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体育游戏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2-0090-04
同志在的题词中写到:“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足以说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而3-6岁学前儿童具有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等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倾向于动的游戏,自然体育游戏最受其青睐,能使他们玩兴长久不衰。体育游戏将走、跑、跳、爬越等人类生活最基本动作寓于娱乐性极强的活动之中,激发了学前儿童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儿童身体发育,同时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独生子女居多时代,在儿童成长中也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如,自闭,怕人,不会与人交流,不合群,孤僻
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经常参加体育游戏可以预防和改善儿童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体育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交流、协商、讨论的机会,有助于儿童扩展知识,丰富认识,调动思维,提高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过程的影响
1.1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
1.1.1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感知能力的影响认识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它是由感觉、知觉、思维、想像和记忆等不同认识过程组成。感知过程是认识过程的感性认识阶段,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前提。感知觉对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它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最早的和最主要的手段,是儿童发展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考的基础。对于3-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会刻意的去接触物体,只有在游戏和玩耍中才会不自觉的去接触,感知和进一步认识。在体育游戏中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去感知,认识游戏中所需要的和相关的器物。因为儿童参与体育游戏多是自主自愿,积极主动的,没有外在的压力和强迫,体育游戏能以其独有的特点深得儿童喜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来提高儿童的感知能力。比如,孩子们未接触过有关球的游戏,那么他对球的属性就不了解,更无法全面认识球。一般情况下,儿童对球都比较感兴趣,球的种类也很多,我们在儿童专卖店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球,几乎每个儿童也都会拥有一个或几个这样的球。通过球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手的灵活性,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敏捷性。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他们已不满足于自娱自乐了,喜欢找小伙伴们共同玩耍,球的功能和作用在儿童游戏中被充分展现出来,儿童也获得了关于球的感觉和知觉,对球有了全面的认识。显然,通过体育游戏可以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
1.1.2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影响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1]。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思维作不同分类,3-6岁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如,他们凭借具体实物(球、器械等)进行操作或借助表象进行模拟游戏等。具体形象思维是一般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段,也是个体智慧发展必须经历的重要阶段。思维在体育游戏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体育游戏对儿童思维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体育游戏对儿童极具吸引力,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任何一种游戏儿童长时间从事总会有厌倦的时候。当意兴阑珊时,他们就会创新求异,当原有的体育游戏不能满足儿童运动的需要时,儿童会对体育游戏的内容、形式及规则等进行修改,直至满意为止。儿童游戏不同于成人比赛,他们不局限于规则范围内,会根据自身需要来修改和设计,新颖好玩的体育游戏可让儿童的玩兴大增,大有意犹未尽之感。而儿童们无论是改编还是创造游戏均离不开思维的参与,如果儿童没有思维的积极参与他便无法对事物进行认识,无法解决疑惑和面临的问题,更谈不上求新求异了。因此说体育游戏的开展有利于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1.1.3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影响语言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的能力之一,是儿童发展其他高级认知活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婴儿的大脑在出生后具有区分语音刺激与其他刺激的能力,而且这种语言能力一生下来或在出生以前就优先地在左半球发展。但是,随着大脑的发育,与语言活动相对应的皮层功能区不断经历着专门化的过程。0~5岁是儿童大脑高速发育的时期,也是儿童语言习得的敏感期[1]。语言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与适宜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家庭中儿童主要是模仿父母的话语,同时,儿童语言的发展与其他认知活动等的相互作用也是分不开的。
体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它以其丰富、多彩、有趣等特点被儿童喜爱和依赖。在游戏中儿童不仅能接触到共同玩耍的伙伴,同时还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物体,在游戏中小伙伴们用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的机会较多,通过体育游戏的嬉戏玩耍能够锻炼和提高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体育游戏不是让儿童被动的默默接受,而是要其主动参与,不仅身体要参与,语言上也要参与,要不断的交流和表达。体育游戏是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锻炼途径。
1.1.4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影响体育游戏是学前儿童自主参与的,没有强制和义务。儿童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利用假想的情境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又不受真实生活中客观条件的限制,能“真切”体验成人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因而成为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的主导活动。
为了使体育游戏更具吸引力,能够将伙伴们经常、持续地聚集在一起,儿童不断地发挥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更多的能与小伙伴共同分享的体育游戏形式并乐此不疲。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游戏,即使没有正规的场地、设施,他们也会如同有其存在一样,凭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孩子们想踢一场足球赛,尽管他们选择的空地没有边线、底线以及球门这些标记,但并不妨碍一场热烈的足球比赛,因为他们总可以找到其他象征性物品替代(如,插两个树枝,放两块石头或土块等),或者是履行他们心理已有的“约定”的界限。
1.2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情感的影响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体育游戏又是儿童游戏中的主导活动。它不仅能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同时对心理过程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体育游戏中孩子们为了能够满足玩的需要,共同计划,共同协商,合理分工,饰演各种角色。在不同的体育游戏中,儿童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能使游戏顺利进行并在其中尽兴,成功地履行各个角色的义务和责任逐渐成了儿童们的自觉行动。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时,经常表现出更多、更明显的愉快、兴奋和无拘无束的交流,享受着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可以满足儿童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良好的同伴交往,还可成为儿童的一种积极情感依赖,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的情感支持作用。体育游戏中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逐渐学会认识他人观点,学会了解他人、理解他人、约束自己、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与想法,学会与同伴相处,克服认知上的自我中心状态。这是儿童适应社会必须具备的品质,体育游戏对儿童适应社会,遵守社会规范具有积极意义。
1.3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意志品质的影响
儿童具有活泼好动,自制能力不强的特点。他们很难掩饰自己情感、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情绪高涨、兴高采烈的情形下,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平日想让儿童静站两分钟都很困难,但为了能使自己喜爱的游戏顺利开展他们愿意遵守体育游戏的各项规则,这种主动、自愿的遵守无疑加强了儿童在生活中的自我约束力。
体育游戏是趣味性,刺激性极强的游戏,可长期吸引儿童。如攀爬,蹦床等游戏极具挑战性,在刚参加这些游戏时多数儿童都会存在某种程度的胆怯、恐惧心理,想玩又不敢,不玩又心痒,放弃又不愿。这种极其向往心理使得他们尝试着去接触,去参与,渐渐的胆子大了,可以和小伙伴一同玩耍这个游戏了。即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他们也会学着去克服,去努力,这对儿童意志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儿童在体育游戏中总能体会到新异的刺激,体育游戏进行时的情景经常发生着变化,游戏的结果又常常是难以预料的。由于结果具有的不确定性,注定了体育游戏带有竞争性,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儿童便形成了竞争心理,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体育游戏的比赛中可以得到满足。如追逐游戏,跳猴皮筋,踢球等,失败与成功让他们体会到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逐渐学会了自我调整,自我控制。
2体育游戏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
2.1个性倾向性
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虽然个性受生物特性制约,但对个性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社会生活条件——环境和教育。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对儿童影响最早、最直接,时间最长的环境。但随着幼儿运动能力和交流技能的发展,3-6岁这一时期的学前儿童的社会生活领域比婴儿期扩大许多。此时儿童已经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想法,他们已不满足呆在家中与父母嬉戏了,而是向往窗外,向往有小伙伴的地方,期待着与他们共同玩耍。这一时期的学前儿童比较喜欢在奔跑追逐中游戏,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动的游戏是他们游戏的主体。在以独生子女为主时代,核心家庭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模式,三口之家比较普遍。孩子的个性培养引起了家长的关注。从游戏中可以了解到儿童的兴趣、动机、志向和信念等,体现了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在体育游戏中,孩子们为了玩得尽兴,不断提出各种建议和要求,这就使得儿童的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和目的性逐步增长起来。这时,儿童开始能为较远的目的而行动,能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集体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逐步形成了一些比较稳定、经常、有倾向性的心理特性。
2.2个性心理特征
儿童是家长的期望,是祖国的未来。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家长对孩子的希望。要想成为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勤于动脑,思维开阔,想象丰富,人格健全的人,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儿时培养。于是游戏成了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首选,体育游戏又是儿童最喜欢参与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行为的冲动性相对减少,自觉性相对增加。此时,儿童不但能服从于集体要求而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开始能比较自觉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在体育游戏中儿童为了能融入群体,受人喜爱而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内在行为。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家长会鼓励儿童参与,甚至是自己也亲身参与其中,让孩子体味快乐,提高认识、判断和分析等能力。为儿童学习技能、交流经验、宣泄情绪、融洽关系,习得社会规范、完善人格提供了充分的机会。体育游戏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游戏之所以成为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和游戏本身的特点和它在儿童身心发展上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虽然游戏的种类很多,但无论怎么划分动作游戏都是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育游戏是以动为主,深受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喜爱。在体育游戏中儿童可以通过玩来增长知识,提高生活技能,遵守社会规范,理解和体验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快乐中学习和开发智力。这种玩中学的游戏是现代家长和儿童共同青睐的对象。
3结论
(1)鼓励儿童参加体育游戏,当儿童胆怯畏惧时,作为儿童最为依赖的家长要正确引导,让儿童逐渐敢于参与,融入群体。因为在不同体育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适应体育游戏中的角色要求的过程中,将这种体验移植到社会生活中,有助于儿童成功扮演社会角色。
(2)儿童在嬉戏玩耍时家长不要过多干预,以免限制儿童的思维,以家长的意识为转移,束缚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
(3)当儿童在游戏中与小朋友产生矛盾或问题时,家长尽量不要参与,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可以锻炼儿童交流、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家长应诱导和启发儿童积极参与体育游戏的创新和求异,并遵守游戏规则。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去思考,去总结。提高儿童观察,认识,判断,想象和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8).:242,492,499
[2]周念丽,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1-92.
[3]尖措吉,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5):13-14.
[4]吕树庭,刘德佩.体育社会学(第一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9):121-123.
[5]刘聪,李朔,张洪武,等.论体育游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价值及其运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56-57.
[6]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23.
【关键词】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7-02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学校为媒介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走向,更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一、儿童心理及其发展
童年被视为人生一段非常关键和特殊的时期,在成长的奠基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发育,进而不断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涉关个体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等,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每一个体极为复杂的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在各个具体的年龄段呈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可塑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因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倘若忽略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则会错失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使其心理健康出现障碍或问题。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其出现的时机与持续的时间都可能有所不同,需对每一个体酌情对待。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的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适时适当的条件。
其次,儿童心理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由最初的情感认知逐渐发展为日趋成熟的思维体系,无尽的好奇心与极强的探索精神。儿童具有十分丰富的情绪,感受力极强,推动着其智力的发展与进步。当儿童的感知与情绪有所成长,才能促进其心理的成长,进而实现认知力的提升,逐渐实现身心的整体成长。因此,要尊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同时要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力,使其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都有所长进。
再次,儿童心理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既存在各自特征的不同,也存在各个阶段间的衔接性与渐进性。每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每个阶段的前后次序不能颠倒或超越。通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掌握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个性特征,适当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二、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一环节常与道德教育相混淆,或多集中于课堂教育而疏于日常教学的贯通,使其缺乏科学教育的多元性与可行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不仅限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更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出发,对儿童心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而细化的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其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第一,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超越书本、课堂,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承认的教育权力的程度,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人”,即体现人的本性的自由个性养成和充分的精神生长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项校园事务中。
第二,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重视教学中的尊重、理解、关爱与平等。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决定着他们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来自外界和他人的尊重、理解、关爱及所处环境的平等具有敏感的触觉,易受其影响,产生心理上的反应与波动。
第三,应重视个体的年龄、性别、性格等特征,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小学阶段涉及儿童早期、中期及后期直至青春期的开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我们将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的紧张;二是学习所造成的压力;三是在“自我”方面出现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具体特征,强化学校常规教育,对其进行积极且正面的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预防,应着重于学生心理的训练与引导,避免走向学科化和医疗化。同时,对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学生应及时予以咨询指导,同家长一同对其进行矫正训练,增进其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提高其认知水平和人际关系技巧。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具体需求,应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立性,强化其自理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以及集体意识。
关键词: 西方 教育心理学化 发展历程
西方教育史上,教育与心理学联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柏拉图最早提出情感、意志、智力、心灵等心理学名词并运用在教育理论中。欧洲中世纪,教育渗透着宗教神学的精神,长期压制、束缚人的心灵。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和人的价值才空前受到强调,人文主义教育家也开始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和身心发展的特征。他们称其为“自然”或“天性”。其后,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本文选取具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的教育理论家的思想作为链接点,对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心理学化的历程作一概述。
捷克杰出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夸美纽斯生活在欧洲封建制度逐渐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过渡时期,他对宗教神学的信仰和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尊崇共同反映在其思想中,使他的自然观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夸美纽斯认为,神创造了大自然并使其和谐发展。“秩序”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它保证宇宙万事万物的和谐发展。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其心理好像“种子”一样,受自然秩序的支配,因而人的发展以及对人进行教育的活动,也必须服从自然法则――“秩序”。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得到和谐发展,教育活动才会迅捷、有效。因此,夸美纽斯提出著名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要依据他们的自然本性,即天性和年龄特征,并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使儿童顺其自然地得到发展。从这一原则出发,夸美纽斯提出早期教育的主张和一系列教学原则,如直观、循序渐进、启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主动性、巩固知识等。此外,他还将学生年龄进行分期,据此提出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并为各级学校规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
夸美纽斯对人的认识尚未摆脱神学思想的束缚,他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科学和片面的看法,但其中也包含不少合理因素。而集中体现他的这种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代表作《大教学论》使教育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了波澜壮阔的思想启蒙运动。作为启蒙思想家之一的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尖锐批判了摧残儿童身心的封建经验主义教育,在他的著作《爱弥尔》中,卢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他指出,封建性质的教育,按照传统和偏见,把儿童当作缩小的成人,强制儿童接受所谓的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同时,卢梭反对教会教育的“原罪”思想,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的。因此,他主张对儿童实施教育,应该热爱他们,尊重他们,给予他们自由,顺应他们天性自由发展的规律。根据自己对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卢梭将儿童的教育进行了阶段划分,并确定了各阶段的教育任务。他认为,通过各个阶段的教育,就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自然人”。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摆脱了神学的桎梏,竭力倡导教育回归自然,虽然不乏偏激片面之处,且对儿童教育的年龄分期带有不科学的主观武断成分,但是对后来儿童教育心理学化的发展仍有可贵的启示意义。
卢梭之后,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John Heimrich Pestalozzi,1746-1827)在教育改革的实验和研究活动中,继承并发展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裴斯塔洛齐认为人生来具有道德、智慧、身体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潜在能力,对儿童实施教育要顺应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力求在心理学基础上改革教育教学。他认为一切教育和教学工作都应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并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逐渐进行,因此提出要素教育的理论。他确定了体育、德育、智育的最简单要素。其中,对智育的要素作了重点探讨,确定了事物的基本要素为形状、数目、名称,认识事物首先需要经过自然观察,感知数、形、名三要素,获得“感觉印象”,然后发展成“确定的印象”,再转变成“清晰的印象”,最后上升为“明确的概念”。对这个过程,裴斯塔洛齐认为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
裴斯塔洛齐注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教育问题,探索教学方法,开始把教育理论置于心理学基础上进行探讨,他的教学方法理论显然比卢梭的认识细致。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裴斯塔洛齐的教育实验缺乏精确性,并没有也不可能为他的教育理论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真正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来论证教育方法,考察教育规律,是由其后的赫尔巴特等人进行的。
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最早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并在观念心理学基础上建立了严密的教育、教学系统,反映在课程设计中。他将事物呈现于人的感官留在意识中的印象称为“观念”,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将书本知识中所包含的观念转化为学生意识中表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是传授知识、形成表象的条件,也是教育的支柱。兴趣是在旧有表象群类化新表象时产生的。
赫尔巴特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方面揭示了教育内部规律,促进了教育心理学化的进程,使教育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其心理科学本身发展的局限性,如唯心、思辨、演绎的成分,最终影响了其理论的科学性,把心理活动简单化、机械化,而且忽视了心理活动所依赖的外部客观现实和人的生理基础,只把它视作单纯的观念活动。加之赫尔巴特对教育实验的忽视、对教育教学过程认识的不足等,使其建立在观念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学并不能算作是他所称的“科学的教育学”。
19世纪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及问世,强烈冲击了当时的思想界。美国本能论心理学创始人之一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把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运用到心理学上,用生物进化的规律解释人的心理发展,认为儿童心理内容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的心理机能不断生长、发展及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过程。以本能论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基础,杜威提出的教育学说认为:教育的本质即生长、即生活、即经验继续不断的改组。在这种认识指导下,杜威提出一系列教育原则: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是促进儿童本能的生长和发展,这就需要教育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本能的能力和主动性,即“儿童中心主义”;儿童本能的生长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展开的,学校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应该像一个小型社会,即“学校即社会”;经验是世界的基础,要让儿童通过亲身活动与环境交互作用,从而不断获取经验。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要以儿童亲自获取经验为基础来考虑,即“从做中学”。
本能论心理学是生物化的心理学,以此作为其教育理论的心理学基础,虽然存在不少缺陷,但是仍推动了教育心理学化的发展。如,“儿童中心”论一反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课堂、教材)的做法,强调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这既继承了早期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观点,又因为注重儿童发展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的主张而超越了早期自然教育理论。杜威关于教育即经验的改组的认识对当代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心理建构学说也不无启示。
当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提出:教育科学产生于儿童心理学。他毕生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以解决“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无数难题”。在坚持生理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观察和实验研究,皮亚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重点探讨儿童智慧发展的规律。发生认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认知是主体通过“操作”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认知结构的机制和模式包括适应与图式、同化与顺应、平衡与自我调节、认知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思维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把发生认识论运用到教育学中,皮亚杰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如:按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进行教育;发展儿童的主动性;把发展儿童智力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等等。向教师们提供了关注、理解和促进儿童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进展 研究方法
目前,发展心理学所呈现出的“从传统对儿童青少年的研究扩展到对个体生命全过程心理发展规律的探索”趋势,成为其发展中最突出的特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体制、研究方法等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
1.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横向整体化变化。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首先,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不断产生新的交叉学科(发展心理语言学、发展心理生物学、发展心理病理学、发展心理社会学等学科);其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向个体生命两极延伸趋势。对个体胎儿期直到衰老、死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既体现出社会发展的需求(如社会老龄化倾向),又体现出了学科深入发展的需求。
2.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纵向整体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发展心理学研究重点的变化。具体表现在研究者日益注重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性,将研究直接与人类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并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林崇德教授的归纳,认为其中尤以下例研究为代表:对胎儿发音和优生问题的研究;关注早期智力、早期经验及早期教育的研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对青少年生理变化的心理适应问题的研究;对中老年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研究;电视与个体发展的研究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研究,等等。目前,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在电视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研究中,莱特等指出,儿童对电视信息的加工既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关键依赖于儿童接受的节目特点。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随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及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体现为:
1.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基础。系统科学方法强调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来加以考察――从整体与环境、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2.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路呈现生态化取向。强调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条件下研究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个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其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3.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的跨学科跨文化特点。有关人类个体发展的跨文化研究促进了发展心理学家的合作与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对于解释人类心理、行为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4.发展心理学研究研究方法体现出综合化特征。具体说来,表现为如下方面:研究者逐渐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去研究、探讨特定的心理发展规律,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注意采用多变量的设计,以揭示个体心理发展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强调将横向和纵向设计相结合及注重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相结合。这些大大加深了对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性质的认识。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技术也日益体现出现代化特点。如录像、摄影、计算机及各种专门化的研究工具、手段。研究工具的现代化大大提高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精度和科学性水平。
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还体现出研究的数量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特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大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建立模型成为许多发展心理学家的“点金术”。验证型多元回归分析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检验其合理性,成为一些研究者惯常用的究方式;数学领域的一些先进方法或思想也日益得到广泛使用;用数量化的方法改进定性分析,使定性分析更严谨,更具可比性(如元分析技术的出现和应用)。
三、对发展心理学未来的展望
目前,学者们对于发展心理学的未来存在一定争议,部分学者或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发展心理学的处境既不那么悲观,也不那么乐观,关键还在于心理学家们的共同努力,并了解心理学存在的价值。首先,从人类存在的角度讲,“认识自己”是其永恒的追求;其次,从人类本能的角度说,“发展自己”是其根本的需求,使自己与社会协调相处,这可能是人类共同的需要。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需要,则是发展心理学家的工作重点;再次,大量现实的问题需要发展心理学家去解决。可见,发展心理学前景还是可观的。
当然,研究者们也指出,在看到发展心理学可观前景的同时,不可忽视几个不稳定因素:过分追求数量化和抽象化的倾向,使本来简单的东西变得很神秘;研究内容过分琐碎,仅凭个人兴趣;缺乏理论的事例只有零散的材料,这些问题不认真解决,就有可能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后果。
至于发展心理学未来走向的问题,林崇德、申继亮等心理专家根据其长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如下看法:
1.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必然带来发展心理学家的思维方式上的变革。以实体为中心的研究思路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的研究思路;从对心理现象的唯五性确证过渡到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接受和容忍;在考察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时,由直接的单一线性联系过渡到多维线性联系。
2.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将在已有的进展上(如前所述)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现场研究的大量采用,研究方法的综合程度的提高,研究手段更加现代化等。
3.在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上,研究主题的应用性倾向会越来越明显。
4.发展心理学研究将出现更大范围的整体化趋势。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新东方网校推荐:2017年考研政治、英语、数学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发展心理学依据考纲,共包括八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发展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婴儿心理发展、幼儿心理发展、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成年期心理发展。在这八部分中,各有其考查侧重点和考查形式。
前三部分可总结为一个模块,都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总括性的内容。具体来说:发展心理学概述主要要求考生了解并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是什么、主要的研究设计有哪些、发展心理学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该部分的考查侧重于研究设计和历史发展,其中历史发展主要把握杰出学者对教育心理学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而研究设计可结合实验心理学内容一起梳理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又包括了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两部分,该部分内容为各阶段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考查的重点之一。而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相对较少考查,即使涉及也多以客观题为主。
[关键词]儿童美术心理;儿童美术教育;文化心理学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下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主要是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研究,即将儿童绘画能力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分析研究,为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材料。显而易见,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绘画阶段研究,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因为仅仅依靠对儿童绘画阶段的分析判断,还不足以揭示儿童美术活动心理现象的根本规律。
立足于生命哲学起点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儿童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不是儿童为艺术生存的价值。从学科属性来看,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不是直属于艺术心理学的范畴,当然也就不能简单套用艺术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对象应是处于特定文化环境下的儿童心理问题,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环境要素,对儿童美术心理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儿童美术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应促进儿童情感、人格的成熟。
一、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嬗变与发展
传统的美术心理学从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原则”到亚里士多德对“秩序”“匀称”的判断,直至“黄金分割律”标准的应用,自然科学的价值判断在审美研究领域被推崇到了极致。这种建立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美术心理学,在决定论和还原论的主导下,一直试图在复杂的美术活动中探寻永恒的心理客观规律,不论是在生物学、生物化学支持下的“实验心理学派”,还是其后受物理学影响的“格式塔心理学派”,都成为美术心理学的奠基理论,使美术心理学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走到了今天。
建立在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学研究,其重要的标志性研究是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罗恩菲德的绘画发展理论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对应性,这种明显的对应性证实了以儿童画作为思想标志探索儿童思维发展的可行性”。在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学说的影响下,1927年英国心理学家里德发表了他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首次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线描期”“叙述的象征期”“叙述的写实期”“视觉写实期”“压抑时期”“艺术复活期”7个阶段。同时,他与罗恩菲德同时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直线型”模式,认为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随着儿童智能不断成熟而成长的“直线型”发展过程。
然而,到了1978年,在美国“U型行为发展会议”上,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开始提出儿童心理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认为儿童绘画是一个有峰谷曲线变化的发展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美国有关学者在这一研究基础上更是提出了“多轴媒体表现说”,认为“不同儿童在同一阶段的绘画会呈现不同风格,而且文化环境因素往往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在社会文化资源和日常生活中受到环境文化影响,所以,不同民族、地域文化会影响儿童绘画的知识认知和形式表现。”可见,当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已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从关注儿童个体发展走向宽阔的社会文化领域,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不仅与美术教育具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与民族文化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
二、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儿童美术心理作为儿童个体生命现象,不仅反映出儿童生命存在的本真,同时也折射出儿童作为社会文化存在的特征,儿童美术心理活动自然离不开美术知识形态,而且必然地受到美术审美心理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所以有关儿童美术心理的研究不仅会涉及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也会涉及美术知识与审美情感问题,同时还会涉及儿童美术心理发展中环境文化影响的问题。
(一)关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
如同人类存在语言模式的生物发展结构一样,人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着审美发展结构,人的审美经验甚至在儿童使用蜡笔、颜色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研究生命发生基础的生物学理论一直是研究儿童美术心理发生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儿童作为生命发生体,天生就携带着一种先天性的‘自然结构’和图式,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些审美心理原感。”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立足于儿童物质生命的本原,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视知错觉和生理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而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则立足于儿童的社会文化属性,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文化符号认知理解和体验问题情有独钟。
“心理学是否是纯自然科学,是否应当列入生物科学的范畴,这应当是一个应该继续讨论的学术问题。心理学也可以应用比较法,通过和各级动物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人的有关心理现象,但是,无论如何,绝不应该把人的心理机械化和生物化。”建立在儿童生理成熟机制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把儿童美术活动能力首先归于其生理机制的成熟,特别是有关儿童美术技能研究的生理成熟论者往往把幼儿手腕、手掌大小、肌群及手臂肌肉发达程度作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且把美术活动有形的结果视作衡量儿童美术动作机制成熟的重要标准。其实,通过美术活动结果来判断儿童生理机制发展水平,往往会让研究者过分相信儿童美术动作技能的“记录”功能,但事实是,对于那些有动作技能不良记录的儿童,之所以没有表现出美术能力,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手臂、手眼协调机制没有达到成熟水平,而只是由于缺少有关经验而已。比如“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以为临摹几何图形提供必要基础。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符合逻辑的。与此相反,我们认为上述研究所得结论也未必完全正确,因为,他们(研究者)把临摹几何图形的能力看成只不过是知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相加,这显然是不够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忽视儿童美术活动特有的整体性,仅仅把儿童绘画视为一种感知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而非多元因素作用下的学习过程。尽管以格式塔心理学为代表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知觉感官的功能同样具有抽象、推理等理解上的意义,但是儿童美术活动毕竟不是一种单纯的视知觉心理现象,仅凭这些“儿童知觉感官功能的抽象、推理”显然不能让儿童顺利完成复杂的美术活动任务。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由于固守实验、实证的方法研究儿童美术活动中的生转贴于 理心理机制,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把儿童绘画作品作为“试纸”,试图依此判断儿童智力水平的现象。如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画一个人”的测量工具,它旨在依据儿童画中出现的细节详尽程度来判断儿童对环境认知的水平,让心理学家由此断言:“那些虽然在纸上自由画出一些符号,但还没有能力画出‘封闭形状’,或是不能将自己在纸上所画的符号与他们周围环境之间联系起来的儿童,可以看作是三岁儿童的智力水平,在三岁年龄阶段,这样的绘画水平是正常的。”时至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我国还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美国“画一个人”测量的影子,如当下我国长期热度不减的“少儿美术考级”,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儿童美术心理测试。
(二)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知识与情感问题
“人不仅在其本质上是乐于求知的,而且人的生命、全部现实生活也是由知识所建构的。”从儿童美术的发生看,游戏是儿童美术活动的重要原生形态,如果说艺术是游戏的一种形式,那么儿童的游戏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知识既然是认识和经验的总和,那么儿童美术活动的知识就应包括对游戏中物质媒介操作的经验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儿童美术活动不是狭义的艺术专业化的生产或欣赏活动,而是伴随游戏过程的一种广义的学习活动,所以它一方面涉及非专门化的宽泛的造型艺术知识,另一方面涉及游戏活动规则以及由实践操作引发的认知理解行为,即当儿童把玩绘画工具,进行涂鸦游戏时,不但认识操控了工具,同时也体验了整个游戏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由于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过分强调儿童美术活动的有形成果,强调儿童美术知识的所谓专业化,因此就难免使自身在儿童美术知识认知与情感表达之间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现代绘画方法确实给儿童提供了表现其心理活动的机会”,使儿童能够不受传统技法知识的束缚来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儿童这种自由表达“不仅鼓励了那些所谓的自发笔画和因一时冲动而闪现出的形象的大量出现以及由混乱不整的色彩所组成的粗糙的艺术品的大量涌现,而且干扰了受视觉控制的形式的准确性。粗糙的画笔以及滴色的油笔,仅使儿童们创造出某种片面地表现他的心理状态的画。”他们看到了传统写实主义艺术观念下技法训练的弊端,“传统方法就是让儿童用一支削尖了的铅笔一味地把模特描摹下来,”因此使儿童受到了束缚,但同时他们又主张“阻止儿童运用艺术品去再现他所观察到的现实”。由此可见,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在尊重儿童自由表达与维护经典美术知识的权威之间徘徊不定。
其实,如果我们摆脱经典艺术知识观对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约束,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命价值出发看待儿童美术活动中知识的个体经验特征,就可以避免上述矛盾,因为如果心理学也是科学,它就要研究被人们认为是主观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并且不能否认它们的合规律性。
(三)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民族文化影响问题
心理现象是由社会活动、自然环境及社会活动和自然条件所产生的概念等建构而成的。时至今日,虽然科学实证方法仍然是包括儿童美术心理学在内的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但是,“科学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需要和刺激,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受实验心理学科学实证观的影响,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一直忽视儿童所属民族文化对儿童美术活动产生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康达尔大学家庭研究与人类发展学教授W.L.布雷顿曾充分肯定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理论的价值,认为“在美术的发展上,世界各地的儿童似乎都遵循着一条共同的规律,他们都是按照上述的美术阶段发展的。我们曾经收集了另外一些国家的儿童绘画,像巴基斯坦、巴西、埃及、印度、乌拉圭、日本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等,从这些国家的儿童画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由此可见,儿童早期的美术作品所采取的形式在世界各国都是相似的,其差异仅在于画面上所反映的内容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不是因为各国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明确地说是因为儿童在绘画中所反映的各国不同的风土人情所造成的。”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当“风土人情”没有作为文化要素进入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时,儿童早期绘画被认为都是相似的。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心理学则认为某一文化语境制约着语境环境内的人对刺激的反应,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符号表象系统,“人的心理尤其是高级心理活动主要是符号活动,是创建或制造、运用、操作符号的过程。”照此观点,儿童美术心理活动同样应该是儿童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的符号认知与操作过程。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张增慧、林仲贤合作开展了3-6岁壮族与蒙古族儿童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所属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儿童对颜色的爱好具有差异性。此研究结果为我们认识民族文化与儿童美术心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进入本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进一步表明:“文化的因素将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从社会文化资源、日常生活中学习绘画……即使共属同样的文化传统,地区环境的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及绘画表现。”
三、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与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决定作用,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不同教育观念下的儿童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我们认为,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与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区别与联系在于:前者是针对儿童美术心理现象的事实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后者则是从社会要求出发,在明确儿童美术教育价值、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对儿童美术现象的分析研究来检验美术教育内容、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学不是实验教育学的一个必要的参考因素,而只是说,实验教育学所参考的问题不同于心理学的问题。实验教育学的问题所涉及的不是儿童一般的和自发的特征和智力,而是有关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些特征所产生的变化。”
(一)不同价值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正确看待幼儿原始美感的发生以及遗传基因的文化属性是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重要哲学起点。“卢梭要求把儿童当做儿童对待的观点是应该加以检讨的,因为儿童不仅是一个‘儿童’,而且还确实是一个‘人’,儿童的活动不仅是‘儿童的活动’,而且还是‘人的’活动。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别是错误的,但是,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作为‘人’而存在的共同性也是不对的”。正是受卢梭的影响,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家往往在“保持儿童艺术天性”和“适时美术教育干预”之间摇摆不定,就连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也不例外。在她看来,“没有什么绘画的进阶练习能引人达到艺术创造,儿童的绘画是依自己的情感制作,就象促进自己的语言的成熟一样,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因此她坚信儿童绘画是不可教的,但是她又以激烈的语言谴责当前学校展出的那些具有‘自由画’儿童期特色的可怕的美术作品,她认为心理学家收集、观察,并加以分类的‘幼儿心理的文件’,其实不过是智能上不法的可怕表现而已,‘它们显示出儿童的眼睛未受过训练,手是迟钝的,心对于美 丑同样地无感觉,真假不分’。”蒙台梭利顺应儿童的自然成长,确认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但是又惧怕儿童因缺失训练而变得美丑不分,同时把这种现象归罪于心理学家,显然有失公允。
儿童美术教育的专业化往往把儿童美术学习看成是儿童接近艺术经典的必然途径,从而忽视了儿童美术心理的自发特征。“艺术教师很容易有尽可能早地教学生中心透视法这类诀窍的倾向,它使老师显得很内行,使想尽快达到成人标准的学生感到高兴,也会给家长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它很快就变成笨拙的洗脑。”显而易见,儿童美术教育家在目睹了实验心理学关于形状知觉、图形记忆与外在刺激条件的研究成果后,会更加坚定利用美术手段促进儿童上述方面发展的信心,于是也就出现了旨在训练儿童专门化形状知觉与形状记忆能力的教学内容,如儿童写实绘画训练,原本是借用了一种艺术式样的普通美术活动,由于教师偏颇的教学理念,即要刻意强化儿童对客观形状知觉记忆的刺激条件,结果出现了固定僵化的儿童美术教学内容与机械死板的训练模式,使儿童陷入被动的苦恼之中,尽管儿童所画的形象与客观实物越来越像,但其自主表达的能力却越来越差。因此,有美术教育家认为:“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为儿童绘画奠定重要基础,但是,美术活动中的技能操作不是知觉能力与运动能力的简单相加,如果排除了有关理解、想象和情感兴趣等其它心理因素,而一味希望通过专门化的感知训练来达到发展儿童美术心理的目的,可能会让儿童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不同知识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幼儿心灵的成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个脆弱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在错误的时间灌输的错误内容的干扰,在艺术及其他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美术知识来实现,这其中包括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获得的美术知识。传统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在专门组织的感觉训练的条件下,知觉的发展最为有效。”同时,“儿童为了正确感知图画,必须学会考虑绘画的特点,他应当掌握社会上已经形成的素描和色彩画的艺术标准。”如果从儿童的特殊才能或特殊儿童教育培养角度看,上述主张似乎并不错,但是对于普通儿童发展意义上的儿童美术教育来说,这种狭隘的美术知识观显然已经背离了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健康轨道。
关于儿童美术的概念,在《牛津艺术指南》中,其条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给予儿童方法和机会,他们会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或者会塑造他们能找到的造型物质,这种能发展成表现物体的素质将持续到青春期。显然,儿童的美术知识不应是专业化美术知识形态的代指,在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儿童美术“知识的根本是一个感性世界,是我们可以体验的,从一开始,儿童就试图用公开的形式表现出他的体验,这种形式的形成既受到他所接触到的并知道如何运用的媒介的制约,同时也只有用这种媒介才得以产生。”以上论述虽然没有为我们界定出明确的儿童美术知识概念,但是,正是这种模糊的表达显示出儿童美术知识的人文性特点,因为儿童美术知识不仅仅是显性的知识形态,作为人文知识,它理所当然地还具备隐喻性特征,即作为一种人的体验与表达,它不是“通过逻辑的、实证的渠道来进行的。”。只有基于这样的儿童美术知识观,儿童美术教育才能在促进儿童审美情感、发展儿童审美知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使儿童美术教育成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外在动力。
(三)不同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日常管理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学生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心理学知识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依托于心理学知识,学生工作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心理特征,更好地从理论层面审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心理学知识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惑,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1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阶段心理特征和帮扶策略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该学说起源于1882年诞生的儿童心理学。随着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时段范围不断延伸,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第一次使用“发展心理学”,标志着发展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发展作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含着两层含义。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在划分发展阶段,探索阶段特征方面,发展心理学博采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新皮亚杰主义等各派的理论和学说。
这些学说从生理需求、心理活动规律、社会需要、思维发展模式等角度对人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和详细论证。虽然各派学说都各有所侧重,但通过综合考量,我们还是可以勾画出大学生所处阶段的基本心理特征。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生理机能和性的欲望加速提升,阶段任务为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亲密感不仅仅限于爱情、友情、亲情带来的亲密,还包括融入社会,与广阔的外部世界建立联系,获得归属和亲近感的需求。这种亲密不仅来自现实世界,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也来自于网络。身边亲近感缺失、孤独无助,是导致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心理机能而言,大学生处在心理机能发展的最后阶段,其抽象思维能力和将外部语言、文化等因素带来的刺激内化的能力不断提升。该阶段也是大学生终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最黄金的时期。
由于大学生思维模式和心智水平尚处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在学生日常管理中,要尊重学生寻求独立自主的诉求和心声,平等对待学生。另一方面,要看到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还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还有较多的不成熟、不稳定的成分,注意加强引导,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
针对大学生获得亲密感和避免孤独的心理需要, 要大力开展班级和团支部建设,鼓励学生会和各种社团活动,为大学生自主获取亲密感提供渠道,尤其要注意针对性格过于内向、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开展工作,积极建立和修复这些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避免因孤独感诱发心理问题。
对沉迷网络的学生开展教育和帮扶之时,要注意考量心理因素,从心理层面了解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和身边的同学交流等方式,帮助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寻求亲密感的同学,感受身边切实的亲密,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积极面对大学生活。
2行为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行为习惯特征及调适方法
行为心理学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通过“强化”、“惩罚”、“消退”、“泛化”等方法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行为心理学由动物推及人的研究思路饱受质疑,但能解释人类的很多心理现象,对于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无论奖惩,都要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不能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其次,深刻理解“强化”、“惩罚”、“分化”、“泛化”、“消退”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运用这些概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最后要选择正确的时机和方法。行为心理学特别强调“刺激”要适时、适度。只有及时、恰当的“刺激”,才能起到调节行为的效果。
具体而言,针对学生出现的逃课、酗酒、沉迷网络等情况,我们要予以行为心理学视角的惩罚,这个惩罚包括正惩罚,例如勒令学生写检讨、做出道歉等,也包括负惩罚,例如剥夺某一获得的荣誉或是某个时间段的评奖、评优资格等。一旦学生出现错误,惩罚要及时,力度要恰当,要能形成行为心理学中所强调的刺激,从而达到引起行为改变的效果。
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行为,学生工作者要及时给予“强化”,例如口头表扬、评奖评优,树立榜样等。以此来鼓励学生继续坚持好的行为,并带动更多的学生来参与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之中。 对正确的予以“强化”,对错误及时“惩罚”,从而通过“刺激”达到调节行为,实施管理和教育的目的。
3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学业问题及对策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它把人脑看(下转第43页)(上接第20页)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强调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
由此可知,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一个接受信息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进行意义重构并进行储存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之时,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课程设置要注重知识协调和先后次序,以利于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掌握新的知识。此外要考虑到认知过程的整体性,学科设置要有交叉、有融合,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吸收信息,并完成意义重构,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
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要多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组织好科技竞赛、挑战杯等活动,打造平台,给学生提供探索和展示的机会。此外,还要不失时机地结合这些活动,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学生的探索活动“保驾护航”。
【关键词】认知发生论;发展;心理学;教育
Shallow the meaning talk cognition of Piaget occurrence theory on education
Wei Feng-ying
【Abstract】Switzerland child psychology Piaget's cognition occurrence theory is 20 centurie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top most the theories of authority.This text synopsis analysis how on education usage skin second hero cognition occurrence theory.
【Key words】Cognition occurrence theory;Development;Psychology;Education
认知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层面 ,而从教育的观点看,认知发展则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因为教育上一向重视知识的教学,而知识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认知发展。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以及面对问题情景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始自20世纪30年代,但他的研究成果被心理学家们肯定却是在60年代。他是对个别的儿童(主要是他自己的三个孩子),在相当自然的情景下,细致的、连续的观察记录他们对事物处理时所表现的智能性反应,从而分析儿童们的智能表现与其年龄的关系。皮亚杰对儿童心智活动的解释,与当时其他心理学家有异;他认为儿童的思维或心智活动异于成人,儿童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智力发展,并非表现在他的知识在量上有所增加,而是在思维方式上产生了质的改变。换言之,儿童不是具体而微的成人,不同年龄的儿童,采用不同概念看待事物,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皮亚杰所采用的质变重于量变的研究趋向,可以说是近年来教育心理学家所重视的质的研究的滥觞。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事实上也就是他的智力发展理论。其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包括认知结构与基模、组织与适应、平衡与失衡。按皮亚杰的解释,婴儿出生不久,就开始主动运用与生俱来的一些基本行为模式来对环境中的事物做出反应,从而获取知识。这种以身体感官为基础的基本行为模式,可以视之为个体用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皮亚杰将这种认知结构称为基模(或图示)。对儿童的智力,皮亚杰从儿童智能表现与行为表现背后智能性思维运作两个 层面进行研究。皮亚杰的最大贡献是他的解释是根据对儿童认知行为的精密观察而获得验证。为了解释儿童内在心理历程,皮亚杰采用组织与适应两个概念来说明。所谓组织,指个体在处理其周围事物时,能综合运用其身体与心智的各种功能,从而达到目的的一种身心活动历程。适应一词,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解释,与一般心理学上稍有不同。在一般心理学上,不是将之解释为个体使身心活动与其环境维持和谐的状态(生活适应),就是将之解释为个体的感觉因刺激过久而致敏感度减低的现象(感觉适应)。而皮亚杰的理论中,适应一词则指个体的认知结构或基模因环境限制而主动改变的心理历程。一种历程为同化,指个体运用其既有基模处理所面对的问题,即使将新遇见的事物吸纳入既有基模之内,也是既有知识的类推运用。适应的另一历程是调适,是在既有基模不能同化新知识时,个体为了符合环境的要求,主动修改其既有基模,从而达到目的的一种心理历程。根据皮亚杰的解释,个体能对环境适应,那就表示他的认知结构或基础的功能,能够在同化与调适之间维持一种波动的心理状态。皮亚杰称这种心理状态为平衡或失衡。
皮亚杰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自出生到青少年的成长期间,个体的认知发展,在连续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皮亚杰按各阶段个体基模功能特征的不同,分为四个年龄段:感觉动作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各时期质变并非跳跃式的改变,而是连续中呈现阶段现象;对不同各体而言,各期特征的出现,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四个时期的前后顺序是不变的,所有儿童认知发展都是遵循四个阶段的法则进行的。
皮亚杰对儿童认知思维的研究,虽然一向被定位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系统之内,但事实上,就皮亚杰理论中所探讨的问题及其采用的研究方法而言,他在整个心理学的体系中,均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其理论确认儿童心智成长的内发性与主动性,确认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确认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成长速度不一。
如何配合学生们智力上的个别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一直是学校教育上希望解决的问题。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自60年代传播开来以后,因其理念符合学校教育的需要,故而广被采用于学校教育的改进。
任何一种心理学理论,在教于上是否具有实用价值,要看这种理论构建的过程,施教科目的性质、受教学生的条件、教学中师生活动的情形等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定。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而言,在理论上的启示性,大于在方法上的实用性,其目的只是探究儿童在自然情境中对其周围环境中事物认知的心理历程。皮亚杰当时所观察的,只是儿童自己在对环境探索中学到的知识,而不是在别人指导下学习知识。换言之,皮亚杰的研究,本来并没有考虑教育的手段与目的的问题。皮亚杰对儿童自己经探索而获得知识过程的解释,也未采取“因教育而学习”的观点,而只是从生物生长的观点,解释个体因适应上的需求,而以同化与调适的交互作用而改变其基模,从而扩增其知识。皮亚杰本人从未强调他的理论是教学理论,他一向称自己的理论为发生认知论,其用意即在于此。
在教学理论上,皮亚杰的理论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传统教育中,都是由成人自己根据自己的经验去选择知识,组织知识,而后按照成人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教儿童去学习知识。这种倾向成人中心的教学策略,在家庭教育中如此,在学校教育中也是如此。皮亚杰研究儿童教育最大的贡献是,经由实证的观察实验,证实了儿童的思维方式与成人有别,而且在发展过程中的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各个阶段也不相同。思维是人类了解环境吸收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儿童在环境中自行吸收知识时,其思维方式既然不同于成人,成人在提供知识要求儿童学习时,自当配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否则,在教学结果上,很难获得预期成效。纵使近年来心理学家对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有所批评,但皮亚杰理论中所提示的了解儿童始能来教育的基本原则,在教育心理学上是绝对正确的。
创客妈妈:
70后妈妈,家有两娃,小少12岁,小妞3岁有余。
创客妈妈创了啥?
为自己,也为新手父母创办了一个低调而有内涵的读书会,读的第一本书是《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创业之路
曾经的职场经理人,现在的全职妈妈
现在,我是一名有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五年前,我有一份还算过得去的工作,每天上足了发条地运转着,儿子的生活起居主要靠保姆照顾着,而他的学习玩耍我也参与得不多,隐隐觉得不妥,但也没想到能做什么改变。
直到三年前,女儿七八个月时(那时儿子九岁),有一天我心里忽然通透了:现在,家庭和孩子才是最需要我的,而不是工作。于是,和老公一商量,马上写辞职信。说起来有些内疚,在养第一个孩子时,我想不到这些,这可能和自己的阅历、心态、经济能力以及自信心都有关。当然,家有一个孩子和两个孩子,需要父母卷入的时间量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一下子从高速运转的工作状态切换到伺候小妞吃喝拉撒睡急不来催不得的慢节奏,我竟然没有一点不适应。我享受这样的日子。在带娃的同时,我还学会了做面包、包子、馒头等以前认为高不可攀的厨艺,让孩子们心中的妈妈味道又多了妈妈做的面包味、菜味。
陪孩子玩出一个微信公众号
随着妞一天天长大,白天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光把她喂饱已经不够,还得琢磨怎么跟她玩!曾经的理工科小硕开始犯愁,工作上的有板有眼雷厉风行,在带娃玩时却成了反作用力,因为这小人儿根本就不按我的“常理”来出牌!
怎么办?学呗!在心理学教材里翻,在有关儿童游戏的书里找。刚开始是痛苦的,一堆的陌生概念,一段段认得字却看不懂的描述,但时间总能解决这一切:坚持!
我一边读,一边尝试着和小妞玩,观察她,再找来其他和儿童游戏有关的书一起看,渐渐有了感觉。于是,从小妞1岁多开始,我的微博就从闲聊变成了有意识记录小妞的玩的专区,渐渐有了些“粉丝”。后来在闺蜜的提议下做起了微信公众号,把怎么跟孩子玩写给更多人看,也督促自己多动笔、多思考。
就这样,我这个高中一写作文就头疼的理工科女森,2014年2月开始了自己的码字生涯。公众号的名字直抒胸臆:“和孩子一起玩吧”!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承载着孩子的成长、亲子关系的成长,以及为人父母的成长。
与此同时,我开始准备参加心理学在职研究生的全国统考,下了狠功夫,收获也颇丰,不仅通过了考试,而且更清晰地认识到,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是理解孩子随年龄发展的一把钥匙,值得为人父母者学习。
从手机里走出来的面对面读书会
有一天,我萌生了办线下读书会的念头。我想象着一群妈妈爸爸们,一起来读、讨论,书中的观点、自己心中的问题,在读书会上畅所欲言,岂不美哉!
办读书会首先是选书,我在网上的朋友儿童心理学博士推荐了《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其次是招募,因为我微信公众号和微博里的粉丝大多知道我在读儿童心理学,所以带着大家读这本大部头教材,还是有点靠谱的。于是一吆喝,上限20人很快就超了,我又按大家孩子年龄性别做了一些组合,最终确定了名单。最麻烦的是找场地,因为能容纳20个人又相对独立安静的地方不好找,最后还是选定了做餐饮的朋友家的包间,有大圆桌,空间大,房间内木质屏风散发着书香气,窗外就是绿荫荫的樟树。
我在读书会招募时写下了3个要求:
? 能排除干扰静下来读书 ;
? 每一位参与者都需要认领某个章节,然后在现场讨论时积极分享;
? 开放合作的心态。
这是我对读书会的期待,因为我不想把我的读书会变成一个“妈妈吐槽会”,也不想把我的读书会办成一对多的课堂,而是大家都要担负责任主动参与的讨论会。只有主动输出了,而非被动输入,看过的书才可能内化成自己的,进而无声无息地影响自己的行为,这是我的基本出发点。
2014年的9月13日9:30,读书会第一次活动,除了少数几个生活中的朋友,其他书友都是第一次谋面,有全职妈妈,也有职场女性,还有一位爸爸,大家的专业背景更是百花齐放。
简单自我介绍后,进入正题。我介绍说,我们的读书会是以讨论为主,每次讨论书上的三个问题,请大家在来之前须先读完要讨论的章节。第一次和第二次由我来带领,之后就由大家分章节认领带读。
第一次时间掌控不是很好,两个半小时一下就过去了,到第三个问题已经没时间了。于是大家讨论决定,以后每个问题限30分钟,由一个人来做当天的时控(上闹钟),于是,我们的读书会从第二次开始分成了三大块:30分钟本章节简要回顾、90分钟讨论、10分钟休息、20分钟自由讨论,一共150分钟。
接下来,大家按章节认领(主要依据孩子年龄),在同一个章节的书友自己形成小组讨论,确定要讨论的三个问题,谁来带读,谁来时控,谁来记录,在每次讨论前,在微信群里发给大家。四个月八次讨论就这样运转下来,可谓有条不紊。回头看,这里面多少带着点我曾经的职场风格。
办读书会,我有付出,收获也不小。首先,我作为读书会的主持人,我必须通读这本书,且要尽量读得深入。而且我们的讨论直切主题,坦诚而深入,如此酣畅淋漓的交谈是饭桌寒暄难以比拟媲美的。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这本书我们一起讨论了8次,隔周一次,每次150分钟,每次都意犹未尽,吃午饭时接着聊。2015年我要准备毕业论文,所以在犹豫是不是把读书会暂停了,但大家脸上的表情让我不忍出口。那么,把时间挤一挤,坚持做吧!
说到付出,真正付出的是我老公,因为每次读书会,都得他一人带俩娃。当然,他会说,这正好可以和孩子拉近关系哈哈!如此看来,来参加读书会的妈妈们,都给了一个让爸爸和孩子亲近的机会,而读书会的唯一一位爸爸,也因此更理解了孩子的妈妈,都是好事!
给妈妈们的话:
很感恩孩子们,让我有了生命中如此重大的转变,去细致入微地感受生活和感知自己,去扩大自己的交往半径和思考半径,去尽一份微薄之力实践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