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云安全论文范文

云安全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云安全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云安全论文

第1篇:云安全论文范文

在我国各城市与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活动从根本上离不开电力系统的使用,这就意味着电力设备的建设与应用始终是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与关键问题。随着电力设备在社会生产各领域应用范围与比例的不断加大,电力系统不仅确保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保证公共交通运输系统能够正常运作,更使得金融市场秩序得到有效的维持。综上可见,电力系统与设备跨行业应用的实例不胜枚举,这意味着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与效率直接影响着社会运作的效率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避免电力设备过度损耗,杜绝电力生产安全事故,改善当前我国电力环境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满足社会各行业基本用电需求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

二、企业在管控电力生产安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上下对电力生产安全的认识程度不深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刺激着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也刺激着企业不断扩大生产活动的规模,将追逐经济效益列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视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企业对电力生产安全的忽视也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小则造成电力设备的严重损耗,降低企业生产效率,大则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威胁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与整个企业的财产安全。企业的生产安全责任人与相关工作人员对生产安全的认识不深、意识薄弱,领导团队将短期的经济效益放在企业生产的首要位置,忽视了对生产安全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无视生产安全规程、违规操作,最终导致了不可挽救的严重后果。究其原因,企业上下电力生产安全意识的淡薄造成企业片面追求生产效益,忽视了对生产操作环节应有的安全管理与监控。

(二)企业没有建立完善标准的电力生产安全监管体系

众所周知,电力企业的生产活动往往包括着诸多复杂的工序与环节,生产程序的冗杂意味着管理者不易进行统一的指挥调度与监控,追究生产安全的责任时面临千头万绪,难以落实。此外,虽然现阶段部分企业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与制度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企业领导者仍旧未将整个生产环节纳入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未形成科学、标准、正规的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控制系统,没有建立完善系统的制度加以巩固。部分企业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缺乏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生产安全奖惩制度与责任安全的逐层反馈制度,使得生产安全管理沦为一个空架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力生产安全监督效率低、效果差的尴尬局面。

(三)技术层面的落后制约了电力生产安全的监督管理

在企业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企业上下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影响了电力生产运作的环境与氛围,而具体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则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电力生产安全监管体系的整体水平。先进的生产安全技术是企业电力生产安全系统的“软件”,完备的电力生产设备是这一系统的“硬件”,两方面的缺失都牵制了生产安全管理的有效运行。企业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方面的技术落后,设备老旧,不仅限制了各项生产安全保障措施的实际落实工作,更造成企业无法同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与科学化的大环境相适应,还未开始激烈的市场竞争便输在了起跑线上。

三、电力生产安全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电力系统的结构

电力设备会随着电力生产运行的全面发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力生产安全技术的更新也面临着广阔的前景与全新的挑战。为确保电力生产运行能够快速高效的发展,企业应当不断加大安全管理技术水平上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在该领域的各项成果优化电力生产每一个环节与操作步骤的运行,通过充足的资金支持来推进电力系统结构上的改进与完善,从而提高企业电力系统与设备的整体水平。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企业将不断引进先进的电力安全生产设备与装备,以高效的电力生产安全技术为依托,从技术水平层面有效减少电力系统的运行损耗,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与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改变电力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

(二)完善继电保护技术,加强安全管理与技术监督

在电力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对整个电力系统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重视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将继电保护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纳入到企业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体系中。企业应当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与机制,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的检测与试验,确保设备能够在电力设备产生故障时及时启动,最大程度上减轻安全事故的危害与后果。此外,人作为电力设备的终极使用者与直接操作者,其操作水平的高低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继电保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迫在眉睫。

(三)推广远程监督技术,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的技术水平

为全面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的技术水平,企业可适当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引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电力生产安全的管理同通信工程、无线视频等领域的技术成果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远程视频监控技术提升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范围与效率。企业的电力生产安全负责人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管理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不仅大幅度提升了生产线上各流程的工作质量与效率,还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电力生产中的问题,在电力生产发生安全事故的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挽回损失。

四、结束语

第2篇:云安全论文范文

确保通信线路安全运行的技术对策

1合理进行光纤布线

通常情况下,在机房中因为尾纤问题导致光通信中断的原因有:(1)机房灰尘大,尾纤接头有灰或者比较脏;(2)尾纤与法兰盘连接处松动;(3)法兰盘与尾纤角度不正导致对接偏离;(4)盘纤不合理,尾纤弯曲半径过小;(5)尾纤紧固不好;(6)线路衰耗大,接收的光功率在正常工作的临界点附近,尾纤的轻微扰动让光板反应敏感等。针对尾纤问题,可以通过优化机房环境、提高技术操作注意操作的细节等避免因为尾纤问题导致通信故障。

2做好接头,减小衰耗

在光缆线路中用到许多活接头,光设备接头接触不良产生的故障,其表现形式是光功率偏低,这主要是因为结构不精密、环境不清洁、接插不彻底,造成接触不良。在线路抢修过程中,也遇到接头问题。光缆接头比较复杂,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接头环境尽量避免在灰尘过多的场合。(2)待光纤热塑保护管完全冷凝后再往接头托盘上的接头卡槽中放置。(3)当光纤接续完毕后,应安置好接头盒中的光纤,不能出现光纤曲率半径过小的现象,以免加大弯曲损耗。(4)光纤的每个接头损耗衰减应保证不大于0.1dB。(5)注意光缆接头盒的防水处理。

3通信光板的1+1保护

就一个光端机来说,光板使用1+1保护的旨意在于:两块光板同在工作,只要有一块光板工作正常,就能够保证通信不中断。在关键时刻1+1保护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在用的光板故障,或者在用纤芯的衰耗过大导致收不到光功率,系统能够马上切换到备用的通道,保证通信的正常运行。

4防强电措施

有金属构件的光缆线路,当其与高压电力线路、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平行,或与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地线网、高压电力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等强电设施接近时,应主要考虑强电设施在故障状态和工作状态时由电磁感应、地电位升高等因素在光缆金属构件上产生的危险影响。(1)光缆线路与强电线路交越时,宜垂直通过;在困难情况下,其交越角度应不小于45度。(2)为了防止光缆接头处产生电弧放电,宜对其接头处金属构件采用前后断开的方式,不作电气连接和接地处理。(3)当上述措施无法满足安全要求时,可增加光缆绝缘外护层的介质强度、采用非金属加强芯或无金属构件的光缆。

确保通信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方法

1加强日常维护、提高线路运行率

日常维护是维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日常维护工作做好后,才能有效地防止故障的产生。(1)设备的日常巡检:每月定期巡检机房,保证机房清洁、温度湿度适宜;并检查设备的工作指示灯、电源电压、接地防雷等。(2)线路日常巡查:应按巡线周期定期巡查,及早处理和详细记录巡线中发现的问题。(3)线路资料日常更新:线路资料是判断故障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专人管理,并及时更新。(4)定期巡视,定点特殊巡察。

2重视通信光缆线路的监测工作

为了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网络管理员、维护人员应定期通过性能管理措施对网络进行检查、监控,同时做好光通信线路测试工作:每年两次对备用的光纤采用OTDR或光功率机进行测试,并与上一次测试结果对比,防止光纤劣化。对测出的断芯、衰减大等问题,可在平时的维护中处理,针对比较大的问题可结合线路大修、技改进行处理。维护人员还应该及时根据通信光缆线路的性能指标,如传输光功率、衰减等的变化,故障发生率、故障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重复性工作和同类型故障的多次发生。

3做好通信线路保护设施

如通信线路与电力线路交叉、跨越时,做好通信线路的绝缘保护;通信线路过公路、耕地、鱼塘、沟渠时要有明显的警示牌,埋地通信线路上明显的标识,附近设置警示牌。特别地要关注光缆所经的风险区,设置警示标识,制止妨碍光缆的建筑施工、植树以及修路等活动,对光缆路由上易受冲刷、挖掘地段进行培土加固和必要的修整。

4及时识别和消除隐患

及时识别和消除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如已经存在的通信线路隐患,如通信线路相对地面的埋深不够、相对鱼塘的埋深不够等的问题,需要及时处理。特别在汛期来临的前期需要对整个线路做好巡检,记录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风险点,并对风险点进行特殊的“照顾”。另外,要认真及时做好大型施工机械和操作人员的登记,全面掌握大型施工机械和操作人员的动向,严防大型施工机械施工造成的光缆线路损坏;严防光缆线路迁移、维护、抢修中不慎导致光缆线路阻断。

第3篇:云安全论文范文

通过资料查找和实地研究,笔者认为民航运输企业的安全文化可分为4个层次:价值观、理念、组织领导、规章制度、操作实施,其中价值、理念观是其他3个要素的决定性要素,是安全文化的根基;组织领导是价值、理念观的实现方式和载体,是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保证;规章制度是领导组织决定的结果,是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操作实施是规章制度的完成状态,是安全文化的具体形式。可以看出,下层要素取决于上层要素,同时又对上层要素有反馈调节作用。

2民航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构成要素的具体研究

安全文化的每一个要素是由众多小要素组合而成的,这4个层次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所以要划分为4个层次主要是为了方便安全文化实施的操作和分析,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下面将针对这4个层次进行具体的分析。

2.1安全文化的价值观安全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价值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文化最主要指导思想。民航运输的安全关系重大,因此民航运输企业所有工作的前提都是安全问题。民航运输的安全管理主要依赖于预防。

2.2安全文化的组织领导民航运输企业的组织领导是安全文化是否可以实施和形成的关键所在。在民航运输企业内部应当建立一个安全文化部门,专门从事安全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工作。将重点放在安全文化的价值观建立上,为民航运输企业的高层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2.3安全文化的规章制度遵守规章制度是民航运输企业安全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用制度约束行为,提供安全保障。安全文化的相关规章制度需要围绕飞行安全进行,涵盖签派、机务、飞行、飞机等与运行安全密切相关的环节。

2.4安全文化的执行实施民航运输企业安全文化价值观的最终实践就是执实施,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体现安全文化的内涵。

3民航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总的来说,民航企业应该从3个方面建设安全文化。①建立和谐的安全组织。②加强安全文化管理。③民航企业领导的带头作用。一个和谐的组织可以促进安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该组织应该具备知识型和学习型的特点,组织内部的所有成员都应该恪尽职守,不隐瞒问题,公正地处理问题,营造一种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氛围。在民航运输企业内部,企业的管理理念与工作方式等都与企业的安全文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引导,进而提高他们对安全文化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全面开展。领导班子作为民航运输企业的核心,其文化素养和业务素养直接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发展。他们的价值观、管理理念对企业员工产生很强的影响力。所以,领导班子应当发挥正面的积极的作用,领导员工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4结语

第4篇:云安全论文范文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经济、科技蓬勃发展。这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和进步。利用新兴技术来提高铁路运输速度,铁路运输效果将会更加。当然,实现这一目标应以安全运输为前提。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松懈,其是保证整个铁路运输平稳、正常进行的关键。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注重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强化。铁路运输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在执行铁路运输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时刻注重自身的安全性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针对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很大帮助,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而从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出发,选用适合的铁路运输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铁路运输水平,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稳定、高效。总体来说,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有效的保障了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对策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型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铁路运输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除此之外,铁路运输方面工作人员还需要一直坚持一项工作,即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安全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连续性、艰巨性的工作,这需要铁路运输企业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能够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职工的安全及铁路运输的安全。所以说,强化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并以此来选用适合的对策,改善和调整铁路运输,这对于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有很大帮助。

1.注重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意识

铁路作为我国的经济命脉,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尤为重要。为此,在铁路运输方面积极的、有效的落实安全文化建设有很大作用。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不仅能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还能够促使铁路运输向科学化、和谐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通常在铁路运输管理的过程中讲究“严”与“情”的有效结合。但在“严”与“情”的实际控制当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比如人们认为“严”就是管人、罚人、使得人人自危;而“情”就是不讲原则、相安无事即可。铁路运输方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协调好“严”与“情”的关系,使其在思想和心理上诱导职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在工作中时刻的保证自身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所以说,在铁路运输方面注重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有很大帮助,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

2.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铁路运行安全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铁路运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呈现出高速的、安全的运行状态。由于铁路运输方面的科技发展,相应的我国对于铁路运输的要求更高、更严格。针对此种情况,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其能够促使铁路运输水平提高。铁路运输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结合当前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合理的引入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来对铁路信号进行分析,以此来判断铁路运输效果,及时调整铁路运输中存在的不足,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高效、稳定。在传统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中引入计算机技术,使得铁路信号系统智能化、科学化、高效化、数字化,这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有很大帮助。

3.注重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提高安全保障措施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政府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更高的目标,铁路运输中所应用的传统信号设备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铁路运输的需求,对此,应当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技术等来构建新型操作平台,以此来合理的、有效的控制铁路运输,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其实,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结合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对整个铁路运输存在的缺陷、存在的安全问题、信号系统运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进而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等,合理的开发一个新型操作平台。但是,新型操作平台可以集铁路运输信号、并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得到铁路运输实况信息,调整铁路运输的安全措施、处理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等,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水平。所以,即便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很困难,但也要不断努力构建,为促进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三、结束语

第5篇:云安全论文范文

1.1必要性

电力信息化是以网络通讯、数据库、电子信息等技术为基础的,随着工作量的增加,产生的数据资料越来越多。若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效率低下,容易丢失,且不易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带动下,电力行业相继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但其安全首先要有保证,信息安全即信息要真实、完整、有效、可控,电力行业与人们生活及国民经济密切相关,一旦信息被篡改或被盗窃,将带来严重的损失。网络在提供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容易被攻击,所以电力信息安全必须得到重视。

1.2现状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电力信息化化技术起步较晚,稍显落后。近些年来,电力行业有了很大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这意味着我国在此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力信息化涉及诸多因素,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些许不足。

(1)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电力部门领导阶层虽能认识到信息化给电力行业带来的积极作用,但对信息安全有所忽视。认为采用先进的设备和软件就能保证信息绝对地安全,以至于防护措施较为简单,不能真正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黑客攻击、病毒植入等手段越来越高明,很多关键性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很容易被侵入。

(2)硬件和软件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部分,但总体来说,国内软硬件水平偏低。如缺少自己研发的技术和品牌,多从国外引进,并未掌握其中的核心技术,致使不少的防病毒系统不能进行全面防御,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甚至有些部门只重硬件,而忽略了软件,在硬件设备的性能、配置、功能上不断创新,软件技术却长期没有更新,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

(3)由于技术落后,国内还未真正建立起一个有权威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全国各地的标准都不统一,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信息的安全性。而电力部门也没有制定规范标准,致使信息安全管理出现混乱,各环节不能紧密相连,极易引起信息堵塞,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2实例分析电力运行管理信息安全运行的因素

某电力公司建于1986年,在2002年采用信息化技术之前,主要是靠人工来管理,但效率十分低下。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消息闭塞,以至于公司多次做出的决策都比较滞后。与外部其他企业缺少交流,难以从中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技术。随着用电需求的增长,客户越来越多,工作量日益繁重,有大量的信息资料需要记录处理。公司多采用纸质档案的方式存储,在起步阶段,出现了几次资料丢失的事件,给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而且纸张不易长期保存。公司内部有着明确分工,各部门只顾自己工作,沟通较少,使得信息不能流畅地在内部传递。2002年公司采用了信息化技术,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但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如网络安全防范系统不够完善,攻击者有两次发现了其中漏洞,并进行侵占;信息网络管理不合理,没有可行的制度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流程也不完整,使其作用有所减弱;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有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部分管理人员是从其他部门调来的,不了解信息网路运行现状。在发现潜在隐患,或遇到突发安全事故时,往往不能有效及时地处理。2006年,公司对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完善,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纠正解决。

3维护电力信息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

3.1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部门深刻认识到电力信息化的前提是要保证其安全性,否则一系列后续工作都无法开展。领导阶层不断学习,加大了在信息网络安全教育上的投入,对全体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制定了安全防护策略,将其彻底落实。负责人对信息安全体系的标准及目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宣传有关知识,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各个部门的行为。实行责任制,避免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

3.2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聘用专业人员,需持证上岗,根据个人能力安排相应的岗位。采用奖惩制度,建立起良性竞争,对表现优秀者予以适当的奖励,在内部培养一致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及时更新信息网络技术,了解现状,并安排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新内容,掌握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此外,公司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也尤为重视,培养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3.3采用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1)防火墙技术。供电系统的生产、计量、营销、调度管理等系统之间,信息的共享、整合与调用,都需要在不同网段之间对这些访问行为进行过滤和控制,阻断攻击破坏行为,分权限合理享用信息资源。

(2)建立了信息安全身份认证体系。供电企业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信息安全风险威胁,需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身份认证体系,实现网络危险过滤、终端准入、用户识别、上网授权等功能,警告或禁止检查不通过的终端访问企业内部资源,最终实现企业内网用户终端安全性的提升,达成企业整网上网安全性的保障。

3.4加强信息设备管理

(1)购买设备时,要注意其售后保障服务,将风险最低化。设备会出现老化的问题,需要及时的更新换代;设备管理人员可能存在技术经验不足的问题,不能及时地解决故障。这时就需要相关的售后服务来保障。

(2)对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相当部分企业中的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管理这一块经验不足,所以有必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与再教育。

第6篇:云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安全;云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Cloud Computing and Security Issues Analysis

Lei Jiangang1,Qian Haijun2,Yang Ping3

(1.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uhai,Zhuhai 519088,China;2.Zhuha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Zhuhai 519000,China;3.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Guangdong 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China)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cloud computing once again reflects the deep changes in the IT field,but it also represents the IT intensiv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ork in the form of change,the traditional security technologie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oday's network security,cloud security technology in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present era.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many aspects of cloud computing and security technologies appropriat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security policies.

Keywords:Cloud computing;Security;Cloud security

一、云计算的概述

(一)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计算方式,通过云计算可以实现所有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而使用共享的软硬件。其中的云是对于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通过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通过统一的管理以及调度,按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分配服务。(二)云计算分类及服务层次。云计算按其服务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公有云是指面向广域范围内的服务对象的云计算服务,其主要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点;私有云主要是指社会单位由于自身需要而建设的自由云计算服务,具有行业性的特点。云计算的表现形式具备多样化;云计算按其服务层次不同可分为基础设施服务(IaaS)、平台服务(PaaS)和软件服务(SaaS),云计算服务都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而访问在线的商业应用、软件以及数据存储中心。基础设施服务(IaaS)是以提供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的一种云计算应用模式。其在运作过程之中,用户可以依据其应用能力进行硬件租用,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用户在硬件上的开支。平台服务(PaaS)是以提供软件研发平台的一种云计算应用模式。在一定意义上PaaS是SaaS的另一种模式的延续,同时PaaS的出现以及发展又相应更大程度的促进了SaaS的发展。以Google App Engine平台为例,它是一集python应用服务器群、Big Table数据库及GFS而共同组成的一个PaaS平台,开发者用户可以在Google App Engine享受到相应的主机服务以及可自动升级的在线应用服务。用户在Google的基础架构上所编写的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同样的由Google提供相应的程序所需的运行平台资源。

软件服务(SaaS)是基于互联网进而提供软件服务的一种云计算应用模式。此类服务模式由服务提供商进行软件维护、管理以及软件运行所需的硬件设施,只要具备能够接入互联网的终端,用户便随时随地的都可以使用软件,不再像传统模式一样在软硬件以及维护人员上面花费大量的费用,此时的用户只需要支付一定的租赁服务费用,便可以以享用相应的软硬件以及维护服务。

二、云计算安全隐患

随着云计算的进一步深入,云计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以及运用;孰不知,看似安全的云计算服务,其更容易成为黑客所攻击的重点目标,同时由于其系统规模较为巨大且开放、复杂,其安全隐患相比之前有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以下本文将分别从服务提供商和用户的角度进行说明云计算服务所存在安全问题:首先,对于云服务,用户根本无法真正了解到其内部,服务提供商所向用户承诺的各种层次的安全方案,用户不能通过有效手段得到验证。用户无法了解的到其所用的云服务是否真正具备所有的云安全特性。其次,用户在云计算服务时应当权衡下云计算服务商所提供的安全性与自己的数据所要求的安全性是否一致。在使用云计算服务过程中,用户一定要将最高安全性主动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大限度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三、云计算服务安全隐患解决策略

云技术服务安全隐患主要涉及用户以及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因此在对隐患解决时,也应当进行双方面权衡解决。以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为主体:首先,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其规范以及监管力度,通过相关权威部门进行强制要求,并定期对其进行规范、安全性检查。云计算的各个层面也应当由具体化的安全标准进行衡量。其次,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应当采取分权分级管理模式。此模式可以有效防止云计算服务平台中供应商“偷窥”用户数据及程序的行为。一方面对于内部员工进行访问、使用权限分级,一方面对用户数据安全等级分级。最大限度保障用户数据安全性。再次,云计算服务商应当进行跨区域数据复制。如果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某区域数据中心出现故障,用户仍旧可以进行数据访问,用户对此毫不知情;这样做能够提升用户对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信赖度。最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应当在开发一种以Web信誉服务、电子邮件信誉服务、文件信誉服务为基础的云安全架构,并将病毒特征码文件保存到云端数据库中,对于用户的威胁在到达用户之前被有效的拦截,大大降低用户数据安全风险。

以云计算服务用户为主体:首先在选择上,用户应当选择规模较大、商业信誉较好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其次,用户在进行数据存储过程中,最好不要将高机密数据存储于云端,如要存储,则可先对数据进行加密,保证在云端中存储的是密文形式的数据。用户应当经常对其数据进行备份,以免服务器遭攻击导致数据丢失。再次,如果数据属于高度机密性的,用户则可建立“私有云”。私有云是居于用户防火墙之内的一种更为安全稳定的云计算环境,用户还拥有云计算环境的自,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最后,用户可在客户端安装安全防御软件,对网络中软件进行有效监控,如有异常安全防御软件则在第一时间对用户进行提醒,同时并将此类信息发至安全防御软件的服务器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然后将解决方案回馈至客户端。安全防御软件的安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户的一些风险操作,提高了其云端软件以及数据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66-67

第7篇:云安全论文范文

[关键词] 电力;通信;防电磁;防雷;防静电;防尘;防火;防鼠

随着电力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和普及应用,电力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可以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保护传输通道,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和快速切除,改善和提高继电保护动作性能,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水平。它可以确保数据采集和信息控制的稳定性,为调度自动化及实时控制系统提供快速可靠的传送信息通道。

电力通信系统提供的通道在电力系统事故的状态下可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可靠动作,防止电力系统失去稳定性和避免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的系统事故。因此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通信网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电力通信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意义重大。为确保电力通信的安全畅通,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电力通信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中的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1、防电磁干扰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它是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高速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的技术,由于使用坚固可靠的电力线作为载波信号的传输介质,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稳定可靠、路由合理特点,是唯一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虽然载波通信好处不言而喻,但是载波通信在电力线路中所受到的各种干扰也是不容忽视的。

电力通信中电缆是一根高效的接收和辐射天线。另外,电缆中的导线平行传输的距离最长,因此导线之间存在较大的分部电容和互电感,这会导致导线之间发生信号的串扰。电缆处于电磁场中时,电缆上会感应出噪声电压。电磁场在电缆上感应出的电压分为共模和差模两种。共模电压是电磁场在电缆与大地之间的回路产生的,差模电压是电磁场在信号线与信号地线形成的回路中产生的。当电路是非平衡电路时,共模电流会转换成差模电压,对电路形成干扰。由于信号线与信号地线形成的回路面积很小,因此噪声电压仍以共模为主。解决电缆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对电缆进行屏蔽。

电力通信设备也是受干扰的对象,电磁骚扰可能是电磁噪声、无用信号或传播媒介自身变化,它可能引起设备或系统降级或损害,但不一定会形成后果。电磁骚扰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电磁干扰则是由电磁骚扰引起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下降后果。电力系统中通信设备(其实包含所有电子设备),特别是变电站内设备,处一个十分恶劣电磁环境中,所有带电设备均是干扰(骚扰)源,任何一根载流导线就是一个辐射源。更应该考虑抗干扰措施。虽然电力通信对设备抗干扰能力的要求及设计标准有很高的要求,我们还是应该注意考虑设备机房的屏蔽,以及采用直流开关电源和 UPS ,以隔离电源传来交流干扰信号。

2、防雷

由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精密度和集成度越来越高,这些高精度的设备中内置的集成模块,其过压、过流保护能力很弱。一旦遭受雷电灾害,轻则造成机器损坏,重则造成网络瘫痪、重要数据丢失,对电网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防雷技术对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微波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

2.1 针对雷击侵入通信设备的途径有如下几条:

(1)雷电直击户外输配电线路,而后雷电波沿电力线侵入机房电源设备,损坏通信电源开关、保险及整流模块等。

(2)雷电直击微波天线铁塔,雷电波沿天馈线迅速侵入通信设备,直接损坏与馈线相连的微波收发信机,造成设备损坏。

(3)雷电直击在通信架空电缆线路上,在线路上产生的瞬间过电压,沿电缆金属外皮迅速向线路两端扩展进入机房,损坏与通信电缆直接相连的音频或数字配线架、造成用户电路板损坏等。

(4)雷电直击变电站内避雷针,雷电流通过避雷针引下线流入接地网,造成地电位升高。当设备接地不良,接地电阻阻值较大时,会造成微电子设备损坏。

2.2 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防雷措施:

(1)设置一套良好的建筑物避雷带、避雷网,并与建筑物主钢筋一起接地;

(2)外置设备(如:天线)应尽量置于建筑物避雷网的保护角度范围内;

(3)采用电源线或数据线、信号线共地的接地措施;

(4)在电源、信号或数据线各进出口安装性能可靠的专用防雷器;

(5)室内的设备应尽量远离避雷导电体;

(6)室内布线,包括各类传输线最好能加有屏蔽线并两端接地。

3、防静电

通信设备,特别是程控交换机内部电路采用了大量的半导体MOS 和 CMOS 等器件。由于这类器件对静电的敏感范围为25V~1000V,而静电产生的静电电压往往高达数千伏甚至万伏以上,这样高的静电电压足以击穿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器件。由静电引起的故障可以涉及到交换机的各个部位,严重时还可造成交换机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我们对机房及进出机房要有一定的要求。机房应铺设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支架要可靠地接地。墙壁也应做防静电处理,机房内不可铺设化纤类地毯。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内要穿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避免穿化纤服装进入机房。交换机柜门平常应关闭,工作人员在机房内搬动设备和拿取备件时动作要轻,并尽量减少在机房内来回走动的次数,以免物体间运动摩擦产生静电。备品、备件应装在防静电的塑料袋内。

4、防火

由于通信机房内设备比较集中,电缆、电源线路比较密集因而机房对防火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因此,机房应按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同时使机房值班人员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不断加强防火意识。

5、防尘

灰尘主要是对通信设备影响较大。灰尘可以引起电子器件绝缘不良,金属插接件和金属接点接触不良,灰尘还对电子元器件和线路板有腐蚀作用;灰尘还可阻碍元器件的散热,导致机内温度升高。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元器件上的积尘容易造成静电吸附。因此,应采取保持机房洁净的措施,如设置较严密的双层铝合金玻璃窗,空调机内配备过滤器,尽量减少人员出入次数等。定期对机房及设备进行有效的除尘处理。

6、防鼠

机房内也应该做好防止鼠灾的措施。特别是变电站的机房地势一般较低,如果机房内可能有老鼠,应该将电缆的进出口用油泥封死,通信机柜的柜门平时应关闭,在不同地方放置鼠药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7、结语

电力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中,要由过去的事后性被动检修,转变成事前的预防性主动维护,认真分析通信设备的运行状况,找出影响运行的因素和可能影响运行的问题,加以克服,提高通信设备的有效运行,保障电力通信网的畅通,为电网安全、经济、稳定的运行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第8篇:云安全论文范文

世界传统发达国家的工程师们已经意识到了尽早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以研究各管理要素间内在的联系。多国的实践研究表明,如果建立起一套管理体系,在设计阶段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工程项目实体就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审核,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改进,可以避免施工阶段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该管理体系即为“安全设计”。为了切实有效的推进安全设计工作,一些国家的安全管理部门也相应地制定了各种规定:如英国的健康安全局(HSE)早在1994年即首次颁布了《建筑(设计及管理)规定》来规定包括设计在内的各项目参与方在建设项目各方的安全责任,并在2007年通过法案了新版《建筑(设计及管理)规定2007》;而澳大利亚的国家职业健康和安全委员会则把“在设计阶段(安全设计)消除危害”作为2002—2012年国家职业健康与安全战略的五大优先领域之一,并通过2011年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法案通过了并了《结构安全设计规范》。这些规定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要求设计人在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的设计中即对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乃至改扩建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给予考虑,尽可能将其消除或减轻,并将其作为方案选择的重要评价因素。而在国内方面,如前所述,尽管我国政府已经对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通过颁布各项法规从制度上和实践上推动安全管理工作,但对于设计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意义、责任和方法,工程建设行业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目前仅GB/T50358—2005《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中有所涉猎。行业内通常将安全风险归为施工企业的责任,而设计企业对于安全风险的控制则流于规范规定或者原则性描述、设计审查中也往往缺乏指导性的意见。这种情况无形中将安全风险管理拆分成了多个独立的子项,使得项目各参与方对于安全风险控制都抱着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而从设计阶段全面考虑安全风险更是无从谈起。

2安全设计理论分析

鼓励甚至强制自设计阶段即全面考虑安全风险,即“安全设计”,对于减少事故、尤其是重大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其原因可以通过安全风险管理领域著名的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过程理论和海因里希法则来分析。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其基本组成为“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害或伤害”。从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可以看出,对于任何一个项目,由于其参与者的遗传及社会环境是给定的,因此其固然存在的各种性格、素质、技能上的缺点就会为事故埋下各种各样的隐患。而隐患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迅速的沿着连锁过程推进并最终造成事故,即海因里希法则所述的:“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1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因此,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来说,可以通过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链分析不同阶段的特点:

1)项目的施工、运营、维护、改扩建和拆除阶段

在这些阶段中,由于具备了形成事故链的全部要素,因此安全风险是潜在于各处并随时有可能发生的。这个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只能是海因里希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即采用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措施,这种风险控制是相对被动的。尽管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应对,但面对着可能存在的大量隐患,安全管理的成本难以控制且其成效会出现明显的边际递减。

2)项目的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拟建设的结构物仍然停留在纸面,而其施工、运营、维护、改扩建和拆除过程也都只在计划状态,因此更便于事故的及早识别和预防。墨菲定律说明:小概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往往比主观预计的要大的多。而当某项事故具有多重诱因时,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链中“人的错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当某种工法或作业存在大量事故诱因时,与其逐项筛查和预防,不如考虑其他能够实现相同效果但具有更少诱因的替代方案,从而通过设计方案的改变来将相应工序发生安全风险的概率完全消除,而不是在即将实施之前被动地做一些预防措施。综上所述,设计阶段才是建设工程寿命周期中最佳的安全风险控制阶段。安全设计才是真正主动、经济的安全风险控制方式。

3安全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流程

3.1设计人在安全设计中的责任

作为设计工作的执行者,设计人毫无疑问是安全设计的核心。为了实现安全设计,设计人应能够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充分了解安全设计的重要性以及设计人的责任;

2)掌握足够的知识、技能,并拥有适当的资源来识别设计中所有涉及安全风险的因素;

3)确保业主了解其在安全风险控制中承担的责任;

4)在设计阶段即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估,以识别其所对应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乃至改扩建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和调整将其消除、或在无法消除的情况下尽可能减轻其影响。

5)提供给所有项目参与方与重大安全风险相关的信息,并与其他参与方沟通协作以最大化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效果。在这些要求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设计人对安全设计和自身责任的了解。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行业标准和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所占比例较高、条文规定也相比国际规范更详细。这一方面促进了设计标准化、并提高了设计效率,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设计人员产生了只要按规范设计就不会承担后续阶段安全责任的思想;再加之传统安全风险管理多集中在施工阶段,使得设计人员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也不愿意花心思去进一步了解安全设计。我国在此领域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及早出台相关规定,以从制度上促进设计方安全观念的转变。

3.2安全设计一般流程

安全设计的流程就是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完成其基本任务的过程。

1)方案提出即设计人把设计构想拆分成多个设计子项,提出各子项所对应的初步方案。

2)风险源的识别设计人应全面审视所设计的子项,并将可能产生风险的方面列为风险源。除设计人外,业主、施工方等也应积极参与其中,以利用其特有的经验和视角提出其对风险识别的建议。一般来说,风险源的识别应关注以下作业:①大量使用人工的作业;②使用危险工种的作业;③面临恶劣自然条件的作业;④需要频繁人工操作的作业;⑤可能影响周边安全的作业。而对于设计阶段无法预计的风险,如施工阶段因疏于管理而产生的风险、不可抗力导致的安全风险等,设计人则可不必过分关注。

3)对策分析针对风险源识别出的设计子项的风险,设计人应利用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资源审慎地评估其影响程度和应对策略,而多方参与也是此过程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对于评价为后续阶段可消除或者可减弱至可接受程度的安全风险,设计人可保持原方案。而对于因项目条件限制、无法显著减轻安全风险的方案,则应考虑安全风险较小的替代方案。

4)方案比选与决策与一般方案比选类似,设计人必须将各方案对应的安全风险作为比较项并给予其合适的权重,以便获得综合比较下更优的结果。

4水运工程项目中的安全设计

4.1需要考虑的典型风险源

水运工程因其所面临临海、临江的自然条件而比一般土建工程具有更多的风险源。在水运工程设计中,尽可能全面的考虑风险源对于安全设计尤为重要。

4.2水运工程安全设计应用实例

将识别的风险源按前文所述应用于设计流程,即可开展针对水运工程的安全设计。在此列出几个实际设计项目中的安全设计案例供参考。

4.2.1调整勘察方式以降低钻探安全风险

西非某海港扩建工程拟延长原有防波堤。原参考数据显示该区域可能存在下卧岩层,因此设计人的初步技术要求是通过间距较密的钻孔来研究拟探明的地质。但随后水文资料显示该海域常年受到长周期涌浪的侵袭,而航道外段及防波堤外延段均属开敞海域,且经调研发现该国及周边国家都无大型顶升平台可用,因此勘察人员将不得不使用小型钻探船甚至浮排实施这些外海钻孔,这将带来勘察人员的安全风险。因此设计人经过评估后,改为了在原防波堤掩护水域钻较少的孔、并择时开展物探,从而在获得相近资料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勘察作业的安全风险。

4.2.2优化设计方案以减少陆路交通、海上施工人员和潜水员的使用

西欧某沿海城市拟在差近岸海域(最大潮差约10m)建设较长的砂芯深水防波堤。由于当地环保的要求,该防波堤只能使用块石护面,因此需要开采和运输大量的石料。对于防波堤堤心,由于石料价格昂贵,因此设计方的初版设计方案采用了充填大砂袋的方案。该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项目范围内出产的疏浚砂、减少了石料的用量。但该方案每条砂袋的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员处于海上环境中进行缝口和定位等作业,加之当地属于差半日潮海域,这种方案大大增加了砂袋施工人员出现安全风险的几率。因此在经过方案对比后,设计方最终选择了小块石围埝的方案。对于小块石围埝方案中常年水下的部分,设计方从降低整体费用的考虑最初提出了采用多梯级设计的方案。但经过与施工方的讨论,发现较多的梯级将增加大量水下施工和验收的工序,而这些工序只能使用潜水员完成。为了避免大量使用潜水员这一高危险工种,设计方最终选用了较大断面的梯形块石围埝来使得断面可以通过驳船水抛以一次出水。尽管该方案需要较多的石料,但无疑显著降低了水下施工的强度和工作量。

5结语

第9篇:云安全论文范文

(一)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任务艰巨截止2013年底,全省还有827.4万农村人口及54.98万农村在校师生饮水不安全。饮水不安全人口众多,水质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低,供水不足及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等问题并存,任务十分艰巨。

(二)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资金缺口大截止2013年,我省已累计投入资金71亿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投资为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拨款、市场融资、用户自筹等组成。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安全饮水意识相对薄弱,水费自缴和自筹方面存在困难;有些地方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低,前期的设计规划不合理,投入资金有限,存在工程返建的浪费现象。饮水不安全的827.4万人中只有306.08万人纳入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可落实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其余521.41万人则没有投资渠道。要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资金缺口还很大。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难度大随着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全省川区和水源建设条件较好的地方已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剩余的工程多在沟壑区和山丘区,地形地貌复杂、水源偏远、水质较差,净水工艺复杂,输配水管线长且难度大,受益群众居住分散,入户工程量大面广,工程建设难度大。原调查评估属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的工程,多为抗旱应急、氟病改水、人饮解困、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等项目,因工程投资属补质,设计、建设标准偏低,缺乏必要的净水和消毒措施,维修改造难度较大。2005年以来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执行国家制定的人均投资标准:2005—2006年总投资423元,其中中央补贴288元;2007—2008年总投资438元,其中中央补助298元;2009—2012年总投资548元,其中中央补助438元;2012年8月起调整为总投资643元,其中中央补助514元。

(四)规划、管理、运行制度不完善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前期规划投入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新课题,规划设计是新挑战。许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前期勘察规划设计时间紧、经费少、地质水文情况缺乏现场勘察,工程设计资料不足、致使后期工程与实际情况不接应、返修率高,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效益。最初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小区域建设,未统筹规划后期的管理运行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和远景考虑。

2.项目权责主体不明。虽然目前有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文件都对明晰工程产权和管理主体有很清楚地规定。但是已建成的粗放式点多面广的单村式集中式供水工程难以统一管理形成规模化。供水工程产权不清、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地区设有安全饮水管理站,但小型供水工程还普遍存在着权责不落实问题,没有配备专职人员负责项目的运行管理。

3.工程运行管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没有专业技术力量,无法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如果托管给专业公司进行维护,绝大部分农村不愿承担费用。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建设的同时,应进行良好的技术培训。基层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人员工资偏低,无法熟练掌握设施性能和操作程序。没有相关工程运行数据记录,不能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和修护。

4.水费征收难,影响良性运营。甘肃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少,水费征收率低;地方财政经费又很困难,致使相关的工程设备无法维修和更换,不少工程甚至连基本的运行费用都存在缺口,长期处于亏损经营状态,达不到良性运行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5.自来水入户协调难度大。部分群众安全饮水认识不高,认为延续祖辈传统用水不存在危害;有些农村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小孩,接入自来水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地区因有企业入驻优惠政策,不收取水费,造成用水浪费。部分村委观念滞后,对饮水安全工程的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的重视存在偏差。一些村干部思想认识不端正,使工程出现资金投入不足、失管、失修等不良现象。

6.水费偏高。根据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已建的六个典型工程的水费测算,经营水价在0.7元/m3~5.85元/m3,水费偏高,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

(五)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第一,部分年代久远的已建工程因建设经验不足、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等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考虑长远发展规划,存在工程标准偏低现象,使得部分现存的年代已久的工程质量不过关,造成部分设施功能老化、运行效率低的现象,这为后续管理带来了困难。第二,已建成的集中供水工程实际供水量低于需求量,造成设施闲置或运行成本过高。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分散式供水设施供水保证率低。第三,新农村、小城镇建设及政策性移民、游牧人口迁移等造成的饮水不安全人口的减少和增加。第四,农村基层水利技术管理服务体系不稳定,管理人员综合水平参差不齐。

(六)水质检测能力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大,分散广,检测能力弱,难以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大部分集中供水工程无消毒净化和自动检测设施,饮用水水质无安全保障。

(七)缺乏农村饮水安全的长效运行机制一般来讲,甘肃农村地区的经济都比较薄弱,对农民无法收取成本水价。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结束后,没有了国家投资,水处理设施的维护资金无法落实,因此需要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

二、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的对策探讨

(一)甘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坚持“建管并重,以建促管,以管为先”的原则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分散,管理难度大。为规范工程运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长期高效运行,在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始终坚持“建管并重,以建促管,以管为先”的原则,不断拓宽管理思路,完善管理方式,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建后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二)建立管理机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坚决执行《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试行办法》,明确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水源、水质管理、供水管理、水价核定、水费计收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为保障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奠定基础条件。由于甘肃省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多、规模小、分布广,群众管理观念淡薄,建后管理难度较大。为确保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建议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和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建立由县人饮管理总站、乡镇人饮管理所、乡镇管水委员会、村社群管小组或农民用水者协会、受益户组成的“五级管理网络”。每个县至少建立一个水质监测中心,切实保障供水安全。明确产权:

(1)政府投资、农民筹资投入建设的大、中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属国家和集体所有;

(2)政府投资、企业融资、农民筹资投劳、社会各界捐赠等共同建设的供水工程,按照投资比例组建董事会,成立股份公司;

(3)村建、联户型的小型工程属集体所有;

(4)农户自用自管的小微型工程,属农民个体所有。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规划设计中,就必须考虑配备管理站、管理设备、管理设施,为工程建后管理创造必要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每个工程都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落实编制,落实管理人员,并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于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实行信息化管理,对骨干工程运行管理实施视频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三)建立水价管理机制,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服务对象是农民,而农民又是我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在甘肃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水价承受能力非常有限,从而导致要按成本征收水费很困难。充分考虑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供水成本,群众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收取生产生活用水水费,平稳推进水价改革,使农村供水工程实现有偿供水、以水养水,逐步走向良性循环,逐步形成合理水价体系。配备水费收取人员。在有条件的地方或项目,大力推进集中供水工程水费管理,按户安装水表,按成本核定水价,计量收费,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四)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运行基金,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提供资金保证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运行基金需要政府投入启动资金。甘肃省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经济基础薄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都需要国家财政的资金支持。每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按一定的比例缴纳维修基金,集中到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中。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对一些不能按执行成本水价的饮水项目或供水成本过高的项目,由县级工程维修养护基金落实水价补贴,确保工程正常维修和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征收的水费都集中到每个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运行基金中,统一安排使用,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对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运行基金的使用,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督。

(五)建立县级工程管护维修专业队伍,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积极推进工程管护维修专业队伍建设,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确保工程正常维修和长期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技术保障。工程哪里出现险情,抢修车辆和人员保证按时到达,加班加点投入抢修,保安全、保通水。工程维护费用从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运行基金中支出。

(六)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室),确保水质安全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大、分散广、自身检测能力弱的特点,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县级水质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每个县至少建设一个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室)。除对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出水厂、管网末梢水水质进行检测外,还要派遣水质监测人员定期对本县范围内的农村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水质进行巡回检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达标。每个县的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室)可以归属县疾病控制中心,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发生的费用要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七)建立规划机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应搞好前期规划。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在人口稠密、水源水量充沛、地形条件适宜地区,要综合考虑管理、制水成本等因素,并结合当地村镇建设规划,移民搬迁规划,统筹考虑区域供水,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合理确定供水范围,程供水保证率高,出水水质有保证,便于管理和维护,可以保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长效运行。水源水量较少,居民点分散,可建单村供水工程。

(八)建立民众参与机制,监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宣传国家政策、鼓励民众自筹资金,自管自用工程。通过税收和补贴,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在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规划时,应充分听取当地农户意见;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开用水户会议或用水户代表会议,听取对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集资投劳方案、工程建成后的管理体制、水价核定和水费计收方式等的看法和意见。监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九)建立调控机制,优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1.规划调控。通过规划的合理调控,有助于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当前,是甘肃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重视和依靠饮水安全规划。农村饮水安全规划要结合当地村镇建设规划,移民搬迁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必须统筹考虑区域发展和供水,加强规划调控来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的健康发展。要积极发挥规划的公共政策职能,有效发挥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统筹谋划区域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有序推进规划实施,依法加强规划监管,努力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2.水价调控。建立水价调控机制。由于农村饮水工程规模大,分布广,成本水价都较高。应当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调节机制,有条件时可以进行城乡统一水价调节,低成本的工程项目取高一些,高成本的地方取低一些,取一个可接受的均衡价格,解决农村水价较高问题。

3.政策调控。政策问题关注的是那些制度安排上的变化。合理的政策安排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政策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影响是刚性的、强制约和持久的。政策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力度,进而决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机制。

4.宣传调控。作为公共物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各主体为了短期利益会不计社会成本尽可能地利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过度利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有赖于政府的控制和干预,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内化工程的外部性。集中供水工程一般耗资大,且周期较长,容易导致“公共事业悲剧”。政府需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外部性特征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水权管理、配置、交易和水价的政策法规体系,发改委需联合水利厅、卫生防疫部门、财政厅、扶贫、国土资源、环保、电力、物价等有关部门,设立宣传组深入基层,分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护条例》、《农村公共卫生条例》、《水性传染病防治条例》及《农村医疗保障条例》等文件,最大化工程效益。同时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内容包括:(1)饮水安全知识普及;(2)水价构成;(3)技术推广普及;(4)国家政策等。

(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中央、甘肃省及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并出台《农村供水条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乡镇供水水价核订原则》、《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完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增加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价格的相关条款;完善《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分类定性的相关内容,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和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供有力的法规制度保障。

(十一)建立学习培训机制,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省市水利或水务部门拨出专项资金,为各县、乡镇工程基层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及时了解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设备故障、老化,乡镇生态环境、卫生条件,及建议、需求和其他问题。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熟练使用水处理设施及设备,提高水处理设备故障处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十二)建立应急机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在实施饮用水安全项目建设过程中,饮用水水质与工程良性运行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加强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的同时,如何抵御威胁饮水安全的突发事件,制定保障饮水安全的预案势在必行。饮水安全急性事件包括:(1)水质重大变化;(2)供水管道爆裂;(3)重大火灾、毒性事故;(4)自然灾害。预案配套的保障措施有:(1)资金保障;(2)装备保障;(3)通信和信息交流工作。

(十三)建立国家扶持和投资机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国家扶持机制是指中央政府利用经济政策,主要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拨款、贷款。税收减免等,加快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发展。甘肃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低,支付能力差。有些地区执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执行水价有一定困难。国家的富民惠民政策的落实,应该体现在民生工程上,国家在财政上对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运行应给予支持,留有一定量的维修运行资金,保证饮水工程长期、安全、可靠运行。中央和甘肃省政府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亏损必须制定相应的补偿政策,明确补偿规定,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亏损得以补偿,从而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