理试点项目已申报实施,仅老宅基还田就可达90余亩。

第8篇: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在调查中感受到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自来水入户工程、饮水安全工程、路面硬化绿化工程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都明显地改善了农村现有的生活环境。但因农村集体资金匮乏,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环境整治形势十分严峻。

1、调研的三个村庄都无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流入街道,虽然三个村全部建有垃圾池,但还是有两个村庄都存在垃圾乱堆的现象,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导致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受到影响。

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进展缓慢。办事处各个村都有养殖户,养殖户均为分散小型养殖户,以养殖鸡、猪、羊为主,粪便自然排放,没有污染防治设施,经一段时间堆放后施用于农田。

3、环保经费短缺,工作难以维持。三个调研村都没有成立专门的环卫队,原因是没有环保工作经费,只能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垃圾清运,不能做到日产日清,导致垃圾堆放严重,甚至占用道路,安全隐患严重。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的农村环境工作,决不是一个部门能做好的,应着力在强化基础设施、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加强农村环保力量等几个方面进行:

1、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农村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2、强化责任,密切配合,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综合决策机制。各村要编制生态环境规划,把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农村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不能搞一阵风运动。

第9篇: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文章分析了**省**州近年来在推进农村消防工作中所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取得的成功经验,指出了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关键词]:** 农村消防 试点建设 经验 问题 对策措施

一、**州基本概况

**省**州地处**省东南部,辖1市15县1个开发区,共206个乡(镇),3549个行政村,总人口438.4万人。全州人文景观独特,自然风光绮丽,森林和旅游资源丰富,素以苗家的吊角楼、侗家鼓楼及风雨桥等标志性建筑为特色,有“杉乡、林海”之美誉,为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是一个典型的以农、林业为主的农业大州。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原因,**州广大农村大村寨多,连片居住突出,房屋鳞次栉比,几十户、几百户甚至上千户的自然村寨随处可见,仅50户以上自然寨就有3453个,其中100户以上自然寨多达1288个,这些村寨又多以木质结构建筑为主,85%以上为木质结构房屋,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不但失火频率高,且发生火灾后,蔓延迅速,一烧就是几十户、上百户。历来是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火灾“重灾区”,农村消防工作难度大,防火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可以说,**州是坐在“火堆口”上谈防火。

二、**州近年来农村防火工作经验

农村消防工作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省农村消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把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民心工程来抓。1999年,全省农村消防工作试点启动。20xx年来,省政府在**州从江、锦屏两县开展农村防火试点的基础上,已经改造了木房8.8万栋,茅草房12.1万间,修建了消防水池(塘)1.2万口,安装了消火栓1.3万个,配置了消防泵5200台,改农村“老虎灶”为节柴灶17.8万个,建成沼气池99万口,还于20xx年制定出台了《**省农村消防管理规定》。

全省公安消防部队在省委、省政府及省公安厅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总队几届党委班子和全省广大消防官兵的辛勤探索和反复实践,在**州先后总结推广了“三大法宝”、“四个结合”、“五改工程”、“八个落实”等一系列经验措施,三大法宝即:“义务消防队、消防水池、手抬机动泵”。四个结合即:一是使农村防火试点工作与城镇、农村规划建设相结合,做到同步实施,协调发展;二是与安居工程、解困工程、人饮工程、生态农业沼气工程、扶贫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一举两得,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引导农民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四是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保持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打牢农村消防基础。五大改造即:水改、寨改、房改、电改、灶改。八个落实即:一是领导责任要落实;二是组织制度要落实;三是安全措施要落实;四是教育培训要落实;五是隐患整改要落实;六是宣传工作要落实;七是消防器材配备要落实;八是达标、验收要落实。这些防火经验使农村火灾高发猛发的势头逐步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特大火灾由上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发生6-7起下降到近年的1-2起,农村火灾财产损失从20xx年的4614元/万人下降到目前的1935元/万人。

三、**州农村防火工作薄弱环节及问题

从总体上看,因我州经济总量较低,对消防投入不足,加之受历史、习俗等各种因素影响,我州农村火灾隐患量大,火灾高发、多发的严峻形势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烧了一个寨、毁了一片林、贫困数代人的现象没有得已根除,民族大村寨、旅游村寨甚至农村防火试点村寨仍时有火灾发生,甚至一年烧掉一个旅游大寨(20xx年3月6日,**州从江县丙妹镇銮里村因村民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特大火灾,受灾89户,直接财产损失45.1万元;20xx年4月19日,**州黎平县大稼乡大稼村因村民吸烟,引起特大火灾,受灾81户,直接财产损失51.1万元;20xx年7月17日,有着500年历史、被誉为“中国环保第一村”的**州锦屏县河口乡文斗村上寨发生火灾,除47户村民家当尽失外,还使约5000份“国家级”珍贵文献——清代林业契约化为灰烬。这批林业契约文书是继故宫博物院的清代文献、安徽“徽书”之后的第三大珍贵历史文献;20xx年9月19日,**州从江县下江镇巨洞村三组因村民酒后卧床吸烟,引起特大火灾,受灾83户,死亡3人,直接财产损失68万元;20xx年4月14日,**州黎平县南加镇茅贡乡地扪村因瘫痪病人在卧室用火取暖不慎,引发火灾,受灾42户,死亡1人,直接财产损失43.1万元;20xx年2月13日,已经申报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琵琶大歌”之乡——**州榕江县寨蒿镇晚寨村因小孩玩火,引发特大火灾,受灾162户,直接财产损失97.2万元,整个大寨几乎全毁)。这些火灾事故,不仅给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更损毁了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旅游的珍贵的无形资源——这些村寨灾前仍保存着从渔猎、采集到畜牧、农耕等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各种信仰、习俗、节庆、仪典,音乐、歌舞、语言、文字、建筑、雕塑……各民族古老的手工技艺更是几千年保存下来的宝贵遗产。这些保存有大量人类文化遗产“活化石”之称的民族村寨,在中国乃至世界已不多见,堪称“无价之宝”,其无形资源价值损失之巨,无法用金钱衡量,给后人留下了莫大的历史遗憾……。**少数民族自治州至今仍是我省乃至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民族聚居密度最大、贫困程度最深、农村火灾最严重的地区,“全国农村火灾看**,**农村火灾看**”,每年仍有近万名群众因火灾返贫。

农村消防工作深层次的重大问题、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多年来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未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农村消防工作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大意义和关联性,重视程度和领导力度不够,农村消防工作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制落实不力;二是政策措施不配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群众利益的协调机制不健全,村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小、投资分散,农村综合改革滞后,实施建设项目时各自为政,单打独斗,“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未能有效整合,形不成合力;三是为保护珍贵的民族旅游和文化资源,必须保留住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木房建筑风格和民族习俗、文化,保留浑然一体的大寨风貌,但包括消防安全在内的“硬件”、“软件” 保护措施十分滞后;四是科技含量低,未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技术建设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消防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五是农村消防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经费保障不力,整治农村火灾仍停留在低层次和“治标”上,达不到“治本”的目的,反而浪费了资金和政策资源;六是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发展缓慢,稳定性差;七是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深入、不普及,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素质不高,抵御火灾能力弱。

四、**州农村消防工作对策措施

实现**州农村消防工作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就是要抓好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以点带面,全面展开。**省人民政府20xx年第144次省长办公会批准实施的《**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中指出,到20xx年,使全州试点村寨公共消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消防工作责任制基本落实,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本建立,人员、装备配备达到标准,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普遍增强,消防安全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村防控火灾能力明显提高,农村重特大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实现农村消防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笔者认为,真正抓好以**州为典范的**农村消防工作的整体推进,开创农村消防工作新局面,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各种政策、项目、资金和行政资源,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农村消防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涉及部门多,社会关联面大。要遏制农村火灾高发、防止火烧连营的重特大火灾,必须坚持治穷和治火相结合,“挖穷根,送火神”,打破“越烧越穷、越穷越烧”的恶性怪圈。因此,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分清责任,落实各级政府的职责,由政府统筹发改委、综治办、国土、建设、财政、民政、农业、乡镇企业、畜牧、农机、水利、电力、移民、扶贫、民宗、文化、旅游、林业、交通、安监、保险、环保、信息产业、公安、消防等部门,成立多边、多形式的协调机制,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抢抓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山区综合治理等重大机遇,以解决好农村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施、消防通讯等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制约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对农村的“山、水、林、田、路、寨、房、灶、气、电、信息”进行综合治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数年,彻底扭转连年火烧连营、上万农户因火返贫的被动局面。

(二)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的投入是必要的,但建设的真正主体是农民,建设的持久动力和不竭源泉也是农民,必须充分激活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靠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他们才能以足够的热情和持久的动力创造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要满足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政府引导扶持,防止急功近利、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经济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贴近农村实际、符合农民需要。

(三)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资建设机制。以国家立项为主,财政出一点,社会帮一点,群众捐一点,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充分调动政府、乡村、农民以及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和群众参与度。由于农民捐了钱,他们参与讨论、监督工程建设的积极性更高,可有效预防“豆腐渣”工程。同时应建立健全“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负责”长效建设和管理维护机制。

(四)积极争取国家立项建设。火灾的特殊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老百姓的生产发展,三者相互交织。不解决好农村火灾问题,国家再投入多少,都会被一把火烧光,陷入再投入的“无底洞”;没有良好的包括农村消防设施在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消防工作的根本性问题也得不到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资金应该由公共财政来承担。**州或省政府应尽快组织相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治理火灾为重要支点,在全面摸清**州包括农村消防设施在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底数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和差异性,以州或省政府名义,将**州农村消防工作涉及的“寨改”、“房改”、“灶改”、“水改”、“电改”、“路改”等农村消防建设项目与其它项目工程进行捆绑,作为整体项目,向国家有关部委甚至国务院申报,由国家作为试点项目立项支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投入,不宜再拖。若错失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农村消防工作的很多困难将越拖越大,损失越大。

(五)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优先完成紧迫、易行的建设项目。改变农村消防安全状况,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一盘棋的思想,对花钱少或不花钱的、易实施的、需求紧迫的项目工程,可发动群众抓紧建设,能搞什么项目就先上什么项目(如公路不通的先修路,水源缺乏的先建高位消防水池等),能快则快,并改革政府支持方式,实行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办法推进建设。特别要优先解决“水”和“火”的问题:①治“火”问题。从**州历年的火灾看,多数火灾都是群众烧柴用火引起,不安全、不卫生,而且严重威胁着日渐脆弱的生态环境安全。面对严峻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在农村开发利用沼气、秸秆气化等可再生能源,是新农村建设中能源结构的一场革命。我们必须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护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旅游资源安全,改变农村人畜混居、传统养殖等落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解决好农民脱贫、发展、治污、防病、消防安全的角度,大力推进改“老虎灶”为节能灶工作,改楼上用火为楼下用火,改烘烤为晾晒;引导、支持农户广泛利用农作物秸杆干馏炭化技术,使用环保型秸杆炭化炉等新型产品,将落叶、杂草、小灌木、树枝锯末等制造成人造木炭,可很好地解决燃料问题,杜绝柴草进寨,减少村寨和森林火灾(产业化批量生产还可缓解工业用木炭的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力推行以沼气池为核心的“一池四改”工程,增加沼气池建设的指标和补贴标准,建成质量好、容量足够的沼气池,保证满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火需求,发展卫生厩,推广青贮、氨化技术应用等,改变农户落后的生活、养殖习惯等,做到“零污染,零排放”,这样既减少了林区和村寨的火灾荷载,解决了肥料、燃料和污染问题,还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村民致富门路。②治“水”问题。很多小火酿成大灾,关键因素是无水灭火,群众只能望火兴叹。因此要统筹人畜饮水工程、渴望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农村小型公益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提高使用效率,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一并解决,尽快完成消防水池、消防泵、水带水枪、消防管道、消火栓等为重点的消防设施建设。特别对建在山腰、山顶的缺水大村寨或林区村寨,要坚决防止寨火、山火交互发展,在寨旁、山顶抓紧修建大容量的、蓄存雨水良好的高位消防水池(或水库),铺设环状消防给水管网,设置取水点,配发消防泵、水带水枪,组建义务消防队等,保证每村每寨随时蓄有上千立方米的水(该水源平时蓄积的余量部分可作为农民开展生态家园建设的生产生活用水,一旦发生寨火或山火,就是扑灭初期火灾的消防用水),有效扑救初期火灾,避免火烧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