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范文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

第1篇: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范文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避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强化控制措施控制好工程施工前管理。工程施工前的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严格的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之后,制定周密、详细的施工计划、分包计划以及劳动力使用计划等,避免出现随意施工的现象;其次,做好施工前的交底工作,在进行施工之前,项目负责人应该组织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代和安全培训,保证所有的施工人员了解建筑工程的特点以及质量要求,避免出现安排不合理、技术交底不完善等造成的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等;再者,强化图纸会审工作,建筑工程的图纸会审工作应该由设计部门、施工单位、设计勘察院等参加,保证设计图纸百分百的满足相关的设计要求,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期、按质完成;最后,还应该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工程材料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楼脆脆”事故,都是在工程建筑中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造成的,这不仅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买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应该强化对工程材料的管理,在进行材料采购时,应该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采购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并且当材料进场时,还应该检查材料是否具备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以及相关的技术鉴定报告等,对于不合格的材料禁止入场,必要时,还应该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然后递交给有相应资格的实验室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当建筑材料的质量有了保证,才能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提供保障,对于施工机械设备来说,应该在施工之前,对所有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证施工机械设备都能够正常的工作,然后由专门的技术操作人员操作机械设备,以此保证施工的质量。

(2)施工过程中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阶段,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控制施工质量,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控制以及检测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严格的按照高级技术人员和技师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有相应的质量监督和检查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每一个施工工序都不出现错误,当检测出施工出现问题时,监督管理人员应该勒令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够准确的实施,进而保证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3)施工安全的管理和控制。

俗话说“百年工程,安全第一”,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应该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该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培训,帮助所有的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施工的意识,并通过展开安全施工知识讲座以及一些安全示范,帮助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更好的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是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应的按照防护措施,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穿戴安全绳等,然后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保证所有施工环节的安全,进而更好的提高施工的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实现工程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4)制定考核与奖惩制度。

工程质量是考核建筑工程的重要指标,工程建筑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考核与奖惩制度,严格的制定质量制度,并根据参考质量管理的质量管理指标制定生产计划,将质量管理指标作为承包责任制的重点内容,以此保证工程施工严格的按照质量指标进行,避免由于施工质量达不到相应的指标而出现安全事故,给企业的信誉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工程建筑企业应该严格的执行考核与奖惩制度,保证各级人员控制好自身工作的质量,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结束语

第2篇: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范文

关键词:施工质量;方法;策略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s a system to control process. Insist on quality first, prevention, strengthen quality control, improv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is the enterprise improv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key place,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and customer demand, under the premise of meet the quality, time limit, cost requirements, is it possible to get the best economic benefit, so as to provide more social of high quality, safety, economy applicable construction products.

Keywords: construction quality; Methods;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控制管理好建筑施工质量,不仅可以保证人们在使用工程建筑是时的安全可靠性,而且可以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提出控制施工质量的几点对策。

1.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1.1一些建筑工程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违规违法操作,施工材料以次充好,工程随意转包,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2一些施工企业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不到位,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几乎为零,这也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聘请一些监理人员监督管理施工现场,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与解决。

1.3一些企业监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本身的技术素质不高,监理手段陈旧,不能够胜任监理工作,致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地监督管理,严重时出现施工质量事故。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2.1“PDCA”循环

施工质量控制就是要注意抓工作质量。“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按照“PDCA”循环的原理,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方式展开质量控制。

2.2全面质量管理(TQM)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运用的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活动体系、手段和方法。

2.3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

2.3.1统计调查表法

统计调查表法又称统计调查分析法,在质量控制活动中,利用统计调查表收集数据,简便灵活,便于整理,实用有效。

2.3.2分层法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层的结果使数据各层间的差异突出地显示出来,层内的数据差异减少了。

2.3.3排列图

排列图是为了寻找主要质量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

2.3.4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

2.3.5控制图法

控制图是用来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带有控制界限的一种有效的图形工具。

2.3.6散布图法

散布图是分析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图形,用点表示分布形态,根据分布形态判断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PDCA循环和TQM控制理论为基础的质量控制方法,强调有关建筑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和统计方法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体系,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从而施工建成适用、 经济 、可靠、安全的工程。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策略

3.1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产品质量的高低是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质量第一”是企业经营的宗旨。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零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而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2完善企业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工作,首先需要从管理制度上着手,完善建筑工程企业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与激励制度,坚持“小罚大赏”原则,即哪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失职,就要受到惩罚,但是这个惩罚的目的是督促工作人员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的意识,所以不宜罚得过重;对于对控制施工质量有重大作用的工作人员也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以及职位奖励,以带动所有的工作人员共同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努力。

3.3编制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

严格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视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项目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斟酌,优化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3.4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理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不仅需要施工企业的努力,还需要相关监理部门提高监理力度,加强对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的监督与管理,进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理,这是达到国家规定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监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相关素质,以提高在施工过程中的指导、管理功能。另外,监理部门的施工质量检查装备也需要定期进行的维修与检验,及时更新质量检查装备的功能,以提高质量检查装备的检查力度,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5要有过硬的技术作业队伍

有无过硬的技术作业队伍,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工程质量的形成受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的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应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等综合效益观念。

3.6严把建筑工程材料质量关

建筑工程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如果工程材料的质量不合格,那么无论多先进的施工技术都无法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严把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关,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坚实的基础。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严格规范建筑工程材料购买的商家、途径、管理,对每一批材料都要严格检查其出厂合格证与试验报告,并在复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于一些需要现场配置的工程材料,需要技术人员指导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各种材料的配比制作,比如混凝土的制作,需要技术人员根据施工需要制定各种原材料的配比,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性、抗震性、稳定性等性能。

3.7国家大力开发创新的施工技术

科技是促进建筑工程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作用最终体现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上,所以,国家工程技术部门积极研究创新的施工技术,并进行全面的技术普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另外,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提高建筑工程企业施工质量控制的意识;对一些施工质量做得较好的建筑工程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与技术的支持,使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行业共同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而努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施工质量的控制,所以,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坚持“以质量取胜”的经营理念,相关工作人员积极研究新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手段,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从各个角度来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医疗和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新时期各级医院必须密切关注医院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广泛吸收国内外医院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结合本院特点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以便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一、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社会的综合期望值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医院的总体服务方式、服务质量要求、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文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质量观,势必要求医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质量管理。特别是在多元化医院的激烈竞争中,最关键的是质量竞争因此,竟争靠质量,质量靠管理,管理出效益,优质高效低耗,既是医院运行机制的核心,也是医院管理的目的。

    二、当前医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质量管理的问题:一是大部分医院的管理者对医疗改革后的医疗市场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不规范,缺乏经常性质控活动,协调工作不到位;缺乏防微杜渐的组织管理措施,普遍存在着主观考核、扣分、奖罚代替标准化质量管理的现象二是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上级强调时严一阵子,下边出现问题抓一阵子,不抓不管松一阵子实践证明,在没有健全的质量监控手段的情况下,感觉没问题的时候,可能潜伏更大的问题,孕育着巨大的风险三是查房制度落实不彻底;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等重要案例讨论不够及时、不够认真;医疗文书书写不严谨,病史描述不确切;会诊抢救互相推诿,基础护理不到位这些医疗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主要隐患

    三、改进医院质量管理方式

    综观几十年来我国医院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走的是外延扩展,内涵加深的轨道。传统的医疗质量限定为对医疗效果的评价,是一种狭义的医疗质量管理概念。广义的医疗质量管理还包括:工作效率、医疗费用是否合理、社会对医院整体服务功能的满意度。它将医疗质量的内在特性与外在特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新时期对医疗服务的新要求因此,现阶段有效的医疗管理策略主要表现在从质量概念、管理结构和控制体系及服务质量的深化,并形成厂多种管理方法如实时控制的医疗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与质量管理创新相结合的质量管理,引人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质量管理,引人循征医学思想的质量管理

    1.实时控制的医疗质量管理。实时控制的医疗质量管理是指遵循医疗质量形成的规律,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它促进了目前医疗质量管理二级结构的形成。即基础质量管理、环节质童管理、终末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的汽级结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最终目的

    传统的医疗质量控制以终末质量评价的反馈为主,较少涉及基础质量和环境质量控制对于这种以事后管理为主的质量管理而言,病人已出院,病人信息也为出院的终末信息,尽管可以通过终末质量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积累经验,通过信息反馈间接控制一下一个医疗环节,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但并不能很好地预防医疗缺陷,给病人造成的不良后果通常难以弥补。

   而医疗质量实时控制是运用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本理论,采用决策技术、预测技术和模拟技术,把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型医疗质量管理方式,即通过综合医疗过程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的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系统,实现医院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对医疗质量实时信息的有效监测和控制。克服传统质量管理只注重“治”的缺点,而建立一个既可“治”又可“防”的质控系统,通过加强过程管理和发挥“预防”作用,以期达到更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水平的目的。

    2.持续质量改进与质量管理创新相结合的质量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对质量提出的新要求是质量改进和质量管理创新的最直接的动力之一。来自病人、社会公众、政府、医疗保险部门和医院自身的高质量需求都要求医院持续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和质量管理创新。

    持续质量改进要求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以顾客的需求为动力,改变传统事后管理的回顾性个案分析方式,而采用持续地针对具体过程问题的资料收集、质量评估方法进行质量改进,从而提高质量。同时,强调医生、管理者、病人及其家属乃至社会均应参与质量控制活动。

    3.引人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质量管理。医院要加强质量管理、要开拓国际市场就应引人is09000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方式,建立医院质量保证体系,推动医院医疗行为以及医院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更好地提高医院质量,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然而,is09000的标准毕竟是以管理企业为基础的,缺少对医院的针对性,其原标准在医院管理范围内的等同理解尚待进一步深人,同时也迫切需要制定一个适用于医疗行业的质量体系标准。医院开展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经验也是不成熟的,仍需不断总结。可从省时、省力、增强个体适用性角度考虑,如通过1509000质量体系认证,达到质量管理的规范有序,从而省时、省力;通过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医疗服务策划和实现,达到顾客需求的个体化满足

第4篇: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范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学过程管理 节点控制法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和管理水平的制约,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却困难重重,对于处于地市州的本科院校而言,问题尤其突出。当前,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建立起了校院系(或者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以二级学院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下放责权,扩大院系办学自,以发挥院系从事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从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情况来看,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重心下移也可能会带来目标不清、实践环节难抓落实、教学质量滑坡等问题。

过程节点控制法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有非常重要和比较广泛的应用[1,2]。目前国内高校教学管理中,有不少关于教学过程某一方面的过程控制的研究[3,4],但是尚无系统地进行教学过程节点控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一、二级学院教学过程的节点控制设计与能控性分析

1.二级学院教学过程的节点控制总体设计

根据ISO的定义,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一个过程的输出是另一个过程的输入,各个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根据控制论原理,控制是作用者对被作用者的一种能动作用,被作用者按照作用者的作用而行动,并达到系统的预定目标[1]。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在教学资源增长无法满足学生人数增长的情况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要实现对二级学院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必须认真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严格教学管理”的精神,按照学校和学院的教学发展规划,遵循教学发展规律,设计出周密的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过程流程和节点控制法,以高效地实现对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

教学过程的节点控制设计共分三个步骤。首先,建立教学过程节点控制的“三维体系”:一是识别节点的关键控制要素。教学过程需要控制的要素很多,但只有少数几个起关键作用,控制住了这些关键要素,不仅控制住了过程,而且对过程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把握节点的关键控制环节。教学过程活动都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和最佳路径,识别和控制其中的关键环节,不仅能控制和驾驭其规律,而且会对优化对过程的性能产生影响;三是明确节点的关键控制责任人。过程的控制是由人来实施的,但关键要素和关键环节的控制人对过程控制具有关键作用。明确并落实关键责任人的责任,是教学过程节点控制的核心。

其次,完成教学过程节点控制中的“三个细分”。一是过程细分,即按照教学环节的流程和路径分解为若干子过程;二是目标细分,即:按照过程细分的每一个子过程,分解为不同的子目标;三是责任细分,即:按照细分的子过程、子目标分别明确不同的责任人和具体的责任制。

最后,绘制出“教学过程节点控制图”。图1为我院某学年下学期教学过程总体节点控制图。

图1 我院某学年下学期教学管理总过程节点控制图

2.教学过程节点控制法的能控性分析

除了人才培养这项中心工作之外,高校还需要承担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其他任务,因此,教学管理很容易受到教学之外各种工作的冲击而变得不易控制甚至是支离破碎。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只有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深度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所有过程的“能控”。例如,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应该以教学学术为主,以专业学术为辅,不应该把大量的精力用来争取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而应该通过激励措施鼓励老师们在进行专业学术研究的同时,更多地投入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多思考如何创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如何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如何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等等。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也应该以产业与学校的深度联合为目标,以培养合格人才满足地方产业需要为主,以直接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为辅。学校只有站在企业需要的立场上开展专业教育,而不是站在自身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立场上,才能够真正把课堂教学、课程建设、专业实习、学科竞赛、毕业设计乃至学生的就业等各项工作统筹起来,为实现教学过程的“能控”创造条件。

为了真正做到所有教学过程的“能控”,需要着重从三方面入手对教学过程的“能控性”进行约束和管理。第一,要以目标责任制为“抓手”进行目标的层层落实,以倒推法进行分类和管理;第二,要分析制约教学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为教学过程的控制提供条件保障;第三,要努力提升教学过程的管理力和执行力,其核心是教研室主任和教务科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责任意识可以通过教育、制度和监督来提升,而执行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学管理各个层次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及分明的奖惩制度来保证。

以年度教学目标为例,以教学质量建设工程项目为核心指标,学院控制层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企合作改革等,教研室控制层为课程建设、教研项目、专业实习等,教学科控制层为常规教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如此层层管理,层层落实,将极大地提升教学管理的“能控”性。

另外,教学过程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都不会停止、由于办学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都会影响到教学过程的能控性,因此,教学过程的节点控制需要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动态的“能控”。

从我院近三年来的教学管理的经验来看,由于我们在每学年和每学期之初总体规划、周密设计,进而分析每个节点的能控性,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的高效的节点控制。

二、教学管理子过程的节点控制的创新实践――以毕业论文(设计)为例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质量是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尽管各高校在认识上都非常重视,也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但是对于毕业论文的过程有效控制却缺乏有效的办法。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尤其是面临着与学生毕业就业的显著矛盾。要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就必须从选题开始,明确每个节点的关键控制要素,把握节点的关键控制环节,明确节点的关键控制责任人。以机械类专业学生选题为例,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联合起来协同创新,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有工程价值的、技术先进的真实课题,来源于企业的真实课题就是选题节点的关键控制要素;而选题节点的关键控制环节是校企的深度合作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只有校企深度合作,高度互信,才能够使得校企双方指导教师成为实质性的选题节点的关键控制责任人。毕业论文(设计)的其他环节也是如此,通过过程细分、目标细分和责任细分,形成闭环的节点控制网络图,通过奖惩措施,达到责、权、利一致。图2为我院机械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节点控制图。

图2 机械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节点控制图

多年来,我院深入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狠抓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节点开始,实现过程的节点控制,有将近50%的学生在本地企业完成了毕业论文(设计),校企双方教师深度合作,学生所学为所用,很好地解决了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生就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矛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注意因材施教,对于考研的同学,单独进行管理,这部分同学的选题主要来自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横向和纵向),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安心准备考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将来读研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准备。还有一些学生,通过公开或取得专利授权,免修了毕业设计(论文)。因此,对教学过程的节点控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结语

节点控制法通过明晰教学过程控制要素、把握住关键环节、明晰责任人有效控制教学过程,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提高高校运转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大学文化等“软实力”,同样会对最终的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将节点控制法融合到学校教学的系统工程中,才能使得节点控制法发挥预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新怀.“过程节点控制法”的创新实践,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11):32-34.

[2]姚侃.大型海船建造检验“节点控制法”研究与实践,江苏船舶,2008,(5):38-40.

[3]朱建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研究,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5):31-32.

第5篇: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 实验教学 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

论文摘要: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对构建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意义以及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传授学科知识、验证学科理论、掌握基本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开拓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以“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原理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验教学的实际,利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实验教学各环节进行评价与监控,使实验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的的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综合体系。

一、构建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意义

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验教学相对理论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它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构建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实验教学质量全面管理,对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有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构建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加强宏观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实现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轻视实验教学的必然措施。通过对实验教学各环节的有效监控,可以充分调动实验教师以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全面促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 有利于优化实验教学管理

通过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使教学管理部门及时、全面地掌握实验教学信息,准确地掌握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情况,通过对评价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及时纠正工作偏差,调整工作方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及其实验管理,实现实验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3. 有利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建立,对实验教学工作具有激励、监督和导向作用,通过对实验教学评价、反馈,可及时获得实验教学方面的信息,使不合理的计划、方案、做法得到及时调整,使实验教学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实验教学工作的深化改革,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4. 有利于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就要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验的状况。实验教学人员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辅助人员,他们不仅承担着实验教学任务,还承担着科研工作,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的进展,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实验室队伍,有计划地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实验人员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得以更新,素质不断提高,同时保证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监控队伍

实验教学质量监控队伍由校、院两级督导组人员、实验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学生信息员等组成。校级督导组主要负责对全校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监督,协助实验教学主管部门制定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通过期中教学检查、实验(实习)报告抽查、深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现场等方式有重点地监控和指导实验教学过程,评价实验教学质量,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和评估;院级督导组主要负责所在院(系)的实验教学督导工作;实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组织对实验教学的检查、实验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的制定、实验室的评估等;实验教师负责实验教学的讲授、指导、信息的反馈;学生信息员负责收集来自学生的大量真实的关于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利用、教与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教改等方面的教学信息以及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离开了制度建设,管理工作将失去重要依据。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结合实验教学的实际,及时修订和完善有关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如“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实验教学中期检查办法”、“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办法”等,使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真正能够科学、高效地运作。

(三)制定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涉及到很多方面,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考核要求、考核情况制定,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 教学态度。实验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讲稿是否完备,实验课程指导书等教学文件是否齐全;教师是否做到实验开始前试做,讲课目的是否明确,精神状态如何,是否耐心指导实验并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是否按时上下课。

2. 教学内容。实验教师是否按照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内容安排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正确,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处理是否得当;是否开设研究性、创新性实验,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是否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组织实验教学,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指导实验是否富有启发性,语言是否清晰规范、表达准确;是否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进行教学。

4. 教学效果。学生是否实验课出勤率高,课堂秩序是否良好,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实验,自我动手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是否强,是否做到安全规范操作、设备损坏率低。

(四)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建立和健全实验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全面准确地收集实验教学信息,是进行实验教学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实现有效性和预见性的重要保证,也是对实验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控的前提和基础。应通过常规性的教学检查、实验报告的抽查、教学管理日志的检查、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向实验教学管理部门反映与实验教学相关的情况与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总之,实验教学质量监控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各实验部门的配合。将实验教学与学校的整体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使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叶辉.高等院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件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10月.

第6篇: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旨在探索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分析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和一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实践等所体现的专业特色,为工业工程专业发展和成熟提供理论指导。

根据最近的统计资料(2006年4月),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等院校开设工业工程(IE)专业。有迹象表明,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还在不断增加。南京大学是在2003年向教育部申请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在全国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中,属于新办院校。当年即在南京大学其它专业选拔了愿意转入工业工程专业的23名学生作为第一届学生。2004年正式在全国招生。2007年将有第一届毕业生,接受社会和市场的检验,目前就业情况良好。从着手开办工业工程专业开始,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IE专业?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因为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将无法设计、安排和落实。

1 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

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和特点,即回答什么是工业工程以及如何区别工业工程与其它学科的界限问题。说到什么是工业工程,业内人士自然会想到AI-IE(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关于工业工程的那一大段定义,把定义念完之后,非工业工程专业人士还是未能理解什么是工业工程。简单地说,工业工程就是“用技术的方法系统、经济、有效地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这一简单定义首先将IE专业与其它专业区别开来。IE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而其它管理专业(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则不能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1]; 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在于:①IE可以解决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则只能解决技术问题;②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做不到。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这一简单定义背后所隐含的IE学科体系和特点。①交叉性。IE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交叉工程学科[2], 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类课程,而且要学习管理类课程,更重要的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需要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贯彻落实;同时也决定了IE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3]。②系统性。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对系统有着更高、更抽象的见解,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对系统问题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4];这同时意味着IE专业学生能够领导跨学科团队进行工作,能够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③创新性。从IE发展历史看,一百多年来,这一古老的学科,仍然具有生命力,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创新性,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5]。这也印证了IE专业的一句行话,“改善无止境”( It is always a betterway)。④工程实践性。IE专业的目标是用技术的方法来经济、有效地解决社会系统的现实问题,这意味着IE培养的学生具有解决社会系统现实问题的能力。IE重在应用、重在实践,离开了实际系统的应用,离开了实践, IE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充分分析IE特点的基础上,再来描述IE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6-12]。

第一层:公共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学、文学和外语。

第二层:专业公共基础,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

第三层:专业基础,包括运筹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控制论。

第四层:专业课程与应用方向,包括设计改善、分析评价与决策、过程控制和综合应用。

2 培养目标

在对IE学科体系及特点充分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IE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沟通技能;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实用的工程信息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运作和管理,成为适合制造业和服务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勾画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特色:①强调文理基础。在南京大学办工科,应充分利用南京大学文理见长的优势,这也是大学科交叉的基础,将文、理、工融合起来,要比将技术与管理融合起来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影响。②明确工业工程技术体系。在前面的IE定义中,我们只强调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并没有规定用什么样的技术,这就给各个学校的IE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校在开办IE专业时,将根据各自学校的优势和师资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技术作支撑。全世界各个学校的IE专业几乎都各不相同,其最大不同,就在于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文献[13]认为,工业工程的技术体系包括三大类,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和系统科学是其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是其支撑技术。我院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成果,不少教师具有计算机或信息科学专业背景,大部分教师具有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实施经验,未来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因此,将信息技术作为IE的关键技术之一写入培养目标,是恰当的[9],也是符合我院实际的。③明确具体的应用对象。前面谈到, IE特点之一是工程实践性,培养的IE学生在什么行业发挥作用呢,我们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包括各类离散制造型企业和流程型企业,主要应用工程信息技术来解决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如管理控制一体化问题、企业内部物流问题等。服务业主要是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及金融工程,这是我院的强项,可以将许多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④强调从系统级解决问题。作为南京大学培养的IE专业学生,要求能从系统角度解决生产与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3 课程设置

明确了IE专业学科体系和培养目标之后,课程设置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何教好每一门课和界定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是关键。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IE学科体系及其相互关系,但不能保证所有任课教师都是IE出身,都能理解IE,这就是困难之所在。我们的学生经常会问,为什么要学习这一门课,它和IE有什么关系?不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清楚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每个任课教师的回答都正确。这需要IE专业的教师来回答。

我们可以把IE专业课程体系分成6个模块,如图2所示。每个模块包含若干课程。如分析计算模块,课程包括运筹学、高级运筹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模块,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工程技术模块,包括工程图学和计算机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制造系统等;经济模块,包括管理经济学、财务会计、工程经济学、金融工程、金融计量学等;管理模块,包括管理学、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 IE核心模块,课程包括工业工程基础、生产管理、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等;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有实验和设计项目,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也有实验或设计项目,在模块之间也有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后还有产业/方向模块,其目的是给学生在某些产业方面更多更强的知识和训练。在实施这一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强调, 1)要界定清楚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规定课程的学时数、课程大纲和教学要求,规定哪些内容在哪门课程中介绍,介绍到何种程度,后面的课程在内容上如何覆盖和加深等。2)模块之间的衔接和关联,这是体现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的关键。

4 教学实践

由于IE的工程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强调IE专业的实践环节。这可能包括两个方面,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再加上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IE实验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各门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内容已基本确定,但问题在于如何开展实验课,保障实验课的质量,改善实验效果。由于受实验场地、设备资源和时间的约束,实验已成为一个验证过程。我们的理念是提供一个实验平台和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方案,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使学生印象深刻。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鉴于现在的学生极少经历过社会实践的事实,在教学环节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金工实习、工厂参观、短期企业调查、专业实习等,使学生对企业有一个感性认识。这虽然加大了教学投入,但对于改善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5 结论

实践已经证明, IE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大超过供给。而且,社会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能注意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必将充分发挥IE专业潜能。良好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设计是成功的基础,但真正的成功还有待于社会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郭重庆.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3, 8(2 ): 1-3.

[2]陈友玲,张浩,王成明. 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6): 141-142.

第7篇:质量管理与控制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旨在探索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分析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和一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实践等所体现的专业特色,为工业工程专业发展和成熟提供理论指导。

根据最近的统计资料(2006年4月),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等院校开设工业工程(IE)专业。有迹象表明,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还在不断增加。南京大学是在2003年向教育部申请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在全国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中,属于新办院校。当年即在南京大学其它专业选拔了愿意转入工业工程专业的23名学生作为第一届学生。2004年正式在全国招生。2007年将有第一届毕业生,接受社会和市场的检验,目前就业情况良好。从着手开办工业工程专业开始,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IE专业?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因为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将无法设计、安排和落实。

1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

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工业工程的学科体系和特点,即回答什么是工业工程以及如何区别工业工程与其它学科的界限问题。说到什么是工业工程,业内人士自然会想到AI-IE(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关于工业工程的那一大段定义,把定义念完之后,非工业工程专业人士还是未能理解什么是工业工程。简单地说,工业工程就是“用技术的方法系统、经济、有效地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这一简单定义首先将IE专业与其它专业区别开来。IE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而其它管理专业(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则不能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1];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在于:①IE可以解决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则只能解决技术问题;②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其它工程学科做不到。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这一简单定义背后所隐含的IE学科体系和特点。①交叉性。IE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交叉工程学科[2],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类课程,而且要学习管理类课程,更重要的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需要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贯彻落实;同时也决定了IE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3]。②系统性。IE用系统方法解决复杂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这意味着IE专业学生对系统有着更高、更抽象的见解,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对系统问题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4];这同时意味着IE专业学生能够领导跨学科团队进行工作,能够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③创新性。从IE发展历史看,一百多年来,这一古老的学科,仍然具有生命力,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创新性,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5]。这也印证了IE专业的一句行话,“改善无止境”(Itisalwaysabetterway)。④工程实践性。IE专业的目标是用技术的方法来经济、有效地解决社会系统的现实问题,这意味着IE培养的学生具有解决社会系统现实问题的能力。IE重在应用、重在实践,离开了实际系统的应用,离开了实践,IE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充分分析IE特点的基础上,再来描述IE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6-12]。

第一层:公共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学、文学和外语。

第二层:专业公共基础,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

第三层:专业基础,包括运筹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控制论。

第四层:专业课程与应用方向,包括设计改善、分析评价与决策、过程控制和综合应用。

2培养目标

在对IE学科体系及特点充分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IE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沟通技能;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宽广的经济管理知识、实用的工程信息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工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运作和管理,成为适合制造业和服务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勾画出了南京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基本特色:①强调文理基础。在南京大学办工科,应充分利用南京大学文理见长的优势,这也是大学科交叉的基础,将文、理、工融合起来,要比将技术与管理融合起来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影响。②明确工业工程技术体系。在前面的IE定义中,我们只强调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并没有规定用什么样的技术,这就给各个学校的IE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校在开办IE专业时,将根据各自学校的优势和师资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技术作支撑。全世界各个学校的IE专业几乎都各不相同,其最大不同,就在于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文献[13]认为,工业工程的技术体系包括三大类,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和系统科学是其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是其支撑技术。我院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长期的研究积累和成果,不少教师具有计算机或信息科学专业背景,大部分教师具有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实施经验,未来的社会将是信息社会,因此,将信息技术作为IE的关键技术之一写入培养目标,是恰当的[9],也是符合我院实际的。③明确具体的应用对象。前面谈到,IE特点之一是工程实践性,培养的IE学生在什么行业发挥作用呢,我们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包括各类离散制造型企业和流程型企业,主要应用工程信息技术来解决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如管理控制一体化问题、企业内部物流问题等。服务业主要是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以及金融工程,这是我院的强项,可以将许多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④强调从系统级解决问题。作为南京大学培养的IE专业学生,要求能从系统角度解决生产与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3课程设置

明确了IE专业学科体系和培养目标之后,课程设置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何教好每一门课和界定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是关键。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IE学科体系及其相互关系,但不能保证所有任课教师都是IE出身,都能理解IE,这就是困难之所在。我们的学生经常会问,为什么要学习这一门课,它和IE有什么关系?不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清楚地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每个任课教师的回答都正确。这需要IE专业的教师来回答。

我们可以把IE专业课程体系分成6个模块,如图2所示。每个模块包含若干课程。如分析计算模块,课程包括运筹学、高级运筹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模块,包括计算机技术基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工程技术模块,包括工程图学和计算机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制造系统等;经济模块,包括管理经济学、财务会计、工程经济学、金融工程、金融计量学等;管理模块,包括管理学、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IE核心模块,课程包括工业工程基础、生产管理、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等;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有实验和设计项目,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也有实验或设计项目,在模块之间也有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后还有产业/方向模块,其目的是给学生在某些产业方面更多更强的知识和训练。在实施这一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强调,1)要界定清楚每一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规定课程的学时数、课程大纲和教学要求,规定哪些内容在哪门课程中介绍,介绍到何种程度,后面的课程在内容上如何覆盖和加深等。2)模块之间的衔接和关联,这是体现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的关键。

4教学实践

由于IE的工程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强调IE专业的实践环节。这可能包括两个方面,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再加上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IE实验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各门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内容已基本确定,但问题在于如何开展实验课,保障实验课的质量,改善实验效果。由于受实验场地、设备资源和时间的约束,实验已成为一个验证过程。我们的理念是提供一个实验平台和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改进方案,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使学生印象深刻。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鉴于现在的学生极少经历过社会实践的事实,在教学环节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金工实习、工厂参观、短期企业调查、专业实习等,使学生对企业有一个感性认识。这虽然加大了教学投入,但对于改善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5结论

实践已经证明,IE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得到了蓬勃发展,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大超过供给。而且,社会对IE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个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能注意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必将充分发挥IE专业潜能。良好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设计是成功的基础,但真正的成功还有待于社会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郭重庆.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8(2):1-3.

[2]陈友玲,张浩,王成明.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41-142.

[3]韩可琦.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复合型人才[J].煤炭高等教育,2002(1):66-67.

[4]郭位,BryanDeuermeyer.工业工程课程的最新沿革[J].谭芙蓉译.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10(2):1-5.

[5]胡宗武.工业工程学科形成与发展综述[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8,3(4):56-58.

[6]代颖,武振业,马祖军.工业工程学科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2):62-66.

[7]张玉麟.21世纪实施工业工程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现代管理,2003(1):59-62.

[8]王仁康.工业工程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机械管理开发,1999,5(2):4-6.

[9]魏一鸣,范英,徐宣.工业工程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南开管理评论,2000(2):19-22.

[10]贾国柱.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国内外比较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10(3):130-134.

[11]罗宜美,齐二石,毛照昉.工业工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工业工程,2005,7(4):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