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走近科学范文

走近科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走近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走近科学

第1篇:走近科学范文

1.有一次说一个人奇牛无比,能从身上任意一个地方吸出血来,调查半天结论是他牙龈出血好多年。

2.有一年做了一个连续好几期的UFO节目,前两天给我吓得不行,第三天揭秘,居然是虫子飞,摄像头灵敏度不够。

3.某一集说某个村子每天半夜三更都有怪叫声,把全村人吵醒,大家都不敢出去看,战战兢兢地失眠到天亮。采访了一大堆上了岁数的村民,传说这里野兽出没,每天夜里到村子作怪,闹得人心惶惶,结果最后是人家村子一胖子打呼噜。

4.一对老人家的电灯晚上莫名其妙地老是自己亮,结果大家都说他们家闹鬼,那对老人居然被吓得病倒了。这其中还请了很牛的大学生来也无法解释,最后村里检修电路,说是开关的螺丝松了,紧紧就好了。

5.有一个不怕电的,220伏的交流电打不死。去北京检查身体,电他,最后专家说他是茧子太厚,绝缘了。

6.还有一集说一个女孩已经很久不吃饭了,还活得好好的。采访了村民,她妈、她爹、她朋友,一圈下来,结果原来是这个女孩,每天只吃雪糕跟瓜子。敢情没吃饭,只吃零食。

7.另有一集,一个农民的身上浮现出一个“王”字,大家都觉得惊奇,于是带他到北京。医生说他是皮肤病,真菌感染,形状正好是个字。

8.有一集是农民家的牛下了一个蛋,然后大家就很惊诧,找来专家研究牛为什么会下蛋,下的是什么蛋,蛋里面有什么,讨论N久,分析很多可能,然后专家非常专业而且小心翼翼地切下来一小块化验,结论那是牛拉的比较圆的屎!

9.还有一次说一个地方长年地震,大家都觉得好奇,于是去调查,先是测量地震波,然后去查本地历史,查放射性元素,最后总算解决了,是隔壁工厂的大功率机器振动弄的。

第2篇:走近科学范文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伟大的发明都源于生活中的小发现、小实验。很多小实验的科学原理比较简单,所用的材料易得,普通家庭就可以为这种小实验提供条件。

一、家庭小实验的特点

1.趣味性

趣味性是家庭小实验很鲜明的一个特点。教材中编排的许多家庭小实验趣味性都很强。

2.灵活性

家庭小实验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取材的灵活性;操作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条件下,学生可以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活动。

3.可操作性

家庭小实验对仪器和材料的要求不高,只要不影响实验效果,能顺利完成实验,易于操作即可。

二、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措施

1.建立家庭实验角

在家庭实验中,没有现成的仪器和材料,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和寻求相似的代用品,建立家庭实验角,这样无疑会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

2.准备实验的用具和材料

3.可以先选择简单的小实验

三、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1.家庭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比较强,对于什么事都感觉新鲜。所以在设计家庭小实验时要力求直观,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实验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

2.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即使是看到了一群毫不起眼的小蚂蚁,他们也会一边观察小蚂蚁,一边没完没了地提问。他们提出的有些问题并不复杂,甚至不成为“问题”,有的问题却非常值得深究。

3.家庭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演示实验,学生只看不做,没有动手的机会,这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但是,家庭小实验却完全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学生可以在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3篇:走近科学范文

关键词: 数学阅读现状; 数学阅读兴趣; 数学阅读材料; 数学阅读的引导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200-01

一、数学阅读的现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人,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然而,提起阅读,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将其与文科课程学习联系到一起,阅读在理科学习中的作用不易受到重视。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语言。

在我们的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作练习,总结、布置课下作业,课本沦落为了习题集,成了课堂学习的附庸品。

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的阅读,不能一目十行,只重情节,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认真细致,需要读写结合,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的参与,更需要教师的阅读指导!

大多数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指导仅仅停留在“看”和“划”上,由此带来的是学生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浮光掠影、草草而过,读不出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精髓,更读不出问题,得不出独到的体会及创新见解。学生自以为“读”懂了,上课提不起情绪听课,影响了听课效果,数学阅读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阅读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再缺乏兴趣,就更容易退缩、逃避。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1.加强阅读目的性的教育和鼓励学生克难奋进。以古今中外名人阅读的故事、钻研的精神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以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鞭策学生。

2.阅读前通过设置悬念、生活中的矛盾等创设问题情境,阅读后创设交流合作的情境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3.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通过有层次的阅读问题让学生都能读有所感、读有所得,特别是对自信心差的学生给予多一些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利用数学故事、趣味数学、小组阅读交流等活动形式培养兴趣、拓展知识面。

三、开发数学阅读的材料

阅读材料中所描述的情景,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所呈现的数学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刺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哪些材料可以被教师合理有效地利用,开发为学生的数学阅读材料呢?

1.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

数学课本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意识。

(1)阅读目录:解读教材编排顺序,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思考编者的编排意图。

(2)阅读概念、定理、公式:正确理解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

(3)阅读例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与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学习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的解题过程的表达,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

2.注重课外材料的阅读

除了课本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丰富的数学课外材料――学习辅导书、数学科普书籍、数学童话与故事、商家提供的商业海报、报纸上随手拈来的一段新闻报导,网页上趣味盎然的FLASH卡通等等:学习了10以内的数,可以去品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数字韵律;学习了比例,可以走近金字塔,用数学去解释古埃及人花样百出的测量方法;学习了圆周率,可以翻阅《九章算术》,去感受古代数学家用各种数学方法与圆周率所作的一次次亲密接触……

四、课堂教学促进数学阅读的引导路径

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阅读进行“适时介入”和“合理引导”,将对学生的有效的数学阅读起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40分的课堂教学中,应更加增加阅读的训练。

1.创设朗读、阅读情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的思维应经历由外部语言内部语言的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始终起着桥梁的作用,加强朗读、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解题、分析能力。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创设情景多读,多给学生读的机会。在一堂课中,复习时,让学生读清要求,读清题目已知条件和问题,在小结中能重视读出关键,述叙小结。通过朗读,体会关键词、句的语气、意义。在教学中,加强读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术语,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题的能力。

2.多种方法相结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读的训练中,应注重读的方法,同时更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还有一个过程,要在尝试中不断摸索,逐渐领悟,因此,在课堂上应给予一定的机会,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地领会方法的真谛。例如:教学《比例尺》一节时,可以通过手边的资料为学生《比例尺》数学阅读构建一个生活化的应用价值平台;学生们对于比例尺似曾相似又感迷茫的疑问为数学阅读搭建了一架适合自己阅读需要的阶梯。一个个精辟而具体的问题,为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更全面地了解比例尺的生活价值和数学意义作了充足的铺垫,使学生真正能懂、悟出知识,使知识达到理解、掌握,避免了那些只在表面的东西。

在读的训练中,教师应教给学生缩句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布置一定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看新课,有问题时用笔记下,等课堂上提问,通过这样的手段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读、议、导、练相结合,分类阅读,促进解题能力

第4篇:走近科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新课程 科学

随着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回归生活教育等诸多新理念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现代课程发展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的,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一次改革,它以蓬勃的气息、巨大潜涌的力量、必然的趋势冲击着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发展。然而,如何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将新的教育思想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如何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呢?一系列的问题如浩瀚烟海摆在我们面前,应对的方法只有直面,不容回避。

一、走进学生——在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下,转变学生的角色和学习方式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关注每一个学生需求、情感体验以及人格养成。这是一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学生的角色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做了如下阐述:“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学生的角色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小科学家”,这不仅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为形成科学态度,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习惯,进而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上课往往是照本宣科,教学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就是把这些知识装进自己的大脑里,学习方式主要是听老师讲,死记硬背知识点。这样,学生也许会储备丰富的知识,然而在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力等很多方面形成严重的不足,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新课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听取教师的引导外,亲历探究、动手操作、搜集信息资料、合作学习、社会调查等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例如《蚯蚓》一课,就用完全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对蚯蚓进行研究,由学生自由分组选择适当的感兴趣的问题,确立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方法。在活动过程中,有的采用搜集资料的方法,知道了蚯蚓的多重价值;有的采用实地观察的方法,了解到蚯蚓的生活习性;有的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认识到蚯蚓对于酸的敏感度等等。不仅如此,学生们还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有助于他们问题意识的形成,为学生的发展做长远准备。

二、走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换首当其冲,学习、思考、成长不可停懈

学生角色转变的关键是教师,科学教师能否真诚地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小科学家,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自己在像科学家那样大胆地做科学,这是科学教学能否成功的根本准则。

首先,教师要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科学教师的角色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引导者”、“组织者”、“决策者”和“促进者”,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伙伴”,同时还是科学教育的研究者。科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从传统的“教”科学,转变为“引导”学生“做”科学。这体现在:(1)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背景、教学资源等创设学生乐意探究的课题、情景,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并进一步设计检验与自己假设有关的观察、实验等方案,亲历探究;(3)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捕捉信息,有效的利用信息,学会思考、分析、归纳、概括、总结,从而学会用自己的收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与其他同学分享;(5)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总之,就是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科学,在做科学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同时,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团结合作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获得优质发展。

其次,教师要完成狭隘教育观的转换。(1)营造民主宽松氛围,变传统课程环境为新课程环境:确立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以有计划的行动进行批判思维和基于选择、决策的学习,在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下,借助多媒体进行信息的多项交换。(2)宽厚的人文关怀:归还学生孩子的本性,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同时受到激励和鞭策,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拓宽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敢于奇思妙想。(3)形成正确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充分实现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再次,教师要努力完成自身的不断成长。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通则。因此,教师只有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有可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走进矛盾——在挑战中开拓

第5篇:走近科学范文

1 利用比喻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利用比喻方法辅助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一堂光学课上,有一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呢?”教师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反问学生道:“为什么别人说你像你父亲,而不能说你父亲像你呢?”学生哄堂大笑.教师接着认真的说:“因为你父亲和你有逻辑上得因果关系,没有你父亲就没有你,所以只能说你像你父亲.同理,没有入射角就没有反射角,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该学生微笑着连连点头.由此可见,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常识巧妙地联系起来,这不仅能使学生轻轻松松的弄懂知识,也是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利用比喻 容易掌握科学概念

教学中借助比喻,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更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对于磁场的概念,学生不容易真正理解.磁场是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确确实实存在的特殊物质.这一点学生很难接受.我们可以把磁场比喻成“风”.小磁针北极比作风中系在线上的气球.气球的摆动方向显示着风的方向,同理小磁针静止时指向显示在磁场中.用气球可以检验风的有无、方向.用小磁针检验磁场的有无、方向.这样变不见为可见,学生很快明确了磁场的概念.用买水果时先问“多少钱一斤”来说明密度的概念为什么要用“单位体积”.有声有色的比喻,为了学生对课本内容具有鲜明的印象,在九年级科学教学中讲到生动有趣的适应现象时,采用比拟讲述.保护色——“我不在这里”;警戒色——“我在这里,但不要碰我”;拟态——“我不在这里,我是某某”.运用比喻讲解,既能使课堂内容表达得形象、新鲜,又能使学生的思想产生跳跃式,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事半功倍.比喻让学生如临其境,心领神会,理解科学概念的本质,领会了理论的真谛.

3 利用比喻 加快理解科学规律

一些科学规律由分析到得出结论,其过程复杂,学生听了仍有疑虑.这时不失时机的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难懂的模型直观化在描述微观世界时,模型常常在学生头脑中不易建立,因为它也看不见,摸不着.若用比喻就可使模型直观化、具体化.如原子结构模型可以把它比作“人造卫星绕地球的圆周运动”,讲原子结构时,把原子结构比喻成万人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就像体育场中得一粒米.这样,就能较好理解原子模型.用已知开拓未知,既能加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思维的发展.这样化无形为有形,既易于学生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利用比喻 突破教学难点

科学中的教学难点往往是抽象、枯燥的,如果用空洞的语言平铺直叙地讲授,学生听起来乏味,效果当然不好,不妨运用比喻,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可激发学生的联想.例如,欧姆定律的变型式R=U/I,有学生问道I与R不是成反比吗?为什么说电阻与电流无关呢?我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写出一个似乎风牛马不相及的公式进行比喻:

父子年龄差=父亲年龄—儿子年龄

然后反问学生:父子年龄差与儿子年龄有无关系呢?能否据此式就说父子年龄差随儿子的长大而变小?在学生的哄堂大笑后,我做出总结:对既定的一对父子,自然法则决定了他们的年龄必成等差变化,差值恒定,与儿子年龄无关.正好对应于:给定的电阻自然规律U与I成等比变化,比值恒定.由此可见,比喻点拨化解教学难点,一劳永逸的解决那些原本很难说清楚地问题.比喻可以变陌生为熟悉,变平淡无奇为形象生动、化抽象深奥为具体浅显,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家秦牧说过:“精彩的比喻,仿佛是童话里的魔棒似的,它碰到哪里,哪里就会清晰明亮起来.”

5 利用比喻 加深对科学知识记忆

第6篇:走近科学范文

关键词:科学实验;科学知识;改进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思路主要是以活动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科学课活动发展的必需。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一个引导者,而且活动的课堂如果没有合理的活动设计与有效的引导,我们的课堂就会出现混乱。因为设计的活动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地域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各教学因素进行一定的变动。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对科学课的活动进行有效引导。有效的引导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自身素质,在于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与接受能力等,而科学课的活动在于对活动的合理设计与改进,所以,很明显一个合理的活动设计或者活动的改进对良好课堂教学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化先天不足为后天完善

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现如今配套的学生实验材料袋却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学生实验时缺乏可操作性,那结果就是浪费教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科学探究积极性。

小学五年级下册《金属热胀冷缩吗》一课的第一个活动:观察金属的热胀冷缩。教材设计是借助一根大头针,通过观察大头针的倾斜来判定钢条的膨胀。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这一现象根本不明显。

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30厘米长的钢条在加热过程中要使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时间太长。(2)钢条膨胀时是变长变粗的,因为右端有大头针抵住,而左端没有抵住,所以它会选择往左移动,但我们看不到。既然我们要观察的是“热胀”和“冷缩”,但教材中却不能体现出冷缩这一现象,因为大头针一旦倾斜了,自己就很难恢复原位。

改进:用铝条来代替钢条,因为铝条的比热较大,延展性也比钢好,并对实验设计也做了一些修改。因为四年级时学生已经学过电路,并且对灯泡亮起来了这一现象非常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我想到了是否能通过电路来证明铝条的热胀冷缩。首先把两根铝条的一端弯折,为的是增大接触的几率,再把电路的两端分别接到铝条的弯折部位,最后在两根铝条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变化。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两根铝条离得太远,而无法观察到现象,不能使灯泡亮起来,我也会请他们分析灯泡不亮的原因,观察铝条之间的距离是否有变化,同样也可以证明铝条的热胀冷缩。

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完成。

二、化复杂为简单

人生有一种哲学叫减法: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化粗为精。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在科学的实验里如果我们尝试一下哲学减法,减去空洞、减去迷茫、减去复杂、减去重复……那又会怎样呢?

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教材上设计是做一个小天平。在一根细木棍上用尺子确定一个中心点,并作上一个记号。再在细木棍中心点的两个侧面按上图钉,拴上细线。在木棍的一侧拴上一个没充气的气球,另一侧拴上笔帽,再提起系在木棍中心点的细绳,想办法使木棍达到平衡。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此方法甚为麻烦,原因有三:(1)准备一个气球,必须得把气球解下来再吹气,学生很容易打死结,导致气球解不下来或弄破;(2)有些小组为了使现象更明显,会拼命往里面吹气,最后的结果是气球爆了;(3)就算按照教材上的实验完成了,却出现了笔帽重的结果(这其中还有浮力的因素,当然我们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

改进:准备一个气球、一个电子秤。先把不吹气的气球在电子秤上称下,吹气后再称下。

《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的实验中,也有精彩出现: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有空气(不能装太满),再把塑料袋绑紧,把它放进热水中看它会不会鼓起来,再把它放进冷水里,看它会不会瘪。很容易就能证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比起课本上那个用气球、锥形瓶、烧杯的实验器材准备起来更方便,而我们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来做这个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带实验材料,还能让学生感知我们学的科学知识就在生活中。

三、化费时为省时

在三年级下册教材测量水的温度一课,要求学生多次测量水的温度,要求学生连续测量10分钟内的水温变化,促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已上了一学期的科学,但由于孩子的天性,他们的自主性比较差,特别是当他们看到桌面上摆着这么多的实验器材,会显得特别兴奋,这时,他们往往会听不到老师的要求和注意点,而只顾自己乱玩,结果导致只有10分钟的实验,他们却做了1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进度。

改进: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每人负责看管一个实验,由老师统一负责看时间,教师每隔2分钟的一声“时间到”,比其他的任何言语都管用,这样的10分钟能真正达到高效,并且也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性。同样,这种方法还适用于五年级的《时间的测量》。实验同时进行同时停止,学生和老师直观而且准确做出数据,教师省力,学生也很感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六年级的《电磁铁》一课中,在讨论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时,一贯的做法是把导线拆开来,再重新

绕过。

这样做费力、费时。课堂的35分钟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有时我们不可能为学生准备那么多的时间,而学生动作又慢,往往导致零声响了,学生还没完成实验。

第7篇:走近科学范文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生活化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六年级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7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编题。学生会编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量生活化

从教学方法看,要坚持启发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为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从教学手段看,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尽量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现代气息,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学生对几何图形很难区别,我们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就可以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见到的桌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三、应用生活化

第8篇:走近科学范文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就会自觉地、积极地、深入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就会锲而不舍地去钻研。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喜欢某一科目,是从喜欢所教这一科目的老师开始的。学生喜欢哪一位老师,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他(她)所教的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所以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权威,走进学生的心中,与学生倾心交流成为朋友,学生才会接近你,才会积极的参与你的课堂,才会主动配合你去解决教学中的一个个难题,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力求把每一堂课上生动、有趣,只有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了,他才会“愿学”才能“学会”,进而发展为“会学”和“乐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首先表现为集中注意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比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注意力,新奇的、动态的事物比常见的、静止的事物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将课上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时常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二、创设氛围,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现代教育提出了自主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是真正地从未来人发展需要的角度来考虑的。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在“活动”中自主学习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一语道出了到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身心沉浸在自主探索的情趣之中。

2、在“疑问”中自主学习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在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在数学课堂中应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方能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 “为什么”,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一般想不到从“各位上数的和”去研究。上课开始向让学生回顾旧知:2的倍数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发现都只要看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就行了,于是,我很顺利的设下了陷进:“同学们,猜猜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开始大胆猜想、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三、相信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第9篇:走近科学范文

在我的教学中,我常常是这样来为学生热身,带领学生走进英语课堂的。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让学生喜欢这节课,乐意走进这个课堂,激发他们的兴趣是关键。我常常就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简单的活动让学生参加,以此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如在上到八年级英语Lesson 51 Paul??s Hobby这一课时,我在前一周周末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回家后用硬纸板、木板等材料制作一个模型,如模型飞机、火箭、小汽车等。学生,尤其是男同学对这个任务很感兴趣,带来了自己制作的各种漂亮的模型。一上课,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Do you like making model things?”然后让他们拿着自己的模型回答问题。 “How do you make it?”为了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It??s made of cardboard.” “I glue them together.”不仅用到了我们以前所学的短语,也把本节课的新单词也用了进来。讨论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学习本课课文,这样做,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

二、 课前复习要有新意

每节课课前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这是每节课必做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我们的复习往往拘泥于简单的单词拼写,短语翻译,知识点识记,这种复习方式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怎样让学生既能复习巩固旧知识,又不觉得单调乏味呢?我常常把旧知识的复习巩固设计到一些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感受到乐趣。如在复习favourite这个单词的用法时,学生往往忽略了favourite前用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的用法,把英语学习和汉语习惯放在一起,出现了I favourite这种错误。于是我在课前复习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让五、六个学生做一个“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好”的游戏,让每个同学依次说出前一个、前两个、前三个……直到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动物、水果、科目等,到最后一个同学,要能准确地记住前面每个同学的喜好,并能正确地运用His/Her/My favourite ... is ... 这样不仅复习了favourite的用法,也复习了与颜色、动物、水果、科目有关的词汇。

三、 课堂上搭建交流平台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