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范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

第1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范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交流。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地震的资料,然后教师播放地震的录像,使学生感受到地震的可怕。

2.揭题。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梳理出主要问题: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课题质疑,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

二、初读感知

1.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2.检查。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和朗读课文的情况。

3.概括。引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回答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教师板书:父子了不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精读感悟

(一)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1.品词析句,读中体会父亲的坚毅。

⑴出示重点段(课件),让学生读后谈体会。⑵出示另一句话,让学生和这一段话进行比较,在比较这两段话时,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时间的词句,“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感受父亲挖掘的时间之长,想象父亲挖掘时的艰难,体会父亲救儿子时内心的焦急与无助。⑶感情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在词句的品读中,让学生体会父亲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这种惊人的毅力源自于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2.创设情景,说中体会父亲的执著。

⑴想象劝说情景:“看到父亲在废墟中不停地挖掘,有哪些人来劝阻他,是怎样劝阻的?”⑵朗读5~10自然段,深刻体会父亲不顾一切,一心只想救儿子的无比坚定的信念,他的爱就体现在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言行之中。

3.对比阅读,比较感悟父亲的伟大。

⑴对比。①找出文中描写其他父母的语句。从“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地离开”等词语中,体会其他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显得理智。②找出描写此时父亲的言行的语句,与其他父母进行对比。在比较讨论中,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不寻常,说明他爱得更坚强,爱得更执著,爱得更深厚!他的爱使儿子和14名同学获得了又一次生命。父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这伟大的爱可歌可泣!⑵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师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为了更好实现三者情感的碰撞、沟通与交流,本环节紧紧抓住“为什么说这是个了不起的父亲”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采用了创设情景、对比等方式,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能力的同时,一个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亲形象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二)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在体会儿子的了不起时,运用同样的方法,重点抓住第22自然段中儿子的话进行体会,紧紧抓住一个“让”字,引导学生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1.出示句子对比:父亲在废墟中挖了12小时,24小时,36小时,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克服了什么困难?

2.引导学生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还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放手让学生运用体会父亲了不起的方法学习体会儿子了不起,并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空白点进行想象,使学生走进阿曼达的内心,从而体会是父亲的承诺,是父亲的爱,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总结升华

1.是什么把地震中的与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体会“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板书“父子情深”)

第2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新课导入 适配性

近两年,在“开江县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的初赛、复赛、决赛中,我作为嘉宾、指导教师、评委,大概听了五六十堂课。现在仔细想来,这些课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参赛教师在课堂中呈现、展示的课程资源丰富、充实,感觉“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课标思想得到足够重视。至于用得当与不当,后面再说。我们先来看一看我随机挑选的20节课使用多媒体的统计数据:

资源种类 数量 效果很好 效果一般 效果差

电脑课件 20 6 12 2

实物挂图 18 12 6 0

生字卡片 15 10 3 2

音乐 7 5 1 1

课文录音 10 7 3 0

动手实验 4 2 2 0

其他资源 20 11 5 4

从统计数据看,历次大赛不少选手在媒体使用上刻意追求“声、光、形、色”效果,忽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本功能,走进了“为使用而使用”的误区。个别选手进入课堂的时候,五六位助手相拥而入,教具、学具装满一两纸箱,两三位电脑教师坐以待命。从比赛的实际效果看,越是传统的媒体,使用的效果就越好。“实物挂图、生字卡片、音乐录音”的使用效率达90%以上,而课件的使用效果与选手预期反差很大。我想,一方面,使用什么媒体要因课而定,并非公开课都要使用电脑课件;另一方面,很多选手自己不会制作,使用起来也很勉强,何必要勉为其难呢?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获取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视觉、听觉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感知器官。“多媒体”能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y。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手段在视觉、 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犹如乐曲的“引子”和戏剧的“序幕”。多媒体技术以其方便的再现情景、展示文本图表、播放动画视频等特点,在导入新课方面拥有传统手段难以企及的优势。但是讲授新课过程中,如何做到多媒体与导入环节的适配呢?下面我将结合近两年我县开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的相关课例,简要介绍几种与课堂内容适配的导入新法。

一、图片起兴

图片起兴,是一种利用教学挂图、自制图片或简笔画,借助投影或其他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围绕图片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的导入法。这样的导入方法一般适用于写景类的文章,因为优美的风景图片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更有利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如:曾老师在教学人教版第十册《草原》这一课时,因为很多同学都没去过草原,对那里的环境不是很了解,于是她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草原风光图,在课堂一开始就展示给学生看。然后问他们通过观察发现草原有哪些特点?草原美不美?美在哪里?再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看看作者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评价:这种导入方式,既调动了学生认识草原的积极性,又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参照物,加深了学生对草原的美好印象。适用于这种导入方式的文章还有很多,如《威尼斯的小艇》……

图片导入能够达到“凝神、激趣、起兴”的导入效果。图片导入要遵循认知规律,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浅显化,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二、音乐怡情

歌曲具有渲染作用,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教师恰当运用与教材内容“合拍”的歌曲导入,往往能营造很好的课堂氛围,实现情景教学。通过欣赏歌曲,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如劳老师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时,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导入,开阔优美的旋律及直抒胸臆的歌词,启发了学生的情感与想象,把学生带进了中华多民族大家庭之中。学生马上由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联想到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带着不同民族头饰、穿着不同民族的衣服来到同一个地方――我们的民族小学,一个充满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让学生学习情趣高涨,精神饱满地期待新课的开始,将学生的思维导入了教学正轨,而且增添了无限的学习乐趣。

评价: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音乐,如果在新课前播放或吟唱与课文有关的歌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学生们一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时表情丰富,一双双眼睛里都迸射出了激动的火花。随着教师的启发式提问,学生都产生了进一步学习课文的欲望。

歌曲导入法的优点使学生们容易接受,抓住学生喜欢歌曲的心理来导入新课,可以说是“愉快教学”法应用的典范。但要注意的是,教师选取的歌曲要恰当,要与教学紧密相关,否则非但不能顺利导入新课,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

三、史料启智

从背景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的能力目标之一。运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提供文本、图表、材料等多方面的阅读理解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导人新课,也会使学生在接受更多的历史背景信息中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如同样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五年级的施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她先让学生欣赏两组数据。

1. 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造成69142 死亡。

2. 1976年7月28日,发生于中国唐山的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

通过这两组直观鲜明的数据,学生会对地震的危害程度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然后,她说道:“是啊,在地震中很多人也许有生的希望,但是由于父母的固执,或其他种种原因,有一些可以活下来的人并没有活下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对坚强的父子,是一对创造奇迹的父子。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这对父子的了不起!”

评价:这堂课的导入很有价值,也很有深度。两组鲜明的数据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在这基础上学生对地震造成的危害有了感性认识,也体会到这种艰难之中那对父子的了不起。

四、视频凝神

由于缺乏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对很多未知事物感到陌生和遥远,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而视频则可以把形、声、色、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课文内容的真实情景,绘声绘色地展现原有情景,可以大大增强语文教学的活泼性、生动性,使学生容易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氛围里掌握知识。

如蒋老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先响起)温暖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播放视频)它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里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暖暖的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绪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教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五、诗歌抒情

诗歌具有语言精练、朗朗上口的特点,青年学生对诗歌颇感兴趣。我们在导课时,用多媒体做投影,辅之以激情澎湃的诗歌朗读作为开场白,用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如唐老师在教学人教版第十册《阿里山的云雾》时,在投影上展示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的内容,并配以深情的朗读导入:“我在这头” 有哪些绮丽的风景呢?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日月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阿里山的云雾》。

评价:教学略读课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起学生诵读课文的兴趣。教师的作用还体现在组织、指导学生的阅读上。教学本课时,可通过充满激情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范读,阿里山风光图片的展示等,引起W生学习本课的欲望。接着可让学生读读阅读提示,明确提示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提示自学课文。

上述的导入方式,在多媒体的恰当配合下,既能触动学生的情感与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起到了导入的“凝神、激趣、起兴、启智”的作用,为打造高效课堂开了个好头。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多媒体方式辅助课堂导入,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适配的方式出现,才能真正做到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3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范文

一、关注学生的阅读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最具情境性的心理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要引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必须要有“煽情”的氛围和环境,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日渐广泛,创设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必将越来越丰富。

但不论是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再情境创设上,必须注重教师的情感投入,用教师之情去触发和带动学生之情。在语文教学中,应多注重创设一种恰当的情景,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深度。

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一位教师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课件随着哀伤的音乐出现了美国洛杉矶那次大地震留下的珍贵图片,再加上老师“煽情”的语言描述,将学生的情感拉向了地震的惨烈现场,并使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活动进一步在课堂上扩散,直至形成弥漫于整个课堂的情境气氛。大家的情感都沉浸在地震后留下的一片片瓦砾中,一堆堆废墟中。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境,学生“触景生情”,被激发的情感活动引领学生奔向更深层次的学习。

二、抓住课文的“传情点”

文章的情感信息总是附着或蕴藏于一定的言语形式和表达方式之中。所谓传情点,是指那些再传情达意上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传情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情感交流的桥梁。

《金色的鱼钩》通过对老班长外表的描写,和以“我”的言行、神态作烘托,讴歌了老班长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崇高的精神世界。《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被作者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有的在抽泣,有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这种入境入情的朗读,恰到好处的朗读指导,唤醒的是学生潜在的激情。有效的朗读,抓住“传情点”,老师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传情点”,就能让学生更直接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地体验和领会作者的情感。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

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对课文特别喜爱的部分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不要刻意自足“标准答案”。

记得有一次我在上《乌鸦喝水》这一课,我在创设情境,拓展思维,激发兴趣,巧设问题上下功夫,结果,孩子们的表现令我折服。

师:乌鸦很聪明,会利用瓶子旁边的小石子喝到瓶子里的水。可是,如果瓶子的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

生自思自议。

生1:乌鸦可以去找一根吸管,放进瓶子里,不就喝着水了吗?

生2:乌鸦如果把瓶子推倒了,就可以喝着水了。

其余学生急不可待地要反驳。

生3:你这个办法不行。你把瓶子推倒了,水都流到地上了,被地板吸干了,岂不是全功尽弃?

生4:我就把瓶子斜一点点,不全放到地上。

生5:乌鸦又没有手,怎么能扶得那么好呢?要是他一不小心,扶不住,瓶子就会摔倒地上打烂了。

师:大家考虑得很周到,能不能把这个办法改进一下呢?

生思考,讨论。

生6:我有办法。乌鸦可以先用爪子把地上的沙子挖起来,堆得像小山那样。再把瓶子靠在上面,不就可以喝到水了吗?

师:通过大家齐心合力地思考,我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还有别的办法吗?

学生对于同学提出的办法,纷纷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在新的情境中思考新的应对办法,对别人的办法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办法进行不断修正,在表述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4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范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中。本文将探索多媒体的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小学语文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小学语文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应用的一种有效途径。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以此调动学生课堂主动性。

一、课件的巧妙运用

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制作课件。小学生一般来说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要想学生可以积极主动投入课堂,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要学的课成课件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中,教师就可以先将我国各个民族的特色服饰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都分别来说一说认识哪一个民族的服饰。这时候学生看到了多媒体显示出来的民族服饰之后,就会积极的说出自己所了解的民族服装,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在在此基础上带着学生进行接下来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巧妙的运用课件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让学生可以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课文与影像资料的有机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对要学的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只有听着或记笔记,这样就不能让学生可以主动学习。在新媒体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将课文和影像资料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主动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就可以在课前将为学生准备的与地震有关的影像资料方给学生看,可以是有关地震的常识介绍,也可以是一段关于地震的电影等等,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往往会被影像中的内容所震撼到,进而产生想要学习课文的想法。当学生产生了想要学习的欲望的时候,就会积极主动的读课文,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影像资料和课文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可以产生学习的欲望,想要主动学习,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三、用多媒体来来引导学生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使非常难的,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没有预习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可以每天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让学生来完成,学生也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形式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松鼠》一文时,教师就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让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一些资料的作业。在了解教师的作业后,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查找,有的学生可以查找有关松鼠的图片,有的学生可以查找松鼠的生活习性,有的学生可以查找有关松鼠的小视频,等到教师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找到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其他学生看,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

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运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主动去找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接到教师的任务后,就开始想要主动投入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还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分享的能力,学生将自己找到的知识与其他的同学一起分享,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吸收到其他学生掌握到的内容。

四、将多媒体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一般来说,学生总是会对发生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在选择多媒体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点,要将所选择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学会看病》一文时,首先就可以让学生来看一段小学生独自去医院看病的视频,当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让学生来谈一谈,每次去医院看病的经过是怎样的,需要哪些步骤,当学生各抒己见的表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后,教师在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中是如何看病的。当学了课文后,教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有的学生扮演病人,有的学生扮演医生和护士,再次以视觉效果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

在新课改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多媒体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和想法,从而进一步主动学习,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5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范文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一直以来,教材即知识的观念束缚了教师的教学,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只有转变教材观,教材方能发挥特有的功能,才能使教师在使用教材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所创新。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都可根据教材的特点,挖掘教材的闪光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几次大地震的场面,以场面的悲壮,让学生体会平凡之中情感的伟大。这样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地内心体验,把教师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与需要,也就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质疑

学习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型材料独特的个性,并拥有了创新的成果。

1、 为学生预留质疑的时间。

在教学中,我总是在出示课题时就课题提问,让学生谈谈看到课题后最想了解什么。在课文结束时留出时间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中随时提出自己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给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2、给学生示范质疑。

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也随之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有意识的为学生质疑做好范例,保证提问效果,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但是问题并不是随处而设,应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关键点、模糊点、点、疑难点、情感点等有利于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点适时而问。如在教学《穷人》一课如果在初始阶段就问:"为什么说小屋'温暖而舒适'?"学生的回答往往会停留在表面,不过把这个问题放在课文即将结束时,答案就会覆盖全文,不仅停留在家的布置,更会从人的品质和情感方面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

(三)展开想象,使学生创造性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阅读教学中,想象力欠缺的学生往往会对文字的理解不具体,不深入,不易形成清晰深刻的个性体验,而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效果明显。

在教学《再见了,亲人》结尾时,可以适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当列车开动时,站台上会是什么情境?大家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圆其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思维。

(四)角色转换,使学生创造性地体验

第6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范文

一、巧借课件导入,让语文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

导入新课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学生刚刚接触新课文,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并为学生接下去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教师课始要努力创建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奠定课文情感基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愿意接近文本,走进文本。

1.画面展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课始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音乐,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往往能主动探究,思维活跃,高效地学习。如,我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课前,我先播放了许多美丽的花的图片让学生看,学生耳听舒缓动人的音乐,眼观五彩缤纷的花的图片,仿佛置身花海,徜徉其中,一个个满脸的愉悦,满脸的惊叹,快乐的话语如活泼的清泉喷涌而出:“哇,太美了!”“哇,我仿佛能闻到花香了!”……看着他们向往的神情,我趁热打铁,说:“花儿美吗?在德国,家家户户在临街的窗子上都种了美丽的花儿,人们走在街上,入目到处花影绰绰,入鼻到处花香馥郁,令人陶醉,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季羡林先生到德国去感受德国奇丽的风景、奇特的民俗,好吗?”学生马上以饱满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

2.资料导趣,渗透学法

课前除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注意讲求方法策略,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探究学习。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导入新课时,我先简单地介绍了作者沈石溪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接着课件逐一出示他给马鹿喂食、怀抱珍珠蜥、颈缠黑尾蟒、手掌上喂食孔雀等与各种动物亲密相处的照片,讲了他与动物间的小故事,作家富有冒险传奇色彩的经历听得学生心驰神往,充分调动起他们的阅读期待,望着他们惊奇不已的小脸,我再用课件出示作者的两句话:“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涤荡灵魂。”“我写动物,表现的却是人的情感。”我对学生说:“那么课文中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有着什么样的惊人心魄的战斗经历?它有着什么样跟人类一样的震撼人心灵的丰富情感?课文又是怎样表现它的情感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吧。”然后请学生联系学习写人的文章谈一谈学习方法,学生稍一思考、讨论,很快就掌握了学法,而后通过默读课文找到描写嘎羧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进行品读,体会到了嘎羧的善良、怀旧、忠诚。这样的导入既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借作家的话实现知识迁移,渗透学法指导,学生不但学习兴趣浓厚,而且学得主动轻松。

二、借助课件创设情境,让语文课堂“添得黄鹂四五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教学的本质应该是让学生在掌握一些祖国语言文字知识和表达技巧时,还能在读书过程中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深入感受文章的思想内涵,使情感得到浸润,情操得到熏陶感染,进而形成一种健康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学中常常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学习。

1.巧用音像,创境促悟

多媒体课件能为语文课堂提供最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图像、视频录像、感染力强的乐曲中置身教学情境中,心灵受到撼动,情感得到唤醒,生活积累得到复苏,调动起他们积极的思维、智慧,让他们把自己融入文本角色,“神入”课文描绘的意境,加深对语言的感受,放大形象的感染力。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在读课文“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了解到居里夫人工作条件的艰苦和实验的艰难后,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进而能更强烈地感受到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著追求,我播放了一段相关的视频,视频中简陋的工棚下,浓烟滚滚的大锅旁,柔弱的居里夫人拿着笨重的大铲在锅里不停地翻搅着,汗珠湿透了她的鬓角、衣衫,浓烟呛得她眼泪直流,忍不住地咳嗽……播放后,我问学生:“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有的学生说:“妇女们最重视的就是自己的美丽容貌。可是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却任由酸碱烧伤自己的衣裙、双手,愿意终日生活在烟熏火燎中,她实在是太可敬了!”有的学生说:“冶炼工业废渣的工作十分劳累辛苦,可居里夫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科学设想,一锅又一锅地搅拌提炼、再溶解、沉淀、分析,坚持了三年又九个月。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坚定执著呀!”……学生的感受十分深刻,言谈之间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2.变化文字,传情达意

对多媒体课件中文字的变化处理也能传达出文字的情感、温度,我们可以巧妙借助多媒体课件让那闪烁变化的文字与文意相协,从内容到形式上一致,给学生产生情境的美感,烘染文本传达的文义,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他挖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想象父亲不顾危险、不顾饥饿劳累坚持挖掘的动人情景,神情之间有着许多感触,如何“助一臂之力”,让学生敞开心扉,抒发对爱的感受呢?我说:“是啊,多么感人的伟大父爱呀,你们看,这位父亲在余震还不断袭来的废墟上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坚持不懈的行动抒写了一首最真实、最动人的父爱的颂歌!”随即抒情感人的背景音乐飘出,这段文字改换成纵行,成了一首诗歌,学生无不动容,再次朗读时声情并茂。从他们的声音里,我们听出了学生的感动、感悟,那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是学生灵魂深入文本的回声。

第7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范文

一、以自我素养的提升来塑造教师形象调动课堂气氛

小学是儿童道德、知识、能力、兴趣、情感、审美、身体诸方面发展的基础阶段,老师广泛的兴趣爱好会直接给儿童带来影响。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老师会让自己的学生从小就有“八爪鱼”的本领,让儿童的兴趣爱好向四面八方伸展,获得比书本上所学到的更为丰富的知识,埋下理想的种子。所以小学老师不仅要在所任学科,而且在文学、艺术、科学、美学、历史等多种领域均有一定的专长,品味并吸纳一切美好的东西。综合能产生不同领域之间的磨合,迸发创造的火花。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尤其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里有一定的专长,能让自己所任的学科和不同领域之间产生磨合,达到综合融通的效应。往往有时一支乐曲就能支撑起整个课堂。艺术作为人心灵最活跃,体验最丰富的状态下的创造物,反过来又以其丰富的精神营养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丰富着我们的课堂生活。它给人一种独特的愉悦和满足感。美学家们把这种独特的愉悦称为审美体验。听着天籁之音,感受宇宙生命的流动和跳跃以及对生活敏锐的感知力,对美的捕捉能力,美的旋律、美的色彩、美的精神便会充溢我们的生活。在审美体验中,有时还会有一种奇特的发现,文学与艺术之间突然有了联系和联通。成为一个个独具个体魅力,不失良好素养的新一代的语文教师。小学教师应该有追赶太阳的气魄、胆量和精神,为孩子建造起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

二、运用多媒体调动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多媒体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缩短了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之为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快捷、有效的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段落“重锤敲打”,这既能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因为这些词句、段落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学的细一点,实一点,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精妙独到,段落层次安排的匠心别具,分析这些词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能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获得更多的启迪、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深入细致地领悟、理解课文,进而形成语文能力。在《小小的船》课件制作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一个小女孩飞到弯弯的月儿上欣赏美丽的夜景,使学生更深刻领悟到作者奇妙的想象,并在轻柔的音乐声中边读边想象,把月儿的可爱、想象的奇特表现出来了,同时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中重要的一个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从而改变以往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材里有许多优美的文章,读了这些文章会让人在脑海浮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导入课题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副绚丽多彩的西沙群岛画面: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大大小小的龙虾、成群结对的鱼儿、有趣的海龟、茂密的森林、许许多多的小鸟等,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那里真美啊!”精美的视频,动感的画面,让学生对西沙群岛有了整体上的初步了解。再配上动听的音乐,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享受,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西沙群岛,为学文进行铺垫。然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想去吗?老师当一回导游带大家去游览一番。”接着,学生带这极大的兴趣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本节课,我运用丰富的视频、?精美的图片,有效地让学生走出了课堂,走进了美丽的西沙群岛,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不仅能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而且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我首先展示这次5・12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视频图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3一4分钟时间再次熟悉文本,理清思路。然后进入教学主要环节之一,结合实际,营造情景气氛。将学生的思绪拉向了地震的惨烈现场。又在此情景下提出问题,表面上看是让学生来猜测老师将会提出什么问题,实质上是教师学生的猜测结果来更好地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程度,以便于后续的教学环节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课堂交流学生所写的结局,使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景感受进一步在课堂上扩散,直至形成弥漫于整个课堂的情景气氛。大家都沉浸孩子被救的喜悦中,沉浸在对这位父亲的无限崇敬和无尽感激之中。

三、游戏活动调动课堂气氛

第8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范文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太少了,因此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让语文课充满人文精神。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关爱每一位学生,从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您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这位母亲笑着说:“您是说我有一位当总统的儿子?我呀,同样还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记者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但在现实生活中,爱优秀学生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而爱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差生”却不是每位老师都能做到的。故事中的母亲做到了人文关爱每一个孩子,可我们老师教学中却没做到。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回顾自己几十年的教书生涯,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书时,常常是少数学生还没读完,我就怕手或在黑板上写上“T”,这些学生就只得放下书来,就是有个别学生读兴正浓,想坚持把书读完,也在周围学生“善意”的提醒下闭嘴了。

曾记得在校内上一堂公开课《司马光》,自己正认为上得得心应手是,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又没有司马光砸缸,那该怎么办?”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一下子懵了,根本没去细想,就回了一句:“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当然没有司马光砸缸呦!”上完课后,我还暗自庆幸自己有灵活的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没有因学生的质疑而出纰漏,课上得还算成功。现在想起来,怎一个“哎——”字了得!那个学生所问的意思是,如果司马光是溺水者,旁边又没有能想出砸缸办法来救人的另一个“司马光”,该怎么办?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多好的一个施行“自救教育”的问题啊,却被我三言两语打发了,忽略了,说到底,这是语文的人文性被我忽略了啊!看来我真的是该仔细地审视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真的是到了要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某些观点的时候了。也许过去我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总觉得学生如果听说读写的能力没上去,那就是我这个语文老师的失职,因此,我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去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而很少去注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后,虽然我也学习过,但仍然没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认为那只不过是新课改的一个举措,只不过是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复归的一个昭示,评价体系没发生根本的改变,考试还是考学生语文工具性掌握的怎么样,谁还去考人文性掌握的怎么样?这也没法考啊?所以,在教学中,我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试想,课堂上哪有人文光芒的闪烁?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他一定会推己及人,做到尊重、关爱、善待别人,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使语文课堂时刻闪烁着人文光芒。

二、关注教材,从教材中挖掘人文精神

新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学生多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作为教材,语文课文必定含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有的课文其人文内涵式显而易见的,如《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鲁本的秘密》等,它显然是教育启发学生学会关爱我们的亲人;《最后的辉煌》、《放弃射门》则是启发学生如何回报社会,面对自己成功的辉煌和对方守门员的受伤,福勒放弃射门,赞扬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得失,使学生受到一种人性美的熏陶,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而大多数课文其人文内涵是隐性的,如《鲸》|《海豚救人》等,像这样的一些课文,我们可以深刻的挖掘一下其中的人文内涵,可以设计“鲸的自述”“海豚救人背后的思考”等活动,启发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从对教材人文精神的挖掘中是学生学会关爱别人,关注自然,关注自身道德的完善。

三、充满趣味,在趣味中渗透人文精神。

所谓“趣”,就是课要上得有趣味,让学生愿意学、乐意学,乐此不疲。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语文课“要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情趣”。

既然教材中蕴含着如此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上课时就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

第9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件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欣赏 高效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该从课堂入手,为学生创设被赏识的氛围,让他们在受到赏识的同时,树立起自信心。渴望别人的肯定和认同,渴求别人的羡慕、好感与赞扬,人莫能外,小学生更是如此,特别企盼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赏识。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式下,把赏识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添加剂,并把赏识教育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下面谈些观点供参考:

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赏识教育理念就是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其本质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其优势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人生环境,消除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对立情绪,拉近师生之间在思想、情感上的距离,跨越师生之间由于年龄差异而产生的鸿沟。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他们有个性、有思想、有感情,有各自不同的心理需求,尤其有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他们的健康发展更离不开教师的赏识。

一、让学生在赏识中欣赏自我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应像对待问路人那样,只告诉方向,鼓励前进,而不牵着走、不强迫赶路。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促使学生探究、质疑并在赏识中自主解决问题。如教学《提灯女神》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南丁格尔的图像,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通过朗读鼓励学生质疑。生①:南丁格尔为什么被称为提灯女神?生②:南丁格尔在护士这个职业上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才获得提灯女神这一称号的?生③:南丁格尔最后因为当护士才被誉为提灯女神,她家人为什么还反对她当护士?……评析:真好,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令老师意想不到的有价值的问题。接下来,看谁最聪明,能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相应的答案。这样学生情绪高涨,很快投入到自学中自主解决问题。而教师只作引导,学生们的脑子里就迸发出无穷无尽的点子来,训练了学生求知探索、质疑问难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赏识中升华自己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只局限于沉闷的、死板的读与解决课后问题中,而要在这旧框框中摆脱出来,就得在沉闷中寻找乐趣,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想出不同的解答方法,发展求异思维。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除了让学生体会事物间的联系外,我还在课文结束之前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父亲为了救孩子,锲而不舍,历经48小时才发现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却让他先救别人,自己最后从废墟中走出来,孩子当时在想些什么?如果你是父亲,你听了孩子的话你会怎样想?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在乐趣中思考,在赏识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创新,对培养学生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三、让学生在赏识中不断完善

提倡赏识教育并不等于拒绝批评,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批评是赏识教育中独特的一环,在赏识理念的指导下,它向你走来的时候,可能是面带微笑、充满幽默与轻松,但它离去的时候,会给你留下严肃的背影,使你警觉、反思,给你以智慧的启迪,具有“励志”性,催人向上。如:在英国皮亚丹博物馆里,收藏着出自一名小学生之手的两幅画。这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想知道小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便偷偷地打死了校长宠爱的小狗。校长了解了他的想法后,对他做出了独特的惩罚:画两幅图——小狗的骨骼图与血液循环图。他不得不为此查资料,认真地研究小狗的内部结构。由此,他对动物的组织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成了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并且在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这位校长的高明之处在于既让过失者认识到了错误,又保护和发展了过失者的好奇心,让过失者在处罚中得到了探究欲的满足,使感性的知识得到了理性的升华。

四、利用课外作业让学生感受被赏识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