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文学协会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文化艺术活动,总体上看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缺乏正规的组织引导和提升,无论是开展艺术活动的规模和水平都不能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从教师艺术活动本身来看,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人员十分有限,大多是一些原来有一定基础爱好的艺术骨干分子,而且艺术活动的方式单调,层次也不高。从高校组织和方式看,主要是高校工会或者社区依照每年年度工作计划,开展了一些带有提高性质的辅导活动。然而,高校包括高等艺术院校在内的教育机构却很少参与面向社会、面向群体的艺术教育活动。这种状况对于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人格完善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是十分不利的。
二、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的途径
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重点应从提高领导重视程度、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等几方面入手。
(一)领导要重视
根据目前教师艺术教育的现状,要努力建立一种以高校领导机构为主导,各级管理部门与工会相结合的教师艺术教育机制,促进教师艺术教育事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高校领导机构要从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教师艺术教育工作,并适当地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从事教师艺术教育的机构要与地方的、社区的群众艺术团体加强联系,通过辅导活动来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分子的艺术素质。同时大力发挥学校电视台、校报在开展教师艺术教育,提高教师文化艺术素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二)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
艺术教育比照艺术的门类大致划分为语言艺术教育、实用艺术教育、表情艺术教育、造型艺术教育、综合艺术教育等五类。在实施时要考虑到各类艺术教育的特点,取长补短,配合运用,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1.语言文学艺术
任何事物、任何思想,从宇宙之大到细菌之微,从悠久的历史到短暂的瞬间,从行为的表现到心灵的隐秘,都可以用语言来表现,具有超时空的极大自由。因此在进行语言艺术教育时,要引导高校教师体会语言之美,体会美的语言所构成的美的形象,所展现的美的世界,所提示的美的精神,从而也使自己变得更美些。
2.实用艺术教育
实用艺术,属于表现性的空间艺术,如工艺、书法、建筑等。这一类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
3.表情艺术教育
表情艺术,是表现性的时间艺术,主要有音乐、舞蹈等,它直接抒写人的内心情感,也最能打动高校教师的情感。
4.造型艺术教育
造型艺术属于再现性的空间艺术,主要有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深厚意蕴经过一定的审美引导,就可以引起高校教师强烈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收到感化心灵、沟通情感的效果。转5.综合艺术教育
综合艺术有戏剧、电影、电视等。由于它吸取了各种艺术手段的长处,并加以综合运用,就能比其他艺术更加灵活地把社会、人生呈现在高校教师的面前,而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能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引起直接的强烈的感受,其审美教育作用非常广泛。
(三)与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对待
高校教师艺术教育毕竟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是通过实践和学习对高校教师的审美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它的目标是解决在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中,其心理状态、审美状态、审美境界、意志程度、人生态度对专业知识不成正比,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的发展的问题,是要改善高校教师的生存质量的问题。高校教师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家,不是单纯地训练吹笛子、弹钢琴、画画、书法和跳舞的技术,它是要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审美境界。
(四)丰富实践活动
高校教师的审美欣赏能力、创造能力的提高,精神境界的美化,只能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完成。学习艺术基础知识,懂得一些艺术规律,只能指导艺术实践活动,而不能代替这样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真正体会艺术精神,也必须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你要领略自然关,就必须投入自然的怀抱你要想认识社会美,就必须置身生活的潮流你要想欣赏艺术美,就必须进入艺术的殿堂。如果不亲身进入这种令人愉悦的实践活动,就无法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也就无法完成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做到制度化,保证艺术教育活动经常持久。如举办一年一度的教师文化艺术节,结合“五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举办文艺庆祝活动第二是要形式多样化,吸引教师广泛参与,如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工艺作品展,开展演讲、朗诵、歌咏、舞蹈、器乐、体育、健美等表演竞赛,并组织征文等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不同的展示舞台。
(五)发挥文化艺术社团的积极作用
高校教师中间不乏文化艺术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分子,学校要鼓励他们组织诸如音乐协会、绘画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合唱团等文化艺术社团并在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在场地、器材、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他们扩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把文化艺术活动的种子扩大到广大教师中来,由此构成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的整体氛围。
(六)优化社会美育大环境
艺术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高校教师的优良素质,还必须优化社会美育大环境。
1.创设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整洁的街道、绿地草坪、环境雕塑、宣传报栏、绿树如茵、鲜花盛开、洁净的水面泛舟都给高校教师以美的愉悦和陶冶。
2.加强电视传播媒介、文化读物的制作与管理
高品位的电视节目、艺术情趣,优秀的文化读物能提高高校教师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从而抵制各种消极、不健康的文化垃圾的传播。
3.加强公共场所的文化设施
如多建一些高雅的音乐厅、展览馆,历史、自然、科技博物馆,让高校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学校广场建立伟人雕像和具有激发人向上的雕塑作品,接触象征着人类文明、民族精神、人生楷模的艺术精品,产生对艺术的崇尚和对美好的追求。
总之,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物质比较丰裕,高校教师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加强艺术教育在客观上已成为高校教师的精神需要和历史的必然。
[摘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但是,目前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现状却并不乐观。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提高领导重视程度、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校教师艺术教育艺术教育途径
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和造就具有相当艺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校艺术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管理、教育水平等诸多方面,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方面,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那么,目前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现状如何?究竟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恢复 馆办刊物 必要性 文化馆
中图分类号:G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028-02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由于经济利益趋使、经费短缺等原因,改革开放后兴起并普及的县级文化馆馆办刊物(以下简称馆办刊物)逐步停办。据笔者对普洱市及其周边县的调查,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馆办刊物至今已经不复存在,而且不少县级文化馆的业务范围也逐步萎缩,有的甚至只是尾随群众广场健身舞为主要工作了。
按照党的十关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党的十报告)和“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无魂的躯壳。”“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的要求,恢复和办好馆办刊物,充分发挥其作用势在必行。
恢复和办好馆办刊物的必要性,是县级文化馆职能决定的。文化馆是国家地方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而设立的综合性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 主要任务是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是当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主要目标是通过各式各样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文化强国强省强县的不可缺少的职能单位;主要作用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文化馆具有综合性、普及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基本性质。
馆办刊物是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同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摄影等文艺门类一样,是文化馆的基础业务之一;它是群文工作者自己的园地,也是业余文艺作者成长的摇篮,更是文化馆人与外界沟通的一座桥梁,其价值和作用是其它文艺门类所不能取代的;另外,它一般属于内部资料,以赠阅的方式发行,具有公益性质,它的存在不会增加任何单位、个人的负担。因此,只要文化馆存在,馆办刊物就必须存在而且要办好。
恢复和办好馆办刊物的必要性,是馆办刊物的特殊作用决定的。馆办刊物主要是指由文化馆自办的综合性公益性刊物,主要是以刊载群众文化论文、文艺作品、群文报道、非遗保护以及工作计划、总结等内容,它是群众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其它姊妹艺术相比较,馆办刊物作为文字载体,在当地传播范围广,教育宣传影响大,创作层面多,是其他艺术门类难以相比的,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四方面:
首先是桥梁作用。馆办刊物的作用,是由馆办刊物存在的环境和对象决定的。若从社区文化来说,它则是社区文化的缩影,是反映社区文化的重要窗口。它如一块巨大的文化磁铁,吸引整个社区及区域外的文学艺术爱好者,架通文学艺术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的桥梁,是县文化馆与乡村社区之间的桥梁纽带。县城社区、乡村有最基层的业余作者(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美术、曲艺及小品等)和各种业余文艺演出队员,他们的创作或演出都是自发的,是在高度的自我表现欲支配下产生的心甘情愿的真情创作或热情表演的爱好行为,不求回报,乐于奉献;他们在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中充当带头人和组织者的角色,很多业余作者,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即自编自演;并且,他们创作的作品一般都取材于身边生活,写的是群众中的事,说的是群众心里的话,因此深受欢迎,倍感亲切,真实可信。而这些业余作者和业余文艺演出队员,都是仅仅活跃在自己所处的特定环境之中,就全县而言,他们如散沙一样分布在全县各个社区村落,特别是边远高寒山区的,很少有机会进入县城开阔眼界,基本上是默默无闻,缺乏交流,不能提高,多数自生自灭。如此,馆办刊物的桥梁纽带作用便显示出来了,它把全县的业余文艺爱好者紧紧地团结起来,不但提供一个发表作品的平台,也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互相提高的文化互动,同时也为文艺业余演出队提供丰富多彩的演出材料,从而达到双丰收,既团结社区、乡村最基层的业余作者,又促进业余文艺创作,推动业余文艺演出发展,为繁荣群众文化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
其次是宣传作用。馆办刊物是文化馆的一张名片,它是全县范围内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书。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文化馆的工作业绩、业务水平、研究成果以及免费开放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业余文艺作者创作的作品,思想主题较好,但一般都局限于真人真事,跳不出生活原型,流于说教,艺术性不强,大都是素材的组合和堆砌。因此,作为文化馆的各专业人员,就非常有必要对业余文艺作者进行培训引导,指导他们化大力气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进行挖掘和提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敏锐力、洞察力和分析力,把握时代的主旋律,提高驾驭题材的技巧,挖掘具有鼓舞人心的好题材,然后从艺术上、技巧上和语言上加以引导,使他们逐步熟练地掌握创作技巧和生动准确地使用文学艺术语言,进而创作出既有时代气息又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要达到此目的,文化馆肯定没有能力大办各方各面的各种培训班,业余文艺作者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到县城参加培训,如此馆办刊物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通过馆办刊物,可以及时了解到业余文艺作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撰写一些通俗易懂的容易被业余文艺作者接受的经验性、技巧性和指导性的文章,让业余文艺作者阅读后,从中得到感悟,从迷惑中走出来,走出困境,走向成熟。同时,也为业余文艺演出队提供一些优秀的演出作品,引导业余文艺演出队沿着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
第三是服务作用。馆办刊物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目的的非盈利性刊物,服务对象是全县乡村社区业余文艺工作者和各族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办好馆办刊物,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语)。“二为”方向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方向,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馆办刊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利用先进的馆舍设备、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广泛的创作源泉,营造出能够激发全县乡村社区业余文艺工作者阅读和创作的刊物。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是衡量馆办刊物自身价值的最主要标准,以读者至上、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天职的民本服务理念就构成了馆办刊物的核心。馆办刊物建设活动都是围绕民本服务这一核心理念来展开的。业余文艺作者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文化结构低,农村尤为突出,多数为初高中学历;而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员文化素质还更差。但他们拥有生活基础和经验,只是缺乏文学艺术修养,仅凭充沛难得的爱好和热情,单靠仅有的粗浅文化底子来创作、来表演,因而难登大雅之堂;业余作者的作品基本上达不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对稿件的要求和标准,几乎没有发表的可能;业余文艺演出队一般只在本村演出,更没有机会到县级以上大舞台演出。为此,馆办刊物服务基层作用就显得重要了,必不可少了,它不但能发表业余文艺作者的作品,还能为业余文艺演出队提供演出材料,而且还刊发业余文艺演出队的演出信息,这对业余文艺作者和业余文艺演出队都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第四是指导作用。馆办刊物所设的栏目都具有针对性,都是面向基层业余文艺作者、业余文艺演出队员和各族广大人民群众;而基层业余文艺作者和业余文艺演出队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理论水平、艺术修养、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相对较差,即使拥有丰厚的生活素材,也难创作出好作品。因此,必须对他们加强培训,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想,特别是2014年10月15日上午在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二为”文艺方向和“双百”文艺方针,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少而精的文艺培训班和作品研讨班,使他们提高艺术修养,跳出自己的生活小圈子,再回过头观察、思考和比较,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提高创作水平。除少而精的文艺培训班和作品研讨班外,主要是要通过馆办刊物进行刊授,不断让业余文艺作者掌握文艺创作中选材、主题、结构、技巧和语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让业余文艺演出队员掌握表演技巧及演唱方法等方面的艺术理论,让他们共同在馆办刊物这块练兵场上磨练自己,提升自己,成熟自己,成为乡土艺术人才。另外,馆办刊物也为全县各族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秀作品。比如景东县文化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曾创办馆办刊物,培养了一批业余文学爱好者,使他们跨入云南省作家协会行列,成为景东文学艺术界的顶梁柱,至今依然活跃在文坛上,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为宣传景东、提高景东知名度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 现状 重要意义 加强措施 工作机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艺术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中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学生艺术社团活动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现状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是指由有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建的学生团体,如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摄影协会、书画协会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各普通高校对社团尤其是艺术社团的发展与建设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但除了一些重点高校的重点艺术团体,如浙江大学黑白剧社、北京大学青年摄影协会、南京大学交响乐团、南京大学女子合唱团等外,一般院校的艺术社团建设还带有很浓的“门面”色彩,即把经费和建设重点放在可以为学校增光添彩的大型展示类艺术社团上。所以,高校艺术类社团虽然名目繁多、数量不少,但能用先进的文化、优秀的作品引导感染大学生,真正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的极少。
二、加强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是加强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体现。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这其中赋予美育以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目前正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美育的途径和方法有许多,其中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通过对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提高文化品位,增强审美情趣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本质上看,艺术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与创造性思维的教育与训练,以及对学生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1]
从形式上看,艺术教育的范围十分广泛,它包括艺术课程的教学和艺术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课堂外审美活动等。高校学生艺术社团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学生艺术社团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真正贯彻课内课外、课堂艺术教育与课外艺术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教育模式,在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爱校爱国热情,艺术社团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艺术社团既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校艺术指导部门重点培育和建设的项目之一。经过长期的培养和积累,一些富有特色的艺术团体从众多的学生社团中脱颖而出,在同学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艺术社团的目标宗旨在于以精神之美打造校园文化的品牌,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地影响每一个人,让高雅的艺术生活和校园生活融为一体。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从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来看,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艺术社团以其组织的自发性和活动的自主性,在大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广阔舞台和自由选择的机会,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兴趣的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的参与。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课余施展才华、展示风采的舞台,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发挥个性,提高个人能力,提高审美水平、文化认识能力和艺术修养,从而增加人文内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大学生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对促进形成高尚、健康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艺术社团建设正成为拓展高校共青团工作育人空间的重要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加强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当前,在全国各大院校都活跃着相当数量的学生艺术社团,主要包括歌舞团、合唱团、话剧团、礼仪团、铜管乐团、民族乐团、交响乐团、键盘乐团、辩论队等。此外,不少大学里还有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话剧社、摄影协会、美术协会、文学社、动漫社等学生社团组织。它们的存在为爱好艺术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与提升平台,开展了一系列集文化性、娱乐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艺术社团活动作为活跃在校园的一种独特风景,正被越来越多的同学所认可和接受,并逐渐融入大学校园文化中,成为大学生校园课余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艺术社团的发展壮大,使其在丰富校园生活,参与学校管理,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的亮点。
三、加强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措施
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以“合理规划,积极扶持,正确引导,科学管理”为指导思想,以阵地化建设、制度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和社会化运作的“四化”为原则,以“五个一”(即一部章程、一个挂靠单位、一名指导老师、一项特色活动、一个团支部)为社团建设模式。[2]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完善管理办法。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按照合理规划、积极扶持、正确引导、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学生艺术社团管理的规章制度,为艺术社团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制度基础。这些制度包括艺术社团的成立、年审注册、评估考核、奖惩机制、社团宣传、报刊管理、网页管理、活动审批、社团财务、监督及队伍建设等,制度中要有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加以贯彻实施。
(二)积极支持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开展活动。
支持和引导学生艺术社团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通过每年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及单项艺术展演活动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每个艺术社团一年举办一项特色活动。学生艺术团体也要走出去,与其他兄弟高校加强交流合作,既展示学校艺术社团,提高艺术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又繁荣和发展学生艺术社团,打造出学生艺术社团的品牌,更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
(三)加大对学生艺术社团的指导力度。
学校团委受学校党委委托对学生社团进行指导。加强对艺术社团工作的指导是推进社团正确、健康、积极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团委要指派专人负责学生艺术社团工作,加强工作指导,把握正确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指导:①加强政治指导,在社团活动中融入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学生艺术社团的特点,每个社团聘请一名有专业特长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艺术社团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社团的建设。②对活动内容的指导,给学生社团出谋划策,规划一定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加强活动审批环节,确保学生艺术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③对社团骨干的指导。社团骨干是社团的“纲”,在社团中发挥着传、帮、带的重要作用,培养好社团骨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视学生艺术社团骨干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学生艺术社团骨干队伍建设。选择素质高、能力强、有威信的同学担任学生艺术社团负责人,建立学校艺术特长生人才库,加强对艺术社团骨干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艺术社团的水平。为了保证艺术社团的水平,首先要加强学校艺术特长生的招生工作力度,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水平的艺术特长生到高校学习。有些学校对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考取本校降低一档分数线录取,提高本校的艺术团队组织里“特长者”、“爱好者”的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次要把艺术社团负责人和骨干人员的培训纳入团学干部体系、参与评优表彰及学生综合测评当中去。
(五)增加对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的投入。
不仅要为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活动和发展资金,保证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还要增加对学生艺术社团活动需要的设备、器具、场地等方面的阵地建设,如建设一批具有艺术教育新理念的艺术活动场地和设施,包括音乐教室、美术室、舞蹈练功房、排练场、影视放映厅、手工作坊,等等。同时也可通过吸纳社会赞助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募集活动资金的项目化推进和社会化运作方式增加对学生艺术社团的投入。
(六)不断推动高校学生艺术社团的工作创新。
在学生艺术社团的管理上,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首先要观念创新,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艺术社团成员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网上艺术社团活动、跨校艺术社团活动、艺术社团与其他学生组织关系、社团负责人培养、社团整体宏观调控、吸纳社会资源、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有新突破,为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保驾护航,适应学生需求,增强大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艺术社团发展壮大之路。
四、健全完善大学生艺术社团发展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社团的领导体制。
学生艺术社团的健康发展,不单单是共青团组织可以完成的,还应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学校宣传、学生管理、教务、科研、有艺术系(室)的院(系)等都要参与到学生艺术社团的指导中,给予支持、提供帮助,形成党委领导、部门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并探索和建立学生艺术社团指导体系,加强对整个艺术社团组织的宏观管理、理论研究和工作保障。如充分利用高校相关艺术系(室)的专业教师资源,将部分学生艺术社团与艺术系(室)挂靠共建,建立合作培养体系。不断提高艺术社团的水平和质量,增强艺术社团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保障艺术社团的持续健康发展。[3]
(二)加强学生艺术社团的理论研究机制。
总结和把握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发展的规律,为学生艺术团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学校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学生艺术社团?学校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管理学生艺术社团是最优化的?学生艺术社团如何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这些都是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是制约学生艺术社团进一步发展的客观因素。因此,需要专家学者、干部教师和学生骨干等结合学校实际关注和研究学生艺术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如每年举办一次学生艺术社团工作理论研讨会,不断促进学生艺术社团的繁荣。
(三)完善学生艺术社团的评价机制。
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艺术社团评估体系。把艺术社团建设纳入学校学生工作评估体系、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学校要统筹规划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学生艺术社团组织的年度考核。充分发挥学生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四)完善学生艺术社团的激励机制。
学校可研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艺术社团稳定持续蓬勃发展。定期对表现优秀(考核优秀)的学生艺术社团、成效显著的艺术社团活动、工作出色的艺术社团负责人、积极参与艺术社团活动的学生、成绩突出的艺术社团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如对参加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的学生,可给予相应的大学生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同时,对参加省部级艺术竞赛活动荣获等次奖的学生可分别给予校内相应等次的奖学金,对参加全国竞赛取得名次的,可相应提高一个档次进行奖励。对指导老师而言,指导学生艺术社团活动应计算教学工作量,给予相应的课酬;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及全国竞赛获得名次的,可给予学生奖励额度的一半进行奖励等具体可行的奖励办法。
学生艺术社团的发展为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完善能力、加强修养提供了舞台,是延伸德育工作手臂的重要载体,是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形式。因此,高校团组织应紧紧围绕高校“育人”这一中心,以“让每一位同学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个艺术社团”为目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级各类艺术社团活动,努力成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切实加强学生艺术社团管理,促进高校学生艺术社团活动朝健康、文明、向上的方向发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强大作用。
(五)合理规划社团每年的活动项目,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例如:每年三月份可以搞“社团巡礼”活动,其活动项目可以形式多样,不仅可以包括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而且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社团各自品牌项目活动的巡展和巡演。四月份可以进行“社团学术月”的活动,包括一些学术知识讲座、学术知识竞赛、学术征文比赛、环保绿色行等一些活动。五月份“社团体育管理中心”将全力辅助校运动会项目。同时,也要积极进行“社团体育节”的活动,其活动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到六月上旬。具体的活动项目包括:足协杯、棋类大赛、公寓杯乒乓球赛、羽毛球赛、跆拳道比赛、三人女子半场篮球赛、武术和散打的表演赛、男子三人篮球赛。在这些活动项目中可以穿插健身运动系列节目,以作为祝彩。六月份可以举办“电影艺术节”。可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魅力电影展播,基本上初定为八场不同类型、不同时代的电影和一次“影评征文”活动,其中也要举办两到三次的电影知识的讲座(包括与当地的媒体记者、编辑的见面会,以及影评征文获奖者对电影的研讨会)。七月至八月,社团要广泛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或是社团自发组织的志愿活动。九月份可以在校园内部进行全面的社团形象宣传,为社团的招新做积极的准备工作,通过乐队演唱会、社团晚会、一些服务活动来扩大社团的校园影响力,并将海报、横幅作为一种随机的宣传方式,结合针对新生入校而专设的“社团校园服务站”这种服务团体,来进一步提升社团的整体形象。同时再结合社团宣传册和社团报纸的发行,将社团在广大师生的心目中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十月份要广泛开展九月精心筹备的“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主要是一些艺术作品的巡展。并积极进行其他的活动,包括:西域文化研究系列电影展播、创业演讲比赛、民族生演讲比赛、相声小品大赛、篮协杯、四人足球赛、爱国主义演讲比赛、英文卡拉OK大赛、征文比赛、羽毛球表演赛、棋类表演赛、科普知识竞赛、西域文化讲坛、英文成长培训教室、女性护理知识讲座、爱国主义电影展播、网页制作(包括Flash)知识讲座、街舞大赛等一些活动。[4]另外,对于一些有发展商业活动价值的社团,也可以对外进行适量的商业活动。他们在进行对外宣传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协会赚到了可观的活动经费,不仅提高了协会的财力,而且提高了其经济实力、活动能力。这里的商业活动前期可能主要是一些文艺演出,后期可能会转向技术指导与辅助上,并与商家达成一些长期合作的意项。要积极为本社团寻找赞助商家,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建立默契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提高文化素质、培育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