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英语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置状况及主要问题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是指由高等院校公共外语教师承担的,以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为授课对象,集英语课程目标、英语课程内容、英语课程实施与英语课程评价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教育政策与方针、学校办学理念、社会需求、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实践与评价等多方利益相关人的实践和理念的复杂综合体。大学英语课程是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以外语教学理论为依托,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为重要内容,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内容,可以说,大学英语教学每经历一次重要的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都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与调整。因此,想全面了解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状况,必须要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谈起。纵观近20年的大学英语改革,笔者大致把它分为1999-2003年的迷茫期,2003-2014年的探索期,2014年之后的发展期。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片迷茫首次提供了全国参考标准,特别是语言功能性参考,如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词汇量、语法功能等,当时的大学英语多为每周12-16学时。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学英语教学也紧跟步伐,拉开了改革的序幕。2004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试行稿和2007年颁布的正式稿成了后来全国180多所改革试点院校在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时的重要参考标准和行动指南,《课程要求》提出尽量保证大学英语课程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据统计,各院校的大学英语课时数基本为每周12学时。在《课程要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过去相比有许多改善,主要表现在:一是鼓励“学生主体化”,更加重视听说能力,以前没有口语课的学校纷纷开设了口语课;二是提倡“个性化”和“自主性”学习,重视了现代化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少学校为大学英语课设置了网络听力课,加强了相应的资金投入和硬件建设;三是课程设置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更加关注文化因素的引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综上可见,在大学英语改革中,各院校积极思变,大学英语课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将从课程的各要素方面分别加以探讨。第一,大学英语课程目标泛化,定位不清。许多学校依据《课程要求》来设置本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①课程目标是出发点和参照系数,如果各学校不能细化这些能力目标,只是笼统地加以阐述,这势必会导致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等一系列环节出现定位不清,空化和泛化,不具有执行力。这正如有的学者抨击的那样“这些目标比较泛化和含糊:今后什么样的学习?什么样的工作?进行什么样的交流?用什么手段去达到?都没有清晰的界定”。②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学校缺乏细化课程目标,这虽然留给教师很大的操作空间,但他们作为课程实施者面对这些模糊的目标常常感觉无的放矢,既不能完全理解上面学校贯彻下来的这些“宏大”目标,也不完全了解下面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和判断去实施教学,结果造成与教学目标的偏航或远离。与此同时,很多学生觉得这些目标特别飘渺,没有结合他们的利益诉求,还远远不能应对目前专业学习和今后职场英语的需求,并不能在英语学习中受益,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他们对英语课程学习的满意程度和兴趣程度。第二,大学英语课程课型分类趋同,内容单一。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虽然很多院校都进行了分类分级教学,但课型分类趋同,没有体现校本特色。如分级教学指的是按英语水平,把学生分成ABC三类进行教学。课型虽然从传统的综合英语教学变成了“综合语言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或基础课和拓展课程,虽然从名称或形式上看上去很丰富,但实质上内容还是很单一。如语言技能类,无非是将综合英语变成了听力、口语、写作、读译等方面的专项训练,而语言文化类就是“英美概况”等。
我们在课程内容丰富性方面,远不及香港,仅以香港理工大学“英语教学中心”为例,目前仅为全校非英语专业提供的与职业有关的语言训练课程(不包括通用英语课和提高课)就多达55门课型,如商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工程学生的大学英语、设计学生的大学英语等等。这些课程都是结合专业传授英语交流技能,如何写学术论文,如何参加学术研讨会,如何写商业计划,如何参加商务会议等。我们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为什么会显得如此单调?大致可归纳为三方面原因:其一,受资源所限,如教师资源紧张,无力开设那么多的课程;其二,受英语教师能力所限,语言教师转化为专业英语教师要进行专业培训和提升;其三,盲目跟随试点学校,不了解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开发出具有校本特色、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很多学生修读某一门英语课就是为了拿学分,而不是出于真心喜欢。第三,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缺乏内涵式发展,教学理念相对滞后。《课程要求》强调“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①在全国一片轰轰烈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浪潮中,虽然很多院校都投身其中,他们加大了对信息化网络平台和网络实验室的投资与建设,为学生开设了网络英语课,以期改变原来以教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但是,现实的效果是,由于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差距较大,不少教师还没有转换教学理念,如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变“技能输入为主”为“技能输出为主”,再加上教师缺少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使网络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英语教学的优势。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学生渴望尝试这种现代化技术带给他们学习上的便捷、高效与自主,但只有硬件的配备,没有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没有发展内涵式的设计,学生对网络学习热情降低,疲于应付考试与检查。第四,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形式单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仍占主流。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应试教学倾向,《课程要求》除了提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思想”,同时它并未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挂钩,它建议“在完成《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最高要求层次的教学后,学校可以单独命题组织考试”②。可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课程评价过于单一,很多院校不强调过程性评价,只重视终结性评价。究其原因,这一方面是由于过程性评价要求紧密结合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内容,不断给学生进展性反馈,在课程目标不清的情况下,要求教师设计科学合理的过程性评价对教师无疑是一种挑战;另一原因是,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是全国标准化水平考试,社会(特别是就业用人单位)认可度高,不少院校还会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英语免修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而学生一旦通过了四六级考试,英语学习就变得懈怠,学习兴趣减弱、课堂出勤率低,不再做“最高要求”,在实际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还是无法开口自由交流,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未见提高。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大学英语课程在目标定位、内容实施、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大学英语在历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无论是重视读写还是注重听说,学生的整体英语素养并没有显著变化;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并没有满足学生希望提高英语水平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经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后,英语水平与高中相比并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英语水平有所下降”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脱节现象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各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在参与、规划、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时往往站在自上而下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在贯彻、参考教育部政策性文件(如《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要求》)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诉求和现实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有针对性的校本研究,盲目跟风,缺少科学依据,导致大学英语课程的古板单调、水土不服与效率低下。那么,校本研究该从哪里着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研究到底该怎样进行呢?学习者对大学英语课程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呢?鉴于此,如何科学合理、从学习者需求角度设置大学英语课程,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学习者需求分析与外语课程设置研究
在国外,把学习者需求分析①应用到外语课程设计里的经典之一,是Hutchinson和Waters等西方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倡导,强调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研究,并以此作为课程开发技术手段,成为外语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Hutchinson和Waters界定了“需求”的概念②:必要(necessities),即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中必须知道的以保证其语言功能的有效性;缺乏(lacks),只有学习者必须知道的知识还不够,还要知道学习者已有知识,存在于学习者必须具备的与其已有知识之间的“差距”(gap)即为缺乏;主观需求(wants),即语言教学或课程中学习者的内在需要;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Hutchinson等认为要了解两种学习策略,一种是学习者运用的语言学习策略,其二是教师诠释的学习策略;限制条件(contains),在需求分析的决策环节要考虑的关于学习情境的限制条件;语言评审(the languageaudit),这是由机构、组织或者国家层面进行的大规模问卷调查,为语言教学政策提供依据。随着需求分析不断深入,需求分析模型也不断发展和创新,西方研究者建构了相应的需求分析模型:1)Munby③的目标情景分析模型(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主要针对学生在将来目标职业或学业情景下语言要求的分析。2)Allwright④的目前情景分析模型(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是指对学习者目前已知的与在目标语言运用环境中所需知之间的欠缺的识别及如何进行针对性施教的分析过程,也称欠缺分析(Deficiency Analysis)。3)Hutchinson &Waters的模型,将需求分为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和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前者是指学习者为了获得目标情景下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所需做的;后者是指学习者在目标情景下需要做什么,即必须要学习的(necessities)、欠缺的(lacks)和想要学习的(wants)。4)DudleyEvans&St John⑤的模型,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需求分析模型,包括学生专业信息、学习者个人信息、语言信息、学生欠缺等七个方面。研究证明,学习者需求分析已成为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及主要方法论依据。不难看出,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等同于医生对病人开处方前的诊断,能够使学习者与课程建立有意义的关联,使得语言课程与不同国家、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目标群体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成为可能⑥。更重要的是,需求分析可以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实证依据。国内学界有关学习者需求分析与英语课程设置的研究,学者夏纪梅和孔宪辉⑦率先把需求分析的理念引入外语课程设计。随后有研究者余卫华⑧、管春林⑨批判性地考量了需求分析模型对英语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综合运用需求分析模型以达到不同的研究目的。
在需求分析的实际运用层面,有研究者王红瑏瑠调查一年级大学生对英语选修课的需求,发现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不受学生重视。另有研究对毕业生的英语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60%受试者在工作中很少使用英语,阅读为他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技能,听说则最低。此外,研究者曾建彬等①指出,相当一部大学生亟需得到学术英语的系统训练,以便能够撰写和发表符合国际标准的学术英语论文。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的需求研究模型虽然结合了外语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参考,但是却无法满足调查在不同语言学习环境下、不同社会背景下学习者的外语需求。国内研究者虽然从不同角度对需求分析与外语课程进行思辨或实证考量,从理论本身而言,忽视了需求分析理论的边界,也就是没有区分需求的具体类别或指向,导致所得的结论缺乏系统性;其次,简化了课程设置过程,认为课程设置就是开设课型、教学模式等线性叠加,如一些院校仅针对学生对课型或教学模式的需求,就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缺乏整体性;另外,实证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仅限于某一年级或专业的学生群体,不能体现需求分析理论客体的多样化,不具代表性。在政策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制订和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方案过程中,研究者、政府管理部门多从宏观角度,强调从学校、教师层面开展工作,用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式制订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等,忽视了大学生主体的学习需求,没有从课程的本源上去解决课程效果问题②,从而导致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不高。鉴于此,依据已有的需求分析理论,笔者以某985高校非英语专业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大一至大三非英语专业的2000余名学生进行课程需求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虽然不同学习者对大学英语的需求有着明显的复杂性、个性化与多样性,但是,从整体趋势来看,他们的需求却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和评价方式等大学英语课程主要素方面有明显的趋同性,这为校本课程设置提供了可借鉴性的参考,调查的重点及结论围绕以下四方面展开。其一,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后应达到的学习结果的预期,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目的和个体愿望。调查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呈多样化趋势,需求由多到少依次为:为了“掌握一门语言”、“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通过四六级等其他等级考试”、“找到好工作”等。其中,以通过考试为英语课程学习目的的学生不到56%,这一结论与杨小彬③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所调查的院校及学生层次的差异,从侧面说明课程设置有校本特点,重点院校学生对出国等需求大于对通过四六级考试的需求。另外,学习目标趋同集中体现在77%的学生希望通过英语课程提高听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其二,在信息化的21世纪,传统的纸质教材将融合于电子化的外语教学系统中,那么目前的课程内容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查发现,内容需求具有复杂性特点。学生对英语电子资源需求略高于传统纸质媒介教材需求,这说明英语课程内容需要迎合当前大众媒体的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提供多样化、多渠道的课程内容资源。分析发现,学生对听、说、读、写、译及英语文化等综合知识的学习资料需求较大,均占60%以上,喜欢开设“多样化的听力练习(情景对话、新闻报道等)”、“口语练习”、“汉译英、英译汉翻译”等。学生对于课外媒体资源的需求集中在英语广播、影视、歌曲及英文网站等方面。上述课外媒体资源相对课内教材而言,学习过程更轻松、内容可选择性更强,因此学生英语学习情趣及参与度更高,需求也更大,这无疑对当前的教材设计者提出更大挑战。其三,课程实施主要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是否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否被学习者所接受,都必须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本调查显示,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和课型有不同程度的个性化需求。63.5%的学生需要“多样化教学”,与常规课程讲授法相比,多样化教学具有较大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在教学环境需求中,55%以上的学生需要参加英文报告和英文讲座等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学术性活动,说明在现有“基础课+高级选修课”课程体系中,还应着力建设“专业英语课程”。在课型需求层面,学生的需求集中于“英语选修课”,希望能够开设“技能类英语选修课程”(68.5%)、“文化类英语选修课”(65.4%)、“学术类英语选修课程”(56.3%)。其四,课程评价,即通过对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考察,评价课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主要分为结果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调查显示学生对评价非常重视,他们的需求呈多元化。如65.8%学生认为课程评价应“侧重考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64.1%认为评价应“采取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形式”,52.2%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
三、完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建议
通过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回顾与需求分析的讨论,我们得出如下结论:课程设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循环系统,学习者需求的复杂性、多元性和个性化在课程设置体系中通过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得以显现;学生对课程的具体需求表现在,学生需要大学英语课程目标能够更加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应增加课外英语辅助练习资料以及网络媒体英语资源;课程实施需要多样化教学活动,增设英语选修课种类;课程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基于问卷分析反映的学生现实需求,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各院校应立足于校本需求研究,规划出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目标。首先,各院校要处理好课程目标与国家指导性文件的关系。《课程要求》是一份指导性文件,不是指令性文件,因此,各院校应该在参考《课程要求》的同时,充分考虑本学校定位(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学科类型、专业需求和学生水平等因素。其次,课程目标的规划除了要邀请管理人员、学科专家等参加,还要考虑一线教师的意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再次,要展开校本研究调查,基于本校学生现有英语水平及发展趋向,制定多层次多维度英语课程目标,更好地体现校本特色。如重点院校学生学习英语可能是为了“出国留学”或“向外国介绍中国文化”;医学类院校学习英语可能是为了“看懂英文医学书籍”;理工类院校学习英语可能是为了“找到好工作”等等,而同类院校中又可能因层次不同(本一、本二、本三)而定位不同的课程目标。所以,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应细化课程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结构和需求,制定多层次多维度目标,为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确定明确的方向。第二,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处理好课堂教学资源和网络媒体资源的关系,丰富学生英语课程学习资源。课程内容应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主体,体现内容的层次性与多元性。多层次和多渠道的学习资源不仅可以用来传授语言知识,还能够传授文化,符合英语学科的工具属性和文化属性要求。因此,我们应以“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为原则,在基础课阶段使用材(如教育部推荐的重点教材),学习的快慢和学习难度应视不同层次的班级来定;同时,还应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集体备课,针对学生主体特点,共同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如提供多样化的听力(情景对话、新闻报道等)、口语(口语话题更具时代感,如讨论‘啃老族’和‘月光族’等现象),及阅读材料(时文报道、科技知识、文学作品)等。在提高课阶段,教师可采用自选模式,即根据课程特点和目标,自主选择更适合学生需求的材料,如提供“汉译英、英译汉翻译相关的学习资料”,“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课外媒体资源等。第三,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优化学习环境,全面发展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师而言,最成功的教学在于激发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相关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安排灵活、自主的课堂活动,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参与度。另外,教师在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同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授课形式。教师应根据课程及学生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写作技巧的讲解方面,传统教学就比较有优势。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跟上时代形势,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大学英语课程在鼓励和提倡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必要的隐性课程提供支持、辅导与反馈,克服英语网络学习课程的盲目性和重复性。我们可以借鉴当前国际上成功的MOOCs范例,鼓励教师开展微课教学,提高大学英语的学习效率。第四,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加强形成性评价的促进作用,发挥终结性评价的导向作用,提高学生英语课程学习效率。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听、说结合,提高语言能力
学习语言总是音感先行的,以听、说入手是外语教学的特点。课堂上我用英语组织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学生听得明白,听得有趣,津津乐道。在听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理解,以说的方式表达出来。我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如复述课文,值日生报告,背诵小诗文,学生之间的相互问答等方面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连贯表达的有效训练,一开始对有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我就反复播放课文,让学生反复听,直到听懂课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为止,或用问答方式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复述全文,直到不加提示,学生也能独立复述的程度。我还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喜好出发,选择各种各样的英语听力材料进行练习,也可以将好的材料与同学们分享。互相帮助,一同提高。这样长期地坚持听、说训练,学生会说得越来越流畅,读得越来越准确,语言能力也提高了。
二、语言习得与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习得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克拉申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习得的。”学习英语指的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方法,对掌握及应用英语是无益的。不但教学效果不佳,而且会给学生造成学习英语有负担。习得是在自然的交际环境中使用语言的潜意识过程。习得者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掌握语言的同时,语言能力已有所提高。我在课堂上用英语教学的同时,通过大量使用手势或动作及实物展示,进行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英语句子、对话、课文,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渐掌握语言,从而无意识地习得语言。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加入了一个对“杨利伟”——这一学生崇拜的中国英雄的采访练习,一下子让学生投入到各自的角色之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与“英雄”交流,当他们用并不熟练的英语进行采访或是向英雄表达敬仰之情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群热情、自信的孩子。小小的一次练习使学生们消除焦虑情绪,帮助他们建立了自信心,并能主动、大胆的发言,使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学生主动接触英语,从而达到语言习得。当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熟练地用英语与他人沟通时,语言能力也在无意识中提高。
三、创设语言情境,提供语言实践机会
语言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实践机会的多少,如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又取决于教师在课堂和课后为学生创造的语言情境。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设置良好的情境,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入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中,在演示过程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运用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1.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值日生报告、讲英文小故事、对话表演及课文中的片段表演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胆量。随着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越来越熟练,请每一位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在树立了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同时,通过相互的交流,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也大大提高语言的熟练程度。
2.学生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在教室里用,更重要的是能在社会实践中正确地运用。然而如何将教室这个小小的空间,变幻成各种各样的场所,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就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在一节关于Shopping的课中,我就将教室里的讲桌假设为柜台,学生们的文具为商品,由学生来做售货员和顾客,来操练CanIhelpyou?Whanwhuldyoulike?Howmuchisit?Isthatall?等购物用语,不仅让学生过了表演瘾,在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也让英语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我经常用教室里的桌椅、黑板及准备的小道具来设计看病、借东西、问路等情境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感觉趣味性强,难度低,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3.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使创设情境更真实化。我用Powerpoint设计的动物园,栩栩如生的动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断飞入的句子,为学生提供了语言提示,帮助学生进行语言交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多媒体技术为语言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提高了学习效果。
4.使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听说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多媒体能促进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提高学生对感知对象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看录像、听录音进行对话问答,通过听觉、视觉直接接受所学内容,进入英语的思维过程,加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加大课堂容量和练习密度,达到最佳效果。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新目标)第七单元Howmucharethesepants?教学时,我利用幻灯片把服装、鞋帽、水果等一些商品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直接地看到这些东西,并利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句型进行购物对话,轮换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如:
A:CanIhelpyou?/WhatcanIdoforyou?
B:Yes,please,Iwantasweater/skirt/……
A:Whatcolordoyouwant?
B:Blue/Black/White/……
A:Hereyouare.
B:Howmuchisit?
A:Tendollars.
B:I''''lltakeit.Thankyou.
A:You''''rewelcome.
直观教学,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外语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交际场所
学生在学得一定科学基础知识并建立了稳定兴趣以后,就不-
正是由于英语语言在世界文化范围内基本成为了一种通用语(LingualFranca),被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当做成一种与外界沟通的媒介[5],所以人们对于英语实用性的需求才越来越大。虽然英语作为通用语种被人们所使用,但当它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被使用时,体现着当地的文化特色,正如在本文开头提到的在不同英语语言使用国家对于cheers的不同使用方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盲目地对文化进行介绍或教学是不可取的。文化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英语语言了解目标文化与自身所在文化的差异性,真正意识到英语语言在其中作为信息传递媒介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突出英语作为通用语传递信息的功能,激发学生对于差异性探索的热情,而并非强调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或是一门课程进行学习。这里所谈的可以接受的范围,指的是英语教学中不必完全被英语语言规则所束缚而导致其失去了真正进行信息交流的作用,例如在英语教学中过多地强调语法与拼读的准确性、过多地纠正或是死记硬背的方法等,只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性。Baker曾在泰国对几个泰国的英语学习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泰国学生在使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交流时,其使用方式不同于其使用泰语的方式。这个结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泰语与英文具有不同的语言系统,而且使用国家也有地域文化差异,这都可能导致泰国学生在使用英语时改变其固有的使用泰语的方式。然而,即使研究也表明,英语语言系统与文化都对泰国学生交流方式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英语中的语言习惯并没有在这些泰国学生交流中起到主导作用。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时,既脱离了泰语的思维束缚,同时也没有被英语语言中的规则所禁锢。泰国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甚至会利用英语语言规则并结合自己的交流需求进行调整来达到他们的交流目的。这同ScollonR.和ScollonS.W.得出的结论相似:外语学了可以作为文化沟通的媒介外,同时还要满足使用者个人不同的使用目的,这其实也就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
2跨文化英语教学
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既包括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使用语言能力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种能力可使学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能将英语语言看做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将英语当做工具来使用,融合目标文化与自己所在国家文化。目前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时,通常把重心放在掌握更多的词汇或是学习语法规则上,这都是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不恰当的引导所导致的。英语教学中,知识通常被大量地灌输,但学生缺乏在真实环境中使用的机会,使得在课堂学习的大部分知识被白白浪费掉。跨文化英语教学法的实施,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英语词汇或语法的正确使用环境与规则,而且可以在考试中作为联想记忆法的依据,使学生快速回忆词组或语法的正确使用法则。但是包括Valdes在内的一部分教学研究者一直质疑在英语教学中植入文化的想法,因为他们认为文化与语言不分家,语言教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文化元素进行讲解。其实,语言教学中文化的教学部分远远不够,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国内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语,但仍要在中小学开设语文课程来提高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了解。英语教学中的教科书,许多只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有些甚至出现了在英语语言中都不常出现的用法,完全失去文化的真实性。最近Kramsch的一项研究同样也证明了在教学中对文化进行教学或有意识地将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Kramsch在其研究中分析了运用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Method)和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TeachingMethod)的效果。两个课堂虽都很好地利用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课堂讨论以及角色扮演活动等,增加学生对语言进行练习的机会。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仅仅局限在对于语言语法准确性或是教科书中语言点的讨论,丝毫没有对教科书中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文化意义感兴趣,仅仅局限在学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使得教科书中精心挑选的课文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即使语言教学中确实存在文化的因素,但对文化进行明确的教学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跳出语言的束缚,将语言真正地当做信息传递与交换的工具。当学生在看待英语语言时,能够从单纯地把它当做是一门课程转变到把其当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英语教学也应该会变得更容易进行。Kramsch还提出,跨文化语言教学(InterculturalLanguageTeaching)是交际语言教学的升华,但似乎两者其实并没有先后顺序,教学中植入文化甚至可以说促进了交际教学法的实施。
3课堂教学实例分析
这里要介绍的实例是澳大利亚悉尼TESOL专业(对外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将中西方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中,使课堂气氛变得融洽活跃。特别要声明的一点是,以此课堂教学作为实例分析,主要是鉴于其对于我国国内高校英语教学启发的特殊性。在TESOL专业,中国学生较多,与国内高校英语学习者相似,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学习与使用。虽然与国内中学课堂还是有所区别,例如,授课教师母语为英语,班级中会有来自世界不同地方具有文化差异的同学,这些条件都更适合对于跨文化语言教学法的施行。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可以被用来借鉴的。在教学案例中,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要求每个小组对两段典型的分别为澳洲以及中国小朋友设计的寓言故事进行讨论。小组先进行组内讨论,之后再进行组间讨论。澳洲的故事以袋熊(wombat;澳洲特有的动物)自我成长的故事为主线,而中国的故事是以3只小猪如何从不听话的小猪变成听妈妈话的乖巧3兄弟的故事为主线。故事显著的区别激发了学生们很高的热情,课堂上,很多中国学生都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解读故事背后所蕴涵的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包括澳洲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以及中国文化中的孝道。中国学生在讨论中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时,语法错误仍然很多,口语表达也不是很流利,但教师没有刻意去纠正所有的错误,而是以抓住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为主。由于有故事情节作为参照,虽然老师不会过多纠正语言上的错误,但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不少中国学生能够根据寓言材料,自发对出错的语句进行修改。讨论之后,老师才开始对寓言中的一般现在时用法进行归纳。新鲜的文化差异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探索,其中的过程便是学生进行自主性英语学习的过程,这比教师苦口婆心反复重复语言点效果要好得多。这样的教学模式成功地在不降低英语语言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将英语课程转型为文化差异性讨论。在课程内容上,也更符合大学生的口味。
4结语
大学生对对待英语学习认为是对高中学习的重复,认为是对应试考试的再次磨砺。在英语学习中不具备用英语猎取信息和知识的意识,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上显然缺乏学习动力。刚入学的学生大部分基础都很差:语音、语调带有浓重的当地方言,听说能力差,语法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词汇量小;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只能掌握一部分,不好意思用英语回答老师的问题,阅读能力较差,甚至连学过的课文也不能准确流利地读下来,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坚持赏识教育,鼓励教育,使学生能增强自尊、树立学习的信心,拥有成就感;优化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应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提起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和当众开口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同时纠正学生发音,教师要对在课堂上讲英语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时,通过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大声朗读课文,表演教材中的情景对话,通过整体带动个体,优秀同学带动落后同学,来带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仅有了学习的动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此外,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要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学唱英文歌曲,播放英文电影、短片,讲故事比赛,组织课前演讲,开设英语角等。这不仅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二、加大听说技能、特别是实用交际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注重对课文和词汇的讲解,而对于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却很少。而学前教育的学生将来就业的方向就是与人沟通交流,而我们的许多学生在使用英语与别人交流时,无法顺利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听不懂别人说什么。为了克服这一弱点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应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教师由传统的传授者转换成课堂教学的设计师、鼓动者、示范者、鼓动者、辅导者等。课前做3-5分钟的freetalk。这样不仅可以锻炼每个同学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愉快和谐的英语口语课堂氛围,加强口语技能的训练;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材,设定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反复进行口语练习,掌握就这一话题进行交流时常用的英语表达,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
在校期间,学生还要通过英语应用能力的考试,因此为了满足实际应用考试的需要,应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首先以教材为主,教师要启发学生把已有知识和所需知识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课的效率。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对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加以讨论。我们把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阅读前师生围绕主题提出一些发散性问题,激活学生的有关背景图式,同时激发他们的认知需求;另一方面,诱导学生根据标题、插图等对语篇的语境、体裁框架、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等做出预测,为下面的推理奠定基础。阅读中的提问和讨论集中在语篇和句法、词汇两个层次上,引导学生以篇章结构知识为基础进行推理,把握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及其方式,探究语篇意义。阅读后即在摄取语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判断、评价性问题,训练学生综合概括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阅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词汇,扩大学生词汇量,帮助提高其阅读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翻译单元中的文章、例句及课后练习,熟练掌握句子结构的特点,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强化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英语文学 英语语言教学 课堂活动设计
教育界一直很重视选用英语原著进行英语语言教学。文艺著作是颇有价值的语言资料,因其能经受时间考验,揭示人性,并摆脱时间、空间限制把文化和历史信息传递给读者。本文分两部分充分展现出英语语言教学中采用英语文学的意义。前部分通过评析国外资深语言学者的见解来分析文学和语言的关系,证明这种教学方式的益处和重要性,即有利于学生掌握正规的英语,丰富文化知识,并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后部分设置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选用一首英文诗歌为例并设计出相应的课堂活动,从而例证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一、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英语原著的理论基础
本文引用了三派学者的意见来阐述观点,他们分别是:卡特和隆(Carter and Long),拉扎尔(Lazar),柯利和斯莱特(Collie and Slater)。他们一致认同该教学方法,并把语言教学环境下选用的英文原著归类为三种模型:文化模型,语言模型和个人成长模型。可以作为模型的事物,必定具有可模仿的潜能。正是因为英语文学具有这三种模型功用,才能在英语语言教育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下面将依据这三种模型提供的理论基础,来证明此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1.文化模型
文学可以作为英语教学的文化模型,因为它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最能代表某一文化。学生可以从中接触到“一定历史时期的普世价值观”。卡特和隆主张把文学作为文化模型,能教会学生了解和鉴赏异于他们时代和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认识到文化赋予该文学的传统遗产,如思想、感情和艺术形式(1991, p2)。拉扎尔认同该观点,然而他也指出,把文学当作接触目标文化的途径有三个缺点。首先,文学是虚构的,不能纯粹展现当时社会的原貌。第二,文学通常描绘的是上流社会文化,角色通常受过良好教育,因此有时会忽略通俗文化,很多学生对普通百姓的文化行为反而更感兴趣。第三,学生容易受到渗透在英语文学里的帝国主义价值观影响,不利于应对真实世界的人和事。因此,学生在接触文学构造的社会、政治和历史事件时,必须批判地认识文学里有失偏颇的描述和文化内容。同时,教师要仔细选择跟学生实际生活有关联、有积极意义的材料。(Lazar, 1993)尽管原著有弊端,但是它很大程度上展现了现实世界,为少有机会出国、想感受国外生活的学生打开了一扇观察英语国家文化生活的窗口。
2.语言模型
文学自古被认为是学语言最好的原材料,拉扎尔提出三个理由:促进语言习得、发展语言知觉、发展理解能力。他认为学生能从文学作品里获得很多新的语言知识,探索精湛的语言使用能力,发展词汇归因和解释的能力。
在笔者看来,语言教学的第一目标便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何种教学法才最能有效地通过英语文学帮助学生领会其中的语言和故事的来龙去脉,是中外学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拉扎尔的方法是泛读和收听文学录音资料。卡特和隆认为阅读英语文学并融入上下文来理解故事内容是提高语言能力有价值的方法,然而如果文学作品只是用来教学生学习特定的几个单词、句式,则是误解了“作品的语言性质”,导致学生机械地学习甚至失去学习动力,无法享受诗歌或故事带来的乐趣。
为了丰富学生语言知识而教文学,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通过在作品中接触各种形式的写作文体,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句型、段落构成和功能(Collie and Slater 1987)。这有助于他们提高写作技巧,也有助于中、高级学生了解语言范围之广。这种教学方法的消极性表现在,原著里有些词汇和惯用语已经过时,或表达不当,容易误导学生(Lazar,1993)。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批判地学习,同时学会鉴赏语言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3.个人成长模型
个人成长模型可以说是前面两个模型的综合。卡特和隆证实了教文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一生中都保持享受和热爱文学的习惯。把文学作品作为个人成长模型来教授是有益、可实现的,因为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欣赏评价复杂的文化要素,从而对本源社会和文化有更成熟的见解,更明白自己在所处生活环境中的个体身份。因此,如果学生能学会有效地阅读文学,便能更好地发展个体,并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选材方面便要慎重,必须选择适合学生自由响应和参与、能激发文学热情的材料。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接触文学原著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发展语言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批判能力和对情绪的感知,从而培养其塑造完整的人格。要实现这个目的,合适选材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选择语言难度适中、与学生生活有关联、可以激发学生进行跨文化对比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方案及其活动设计缘由
为了更清楚地论证在英语语言教育中应用英语文学的意义,本文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即在英语泛读课上教一首西奥多・罗特克(Theodore Roethke)作的诗――《我父亲的华尔兹》(“My Papa’s Waltz”)。目标学生是本科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中等。选择这首诗有三个原因:一是语言难度适中,篇幅较短,适合学生在一节课(45分钟)理解诗歌并完成相应活动;二是诗歌脉络清晰,通过舞蹈过程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父亲的感情;三是叙述事件逼真,易于读者感同身受。显然,这首作品的选择满足了原著选择的要求,即易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回应作品,自由进行反思性思维。以下是诗歌原文:
My Papa’s Waltz
The whiskey on your breath
Could make a small boy dizzy;
But I hung on like death:
Such waltzing was not easy.
We romped until the pans
Slid from the kitchen shelf;
My mother’s countenance
Could not unfrown itself.
The hand that held my wrist
Was battered on one knuckle;
At every step you missed
My right ear scraped a buckle.
You beat time on my head
With a palm caked hard by dirt,
Then waltzed me off to bed
Still clinging to your shirt.
依据该诗歌设置了四项活动:
1.完型填空:教师先简单介绍英诗文体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押韵和语调;接着学生独自完成填空练习(原文划线处为要求填空的单词)。
2.段落释义:教师选取第1、4段,要求学生用现代英语改写。
3.诗歌音律:教师再次解释英语传统语音规律,把本诗的韵律与华尔兹舞曲作比较。播放一首华尔兹舞曲及本诗的录音,要求学生齐读本诗,请学生解释该诗韵律创作的缘由。
4.个人反馈:教师播放截取自网上的一段录像,关于一位老人对该诗的评价,然后要求学生写下童年与父母的美好回忆,100词左右。学生分组(3-4人/组)讨论自己的童年经历,并与小男孩的经历相比较。
活动1、2目的是强化学生语言能力。完型填空扩展学生对诗体和格调的认识,释义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特点。教师介绍诗歌特点是本方案的首要任务,因此学生才有能力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诗歌的文体通常偏离正常的语言标准,因此在语言课堂选择诗歌能使学生接触多样的语言,摆脱“理想化语言规则”限制,掌握获得不同交际目的的新方式(Leech, 1988)。有些教师担心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还不熟练,偏离正轨的诗歌语言会误导他们。就这一点,拉扎尔提出,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日常交流使用的语言也非教科书条条框框所规定的,他强调要让学生正确识别诗歌句法的与众不同,并跟正常的语言运用相比较。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才能有效认识这种特定文体的语言格式效果,从而透彻理解诗歌内涵。这两项活动实现了使用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模型,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扩大语言知识面的目的。
罗伯特・平斯基(Robert Pinsky)对诗歌作了很高评价,认为人类进化是“动物发展有韵律的语言作为代代相传重要信息的方式”,而大声朗读诗歌能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诗歌,因为“词语的自然声响能让人获得感觉或理智的解脱”,找到与作者沟通的媒介。活动3使学生熟悉诗歌风格、节奏和韵律。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使它独具音乐性,便于记忆。正如标题所暗示,该诗的节奏像极了舞曲旋律,因此把该诗与华尔兹对比最能清楚展现它的音律。该活动使诗歌展现为一种可发现、可享受的事物,使学生更有兴趣深入了解诗歌的形式、学习诗人运用的技巧和鉴别技巧的术语。
活动4是针对卡特和隆提出的原则“如果学生可以对故事感同身受,就能激发阅读动机”(p19)而设计的。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把诗中情景与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想法联系起来,甚至把思考范围扩大至整个世界,批判地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从而丰富文化知识并促进人格成长。活动过程中,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参与小组讨论。
三、结语
本文通过两部分论证了英语文学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前部分通过引用国外资深语言学者的见解来说明采用原著的理由,对文艺作品三种模型(文化模型、语言模型、个人成长模型)的归类进行阐述,指出文艺作品作为三种模型运用于语言课堂的好处和弊端,点明正确做法。后部分采用一首英文诗歌为例并相应设计出四项课堂活动,解释该教学法的实际运用。总之,本文的材料和例子充分阐明了英语文学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英语教师可针对学生特征谨慎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原著开展英语教学,这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Carter,R,and M. N. Long. Teaching Literature .London: Longman, 1991.
[2] Lazar,G.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关键词:英语教学快乐人生观
语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它的特点是:
第一,要有足够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input),并为学习者理解、接受(intake)。
第二,要有大量的实践机会供学习者应用、使用英语(output);
第三,师生要有大量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互动,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cooperating)。
第四,师生容易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都需要有快乐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教与学(participating)。
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就是根据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原则,努力使教学的各种场所都成为开心、快乐的学习环境。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它不是为快乐而快乐,而是为了解决以往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思想压力过大、只学不练、哑巴英语等诸多问题。
怎样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运用快乐的理念
英语教学中运用快乐的理念,就是在教书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刻苦学习,去发现和创造快乐,教会学生用心灵去体验快乐,努力塑造学生快乐的人生观。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育学生为了快乐而学习,把学习英语作为一项快乐的活动,在学会每一个单词、每一个短语中寻找快乐,在运用英语对话中寻找快乐,在与同学间的学习竞争中寻找快乐,在获得老师的每一个夸奖中寻找快乐。英语教学中运用快乐的理念,要尽可能地寓教于乐,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快乐的理念,要使自己处在一个情绪饱满、振作自信、热情投入的状态进行教学,这种状态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教师对英语教学的快乐形象,这种形象进而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高其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度,使学生也处在一个相应积极的、轻松愉快的状态,学生以良好的、合作的情绪状态参与到教学中,就能愉快地接受语言知识的输入,并内化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学生快乐、饱满的学习状态又反过来对老师的教学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励老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教学,教与学的活动置于“轻松、愉快、自由”的心理情境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其接受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都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大大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提高。如果老师经常把在社会上的不愉快、家庭中的不协调、学校里的不满意都带到课堂上,带到学生中间,牢骚满腹、精神怠倦,则会给学生留下思想萎靡、意志颓废的形象,这就必然会使学生也不愉快,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进行快乐教学的情感互动
在以互动为特点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情感因素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到教学以外。快乐真诚的教学互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教师要多主导些课堂提问式、民主对话式、问题讨论式、学生讲课式、师生表演式、学习游戏式的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互动(cooperate)”、“生动(active)”和有所“创造(creative)”。在“互动”、“生动”和“创造”中,学生能够获得相当大的主动权、自由权。“互动”、“生动”和“创造”又能营造出平等、民主、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处于一种时时受到碰撞、挑战和激励的状态,这种状态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深化思想、调整行为;这种状态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活跃、敏感、豁达,更加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第二,教师只有努力创造与学生互动的快乐情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的互动中容易产生逆反心里、抵触情绪和消极应付的情感。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学生也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互动与交流。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促进
学习群体(班级)建立起融洽、民主、团结、相互尊重的氛围。抛弃那些“师道尊严”、亲疏有别、恶性竞争的习俗。
第三,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愿望,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快乐的心态,注意不要伤害学生自尊心。在互动中和互动后,要注意多赏识、多表扬、多鼓励。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没有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积极配合的互动,效果是不会好的。当然,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必须与英语教学本身的内在要求相结合。不能为快乐而快乐。比如:不能放任学生的嬉戏玩耍,而要时刻掌握互动过程的适度和教学需要的原则。
第四,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差,思想感情波动比较大的学生,要做到情感上多关爱他们、互动中多照顾他们、结论时多表扬他们,情绪有问题时多提醒他们,使他们英语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往往与他们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有密切关系,学习上的成功能够促进情感态度的积极发展,而积极的情感态度又有利于促进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运用快乐的方法
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把学生引进快乐的境界,教师要多运用幽默、故事、笑话、歌曲、顺口溜和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趣味十足的教学手段、形式和方法,这样才能实现把学习、趣味、快乐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例如:电视、电脑、VCD等多媒体,对于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玩意,看电视、看影碟、上网游戏、聊天,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嗜好。对于学生的爱好,教师应注意因势利导,应尽可能通过课件制作、电视录像、网上教学等多渠道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的每一条神经都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中得以调动,以此来活跃课堂以及课外快乐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它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把快乐学习贯彻于语言技能的训练和目标之中,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够做什么、能够接受什么为主要前提,采取不同阶段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比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可以采取认图片和实物的形式来学习单词,教师可以通过用英语指导学生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方法训练学生听力,通过学唱歌谣、歌曲、编小对话来训练学生口语;对于中级左右的孩子可以让他们通过描写幻灯片、实物等训练口语,通过读图文并茂的读物来训练阅读,培养兴趣;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要求写英语日记,来训练其写作能力,通过组织英语竞赛、活动或自编自演英语相声小品等来训练其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作为老师更应当运用快乐的教学理念来改变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最头疼的就是背单词,那么老师最忌讳的也就是逼学生背单词,如果老师引导学生采取联想记忆法、循环记忆法、类归记忆法、派生记忆法等灵活有效的方法来背单词,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能够把课文讲解的生动形象,让学生像喜欢琼瑶小说一样喜欢自己的课文,那么不用老师要求背,他也会把英语文章中“小燕子”的故事描述淋漓尽致的。通过这些形式,把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都能有机的结合,促使学生不断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顺口溜和歌曲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在英语中名词限定词的先后顺序问题一直是学生难背、难掌握的枯燥问题,但是编成一个顺口溜就简单多了。“限定描绘大长高,形状年龄和新老,颜色国籍出材料,作用类别往后靠。”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剑桥英语学习法、新概念英语学习法以及阶梯少儿英语学习法都是把很多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编成儿歌或者顺口溜的形式传授。
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因此,多元文化的渗入必定会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活力与影响。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课堂上对多元文化的分析
让学生明确主流文化,融合多元文化的精髓,使得学生能够开阔思路,多角度学习语言,多方位思考问题。多元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接纳各个民族,各个社会的不同文化,这样的知识灌输,学生在知识储备上自然而然便成为“杂家”,通晓多种文化。
(二)引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吸收先进文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以便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速度。未来的社会,单一的文化只会困扰自己发展的手脚,而多元文化能够使得学生知己知彼。
(三)注重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跨文化交流
运用课堂机制,使学生自发地将内化的修养适度地表现在课堂之上并反馈于社会生活之中,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学生在课堂上既了解各民族的语言知识,同时也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多元文化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事物都有其双重性
在多元文化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也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新的思路和意义。
(一)多元文化给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带来新的契机
全球一体化势必将本土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跨文化融合,产生文化共存的气象。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传授不同的文化,客观上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提升了文化境界,同时,学生将单一的本民族文化融入多元文化之中,文化素养将不断上升。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
通过课堂上文化的灌输,使学生的个性赋予时代性。每一种文化价值都与族群迥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因此具有不同的特性和表征。但在文化共融中,存在共通的真善美,新时代的大学生可以自由的吸收和接纳同性与差异,找寻自己喜欢的文化,在社会群体中展现个体特性和时代特征。
(三)大学生的人生观与多元文化形成互惠
文化的多元发展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影响很大,人生观是一个抽象的,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种文化趋向,通过大学人生观这一介质又对社会文化产生作用,促进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最终形成了大学生人生观与文化多元化的互动发展形态。
(四)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愿
课堂上的传授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文化修养在不断的融合与交汇,让学生寻找机会展现这种融合的结果,展示张扬与个性的结合,体现在多元文化下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三、结束语
文学是什么?对于它的定义很多。文学可以是对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映的文学。它能说出“文学”定义的一些部分,但是它也仅仅表现出了这一部分。因此,文化所蕴含的层次性较多,呈现出多层次的现象,属于多层次的结构。文化与社会息息相关,这表明了它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早在初高中,我们就知道英国文化源远流长,而美国文学呈现出急剧发展的态势,只有二百年多年的历史。我们在进行欣赏的时候,每一部佳作都受着时代脉搏以及时代焦点的影响。
1)作品对现实的反映
例如: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劳伦斯,他的风格主要是以现实主义为文学范畴,大部分作品都以自己的家乡为背景,从家乡诺丁汉郡体现出他作品所蕴含的写实意味。《香》这部作品,写实意味非常种。通过这部作品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一名矿工家庭的艰辛,甚至能清晰的看到血与泪的交融。劳伦斯出生于一个平凡的矿工家庭,故事的背景也就是他从小生活的地方。这个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被劳伦斯的手笔将工业革命下对工人阶级带来的巨大影响体现的淋漓尽致。由此可见,一名伟大的文学作家与他每一部优秀作品的出炉,通常都是在历史的特点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的影响下而形成的,而这些伟大的文学作家,他们的经典作品反过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了时代的独特风貌。读者在进行欣赏的时候,必须要对人物更加了解。作者与读者在研究人的过程中,需要在一定的文学范畴内进行。社会其实就是这个范畴,它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包含了人所处于的社会、作者所在的时代以及读者的社会背景。
2)历史成就作家
文学是时代变化的产物,文学时代进步的镜子,每一部文学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属于一个时代以内的。从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到批判现实主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都造就了伟大的作家。在美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主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而这个时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加快,战争所带来的伤害以及很长时期的经济萧条,接下来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崩溃等等历史原因都对这些文化者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时期的作家善于抓住人们的内心世界。很多作品体现出了作家在美学上敢于创新的精神,反出在精神上达到大彻大悟的渴望以及对所有同胞进行生命的呐喊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所熟悉的现代主义作家海明威就是“迷惘一代”的代表性人物。我们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时候,没有深层次的了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细节,没有掌握其历史背景,没有将文学所发生的、发展的与演变的过程放在一个时代的背景下进行讨论与研究,就不能找出文学内涵的发展规律,就不能更深层次的去理解各个伟大的作家表达的创作意图,不能捉摸到作家所表现的创造风格,更不能体会到社会所反映出来的现实意义,不能在艺术的影响下产生共鸣,不能深刻的解读文学作品。
二、人文素质的加强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坚持分类知道、坚持以生为本、崇尚因材施教,积极推行英语个性化教学,适应国际要求。”英美文学融入了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不同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进行欣赏的时候,加强人文精神的吸收,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与文学进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从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基础语言课程,也能打开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素质教育的综合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与操作性。”因此,在制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时候,要以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为出发点,从而加强文化知识的传输。文学欣赏课程应该融入文本于史纲,实现文史一家的课程,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从而对社会、文化进行更深刻的了解,对经典的作品进行欣赏,加强语言水平,通过不断的学习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社会需求
“二十一世纪是世界呈现多极化与世界经济转化为一体的时期。国际之间的竞争在各方面都比较激烈,也逐步加强了国际之间的合作。而这类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之间的竞争,而合作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因此,作为大学要重视对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要成为国际化新型人才,首先要对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与地理环境进行深刻的了解。外国文学史也就是外国文化史,对文学与文化整体、文学与其他文化子系统的考察、分析、理解,然后将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进行对比,从而更好的学习与掌握外国文化。”同时“通过学习与比较,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世界文化中,并从中吸取更多的有利因素,从而让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广泛,英美文化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加强介绍与交流,为培养国际新型的人才作出贡献。
四、创新教学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此可见,正确的词汇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都要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注重词汇的内在规律、语境和文化内涵。唯有如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重直观词汇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图片、玩具、模型等一系列的实物作为辅助教具,或者通过一些动作、手势和表情等方式来展开教学。当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信息、视频、声像等技术,展开直观英语教学。如此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从感觉直观上对单词进行初步的感知与认识,增强学生的表象记忆,使得学生一开始就能够将事物、动作和感觉等与英语词汇联系在一起。此种教学方法适合应用于具体的事物名词、感情词汇、动作词汇、感觉词汇等等。
(二)注重词汇语境教学法
语境在语言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只有处在一定语境之中才有意义,脱离了一定的语境,随之其语义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在词汇教学中必须对词汇的适用语境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
一方面,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使得学生懂得语境的重要性。每个词汇都有其适用的语境,在一定的语境之中具有某种语义。然而,脱离了该语境,便会产生其他的语义。为此,学生词汇学习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在不同的语境之中对词汇进行揣测、理解和感悟,从而对相关的单词得出正确合理的解释。
另一方面,教师在词汇教学之中,也要重视语境教学法。在课堂词汇讲解中,尽力将所教的词汇带入相关的语境之中。使得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该词汇的语义和内涵,以及其相关的使用方法。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词汇的语境,对某些词汇的意义进行区分,从而消除词汇的歧义。例如,对于still不同语义的解释。
例1.ThegirlkeptstillinthechairwatchingbasketballgamesonTV.
例2.It’swarmtoday,butitwillbestillcoldertomorrow.
例3.Mygrandmothersarestillliving,andtheyareveryhealthy.
在例1中,still是“不动的、静止的”的意思;在例2中,still是“要还要”的意思;然而在例3中则是“仍旧、还”的意思。通过这三个语境的实例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对于still语义的区分和掌握。
(三)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