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走近科学范文

走近科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走近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走近科学

第1篇:走近科学范文

1.有一次说一个人奇牛无比,能从身上任意一个地方吸出血来,调查半天结论是他牙龈出血好多年。

2.有一年做了一个连续好几期的UFO节目,前两天给我吓得不行,第三天揭秘,居然是虫子飞,摄像头灵敏度不够。

3.某一集说某个村子每天半夜三更都有怪叫声,把全村人吵醒,大家都不敢出去看,战战兢兢地失眠到天亮。采访了一大堆上了岁数的村民,传说这里野兽出没,每天夜里到村子作怪,闹得人心惶惶,结果最后是人家村子一胖子打呼噜。

4.一对老人家的电灯晚上莫名其妙地老是自己亮,结果大家都说他们家闹鬼,那对老人居然被吓得病倒了。这其中还请了很牛的大学生来也无法解释,最后村里检修电路,说是开关的螺丝松了,紧紧就好了。

5.有一个不怕电的,220伏的交流电打不死。去北京检查身体,电他,最后专家说他是茧子太厚,绝缘了。

6.还有一集说一个女孩已经很久不吃饭了,还活得好好的。采访了村民,她妈、她爹、她朋友,一圈下来,结果原来是这个女孩,每天只吃雪糕跟瓜子。敢情没吃饭,只吃零食。

7.另有一集,一个农民的身上浮现出一个“王”字,大家都觉得惊奇,于是带他到北京。医生说他是皮肤病,真菌感染,形状正好是个字。

8.有一集是农民家的牛下了一个蛋,然后大家就很惊诧,找来专家研究牛为什么会下蛋,下的是什么蛋,蛋里面有什么,讨论N久,分析很多可能,然后专家非常专业而且小心翼翼地切下来一小块化验,结论那是牛拉的比较圆的屎!

9.还有一次说一个地方长年地震,大家都觉得好奇,于是去调查,先是测量地震波,然后去查本地历史,查放射性元素,最后总算解决了,是隔壁工厂的大功率机器振动弄的。

第2篇:走近科学范文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伟大的发明都源于生活中的小发现、小实验。很多小实验的科学原理比较简单,所用的材料易得,普通家庭就可以为这种小实验提供条件。

一、家庭小实验的特点

1.趣味性

趣味性是家庭小实验很鲜明的一个特点。教材中编排的许多家庭小实验趣味性都很强。

2.灵活性

家庭小实验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取材的灵活性;操作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条件下,学生可以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活动。

3.可操作性

家庭小实验对仪器和材料的要求不高,只要不影响实验效果,能顺利完成实验,易于操作即可。

二、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措施

1.建立家庭实验角

在家庭实验中,没有现成的仪器和材料,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和寻求相似的代用品,建立家庭实验角,这样无疑会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

2.准备实验的用具和材料

3.可以先选择简单的小实验

三、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1.家庭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比较强,对于什么事都感觉新鲜。所以在设计家庭小实验时要力求直观,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实验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

2.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即使是看到了一群毫不起眼的小蚂蚁,他们也会一边观察小蚂蚁,一边没完没了地提问。他们提出的有些问题并不复杂,甚至不成为“问题”,有的问题却非常值得深究。

3.家庭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演示实验,学生只看不做,没有动手的机会,这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但是,家庭小实验却完全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学生可以在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3篇:走近科学范文

关键词: 数学阅读现状; 数学阅读兴趣; 数学阅读材料; 数学阅读的引导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200-01

一、数学阅读的现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人,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然而,提起阅读,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将其与文科课程学习联系到一起,阅读在理科学习中的作用不易受到重视。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语言。

在我们的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作练习,总结、布置课下作业,课本沦落为了习题集,成了课堂学习的附庸品。

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的阅读,不能一目十行,只重情节,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需要认真细致,需要读写结合,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的参与,更需要教师的阅读指导!

大多数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指导仅仅停留在“看”和“划”上,由此带来的是学生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浮光掠影、草草而过,读不出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精髓,更读不出问题,得不出独到的体会及创新见解。学生自以为“读”懂了,上课提不起情绪听课,影响了听课效果,数学阅读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阅读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再缺乏兴趣,就更容易退缩、逃避。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1.加强阅读目的性的教育和鼓励学生克难奋进。以古今中外名人阅读的故事、钻研的精神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以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鞭策学生。

2.阅读前通过设置悬念、生活中的矛盾等创设问题情境,阅读后创设交流合作的情境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3.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通过有层次的阅读问题让学生都能读有所感、读有所得,特别是对自信心差的学生给予多一些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利用数学故事、趣味数学、小组阅读交流等活动形式培养兴趣、拓展知识面。

三、开发数学阅读的材料

阅读材料中所描述的情景,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所呈现的数学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刺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哪些材料可以被教师合理有效地利用,开发为学生的数学阅读材料呢?

1.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

数学课本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意识。

(1)阅读目录:解读教材编排顺序,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思考编者的编排意图。

(2)阅读概念、定理、公式:正确理解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

(3)阅读例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与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学习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的解题过程的表达,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

2.注重课外材料的阅读

除了课本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丰富的数学课外材料――学习辅导书、数学科普书籍、数学童话与故事、商家提供的商业海报、报纸上随手拈来的一段新闻报导,网页上趣味盎然的FLASH卡通等等:学习了10以内的数,可以去品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数字韵律;学习了比例,可以走近金字塔,用数学去解释古埃及人花样百出的测量方法;学习了圆周率,可以翻阅《九章算术》,去感受古代数学家用各种数学方法与圆周率所作的一次次亲密接触……

四、课堂教学促进数学阅读的引导路径

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阅读进行“适时介入”和“合理引导”,将对学生的有效的数学阅读起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40分的课堂教学中,应更加增加阅读的训练。

1.创设朗读、阅读情景,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的思维应经历由外部语言内部语言的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始终起着桥梁的作用,加强朗读、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解题、分析能力。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创设情景多读,多给学生读的机会。在一堂课中,复习时,让学生读清要求,读清题目已知条件和问题,在小结中能重视读出关键,述叙小结。通过朗读,体会关键词、句的语气、意义。在教学中,加强读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术语,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题的能力。

2.多种方法相结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读的训练中,应注重读的方法,同时更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还有一个过程,要在尝试中不断摸索,逐渐领悟,因此,在课堂上应给予一定的机会,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地领会方法的真谛。例如:教学《比例尺》一节时,可以通过手边的资料为学生《比例尺》数学阅读构建一个生活化的应用价值平台;学生们对于比例尺似曾相似又感迷茫的疑问为数学阅读搭建了一架适合自己阅读需要的阶梯。一个个精辟而具体的问题,为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更全面地了解比例尺的生活价值和数学意义作了充足的铺垫,使学生真正能懂、悟出知识,使知识达到理解、掌握,避免了那些只在表面的东西。

在读的训练中,教师应教给学生缩句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布置一定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看新课,有问题时用笔记下,等课堂上提问,通过这样的手段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读、议、导、练相结合,分类阅读,促进解题能力

第4篇:走近科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新课程 科学

随着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回归生活教育等诸多新理念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现代课程发展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的,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一次改革,它以蓬勃的气息、巨大潜涌的力量、必然的趋势冲击着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发展。然而,如何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将新的教育思想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如何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呢?一系列的问题如浩瀚烟海摆在我们面前,应对的方法只有直面,不容回避。

一、走进学生——在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下,转变学生的角色和学习方式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关注每一个学生需求、情感体验以及人格养成。这是一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学生的角色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做了如下阐述:“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学生的角色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小科学家”,这不仅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为形成科学态度,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习惯,进而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上课往往是照本宣科,教学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就是把这些知识装进自己的大脑里,学习方式主要是听老师讲,死记硬背知识点。这样,学生也许会储备丰富的知识,然而在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力等很多方面形成严重的不足,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新课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听取教师的引导外,亲历探究、动手操作、搜集信息资料、合作学习、社会调查等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例如《蚯蚓》一课,就用完全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对蚯蚓进行研究,由学生自由分组选择适当的感兴趣的问题,确立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方法。在活动过程中,有的采用搜集资料的方法,知道了蚯蚓的多重价值;有的采用实地观察的方法,了解到蚯蚓的生活习性;有的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认识到蚯蚓对于酸的敏感度等等。不仅如此,学生们还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有助于他们问题意识的形成,为学生的发展做长远准备。

二、走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换首当其冲,学习、思考、成长不可停懈

学生角色转变的关键是教师,科学教师能否真诚地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小科学家,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自己在像科学家那样大胆地做科学,这是科学教学能否成功的根本准则。

首先,教师要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科学教师的角色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引导者”、“组织者”、“决策者”和“促进者”,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伙伴”,同时还是科学教育的研究者。科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从传统的“教”科学,转变为“引导”学生“做”科学。这体现在:(1)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背景、教学资源等创设学生乐意探究的课题、情景,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并进一步设计检验与自己假设有关的观察、实验等方案,亲历探究;(3)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捕捉信息,有效的利用信息,学会思考、分析、归纳、概括、总结,从而学会用自己的收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与其他同学分享;(5)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总之,就是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科学,在做科学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同时,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团结合作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获得优质发展。

其次,教师要完成狭隘教育观的转换。(1)营造民主宽松氛围,变传统课程环境为新课程环境:确立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以有计划的行动进行批判思维和基于选择、决策的学习,在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下,借助多媒体进行信息的多项交换。(2)宽厚的人文关怀:归还学生孩子的本性,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同时受到激励和鞭策,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拓宽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敢于奇思妙想。(3)形成正确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充分实现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再次,教师要努力完成自身的不断成长。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通则。因此,教师只有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有可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走进矛盾——在挑战中开拓

第5篇:走近科学范文

关键词:快乐 科学 课堂 实验 兴趣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总是被繁重的作业、繁多的考试、变得不快乐,我们的教师也被无休止的检查、考核、改作累得不快乐。当前的课堂,严肃和紧张太多,规矩和要求时时抑制着思维的拓展和表达的灵动。因而如何把笑声带入科学课堂,把快乐融入科学教学,这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能使学生

在充满愉快而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科学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现快乐, 新课改要求,科学教师要多和学生平等交往,教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学生喜欢老师,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科学老师到喜爱科学学科。在学习科学过程中,能转化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力,把以和科学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科学为快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二、幽默的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带来快乐。科学课中的一些知识、内容本身已使学生望而生畏,再加上讲授不得法的话,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在教学中,适时、适当、适量地创造出风趣诙谐的幽默语言就能使学生绷紧的神经为之一松,精神为之一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消除厌倦的学习心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中的惯性时,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漂亮女士在公共汽车上,汽车突然刹车,漂亮女士被她后面的年轻人撞倒了,漂亮女士气呼呼的说:“什么德行?”年轻人笑着说:“这不是德行,是惯性。”学生一下子就哄堂大笑,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过来了。又比如在讲“水的压强”这节课,上到一半时,学生听得有点无精打采,这就需要“课堂幽默”活跃气氛,我讲了这样一个笑话:有一次所有在天堂的科学家们准备玩一次“躲猫猫”的游戏,很不幸轮到伟大的爱因斯坦找人,他打算数到100然后开始找。所有人都开始藏起来,除了牛顿,牛顿只是在爱因斯坦前面的地上画了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然后站在中间。爱因斯坦数到97、98、99、100,然后睁开了眼睛,看见牛顿站在前面,就叫到:“牛顿出局,牛顿出局。” 牛顿说:“我没有出局,因为我不是牛顿!”这时候所有的科学家都出来了,然后大家都证明他真的不是牛顿。牛顿说:“我站在1米边长的正方形中间,这就是说我是牛顿每平方米,所以我是帕斯卡。”帕斯卡拽住牛顿脖领子:“那我是谁呀?”牛顿说:“只要你趴在地上,不就是我了吗?”同学们笑声一片,精神为之一振,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压强单位的理解。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幽默中感悟,愚教于乐,开启学习科学知识的大门。

三、在实验探究中,体会快乐。初中学生对实验特别充满兴趣,因此,做好科学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所以我总是精心准备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的能见度,认真准备每一个学生实验,让他们在自己动手实验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如对串并联电路的识别和连接是学生在初步接触电学时的难点,我采用新课讲授和学生实验同时进行,当同学们看到一盏盏的小灯泡亮了,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回归生活,也就是使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解决实际问题角度出发来体现价值观,不仅符合科学教学的目标,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八年级下科学第四章中有一个学生实验《安装简单照明电路》,在木板上练习安装简单照明电路,让学生连接导线以及安装灯座、开关、插座、插头、熔断器和保险丝,让学生学会测电笔的使用。在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相当的投入,一组组的同学都认真的试验,灯亮了,有的同学情不自禁欢呼:我们成功了。有的同学主动去帮助不成功的同学,帮他们找原因。每个同学都克服了害怕触电、不敢动手的恐惧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些同学回家之后对家里发生的一些电路故障也能进行维修。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变成我要学习,我要学好科学。

四、设计作业,体验快乐,传统科学课的作业,往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了某一个知识点后,大家一起完成练习题,或者是将书本上划出的某些知识要点读读背背,甚至对习题中的讨论题也是我讲你抄,敷衍了事。学生只能按教师的要求去做,结果,失去了对科学课的兴趣与热情,为上课而上课,好奇心与求知欲也随之消磨殆尽,探究精神的养成更无从谈起。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名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时,他往往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作业布置的时间进行了调整,把经过自主探究能够完成或调查类、观察类的作业布置为课前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预先给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如调查方案、程序设计是否合理,观察时要注意的方面等。学生通过预习新课、收集资料、观察比较等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发现新的问题,激发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由于之前有了一定的体验,学生回到课堂就能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甚至有的学生主动要求把他在课前作业中的收获、问题和产生的思考讲出来与大家分享,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对于新知识的获得也就容易了。

如在教学《植物的分类》一节之前,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植物(可以是拍摄的照片、收集的图片,也可以是记录植物名称或采集植物的叶片、花、果实等),告诉他们将组织一次各种植物的展示。学生非常感兴趣,迫不及待地告诉同学和老师哪里植物多、哪里有很好看的植物。上课时,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材料,向大家介绍自己收集的植物,课堂教学气氛自然而然就热烈起来,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明显。课后,把学生收集的照片、图片、文字等在班级生物角展示,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又例如在讲珍稀动植物时,课文资料中,只有朱、藏羚羊、珙桐、银杉等图片,没有有关文字介绍,但是学生通过预习,收集到大量资料,既有产地、数量、现状,也有关于珍稀动植物的故事,还写出了自己对珍稀动植物的各种情感,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课外知识,感受到了快乐。诸如此类的作业内容,紧密联系教材,结合学生的需要,从书本到生活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广阔的空间以及全面发展的平台。

关于一些计算类型的题目,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智力和个性差异,因此,在作业的布置上,程度好的同学按要求设计的作业有点难度,成绩较差的学生我帮助他们找一些较简单的题目,而且主动找他们辅导,既提供了和学生的交流机会,也让同学体会到老师的温暖悄悄送到他的身边。

总之,让学生学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但会增加师生感情,还会令你感受到教学的乐趣呢!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科学的课堂散发出更多的快乐吧!

第6篇:走近科学范文

关键词:科学实验;科学知识;改进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思路主要是以活动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科学课活动发展的必需。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一个引导者,而且活动的课堂如果没有合理的活动设计与有效的引导,我们的课堂就会出现混乱。因为设计的活动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地域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各教学因素进行一定的变动。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对科学课的活动进行有效引导。有效的引导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自身素质,在于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与接受能力等,而科学课的活动在于对活动的合理设计与改进,所以,很明显一个合理的活动设计或者活动的改进对良好课堂教学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化先天不足为后天完善

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现如今配套的学生实验材料袋却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学生实验时缺乏可操作性,那结果就是浪费教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科学探究积极性。

小学五年级下册《金属热胀冷缩吗》一课的第一个活动:观察金属的热胀冷缩。教材设计是借助一根大头针,通过观察大头针的倾斜来判定钢条的膨胀。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这一现象根本不明显。

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30厘米长的钢条在加热过程中要使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时间太长。(2)钢条膨胀时是变长变粗的,因为右端有大头针抵住,而左端没有抵住,所以它会选择往左移动,但我们看不到。既然我们要观察的是“热胀”和“冷缩”,但教材中却不能体现出冷缩这一现象,因为大头针一旦倾斜了,自己就很难恢复原位。

改进:用铝条来代替钢条,因为铝条的比热较大,延展性也比钢好,并对实验设计也做了一些修改。因为四年级时学生已经学过电路,并且对灯泡亮起来了这一现象非常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我想到了是否能通过电路来证明铝条的热胀冷缩。首先把两根铝条的一端弯折,为的是增大接触的几率,再把电路的两端分别接到铝条的弯折部位,最后在两根铝条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变化。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两根铝条离得太远,而无法观察到现象,不能使灯泡亮起来,我也会请他们分析灯泡不亮的原因,观察铝条之间的距离是否有变化,同样也可以证明铝条的热胀冷缩。

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完成。

二、化复杂为简单

人生有一种哲学叫减法: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化粗为精。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在科学的实验里如果我们尝试一下哲学减法,减去空洞、减去迷茫、减去复杂、减去重复……那又会怎样呢?

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教材上设计是做一个小天平。在一根细木棍上用尺子确定一个中心点,并作上一个记号。再在细木棍中心点的两个侧面按上图钉,拴上细线。在木棍的一侧拴上一个没充气的气球,另一侧拴上笔帽,再提起系在木棍中心点的细绳,想办法使木棍达到平衡。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此方法甚为麻烦,原因有三:(1)准备一个气球,必须得把气球解下来再吹气,学生很容易打死结,导致气球解不下来或弄破;(2)有些小组为了使现象更明显,会拼命往里面吹气,最后的结果是气球爆了;(3)就算按照教材上的实验完成了,却出现了笔帽重的结果(这其中还有浮力的因素,当然我们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

改进:准备一个气球、一个电子秤。先把不吹气的气球在电子秤上称下,吹气后再称下。

《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的实验中,也有精彩出现: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有空气(不能装太满),再把塑料袋绑紧,把它放进热水中看它会不会鼓起来,再把它放进冷水里,看它会不会瘪。很容易就能证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比起课本上那个用气球、锥形瓶、烧杯的实验器材准备起来更方便,而我们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来做这个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带实验材料,还能让学生感知我们学的科学知识就在生活中。

三、化费时为省时

在三年级下册教材测量水的温度一课,要求学生多次测量水的温度,要求学生连续测量10分钟内的水温变化,促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已上了一学期的科学,但由于孩子的天性,他们的自主性比较差,特别是当他们看到桌面上摆着这么多的实验器材,会显得特别兴奋,这时,他们往往会听不到老师的要求和注意点,而只顾自己乱玩,结果导致只有10分钟的实验,他们却做了1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进度。

改进: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每人负责看管一个实验,由老师统一负责看时间,教师每隔2分钟的一声“时间到”,比其他的任何言语都管用,这样的10分钟能真正达到高效,并且也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性。同样,这种方法还适用于五年级的《时间的测量》。实验同时进行同时停止,学生和老师直观而且准确做出数据,教师省力,学生也很感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六年级的《电磁铁》一课中,在讨论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时,一贯的做法是把导线拆开来,再重新

绕过。

这样做费力、费时。课堂的35分钟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有时我们不可能为学生准备那么多的时间,而学生动作又慢,往往导致零声响了,学生还没完成实验。

第7篇:走近科学范文

一、设计生活化的“问题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概念源于生活实际,有些概念或公式是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新课程注重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数学.把“问题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问题串”提供生活背景,不仅能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1]在余姚举行的省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中,一位教师在执教《分式》一课时,由学生熟悉的河姆渡遗址引入,带领学生边参观河姆渡遗址边学习身边的数学,创设了下列“问题串”:

问题1:今天我们从学校出发去参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距学校30千米,校车的速度为50千米/小时,那么经过多少小时后到达博物馆?

问题2: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门票价格为:成人每人25元,学生每人13元.我们共有a个老师,b个学生,买门票需付多少钱呢?平均每人要付多少钱呢?

问题3: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共有3个展厅,建筑面积共有k平方米,你知道平均每个展厅有多少平方米吗?

问题4:博物馆共有展柜m个,展出文物p件.那么平均每个展柜展出了多少件文物?

让学生根据情景列出代数式.

问题5:观察刚才得到的代数式:35 ,25a+13b,25a+13ba+b ,k3 ,pm .其中哪些代数式是我们已学过的?哪些代数式是我们还没有学过的?

生1:我们已学过的代数式有35 ,25a+13b,k3.其中35 和k3 是单项式,25a+13b是多项式,都属于整式.我们还没有学过的代数式是25a+13ba+b 和pm .

问题6:观察这两个新的代数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35 、25a+13b和k3 有什么区别?

生2:分母中含有字母.

问题7:小学中,我们将35 ,59 ,213 这些数叫什么数?如果让你来给类似于25a+13ba+b ,pm 这样的代数式取名的话,你觉得应该叫什么?

生齐答:分式.

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这样的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旅途中常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习的内动力.

二、设计精细化的“问题串”,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使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由浅入深地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问题串”的设计要体现过渡性,备课时要在精细上下工夫,使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探索,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变.

[案例2]问题1:如图1,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D作DP∥OC,且DP=OC,连结CP,试说明:四边形ODPC的形状.

问题2: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菱形(图2),结论应变为什么?试说明.

问题3: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正方形(图3),结论又应变为什么?

对学生而言,这三个问题探究具有挑战性,同时还具有层次性,前一个问题探究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在思维得到深化的基础上,学生就可能会提出“要确定四边形ODPC的形状,四边形ABCD应满足什么条件”等问题,并进行探究.

三、设计梯度化的“问题串”,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以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中发现数学规律.设计有梯度的“问题串”,能搭起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案例3]原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1,1),O为坐标原点(如图4),试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APO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P共有多少个?

如果让学生直接来完成此题,难度较大,学生往往不能考虑到所有的情况.因此,可以先把这个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组成“问题串”.

问题1: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多少?

问题2:底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多少?

问题3:有一个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多少?

问题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35°,求其余两个内角的度数.

问题5: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在什么情况下,能唯一确定其余两个内角的度数?什么情况下,需要分两种情况考虑?

在前面问题的启发下,大部分学生可以归纳出:当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钝角或60°时,能唯一确定其余两个角的度数;当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锐角(不包括60°),并且没有指出它是底角还是顶角时,需要分两种情况考虑.

问题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和一个内角,能确定多少个等腰三角形?

问题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45°,则它的三个内角度数分别为多少?

问题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35°,则它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以上8个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将学生引入问题“深处”.

问题9:在一条直线上有一点O,线段OA长为2,它与这条直线的夹角为45°(如图5).试在这条直线上找一点P,使APO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P共有多少个?

对于该问题的回答,学生普遍采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1)将45°角当成顶角,OA当做腰长,能找到一点(P1),使AP1O为等腰三角形;(2)将45°角当做底角,OA当做底边,能找到一点(P2),使AP2O为等腰三角形;(3)将45°角当做底角,OA当做腰长,能找到一点(P3),使AP3O为等腰三角形;(4)将45°角当做等腰三角形一个外角,OA当做腰长,能找到一点(P4),使AP4O为等腰三角形.这样,共有四个点符合条件(如图6).

问题10:呈现原题,由学生解决.

对于该问题的回答,关键要清楚坐标轴包括x轴和y轴,所以共有8个点符合条件.在问题9的基础上,学生大多可以完整地回答出来.

趁学生沉浸在喜悦中,教师又设计一连串具有拓展性和创新性的问题:

问题11:在问题10中,把OA绕原点O逆时针方向继续旋转,当OA与轴的夹角为60°时(如图7),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APO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P共有多少个?

问题12:将OA继续绕原点O在第一象限内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8),但不与y轴重合,试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APO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P共有多少个?

问题13:已知点A的坐标为(3,1),O为坐标原点(如图9),试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APO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P共有多少个?

教师除了自己设计“问题串”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获得一个完整的体验与思考的过程.

在数学课堂上,“问题串”设计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问题串”逐级呈现过程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求.

四、设计延展性“问题串”,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置延展性的“问题串”,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学生的自我质疑,层层深入地探究,进行知识与方法的内化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4]在“相似三角形性质应用”的复习课上,教师先出示了相似三角形的基本题型.

问题1:一根竹竿长1米,影长2米,同时,一棵树的影长6米,请算树高.

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边成比例”这一性质,当即口算得出答案“3米”.

接着,教师出示第二道题.

问题2:如果树影一部分在地上,影长为4米,另一部分在教学楼的墙上,影高为1.5米,请算树的高度.

一名学生反应很快,反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把墙上的影子看做是高度为1.5米的物体,先求出它的影长,然后再加地面上的影长,可以吗?”(实际上是把墙上的影高转化成第一道题的基本题型.)

教师说:“很好,大家再探讨一下是否还有别的方法.”

不一会儿,教室里的讨论声越来越大,学生得到了第二种、第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用光线平移和地面平移而转化为基本题型).

教学正按预设计划进行.这时,教师提了一个问题:“请大家想一想,你们虽然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但思路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思路呢?”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化繁为简,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两个简单的基本题型,再进行计算.

“非常好!”教师说道,同时给出第三题.

问题3:树影的一部分在地面上,影长为10米,另一部分在斜坡的坡面上,影长为4米,斜坡的倾斜角为30°,请计算这棵树的高度.

全班学生讨论越来越热烈,以至于有部分学生“争”了起来,有位学生迫不及待地走上讲台,一面在黑板上演示,一面解说:“我是用相似、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知识解这道题的……再根据题意,就可以求出树的高度为(7+3)米.”

上述延展性“问题串”的设计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还教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总之,设计有效的“问题串”并正确运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数学课堂上,用“问题串”设计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师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问题串”逐级呈现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求.这样,整堂课始终以“问题串”为线索,教学过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让“问题串”真正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吧!

参考文献

[1]张清,朱国荣.数学课堂教学“问题串”设计的实践探索[J].中国数学教育,2009(10).

第8篇:走近科学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内涵;条件;培养

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创新的内涵

创新就是弃旧扬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创新不仅仅是发现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也包括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化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那么要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我们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正确理解创新能力的内涵,准确把握创新能力的实质。创新能力是人所具有的,它是运用一切意志信息产生出来某种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通常认为,创新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新,如科学家、发明家所具备的能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新。对学生而言,凡是能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独立的“发现”他未曾学习过的新知识、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些对他人来讲并不是新的,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不是首创的发现或发明,但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发现”,这些都属于创新,因此,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精神形成的条件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动机是创新的条件。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感”那儿获得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侯德榜出自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产生了“要创造出中国人的制碱法”的创新动机的思维,经长期研究,改进了索尔维制碱法,终于制造“红三角”牌纯碱,而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2.顽强是创新的精神。失败是成功之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许多次甚至上千次失败中获得的。化学家诺贝尔的成功就是因其顽强、冒险的结果。他从小随父从事军工产品的研究,在制硝化甘油时,多次发生爆炸,他本人被炸伤,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但他没有放弃研究。市里不允许做实验,把实验迁到湖中一只平底船上,从而获得成功,成了大发明家。所以,创新必须要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发明创新人才为此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了创新的成果。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有意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老师不肯宽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学生的一些特征,这些学生往往具有顽皮、淘气甚至荒唐与放荡不羁,所作所为时常逾越常规等特征。可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常常喜欢循规蹈矩式的学生。欣赏课堂上鸦雀无声,我讲你听,特别讨厌学生当堂质疑,这对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来说似乎是顺理成章,然而这种模式往往可能挫伤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由此而被淹没。所以,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必须改变观念,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那些真正有才能的学生有创新机会,激发那些缺乏创新才能的学生提高创新能力。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

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动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激发创新思维,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第9篇:走近科学范文

在我的教学中,我常常是这样来为学生热身,带领学生走进英语课堂的。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让学生喜欢这节课,乐意走进这个课堂,激发他们的兴趣是关键。我常常就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简单的活动让学生参加,以此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如在上到八年级英语Lesson 51 Paul??s Hobby这一课时,我在前一周周末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回家后用硬纸板、木板等材料制作一个模型,如模型飞机、火箭、小汽车等。学生,尤其是男同学对这个任务很感兴趣,带来了自己制作的各种漂亮的模型。一上课,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Do you like making model things?”然后让他们拿着自己的模型回答问题。 “How do you make it?”为了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It??s made of cardboard.” “I glue them together.”不仅用到了我们以前所学的短语,也把本节课的新单词也用了进来。讨论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学习本课课文,这样做,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降低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

二、 课前复习要有新意

每节课课前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这是每节课必做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我们的复习往往拘泥于简单的单词拼写,短语翻译,知识点识记,这种复习方式往往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怎样让学生既能复习巩固旧知识,又不觉得单调乏味呢?我常常把旧知识的复习巩固设计到一些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感受到乐趣。如在复习favourite这个单词的用法时,学生往往忽略了favourite前用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的用法,把英语学习和汉语习惯放在一起,出现了I favourite这种错误。于是我在课前复习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让五、六个学生做一个“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好”的游戏,让每个同学依次说出前一个、前两个、前三个……直到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动物、水果、科目等,到最后一个同学,要能准确地记住前面每个同学的喜好,并能正确地运用His/Her/My favourite ... is ... 这样不仅复习了favourite的用法,也复习了与颜色、动物、水果、科目有关的词汇。

三、 课堂上搭建交流平台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