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关键词:重大传染病;防治;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某地的A、B、C三个区,并负责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1.2方法 取调查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将问卷调查进行标准方面的统一。调查主要采取问卷的方式,并实行匿名自填方法,要及时收回问卷调查结果。按照2012年GDP进行排序,并分成好、中、差三个部分,在每个部分中选择1个地区设为样本区,每个区内在选择2个样本村,并对18位乡村医生做现场调查。进行正式调查前,首先在一定范围之内采取小样本实验方式,按实验相关结果做进一步纠正;随机抽取某地A、B、C三个区,在经济、位置、卫生服务以及人口等方面的状况无太大差异,共同进行政府所指派的卫生服务工作;问卷调查的设计要根据有关文献进行,主要内容有医生的收入、防治艾滋病以及病毒性肝炎的具体情况、专业情况等[1]。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库的建立使用 Excel进行有关的录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13.00软件,P
2结果
在诊室向患者介绍过艾滋病防治方面知识的医生有75.7%,通过专栏介绍艾滋病有关防治知识的医生有51.9%,发放上级所下发资料的医生有68.9%,做过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的医生有9.7%。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将三个地区进行对比,P
3讨论
在我国农村,乡村医生是比较基层的卫生服务组织,也是其主体,是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主要工作者,农村保健预防工作的80%以及医疗任务的50%都是由乡村医生承担,在卫生服务方面,乡村医生的工作与农民的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对于乡村医生队伍稳定以及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医生薪酬起着重要作用[3]。通过本组调查结果看出,乡村医生只有4.4%的收入是源自于政府的财政补贴,在农村卫生补贴投入方面,政府的财政明显不够。乡村医生是农村地区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国家政策,首先是传递给乡村医生,在由其传达给农民群众,进而将国家政策落实到实处。在发现或者是疑为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中,转到有关防治所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比较低,情况会对发现病毒性肝炎的概率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患者治疗;不愿意与艾滋病患者直接接触的乡村医生有39.7%,不愿意提供艾滋病患者服务的乡村医生有57.7%。这主要说明乡村医生有歧视心理,造成艾滋病感染者不想进行有关的检查,也不愿意接受治疗,同时也不愿意对感染的情况进行了解,更不愿意将自己的病情暴露,防治工作就难以展开。
参考文献:
[1]任福琳.太仓市重点传染病防治的主要做法与体会[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会唱节气歌,能记住二十四节气,但你们真的了解节气吗?今天为大家推荐阅读的书叫《二十四节气》。介绍节气的书不少,但是这本书,相信你们读过之后肯定印象深刻。
春天刚刚来临时仍然非常冷,而我身体的深处已经开始柔软,只有我能感觉到。我甚至能听到,冰雪在身体里融化的嘶嘶轻响。
还是躲进水里,水的凉意一点一点渗进皮肤,整个泥土身体在水流中融化。
露水寒,将要结冰。我说:不要担心,你们可以藏进我身体里过冬。死去的虫子们,我会把你们的孩子好好照顾。枯萎的植物们,我已在皮肤下藏好你们的种子。
我要重新睡下。我能感觉身体里的水也开始悄悄凝结。
看到了吗?在每一个节气的画面里都有一个“我”,这个“我”就是“泥土小人”。“泥土小人”用自己的身体真切地感受着所有的节气变化、季节更替。这是不是一个绝妙的构思呢?
再看这些画面,清新、淡雅的中国水墨画是不是给人一种特别的美?看着如此美丽的画面,读着同样优美的文字,你们有没有也想变成这样一个泥土小人,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呢?
看完了这本书,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五(5)班的小读者们迫不及待地进行了一场阅读感受分享――
金东明:我平时爱好水墨画,看了这本《二十四节气》,我觉得简直就是一部精美的画卷,真想好好向熊亮叔叔讨教一下。
颜芮莹:我也好想变成那个小人,感受着四季的变化,感受着节气中穿过的大自然的味道。
赵雨萌:这本书实在太美了,给人很静谧的感觉,就想静静地看着这些画面。
朱可遇:翻看书页,每个节气都有相对应的画面,都是那么贴切,我很喜欢“立春”,好像一切都要从冬天苏醒了一样。
作家面面观
熊亮叔叔从小就喜欢绘画,以前他是画给大人看的,后来他有了女儿,就想要给孩子们画绘本看。他总是说,要把自己内心最美好的东西用最简单、最生动的方式画给孩子们看,而中国风恰恰符合这一特点。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水墨意境,又汲取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小女孩牙牙住到了乡下的爷爷奶奶家,这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一个小村落。在这里,牙牙领略着一年里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感受着大自然的语言。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跟随牙牙,去看看何时种豆子,何时收麦子。
【关键词】一线串珠; 单元整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06-0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近几年来,人们对“目标教学”的新授课有了较多的探索,但对单元整理课的研究较少。如何上好单元整理课呢?本文拟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谈一谈“一线串珠”法在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 串单元主题目标——“师生合作找线索”
上整理课,就要寻找这一根“线”,这个过程就是根据复习的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某一知识块找出线索,将要复习的内容归类。这一线并不是教师的独撰,而是通过师生合作完成。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以专题设置单元的特点,引导学生感悟单元主题整理出一条主题线。以“与自然低语”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感悟单元主题是“走进大自然”。通过讨论预设:本单元的大主题线是走进大自然;小主题线是:与自然低语、聆听自然的声音、走进自然的心里。
2 串知识基础——“串珠竞赛固基础”
首先,在学生动脑动手进行整理基础上,课堂交流知识树的内容。教师在环节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单元教材。在交流的基础上列举法出本单元的易错字、易混字、难写字。第二,俗话说“宁可不讲,不可不练”。但练也有科学性问题,练要“精”,要有深度,在交流后可以进行听写。然后再将将需要背诵的内容同桌互相检查。当掌握这些基本字词把交流的重点放在质疑问难上,让学生将自己提出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交流中捕捉课堂生成资源,确定复习重点,这样既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既要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又发展了他们智力。当然,有时听写可能也会出现枯燥的现象,那么怎样做到生动有趣呢?可以用“串珠竞赛”法,“串珠竞赛”是整理课中又一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可以教师出题,学生抢答,也可以学生出题,师生互动。全体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串珠竞赛”中,老师只是把学生带进门来,让他们根据掌握的知识进行擂台比赛,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就在“智慧之门”中生成。学生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主动参与,情绪高涨。
3 串感悟积累——“横看成行竖成线”
语文教学的宗旨是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与人进行交流,准确表情达意。《走进大自然》这一单元的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很有特色。把“比喻、拟人、排比、联想和想象”等方法用得淋漓尽致,那么本单元在感悟积累方面可以把这方面作为主线进行整理。先说说“比喻”这条线吧。到六年级了,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什么叫比喻,比喻的基本结构,判断是否比喻句,喻词可以有很多等。这一环节,也是对孩子整个小学生涯所学的比喻这种修辞方法方面进行一次全面复习,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表达能力。然后让学生出示一些句子让学生辨析是否比喻句。当学生对比喻的表达方法有了一些系统全面的了解后,再让学生到第一单元找比喻句进行感悟。第一单元比喻的方法有很多,学生会找到,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并且能领悟其表达效果。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再进行运用,让孩子们自己写写比喻句。学生写得非常优美。用同样的方法和学生一起用这一线去串联“拟人、排比、联想和想象”等修辞方法。本节课把这作为重点进行整理表达方法,这样让学生在写本单元的作文时就会觉得是水到渠成,所以很多同学写出了很多优美的文章,有四位同学还发表了文章呢。
4 串写作方法——学以致用看升华”
“学以致用”和加强现实性、时代感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在单元复习课中,一方面让学生读懂课文本身的同时,更要拓展延伸到“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通过比较、讨论、归纳、迁移等方法强化单元目标,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能力综合化、情感理性化。另一方面进行典型题目的训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与之相应的读写练习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走进大自然》中,我是这样上的:读了这个单元后,你发现每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在知道写作方法的基础上适宜地开出课堂小练笔的:“傍晚时分,西山公园里可真热闹呀。…… ”请你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写作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
5 串综合运用——联想深化求积累
阅读和积累的目的是运用。所以,单元整理课不能单纯上成复习课,其落脚点是综合运用积累的语言。单元整理课“走进大自然”设置了“赞美大自然”这样的板块,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综合运用的平台。教师这样引导:青山秀水入梦来,自然美景说不完。在学习这一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读了不少文章,积累了不少好词佳句,有的同学画出了家乡美丽的风光,有的同学学唱了歌颂美丽山河的歌曲,还有的创作了赞颂无限风光的诗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分享,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大自然的美景吧!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图画或图片、歌曲或歌词、好词佳句、现代诗等均可),师相机鼓励、欣赏,相机出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赞赏。之后在班内展示,欣赏小组代表作品,学生或朗读优美词句,或解说绘画作品、贴画等手工作品。师生相机点评、鼓励。同时,教师出示课前搜集的关于大自然的词汇句子俗语谚语或古诗句,加大信息量和词汇量。然后师播放由师生找来的配乐的自然风光片或图片,引领学生欣赏。
“一线串珠”这一单元整理的教学模式具有自主性、创新性、系统性以及互动性。它使学生乐于探究,以恰当的线索串起零散的知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以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为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比较能力。用“一线串珠”法构建这样的单元整理课课堂,值得提倡。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理念 变革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没有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社会文明进步就没有了后续优势和发展潜力。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它涉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等各方面的重新认识以及观念的变革和重塑。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必然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方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拥有什么样的生态理念就显得极为重要。旧有的生态理念已不能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对其进行变革和重塑。
一、生态文明必须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
文明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关于某类内容长期所形成的理念、知识、技术和调整方法等等的总和。一般可分为:(1)物化的层面,指这种文明通常以某种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法治文明中法庭的设计、法袍、法槌等等;(2)制度的层面,指这种文明表现为与传统相关的各种具体制度,有些制度是继承下来的,有些是舶来、移植的;(3)理念的层面,指人们思想意识中关于此类内容的种种看法。理念是一种文明中层次最高的东西。就算我们舶来最好的物质、制度,如果理念跟不上,人们不去自觉遵守、护卫,这些物化的形式和制度很可能成为“死法”,变成僵硬的、被随意修改的甚至渐渐被遗弃。就如法学上的一句谚语--“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人们自觉的遵守、执行、护卫,制度只是纸面上的文字。而要人们自觉服从、护卫这些制度及制度所做出的价值选择,前提是人们思想深处必须要有相应的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也一样,必须要有先进的生态理念作指导。没有先进的生态理念,我们舶来再好的制度,投入再多的人财物,也只是枉然。首先要求人们解放思想,经历彻底的观念和行为的双重变革,不仅在思想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而且要让正确的生态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一种科学、进步的文化。只有具备较强的生态理念,才能从思想深处真正理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理解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多种复杂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将正确的生态理念转化为全民自觉意识和共同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可见具备正确的生态理念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理念的变革
现阶段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导致这一危机的原因是复合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价值层面的原因,就其本质来说,主要是价值层面的原因。社会发展进程表明,每一次生态运动都是对旧的理念的革新,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对旧有的生态理念进行变革和重塑,必须要有新的、先进的生态理念来推动。
什么是先进的生态理念?与现在根植在大多数人意识里的生态理念又有什么区别?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树立的生态理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种理念的变革:
(一)伦理观念必须生态化 。
人类一度以为自己是生物圈的中心,是“万物之灵”,万物皆为己准备,皆应为己所用;只有人类具有内在价值,是唯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人,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仅具有工具价值。即人对一切事物的价值评判标准都是以其能否满足人的欲望为基准,由此延伸出其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以及是否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并以此来判断事物的价值。这是工业革命时代根植在人们思想深处的沉疴。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被认为是导致这一危机的罪魁祸首。以动物权利(解放)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和深层生态学等为代表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作为这些运动的成果,权利主体和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动物、再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和所有生命共同体,进而扩展至大地、岩石、河流乃至整个生态系统。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可以算是一次革命,是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到生态伦理学的革命。非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张的“道德应包括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认为大自然拥有权利。正如美国学者C·胡克在《进化的自然主义实在论》中所指出的:“科学的最大成就也许就是突破了盛行于我们人类中的无意识的人类中心论,揭示出地球不过是无数行星中的一个,人类不过是许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而我们的社会也不过是许多系统中比较复杂的一个。” 今天生态主义者为解放大自然、废除“对地球的奴役”而奔走呼号。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把人类由大自然的主宰变为大自然的普通公民更为合理,摒弃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和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二元论陈旧观念,确立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伦理观上坚定的支持。
(二)经济发展观必须生态化。
生态危机无疑是传统的经济与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反思传统的经济模式,在工业革命及其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速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模式。传统的经济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却片面、自私地把生态系统看作是独立于经济系统之外的向经济系统输入能量和物质的源泉,漠视生态系统承载容量。其主要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速度、利润等只计算对大自然的掠夺性经营中所获得的价值,而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未来的增长所带来的危害抹去,不计算与经济产出相关的自然资本的消耗。传统经济走的是一条高耗费、高污染发展路子。面对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各种疑难病症不断出现等情势,人类提出并开始探索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生态经济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首先,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遵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又要遵循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其次,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与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存的和相互协调的关系;再次,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遵循“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这一生态经济规律,它是指导人们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基本规律;最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关注的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法治理念必须生态化。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法律,往往是具有强制力的,是一种支配、处理或规制其他对象的强大力量,强制人们“为某种行为”、“不得为某种行为”。然而,人们对法制的这种熟悉却只是反映了法制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其全部特征。
法学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产物它是被产生它的社会条件决定的。人们所看到的法律的决定力不管多么强大,不管是表现为摧枯拉朽,还是表现为固若金汤,都是在被决定的舞台上的表演 。
我国之所以推行计划生育,这是由我国的人口状况决定的。在人口的增长超出了国土和资源的承载力时,国家就不得不采取限制生育的措施。现在人们又开始建议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也是由目前生育率相对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存在创造了与之有关的法律,而不是法律创造了物质存在。
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是在遭遇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后才被提出来的。恩格斯早就提醒过那些醉心于建造物质文明的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恩格斯所预言的“报复”是由不可移易的生态规律决定的。生态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结晶,是大自然千百万年不断演进的成就。人类作为自然的产物注定不能脱离生态条件的支持,而人类以往的开发活动却每每破坏自己所无法脱离的生态条件。最终人类拗不过自然规律,只得服从。生态文明说到底就是要服从自然的约束,尊崇自然规律。人类接受了生态文明,尽管接受得并不情愿,也就接受了服从。在这种文明形态下,不管是政治建设,还是经济规划,还是道德信条,还是法律规范,都不得不有所忌惮,不得不有所依从。
生态文明下的法律乃至其他规则都应当是适应性的法律、规则,是适应生态规律的法律、规则。
只有以上几种理念生态化了,形成了正确的生态理念,并外化成我们保护生态的行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大业才有可能实现。
注释:
指伦理观念朝着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的趋势.下同.
邱仁宗著.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7页.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素质教育;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实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增长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与提高。在众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兴趣是学生主动接受地理教育的感情因素,是非智力因素中影响地理教育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也是接受地理教育的向导和主动学习的动力所在。所以,现代高中地理教育中,地理教师应该注重对非智力因素中兴趣这个关键因素的培养,利用兴趣调动高中学生学习地理、接受地理教育的主动性。
一、上好绪论课
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上好地理绪论课,注意运用丰富,生动、有力的实例说明地理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与日常生活“四化”建设的密切关系。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环境的保护;从乘坐车船、探亲访友、观光旅游,购买各地土特产,到工农业生产邮电交通;从改革开放,建设“四化”到国际交流合作,人民友好往来等,无不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而且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人类活动又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环境,利用不当时,就会出现生态平衡失调的现状。所以学好地理知识是新时代对每个公民的最起码的要求,它能使我们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开阔我们的胸怀。
二、关注学生成长因材施教
学生和老师之间不应该是敌对关系,而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要保持平等的关系,不能对学生有亲疏厚薄之分,要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有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才能愉快地学习。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美好的口才,自然的教态,和脑子里丰富的知识,以及和蔼可亲的口语来换得学生的尊重,每当上课时,都让学生以笑脸相迎,把对老师的爱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三、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我们无论生活在哪里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里面,都有自己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环境,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事例来结合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当学生看到听到有关于自己身边的事情和现象时,就会发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既学习了地理知识又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家乡。
四、设置悬念教学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游思,培养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地球偏向力的时候提出,黄河两岸是否对称?如不对称,哪一岸陡?哪一岸缓?在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提出,骆驼刺为什么根系特别发达,而其地上部分又特别矮小?“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处,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使学生顿时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知道答案。“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十分强烈的学习兴趣。
五、运用趣味性教学
高中地理学科包罗万象,知识面广,课上的生动有趣,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感召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内蒙古大草原辽阔的牧区时,用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还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词句,无形中把学生引进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境界中去。用李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庐山挺拔险峻,峡谷瀑布的秀丽风景;用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句诗,描绘长江三峡河段山高谷深,坡陡流急的水系特征,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教师应选择有地理性、趣味性的地理谚语穿插在教材的讲授过程中,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引用“雷打未惊蛰,雨水四十日”的天气谚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东南部地区季风活动和锋面雨带的形成规律,引起学生的丰富联想,使获得知识更为巩固;又如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一句地理谚语,概括了昆明准静止锋以东地区的阴雨冷湿的气候和崎岖起伏的高原地形。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如果引用得当,可以大大加深和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获得牢固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六、巧用成语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成语,会时课堂生辉,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南极洲水雪覆盖的大陆时,引用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说明南极洲厚厚冰层的形成原因。在学习东亚时,形容日本与我国的位置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与朝鲜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北欧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众多,可形容是“星罗棋布”。用“滴水穿石”来说明流水的侵蚀作用就比较恰当。沙漠地区的风力搬运作用可 用“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来比喻。在学习农业生产时,对于集约经营可用 “精耕细作”来说明,对于粗放经营可用“广种薄收”来表达。在学习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时,可说明我国几个“名不副实”的矿产地,即甘肃金昌产镍,甘肃白银产铜,青海锡铁山产铅锌,贵州铜仁产汞,湖南锡矿山产锑,这样描述使学生产生兴趣,印象深刻。
七、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基于整个人类社会各个系统都与太阳、行星、太空、地球的大气,地球上的动植物与微生物,地球中的各种元素,都是立体网络的交织,而人类各个社会系统对自然界的立体的交织,只有通过人类一个个具体的人的行动或实践,才可完美的得以实现。如今,飞船已经进入太空,太空仓已在太空一年又一年的遨游,人类的一些个体正在这里做着各种各样的实验。现代人类在太空的生活或者地球上的“太空实验室”中的体验告诉我们,一种新的人类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构建,已经实实在在的开启。
二、生态文明立体网络构建的重要性
(一)立体逻辑是辩证逻辑的现代形态思维
辩证法是人的大脑运行的客观规律之一,辩证逻辑是思维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立体思维的逻辑是辩证逻辑在当代的表现形态。因此不仅要看到正反两个方面,而且要从时空四维、多维、系统地、全方位地观察对象,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立体存在的认识对象。现实的世界,无论是宏观的、中观的或微观的,都必然是立体的、动态的、网状的、庞大无比的复杂系统。因而,辩证逻辑也必然是立体的、动态的、网络的、以辩证概念为基础或核心而构成的立体的、复杂的理论系统。它会通过千百万次的转换,将各个思维层次上的思维模武、思维方法、思维理论,辩证地综合起来,使之成为解决动态的、多元的、复杂系统难题的思想利器。动态的立体存在,只能用动态的、立体的认识工具去反映它,才会得到真实客观的、科学的结论,否则,使用点式、线式、面式的认识工具,都只能反映事物的局部。由此可见:生态环境既然是一种网状的、多层次的立体的存在,因而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设计或建构,就必须自觉利用动态的、发展变化的、时空四维的辩证逻辑,特别是它的现展形态—立体思维及其逻辑,为其进行理论建构的思维工具,舍此断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人与自然的矛盾
是人与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里的主要矛盾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人类自己如果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关爱、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人类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就无法彻底解决;更为甚者,当自然界的各种元素被人类无节制地消费殆尽了,不能再生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就不存在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但不可能,而且人类的灭绝,也会因为人类的无知、自大、非理性的掠夺而加快到来。因此,在人类生存的各种矛盾中,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这个矛盾解决好了,人类与自然的发展平衡、和谐了,社会各项事业才有发展的基础,才会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向前发展。否则,迟早都会出现发展的“瓶颈”、窒息社会的全面和持续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遵循辩证逻辑的动态、联系、客观、全面的基本原理,贯彻立体逻辑的立体、整体、群落、系统的理念,将会成为妥善解决人类发展中的难题的具体方法论。
(三)人类不能缺失生态文明人类的出现
是大自然依据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断进化的产物。人类本身就是属于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份。可以由最原始的一些元素,通过演化而推出我们的人类,但不能由现代的人类推出生命发生时的纯粹的初始状态。例如,已经灭绝的古猿,我们就很难再现当时古猿生活的条件,并使古猿重生。基于人类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如微生物、植物与各种动物原本就有一种“血缘”的关系,这由植物当中存在着类似动物与人类身上的“血色素”的元素可以证明。从大宇宙的观点看来,我们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本来就是属于同一个家庭的成员,这些成员,实际上是整个家庭所有成员赖以生存下去,并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根本条件。所以,我们人类的文明不能仅仅限于人类的生活、劳动和相互交往当中。建设或保护人类自身的文明是重要的,但将人类自身文明的内涵与外延延展开去,将大自然的非生命元素与生命元素也包括在人类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外延中来,从而建立起有关生态的绿色文明,即大山文明、大气文明、河湖文明、海洋文明、动物文明、植物文明,以及太空文明等等,亦即构建起人类与自然界的立体生态网络文明,这才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系统,也才会使人类的文明得到真正的拯救,并获得永续的发展。辩证逻辑学家与生态学家都是生态文明立体网络建设的设计师。辩证逻辑学家依据事物的辩证本牲,构建出生态文明建设立体网络的理论模型;生态学家依据生物的相依或者相斥的关系,实现物种在一定空间立体的配置。构建生态文明立体网络,是人类文明的应有之义。由于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主政业绩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因而出现了不顾生态恶化而乱采乱伐、四处建厂的乱象:河流受到污染、矿山遭到破坏,一些耕地含毒元素超标,雾霾日益严重;有的治污企业白天排清水,晚上排污水,而且公然制造新的污染源。这表明构建生态立体网络文明的紧迫性。为此,必须在以下几个层面采取措施:第一,在观念上,必须转变唯“GDP”是问的理念,而把维护环保、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放在首位。只有环保的问题解决了,工厂才可开工、矿山才可开采。第二,从理论指导而言,必须进行立体思维,树立互相渗透、进行多元或全方位的立体思考、实现自然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同步发展;务必消除弄虚作假、互不协调、治标不治本,以及不愿在环保上花钱的积习。第三,在具体实施上,必须有战士断腕的坚强决心:已有的森林要全力保护并逐步扩大;现有的荒山必须绿化;污染的河流必须彻底治理;有毒的农田必须彻底去毒;太空中的垃圾必须不断清除。此外,城市乡村居所及其周边,也要最大限度的绿化。第四,在环境保护法出台并付诸实施以后,凡对那些藐视法律、敢于顶风作案、继续污染环境的企业,必须出重拳;对于那些监督企业合法生产而不作为,甚至同流合污的环保部门,也要依法严惩。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建立,不是空喊出来的,而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当前最紧迫的绿色行动,就是要把土地、河流、大气等的污染尽快降低下来,逐步做到山青水净、大气清鲜、阳光明媚、雾霾消尽。清除损害各种生态环境的污染源,这正是辩证逻辑编织生态文明立体网的本义所在。为此,我们务必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人类要对大自然怀有虔诚的敬畏之心,让人人都以维护、实践立体生态文明为己任,人人都以构建立体生态文明为光荣。
三、生态文明立体网络构建的的路径和注意点
(一)认识人与自然这两个矛盾方面都可以成为主体在人类与自然矛盾中
人类并不是天然的必然的“矛盾主体”,也不是天然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大量事实告诫我们:很多时候,大自然也会打击或报复人类。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海啸都可能导致灾难。辩证思维的主体以及自然生态、地质构造的科学家,必须逐步学会预知自然界的可能出现的报复,力求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人类只有从中吸取教训,约束好自己对大自然不恭的行为,心里存着一份对大自然敬畏的情怀。这或许就会大大减少自然界对于人类的报复,并且拉近人与自然的友情。
(二)要“小爱”,更要“大爱”西方的谚语说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这和中国人说的:“人生下来,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大体一致。区别在于:有些人人性多些,兽性少些,后天教养到位一些,因此,他爱自己,珍惜自己的权益,但绝不损害他人应有的权利。有些人人性少些、兽性多些,后天的教养出了偏差,甚至缺位,这样的人,必定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人们常常谴责他们是“离兽不如”。在自然界里,无机物、有机物中的植物、微生物,说不上有什么人性,但是它们却对人类的生存、健康与发展,永远做着自己的贡献。虽然它们无语,默默无闻,却应得到人类应有的尊敬。大自然中的各种动物,特别是其中的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则与我们人类有着更为亲近、友好的关系。它们当中,有的成了人类亲密无间的朋友,有的已是某些家庭不可或缺的帮手,有的是与人类共娱共乐的亲密伙伴,有的是农耕时代的主要生产力,而今又是人类动物蛋白的重要供应者;有的过去是我们忠诚的信使,而今却又成了信息战争的工具。总之,地球上的整个人类,都与地球上与太阳系中其它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质,甚至同思想、观点、意识、理念,都是互相联系着、交织着。由于这种交织是在时空中实现的,所以必然是立体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生态文明的立体网络,是可以运动、变化与时俱进的。因而,同样一个立体生态的文明网络,由于所处时空的不同,其表现形态也会各异。基于人类是有智商的高等的社会化动物,人类理所当然的应有宽广、博大的胸怀。我们要旗帜鲜明的提倡一种超出人类、包括大自然的各种元素、各类动植物和某些微生物在内的“大爱”,因为天地间的万物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在大自然的进化中,既然一个物种被创造出来,那就会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就应当尊重它的存在,并且通过人类的努力,使这种存在的环境与条件,变得更好、更合理,以创出一种真正符合“天地人”一体要求的“和谐世界”,或一种人类崭新的文明。爱人类,爱一切生命,爱大自然,爱我们的太阳系和我们居住的星球,这应当成为当今指导我们行动的口号,这正与我们提倡的“大爱无疆”的理念相一致。
(三)辩证逻辑与生态学联姻
共建生态文明的现代生态学以辩证逻辑原理为指导,以“天地人”合三而一为经纬,构建起神州大地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新理论。长期以来,在我国流行着一种“风水学”,由于它对选定建筑位置周边环境的立体生态的重视,留下了一些至今令人神往的“世外桃园”。当今,我们使用辩证逻辑为工具,去实现全球生态文明的立体架构,并注入现代生态环境与法制的新理念,使生态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至高点,这也就是现代科学的“风水学”。辩证思维或立体思维的逻辑,为此提供了逻辑依据。依据这一逻辑的本性,它必须从空间进行思考,对于每块土地,既要考虑它的立体的或空间的充分利用,又要从此地的自然条件出发,是适合种植粮食,还是宜栽瓜果蔬菜,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同时,更要充分考虑人的工作、休闲、起居的需要。由此出发,凡是要利用一个空间,就要从“天地人”这个有机整体出发,将其建成绿色、环保、景致美观的“仙山琼阁”,让游人所至,无不流连忘返。为此,必须为环保、生态立法。
(四)把握立体生态文明网络建设的两种基本属性生态文明建设的立体网络
有两种鲜明的属性:一种是普适性,即具有普遍使用价值,全人类都可认同、接受、喜欢的共同性要求。所以,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是具有共同语言的,是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认可的,因而可以制定全球性的环境保护公约,以约束那些践踏生态文明立体网络建设的不文明行为;二是不具有普适性而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殊性,即只有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才有的特殊的生态文明建设。例如,许多国家早就除去了不吃野生动物的陋习了,而在我国的一些地方,特别是少数国家干部却以吃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野生动物为荣,甚至视为自己的一种特权或荣誉。为了生态文明网络建设并使其持续发展,我们很有必要制定某些特殊的法规,如饭桌上的法规,对违规者,除处以重罚外,还要判刑,以逐步使爱护生态文明成为这些地区或民族的自觉行动。
(五)人是生态文明立体
网络中的“网结”在一张由人与物构成的立体的、网络的、动态的、生动活泼的壮丽图景中。作为立体网络中的“网结”的人,由于他是智慧的动物,因而对于各种“网线”起着修补、调控、完善的作用。例如,如果人与某个事物的“网线”“即联系是积极的、正能量的,我们就要加强、完善、强化这条网线。如果人与某条“网线”的联系是消极的、负能量的,我们就要削弱甚至斩断这条“网线”。如果某条“网线”同人的联系是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作用,我们就要趋利避害,增强其积极作用,削弱其副作用。至于其它物与物的网络联系,也要看它们的作用是否对人或整个生态有利而进行必要的管控。总之,凡是对人有益的,人类就要对其施以扶持,使其繁茂生长,为人类造福。凡是对人无益、但却对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是有益的,我们就必须让它在整个生态网络中给以合适的位置,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可见,在人类在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建设与发展中,作为这个网络的“网结”,它对网络起着中枢、调控、指挥的作用。人在生物演化链条中的位置,决定了他应对其它物质的存在与发展,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四、生态文明立体网络构建的动力
(一)驱动中华伟大复兴的两个轮子
是建设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推动力第一,所谓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轮子,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这两个重要的核心概念。“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实施与贯彻,必然会使我国的物质财富与精神产品不断涌现,必可满足全体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诉求,因而必定会促进社会和谐。而社会的和谐,意味着各个阶层的人群,都会因为分配、司法、文教、卫生等切身利益上的公平、公正而心情舒畅,全体国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必会像高山瀑布那样一泻千里,因而反过来又会大大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所以,两个轮子,既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立体网的重要方法论。第二,两个轮子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列车。要使时代的列车不断平稳前行,两个轮子就要始终保持平衡,否则,无论哪一个轮子脱轨或倾斜,时代的列车就有颠覆的危险!这就势必造成对立体生态文明网络的破坏。第三,要使承载着时代列车的两个轮子自始至终保持协调与平衡,首先就要处理好人类与大自然的主要矛盾,达成天地人的各自地位与诉求的相互匹配,使它既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各司其职,各就其位;既各自依其自身的轨道向前奔驰,又相互进行照应。唯有如此,人类社会的全面建设和持续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证。
(二)批判性、自省性是辩证逻辑的精髓
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内在动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立体网络,是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新事,教训已有,经验缺失,处于正在反思、探索、亡羊补牢的过程中。因此,需要正确的思想与逻辑工具为指导。这就需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以及反映辩证思维规律的辩证逻辑与立体逻辑为逻辑工具。因为这些科学理论,可以为我们构建生态文明的立体网络提供雄辩的理论支持。教导我们既善于破、又善于立的伟大哲学工具精神与勇气。其一,善于自我反思,是一个人不断超越自己的哲学动力。马克思在1873年1月《〈资本论〉第二版的跋》中写道:“辩证法却引起了资产阶级和他们的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烦恼和恐怖,因为它在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有它的否定的理解,它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它对每一个已经生存的形态,都是在运动的流中,从它的暂时经过的方面去理解;它不会屈服在任何事物面前,就它的本质说,它就是批判的,革命的”。根据这一教导,每一个思维的主体,都应该勇于自觉的反省自己:勇于纠正自己错误的或已过时的、片面的观点,但也有勇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自己深思熟虑的、拥有充分论据和雄辩的,不要因为他人并不赞同或者“权威”反对,就轻易放弃自己的意见。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言,谁也不能说自己是完全正确,但也不能说自己就毫无是处。同样的,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我们要勇敢纠正过去只要GDP,不要环境保护的错误思想。
善于反思、自我完善,才能够超越自己,才可以永不知足,不断去完善自我;善于反思,才会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及博怀,才会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人身上的优点,其中也包括犯过错识、甚至敌人身上的优点,并且善于将他人的优点,转化为自己的优点;才会使自己的做人、涵养,达到人类伦理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在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建设中,如何公正、公平地处置人和物的利益和关系的问题上,要想不出偏差,尤其需要这种勇于反省、自我解剖的精神!其二,团结、合作、和谐、融合,是对立统一规律追求的终极目的。将不同的、对立的事物团结起来、统一起来、融合起来,是构建生态文明立体网络的哲学根据。早在二千多年前,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指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又说::“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中也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统一,是怎样(怎样成为)统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统一的,是相互转化的”。赫拉克利特与列宁的这两段话,告诉我们:斗争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斗争的手段、形式或方法,应当依据矛盾的性质、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斗争的目的不是一味地为了破坏、制造乱象,而是为了统一、团结、融和、和谐与快乐,甚至是为了种群永世的延续。
关键词:藏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建设
多元文化课程是指以文化多样性为前提,整合多元化的文化资源以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旨在消除歧视和偏见,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课程形态。幼儿园的课程,历经多年改革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多元文化课程主张将民族文化纳入课程体系,着眼于个体的自我实现。藏族地区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建设正是在这种现状下摸索前行,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元文化特色。
一、多元文化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多元文化课程具有文化的多元平等性、文化的会通整合性和文化的互动创生性三个显著特点。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在促进少数民族个体适应社会,在未来社会中寻求发展和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本民族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因此,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课程内容不仅要反映主流文化内容,也要注意继承吸收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多元文化在几大领域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藏族文化异彩纷呈,藏文、藏医、藏药、藏画、藏戏、藏族歌舞、藏族文学等都具有独特的风格。藏族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这些都可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借鉴和广泛应用。
(1)健康领域。藏族民间游戏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活动,它内容广泛、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适用年龄跨度大,有很强的娱乐性和竞争性。如“大象拔河”“背沙袋”“骑马拣哈达”等。这些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爱憎分明的情感,团结互助的精神,发展奔跑能力,协调性和灵敏素质。
(2)语言领域。藏族有许多优秀的民间故事和诙谐风趣的谚语,这些喜闻乐见的故事和富有哲理的谚语,是语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素材。如《桑嘎学艺》《三兄弟的故事》《爱笑的石头》等故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喜闻乐见的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传授知识。教育人们心存善念,乐于助人,培养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谚语故事《智兔降服恶狼》,教育幼儿学习兔子不畏邪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饿狼的动人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有趣,语言符合幼儿年龄,浅显易懂。适合木偶表演和角色表演,可以结合故事开展讲、说、表演、创编等活动,很有趣味性。谚语“父心在子,子心在石”讴歌了父母的爱子之情,鞭挞了有些为人子女不孝顺老人的丑恶嘴脸,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艺术领域。藏族人民酷爱歌舞,每当劳动之余,不论男女老少,聚集于宽阔的草地或家院里,歌声嘹亮,舞姿翩翩,抒发他们对劳动、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歌舞已成为藏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娱性艺术形式。幼儿舞蹈《小格桑》、歌曲《家乡》等在幼儿园广为运用。此外,美术活动中也借鉴了藏民族文化素材,如藏戏面具。幼儿艺术活动《多姿多彩的藏戏面具》就是在此基础上挖掘、运用的,让小朋友利用平时收集的废旧物品毛线、彩珠、卡纸、布片等制作出精美的藏戏面具。牛皮画也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用水彩在经过处理的牛皮上作画,色彩艳丽,保存时间长。通过欣赏“藏戏”,制作“藏戏面具”,绘制“牛皮画”,让幼儿体会藏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从而诱发幼儿发现美、创造美进而表现美的积极性。
(4)其他领域。藏族建筑别具特色,藏族农区城镇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顶多窗,造型及色泽质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帐篷是牧民的住所,一般分为布料和牛毛帐篷两种,有方形和椭圆形,迁移方便,结实耐用。素有“东方瑞士”之称的郎木寺,传统民居多姿多彩,不仅有可随迁居的帐篷,也有固定土木结构民房,还有以石为材的碉房,更有独具一格的榻板房。科学活动“搭房子”就是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活动,在折纸、泥工、手工制作、角色游戏、社会活动中都可以运用和借鉴。藏民族膳食更具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他们的食品包括糌粑、酥油、酥油茶、牛肉、奶渣、青稞酒、豌豆、蚕豆、圆根、蕨麻(人参果)等。特别是糌粑、酥油茶、青稞酒更具有民族饮食文化特点。教幼儿自己做蕨麻米饭并品尝,让他们从中体验学习和劳动的快乐。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程的文化属性要求幼儿园课程建设也要体现“文化自觉”的精神,幼儿园课程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多元文化进行整合,同时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应注意以下问题。
(1)目标取向偏狭。幼儿园课程目标取向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三个维度进行确立和整合,而当前的民族地区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目标多数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层面。这样的目标定位窄化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致使多元文化教育价值无法真正体现。
(2)理论研究滞后。课程政策是由政府部门颁布并负责实施的,课程政策规定着课程的性质,关系到课程的决策,对整个课程改革有着重大影响。然而,我国关于课程政策研究,尤其是民族文化课程政策研究则相对滞后,不能及时地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支持,致使民族文化课程的建设得不到全面的政策支持。
(3)推广运用欠缺。由于藏族文化有一定的地域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只有熟悉了解藏民族,才能真正理解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些优秀的多元文化课程较难在其他地区推广和开展,致使藏民族多元文化课程难以在其他地区广泛推广运用。
多元文化课程建设正在藏族地区蔚然成风,逐步向发达地区渗透。二十一世纪,随着藏区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现代藏族文化必将更加繁荣、辉煌。
参考文献:
[1]徐秋霞.浅谈幼儿园的多元文化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1).
[2]张增田,靳玉乐.多元文化课程的内涵与特点[J].当代教育科学, 2006(17).
[3]黄怡冰.少数民族地区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需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 狸 传说 妖怪文化
一、狸的由来
1.日本汉字“狸”的由来
最初“狸”这个汉字是描述野猫等中型哺乳动物的。据说在日本,在极其有限的区域才有野猫类动物的存在,进入中世以后,日本人就把“狸”这个汉字读作“たぬき”(实际上就是指貉或浣熊之类的动物)。在《本草和名》中描述为“家猫或猫”,这是从中国学来的标记方式,这种混乱的记述方式还没有结束,在《和汉三才图会》当中,又把“狸”这种动物描述为“野猫”。
2.日本字典中对“狸”的描述
(1)①犬科,哺乳类。体长50~60厘米,尾长15厘米。常在山地或草原以洞为穴,群居。毛色一般为茶褐色,四肢为黑色。毛皮一般为防寒之用或用作风箱。毛可做毛笔。杂食性动物。容易和獾混淆,两者被称为貉或。传说它们会变化欺骗人类,而且有敲打自己肚皮的习惯。
②长着一副滑稽的脸,实际却非常狡猾,也暗喻表面憨厚实际狡猾的人。
③“狸假寐(装睡)”的简略说法。[1]
(2)藏身于山野之中,属“犬类”动物。白昼藏在巢穴之中,夜晚出来觅食。主要以野鼠、鱼类、昆虫、植物果实为食。古人相信狸会骗人,敲打腹鼓。[2]
(3)①狸。②猫。野猫。[3]
二、日本词汇和谚语中出现的“狸”
1.日语里有很多和狸有关的词汇及俗语。
(1)狸:放入炒蛋和葱的面条。
(2)狸父(狸):狡猾的老头子。
(3)狸:滑稽的表情。
(4)狸汁:①在狸肉中放入萝卜、牛蒡等加入调味料煮出的汤水。②把魔芋和蔬菜,以及芝麻油一起炒,再放入调料煮出的汤汁。在佛教中,代替①做出的精致料理。
(5)狸麦:在关东地区,放入炒蛋和葱制成的荞麦面。在关西地区,放入油炸豆腐的荞麦面。
(6)狸つき:狸迷惑人类的一种民俗信仰。在中国地区和四国地区比较多。
(7)狸婆:狡猾的老太婆。
(8)狸ばやし:夜里,不知从何处传来的祭祀音乐。通常被认为是狸敲打腹部发出的像打鼓一样的声音。在江户时期,成为都市七大不可思议事件之一。
(9)狸笛:在风琴上设施的狸形按钮,按下去就会发出声响的一种玩具。[4]
在日语里有关狸的谚语及俗语当中,我们不难发现,狸是很擅长变化和狡猾的动物,日本人也经常用它来比喻一些狡猾的人。从很久以前,狸和狐都被认为是擅长变化、还很会骗人的动物,而且有“狐有七种变化,狸有八种变化”的俗谚,狸的变化方式属日本独有,甚至比狐更胜一筹。传说狸很擅长变成物体或模仿声音,所以很容易骗到人类。它们也是很胆小的动物,经常会被吓到和失去知觉,而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变成和尚。[5]
在民间故事“かちかち山”中,狸虽扮演反面角色,但也有迷糊、讨人喜欢的一面。日本人对狸这个妖怪实在是喜爱,没有恶意,他们只是想用狸提醒那些追求夸张事情的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骗子一般都会有华丽的外表而阴险的内心。
在现代日本,没有人真正相信“狸或狐能变化成人”。但是在几十年前,就有为数不少的人相信这一点。比如说,有很多人就相信狸会敲腹鼓是真的。在很早以前的日本就有这样一种说法:狸敲打自己的肚子,使之发出声响。这是狸的拿手绝活,日语里称作“タヌキの腹鼓”。这种现象被列为都市七大不可思议现象之一。传说古时候,京都擅长弹琴的隐者,经常在月夜和狸的腹鼓合奏,乐音相当美妙。也有人说狸打腹鼓是一种雌雄交尾前的习惯动作,算是求偶的行为之一。这种事情,现代人也只是当做故事来听,但在文明开化的明治时代,曾在日本的报纸上登载着这样一则新闻。“有狸曾在人的床底下敲腹鼓”;在明治十七年(1884年)的“邮政报”上,也登载着一则新闻:在某一个人家饲养的狸,敲过腹鼓。
2.文学作品
在日本的文学作品当中,也有大量关于狸的作品。比如18世叶大阪鹤山勾当作曲的滑稽歌谣“たぬき”;杵屋三郎的长歌作品“たぬき”;以文福茶釜为主题的长歌“たぬき”;俗谣“たんたんたぬきの”。在童谣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证城寺的狸子”,现已被收录到《日本民间故事》当中。类似的童谣还有如“たぬきのレストラン”、“げんこつやまのたぬきさん”、“もしもタヌキが世界にいたら”。“をたたくと秋を惜しみけり”(与谢芜村),是对狸的生态的一种描写。
《狸御殿》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传说在古代日本的安土桃山时代,有一座鬼怪聚集的神秘之山,被放逐的流浪王子雨千代邂逅了狸公主,两人坠入爱河。可是狸公主被咒语缠身,若要摆脱诅咒,就必须找到前世挚爱的王子,再度相识、相恋,并且再度与其分手,经历刻骨铭心的生死之恋。
《阿波狸之战》是日本有名的关于狸的传说。相传在江户时代,也就是现在的小松岛市的金长狸和德岛市津田町的六右卫门狸之间发生的故事。两只狸为争夺两市之间“浦川”而展开的战斗,据说战斗波及了1000多只狸。
不管谚语还是文学作品,我们都可以看出,它们的出现多多少少影响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也对研究日本民俗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日本著名狸形象
在日本,关于妖怪的传说已经深入人心,日本民间传说里的“狸”,出自鸟山石燕的《百图百鬼夜行阴之卷》。书中描述,狸,是貌似浣熊的一种犬科动物。在2010年第79次“人类和动物关系学会”当中,东京大学农学部的中村祯里教授发表了一次名为“狸的日本史”的演讲,其中有句话这样说:“古代的人们见到的狸和现代人看到的狸,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狸的形象在日本人心目中一直都是存在的。日本的狸形象纷繁复杂,很难详尽,本文将介绍几种在日本最有名的狸形象。
芝右卫门狸,与佐渡岛的团三郎狸,以及赞歧国屋岛的秃狸,并称为日本三大著名狸子。[6]
豆狸豆狸很聪明,这是和普通的狸不同的地方。据说它会把自己的阴囊吹到很大,会达到八个榻榻米那么宽。它们有不少骗人的把戏,如把阴囊放大趴在地板上,或者把阴囊放大罩在身上,搞出非常奇怪的样子。豆狸在日本东部很少,西部很多。在下着小雨的夜晚,它把阴囊披在身上,去买酒和食物。据说有时豆狸会很骄傲地把阴囊放大成八个榻榻米那么大,变成房间。但如果有烟头落在身上,它们就会慌张地逃跑。
坊主狸在日本德岛县有座“坊主桥(坊主即和尚的意思)”,桥边有沼泽。人们在夜间通过时,不知不觉间就会被剃成秃头。这就是狸的把戏,附近的人就会把这种狸叫做“坊主狸”。把那座桥命名为“坊主桥”。据说在这个地方,狸很活跃,经常搞恶作剧,因此人们就会给它们取相应的名字。又如“上吊狸”,这是一种巧妙的说法,实际上应该叫做“吊首狸”,因为它们会很巧妙地引诱人们上吊。
小豆洗い小豆洗,是一种在河边弄出洗豆子声音的妖怪。它们出现的场所很固定,大致是在山川附近或桥下,有时还会唱歌。有趣的是,一旦有人发现,它们就一定会跳入水中,据说在日本各地都有出现。在山梨县出现的也是在桥下,通过这座桥时会听到洗豆子的声音。甲府的人认为是貉,即使离开一公里左右,洗豆子的声音也仍然会在耳边回荡。[7]
四、日本民俗中的“狸”文化
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从很久以前,狸也一直给人们很容易亲近的印象,和住在山里的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在四国地区,狸的传说相当盛行。传说人如果被它附体就会不停地想喝酒,所以许多餐馆尤其是以出售酒水为主的小酒馆,都把它摆在大门口,希望凭借它的神力招揽酒客。狸的造型很有特色,体型肥胖,头略上扬,除肚皮雪白外全身深褐,背后还背着一顶大斗笠,一副要去饮遍天下美酒的豪气旅者的形象,而且也真有几分酣醉之相。[8]
对应于原始农耕神的荷时代,在极少出现狐的四国地区,作为第二、第三产业守护神被人们熟知的狸,就逐渐被人们供奉,并且也建造了不少庙宇。随着这些庙宇的建立,狸信仰也逐渐代替狐信仰广泛流行起来。在佐渡地区,也和四国一样,从群山到海岸线都有着这种庙宇的存在。
民间故事“狸子出嫁”在新泻县市南区臼井地区已经演变成一种民俗活动,在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当地的臼井中学有大约30个学生参加,学生们带着惠比寿或大黑的面具,化着像狸的一样的妆容出场了。
在德岛县内,围绕狸的传说也很多。最著名的“阿波狸之战”在本文第二部分提到过。在德岛县有很多的祭拜狸的寺庙,据说数量达到40座以上。在明治时代,有关狸的题材的讲座非常流行,不过都是口头上的盛传,缺乏有力的书面资料。但究其原因,为何德岛会出现如此多的庙宇,据说有很多有趣的传言,比如“德岛的人很容易被狸骗”、“德岛的人忠于信仰”之类的传言。
从很早以前,在小松岛市,那些寺庙就作为旅游资源而繁盛起来。在该市的中心公园里,就矗立着一尊日本最大的狸塑像。关于在市区内残留的很多狸的传说和寺庙,日本学者饭原先生就曾说道:“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被保护。”
日本人赋予狸俳趣、禅趣和独特的飘逸洒脱感。著名的日本信乐陶瓷经常会选用狸作为烧陶的对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2007年3月到6月间,在日本滋贺县立陶艺馆举办的狸文化陶艺展。在陶艺馆的外面有条横幅这样写道:“ようこそたぬき御殿へ~おもしろき日本の狸表”,充分展现了当地人对狸的重视及对狸的神秘而产生的无穷好奇心。这次展览以“日本人和狸”为主题,通过陶器、绘画、文学等众多作品,展示了从古至今日本人表现狸形象的历程。出了展馆,在对面小路上,大家会发现各种各样狸的塑像。它们有的摆出敲鼓的姿势,有的是喝酒的姿态,还有这边挥舞着大旗的狸子们,是信乐狸中最著名的形象。
五、结语
一向以认真刻板著称的日本人,已经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现在,“妖怪学”已经作为日本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正式确立,并在众多高校展开授课。本文从狸的角度,对日本人对于妖怪的态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可见,狸在日本人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是狡猾但不失调皮可爱的,是从心底里喜欢的。从古代关于狸的传说,到谚语、文学作品当中出现的狸的形象,再到现代日本人生活当中(如狸文化展)对狸的重视,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敬畏,至少我们能了解狸文化在日本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日本民俗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新村出.辞苑第四版[M].岩波店,1991:1605.
[2]吉,野本菊雄.最新小学国辞典[M].角川店.昭和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3]小川,西田太一郎,赤忠.角川新字源[M].角川店,P643.
[4]新村出.辞苑[M].岩波店第四版,1991:1605.
[5]武.物民俗[M].法政大学出版局,2005.
[6]ひょうご行[J].妖怪・自然の世界兵立史博物,200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