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柴胡的作用和功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柴胡汤;社区慢性病
1 大柴胡汤证原文回顾
《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第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2 大柴胡汤原方及方解
柴胡半斤、黄芩3两、芍药3两、半夏半升(洗)、生姜5两(切)、枳实4枚(炙)、大枣12枚(擘),上七味,以水1斗2升,煮取6升,去滓再煎,温服1升,3服/d。1方加大黄2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大柴胡汤为小柴胡汤去人参、炙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而成。方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为主;因病兼阳明里实,故去人参、甘草,以免其甘壅而助邪;加芍药以和营通络,缓急止痛,且可痛泄大便;加枳实、大黄破结下气,通下里实。合之共奏和解少阳、通下里实之功,实为少阳兼阳明里实之双解之剂。
3 大柴胡汤配伍分析
3.1柴胡 为君药。本品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二经,善于驱邪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的主药。其次,本品辛行苦泄,又可疏肝解郁,调达肝气,为舒肝解郁之要药。柴胡能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可用治疗中气不足导致的脘腹坠胀,脏器下垂等症。与黄芩配伍可治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之少阳半表半里证。柴胡和解退热,使半表半里之邪从外解。黄芩清热泻火,使半表半里之邪从内解。二药一散一清,升阳达表,退热和解,以治少阳证。配伍白芍可治肝郁气滞胸胁诸痛。柴胡疏肝解郁,和解透邪。白芍和营止痛,平肝缓急。二药相合,补散兼施,既疏达肝邪,又养阴滋液。
3.2黄芩 为臣药。本品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本药与君药相伍可以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且与大黄、枳实相配可使阳明之热从内、从下而解。
3.3大黄 为臣药。本品苦寒, 沉降力猛。善行, 有将军之称,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的作用。常用于胃肠积滞大便秘结,或温热病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本方中苦寒之大黄与辛寒之枳实相伍,泻下行气并举,相得益彰。并配伍黄芩清热毒,使热毒下泄。
3.4枳实 为臣药。本品苦、辛、酸、温,具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之功效。善于行滞降泄,长于破滞消积,凡积滞内停,气机受阻而见胸腹痞满胀痛、便秘皆可应用。本方中配伍大黄,行气消痞,内泄阳明热结。
3.5半夏 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本方应用配伍大量生姜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呕。
3.6白芍 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作用。方中配伍白芍用以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痞满。
3.7大枣 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之功效。与生姜相配可以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
3.8生姜 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之功效。为呕家之圣药。本品与半夏相配善温胃散寒,和中降逆以止呕。
4 大柴胡汤治疗社区常见慢性病的应用
脂肪肝是肝脏对脂肪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肝细胞的脂肪样变,中医将脂肪肝患者的证候特点大多归属于肝郁脾虚、湿热瘀阻的范畴,其证符合大柴胡汤的治疗范畴。陈涤平[1]等运用改良大柴胡汤治疗脂肪肝取得满意疗效,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脂、B型超声波积分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高脂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也是导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是社区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2]。中药在治疗高血脂方面具有疗效高、副作用低、患者耐受好、费用低等优点。钱小奇[3]等运用大柴胡汤治疗无症状性高脂血症32例,取得满意疗效,结果表明大柴胡汤具有明显的降低TC、TG和升高HDL-C的作用。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多因幽门功能紊乱,幽门持续开放,导致胆汁和碱性肠液反流入胃,烧灼胃黏膜所引起的一种胃黏膜炎性病变。现代研究认为其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且在社区门诊较为常见。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泛酸范畴。中医认为胆汁的生成、排泄依赖于肝的疏泄。因此本病虽病在胃,但是与肝、胆关系密切。肝气郁结,胃气不降则胆气不舒,幽门功能受碍,通降升清机能紊乱,胆汁无所制约,当降不降而逆流入胃则发病[4]。郭森仁[5]经过多年临床实验得出,疏肝利胆、和胃降逆是中医治疗BRG的基本治则。周劲刚[6]运用大柴胡汤化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对于胃脘部疼痛、呕吐苦水、两胁窜痛及大便秘结等主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胡具有抗菌、保护胃黏膜、促进细胞再生的作用,可以有效减轻胆汁对胃黏膜的损害,促进溃疡的愈合,对胃黏膜屏障起到了保护作用[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群,占消化道专科门诊患者的30%~55%,也是社区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多为上腹部疼痛、饱胀、烧心、反酸、恶心等症状,并至少持续4w以上,且胃镜检查胃黏膜多为正常或仅有轻微的炎症表现。西医治疗FD常用吗丁啉、泌特、复方消化酶等药物,效果不佳。柴可夫等[8]以健脾疏肝、理气消痞、和胃降逆为治则,运用大柴胡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肯定的疗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8%。本方不仅能够加速胃肠运动,增加胃排空,并且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吸收功能,是治疗FD的理想方剂。
综上所述,大柴胡汤是一首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其结构合理,组方巧妙,疗效确切,对于治疗社区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作为一名社区卫生工作者,应该勤于思考,善于变通,准确辨证,更大限度的发挥经方的独特治疗作用,更好的为社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涤平,陈翠萍.改良大柴胡汤治疗脂肪肝4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1):22-23.
[2]王屏,柳秀英.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概述[J].中医函授通讯,1996,(4):27.
[3]钱小奇,张敏.大柴胡汤治疗无症状性高脂血症临床研究[J].国医论坛,2001,16(1):11-12.
[4]胡以明.疏肝降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22例[J].北京中医,1997,16(2):36.
[5]郭森仁.胃镜象与常见上消化道疾病辨证关系初探:附 1000例病例分析[J].北京中医, 1994,13(5):22-23.
[6]周劲刚.大柴胡汤化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2,24(7):489-490.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168-02
中药调配工作的好坏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汤剂的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汤剂适应中医辨证施治之特点,能随症加减,有吸收快、迅速发挥疗效的优势。为了提高配方质量,防止用药事故和不良反应,本文就中药配方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
1药物名称混淆方面问题
1.1中药药名不规范
中药多为天然药物来源复杂,不同来源功效差异大.如:牛膝,有怀牛膝与川牛膝之分,前者为苋科植物牛膝属怀牛膝,后者为苋科植物麻牛膝、甜牛膝,两者功用相似,前者以补肝肾见长,后者以活血祛瘀见长。再如附子,一药有三物,1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功用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2为白附子,又分为禹白附和关白附,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干燥块根,三者名称相似,功效有别,生品皆有毒,不可混淆。
医生有两药或三种药名合并,处方时简写成二术(白术、苍术)、二地(熟地、生地)、二冬(麦冬、天门冬)、二活(独活、羌活)、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等现象,非老药工不懂易配错。
1.2容易混淆的品种
有些药物名称相近,很易出差错。如五加皮和香加皮,医师开方时一直混淆使用。二者在性味、功效上虽相近,但香加皮有毒又有强心功效。使用上应加以区别。又如天南星和胆南星,医师开方为南星,未指明是天南星或胆南星,因胆南星系生南星与牛胆汁加工制成小块状或圆柱状,除有清热化痰,更有息风定惊的功效。再如:山茱萸和吴茱萸,刺蒺藜和潼蒺藜,桑螵蛸和海螵蛸;青木香和广木香;草豆蔻和肉豆蔻;南沙参和北沙参;石菖蒲和九节菖蒲;浙细辛和北细辛等,这些药物名称相近,功效有同有异,不可混用,配方时必须仔细审核处方。
1.3地方习惯用品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用药习惯不尽相同,如柴胡,《中国药典(下简称药典)为伞形科植物柴胡 ( 北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以根入药,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而有的地区习惯用伞形科植物膜缘柴胡 Bupleurum marginatum 或狭叶柴胡( 南柴胡)B.scorzonerifolfium Willd 全草,药用部位完全不同,软柴胡较之正品疗效不佳。又如:处方蚤休应付百合科植物重楼,即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的根茎。部分地区习惯把草河车(蓼科植物拳参红重楼)作蚤休用。再如金钱草,按照《药典》应付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全草,习称大金钱草、神仙对坐草而个别地区仍将广东金钱草( 豆科植物)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eck) Merr 、小金钱草(旋花科植物)等作金钱草使用。有些经营公司将地区习惯用药调往其他地区,造成调配人员不能识别,形成用药差错。
2人为化因素
2.1是否炮制不明
中药经过炮制后,其功效与生品往往有很大差别,如半夏,生品有毒,若炮制方法不同,性味功效也有差异,《药典》规定的炮制品有三种,即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生半夏一般外用,清半夏长于化痰,姜半夏善于止呕,法半夏多用于燥湿化痰。再如大黄《药典》规定的炮制品有四种,即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生用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易伤胃气。酒大黄其力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可清上焦实热;熟大黄酒炖后,泻下作用缓和,能减轻腹痛等副作用,并增强了活血祛瘀的功效。大黄炒炭后泻下作用极弱,并有止血作用,可用于大肠有积滞的大便下血。若处方单写半夏、大黄,调剂人员则无所适从,临床治疗效果难以保证。
2.2称量不准
中药调配一般用戥子称量,然后依据目测进行分量,目测分量或多或少,直接影响到剂量的准确性。有时处方往往只写蜈蚣几条,天龙几条,全虫几条,而蜈蚣、天龙、全虫有大有小,有完整、有残缺,由于剂量不准,则难以取得好的临床效果。有的甚至于无视处方的脚注,特殊药不特别处理(包煎、先煎等),或者有的品种缺乏而互相代用,甚至干脆少配,影响了汤剂的疗效。
2.3药物粉末鉴定难
有些地区的药房使用了中药药粉小包装配方,即将粉碎后的药粉装入透气性的棉纸,制成1,3,6 g 等不同重量的小包,调配时按剂量取包,避免称量不准,保证了用药疗效。其缺陷是出现不良反应,药品粉末鉴定困难,易引起医疗纠纷。
2.4发药交待不明
发药交待不明的情况比较普遍,如该先煎的、该后下的,该冲服,使用药引以及煎药用水量、煎药器皿,服用方法,禁忌及注意事项等交待不明,直接影响汤剂疗效。因此,发药交待明确对临床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份资料提出世界近 1/3 患者死亡与用药错误有关[1]。因发药交待不周或交待错误而致人死亡的病例近年也有报道[2]。发药交待不明的主要原因是,调配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不熟悉药性、不了解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等应知事项。
3建议与对策
3.1鉴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中医处方药名必须规范书写,其处方名应按《药典》标准执行,同名异种必须写全名,炮制品必须注明,地方习惯用药另列“处方应付”项,以免同《药典》有别而致混乱。
3.2中药调配人员必须培训上岗或以师带徒方式培养。配方前应严格审方,弄清方中药物及注脚并交待明确。调配人员应熟悉医生对中药名的缩写,付方规范化。否则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关系着患者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广泛,在旧有的分类中,一直将小柴胡汤归类到和解剂的范畴,但实际上若仅维持原方药物组成,改变原方药物剂量,则小柴胡汤可突破原有和解方剂的范畴,随着组方的变化而衍生出不同的治法。今试举两例,主要探讨其在治疗急性咽喉疾病中的权变思路。
1 急喉风
常某,女,34岁。2008年4月27日诊。咽痛伴吞咽困难1天。现症见:咽痛,呈持续性,伴吞咽困难,声音难出,讲话费力,恶寒,低热,痰多色白质稀,大便两日未解,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专科查体:会厌充血水肿明显,咽部粘膜充血,咽后壁大量淋巴滤泡增生,声门窥视欠佳。证属风寒束表,治以祛风散寒,方选小柴胡倍芩汤,处方:柴胡30g,黄芩20g,党参、大枣、炙甘草、法半夏、生姜各10g。日1剂,温服,4剂后症消。
按:咽喉为肺胃之上源,肺经与胃经之邪每多波及咽喉。此例患者风寒束表不得解除,迅速循经内传,除太阳经气不利之外,因其向阳明经传变的发展趋势,导致阳明经气受缚,继而出现入里化热,故临床上除声音难出,讲话费力之外,尚可见到咽痛及吞咽困难等症状,又因表邪未解,故恶寒发热亦不得缓解。因此,在运用小柴胡汤时,不可死守原方剂量,而应有所化裁。重用柴胡,首取其祛风散邪之力,臣以黄芩,借助柴胡善祛表邪,而发挥黄芩善清肺经邪热之能,共奏清热利咽之功。平用生姜,旧习多认为生姜辛温入胃经,用之而有助胃生热之嫌,但实际上姜与芩配,其温热之力被约,而辛散之力得扬,反有助于协助柴胡散风祛邪,但也不可过用,超出黄芩制约之力则胃热必不得除。党参、大枣和炙甘草均宜平用,一来健脾守中,稳固中焦,则祛邪可助药力,寒凉不至碍胃,补气不助火,健脾不腻胃。佐以法半夏燥湿化痰,则痰消咽利。综观全方,肺胃两经之热得清,束表风寒得解,则咽痛可不日转消,会厌肿退,声出无阻,则音声自然恢复。
2 暴喑
赵某,男,46岁。2008年3月24日诊。突发声嘶2天。现症见:声音嘶哑,咽痛,咳嗽,咯痰质稀量多,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微黄,脉浮。专科查体:双声带明显充血,声门闭合欠佳,双侧室带未见明显水肿,会厌及双侧梨状窝未见明显异常。证属外感风寒,治当祛风散寒,方选小柴胡倍姜汤,处方:柴胡、生姜各30g,党参、炙甘草、大枣、法半夏各10g,黄芩8g。服3剂后痊愈。
按:风邪袭肺易致肺气失宣,喉为肺之“上口”,“肺气实”则“音不鸣”,声门开合一旦失职则音声不利,故见声嘶。结合脉证,最切合病机之治法当为祛风散寒。柴胡通行于少阳,最善散藏匿之风;生姜通行肺胃,重用可借助其辛温之性以散肌表之寒,合用则表里之风邪均无所遁形。另据六经传变的规律,风寒之邪侵入太阳之后多有向阳明传变之势,故知肺(太阳)转胃(阳明),当先实胃,党参擅补脾肺之气,大枣擅补脾胃之气,肺脾胃气得充,则声带鼓动得力;同时炙甘草益胃填阴,则胃之气阴得,三品联用,肺气邪祛得源,胃气稳固得力,祛病之基得奠。需说明的是,参、枣、草三品用量不宜过重,一来有闭门留寇之嫌,二来有气余化火之虞。黄芩用量宜巧,一者风寒入内多从热化,若无防热生变的药物“先其时”而清热,则肺热恐有渐盛之忧;二者用量又不宜过大,黄芩性味苦寒,过量使用易败胃气,反致闭门留寇。法半夏多为痰多者设,其虽以燥湿化痰见长,但性偏温燥,过量使用未免有助燥化火之弊。
3 小结
在急性咽喉疾病的治疗中,小柴胡汤的应用范围相对广泛,尤其部分风邪致病特点突出的疾病,效果尤其显著。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因为咽喉部位与肺、脾、胃的关系异常紧密导致的。咽为水谷之门户,喉为气息之关枢,咽喉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否直
煎煮
许多中药无论单用还是配伍组方,均可随着用量的大小、配伍的变化、炮制的不同和煎煮的各异,功效或有递增,或呈双向性,或表现出功能的多样性。
剂量大小不同,功效不同
同一味药,用量大小对其功效有极大的影响。
黄连、龙胆草,1~2g小量应用,能清热健胃,增进食欲;3~6g则燥湿、泻火、解毒;大剂量应用则败胃,引起胃肠道反应而恶心呕吐。
甘草1~5g应用,起调和诸药作用;5~12g,温胃、补中、解毒;若用30g以上,有类似激素样作用。
桂枝汤中,桂枝和白芍的用量相等,起和营卫解肌的作用;桂枝加白芍汤中,白芍的用量比桂枝多1倍,则治疗太阳病误下,转属太阴,因而腹满时痛。
厚朴三物汤、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三方均由厚朴、大黄、枳实组成,因为三方中三药的用量、君臣佐使地位变化,证治各异。
小承气汤以大黄为主,功能泻热通便;厚朴三物汤,以厚朴为主,功能行气消胀;厚朴大黄汤,以厚朴、大黄为主,功在开胸泄饮。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用量大于其他药味1倍有余,用在透邪;在逍遥散中,用量与各药相等,用在疏肝;在补中益气汤中,用量甚微,主要起升清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对利尿和血压的作用,剂量不同,功效相反。黄芪的利尿作用,用量在20g以内明显,30g以上趋于抑制。另外,对血压的改变,用量在15g以内可以升压,35g以上反而降压。
人参对血压的影响,也与黄芪类似,一般剂量有兴奋和升压作用,较大剂量则起抑制和降压作用。
川芎小剂量能收缩子宫,兴奋心脏;大剂量则使子宫麻痹,心脏抑制。
配伍不同,功效不同
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大多以复方的形式出现,而同一种药在不同的方中因配伍不同,发挥的功效也不同。
升麻在升麻葛根汤中与葛根配伍,表现为发表透疹作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头痛以及麻疹初起,疹发不畅;在清胃散中与黄连、生地等配伍,清热散火解毒,用于治疗胃有积热所致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在补中益气汤、升陷汤及举元煎中与人参、黄芪配伍则表现出升阳举陷的作用,用于中气虚弱或气虚下陷诸证。
麻黄汤中桂枝与麻黄配伍起发汗解表作用,治疗风寒感冒;温经汤、桂枝茯苓丸中与当归、川芎、桃仁配伍,温经活血、逐瘀消症,治疗月经后错或闭经不潮以及经行腹痛、腹部症块等证;与羌独活、威灵仙配伍,则表现为祛风寒通络作用,治疗风寒阻络引起的痹症;与茯苓、泽泻、白术配伍表现为助心阳、温化水饮的功效,治疗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的心悸、怔忡、胸痹心痛等证。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和黄芩、半夏配伍,能使侵入于半表半里的外感之邪出表而解,起和解少阳的作用;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中和白芍、枳壳、香附配伍,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中和黄芪、党参、白术等配伍,能引清气上行而治疗清阳下陷所致诸症,起升举阳气的作用。
薏米仁配伍车前子、泽泻、茯苓利水祛湿;参苓白术散中配伍白术、茯苓、山药,健脾燥湿;苇茎汤中配伍冬瓜子、桃仁,清热排脓;配伍威灵仙、防己、羌独活,舒筋利关节,缓解痹痛。
蛇床子配伍仙灵脾、肉桂、山萸肉温肾阳,暖子宫,治疗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证;配伍苦参、黄柏,燥湿、杀虫、止痒,治疗顽癣、湿疮及女阴痒。
天花粉配伍生地、麦冬、石斛,清热生津,治疗热病伤津;配伍瓜蒌、白芷、贝母,清热解毒,排毒消肿,治疗痈疮。
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不同
许多药物在炮制前后或用不同炮制方法,可使药物本身的成分和性味发生变化,其功效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生姜具有发散风寒、和中止呕的作用;姜汁则辛温而润,治疗噎膈反胃;生姜皮则和脾行水;干姜则性辛热,温中回阳,散寒化饮;炮姜则性苦温,长于温经止血,适于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及腹痛泻痢;煨姜则主要长于和中止呕,但比生姜而不散,比干姜而不燥。
牡蛎生用,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消瘰疬;煅用则敛汗、涩精、止白带。
荆芥生用为散风解表药,炒炭则减其辛散之性而增止血功能,成为治产后血晕及子宫出血的止血药。
地黄生用甘寒凉血,养阴清热;蒸熟用则甘温补肾,滋阴填精;酒制后主补阴血,且借酒力行药势,通血脉,滋补而不腻;生地炭入血分凉血止血;熟地炭补血止血,治崩漏等血虚出血诸证。
薏米仁生用偏于清热利水除湿,炒用则偏于健脾止泻。
大黄生用泻下力猛,适于急下存阴;蒸熟则泻下力缓,适于年老、体衰须用大黄者;酒制则泻下力弱而活血作用较好,宜于瘀血证及不宜峻下者;炒炭则偏于止血,而泻下力很小,多用于大肠有积滞的大便下血。
石膏生用则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煅后熟用则敛疮生肌止痒。
黄柏生用主泻实火、燥湿,用于治疗足膝痿软无力,小便赤黄等症;而酒炙后主泄上焦之火,治疗口舌生疮及头面部病患;盐炙后主降相火滋肾水,治疗阴虚盗汗、梦遗滑精等症;蜜炙则主泄中焦之火,且不伤脾胃,用来治疗五心烦热等症;炒炭后苦寒之性大减,增加了收涩之性,则偏于止血,用于治疗痔漏、崩漏不止等症。
蒲黄生用活血化瘀止痛,炒炭后性涩偏于止血。
葛根生用发表解肌透疹,煨用则升阳止泻。
煎煮方法不同,功效不同
同一味药,因煎煮方法如火候和时间不同而临床功用亦有很大的差别。
生大黄入汤剂,后下或用开水泡服,泻下力宏,而久煎泻下之力大减。
利用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治疗夏季感冒暑湿的表证不宜久煎,而利用其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则要浓煎。
白附子入汤剂煎服取其燥湿化痰,祛风止痉作用,治疗风痰壅盛的抽搐或口眼歪斜;熬膏则取其解毒散结作用,外用治疗毒蛇咬伤及瘰疬痰核。
大多发散药和芳香药的煎煮,要求用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煮即可,若久煎则致香气挥散,功效大减;而补益滋腻药物则要求煎煮较久,为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否则药力不完全,达不到补益作用;而贝壳、甲壳、化石及矿物药入汤剂则要先煎久煮,否则药中成分不能充分溶出,功效也大打折扣。
风寒感冒多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生,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明显、鼻塞喷嚏、流清涕、咳嗽、痰清稀等症状,治疗宜选用解表散寒的方剂,如:
1.九味羌活丸:由羌活、川芎、白芷、防风、苍术、细辛、甘草、黄芩、生地组成。具有解表散寒,祛湿止痛,兼清里热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湿,内有蕴热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疼痛、口苦而渴等症。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也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用温开水送服。
2.川芎茶调散:由川芎、细辛、白芷、羌活、荆芥、防风、薄荷、甘草组成。具有疏风止痛的功效。主治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偏正头痛、巅顶头痛),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舌苔薄白等症。常用于感冒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以及鼻炎所致的头痛。口服:每次3~6片,每日2次。
3.正柴胡散:由柴胡、陈皮、防风、赤勺、甘草、生姜等组成。具有表散风寒、解热止痛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初起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等症。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轻度呼吸道感染等。冲服:每次10克,1日3次。
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春暖之际,主要表现为恶寒轻、发热重、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渴、咽喉红肿而痛、咳嗽、痰黄而黏稠等症状,治疗宜选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的方剂。
1.桑菊感冒片:由桑叶、、连翘、薄荷、杏仁、桔梗、芦根、甘草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等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头痛、咳嗽、咽痛、口干症症。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等。口服:每次4~8片,1日2~3次。
2.感冒清热冲剂:由荆芥、薄荷、柴胡、防风、杏仁、桔梗、葛根、紫苏、白芷、地丁、芦根组成。具有解表清热的功效。主治外感表证所致的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咽痛口干等症。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冲服:每次12克,1日2次。
3.银翘解毒片: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桔梗、荆芥、豆豉、薄荷、竹叶组成。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所致的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口干等症。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也用于治疗乙脑、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等。口服:每次4片,1日2~3次。
4.感冒退热冲剂:由大青叶、板蓝根、连翘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上焦风热所致的咽喉疼痛等症。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冲服:每次9克,1日3次。
此外,暑湿感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可见发热恶寒头痛,脘腹胀闷,恶心食少,或有腹泻、苔腻等症,最好选用藿香正气丸(散、片)来治疗。
柴胡注射液或复方柴胡注射液。对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发热均有良好作用。
以上中成药请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
哪些人不宜服人参
常怡勇
人参是我国传统补品,尤其适合老年体弱、消耗性疾病后期、术后病人等服用。但有下列情况的人不宜服人参:
1.患有动脉硬化症。人参中的蛋白质因子能抑制脂肪分解,加重血管壁脂质沉积,故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硬化、脉管炎者应慎服人参。
2.高血液黏度。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者不宜用。人参有促进红细胞生长的作用,红细胞增多,血液黏度会更高。
3.失眠。人参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失眠者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擅服人参只能加重失眠。
4.胃病。现已查明,很多胃病的罪魁祸首是幽门螺杆菌,而人参对该病菌有保护作用,不利于药物对其杀灭。
5.胆囊炎、胆结石。人参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抑制胆管排泄胆汁使胆汁变稠。调查证明,长期服人参者,胆结石症发病率明显升高。
6.舌质紫暗。中医学认为,舌质紫暗为气血淤滞之象,如服用人参反而会加重病情,出现“疼痛、烦躁不安、手足心发热”等症状。
7.舌苔黄厚。正常人的舌苔薄白而又显湿润,黄则表示消化不良有炎症,此时服用人参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等。
8.红光满面。临床发现,红光满面之人情绪往往兴奋,血压常常偏高,再服用人参会导致血压上升、头昏、失眠多梦等病症。
9.发热。发热应先查明病因,不可因病体虚而盲目进补。感冒、炎症等发热病人服用人参后会使病情加重。
朋友对不太满意,自虑阳痿,邻居大爷向他推荐了两则食疗方,服用后大赞其效,广发亲朋。
【苦瓜子】
用料:苦瓜子、黄酒各适量。
制法:炒熟研末,黄酒送服,每次15克,一日3次,10天为一个疗程。
【羊肉羹】
用料:羊肉半斤,葱、姜、虾米各适量。
制法:将羊肉切片,同葱姜虾米一起焖至烂熟,即可食用。每日一次。
阳痿一病,病因繁多,肾阳不足、心脾两虚、肝郁气滞、湿热下注、寒凝肝脉等均可引起,中医药治疗应根据虚实寒热之不同分型论治,不可一概以肾虚而论。
读者所荐之方一具有益气壮阳之功效,适用于肾虚阳痿患者服用。方中主要成分苦瓜子味苦、甘,入脾、肾两经。《本草纲目》记载苦瓜子能“益气壮阳”。现代研究认为其含有丰富的纤维、碳水化合物、脂肪油,还含有苦瓜素、蛋白质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黄酒作为药引,具有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能协同增强苦瓜子益气壮阳之功。
读者所荐之方二具有补血益气、温中暖肾的功效,对气血不足、脾肾虚寒的人群较为适用,对肾虚阳弱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等也有治疗作用。方中羊肉为血肉有情之品,其性温味甘,入脾、肾两经,主要功效为补血益气、温中暖肾。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能“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滋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现代研究认为其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磷、铁、钙及维生素B1、B2、烟酸、胆甾醇等成分。虾米性温,味甘咸,也有补肾壮阳、理气开胃之功效;生姜辛温,能温中健脾胃,用于烹饪,还可去腥,增加味感。此两者可协同羊肉增强温补之功。需要提醒的是,外感热邪、素体有热和阴虚火旺患者不宜服用本方。
纵观以上两方,均能为肾阳虚弱型阳痿患者所服用,尤其适用于冬季服用。当然,毕竟是食疗方药,其性味平和,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如果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阳痿时,服用这些补肾壮阳药物不但无益,反而会加重湿热下注的症状,甚至会引发、遗精等病症。此外,一般来说,中医药治疗功能性阳痿,倘若辨证得当,效果较好;而对一些严重的器质性阳痿,仅辨证而不辨病,不治原发病,服再多的汤药也于事无补。因此,怀疑患了阳痿,最好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诊治,切不要乱服补肾壮阳药物或民间偏方。
以下提供三则笔者治疗阳痿的常用验方,其不同于保健食疗方,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仅供广大爱好中医药的读者参考。阳痿患者请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加减服用。
【疏肝益肾方】柴胡、枳实、白芍、枸杞子各10克,当归12克,仙灵脾、肉苁蓉各15克,五味子、炙甘草各6克,干蜈蚣1条。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肝郁肾虚型阳痿。
关键词:柴胡桂枝干姜汤;戊四唑;癫痫;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567-02
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之一。我国癫痫发病率为1‰,人群患病率达0.5%~1%,它不仅标志着脑部的疾病,更是一个心身疾病,故给病人和病人家属以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身心痛苦和精神负担。该病总的预后差,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而目前对癫痫病的防治只能靠长期用药以控制症状,现代抗癫痫药(AEDS)能使约80%病人的癫痫发作获得控制,但由于癫痫病需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治疗。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反应就显得尤要重视。因此寻找较佳的治疗方法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药物,是中、西医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中医药防治癫痫具有较大的潜力。
本研究通过观察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对戊四唑诱导癫痫小鼠癫痫发作潜伏期、行为分级、发作次数等的影响,探讨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抗癫痫作用,为癫痫的防治寻找新的有效药物。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为(20±2)g,由福建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药物
戊四唑由美国Sigma公司生产,批号:10106150,戊四唑用前以生理盐水新鲜配制成8mg/mL浓度;苯妥英钠由山西省临汾健民制药厂生产,批号060201,用生理盐水配成5mg/mL浓度;所用中药均由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提供,经鉴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组成:柴胡15g,黄芩9g,牡蛎(先煎)9g,桂枝9g,干姜6g,菖蒲9g,钩藤(后下)12g,茯苓12g,甘草3g,水煎2次,滤液合并。
1.3实验方法
1.3.1分组 将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苯妥英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5组,每组10只。
1.3.2给药 3、4、5组小鼠分别给予加减柴胡桂枝干姜汤煎剂(每毫升含生药浓度分别为0.4、0.6、0.9g/mL),按0.2mL/10g体重灌胃给药,每日1次。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苯妥英钠组按小鼠50mg/(kg・d),每日1次灌胃给药。
1.3.3造模各组动物于第7天灌胃给药后1h,腹腔注射戊四唑80mg/kg,造成癫痫模型。
1.3.4小鼠行为观察 癫痫发作的分级标准参照Racine标准:0级:无反应;I级:节律性嘴或面部抽动;Ⅱ级:点头或甩尾;Ⅲ级:单肢抽动;IV级:多肢抽动或强直;V级: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连续观察30min,记录小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包括轻度发作(相当于I~Ⅲ级)潜伏期和重度发作(相当于Ⅳ~V级)潜伏期、发作行为分级及发作次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上述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样本均数的比较及均数的两两比较用方差分析检验,等级资料用非参数检验分析。
2.结果
2.1对戊四唑诱导小鼠癫痫发作行为的影响
结果见表1。
2.2对戊四唑诱导小鼠癫痫发作潜伏期的影响
结果见表2。
3.讨论
在癫痫模型中,戊四唑造模已被广泛应用,其致痫模型潜伏期短,产生快速,死亡率低,是复制急性全身性发作的一种常用模型。同时,戊四唑引起的发作是唯一能复制的人体自发癫痫,且伴有皮质超同步放电和分化明显的强直相和阵挛相,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抗癫痫药物的筛选以及治疗方法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083-02
方剂学是一门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学好方剂学至关重要。根据二十多年的教学体会,针对高职高专生年龄、知识结构、理解力、及学习时间等特点,对方剂学的学习方法作如下探讨:
1学习方法
1.1背诵方歌佐以趣记
方歌具有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便于背诵,长期不忘的特点。学习方剂首先要熟记方歌,记住了方歌就记住了组方药物,有的还包括功效、主治等内容。如:“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宜,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细辛草味夏,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化饮效堪夸”。在背诵方歌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自编一些药物趣味记忆。如:暖肝煎可趣记为“乌龟狗肉香又香,再加茯苓和生姜”(乌药、当归、枸杞子、肉桂、沉香、小茴香、茯苓、生姜);银翘散可趣记为“牛吃薄荷草,连花、叶、穗、梗、根都吃了”(牛蒡子、薄荷、甘草、连翘、银花、竹叶、芥穗、桔梗、芦根、豆豉);导赤散可趣记为“草木生叶”(甘草梢、木通、生地、竹叶);三仁汤可趣记为“三人扑通滑竹下”(杏仁、苡仁、白蔻仁、厚朴、通草、滑石、竹叶、半夏)等。趣味记法使学生乐于接受,立竿见影,过目不忘,但切忌走弯路,只能有少量方剂佐以此法,就像调味品一样,多了无益。因趣记大多没有方名,又是取药名谐音,容易混淆。
2.2理解疑难组方配伍
研究古方的配伍规律,是学习方剂的重要方面。教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往往打破教材上原有次序,采取以药推证,先讲主治症候,再分析组方配伍,推出功效,最后说明临床运用、用法等。这样学生对大部分的方剂组方配伍均可理解,但对一些疑难组方,意想不到的配伍用药,更须逐一理清如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为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上之证名方,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之功效,现代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等属上述证型者疗效显著。方中应用大量的镇肝潜阳,滋肝肾阴,引血下行的药物,但为何又配伍生麦芽、川楝子、茵陈蒿三味与功效无关的药呢?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烈,肝主升,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阳上亢,甚而化风,若一味地以镇潜之品强压之,则往往压而不服,反可引动其反激之力导致上亢更甚。张锡纯初制时并未加此三味药,而是纯用重镇滋潜之品,虽然有时也能取效,但对一些肝阳亢盛的患者,服药后反觉血气上攻,病情加重。张锡纯在实践中吸取教训,结合肝之生理特点反复深悟,才加入这三味疏达肝气,清泄肝热之品,以期肝之疏泄条达而获佳效。
2.3 归纳对比融会贯通
打破章节界限,归纳对比总结,便于知识积累,融会贯通。如归脾汤、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组方配伍用药不同,但均为治疗心悸失眠的名方,如何区别应用呢?归脾汤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多伴有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等;朱砂安神丸能重镇安神,清心泻火,治疗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所致的惊悸失眠,多伴有心烦神乱,胸中烦热,舌红脉细数等;酸枣仁汤能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用于肝血不足,虚火扰心所致的虚烦不眠,多伴有咽干口燥,头目眩晕,舌红脉弦细等;天王补心丹能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肾阴虚血少,虚火内扰所致的心悸失眠,多伴有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依此类推,麻黄汤、小青龙汤、苏子降气汤、麻杏甘石汤、定喘汤等均能治疗喘咳;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四逆散、大承气汤、乌梅丸等均能治疗四肢厥逆。不仅可对病症加以区别,还可对用药、功效、用量等加以区别,如小柴胡汤、逍遥散、补中益气汤等方中都有柴胡,但柴胡在方中的作用却各自不同;一贯煎、逍遥散、四逆散等均有疏肝功效,但组方配伍、主治、病机却不相同;左金丸、六一散等君、佐药的用量比例均为6∶1;补阳还五汤中君药黄芪重用四两,吴茱萸汤佐药生姜重用六两等。
2.4紧密联系基础学科
方剂学研究的内容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前期基础学科的内容为基础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善于联系已学过的基础学科知识。如“一贯煎”为治疗肝肾阴虚胁痛方,能滋阴疏肝。方中的用药从整体观念出发,采取“滋水涵木”“佐金制木”“培土抑木”三法,且在大队养阴药中配少量的行气药,照顾到“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体现了“补肝体助肝用”的治则。又如“阳和汤” 为治疗阳虚血弱,寒凝痰滞所致的阴疽的常用方,为什么配伍少量的辛温解表药麻黄?因麻黄能发越阳气,辛温达卫,散寒通滞且走肌表,阴疽证多有肌肤局部的病变,故在温阳、补血、散寒的基础上佐以麻黄,仅用5分,多用伤正。以上内容涉及了中医基础、中药学等知识,因此,要学好方剂学,首先要学好与之有连贯性的基础学科。
2.5重视现代药理研究
科学合理地应用方药的现代研究成果,能对古方疗效的提高产生巨大影响。如补中益气汤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应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首选方,但原方应用疗效不理想,应当加减哪些药物?导致重症肌无力的主要原因是体内乙酰胆碱生成不足,释放减少,运动终板对乙酰胆碱的反应减弱,或者存在对抗乙酰胆碱的物质(胆碱脂酶),进而引起神经――肌肉间传递功能障碍而发生此病。现代药研发现橘皮能对抗毛果芸香碱所致的痉挛,甘草对多种药物包括毛果芸香碱、烟碱有解毒作用。当归中的甘肃岷归挥发油中的内脂以及正丁醇烯――内脂可对抗组织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哮喘。根据上述分析,本方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当减去陈皮、甘草,避免使用岷归。葛根的水溶性提取物有很强的乙酰胆碱样作用,辛夷水煎剂有乙酰胆碱样作用,蜂蜜成份含乙酰胆碱,槟榔成份以槟榔碱为主,有拟胆碱样作用,枸杞水提取物有拟胆碱作用等,这些药物适当选择加入使用,疗效明显增强。学习方剂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师古不泥,时时关注现代药物研究的发展,不断吸取新的研究成果。
2.6结合临床病例讨论
方剂是中医用于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工具,研究方剂的临床应用亦是学习方剂的重要内容,更为今后学习临床各科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方剂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教师应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或查阅大量的临床资料,将方剂的最新临床应用及时介绍给学生,针对疑难病症,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如小柴胡汤的“热入血室”证,若仅从理论和《伤寒论》原文解释,学生仍有疑惑,通过讨论一例症状与上证吻合的妇女月经期感冒的病例,以小柴胡汤酌加凉血安神之品而治愈,使学生对小柴胡汤证有深刻的理解。
1、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都让您操心不已,而且时间超过六个月。
2、您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三种:过度激动或者觉得压力太大;疲倦;不能集中精神,记忆减退;易怒;肌肉紧张;失眠。
3、不容易忘掉烦恼,即使看电影或者跟朋友“煲电话粥”时也照样烦恼。
4、您的忧虑已经让您的社会行为出现明显的痛苦或干扰。
在此为您奉上控制焦虑的八个办法:
1 不要把您的忧虑和现实混淆。小孩第一次去参加夏令营,不代表他会落入人口贩卖集团的手中,所以试着区分什么是真正客观的处境,什么只是您的推测。
2 问自己下列三个问题:
“真的吗?”这可以让您立刻停止往坏的方面设想。太多悲观的预想答案盘踞在焦虑者的心中,使他们不清楚这些只是胡思乱想。
“有这么严重吗?”这可以阻断您焦虑的意识。焦虑者碰到问题时,通常会想像很糟糕的后果,把小小不如意当成大灾难,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
“有什么我能做的?”不要被焦虑控制而忘记采取行动!就算真的面临问题,担心也并不能解决问题,问自己:“我该怎么办?”答案通常不只一个,放轻松,减低焦虑的程度,找出合适的解决之道以及实际的行动方法。
3 跟身边的人交谈。因为一个人的时候最容易胡思乱想,自己提出担忧的问题,而后又给个丧气的答案。所以多交朋友,多沟通。
4 想像换作是其他人的话。他们会怎么做。
5 问问自己,这样的焦虑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从以前焦虑的经验中检查,这么焦虑真的值得吗?
6 稍微改变生活方式,不要试着控制、预防、计划一切。人不可能活在凡事都可确定或可预期的世界中。您必须承认,变卦、突发状况、一时的耽误,不见得必然会导致危险或灾难,很可能只是单纯的意外事件而已。
7 享受美好时光。度假的时候,一大早不要担心沙滩上的人太多;到了沙滩上,不要担心午餐时有没有位子;吃午餐的时候,不要担心下午天气会变坏……就这样,学着不要想太多,放松心情,实事求是地去看、去听、去感觉。
8 注意自己的健康。焦虑所引起的生理症状和肌肉紧张,往往是无意识的。如果您总觉得这里或那里不舒服,尤其是脖子、背部和头部僵硬疼痛,就应该设法去放松,以减缓肌肉紧张所造成的影响。光放松身体不会让您完全停止焦虑,但起码可以抑制焦虑造成的不适感。焦虑的人常忘记爱惜自己。注意自己的身体,给自己以关爱,才不会被焦虑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