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产动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武侠动画;《虹猫蓝兔七侠传》;场景设计;动作设计
中图分类号:J21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123-01
《虹猫蓝兔七侠传》曾经的热播和禁播是在中国动画历史发展中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很多论文对该片持有反对态度,但都集中在浅层的内容、语言的粗俗、画面的血腥等上面,而对于该片还缺乏应有的理论性分析。这不利于国产动画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该片需要综合地从深层的动画艺术本身看该片在场景设计、角色设计、故事等方面的表现,从而总结其经验和不足。
一、故事和主题
《虹猫蓝兔七侠传》是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动画电视剧,共108集,每集10分钟。该片讲述了以黑心虎为首的魔教放火烧山,荼毒生灵,欲抓森林之灵兽玉麒麟,借喝麒麟的热血以增强内力,称霸武林。为了维护森林的和平与安宁,七剑合壁打败了黑心虎。
《虹猫蓝兔七侠传》在名称和故事架构上,借鉴了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有明显的讨巧因素。武侠文化在我国深入人心,行侠仗义、浪迹天涯是不少人孩童时的梦想。同时,武打格斗也是人好动的天性,于是就有了看点和一定的观众群。动画片叙事风格走的是传统的路线,保护森林、历尽艰险与邪恶势力做斗争、友谊,加上淡淡的爱情、团队合作,故事内安排紧凑,险象环生,对小观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虹猫蓝兔七侠传》以拯救森林环境为主题突出行侠仗义的精神,是一部冒险、励志的动画长片。一名小观众在网上发表了观后感,“当我看完 《虹猫蓝兔七侠传》 这部大型动画片后,我被他们那种不屈不挠、 团结互助的伟大精神所感动,为他们这种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流泪……看了《虹猫蓝兔七侠传》 这部动画片后, 我更懂得人活着就要帮助别人, 要过得有意义”。这个感想正是励志主题感染的体现。
二、角色与动作设计
《虹猫蓝兔七侠传》是武侠题材的动画,塑造了虹猫、蓝兔、猪无戒、黑心虎、黑小虎等个性鲜明的正反两派。虹猫的勇敢、蓝兔的温柔等,被小观众所认同,这个优点是明显的。而社会上家长的声音是:“这部动画片早就该停了,整个一动画版武侠片,只是把真人换成了动物,打打杀杀,情爱,报仇,没有新意。内容和成人武侠片完全一样,对孩子没什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要拍这样的动画片,想拍武侠剧直接拍好了,干嘛打小孩子的主意。”家长的意见的确重要,但打杀情爱报仇,是武侠等作品的重要元素,可以表现。在这部作品中,以动物作为武侠的角色,无疑是创新的。一味地要求动画与真人片内容不相同,也不符合艺术的实际。
动作设计肯定也是动画片看点之一,该片动作设计借鉴传统武术套路但更多还是看出香港典型的武打动作设计和镜头转换,武打动作节奏紧凑,加上后期特效和声音的配合,使武打动作更加流畅、好看。每个主要角色都有看家的本领,如虹猫的招式有长虹贯日、火舞旋风、长虹剑法等,蓝兔的招式有冰天雪地、玉女剑法、冰魄剑法等。招式使角色的动作富有程式性,能加强观众的印象,从而让角色的个性更加鲜明。《虹猫蓝兔七侠传》的动作设计与日本动画相比,有不少动作采用一拍一完成,动作流畅。但是角色在说话时一些小的动作未免有些多余,如说话时总是手舞足蹈,跳来跳去。《虹猫蓝兔七侠传》在角色设计和动作上很明显是迪斯尼模板的复制,动作讲究弹性、变形、有明显的预备和缓冲。但是,各个角色在同一镜头中过多的动作使画面看起来,总有些不舒服的感觉。
角色动作设计中的暴力表现风格也是突出的。血腥和暴力成为其中难以避免的组成部分。武侠动画的暴力表现,有着既有文艺的基础,是合理的。但像蓝兔割动脉的设计,当然也过了头。这是武侠动画发展初期的现象。之后,在虹猫蓝兔系列武侠电视剧及电影中,血腥明显地减弱或避免了。
三、场景设计
在动画片的创作中,动画场景通常是动画角色表演的舞台,动画场景的设计要展现动画片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地理环境和时代特征。动画场景的设计需要紧紧围绕动画角色的表演和剧情需要进行设计。在整体美术风格上,动画场景设计和动画角色的设计要相互融合,说到底场景是衬托角色的表演,渲染气氛,但不能喧宾夺主,影响动画效果。
《虹猫蓝兔七侠传》中大部分场景整体色调饱和度高,并且略显灰色调,场景的制作是二、三维的结合,室内外建筑和道具基本是由三维建模后贴图完成,场景中一些动的液体与灯光火焰等,也都是通过三维特效制作。这样,既增强了表现对象真实感,又在节约了制作的成本。比如《虹猫蓝兔七侠传》第1集开篇动画大全景,有飞流直下的瀑布、流水效果,场景气势宏大,整个气氛被调动起来,突出的张家界的自然风景的壮美和自然界生物的和谐相处,如此美仑美奂的场景设计所营造出的美好的平静的生活为后来平静生活被打破,整个森林面临灭顶之灾做好了铺垫。同时,观众也被美好的生活场景带入动画中,与角色同呼吸。当然,这段开篇场景动画是与迪斯尼动画电影《小马王》影片开始的一部分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同期的其他国产动画片的场景相比,《虹猫蓝兔七侠传》的场景更多是借助计算机表现的更丰富些,比如场景中动的元素多了,摇摆的树枝,飘落的树叶等。比如第6集,蓝兔和猪无戒的打斗,长亭被打破的瓦片跌落的效果。但是在该片场景制作也不免有很明显的拼贴感觉,中景、远景间过渡感觉生硬,色彩变化较为突兀,场景的边缘处理虚实不够等,这些在很多镜头中还是能清楚的看出。
《虹猫蓝兔七侠传》较早与地方景点联姻,打造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同时又为动画故事发生发展和角色的塑造提供了天然的土壤。通过《虹猫蓝兔七侠传》的故事演绎,使景点和旅游者尤其是看过动画片的观众的距离更近了。里面出现的地点也基本依据张家界不同景点命名,比如十里画廊、黄石寨、金鞭溪、天子山、天门山等。动画的角色身世与景点都有故事的渊源,为自然、神秘的张家界增添了几分神奇色彩。可以说这样的结合一方面使观众有了亲切感,宣传推广了景区,同时景区又赋予动画片文化性。这样的结合是动画片商业运作很有效的方式。
四、结语
《虹猫蓝兔七侠传》在商业和艺术上取得一定的成功,但也引发了争议。与同期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相比,虽在制作的精度上略胜一筹,但在故事情节和题材的选取上,却略显沉重。《虹猫蓝兔七侠传》作为国产武侠动画的先锋,开创了动物武侠的先例,引领了武侠动画的浪潮,激发了后来的《勇闯天下》、《秦时明月》、《兔侠传奇》等作品的出现。
但是,“我们的孩子需要怎样的电视节目?还是那句老话:真的,善的,美的。且看今天我们的儿童电视节目,小孩子说大人的话,导演要求,大人敦促,童真尽失,不真;割腕放血,宣扬暴力,不顾危险,不善,也不美;低胸性暗示,不美,更不善。”[2]对于动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相信在武侠动画《虹猫蓝兔》系列的不断实践及其带来一系列的思考中,将逐步解决,并推进中国动画迈向新的高峰。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武侠动画的观念与范式研究》(编号:10B009)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动画;教育;孩子
一、国内教育问题
这种教育问题不仅体现在教育事业上,而且在影视作品中也很突出①就中国对儿童电影本身的定义而言,过于强调了教育性,而忽视了儿童电影中的娱乐性。相反美国在《电影术语词汇》中把儿童电影定义为“具有专为吸引儿童及供儿童娱乐的内容及处理方法的故事片
在21世纪初中国政府看到动画业的巨大市场,开始大力扶持时,才发现中国动画已经失去了它的中坚力量和原创力。何时新一代的“原创中国”动画风才能出现?既不好莱坞,也非日式风,而是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动画形象和动画故事,这是每一个人都期待的。长期以来,国产动画创作大都局限于改编动物童话、民间神话、古代故事,缺少反映,青少年现实生活的题材。为了孩子多彩的生活,我们不应该只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缺乏与我们现实生活贴近的题材。
由于动画产生的年代局限性,多少存在明显的说教色彩,缺乏亲切感和童趣,这只能说是成人眼中的动画形象。中国现在一直提倡人性化教育,但是这一教育方式与孩子们目前接受到的教育色彩明显的动画主题是相背离的。我们也应该从孩子的视角考虑,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把大人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
国内动画制作者一般把动画局限于动画电影,动画电视片。可是动画就其应用而言,还涉及广告、游戏、家具设计、工业设计、多媒体等很多相关行业。这些行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具有资本增值潜力。虽然现在已经有向这些方面发展的倾向但是制作上还是不够娴熟。笔者认为国内应该加大这些方面的投资,国家应该颁布一些这方面的有利政策。
每个国家在制作自己的动画片时都是基于自己本身的文化传统及文化习惯。中国动画发展面临很多困难,例如创新力弱、政策不够。很多孩子的思想因为教育的缺陷被禁锢起来了,完全没有自己的一点想法。没有好奇之心,没有创新精神。
当你看到这些孩子的作品时,都会很痛心。因为从他们的作品上看不到一点他们的个性,所能看到的全部都完全一样的想法和过硬的功底。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中国的教育仿佛把学生的灵魂都调试到同一标准上。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的中国动画题材都取自中国古代神话,而且居然一点改动也没有。水平的降低,直接导致了收视率的下降。观众在看电影之前,对剧情十分清楚,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没有创新,就好像一个失去了内心,空有一具躯壳。不管再漂亮却没有内容,经不起推敲。正如迪斯尼所说:“由于对象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观点的不同,任何时代的故事讲述者都会在核心材料的基础上对故事加以改编。”②从这可以看出动画的出路在于创新,而不是一成不变。
动画是一种通俗艺术,是一种大众文化,不受民族、国家和语言的限制。为什么同样是动画,美国动画、日本动画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中国动画却远远的落在了后面呢?因为美国动画很能表现个人价值,人间亲情、重视环境保护以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等。在最广泛的程度上又能得到世界观众的认可。美国动画的教育是通过融在其中的文化精神起作用的,而我国不少动画都是用字幕或旁白直接说出来教化主题,深度的思想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画面自然流露出来的。相比之下中国动画比较肤浅,不能够承载沉重的思想主题。对自身文化显得不够自信和重视,导致民族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缺失。
二、悲与喜的严重失衡
中国动画多喜欢以喜剧结尾。传统的儿童本位或单纯的觉过多强调儿童动画中的逗乐元素,对悲与痛的一面很少触及,忽视了儿童的真实感受。笔者认为悲剧文本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成长价值,儿童需要而且能接受悲伤,在遵循儿童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渗入成人的审美意志与文化期待,儿童本位与觉在动画创作中的复合使用,强化和凸显悲剧类文本的价值。儿童动画悲剧性题材的叙述方式,实现儿童哀而不伤的替代性满足,塑造儿童社会的真实存在,并由此实现儿童动画的美育功能和艺术使命。
国内动画故事往往平铺直叙,过于直白甚至无所谓故事,缺乏感染力。把动画故事的作用仅仅指向儿童的视听感官,忽视了儿童的情感层面,尤其是对乐与趣的过多强调,对悲与痛的一面很少触及。实际上,创作者低估了儿童的理解能力。反观当下的动画市场,悲剧性文本所占比例呈严重不足,生存空间狭窄。本文试从儿童劣势视角的聚焦以及传统圆满意识的束缚两方面分析,强调儿童本位与角的介入,探讨悲剧性题材的表述方式,实现儿童动画悲剧性文本叙述中儿童哀而不伤的替代性满足的提升,塑造儿童社会的真实存在。
三、孩子应该受到尊重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这在儿童动画中则表现为承认儿童具有独立的人格,语言体系和生活态度,尊重儿童和包括儿童接触和使用媒介需求在内的各种方式。中国的“儿童本位”聚焦于儿童的局限的劣势视角看待儿童。儿童自然存在的特点很容易让人把他们建构为被动的脆弱的。因此儿童动画中也应该一直非常注重正面的励志的题材的叙述。
教育性的动画在国内动漫产品中占有极大比重,然而由于“说教”致使自身发展与市场推广举步艰难。
笔者在对国内教育动画实践现状与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教育动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缺失状况下的盲目实践导致严重的“娱教失衡”,是影响国内教育动画发展的真正根源所在。我们不应该把动画当作,糖衣药片——就是娱乐一会儿,说教一会儿。这是对寓教于乐的歪曲。本该“以娱乐为目的”的一般题材动画尚且如此,以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动画更是“说教严重”“有教无乐”,成为教育动画的问题所在——“娱教失衡”,即:娱乐与教育没有达到平衡的状态。由于“娱教失衡”致使教育动画在市场推广中屡屡受挫。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符合少年儿童的欣赏情趣,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欣赏需求,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客厅里,纯娱乐是没有地位的,连侧身站立的地方都没有,即便有,也得适应寓教于乐。(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两年前的暑期,《魁拔之十万火急》面世,在观众“并不知道”和“知道了也不愿去看国产动画”的原因中票房惨淡,3000万元投资只收回300万。但作品却获得了难得的好口碑,网络点击量已经突破1000万。导演王川还曾收到观众寄来的钱,说没能去院线支持,后来在网上看到片子,觉得值票价,特地补了过来。
18个月后,《魁拔》第二部《魁拔之大战元泱界》又见诸银幕。这次影片打出了以青春人群为观众对象的旗号,对于多年来一直面向儿童的国内动画电影来说,这不啻是一剂醒神药。与此同时,4月20日开始公映的好莱坞动漫大片《疯狂原始人》已将下档时间延长至6月24日,这意味着,在近一个月的同档中,《魁拔之大战元泱界》又要面临观众“要不要看国产动画”的纠结。而让观众认可魁拔题材并养成观看习惯,却恰恰是这个系列致力在做的事。 重塑国产动画工业
作为一家自己做原创和手绘的动漫公司领导核心,《魁拔》制片人武寒清、导演王川等人要打造的是属于中国本土的动画品牌系列。相对于国产动画的风格不一,王川本人更倾向认同的是,导演需要有工业意识。“每个导演都在追求不一样,《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草原英雄小姐妹》都不一样……其实《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是写实风格的起始,但是我们没往下走,日本就通过很多代人形成了成熟的写实的工艺。我们现在就在做这事,可能做五部或者十部作品,能找到最适合表达中国人情感的方式的话,中国风格可能就开始出现了。”
追根溯源,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出现在1941年,比1900年世界第一部动画电影《迷人的图画》晚了近半个世纪。其后不久,全国动画精英集中创作的大背景下,国内出现了《哪吒脑海》、《大闹天空》、《宝莲灯》等一批质量不低的动画电影。
但进入市场经济之后,不少动画专业人才纷纷跑到广州、深圳等地做国外的加工片,国内的动画创作力量越来越弱。之后不久,随着Flash软件的产生,动画的门槛变低,专业的动画人才更加青黄不接。紧随的动画角色表情,更增加了投入的“作业面”,从业人员虽然增加,但真正的专业创作人才越到高端越接近空白。 日本漫风+中国故事
《魁拔之十万火急》的十位主创,平均年龄27岁,多为80后。作为看《圣斗士》、《火影忍者》、《七龙珠》长大的一代,他们想在《魅拔》画出自己曾经感受到的励志和热血。这个过程当然比画低幼动画更过瘾。相应而来的,《魁拔之十万火急》的角色画工看起来眼熟却又混杂,火影忍者的护手、七龙珠的衣服,红发、绿发、黄发的萝莉御姐,不明生物、中世纪地图、星际宝贝使徒……这部连影片和角色名字设定都走日本漫风的动画,也确实借鉴了日本写实动画的路子。
但你又能看到主人公的中国身份在里头:少年蛮吉从石头里蹦出来,长相酷似孙悟空,使用的武器冲天朔是一根棍子。作为一部打算做长线工业化产品的系列动画,影片制作者较多地考虑了海外发行市场,制片人武寒清曾说,单就作品内容而言,海外发行商只知道和《西游记》相关的东西。
影片出品方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主创们对国外畅行的同类型电影进行了反复的研究。《指环王》、《哈利・波特》、《变形金刚》、《海贼王》、《加勒比海盗》……他们对于这类面向少年热血人群、女孩也能看的玄幻冒险动作类型片的结构进行细致分析,甚至予以量化。
在武寒清的叙述中,这些成功作品的内容是相似的:在一个庞大的有异于现实的世界中,有一个男主角,他弱小、肩负巨大责任的,并在不断成长。他有伙伴,男女皆备、性格不同,故事推进的整个过程中所有人都会遇到低谷,也能在伙伴的帮助下成长,同时最后他们挑战的都是他们自己,在所谓升级打怪的过程中,其实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
故事的型有了,如何在其中填充中国故事,就不难了。 《魁拔》的画风看上去非常的日系,但里面填充的是一个很中国的故事。 填充有营养的说教
对于《魁拔》系列,导演王川最满意的是,他们花了两年时间创造出和现实生活不一样的开元体系,“从政治经济学文化、衣食住行各方面推行到一个极致的状态,推敲到合理,即便我们退休了,品牌也会持续下去”。所以《魁拔》系列的大故事其实已经成型,包括《魁拔》之后作品会讲到的魁拔的第七代、第八代,只不过具体细节会有变更。
这就得提到同样严格遵循工艺要求的内容创作。《魁拔》故事的制作的首要阶段就是策划,更多从市场需求,即观众反应来获得一个故事的走向。比如《魁拔之十万火急》收集到的反馈是“打得不好,女的太少”,《魁拔之大战元泱界》就会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完成了对框架的模型建构,创作人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分头细写,落实到合理世界观的设定上。“提供让观众觉得舒服、合适的有层次的信息量,是国外同类型成功的关键。”负责影片工艺的匡宇奇说。
而对于国产动画屡被诟病的惯于说教,王川坦承,《魁拔》系列其实就是“说教”,但是一种美国成功的主旋律商业电影的“说教”,是一个“考验创作者功力”的问题。他以《魁拔之十万火急》举例。
中国风成为了近几年较为流行的民族符号,我国文化工作者只有将这种艺术和动画产业贴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艺术形态的升级,进一步助力和开拓国产动画中的民族文化传播,从而提高国产动画的文化价值。
国产动画中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总体思维模式,并不局限在一个样式和一个动作上,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一种外延表现形式,包括社会构成、情感诉求等等,更是一个国家民族灵魂的显性化体现。在国产动画中渗透和传播民族文化,是一种顺应时展需求的审美取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国产动画中民族精神的继承意义。民族精神是整个民族在发展进程中沿袭下来的文化支柱,是具有激发作用和传递情感的载体。而动画是青少年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将动画和民族精神融合在一起,能为青少年建立起民族自豪感。不仅能使人们更加了解名族文化的由来和发展,也能丰富人们对于民族精神的认知,通过感官刺激,潜移默化的渗透民族意识。因此,在国产动画中渗透民族精神,是将艺术和民族文化传播融合起来,能最大化的发挥民族生命力。
第二,国产动画中民族精神的扩张意义。民族文化的认同过程,是需要走进公众的视野,获得更多的尊重,从而取得大众的信任和维护。因此,要将传递民族文化的平台和载体推向世界,是民族文化要经历的必然阶段。据相关报道,对我国两个主要的一线城市抽取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学生为样本,评选最喜爱的动画形象,美漫和日漫的人物高居榜首,这对于国产动画是严峻的挑战。国产动画只有提高自身的故事内涵,才能真正践行保护民族文化的需求,借助动画平台维护名族地位,从而进一步扩展民族精神。
国产动画中民族文化传播的路径
国产动画近几年实现了高速发展,《秦时明月》《勇者大冒险》《小门神》《大圣归来》等一系列作品,不仅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对于国产动画的影响也非常巨大,在动画中,充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民族情结展现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民族文化的传递效果。本文结合《秦时明月》对国产动画中民族文化传播路径进行分析。首先,是故事的题材,《秦时明月》故事取材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时间段,在动画中,秦王嬴政、少年项羽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人物都有所展现。这便是传递民族文化的重要基调,要在故事题材方面传递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底蕴,融合墨家、道家、儒家等学派,呈现出不同侧面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震撼的作用。并且,《秦时明月》中还建立了一种具有时代感的阐释方式,向观众展示了我国诸子百家文化的碰撞和沿袭。加之动画中结合了大量的中华传统故事,这本身就是中华名族最深厚的文化“数据库”也是任何民族无法替代的。其次,是故事的叙述手法,在《秦时明月》故事的展现方式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中庸的思想理念,缓缓讲述,丝丝入扣,并且在故事叙述过程中,将儒家秉持的仁爱礼治、墨家秉持的兼爱非攻以及道家的道法自然等精神元素都借助画面和语言表现出来,故事情节舒缓深刻,这也是我国传统美学的表达特征。通俗一点说,美漫、日漫更像是一幅油画,浓墨重彩,而国产动画更像是一幅山水画,源远流长。再次,是动画和观众之间的共鸣感,《秦时明月》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与其民族意识和文化符号的传承有着必然的联系,将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融合在一起,无论是服装、场景、语言还是音乐的应用上,都展现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民族画卷,不仅给予民众感官享受,也充分展现了名族情怀。值得一提的是《秦时明月》中的人物造型,在展现先秦文化的同时,也在有效的深化唐汉文明,展现出了特别丰富且具有东方特色的元素和风格。因此,要想有效的提升国产动画的实际意义,利用国产动画展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就要从人物形象上进行深度的精细化加工,确保大众接受的同时,渗透民族文化的内涵。
结束语
关键词:动画品牌形象 国产 提升对策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生的总体印象和判断,是由企业营销人员所发展、实行和管理的一种拟人化的运营活动,品牌形象可以像人一样,有年龄或性别等方面区别。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反映,所以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塑造品牌形象。作为动画企业而言,更应该了解自身定位与企业的品牌形象是否一致,从而为提升品牌价值打下基础。
动漫品牌与传统的消费品牌有着明显的区别:动漫消费者的主要消费行为是购买或观看动漫作品、购买动漫周边产品、参与动漫相关文化活动,这些行为都以动漫作品的内容或动漫形象为核心主题,都是消费者与动漫作品及与动漫品牌的直接联系,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角色形象、故事形象、效果形象、企业形象、市场形象、品牌个性六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塑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产动画角色形象
我国曾经在国内外动画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企业创作的动画作品曾为我国赢得无数桂冠。而近十几年,相对于日美的动画作品,国产动画因缺乏太多的民族特色而黯然失色。因此,若要塑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角色形象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对于动画角色形象的设计应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尤其是肤色、发色、身材、五官等都应具备炎黄子孙的印记,符合其生理特征。其次,巧妙运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的服装服饰。我国从封建社会开始,历朝历代都会对服饰进行一定的修改,从而形成了具有本朝代特色的服饰元素,这些都为动画角色的服饰设计提供了借鉴。最后,通过动作来象征和表现形象的精神气质。例如,国产动画《牧童》中,牧童坐在牛背吹笛的动作,表现了天真灵巧的特点;水牛与牧童之间的依偎,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友谊与惺惺相惜。通过运用意象化的动作辅助刻画角色的性格。
二、打造具有厚重内涵的国产动画故事形象
故事内涵直接反映出一部动画作品与观众之间能否唤起情感共鸣。因而,一部有厚重内涵的动画片,永远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儿童看到的是故事,少年看到的是成长,成人看到的是思想,老人看到的是童趣……动画故事神奇的幻想暂时割断了观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唤醒观众沉睡已久的通信,使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焦虑的情绪得到化解,使观众在欣赏动画故事情节过程中内在人格得到调节和均衡,实现升华和完善。从而感受到一种无穷的正能量在激发人的潜能。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修养的伟大民族,传统道德的内容非常丰富、具体,而且历朝历代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堪称道德的典范和楷模,为动画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主体思想。不但如此,其他题材的动画片也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道德的力量。可以说,道德观念已经成为灌注中国动画片的主流思想。因而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要兼顾“思想道德性”和“审美娱乐性”的双重特性,既要充分发挥“选故事”的能力,更要发挥“讲故事”的水平,充分利用漫画创作这一市场的“试金石”,不断进行市场尝试,最终创作出适合大众审美口味的、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的动画作品。
三、创造具有高科技水准和民族特色的动画效果形象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3D web技术、四度立体技术全息影视动画等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为我国动画制作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在艺术风格的表现上,熠熠生动的线描、虚幻莫测的水墨、浓郁华丽的工笔重彩等都展现了国产动画的民族气息与中国特色。将先进的电脑制作技术与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造型手法相结合,则可创造更为有民族特色的动画效果形象。
四、通过企业品牌知名度提升动画企业形象
动画企业的品牌知名度直接决定了动画企业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如何。动画企业在出品一部动画片以后,还应结合卡通角色的形象不断地进行企业品牌形象的宣传。为了更大范围地让观众知晓企业品牌,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陆续开发新的角色形象和故事形象,使品牌角色形象和故事形象能深入人心;其次,陆续开发与企业品牌定位有关的其他作品,向公众展现企业的创作实力和创新能力;再次,企业品牌名称要不断出现在现实中,通过广告、公关等各种传播媒介和渠道,加大对品牌卡通角色和企业品牌的捆绑式推广,扩大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最后,要通过品牌授权等方式延长企业的产业链参与度,通过发行衍生产品的方式扩大企业的知名度,进而在公众心中营造出“大品牌”的企业形象。
五、利用动漫产业链为动画市场形象做好铺垫
国产动画作品多注重教育意义,忽视市场。国内比较知名的动画作品,外国人看不懂,没有国际市场。大多数的动画公司在从制作到最终衍生品的销售一揽到底、面面俱到,盈利模式单一化,往往还没有设计衍生产品,资金链条便断裂导致无法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充分组织并利用动漫产业链条成了关键一环。充分利用漫画这一试金石,进行市场先导测试,进而通过市场反应来确定投资方向。一旦发现市场反响好的创意源头作品要采用电视版、电影版、舞台剧、音像制品等多渠道进行多版本提升播出受众率,使观众反复认知相应的品牌卡通形象,同时利用产业链下游的动画衍生品设计、制作和销售机构,为品牌卡通形象角色的充分开发和二次利用打好基础,通过组建完整的产业链,合理布局,协同调配,最终为动画企业的市场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六、明确动画品牌定位从而塑造动画品牌个性
塑造动画品牌个性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觉得动画品牌的产品属性和功能更为强化,形成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纽带。而要想让消费者记住某一品牌并形成亲密关系的前提便是品牌的差异化定位。换言之,在纷繁的动画作品中,若要想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先要明确自身的动画公司或者团队与竞争者之间的差异化定位。美国动画具有鲜明的国别品牌个性,美国人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在动画作品的表现上更突出健康向上、积极乐观、充满幻想和童趣等人类享受娱乐的本性。在这种大的国家动画品牌个性的指引下,很多制作机构和公司也有自己的品牌个性。皮克斯一直走的是从容优雅的精英路线,每一部皮克斯电影里都有梦想、友谊、冒险,有时还要融入爱情和亲情。梦工厂工作室则以“用最好的故事打动所有青少年”的定位,走的是颠覆和嘲弄一切的狂放草根路线。而日本的宫崎骏的动画片是能够和迪士尼、梦工厂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东方力量,宫崎骏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这使得其动画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深邃的哲学内涵、发人深省的心灵共鸣,形成了日本宫崎骏制作团队――吉卜力工作室独特的团队品牌个性。
国产动画的先驱品牌三辰卡通从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其“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子品牌“三辰影库”和“蓝猫”是集团旗下两大文化教育品牌资产。三辰卡通的蓝猫系列动画作品《蓝猫淘气3000问》则以“科普动画”为定位,使三辰卡通成功登上了儿童动漫文化教育第一品牌的优势地位。因此,可从动画的创作题材、制作风格、服务的目标客户群体等多视角提炼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将其列为品牌发展的战略定位,从而为塑造品牌个性和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打下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动漫产业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而“十二五”时期,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推动我国从动漫大国向动漫强国跨越式发展,树立“大动漫观、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培育一批充满活力、专业性强的动漫企业,打造若干个具有中国风格和国际影响的动漫品牌。这样的目标无疑为中国动漫产业带来一个爆炸性的发展期,为中国动漫产业的振兴提出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作为我国的动漫企业应该运用品牌战略的视角,塑造观众喜爱的品牌角色形象、奠定内容和形式多层形象,树立具有品牌个性的文化定位、打造市场和企业双重形象,从而自身积累品牌资产,从多角度提升国产动画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进而创造企业的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宇乾. 动漫品牌形象对品牌忠诚影响研究[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3).
[2] 郑少华.品牌形象的构成维度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7).
[关键词]动画;角色配音;现状;弊端;影响
一部动画片除了通过片中的剧情以及视觉效果呈现在观众眼前,还需要通过后期角色配音来完成对动画角色性格的塑造和对整部动画影片的诠释。因此,动画配音显然已经成为动画影片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部优秀的动画影片不仅要在情节上打动人、视觉上吸引人,更要在听觉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动画配音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形象的动画配音与动画画面的完美结合可以使观众在视觉与听觉上都受到享受,还能更深切身的感受动画剧情、和动画角色所带来的感染力。配音为活动在银幕上没有生命的线条赋予灵魂,个性鲜明的声线不仅可以增强动画角色性格的性格特点而且可以让观众对动画角色形成声音上的记忆符号。就拿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为例,小新的配音是那种孩子气但又想模仿大人还非常淘气并且有点猥琐、傻傻的那种感觉。还有动画片《哆啦A梦》中的主角哆啦A梦的配音也很有特色,哆啦A梦是一个来自未来世纪的并且身体里藏着很多未来“武器”的“超级猫”,所以在哆啦A梦的配音中有很明显的一种区别于常人的发声方法,这种特殊的发声方法让其声音形成在音调和音色上都有带有类似于一种“电子音”的声音,观众很容易就能从哆啦A梦的声音中感觉到这个动画角色在身份上与其他角色的不同。在动画片《名侦探柯南》中,柯南的配音就特别能说明配音对角色的作用,柯南为了掩饰自己成人的身份而作为一名小学生时,他的配音就充满童稚,声线稚嫩,对着自己喜欢的小兰姐姐说话时偶尔还有一些小孩“发嗲”的声音。当他破案的时候,立马回复到成年人的思考氛围,此时柯南的配音马上是以成年男子的声线来表现,此时的声音显得特别坚定、成熟、深思熟虑,而且还为了配合破案时剧情的发展,其声音在表现时营造出一种神秘感。柯南孩童时和成人时的配音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更为塑造柯南的双重身份的角色形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时富有特点的人声加入不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制作成本,用较少的角色动画制作一部动画却不会让观众感到影片情节的缺失。日本的动画制作者们利用声音使故事更加连贯,利用声音将观众带入银幕进入一个由他们自己营造出来的虚拟空间,这就是日本动画片吸引观众的很重要的缘由之一。声音可以借助作为载体的动画影片本身而赋予一个新的让观众感觉很亲切的听觉的世界。这就是配音的重要性所在,他带给观众幻想中听觉的真实性,无实物却能达到比实物更加强烈的效果。比如,一段生命垂危的场景,如果仅用画面来表现伤感那是很苍白无力的。然而加上配音,利用断断续续、有气无力的声线表现出来后会大不相同,就算仅仅是一字对白:“你……” 想象一下如果是生气的场景,声线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换为一对情侣见面又会是什么样?他们有什么样的声线、音色和音量?声音之中透着什么样的感情?如果仅仅是画面加上字幕,观众想要深刻地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感情时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
二、日本动画配音行业的状况
可以说,日本的动画角色配音在世界动画配音界是享有盛誉的。分析和研究日本动画配音行业状况对我国动画配音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日本对于本国的配音演员有着严格的定义和划分。专门为动画和Drama CD配音的人成为“声优”,为外国电影配音的人称为“吹替”,为影视配音的人称为“配音演员”。
声优的出身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从中小学生的时候就开始在大剧团里表演的童星,高中毕业后从事配音工作,之后大部分都成为第一线的演员和声优。第二类是在高中、专门学校或是大学毕业后在剧团作演员被动画相关人士发掘后成为声优。第三类是在高中、专门学校或是大学毕业后在去专门的声优培训学校深造。第四类是从原来其他行业或完全不相干的工作转行成为声优。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配合动画片的周边产品的宣传,声优开始从幕后走上台前,他们发行唱片、开演唱会、fances见面会。声优的偶像化更加吸引观众对配音和声优的重视,同而推动了日本声优培训机构的发展和完善,在这样大好的背景日本动画配音整体实力大幅度提高。在日本,声优可能会因为塑造一个生动的动画角色而成名,动画片也可能因为著名声优的出色演艺而卖座。一般,动画导演和声优联系密切且合作默契,导演从动画制作开始的策划阶段就能很方便地找到适合自己动画角色的声优。此外,导演们也可能会对某一动画角色的声优进行招募,或者有可能会选择人气高的声优,利用他们的明星效应来为动画中的主要角色进行配音。当配音演员敲定后,片商们便立即着手忙于宣传,配音阵容与宣传海报放在同等的位置进行扩展市场。动画上映之后声优们忙碌于各个fances见面会,为自己所配的动画进行宣传。动画片中的歌曲有时也会请声优进行演唱然后出CD,既宣传了动画片也使声优的名气得到提高。日本声优的迅速走红,使当今日本动画配音界更专业化。越来越多的人崇拜声优,喜欢上声音表演并热衷于这项工作,于是更多人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动画片的配音工作中来。
三、中国动画配音现状
在中国,为影视配音同与动画片配音演员之间的概念非常模糊,许多动画片请来配音演员或是为电影配音的或是非科班出身的专业配音人员。动画配音的特点是夸张而有特色,而影视配音则要配合表情不能脱离现实。动画配音行业想要发展就必须从影视配音中脱离出来,有专业的针对动画配音的培训,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动画角色。观众长期接触国外动画而日渐形成的高眼光同国内动画配音不专业、不投入的矛盾直接导致今天中国动画配音实力不强。现在的国产动画片呈现在观众听觉里的都是一些没有感情的对白,一些故意扭曲自己的声线做作出来的声调,这无疑使荧幕上的动画角色看起来毫无生命力。动画片中的声音无法带领我们进入那奇妙的幻想世界,而观众只能把配音当作另一种诠释动画片的手段,这正是中国动画配音的问题所在。
(一)中国动画配音的运行模式
一部普通的动画片前期制作认真精细,配音却草草了事。制作方对动画后期配音的忽视,导致了现在动画配音行业无法形成产业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配音演员长久以来隐居幕后,他们很少被人重视和被众人熟知,他们的名字即使出现在动画人员表上也是一带而过,动画片热映后也不会出版关于配音和音效的CD周边产品。
然而,在日本做法却大不相同。大多数动画片在制作初期就由制作人和导演开会后指定的音响指导来分派工作给各音效部门来进行音乐制作。一个作品的角色分派都是由导演来完成,为了找寻符合理想的声线他们往往会找寻很长一段时间。导演往往与声优们联系紧密,细心地从众多声优中找寻符合的人选,有时还会向与声优接触最多的音响指导询问适合的人选。选好人员后开始正式录音,这个过程导演往往全程跟踪来指导声优每一句台词的情感音调。日本也注重明星效应,一部动画的配音人员中如果有当红声优,那么这部动画也会受到声优粉丝的追捧。
(二)中国动画配音的弊端
1.不同角色的配音缺乏特点
在动画配音不太被受重视的今天与个性不太鲜明的动画角色的结合导致了一些具有毫无特点相同声线的声音充斥在如今的国产动画片中,闭上眼睛听,除了音色的区别,在角色性格、语气、个性等方面的表现上都毫无特点,就如机器批量生产的模具。然而,在日本导演们会为了某个重要角色征集声优并挑选出适合角色的优质声优,高素质的声优可以根据角色的不同变换着自己的声线,动画角色被他们演绎得富有个性而且栩栩如生。
2.角色配音缺乏真情实感
动画配音需要配音演员给角色赋予灵魂,需要配音演员们通过自己对动画剧情和气氛的揣摩用声音来诠释和表现动画角色。动画片成本的控制使配音成为影片制作中不太受关注的一部分,成本成为动画制作的一个致命弱点,片商们被关在产业链的牢笼里,无法用雄厚的资金去让他们塑造有血有肉完美的动画角色。苍白无力的卡通形象在观众的眼里就仿佛吃快餐一样,虽然能够填饱肚子但却谈不上任何营养更谈不上给人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3.角色配音的情感表现不到位
每个动画角色都是有生命的,然而在中国的配音中,给幼儿的配音就一味地装出傻乎乎的感觉,给年轻角色的配音就仿佛感觉是旁边有两个人在念对白,声音平铺直叙、毫无生气。如果一个老人激动的时候是什么样,如果那青年悲伤的时候又会怎么样,没有人会去揣摩这些声音不同状态的特点。无数的动画片中的角色配音完全像一场对白录音,这些配音完全脱离了人们的感情。
4.配音演员的专业培训
中国,几乎没有专业的为动画片配音的培训机构,为中国动画片配音的基本上都是凭借名气而上,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或者应邀为动画角色配音。
在迪斯尼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国语版别请了张国立为小丑鱼马林配音张国立平和的音调把小丑鱼爸爸爱孩子、嗦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还请了徐帆为带点神经质的帝王鱼多莉配音,她神经大条、说话直率的特点深深吸引了观众,台词功底丝毫不亚于专业配音演员。而在《怪物史莱克Ⅱ》中赵薇与王学兵的配音却没能打动观众,引来一片质疑声。由明星来担当动画角色的配音演员有利有弊,他们有表演经验有名气,但是角色性格与演员相符才是最重要的,单凭明星个人的名人效应只能一时拉动票房,而不可能使一部动画作品作为经典影片留存于世。2008年上映的《风云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前期利用明星对动画做宣传的确非常到位,引得许多观众冲进影院一睹风采。但由于配音质量不好,虽然花了大力投入了配音换来的却是观众反感的声音。
四、结语
一部优秀的动画片离不开好的配音,一个好的配音不仅能更好地诠释动画角色所表现的内涵,还能使角色深入人心。加强对动画影片后期配音的重视是中国动画目前处在发展阶段不容忽视的一件事情,培养有专业素质的配音人员、形成动画配音产业、发展动画配音周边产品等,都是我们目前急于解决的事情。中国动画配音市场潜力有待于我们动画人去开发,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把影响动画影片质量的方方面面都做好,才能使我们的国产动画展现出往日的光辉。
[参考文献]
[1] 杨世真.电视艺术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05-133.
[2] 王长潇.电视影像传播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140-173.
[3] 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81-203.
[4] 容旺乔.动画概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123-133.
【关键词】动画教育 国产动漫 问题 对策
一、国产动漫存在的问题
国产动漫虽然近年来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国产动漫的发展。
首先,角色形象的个性僵化。可能是想要让主角更加积极和正面,以此来对青少年产生一些良性的影响,我国许多的动漫主角虽然故事完全不同,然而个性却都是一样的勇敢正直、嫉恶如仇的,如孙悟空、葫芦娃、黑猫警长等等,这让角色更像是皮影戏或者说书者口中无所不能的神,缺少了“人”性。事实上,像叮当猫一样害怕老鼠、迷恋铜锣烧,像灌篮高手中樱木一样会犯傻、会冲动,但是却正因为其在篮球方面一窍不通却敢于站出来的勇气激励着所有的观众。
其次,创作人才的匮乏。众所周知,日本动画是支撑日本经济的几大支柱之一,然而却没看到,大多数日本动漫都是在我国加工的,如《圣斗士》、《犬夜叉》等等。在没有很好剧本的情况下,就“炒现饭”,将一些我国古代的一些名著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换角度的翻拍与制作,这无疑从另一个方向上遏制了原创漫画家的成长。我们不缺制作技术,我们缺乏的是一些能够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的一批创作型人才。解放思维,解放创造力才是当务之急。
最后,民族作品在国际化过程中脱轨。我们许多国产动漫在国外难以被广泛接受并且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在的民族特质在动漫国际化的过程中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引起观众的共鸣。例如,《火影忍着》是来源于日本特有的忍者,作品中将其本土的武士精神中宁折勿弯、执着、忍耐的一些精神特质剥离出来,然后用友情、亲情和爱情加以贯穿,很容易引起共鸣,为其在国际化的过程做了非常好的铺垫。不会让人在独到其民族文化部分的时候觉得艰涩和不解,相反更想让人去了解和探索。所以根本上,需要追寻的是一种普世价值,这就需要向作品的内部做更深入的挖掘了。
二、从动画教育方面改进的 策略
(一)明确教学方向 产业教学接轨
许多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照本宣科,觉得能将知识点讲通透就不错了,然而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其实是最基础的部分,知识运用才是真正影响到学生今后工作的。不能看到,现在许多动画专业学生毕业之后,所学的东西不能满足产业提出的要求。这样的不接轨不但影响企业对于毕业生的信任度,也会让学生对所学产生怀疑,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会有不良影响。
将教学内容从单纯的学与练中解放出来,方向直指实际运用,然后将知识系统的安插到教学实践中。许多在学校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却不知道动漫制作的具体流程和步骤,可以想象,一旦步入职场将会面临多大的挑战。要对接必须从教材、教法、实践课程安排等多方面进行协调与改进,才能妥善的实现教学与产业接轨。
(二)优化教评体系 强化能力培养
许多高校中动画相关专业的教学评价缺乏严谨性和合理性,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机械化和数据化严重,导致教学评价不科学也不贴合实际。笔者应该在完善教评体系的时候,应该要向学生的能力培养上有所倾斜。
动漫制作的过程对于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多种能力都有着明显的内在要求。如果这些能力缺乏,那么在动漫制作之中会极大的影响团队的效率。故而,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将其在教学评价中的比重拉高对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工作打好基础。除了团队合作能力以外,多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一毕业因为不能胜任任何复杂一点的工作,只能从事动画师或者剪辑师等一些技术门槛很低的工作,让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更高的起点,少一点弯路,多一点时间去学习和创作。
(三)开拓教学视野 解放创造力
老师应该走出课本,走出课堂,放眼行业,去把握当下最需要的动画人才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从而更有方向的去引导学生。另外,在教学中,结合最新的一些行业内的新动态来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更多的进行课后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在课堂中,少一点强制灌输,多一点交流和引导,多鼓励学生的创新性的想法,并帮其将想法付诸实践。组织一些兴趣小组,以小课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经过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通过动画教育改革来实现国产动漫的进一步腾飞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如果动画相关专业教师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个方面,以中国动漫产业腾飞为目标,那么相信我国动漫产业将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据爱奇艺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的《中国动漫指数》显示,人气排行前5名的动画片分别是:《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之夺宝奇兵》《巴啦啦小魔仙》《懒羊羊当大厨》。而从年龄属性方面观察,2014年第一季度7~13岁的儿童仍然是中国动漫主要观众,占总量的55.6%,4~6岁儿童与14~17岁儿童则分别占据18.5%与16.7%的份额,而18岁以上的观众仅占3.7%。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的高涨自然与国内银幕数量的快速增长有关,但最关键因素还是影片整体质量的上升。
2014年第一季度,国内影市总票房达67亿,同比增长约27.6%,比2009年全年票房还要高出不少,其中,国产片票房占比64%,领先进口片票房收入约20亿。与总票房成正比的是,2014年一季度动画电影票房也有大幅增长,国内院线共计上映11部动画电影,票房11.8亿元,其中,国产动画电影4部,票房3.5亿,已超越了2011年国产动画电影全年3.27亿的票房。
从单片上来看,今年一季度,票房过亿的电影共13部,其中过亿的动画电影有4部,分别是《神偷奶爸2》《冰雪奇缘》《天才眼镜狗》和《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如果加上4月份上映的《里约大冒险2》,2014年至今已有5部动画电影过亿,而除了《天才眼镜狗》,其余4部票房都在2亿以上。
虽然总体票房上有了迅猛增长,但从单片来看,国产动画电影的号召力与好莱坞动画电影还有不小差距。在今年已过亿的5部动画电影中,只有一部《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简称《熊出没》)是国产片。而今年票房第二高的国产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仅有8579万票房,比该系列的上一部电影少了4000多万。
一个是历时12年的《大鱼海棠》,一个是历时六年的《摇滚藏獒》,今年的电影暑期档同天上映的两部动画大片可谓赚足眼球,去年暑期档获得广泛好评的《大圣归来》也是前后酝酿了8年时间才与观众见面。有人说,这是在卖情怀,也有人认为,中国电影动画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动画电影的难产。
重回大众视野
近几年中国国产电影市场的火爆无论是从电影票房还是从电影的产量、资本的投入等等都可见一斑,但是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别,动画电影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去年的大圣归来以近10亿元的票房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国产动画电影才逐渐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去年扎堆上映的其余50多部国产动画电影中,票房过亿元的只有从动画片改编过来的大电影《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大部分国产动画电影成了陪衬。动画电影从业人士柳雨彤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去年的《大圣归来》,今年的《大鱼海棠》等动画电影的出现,是中国的动画电影在淡出人们视线很久之后重回大众视野的开始。”
中国的动画创作也曾经辉煌。上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电影的产量达到200余部,数量空前,成就了《三个和尚》、《雪孩子》等一批经典,一些动画系列片也开始出现,比如《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等,都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但是90年代之后,由于美国和日本公司相继进入中国,巨额的动画订单,让大量出现的动画公司成为代工工厂,中国的动画电影失去创作能力,动画人也成为动画代工的廉价劳动力。
2000年之后,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普及,给动画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大量人员的涌入也出现了很多的作品,但是却没有一部完整的动画电影。2006年之后,广电总局开始实行境外动画限播令,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国内动画产业。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拔苗助长的政策,非但没有推动动画产业的发展,反而造成混乱,扶持创意产业,却不扶持创意,而只扶持规模,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凑人数租电脑的大型临时动画公司;不奖励优质内容,却只奖励制作完成分钟数,于是出现了大量的一味求数量抄袭拼凑的垃圾动画片;动漫产业扶持的结果不是自由竞争内容为王的市场化,而是封闭世界里的政绩指标和自娱自乐。
但是柳雨彤认为,之前无论是辉煌还是混乱,国内的动画作品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电影,只是一些动画短片而已。随着近几年电影的井喷,更多的动画人,试图在电影领域寻找动画的机遇。2009年动画大电影《喜羊羊和灰太狼》收获超过亿元的票房,给动画电影人树立了信心。
去年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的《大圣归来》以及今年的两部动画电影的重头戏《大鱼海棠》和《摇滚藏獒》,无论是是在票房还是在话题量上,对国产动画电影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钱不是主要软肋
《大鱼海棠》12年,《摇滚藏獒》6年,《大圣归来》8年,长达数年的制作周期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可能会出精品,也可能会让一部电影变得更为零散,比如《大鱼海棠》松散混乱的故事和叙事,让一部众所期待的动画电影的口碑走向极端。而周期之所以这么长,除了制作周期比较长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钱。
据《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大鱼海棠》的两位导演在2004年从清华退学后开始投入动画电影行业,2005年创立彼岸天动画公司,为了《大鱼海棠》,公司接了不少的商业动画广告,在培养团队技术的同时,主要是为电影项目寻找资金。2007年,获得联创策源冯波的天使投资,电影项目正式启动。2009年20分钟的样片获得良好的口碑,但是随后与上海文广集团的500万美元的融资项目未能成行,导致公司面临经营困难,电影项目一度搁浅,逐步的转型做形象授权业务及社交游戏,为电影项目筹集资金。
众筹的兴起给电影项目带来新的希望。2013年,梁旋在“点明时间”网站发起《大鱼海棠》的众筹,筹得超过150万元资金,更重要的是项目成功引起行业巨头光线传媒的注意,并获得投资,这才有今年暑期档的《大鱼海棠》。《大圣归来》也有类似的经历,导演田晓鹏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创作的前四年基本是在写剧本和找投资。
动画电影不仅缺钱,还非常烧钱,制作成本高昂。柳雨彤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动画电影有基本的资金要求水平线,比如一秒需要八张图片,根据时间的长短,需要的图片数量都是一定的,拍真人电影也有成本底限的问题,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可以压缩成本,动画电影却不可以。”
虽然前几年动画电影非常缺钱,但是柳雨彤认为,钱并不是动画电影最主要的软肋。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火爆,动画电影也被投资方看好,业内甚至传出一张设计图就价值超过千万,动画电影缺钱的软肋似乎已经成为过去时。柳雨彤认为,国产动画电影最缺的是剧本和故事。她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从《大鱼海棠》来看,国产动画电影的画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整个团队除了配乐之外都是中国人,这一点还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但是这部电影最后出来的效果跟时间投入却不成正比,因为剧本的原因导致叙事混乱不堪。”
另外一位对动画电影比较了解的业内人士印证了这种说法,她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国产动画电影还不够成熟,最主要表现在剧本方面,主要在打感情牌,只讲情怀不讲故事。”柳雨彤解释说:“《大鱼海棠》的两位导演都非电影专业出身,讲故事一直都是他们的弱项。”
剧本一直都是国产动画的最主要软肋,这与其发展背景有很大关系。上世纪末,长期的动画代工培养了一批技术精英,成了当年中国动画产业的主要创作力量,但是他们重技术胜过观念,对动画表演的热爱胜过思想的表达,技术甚至成了动画的全部。
崛起尚需时日
柳雨彤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现在动画电影的整体大环境比以前好很多,但谈崛起尚需时日,目前出现的比较优秀的动画电影还都只是个例,并不能直接改变这个行业。”
谈到国产动画电影崛起,柳雨彤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她非常讨厌“国漫崛起”这个说法:“动画和漫画并不是同一个体系,动画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把二者混合起来,说明对动画电影的认知还不够。”对动画电影的认知偏差还不仅局限于称谓,柳雨彤补充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动画片就是给小孩看的,所以动画电影在这个行业里面被边缘就特别正常。”
上述对动画电影比较了解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如果仅仅从资本和关注度来说,那动画电影可以算是迎来了春天,但是现在从剧本到电影还没形成一个运行有序的产业链,动画电影主要还是单打独斗比较多,这个层面来说,动画电影还不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