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好人生范文

美好人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好人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美好人生范文

人们都说:“习惯伴随我们一生,让我们的一生都变得多姿多彩。坏习惯却让我们的一生充满烦恼。

当你在坐公共汽车出门时,你有没有给予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一些帮助呢?炎热的天气,那火红火红的太阳炙烤着人们和大地,你的手里拿着刚吃完的冷饮包装袋,身边的垃圾桶也离有十多米,而脚下又踩着刚被扫过干净的马路,这时你又会怎么做?秋风习习,落叶飞舞,叶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它们轻轻地落在了那些毫不起眼的可怜的失学儿童面前,你会投下一点钱,对他们说一些祝福的话吗……我们身边能做的还有很多,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我们都知道:任何习惯都可以变化,好习惯可以变坏,坏习惯当然也可以变好。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要让坏习惯慢慢变好,也要“守护”好习惯一直坚持下去,

良好习惯。只有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美好人生,但是好习惯不是说能养成的,为了成就美好的未来,为了面对以后的生活,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习惯,美好人生”,这是一句多么正确的一句话呀!这句话在我们学校办公楼的侧面,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它。这八个金黄的大字不仅“嵌”在了学校,也深深地“嵌”在了我的心里,我便把它选为我的座右铭,以后的学习中,它时时刻刻提醒我要坚持住。

我坚信习惯,因为习惯成就你的一生!!!

第2篇:美好人生范文

生活的要素不是支票本、信用卡、百万美元、银行存单或房子。依据真正的生活要素,我们将生活得很美好。那什么构成了美好的生活呢?我已经列好了一张清单。

第一,要有事业。如果你无所事事,你不会幸福,生活的比赛不是比休息。虽然我们必须休息,但是只要能养精蓄锐重新工作就够了。生活中有四季转换,有种子,有土地,有阳光雨露,有奇迹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在考验我们,看我们能为它们做些什么。动手吧,别人早就动手了,世界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动手做你能做的事,这样,事业就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

第二,要有好朋友。友谊很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支撑系统,不要拒绝花时间去发展这一支撑系统。朋友就是这样一类很棒的人,他们了解你的全部,并且始终不渝地喜欢你。我刚刚失去了一位最亲密的朋友,他死的时候只有53岁――因为心脏病,戴维走了,但他永远是我的一位铁杆哥们儿。我常说,要是哪个外国政府将我无理控告,打入监牢,而且如果他们只准我打一个电话,我会打给戴维。为什么呢?因为他会赶来营救我,这才是真朋友,他会在关键的时候施以援手。现在我们多有泛泛之交,如果你打电话给他们,他们会说:“嗨,要是你回来了,就给我打电话哦,我们聚一聚。”在我们的人生中,有真正的朋友,也有一般的朋友。

第三,与美好人生相关的是你的文化素养。你的话语、音乐、礼仪、传统、服饰等,所有这些都是与你的人生紧密相连的,你必须把它们演绎得生机勃勃。事实上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所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融汇了这个世界的热情、能量、干劲、影响力、奇异性与正义。

第四,是你的信仰,你的精神王国。它帮助我们形成了家庭的基础,家庭又累积成了国家,并使你的学习、行为和教育获得归属。不要忽略了人生中的灵性部分,它告诉我们,我们是谁,区分我们于禽兽,阿猫阿狗,乌鸦与老鼠。

第五,这是我父母教给我的,不要错过任何事情,不要错过比赛,不要错过演奏会,不要错过电影,不要错过表演,不要错过舞会。到你能去的一切地方,买你能买到的每张票,看你能看的一切,这就是我父母教给我的,并使我至今受益无穷。

我父亲仙逝时有93岁。在此之前,如果你在晚上10点半或11点打电话,他都不会在家,他在看牛仔的竞技表演,他在看孩子们玩球,他在听音乐会,他在教堂里,总之他都有地方去。

生活要有活力,这就是原因所在,如果你生活得精彩,你赚得也多。如果你生活得快乐,会展现在你的脸上,它会洋溢在你富有磁性的声音里。如果你生活得充实,你就会风度翩翩,魅力四射,它不仅能给你的个人生活、也能给你的商旅生活带来鼓舞,它能给你的生命力并不是别的什么所能替代的。

第六,是关于你的家庭和核心圈子。向他们投资,他们也会向你投资,给他们鼓励,他们也会给你鼓励,对家庭成员的关心要无微不至。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每当外出旅行,我都会记得给他打电话,他通常每天早晨都会与一些农场主共进早餐。我们住在爱达荷州的西南部,附近乡下有个小地方叫DitcoyInn。爸爸总会在那儿吃早餐,我就会打电话给他一个惊喜。如果现在我在以色列,我会在半夜爬起来,打电话给爸爸,只需5分钟~10分钟。他们会把听筒交给他,我会说:“爸爸,我现在在以色列。”他会说:“以色列!在以色列干了些什么?”他会故意大声说,好让大家都听见――我儿子在以色列给我打电话。我会说:“昨天晚上,他们在屋顶的平台上宴请了我,我们可以一边吃一边仰望地中海的星空。”他会说:“儿子,屋顶上开宴会,还可以仰望地中海的星空。”于是人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我只是花了5分钟~10分钟的时间,可是,于93岁的父亲来说,这却是不同寻常的一天。

如果一位父亲走出家门后,仍能整天感觉到儿女甜蜜的吻,他就会力量无穷的。如果一个丈夫走出家门后,仍能整天感觉到妻子真情的拥抱,他将无敌于天下。这是家庭成员之间特殊的礼物,能够使你强大、有力量、有魅力,具有非凡的价值。

有位先生说:“世界上有许多美德和珍宝,但是最了不起的,是一个人爱另一个人。”没有什么比爱更有价值,和你所爱的人生活在海边的帐篷里比一个人住在豪华别墅里称孤道寡要强得多。一个人爱另一个人,这就是生话的真谛。

第3篇:美好人生范文

福州,自古盛产茉莉花茶;而城门镇,则是福州茉莉花茶的核心产区。这里也是杨礼清的老家,他从小就在这里长大。

“小时候,每逢春夏季,我都会跟随家中长辈到茶厂里去玩耍,甚至还学着大人的模样,参与过茉莉花茶的制作。”杨礼清说,也许就是“茶”根深种的缘故,他因为家境不好而早早出来打拼时,选择的人生第一份事业,就是做茶叶生意。

杨礼清回忆说:“1988年,我到了北方,主要在陕西一带销售茉莉花茶。因为北方的工厂多,工人夏天防暑降温喜欢喝茉莉花茶,所以市场倒是经营的还算可以。”直到1996年,受茉莉花茶市场大幅萎缩的影响,杨礼清才转战其他领域。

也许是坚毅的性格加上一些运气,杨礼清在工程以及投资领域渐渐获得不错的发展。这时,他心中不知怎的又再次萌生了“做茶”的念头。“人生真的很有趣,饶了一圈路后,我竟然渴望回到‘起点’。”杨礼清说,自从兴起再次“做茶”的念头,自己就再也按捺不住,开始走访了许多茶产区。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杨礼清最终选择的并非自己最熟悉的茉莉花茶,而是武夷岩茶。他说:“看了那么多茶产区,见了许多茶种类的制作后,只有武夷岩茶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不论是生态环境还是制作工艺,它都是独一无二且十分复杂的。我这人,向来喜欢挑战、追求精品,觉得自己要做就做最好的,所以最后就选择了做武夷岩茶。”

一种在城市里修炼的方式

2009年,杨礼清创立了“本信”。那时他常说自己是“玩茶”,但他“玩”的很认真。

“一旦你认真投入去了解茶,就会深深着迷,茶真的太有意思了。”杨礼清告诉我们,自从买下茶山,开始“做茶”后,他喝茶的心态也开始改变,学会了细细地品,静下心来认真地玩味茶中滋味。渐渐地,整个人的心态竟然渐渐松弛下来。

“喝茶时,我的心就变得特别安静,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回顾自己往日的得失,体悟出更多做人的道理。”在杨礼清看来,茶叶真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当人们静心喝茶的时候,虽然身处喧嚣的城市,却能够体验到古时隐士在山林中修炼的感觉,更好地审视自身。

“喝茶,就是一种在城市里修炼的方式,是对生活的修炼。”杨礼清说,这几年来,虽然茶叶生意并没有太多盈利,但他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收获。通过喝茶、做茶与玩茶,他变得不再像从前那样急躁,也越来越觉得生活中很少有什么让他真正去烦恼的事情。

让自己更懂得欣赏

自从爱上喝茶之后,杨礼清发现自己跟以前的生活方式完全脱离,改变了方向。

“以前,我生活工作闲暇的时候都是跟朋友去喝酒、打牌什么的。可如今,对那些一点都不感兴趣了。整个人的兴趣来了个大转弯,爱上了写毛笔字和摄影。这是我以前想象不到的。”杨礼清说,也许是喝茶让自己心态平静下来后,也越发能够感受到书法的意境之美,于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兴起了学书法的念头,立马拜师学字、临摹练笔,家人本以为他只是一时兴趣罢了,谁知他却是越练越勤,坚持至今已有4年。杨礼清只要没啥大事,就会来到他位于五四路的本信茶苑,他在这里专门设了一个书房,每天喝茶、练字,自得其乐。

第4篇:美好人生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 好习惯 意识素养

叶圣陶老先生是这么解释教育的: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足以说明良好习惯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也同时启示我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更需要从习惯意识的认知培养做起。

抓好高职学生入学第一课,帮助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职业道德习惯,不仅考量到一个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和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能为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形成一个好的开端。

一、优化职业教育,树立正确职业观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手脑并用的技能型人才,即所谓“灰领”。“灰领”在人才的金字塔中,是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阶层,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个作用不是少数精英所能够担当,必须是一个“数以千万计”的广大群体。中职教育就是培养这个广大群体的教育。这个群体的专业技能及整体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否更快、更好地发展。针对中职学生普遍对职业教育以上特点认识不清,对自身定位不准这一现象,教师应不断优化人生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尽快走出“读中职没前途”的传统观念的误区,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角色,尽快使他们认清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从而激发出其内在的热爱专业的动力,进而树立起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树立职场人意识,培养职场好习惯

就业是中职学生、家庭、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能否顺利就业,被企业接纳,从而成为一名员工,首先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素质。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他们期待的是能够吃苦耐劳,有大局观念,能服从任务分配,高效率,“聪明”的职工。所以,班主任对中职学生从进校一开始就要给他们灌输职场人意识:我今后工作的方向是什么,我将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它对我有什么样的要求,我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胜任,等等。班主任也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责任意识。只要有了高度的责任心,高职学生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自觉避免很多不当行为,在养成职场好习惯的同时也会养成在校学习的好习惯。

三、关注细节教育,认识自我价值

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喜欢那些学习好、听话的学生,而对纪律松懈、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喜欢不起来,并常常横加指责,后进生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往往会破罐子破摔,成为学校、老师都头疼的学生。一个硬币都有两面,我们的学生同样如此,所谓差学生的优点都被世俗的眼光所埋没,我们要用正常的眼光从细节中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加强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入学时成绩较差,考试经常不及络,纪律也较差,常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老师曾多次对他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在参加县运会时,一人夺得全县男子团体总分的五分之一,并打破了两项县运会记录,为本校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抓住这件事,我在班里大力表扬了他为班集体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个学生变了,迟到、早退少了,也没有再旷课,后来成为省体校的优秀队员。细节决定成败,从细节入手,发现优点,因势利导,丑小鸭也会变成白天鹅。

四、重视感恩教育,树立服务意识

现在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居于特殊位置,家庭教育的不当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父母对他们宠爱有加,严厉不够,百般将就,姑息纵容。多数独生子女存在自私、自利、任性、懒惰、冷漠的性格,在他们身上很少看到同情心、热心与爱心等。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表明,未来的教育不单单是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更重要的是个人道德、伦理、情操的培养。让学生明确责任,树立服务意识,做力所能及的事非常重要。

结合学校的特殊地理位置与学生住校的特点开展教育。比如,以往有些学生在双休日都要把脏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周一回校再带回干净的,周而复始,家长给孩子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我们班主任就此现象做出具体的方案,在学生班会期间与学生座谈,谈论父母的养育之恩,谈不能自立的危害,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针对学生提出好的一面因势利导,并将自强自立的好榜样提出供大家学习,让他们带动身边的同学,感受劳动的快乐。班主任时常深入寝室,鼓励他们完成那些应该独立完成的生活小事,并在寝室设立评选台,对进步和表现最佳的学生在班级评比先进或学期结束时给予一定的表彰或奖励,建议把家长请来参加,这不仅对学生是很大的触动,对家长也是一次教育,在学生回到家之后,家长就会成为义务监督员,学生对家长的感恩之心自然而然地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

五、开展自律教育,增强自控能力

职业教育生涯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往往昭示着个体独立特性发展的开始。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此并没有足够的思想及心理准备,一旦面临这种成长的心理跨越,常常会出现迷失方向的茫然感,而一些缺乏自律意识的学生则有可能陷入自我懈怠、松散不羁的状态中。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学会真诚倾听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深入地了解并理解他们,发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欣赏他们个性中所独具的优点。事实上,在与学生真诚地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学生本性中所具有的许多甚值欣赏的独特品质,同时也发现了造成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等表象背后的一些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内的问题。在理解学生、欣赏学生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进行自我约束的教育,在限制中约束自我、鞭策自我,在鼓励中相信自我,磨砺自我,增强自控能力,自觉主动养成严于律己的好习惯。

六、强化理想教育,明确奋斗方向

第5篇:美好人生范文

在这个社会开放、欲望翻腾的时代,尽管有很多的行为规范,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意识信仰在经济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却变得模糊,徘徊在道德底线的边缘

(一)美惑,害人害己。“美色”,从广义上理解为“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有不正当的娱乐、不正当的交往等行为。现在人们更多的关注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在这种需求下,社会上各种娱乐场所不断增多,各类娱乐场所参差不齐,有些场所藏污纳垢,有些存在黄赌毒现象,更甚者有些还会以不正当方式招揽顾客,有些人经受不住诱惑,道德底线失守。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婚外恋、“包二奶”,未婚同居等消极现象,一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二)金钱诱惑,丧失人格。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当前民富国强的形势下,人们普遍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就是金钱固然重要,获取金钱的方式也应当合理合法。在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影响,少数人不择手段的追求金钱,享受奢靡,讲究实惠,丧失自己的道德底线。

(三)权力诱惑,断送前程。权力,既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也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我们这里主要指个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所能够支配的力量。作为一个有权力的人应当敬畏人民、敬畏法律,注重舆论监督,严格依原则办事,向人民负责。

二、失守道德底线的主要原因

(一)人生观扭曲,精神支柱坍塌。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基本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左右着人生道路的总方向,影响着人们对待生活的根本态度。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人生价值的评价和认知的总观点。当下社会产生了信仰危机,人生观扭曲,体现在人生目的模糊、人生态度消极、人生价值观缺失,最终导致精神支柱坍塌。

(二)道德标准缺失,善恶美丑不分。当今社会,荣辱颠倒是常见现象,在一些执掌权柄的干部眼中,把荀子所说的“爵列尊,贡禄厚,形孰胜,”(即功名利禄、门第势位)视为荣辱标志,把财富、官位、人脉、排场和知名度等外在的功利性东西作为身份的标识,把奢侈消费作为成功人士的标记,孜孜以求。忽视“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不重修养、操守和廉耻心,在物欲膨胀、财色、权力的诱惑下,丧失自控力和自制力,道德感尽失。

我们要抵制“凡人皆自私”的人性观,确立“人,有志、有生、有知、有义”之信念。我们要划清权力与资本的界线,警惕权力资本化,正心、立志,强调道德修养主体的自觉性,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

(三)外部诱惑泛滥,思想防线溃坝。多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阵营的西化、分化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受享乐主义影响,盲目攀比,追求名牌,享受奢靡生活,对于金钱的渴望会导致不良行为;受拜金主义影响,信奉视金钱高于一切的人就会放弃理想、荣誉和责任;受极端个人主义影响,个人私欲恶性膨胀,这是贪图享乐的深层次根源。另外,市场上不健康文化产品的腐蚀力也极强。有的传媒缺乏社会责任感,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利用互联网、手机、杂志报刊、电影电视作品等,一再突破受众者的思想防线,腐蚀着大众,不顾社会影响,不顾受众者感受。而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影响更为直接,这对民众都有很大的诱惑力和冲击力。

三、严守道德底线 走出美好人生

严守道德底线,必须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抵制住任何诱惑。

(一)时时自省,端正人生价值观。自省,就是自我反省。省是查看、检查的意思。自省即是对自身的查看和检查,这是自身修养完善的手段,也是通过修养而达到的一种习惯和美德。时时自省,是保持灵魂洁净的“防腐剂”,也是使自己不犯错误的“抗菌素”。在人生中,必须乐于自省,这是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持崇高品德的内在要求,更是关乎人生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的根本问题。古人云:淡泊宁静,无欲则刚。经常自我反省,干事业就没有自己的私欲,为人处事就能不计个人得失,面对诱惑,人生航向就不会出现偏差。

(二)常常自警,弘扬清风正气。自警,就是自我告诫。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新时期,在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道德风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处处自律,拒绝不良诱惑。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严于律己,具体要做到“四慎”:

第6篇:美好人生范文

一、聋生个性特点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从小就处在一个没有语言刺激的寂静世界里,获取的信息很少,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制约,思维与认知能力也受到影响。首先,不少聋生有孤僻、自卑、固执、自私、疑心重等毛病,这些问题可以随着缺陷的补偿和语言的发展逐步得到解决;其次,聋生听不见,就容易主观、片面、多疑,他们接受外来信息较少,社会经验少,分辨是非能力差,易跟随别人的意志而转移。这些都将影响到行为习惯的养成。值得庆幸的是,聋生在生理上除听觉障碍外,发育都是正常的,他们积极、上进,求知欲强,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爱模仿,少保守。针对聋生个性特点,对他们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就显得重要。教师应及时反复地进行教育,让他们的缺陷得到补偿,那么,他们不但可以在语言上得到发展,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二、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从无到有的,能力要在习惯中才能养成。”这就是说只有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有了能力。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形成品德、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中占着多么重要的地位。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行为习惯好的人,一辈子受用;行为习惯坏的人,一辈子吃亏,害人害己。习惯好的人,逐步可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行为习惯要从小抓起,习惯好是身体好、学习好、思想好的基础。这对于双耳失聪的聋生来说也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聋童语言发展受影响,听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成年后最终要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贡献者,而他们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所养成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将来。要让聋生成为残而不废的新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三、培养聋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好习惯必须从点滴抓起,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日积月累。叶圣陶曾经说过:“习惯是从实践中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了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1.传授正确的行为规范知识

聋童因受生理的影响,掌握知识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采用多媒体,通过图片、行为演示、实地观察等直观形象的方法,将书本上的道德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样就充分发挥了聋童的视觉优势,有助于他们深入领会道德知识的含义,富于动感,又有趣味性,让他们在具体情景中掌握知识、形成概念。例如,为了教育学生明白“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的道理,我通过自己所做的事,让学生分出什么行为是友爱的表现,什么行为是不友爱的表现,再通过讨哪些同学做得好,哪些同学做得不好,从而弄清“友爱”的概念,使学生明白了哪一种行为是讨人喜欢、正确的,哪一种行为是令人讨厌、错误的,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2. 重视实践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

聋生掌握了正确的行为规范知识后,就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使学到的知识逐渐稳定,并能自觉地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信念。

老师批评做错事的学生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只知道这种行为好或不好,而说不出错的理由,殊不知这都是因聋生生活经验贫乏,对所发生的事情只能进行表面的评价。因而,我做个“多心人”,平时特别留心学生的行为,把有代表性的事情编成小故事带进课堂,让学生结合学校的相关规定,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明辨是非。例如,我班毛毛同学总爱故意捣乱。我批评他时,他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自己的错误,因为他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正常学生来讲这是一个极容易的道理,但这对聋生却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找来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把例子带进课堂,让学生结合有关行为规范,讨论这种行为好不好,揭示了该行为的后果,引导学生碰到这种情况时该怎样做,从而提高学生处理问题及评价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而坚定的信念。

3. 重视实践体验,激发正确的情感。

学生的正确的情感呢?我主要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激发学生、丰富学生的情感的。平时抓住一切机会及时对学生良好行为表示鼓励,对不良行为及时制止、批评,让他们为自己良好的行为而喜悦,为自己做错事而羞愧。例如有一天早晨吃饭,我班小时同学拿两个馒头,是想分给小袁同学一个的,结果小郭同学误会了小时同学,以为他自己吃的,两人就打了起来了。首先我表扬了两位想做好事的同学,你们的想法都是好的,但是做法不对,通过我的鼓励、教育、批评,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知道以后该怎样做了。

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有了正确的行为规范认识之后,不一定能形成良好的行为。要使聋童良好的行为经常化、自动化,就要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必须做到“爱心、细心、恒心”。

1.爱心:对待每位学生都一样,不要有歧视的色彩在里面。

2. 细心:教育要深入细致,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学习、训练计划。做到因时而练、因人而练、因事而练。因时而练:即抓住有利时机,在学生可以接受或易于接受的时候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因人而练:即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出不同的训练方案;因事而练:即就事论事,学会仔细观察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小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有效的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

3. 恒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行为规范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

行为习惯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加强平时的训练非常重要,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就来第三遍,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如:毛毛同学刚来我班时,上课纪律差,于是我一次又一次的教育他,指导他,使他能很快地适应学校生活。

五、强化养成教育

在聋校的德育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当我们自认为已采取了非常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并且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后,聋生的德育状况仍得不到根本的好转,为此,应分析聋生错误产生的原因:一方面,聋生的思想意识。学校教育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但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干扰,聋生无法避免。我们只能通过成功的教育活动,引导聋生择善而从,通过健康人格的塑造,引导他们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聋生的不良言行往往是始于偶然,只是他们的不良言行开始未能及时得到纠正,这样,经过反复多次后,使聋生的个人欲望和行动之间建立起稳固的精神联系,其错误言行就极难改正,这是聋生形成不良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关键所在。

我校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了《学生月常规检查评比细则》,由值日师生检查监督,一日一公布,一月一评比,争夺“流动红旗”,每学期一总评,评选出“文明班级”。《细则》对聋生在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使学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比如发现某些小同学乱丢瓜皮纸屑、高年级的同学就能和他一起当即检起扔到垃圾箱内。同时做好检查记录,与班主任通报,适时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以防错误重犯。通过习惯养成教育,塑造聋生的健康人格,收到了显著效果。由此可见,强化养成教育,关键是对聋生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

第7篇:美好人生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教育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52-02

近年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现实中随着生源的减少,高等院校不断地扩招,职业院校生源素质不断下降,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学习愿望,如何面对这些学生成为我们职业院校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学生教育培养策略的进行了探索。

一、职业院校学生特点

1.懒惰情绪严重、行动力差。目前高职学生基本是九零后学生,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他们基本上是家庭的掌上明珠,除学习外,生活琐事基本由家长处理,因此渐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懒于行动,依赖家长,依赖他人。

2.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差。中学时期长达六年的学习经验证明,职业院校学生不能适应讲授模式的理论教学模式,长期理论知识学习失败的阴影,导致这些学生惧怕理论学习,不想参加理论学习,课堂表现是你讲我就睡,看闲书,或者玩游戏。

3.缺乏自信、沟通能力。由于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家长和老师更多的重心放到学生学习上,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在中学时,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同学关注少,交流少,批评多,家长也是训斥多,渐渐自信心缺失。并且和家长、老师交流时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平等的交流方式也没有掌握,要么极其自卑,要么极其强势(一种自我保护的反抗),外在体现是缺少礼貌、紧张、无所适从。

4.责任感和团队意识不强。我国中学乃至大学学习的方式基本上是“单打独斗,各显神通”,学生间竞争意识强烈,合作意识淡薄,导致学生缺乏团队意识。另外,职业院校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中学时期受关注少,承担任务少,形成了我行我素,不理会他人感受,责任感不强的现状。但是如果他认可了你,他会尊重你,支持你。

二、职业院校学生教育培养策略

从理论层面来说,我们应该满足学生需求,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职业院校教师应满足学生的安全需,爱和归属,尊重的需求,从而使他们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从实施操作层面来说,职业院校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教师不应采用中学的理论灌输教学模式,使学生回归到原有失败的经验中,应采用小组合作,行动导向教学法重构学生学习经验,人际关系体验,使学生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结合理论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面对职业院校学生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育培养策略。

1.关注学生,以爱滋养学生。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最大的爱是关注他们,理解他们,支持他们,改变学生以往的认知(自己是不被重视的),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慢慢转变。如:从入校起,可以采用导师制,为每个学生指定导师,从而做到关注每个学生。具体操作时,首先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即他们的未来),为他们指明方向,然后关注学生学习的困惑,心理困惑与身体困惑,为他们排疑解难,使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孤立的、无助的,老师会及时帮助他、支持他,使他有信心去完成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形成师生互动。

2.小组学习为学生建立归属感,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合作是对现代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今天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今天的科学知识越来越深化,单独的个体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单独的个体已经不可能再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每个人都需要借助他人的智慧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小组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合作。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流行小组教学法,取得很好的效果,至今欧美国家多采用小组教学法。而我国也有尝试小组教学,但基本上是蜻蜓点水,并没有完全推开。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主要学习技能,小组学习是非常合适的。小组学习方式依据学生特点为每名学生建立了团队,要做到“同组异质,组间同质”,即同一小组内同学间的特点、特长不同,便于每名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组间同质是指不同组之间特点基本一致,水平相近,有利于互相竞争,互相促进。教学过程中各项任务始终由小组协作完成,在团队行动以及与其他团队竞争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调、思考、合作、共赢,获得成就感、归属感、快乐感的同时,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做人原则,为走上社会奠定了良好开端。

3.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行动感知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师生共同确定行动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做为主线,教和学围绕做展开,以项目作品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在一定学习情境下做中学。这种方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作用,是被职业教育界所推崇的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法一般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在实际中解决问题,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工作任务,大家在互相合作时,始终处于心动、脑动、手动、口动的过程中,学习并快乐着,最终使实际问题获得解决。

4.允许试错,鼓励学生不断前行。学习是一个探索过程,是允许试错的,在不断地试错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学生原有的体验是做就得对,否则就会得到批评,因此学生有时畏惧做事,畏惧学习。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在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出错,给予不断探索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鼓励他们,使他们一点点地修正偏差,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并掌握做事和学习的方法与途径,真正的爱上学习,不断进取。

职业院校教师要用心去关注学生,使学生有归属感,鼓励学生在行动中前行,定能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为学生开启美好人生之门。

参考文献:

[1]李大林,等.终身学习的“四个学会”[J].科技信息,2012,(34).

[2]何荣誉.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解决高职生厌学问题[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4(6).

[3]秦同瞬.怎样确定高职教育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J].职业技术教育,2000,(01).

第8篇:美好人生范文

早听说《练字》是一本好书,今天我终于借到了这本书,于是我情不自禁、兴致勃勃地读起来。读着读着,我便被书中真挚感人的内容吸引住了。

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小时侯,为了练出一手好字,同时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竟用草纸订成练习本,用米汤做墨水来练字。他还给自己订下了一条规矩,每天要写完100个大字,200个小字,写不完不休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了远近闻名的小书法家。

读到这里我思绪万千。同样的年龄,用自己的毅力和恒心换来了成功。而我呢?我不禁为自己的学习劲头不足而感到惭愧。每当看到别人有成就,我也跃跃欲试。可一过新鲜劲儿,就不想在做下去了。还记得三年级开学时,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提高阅读水平,丰富课外积累,要求我们每周背两段名言佳句。我天资聪颖,记忆力也很棒,背两段名言佳句只需10—20分钟即可。开始的三个礼拜,我雄心勃勃,不仅完成了规定的内容,甚至还多背了一些名言佳句。渐渐地,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总是到一周结束时才匆匆忙忙背几句,应付老师的检查。最后甚至把这事都扔到九霄云外去了。一学期下来,因为我的贪玩,导致虎头蛇尾,前功尽弃,看到班里其他同学的阅读、写作水平突飞猛进,我悔恨莫及。现在想来,我缺少的不正是练字时的那份毅力和恒心吗?

第9篇:美好人生范文

关键词:学生 品行教育 感恩 勤俭 诚信 挫折 责任

一、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他们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因此,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是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在学校普及传统文化------国学进校园、国学进课堂的活动中,以弘扬民族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为核心,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以诵读经典为主要形式,认真开展国学教育实践,带领学生学习《弟子规》、《四书、五经》,晨曦诵读《弟子规》领悟其意,遵循圣贤古训。我们说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最简单的标准就是《弟子规》。因为《弟子规》可以显现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德行;你做到了《弟子规》,那可以保证你是个有德行的人,值得信任的人。所以假如你连《弟子规》要求都做不到,语言讲得再华美,也绝对不能相信。

古人主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上下左右,尊卑长幼之间提倡团结互助协调中和。在人际关系上,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的大爱。现在的学生,每个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爱的海洋中长大,他们每天都在享受父母、亲人、老师的爱。但是他们很少知道去回报,去感激他人。所以我们应该在爱他们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二、对学生进行勤俭教育

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要什么有什么,好吃的就吃,不好吃的就不吃,甚至扔掉。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勤俭节约。“勤”就是勤劳,不懒惰。古人认为“一生之计在于勤”,勤是立身之本,是德育启蒙的关键,也是最难持之以恒的品行要求。所以,培养勤劳的品德。在学校劳动周期间,劳动任务明确,劳动岗位固定,责任到人,在班级卫生清扫时,值日生项目清晰,时间明确,细则到位。在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期间,班容班貌的整理过程中,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为班级美化装饰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在劳动中动手、出力、流汗,虽然又苦又累,但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宽敞明亮又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室和整洁美丽的校园,听到老师的称赞,感到自豪满足。亲身体会到劳动最光荣,从而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勤就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别看一滴水没有什么厉害的,可日久天长就能把是石板滴出一个小坑来。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成就。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掌握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业精于勤”就是说,学习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俭”就是节约,不奢。古人把“俭”看做是德育的基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人十分重视以俭训子,认为学生养成节约的品德,是其终身受用那不尽的财富。只有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才会爱惜粮食。只有知道贫穷的山区人们至今还有人吃不饱,才会珍惜拥有的幸福生活。只有懂得云南旱灾地区的近400万人饮用水困难,那里的孩子们惜水如金的感受,才会时刻牢记水是不可再生资源,更要倍加珍惜。

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诚信是美德。“信”就是诚实、无欺。孔子主张“言而有信”。老子强调“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古人高度重视“守信”教育,认为“守信”是与人为善的要道,是人生贯之的美德,是德育启蒙的起点和中心。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踏实肯干的人。所以,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四、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我们平时勉励人也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道理如此,但真要让经历挫折、失败的人重新鼓起勇气却很不容易。对于我们成年人,在挫折面前应该是淡定、从容的,可是发生在一个思想还没有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差、成天被家长捧在手心的学生身上,如果不正确引导,挫折可能会变成一辈子的“挫折”。近两三年的报纸、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经常报道:某学生高考落榜了;某研究生生活压力太大;某年轻人失恋了;某工人失业了等等,因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灵脆弱,导致精神分裂,甚至发生自残、自杀事件。这些个人悲剧,家庭惨剧,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娇生惯养,可以说是在“蜜罐”里泡大的,遇到点挫折就绝望,要死要活。

我们作为班主任,怎样去进行挫折教育呢?

挫折是一种阅历、是一种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挫折中不断的成熟与完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向学生灌输“挫折”思想,告诉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没有知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处处碰壁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五、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责任是一种使命,一位伟人曾说过:“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

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其次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甚至也失去了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誉和尊严。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饰演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无论一个人担任何种职务,做什么样的工作,他都对他人负有责任,这是社会法则,这是道德法则,这还是心灵法则。

正是责任,让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坚持,让我们在成功时保持冷静,让我们在绝望时懂得不放弃,因为我们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别人。

教育学生时时不忘头顶“责任”二字,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扛起它,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社会都将是问心无愧的。人可以不伟大,人也可以清贫,但我们不可以没有责任。班级的同学们在学习上顶起了自己的责任,组建学习小组,互帮互助,提高专业技能。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在课上不敢松懈,积极学习,专业技能大为加强。劳动周里,大部分同学早来晚走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后,帮助其他同学,顶起了劳动者的责任。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期盼他们有出息、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这是我们和家长的共同心愿。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些什么?或者说,我们希望他们成为怎样人?如果只盯着学生的学习和技能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品行教育,结果只能是学生没有素质、没有人品,这样的学生谁会喜欢呢?

也就是说,文化教育固然重要,但品行的教育更重要。有好的品行,才能成就学生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