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妇科病人护理范文

妇科病人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妇科病人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妇科病人护理

第1篇:妇科病人护理范文

关键词:高龄妇科病人护理

1患者的一般资料

2009年下半年收集的20例老年妇女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58岁,平均年龄63岁。

2患者术前诊断

医生手术前对这20病例的诊断为:卵巢癌1例,内膜癌1例,宫颈癌2例,卵巢瘤7例,子宫肌瘤9例。

3护理体会

以下就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做详细介绍。

3.1术前护理

3.1.1术前检查及治疗

入院前合并有其它脏器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所以应严格术前检查,这是由于老年人独特生理条件,并根据所患疾病及检查结果请相关科室会诊制定治疗护理计划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尽量使病人维持在最佳的生理状态。

3.1.2术前准备

1)胃肠道准备

患者手术前8小时开始禁食,目的是为了清洁肠道。

术前4小时禁水,如果是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特别是卵巢癌病人,肠道准备得从术前3天开始。术前3天进半流食。口服庆大霉素及甘露醇。术前2天进流食,其它同术前3天。术前1天禁食静脉补液,继续口服庆大及甘露醇并行清洁灌肠。

手术当日清晨清洁灌肠至排泄物中无粪渣,但应视患者承受能力而定。警惕腹泻导致脱水。

2)阴道准备

手术的前一天要为病人冲洗阴道两次。行子宫次全术,卵巢囊肿剔除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不需要涂甲紫。行子宫全切,子宫根治术者在第二次冲洗后在宫颈口及阴道穹窿部涂甲紫手术切除宫颈标记之用。

3.1.3心理护理

术前仅仅对老人的医疗护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老年妇女有许多并发症及独特的生理、心理条件会使高龄妇科手术病人增添其复杂性和风险性。所以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老年人住院后极易产生悲观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这是由于上例和物质生的原因造成的。生理上原因:一个人的听力、视力和记忆力是随着年龄增大而减退的,行动也相对迟缓;物质上的原因在于:由于退休后社会角色转换,经济收入减少,生活条件受到一定限制。而这些不良情绪往往影响手术效果和愈后。所以患者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在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上,护士应了解患者常见心理需求,一切从患者所需做起,使患者处于一个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除完成常规的护理操作、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外,还应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做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护士应以热情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这还可以表现在一些细节上:如听她们说话要专心、回答询问要柔和、声音要大些。消除她们对陌生环境和疾病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要让他们对护士产生信任感,从而共同为患者解除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

3.1.4营养支持

相对年轻人来说,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要差一些,术前增加患者的营养师很必要的。术前指导病人改善饮食。摄入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 吸收的食物。对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重度贫血者给予输血,使血红蛋白在90 g/L以上,为手术创造有利的条件。

3.2手术中的监测

针对老年人具有重要生命器官生理性退行变化等特点,对麻醉手术的应激性需要降低。所以在术中应该做好麻醉心电呼吸血氧饱合度等的监护。如有出现问题方便及时处理,使病人手术成功得一保障。

3.3手术后的护理

3.3.1引流管护理

1)病人手术后应加强病房巡视,引流管要保持通畅,引流液的性质和量要做好准确记录,如有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2)多置阴道引流或腹腔引流是妇科手术种最常见的,需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时妥善固定引流管,并将引流管注明标记,接上无菌引流袋。引流固定位置有严格规定,不得高于切口平面,以防引流不畅倒流。对此如有疑问时应及时向手术医生请教。

3.3.2各类管道的观察及护理

正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特别是阴式手术,需要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导尿管时间较长,需要注意泌尿系感染。导尿管插入深度8cm 左右H根据手术大小,确定导尿管保留时间。还要特别注意观察导尿管是否流畅,对此应该做好详细记录。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用新洁尔灭溶液擦洗导尿管近端、尿道口、外阴2次/d,导管护理1次/d。同时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如引流液呈鲜红色,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各种引流管一般手术后两到三天后拨除。

3.3.3呼吸道的护理

要充分考虑到老年患者气管自静能力较差的特点。因为无力咳嗽,易造成肺淤血,甚至伴有伴痰粘稠不易咯出,所以得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幅度,定时测SPO,把观察的重点放在术后三到六个小时。从第2天开始 超声物化吸入,以助化痰和抗感染治疗。在保护好切口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咳嗽、咯痰。做自主深呼吸运动。增加膈肌活动,加强术后护理人员应该碰帮助患者翻身和变换时扣背以助排痰。

3.3.4饮食的护理

术后等到病人能进食后,护理人员需及时指导病人进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营养丰富、高维生素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术后出血。

4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化的人口的不断增加,高龄手术患者常因机体脏器功能老化,合并各种内科疾病,使手术风险增大,给护理带来较大困难。给我们护理人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不仅要求护士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掌握各种正常理论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病情,还要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这也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不断更新自我。比如对多功能监护仪、各种输液泵、静脉置管的使用和护理。仅仅掌握专科业务知识是不够的,此外还需要掌握尽量多一些的边缘学科的知识,来加强手术期护理。整个治疗的重要环节是及时处理并发症,老年患者是否能顺利接受手术、安全渡过手术危险期、治愈出院的关键就是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俊,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对策.

当代护士.2006.8

第2篇:妇科病人护理范文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4月共收治 60 岁以上手术病人 39 例,最大年龄79 岁。部分患者同时合并有多种妇科疾病,以决定手术的疾病为主,其中恶性肿瘤 22例,子宫脱垂 2 例,良性肿瘤 15 例,所有手术标本均经病理切片证实。

麻醉根据手术范围,并发症以及患者全身性情况结合考虑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25 例,全麻 11 例,全麻加硬膜外麻醉 3 例,均无麻醉意外发生。手术方式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 15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17例,次广泛全子宫切除3例,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双卵巢动静脉结扎术2例,经阴拭子宫切除术,会阴陈旧性裂伤修补术2 例。

护 理

术前护理:①皮肤评估 据美国资料统计,71% 的压疮出现在 60 岁以上的老人,所以应定期对每位患者进行皮肤评估,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积极做好压疮预防措施[1]。②训练及预防并发症的训练:为适应手术卧位,手术后各种,术后卧床阶段各种生活习惯的变更,术前给予充分的训练。手术后病人常因伤口疼痛而不敢咳嗽,因此要训练病人作胸式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指导病人双手按住季肋部或切口两侧,以限制腹部活动的幅度,深吸气后再用力咳嗽,重复训练,直到病人掌握为止。③并发症的护理:老年患者并发症多,病情发展快而预后较差,所以术前要做好积极而周详的准备,改善各脏器的状况,施行有准备手术。

心理护理 :大多数病人在围手术期始终会产生各种复杂心理应激反应 [2]。针对病人紧张情绪与对手术的顾虑,向病人说明手术对身体有哪些影响,术中如何配合,可在备皮、灌肠等术前准备工作中边说边做。可以加强与病人的感情联系,也可另一方面减轻病人的顾虑。对有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手术前及当日晨测量血压,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给医生。

术后护理: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 30 分钟测血压,脉搏直至平稳,有并发症的尤其特别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解决。体温上升是手术后的常见症状,术后第 2 日最高,但是很少高于 39℃,如体温过高,应检查伤口有无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反应能力差,虽然并发感染,但是不一定出现高热。对老年患者输液要注意血压、电解质、血气等变化。尽量做到等量输入,既要补充又不使心脏负担过重,因此要严格控制滴速和液体量。选择穿刺部位时,应选择血液循环良好的部位进行穿刺,应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因活动限制,易造成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本组由于在手术室穿刺下肢,2 例造成静脉炎。经治疗好转。护士要加强对输液过程的观察,记好出入量。术后疼痛能防碍身体活动和呼吸运动,甚至使血压升高,老年人由于痛觉减退,故须正确评价,记录病人的疼痛感觉,提供安静环境,鼓励病人松弛,并及时使用止痛剂。术后 2 小时血压平稳后鼓励并协助病人床上活动和翻身,促进肠蠕动,根据手术范围,努力使其早期离床活动,做到术后5 天可以走路的程度。

本组病例肺部感染 2 例,对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半卧位,频繁翻身,每次翻身后给予肺部叩打,促进痰液排出,鼓励其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术后患者可能遇到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出院后的康复过程中应继续给予教育解释。除出院前做好详细的健康宣教外,另发一份出院护嘱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第3篇:妇科病人护理范文

【摘要】心理社会因素在妇产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妇产科病人的心理问题,许多是由月经、妊娠、分娩等这些特有的生理现象所引起,有时这些心理问题又进一步引起强烈的身心反应,甚至心身障碍,充分了解其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不但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更好地达到了预期治疗效果。

【关键词】妇产科;心理;护理

1 心理因素与疾病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体,群居于社会之中,群体气氛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团结气氛可使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互相猜疑、妒忌,则使人感到压抑。无论社会或家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和支持,常使人精力充沛,勇于克服困难。尤其对患者而言,更为重要,可使其减轻后顾之忧,增强治疗信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具有经常性与稳定性,女性较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致心理失衡。当处于愤怒、抑郁、悲伤、恐惧时,机体则通过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进行调整,使皮质醇增高,T淋巴细胞减少,致细胞突变肿瘤发生,有报道72%的癌症患者发病前受过精神打击;有人研究表明70%~80%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有情绪障碍和性生活问题,可见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

2 妇产科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

2.1 焦虑与恐惧。绝大多数病人普遍存在,主要是由于缺乏对环境的信任。常见于初次接受手术的病人和初产妇,因为病人缺乏足够的妇产科方面的医学知识,对特殊诊断检查、分娩和所患疾病的手术治疗缺乏正确认识,造成心理障碍。易使患者失眠、食欲下降,引起疲劳、脱水和体力消耗,可出现宫缩乏力而难产。手术患者易担心手术不顺利及术后会出现性格和生理等方面的改变,影响夫妻生活和生育能力,病人常处于矛盾的状态中,部分肿瘤患者在未确定良恶之前产生焦虑,寝食难安。

2.2 紧张、害羞心理。妇产科病史常涉及到生殖、月经、性方面的话题,许多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患妇科病后怕被人误解而非常紧张,有的甚至不愿到医院就诊。入院后不愿与医护人员交流,觉得羞于启齿,不便详谈,有疑问也不愿向医护人员咨询。特别是未婚先孕者,怕被熟人发现、怕手术疼痛、怕出血多、怕手术后遗症影响今后的正常生育和月经而非常紧张和敏感。

2.3 忧郁、多疑心理。子宫、卵巢切除术患者,常出现自身脏器的损失感及术后女性特征、、生育能力、家庭生活等的损失感,担心手术失去女性特征、失去吸引力而影响夫妻感情,感到精神压力大;部分患者丈夫认为切除子宫、卵巢会降低、失去女性特征,对妻子做生殖器手术忧心忡忡,从而加重患者的忧虑心理。更年期患者,内分泌功能和心理常趋向紊乱,此期又是许多疾病的好发年龄。患病后常担心给家庭、工作带来困难,担心医疗费用,担心父母和子女的抚养及自己是否成为丈夫的累赘等。有的一时得不到确诊而怀疑自己得了绝症,常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多虑、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爱挑剔等心理。

3 护理对策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在患者来院后,护士应紧张而热情地接待患者,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要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的真诚。要善于忍耐,对患者及家属过激的言行切勿计较。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可以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3.2 设法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急救室内可放置鲜花,抢救时医护人员动作要快而不慌乱,态度神情镇定自若,操作时认真细致,动作轻、稳、准,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并且指导患者放松的技巧,对强烈克制疼痛的患者给以鼓励,并允许她们,允许家属陪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发展,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果断地处理各种“应激”状态,遇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有分寸地向患者说明情况,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负担。

3.3 尽量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保护患者的自尊心,使患者感到受人重视,有独立人格。医护人员向患者耐心解释病情、疾病发展及预后时,要根据患者的个性差异、心理承受能力尽量说得客观些,无论预后如何,都要给予肯定的支持和鼓励。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向患者解释治疗、护理、检查的项目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在医疗保护制度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及时了解检查结果。对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配合,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放心家中的事情,安心治疗,尤其避免在患者面前哭泣,以免加重患者的焦虑。

3.4 消除患者自卑等心理。患者自卑等心理的产生,不利于患者自身的治疗和康复,因此,护士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开导患者,同时也要鼓励和安慰患者,从而帮助患者消除顾虑,让患者懂得生活的意义,使其自身积极去治疗疾病和战胜疾病。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好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治疗,使患者消除悲观、失望、绝望的心理。对于出现自卑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更正患者的这种心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劝慰患者,使其不要过分自卑和自责,要勇于承认事实,积极面对现实,以一个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自身的状况。

总之,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渊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同时正确估计不同性格的患者,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满足不同的心理需要,给予她们更多的温暖,使患者心情愉快,消除医生和患者之间的陌生感,以良好的情感交流给予鼓励支持,提高其适应力。“治其病先攻其心”充分证明了心理治疗与药物、手术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在妇科患者中更好的发挥心理护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珍菊.心理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作用[J].world health digest, 2008, 5(2):177

[2] 王娴.妇产科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4(5):74-75

[3] 张林燕.妇产科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20(4):71-72

[4] 罗琳. 65例妇产科手术前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03, 1(6):16

第4篇:妇科病人护理范文

【关键词】 人文护理理念;妇科肿瘤手术病人;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174-02

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是护士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国务院2008年颁布的《护士条例》对于护士的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住院病人追求优质的诊疗、护理服务的需求[1]。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不断提高,现代护理人转变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通过优质护理的开展及推广,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优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高效、高质的护理。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融入人文护理理念,全方位照顾到病人的身心需要,融洽护患关系,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加快疾病康复进程,切实领会及落实优质护理的真正精神,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我科是以妇科手术病人为收治、护理主体的病区,自2012年制定并开展针对妇科手术病人为对象的全程人文护理的创新护理模式,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选择妇科手术病人共202人,文化程度均为初中以上。病区护理人员结构:共15名;年龄20~39岁;职称:主管护师5名,护师6名,护士4名。

1.2方法

1.2.1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提供舒适、温馨的休养场所:针对病人、病种的收治特点,对病区及病房环境进行了美化、装饰,病区走廊装点色调温暖的图画,转角处放置绿色植物,设立优质护理小展板、健康知识宣传栏,并在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环境、设施、设备处建立明显的温馨提示标记;床头悬挂有针对病人、病种及病程的健康教育卡。

1.2. 2 优化服务流程,住院全程提供人文护理:(1)优化各项流程,增加人文关怀理念及举措,组织学习,有效落实。对新进人员,包括实习同学、进修人员及新职工由指定带教老师进行专项培训,确保护理整体参与并全效落实。(2)新病人入院在原接待流程基础上,实行病人心理及健康需求的沟通,并有针对性的提供口头、书面的健康教育指导及心理疏导,针对妇科手术病人的特殊群体,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扩散至家庭及社会层面,并采取心理量表测试,医护患三方沟通,预警、会诊机制的落实,干预病人的不良行为及心理,使人文护理举措具备客观性及科学性。(3)术前针对性的给予饮食变更后的指导,取得营养师资格的临床护士进行专业的饮食营养知识的宣教及指导;采取护士口头讲解、行为演示、健康指导文字及图片相结合,生动诠释术后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如床上翻身、有效咳嗽、伤口保护及管道防护等知识,联系相似手术后病人讲述手术过程及感受,关注并三班交接病人的睡眠。(4)术后及康复期注重饮食、活动、用药等护理措施落实的同时,关注病人的舒适护理,运用疼痛量表,动态并量化评估术后3天病人的疼痛程度,采取多元化措施使病人的不适感降到最低;进入康复期,扮演护士角色协同宣教工作,提升主动参与管理自身康复意识及能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归属感及自我价值充分体现。(5)出院病人实行病人及家属共同宣教,帮助搭建家庭支持平台,温馨健康提示卡备注出院活动、饮食、自身防护及家庭支持及配合注意事项,出院一周临床护士落实随访,征求意见、建议,提供相关的健康咨询。

1. 3评价方法:出院前一天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在护理部层面满意度调查表中添加包括住院环境舒适度、心理关注情况、护士主动关心情况、总体感受等15项调查内容,由临床护士发放,自行投入意见箱,每月末打开统计,发放199份,有效回收191份,回收有效率95.47%。

2 结果

综合满意度,针对人文关怀的项目及内容:病房环境,满意例数185例,满意率96.8%;住院期间心理疏导及沟通186例,满意率97.3%;手术前后护士是否主动关心并给予帮助188例,满意率98.4%;对护理服务的整体感受186例,满意率97.3%。

3 讨论

3.1当前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护理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人、环境、健康为基本内容的整体护理[2]。在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过程中,真正做到在照顾病人身体健康的同时,给予思想和情感层面的人文关怀,使优质护理服务与整体护理密切融合,实现给予病人从住院过程至出院后续的全程护理,充分满足病人的需求,变被动接受治疗、护理为主动参与,对纵向的疾病康复以及横向的社会、家庭的支持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并在住院过程中实现部分自我价值的体现。

3.2人文护理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护患双方来说起到双赢的作用。再提供良好护理服务的同时,护士工作得到病人及家属的认可,有益于减少护患矛盾,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有益于工作压力的减轻,使护士感受到职业的被尊重感,间接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提供满意服务[3]。

4 小结

在对妇科肿瘤手术病的住院全程的护理工作中人文护理理念是优质护理服务的真正诠释,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护理理念,对护理对象进行从入院到围手术期、康复期以及出院的全过程的心身照顾,使其充分体会被尊重感及自我价值的不丢失,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依从性,从而缩短住院进程,提高病人、社会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建宁,刘炎玲,王霞,等.住院患者和护士对服务需求层次认知的比较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4):27-29

第5篇:妇科病人护理范文

【关键词】骨科;康复期;心理护理;基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73-01

随着现代医学的蓬勃发展,医疗环境和技术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治疗与护理理念也在不断涌现,社会对护理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服务中不仅要体现过硬的专业技术,同时也要融合人性化的关怀理念,让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护理过程中均得以改善。因此在这一发展趋势和大背景下,心理护理日益为护理工作者所重视,并将之引入到临床的实际应用。骨科是临床上的重要科室,收治患者通常较为复杂,而且病情也相对严重,因此护理工作量也非常繁重。骨科护士如不重视护理细节和患者的心理感受,常易引发相应的护患矛盾,既影响科室形象,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如何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有效地开展心理护理措施,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热点话题。我院通过对骨科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发现收效显著。现将相关心理护理经验和实施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6例患者,其中包括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33例,四肢多发性骨折22例。依据随机原则,将这7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为14~73岁,平均(52.6±3.2)岁。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为16~71岁,平均(53.1±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措施基础上,并接受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加以评价。

1.3基础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等3个方面。生活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多进食蛋白和维生素含量高,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清水。对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要及时戒除纠正。对需要长期卧床恢复的患者,要确保床铺干净卫生,被褥要保持轻柔干燥,经常换洗晾晒,以避免潮湿。经常帮助卧床患者翻身和拍背,以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尽量避免超负荷运动[1]。此外,功能锻炼也是十分必要的护理内容。护士应正确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式、强度和频率等。如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进行功能锻炼时,应以舒缩股四头肌,进行跖屈和足趾活动为主,并辅以髌骨被动活动。健康教育的对象既包括患者,也包括家属,涉及的内容包括疾病知识、锻炼活动注意事项、饮食习惯和并发症的防治等。

1.4心理护理措施

针对康复期的骨科患者,多已接受长期治疗,并对功能锻炼存有顾虑,对疾病的康复和后遗症有较大思想负担,并担心疾病再次复发,护士应将之与发病初期及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相区别,并制定专门完善的心理护理方案加以实施。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是实施心理护理的首要步骤。护士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在和谐的护患关系基础上,深入了解患者的思想包袱,并认真剖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如有些患者心情急切,并急于求成,超负荷地进行功能锻炼,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和心理,不仅无助于康复,甚至会适得其反。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的焦躁心理,并叮嘱其不可操之过急。此外,有很多老年患者,突然遭受疾病打击,通常会存有悲观和抑郁心理[2]。护士应在护理过程中,向患者有效传递相应的疾病知识和正向内容,可通过介绍成功案例,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来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针对关节周围骨折、脱位术后患者,由于受到突发事件冲击,通常存有焦虑、惊惧和害怕疼痛等心理。护士应针对不同心理问题,采取适宜策略,尽最大努力安抚患者。如制动休养对类患者而言十分关键,但是大部分患者会因害怕疼痛,进而不愿活动,难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还有些患者对锻炼恢复缺乏认识,并担心活动会对关节造成损害。面对这一现象,护士应采取鼓励和暗示策略。通过详细介绍治疗的必要性,充分利用安慰和鼓励的语言,期望的眼神和动作,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并让患者看到每日恢复的实际效果,使患者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治疗康复中来。

2结果

对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观察评价,观察组功能恢复状况良好的患者36例,所占比例为94.74%。对照组功能恢复状况良好的患者31例,所占比例为81.58%。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

3讨论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语言、态度、表情、姿势、行为和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减轻、消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及由此产生的躯体症状,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以达到早期康复地目的[3]。我院通过对处于康复期的骨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发现临床效果十分明显,该措施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加速患者痊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兴贵,刘贵芳,胡艳娣等. 骨科患者出院指导在康复期中的意义[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77.

第6篇:妇科病人护理范文

术前准备

心理支持:一个面临手术的病人及家属都会经历一段时期的应激反应,表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担心住院失去日常生活习惯,手术会引起的疼痛,担心身体的过多暴露,顾虑手术可能会使自己失去某些重要器官或功能,引起早衰,影响夫妻关系等或恐惧手术意外而失去生命。这些心理状态,明显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专业性指导,并认真倾听病人的诉说,使病人术前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使病人相信,在医院现有的条件下,她将会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能顺利度过手术全过程,身体早日康复。

术前指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手术名称、手术过程及手术前准备的内容、必要的检查程序,病人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觉,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可促进肠功能恢复,增进食欲,预防并发症。另外,术前要使子宫切除患者了解术后不再有月经,卵巢切除病人会出现停经、潮热、阴道分泌物减少等症状,即使保留一侧,也会因手术暂时性引起激素分泌减少而停经,可在医师指导下接受雌激素治疗,以缓解症状。术前要指导病人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脂肪全营养饮食,以保持机体处于术前最佳营养状态。

休息与睡眠:护士要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病人术前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减轻病人的焦虑程度,可按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晚上经常巡视病人,并做到“四轻”,避免影响病人休息。

术前皮肤及胃肠道准备:术前备皮时间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减少感染机会。备皮以顺毛短刮方式进行,上自剑突下,下至两大腿上1/3,包括会阴两侧至腋中线;术前常规禁食8~12小时,禁水4~6小时,保持胃肠道空虚,以防麻醉后引起呕吐、窒息和术后胃肠胀气;术前晚行温肥皂水灌肠或口服缓泻剂,术前2小时再次清洁灌肠1次,充分清洁肠道,使术中手术野充分暴露便于操作,避免肠管损伤。

术日护理

手术日晨护士应尽早看望病人,核查体温、血压、脉博、呼吸等询问病人的自我感受。若发现月经来潮、过度恐惧或忧郁的病人及时通知医师,非急诊手术,可协商另定手术时间;病人的个人物品交家属保管;在无菌操作下常规用双腔气囊尿管(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15~20 ml)留置导尿,使膀胱空虚,以免术中损伤;拟行子宫切除者,术前用消毒液冲洗阴道,术前半小时肌注鲁米那和阿托品,缓解病人紧张情绪,并减少唾液腺分泌,防止支气管痉挛等因麻醉引起的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送病人去手术室前,让家属和亲友短暂探视,在病人床旁与手术室护士认真核对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等病历资料,并护送病人到手术室,向巡回护士介绍病人,当面点交核对无误后签字。让病人真切感受到医务人员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从而增加信任度,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术后护理

床边交班:手术完毕,病人被送回病房,护士须向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医师详细了解术中情况,及时为病人测量生命体征,观察呼吸频率、深度,检查输液、腹部伤口、阴道流血情况以及是否使用镇痛泵等,认真做好床边交接,并详实记录观察资料。

:根据手术及麻醉方式决定。全麻未清醒者设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一侧,以避免呕吐物、分泌物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小时,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卧6~8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流,使颅内压降低,引起头痛,尤其头部抬高时,疼痛加剧。若病情稳定次晨可取半卧位,有助于腹部肌肉放松,降低切口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同时半卧位也有利于腹腔引流。

巡视:护士应经常巡视病人,15~30分钟1次,注意观察病人意识及肢体感觉的恢复情况,保持床单位整洁,鼓励指导病人活动肢体。每2小时翻身,咳嗽,做深呼吸1次,以改善循环和促进良好的呼吸功能,但应注意老年患者因改变而致血压不稳定,突然跌倒的情况,要特别耐心、仔细,随时提供必要的扶助。

观察生命体征:根据手术大小、病情,认真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术后0.5~1小时观察并记录1次,直到平稳后改为4小时1次,术后至少每日测4次,直至正常后3天,手术后1~2日内,体温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为手术后正常反应。若持续高热或正常后再次升高,则可能有感染存在。

观察尿量:在子宫切除中,有可能伤及输尿管或术中牵拉膀胱、输尿管,可能会影响排尿功能,因此,应注意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并认真观察尿量及性质,术后病人尿量每小时至少50 ml以上,同时注意擦洗外阴,保持局部清洁,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一般于术后24小时拔除尿管,身体虚弱者可适当延长,拔管后协助病人排尿,以观察膀胱功能恢复情况。

饮食护理:一般妇产科病人手术后6~8小时可进流质饮食,忌牛奶及甜食;排气后可进半流食;排便后开始进普食;进行胃肠减压的病人,均应禁食。术后病人加强营养,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促进伤口愈合。

第7篇:妇科病人护理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术后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36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99-01

手术往往会造成患者出现较为剧烈的生理及心理应激性反应。有资料显示,妇产科术后的多种并发症可能和术后疼痛存在关系。妇产科手术的术后疼痛主要包括了生理性与病理性这两种类型。对患者的术后疼痛开展持续性评估,有助于了解各类疼痛的治疗措施,切实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可有效防止围手术期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1影响疼痛控制的因素

1.1担心对成隐。多数医生会在经过患者同意的情况下使用物,但一些护理人员会担心物的使用会使病人成瘾,这成为了影响有效控制疼痛的主要障碍。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护理人员混淆了的成瘾性、耐药性和依赖性的概念,把临床上因病人疼痛加剧需要增加药物用量或因疼痛需继续使用止痛药的病人当作成瘾,从而害怕继续给病人用药,尽量拖延或不给药,阻碍了有效的疼痛控制。

1.2缺乏对疼痛的重视程度。首先是由于对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使护理人员在按常规监测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为采用疼痛评估方法的不正确,以致错误地给病人进行疼痛打分和分级。

1.3害怕药物不良反应。如延缓伤口愈合及术后恢复减慢也是病人拒绝用药的一个原因。医务人员害怕使用,尤其是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是影响有效止痛的另一个障碍。

1.4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涌不够。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是护士获取信息、收集资料的重要手段,与病人缺乏思想交流,往往使一部分病人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2妇产科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措施

2.1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护理人员应当在术后适时向患者介绍术后疼痛与转归的情况,包括术后切口的疼痛时间与程度,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告知患者各类减轻疼痛程度的方式,比如镇痛泵与止痛药等,从而消除患者对于疼痛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并避免术后由于疼痛而表现出过度的紧张。心理护理能够影响到病人对于疼痛的认识,使其产生不怕疼痛之意识,从而对于疼痛产生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实际工作当中,对于精神紧张与焦虑,而且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理解的患者,尤其是术后很想多用止痛药以减轻自身痛苦的患者,护士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安慰与鼓励患者,倾听患者的陈述,并耐心细致地观察,尽量去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其树立起战胜病魔的自信心。一些病人性格较为脆弱,疼痛的阈值比较低,对于疼痛十分敏感,在麻醉清醒之后不久就会感到疼痛难忍,而另一些病人的自尊心比较强,意志顽强,在术后能控制自身疼痛。有鉴于此,护士应当了解到患者的性格与情绪,分别采用各不相同的护理计划。对于自控能力比较强的患者应及时予以表扬与鼓励,在肯定其长处的同时要提醒他们及时反应自己出现的不适,以避免发生意外和耽误抢救的时机。对于耐受力比较差的患者应当多进行巡视与安慰,让患者切实感受到护士的关心,进而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与安全感,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2.2配备疼痛测量工具,提高护士评估技能。对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正确评估,是进行有针对性疼痛治疗和护理的基础,只有医院配备有足够准确测量疼痛的工具,护士掌握正确的疼痛评估技能,才能准确地评估病人的疼痛并及时给病人止痛。各医院应提高对病人疼痛治疗与护理的认识,配备足够的准确测量疼痛的工具,将正确的疼痛评估技能作为护士日常培训的一部分,使培训正规化、制度化、经常化。

2.3强化护理人员对疼痛控制的认识。据调查,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在术后72h仍出现疼痛不止的状况。所以,疼痛主动评估应当成为医院护理工作的常规,避免只有病人反应疼痛之后才进行被动处理的情况。当前,护士往往会低估病人的疼痛状况,在疼痛强度的评估上,大多数护士与患者的主诉不一致,很多护士会低估患者的疼痛强度。

2.4合理运用镇痛药物。现代医学主张进行预防性用药,而不是等到患者疼痛难忍之后再给药。预防性给药所需要的剂量要比疼痛剧烈时的用药剂量更少,而且病人的痛苦更小、镇痛效果更好。比如,对于妇产科小手术所引起的疼痛,运用散利痛类药物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镇痛效果;对于妇产科中、大手术所引起的疼痛,则应使用中枢作用止痛药与患者自控止痛法。这一治疗方法主要是为适应患者个体需要而设计出来的一种可塑性止痛法。当病人按动按钮即可启动这一系统,从而产生主动参与感,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

2.5准确判断患者的疼痛类型。护理人员应当严密观察患者切口的局部情况与生命体征出现的变化,并准确地判断出疼痛类型。如果是伤口痛,就要严密观察切口是否有肿胀,切口敷料是否出现渗血与渗液,从而防止出现局部血肿;如果患者出现宫缩疼痛,子宫收缩较好且恶露多,护士可采取按摩子宫与应用宫缩剂、热敷下腹部等方法来止痛;如果因为使用留置导尿管而造成患者膀胱痛,则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嘱咐患者多喝水;如果患者因为术后禁食、心理压力大或者原有胃病史而出现了胃疼痛,则应叮嘱患者注重清淡饮食,不要食用凉食。

术后疼痛是患者对于手术刺激的一种应激反应,它所造成的病理与生理改变,将会影响到患者术后恢复。因此,要想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就必须解决患者的术后疼痛问题。在临床护理实践之中,部分医院未能将疼痛评估列入护理常规,唯有在病人在提出疼痛或者要求镇痛之时才会被动地进行处理,这就阻碍了实施有效的疼痛控制。在妇产科病人的术后护理当中,应当注重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进行合理的疼痛评估,运用药物等方法将病人的疼痛控制于最小限度上,让其能够安度手术恢复期。

参考文献

[1]朱兰芝,李莉:浅谈妇产科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中国伤残医学,2010年02期

第8篇:妇科病人护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4(b)-0162-02

呼吸内科作为临床主要科室之一,科室内的住院患者以慢性疾病为主,且多为老年人,该类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久且合并症较多[1]。糖尿病患者以老年居多,所以导致呼吸内科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递增发展趋势,合并症问题的出现,增加了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难度[2]。有报道指出,对呼吸内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服务干预,在保证护理工作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建立和谐护患关系[3]。该文就该院呼吸内科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总结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实施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呼吸内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总计120例。疾病类型:36例患者有哮喘,30例患者有肺部感染,30例患者有慢阻肺疾病,13例患者有弥漫性肺疾病,6例患者有全身疾病肺表现,其他5例。将120例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及家属同意且积极参与,每组6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在23~76岁之间,年龄均值(58.5±4.0)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25~78岁之间,年龄均值(59.0±5.5)岁。两组实验对象组间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对住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实验组:60例患者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①建立护理小组。综合医院以及患者病情发展、呼吸内科疾病特征、病床情况等实际情况,组建护理小组。每个小组安排1名护士长作为组长,小组成员包括组长、责任护士以及辅助护士组成。②划分责任组长职责。要求责任组长的护理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要求强,在带领护理人员期间能够及时发现护理工作的不足并对护理组员进行指导。③分配护理人员。综合呼吸内科护理人员的情况进行平均划分,责任护士由组长选择,要求责任护士有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娴熟的护理技巧,能够协助护理抢救工作。辅助护理工作人员一般进行用药配置以及药物查验工作。④护理实施。责任组长带领护理工作人员综合患者自身情况制定日常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流程,包括对病房环境的护理以及吸痰、血糖监测、气道护理等。⑤制定应急预案,在患者有突况下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同时,责任组长在从旁指导的基础上监督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干预工作执行情况,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综合总分分为非常满意以及满意、不满意3个标准,总分100分)、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主动性、工作能力、病区管理、沟通能力以及健康教育情况,每项指标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护理干预后的消极情绪评分(参考焦虑、抑郁评分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消极情绪越低)[4]。

1.4 统计方法

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实验指标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算。护理满意度以%表示,进行χ2检验;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后消极情绪评分均以表示,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见表1,结合数据分析,实验组总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80%(P

2.2 组间消极情绪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见表2,结合数据分析,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2.3 组间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对比

两组呼吸内科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见表3,结合数据分析,实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主动性、工作能力、病区管理等指标)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临床护理服务发展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生物学护理模式,要求护理模式要满足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强调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6]。责任制整体护理是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基础上衍生的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作为中心,以责任组长作为小组管理人员,护理服务的目的是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另外,责任制整体护理通过责任包干以及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划分,强化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最终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优质的护理服务干预[7]。

第9篇:妇科病人护理范文

骨折的一般治疗原则为: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患者入院后,经X线CT,MRI等检查结果显示有骨折情况,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通常会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达到治疗的效果,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然而医生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只是帮助患者骨折部位做到了复位和固定,骨科疾病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适时、适量、适度的功能锻炼,可以预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和僵硬,促进骨折愈合。[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13-72岁,平均年龄42.3岁。车祸导致入院15例,高处坠落伤2例,自行摔伤6例。其中上肢骨折8例,下肢骨折10例,脊柱骨折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X线、CT、MRI等检查方式确诊。入院后一周内手术治疗者17例,一周后手术者4例,保守治疗患者2例。

2 护理

心理护理 我科为骨科,骨科病人大多因车祸、意外而导致外伤入院,患者入院时心理难免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的心理。我们的护理人员在接待病人时,应态度亲切,语言平和,通俗易懂,耐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说,使其感受到关心与重视,首先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之后的一系列的治疗及护理工作的进行中,能较好地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疼痛护理 疼痛是影响患者功能锻炼的最大障碍。由于疼痛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心理障碍,产生消极情绪,思想压力大,精神负担重,担心不能耐受手术及术后恢复不理想等等因素。首先我们要让患者及家属知道,疼痛是必然现象,有文献报道,疼痛患者大都伴有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2]病人一旦出现主诉患肢疼痛,我们首先采取心理干预的方式,使患者放松,报告医生并根据医嘱适当地使用止痛药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及时而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一般情况下,患者常认为手术成功就是治疗的结束,过早活动会使切口裂开或影响愈合而不愿进行康复锻炼,或者惧痛,轻度疼痛即停止锻炼。[3]虽然术前手术室护士探访已详尽地讲解了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管床医生也已讲解手术方式及手术固定的牢固程度,但是病人还是多少会因为护痛等其他因素而担心因为活动而加重患肢疼痛,使切口裂开,内固定松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前,要进行 必须的有效的心理干预,通过我们详尽而专业地进行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进一步将患者的这些疑虑一一解答,取得患者的信任,以最放松的身心状态来接受我们的康复指导,进行康复训练。

责任护士也可根据每位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制定护理计划。事先与患者多沟通,了解每位患者的性格特征,再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与其适应的个性化康复指导计划。在康复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也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重视患者主诉的方式取得患者配合,指导和鼓励患者适当在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下肢的主动活动,如膝、踝、趾关节的伸屈,抬腿运动。[4]

出院回访 患者出院时,发放康复训练指导手册。骨折患者的康复期一般需要3-6个月,出院后仍坚持功能锻炼对其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根据不同患者制定适合其功能锻炼的方式的康复计划,在患者出院时再向患者及家属做进一步的详细讲解,使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回家后仍能坚持,而我们采取定期电话回访的方式,了解患者锻炼的情况,并对其锻炼的程度及方法作出正确的引导。本组23例患者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了解到,康复效果都较为理想。

3 结果

心理疗法,心理因素在骨科疾病的康复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责任护士采取解释、鼓励的方法,多采用安慰性语言,有效沟通,帮助患者消除焦虑、忧郁和不安的心理因素,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积极配合。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到,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不仅有利于骨折的愈合,重要的是还可以预防关节粘连僵硬,肌肉萎缩。我们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详尽向每一位患者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取得每一位患者的积极配合,最终都取得了较理想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小征.自制功能量化表在髋臼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4)17-19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554-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