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晏殊破阵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____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____高翥《清明日对酒》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张维屏《新雷》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谢眺《王孙游》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关键词:冯延巳;晏殊;词;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比较冯延巳《阳春集》和晏殊《珠玉词》,很容易发现他们所采用的题材大多停留在花间派词的范围,词作内容多局限于闺阁园亭之景、相思怨别之情。王国维评价冯延巳词“不失五代风格”,而晏殊的词也被人认为“在内容题材上,表现形式上均无根本性变化,所叙写之情事,大多仍不离伤春怨别、花间樽下。”这就说明了晏殊词与冯延巳词在艺术手法方面有一定的继承和相似性。
然而,南唐行将亡国的危殆形势,使得冯延巳等词人产生了鲜明的忧患意识。王国维用冯延巳《菩萨蛮》中的一句“和泪试严妆”评价冯词,道破冯词的悲剧底蕴。晏殊则不同,他少年得志,可谓善世处太平。两者内心忧患意识和词境的差异,注定了他们内心情感的差异需要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表达。
一、冯、晏艺术表现手段相似,多用借景抒情
1.情与景的统一
情景交融,是诗词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词人在景物描写中将表现主观情感的词附着到具体景物上,这类词也是词人真实情感的点染,做到了将景与情的统一。这在晏殊、冯延巳词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如《踏莎行・细草愁烟》:“细草愁烟,幽花怯露”,一个“愁”字,一个“怯”字,看似写花草之感,实则通过“愁”和“怯”表露出词人内心凝重的愁思,做到了客观景物的情感与词人主观情感的合一,使得词人的愁思心绪温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又如《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同样将菊、兰着上人格化情感,实际是写目及此景的女主人公此刻的哀愁。再如《玉惜春・绿杨芳草长亭路》:“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均通过白描式的景物描写,物态心情,尽收于此。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在冯延巳的词中也很常见,再加上他所处的特殊的时代环境,使得他内心的情感更加复杂。李清照曾评价冯延巳的诗为“亡国之音哀以思”。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冯正中词,极沉郁之致,穷顿挫之妙。”这些评价都指出冯词伤时感怀的特质。如《鹊踏枝》:“香印成灰,碧坐浑无绪”,“香印”、“灰”表现一种冷寂的氛围;《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桃花片都凋落了,在风中被吹起,又是一番凄冷的场景;《应天长》:“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凄冷的夜,临近黎明之际,这黑暗放大了作者惆怅的情绪。在他的词中,这种情调低沉的词语触目皆是,通过这些意象、景物来表达情感。
2.情与景的对立
在情景的配置上,晏殊、冯延巳都善于用逆向配置法。逆向配置是客观景物的情感与词人的情怀相对立,加倍写出了主人公的愁情。面对欢乐之景,尚且苦闷,那悲哀之景,其苦闷更可想而知。
晏殊词中,词人将客观景象注入自己的主观感情,好像在与客观景物对话,而客观景物并不理会他的情怀,任自独行,面对俏皮贪玩的景物,词人流露出一种无力改变的无奈。如《踏莎行・细草愁烟》:“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这首伤春怀人之作以感叹口吻作结,点出了垂杨与词人的两种心境、两种情怀,形成了心境与情怀的相互对立,留下的便是词人那份深远的怀思怅惘之情。同样的写法见《踏莎行・小径红稀》:“春风不解禁杨花,漾漾乱扑行人面”,春风不禁杨花,使杨花零乱扑面,面对暮春景象,词中并无衰颓情调,而是显得很富生趣,极具主观色彩的动态感暗合了词人淡淡的惜春情怀。
冯延巳词中,常常喜欢用明媚灿烂的春景来写悲哀的情绪。如《鹊踏枝》其二:“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首词借景写情,因情造境。以“闲情”、“惆怅”、“新愁”等危苦烦乱的情绪贯注全篇,沉郁顿挫,表现了词人久积心中,排解不开、拂之还来的惆怅情绪。正是春天的欢快与喜悦和寒冷的惆怅与苦闷交织在一起,折射出了词人对现实的美好景物的短暂欢乐与高兴不能释怀的内心的长久的不安与痛苦。总之,《鹊踏枝》十四首是以欢乐之景写悲哀之情的典型词作。
二、冯、晏艺术表现手段不同,冯词善寄托而晏词多含蓄
含蓄与寄托作为艺术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钱钟书曾这样论述:“诗中言之而未尽,欲吐复吞,有待引申,俾能圆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此一事也。诗中所未尝言,别取事物,凑泊以合,所谓‘言在于此,而意在于彼’,又一事也。……含蓄比于形之于神,寄托则类形之与影。”
关于冯词,冯煦说:“翁具才略,不能有所匡救,危苦烦乱之中,郁不自达者,一于词发之。忧生念乱,意内而言外。”指出寄托是冯延巳词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深”和“惝恍”。
斗草是端午节的风俗一种,其起源应和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有关。《夏小证》记载,五月五日,人们“蓄采重药,以蠲除毒气”。此时人们采集百草煎“百草汤”,沐浴以祛秽气、防病。明人归子慕有《五月五日采药》诗:“采药复采药,采采西复东。麻长村径狭,曲折随儿童。采采及墟墓,偶与前林通。前林树木嘉,就荫当清风。村人竞采药,怡情聊与同。盘桓不能归,永日以从容”。描绘的就是端午采集百药的情景。宋吴自牧《梦梁录》: “此日采百草或修制药品,以为避瘟疫等用,藏之果有灵验”。原来,五月五日是阴阳交汇之时,古人认为此日采集的草药最为灵验,并且百草均可为药,故民间多于此日采集和制作草药以备用。斗草,也就因此而生。
这是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群婴斗草图》,它的作者是清代宫廷画家金廷标。画面描绘的就是十个男孩儿于湖石花丛找草、拔草、运草、斗草等全过程。画面上,十个垂髫男孩可分为三组:上下端的两位红衣男孩和最右边、最左边四人,他们或提篮弯腰,在河畔、道边寻找着,或是蹲地,双手提拔,或是用衣襟兜着采得的野草匆匆赶往斗草之处。第二组是画面中间四人:青枝满地;一孩童举摇双手作欢呼胜利状,另三个孩童正专注于提篮间,搜寻余草,欲再作一搏。第三组是画面左下角两孩童,他们中间草茎十字状交叉,竭力拉扯。
这幅斗草图,透露了斗草游戏的两种玩法。武斗:草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这种比赛,比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如图中第二组四人,当是文斗:以采集花草之名相对,竞赛采集种类、辨识种类的多寡定胜负。
《红楼梦》六十二回有“文斗”的生动地描述: “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豆官等四五个人,都满园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豆官便说:‘我有姐妹花。’众人没了,香菱便说:‘我有夫妻蕙。’豆官说:‘从没听见有个夫妻蕙。’香菱道:‘一箭一花为兰,一箭数花为蕙。凡蕙有两枝,上下结花者为兄弟蕙,并头结花者为夫妻蕙。我这枝并头的,怎么不是?’……这时,宝玉也采了些草来凑热闹” 。
古代诗词中就有许多关于斗草情景的描写。 “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崔颢《》):青春少女因斗草而懒于梳妆,真可谓乐此不疲;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童斗草来”(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斗后的满地狼藉,引人联想斗草的紧张与欢腾;“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春景》):今朝斗草得胜,正应昨宵好梦之验,描写可谓深入人物内心。王建《宫词》:“水中芹叶水中花,拾得还将避重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采得水中芹与水中花,少女十分得意,小心收藏;期盼着斗草时等对手使尽所有,她方将此奇珍拿出,克敌制胜。28个字,把斗草少女求胜心态描摹得生动细腻。
一、 同一主题诗词的比较
古典诗词的主题有很多,山水、田园、思乡、边塞、爱情、咏史、咏物等,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主题。很多时候,如果能够把主题相近或相似的古诗词进行比较教学,能够让每一首诗词的特色都更突出。同时,对于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的体会也能更加深入。在对比中,学生对这些诗词留下的印象也会更深刻。
例如,在学习边塞诗时,我会拿相似的作品来进行对比,找出《破阵子》(辛弃疾)和《使至塞上》(王维)让学生对照学习。首先,我会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它们一首是唐诗、一首是宋词,然而表达的却是共同的主题。在教学时,我会首先介绍两位作者生长的时代背景及生长环境,这是帮助学生了解的重要前提。同时,我会让学生明白,虽说这两首诗词同为边塞主题,然而这两位作者的风格却不相同,例如王维最被人们熟知的是优秀的田园诗作。作为田园诗作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也会有铿锵有力的诗作。辛弃疾则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也是一位军事家,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大多都和边塞生活有关,也有十分清新婉约、情感细腻的词作。让学生了解作家的背景及作家作品的多元性,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到古典诗词的韵味。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图书室或者上网搜集相关作者的背景资料,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作者、作品的理解。
二、 同一风格诗词的比较
古典诗词就风格来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豪放派、婉约派是非常典型的两种不同的风格,介于二者之间的还有一种类似清新淡雅的风格,以田园诗为代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同一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这不仅能够让这种风格更加突出,学生通过对诗词的分析也能对这种风格有更深的体会,此外,还能加深学生对于作者及其作品的认识,是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很有效的方法。
以《相见欢》(李煜)和《浣溪沙》(晏殊)为例,它们都是非常典型的婉约派词作,也是婉约词作中的经典。《相见欢》的作者在创作这首词时被囚禁于宋国,作为曾经的君王,面对家国灭亡有着难以言说的愁苦,作者将自己的心绪都寄寓于这首词作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浣溪沙》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伤春之作。伤春悲秋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情绪,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描绘出一幅唯美而又渗透着淡淡哀愁的画面,透过文字,人们仿佛能看到作者“小园香径独徘徊”的落寞身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更是深深刻在了很多人的心底。通过对相同风格作品的对比,能够让学生对这种风格有更深的领会,同时,对每一首作品的理解也更透彻。
三、 同一作者作品的比较
上文中谈到,很多作者的作品是很多元的,作家能够写出恢弘的诗句,也能够描绘出流露着哀愁情绪的画面,同一位作者可能因为处于不同时期或者其人生境遇有过较大的转变,诗词作品的风格会有很大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同一作者的不同诗词来进行比较教学,不仅能够很明显地看出诗词的主题、风格的差异,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心境的变化,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作家本身及其作品。
关键词:诗歌 鸟 创作意图
在诗歌鉴赏方面,多年来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如术语积累、答题技巧等。这样复习内容规范且操作性强,很容易被学生掌握,对学生的高考复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即使如此,平时练习中仍有不少学生把江南美景说成是塞外的风光,每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还是不尽如人意。我认为可能有些东西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诗歌意象的积累和揣摩。其实,诗歌中有不少意象是我们常见的,比如禽鸟、草木等。我们在高三复习时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让学生积累诗歌意象应该有些效果。我以《唐诗宋词选读》为例做了些整理,尤其是鸟类意象的整理。《唐诗宋词选读》中涉及鸟类诗句有多少呢?63首诗词中竟有23首之多,鸟儿出现的频率可谓很高。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这些鸟儿总是泛泛而谈,一带而过,很少单独而仔细地分析这些形象。因此,学生有时不太注意或刻板地认识这个有着明确创作意图的形象。我认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在高三阶段对这些意象进行整合复习。
我认为《唐诗宋词选读》中的鸟按存在与否可以分为神话中的鸟儿和现实中的鸟儿。如青凤、鸾、鹓雏就是现实中不存在的鸟儿;鸿雁、杜鹃、鹧鸪、黄鹂、燕子、鸟雀、翠禽、鸥等就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鸟儿。而现实中的鸟儿又有悲喜的趋向,我们因为鸿雁漂泊,居无定所,杜鹃、鹧鸪啼叫哀伤常把它们看成是悲鸟;而黄鹂、燕子是春天的鸟儿,与明媚的阳光、柔和的春风相伴,人们都认为它们是喜鸟、灵鸟。当然,如果诗句中提到的是鸟雀、翠禽、鸥,那么这些称呼上本身是没有什么感彩的。另外,诗人还会根据需要而使用鸟儿的别名,如把杜鹃叫做子规、杜宇、蜀鸟等;黄鹂叫做黄鸟、黄莺、鸧鹒等。
如果我们把眼界稍稍放大至所有的诗歌,那么我们会发现除了这些形象之外,鹏、鸳鸯、仙鹤、乌鸦、布谷鸟也是常见的诗歌意象。在古诗词中,词人有时不特指是什么鸟,而只以“鸟”来称,不过会在鸟前加一些修饰词来限定,如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望云惭高鸟,临渊愧游鱼”“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温庭筠的“乡思巢枝鸟”等。
为什么诗人喜欢以鸟入诗呢?诗人看重鸟的什么特征了呢?我想鸟儿最引人羡慕的就是它们可以在广阔的天地中翱翔,这会与士子初涉人生,意欲实现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相切合,又会与他们历经人生,愿望破灭形成鲜明对比。而鸟的形体和飞行又会让士子有所寄托。最典型的鸟是大鹏,如李白在《上李邕》中就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以鸟自喻,显示出李白的自信与进取的志向。另外,鸟儿的叫声不一,也容易让人产生诸多联想。如杜鹃声似“不如归去”,鹧鸪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布谷鸟是“布谷布谷,快快播谷”等。可以说,鸟声恰恰道出了诗人彼时彼地的心声,或者说诗人彼时的心境映射到了鸟声上就成了鸟儿有灵性的告知。更何况鸟儿身上有时也含有着一些远古的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如杜鹃啼血、望帝啼鹃、精卫化鸟等,这些内容恰当地运用可以增加诗歌的意蕴美和厚重感。所以说,无论是鸟的自由活泼,形声色兼备还是鸟儿身上承载的文化信息都引起诗人的极大兴趣。
那么,我们能否在鉴赏诗歌时从这个意象入手或多或少地窥探到作者的创作意图呢?笔者以《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诗句为例做了一些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表明时间,渲染氛围
古诗中的一些鸟活动的时间比较固定,如燕子是春天归来,黄鹂主要活动在整个春季,布谷鸟频繁地在暮春农历三月、清明之后鸣叫,大雁(也叫鸿雁)是秋初南飞。这些带有鲜明季节性的鸟使得诗人可以不再运用冰冷的月份来表明时间而又能烘托出季节氛围。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一句就以“雁初飞”具体点明了初秋时节;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一句中“燕子来时”交代了时节又富有形象感美感。而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一句也是避免直说时节,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烘托情感
上文说过鸟儿有悲喜感,所以诗人在运用鸟意象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情绪去选择相应的鸟儿,让这种鸟和其他意象共同组成相应的场景,从而对诗人感情起到很好的烘托效果。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景衬情”。典型的是秦观《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一句。这句诗以寒春、斜阳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又以杜鹃哀伤的声音来点染,从而强化了这种氛围特点。而晏几道《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句,以“燕双飞”的和谐反衬出人的孤独寂寞。此外,辛弃疾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赵嘏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是这样。
三、比喻象征
诗人在运用鸟的意象时可能还有别的意思,常见的是以鸟来自喻或象征某一些人。这在《唐诗宋词选读》中有所体现。如杜甫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就是以一个“似”将茫茫的天地之间一个渺小的沙鸥个体和自身的渺小无依和前途的茫然联系在了一起。而苏轼则用“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将“幽人”和“孤鸿”联系起来。
因此,在阅读诗歌时,我们应该对这类常见意象给予重视。我们从这个意象上或多或少窥探到的大体情况是:(1)诗中的鸟是现实中有的。如果整首诗是悲伤的情感,诗歌中却有喜鸟,我们可以大体确定作者是用反衬的手法;如果是喜悦之情,而出现了悲鸟,此鸟的出现可能是表示季节;如果表达悲伤情感,出现了悲鸟,表达喜悦之情,同时出现了喜鸟,那么此鸟可以认定是起到正面衬托的作用。当然,我们还要注意有无比喻和象征的可能。(2)诗中出现的是神话中的鸟。以李白和李贺的诗句为例,较多的是反衬了现实的不如意。此外,在看到鸟儿意象时,我们还要注意意象前后的修饰词,用什么样的修饰词就反映出作者看重这种鸟的这方面的特点。总而言之,我们在分析鸟类意象时,既要特别关注鸟儿前面的修饰语,也要注意诗歌整体流露的情感。
既然在鸟儿身上我们就可以揣摩到这么多,那么我们再看下面的题目是否就简单得多了呢?如简要赏析张籍《湘江曲》“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的最后一句。又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再如,2007年江苏高考题“满林残照见归鸦”在表达技巧上的特点。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诗词 列锦 修辞格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十八个字九种景物,自古以来引起了不少文人骚客的遐思。十八个字讲述九种景物,其中非比寻常的魔力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诗文中的列锦及其产生的美感。
列锦,或称“名词铺排”,是指特意用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词组)组成一种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抒情、叙事抒怀的修辞格。这种修辞格,由于突破了常规的汉语句法结构模式,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的语法或逻辑联系都没有明显地标示出来,因而从表达的角度看,就增加了语言表达的张力,使表达者所建构的修辞文本更具丰富性、形象性和深邃性;从接受的角度看,由于修辞文本隐去了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的语法或逻辑联系标识,这就给接受者的解读文本增加了困阻,但同时也由于表达者在语言文字上没有明确限定各语言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这就给接受者在解读文本时以更大、更多的自由想象或联想的空间,从而获得更大、更多的文本解构的快慰与审美情趣。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便有了列锦修辞格的原始形态:“草虫,阜螽”(《国风・召男・草虫》)。到了汉代诗歌中,这种列锦形态就非常普遍了,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汉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都是这一形态的列锦形式。到了魏晋时代,这种形态的列锦则更加普遍,如“郁郁河边树,青青野田草”(三国魏・曹丕《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青青河边草,悠悠万里道”(晋・傅玄《青青河边草篇》)等,也是《诗经》所创列锦模式的继承与革新。到了南北朝时代,特别是唐代,列锦的结构形式创新可谓达到了顶峰,不仅类型多,而且在诗歌中的运用也相当普遍。唐、五代以后的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格律诗中,列锦修辞格的运用仍然很活跃。宋诗中的列锦,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余靖《子规》)。元诗中的列锦,如:“踽踽荒村路,悠悠远道情”(倪赞《荒村》),“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戴表元《感旧歌者》)。诗之外,词、曲中列锦文本更常见。唐词中的列锦,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缥缈云间质,盈盈波上身”(唐昭宗《巫山一段云》之一),“梧桐树,三更雨”(温庭筠《更漏子》)。五代词中的列锦,如“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临江仙》),“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冯延巳《酒泉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江山”(李煜《破阵子》)等。宋元明清各时代的词作中,列锦的运用也是常态。至于元曲中的列锦表达运用,人们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另有卢挚的“古道西风,荒丛细水,老树苍苔”(《云台醉归》)和“五柳庄瓷瓯瓦钵,七里滩雨笠烟蓑”(《箕山感怀》)。
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作者在作品中描绘形象时,往往用最恰当的词语力求简洁、鲜明地表达形象的本质,力求让读者能体会到作者试图表达的意境,就像画家的白描,几笔勾勒,就能让人看到一幅个性鲜明的图画。在文学创作中,为达到这个目的,关键是找出最恰当的词语,最能包涵作者思想的词语。而这种最恰当、最能包涵作者思想的词语,非名词莫属,因为它能代表形象的本质。张世禄先生在《音韵学入门》中说道,汉语以名词为中心。尤其是文学作品,以名词为中心,用形象传神,使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让人展开联想,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一般来说,一个句子能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很不容易,而名词直接铺排却能在较短的句式里描绘较多的意象,给人多种形象的立体感,做到“意则期多,字则唯少”,真正做到语言上的精炼简洁和内容的丰富化。
中国古典诗中列锦用得较多,所以我们才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在言外”、“辞不尽意”的说法。最有名的例子便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此曲写天涯游子在秋天的感受。首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名词与名词衔接,无须动词作中介,却又能够使人理解作者所见所想。这就像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那样,通过画面的组接,启发观众联想画面之外的涵义。秋郊的黄昏,乌鸦返巢,藤缠老树,失去依托的游子,面对这样的景色,不能不触动愁思。远处,小桥流水,村舍人家,显得宁谧而温馨,反衬游子离家心情的失落。再放眼望去,古道蜿蜒,瘦马踯躅,周遭一片寂寞苍凉。这三组景色,情味不同,在夕阳的照映下,统一构成富有韵味的意境。周德清《中原音韵》誉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说它“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人,均不能辩此”。确实,此曲所表现的艺术魅力,他人难以企及。整幅画面,在读者的想象空间中,有待空间位置实际的安排,或者应该说有待读者想象的“眼睛”重新“排演”。
又如黄庭坚《寄黄几复》中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也是列锦手法的典型运用。两句精巧地用六个名词排列出十年间的情景。无一动词,全靠场景的跳跃转换来生发感情;亦无一奇语,全靠诗人的巧妙剪接来创造意境。六个名词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景象、特定的情境,写出老朋友十年间的暂聚与久别,漂泊与思念,惬意与失望,对比强烈(“一杯酒”与“十年灯”是少与多的对照,“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则是“乐景”与“哀景”的反衬),从而起到了“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意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欢乐。这是一个典型的列锦修辞格运用,由于它突破了常规的汉语句法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等模式的约束,只以六个名词堆叠而成句,没有语法或逻辑上的标识或提示,因此表达上就增加了语言的张力,六个名词所代表的意象可以自由幻化出不同的情境、意象、内涵,遂使文本更具丰富性、形象性和深邃性的特质;在接受上,由于文本句法结构的松散性和语意、意象等的不确定性,遂使接受者的文本接受更具自由性,解读的兴味也随之增大,并经由不同接受者不同经验的补足而获取不同的审美享受。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作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代表了柳词通俗,以白描见长的风格。这两句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全句由三个名词组成,名词“杨柳岸”、“晓风”与“残月”之间没有任何动词绾合,它们之间语法或逻辑上的联系都没有明显地标示出来,每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都是一幅景象。由各幅景象组合的景象则更是意象无穷,让人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咀嚼到无穷的意味。如果按平常的语法和逻辑规范来表达,说成“送别的那天晚上有月亮,我们在岸边吹着冷风”,则语尽意尽,形象感也不强。而“杨柳岸,晓风残月”荡开语法和逻辑的规约,直接以画面呈示,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
2.《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天津市)
3.根据下列语境,各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填空。(不能填写本试卷中已出现的诗句)
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 我们会想起“______”;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______”;置身于古战场,我们会想起“______,______”。与古诗同行,我们的旅途才不会单调和寂寞。(重庆市)
4.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名是“______”,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______,______”则唱出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眺楼赋“______,______”,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在《岳阳楼商》中撰写的“______,______”,心系苍生的仁德不钦仰?(南京市)
5.①杜甫《望岳》中表现作者的登临决心和豪迈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⑤写出古诗词中和月亮有关的一个诗句:____________ (山东省)
6.①《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想象抒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②《汉江临眺》一诗中利用人们的错觉,以动写静,渲染了汉江磅礴水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③《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辽宁省)
7.清朝诗人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沙市)
8.“春蚕竞吐丝千缕,蜡炬争燃烬一堆”化用了李商隐《无题》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长沙市)
9.①《行路难(其一)》一诗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②《望岳》一诗中,表现杜甫蓬勃朝气和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苏省南通市)
10.①曹操在《龟虽寿》中用“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晚年的雄心壮志。
②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⑧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一种美好愿望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川省)
11.《望岳》中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哈尔滨市)
12.《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想靠祭祀神灵来取得战争胜利,曹刿对此事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哈尔滨市)
13.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福州市)
14.(1)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的轻烟淡月;那是“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
(2)诗有味。“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_____”,雪国的梅树清气飘逸;“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竹筒边的幽香浮动。
(3)诗有声。“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征伐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场;“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阵阵鹤鸣洒落于秋日的碧空。
(4)诗有色。“隔断红尘三十里,__________________”,红白相衬,像一幅写意的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西省太原市)
15.默写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
(1)从李白《望庐山瀑布》杜甫《春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辛弃疾《西江月》中,任选两组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
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
(2)除上面列出的四首诗词外,你还能再写一组初中课本古诗词中上、下句均邻含数字的诗句吗?请写出来。(广东省广州市)
16.《酬乐大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北省)
17.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北省)
18.在古代文化典籍中徜徉,我们的心灵时时受到美好情操的浸润。我们钦佩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的高尚气节,我们祟尚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境界。(陕西省) l9: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人们登山、观海而抒怀的诗词名句有很多,请你就“登山”或者“观海”写出连续的两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陕西省)
20.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南省)
21.月常常入诗。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彩。(河南省) 22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吉林省) 23.《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吉林省)
24。李白《行路难》中表现积极进取精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东省)
2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并体现他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州市)
26.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温州市)
27.优秀的人才常常需要识才的慧眼去发现,韩愈曾发出人才常有而发现人才的人不常有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疆)
28;陆游在游山西村后与友人相约:“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异曲同工,孟浩然与古人“把酒活桑麻”后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疆)
29.我们读过的古代诗词有许多抒写爱国情怀的名句,请任意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疆)
30.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 3l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网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徽省)
32.在《饮酒》诗中最能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静闲适心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龙江)
33.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古诗文中的句子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龙江)
34.“柳”婀娜妩媚,摇曳多姿,常常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请调动你的学习积累,写出一首古诗词中含“柳”字的上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龙江)
35.连战、宋楚瑜近期访问大陆的活动给一度陷入僵局的两岸关系带来了生机,,请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描述这个可喜的转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南省)
36.小明的朋友期中考试失利,意志消沉,在QQ上悲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小明灵机一动,以此诗中另两句作答:“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朋友读罢,豁然开朗。(海南省)
37.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大自然七彩斑斓的景致。请默写含有“红、绿、蓝、青、黑、白、紫”任意一字眼的诗句,注意要默写出两句上下相邻的完整诗句。
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外。(李贺《雁门太守行》)
(海南竹)
38.有一个孝子,名叫田世国,他把自己的一个竹脏回馈给病危的母亲。这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浙江省)
39.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 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湖北黄冈)
40.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占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 有深刻的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 层”。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哲理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黄冈)
41.唐代诗人王维以写景见长,在他的笔下,不但 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之美,在 《使至塞上》中,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凉雄浑之美。(长春市)
42.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长春市)
43.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十则》中亦有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春市)
44.马是画家的爱物,亦常走入文人的笔端,在许多古诗,词、曲中都留下了马的足迹,请从中选取你熟知的含“马”的连续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或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春市)
45.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夏)
46.《马说》,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夏)
47.陆游的《游山四村》中景物描写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和浩特)
48.一道浅浅的海峡,竞把大陆和台湾阻隔了60年。今年4月,主席连战先生率团防问大陆。总书记在会见连战先生时,为表达喜悦之情,引用了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和浩特市)
49.杜甫《登楼》中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川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威海)
50.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述自己渴望为
国御敌立功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威海)
51.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挫折也坚持自己操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威海)
52.《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省毕节地区)
5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贵州省毕节地区)
5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通过描写明月表达对人生的美好祝福,抒发离人心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苏常州)
55.美国在联合同大唱人权高调,其实是“______________”,意在借此前: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填写)(湘潭市)
56.《二章》中描写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湘潭市)
5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词中原句填写)(湘潭市)
58.《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南省)
59.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南省)
60.当你的朋友身处异乡倍感孤寂时,你可以借用唐朝诗人王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劝慰他。(云南省)
61.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两句与水有关的古诗词。(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南省)
62.岳阳,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天下洞庭,这里有江南名楼,历代许多文人曾登临吟唱,如诗圣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山水诗人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已成为歌洞庭、咏名楼的干占绝唱。(湖南省岳阳市)
63.古诗中有些富含哲理的诗句已演化为成语,如成语“源头活水”就出白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南省岳阳市)
6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南省岳阳市)
65.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请再写出表达这一主题的连续的两句。(课内外不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南省岳阳市)
6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宁市)
67.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描写自己梦回沙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宁市)
68.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写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昆明市)
69.《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表达了自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豁达胸怀,
70.收集警句是一项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请在我们所学的《爱莲说》一文中选择一个句子,收集在表现高洁情操的“情操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昆明市)
71.李白的诗以奇特大胆的想象见长,在初中阶段学过不少,请从中挑选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一句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昆明市)
72.《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刈麦时的辛苦与紧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肃省)
73.《出师表》中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肃省)
74.陆游《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富有哲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肃省)
75.“处处留心皆学问”是说我们不仅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还要谦虚,时常向他人请教,这正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肃省)
76.龚白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宁市)
77.《(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宁市)
78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表现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宁市)
79.《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宁市)
80.五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西宁突降大雪,清晨当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满的雪花,不由得吟咏起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宁市)
81;杜甫晚年漂泊荆、湘,写下了《登岳阳楼》一诗。其中描绘洞庭湖壮阔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潍坊) 8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触景生情,表达自己爱国杀敌激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潍坊) 83.朱熹的《观书有感》中体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临沂)
8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众疾苦的名句,请你默写出四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山东临沂)
附参考答案: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符合题意即可。如依次可以填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⑤举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6.①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②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1) 夜泊秦淮近酒家 乱花渐欲迷人眼(2)雪却输梅一段香 悠然见南山(3)弓如霹雳弦惊 晴空一鹤排云上(4)白云红叶两悠悠 [示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意葱茏,如一首悠然的歌。
15.(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示例: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7.示例一:水河澹澹,山岛竦峙
示例二:海上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8。舍生而取义者也不戚戚于贫贱
19.示例:(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之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7.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8.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29.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乾台
3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3.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34.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杨柳岸、晓风残月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6.长风破浪会有时
37.示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9.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40.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自居易或《钱塘湖春行》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9.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5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5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5.醉翁之意不在酒
5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1.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5.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6.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6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9.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1.示例: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7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73.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7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9.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8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