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舞台吊标分为电动和手动两种,它主要用于悬吊和升降各种幕布、灯具、布景等物,是上下左右频繁移动机械,所以吊杆也是舞台安全的主要系数。电动吊杆的作用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起至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个舞台的深度有14米,我们可以为他设置电动吊杆38道,其中24道景杆(含一道前沿幕)、14道备用吊杆【包括2道二维侧光灯架】,一道升降电影银幕架、1道灯光渡桥及无极均匀伸缩大幕机1套。
通过我们多年使用舞台吊杆机械的经验,我们认为泰州长江影视工程设备厂生产的产品,性能最稳定,安全最可靠,已经被上百家剧院采用。其运用了蜗轮蜗杆减速系统、材质为锡青铜,磨擦系数小,传动效率高。有防冲顶保护、上下限保护。滑轮为镀锌防跳绳花轮,安装不须焊接在滑轮梁上,如焊死,以后维修、调整极不方便。长江影视设备厂的滑轮都是用抱箍罗栓固定。当吊杆升、降至某一位置时,ABS抱死系统立即断火紧锁马达,这样确保吊杆停至此位置下滑系数最小,安全性达到最高。且强弱电分开控制。
所以在这里设计了舞台机械的具体参数:
A、景物吊杆技术参数如下:
电机功率:2.2KW吊点数:4个
升降速度:0.27m/s杆体长暂定:16米
电机转速:1400转/分速比为:40:1
提升荷载为:400KG杆体为钢管
控制方式:点控
该型吊相具有上下限位,冲顶保护装置。制动形式:蜗轮、蜗杆自锁,电磁抱闸。噪音≤45dB.
吊杆杆体用两根Φ50黑铁管焊接成吊杆,中间接头内衬钢管。最后均刷防锈漆两遍,外层喷黑色油漆。
B、灯光吊杆技术参数如下:
电机功率:3KW吊点数:4个
升降速度:0.18m/s杆体长暂定:14米
电机转速:1400转/分速比为:50:1
提升荷载为:600KG杆体为?50黑铁管吊杆
控制方式:点控
该型吊杆具有上下限位,冲顶保护装置。制动形式:蜗轮、蜗杆自锁,电磁抱闸。噪音≤45dB。
吊杆杆体用Φ50;黑铁管焊接成吊杆,中间接头内衬钢管。最后均刷防锈漆两遍,外层喷黑色油漆。
舞台机械设计原则
(节选)1、钢结构
a)所有承重的钢结构件,其结构刚度大于1:1000
b)钢结构件应设计合理,钢结构及其接头应能承受最大额定载荷和由紧急停车造成的冲击载荷;
c)钢结构件所用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
d)钢结构焊缝须符合有关规定,主要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2、吊物与卷扬装置
①卷扬机卷扬机上的电动机和制动器应联合动作,只有电动机电源接通时,才能许可制动器打开;万一制动器打开,而电动机没有接通电源时,只许吊杆(负载)静止或低速下降;
②卷筒组件
卷筒直径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30倍;
卷筒用优质灰铸铁或厚壁无缝钢管焊接并经精确机械加工而成;
钢丝绳屿卷筒绳槽中心线的夹角应中于2.5度;
卷筒组件应设计防止钢丝绳在负荷或松驰状态下跳槽的装置。
③滑轮
滑轮的节圆直径,不应小于钢索直径的28倍;
滑轮及滑轮组应采用滚动轴承支承;
滑轮及滑轮组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保护装置。
钢丝绳与滑轮的偏角不超过2.5度。
④钢丝绳
悬吊钢丝绳应为带有人造纤维芯的软钢丝绳;
预先检验:供货时所有的钢丝绳均应分批测试;
现场处理:钢丝绳在安装期间应小心处理,不能以任何方式技术打结或损坏;受损或变形的钢丝绳不予接收。所有切断头都应妥善处理;
安装:钢丝绳不应与设备的固定或移动部分磨擦,在有损坏或卡住风险的地方,应采取正确防护措施;
悬挂支承:穿过顶楼的转向滑轮或在其它需要悬挂支承的地方,钢丝绳应在滑轮上进行支承。
⑤钢丝绳配件
钢丝绳配件应采用表面镀锌的标准配件;
钢丝绳配件规格尺寸与钢丝绳匹配;
使用钢丝绳夹的地方,每个接头至少使便用3个正确安装的绳夹。
3、吊杆
a)吊杆采用圆管杆或桁架杆,管子或构架应平直、无扭曲变形;
b)管杆采用优质无缝钢管制造;
c)杆的接头应尽量少,接头采用实心圆棒与管子配合;
d)悬吊钢丝绳的端头用单独安装于杆上的调节装置进行调整;
e)管端:管端应配有带醒目颜色的永久性塑料帽或钢封头;
4、限位、定位、超程开关
a)限位及定位开关
i.行程终止限们开关:行程终止限位开关应能测出设备正常行程绺并使之停车;
ii.中间定位开关:在合适的地方配置中间定位开关和减速开关;
iii.直接碰撞限位开关:行程终止限位开关也可选用直接碰撞限位开关。
b)超程限位开关
超程限位开关:所有电动设备都应安装单独的超程限位开关,以防行程终止限位开关发生故障导致机械损伤。
4、电动机
a)工作循环:舞台机械按断续操作设定。每个工作循环规定为在载荷条件下6次全行程运转并有15min停顿;
论文摘要:检测是对机械零件中包括长度、角度、粗糙度、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等尺寸的测量。机械零件的检测极为重要,它是把握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检测人员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照程序进行,并要分析误差的产生原因。
机械零件的技术要求很多,它有几何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材质的化学成份及硬度等。检测时先从何处着手,用哪些量具,采用什么样的先进方法,是检测中技术性很强的一个问题。为了使产品质量信得过,避免出现错检、误检和漏检,对此检测人员应遵守程序,做好各方面工作。
一、测前准备
1、阅读图纸。检验人员要通过对视图的分析,掌握零件的形体结构。首先分析主视图,然后按顺序分析其它视图。同时要把各视图由哪些表面组成,如平面、圆柱面、圆弧面、螺旋面等,组成表面的特征,如孔、槽等,它们之间的位置都要看懂、记清楚。检验人员要认真看图纸中的尺寸,通过看尺寸,可以了解零件的大小,看尺寸要从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设计基准进行分析,要分清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关键尺寸,要分清精加工面、粗加工面和非加工面。在关键尺寸中,根据公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级分析零件在整机中的作用,对于特殊零件,如齿轮、蜗轮蜗杆、丝杠、凸轮等有专业功能的零件,要会运用专业技术标准。掌握各类机械零件的国家标准,是检验人员的基本功。有表面需热处理的工序零件,应注意处理前后尺寸公差变化的情况。检验人员还应分析图纸中的标题栏,标题栏内标有所用材料零件名称,通过看标题栏,掌握零件所用材料规格、牌号和标准,从中分析材料的工艺性能,以及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工作中,我曾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铣床上加工一批不锈钢支架,因所选铣刀材料不对,造成加工表面粗糙度不好,并且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产品精度与产品质量。我发现了问题严重性后,选择了合适材料的铣刀,试用后,速度又快,表面粗糙度又好。
2、分析工艺文件。工艺文件是加工、检验零件的指导书,一定要认真仔细查看。按照加工顺序,对每个工序加工的部位、尺寸、工序余量、工艺尺寸换算都要认真审阅,同时应了解关键工序的装夹方法,定位基准和所使用的设备、工装夹具刀具等技术要求。往往有个别操作者不按工艺中所制订的工序加工,从而对整个机械零件的加工后造成不合格的后果,这一问题常常又被检验人员所忽视。待安装时,不能使用,造成了成批产品报废。
3、合理选用量具、确定测量方法。当看清图纸和工艺文件后,下一步就是选取恰当的量具进行机械零件检测。根据被测工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生产批量等选用。如测量圆柱台阶轴时,带公差装轴承部位,应选用卡尺、千分尺、钢板尺等;如测量带公差的内孔尺寸时,应选用卡尺、钢板尺、内径百分表或内径千分尺等。有些被测零件,用现有的量具不能直接检测,这就要求检测人员,根据一定的实践经验、书本理论知识,用现有的量具进行整改,或进行一系列检测工具的制作。
二、检测(测量)
1、合理选用测量基准。测量基准应尽量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重合。在任选基准时,要选用精度高,能保证测量时稳定可靠的部位作为检验的基准。如测量同轴度、圆跳动、套类零件以内孔,轴类零件以中心孔为基准;测量垂直度应以大面为基准;测量辊类零件的圆跳动以两端轴头下轴承的台阶(将两端轴承台阶放在“V”型铁上)为基准。
2、表面检测。机械零件的破坏,一般总是从表面层开始的。产品的性能,尤其是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零件表面层的质量。研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机械加工中各种工艺因素对加工表面质量影响的规律,以便运用这些规律来控制加工过程,最终达到改善表面质量、提高产品使用性能的目的,如磕碰、划伤、变形、裂纹等。细长轴、薄壁件注意变形、冷冲件要注意裂纹、螺纹类零件、铜材质件要注意磕碰、划伤等。对以上检测的机械零件,检测完后,都要认真作记录,特别是半成品,对合格品、返修品、报废产品要分清,并作上标记,以免混淆不清。
3、检测尺寸公差。测量时应尽量采用直接测量法,因为直接测量法比较简便,很直观,无需繁琐的计算,如测量轴的直径等。有些尺寸无法直接测量,就需用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方法比较麻烦,有时需用繁琐的函数计算,计算时要细心,不能少一个因素,如测量角度、锥度、孔心距等。当检查形状复杂,尺寸较多的零件时,测量前应先列一个清单,对要求的尺寸写在一边,实际测量的尺寸在另一边,按照清单一个尺寸一个尺寸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直接填入实际尺寸一边。待测量完后,根据清单汇总的尺寸判断零件合格与否,这样既不会漏掉一个尺寸,又能保证检测质量。
4、检测形位公差。按国家标准规定有14种形位公差项目。对于测量形位公差时,要注意应按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执行,如轴、长方件要测量直线度,键槽要测量其对称度。
三、测量误差与原因分析
测量过程中,影响所得的数据准确性的因素非常多。测量误差可以分为三大类: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系统误差。
1、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变化的,而且没有变化的规律,这种误差就是随机误差。引起随机误差的原因有量具或者量仪各部分的间隙和变形,测量力的变化,目测或者估计的判断误差。消除的方法主要是从误差根源予以消除(减小温度波动、控制测量力等),还可以按照正态分布概率估算随机误差的大小。
2、粗大误差。粗大误差是明显歪曲测量结果的误差。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是测量时精力不集中、疏忽大意,比如测量人员疏忽造成的读数误差、记录误差、计算误差,以及其他外界的不正常的干扰因素。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叫做坏值,应该剔除不用。
3、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或者测量时条件改变,误差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为系统误差。引起系统误差的原因有量具或者量仪的刻度不准确,校正量具或者量仪的校正工具有误差,精密测量时环境的温度没有在20度(摄氏温度)。消除系统误差方法有,测量前必须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应当对照规程进行修正消除误差。另外,保证刻度对准零位,必须测量前,仔细检查计量器具,保证足够的准确性。
由于本文采用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组件式开发工具,使用支持ActiveX控件的终端可以实时监控和调度,所以着重介绍信息采集部分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想要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定位、监控和信息传输,需要每个农业机械设备安装一个基于嵌入式解决方案的系统,便于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互动。由于STM32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所以采用基于STM32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将GPS+GLONASS和CDMA等模块有效地组织起来,构成信息采集系统。
1.1STM32F103VCT6微处理器
本设计中数据采集系统的主控制芯片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基于ARMv7架构的32位Cortex-M3内核的微处理器内核STM32F103VCT6。STM32具有产品种类多样化、性价比较高,易于开发等优点,逐渐在众多的Cortex-M3的微处理器崭露头角。其得益于它提出的一种基于固件库的开发方式,可以快速上手,用户只需要根据所需的应用调用库里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就可以迅速地开发出一个产品级程序。调用库忽略了底层寄存器的操作,大大降低了开发周期,便于一个产品上市收回成本。STM32F103VCT6(见图2)具有72MHz、48kB的RAM,256K的FLASH,100脚,处理速度、存储空间和管脚引用足够本设计使用,不到15元的零售价格极具性价比。另外,该款微处理器还具有各种通信控制器,如I2C、SPI、CAN和USART等,为各个模块之间通信建立良好的硬件基础,且便于升级。特别在本设计中使用了多个RS232通信,而STM32F103VCT6具有3个USART和2个UART接口,方便与各个模块电路通信。由于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的,在STM32F103VCT6移植实时操作系统也很方便和简单。实践证明,该款微处理器在可靠性、稳定性、处理速度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性能。
1.2GPS+GLONASS双重模式定位模块电路设计
目前,世界最大的4个定位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定位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及我国的北斗定位系统。其中,广泛应用于民用的为GPS和GLONASS。GLONASS在2004年完善了定位系统后,性能更加稳定。传统的全球定位系统模块一般只采用单独的导航系统,即只能按照规定获取相应的单独某一个卫星信号,如只能接收到GPS卫星信号。相对于单独GPS和单独GLONASS定位,GPS+GLONASS双重模式定位具有定位速度快的优点,可以搜索到最多增加1倍卫星数量进行精确定位。特别针对峡谷、城市多重路径等复杂环境所设计,增加卫星数量提升优越的定位性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高端的手机、导航仪等民用电子设备当中。本设计中使用的是联发科技MTK的MT3333五合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芯片,便于投入使用,只读取GPS和GLO-NASS的卫星信号;后期可以对系统进行升级读取北斗、伽利略和日本3家的卫星定位系统信号。由于MT3333具备了联发科技独特的AlwaysLocate软件技术,能够通过用户所处状态判断卫星接收模式,使导航更加精确、可靠,更能有效节约系统电力。该芯片出厂设定刷新率为1Hz,通过RS232通信,比特率为9600bps,通过模块电路和STM32F103VCT6连接。
1.3CDMA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本设计使用KS-97嵌入式CDMA模块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终端通信,信号覆盖广,通信简单易于控制。其中,KS-97嵌入式CDMA模块针对仪器仪表或者自动化等产品设计,具有体积小、性价比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物联网、电力、农业、工业当中。其内置PPP/TCP/UDP/IP协议,针对工业应用优化网络,CDMA的速率上下行最高153.6kbps,足以应付地理信息的信息传输。
1.4监控系统系统电源设计
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需要安放在农业机械设备上,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12V电瓶电源或者外接4.2V锂电池,而系统使用的电压为3.3V,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宽且压差比较大,故需要设计一个输入电压范围宽的电源电路。本设计采用德州仪器(TI)公司的TPS7A4700低噪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实现输入最小电压为3.0V,最大输入电压为36V,输出电流为1A,足以应付CDMA数据传输最大300mA电流的需求。
2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监控系统采集电路完成了对地理定位的信息的采集、通过CDMA模块向终端传输数据后,系统软件需要对该系统的硬件各个模块进行驱动、信息处理和控制。为实现控制的实时性,本设计采用μC/OS-Ⅲ实时操作系统。
2.1移植μC/OS-Ⅲ
实时操作系统是指外界事件或者数据变化时,能够接收并以最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其处理的结果又有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做出快速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的操作系统。因此,实时操作系统具有严格的事件响应,并且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能。μC/OS-Ⅲ是Micrium公司开发的微型实时操作系统,因为STM32具备移植μC/OS-Ⅲ的条件,所以只需要修改部分μC/OS代码。本设计中主要从os_cpu.c和stm32f10x_it.c文件的修改进行阐述。μC/OS-Ⅲ的内核使用一个周期时钟中断,以计算任务延时时间和进行任务调度,所以和STM32的SysTick一致,只需要注释掉os_cpu.h中的OS_CPU_SysTickHandler()和OS_CPU_SysTickInit()函数声明即可,修改os_cpu.c的文件和库文件一致,注释掉这两个函数即可。由于使用STM3的中断函数替换μC/OS-Ⅲ的中断服务函数,那么需要对stm32f10x_it.c文件进行修改。首先将该文件中原有的PendSV_Handler空函数注释掉,然后最重要的是编写SysTick中断服务函数。本设计使用IAR编译环境,使用PROBE插件即可对μC/OS-Ⅲ进行调试,为软件调试和系统调试提供很大方便。
2.2配置μC/OS-Ⅲ
配置SSS的系统功能是由一个个宏组成,这类可移植、扩展性强的代码都有类似于这样的文件,以一个系列的宏命令,配合子程序模块的条件编译语句实现功能剪裁。
3应用实例
根据以上设计建立的系统,实际应用在农业自动化相对较高的农场。本设计中主要应用在久保田PRO488联合收割机靠近电瓶位置。由于久保田PRO488联合收割机的直流12V电瓶维护方便,高达52Ah的容量,每月例行充电一次,平时例行补充蒸馏水即可工作,可以为本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运行稳定。由于农机设备之间通信采用数字通信,传输可靠、隐蔽性强,能够在客户端上实现基础功能,如车辆点名、车辆信息追踪、命令下发、变更命令参数等功能,还能够查询到历史记录,一般采用回放、显示等方式。关键的统计分析中,可对各个农机设备传回的实时信息进行分析,对不同的设备之间不同类别主动查询报警记录、使用信息等。应用表明,系统运行效果良好,运行可靠稳定。
4结论
关键词:高压断路器电气机械联动可靠性比较
1引言
高压断路器在电力系统中起控制和保护作用,其性能的可靠与否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降低非全相分合闸情况出现,有的场所需要用三相机械联动。有的用户更直观地判断三相机械联动断路器可靠性远大于电气联动的断路器,但实际情况却需要具体分析。
2断路器故障概率统计
据CIGRE于1988~1991年对1978~1991年投运的66kV及以上单压式SF6断路器进行的可靠性调查,共70708台年,因操动机构故障造成的失效占总失效数的64.8%,其中二次电气控制和辅助回路故障占21%,操动机构机械故障占43.8%。
1989~1997年全国电力系统110、220、330kV和500kVSF6,断路器操动机构部分故障统计见表1。操动机构包括2个部分,一是机械传动部分;二是包括控制机械部分合、分操作的控制回路和辅助回路,如接线端子、接触器、辅助开关、分合闸线圈、微动开关、马达、气体继电器等二次元件。共统计故障458次,机构故障304次。
表11989~1997年全国电力系统110、220、330kV和500kVSF6断路器操作机构部分故障统计
上述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断路器主要故障为操动机构故障,且机械故障占有较大比例。
CIGRE报告WGl3.06,故障按操动机构的类型来划分的情况见表2。
表2不同操动机构故障情况表
从中可以看出弹簧操动机构故障次数远远低于液压及气动机构,其可靠性相对较高。为避免机构类型不同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均选用弹簧机构的SF6高压断路器。
3电气联动与机械联动机构故障率分析
3.1电气及机械联动
三相电气联动的高压断路器一般采用三个独立操动机构,通过汇控箱使机构之间通过电气联接来实现三相联动,各相机构传动输出轴直接与极柱相连;在保护装置上,采用三相位置不一致继电器启动跳闸。
三相机械联动的高压断路器—般采用一个操动机构,断路器三个极柱与操动机构之间通过操作杆联接。
按SDJ5-85《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屋外配电装置的相间距离不低于该规程中A2的要求,即110J、220J、330J、500J分别为1000mm、2000mm、2800mm、4300mm。
3.2故障可能性分析
对三相电气、机械联动操动机构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按表3进行分析。
表3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
注:(*)弹簧机构和极柱之间为直接连接
对绝缘击穿和断路器无法开断或操作这两种故障,电气或机械联动听发生的机率应是相同的。区别在于弹簧机构内部的机械故障的不同以及弹簧机构与本体之间的机械故障的不同,即表中的P3和P50。
3.3故障分析
3.3.1机构与本体之间出现故障的可能
与电气联动相比,机械联动的断路器安装要困难得多。它需要在三极之间进行准确的调整,才能确保三极之间的机械联接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并保证其同期性。一般情况下,由于现场施工条件比较简陋,断路器基础及支架尺寸也会有偏差,再加上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不同,很难满足安装的要求。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机械部分变形损坏在机构部分故障中所占的比例达到23%,如果扣除液压和气动机构类型的影响,这种比例会更大,这也间接反映了现场安装调试难度加大,会造成运行后故障的增多。电气联动操动机构由于机构与断路器极柱直接连接,出现该故障的机率就少多了。
其次,对于机械联动机构,各极上的力和能量的传递是不一样的,离机构最近的一极将承受比较大的机械应力;各极之间的振动也不一样,离机构最近的一极,其振动程度最严重。此外,由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金属会热胀冷缩,连杆长度的变化会使断路器的分合闸时的位置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的后果是严重的。
最后,机械连杆内部的应力会随着相间距离的变化而增大。一般与dA成正比(1≤A≤2)。线性变形时(如变形或伸长),A=1;非线性变形时(如:膨胀),A=2。试验表明,当相间距离小于2.5m时,应力还处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是,当相间距离超过2.5m时,应力和变形就会对断路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并且,由于SF6断路器开距要远小于少油断路器,因此机械传动上的微小差异,即对断路器性能造成很大影响。这也是世界上所有断路器制造商为什么不愿意生产300kv及以上的三相机械联动断路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3.3.2机构本身故障可能性
从表2可以看出,弹簧机构断路器的故障次数要远低于液压和气动机构断路器的故障次数。但三相联动机构与电气联动机构相比,前者所需操作功比后者要大的多,产生的应力和振动就大,对机构的破坏就大。当然,对各制造商来说,其产品性能与其制造质量、工艺水平有很大关系,用户可以选用年平均故障率低、质量可靠的制造商的产品以降低故障率,但总的说三相联动机构故障率P4远大于电气联动机构故障率P3。
4小结
三相机械联动故障率大于三相电气联动机构,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电气联动机构的断路器;1l0kV及以下断路器相间距离一般小于2000mm,采用三相机械联动的方式比较适宜;220kV及以上断路器,相间距离一般为3000~4000mm,采用三相电气联动机构比较适宜。
参考文献
[1]CRHeising,ALJanssen,WLanz,etal.Summa-ryofCIGRE13.06WorkingGroupWorldWideRelia-bilityDataandMaintenanceCostDataonHighVoltageCircuit/peakersAbove63kV[A].IndustryApplica-tionsSocietyAnnualMeeting[C],ConferenceRecordofIEEE,1994.
关键词:会计;统计;协调
在人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会计与统计是难以区分的综合体。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综合体才产生分流,形成了会计和统计两个独立的应用学科。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与统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运行,对指导实际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会计与统计的关系
会计和统计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两个重要核算体系,深入这两个相对独立领域的背后,可以发现会计与统计并不是两种孤立存在的活动,它们在各自理论体系独立发展完善的同时,也存在着种种紧密的联系。
1.会计与统计的联系
在许多方面,会计与统计都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共同收集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资料,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会计和统计通过各自的核算职能来完成对企业经济核算、监督和服务的共同目标,它们的总目标是一致的。核算目标的一致性自然导致了资源共享,它们根据相同的原始记录或原始凭证,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资料,来完成各自的核算任务。
在会计领域,统计方法的应用十分广泛。有很多会计方法都是系统地采用统计方法来处理有关会计问题。在财务会计领域,存货计价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提供的;在管理会计领域,预测企业经营状况所采用的时间序列法以及在审计领域的审计抽样等方法都属于统计方法的范畴。在统计领域,会计方法的应用也相当广泛。企业统计核算多以会计资料为依据;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帐户设置等会计方法都使统计核算得到了改进;循环账户的设置借鉴了会计等式及大量会计记账符号,在含义上虽然略有区别,但这一核算方法也是根据会计核算方法推广和应用的。
2.会计与统计的区别
会计与统计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的区别: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设置账户、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和反映,以帮助企业实现最优经济利益。统计则是以实物、劳动和货币等为计量单位,通过运用大量的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抽样调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一系列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以便掌握其运行规律。此外,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在指标口径上也是有区别的,如会计上确认产品销售收入是以取得价款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利为依据的,而在统计核算中销售收入的取得是以发出产品为核算依据的。
会计与统计在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上的区别:对企业而言,会计研究对象是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过程,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收入和分配等各方面,而统计研究对象则是整个企业、企业活动及其有关的各种因素。在服务对象上,会计是为外部信息需求者服务的,而统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要服务于国家(如国家统计局)对全面经济进行统计调查,二是统计也要满足企业对自身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二、会计和统计相互协调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资本市场中证券市场的建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企业必须更加注重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利用更多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技术手段来处理相关的财务信息和会计事项,加强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
1.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可以解除目前所面临的尴尬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会计人员缺乏相关的统计知识使得现有的财务报表分析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运算上,内容较为深入的财务分析报告十分稀缺,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对于筹资和投资的预测及成本控制处于非常薄弱的阶段。同时,企业统计人员也缺乏对相关会计知识的掌握,不熟悉会计账目和报表,对于由会计资料向统计资料的转换无法做到游刃有余,造成了一方面大量有用的会计资料被闲置,另一方面又要花费大量精力去重复搜集数据资料。而会计与统计的相互协调会使两方面工作人员加强知识交流,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
2.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为现代企业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
会计和统计都是从获取原始的数据信息开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加工整理,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活动的信息。会计通过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成果进行核算与评价,提供财务信息;统计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提供统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和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最基础的信息,企业其他方面信息大多源于会计和统计信息,或者是在两者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和开发利用。由此可见,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能够为现代企业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
3.会计和统计的相互协调可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变化很快,竞争非常激烈,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企业只有具备准确及时的信息,才可能把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减少到最小。会计和统计工作就是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不断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数据信息。会计运用价值量方法,反映和控制资金循环、收支情况;统计运用实物量和价值量双重方法,反映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会计和统计做到相互协调,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才能更加及时准确,进而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三、会计和统计相互协调的途径
会计和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两者既有区别又有渗透,不应偏废或以其中一项代替另一项的职能。若两者优势互补,互相借鉴,相互协调运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为企业经营决策发挥更好的作用。
1.统一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指标口径
由于会计和统计在研究方法、内容、研究对象及服务对象上的区别,两者在指标口径上出现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应本着的原则进行统一调整,进一步规范核算指标。对于相同指标,力求在指标含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上保持一致;对于内容有差异的指标,应配备明确的使用说明,以避免相互混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据库平台
电子信息网络现已成为收集、传输、加工和使用信息的现代化渠道,也是沟通信息供给者与使用者的重要传媒。现代信息技术为会计和统计的协调提供了一个完备的数据库平台。会计、统计、计算机相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既可以消除会计数据多元化现象,又能够发挥统计综合分析的功能,保证了会计与统计的相互协调。
3.加强人员分工协作
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交流和分工协作是非常必要的。在实践工作中,统计工作借鉴了财务核算的大量基础资料,许多数据都来源于会计报表和资料,统计的许多工作都是对财务信息和财务核算进行深加工和再处理。而会计涉及的成本分析、量本利分析等分析方法大量利用统计原理。这就要求会计和统计在人员分工上加强协作,在工作上和业务上加强相互借鉴和交流,摆脱由于会计与统计不相协调而带来的尴尬,使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在相互借鉴的高度上各司其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各自的领域,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四、结论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会计和统计工作也必定十分健全和规范,其会计和统计工作定能较好地融合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人、财、物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信息的获取也能够保证畅通、准确。因此,会计和统计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协调,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开发利用,使处理后的信息更加具有使用价值,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永生:对企业会计和统计相互协调的思考,财会通讯,2004年第4期.
[2]张丽宏: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与协调研究,中等职业教育,2007年第26期.
本文作者:边睿工作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公路工程机械故障原因分析公路工程机械主要施工目的是取代人力,进行高效率和完成高负载的工作。机械故障在很大意义上是不可避免的,在工程实际中只能采取合适的手段进行维护和防止。通过分析工程机械故障原因如下。(1)作业时间只考虑工期,忽略了工程机械本身的作业时间和作业规律,缺乏有效地时间控制机械。在实际公路施工工程中,机械从投入生产就必须肩负整个施工责任,没有合理的规划,导致机械在应用过程中不能适应本身磨损规律,出现过早和过重失效。(2)设备使用不当,操作工人缺乏正确的使用指导。工程机械功率大,作业载荷大,当工程机械不能正确按照规范作业时,往往会发生机械故障或导致机械故障率升高,严重影响机械作业能力。此外,超载荷使用能够急剧增加机械的故障率,工程机械虽然存在设计安全系数,但超负荷对机械的损伤具有相当的危害。(3)机械维护措施不规范,缺乏故障检测措施。针对某些重大的安全事故,并不是故障发生后立刻导致机械发生故障,而是机械缺乏有效的检测措施,导致初始的小故障恶化为重大故障。因此,检测故障措施是机械正常工作的有利保证,缺乏规范会导致故障不断恶化,产生更大的危害。(4)机械维护措施不当,导致不能正确的处理机械故障。公路工程机械发生故障后,应根据机械使用说明,维护后的机械达到正常使用标准才能投入继续施工。然而,在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过程中,维护人员缺乏专业的机械知识,不能彻底的找出发生故障原因,做出正确的处理办法,使机械存在安全隐患的前提下继续工作。
公路工程机械故障维护分析要综合机械的整体功能和结构组成,对工程机械故障维护需要全方位的故障控制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4]。在工程机械中,重要的部分包括发动机、整个传动系、整体结构强度等,以下针对各部分展开分析。发动机故障维护分析发动机是公路工程机械的动力来源,也是工程机械最为核心的部件。发动机故障在工程机械故障中较为常见,并且发动机故障严重影响着工程机械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针对发动机故障维护分析措施如下。(1)发动机异响故障分析。发动机当出现故障时首先会发出异响,或者发出非正常工作的异响。发动机异响最可能是由于发动机部件发生损坏,导致在发动机发生碰撞。此外,发动机若出气和进气控制不灵敏,会发出不正常工作的震动声。当出现发动机异响时,应立刻停机进行检查,确认异响消除后才能继续工作。(2)水滤芯更换分析。对于工程机械的发动机多装有水滤芯,由于发动机缸壁相对较薄,水滤芯内装有活性物质就会腐蚀发动机缸壁,导致缸壁出现锈穿危险,严重发生发动机故障。因此,必须定期检测水滤芯,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环境,以防其装有的活性物pH值发生大范围变化。(3)发动机停转故障分析。当发动机发生烧瓦和气门脱落时,最容易引发发动机停转。发动机停转对于工作的施工机械危害极大,容易引发无动力倾翻等事故。此外,对于发动机的飞轮和传动齿轮咬死也会导致发动机停转。发动机在发生停转前均会发生剧烈的波动,这些因素可以判定故障原因,因此,当发动机发生停转时,应立刻进行发动机停机维护,更换损坏部件。(4)发动机过热故障分析。当发动机散热条件和措施不能保证发动机散热时,发动机就会出现过热,从而导致“粘缸”现象,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发动机发热故障往往是由于不能正常散热所引起的整个发动机温度急剧上升,其危害不容忽视。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发动机的散热条件,有效降低发动机发热故障。传动系故障分析传动系是工程机械施工过程中动力传递关键部件,传动系主要部件为螺旋锥齿轮、差速器、轮边减速器、传动轴等,由于齿轮为受载最为严重部件,其故障在工程机械中占重要地位。其故障分析如下。(1)传动系异响故障。传动系设计不合理或在不合理的工况下使用时,传动系会发生异响故障。异响故障是由于传动系振动过大,机械部件之间发生碰撞,导致发出各种异响。此外,当机械传动系已发生故障时,例如齿轮打齿,轮齿脱落等故障,严重影响了工程机械的正常工作。因此,对传动系进行实时监控有着重要的作用。(2)传动系不良故障。对于机械传动部件,均需要采用措施,降低齿面之间的摩擦和冷却齿面之间热量。在工程机械中,采取合理的油能够极大地提高齿轮的传递效率。由于油性能不能做出及时的判定,劣质的油很容易引起齿轮齿面的失效,影响传动。工程机械结构故障分析工程机械结构失效往往是达到寿命极限和超载等工况引起的,机械结构出现裂纹或者直接诱发断裂,严重影响机械的正常工作。其失效故障分析如下。(1)机械结构存在裂纹。机械结构的裂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制造存在缺陷,导致在工作前工程机械就存在裂纹隐患;二是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疲劳失效。裂纹是机械结构最为危险的隐患,极易引发机械施工。因此,在机械投入使用和在使用过程中,要对机械结构进行仔细检查,尤其是结构薄弱的环节。(2)机械结构存在大变形。机械结构均为弹塑性钢材,当受到外界载荷作用后,机械结构将会发生变形产生位移,影响结构的刚度。在工程机械中,存在大量的大尺寸结构在受到载荷后发生塑性变化。因此,在机械作业过程中,需要确保机械的整体塑性变形,防止出现失效。
随着我国工程机械不断地发展,公路施工将引进更多的工程机械,确保工程机械的维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工程施工中,必须强化操作工人的维护意识,形成良好的故障警觉,当发生故障后能够采取有利的控制措施,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恶化。公路工程机械维护对于我国的公路施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节约经济成本,保证施工效率。
[论文摘要]土石方施工中,土石方机械维修直接影响到施工设备的使用率和生产率。该文浅析了土石方机械维修中常见影响维修质量的一些技术问题,旨在土石方施工中提高土石方机械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维修是恢复土石方机械技术性能,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当前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已具有相当规模,而土石方机械维修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在维修中还存在着诸多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机械维修质量不高,装备可靠性差,甚至重大土石方机械事故的发生。现针对土石方机械维修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技术问题做简要分析,旨在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1对机械故障判断失误,修理人员技术不过硬、修理过程不规范
1.1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更换零部件,一味“换件修理”造成浪费
凭着“大概、差不多”的思想盲目对机械大拆大卸,结果不但原故障未排除,而且由于维修技能和工艺较差,又出现新的问题。例如我单位一台YZ26压路机出现振动力不足、机械无法正常工作的故障,经拆卸分解振动泵和起振开关,更换振动泵和起振开关故障依旧。最后检查故障是由于液压油不足、滤网堵死导致液压油进入不到大泵,大泵因缺油而烧坏。因此,当机械出现故障后,要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如无检测设备,可通过“问、看、查、试”等传统的故障判断方法和手段,结合土石方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最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在判定土石方机械故障时,一般常用“排除法”和“比较法”,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先外表后内部、先总成再部件的顺序进行,切忌“不问青红皂白,盲目大拆大卸”。
1.2螺栓拧紧方法不当的情况较严重
土石方机械各部位固定或联接螺栓多数有拧紧力矩要求,如喷油器固定螺栓、缸盖螺栓、连杆螺栓、飞轮螺栓等,有些规定了拧紧力矩,有些规定了拧紧角度,同时还规定了拧紧顺序。一些维修人员,认为拧紧螺栓谁都会做,无关紧要,不按规定力矩及顺序拧紧(有的根本不了解有拧紧力矩和顺序要求),不使用扭力(公斤)扳手,或随意使用加力杆,凭感觉拧紧,导致拧紧力矩相差很大。力矩不足,螺栓易发生松脱,导致冲坏气缸衬垫、轴瓦松动、漏油、漏气;力矩过大,螺栓易拉伸变形,甚至断裂,有时还会损坏螺纹孔,影响了修理质量。
1.3不重视螺栓的选用,螺栓使用混乱的现象较突出
在维修土石方机械时,乱用螺栓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因螺栓性能、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导致维修后机械故障频出。土石方机械使用的专用螺栓,如传动轴螺栓、缸盖螺栓、连杆螺栓、飞轮螺栓、喷油器固定螺栓等是用特殊材质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其强度大、抗剪切力强,确保联接、固定可靠。实际维修作业中,常常在拆卸时所有螺栓堆在一起,不分类堆放,但组装时随意乱装和替代,这些螺栓因材质差或加工工艺不合格,给工程机械的后期使用留下故障隐患,如EX200-5挖掘机后桥轮边减速器内连接行星轮架和轮边减速器壳体的6只螺栓承受较大的扭矩,这6只螺栓发生断裂损坏,使用其它螺栓或自行加工代用,常出现因螺栓强度不够而再次折断的情况;有些部位需用“小螺距”的“细扣自紧”螺栓、铜螺栓、镀铜螺栓,却使用普通螺栓代替,导致出现螺栓自行松脱、拆卸困难等现象,如柴油机排气歧管固定螺母多为铜制,防止受热或使用时间过长不易拆卸,但在实际维修时,却多数使用了普通螺母,时间一长拆卸十分困难;有些螺栓经使用后会出现拉伸、变形等缺陷,有些技术要求规定拆装几次后必须换新的螺栓,若不了解这些情况,多次重复使用不合格的螺栓,也易导致机械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维修工程机械时,当螺栓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更换符合要求的螺栓,切忌乱用螺栓。
2各零部件配合间隙不能正确掌握,导致机械加快磨损
2.1维修时不注意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
柴油机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活塞环“三隙”、活塞顶隙、气门间隙、柱塞余隙、制动蹄片间隙、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轴承轴向和径向间隙、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等,各类机型都有严格的要求,在维修时必须进行测量,对不符合间隙要求的零部件要进行调整或更换。实际维修工作中,不测量配合间隙而盲目装配零部件的现象为数不少,还有凭手感觉和经验装配,造成起动困难或爆燃、活塞环折断、机件撞击、漏油、漏气等故障,有时甚至会因零部件配合间隙不当,导致机械严重损坏事故的发生。
2.2不成对、成套更换偶件或组件
土石方机械上有很多偶件,如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柱塞副、出油阀副、喷油嘴针阀副偶件;驱动桥主减速器内的主、从动齿轮;液压操纵阀中的阀块与阀杆;全液压转向器中的阀芯与阀套等,这些配合偶件在工厂制造时经过特殊加工,成对研磨而成,配合十分精密,在使用的寿命期内始终成对使用,切不可互换;一些相互配合组件,如活塞与缸套、轴瓦与轴颈、气门与气门座、连杆大头瓦盖与杆身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使用,相对配合较好,在维修时,也应注意成对装配,不要弄串;柴油机连杆、活塞、风扇皮带、高压油管、挖掘机中央回转接头油封、推土机主离合器胶布节等,尤其是同时使用一套的配件,发生损坏一定要成套更换,否则由于配件质量差别大、新旧程度不同、长短尺寸不一,会导致柴油机运转不稳、液压系统漏油、载荷集中现象严重、更换的配件易早期损坏等。在实际维修工作中,为了减少开支、不了解技术要求,不成对或成套更换上述零部件的情况还不少见,降低了工程机械的维修质量,缩短了机件寿命,增加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3装配时零部件装反
在维修土石方机械时,一些零部件装配有着严格的方向要求,只有正确安装,才能保证零部件正常工作。有些零部件外部特征不明显,正反都可以安装,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装反的情况,导致零件早期损坏、机械不能正常工作、土石方机械损坏事故等。
3对零配件材料质量不能正确识别
不检查新件质量,装配后出现故障的问题比较常见。在更换配件前,有些维修人员对新配件不做技术检查,拿来后直接安装到工程机械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零配件质量良莠不均,一些假冒伪劣配件鱼目混珠;还有一些配件由于库存时间过长,性能发生变化,如不经检测,装配后常常引起故障的发生。以为新的就是好的,结果问题仍然存在,造成更大的损失。1台ZL50装载机,柴油机机油压力过低,分析是机油滤清器堵塞,更换了一新机油滤清器,试机机油压力仍低。后检查或更换了所有可能导致机油压力低的零部件,但机油压力仍不能升高,最后在没有查到故障原因、机油压力偏低的情况下勉强使用,结果导致柴油机烧瓦抱轴、造成损失。后经检查是由于更换的机油滤清器滤芯(粗滤器)已被过多的铁锈堵塞,原因是该滤清器长时间库存保管导致内部生锈。因此,在更换新配件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测试,检测包括外观及性能测试,确保新配件无故障,杜绝其引起的不必要麻烦。
4在维修过程中治标不治本,只追求数量而忽视维修质量
4.1维修方法不正规,“治标不治本”仍是惯用的手段
在维修土石方机械时,一些维修人员不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认为应急措施是万能的,以“应急”代“维修”,“治标不治本”的现象还很多。挖机旋转油压马达油封更换要将整个液压马达解体,从内向外装配,因图快从外向内装配,结果只用两三个小时又出现漏油,又要重新维修,结果维修时间增加,工作时间变少,影响设备使用率,降低效益。
4.2垫片使用不规范,随意使用的现象仍然存在
土石方机械零部件配合面间使用的垫片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石棉垫、橡胶垫、纸板垫、软木垫、毛毡垫、有色金属垫(铜垫、铝垫)、铜皮(钢皮)石棉垫、绝缘垫、弹簧垫、平垫等。一些用来防止零部件配合面间漏油、漏水、漏气、漏电,一些起紧固防松作用。每一类垫片使用的时机和场合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在维修土石方机械时,垫片使用不规范甚至乱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导致配合面间经常发生泄漏,螺栓、螺母自行松动、松脱,影响工程机械的正常使用。如发动机气缸垫过厚,导致压缩比降低,发动机起动困难;喷油器与气缸盖配合面间使用铜垫片,如使用石棉垫代替,易使喷油器散热不良发生烧蚀;柴油机输油泵和喷油泵结合面间垫片过厚,导致输油量及输油压力不足,柴油机功率下降;如漏装弹簧垫、锁紧垫、密封垫,致使接合不紧,易发生松动或漏油等现象;因垫片中间有孔而忘记开孔导致油道、水道堵塞,发动机烧瓦抱轴、水箱开锅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在此提醒广大维修人员维修时,切记“垫片虽小用处大”。
4.3“小件”好坏不重视,因“小”失“大”导致故障增加
在维修作业时,往往只重视喷油泵、输油泵、活塞、缸套、活塞环、液压油泵、操纵阀、制动、转向系统等零部件的维护,却忽视了对滤清器、溢流阀、各类仪表等“小件”的保养,认为这些“小件”不影响机械的工作,即使损坏也无关紧要,只要机械能动就凑合着用,孰不知,正是这些“小件”缺乏维护,导致机械发生早期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如工程机械使用的柴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液压油滤清器、水温表、油温表、油压表、感应塞、传感器、报警器、预热塞、油液滤网、水箱盖、油箱盖、加机油口盖、黄油嘴、储气筒放污开关、蓄电池箱、喷油器回油接头、开口销、风扇导风罩、传动轴螺栓锁片等,这些“小件”是工程机械正常工作及维护保养必不可少的,对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在维修作业时,如不注意维护保养,常会“因小失大”,导致机械故障的发生。超级秘书网
4.4维修禁忌忘脑后,隐性故障频繁出
维修土石方机械时,若不了解维修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则会导致拆装中经常出现“习惯性”的错误,影响机械的维修质量。如热车拆装发动机气缸盖,易导致缸盖变形裂纹;安装活塞销时,不加热活塞而直接把活塞销打入销孔内,导致活塞变形量增大,椭圆度增加;曲轴主轴瓦或连杆瓦背加铜垫或纸垫,易堵塞油道,导致烧瓦抱轴事故;在维修柴油机时过量刮削轴瓦,轴瓦表面的减摩合金层被刮掉,导致轴瓦钢背与曲轴直接摩擦发生早期磨损;拆卸轴承、皮带轮等过盈配合零部件时不使用拉力器,硬打硬敲,易导致零部件变形或损坏;启封新活塞、缸套、喷油嘴偶件、柱塞偶件等零件时,用火烧零件表面封存的油质或腊质,使零件性能发生变化,不利于零件的使用。
4.5零部件除污、清洗不彻底,早损、腐蚀常发生
维修土石方机械时,正确清除零部件表面的油污、杂质对提高修理质量,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由于不注意加强零件的清洗、清洗剂选用不合理、清洗方法不当等,导致零部件早期磨损、腐蚀性损坏的现象,特别是工地上修理时常不注意清洁,随便清理后就安装,导致机械磨损加快。
首先,通过农业信息化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建立现代化信息体系,将农业生产长期所处的劣势地位彻底转变,在充分掌握动态的市场信息的前提下,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把握先机,掌握农业生产的主动权,促进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其次,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缺乏必要的信息基础支撑,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紧跟市场行情,缺乏及时的市场信息,农业生产仅仅依靠农户对市场行情的经验判断得来,往往导致盲目生产或者偏离市场需求生产,缺乏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农产品滞销现象非常常见。例如,因为某种机械刚刚面世,或者某种机械一定程度上备受农业生产者欢迎,部分农民就购买用以提供机械生产服务,而也会有不少农户盲目跟风似地蜂拥购买,导致市场饱和,供过于求,因服务数量过剩导致服务价格下跌,给农民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在当前的三农建设中,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各级农业管理部门都强调应用信息服务生产,强化网络等资源开发,建立完整的农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农业生产信息化网络建设,农机维修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找到农机故障分布并及时排除,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2信息技术应用与现代农业机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使用、维护不当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使用不当、维护不到位的问题。如机械设备的过度使用,缺乏必要的保养,或者机械设备等待时间及恢复时间较长等问题。实践中,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注重农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只有在农业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作业时方进行事后维修,甚至有的维修人员并非专业人士,在维修过程中给机械造成二次伤害。
2.2农业机械管理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
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往往直接运用经验及习惯沿袭而来的传统方法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管理过程缺乏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这种过时传统的管理方式应用于早期小规模或者农业机械化早期单一机种的机械设备管理或许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随着农业机械品种的增加、数量的增多,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很难指导农业生产,相反会增加管理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2.3农业机械组织难以做到最优配置
农业机械型号、品种、机型等众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多机种联合作业非常普遍,这种农业机群式生产方式会占用较多的资金,且生产过程中协调调度很难一步到位。农业机械组织不能做到最优配置,这直接影响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因此做好农业机械资源的最优配置,也是农业机械信息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具体应用
3.1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到农业机械管理
将与农业机械相匹配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农机管理中,可以实现对农业机械操作者进行生产活动的整体覆盖,同时可以促进完善的、灵活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这对农业机械化综合集成管理非常重要,在技术上便于农业机械向模块化、功能化发展与对接。在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到农业机械管理中,使得管理者很容易了解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与实时状况,提高了农机使用的安全程度,也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品的品质,有利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
3.2掌上电脑运用到移动农业机械管理
掌上电脑是一种手持移动信息管理设备,这种设备可以灵活、及时、方便、持续地为农业机械使用者提供信息查询及处理等各种信息服务。其特点是价格低廉、便于携带、体型轻便且稳定性强,在现代农业机械管理中运用掌上电脑,可提高农机管理的便捷性,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3.3在农业机群控制上运用先进的管理系统
伴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日益发展,农业机械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地理位置技术逐步发展起来。若将上述两种技术应用于农业机群控制中,可实现农业机群的资源优化配置,对农机群的作业进行科学管控。同时可以控制机械作业时的实时方位,随时向中央控制器地理信息、位置信息等,逐步实现农业智能化管理。
3.4农业机械间的总线通信技术
随着智能化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子控制单元的通用化及标准化的实施可大大加速电子机械的发展。例如,控制机械整体需要在驾驶室完成,如果能实现驾驶室的标准化电子控制,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实现农业机械间的总线通信。在控制室安装智能显示终端设备,可实现多种机械间密切通信联系,实现机械间信息交换与共享,同时可以接受系统发出的操作指示,完成精密作业。
4结语
【1】
随着这篇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后落笔,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忆这四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入学时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到课堂上对各位老师学术学识的深沉沉湎,从奔波于教室图书馆的来去匆匆到业余生活的五彩缤纷,一切中的一切都是历历在目,让人倍感留恋,倍感珍惜。
四年湖南师范大学的学习生活注定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旅程。四年来,我的师长、我的领导、我的同学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使我终身收益,我真心地感谢他们。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XXX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正是由于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
在此特向XXX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她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同时感谢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等几年来对我的栽培和教育。
【2】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