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深入落实公司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做好重要会议及重大节庆期间网络意识形态落实工作,公司党支部认真按照公司党委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工作要求,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认识
通过“”,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职工群众认真学习了《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全文,并与每位职工签订了《干部职工安全使用互联网承诺书》;通过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都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细则要求,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为企业的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二、强化监督管理,做好重点工作
一是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期间,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值班表,及时上报集团公司。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网上各类风险,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二是建立了网络工作平台审核登记表,对各科室、项目部所建立的微信群进行统一登记管理,明确掌握各网络平台的详细信息,并对各QQ群、微信群负责人进行平台管理,定期对他们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以便更好管理相关网络平台,避免因不重视、不关心等消极态度造成网络平台管理不当,为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三是进一步在职工群众间宣传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对原有的qq工作群进行解散,统一用集团公司“新中大”平台进行线上办公,有效杜绝在网络平台发表不当言论。
一、高度重视,健全领导体制
成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领导班子其他人员为成员。党组书记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
二、突出主线,明确工作机制
紧紧围绕网络意识形态这一工作主线,按照全面清理不留死角、重点环节集中整治、狠抓典型严厉查处、督导检查完善机制的思路,扎实做好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项工作。要明确1名联络员,定期收集、监测网上网下、微博、微信的网络舆情,对异常意识形态网络舆情要及早发现、及时上报,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依照规定严肃问责,并做好保密工作。
三、狠抓落实,压实工作措施
(一)定期召开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
(二)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舆情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及时上报,防范和化解舆情危机。
(三)持续开展打击谣言和虚假信息、处理低俗庸俗信息等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净化网络空间。
(四)组建一支网评队伍,适时回应网民关切的问题,对歪曲言论进行舆论引导。
一、加强组织,明确工作责任人
我系成立了以XX书记、XX主任为组长,XX\XX\XX,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责任人严格按照《2019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分解表》的规定落实任务,确保政治学习、师德师风建设、文明校园创建、思想政治常态化建设、舆情监测和管理等有序化、日常化。
二、抓住关键,分析研判常态化
牵牛要牵牛鼻子,意识形态工作也一样。我系意识形态工作抓住关键阵地、关键人物、关键事件,确保分析研判的常态化。我系主要着重抓好课堂、寝室、网络管理群(QQ群、微信群、家长群等)这三个阵地的意识形态,做好正面引导。抓好教务科长、学管科长、班主任这些关键人物,及时分析、教职工及学生的意识形现状,排查意识形态风险,把控意识形态方向。抓好五四系列活动、工匠精神演讲等系列学生活动及政治学习、教研活动等事件,做好意识形态宣传的融入融合工作。通过抓关键的方式,实现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
三、跟踪反馈,预防及时且得当
一、指导思想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应当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党委(党组)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委(党组)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
二、学习时间及方式
每个月在10日、20日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学习教育对象
全局党员(干部)
四、学习教育内容
第一阶段:开好“两学一做”动员会,进行动员部署,搞好思想发动,迅速在全局掀起学习教育活动热潮;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整治方向”,组织开展“弘扬精神、做理想信念坚定者”学习讨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第二阶段:学习《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谈治国理政》、《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学习同志机关党建中央论述》、《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摆脱困难》、《之江新语》、《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用典》。
第三阶段:围绕“坚守纪律底线、树立清风正气”,扎实开展“学党规党纪•知责明界”学习讨论。12月底前,我院要召开“两学一做”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五、要求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按照单位统一要求,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政治理论学习与支部活动情况
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开展党员活动,逐步形成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共召开支部会议xxx次、开展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谈话xxx次、开展政治理论学习xxx次,政工简报xxx篇。
全部支部成员能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一)日常工作情况
1.建章立制、明确责任,初步形成规范管理:形成业务例会制度和每周看板管理周报表制度,培训业务信息和简报xxx篇;建立培训档案整理规范,使用百度网盘进行归类管理。
2.走访调研、拓展培训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对xxx多家单位进行联系和调研;
3.基本建立人力社保、康养护理、经贸电商培训板块3大培训体系。
(二)年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双基地积极落实西部扶贫战略和国务院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4大国家战略,共自主完成培训xxx个班次xxx人天(xxx人),总完成率xxx%,涉及9个专业领域,覆盖全国约28个省市自治区,涉及退役军人、养老从业人员、企业职工、人社系统员工、社区人员、教师和学生等7大类人群,发挥了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其中:
1.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完成xxx人天(xxx人),超额完成xxx人,完成率250%。
2.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顺利通过深化建设项目验收,完成xxx人天(xxx人)培训,完成率xxx%。
3.成人学历教育:全年完成xxx名学生的教学工作。
4.外事工作:完成外事相关数据和文件上报,办理港台专家进校报备手续,拟定xxx年学院出访计划等。
5.完成学院培训中心日常事务工作。
三、廉洁自律、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
(一)在廉洁自律方面,主要体现在:做到加强廉政知识学习,端正自身行为等;
(二)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主要体现在:
实行党政民主制度,重大事项向部门全体成员报告,通过支部会议讨论上报,做到公开透明。
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二是本部门全体员工以及相关教师和讲师始终牢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五、开展师德建设、参加学习培训情况
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诚信守法、廉洁自律。
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对工作的重要要求,按照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效果,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林场转型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基本原则
(一)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党委中心组人员理论学习原则上每月安排1次,采取专题研讨、讨论交流等学习形式,全年中心组学习不少于12次。落实自学制度,结合工作需要和本人实际,制定年度自学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书目,研读必读篇目,选学相关理论知识,保证读书时间和阅读篇目。
(二)读书交流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组织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和理论调研文章。组织开展大调研活动,积极撰写调研报告,交流调研成果。
(三)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中心组成员利用网络干部学院、“学习强国”等平台选学有关课程,年内至少完成上级党委所规定学习任务。
三、具体安排
全年集中学习专题如下:
1月学习县委十四届八次会专题;
2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题;
3月全国、全省“两会”精神专题;
4月党建(作风建设)专题;
5月生态文明建设专题;
6月学法用法专题;
7月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8月党风廉政建设专题;
9月全面从严治党专题;
10月学习贯彻“国庆”重要讲话精神;
11月高质量发展专题;
一、建立健全“四•五”普法机构,实行普法工作责任制。
领导重视是做好“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关键,为此,县计生办专门成立了“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亲自抓普法工作,健全普法工作的有效组织体系,提供了普法工作顺利开展的强大保障,实行普法工作责任制,职责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形成了完全的普法工作机制,使普法工作有部署、有组织、有实施,真正把“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四•五”普法规划,依法治理规划及实施
为了切实保证普法工作的连续性,长期性,县计生办对“四五”普法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以中央《决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治区计划生育办法》、《流动人口管理办法》、《收养法》、《行政处罚法》的宣传执行为重点,加强对《宪法》、《刑法》、《劳动法》、《合同法》等国家重大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监督,制定“四•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年度“四•五”普法工作计划,把普法工作纳入计划生育工作总体规划,争取在“四•五”普法期间计生系统从熟悉本行业的行政法规,从基本上了解和掌握行业法规以外的其他重要国家法律、法规,无违法违纪案件,在计生系统内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行业新风,并对全县各族育龄群众大力宣传党的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力争作到育龄群众对计生政策、法律、法规的知晓率达到95%以上。
三、加大投入,为开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为确保法制工作顺利进行,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半年县计生办计生系统人员进行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人口统计》培训班,用于理论培训学习资料投入1.5万元,宣传教育资料3.3万元,宣传板面、宣传橱窗0.6万元,资金到位,任务落实,为普法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版权所有
四、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是提高普法工作的组织保证,为此,我办对行政执法人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理论学习高标准、严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各级计生干部接受普法学习教育,我们定期或不定期对他们组织学习,以会代课多种形式进行培训,详细学习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国家的法律、法规,使执法干部牢固树立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的意识。
为加强普法阵地建设,县、乡、村各级均有人口学校,设立普法宣教阵地,县人口学校每月10日开展对各乡、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知情选择培训活动,每次活动都结合法制宣传为重点进行普法教育,增强广大育龄群众的法制观念。
五、开展普法教育,营造浓郁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借3月2日中央《决定》颁布2周年,5月29日计生协成立22周年庆祝宣传活动,大张旗鼓地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治区计划生育办法》、《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在群众中家喻户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农牧民计生政策、法律、法规知识,覆盖面广,感染力强,影响力大,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的法律意识。
六、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加强党风廉政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 保密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各高校与国外组织或外籍人士的交流、合作更加广泛,这同时也意味着增加了更多的失密、泄密的可能,因此,保密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高校保密工作涉及面广,社会观注度高,同社会其他单位相比,有着范围广、接触的密级高、办公自动化程度高、保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等特殊性。针对新形势下高校保密工作形势、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笔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保密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1. 境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尤其在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发展对华关系的同时,继续推行“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他们相互勾结,利用我国政治、经济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面临的各种困难,伺机在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
2. 高校人才荟萃,知识密集,信息资源丰富,涉外交往频繁,是意识形态领域中极为敏感、极为重要的地方,因此境外敌对势力把高校作为其渗透、颠覆、演变的重要场所和目标。
3. 境外敌对势力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我国中青年知识分子极力进行西化、分化和弱化。一方面,他们利用各种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多方位接触、拉拢高校人员,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培植亲西方势力;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对我国进行心战宣传。
4. 隐蔽的间谍情报人员,采取公开掩护秘密、合法掩护非法等方式,对我高校进行煽动、窃密、策反等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5. 高校个别学生和少数出国人员缺乏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密观念,经不起各种各样的诱惑,与国外敌对势力勾结,做出有损国格人格的事,自觉不自觉地为敌人帮了忙服了务。
二、新形势下高校保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保密意识淡薄。不少教师认为保密工作是保密部门的事情,与己关系不大,对“该保密”与“可交流”的尺度把握不准,于是,在出国讲学、进修或对外交流时,无意识导致泄密者有之;在科学研究时,麻痹大意造成资料丢失者有之。
2. 认识不到位。认为保密工作只是一项保障措施,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位置并不重要。况且在当前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实际上已无密可保,对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3. 故意泄密。主要反映在个别教师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的驱使,甘当“里外通”,直接故意泄露试题或其他工作秘密。
4. 泄密渠道多。随着现代化通信工具的大量应用以及传输方式的多样化,可以说,泄密渠道变得越来越多。盗密方式已由过去盗取以文字、图形、符号记录秘密信息的纸介质载体发展利用手机、网络等磁体、光、电信甚至是由网络黑客直接截取资料的现代化盗密方式。
5. 保密手段不高。传统的“三铁一柜”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保密要求,保密工作的对象已从过去的有形文件扩展到无形的电磁信息,保密管理也应由传统的“锁住文件”“管好嘴”扩展到整个信息系统的综合防护。
三、主要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教育缺乏
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局域网、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当前高校保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快速变化的形势和保密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高校形势教育抓得不紧不力,保密教育也流于形式,不系统、不经常,导致部分教师认识不深刻,适应不及时,保密意识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出现了落后、弱化。加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一些不良思想和现象抬头,个别人思想改造有所放松,价值取向逐渐模糊。受其影响和侵蚀,反映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同志保密自觉性不强,甚至完全丧失了警惕性。
2. 知识匮乏
高校基层保密工作人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这些人员从事保密工作一般时间不长,没有接受正规教育和培训,只是在工作岗位上进行过一般性的教育,表现出对工作的不甚了解或一知半解,有相当部分人员甚至不懂保密工作的基本常识,对保密业务工作生疏,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3. 制度不严
主要表现在:一是文件未按要求入柜保管,在办公室随意乱放,任何人都有机会看到,或是将文件违反规定带出办公室,丢失或给其他人看,造成失泄密。二是不严格执行电话、移动通讯、传真、复印等设备管理和使用规定,对单位的复印机、传真等设备管理不严或对操作这些设备的人员管理不严,利用这些设备对文件、资料进行复印、传真,造成失泄密事件发生。三是一些文件和有关重要文件未按规定处理,而是出售给回收公司造成失泄密。
4. 间接泄密
一是在新闻宣传中有些同志为了加大对工作成就的宣传力度,增强可看性,一味追求宣传内容的真实性而间接泄密。二是有些人为追求晋升职称、出国等个人利益盲目向国外刊物投稿造成的泄密。如:某高校的几个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苦心钻研获得了一些学术研究成果。这时有的想尽快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有的想拉关系出国,私自将研究资料寄出境外。结果寄出去的东西石沉大海,在相隔一年后被改头换面变成了他人的成果。
5. 规律把握不准
保密工作规律性是指那些从根本上影响到保密工作效能发挥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既存在于宏观的领域,比如关于保密工作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所处的地位、高校保密工作的性质等;也存在于微观的领域,比如保密工作所应当遵循的控制知情范围、控制接触程度等管理原则。这些基本规律,有的已经被我们所认识,有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一些保密工作人员对保密规律性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对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出现了“不适应”,从而导致了保密方向不明确。
四、新形势下做好高校保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要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保密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安全保密责任人、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制,确保各个方面不出现责任空挡。
2. 提高保密人员素质。一方面,保密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既要学习、继承好的保密工作传统,又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了解新形势,适应新变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保密人员的业务培训。要多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保密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知识水平,构建以基础知识为根基、保密专业知识为主干、相关知识为补充的知识结构,使保密工作人员向复合型人才转化。
3. 强化全员保密意识。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保密宣传教育,如可以采取举办保密知识讲座;通过校园网、板报、宣传栏大肆宣传;组织保密人员撰写保密工作信息、研讨文章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开展保密教育,以彻底纠正“无密可保”、“有密难保”的错误认识,有效强化教职工的保密意识,营造“人人保密、时时保密、处处保密”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新媒体;正面舆情教育;路径
1新媒体时代舆论的发展与舆情的影响
党的十召开以来,我国的移动用户规模和移动数据流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移动用户规模进入快速增长期,移动网络使用率升高(见表1),互联网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党的十之后,中国从“网络大国”的配角迈向“网络强国”的主角。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总书记亲任组长,完成了国家在互联网层面的顶层设计。总书记提出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等重要论断,自此之后,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网络正能量更加巨大,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新常态”,各传统行业北是零售、金融、制造、医疗、教育等都在与互联网加速融合,互联网创业成为新亮点。作为互联网世界中承载着巨大信息量的平台,微博、微信、微视频、贴吧等众多新媒体平台正以雨后春笋的速度,在中国大地蔓延开来。何为新媒体?在媒体漫长的发展史中,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媒体经历了5次大的变革,从报纸到无线电,从电视到互联网,每次媒体手段的进步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当有新的媒体传播手段出现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称他为新媒体。比如今日头条、公众号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抖音、b站相对于电视是新媒体。特别是微信和抖音,这两个新媒体平台的用户使用量非常大,可以说已经成为新媒体平台的佼佼者。这些新媒体平台不仅肩负着传播信息的任务,同时还具有传播舆论,制造舆情的作用。舆论和舆情的定义,笔者在这里要进行一个简要的区分。舆论和舆情这两个概念都涉及社会公众的意见,都关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但是,他们之间的差别也是很明确的。根据王来华教授在《网络舆情研究———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以及陈力丹教授的《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所述,舆论和舆情分别有其广义和狭义的概念,舆论泛指公众公开表达的意见,也就是相对于微信来说的“所有人可见”,而舆情泛指公众意见所构成的舆论导向,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意见,直接得说,舆情所反映的是人民对于社会事件的群体性意见,这种意见的持有者占绝大多数,往往会影响舆论的风向。所以我们可以很简单的认为,舆论就是你说他说我说,舆情是很多人说的近似的意见,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来,舆情的风向,与舆论的发表,有着莫大的关系,舆论的发表影响着舆情的发展方向。表1移动网络使用率升高随着网民数量的逐年增长,网络舆情成了相关部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曾有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反面案例和现象的时候,有将近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整体上已经进入综合国力高速发展的黄金期,突发事件热点事件频发,其网络舆情也异常高涨,特比是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各种平台的助推使得网络舆情显现出了强有力的网络效应,公众通过网络较强的传播力,渗透力以及影响力,充分发挥网络平台自有的互动功能,利用其身份的隐藏性,扩大舆情的影响范围,加剧了热点问题舆情的温度,有时候,一点普通的社会问题往往因为舆论的过渡发酵,导致舆情一边倒,出现了普通问题政治化,简单现象复杂化的趋势,这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种挑战。
2高校校园舆论主体、舆论环境及舆论功能的现状分析
图所谓环境,也就是周围所提供的软硬件条件,舆论环境,包括校园舆论环境与网络舆论环境,本文我们重点讨论网络舆论环境。舆论环境尤其是高校的舆论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不仅是因为其可以通过直接得语言刺激学生的感官,更因为网络舆论环境具有直观性等诸多特点,校园舆论的风向以及网络舆论的发酵,往往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不同的舆情,因此,要研究正面舆情的教育问题,必然要先了解到底什么样的舆论环境才是高校应该有的舆论环境,高校应该打造或者引导怎么的舆论环境,才能够有利用正面舆情的宣传。在了解正确的舆论环境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当今社会网络社会的主体———青年人。作为新时代的网民,青年人则是网民群体中覆盖面最大的一个群体。根据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见图1),2020年,年龄在10-19岁的网民占比为13.5%,年龄在20-29岁的网民占比为17.8%,年龄在30-39岁的网民占比为20.5%,可见,青年人在中国网民群体中是一个重要的群体组成部分,数显示,年龄在20-29岁的网民数量则是所有年龄段网民数量中排第三,且与前两个年龄段相差很小,20-29岁,正是大学生学习的这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接受着改革开放之后最先进的教育,享受着国家发展带来的先进产品,往往他们所接触的事物,都是最前沿的、最新鲜的,这也就造成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容易接触到更加多元的信息。据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获得校内信息会选择校园网(58.79%)、校园微信圈(53.19%)、校园微博圈(41.01%),而获取校外信息以及校内未公开的信息则不会通过校园网。这些大学生更多选择的是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媒介,特别是像微信、抖音这样的新媒体平台,颇受学生欢迎。那么通过这些平台,学生会自主多元的信息,特别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舆论也就随之产生。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独特的群里,有一定的群体特征,他们之中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重视教育但偏于溺爱,很多孩子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往往多数人会产生遇事退缩,不喜欢思考的性格特征,且性格冲动易受影响,这些特点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比如自制力欠缺、抗诱惑力差、渴望认同、又极易把思想外化于行动,他们既是主流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先进文化、落后文化、主流舆论的传播者,舆论环境就此营造。那舆论环境到底是什么呢?又有什么功能?刚刚笔者简述了校园舆论的主体特征,那这部分舆论主体制造出的舆论,也就形成了校园的舆论环境。这个主体很明显,很大一部分是校园里的大学生,他们是新媒体时代的宠儿,也是造就舆论环境的主要人群。笔者做过这样一份研究对象来源于上海10个高职高专院校的问卷调查,其中一份数据显示(图2),调查对象即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5-8小时的偏多,达到了44.36%,而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只有3.51%,可见,校园主体有很大一部分的在校时间是在网络上渡过,那么他们的社交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利用网络进行,当社会上出现新的热点问题的时候,舆论就此发起,舆论环境就此产生。图2高职高专院校的问卷调查舆论本身是社会公众社会产生的,它的发散具有随意性、主观性等特点,同时舆论还具有反映社会矛盾、调节公众心理、维护社会秩序等功能,例如2018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上海商学院合并”事件,2018年1月底,一则“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要和上海商学院合并,合并成的新学校将命名为”上海经济贸易大学的传言,在上海市众多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校友群体里炸开了锅,此番传闻引燃了舆论的高点,上贸大学生、教职工、家长、校友,甚至部分学院领导都纷纷表示震惊,并通过各自的渠道表达了对此的强烈意见。这个案例的舆论发酵迅速,让普通民众感觉到似乎我国大学的等级化更加严重,学生家长对于学校的等级差别更为敏感。同时,这件事还让很多社会公众认为,政府与学校在进行合并决策时,也需要参考学生家长的意见。很多人认为教育局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缺乏公平公正,导致了一段时间内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质疑,这就体现出舆论具有反映社会矛盾的功能,舆论的产生有利于我们挖掘社会问题,帮助政府或者社会解决或者调节社会问题。校园主体有很大一部分的在校时间是在网络上渡过,那么他们的社交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利用网络进行,当社会上出现新的热点问题的时候,舆论就此发起,舆论环境就此产生。
3新媒体时代高校正面舆情教育的路径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经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还提出“广大师生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指明了高校传播正面、积极文化的目标。2017年10月18日党的报告更是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要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体现了正面舆情教育是关系高校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总书记在坚定文化自信这一章节里,还对新闻舆论制度提出了要求:“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这一观点强调了舆论教育的重要性。舆情的导向是以社会舆论为基础的,舆论正则舆情正,舆论哀则舆情哀,因此,在发展如此迅速的新媒体时代,应该重视高校的舆论引导,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正面舆情教育,对于营造良好的高校舆论环境,控制校园舆情偏向有重要的意义。
3.1优化校园舆情教育平台,统筹专门队伍建设
对学生进行正面舆情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应从体制机制上提供保障,校园舆论环境是一个较为开放的系统,要在这个系统里建设维护相应的舆论平台,对学生进行正面舆论的教育。思政政治教育的生态学理论启示我们,高校舆论环境的优化是一个负责的工程,要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控制舆情发展,不是一堂课、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情,它不仅需要第一课堂的灌输,同时也需要第二课堂的知识供给、第三课堂的文化支持;不仅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的示范引领,更需要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发挥全员全方位育人的作用,同时也需要社会相关机构的密切配合与帮助。因此要营造较好的舆论环境,就要利用新媒体平台,结合各机构之力,对学生进行正面舆情教育,让学生知道正面的舆情有利于事件的解决与平复。同时,校园平台负责人也应该严格把控舆论平台信息的输出,让学生时刻处于正面舆论的环境下,让学生平时就能接触最新最前沿的理论,遇到重要节庆日或者纪念日,能够主动发出或者接收正面舆论,营造正面舆论的环境。例如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就探索将校园舆情教育寓教于研究项目中、落实落细于校园各部门的微信公众号里。作为本市高校10个试点培育网络文化研究室之一,济光学院网络文化研究室以探索创新民办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机制为核心,围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针对“95后”青年所关心的时下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主流舆论引导,弘扬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推进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学院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和信息宣传工作,在各项工作中尤其强调新媒体建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地位,在宣传阵地中的领军作用。学院目前已网上注有济光学院、济光团委、济光建筑、济光建工、济光机电、济光经管、济光护理、济光微思政、济光后勤、济光学前、济光艺术以及部分社团微信公众平台十余个,大部分已经运营一年半以上,已经基本确定各自“产品”的基本形态和建设队伍。通过此类新媒体平台,建立合理的舆情教育体制机制,扩大正面舆论的宣传途径,将最新理论和资讯传播出去,以文化育人,以环境育人,奏鸣正面舆论教育之曲。
3.2线上课堂融合线下课堂,发挥网络舆情教育的作用
以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从各方面扎实推进线上线下课程建设工作,线上以使用“雨课堂”教学平台为主,以“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为辅,启动混合式教学新模式。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以下简称思政部)。思政部建有“济光微思政”公众平台,作为线下课堂的补充,该平台具有新媒体特有的特点: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使用方便、互动性强等特点,使用者主要为在校生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播最新理论前沿,讲授思政理论课内容,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结合最新发生的时事热点,设置与课程相关的问答题,引导同学们回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答案,有意识得引导正面舆论。同时,通过第一、二、三课堂联动发挥作用,全方位地探索思政课程的有效性、针对性建设方案,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线上线下课堂相结合,有利于正面舆情教育目的的实现。
3.3建立正面舆情案例库,打造正能量网络生态
笔者认为,狭义的网络生态可以理解为网络世界的环境。其实无论我们承认或不承认,我们都已经生活在两个平行世界。一个是哲学上所说的原子所构成的物质世界,另一个则是数字化构建的虚拟世界,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基于现实空间而存在,网络空间不能独立于物质世界单独存在。在这个网络虚拟空间里,一切参与者的形态,发表的舆论,交往关系、舆彩等共同形成了网络生态。要在高校实现正面舆情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打造一个正能量的高校网络生态,通过建立正面舆情案例库的形式,把一些新闻热点现象进行剖析,对其分类如图3所示。通过建立这样一个正面舆情教育案例分享平台(微信公众账号),定期的分享当前热点新闻、传播正面的主流舆论,开通留言功能,设置讨论模块、针对济光学院的学生开辟一条校园舆论直播通道,及时发现校园舆论新动态,及时传播正面舆论,引导学生接受正面舆情教育。同时,正面舆情教育案例库还可供所有老师分享,用于充实课程内容提升教学体验感。这样的平台需要基于一个或多个部门共同的努力创建与维护。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快速蔓延,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提升高校正面舆情教育的质量,还需要更多的支持与投入。高校正面舆情教育的推进以及舆情案例库的建设,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面对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不断涌现的校园网络舆论热点,正在不断挑战高校的正面舆情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来华.网络舆情研究一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王来华,冯希莹.舆情概念认识中的两个基本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12,(6).
[3]程少华,傅丁根.超9成网民看重网络曝光[EB/OL].
[4]邹振东.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M].北京: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2018.
[5]郭全中.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9.
[6]胡杨,徐建军.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优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