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高中总结材料范文

生物高中总结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高中总结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高中总结材料

第1篇:生物高中总结材料范文

一、改变程式化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真正收获,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必须改变程式化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明确自己在课堂中所充当的仅仅是辅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是师生双向的活动,教师要加强课堂互动.首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等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那么,光合作用具体在叶绿体的哪一部分进行呢?”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通过这样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简单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讨论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使教师得到有效地课堂回馈,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互动.此外,教师要创建和谐的生物学习氛围,任何生物知识的学习都不仅仅依靠于教师的讲述,尤其对于高中生物这样一门更加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科而言,学生必须亲自消化和吸收,才能最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共同进步,缩小差距,多与学生交[JP3]流,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树立自信,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组织实验活动,提高操作能力.

生物学的教学即科学的教学,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活动的组织,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高中生物具有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特点,涉及的概念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述学生往往很难掌握,而实验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时段,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在学习“脂肪的检测”这一内容时,运用实验,可以更好地检测花生种是否含有脂肪.首先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开始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最后进行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进行直观的观察,对花生进行检测.可以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组织实验活动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强化实验教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切实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三、实行有效评价,突出个性学习.

第2篇:生物高中总结材料范文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真正收获,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必须改变程式化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明确自己在课堂中所充当的仅仅是辅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是师生双向的活动,教师要加强课堂互动。首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等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那么,光合作用具体在叶绿体的哪一部分进行呢?”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通过这样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简单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讨论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使教师得到有效地课堂回馈,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互动。此外,教师要创建和谐的生物学习氛围,任何生物知识的学习都不仅仅依靠于教师的讲述,尤其对于高中生物这样一门更加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科而言,学生必须亲自消化和吸收,才能最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共同进步,缩小差距,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树立自信,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组织实验活动,提高操作能力

生物学的教学即科学的教学,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活动的组织,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高中生物具有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特点,涉及的概念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述学生往往很难掌握,而实验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时段,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在学习“脂肪的检测”这一内容时,运用实验,可以更好地检测花生种是否含有脂肪。首先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开始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最后进行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进行直观的观察,对花生进行检测。可以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组织实验活动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强化实验教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切实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三、实行有效评价,突出个性学习

有艺术的进行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收获快乐,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生物的魅力。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讲究评价艺术,不仅可以帮助师生发现教学进程中的问题,同时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生物学的评价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知识技巧,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存在漏洞的,无法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真正目标。可以说,实行有效的生物学业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学习,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要引入合理的评价机制。首先,教师要注意评价的方式,不仅包括教师评价,还包括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这是实现多元化评价的有效途径。对于高中生而言,评价应具体,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帮助学生完善自身,使学生在评价中实现对所学内容的二次巩固和强化,培养学生的再思考能力,能够融会贯通,这是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此外,教师要注意评价的多维性,不能仅仅关注对错和最终结果,评价应该包括学生行为表现、思路展现、态度方式等多个方面。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评价,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四、总结

第3篇:生物高中总结材料范文

一、夯实基础,强化能力

学习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如复习到细胞分裂,可结合高中阶段所学过的分裂方式(二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比较复习。又如,关于DNA的结构与复制,如果只有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印象,碱基互补配对等零散的知识,就证明没有形成知识结构。而能够知道DNA的结构包括DNA的化学结构、空间结构、结构特点及具体内容;DNA的复制包括概念、复制时期、条件、过程、特点、意义和差错结果,并将这些知识罗列起来,就形成了知识结构。知识网络是在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正如交错的食物链形成食物网一样。例如,上述关于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知识结构,再把它和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

二、讲究方法,联系实际

复习方法要得当。生物高考复习中,一般要使用三种常见的复习方法。(1)比较复习法:在复习中,使学生能运用比较法进行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如组成酶与诱导酶的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均可来自食物,除蛋白质外,均可贮存,均可由其它物质部分转化;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的比较,比较它们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形式及回到无机自然界的途径、形式;还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三大遗传规律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等。(2)串连复习法: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如有关蛋白质的知识主要分散于第一、第二、第五章中,第一章中介绍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合成场所、结构和功能。第二章讲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第五章谈到了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复习时,可以把这些知识串起来复习,使知识更系统化,这样可提高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3)联想迁移法:如线粒体,可联系到呼吸作用、能量转换器、细胞质遗传、酶的专一性、膜的结构功能、各种基质、线粒体数量多的细胞、细胞的衰老等等。又如复习膜的流动性,可联系到主动运输、内吞、外排、受精作用、细胞融合、卵裂、递质的释放等。一般常用的思维有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三、加强实验,拓展迁移

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高考要求中,生物学实验有15个,实习有5个,研究性课题有7个。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求学生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因此,在总复习备考阶段的实验复习中,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能力要进行一定的训练和指导,如:实验步骤如何书写,实验材料和用具如何选择,实验结论、结果如何区分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

第4篇:生物高中总结材料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性;教学法

1.高效课堂内涵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指的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产生高效率、高成果以及高收益。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基础、理解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进行全面的掌握,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切实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最大程度的内化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最重要的是,在高效课堂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对知识产生较强的好奇心。

2.问题式导学案教学法

2.1 课前准备

要想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变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进行明确,从而提升学习效率,而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教师在利用“问题式导学案”时,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总结,将重要知识点总结成几个问题体现在导学案中,接下来,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这些问题布置给学生,为学生在对新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提供一定指导,而学生就可以根据导学案内容进行自学,并总结知识点和疑问,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促使其不断梳理自身的学习框架,为提升高中生物知识学习高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编写问题式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教师应明确导学案的应用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应提升内容和形式的趣味性、生活化以及问题化的特点,从而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其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其次,科学掌握导学案难度。适当的难度才能够将导学案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导学案难度过高,学生无法对内容进行理解,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功能就会丧失,而如果导学案难度较低,是无法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应促进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以及知识点的融合,才能够正确掌握导学案难度。

2.2教学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将豌豆相对性状、人工异花传粉以及分离过程等应用挂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发挥教学导案的功能,教师在设计ppt的过程中,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步骤入手,科学罗列出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其中包括:第一,孟德尔在对性状遗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实验材料?第二,人工杂交实际操作流程是什么?第三,孟德尔假说的提出以及证明方法?第四,解释并说明显性基因、显性性状以及隐性基因和隐性性状等之间的关系。以上问}是根据教学内容层层递进的,是学生逐渐深入掌握知识重点的关键。

而这一系列问题同挂图内容在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点和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的思路,并能够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3.1自主―合作模式的合理应用

众所周知,变学生为课堂主体,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高效性。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讨论、搜集资料、思考和总结。这一教学模式,彻底将学生变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的记忆,同时在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下,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提升。

在应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导案作为学生小组学习的重要基础,引导小组学生紧紧围绕教学导案中的重要知识点展开讨论和学习,从而更加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对重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最终提升学习高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该教学模式应用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通过观察学生小组学习活动以及成果,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在其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的帮助其转换思路,对其进行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小组的学习中取得一定成就,并体会到自豪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3.2教学案例分析

在进行《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课的讲解过程中,在自主-合作模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5~6人。接下来,引导学生对人体衰老以后的特征进行思考,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总结衰老后同现在身体特征之间的差异。学生通过讨论,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将一个人逐渐衰老的过程应用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生动画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在布置小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产生衰老的原因进行总结,此时部分小组会提出,衰老产生的原因是身体机能的不断退化;还有部分小组会认为细胞的凋亡和衰老是导致人体发生衰老的关键等。

学生在以上小组讨论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分工和各抒己见,会对知识点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最后由教师进行知识点总结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效率和质量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特点入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经过精心的课前准备,制定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好奇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真正成为课堂主体,在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第5篇:生物高中总结材料范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复习方法

高中生物课程涉及生命系统的复杂性,高中生物教学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它的复杂性。复杂性科学的新进展为我们研究高中生物课程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方法论。基于复杂性科学的基本观点,高中生物课程涉及生命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生命的非线性、自组织性和系统性。高中生物教学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与非预期性;教学过程的非线性和突现性;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与生成性;教学方法的无序性与互动性。读写复习法 [提要]阅读过程包括对课文的感知、识记和理解。认真地通读统编教材,是搞好生物复习的基础。对于原理、规律、概念要认真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阅读主要是默读,还包括看图、识图、画图、图解。也可以以图带文,看图理解,加强复习效果。

一、以点代面牢固每个知识点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阶段,很多知识点都是依循着每个单元按照一定顺序展开的.但是在复习阶段开展的教学,并不是对知识进行一个全新的学习而是重新梳理知识点,完善知识系统。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开展复习时就完全可以脱离单纯的单元框架,跳出来,对知识点逐一进行复习,用以点带面的方法来达到牢固知识点复习的目标。

这种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按部就班的复习方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汇总,然后再梳理出一个全局的知识点以共享。这样就能够有效地破除往常的单元复习思维,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生物的总复习阶段,学生面对的是所有生物知识点,而且很多知识点具有相似性,容易混淆。以点代面的复习方式就是要通过打乱知识体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牢固记忆所有的细小的知识点,进而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加强基本功训练,增强生物学术语表达的准确性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有些同学做题时错字连篇,书写格式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这些基本功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要怕出现问题,而是要有意设置考题让学生尽可能暴露问题,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有些同学做题只爱做选择题,不爱做主观题,即使做也只是粗略想想,不愿写出答案,嫌麻烦,这显然不利于主观题答题能力的提高。现行高考试题中的主观题占总分值的一半还多,为避免主观题成为同学们的弱项,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刻意找一些典型例题,要求学生一定要把答案写出来,再对照标准答案,查找自己的问题所在。通过经常性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接近出题者。要让学生相信,只要勤加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就能做到表述准确、简练。

三、增强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复习教学中不断总结近年高考的实验设计题,认为实验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复习时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要求的专题研究,要求学生学会根据给出的条件,自己设计实验合理科学的步骤。如,给一定浓度的KNo3和洋葱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请设计一个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实验。要求学生在获得相应实验能力基础上来科学地设计实验步骤,以求得对实验原理、步骤、结果严密的结论。这样的专题复习,更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更大的空间,让学生顺着题意发挥思维想象,进而得出相应的答案。符合创新思维的要求和学生思维活动、认知水平,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学习生物高考大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的培养,在选择题目时,立意于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分析和运用,但有不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生物教学中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教法,消除了以满堂灌、简单地重复知识来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传统复习方法,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第6篇:生物高中总结材料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 教材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对于生物学科来说,通过实验和实习,能够兼顾多方面的科学素质培养,因而是培养科学素质的可行途径。而今在普通中学里,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缺乏应用实验材料,很多实验探究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缺少实验中的“体验”将会大打折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只是一句“空话”。因此普通中学里应加强生物实验。

一、现状

根据不完全了解,中学实验开出率不高,有些不到50%;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和个别交谈,发现学生对实验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实验的态度不正确、预习作业不落实、实验失败原因不分析、实验的印象很模糊,总之,实验效果很差,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二、原因

1.学校条件不允许

普通中学,硬件建设不到位,实验器材不足,设备简陋,药品等严重不足,往往是生物教师兼做实验员,忙于教学工作,每个实验都开有一定的难度。实验考查力度不大

2.教师的错误思想

近几年生物高考的实验题是全新的实验材料,与教科书中的实验相差甚远,有些学校的教师错误地认为,投入很多精力,准备实验让学生做一次,还不如花一节课时间,在黑板上把实验的原理、目的、过程、注意事项等讲得更清楚,学生听得更明白,这样即省事又高效。

3.学生缺乏实验意识

对部分学生来说,实验做不做无所谓,他们绝对相信权威,深信教材,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做实验时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无所谓,反正教材上有现象、有结论。

三、对策

1、培养实验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

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不能持久。做实验是他们上生物课最高兴的事了。但是几次下来,通过交流发现:他们的兴趣在减退。原因很简单:课本实验虽然数量不少,但内容和形式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实验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对生物的好奇心。因此,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配合教材内容,补充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实验;增加实验内涵,拓展实验外延;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能打破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的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2、培养实验能力,加强问题意识

(1)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得生物学知识的首要步骤。科学研究中,问题的提出和假设是通过仔细观察产生的,结论也是从实验过程中的精细、系统的观察中获得的。即使是学习课本上大量的,早已验证的生物学事实时,也同样要重视观察。

(2)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综合实验能力不仅局限于实验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方面的实验能力。它包括:通过实验获取知识的能力;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通过实验寻求解答疑难问题的能力等等。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在动手过程中促使学生动脑。

(3)问题意识的培养

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实验兴趣。例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可设计以下问题:怎样获得较多的洋葱有丝分裂的根尖细胞?怎样制作出细胞无重叠、细胞只是染色体着色的临时装片……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增强实验的兴趣。

3、改革课本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1)变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

现行的生物学实验大多还是验证性的,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并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但是,验证实验的内容有的偏重于技能的训练,有的则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较被动的情形中,它不利于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不利于形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生物学实验进行一定的调整,重新设计和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通过探索事物客观规律的活动来获得新知识,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变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一个实验做下来,现象是否明显,结果是否正确,极大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实验成功,得到老师的肯定,学生就有成功感,就有很高的积极性。但由学生动手完成的课堂实验,要在一节课内完成,加上课前老师的讲解,学生真正用来做实验的时间非常有限,实验成功与否带有很的偶然性,有些学生即使非常认真,操作步骤正确,但仍然现象不明显,效果不理想,极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实验,总结经验,适当改变实验条件,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4、课内外结合,拓展创新空间

除了课堂实验教学外,还可以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外去接触实际、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以扩大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书本知识。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培养操作技能,还能增强学生对生物的浓厚兴趣,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通过实践丰富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有积极开展校外、课外活动,才能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才能更好地进行生物学教学。

5、关注生物学进展,培养学生创新使命感

第7篇:生物高中总结材料范文

关键词:生物高考;瓶颈;突破技巧

理科综合考试中的生物试题是从素质要求的角度去达成能力要求,使题目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得到了较理想的显示。近年来的高考生物试题,常见的制约得高分的瓶颈当属图表曲线题和实验探究题。该类试题具有概括性强、知识容量大、隐含信息多等许多特点,是表达、概括、拓展和深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形式,考查的能力层次高,范围广,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能力水平。这要求学生具备思路开阔,会辩证思维,能理性思考的水平。多数学生对此类试题难以驾驭,解答结果往往不甚理想,丢分较多。现就此类试题的的特点、命题意图及解题对策提出几点个人见解。

1.生物图表题

图表是生物学的第二语言,它能很好地揭示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生命现象之间的联系性和统―性。图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又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逻辑思维能力。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图表题每年都有涉及,是高考的热点,一直备受命题专家们的青睐。

1.1近年来高考生物图表题的特点

1.1.1内容和范围:考查的知识跨度大,结合度较高,覆盖面广,涵盖了必修及选修教材,其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遗传和变异》、《生命活动调节》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这充分体现了考点、兼顾一般的命题原则,并呈现出一题两(多)图、一题多曲线、图表融于一题的复杂化特征。

1.1.2能力目标:侧重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图文转化及综合表达信息的能力。

1.1.3图表来源:①直接选自教材的原图或根据教材图表改编而得,如2012年重庆卷第1题,考查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②根据教材知识设计的新图,如2011~2013年福建理综卷第32题,都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的综合知识绘制成流程图,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应用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③将教材实验的结果以图表形式呈现,如2013年广东卷第6题;④来源于最新科技成果,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置于真实问题情境中,如2010、12、13年福建理综卷第26题,2013年江苏卷第30题,试题力求体现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高考卷中的生物图表题可分为生物结构图、实验装置或流程图、遗传图解、表格、坐标曲线等五大类。

1.2图表坐标曲线题解题能力培养

表格类和坐标类生物试题都是用数学方式表述的生物试题,要把数学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迁移到解生物试题上来。

1.2.1图、表分析题的解题策略:仔细读题,抓住关键字或数据与教材相关内容联系,注意分析数据中的最小值、最大值和特殊值,结合题干的提示分析原因或作出相应的评价;围绕问题,从纵横两方面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归纳共同点,发掘不同点,选择所需信息进行作答是解数据图表题的最常用的方法。

1.2.2坐标曲线题的解答策略:生物坐标曲线图像题要求我们“对曲线表达的含义能正确理解并能用生物学语言正确描述”。

解此类生物试题时,首先要理清楚横坐标、纵坐标的生物学含义及曲线所代表的意义,分析其中所隐含的信息;要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对比其间的内在联系。这是理解题意和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然后看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交点、拐点和终点,再看线:曲线的走势,是上升,下降,波动,正态,偏态等。分析曲线变化因果关系,进行知识迁移,将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与题中的背景材料、相关点建立联系,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2.实验探究题

2.1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常见题型及特点:

2.1.1实验分析题:此类试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对实验现象及原因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突出了对“双基”的考查,考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类实验不一定是学生已做过的实验,但其实验原理是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如2013年福建理综卷第27题。

2.1.2实验方案的改错或改进题:此类试题常以生物学中一些经典实验或学生实验为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对已给的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的分析,并以此为媒介,引导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如2012年全国理综卷第33题,给予的“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要求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

2.1.3实验设计题:这类题体现了高考试题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学以致用的趋向。要求考生具有“根据试题的要求和有关原理设计出简单实验方法”的能力、“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评价能力”,并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受时间和卷面的限制,实验设计能力考查无法面面俱到,可能考查课题的确定,要求写出实验目的;或是考查实验步骤的设计、续写;或者只是预期实验结果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等等。了解一份完整的实验方案的要求和所涉及的内容,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在解题时就能够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总体考虑,综合分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4实验有关的综合类:以实验研究为背景,主要涉及代谢、调节、遗传、生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对高中生物实验原则的理解运用能力,以及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如2013年重庆卷第9题。

2.2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思路与注意事项

解此类题目的一般步骤为:①审题,了解实验目的,分清实验类型。②找出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理解实验原理。③设计或补充实验步骤。分组、编号,依照生物实验原则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处理。④预测和分析结果,根据探究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确定结果是多种可能还是只有一种。实验现象、结果可用文字描述或表格、坐标曲线等方法表示。如果是与实验有关的综合分析题,就要进行知识迁移,根据题干要求,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解题时,还要注意答题技巧。语言表达要准确,言简意赅,不可拖泥带水,尽量利用课本的语言表述。要注意能体现“单一变量原则”的词语的准确使用,例如“等量”、“等温”、生长状况相同”等;在时间、温度、物质的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时,尽可能用“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适量的”、“适宜条件”等词。有时可以用图来表示,但应当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一定是通过实验现象下结论,切不可先下结论,再说实验现象。

经过几年的发展,命题方向开始侧重于知识运用、信息获取、思维、表达、创新设计等综合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渐进的。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善于思考和总结,在抓好本学科双基、主干、核心内容基础上,重点强化学科内知识综合,注重能力训练,突出实验的思维方法,从而形成并获得生物考试中应试技巧和思想方法,这样才会突破高考中的难点。

参考文献:

第8篇:生物高中总结材料范文

一、 注重学习科学家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观察、分析、试验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众多的知识都是前人在观察思考及反复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其中有不少经典实例,在这些知识的教学中不妨用精练的语言、简明的图表及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探本溯源”,简述知识的获得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循着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去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科学思维和方法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平常教学过程中强调能力培养,其核心应该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生长素的发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著名的实验等,都是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很好范例。这些范例经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如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可以将教材中达尔文的胚芽鞘生长实验用多媒体做成动态效果投影,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形成自己的推想,再将学生的推想与达尔文的推想比较。之后激励学生大胆设计证明达尔文的推想(也可设计证明学生的推想),学生提出方案后,大家讨论各种方案的可操作性等。讨论后再与荷兰科学家温特的实验方法作比较,充分肯定学生的设计,使学生既有成功的喜悦,又学习了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也能激励学生创造的热情。

二、 加强实验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生物实验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课,尽量多开实验课或演示实验。操作是一种技能,操作强调动手,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一种技能需要足够的刺激――反应才能形成,要让学生多动手,从操作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高中生物大纲课程目标明确提出,能够正确使用解剖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等操作技能。高中生物上册有10个学生实验、2个研究性课题、1个实习,要求对实验材料处理的也较多,如生物组织样液的处理、花生子叶薄片的处理、洋葱根尖的处理、洋葱表皮的处理等,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有些材料可以由学生采集,如观察叶绿体实验中的藓类)。学生在实验课中,除必要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外,尽量减少束缚性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尝试,并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作出推测和解释。如在脊蛙反射实验中,在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试验。刺激蛙背部右侧和左侧反应有什么不同?刺激一侧时对侧肢体有什么反应?刺激的强弱与反应的关系?等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动脑去想,然后发表自己的认识或看法。最后教师在充分肯定每位学生实验成绩,包括探索精神的基础上,对其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总结。

三、 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

1.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

让学生了解与生物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土地、粮食、人口 等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利益、关心地球的生存条件等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 护意识。生物课本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的结构与机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我们要让学 生知道人不能被动地等待淘汰,而是要主动地适应自然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中学生应该学会多种本领,增强 耐挫折的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培养健康的心理。

2. 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从美育的内容上看,生物学可以进行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教育。生物是自然美的主体。如动物、人体外表的对称美;各种叶形、花冠的姿态美;动物(蜜蜂、蚂蚁)社群生 活表现的和谐美;生物学上一些名词概念(如生长素)、规律(如孟德尔遗传规律)、学说(如自然选择学说)发现的过程体现一种严谨的科学美;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社会美。引导学生投入到创造美的活动中去,如养鸟、护鸟、种花、种树、绿化美化校园等。

3. 科学提高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急 剧的变化。为此,学生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科学地对待自己体内发生的一切生理变化,愉快地接纳自己(不管是男还是女,是胖还是瘦),并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阐述,教师 应该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同时也要指导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各类补品,正确对待减肥药品及增高妙方等等。

四、 组建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培养兴趣,发展特长

第9篇:生物高中总结材料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物 实验教学 实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 问题的提出

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历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看,实验试题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成为高考的热点。那么,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本研究通过优化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将知识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整合,提升学生的整体实验能力。

2 研究的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的方法

本实验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比较优化后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主要借鉴前苏联,其一般模式(图1)是:教师先讲课,然后再安排学生实验。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极为不利。

笔者以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生物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为指导,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并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时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对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建构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实验教学方式(图2)。

2.2 研究的对象

选取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081班和082班的所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081班为对照班(61人),082班为实验班(59人)。为保证实验科学准确,进行实验的两个班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兴趣方面基本一致,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同,教学进度完全一样,并且由实验者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

3 实验的过程

3.1 实验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实施

以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中的实验为教学内容,实验班采用优化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方式教学来进行对比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实验准备阶段提出具体的目标,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在操作阶段注重对学生启发诱导,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实验结束阶段,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的训练,通过这三个方面对实验班的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优化。下面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为例,说明优化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3.2 实验前提出目标

实验前,教师通过“问题清单”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预习。具体问题有:(1)细胞有丝分裂有何特征,其意义是什么?(2)有丝分裂间期和分裂各期的特点是什么?(3)选用何种材料在何时观察比较适合?为什么?(4)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中要观察什么?(5)我会制作临时装片了吗?(学生已有经验),临时装片制作有哪些步骤?(6)我会使用显微镜吗?会用高倍镜观察细胞吗?(7)我能只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绘制细胞的图形吗?

通过“问题清单”,教师提出了该实验项目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即能够熟练操作显微镜、熟悉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能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能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初步掌握制作装片的技术、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等。借助“问题清单”,学生可通过查阅书本、实验报告册以及网络资源等明确该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选材要求、各实验环节要求、实验重点、难点以及所需的关键知识、技能等。

教师通过抽查实验预习报告册、课前提问、5min小测验等多种形式来检查学生对实验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情况。

3.3 实验过程的启发诱导

实验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主动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放手”不等于“放任”,因此在此阶段对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出现的问题,教师应适时点拨,启发诱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具体做法:在学生动手实验前,发放“问题清单”,让学生边实验边思考清单中的问题,并尽可能借助实验来解决这些问题。问题如下:(1)为什么根尖要长到1~5cm,而制作装片时切取的洋葱根尖长度是2~3mm?(2)你能试着边绘图边描述出细胞分裂的过程吗?(3)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如何?(4)某同学从生长良好的洋葱根上取得根尖后,进行有丝分裂实验,但镜检时却未发现处于分裂的细胞,请分析原因。(5)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相对较长,显微镜下看不出变化,那么间期是否可以称为静止期呢?为什么?

3.4 实验结束后的知识拓展迁移

实验结束后,教师除了简要总结评价实验情况外,及时组织引导学生研讨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使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注意从实验内容、实验材料、时间等多方面启发学生对实验进行改进、扩展、提升,引导学生对改进后的实验或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训练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迁移的能力。例如: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进一步观察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并引导学生对两者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作比较,分析它们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组织学生讨论细胞形状和大小时,将知识点有意识地拓展到细胞分化。

3.5 进行总结果性检验

除“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外,还有“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等8个实验,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班采用优化后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教学,对照班则一直运用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方式教学。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考核方式对学生实验进行了评测。

4 结果及分析

4.1 实验结果

在实施优化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前,笔者对081班和082班进行了生物实验能力水平方面的前测。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总体上实验能力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表1)。

在实施优化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后,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有显著性差异(表2)。

由表3可见:对照班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前测与后测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采用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往往模仿教师做实验,导致其自主实验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不利于实验能力的培养。

从表4可知,实验班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的前测与后测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了优化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对培养和改善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是有显著效果的。

4.2 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证明,对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后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能明显地提高学生生物实验能力。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实验的准备阶段,教师针对性地对实验项目的操作要领、观察重点、探索目标、记录项目等提出

具体要求,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及关键环节,让学生明确实验项目在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的具体目标,提前熟悉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通过实验准备阶段的目标管理,使学生在实验开始时已具备了相关知识,以及明确了实验应达到的目标。

(2)在实验的操作阶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操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通过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实验现象、遇到的问题。第二次通过目标管理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实验结束后,教师通过“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等进行拓展、迁移,将所学知识由“死”变“活”,使所掌握的技能由“生”变“熟”,并学以致用,提升了能力。

5 讨论与建议

生物学科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科学的教学模式,传统的的讲授法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优化后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方面是有成效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面:

(1)优化后的生物实验教学方式从教学程序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运用优化的实验教学方式进行实验教学时,由于教师的“发动”出现了学生的“萌动”,通过教师的“调动”,实现学生的“主动”。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发现者,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

(2)运用优化后的实验教学方式教学,提升了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设疑”来对学生进行启发,通过清单诱导学生主动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

(3)运用优化后的实验教学方式教学,重视训练学生生物实验设计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预习并分析教材中的实验内容,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指导,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路。

运用优化的实验教学方式教学时需注意:师生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实验,探索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法努力创造条件,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