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打电话的教学反思范文

打电话的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打电话的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打电话的教学反思

第1篇:打电话的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酒店英语 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

一、案例背景

这节课是高二年级酒店服务班的一次公开课。酒店服务班整体英语水平在全年级相对较高,但存在的问题是班级内部英语基础差距悬殊,分层感较明显。也就是说,部分学生基础相对较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上课时基本处于听不懂或不感兴趣的状态。《酒店英语视听说》是一门实用型的专业课,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视、听、说的能力,使学生最终达到在真实情境和生活中熟练运用的效果。

二、案例主题

“Making Telephone Calls”是本学期《酒店英语视听说》的第五单元主题,主要内容是学习酒店前台服务人员接听和转接电话的相关知识。结合学生现状,我充分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和“头脑风暴法”,采用“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深入思考,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从心里爱上课堂和教学。

三、案例描述

片段一:

针对学生层次高低不平的情况,我在课前给全班同学分组,每组学生围坐成U型,以方便讨论和情景表演。上课的第一个步骤是导入环节:给同学们讲一个与他们同龄的美国小姑娘Kate来深圳龙岗游玩的故事,并请他们扮演龙岗“二职大酒店”的前台服务人员,接听Kate订房间的电话。这其实是一个新旧课衔接的环节。因为在上个单元,同学们学到了客人入住酒店,直接在前台订房的知识。现在,需要学生将之前所学的句型转化为电话用语。

我将现场订房的句型放在大屏幕上,分别从两个小组里请出一位学生,利用这些句型,现场进行角色扮演:一名同学扮演Kate,另一名扮演“二职大酒店”的前台。其余同学拿出纸笔,边听边记录他们发现的问题。导入环节设置较容易,因为句型都是现成的,难点的设置是如何将现成谈话转成电话用语。其实,用英语打电话的基本句型在初中的教材中就出现过,但由于职校学生基础差,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对其运用不够自如。果然,在两位同学的对话中,出现了“My name is Kate.Who are you?”和“I am the receptionist.”等错误。3分钟的角色扮演结束后,我给学生两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由组内学生交换意见,归纳组内每个同学记录下的错误点。最后,我随机抽出两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指定一个代表,用两分钟的时间汇报对话中的错误点。指定组内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目的在于从简单的任务着手,尽量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把他们都拉进我的课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片段二:

经过热烈的讨论和对比,学生掌握了打电话使用的基本句型,但是初中和高中教材中对词汇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即使基本句型相同,通过词汇的扩展,本次课的难度系数远远大于学生初中所学的打电话的课文。词汇的学习往往是枯燥无味的,也最让学生讨厌,如何增强词汇讲解的魅力?如何让自己成为课堂上受欢迎的老师呢?

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由易入难地设置问题,层层递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首先是小组任务:以“hotel(酒店)”和“make telephone calls(打电话)”为关键词,查找相关的一切单词。然后组织四组学生进行竞赛:每组派出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本组讨论后写下的相关单词,3分钟时间内,写多者为胜。裁判为全体学生,如果单词相关,学生就要大叫“yes”,如果为无关单词,学生就大叫“no”。在这个环节,教室里欢笑阵阵,学生彻底放开,公开课带来的紧张感也消失。

接下来,将本次课学到的新单词用图示的方式展示出来(如下图):

其中,大部分新单词被学生作为相关单词写在黑板上了。我采用“图文联想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头脑风暴。“hotel”的前台有一个“operator(接线员)”,她工作时使用的基本设备是“telephone(电话)”,电话需要“line(电线)”才能“put…through(接通)”。当客人打电话找人力资源部的经理(the manager of human resource office)时,在线就是“on the line”,暂时不在线就必须“hold on(稍等)”,如果被找的人外出了,那就明天“call during office hours”。

上图通过PPT制作,一步步随着讲解展开图片。讲解完毕,请两位学生重新操作讲解了一遍(这两位学生分别为基础较好的第一层次学生和基础较差的第二层次学生),以检验成效,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觉得新颖有趣,课堂气氛很活跃。

四、教学反思

这堂课始终围绕《酒店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目的,综合运用小组讨论、情景表演、头脑风暴、联想记忆等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专业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这次课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一)新型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易学

要想自己的课堂成为受欢迎的课堂,要想自己成为受欢迎的老师,首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本次课设置的第一个环节就要求学生全体参与,并动笔写,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只有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他们听得进去,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课堂。

采用“情景法”和“联想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快更高质地掌握学习内容,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很多学生在课后告诉我,图文结合的联想记忆法使他们当场就记住了单词和词组的意思,节省了很多时间。

(二)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学

我一向坚持“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所以在上课时经常采用小组讨论和自由发言的形式,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比如在“片段一”中,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交换意见总结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记忆远远超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时学生觉得他们是课堂上的主人翁,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虔诚的倾听者、亲切的引导者。在讨论的过程中,用走进小组的行动和“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Don’t worry! Just discuss with your teammates.”等言语参与学生的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平等和谐的气氛,真正爱上我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兴军,海波.乔姆斯基“普遍语法”假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

第2篇:打电话的教学反思范文

   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师多角色的转变。

   笔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创设情景,示范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成功地扮演了多个角色。首先是一个示范者,为学生展示语言结构、意义和语言运用的情景。同时又是一个启发者,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想象。其次还是一个情景的设计者和学习的指导者,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生动、逼真的交际情景,帮助和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此外更是一名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促进者,通过玩具小电话、身体语言设计情景,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和两人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模仿、体验、实践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并在活动中适时地鼓励和表扬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获。

   二,注重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的有机结合,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

   课堂教学片段一:学生学习打电话用语的分步呈现。

   1) Ask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screen and listen to the talk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person in the screen.

  

   2) After the talk, the teacher tells the students how to make a telephone call in English. Write the pattern "May I speak to...?"on the blackboard and teach them how to use it on the phone.

  

   3) Using the four toy telephones, 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telephone calls in pairs with the following patterns:

   ---- May I speak to...?

   ---- Speaking.

  

   4) Ask one student his/her name and his/her home telephone number, using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home telephone number?

  

   5) Make a telephone call to a student and g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following short dialogue:

   T: Hello. Is that 8614761?

   S: Yes.

   T: May I speak to Xiao Long?

   S: Sorry, he is not in the office.

   T: Would you please take a message and ask him to come to school this afternoon?

   S: Sure.

   T: Thank you.

  

   6) 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calls in groups.

   Then ask some pairs to act out to see if they know how to use the patterns below:

   May I speak to..,?

   Would you please take a message?

  

   7) Ask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screen and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 Telephone Call" wit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mind:

   What is the message about?

   What time is the party?

   Then ask th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if they have understood the dialogue.

  

   8) Play the game "Throwing Santa Claus" to see if the students can say the sentences well.

   The teacher throws the toy Santa Claus to a student. When the student catches the Santa Claus, he or she must say one of the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 and then throws the Santa Claus to another student.

  

   9) Ask the students to act out the dialogue in roles.

   在这里,因为本课教学内容涉及关于打电话的表达方式,笔者能够注意处理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将语言结构的学习融于模拟的交际情景之中。在教学的设计上采用分解难点、分步呈现、逐步扩展、层层深入的方式,注重示范质量,保证学生对语言意义的正确理解,通过各种模仿和操练活动,使学生掌握新的语言形式。

   例如,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不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两人一组选择其中的一种,并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模拟交际,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三,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实现从学到用的转变。

   课堂教学片段二:学生学会打电话用语后的拓展操练。

   1)Show the students thre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Ask them to make telephone calls in groups based on the picture they have chosen.

   Picture One: You want to invite Tom to play football with you , but Tom hasn't got a telephone at home. You ask Rose to take a message to Tom.

   Picture Two: Miss Wu is ill. You want to pay a visit to her with Jack. But Jack is not at home. His sister picks up the phone.

   Picture Three: You will hold a birthday party on Sunday. You phone to Lily to invite her to your party, but she isn't at home. How do you speak to her mother, who is at home at that time?

  

   2) Ask some pairs to act out their telephone calls.

  

   3) 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phone calls to the teachers who are sitting around the classroom.

   The teacher tells the students: "There will be a party on New Year's Day. We will invite some teachers to come to our party. Write the names and the telephone numbers of some teachers and Make telephone calls to them".

   在这里,通过创设情景,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给某个学生打电话之前,先用英语了解学生家的电话号码,然后拨号给该学生打电话,让学生感到真实和亲切。同时,笔者设置的三个情景:约同学踢足球,约同学看望老师,约同学参加生日晚会,也都反映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第3篇:打电话的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有效教学 情景教学 愉快教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的英语,在我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英语课是初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学好英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关键问题。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他学”到“他要学”。在初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也“动”起来,就要抓住学生的“心”。这里所说的“动”是指学生学习时高涨的积极性,所谓“心”是指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语言环境,进行情景教学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学了它就是为了进行交际,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枯燥感,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相应的直观教具、动作表演、卡片、挂图、实物,随时随地取材或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语言环境,并尽量多地使用英语,逐步过渡到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有意创设的语言环境,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英语,引起兴趣。例如在学习:“How much is it?”一课时,为了避开枯燥的数字练习,我结合了当时是节日来临之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小小购物节”的活动,通过创设一个买卖东西的情景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学生充满激情,易理解掌握,这就深深的抓住了学生的“心”。

二、精心组织活动,寓知识于娱乐中,进行愉快教学

爱玩、好动是初中生的天性。游戏、活动符合初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穿插游戏、活动能使原本较枯燥、机械的单词学习和句型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实物最能吸引学生视线,实人实景更能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根据初中生年龄特点:在宽松,庄重,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语言的学习,表演,竞争和相互评价,为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现象而努力。

许多农村中学的老师或许都有此感叹: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似乎总有那么一段距离,好像很难做到“言行一致” !其实在不少英语课时上,只要教师用一些心思,想一些点子,找到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相似的切入口,完全可以体现任务型教学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功能性。

在初一英语:打电话这一课中,我准备了两部手机作为教学用具,并把全班学生分为两人小组,并创设了一个用英语打电话的情景。(一个学生配合教师完成)

T:Hello!May I speak to Tom?

S:This is Tom.Who is that?

S:Yes,I Would love to.

T:Do not forget to bring your football.

S:All right. See you then.

学生配合教师表演完对话,大部分学生基本弄清了对话内容,然后再放录音,学生听课文内容,跟读课文内容。如此通过用英语打电话和用中文打电话的比较,加深学生对我国与讲英语国家之间打电话不同点的认识,学生在课堂表演中也正确掌握了打电话用语。

由于在课堂上我运用到了真实的手机,因此学生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七八个小组的学生都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我根据各小组表演的情况分别给予表扬等等,让参与的学生都有了一种成功感和被认可的感觉。

“学中用,用中学”是我们教师一直提倡的观点。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打电话)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让学生体验到被认同感和使用英语所能获得的成功感 ,获得了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在本节课中,教师实际上是“导演”,对学生提出角色体验的要求,并通过示范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始终带着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去学习、理解所学的英语,由此也达到了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三、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小组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比较有利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其它活动形式。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反之,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由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即使是难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育内容,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说英语的勇气。教师对一些学习上比较困难、从不或很少提问的学生,要充分予以关注,分析和了解其原因,不能漠视。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后进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

第4篇:打电话的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英语学习;分化现象;反思

一、掌握学困生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比如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位女生,人长的非常美丽动人,进入青春期后,经常受到一些男生的明追暗恋,而她的父母因工作忙,忽视了对孩子青春期的正确引导。这就使她在思想上有些茫然,上课有时心不在焉,作业有时不完成,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相反她的着装打扮开始与众不同。看到这一切之后,我课下有意识地找她聊天,在赞许她美丽外表之余,希望她学习成绩也应该如此美丽。与此同时,给予她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耐心帮助她补习功课。上课对她提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满足她的表现欲,增强她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最终使她期末考试提高了20分的好成绩。另外,对于一些有可能掉队的学生,我也是及早指出他们在学习英语中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分析原因并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认真钻研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初一阶段所获得的语言技能,能否在初二年级得到继续发展,是防止分化的又一个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比较直观,贴近生活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学习英语。

1.巧设问题情景,降低学习难度

在教学中我总是借助挂图,实物,以及生活中的实例等,设计问题情景,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如教“打电话”这一话题时,我出示了一张两位同学正在打电话的图片后,就问学生What are they doing ? 同学们说:“他们正在打电话。”“那你们平时都怎么打电话呢?”有的同学说:“是某某家幔柯榉衬叫一下他好吗?”还有的同学说:“您好!某某在家吗?”等等。我在肯定他们的答案同时也表扬了他们的礼貌用语,接着我进一步询问他们接电话时怎么回答,同学们又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种不同答案。看到同学们兴趣高涨,气氛轻松活跃。于是我介绍说“林涛和李磊正在打电话,林涛在电话里怎么作自我介绍的?我要找谁谁,英语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听录音。”听力输入完毕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效仿文中对话进行回答,思维很活跃。

2.采取分层教学,注重教学效果

课堂上,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智力因素把他们分A,B,C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每天上课,我百分之八十以上时间是站在B、C层次之间的过道里,随时关注着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对于学困生不易掌握的语法,我就想方设法编成公式和顺口溜,让他们进行背记,例如在学完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之后,我就把它们变成了如下方式:

比较级要变化,一般词尾加-er;词尾若有哑音e,直接加r就可以。辅音重读闭音节,辅音字母要双写;辅音字母加上y,先把y改成i,再把er后面带。最高级加-est,前面加-the莫忘记;形容词若是多音节,只把-more,-most前面加。总之,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直到他们听懂为止。

3.组织学习小组,帮助学困生学习

按成绩好,中,差三人一组。上阅读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翻译课文大意,讨论文章后面的问题,写出一致的答案,等待最后的评比。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但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答案,同时也学会了思考方法,从而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4.开展小竞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古人云:“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也就是说学多数时间都落到学生自己的行动中。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5篇:打电话的教学反思范文

【案例1】

师:(出示课件)大家一起到米奇的“妙妙厨房”看一看。(动画精美)播放声音:今天米奇我请客,你们愿意来吗?生齐声愿意。

师:猜一猜,米奇拿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生:糖果、蛋糕、冰激凌……

师:还有呢?生乱猜一通,终于有人猜是巧克力。

师:对了,巧克力。

(出示课件)

师:你想要哪种形状,需要几块?

生:(炸开了锅)三块圆形的、两块三角形的、一块长方形的……

师:是啊,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应各准备多少块呢?米奇决定打电话问问客人,咱们一起来听听米奇打电话,看能不能帮助米奇统计出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点击课件,播放电话录音。)

米奇:你好,米米,我是米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巧克力,你喜欢哪种?

米米:我喜欢圆形的。

米奇:米妮你呢?米菲你呢……

米妮:三角形的。

米菲:正方形的……

师:其他的小动物呢?

继续播放电话录音: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电话打完了,你们有没有帮助米奇记住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

生: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记住?

生:报得太快了。

师:我们怎样做才能帮助米奇记住?

生1:慢点报。

生2:用笔记下来

师:你打算怎样记呢?

生1:打一个电话就画一个图形。

生2:按形状来记,报一种图形就画在一起记。

生3:用数字记。

生4:写字记。

……

(始终没有人用打“√”的方法来记,其用时38分钟)

【案例2】

师:同学们,这盒子里放着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老师想请同学们帮我一个忙,可以吗?

生:好(声音响亮)

师:很简单,就是请同学们帮老师记录一下,我一共拿出了多少个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呢?

生:老师,不会写的字可不可以用拼音代替?

师:他想用写字的方法来记录,(我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个学生抢着说)

生:不好,老师要是拿得快点会来不及的,写字太浪费时间啦。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那你们想到更快的办法了吗?

生:想到了。

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拿的速度渐快)

一阵忙碌之后

师:你愿意把你的记录展示给大家看吗?

生1:

师:跟这位同学一样依次画下来记录的人请举手。(35人)

生2:

师:跟这位同学一样按规律排记录的人请举手。(10人)

生3:

师:跟这位同学一样用打“√”方式记录的请举手。(1人)

师:还有几个人没举手,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4:我一开始记的,后来没看清老师你就拿下一个了,所以没记完。

师:没记完的有6人。

师:大多数同学都用画的方式把老师摸的情况记录了下来,要比写字来得快是吧,但是生2也是用画的,她和生1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他分开画了,把正方形排一排,圆形排一排,三角形也排一排。

师:真棒,这几个同学先分类了,上学期我们就学习了,分类数的时候快,一看就知道是多少个了。那生3用的是什么方法呀?

生:打√。

师:你认为打√什么优点呀?

生:记的时候快。

师:是这样的吗?那我们用打√的方法来记录一次,好吗?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得这么快。老师不摸了,用报的。

师:(语速较快)

停,记录好了吗?你觉得这方法怎样?

生:打√快多了,我一边打√一边等老师报下一个。

师:是吗?那老师报的再快些你能记录下来吗?

生:(自信地说):能!

师:

谁来报一下各有几个?

生:三角形8个,正方形9个,圆形8个。

师:真棒!

生:耶(胜利的手势)

师:刚才你们学到了什么新本领?

生:用打√的方法来记录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个数,真快呀!

师:是的,打√的方法可以记录很多的东西,比如抛硬币的次数呀,同学们玩游戏的次数呀等等,整理的时候既快又方便。

【反思与评价】

作为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大领域之一,统计在新课程中得到很大的加强和改变,该课时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统计知识需要借助形象生动的例子,内容要与学生生活联系,注重体验。但作为初学《统计》低年级学生课时目标如何准确定位?到底需要接触到什么程度?目标多元是否意味着每节课的目标都求全、求多、求到位?重视联系实际、重视有趣、重视生活化,是不是可以不计时间和成本?很明显,案例1中教师可谓煞费苦心,设计的目标多而全,创造了联系生活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来展开教学,粗粗一看应该说课堂40分钟学生会热闹,也会积极参与其中,教师也注意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体会,教师教得辛苦,也很累。但细细一推敲,本节课的课时目标应该是让学生体会且掌握用画“√”的方法来收集数据既清楚又方便,渗透统计意识。案例1显然未能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所创设的复杂情景,不仅没有把学生带入“统计”的情境中,反而干扰了真正的教学内容。而案例2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通过老师精准、有效的引导,学生能自觉自愿地想到用“√”的方法来整理数据,从一开始学生自己记不下来,到学生的头都抬不起来,再到边记边等这就说明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统计的方法,不仅让学生经历了过程,而且是个质的飞跃。是学生自己在体验中发现用打“√”的方法整理数据要比画一画、分一分来得都要快,从而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课时目标对课堂教学的不同导向,从而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制定低年级课时目标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课时目标应简约、有效

不难看出,案例1设计的教学目标似乎想囊括所有目标,但往往事与愿违,目标求全求新,难点集中,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精力有限,对于课堂来说,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过分超负荷,非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为此,课时目标应适当集中,就像案例2直奔用打“√”来整理数据这一统计的好方法,舍得放弃一些所谓的精彩,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真真切切地让学生体验。思考为什么用打“√”的方法整理数据在多种情况下的价值所在,这才是真正引导学生体验真正的精彩。

第6篇:打电话的教学反思范文

幼儿教师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为幼儿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主题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语言主题活动1【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头破血流”,并初步懂得寓意,做事情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2、通过提问和有序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情节的发展变化。

3、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跟别人学的道理。

【活动准备】

1、自制《小猫刮胡子》图片一套或根据寓言内容制作电脑动画。

2、小猫(有胡须)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1、教师出示小猫手偶:我是一只小花猫,我的胡须长又长。

2、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花猫的胡须有什么用吗?

3、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巧妙地引出寓言故事。

师:可是有一只小花猫把自己的胡子刮掉了,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有表情地讲述寓言。

1、教师出示图片,生动地讲述寓言《小猫刮胡子》。

2、师:小猫刮胡子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理解第一幅图片的内容:主人正在做什么?(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小花猫在看什么?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理解寓言情节。

3、师:小花猫刮胡子后,追捕老鼠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碰得头破血流?(理解词汇:“头破血流”)

(四)教师和幼儿再次看图片,完整欣赏寓言,启发幼儿理解寓言。

1、教师指图与幼儿共同讲述寓言。

2、师:小花猫能刮胡子吗?

3、教师小结:原来,胡子是猫用来探路的工具,它就像一把尺子,在钻洞时得用它来测量洞的大小。

如果没有了这把尺子,猫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钻过去。

(五)引导幼儿进行拓展谈话,启发幼儿懂得做事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师:小花猫的主人刮胡子对不对?

师:为什么主人应该刮,小花猫却不能刮呢?(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师:如果以后你也遇到了一只刮胡子的小花猫,你会和它说什么?

幼儿园中班语言主题活动2【活动设计背景】

初春到来,万物苏醒,各种小动物开始出来活动。为了让幼儿更深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用了小朋友们比较常见的小动物蜗牛,生成了本次教学活动主题《小蜗牛》。

【活动目标】

1 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一些习性特点。

2 引导幼儿在画 ,看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橡皮泥制作蜗牛,提高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3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辅导提高幼儿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难点: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觉做做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实物小蜗牛若干。

2 制作好的一只橡皮泥小蜗牛。

3 材料:彩色橡皮泥.牙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安定幼儿情绪,并引起幼儿对小蜗牛的好奇心,从而我出示实物小蜗牛。

二 欣赏蜗牛

1 让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身体小,身背着壳像小房子,而且壳是一圈圈的。

2 请个别幼儿用手摸摸蜗牛头上的两根触角,然后观察到受到刺激的触角会顺速往壳里缩进去,这时大家会觉得非常有趣。

三 认识蜗牛

1 这时候我会告诉幼儿这是蜗牛的触角,蜗牛的眼睛就是长在触角的顶端。

2举例说明:蚂蚁也有触角,当两只蚂蚁的触角碰到一起就是它们在对话,再用蜗牛与田螺.乌龟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它们的身体都会缩进壳里,而且壳都是有点硬的,因为它们都是软体动物,所以身上都有壳,这样它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3 随机教育:就像小朋友们要穿衣服,鞋子一样,才不会弄脏身体还能保护自己。

四 了解蜗牛

1 带领幼儿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生活习性,仔细观察蜗牛爬行,出示菜虫与蜗牛进行比赛,突出蜗牛行动缓慢,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

2小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呢?经过搜索资料,我会出示部分实物并告诉幼儿蜗牛吃的东西可多了,有各种菜叶.蛋壳.菌类{如木耳.蘑菇等}还有一些枯了的树枝.红薯这些都是蜗牛的食物。蜗牛只喜欢呆在湿润的地方,蜗牛睡觉的时候是缩在壳里的,它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就像小朋友们一样,不但要睡午觉,到了晚上也要睡觉,这样才能身体棒棒,快长快高。

五 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小蜗牛身上背着壳都有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小朋友呢?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并要爱护小蜗牛,不伤害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 延伸活动

做一做,彩色橡皮泥小蜗牛

1 引导幼儿多制作大小颜色不同的蜗牛,并添上花.草,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

2 幼儿动手制作。

3 展示幼儿作品欣赏,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并给予表扬。

【教学反思】

1 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

2 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图。

3 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幼儿园中班语言主题活动3活动目标:

1、感受好朋友之间相互交往带来的快乐。

2、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各种让小鸟与小老鼠交流的办法,并对打电话的内容展开想象。

3、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背景图、喇叭花、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小鸟、小老鼠的胸饰、积木若干。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打电话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乐于用打电话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背景图,提问:这是一棵怎么样的树?(幼儿用一些好听的词语来讲述)

二、分段讲述故事:

(一)讲述故事第一部分:想出多种让小鸟与小老鼠交流的办法。

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小鸟和小老鼠一起玩?(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他们可以请哪些小动物、哪些东西来帮忙,学习一些好的用词。)

(二)欣赏故事第二部分: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小老鼠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2、学习小老鼠和小鸟的对话。

三、创设情景:对打电话的内容进行大胆想象。

(一)小鸟受伤:

1、启发:小老鼠和小鸟打电话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它们会说些什么?

2、幼儿两两结伴打电话:模仿小鸟和小老鼠打电话的语气、表情。

(二)小老鼠过生日:

1、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打电话通知谁?说些什么?

2、幼儿大胆表现不同的角色。

四、完整欣赏故事,教师将幼儿的一些想法编入到故事的后半部分。

附:喇叭花电话

一棵很高很高的树上,住着一只小鸟,树下住着一只小老鼠。

小鸟想找小老鼠玩,可是,他羽毛还没长好,不会飞。小老鼠也想找小鸟玩,可是,他不会爬树上不去。

小老鼠在树下种了一棵喇叭花。

喇叭花爬呀爬,爬到小鸟家。喇叭花长呀长,开出了一朵朵又圆又大的喇叭花。

小老鼠看着这一朵朵又圆又大的喇叭花,心里想:这又圆又大的喇叭花多象电话机呀!这弯弯曲曲的茎不就是电话线吗!有了电话机,我就可以给小鸟打电话了。

于是小老鼠对着喇叭花喊:“喂,你好,我是小老鼠。”小鸟在树上回答说:“你好,小老鼠,我是小鸟。”小老鼠说:“妈妈不在家,我好孤单,你能为我唱歌吗?”于是小鸟就为小老鼠唱起了歌。

一棵喇叭花,连着两个家,小鸟和小老鼠,天天说着悄悄话。

根据幼儿回答续编故事。

幼儿园中班语言主题活动4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讲述故事。

2、能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感受小蜗牛善良、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小蜗牛写给小朋友的一封信:亲爱的老师和小朋友:当你觉得孤单或不开心的时候,请记住你的朋友小蜗牛正对着你微笑。

2、信封一个,收信人为快乐中班小朋友,寄信人为一只微笑着的小蜗牛。

3、故事图片,内容分别为:小鸟唱歌、大象干活、小兔送信、小蜗牛着急;

蚂蚁搬东西、小蜗牛微笑;小蜗牛把信交给小兔;朋友们高兴地看信。

4、小鸟、大象、小兔、小蜗牛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封信。

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信里说了些什么呢?(师读信)

2、这封信是谁写的?小蜗牛为什么写这封信呢?(幼儿发散)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个故事。

二、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1、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好听吗?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谁?

2、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小蜗牛的信,心里感到怎样?(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对呀,微笑是一样好东西、它能给孤单的人带去快乐、让难过的人高兴起来。

三、边提问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

1、出示图(一):提问:故事里都有谁?小鸟怎么说的?大象、小兔子是怎么说的?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小蜗牛想好为朋友做的事了吗?是怎么想出来的?

2、出示图(二):提问:小蜗牛对小蚂蚁干什么了?小蚂蚁是怎样夸奖小蜗牛的?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怎样夸奖它?

小蜗牛为朋友做的事是什么?小蜗牛的微笑送出去了吗?是怎么送的?

3、出示图(三):幼儿尝试讲述。

提问:朋友们都说小蜗牛了不起。什么叫了不起?(师简单讲解)

提问:你们有没有觉得小蜗牛很了不起呀?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小蜗牛有一颗爱心、善心。它能把微笑送给大家,给大家带来快乐。小蜗牛真的很了不起,我们拍拍手表扬表扬它,好吗?

四、师幼完整讲述故事。

现在我们再一起看图把故事讲一遍好吗?

五、幼儿戴头饰表演故事。

六、情感交流。

你们觉得小蜗牛的微笑美吗?

那小朋友也来笑一笑,看看自己的微笑美吗?

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朋友们,你准备把你的微笑送给谁?为什么呢?那好,我们就来把微笑送给你想送给的人吧。(幼儿互相送微笑,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中班语言主题活动5活动目标:

1.理解快乐的含义,知道大家在一起会得到快乐,共同劳动会得到快乐,为别人解决困难也会得到快乐。

2.能积极参与活动,会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一起唱《快乐拍手歌》,感受快乐!

师:我们小朋友这么快乐,还应该把快乐的心情传递给朋友们,森林的小动物们却一点儿也不快乐,我们来听听怎么了。

二、分段讲述故事,理解快乐的含义。

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并提问。(播放PPT)

提问:

1.老鼠、乌龟、狐狸为什么不快乐?

2.怎么样帮助它们快乐起来?

老师讲述第二段故事并提问。(播放PPT)。

提问:

1.小动物想到了什么办法?

2.图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事情?

出示操作材料,提出要求:每个房间住一种小动物,你们帮小动物们找到它最喜欢,最适合的房间。

提问:为什么这样分?哪一组分的最合理?

继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帮助鸭妈妈解决困难。

提问:鸭妈妈的房子被洪水冲走了,怎么办呢?

三、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给公寓起名字。

师: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给这个新房子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第7篇:打电话的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浙江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温州大学兼职教授,多年来,边楚女老师潜心课堂教学研究,致力于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一门“有深度、有温度、有文化”的课。

走近边老师,你能感受到她对学生的温度和对职业的态度。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边老师往往不会用“太棒了”、“很好”这样干瘪的词汇去回应,而代之以富有感情和创意的语言来评价。有一次,有位学生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解决了一个困扰了同学们很久的问题。边老师激动地对这位学生说:“历史,将因你而在此刻定格,You are so Jobs(乔布斯)!”这种表扬学生的方式真挚自然,能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边老师说:“其实这是学生给予我的灵感,教师的智慧很多时候是学生激发的。”

边老师坚持认为,要使教师的职业生命保持青春状态和安全状态,一定要让读书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她曾在《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章中写道:作为一名老师,当我们面对学生——一个个独特而具体的生命个体时,我们如何去滋养他们向上生长的生命和追求?答案唯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地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扩大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扩张我们的精神世界,从而以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去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应有一桶水,但要让学生成为一条河。教师所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容量,还应该有引领的气度,培养学生挖渠开源的勇气和能力,使学生变成一条条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河。

如果你打开她的博客,你一定会喜欢上她最近写的文章里的一句话:无论身处何位,获得何种荣耀,千万不要沾染傲气,更不可有戾气。对生命敬畏、对自然敬畏、对他人敬畏,保持内心通透的宁静和简单,留一点风骨和傲骨,才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保持一份尊严。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的旅途上,边老师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做人和做事的原则:特别要宁静、特别要努力、特别要好学。

2013年,边老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承担了两个课题,带了不少“徒弟”,以指导他们在专业上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同时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工作,研发了《玩转思维导图软件技术》和《网络生活工程师》两门课程,《玩转思维导图软件技术》还被评为精品课程,并入选浙江省的网络选修课。新的一门选修课程《谁说不可以这样学PPT》也已形成初步轮廓。

重温边老师写的这段话,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其实,我是一朵矮牵牛花。她,低低地生长,高高地仰望,纵然山水难渡,却亦满心欢喜,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丰富而宁静。”

小C曾是我的学生,今年大学毕业,考到邻县的某个高中去当一名信息技术老师。8月下旬,他说希望我能担任他的指导师。看他说得很诚恳,我答应了,并约定第二天下午两点半见面,讨论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天下午,我把客厅的空调提前开好,等小C来。过了两点半,还不见他的身影。我本想打电话问一下情况,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先不主动打电话。

我静下心来开始工作,进入工作状态后,竟然也不记挂这事儿了。因为,我了解这位学生的性格,人很实诚,但就是有点大大咧咧。

第三天下午,我接到小C的电话,问我什么时候有空。

他竟然没有解释失约的原因,我忍不住问他:“昨天下午你为什么没来?”

“老师,昨天下午突然接到通知要去学校办手续,因为太急了,就忘了告诉你。”

“那你至少应该打个电话呀!”

“老师,真对不起,因为时间很急,我真的忙忘了。”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要记得提前打电话告知。”

“好,我懂了。”这样的失约我以前还真没碰到过。但因为他的“年轻”,我还是理解了他。

再次约定一个时间,小C终于来了,但还是比约定时间迟了几分钟。

我把三本信息技术教材和一些参考用书给他,让他先自行阅读教学指导意见,了解我们这个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

他说,教材里有些软件不太熟。我问:“大学里学什么了?”他说自己的专业是电子方面的,虽然属于师范类,但计算机相关的内容学得并不精深。还说学校里有几个专业老师根本不知道在讲些什么,普通话不标准,讲的东西还很陈旧。

小C还说,实习的时候是去北京的一家培训机构,教学生高中物理。现在觉得当时就没有把职业规划好。

在这一点上,有些大学也需要反思:专业规划和教学并没有很好地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实施,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教的还是老一套;也很少帮助指导学生做科学的职业规划,任由学生迷茫彷徨。

我不由得为温州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感到幸运!这几年,我一直担任该专业的校外指导师,平时接触的几个专业老师都非常敬业,有思想、有能力,能充分为学生的未来考虑。每年除定期请中小学一线的名师开展教学和技术前沿发展讲座,还安排各种各样“接地气”的对口跟岗实习,同时提供很多专业提升的机会。学生就业情况整体较好,而且由于专业基础和师范技能基础较为扎实,毕业生一入职就能较快适应。

今年5月份,我为温州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作了一次《你的职业规划了吗?》的讲座,而在这之前,学校已对每位学生做了职业规划调查摸底,还组织了一些全校性的职业规划大赛。

这样一个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学校,让人心生敬畏。

我让小C回去尽快掌握一些不熟悉的软件。我说:“当一名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要。特别是信息技术课,更新速度快,我们更是要不断学习。学习应成为我们专业成长的第一要义。”

他频频点头,说一定回去练。

同时,我让他回去备课,先准备《开学第一课》的PPT(自我介绍和学科介绍)和Excel第一课时《公式和函数》的PPT和教学设计,准备好了再来找我。

他回去后,我才发现他忘了带走刚才记笔记的本子。

小C又来了。

打开他《开学第一课》的PPT,版式有点旧,排版有点乱,但最大的问题是逻辑不清。

幸好,他很谦虚,敢于承认自己的问题,也愿意学习。

再仔细看他的Excel第一课时《公式和函数》的PPT和教学设计,选的素材和技术载体都很有想法,但教学过程设计凸显出新教师通常会遇到的问题:很想在一节课里把所有知道的内容告诉学生,教学设计更多地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描述问题和过程,关注自己的教远远多于关注学生的学;幻灯片做得很满,没有提炼出关键词,没有学会留白;更为突出的是,不知道如何取舍,从而整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上课逻辑线。

真正考验小C的时候来了——

我说:“你把我当学生,把教学设计中的任务给我讲解一遍。”

他开始讲课,声音很洪亮。虽然一些术语用得不是很精准,语言重复较多,但听得还是比较清晰。

突然,他在操作演示上卡壳了。

我没有帮他。我想看看他会如何应对。

两分钟以后,他终于发现在输入公式时忘记输入等号了。

我请他反思:这样的一个僵局,有什么感想?

他说:“本来我感觉应该没问题的,看来操作还不熟练。”

我说:“既然你请我做指导师,我就应该对你要求严格,所以,我会讲得比较直接,请不要介意。”

“老师,我就是希望你对我要求严格点儿,这样我才能成长得更快。”

“这是个基础操作,犯这样的错误是很不应该的。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把每个操作都认真做一遍,这样既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也能使你充分预估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难点也能更好地把握。现在,你用了两分钟找出了问题的原因,你损失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教学时间,也是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班40位学生,你相当于浪费了80分钟。另外,这样基础的问题如果发生在课堂上,学生会怎么看你?”

他若有所思。

下面几段话是在分析他的教案时我讲的。我知道对于一位新入职的教师来说,理解起来有点难。但我相信,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磨练,他应该能慢慢体会的。

我说:“你在模拟上课时,其实忽略了很多细节,这样会导致学生在操作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可以想象正式上课时,你在课堂上会很忙,会像个救火员一样东奔西跑,看起来你很负责,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的一点是你在备课时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操作,想想一个初学者会遇到什么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巧妙地融进演示讲解或任务设置中。如果有机会,你去听听各个学科名师的课,你会发觉他们上课很轻松,话讲得不多,却很有效,学生学得也轻松,这才是上课的真功夫。”

“在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老师不要代替学生去思考,课内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操作和思考。”

“目前,你上课时最大的问题是为讲解问题而讲解,并没有把这些问题上升到普适的方法上去,这样学生学到的只是几步机械的操作,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一开始我也不会教书,也是一点点磨练过来的。思考、痛苦、磨练是教师成长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

分析完问题后,我让他先修改教案。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看了一下他修改后的教案,嗯,有点模样了。

我让他回去把教案和课件再次深入修改,并把一些课件的模板给他,让他自己摸索。

去学校报到的前一天,小C说想到我的学校看一下控制软件怎么用。

我说下午3点20分前在我家楼下等,我带他去学校。我特别加了一个“前”字。

因为约了一个老师三点半在我的机房里讨论问题,而家里到学校开车只需5分钟,我想这个时间能保证我不迟到。

3点18分,我来到楼下,找了一圈,没见他人影。

我打电话给他,他说还在路上,快到了。

3点27分,他乘出租车到了。

这次,我真的生气了。

见到他,我说:“你马上要到工作岗位了,一定要有时间观念,做什么事都要留出时间余地来。约定的时间不能迟到,这是最起码的做事礼节。”

“啊呀,老师,真不好意思。要是早知道会迟到,我直接去学校好了。”

“自己去,不是更麻烦?你进不去学校,还得让保安打电话给我,而且,从校门口到机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天气又热,坐我的车不是让你更方便吗?”

我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只可惜他一时体会不到。

我忍不住又和他说:“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朋友,约好是下午两点半,我提前15分钟到了,就在楼下闲逛了10分钟,2点25分才上楼。不能去太早,因为别人可能还在休息。但绝对不能迟到,如果迟到,也要打个电话说明原因,并告诉到达的预计时间。”

“老师,我懂了!”

看着他诚恳的样子,我知道他也是无心的,可能还不懂这些必要的道理。

我曾说过:情商就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分析问题。

这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就是一种情商。

希望小C能在这个方面快点成长起来。

去学校报到的那天早上,小C把改好的课件和教学设计发给我。

一张张播放下去,一句句看下去,我的内心越来越畅快。

他竟然把我讲的一些要点和注意点都体现出来了,而且文字描述上也有了时代感,并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我看了一下幻灯片的最后修改时间,是凌晨0点56分。

看来,他用心了。

我连忙打电话给他,把他好好地表扬了一番。

他很开心。

最后,我忍不住又加上一句:“在学校里可不能迟到啊!”

“一定!”

开学第一周,接到他的好几个电话,每次他都说:“麻烦了,老师,很多东西我都不会,请你帮帮我!”

“不急,一样一样来!”

第一周周末,他说要来我家问一些问题。

这次小C来的很准时。我先生后来还告诉我,下楼时在楼下遇到他,他其实早来了,怕打扰我休息,就在楼下等着。

我内心很是欣慰。

中秋节,他说想请我给他补一下Photoshop和Flash,整整一天,他都学得很认真。我知道,职场中的压力和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的担当,推动他想尽快地弥补知识体系的不足。

当然,真正要当好一名老师,除了用丰富的学识去引领学生,更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教育观去影响、唤醒、激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假以时日,小C应能体会到这一点的。

我知道,小C面前有一条非常艰难的路。

但是,因为年轻,就把这条路交给态度、时间、磨练吧。

第8篇:打电话的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情境教学方式

(一)创设真实情境,再现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采用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体系,以结构为主体,辅以情景,将交际功能的训练贯穿始终。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交际情景,如现在五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家庭、国家、旅行等。语言教材也较多地采用日常交际用语,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教授第十五课一课时,教师大胆地使用教材,在课堂上创设现场打电话的情境进行教学。通过听电话录音,整体感知篇章,进行语言知识的新授。这种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英语篇章的教学方法,因为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们感到英语就在身边,兴致极高。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在课堂上,运用大屏幕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英语交际情景,它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学生可以边看边听,积极参与对话,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第七课《China》时,在讲完本课新授知识外,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中国的图片,感受祖国的恢弘气势,同时增强爱国情怀,培养国际素养。然后

教师又拓展了一个关于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这样的方式寓教于乐,而且真实,信息量大,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

(二)以导图演示创设情境,形象感知,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者对提供的教学形象能迅速感知,教学所展示的形象越是鲜明具体,就越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到了小学高年级,知识难度增大,大部分课文都是以篇章的形式呈现。所以,教师在教授文本时,可以通过多种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复述,如在黑板上利用图片、关键词句进行导引巩固,这种方式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文章整体脉络变得更简易、快捷,同时也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如在教授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 The U.K.》一课时,教师可以就利用导图的形式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呈现。本课是一个对话阅读教学,教师将该篇章总结为四方面:国家的语言、国旗、首都及其有名建筑。讲完文本之后,教师在黑板上以表格导图的形式对该文本进行了复习与巩固,孩子们一节课下来对本文的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表达起来相对简单了。整个第二单元都是介绍的不同的国家,孩子们有了这次示范,在学习其他国家时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自学,设计不同形式的导图。并进行习题反馈,效果很好。由此可见,这种导图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记忆所学新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观察、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以表演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感知和创新能力

高年级学生头脑灵活,喜欢表演,因此,教师可创设情境呈现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表演和创编新,然后展示出来。在教授第十五课一课时,重点句子运打电话用语Hello, this is …May I invite …to … Will you…? 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先通过表演形式示范,让孩子们感知这些语言的含义及运用,然后鼓励孩子们进行两两交流,同时加以创新,然后孩子通过表演展示出来,有的孩子在表演r除了运用本课的重点句型,也加加上了自己的语言,形成了本课的亮点。通过这种创新表演的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我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下,创设合理的情境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坚定课改信念,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科学分析,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孩子们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第9篇:打电话的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表扬;有效;发展

一、案例背景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一直回避不了这样的问题:教师究竟应该如何表扬学生?怎样表扬学生才是真正有效的?现在的学生心理普遍比较脆弱,似乎接受不了别人的任何批评,是不是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高中新课改也强调老师对学生应该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俗话讲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如何有效地表扬学生自然成为摆在老师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尝试了许多方法来表扬学生,最后的效果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后来,我偶然间发现,其实表扬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而且效果会比老师直接表扬学生更好。同时,它还能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案例介绍――考试后的奖励与表扬

本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结束后,我就在思考:怎样能更好地奖励考试优异与进步的学生呢?突然一个想法在我脑海里涌现:学生最怕的就是老师联系家长,因为这个情况往往带有告状的性质。如果老师是打电话给家长报喜的,我相信他们肯定会很高兴,家长自然也会把这个好消息转达给学生,那这样的表扬是不是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呢?于是,我拿出成绩单,对照进步名单,无论是几十、几百名的跨越式进步还是几名的小进步,都逐个打电话告知家长。正如一开始所说的,家长一听到是班主任,马上很紧张地问:是不是孩子又在学校闯祸了?是不是学习又不认真了?我赶紧解释说不是告状,而是报喜。从电话里,我可以听出家长的声音明显由担忧变为高兴。接着,我把此次联系的主要目的告诉家长:一则家长能以此鼓励学生,二则希望家长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家长也都在电话里一一答应了我的请求。与所有家长一一通完电话,我的第一步已经成功了,现在就等着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这样,就可以检验出我的尝试是否有效了。周一上课时,我留心观察学生,我发现学生听课的状态较以前明显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但此时我还不能完全肯定,直到在学生的周反思里证实了这一点。有一个学生写道:“周末回家吃完晚饭,一向对我很凶的老爸突然拿出两百块钱让我自己去买双运动鞋,说是作为我此次考试进步的奖励。我心想:我都还没说,他怎么知道呢?后来爸爸告诉我班主任已经打电话告诉他了。爸爸也希望我能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状态,争取更大的进步。那天下午,我并没有接过爸爸给我的钱,因为对我而言,一向严肃的爸爸能表扬我,那已经是对我最大的奖励了。我还得继续加油,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同时也不辜负老师的辛勤教导。”看到这里,我知道我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了。

三、由本案例引发的若干思考

1.期待得到他人,尤其是老师的认可与表扬是学生共有的心态,而应试教育无形之中将学生按成绩划分成了三六九等,按照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那些所谓的学困生自然与表扬无缘。所以,现阶段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要不吝表扬学生。有时候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表扬可能会使学生兴奋好几天,甚至可以使学生“脱胎换骨”,就此改变学生一生。

2.表扬的对象应该更为广泛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尽自己最大可能找到所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要发现学生身上的任何一个优点,都应该在公开场合予以表扬,将优点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而不应该只固定表扬个别学生,以免使学生误会老师有偏私的嫌疑。而且表扬应该公开化,以起到最好的宣传作用。

3.表扬的标准应该多元化。除了表扬成绩优异或成绩进步的学生之外,在纪律、思想品德等方面有进步的学生更应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不能唯成绩论好坏。

4.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老师评价之外,家长、同伴都可以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而且,因为不同的评价主体的评价标准肯定是不一样的,自然也就实现了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这一目标。

5.要避免陷入盲目表扬的误区,认为学生只能被表扬,这是不对的。学生身上好的一面必须受到表扬,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学生所犯的错误也必须予以及时批评,不能因担心学生受不了批评而一味地表扬学生,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另外,表扬需适度,表扬绝对不能泛滥,否则,表扬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激励作用。如果表扬已经不能激起学生一丝情感的涟漪,那这样的表扬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