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什么是核范文

什么是核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什么是核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什么是核范文

均匀成核是指不考虑外来质点或表面存在的影响,在一个体系中各个地方成核的概率均相等。在平衡条件下,任一瞬间,由于热涨落,体系某些局部区域总有偏离平衡的密度祈福,这时质点可能一时聚集起来成为新相的原子团簇,另一瞬间这些团簇又拆散恢复原来的状况。如体系处于过饱和或过冷的亚稳态,这种起伏过程的总趋势是促使旧相向新相过渡。形成的核可能稳定存在而成为核心。

熔体过冷或者溶液过饱和后不能立即成核的主要障碍是生成晶核时要出现液固界面,为此需要提供界面能。如果成核依附于已有的界面上形成,则高能量的液-固界面能就被低能量的晶核与成核基体之间的界面所取代。这种界面代换比界面的生成所需要的能量少。成核基体的存在可大大降低成核位垒,使成核能在较小的过冷度下进行。这种情况下,成核过程将不再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系统内,固常被称为非均匀成核。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什么是核范文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灰质团块。

神经节:在解剖学上是一个生物组织丛集,通常是神经细胞体的集合。

按生理和形态的不同,神经节可为脊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节两类,脑脊神经节在功能上属于感觉神经元,在形态上属于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植物性神经节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

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器官的附近或器官壁内,在神经节内,节前神经元的轴突与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神经节通过神经纤维与脑、脊髓相联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什么是核范文

“核心素养”是什么?是指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那么体现在学科上,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先理解什么是“素养”,“素养”是指“平日的修养”,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状况。

语文素养是什么?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钱梦龙先生认为,语文素养既是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言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

钱老认为语文素养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具有:必要的语文知识;一定的语文能力;对民族语的深厚感情和正确 态度;健康的文学欣赏趣味;较宽的文化视野。在这里,语文能力是核心。在“听、说、读、写”的四种基本能力中,“读”又是最重要的。就如朱永新先生所说的“一个人的阅读史,也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

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核心素养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轻重不分。下面试着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四个维度,列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清单。

1语言理解能力

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知道积累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具有初步的语感。

2语言运用能力

能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3思维能力

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

4初步审美能力

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

他同时谈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实施途径,认为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素养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学得的过程,学得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而是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够具备。这就需要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训练?训练什么?怎么训练?

第4篇:什么是核范文

①性格分析

清新甜美性格的菇凉一般心性单纯,长相比较甜,给人一种纯粹又活泼的感觉。而且因为脸上常常挂着甜美的笑容,性格清新可人,机灵古怪的典型,有点人间精灵的意思。

②适合香调

适合柑橘香、果香、花果香以及纯花香。柑橘香,花果香和纯花香,它们的香气甜美轻盈,大众的接受度也很高。其中的花香和花果香还能用来增加妩媚感和女人味,清纯的女孩很值得试试。

2、个性张扬的性格

①性格分析

个性张扬的人们喜欢在人群中出风头,喜欢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性格张扬,比较肆意洒脱,特立独行且不受拘束,说话做事比较自在随性,属于性格尖锐的典型。

②适合香调

第5篇:什么是核范文

1、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

2、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

3、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地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

4、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蒸发消失了;

第6篇:什么是核范文

引证解释:

1、《骆驼祥子》:况且吃住都合适,工作又不累,把身体养得好好的也不是吃亏的事;

2、《日出》:要是方先生看着不合适,告诉我,我把我的屋子让给他;

3、《铁道游击队》第四章:可是我这次来,没有带它,因为只有游击队才才有那种东西,到这里就有些不合适了;

第7篇:什么是核范文

1、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第二长河是黄河。

2、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3、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什么是核范文

丹霞地貌是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贺兰山是雅丹地貌。贺兰山脉海拔2000至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银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宁夏与内蒙古的最高峰。贺兰山脉为近南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什么是核范文

1984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林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4~1986年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实习员。1986年在南京林业大学攻读森林生态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工作,1992~1993年前往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及澳大利亚科工组织林研所合作研究。1998年在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获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自1985年以来,他在森林培育、植物营养、植被恢复及困难立地造林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6篇被SCI收录,参与编写与出版专业专著3本。已参加国家攻关课题3项,目前主持国家攻关课题1项,其它研究项目3项。

专家精彩语录:

A:这个是胡杨人工林,胡杨是一千年生长,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烂,什么叫一千年生长,别看这个树长得不大,长了一千年了,第二环境退化不好的时候,它能够再屹立一千年不死,还能坚持一千年,倒下去了,这个木头在沙漠里面一千年不烂,所以这对于沙漠地区的植被很重要。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个。

B:这就是我们说的全世界数一数哪些森林最重要,第一是亚马逊的热带雨林,这个大家都知道,叫“地球之肺”。第二就是东南亚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整个的东南亚这一代的热带雨林,这也是地球之肺,至少是半个肺。第三就是在刚果河流域,就是非洲,非洲不要以为只有沙漠也有很漂亮的森林。所以天然林它有很好的功能,有很高的价值,有保护的必要,所以目前中国森林中备受侵扰的部分,仅占中国森林资源总量2%,如果换算成公顷就是五百万公顷,比一个杨树的人工林面积都低,这个是很少的。

尊敬的各位对环保和科学感兴趣的同仁,我今天主要讲人工林的作用和功能,为什么要讲人工林的作用和功能,因为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总书记向全世界作出保证到2020年我们国家要增加森林的面积四千万公顷,增加林木的蓄积量13亿立方米,要固碳为全世界造福,这样就证明人工林不仅涉及到林业行业本身,涉及到全国,也涉及到全人类。

我今天讲的主题分以下几方面:第一什么叫人工林,什么叫天然林,第二为什么我们需要人工林,第三人工林的作用和生态功能,人工林到底是不是绿色沙漠,因为最近互联网上传得比较多,说人工林是绿色沙漠,到底是不是?第四人工林的比较和时代特征,就是我们不同的时代跟不同的比较来参考,它都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特征。第五介绍一下我国目前进行的林业分类经营体制,第六重点讲一下如何经营人工林,实现绿色发展。有人说人工林不好,有人又说人工林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怎样才能达到绿色发展,我从以下方面来讲。

一、什么是人工林?

第一什么是人工林?人工林是指人工种植的方式营造和培育而成的森林,按人的意志建立起来的森林,我国的人工林这个数据是前一段时间公布的,刚公布的第7次森林调查应该是6500多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人工林的特征是什么?就是要按照人类的要求和人类的目的来营造的,如果按人类的要求我们根据它的目的可以变成人工用材林、人工薪炭林、人工经济林、人工防护林等,集中营造在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并普遍采取选育良种、适地适树、密度适中、抚育管理等集约经营措施进行营造和培育。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具有生长快、生长量高、开发方便和获得利润早,木材规格资料较稳定,便于加工的特点,所以看这个大家就明白了人工林是按照人类的需求来进行的,它对人类对于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是最适合的。

大家到野外去看到最多的是松树人工林,我曾经在北京还跟一个同行探讨,到底人工林有多少,因为松树人工林跟天然林很难区分,在云南人工林和天然林很难区分,至少在一千五百万公顷,大概要两亿多亩。如果把这个分到人均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分到0.16亩的松树的人工林,这是我们国家最多的。

前不久我进一步证实了,第二位的不是竹林,而是杨树林,但是我国的竹林,特别是江浙一带,今天在上海讲,所以我把竹林放在前面,比如说莫干山很多地方都是万亩成片的竹林,竹林共538万公顷,换算成亩的话将近八千万亩,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森林。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有很多的沙木人工林,沙木人工林大家都知道我们以前做家具,沙木柜、沙木箱子、沙木桌子、沙木门窗等等,包括到今天很多的建筑还是用沙木,所以沙木人工林至少在七百~八百万公顷左右。当然沙木人工林看它不同的阶段,最早是在一千多年前,大家为了取得木材,就开始用沙木人工林。

这是杨树人工林,大概在七百万公顷,这也是我们过程面积比较大的。

还有一个桉树人工林,可能知名度比较高,但是面积目前还不多,大概260万公顷,换算成亩大概四千万多亩,所以在这几个人工林当中,桉树占的比例不高。

除了这些,还有大家看到的樱花、桃花,广东、北京街道有很多的桃树人工林,梨树人工林,还有像最近我们国家正在兴起的珍贵树种人工林,这里就涉及到两个树种,一个是檀香,一个是海南黄花梨,就把这两个树种种在一起,也变成了人工林。

第二讲一下什么叫天然林,天然林又叫做自然林,包括自然形成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所形成的森林。不是人工种,是人工让它的种子萌发,然后萌发得更加均匀,或者是间距比较合理,这样形成的森林。它的特点就是环境适应力强,森林结构分布较稳定,但成长时间较长,按其退化程度可以大致分为原生林、次生林。就是我们国家经常讲的原始森林有多少,我国的原始森林占总森林得不到2%,这是大家共同的感受,其实真正的原始森林就是人们没动过的可能还不足1%,如果还加一部分人动的,动得不太多的肯定达到2%,所以这部分森林是最宝贵的。所谓宝贵就是什么呢?一是它的功能,二是它的稀缺程度,就像我们说的海南黄花梨。所以我国的原始林不多于2%,一定是很宝贵的。次生林相对来说面积比较大,就没那么宝贵了。

天然林的特点是什么?适应力强,森林结构分布稳定,长时间的成长,生物链比较完整,物种的分布比较丰富,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物种的多样性程度极高,对环境和气候起到了巨大作用。这就是我们说的全世界数一数哪些森林最重要,第一是亚马逊的热带雨林,这个大家都知道,叫“地球之肺”。第二就是东南亚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整个的东南亚这一代的热带雨林,这也是地球之肺,至少是半个肺。第三就是在刚果河流域,就是非洲,非洲不要以为只有沙漠也有很漂亮的森林。所以天然林它有很好的功能,有很高的价值,有保护的必要,所以目前中国森林中备受侵扰的部分,仅占中国森林资源总量2%,如果换算成公顷就是五百万公顷,比一个杨树的人工林面积都低,这个是很少的。

这个是胡杨人工林,胡杨是一千年生长,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烂,什么叫一千年生长,别看这个树长得不大,长了一千年了,第二环境退化不好的时候,它能够再屹立一千年不死,还能坚持一千年,倒下去了,这个木头在沙漠里面一千年不烂,所以这对于沙漠地区的植被很重要。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个。

这个大家都看到了大小兴安岭落叶松的天然林,越是热带的天然林,跟人工林的分别越大。越是北方,像俄罗斯、大小兴安岭,它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分别相对没有那么大。为什么没有那么大,就是因为在这些地方,它的天然林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这个就是典型的大兴安岭的天然林,如果我们看这个图的话,就会看到中间这一部分是次生的,人动过的,两边像牙签一样的是没有动过的。这也是大小兴安岭河边的就是杨树、落叶松、其它的松树,还有桦木混生的天然林。

还有在西南高山地带看到的天然林,林内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了。还有一些高山和,还有云岭上的天然林,相对比较简单,就一个树种,长得很大,这里是木材蓄积量最高,炭储量也是最高的地方,这些地方一定要保护,不能破坏。如果你把高山上的珍贵的针叶天然林破坏,就很难恢复。这些树长了少则百年,多则千年。

在广东、广西、福建亚热带也有天然林。另外是热带雨林的,它就比较复杂,人工林和天然林有截然不同的,为什么热带雨林对我们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有这么大,就是因为它的物种含量多,生物链长,物种储量多,整个炭的储量多,能量、物质的循环量大,这样我们才称之为地球之肺。

这一张图很好的反映了什么叫天然林,什么叫人工林。在我们的左上角就是天然林,明显地看到天然林是没有什么规律的,人工林是很有规律的,天然林如果在南方地区树种是多样的,人工林树种相对来说比较一致的。所以就是它们之间的许多。当然大家可能会问,是不是我们看到树种很单一的就是天然林?我要说不对。我们国家很多密闭条件差的地方,像云南有很多云南松,像华南很多的华北松,它实际上是天然林,也是单一树种,没有很多树种,但是怎么判断它是天然林人工林呢?要看这里的树种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分布不规则,就有可能是天然林。很均匀的可能是人工林。前一种情况,为什么说还有很可能是天然林呢?我们国家在六七十年代进行飞播造林,好像也形成了天然林,但有的地方飞播造林造得不好,人们又上去补,所以这种也形成了规格不一样、分布不均匀,但是这种多少划为人工林还是天然林,如果是人工补的为主的还得划为人工林,所以这方面有些争议,但总趋势不变。我们如果到一个林子里面去,看到树木大小不一致、参差不齐、没有规则,这就是天然林。看到这个树木分布很规则,大小均匀一致,那这就是人工林。

第三讲一下人工林的作用,人工林刚才说到生产木材方面,我们现在看它有哪些更多方面的作用,大量、有目的、有地生产木材,还有生产水果、坚果等,苹果、梨、香蕉、板栗、核桃、松籽,这个生产肯定比采集更有效率。生产食用油,比如说油茶、油梨、油甘蓝,现在最好的食用油,中国人均的用油量太多了,我们没有必要一个月一个人消耗8公斤的食用油。像我们家我就建议先把食用油的量减半,并不讲钱,为什么不讲钱呢?我原来买的是花生油、大豆油,不买了,我买甘蓝油,我买油茶油,这样对健康有益。油类之王都是树木生产的,所以对你的健康也是有利的。所以我建议在座的不妨回去也跟我一样试一下,回去把你们家用油量减半,多用橄榄油、油茶油,相信你的健康一定会改善。

生活用品的原料,比如说我们用的轮胎上的橡胶,电子产品的纸胶、皮革用品的烤胶,还有很多中药,像桂皮,各种药品都是数不胜数了,都是靠人工林来生产的。

生产食用菌、森林蔬菜、块菌、松茸、香椿芽。

防风固沙,沿海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农田林网。提供美好的风景,季节性景观,花、各种景观及增强水土保持,水保林,这些都是人工林的作用。

讲到这个我们好理解,现在不好理解的就是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就是人工林不但在生产我们要吃的,要用的东西,它还能给我们提供生态服务功能。这个我就略微解释一下,人工林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所形成的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效应这就是它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固碳释氧,营养物质积累,净化空气,森林游憩及文化,防护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所以这些都生态保护功能,那我们举几个比较好理解的例子。

像防风固沙,三北防护林你知道的,你看像兰考那些老百姓,每年把麦秆压下去,然后种那个松树,再去灌溉,那么辛苦为什么?就是如果不压沙,沙就来消灭他们的农田,消灭他们的村庄。第二在东南亚印尼地震的时候,发现有红树林的地方死人特别少,没有红树林的地方死人特别多,为什么?海水一来你没有东西阻拦,红树林先是把浪消低了,然后回流的时候把人挡下了,没有红树林,就把人带上来,又大浪又高,又给你带回去,人根本就没了。第二海水老这是冲来冲去,堤防也破了,我们用红树林保护了堤防,也保护了人类。还有固碳,净水、净化空气。

讲一下人工林的涵养水源的功能,我们的雨水先是降雨,通过降雨降下来是每年1856毫米,首先是林冠截流,把这个水截住了,然后蒸发把它蒸走了,是448毫米,还有蒸腾耗水402,树木把水从地下吸起来再通过气口散发到空气中。然后是穿透雨1368毫米,茎流量是40毫米,土壤蒸发和林下植物是2484毫米,还有722毫米降雨量一部分是进到地下水,一部分是进到地表水,进到河流,这张图就说明了整个的水分在森林中间循环图。

回过头来为什么说森林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呢?人工林对于降水的截流、吸收、储存和再分配的功能,刚才说了就是林冠截流、分配,森林中的林冠层、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地表枯枝落叶层减少雨点对土壤的冲击,保持土壤表层水稳性团粒结构。

地表枯枝落叶形成土壤有机质,它改善了土壤结构,有利于土壤水分下渗,森林的土壤像海绵一样,水是容易下渗的;腐烂根系形成水分下渗通道;根系、枯枝落叶的阻拦增加下渗时间和机会。这三个层次的作用就让森林里面有更多的水流到土壤中了,而不是通过地表径流走了,这样就形成什么结果呢?就是森林能降低洪峰流量,就是当天下雨,过两天洪峰就来了。增加了枯水流量,森林里面把水渗到土壤里面了,水分在土壤中流动是很慢的,形成山泉和地下水。所以我们开玩笑说,中国的财富分配现在需要森林,把富人的钱搞少一点,把穷人的钱搞多一点,调富人的钱,挣穷人的钱,这就是森林的作用。现在我们急需要收入分配中的森林然后也来搞调洪补枯。

增加可用的水量,所以很多人说森林就是一个绿色水库,水库是洪水时节蓄水,枯水季节防水。

净化水质,减少泥沙和各种元素含量。

调节径流,减缓地表径流的冲击力、雨滴的冲击力。

森林保育土壤,刚才说了减少土壤的冲刷,应该土壤的渗透性,形成团粒体,增水增气。固碳释氧也很好理解,森林每积累一吨干物质,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63吨,相当于固碳0.4445吨,释放氧气1.19吨。

现在大家说绿色消费,能用木材的还是用木材,家里家具本来是用铁、钢的的,那是耗碳的,你用了一吨的铁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就高,你用了一吨的木材,就可以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一座20万千瓦的煤炭发电厂,一架每天飞行4小时的播音飞机,一辆奥迪A4汽车。一年内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可分别被48万亩、1.5万亩和11亩人工林吸收。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