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文学范文

儿童文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文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文学

第1篇:儿童文学范文

关键词:严复;儿童文学;翻译标准

要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研究,只有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进行了解,通过对儿童这一群体进行全面探究,包括其心智、审美及语言接受能力等方面,才能确定儿童文学翻译的标准。

一、不同阶段的儿童语言能力及其文学作品语言特点

儿童文学里将儿童划分为五个年龄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少年后期。不同阶段的少年儿童对文学作品的要求不尽相同。由于婴儿期儿童年龄过小,几乎对文学文字没有概念,所以本文在此不作说明,主要谈论其他阶段:幼儿期儿童(3C6岁)的智力尚处于蒙昧状态,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基本不具备文字阅读能力,读物通常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文字简明,口语化;童年期(6C12岁),儿童开始发展抽象思维,正是接受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作品基本上以文字为主,内容较充实,情节简单,语言可适当丰富;少年期(12C15岁),儿童初步具备抽象思维、推理能力,词汇量增加,表达能力增强,文学作品讲究语言技巧、写作手法等;少年后期(15C18岁),儿童抽象思维能力近乎成熟,理解力强,甚至可接受古文等深奥语言表达,文学作品多用写作技巧,主题内容更复杂充实。所以,由于儿童时期可分为不同阶段,适于每一阶段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语言特点也各有迥异。

二、儿童文学翻译标准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理论中,“信”指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行文通顺流畅,“雅”指译文典雅,有文采。对于儿童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作品而言,应该有如下几个翻译标准:

(一)通俗易懂、忠实原文

世界各国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是以儿童为中心,语言结构相对简单。所以,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文首先要在内容思想上与原文一致,做到“信”,在语言上要做到通俗易懂,儿童阅读之后可以基本理解原文,语言表达在自己可接受可理解范围内,不应出现太多阅读障碍。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通俗易懂”是针对目标阶段的读者对象而言,而非各阶段所有儿童。

(二)行文流畅、表达通顺

这一点即“达”的表现,是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在理解透彻原文意思之后,译者翻译的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的习惯形式特点,避免出现“翻译腔,使读者更轻松地理解文章内涵。在经典名作 《麦田里的守望者》第2节中,历史老师Spencer说:“Life is a game,boy Life is a game that one plays according to the rule”。

施咸荣译:“人生的确是场球赛,孩子。人生的确是场大家按照规则进行比赛的球赛”。

孙仲旭译:“人生的确是场比赛,孩子。人生的确是场比赛,你得遵守比赛的规则”。

这时正在谈到球赛,所以将game译为“球赛”,“比赛”并没有什么错。两个译文的区别在于后一句的译法,施译文形式上完全忠实原文,将定语从句译为名词的修饰成分,而孙译文将长句拆为短句,强调了说话人的意图。根据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汉语多用短句,所以笔者认为孙译文稍逊色一些。

(三)语言个性化,口语化

儿童讲话的方式、选词造句与成人不同,语调也有独特的风味。翻译时,要传达出儿童口语的特色。请看下列关于马克・吐温的名作《汤姆索亚历险记》选段的译文:

原文:“No answer. Tom surveyed his last touch with the eye of an artist, then he gave his brush another gentle sweep and surveyed the result, as before. Ben ranged up alongside of him. Tom's mouth watered for the apple, but he stuck to his work.”

译文一:“汤姆没吭声。只是像艺术家一样去看他最后刷的那块儿,然后轻轻刷了一下。然后又跟刚才一样看着栅栏。本走到他身边。看见那苹果,汤姆馋得都流哈喇子了,可是他还是继续刷他的墙。”

译文二:“汤姆没有回答。只是用艺术家的眼光审视他最后刷的那一块,接着轻轻地刷了一下。又像刚才那样打量着栅栏。本走过来站在他身旁。看见他手里那苹果,汤姆馋得直流口水,可是他还是继续刷他的墙。”

译文一使用诸如“吭声”、“然后”和“哈喇子”等口语词汇,多次使用“看”,虽然语言多口语,简洁通顺,但显得译文词汇匮乏,没有文采,缺失了文学作品该有的文学性。译文二的语言基本上既通俗又不失文学性和审美性,将几个“看”具体为“审视”和“打量”,使词汇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让儿童读者在阅读理解情节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并增加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其莘,仲伟合,许钧.翻译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第2篇:儿童文学范文

你们好,我是儿童文学的忠实读者,因为它可以是我忘记烦恼,他就好象是一株忘忧草。我的同学赵同也是儿童文学的忠实读者,因为是我给他介绍的这本书,我的书包里几乎天天都装有儿童文学,因为我希望每天都读到好的文章,我也十分喜欢儿童文学选萃,这本书是我盼望下个月的到来,因为我没有订选萃,所以每次看都是从同学手里借的,

我很高兴认识了儿童文学这为老朋有,他让我知道了漫画的坏处,让我更喜欢文学了,我只要伤心就会看儿童文学,他会给我心灵上的安抚,好了就说到这把!

祝儿童文学越半越火!!!

第3篇:儿童文学范文

儿童文学课程不应是理论知识的空洞灌输,对学生来说最具有吸引力也最具有信服度的是具体可感的文本。教师在选择文本上,首先考虑的是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因为经典往往代表了一种高超的境界、一种值得信赖的价值判断。对经典文本的细读和阐释不仅可以用生动充实的案例为理论作注,并可以让学生从中把握到评判的依据,即以经典作品所体现的追求和达到的思想和美学的水准为尺度。但是,高校课堂里儿童文学的文本教学不能唯经典是论,还要不断输进新鲜血液,要关注新出现的重要的文学现象和实践中的诸多重要阅读现象,关注当下的热点文本,主要包括两大类:近年获奖作品和畅销作品。关于获奖作品,在界,人们会普遍关注每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及其代表作品,而在儿童文学界,同样也要及时关注国际儿童文学大奖的获奖情况,如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每两年评审一次的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每年一次的国际林格伦儿童文学纪念奖等。2014年安徒生奖的作家奖获得者是日本的上桥菜穗子,她的代表作是幻想小说《兽之奏者》等,插画奖得主是巴西的罗杰•米罗,代表作如图画书《羽毛》等,显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国内也设有多个儿童文学奖项,如全国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尽管获奖者并不一定代表最高水平,但是一般而言均会有其独到的文学贡献,藉此可了解儿童文学新的发展与成就,而将近年来中外儿童文学获奖者的创作情形作比较,有助于发现差异或差距。热点文本之二是畅销作品。以小说为例,翻译引进的儿童文学畅销作大多集中于如上文提到的英美幻想小说,其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小说文类是“恐怖小说”,如英国作家达伦•山的《吸血侠传奇》,美国作家的R.L.斯坦的“鸡皮疙瘩”系列等。对于恐怖小说的美学理论和阅读效果需要介绍和讨论,以更好地帮助儿童进行有益的阅读选择。近些年国内的畅销作品主要以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等为代表的校园小说,要和学生一起探讨这种畅销的原因及其作品本身的成败得失,养成学生敏锐的判断力。文本选择要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外国优秀文本,也要对本土创作多加关注,不能因本土创作的艺术质量总体不如外国的上乘而忽略本土。事实上,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在各个阶段也出现了一些颇有水准的重要作品。如在介绍图画书时,教师常会以获得诸多荣誉的西方和日本的优秀图画书为主要个案来精讲,但也要涉及本国的原创图画书,看到其努力,也看到其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涉猎中外的文本对举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推进中国儿童文学的雄心。

二、兼顾儿童文学的多种媒介形态

随着媒介传播的多样性发展,儿童文学也有了新的传播形态。儿童文学的阅读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出版的纸质文本,也延伸到了电子文本,网络儿童文学创作也在迅速发展,如“网络后童话写作”等,阅读对象主要为青少年。网络儿童文学可以随时、更新在个人的博客空间,相对比较自由,但因为没有传统刊物编辑的把关,因此这些网络儿童文学作品的质量很难保证,往往良莠不齐,有些题材和叙事方式对少儿阅读和审美不一定适宜。因此儿童文学课程要关注这一时代性课题,引导学生去分析这种网络儿童文学的特质,看到其价值,也要看到其显在或潜在的问题。此外,儿童电影也是儿童“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将根据儿童文学改编的儿童影片和原著结合讲授,比较原著和改编的异同,给予学生从文字文本到影像文本的感知,也有助于更好地辨识不同媒介的不同手法以及所能达到的不同的艺术效果。如“哈利•波特”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夏洛的网》、《秘密花园》、《仙境之桥》、《草房子》等电影版都拍摄得相当优秀,将小说和善于制造奇观的电影结合观赏和讨论,可以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图画书改编的动画短片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对于图画书作为“静态动画”艺术的特质的了解,发现动画在视觉和听觉艺术上的配合所能达到的美学效果。另一种倍受儿童(尤其是低幼儿童)欢迎的媒介是系列动画片,如美国的《猫和老鼠》、《海绵宝宝》系列,日本的《樱桃小丸子》、《机器猫》系列,近些年国内原创的系列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等。儿童文学课程对于这些热播的动画片也应给予关注和评析,对其内容和表现艺术的特色、成就或不足进行讨论。对于当下多元媒介表现形式中的儿童文学这一课程内容的添加是一种“接地气”的方式。

三、培养批评性读者和创作者

高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于泛泛介绍儿童文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文本的感性欣赏,应致力于培养“批评性”的儿童文学读者,可介绍研究儿童文学的方法,以指导该课程科研小论文的写作。通过传授儿童文学美学分析的工具,促使大学课堂里的讨论向专门的学术研究转化,即不仅让批评变得有“据”(原理)可依,而且有“具”(方法)可使。中的文学批评理论(如心理分析学、女性主义批评、叙事学、狂欢理论、读者理论等)可以转换性地使用进儿童文学的研究,根据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作选择和调整。玛丽娅•尼古拉耶娃在《儿童文学的美学方法导论》中指出:“美学分析不仅不会阻挠阅读的乐趣,而且通过对文本多重构成机制的深入考察,还会增进对文学的理解。”她通过具体的分析来演示各种理论工具如何才能得以最好的使用,选取了读者熟悉且容易认知的文本特征来安排章节,讨论了各种文本构成元素的美学问题,包括作者、创作、体裁、内容、构思、场景、人物、叙事、语言、媒介、读者共十一种,涉及文学批评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并从中挖掘儿童文学美学批评的独特之处。本科生的教学中不一定需要面面俱到地讲授研究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文本阅读中可以结合运用理论工具进行深入分析,以提升学生的理论视野和思辨能力。与联系当下儿童文学热点的阅读现象相仿,理论介绍中也应将国际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的研究动态及时地介绍,开拓学生对于儿童文学研究的多维视角。如讲解英国童话《小熊温尼•菩》,可介绍国外两本从哲学方法来进行研究的专著TheTaoofPooh(《小熊温尼之道》),WinniethePoohandPlato(《温尼•菩和柏拉图》)。此二书分别从中国的道家思想和西方的柏拉图思想来解读这部童话,发现其故事背后的哲学底蕴。再比如,讲解“哈利•波特”小说时,可介绍HarryPotterandPhilosophy(《哈利•波特的哲学世界》),这种从哲学角度对幻想小说进行的阐释新鲜有趣,且颇有深度。对于这些批评研究方法的介绍,可以给学生方法论的多种启示。高校儿童文学课程在拓展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视野、提升儿童文学的理论修养之外,还应倡导儿童文学的创作实践。课程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可写研究性的小论文,也可鼓励儿童文学的创作。事实上,儿童文学创作也渗透着创作者对于儿童观、儿童文学观等相关理论问题的认识。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与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杰作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在高校儿童文学教学中鼓励儿童文学创作,激发学生对创作儿童文学的热情,不失为培养潜在的生力军的一条渠道。

四、结语

第4篇:儿童文学范文

儿童读者对文本有着自身的审美期待与接受能力,儿童文学文本追求契合儿童欣赏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美学特质。因此,在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应以认识儿童审美意识和儿童文学审美特征为基础,遵循翻译美学原则,在转换文字和传递原文本的遣词排句、情节描绘、人物塑造等方面尽量契合特定读者群体的审美心理并贴近原文本的审美追求,成功译介文学作品。

关键词:

儿童文学;翻译美学;读者审美期待;文本美学特征

尽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读者及其读物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儿童文学作为一个文学分支,依然有其整体特点。儿童好奇好动,天真烂漫,儿童文学在语言上以短句为主,多用修辞;故事情节简单,有明显的线索,多以儿童的生活经历为题材;人物特色鲜明,画面感强,能吸引儿童的兴趣。因此,儿童文学翻译不能忽视儿童的审美意识与接受能力。本文从翻译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翻译美学原则。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过程中应该在用词、句式、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应遵循儿童文学的特点,为儿童翻译出更好的文学作品。

1儿童文学翻译的审美观照及其必要性

自以来,大量英语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开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新时代。但在儿童作品翻译实践中,译者有时也会忽视儿童的智力发展、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视角,而从成人的世界观出发来翻译儿童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看,目前中国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依然处于边缘地位上,有待获得更多的关注。接受美学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处在一种先在知识的状态。如果没有这种先在理解与先在知识,任何新东西都不可能为经验所接受。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1],并在具体的阅读中表现为潜在的审美期待,儿童读者也不例外。有鉴于此,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应当顾及儿童的审美期待,将美学原理巧妙运用其中。

2翻译美学及其审美翻译理论

翻译美学是关于翻译的一门艺术。“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2]。审美翻译是跨文化语言的意识性活动,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审美理解、审美转化、审美加工、审美再现。“理解指对审美对象的认识”[3];译者既应理解原文的理性内容,也应发现原文之美。审美转化是分析两种语言间结构和审美信息的关键一步。“转化的基本机制是移情感受”[3]:221,亦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获得他人的体验的能力。移情又分情感移情和认知移情,前者指以恰当的情感回应他人的感情状况的能力,后者则指理解他人的视角或心境的能力。审美加工指对所获审美信息进行取舍甄别,包括基本构建和精加工两个层次。加工的首要目的是保证翻译的内容忠于原文,基于语言结构进行语言优化。精加工是为追求更好的具有美感的译本。“审美艺术再现的本质是将所有内省的理解(SL)内涵转化为外显的直观形式(TL)”[3]:223。倘若译者不能从目标语言中找到与源语对应的适当表达形式,他对源语的理解都无助于其审美体验的成功转换传递。原文的审美信息包括四层次:声音、词汇、句子和段落。声音的节奏、拟声词、头韵、尾韵、反复等,可以满足读者听觉上的审美需求;词汇的搭配、成语、词语、词的重叠等形式能够满足读者的审美情趣。词的恰当性、生动性和完整性对于准确、形象、简洁地传达信息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句子和段落中的审美信息涉及其完整性和统一性、重复结构、句法偏差等,省略句、倒装句、圆周句、对偶句等各种句式的合理调动和综合使用可以为目标与读者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审美信息。从翻译美学可见,译者在接触到审美客体时进行的所有审美体验和所获的审美信息对译文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3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整体而言,“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与发展心理艺术特征的,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4],其显著特征体现为:一,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富于想象力。二,结构和形式符合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三,具有教育引导意义。

(1)语言风格与词汇句式

儿童文学具有鲜明的语言风格,它在词汇短语使用、语序安排及故事情节组织上都应该符合儿童的特征。儿童喜欢阅读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有节奏和韵律、朗朗上口的语言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流畅精简的表达风格能够使儿童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简单生动是儿童文学对词汇使用的最基本要求。儿童不喜欢词汇生僻晦涩的文字,浅显易懂的词语能让他们很快了解作品的大意并逐渐融入其中,否则会让儿童产生阅读的挫败感,逐渐失去对作品的兴趣。再者,这样的语言能让他们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会有更好地了解。儿童更喜欢阅读短句。研究表明,适合儿童阅读的句子平均长度在7-7.5个词语左右,以不超过9个词为宜。句子简短的作品语义明晰、语音上口,便于为儿童理解。

(2)故事情节

与人物角色简单的故事情节也是儿童文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儿童的心智尚不够成熟,难以理解相对复杂的故事情节。因此,儿童文学往往故事情节简单,线索明晰可循,而且大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唤起儿童的自身体验与共鸣。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常泾渭分明,或为正面形象或是反面角色。作者总是惩恶扬善,指导孩子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综上可见,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应该充分考虑儿童文学自身的美学特征。

4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1)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边缘性状态

中国儿童翻译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可以追溯到时期。在这一运动前后,包括安徒生童话、拉封丹寓言和爱丽丝漫游奇境在内的一些著名外国儿童文学被译入中国。它们使中国儿童文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童话故事、神话、传奇、插画、儿童诗歌、儿童剧和科学小说等各种体裁的译介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儿童文学。然而,“如果把翻译视为文学这个多元系统中的子系统,翻译研究属于边缘领域,儿童文学翻译无疑就处于边缘领域里的边缘地位”[5]。鉴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边缘领域无疑需要获得译学界更多的重视,需要他们对儿童文学的美学特性有更好的理解,以译出更受儿童读者喜爱的文学读本。

(2)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案例分析

综上所述,成功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一定是符合翻译美学原则、全面关照了读者欣赏心理与文本美学特征的译本,叶君健版《安徒生童话》译本便是一例。举例而言,原文有一句话:“...andthenwewillflyawayfromtheuglyoldmoleandhisdarkroom,farawayoverthemountainstowarmerclimes,wherethesunshinesmorebrightlythanhere,wherethereisalwayssummerandbeautifulflowers”[6]。叶版译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离开这丑恶的鼹鼠,从他黑暗的房子飞走——远远地、远远地飞过高山,飞到温暖的国度里去;那儿的太阳光比这儿更美丽,那儿永远只有夏天,那儿永远开着美丽的花朵”[7]。首先,作者使用排比句式“那儿……”,使文字富于节奏,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之美,提高了对儿童的吸引力。第二,译文使用易于儿童理解的简单词汇;温暖的国度、美丽的花朵等都是儿童熟悉的意象,营造了温馨愉悦的氛围,满足了儿童的心理期待。第三,译文使用短句。如前所述,儿童能够阅读句子的长度平均在7-7.5个词汇左右,译文对短句的使用无疑有助于儿童读者理解译本内容。在上述案例中,译者在语言、词汇、句子等方面都遵循了儿童与文学固有的特点和要求。分析可见,译文的成功与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审美观照不无关系。

5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美学理论在中西文化中都有较长历史,在现代社会也将继续发展,为翻译提供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在儿童文学翻译实践中,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特性及其审美能力与期待,在译作中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段,使文学作品更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儿童文学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外国儿童文学译作是儿童文学的重要部分,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因此应该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1.

[2]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7.

[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5]张鲁艳.儿童文学翻译简述[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16(5):94.

第5篇:儿童文学范文

好书拼盘

《小河男孩》

女孩杰西的爷爷患了心脏病,病情随时可能加重,但他想在故乡的河边完成自己的画作——《小河男孩》。在家乡陪伴爷爷的那段日子里,杰西时常会在那条小河边见到一个男孩……

想知道那个男孩是谁吗?接下来会有哪些精彩故事呢?《小河男孩》等着你走近。本书曾荣获1997年卡内基文学奖!

《橡树上的逃亡》

托比身高只有1.5毫米,他浑身是伤,躲在树洞里不敢动弹。托比在逃亡,他被全族人追捕。他已经跑了一整天,精疲力竭……这流亡的岁月还会有多长?

托比为什么逃亡?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走进书里,这些疑惑就会解开。本书曾荣获法国国家文学奖等九项大奖!

阅读链接:《喜乐与我》《绿拇指男孩》《山居岁月》

《女水手日记》

1832年夏,当来自上层社会的十三岁少女陶雪洛独自登上驶往美国的海鹰号时,还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横跨大西洋之旅。

在那横跨大西洋的旅行中会发生什么惊心动魄的事呢?女孩陶雪洛的命运将如何呢?快去书里关注吧!该书曾荣获1991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

一本美国版的《窗边的小豆豆》。萨哈拉?呵呵,这不是地名,是人名!在学校,在老师同学眼中,她是个需要“特别教育”的笨学生,她是“特别的萨哈拉”,她不写作业,不开口读书,不学习。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萨哈拉是个怎样的女孩呢?她拥有哪些经历呢?此书曾获2004年国际读者协会儿童图书奖。

阅读小链接:《人间有晴天》《雷梦拉八岁》《我是女生,我叫巴黎》

好书分享

白雪:苍蝇也可以成为好朋友,比如男孩铁三和苍蝇就是朋友。

高佳慧:什么?

白雪:铁三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生活在垃圾站边上,蚊蝇飞舞。没人愿意跟铁三玩,苍蝇成了他的伙伴……

高佳慧:真想知道铁三的故事。

白雪:后来在老师小谷芙美的努力下,铁三成了“苍蝇博士”!想认识铁三,就赶紧阅读《兔之眼》吧。

杜晓蓓:你们爱吃巧克力吗?

高佳慧:这还用问?

杜晓蓓:女孩艾芳和大家一样也爱吃。她因肥胖而自卑,就把所有的烦恼都寄托在巧克力上,甜甜的巧克力对她来说是一种苦涩的发泄,直到……

高佳慧:直到什么?别卖关子了!

杜晓蓓:直到遇到了男孩米契,她找到了自信。具体的内容嘛,暂时保密,因为《苦涩巧克力》会给你答案的。

亲子套餐

龚颖杰:很喜欢读《最后一块拼图》,从未见过亲生父亲的男孩科尔内留斯遇见许多人,经历许多事后,终于明白了人生的拼图要用心补齐……

想想我多幸福,沐浴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我应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用心去把握幸福。

龚颖杰爸爸:在儿子的推荐下,我也阅读了这本书。很高兴儿子读《最后一块拼图》有所得!期望他能够懂得拥有现在的幸福,不要因为“未得到”而烦恼,不要因为“已失去”而难过。这本书值得一读。

陈玥琳:《震动》这本书,我是流着泪读完的。少年黄春荣和钟雷两人本来有矛盾,并且约好去郊外决斗。可是到了郊外之后,爆发了大地震。这场灾难让他们改变了自己。阅读《震动》时,记住带着手绢哟,因为你肯定会哭。但哭过之后,你从此会选择坚强!

陈玥琳妈妈:和女儿一起读《震动》,我的内心也“震动”了——学会坚强与勇敢,学会遇到危险时镇定面对,学会感受集体的力量。

第6篇:儿童文学范文

关键词: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儿童伦理道德观念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40-02

一、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有天然的血缘关系

中外儿童文学发生和发展史都在不断地叙说着这一事实:儿童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儿童教育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儿童文学的范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学的,二是儿童的。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最大的差别在于其基本受众是儿童,因此,作家在下笔之时,必须顾及儿童的心理发展与理解能力。陈伯吹于1956年曾明白指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能够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所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由此可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儿童的立场创作作品,乃儿童文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其最大的特色。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类很早就发现文学是个很好的教育手段。凡属某国家某民族某地区儿童文学的发韧之作,大多因服从教育目的的需要而产生。最早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的古代印度童话寓言故事集《五卷书》的序言中说:古代有一个国王有三个蠢笨的儿子。国王要他的丞相调教这三个儿子,但丞相却无能为力。后来一个年长的婆罗门愿承担这项教育任务,并保证在半年之内教会三个王子管理国家的才能。他以能吸引儿童的动物故事作为教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此编成这部流传千古的故事书。17世纪被誉为“第一个为儿童写作的法国作家”费纳隆,为教育好自己的学生――王孙布哥尼公爵而写了《忒勒马科斯历险记》。……可以这样说,儿童文学的提倡是与儿童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儿童文学是因为儿童教育的需要才从大文学的母体里分离出来,并独立起来的。因此,儿童文学实际上应该是“成长文学”,可定义为“关注儿童成长,表现儿童成长,有助儿童成长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对儿童精神构建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在身体、精神、社会方面均未成熟的儿童培养引导为健全的社会人”。它在儿童的教育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儿童文学负有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的重任

在社会道德价值上,儿童文学传达的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当儿童为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所吸引时,会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会下意识地站在各种不同的角色形象的立场来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体验各种道德情感,并随着作品的诱导作出道德判断。儿童在欣赏接受儿童文学作品时产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会对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一百多年来为世界各国儿童所喜爱,就是因为它塑造出勤奋坚韧的小抄写员叙利奥、跋涉三千里寻母的聪明勇敢的玛尔可等一系列的好少年形象,对儿童产生了很大很好的影响。茅盾上世纪30年的中篇儿童小说《少年印刷工》中,小主人公赵元生是个好学、能干、懂甘苦、自立奋斗的穷苦少年典型形象,为当时一大批由学生变为童工的少年儿童树立了独立谋生的榜样。苏联的卓娅、舒拉、铁木尔,我国的海娃、雨来、张嘎子等艺术形象引导着少年儿童走上正确的生活道路。张天翼笔下的三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贪玩好动的罗文应、懒惰好出风头的王葆、不动脑筋的赵大化,则从反面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因此,我们说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它源于人类的爱与期待,爱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美学元素;儿童文学是善的文学,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美学特征。世界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是因为它传达了深邃的爱的哲学,它具有引人向善的思想魔力。

2.儿童文学负有让儿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然的使命

儿童文学与一样,是从整体上反映社会生活的,它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家的主观见解,也纳入不少社会、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它既能把孩子引向他们幼小的足迹难以到达的遥远国度,使之增加见闻,开阔眼界;又能促进他们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使之懂得应怎样对待社会和人生;更能激励孩子对社会以及整个世界的热情关注,以加深他们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比如,瑞典著名女作家拉格洛芙的童话《骑鹅旅行记》就在讲述童话故事的同时,又融进了许多有关瑞典的地理概貌、神话传说、文化古迹、工农业生产等知识。它不仅使瑞典的儿童可以从这个美妙的窗口了解自己的祖国,增长知识,而日世界各国的儿童也可以从中了解这个美丽国度。

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相比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它更能引起儿童浓厚的认知兴趣。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个体就会产生‘惊讶’、‘疑问’、‘迷惑’和‘矛盾’心理,从而激发个体去探究。”儿童由于受知识所限,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这恰恰就成了儿童认知的动力。儿童文学能以其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情节、活泼的笔法,把小读者引进那个他们欲探知的世界。未知的世界展现在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读者面前,就能大大激起小读者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促使儿童积极地去探索新事物、新世界,培养儿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方法。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丹麦科学家玻尔就曾向人们说过:拉格洛芙的童话《骑鹅旅行记》对他走上科学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

3.儿童文学负有培育儿童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天职

“人类应当将最宝贵的赋予儿童”,这是联合国提出的原则。赋予儿童“最宝贵的”当然首先是美。“育人始于立美,立美始于儿童”。文学作为人类审美的最高形式之一,尤其应遵循美的规律进行创作。凡文学都应该是美的,没有美就没有文学。它应以美的光辉光照人类,以美的形态感化人心。曹文轩先生认为,“美感与思想具有同等的力量,甚至大于思想的力量”。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不遗余力地浇灌出一朵朵善的花朵,用它们的美陶冶人们的心灵。儿童文学,除了具备一般文学的美学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对这个美妙无比的艺术世界作过形象的描绘:“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这样的描述,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儿童文学所独有的美学魅力。

儿童文学既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生活的审美反映。儿童文学作家在进步世界观的指导下,将生活中较粗糙、分散、处于自然形态的美的事物,形象地概括提炼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更强烈、更丰满和更理想的艺术美,通过作品集中表现生活美、自然美与艺术美。像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王尔德笔下的《快乐王子》等,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惨的,但他们在读者的心里所激起的感情却愈来愈纯洁,愈来愈高尚,使读者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样,生活中的丑在作家笔下亦能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如《皇帝的新装》,就可以使读者在讥笑、否定丑恶的同时,更加神往生活中美的力量。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总是以适合儿童的优美形式和高度的艺术技巧,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影响儿童的思想感情,陶冶和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情趣,发展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儿童文学负有塑造儿童健全人格的任务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能弥补儿童人格的某些缺憾。

首先,儿童文学有利于健全儿童的情感世界。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张之路先生认为“情感缺席”是现在孩子的一大问题,曹文轩先生也认为当今社会的儿童,“情感弱化已是令人忧心忡忡的问题”,他们都认为这与孩子的阅读有关联。曹文轩先生还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任何一种方式、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奏效的。最能治这个世纪病的,大概就是文学。文学几乎是唯一的良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善于以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儿童以强烈的情感体验。如瑞典著名女作家林格伦的童话《住在屋顶上的小飞人》,写的是住在屋顶上的小飞人卡尔松与斯万特松家的小儿子小家伙相交往的有趣故事。小家伙是个自我感觉很孤独的普通小男孩,他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很忙,家人既没时间陪他玩,也没人注意到他的感受。于是小飞人卡尔松出现了。小飞人填补了小家伙心里的孤独感,给小家伙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作品中对于两个小伙伴纯真友谊的描写,对于小家伙渴求亲情、友情的描写,给予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孩子们一种情感的补偿,使他们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愫。类似的作品还有《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彼得・潘》、《小熊温尼・普》、《玛丽・波平丝》、《洋葱头历险记》、《绿野仙踪》等,都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情感的熏陶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奉献给儿童的美味佳肴。

其次,儿童文学在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培养儿童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格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如长篇童话《长袜子皮皮》塑造了一个聪明淘气、力大无穷,时常会搞些恶作剧的9岁小孤女――皮皮的童话形象。她的独立自信,她的个性十足,她的敢于冒险,处处都显示出这是一个被压抑着的、最狂野的儿童幻想的化身。这个童话形象使得现实中的孩子们被压抑的欲望得到了宣泄。感受着皮皮的自信、自立、自强、勇敢和冒险,生活中的儿童也会被激动着、鼓舞着。类似的作品还有:斯蒂文森的《金银岛》、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浸染在这样优秀的作品中,现实中的儿童的自信心、自我意识、勇于进取等个性品质就会受到一种积极的暗示,从而使儿童的这些个性特征得到启发、培养和加强。

再次,儿童文学在培养儿童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不畏困难,不屈不挠是使儿童能够保持持之以恒的注意力、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的重要保证。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鼓励和发展儿童的这些可贵品质。如曹文轩的“成长小说”《古堡》中,就塑造了两个逆流而上,经受住了生活摔打的“小小男子汉”形象。作者对小说主人公的开拓、进取,勇于搏击生活等阳刚气质的热情描写,对他们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顽强精神的礼赞,无疑对于克服儿童性格中的柔弱、驯良等缺憾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如同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养料,我们应充分认识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精神建构的重要性。如果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得以广泛推广和阅读,儿童文学引导儿童亲近文学,提升儿童的精神就一定不是梦想。

收稿日期:2006-06-30

作者简介:孙云凤(1969-),女,江苏淮安人,讲师,硕士,从事儿童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第7篇:儿童文学范文

关键词:梁启超 儿童 自觉 儿童教育观 儿童诗歌

20世纪初,是思想界发生重大变革的年代。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维新变法运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中,改革者们提出“启女智”和“重幼教”的观点。同之后周作人提出的“妇女”和“儿童”问题一样,无形中提高了妇女和儿童的地位。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民初是“儿童的发现”、“儿童文学的发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时期。

梁启超作为清末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力图以文学为工具“新一国之民”。于是儿童作为未来之““国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此举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由自发状态向自觉状态的转变。梁启超关于儿童和儿童教育的见解主要体现在《卢梭学案》、《少年中国说》、《论幼学》、《蒙学报演义报合叙》、《教育政策私议》、《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等文章中。本文将主要从他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及其理论实践等方面入手分析梁启超在儿童文学走向自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梁启超等改革者超越了洋务派在器物层面对西方的学习,转而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卢梭的社会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所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在民等主张,不仅成为梁启超的政治理想,而且引发了他在儿童观上的觉醒。”[1]《卢梭学案》是梁启超宣传卢梭思想的代表性作品。他直接继承了《社会契约论》中的“人是生而自由的”的观点,认为“彼儿子亦人也,生而有自由权,而此权,当躬自左右之,非为人父者所能夺也。”梁启超一方面批判了“父为子纲”的伦理道德,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儿童的地位和价值。

在《少年中国说》中认为:“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文中认为儿童精力充沛,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儿童的自由和人格的尊重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以来的儿童的地位。 “这种对儿童生命特点和精神个性的认识,为人们谈论儿童的独特的精神需求,为人们谈论和思考儿童文学的种种话题,提供了最直接而现实的文化动力和理论起点。”[2]

据此,梁启超在《论幼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的教育主张。梁启超是从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民族文化水平的宏观角度建构自己的儿童教育观。与西方相比,尽管中国很早就产生了文字符号,但是文字教育并没得到普及,多数人没有接触文字的机会,更谈不上阅读了,因此导致了国人创新能力的缺乏。因而儿童没有阅读文字的机会,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极为不利。儿童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要改变国民的素质,必须从儿童教育入手。儿童教育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息息相关。这种说法与我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和创作的著名人物曹文轩的观点不谋而合,“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儿童文学作家是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儿童文学作家应当有一种庄严的神圣的使命感。”[3]

长久以来,儿童生活在“父为子纲”封建观念的层层桎梏下。梁启超正是深刻认识到了封建旧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才对旧式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旧式教育对儿童的体罚,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如同女子缠足一样,是对儿童身心的巨大伤害。这种教育方式非但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导致儿童视学校如牢狱,畏老师如狱吏。体罚是不尊重儿童的表现。这从反面确证了梁启超认为儿童是有情感、有自尊、有主体性的存在这一观点。因此不难发现他的思想中孕育着儿童本体论的雏形。

他进一步指出,封建社会中以记诵为主的儿童教育方法是有问题的。“其课学童也,不因势以导,不引譬以喻,惟苦口呆读,必求背诵而后已。”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很容易打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而相比于西方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先后顺序严重颠倒的弊端。凡此种种都表明了旧式教育方法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不能激活儿童心灵中潜在的灵性。这种过分理性化的方式也被许多研究者所批判。如卢梭和别林斯基都承认理性的能力是人的一生中最难发展的一种能力。在儿童期,应该主要致力于儿童感性能力的开发。再如朱自强教授所说“对于幼儿来说,他的理性能力还处于蛰伏的状态,因此,他的感性的能力就能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认为地、超前地发展孩子们的理性能力,这个理性能力当然就和一些知识的能力是有直接的联系的。如果在幼儿阶段,我们过早地发展他的理性、知识这方面的能力的话,教育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就只能起到负面作用。”[4]因此,不得不说,梁启超的观点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近代儿童文学理论的建设,自梁启超始。”[5]毋庸置疑,梁启超为儿童文学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不但是一个儿童教育理论的倡导者,还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实干家。他的理论是深深根植于实践中的。他在《蒙学报演义报合叙》中表达了对“俚歌”的重视。1902年,他在《新小说》上开创“杂歌谣”栏目。

他率先以“少年中国之少年”的笔名发表了儿童诗《爱国歌》四章,受到了日本留学生们的喜爱。此后,他又创作了《皇帝歌》四章。“不久,他又创作了《终业式》四章,这组诗的儿童性稍为明显,比前两首容易理解。虽然有着宣传改良思想的目的,但其表现形式大致可以为少年人理解和接受。正如梁启超所说:“今欲为新歌,适教科用,大非易易。盖文太雅则不适,太俗则无味。斟酌两者之间,使合儿童讽诵之程度,而又不失祖国文学之精髓,真非易也。”[6]梁启超已经看到了在儿童诗歌中处理雅俗关系的重要性。从中不难发现梁启超儿童文学前意识之端倪。

同时,梁启超还在自己创办的刊物上呼吁更多的人从事儿童诗歌的创作。例如,他在新小说上曾经发表过张敬夫的《警醒歌》四章、剑公的《新少年歌》、自由斋主人的《爱祖国歌》、珠海梦余生的《劝学》、黄遵宪以笔名“岭东故将军”发表的《出军歌》四章和黄遵宪以笔名“人境庐主人”发表的《幼稚园上学歌》四章等。

其中黄遵宪的《幼稚园上学歌》语言生动活泼,自然流畅,易于上口,适合儿童吟唱,不失为一首优秀的儿童诗歌。全诗一共十节,诗人对幼童渴望知识的急切心情和幼童初上学校时欢呼雀跃的形象做了形象的描绘。这首诗在当时的儿童中传唱甚广,后来又被辑入《最新妇孺唱歌集》和《改良唱歌教科书》。“在晚清为儿童创作的诗歌中,如此具有儿童特点的诗作还属凤毛麟角。”[7]梁启超对这种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同时寓教于乐,又不失艺术性的儿童诗歌是极为赞赏的。

除了倡导儿童诗歌的创作之外,梁启超还进行关于儿童诗歌的文学批评工作。他在《饮冰室诗话》的第78则中全文引录了黄遵宪《小学生相和歌十九章》,称其为“一代妙文也。”同时,他高度评价了杨皙子(杨度)所创作的《扬子江》、《黄河》等儿童诗歌,认为它们是斟酌雅俗之间、适合儿童吟唱的诗歌。他十分欣赏《江苏》(清国江苏籍留学生1903年在东京创办的反满革命刊物)上刊载的儿童诗歌,如《游春》、《秋虫》等,认为其是中国文学复兴的先河。“将儿童诗歌的地位提高到如此的程度,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5]

此外,梁启超对于儿童文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他的翻译工作上。他用章回体的形式重新翻译了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小说”《十五小豪杰》,连载于自己主编的《新民丛报》。考虑到少年读者的理解水平,译文采用的是白话文,他还以“饮冰”的笔名译述了“科学哲理小说”《世界末日记》。陆续在《新小说》上发表了南海卢籍东与东越红溪生合译的“科学小说”《海底旅行》、周桂笙译述的《水底渡节》和《神女在世奇缘》、南野浣白子的“冒险小说”《二勇少年》等。他称赞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小说”“寄思深微,结构宏伟。”由于梁启超的翻译工作是为了实行“小说界革命”,所以包括儿童文学作品在内的翻译工作不过是他“新一国之民”的手段。虽然他并没有儿童文学的文体意识,也没有以儿童为读者的意识,但是这些从异域引进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利于儿童冲破封建文化的屏障,已经开始为儿童文学的自觉松动着久久压在其上的板结的土块。

四、结语

总之,梁启超的儿童教育观中固然存在着资产阶级改良的思想和工具论的倾向,但他主张尊重儿童的尊严和个性,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无疑在儿童文学前意识的萌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显现出现代儿童观的些微征兆。梁启超还是中国儿童诗歌和翻译小说的倡导者和力行者,为了儿童文学的诞生做了准备,有利于儿童文学的本体自觉。

参考文献

[1] 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116.

[2] 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77.

[3] 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09.

[4] 朱自强.朱自强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讲演录[M] .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129.

[5] 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2.

第8篇:儿童文学范文

关键词:儿童文学;创编活动;语言运用

儿童文学即是以儿童作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作品类型 [1]。在儿童文学的创编活动中,其主要对已有的儿童文学知识进行调动,与语言等相关信息进行结合作用,将儿童的语言由口语化转变成书面语言,结合个人创造力、想象力进行创作活动。在儿童文学创编过程中,教师须利用创新形式的教育手段拓展儿童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一、通过具体形象的文学语言,阐述儿童文学创编意图

在儿童文学创编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这一指向性即是教师进行创作意图的所在,怎样将该意图向儿童进行传达,则是教师须掌握的重点教学技巧 [2]。在阐述儿童文学过程中,存在多种传达途径,最为便捷、直接的便是语言传达的形式。儿童正处于人生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语言的构成要件主要是抽象符号,对于枯燥的语言符号儿童常常缺乏坚持的耐心,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创编活动中,教师须利用生活气息较浓的、具有启发性的言语,加强儿童对创编目的的理解,让儿童文学能在已有教材之上充分发挥想象力。

例如,在进行《会变的云》、《阳光》、《云》等创编活动过程中,当儿童对于诗歌、散文人物出现无法创编的情况时,教师可以灵活设置“小树孩子以及大树妈妈”的形式,通过谈话活动对儿童进行引导,构建生活的情境,启发儿童一边用语言表达一边做出动作。教师在明确创编意图的同时,通过儿童能够理解以及接受的形象符号表示出来。在“大、小树”的诗歌创编中,儿童文学中的诗歌充满变化,十分具有想象力。

形象的语言能够加深儿童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 [3]。在教学《摇篮》的过程中,教师可将花园、天空等喻为摇篮,在教学《快乐的小屋》中,将纺织娘、蜘蛛等进行拟人,将星星喻为宝宝等。在丰富语言中,极易引起儿童兴趣的语言为名词、动词等,因此教师可将语言改编为名词、动词为主的简便句子,并通过叠声词、象声词等创编出形象、生动的语言,帮助加深儿童创编意图,发挥儿童想象能力。

二、利用平等和平的语言构建儿童文学阅读活动的氛围

教育心理学专家罗杰斯观点认为,心理自由安全是加强创造的前提 [4]。儿童的生理机制不成熟、年龄小,因此儿童在环境方面具有强烈敏感性,对教师有情感上的依恋,教师的行为语言等十分容易对儿童情绪产生影响,进而对创编行为产生影响。在日常创编活动中,教师须持有亲切和蔼的态度,利用幽默、平等以及亲切语言,营造愉快轻松的创编活动氛围,让儿童能够进行流畅自由的表达。在利用和蔼亲切的语言时,教师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须从心理对儿童进行认可,作为完整的个体,儿童具有追求平等以及尊重权利,甚至由于其具有的年龄较小特征获得更多的关注;

第二,教师必须做好个人定位,教师不是儿童的指挥者,而是引导者、帮助者、协作者,在坚持以上二点时自然会产生亲切的语言以及创编态度。例如,可以运用探究式、讨论式的语言组织活动,让儿童与教师间保持自由平等的交流关系,让儿童的行为和语言得到自由发挥,进而激发出不一样的创造火花。

例如,在进行《山》的创编活动中,教师帮助儿童理解“银篮”、“金篮”以及“花篮”等词汇的形象内涵,教师可设计2个外形为篮子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指导儿童进行观察,结合图片和儿童共同探讨以下问题:“为何春天山坡会变成银篮”、“为何冬天山坡会变成花篮”、“为何秋天山坡会变成果篮”、“为何夏天山坡会变成金篮”?“果”、“花”、“银”、“金”等语言描述的是什么内容?在具体操作中,有的儿童会说:“指的是水果、花儿、金子等”,有的幼儿可以说出具体的事物名称,如:苹果、香蕉、、樱花等,甚至会说出其他千奇百怪的答案。通过师生交流,教师可总结出,这些词语传达了丰富的内涵:冬天是银装素裹的时节;秋天是果实累累的时节;夏天是阳光灿烂的时节;春天是花儿盛开的时节。

教师在创编活动中不能用已有想象对儿童进行约束,在听取儿童不同意见之时,不能立即反驳,须用平等交流口吻帮助儿童找到理想答案,如此学生便能够提出与教师不通的看法,长此以往,儿童的想象力将充满个性色彩,具有独创性以及灵活变通性。

三、利用充满童趣的启发式语言,激发儿童文学的创编动机

1.给予儿童足够的发挥空间

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动机,必须给予儿童创造充分的发挥空间 [5]。在儿童文学的创编活动之中,教师语言必须充满探索性、启发性,在进行示范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须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持开放态度。

例如,在《美丽的秋天》的散文模仿创编活动之中,教师须从作品的难易程度出发,利用玩偶、实物等工具,利用拟人化的手段以及播放课件等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朗读或现场模拟,在启发式发提问的基础上帮助儿童理解作品的语言表现形式,帮助儿童对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整体感知,让儿童能够产生置身叶子描述的秋天的场景之中,进一步激发儿童的创编积极性。教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美丽的秋天又叫金秋,因此秋天的颜色是什么?”“杨柳叶说秋风将其送至大草原,它能见到什么?……”“枫叶说,秋天十分美丽,美在秋天的哪些方面呢?”在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基础上能够有效激发儿童参与创编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须及时对儿童进行引导及鼓励。在创编活动中对儿童的情绪进行观察,找出能够激发儿童创编兴趣的落脚点。

2.将儿童的无意识活动转变为创作活动,激发其创编积极性

儿童作为天生创造者,其创造性体现在他们语言的字里行间之中,教师须及时进行鼓励和提醒。例如,某个儿童在进行《阳光》创编活动时,将太阳归为红色,其与诗歌的情理逻辑不相符合,这也许是独特的创编行为,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个,教师须凭借本身的智慧,将其演绎为儿童的创作活动,及时提醒儿童进行创编:“看,xx小朋友的太阳是红色的,真是很有想象力啊,这个太阳肯定有一个特别故事,请他来给我们讲讲吧”。

又例如,在进行《会变的圆》的创编活动中,教师须利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与儿童的情感贴近,教师可以先发问:“我是一个圆,同学们喜不喜欢呀”,并将“圆”贴在头上扮演角色,带动儿童进入情景当中。这样的角色扮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能够产生无声情感的传递,从而使得儿童从内心接受老师、爱上老师,对教学知识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指导儿童进行《会变的圆》的学习时,儿童也会产生无尽创意,并充满童趣,如有的幼儿会说:“西瓜个头大;饼干圆又圆”等等。以上充分说明教师必须利用启发式、充满童趣的语言艺术,塑造教师亲和力,加强师生互动,从而激发幼儿的创编积极性。

四、利用鼓励式、激励式语言,提升儿童文学的创编自信

1.给予儿童信心,提供行为创造支持力量

部分教育学家认为学生会朝着教师期望以及鼓励的方向进行发展,鼓励式的文字或者语言能够有效激绪,促使个人进行行动,尤其是充满创造性的语言则必须加强鼓励,创造即是将以往没有的东西制造或者产生出来,因此在儿童文学创编过程中须对儿童进行及时肯定,给予充分的信心,让儿童在创编活动中产生协同感,产生行为创造的支持力量。

2.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创造力

虽然每个儿童的天资存在不同的差异,但是每个学生本身都具有进行文学创造的意愿,并且具备创造的才能 [6]。胆小的学生害怕面创编活动,教师必须对其进行鼓励。例如给出类似于“老师知道你也能够说出自己想的儿歌”等鼓励性质语言,帮助学生消除心中的压力。一旦出现儿童在创编过程中与其他学生类似的或者相等的结果,此时教师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搜寻不同儿童个体创编结果的差异性和闪光点,并及时进行鼓励:“真了不起,你的哪句话与其他人不同,十分具有创新性”。鼓励式、激励式语言会让儿童对自身具备的创编才能进行正面肯定,产生创办积极性,在活动中尽全力完成创编实践任务,最终引导学生成为钟爱创造、长于创造的个体 [7]。

3.接纳与众不同的想象力

在应用鼓励式创编语言过程中,须注意部分儿童乐于创造、钟爱创造,能够发挥出与众不同的想象力,但是部分教师往往无法有效接纳学生的想象力,甚至会给予排斥态度,一旦遇见这样情况,教师必须给予鼓励语言:“××小朋友,你真棒,你真是说得太好了!”这样的语言会加强儿童对创编活动的反应,也会对儿童的语言表达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具体的创编活动中,教师须对消极的成分保持客观接纳态度,帮助儿童提升理解能力,帮助儿童掌握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又是不合理的,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向儿童讲解创编活动能够接受的范围标准 [8]。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儿童文学的创编活动具有尝试性和探索性特征,所以这一过程也存在失败因素,因此教师须对儿童给予全方位鼓励:“你能行的,下次创编活动你会完成得更好,失败也是学习机会”等,教师必须具有包容态度,抓住机会让儿童能够获得创编条件,积累创编经验。

参考文献:

[1]张玉梅.儿童读物语言偏离现象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2,(2): 65―66.

[2]李声权.列夫托尔斯泰论儿童文学的语言[J].文化译丛,2002,(4): 11―13.

[3]田华.童文学语言的选词特点[J].中学语文,2007,(2):31―33.

[4]黄颖.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语言美学特征的建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4):42―46.

[5]王金禾.论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6):56-57.

[6]黄侃.作家谈儿童读物[M].中国出版,2005,(6):37.

第9篇:儿童文学范文

关键词:隐含的读者 儿童读者 儿童文学 草房子

伊瑟尔指出:“在文学作品文本的写作过程中,作者的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含的读者,而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含的读者叙述故事并进行对话的过程。”[1]对于“隐含的读者”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了解它的需要,揣摩它的兴趣爱好,设想它可能做出的反应,听从它的劝告和建议,并从而调整和变更自己创作的意图、目标、思路和方法。“在这里作者与读者存在着某种易位现象,作者面对着他心目中的‘隐含的读者’倒成了接受者,而这个‘隐含的读者’的态度倒起着主导的作用。”[2]所以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必须要有“隐含的读者”意识,对于儿童文学创作亦是如此。儿童文学是读者意识最强的文学,只有不断强化“隐含的儿童读者”的意识,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儿童文学。“隐含的儿童读者”意识影响了儿童文学的特质,本文将借曹文轩的儿童小说《草房子》对此进行阐述。

关于儿童文学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或是强调“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 [3]或是指出“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4]虽然每种定义侧重点都不同,但都不得不承认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既然儿童作为儿童文学读者的主体,那么创作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儿童文学作家就必须对“隐含的儿童读者”给予高度观照。儿童作家始终保持的“隐含的儿童读者”意识对儿童文学特质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儿童的思维是故事性思维”, [5]他们的思考很多是通过故事来进行的,他们也喜欢通过故事来表现自己,并且通过故事来理解他人的话语。基于此,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时必须好好揣摩“隐含的儿童读者”对故事的痴迷性。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感性的、简单的,所以为了帮助儿童去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空洞性的说教收效甚微。既然儿童的思维是故事性的,为什么不投其所好,利用故事来帮助他们了解世界、解决问题、建立友谊和建构自我呢?如果儿童作家舍弃故事,那么其创作一定是寸步难行的。如果在儿童文学的世界里抽去故事,对于儿童读者将是极其残忍的。纵观世界儿童文学无不是“故事”文学。

《草房子》是曹文轩一部非常有名的儿童小说,他想通过《草房子》帮助孩子们成长,让他们去感受美的力量、尊严的可贵、生命的价值以及苦难的意义。曹文轩没有做君临儿童之上的教育者,而是通过一个个故事走入儿童的生命群体之中。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桑桑与纸月毫无瑕疵的纯情,少年细马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秃头陆鹤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秦大奶奶跳水救人的人格,桑桑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感悟……曹文轩凭借故事把思想渗透其中,儿童读者凭借故事去感觉《草房子》蕴含的人生思想。

(二)儿童文学的幻想性。

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得儿童特别具有幻想精神,所以儿童作家创作时就不得不考虑到“隐含的儿童读者”具有爱幻想的品质。为了满足儿童读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许多儿童文学具有幻想性,儿童文学就应该张扬这种具有生命力的幻想精神。

在《草房子》中,这种幻想性是通过孩子的眼睛得以呈现的。“这团火仿佛是一团小精灵,竟躲在草下埋伏了一会儿,才将薄草燃着……后来,火来到一个草垛边,把那个草垛点着了。”[6]曹文轩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孩童的眼睛去看燃烧的火,幻想它是小精灵,赋予火灵动的生命,这恰恰符合广大儿童读者爱幻想的心理。

(三)儿童文学的成长性。

在短短十几年间,儿童就经历了幼年、童年、少年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在成长历程中,儿童充满了烦恼、迷茫和各种艰难的选择。为了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儿童文学应该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关怀儿童成长的责任。儿童的心灵里蕴藏着一颗生命力旺盛的种子,它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水和土壤,优秀的儿童文学给这颗种子送去了阳光、雨水和土壤,让其茁壮成长。所以儿童文学作家要有强烈的关怀儿童成长的悲悯情怀,要与“隐含的儿童读者”进行对话,将自己掌握的关于成长的智慧和经验分享给儿童读者,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儿童文学的成长性在优秀的成长小说中体现的格外明显。

曹文轩在《草房子》中叙述了不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并且怀着对儿童的悲悯情怀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陆鹤因为是秃头,被同学们嘲笑为秃鹤,报复心驱使他在会操比赛时通过种种搞怪动作使油麻地小学痛失第一,同学们都不再理他。一次文艺表演急缺一个扮演秃子角色的演员,在大家都不愿意扮演的情况下秃鹤请求老师让他试试,秃鹤通过努力将角色演得非常成功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真正意义上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儿童可能也会碰到像陆鹤这样的烦恼,出现自卑心理,但曹文轩告诉了儿童读者虽然外表的美丑自己做不了主,但是尊严却是靠自己争取换来的,人可以不美但一定要活得有尊严,有价值,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真正的尊重。

(四)儿童文学的趣味性。

儿童的天性使他们把快乐看得格外重要,儿童接受儿童文学的目的大都只有一个――从书中寻找到快乐。所以儿童文学作家不能板着面孔进行创作,必须为“隐含的儿童读者”送去一份快乐。为了使儿童读者从儿童文学中获得快乐,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趣味性是必须的。是否有趣,已经成为衡量儿童文学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仔细考察那些在儿童读者中广泛流行的儿童文学作品,趣味性是它们共同的特征。儿童文学的趣味性在作品中多体现在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有趣的人物性格、语言的幽默风趣等方面。

《草房子》在多方面表现了这种趣味性。桑桑是一个让人难以忘记的生动形象,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三伏天他裹上厚厚的大棉袄在操场上来回走动,为了给鸽子做一个小家他把自家的碗橱给拆了,为了捕鱼他把家里的蚊帐当成捕鱼网来使用。《草房子》的语言也非常幽默,而这种幽默又是儿童读者能理解的。“没有一个人再看桑桑……桑桑仿佛是一枚枣子,被人有滋有味地吃了肉,现在成了一枚无用的枣核被人唾弃在地上。”[7]秃鹤的到来使大家把原本对桑桑的注意力转移开来,没有人再关注桑桑,曹文轩把桑桑地位的落差看成是从枣子到枣核的变化,让儿童读者展开想象去体会桑桑的落差并从中获得乐趣。

(五)儿童文学的朴素性。

儿童是单纯的、简单的、率真的、自然的,那么为儿童而创作的儿童文学也必须具有这种优秀的品格。儿童文学作家必须对“隐含的儿童读者”所具有的这种品质给予观照,创作出简约、率真、自然、本色的儿童文学,即朴素的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朴素并不意味着它的思维单薄、幼稚,恰恰是这种“朴素”能更清晰、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和生活的本质。

《草房子》就是这样一部朴素的儿童作品,语言不华丽、感情不做作、思想不难以捉摸。“杜小康往油麻地孩子群里一站,就能很清楚地与油麻地的孩子区别开来,像一簸箕黑芝麻中的一粒富有光泽的白芝麻。”[8]曹文轩把这个来自富人之家的杜小康与油麻地孩子的区别用黑芝麻与白芝麻的区别呈现出来,语言简单率真并且形象生动地把这种区别表现出来。 [教]

参考文献:

1.伊瑟尔.隐含的读者.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9,57.转引自姚文放.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31.

2.姚文放.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31.

3.蒋风.儿童文学概论.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3.

4.浦漫汀.儿童文学教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