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范文

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

第1篇: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范文

摘 要 目的:了解城市小学

>> 浅谈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督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 中小学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食品安全监督中所见问题的探讨 浅析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食堂食品安全及管理问题 我国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的卫士 媒体对食品安全的监督 略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浅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试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聊城市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城市超市的食品安全之道 落实食品安全决策 重点查处涉及食品安全的行业 中小学食堂及周边商店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媒体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监督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食[2012]5号[N/OL]. (2012-01-06)[2012-03-20] .

3 张静,陈伟, 李溪源.沈阳市和平区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1, 28(1) : 112

4 韩明. 九台市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0, 9 (Supp): 13 - 14.

5 阮文俊,李磊,刘远.镇江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调查[J].江苏卫生保健, 2012,14 (5): 21-22.

6 杨定登,蒋亚平,杨雄.吴江市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现状[J].职业与健康,2012, 28 (9): 1096-1098.

7 马军.开封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21-122.

8 冯卿林,齐美芹,乔敬芳,等. 秦皇岛市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卫生许可审查评分实施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12 ,34 (2):270-271.

第2篇: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极速发展,食品确实越来越多样化、充足化、新鲜化、美观化。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却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同时,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心理也是越发的加大。

记得上大学时有一位教授说过这样一个真实事例:他的两个法学博士同学移民去了加拿大,一个在超市从事搬运工工作,另外一个在幼儿园当老师。同学们非常不解,便问:为什么不在中国要移民加拿大呢?教授回答:他那同学说得是因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想想看,中国的食品有几样是安全的?看看我们现在吃的猪肉,食品添加剂太多,三个来月就能长到两百多斤,吃排骨现在连骨头都不用吐了。前不久媒体不还说咱们国家60%的猪肉都添加了瘦肉精吗?……

是啊,吃肉都不用吐骨头了,原本一两年生长期的猪现在也就两三个月就能长到两百多斤,这又是何其的夸张。笔者也是一个地地道道从农村出来的,记得当年家里养猪时能养到两百斤至少也得养上一年半之久,而如今,笔者虽然生活在大都市,吃的东西却远不如八九十年代。这不是人们生活水平的倒退又是什么呢?

记得上小学时,课文里面就有一则“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然而孩子们是代代学,而一旦长大后却为了各自的私利,重复着“拔苗助长”,而且越发的不可收拾,在坑害别人的同时,却也在坑害着自己及家人。因为食品安全不仅关乎着个类食品、个类人群,而是关乎着各类食品及全民安全,这是关乎全体国人生命及健康的大事。

劣质奶粉、“苏丹红”辣酱、毛发酱油、石蜡火锅底料、毒大米、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最近,因“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又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头浪尖。食品安全问题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恶劣影响之重,已到了令人谈“食”色变的地步。据商务部《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目前上市食品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但上市食品超标问题依然存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缺失、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完善、食品流通检测及环保体系仍不健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据调查,全国5万多家食品零售企业中建立检测中心的不足1%;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此外,检测体系不健全,还表现为各部门的检测工作缺少协调,检测力量缺乏整合,检测资源不能共享,快速检测的技术手段落后。这无不与政府质监部门存在直接的联系。

第3篇: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范文

【摘要】目的 探讨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预防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法,对就餐者和食物中毒发生地点进行调查,对剩余食物、患者的排泄物、可疑中毒食品进行现场采样做定性和定量实验。结果 此次调查共调查了5人,其中4人发病,确认为亚硝酸盐中毒。结论 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食品行业人员的培训,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加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管理和使用,日常饮食中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方法。

【关键词】亚硝酸盐 食物中毒 调查报告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auses of food poisoning,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uch food poisoning. Methods. Of eating and carrying out a survey of food poisoning. The remaining food, excreta of patients, suspicious conduct on-site sampling of food poisoning fo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xperiments。 Results. The survey investigated a total of 5 people, 4 of them the disease, Recognized as nitrite poisoning. Conclusion., Recommendations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strengthen the food industry staff training, Increase food security and propaganda,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and usage of food additives,Diet nitrite poisoning prevention method。

Keywords Nitrite Food Poisoning Report

1 事发经过

2010年6月26 日9:40,北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北票市第二人民医院报告,和平市场一家馒头店4名服务员早餐后先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口唇、颜面青紫等症状,怀疑为食物中毒,正在医院抢救。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可疑中毒食品:6月26 日早晨,南山街和平市场馒头店杨某等4人早餐食用自制的韭菜馅蒸饺,进餐后 一个半小时左右,杨某等4人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口唇青紫等症状,吃的少者症状轻,店主刘某未吃早饭,无上述症状。

1.2 临床表现与治疗情况:潜伏期1.5-2.0小时,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头晕、恶心、呕吐、及颜面、口唇青紫,重者出现了呼吸困难,均未出现发热症状。市二院给予了吸氧、洗胃、催吐、导泻、特效解毒剂美兰、大剂量VC和对症治疗,四天后全部痊愈出院,无后遗症。

2 现场卫生学调查

和平市场馒头店,上岗人员健康证齐全,店内卫生状况良好。

中毒原因:服务员做早餐时没有食盐了,发现一闲屋塑料桶内有类似食盐的白色晶体,以为是盐,便拿过来当盐使用。

3 实验室检验

3.1 采集剩余蒸饺1份;类似食盐白色晶体1份;病人洗胃液4份。

3.2 按照GB/T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方法》[1]。

3.3按照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3.4 按照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3.5 检测结果 :塑料桶内白色晶体为亚硝酸盐,蒸饺内亚硝酸盐含量为10050mg/kg(超过国家标准502倍[4] [5]),病人洗胃液中亚硝酸盐定性实验均为阳性。

4、结论

由于病人有共同就餐史,吃者发病,未吃者不发病;临床症状相似: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口唇颜面青紫;实验室诊断亚硝酸盐阳性;使用特效解毒药后症状缓解;停止食用该食品,发病立即停止的特征,所以此次为一起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化学性食物中毒[2]。

5、预防措施

本起食物中毒,主要原因为服务员知识浅薄,食品安全意识差,对亚硝酸盐与食盐缺乏鉴别能力,同时对亚硝酸盐管理不当。预防亚硝酸盐中毒方法:妥善保管亚硝酸盐、尤其是装有亚硝酸盐的容器要有醒目标志;禁止食用变质及存放过久的熟菜;腌菜至少在20天以上再吃;不喝“苦井”水,不用“苦井”水煮饭;禁止超剂量超范围使用亚硝酸盐加工食品;加强对食品行业人员的培训,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以防造成食物中毒。

参考文献:

1. GB/T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GB/14938-1994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与技术处理总则》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吴坤《营养与学食品卫生学》第五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4篇: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流通,目前业界尚无统一的定义,普遍地理解为,食品流通是对食品、相关服务及相关信息从田间到餐桌的有效率、有效益地流动。食品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属于商品流通的组成部分。食品流通领域具体包、括食品的采购、储存、运输、销售(批发和零售)等环节。食品流通领域是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关键场所,也是生产和流通环节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集中爆发场所。消费者往往是食用购买食品后发生隐形或显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而相较于食品生产领域,食品流通领域具有相对的集中性和公开性,更易于发现与查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流通领域不失为食品安全管控的一道关键防线,可以反作用于生产环节加强食品安全。

一、我国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

近年,流通领域的普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违法使用非食品添加物三聚氰胺(乳制品、鸡蛋等)、氯霉素(水产品)、甲醛(螃蟹、银鱼)、注胶(虾)、瘦肉精和抗生素(肉产品)、孔雀石绿(多宝鱼)、硝基呋喃代谢物(大闸蟹)、苏丹红(鸭蛋)、色素和亚硝酸盐(熟食品)、吊白块(面食和豆制品)、甲醛、福尔马林(蔬菜)、硫磺(姜)以及农残超标、假冒伪劣(用鼠肉、鸭肉、狐狸肉等充当牛羊肉)等。客观而言,流通领域作为食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重要环节,其食品安全问题涵盖了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所有食品安全问题,包括生产者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经营者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生产者和经营者共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从食品安全问题的责任方来看,有来自生产者的责任,比如: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不安全因素,有来自存储、运输者的责任,因错误的存储、运输方式导致的食品腐烂、变质等,有来自销售者的责任,比如:食品过期、变质,或者为保鲜、增加色泽而添加甲醛等不安全物质。单就流通领域而言,从流通环节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在采购、运输、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从食品的种类来看,我国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生鲜食品、加工食品两大类。从食品包装类型来看,我国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包装食品(食品包装问题)、散装食品、裸装食品。流通领域往往对食品采取形式监管,比如:生产日期、QS认证、保管等方面有明确规定,但缺乏实质监管,比如:缺乏品质检测等。我国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呈现为:(1)食品安全问题的零散性。经营者众多,食品种类繁杂,不安全因素呈现零散化分布;(2)食品安全问题的多样性。食品种类的繁多及违法手段的千奇百怪导致食品不安全问题呈现多样性特点;(3)食品安全问题来源的复杂性。食品安全问题或来自单一的生产者或经营者,或由多个生产者和(或)多个经营者的共同行为导致;(4)食品安全问题的不可见性。卫生部2003年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指出,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正经历着由“看得见”向“不可见”(需要借助工具检测)的方向发展变化;(5)网络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性。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店、网上超市等食品流通形式日益兴盛,网购食品现象普遍,但是网络法律规范严重滞后,网络食品监管空白,网络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6)食品安全问题的可预防性。流通领域是食品进入消费者之前国家把控食品安全的最后环节,可以通过预防不安全食品流通,从而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境

监管,即监督和管理。广义的监管是社会公共机构或私人以形成和维护市场秩序为目的,基于法律或社会规范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活动。狭义的监管是政府以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内在问题为目的,基于法律法规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活动。一直以来,我国的食品卫生或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定位于狭义层面,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仅为行政机关对生产经营者的监督和管理。我国从食品卫生法实施以来就确立了政府对食品流通领域进行监管的职责和权力。政府自1985年设立卫生部,到1995年颁布食品卫生法,直至2009年颁布并于2015年修改的食品安全法,监管机构对食品均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因此,公众普遍认为食品安全的监管只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责,生产者和经营者只要做到自律,消费者也只能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通过维权的方式对食品安全起到一点微薄的监督作用。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管主体为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监管者为国家监管机关,涉及多个行政部门,包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农业部门等;被监管者为流通领域掌控食品安全的主体——食品经营者、市场经营者,主要包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便利店、展销会、摊贩、小作坊、小食品店等实体,以及伴随网络经济应运而生的网店、网上超市等虚拟经济体。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消费者直接面对的是超市、农贸市场,认定其为当然的销售者,但严格而言,超市、农贸市场、展销会并非商品的实际销售者(自营商品除外)。为了与实际销售者区别开来,本文将超市、农贸市场等提供销售场所的情形界定为“市场经营者”,销售自制商品时仍为销售者。市场经营者对在场食品销售者有监督管理的责任,销售者对生产者的食品负有监督管理的责任。而从行政监管而言,流通领域中,市场经营者和销售者为被监管者。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主要有:(1)监管相对集中;市场经营者的出现,将众多食品集中销售,形成现代的主要销售形式。(2)监管的复杂性。生产和流通领域食品不安全因素的多样性使得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呈现复杂性;(3)监管机构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偶然性。面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问题的零散性和多样性,源于抽检的监管制度本身的特性,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难以摆脱“食品安全问题泛滥—打击—食品安全问题暂时缓解—再度猖狂—再打击”的怪圈。抽检到的概率很低,导致违法成本低,商贩必然会产生侥幸心理。突击的方式、打探消息的方式、真假参杂的方式等,使得监管流于形式。目前我国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薄弱,面临诸多困境:(1)监管机构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人力不足。面对浩如烟海的食品,监管机构要做到逐一监管,其有限的人力、物力可谓“杯水车薪”,无能为力。(2)监管的持续性和全面性不足。商务部《2008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要求是“零”风险而不是“可接受风险”,监管的持续性和全面性需求愈加强烈;(3)监管机构的监管执行力不足。刑法增加食品监管渎职罪来督促食品监管机关加强监管力,然而该罪为结果犯,针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并不能解决人力不足与监管的全面性需求的矛盾。(4)监管的技术性水平不足。随着导致食品不安全成份的非法添加物等朝化工或医药等需要科技辨识的方向发展,对网络食品安全监管还需要网络技术,然而监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能满足需求。(5)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参与性不足。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监管形式单一,缺乏社会力量的参与。(6)对超市、农贸市场、小作坊等的监管责任及其监管不善的法律制裁仍处于法律盲区。目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问题多采取事后追究和制裁,导致实践中监管机构对各被监管主体的监管制裁不力、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不少被监管企业(如沃尔玛超市等)出现屡失诚信,食品不安全问题屡犯不止,屡罚不改的畸形现象。(7)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分级制度,对规模较大企业的监管更加严格。然而,实践中并没有区别。消费者在规模大的企业购买的食品与在小作坊等购买的食品的质量相比,并没有格外的保证。没有起到因监管严格产生的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的引导作用。任何流通组织销售的食品都没有食品安全的保证,消费者对任何的流通组织都是不信任的态度。

三、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进路

面对我国流通领域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困境,需要明确的是,监管的目的是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制裁。政府可以通过法治等综合手段,着力培育绿色食品市场,为百姓努力营造放心安心食品购物场所。1.监管机构监管不能、能力不足、监管的持续性和全面性要求以及对技术性要求高的问题,只能通过流通企业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监管来解决,否则,这永远是一个不可解的难题。2.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超市等不再为固定场所经营,而小作坊等更为隐蔽,网络食品监管难度更大。在规范网络食品安全的同时,应加强对网络食品安全监管。3.调动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参与性,严密布局,形成食品安全防范的社会体系。实践中,商务部《2007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市场经营者逐渐自觉成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4.经营者分为两类:固定性经营和流动性经营。超市、商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展销会为固定性经营,摊贩、小作坊等都属于流动性经营。前者主要为销售者提供集中经营的场所,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经营方式,后者多身兼生产者和销售者于一身。比较而言,加强对前两种形式的经营场所的监管显得更为重要。在全社会树立食品安全的正确观念和形象,引导消费者进入集中经营场所购买安全食品。5.对小作坊的监管,是《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盲区,因其分散性经营的特点使得对小作坊的监管难度很大,但是对我国目前大量存在的小作坊进行监管,又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若对小作坊进行单独的监管,势必导致监管不能以及对小作坊的要求过高。由此,可以改换路径,将小作坊的管理纳入流通领域的整体监管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首先,加大对超市、农贸市场等主导主体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消费者逐渐认可和导向正规市场主体,从而自动远离小作坊;其次,将小作坊监管与超市、农贸市场等主体的监管相结合。由于小作坊与超市、农贸市场存在依赖关系,超市、农贸市场的不少食品安全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小作坊,如: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加强超市、农贸市场对小作坊进货的监管,也就起到了监管小作坊的作用;再次,加强对超市、农贸市场等的主体监管的法律规制,也是间接地利用市场规律,逐渐淘汰不符合食品安全的小作坊。超市、农贸市场等不敢接纳食品安全不达标的小作坊,小作坊只能在其他区域独自经营,成本、客源等因素使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小作坊无法立足而被市场淘汰。最后,加强超市、农贸市场自身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责任和规制,减轻行政监管机构对超市、农贸市场的监管责任和压力,转而有能力应对小作坊、摊贩的监管。6.流通领域仅赋予行政监管机构以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而被监管者(销售者)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缺乏合理分担。执法机关以少量的人力物力面对数量庞大的商品和众多的超市,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使其不可能对全部食品实现有效监管。由此,应分清行政监管机构和超市、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监管责任层层分配,使行政监管机构有能力和精力对食品安全实行有效监管。

参考文献:

[1]李洪生.食品流通安全监督管理与实务.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

第5篇: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范文

麦肯锡公司今年的调查覆盖了农村地区,调查显示,尽管互联网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普及率较低,但这些地区的大部分消费者和城市消费者一样都是活跃的网购用户,而且他们更享受网购。

麦肯锡本次调研访谈了超过6000名中国互联网用户,覆盖了中国一至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共计约6.3亿的用户,对其数字和意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挖掘。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6种数字行为进行分析,一是通讯和移动;二是社交网络,像微信,像新浪微博都有覆盖;三是游戏;四是在线视频;五是叫电子商务,六是O2O。

这份名为《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对选择和变化日益强烈的渴望》强调了以下五个趋势:

第一,社交商务呈现强劲增长趋势。中国是全球最热爱社交的国家之一。我们看到我们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花在社交媒体的时间是78分钟,美国是67分钟。我们依赖亲友推荐的人数占比差不多有50%,美国差不多40%,而且这两个趋势现在来看,是在更迅猛的发展当中。到明年可能要把“之一”去掉,中国是全球最热爱社交的一个国家。

图1:消费者在使用社交网络后花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变化调查

社交媒体我们看到从单纯的沟通功能逐渐演变出CRM和购物的功能。社交网络在中国市场在慢慢不断的快速演变的过程当中。调查显示,社交网络大大促进了消费者使用网络购物,网络购物的时间在大幅增加,观看网络视频,浏览新闻也都是出现大幅度的增加。

另外,2014年,数千商户将中国流行的直销模式移植到移动平台上,通过建立半私密的50-100人组成的微信群,向朋友和朋友的朋友销售从有机蔬菜到最新时装等各类商品。2015年,这一趋势仍将继续,更多商家可以借助中国庞大的社交用户人口打造数码版的直销网络,依赖口碑和推荐,销售更多的商品(如化妆品、医疗保健和保险产品)。

第二,线下实体零售店向“展示厅”的转型。麦肯锡的调查显示,目前有16%的消费电子产品是通过线上售出的,而5年前这个比例只有1%。实体店的展示效应(即购物者在店里浏览商品但通过其他渠道包括线上渠道购买)对30%的消费者而言尤为明显,他们会在店内浏览并同时用手机进行研究,而他们中只有16%最终选择在门店购买此产品。

图2:消费者购物渠道调查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刘家明指出,门店将来不单纯是交易的一个渠道,更多是展示的功能。

第三,消费者对线上线下融合(O2O)已经非常普及并将持续发展。71%的中国数字消费者已经在使用O2O服务,其中97%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在未来6个月内仍会继续使用O2O服务甚至增加使用频次。而在还没使用过O2O服务的消费者中,近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愿意在未来6个月内进行尝试。

图3:2014年中国消费者对O2O的预期调查

2014年,中国消费者对O2O的预期也变得更清晰:针对货物和商品,72%的消费者希望O2O可以提供网购商品线下退货,56%的人希望可以线上下单、线下取货。

第四,尽管互联网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普及率较低,但这些地区的大部分消费者都在使用电子商务,网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8%和60%。农村用户中的“网络达人”更是比一线及二线城市多出25%,渴望第一个尝试新的产品和服务。

图4:农村消费者网购情况调查

图5: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和网购人群分布情况

在具体数字上,第一互联网的普及率在一二线达到76%,到三四线是47%,到农村19%,但是在被渗透的这些人群当中,用过电子商务网购用户,19%普及互联网的人群里面有64%用过网购。

“很有意思的是,虽然在农村互联网覆盖率仅为19%,但是在电子商务的使用上他们跟城市居民一样活跃,”麦肯锡全球董事季翔说,“我们看到,中国一些领先的零售商已开始迅速行动,建立县级运营中心。这些举措不仅方便了商品的下乡,也加快了农产品向城区的输送。”

报告指出商家可以借助这些“网络达人”在物流和分销体系还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占领市场。

农村消费者其实他的互联网渗透率还不是那么高,很多人不一定有智能手机。但是我们看到像浙江桐庐县淘宝村店,在村里面有一间房子,里面有电脑,有宽带,村里组织会使用淘宝的人来为村民统一购买商品,他们“双十一”完成订单1229个,平均单店销售额11000元。

第五,食品网购需求的大幅增长。尽管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线上购买服饰类商品(66%的人在过去3个月内购买过),但他们购买得最频繁的却是常温和生鲜食品(食品购买频次是34次/年,服饰类是22次/年)。40%的中国消费者网购食品,而美国网购食品的消费者只有10%。

第6篇: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范文

(一)调查目标

总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浙师大各代表性学生样本的北门餐饮消费结构现状、需求特点、顾客满意度等,以及走访现有经营商家,了解日常经营问题、顾客消费偏好、竞争状况等,综合分析浙师大北门餐饮业市场的总体格局与需求趋势,为之后经营一家小资再现主题餐厅制定全力开拓市场的营销战略与策略提供信息支持。

分目标:

1.全面搜索北门餐饮业消费需求现状

2.开展全校各代表性的学生消费者对北门餐饮业的满意度的调查

3.适量走访食堂经理和北门现有经营商家了解经营现状和需解决的问题

4.分析北门餐饮市场营销现状及需解决的问题

5.为小资再现主题餐厅开拓北门市场找出如何符合消费者认知利益的结合点,提出初步的营销建议

(二)调查对象及形式

根据对浙师大餐饮经济的总体分析及对北门餐饮业的整体把握,结合小资再现主题餐厅的经营战略和品牌特点,本次调查以在校大学生及经营商家为重点调查对象,以消费者需求现状与趋势为重点调查方向。采取区域分组调查的形式,集中3天左右的时间进行顾客深度调研和市场扫描及分析,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访问调查及市场观察为辅,间或幽灵实验调查,并收集相关经济与市场的第二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对象抽样:

1) 在校大学生消费者 抽取样本150个,抽取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收入、不同口味偏好的代表性样本。

2) 校食堂工作人员 抽取样本20个,其中食堂经历、采购人员、厨师、一般工作人员各分配一定的数量。

3) 北门现有经营商家 抽取样本20个,其中传统中式餐馆、快餐店、奶茶咖啡吧、特色小吃店、火锅店、糕点店等各占一定比例。

调查方式:1)问卷调查 2)访问调查3)市场观察4)电话网络调查5)幽灵实验调查等

调研的主要内容:

1) 在校大学生消费者调查主要内容:现有市场消费品牌及顾客满意度,市场消费数量及层次,消费者对现有品牌的认知与评价,餐饮消费的心理,影响消费者餐饮选择决策的关键因素,餐饮消费的新需求等。

2) 校食堂工作者调查的主要内容:从食堂原料的采购体系,到食品的制作工艺,到食品安全卫生的把关,再到销售的菜色价格,最后到食堂的服务情况,进行大概的了解,并分析其优势、劣势和现面临的问题。

3) 现有经营商家调查的主要内容:经营的餐馆类型、风味,产品的渠道体系,主要经营支撑点,主导产品的促销手段,为顾客服务的原则,经营者现实满意程度,经营者的营销心理,经营者的期望值与要求等。

4) 访谈调查内容:主要了解消费者对小资再现主题餐厅的品牌和产品的理解、评价、建议,以及对他们的偏好进一步掌握。

5) 幽灵实验调查内容:切身的感受2—3家餐馆的产品、口味,就餐环境,服务水平,卫生状况等,然后分析评价,去粗取精。

(三)调查组织实施过程

调查组共有3人,进行为期7天的浙师大北门餐饮业市场调查。

1. 组织实施进程

12月3日,调查前期准备阶段,调查资料和材料的准备

12月4日,调查目的、方向的确定,并展开非正式调查

12月5日,问卷的发放,及北门实地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收集具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笔记、绘图、记日记,使调查成果得以巩固和深化。并就现有资料进行分析,去伪存真,总结出有用信息。

12月6日,分别针对大学生消费者、食堂工作人员、现有经营商家进行访问调查,获得较精确的一线信息。

12月7日,调研组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每位调查员完成一份调查区域的市场调查报告。并讨论研究区域餐饮市场的营销对策。

12月8日,调研组对调查问卷及收集的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与处理,取得不同的参照指标的统计数据。

12月9日,统计信息分析整理,市场研究并撰写完成调查报告。

2. 调查员的区域分配情况

调查员

问卷区域

观察类型

访问区域

实验类型

欧美

行知

传统中餐馆、火锅店

北门现有商家

传统中餐馆、火锅店

俞露燕

经管、外院、法政、数信、人文

特色小吃店、糕点店

校食堂工作人员

特色小吃店、糕点店

徐依清

其他

快餐店、奶茶吧

学生消费者

快餐店、奶茶吧

二、调查的主要统计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的在校大学生消费者调查问卷137份、校食堂工作人员访谈笔录20份、北门现有商家访问笔录20份,通过对上述问卷和访谈笔录的统计处理,辅以调查小组的小结报告,获得浙师大北门餐饮市场调查结果如下:

(一)浙师大北门餐饮业市场总体情况概述

1. 北门餐饮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消费量大。

首先,从实地调查的结果来看,北门外有正规经营店铺及摊位的餐饮店约有101家,其中中式快餐店,传统中餐馆,特色小吃店,西式餐馆,火锅店等等,具体如下表1所示,地理位置分布见附图;其次,北门餐饮也得迅猛发展主要依托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生消费者,据有关资料统计,浙师大在校师生约3万,消费群体庞大,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天都出北门吃饭;最后,从浙师大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来看,浙江省中部地区,消费水平虽不及省内发达的城市相比,但整体水平还是较高的。通过问卷调查,浙江师范大学在校学生月平均消费在900左右,又细分为5个消费段,如下表2所示。

图表1:北门餐饮类型及分布情况

类型

数量

中式快餐店

16

中式传统餐馆

26

特色小吃店

35

西式餐馆

3

火锅店

3

糕点面点店

6

奶茶咖啡吧

10

表2:浙师大在校学生的月平均消费分布情况

消费层次

所占比例

500~800

7.1%

800~1100

42.9%

1100~1600

45.2%

1600~2019

2.4%

2019以上

2.4%

2. 主要消费类型、口味偏好明显,重复消费普遍

大多数学生喜欢中式快餐,快捷方便,口味喜欢多样,但比较大众,喜欢在一定时期内重复选择一家消费,基于习惯因素

3. 消费的时间分散,餐饮服务趋于全天

4. 消费主体一般趋于2—4人,消费能力较高

5. 北门餐饮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各经营商家之间日趋同质化

6. 产品差异化程度低,缺乏营销创新

(二)浙师大北门餐饮消费者满意度及需求现状分析

1. 食品安全卫生是消费者选择就餐地点的首要因素。

2. 消费者的口味习惯和偏好主要倾向于家常菜,大众口味中又偏辣

3. 产品质量及服务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就餐地方的主要因素。

4. 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认知理性,学生消费水平较高,也比较稳定

5. 消费者对就餐的食品卫生安全的满意度低

6. 消费者经常光顾的餐馆比较集中,如快餐店温州饭摊,传统中餐馆有得意楼、三合缘等

7. 大多数消费者对餐馆提供的直接而实惠的促销方式感兴趣

8. 宣传优惠单是消费者了解餐馆信息的主要渠道

9. 大学生消费者一般以小群体消费为主,对新鲜时尚的事物感兴趣

(三)浙师大北门餐饮店经营现状及分析

1. 不断有新的商家参与北门餐饮市场竞争,同时也有商家的退出,形成当前相对平衡而又微妙的关系。

2. 众多餐馆的环境、规模、菜肴种类、价格及服务差异不大,趋于同质化

3. 在目前国内物价水平上涨的情况下,各餐馆包括校内食堂,部分菜品价格有所上浮,涨价的菜式一般以肉类为主,平均涨幅约20%~25%,成本有所增加

第7篇: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范文

这次全县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是经县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形势,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不断开创食品安全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县食品安全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形势,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以来,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认真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得到进一步强化,整顿和规范食品产业经济秩序取得了新的成效,较好地完成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县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取得成绩主要有: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制。县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作为县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自成立以来,致力于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指导工作。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并先后与各成员单位及镇区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责任,并制定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全县食品安全责任网络,为全县食品安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显著。一年来,多次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了海鲜干货市场、肉类食品、“含苏丹红号”、“乳制品”等专项检查,出动执法车辆辆次,执法人员人次,查获伪劣食品公斤,货值万余元。全面开展了节日市场食品安全集中检查整治活动,有效遏制了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规范了我县食品市场的经营秩序,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食品安全宣传工作成效显著,食品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县现有的食品加工、销售企业、餐饮单位、种养殖、市场、商店的生产经营状况,逐步建立起相对完整、准确的质量档案,形成了详实的调查报告,取得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认可。一年来,全县出动宣传车辆次,散发宣传材料余份,制作宣传条幅条、接待咨询群众余人次,通过立体式、多层面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四是深入开展调研,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通过对田桥镇种养殖户、餐饮服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实现了以点带面,强化了对全县各类食品行业的调查摸底,获得了客观详实的资料,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镇区、各成员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工作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食品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食品市场依法监管的力度还不够,综合执法监管还没有形成整体合力,食品检测体系不够健全;二是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安全意识薄弱,对社会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道义感,有的甚至违法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害广大消费者;三是种植养殖、餐饮消费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农药残留超标以及滥用饲料添加剂、抗生素和激素等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城区及部分乡村饭店、个别学校食堂还存在着一些食品安全隐患五是食品安全事故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且直接影响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各镇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根治“问题食品”,必须长期抓、反复抓,既要重拳出击,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更要防范在前,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使“问题食品”在巨野无藏身之地。

二、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年食品安全工作

今年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工作方针,紧紧围绕解决最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领域、群众最不放心的食品和管理最薄弱的部位,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一)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要求,强化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不断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名牌产品、名优企业和产品带动战略,努力推动食品质量的提高。继续强化日常监管,规范行政审批,严格市场准入。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监管。

(二)搞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市政府年初确定的专项整治,食品安全被列入一项重要整治内容。我们要严格按照市里要求,继续抓好肉类、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整治,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坚决把节日市场、集贸市场、城郊结合部、医院周边、学校周边及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食品摊点作为专项整治的重中之重。狠抓薄弱环节,加大对食品专业镇、专业村、专业一条街和餐饮、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对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重大案件久拖不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采取切实措施,限期整改。

(三)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做好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对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特别是我县,农村人口多,更要积极探索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模式,不仅为保障我县群众饮食安全,也要为全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找出新路子,带个好头。进一步理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积极探索有效的食品监管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监管空白问题。要立足于长效监管,坚持疏堵并举、纠建并举和监督举报电话进农村,逐步解决农村食品质低、价高、不方便的问题。

(四)加快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应急体制,形成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机构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协作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食品安全应急管理责任。进一步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各部门间资源的整合共享和综合利用,保证应急费用的足额、及时到位和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和救援机制,努力完善我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尽快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进一步健全应急预案,并通过加强演练不断完善,确保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五)扩大信用体系建设试点面。继续抓好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我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信用征集制度、评价制度和信用信息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互动。今年,将选择一个镇开展奶制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通过研究解决试点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下步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六)严格执法,搞好服务。各职能部门要把加强队伍建设贯穿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始终,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抓监管,搞服务,促发展。大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真心实意地为地方经济发展,为促进全县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搞好服务。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一)领导要到位。确保食品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今天,县政府要与各镇区、各有关部门签订责任书,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督查,分管领导要靠上抓,搞好协调,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事故处理的组织领导、应急救援等工作,特别要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避免群体性食品伤害事件,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饮食安全。

(二)责任要落实。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已经明确,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好各自职责,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注意加强部门配合,解决职能交叉问题。食品监管质控点多,监管交叉点也多,重复检查、重复抽验等问题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互相拆台,出现监管的空档。要注意抓薄弱环节。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把工作做在前头。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县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监管工作的“抓手”,要积极发挥好参谋作用,搞好协调服务,切实发挥好对食品执法监督的再监督作用,努力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监管协调机制。

第8篇: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范文

据了解,此次共含有390公斤硝酸盐超标的乳铁蛋白粉被运往中国,但未进入流通、消费环节。西部乳业表示,事故原因系工厂未能彻底清除清洁剂残留,已封存所有乳铁蛋白粉并重新检测。21世纪网19日寻求西部乳业告知涉事产品的中国进口商,但被其以“非食品安全事件”为由拒绝。事实上,这已不是西部乳业输华产品第一次出事。2006年,西部乳业旗下的Westpro全脂奶粉就被广东省检验检疫局检出阪崎肠杆菌而被判定不合格,随后被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处理。

洋奶粉也不再安全,中国年轻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安全的防线逐渐瓦解,随之带给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消费者也是异常的愤怒,各大网站和论坛的帖子充满了谩骂和责怪。甚至引起了国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深入讨论,他们可能看到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不安和愤怒,更看到了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不确定性。国外舆论指出,今次事件暴露出中国奶源严重依赖国外的问题,同时也给了中国奶粉企业一个巨大商机,借此来提升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

国外媒体高度关注:商机来了吗?

BBC中文网文章指出,那些花了大量金钱购买外国婴儿奶粉以图减少宝宝健康风险的家长感到十分愤怒和失望。

香港《大公报》6日刊文指,毒奶事件已打击各国对新西兰乳制品的信心,目前除了中国暂停进口所有新西兰以及澳洲奶粉外,就连未接受本次受污染产品的俄罗斯,也下令暂停入口恒天然产品,并正采取措施将该品牌相关产品下架。而新加坡、越南及马来西亚也采取预防性措施,召回部分恒天然集团的婴儿奶粉。

该报援引新西兰梅西大学的传讯专家盖洛韦观点说,这次危机不但紧咬住乳业巨头恒天然,还牵连整个新西兰。新西兰一直致力于兜售“干净、绿色”产品形象。这个形象在亚洲显得特别有价值,但在恒天然部分产品被发现含有致命的肉毒杆菌之后,新西兰要在中国等市场恢复信心就殊不容易了。

香港《星岛日报》指出,有媒体再次列出外国食品安全事件为例,呼吁国人不要迷信洋奶粉。这种“天下乌鸦一样黑”的论调,不足以提高消费者对内地奶粉的信心。内地希望提振国产奶粉地位,要达致这个目标,最重要仍然是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

文章指出,中国现时痛下决心提升奶粉质量,关键在于大大提高不良手法要付出的风险代价,强化自身竞争力,否则就算某一品牌出事,国人仍会倾向光顾众多其他品牌的洋奶粉。

《澳门日报》文章指出,今次事件也暴露出中国奶源严重依赖国外的问题,以致一个企业出现问题,竟引发乳制品行业震动。报纸指出,洋奶粉跌下“神坛”,给了中国奶粉企业一个巨大商机,只要通过严格的生产管理、透明化生产运作,积极发展自主奶源,监管部门严格履行职责,中国奶粉定能重振雄风。

美国《星岛日报》5日社论指出,华人在欧洲以至美澳等海外国家地区抢购婴儿奶粉的身影迄今未见消失,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婴儿配方奶粉市场之一,而且需求连年增长。由于对入口奶粉需求甚殷,以致入口奶粉在中国份额日大。文章说,然而,中国奶品市场今后的发展却未必就如想象般简单。无疑,经过三聚氰胺一役,中国有关部门正日益强化对奶制品的监管,而中国乳业自2011年以来亦进行大洗牌,经历一定的调整,国产奶粉的生产似乎已逐渐恢复正常的运作,但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仍缺乏信心,而要重拾其信心相信亦难以一朝一夕做到。

误报的借口:消费者会怎么看?

据新西兰当地媒体报道,周四晚上,AgResearch发表声明,对误报风波中的角色进行澄清。声明认为,此前公众获得的信息有误导之处。“在对恒天然提供的菌株检测过程中,AgResearch并未确认其中含有肉毒杆菌。”声明称,AgResearch只是表明有可能检测出肉毒杆菌,建议进一步深入检测。

恒天然事件调查报告出炉,承认塑料部件使奶粉受污含菌,认为“毒奶粉”风波纯属虚惊一场。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确认恒天然乳清蛋白粉中不含肉毒杆菌后,最初为恒天然检测的国有机构AgResearch被推到了尴尬的位置。

MPI公布检测报告表示,经过195次国内外严格检测,确认恒天然乳清蛋白粉中含有的是梭状芽孢杆菌,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不过,这次误报已经引发一系列召回行动,并影响到新西兰乳制品在海外的声誉,损失以百万计。

在政府澄清污染问题后,恒天然首席执行官Theo Spierings表示,是根据AgResearch的检测结果,决定发出警报并进行回收的。澄清自己“误报”之余,AgResearch也强调在检测梭状芽孢杆菌家族上的专业水平,以及设备足以满足厌氧菌的检测和处理。此前,AgResearch已经对检测工作进行自查,并对专家的工作保持信心。

据悉,新西兰政府的部长级调查目前仍在进行,预计下月会公布调查结果。与此同时,初级产业部的调查也没有结束。

洋奶粉中招,意味着什么?

洋奶粉接连出质量事故,而且都是比较严重的涉及巨大健康隐患的质量事件,对中国的广大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中国乳业是战略机遇还是雪上加霜?国外媒体常常比较直接的下结论,认为洋奶粉不行,国产奶粉就会迎来春天,但事实回事这样吗?中国乳业真的会迎来一个被消费者逐渐宽容和逐渐青睐的好日子吗?

第9篇: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范文

1.1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旗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应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加强合作、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系统联动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体系。

1.3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

1.4现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在我旗的进一步贯彻实施,我旗各类食品抽检合格率逐年上升,近年来无食品中毒事件发生。但是,近年来,全国和我盟也曾经发生多次较大的食物中毒和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各类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在我旗也时有出现,全旗食品卫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旗范围内可以预见的各类重大、特别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各类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专项预案是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

2.组织体系

2.1组织机构与职责

2.1.1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需要设立指挥部,总指挥由旗政府分管副旗长担任,副总指挥由旗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卫生局局长、经贸局局长担任,成员由旗卫生局、经贸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工商局、质监局、农业局、财政局、公安局、民政局、交通局分管领导组成。

负责研究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和保障体系;启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命令;全面协调和指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和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2.1.2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旗卫生局,是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全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建立和管理全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专家库;组织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评估、提出应急处理建议和应急处理措施;传达指挥部的各项命令,协助指挥部组织应急处理预案的实施;协调解决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具体问题;检查督促各部门、各镇、苏木(街道)迅速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态的蔓延扩大;及时汇总、报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起因、经过,明确责任并提出处理意见。

2.2组织体系框架

指挥部下设事件处理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警戒保卫组等应急处理部门。

2.2.1事故处理组设在旗卫生局,由卫生局局长任组长,卫生局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卫生监督所职能科室、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人员组成。其职责为:调查事件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为医疗救护提供依据;查明中毒食品的来源、去向,并作出处理。

2.2.2医疗救护组设在卫生局,由卫生局分管医疗的副局长任组长,旗人民医院院长为副组长,成员由人民医院、中蒙医院分管院长及业务骨干组成。其职责为:迅速组织抢救队伍,紧急调用各类医药物资,指导急救人员展开抢救工作,力求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程度,准确统计人员伤亡数字,及时向应急处理指挥部报告情况。

2.2.3后勤保障组设在旗财政局,由财政局分管局长任组长,成员由财政局、经贸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交通局等部门的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为:负责应急处理工作的经费和应急物资购买的费用,保证应急物资的供应和运输,组织应急处理药品、器械和相关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度。

2.2.4警戒保卫组设在旗公安局,组长由旗公安局分管治安的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公安局治安、内保、交警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为: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开展对事故涉嫌刑事犯罪的侦查、鉴定等工作。

2.3应急联动机制

根据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有关镇、苏木(街道)政府以及财政、公安、民政、交通、药监、工商、质监等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社会团体、武警、企事业单位,根据指挥部的要求,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3.预测、预警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开展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监测、报告工作。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诊治病人的各级医疗机构以及所在单位和个人必须以最快通讯方式逐级报告卫生局,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旗卫生局立即启动事件调查和医疗救护工作,初步核实突发事件后,在2小时内将事故的有关情况向旗委、政府报告。

3.2预警

各医疗卫生机构及发生事故的单位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责任人。卫生局是我旗突发公共卫生事故的受理单位,卫生监督所是卫生局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处置发生在我旗的常规食品安全事故,作为我旗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第一响应队伍。

3.3预测预警支持系统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依托《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管理维护,卫生监督所具体负责相关信息的传递及反馈。

3.4预警级别及

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级别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并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预警级别内容如下:

一级(红色):一次中毒事故造成5人以上死亡或中毒人数50人以上。

二级(橙色):一次中毒事故造成3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或中毒人数30人以上、50人以下。

三级(黄色):一次中毒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中毒人数2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虽无死亡病例报告,但事故发生在学校或全自治区性、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

四级(蓝色):一次中毒事故造成10人以上20人以下中毒,但无死亡病例;中毒人数少于10人,但引起中毒的原因尚未查明,扩散未得到控制,中毒人数仍在增加。

预警级别由市卫生局提出建议,报旗政府批准同意,由卫生局负责。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按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

Ⅳ级响应:

一般(Ⅳ级)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Ⅳ级响应。

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医疗卫生单位应当及时向卫生局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内容。

卫生局(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启动事故调查和医疗救护工作,并在2小时内将疑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上报旗委、政府。

Ⅲ级响应:

在Ⅳ级响应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卫生局),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到现场调查核实,对事故的类别、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和确认。并立即上报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

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临时机构,组织实施应急处理方案。

3、公安、民政、工商、质监、镇、苏木(街道)政府等部门各司其职,做好可疑食品查处和人员安置工作。

Ⅱ级响应:

在Ⅲ级响应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卫生局根据事故处理需要调集技术、人员、物资,并成立医疗专家救治小组,动员所有医疗机构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

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立即召集工商、公安、质监、药监、农业等部门,组织实施各项应急处理具体措施。

3、必要时请求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派遣专家指导应急处理工作。

Ⅰ级响应:

在Ⅱ级响应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各有关部门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做好事故处理和中毒人员的救护工作。

2、请求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派专家指导处理工作。

4.2信息共享和处理

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根据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分初次报告、阶段报告、总结报告三种类型按照规定时限向政府、卫生局报告。若事故涉及港澳台或外籍人员,由旗卫生局逐级上报国家卫生部。

4.3基本响应程序

4.3.1基本应急

按照分级响应的要求开展应急工作。

4.3.2扩大应急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难以控制、中毒人数仍在不断增加时,由卫生局向旗政府提出提高响应级别的建议,并作好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的准备工作。

4.4指挥与协调

各有关部门根据旗政府的指令,在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事故处理工作。为增强应急处置决策的科学性,设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咨询小组。

4.5新闻报道

新闻按照实事求是、有利稳定的原则,具体内容由卫生局负责审核,由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把关,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向社会。

4.6应急结束

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机处理工作结束后,本次应急处理工作程序自行终止。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物资征集、交通工具征用补偿、污染物收集处置、现场清理消毒、人员劳务等由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范围提出方案,经后勤保障组审核,由财政部门结合财政实力予以拨付。

5.2社会救济

民政部门根据各有关镇苏木(街道)政府上报的救济申请,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划拨。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捐助物品、资金的发放,审计部门做好审计工作。

5.3保险

保险机构在最短的时间内履行赔付手续。

5.4调查和总结

卫生监督所要做好事件调查的有关总结工作,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卫生局根据调查处理意见,做出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决定。

6.保障措施

6.1应急队伍保障:卫生局负责组建一支由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疾控中心人员参加的应急事件处理队伍,确保及时赶赴事故现场,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紧急封锁现场。

6.2医疗卫生保障:卫生局负责组建一支由医疗单位人员参加医疗救护队伍,迅速进行现场急救,力求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6.3经费保障:财政部门根据卫生局的预算,保障常规应急物资、医疗器械、药品、试剂和人员培训等所需经费。

6.4物资保障:由卫生局牵头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应急器械、消毒药品、检测试剂、防护用品等物资。

6.5治安保障

公安部门要根据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指挥部的意见,负责维护应急事故现场治安秩序,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公众宣传教育

旗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卫生局)应设置24小时值班电话,并向社会公布。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人员牢记值班报告电话号码和联系方式。卫生局应组织有关医疗卫生单位,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开展食品卫生知识健康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各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组织从业人员开展相关基本知识培训。

7.2培训

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各级领导要定期听取卫生部门的食品卫生情况通报,掌握食品卫生安全的最基本知识及法律知识,卫生监督和应急医疗救援队伍的各级人员要定期参加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