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的风俗习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很多地方在这个节日会举办一些活动。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端午节的计划,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计划1
一、活动背景: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之转音也。"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
二、活动主题:
我的端午,我做主,给自己一个端午节最棒的礼物
三、活动日期:
6月20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四。
四、活动地点:
贵州大学北区中山园
五、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让中心成员增进感情,让贵大的兄弟姐妹们(尤其是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端午节的人)感受到节日气氛,和家的气息。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过一个难忘,有意义的温暖节日。
六、活动内容:
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用展板展示于活动场地)(1)端午节的来历;(2)端午节的节日意义;(3)全国各地或国外的端午节习俗;2、包粽子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 将粽叶折成漏斗形(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 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 蒸煮。
具体流程:
(1)前期准备:联系或委会,借来锅和炉子,并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2)参加的同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序的到包粽子场地自己包粽子,每个人只限一个。(此环节进行包粽子大赛,每组10人,包得最快而且可以煮的获胜,有奖品,考虑工作人员人数有限,每次限3--5组一起);(3)包好粽子后到登记台登记,写下粽子主人的名(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自己想送的人),留下联系方式(便于煮好粽子后联系相关人员到现场取);(4)统一在下午特定时间段来取自己的粽子。
七、注意事项
1、端午节所需资料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2、为确保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活动前作好分区(登记区、操作区、展览区、取物区);
3、登记时要注意,将名和粽子固定在一起时要注意:
(1)名不能弄混;(2)名固定的方式,最好用长线把名绑定在粽子上,煮的时候名剩在锅外面,不能沾水。
4、取粽子时人可能比较多,容易混乱,将粽子按主人名进行分类,按汉语拼音排序(a区、b区、c区........),组织人员到相应区域领取;
5、参与人员不限。
端午节的计划2
活动主题:“青年置业——小户型当家”华商报看房团暨浓情端午?“粽”享未来
活动时间:20__年6月15日
活动对象:华商报报名客户(200人左右,分为两批)
现场来访客户
前期来访来电客户(置业顾问回访邀请)
活动内容
(一)线上部分:(华商报宣传)
1、活动前期的新闻预报和参与读者的咨询、报名;
2、6月10日的特刊释放,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小户型的新闻报道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小户型展示的形象广告;
(二)线下部分:(华商报北线看房直通车)
组织读者参与专门针对小户型的看楼直通车活动;
(三)现场活动:(浓情端午?“粽”享未来)
目的:以端午节为噱头,结合华商报看房团的到场,通过现场客户参与性小活动,并以赠送小礼品形式给客户利益点,使看房团及来访客户愿意长时间停留在销售中心,营造现场销售气氛。
形式:
1、华商报看房团客户及端午期间来访客户在销售中心登记个人信息,即可领取端午节精美礼品一份(如粽子等);
2、购买端午荷包制作材料,邀请荷包制作老师,现场给客户制作荷包,客户更可亲手DIY端午小荷包。
3、外场接待,在邀请荷包制作老师现场教客户DIY荷包的同时,做茶艺表演,同时会有演绎四人组配合表演现场弹奏古典音乐,让客户亲身体验高雅的茶文化,品评幽香茶味。
4、现场提供冷饮、冰激凌、爆米花,给客户带来凉爽夏季的感觉。
5、在沃尔玛超市门口请2个环保大使派发环保袋,环保袋内装MAX未来宣传资料树立MAX未来节能环保楼盘的公众形象。
端午节的计划3
一、活动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端午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目的:
1. 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 通过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时间:端午节前两天
四、活动准备:
1、将学生分为4组,分课题收集世界各地端午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端午的相关资料。
五、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三、端午节故事演讲。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激情朗诵有关端午节诗歌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端午
第二主题:端午实践活动
三、讨论端午节活动方案
四、小结
队员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端午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老师感到好开心!最后,我提前祝大家端午快乐!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有关端午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分4个活动小组)
1、端午的风俗习惯。
2、端午的传说和故事。
3、关于端午的诗词。
4、关于端午的食品。
六、实施策略
这次活动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动准备,搜集有关端午节的名称、由来、端午节的传说故事;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活动的节目,端午故事演讲等等。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行“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看龙舟。齐欢聚,贺佳节”的班会活动。第三阶段,拓展,延伸,进一步研究端午的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等,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可研究关于,端午的诗词,端午的食品等,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队员带来快乐与幸福。
民族之所以得以区分,不仅是受到地域的影响,还因为其发展历史与不同。民族的形成是十分自然的过程,一个民族的人,具有较为相似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趋向,无论是语言应用还是行为举止,都较为相似。而民族与民族之间,会在心理趋向与语言应用上存在不同之处,这也是各个民族具有自身的原因。在进行英汉翻译工作时,译者需要关注文化差异中的信仰问题,不同的信仰,对于同样的词汇具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中国,龙是权利的象征,是吉祥的象征。在中国,有许多词语与龙有关,用具有积极意义。像龙凤成祥,生龙活虎等。而在英语国家,“dragon”是邪恶与罪恶的象征。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许多英美国家的无法理解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在翻译时,我们可以将“dragon”转换为“tiger”,推动文化的正常交流。
二、风俗习惯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
风俗习惯的不同,使人们对于同一词汇的使用方法不同。中国是一个崇尚儒家文化的国家,尊老爱幼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在生活中,我们习惯有老奶奶、老爷爷、老太太这样的称呼,老字在中国意味着受人尊敬。而在英美国家则不同,在他们的观点中,“old”意味着他们没有价值了,没有生存的意义了。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对“old”进行合理转换,翻译为令以尊敬的即可。另外,在中国的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会提出工作、年龄、收入、婚姻等问题,大家乐于谈论这些,来增加彼此之间的熟悉度。而在英美国国家,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如果你询问,就说明你没有礼貌。这就提醒我们每一位英汉翻译者,需要认识到英汉语言中所暗藏的思维与风俗问题,尊重不同国家之间的风俗习惯,将翻译工作做准做精。
三、地域环境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
语言的含义也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在同一时刻会有不同的地理现象。同样的地理现象,其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使得关于地理或者天气的词语,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举例来讲,在中国,春天会吹东风,东风一来,春天则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在我国,东风一直被应用于大量的诗句当中,诗人用描述东风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像“东风夜放花千树”等。
关键词:英语翻译 中西文化 差异 影响 对策
英语和汉语在翻译时,有很多的不同,这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的语言总是有其独有的特点,语言是实现双方沟通的桥梁,而翻译就是实现这一过程最重要的工具,因此,对于翻译者来说,做好本职工作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实现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沟通。
一、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历史文化差异
受战争,殖民统治以及地壳变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其历史发展进程存在很大差别,历史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别,而历史文化对于语言差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俗语和成语中,比如项羽破釜沉舟译为burn one’s boats,只将船翻译出来即可,这些词的翻译都可以找到历史的背景,与历史息息相关,假如没有对历史深刻的理解,就会使翻译出现偏差,再比如granite,这个词原意为花岗岩,但是在翻译Yang was a despot with a heart of granite.受漫长的历史文化的影响,这个词在这里译为坚硬或铁石心肠,即杨广是一个具有铁石心肠的暴君,如果译为花岗岩则明显体现不出其真正的含义。
2、风俗习惯文化差异
每个地区的人,其生活方式不同,因此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它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水平等多方面有关,而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使对民族风俗习惯最好的体现。如The die is cast,可以译为木以成舟,或者事以至此,这种翻译就是因为罗马时代长期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一些附加词受风俗习惯的影响,与其本身的原意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对习俗不了解,那么就无法了解真正的含义。比如Between us译为你知我知,而不是单纯的空间上的在我们中间。
3、的差异
中国几千年来,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很深,而欧美国家基本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有很大的差别,这对英语翻译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求翻译者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的影响,丰富的知识量使翻译准确的前提。英文和汉语在表达上有很多的区别,英语和中国的桃园三结义,卧薪尝胆等典故,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历史背景,如秃鹰常被中国人认为是一种凶残的或者丑陋的动物,但是确实美国的国鸟,对当地人影响深远,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的影响。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1、词汇空缺
词汇空缺即被翻译的语言中不存在要翻译的意向,比如对于中国的菜名,宫保鸡丁在英文中并不存在,有时候会让读者不能理解,这样的词很多,像如来,春节,刺绣等,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英文中也有很多的意向,如西方人特别喜欢喝的咖啡,是直接音译过来的,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共通性越来越强,所以在英语翻译中,要坚持以交流为目的,对一些被翻译的语言中不存在的意向要尊重词语在原有语言中的翻译方法。
2、词义不对等
词义不对等是指在翻译时,某个单词翻译与原意毫无关系,比如Keep the wolf from the door译为勉强度日,而与狼没有任何关系。英文和汉语中始终存在这样的不对等现象,如果在翻译时不做深层次的理解就会出现错误,比如中国曾经有位著名的记者,他为了赞美中国的扫大街妇女的品质,所以他用了这样一句话,The street girl in China is so beautiful.但是却引来当地人的质疑,他们很幽默和奇怪的问:“Why they are so old?”这里不言而喻,实际上street girl是的意思,而不是扫大街的女性。
三、对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式
1、直译法
直译法能够保持语言在原有国家的特定意义,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沟通,所以对于一些特有的意向采用直译法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有效的保留了英语或汉语有的文化基因。比如对于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直接译成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即可。
2、附加注释
对于一些特有的现象,词语,无法理解时,这时候除了直译以外,要对其进行一些相应的解释,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些是原语语言特有的文化现象,必须加注才能说清楚。
3、用文化意义相近的词代替
受英语和汉语的不同文化差异,意义相同的词或者句子在意义上有很大的不同,这时候,就需要用译文中文化内涵比较相近的词或句子来替换,或者取其引申义,从而实现交流的流畅。例如,有些句子不需要把所有的单词都翻译出来,而是要省略掉,Everybody just like an apple has been beaten by the god.译为有缺陷的才是最美的。在比如As poor as a church’s mouse.译为非常穷,而不需要译成像教堂的老鼠一样。有时候需要改变,转移或者不翻译出来,有些时候需要一些委婉的细微的变化,总之在英文翻译中,要注意单词或句子本身的含义,一定要进行正确的表达。
4、意译法
意译法对英文的翻译十分重要,需要翻译者掌握很深的翻译文化,词汇量,以及对英语国家和汉语文化的充分理解,意译法是指翻译人员在翻译一些句子时,利用直译法表达不准确或者无法翻译出一些词语时所用的方法,在英文中,许多词语具有非常独特的文化内涵,翻译者在翻译句子或单词时一定要尊重句子最准确的意思,体会作者最真实的表达,不能带有个人色彩和不正确的个人感情,而对于很多词来说,与本身的翻译具有很大的差别,这时候,翻译者就要放弃句子或单词原有的意思,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在深厚的翻译功底和知识量的指导下,对其做出正确的翻译,比如说Dog这个词在汉语和英文中往往代表了不同的意向,或者翻译时不能完全的对照着翻译,比如lucky dog 在英文中药译为幸运儿,而不是狗,dirty dog 则被译为流氓,这些词都必须靠意译法来翻译,否者根本无法翻译出句子本身的含义。
四、总结
总之,英语翻译对人类沟通交流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其翻译过程需要注意很多问题,需要翻译者在长期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从而使其翻译更准确,生动,实现翻译的目的,实现文化的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个区域都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色,那些流传在民间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文化内容被称为民俗文化。由于我国民族的多样性,民俗文化也相当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愈加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许多民俗文化甚至被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昆曲、京剧、剪纸、皮影戏等耳熟能详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中国的文化瑰宝。然而有些民俗文化由于年代久远,运用的人数较少,正逐步走向灭亡。为此,我国加大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鼓励民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除了一些戏曲和风俗习惯之外,民俗文化还包括各地的民俗建筑、民俗景观等等。这类民俗文化由于旅游业的逐步发展而遭到了影响和破坏。部分地区由于对外开放的程度过大,导致当地的风俗习惯逐渐受到外界的影响发生变化。还有一些是由于各地游客的不重视和游客素质的高低差异,导致建筑和景观被破坏。例如,2015年9月11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出情侣在故宫铜缸上刻字的图片。这种行为严重的破坏了民俗文化的发展和流传,也触犯了我国有关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但由于多数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够强,个人素质不够高,导致他们认识不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珍贵程度。出现对民俗文化肆意破坏的现象,致使民民俗文化的衰败和消失。
二、新时期的油画创作
油画的传入是在清代康熙年间,当时的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将油画带入了中国,并且使其成为了一种专属于宫廷的绘画艺术。后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和创新之后,油画开始逐渐走入民间。战争时期,中国油画主要分为三个派别,分别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派、以刘海粟为代表的新画派以及以庞薰琹为代表的现代派。在战争年代,油画家们颠沛流离,尽管如此,面临国难当头,油画家们虽不能上场杀敌,但他们以自己的油画作品作为武器,大力弘扬抗日精神,创作了诸多警世之作。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油画从原有的抗战和革命的内容变为了对祖国的赞美和歌颂。但是由于建国后一段时期油画受到了政策上的限制,虽然后来政策有所改变,油画仍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快速发展。到了新时期,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国家更加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对油画也更为关注起来。新时期的油画更加重视作品的写实和情感的表达。油画家对油画也有了新的认识,在油画的创作上不断借鉴和吸取西方油画的精髓,并且加以改进和创新,使中国油画更具有特色。
三、中国民俗文化对新时期油画创作的影响
(一)对油画家创作情感的影响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油画作家也不例外。在民俗风情的影响下,油画家笔下的油画也多少带有了一些民俗色彩。例如,红色在中国一直代表着喜庆和吉利,鲤鱼代表着成功和好运,喜鹊代表着幸福和吉祥等等。这些民俗文化代表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油画家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感情会受到这类十分普遍的民俗文化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像顾黎明的《吉祥如意》就在画中利用了牡丹来表达吉祥高贵的创作情感。
(二)中国民俗文化和新时期油画的融合
节日文化中的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是教师和学生通过讨论共同选择的。节日活动的开展也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探索性的文化根源探索实践活动,在探究过程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轻松快乐的小组合作,不断变化的时间空间,以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探究学习内容的自主形式,都深深地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带给他们课堂教育中所无法得到的乐趣。
如今的美术教材中,相关的传统文化节日的宣传也有不少,如《看花灯》《贺卡》《年画》等等,教师在备好这些课的同时,可以将它渗透到家庭生活中,让节日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一、让节日文化走进墙面宣传
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在大力提倡传统特色的文化教育,为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节日文化的研究活动,如:地方戏剧课程、传统手工艺制作,包括书法特色项目的引入,让学校办学特色越发风采。学校在教学楼间的通道和楼梯间等墙面上张贴了相关传统特色的宣传画贴,这些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很好地创设了我们学校环境文化研究的氛围。在教学中,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传统特色宣传,如,在教学《看花灯》一课时,我刚好把正月十五元宵节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春节、元宵节的相关知识,如,元宵节要吃元宵、猜灯谜,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跟家长一起亲手制作彩灯,亲身感受节日的文化氛围。教学时,我将教室墙面上张贴灯笼等相关的元宵节内容,增添节日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制作灯谜现场猜一猜,感受节日的喜悦,再启发学生回忆元宵节那天的情景,学生一下子在喜悦中体会到了元宵节看花灯、猜灯谜的兴奋、热闹的情景,有感而发,作业自然也是精彩纷呈,对元宵节的认识就更深入人心了。
二、节日文化活动渗透家庭
五年级有一课专门表现招贴画的内容,为此,我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的主题,带领学生学习感受体会妈妈的艰辛,从而用招贴画的形式倡导学生对妈妈的爱意。课伊始我播放一则“洗脚”的广告,问学生:这则公益广告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我跟学生们讨论在家跟妈妈的相处,体会母爱的伟大,让学生知道妈妈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每当想起妈妈,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跟妈妈在一起的每一个温馨的场景。再过两天就是三八妇女节了,有没有想过要为妈妈做些什么?如果让你用简单的话语来表达你对妈妈的这份爱,你会说什么呢?一连串的话语让学生与妈妈的心紧密结合在一起,尽情在画面中流淌。
课后,我让学生将制作的招贴画贴于学校的走廊,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去感受妈妈的付出,平凡的母爱,怎样去感恩妈妈的行动。看似小小的一个节日,看似简单的一堂课,我们用心布置课堂,用爱浇灌课堂,用情延伸课堂,让更多的家庭了解节日文化的喜悦,让更多的学生感受节日文化的内涵。
三、让节日文化成为生活的时尚
[关键词]英汉成语;文化差异;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179―03
一、英汉成语的来源及文化差异比较
“成语是各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其具有言简意赅、形式简练、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特点,体现了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陈安定,1998)。成语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各族文化的精髓。由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以及等的不同,英汉成语体现了各种文化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翻译方法的多样性。本文旨在分析比较英汉成语的各种文化差异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英汉成语的来源
作为人们长期习用的特殊语言,英汉成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且在不同的时期和条件下,有着各种不同的来源,例如生活实践、经典著作、神话寓言、历史事件及外来语等。
1.源出生活实践
大多数的成语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人们在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简洁明快、通俗生动的口头俗语并逐渐广为传诵。例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源于打铁)
destroy root and branch斩草除根(源于农活)
2.源出经典著作
经典著作中的特定表达也是成语的来源之一。在西方经典著作中,《圣经》对成语的影响颇大,许多成语均来自于《圣经》。例如:any in the oint-ment(美中不足之处),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deep sea(进退维谷)此外,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名家的著作也蕴涵了大量的英语成语,如: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What's done is done.”(木已成舟),“king Charles'head”则出自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而来自于汉语经典著作的成语则更多,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中蕴涵着丰富的成语。如居心叵测(with ulterior motives)出自《三国演义》,逼上梁山(be driven to revolt )出自《水浒》。
3.源出神话寓言
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对英语语言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中许多成语来自于希腊神话,例如,Achil-les'heel(致命的弱点),传说Achilles出生后被他的母亲提着在冥河中浸过,除未浸到的脚踵外,浑身刀枪不入,他最终因脚踵受伤而死。又如,thesword of Damocles(岌岌可危),达摩克利斯在赴宴时,在头顶上用一根头发悬挂着一把利剑,以昭示帝王迪奥尼休斯随时有杀身之祸。
汉语成语也有出自神话寓言故事的,例如,精卫填海(dogged determination tO achieve one's pur-pose)出自《山海经》,传说炎帝之子死后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而愚公移山则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4.源出历史事件
许多成语源出当时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如“meet one's Waterloo”(遭到惨败)指的是拿破仑1815年大败滑铁卢的历史事件。而汉语成语中,三顾茅庐指刘备访求诸葛亮的史实。
5.源出外来语
外来语的加入丰富了成语的内容,英语中存在源自外来语的成语,例如,storm in a teacup,(小题大做),此成语来自法语,“save one's face”(顾全面子)则来自于汉语。同样,汉语成语也有来自英语的“火中取栗”(cat's paw),“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等外来语。
(二)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比较
从成语的来源出处可知,成语与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地理环境、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密切相关。“成语都具有恰当的比喻,并能引发联想,但这种比喻和联想是由一定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社会决定的。”(穆婉姝、商学军,2002)因此,英汉成语在体现两个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同时,也反映了两者间诸如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文化差异。
1.地域环境差异
“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内,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该地域的自然面貌特征,因而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杨春燕,2004)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喜欢航海,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成语与海以及航海事业相关。例如:
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
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整个民族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人们在农作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与农业活动相关的成语。揠苗助长、斩草除根、顺藤摸瓜、水到渠成和雨后春笋等成语体现了当时农事活动的情况。
2.风俗习惯差异
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上,中西方也存在着传统观念上的差异。例如,“龙”(dragon)被喻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龙”是吉祥动物,能带给人光明和希望,因而汉语中有着许多由“龙”组成的成语,例如:
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
然而在英国,“dragon”(龙)指的是一种喷火的猛兽,因而在英语中,“dragon”常用于指残酷成性的人。
又如“dog”(狗)在英国被视作人的伴侣和宠物,所以在英语成语中,“dog”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lucky dog(幸运的人),Loveme,love mydog・(爱屋及乌),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样忠诚),topdog(重要的人)等。而在中国人却在心理上厌恶这种动物,因而在汉语中,“狗”常用来比喻坏人坏事,例如:狗急跳墙(A concern beast will dosomething desperate.),狗崽子(son Of a bitch),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language.)等等。
3.差异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宗教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渗透到人民的社会生活当中,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而文化受的影响在英汉成语中也能反映出来。汉民族主要的是佛教和道教,因而出现了许多诸如:借
花献佛(present Buddha with flowers given by oth―ers)、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never his temple.)等与佛教和道教相关的成语。同样,在西方,基督教也深刻地影响着英语文化,在英语成语中也常常涉及上帝、教堂及撒旦、魔鬼等人物和故事。如:Man 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s poor as achurch mouse(一贫如洗)。此外,writing On thewall(不祥之兆),eye foreye(以牙还牙),beardthe lion(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均出自圣经故事。
二、英汉成语的几种翻译方法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目的语)等值的文本材料来取代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翻译离不开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语言反映文化,且受文化制约。”(蒋坚松,2002:143)英汉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的同时,又切实地反映了两个民族在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因而使得英汉成语的互译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为了保证译文与原文获得等效,同时传达特定的文化色彩,在翻译英汉成语时一般采用直译、借用、意译、直译意译结合和直译加注等几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邓庆环,2001)除了相异之处,英汉民族在社会经历、情感以及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上往往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是我们在翻译时采取直译的基本前提。对于表现形式与隐含的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英汉成语,可以采用直译法,也就是寻找相互的对等成语,英汉成语直译既保持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又保留了其文字形象和民族色彩,使人容易理解且倍感亲切。比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He lauShs best who laugh last.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dry.井干方知水可贵
(二)借用法
英汉两种语言的一些同义成语内容和形式相符,并且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喻意。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借用法,即借用同义成语进行翻译。例如:
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
tO turn a deaf ear tO充耳不闻
(三)意译法
在英汉成语互译中,如果直译不能使译文通顺达意,也不能借用相对应的同义成语,这时可以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以保持原作思想内容的完整。例如:汉语成语“有鼻子有眼”要意译为“to de―scribe a thing very vividly”而不能直译为“with anose and an eye”,“一五一十”要意译为“协to tell thewhole story”而决不能直译为“one five one ten”,若是如此译文,读者必定感觉莫名其妙。同样,英语中的“tO have other fish tO fry””tO rain cats anddogs”“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也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而应该分别意译为“有别的事情干”“下倾盆大雨”“胡思乱想”。
此外,对于有些文化色彩意义较浓的英汉成语,直译不能传达源语文化的意义,甚至会促使源语文化信息丧失,这时采用意译法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就如汉语成语“望子成龙”应该意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由于英汉民族风俗习惯以及传统观念的差异,在中国,“龙”具有高贵、庄严、吉祥等象征意义,而英语的对应词“dragon”却象征怪物、魔鬼和凶残。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望子成龙”不能直译为“long to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四)直译意译结合法
在翻译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如果完全直译,读者会感到莫名其妙,如果意译又会失去源文的形象性,在此情况下,需要采用直译意译结合法,才能准确自然地表达原文的含义。例如:“不到黄河心不死”应译为“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never dies.”若直译为“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reached ambition never dies.”外国读者未必了解黄河在我们中国的含义,因而把“不到黄河”部分意译为until all is over则更合适。又如“走马观花”也应采用直译意译结合法,译为“Look at flowerswhile riding On the back Of a galloping horse―give acursory glance.”这样,原文的意义和形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表现出来;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这种方法时,译文相对较长,常常不能简练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五)直译加注法
由于各种文化差异,有些成语尤其是源于古代寓言或历史故事的成语直译后的含义未必能为读者理解,这时采用直译加注这种补偿手段可以保留原文的意义和形象。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译为“This Sima Zhao trick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the street.”后面加注解释说明此典故(Sima Zhaowas a prime minister Of Wei(220―265)who nursed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 the throne.The emperoronce remarked,”Sima Zhao's intention iS obvious toevery man in the street.”)如此一来,此成语的意义、形象及其典故都一目了然了。
英汉成语是英汉两个民族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练和最富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基于英汉民族多方面的文化差异,我们在英汉成语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确切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更要体现源语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又是较为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深对英汉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比较分析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灵活地进行英汉成语翻译。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甚至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中文中用“半瓶子醋”来表示稍有一点知识而知识并不丰富,略有一点本领而本领并不高强的人总是卖弄自己的知识。而在欧美国家,醋的运用并不广泛,而烤面包却在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因此有“half-baked”来表达“半瓶子醋”的意思。由此可见,日常的饮食起居都与习语的诞生息息相关,不同的习语恰恰也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民族精神
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风貌。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思维明显;英国人乐观健谈,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汉语习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各有命”、“过犹不及”、“命中无者莫强求”“枪打出头鸟”……表现了中国人沉稳踏实、乐天知命、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而英美人却恰恰相反,他们强调不断创新以及勇往直前地追求自我。英国人常说的习语有;“Ifyourisknothing,thenyouriskeverything.”(如果你不冒任何风险,其实就是在冒最大的风险。)和“Itdoesnotmatterthespeedyougo.Themostimportantthingistoneverstop.”(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永不放弃。)另外“Allisfairinloveandwar.(”爱情和战争都是不择手段的。)这样观点的习语恐怕也是令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难以接受的。
三、历史背景
习语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们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悠久的历史,属于民族文化沉淀的一种形式,不论是中国还是英国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这与多数习语的产生息息相关。甚至很多习语产生的原因就是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比如在古代中国曾发生过许许多多波澜壮阔的战争,流传下来很多出自于国家间征战的习语,如负荆请罪、锦囊妙计、破釜沉舟、四面楚歌、毛遂自荐、成也萧何败萧何、围魏救赵等等,又如在英国历史中,希腊人一直以勇敢好战著称,相传当一个希腊人碰上另一个希腊人,两个人必然会发生械斗来一争高下,故英语中诞生了这一习语“GreekmeetGreek”,来比喻棋逢对手,又比如“drunkasasailor”(烂醉如泥)。以字面意思翻译这习语是很难理解的,但结合英国的历史背景它的意思就不难猜到。在英国的历史上,海员的生活往往是艰辛乏味的,因为他们常常连续几个月都漂泊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从事枯燥繁重的工作,直到抵达下一个港口。于是海员往往会选择上岸直接进酒馆痛饮一番,不醉不归,以此来犒劳自己数月的辛勤。因此人们常常可以看到的海员喝得酩酊大醉,久而久之,海员就成为了醉汉的代名词。
四、民族文化
由于种种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即便是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民族中也会有不同的文化含义,这是需要我们去费心了解的。如“龙”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它能呼风唤雨,为民众带来福泽。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就有写到:“山不在高,有龙则灵。”这表明中国古人对龙的喜爱。封建时代,因为龙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龙也成为了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至高的权力和帝王的器物,例如真龙天子、龙颜大怒等等,而西方神话中的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西方龙是邪恶力量的代表,dragon喜怒无常,威力巨大又极富侵略性。因此常用dragon一词来形容脾气暴躁的人、恶魔、撒旦或是悍妇、母夜叉。考虑到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龙的态度褒贬不一,“亚洲四小龙”被友好而巧妙地翻译为“Fourtiger”,而非带有侵略性的“Fourdragons”。又如在在东亚国家,常常有富裕的家庭供养白象,因为在东亚白象是一种吉祥尊贵的动物,它会给人带来好运是人所共知的。而在欧美国家,Whiteelephant一词被用来形容需要用高额成本维护而实际上已无利可图的资产或损失已成定局的资产。因为他们不理解东亚家庭中为什么要饲养这种食量巨大但又不从事生产的华而不实的庞然大物,所以用“Whiteelephant”来形容昂贵而无用的东西。甚至也因为中英间这种文化的差异而导致了冠名“白象”的产品在英美国家的滞销。再比如汉民族喜欢用红眼来形容一个人的着急嫉妒,而在英语中却用red-eyed来表示夜晚飞行的红眼航班而用green-eyed来形容嫉妒。
五、结语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 文化冲突 时间观 思维方式 风俗习惯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舞台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其利益主体一般由两方构成。一方是外国的政府、经济实体或个人,一方是中国政府、经济实体或个人(需要注意的是,在现阶段,外方还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和商人)。国际商务谈判指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在某笔交易中达成共识,达到双赢,而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国际贸易谈判是国际贸易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谈判方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一项交易往往要进行繁琐复杂的磋商,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在某一点可协商的地方做出调整、妥协,以达到最终的协议。不少人认为,决定国际商务谈判顺利或者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商品的质量,技术的先进,或者价格是否低廉,但实际上,国际商务谈判比国内商务谈判复杂得多,因为谈判的利益双方分属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彼此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体系、贸易习惯,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价值观、民族习惯和思维方式,还有语言和文字沟通方面的问题。因此,谈判过程中产生的冲突,有的时候不完全是纯粹商务程序上的矛盾,而是谈判过程中语言、礼仪、谈判风格等诸多文化差异带来的歧义和误解。因此,了解国际商务谈判中冲突产生的文化根源,理解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就可做到,克服跨文化谈判中的文化障碍,在经济利益上达成共识,达到双赢的效果,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冲突产生的文化根源
冲突(conflict)指的是相关一方意识到另一方对自己的利益或者自己关心的事情即将产生消极影响而相应产生的一系列从微妙到强烈程度不一的语言举止行为反应,目的是将对方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维护自己的立场或利益的一个过程。赫伯・比斯诺认为,冲突产生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五种类型:生物社会型,个性和交往型,结构型,文化和观念型以及复合型。文化和观念型根源指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政治信仰、、社会信念、文化信念、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根源。复合型指各种根源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冲突产生的根源是复合型,但文化和观念因素却是其主要根源之一。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Edward Burnett Tylor 认为,文化和文明是包括宗教、法律、道德、信仰、艺术、习俗、知识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综合体。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它决定了该社会成员的生产生活的行为方式。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思维模式、等,它为该社会的成员所遵循、认同和接受,具有很大的共享性。人们在本民族文化和观念的熏陶下,在看待异族文化现象时,总是习惯于拿自己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来理解,衡量和评价对方,文化差异由此产生。而当这些文化差异体现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没有很好地去理解和相处,冲突便会产生,给商务谈判带来难以跨越的障碍,往往使得一次本应成功的商务谈判因为文化的因素而已失败告终。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冲突产生的几个方面
1.时间观念不同引起的文化冲突
首先以一次中英商务谈判为例。在长达一周的商务谈判中,中英双方在纯技术层面和商务程序上进展顺利,并没有实质性冲突,却在交往过程中摩擦不断。在英方看来,中方缺乏时间观念,不注重效率。本来一周的谈判时间,实际洽谈只有3天,时间没有被有效利用。同时,中方不重视此次合作,缺乏诚意。因为在此次商务谈判期间 ,中方同时还安排和接待其他商务事宜,比如会见别的合作伙伴,在会议过程中接其他“重要的商务电话”。而中方对英方也颇有微词:英方办事古板,不近人情。中方董事长因病住院,却不取消会谈,并选择不告知英方不使其为难。而英方却在时间日程和合同起草上不断敦促,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令中方大为失望。
实际上,双方的这种互相抱怨正体现了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上的重大差异。西方文化具有单一性的时间观,重视次序规则,习惯按先后顺序和优先级别来安排商务活动。中方代表董事长的身体状况没有事先告知他们,并且在商务洽谈的间隙去处理其他的商务事宜,在习惯了线性时间观念和优先级的外方看来,中方是对此次谈判的不够重视,反映了外方在中方心目中无足轻重。而相对而言,在中国文化中,时间观念则是多维度的。即时间是用来完成任何此时间段内出现的事件的,包括事先没有预计的突发事件。对于时间,我们倾向认其为一个过程,而不只是一个次序。所以中国人更习惯并且擅长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完成多项任务。所以只要能保证洽谈能如期完成,这段时间自己怎么安排,安排什么,都是不重要的。因此受到英方的不断敦促,中方就感到是自己的能力不被信任。双方在此次谈判中出现的不愉快,完全是出自文化当中不同的时间观。
2.思维方式不同引起的文化冲突
人是思维的主体,思维方式是人的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思维方式是长久传统文化的积淀,它左右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各方,往往因为来自不同的文化国度,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彼此不能相互理解和适应而产生文化冲突。东方文化和英美文化的思维方式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一、东方文化倾向于形象思维,西方文化倾向于抽象思维;二、东方文化倾向于综合思维,西方文化倾向于分析思维;三、东方文化注重统一,西方文化注重对立。因此,在这种思维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来自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呈现出对事物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比如在面临一项较为复杂的谈判事宜时,西方人士特别是英美人通常会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的小任务,将价格、交货、担保、售后服务合同等问题分次解决,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在每一个问题上都有让步和承诺,最终的协议就是这一连串小协议的总和。而东方文化注重综合思维,习惯于对所有问题的整体讨论,直到最后才在所有的问题上做出让步,从而达成一系列的协议。
换言之,中国人更强调“以大局为重”,而西方人则认为“细节决定成败”。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在谈判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展现谈判风格,制定谈判策略,进行谈判活动。谈判者的文化差异越大 ,思维方式就越相距甚远,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就越剧烈,从而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就越小。
3.风俗习惯的千差万别带来的文化冲突
风俗习惯是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沿承袭,自发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习惯行为和生活方式,它虽然没有经过正式的法律规定,却为本民族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上不同民族千差万别的风俗习惯,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和习俗,塑造着该民族人民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些差异体现在商务谈判当中,给跨文化谈判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障碍。如果不了解对方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谈判中碰触到对方的“禁忌”,就会引起极大的误解和冲突。比如阿拉伯人在社交活动中经常会邀请对方喝咖啡,在他们的习惯看来,拒绝主人的咖啡邀请是对邀请人的一种不尊重,拒绝一杯咖啡意味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曾经一位美国商人因时间原因拒绝了阿拉伯客户的一次喝咖啡的提议,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丧失了一次有利的商机。还有一次中国的一家工厂接待来自伊朗的一个采购小组,谈判程序非常顺利,对方答应签下大笔订单,令中方厂长非常高兴,为此设下一桌豪华盛宴。不料饭后外方却突然改变主意,拒绝签约,令中方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原来在吃饭时,厂长多次用左手给对方递饮料,而且因为高兴而忽略了对方的不悦神情。在伊朗,从事“干净的”工作时是不能用左手的,否则是对对方极大的不礼貌。一次无心之为,造就了一个不必要的谈判失败。这就是风俗习惯带来的文化冲突。实际上,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西方人见面时的拥抱和亲吻,表示对对方的热情和善意,而中国人则比较含蓄,握手和微笑就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达成一项协议,兴奋之余我们可能会伸出右手 ,用拇指和食指做成圈状,表示“ok, 很好,我同意”,而日本人则认为,这表示“钱”,因为它的形状看起来像个铜板。而法国人看到这个手势却会沮丧万分,因为他们认为,谈了半天却等于“零”。而荷兰和哥伦比亚的谈判者可能会勃然大怒,因为他认为你感到他“讨厌,可憎”,如果对方是突尼斯商人,你可要小心点,因为他们会做出异常紧张的反应,因为在他们看来,你这个手势是对他的一种威胁“小心点,否则我会杀了你!”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冲突的消解
要最大限度规避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知己知彼,
既然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观念,那么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就不可避免,我们不能苛求任何国家的人都能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不能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揣摩和要求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增强自己对对方文化的敏感度和包容度,以宽容的心态接受对方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时我们要树立文化意识,做到“知己知彼”,在谈判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身份,知晓对方的谈判风格和民族禁忌,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文化冲突。
2.遵守规则,保障权益
国际商务谈判的最终目的是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限度内,在合适的点上作出妥协和让步,为自己赢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文化差异存在的前提下,商务谈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则。即必须保证谈判主体合法、谈判论题合法、谈判手段合法。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遵循国际上通行的经济法则。在此基础之上,谈判及其产生的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双方的权益才能得以保障。
3.互惠互利,争取双赢
互惠互利原则是谈判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互惠互利指的是商务谈判各方在利益上不仅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同时也要适应对方的需求,互通有无,最终实现等价交换,得到双赢。只有做到这一点,谈判才能在文化冲突产生的情况下,有所余地,双方才可能在冲突中达成谅解,做出让步,共同探讨可以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莉芳.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9)
[2] 凌继萍.国际商务中不同国度商人风格[J].江西价格,2004(4)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4] 丁建中.商务谈判实务[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8)
【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归化;异化
英汉互译不仅仅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流,更是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For truly successful translating, biculturalism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sm, since words only have meanings in terms of the cultures in which they function.” [1]) 因此英汉互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而英汉两个民族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文学艺术传统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产生了英、汉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深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各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文化间的比较,因而译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差异意识。换言之,译者必须意识到翻译这一信息交流既是跨语言(inter-language)的又是跨文化(inter-culture)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也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因此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成因及处理策略。
一、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成因
(一)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导致的文化差异
由于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英、汉民族对自然生活环境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因而会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同一种现象或事物。反映在语言上,就形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差异。例如,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春天刮东风,气候温暖宜人,因此在汉语里“东风”具有“温暖、希望”的美好含义;而冬天刮西风,气候寒冷干燥,因此在汉语里“西风”有“寒冷、凄凉”的寓意。与此相反的是,英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西北,四面环海,春天刮的是寒冷干燥的东风,气候类似于中国的冬天;夏天刮的是温暖湿润的西风,气候类似于中国的春天。因此“西风”(west wind)在英语中象征着希望和力量,而“东风”(east wind)则象征着凄凉和倒退。了解了这种中英文化差异,英国人就不难理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里“西风”表达的惆怅、忧思的意境以及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里“东风”的美好、希望的意象;中国人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是对春的讴歌,以及莎士比亚为什么在十四行诗里写道: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因为在英国西风带来的是春的消息,夏天是温馨宜人的季节,都代表“希望、美好、温和、可爱”,远不同于中国人眼中的夏天,“火热、火辣、不适”。
(二)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导致的文化差异
生产生活是语言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自然反映在语言当中并形成特定的文化意义。例如,中国传统上以农业为主,因而有大量的比喻与习语与农业有关。如,牛耕是中国人传统的土地耕种方式,于是汉语中就有很多如“多如牛毛”、“汗牛充栋”、“九牛一毛”、“体壮如牛”、“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牛人”、“牛市”等与牛有关的习语与比喻。而英国的航海业历史上一度领先世界,因而英语中有很多与海洋和航海有关的比喻和习语。如:as close / dumb as an oyster (相当于汉语中的“守口如瓶”), spend money like water,(相当于汉语中的“挥金如土”),rest on one''s oars(相当于汉语中的“暂时歇一歇”),cast / lay / have an anchor to windward (相当于汉语中的“未雨绸缪”)等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相当于汉语中的“奋力图存”),all at sea(相当于汉语中的“不知所措”)等等。
同样,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导致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上,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汉语中对亲属的称谓远远多于英语中对亲属的称谓。传统的中国社会重视家族关系,往往几代同堂,同时注重长幼尊卑、内外亲疏;而在英语国家,人们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子女年满18岁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这就导致英语中的一个称谓往往对应汉语中的多个称谓,如 “brother”相当于汉语的“哥哥、弟弟”, “aunt” 相当于汉语的“婶婶、姑姑、姨妈”,最典型的是“cousin”, 一个称谓对应汉语中的八个称谓,包括“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又如,中国人以稻米为主食,因而汉语中不仅有很多关于稻米的词汇,而且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说法,意思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而英语中rice既可表示“稻子”,也可以表示加工后的“米”,还可以表示煮熟的“米饭”,而且由于稻米在英语国家不作为主食,主妇们不用米也能做出饭菜。因此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不能正确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