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形式逻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21世纪的今天,以及更加遥远的将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将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会与日俱增,总之,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主导的时代。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物品,无不打上了人类科学文明的印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提高人的科学素养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国家或者民族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个人生存的需要。在这个时代,如果一个人没有科学素养,他对科学一无所知,他就简直难以生存。农业生产劳动已经日益离不开科学的指导,科学育种、科学播种、科学施肥、科学施药,收获后还要科学储藏,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和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工业生产本身早已实现了科学生产,科学技术几乎主导着所有的工业门类,不用说生物技术工业、精密器械工业、信息工业,就连一些传统的工业门类,也都必须紧跟时代科学技术的步伐,否则就会被淘汰。服务业虽然离不开人的参与,看重人的个性特长,但是许多服务业也都依附着科学技术,甚至本身就是在提供最新的科学技术服务,从事这些行业都需要掌握较多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专业技术能力。至于日常生活,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消费品都是科学技术的产品,对其使用都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比如各种家电产品、各种电子产品,对它们的使用需要电器和电子方面的基本知识,否则很容易带来危险。甚至我们对基本的医药知识也需要掌握,否则也会产生危险,每年都有大量因误用药物而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其次,它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是一个追求全面发展的过程,未来的社会就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追求的社会。但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素养的提高不但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手段和方式,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一个指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共同组成人的综合素养,只有同时具备才算是一个全面的人。同时,现在很多的教育都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比如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如果想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就必须具备这方面的科学素养。现代的各种最新资讯、最新知识都是通过互联网等现代手段来传播的,对它们的接受,都必须依靠基本的互联网技术。
再次,它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固然可以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表现出来,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而且不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21世纪是科学技术主导的世纪,其最宝贵的是人的素质,整个国民素质的强大,才能确保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具备较高的国民素质,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会真正地强大起来,并且会持续强大,即使遇到挫折,也会很快复兴起来。20世纪的德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两次战后甚至都被别的国家“分割占有”,但它每次都能很快再次强大起来,成为少数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历史学家在分析这一现象时就找到了国民素质这一项,德国被誉为义务教育最伟大的国家。早在1619年,当时的德意志魏玛公国就明确做出义务教育的规定,1885年的普鲁士政府就开始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可以说,提升国民素质一直都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最看重的事情。在国民素质中,科学素养是其重要的方面,也是整个国民素质的基础。最后,它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在整体上提高科学素养,其国民基本上都拥有了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理论和思想,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思维,这个国家才能培养出更多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也才能更有效地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为新的科学技术开发提供各种资金、技术、空间等支持。这个国家和民族才能不断地“冲击”科学技术的高峰。
二、形式逻辑的科学精神:求真
形式逻辑作为一种“科学的逻辑”,一种探索“物的世界”的思维工具,它具有科学的精神,那就是对真理的追求。可以说形式逻辑和真理具有密切的关系,真理就是形式逻辑的根本追求。形式逻辑和真理的关系,基本上是无人质疑的。其实,形式逻辑追求真理的理论诉求,在亚里士多德创制形式逻辑时就已经明确进行了论述。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形式逻辑是一种获得科学知识的有效工具,形式逻辑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获得知识。在他那里,知识就是真理,就是关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我们无论如何都是通过证明获得知识的。我所谓的证明就是指产生科学知识的三段论。所谓科学知识,是指只要我们把握了它,我们就能据此知道事物的东西”。从真理观上看,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符合论真理观目前依然是最被广泛认可的真理观。这种真理观认为,“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相符合的”。而这和他在三段论中关于真理的认识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在形式逻辑上也坚持一种符合论的真理观,在《工具论》中,他明确指出:“真实就在于符合事实。”形式逻辑所获得的真理就是关于事物的真实认识,即如实反映出事物的本真面貌,正确把握事物的各种特性规律。亚里士多德主张在科学三段论推理时,其前提必须是真实的、可靠的,并且推理应该按照形式推理的格式要求进行,这些都是为了获得真理性的结论。除了符合论的真理观之外,目前比较流行的其它几种真理观也主要是依据形式逻辑来进行界定的。比如融贯论的真理观。真理的融贯论认为:“一个命题的真不在于它与事实、实在的符合、一致或对应,而在于它与它所从属的命题系统中其他成员是否融贯。融贯者为真,不融贯者为假。”[3]另外,真理的冗余论也是如此界定的,这种真理观认为我们给句子加上“真的”或“假的”是多余的,说“P是真的”就等于“P”,“真的”这一谓语只不过是意味着我们接受P、肯定P等,它没有给出什么新的描述。这一界定是依据逻辑句法结构来进行的。形式逻辑把真理作为自己的理论追求,一种最高的价值,这也和形式逻辑要求成为一种“客观性”的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形式逻辑要求在相同的前提下,依据形式逻辑的推理程序,要得到同样的结果。为此,形式逻辑还在自己的运作过程中,做出了自己严格的程序设计:其一,形式逻辑要求进行形式化的思考,使形式逻辑可以做到同一性标准的要求;其二,与其一相关,形式逻辑是一种外延逻辑,它的外延化思考使这种逻辑在思考事物时可以进行量化和计算;其三,形式逻辑为推理规定了严格的形式程序,三段论的格和式就是形式推理的一种程序规定;其四,形式逻辑建立起公理化系统,要求推理在系统内进行,每个系统都是完备和自足的。当然,形式逻辑把真作为自己的理论追求,形式逻辑贵在求真,并不代表形式逻辑就没有价值取向,就放弃了善的要求。逻辑本身并不外在于人,即使是形式逻辑,它也有着人文关怀。只是,与善比较起来,形式逻辑更偏向于真,真是形式逻辑的最高指向。
三、形式逻辑对提升科学素养的意义
形式逻辑是一种“物的逻辑”,它的首要功能就是理解和解释人类自然界的奥秘,从而获得关于外界的知识,它是科学探索的“拐杖”,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工具。形式逻辑有时又被称作知性逻辑,这和它的知识本性有关系,亚里士多德就把获取知识看做形式逻辑的德性。可以说,形式逻辑对于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方法。最重要的是,形式逻辑的精神就是科学的求真精神,形式逻辑天生和科学素养有着内在的关联。因此研习和掌握形式逻辑有助于自身提升科学素养。第一,具备形式逻辑思维能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从科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从事任何科学研究,都无法离开形式逻辑思维,都必然要求从事者进行符合逻辑的思考。整个科学的研究过程,从收集整理材料,到提出一定的科学假说,再到对假说和理论进行验证,都需要形式逻辑思维,都需要推理和证明,没有推理和证明的帮助,这一切都将寸步难行。
可以说,形式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人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爱因斯坦才说:“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必须是一位严谨的逻辑推理者。科学家的目的是要得到关于自然界的一个逻辑上前后一贯的摹写。逻辑之对于他,有如比例和透视规律之对于画家一样。”[4]第二,形式逻辑是获取新知识的工具。形式逻辑的一项根本功能就是从已知推出未知,也即新知。在前提给定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有效的形式逻辑推理,来发现前提中隐藏不明的新知识,形式逻辑被视为获得新知识的工具,也主要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的。恩格斯也曾指出:“形式逻辑也首先是探寻新结果的方法,由已知进到未知的方法。”[5]迄今为止的很多重大科学发现,都首先是通过形式逻辑推理得出的,然后通过一定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来进行验证。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律,天文学家通过测量推理得出的海王星的存在,都是如此。
第三,形式逻辑是科学发现的基础。在科学发现中,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事实和现象的发生,依据当时现有的科学事实和理论,不足以对其做出满意的解释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只好借助一定的假说来进行解释,然后在某些条件具备时来验证依据假说所推出的事实,如果依据假说所得到的事实被验证,假说就变成了科学理论。比如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就是一个著名的假说,目前的宇宙大爆炸学说也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假说。
第四,形式逻辑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表达能力。科学研究既包括科学实验操作,也包括理论表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被表述出来,才能为人们所了解和掌握,也才能进行重复性操作。只有通过一定的语言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表述和论证,把它变成一种科学理论,这项科学研究才算最终完成。形式逻辑主张概念要清晰明确,命题要恰当真实,推理过程要合乎逻辑的有效性要求,论证要有充分的依据,并且结构清晰。因此,研习和掌握形式逻辑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表述和理解能力。符合逻辑的表达,是科学理论的基本要求。爱因斯坦在谈到他的广义相对论时曾说:“这个理论主要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逻辑上的完备性。从它推出的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须被抛弃;要对它进行修改而不摧毁其整个结构,那似乎是不可能的。”
一、帕累托的社会学思想
(一)非逻辑行为首先,与齐美尔和韦伯一样,帕累托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经验意义上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应当是社会行为。而科学在帕累托看来就是一种知识体系,其结构符合逻辑,内容经验可证。帕累托将知识的内容划分为两种“:客观的”知识,即同事实相符并在实事中证实的知识,“主观的”知识,即同事实不符,仅仅与某些人的认同一致的知识(帕累托、田时纲,2007)。二人的行为也可以划分为两种: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逻辑行为在帕累托那里指的是:主观上(想象中)手段与目的关系同客观上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一致的行为。但是,如果这个企业家不是通过搜集、分析市场信息来作投资选择,而是采用求签问卜的方式,则成了一种非逻辑行为。因为,求签这一行动只在主观上成为“赢利”这一目的的手段,而在客观上,这种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是不存在的。(二)剩余物与派生物剩余物在帕累托那里指的是非逻辑行为或伪科学留念去掉逻辑“油彩”后剩余的物质,即那种不变的核,是本能、情感或潜意识的表现(中介)。在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的区分中,帕累托实际上已经指出,人们的行为总是受到情感的牵引,又用假逻辑为多情的态度辩护。然而支配行为的情感因素无法直接把握,我们能观察、经验到的只有行为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各种知识体系。所以,需要指出的是,帕累托所说的剩余物即非人的本能也非精神状态或感情。它不是一个客观实在,而是一个创造的分析概念。剩余物可以理解为本能、情感到外显行为的一个“连续统”或者行为表象与行为表现之间的中间区域(陈伟东,1993)。应当看到,剩余物不应被视为具体和独立的现实,分类本身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只提出了人类行为和情感的主要倾向。它的意义证明了人性有一种内在的秩序,人们可以在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非逻辑—经验行为中发现某种逻辑。那么,剩余物作为人类非逻辑的社会行为的内在根据,是如何决定外在行为的表达呢?这就需要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在帕累托看来是派生物。派生物是剩余物在人们的社会行为中的外在体现,是社会行为特别是非逻辑—经验行为据以进行的外在合理性的表达。它的合理化表达构成人们的社会行为的整体的可变因素,它们可以依赖于情感或原则,可以凭借法律或形而上学的实体为基础,也可求助于超自然的存在物的意志。虽然剩余物是社会(非逻辑)行为的真实根源和基础,但这种(非逻辑)行为必须以派生物为中介合理地表达出来(陈翔勤、陈伟,1998)。派生物以经验事实为出发点,在剩余物的驱使下,从这些事实中追溯到假经验原则,它可以用感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法律实体(如权利、正义),形而上学概念(如人道、民主、进步)或超自然的实体作为自己的形态。(三)社会历史的一般运行及精英循环在帕累托看来,社会系统是一种异质共生系统,他受到斯宾塞的启示,将社会系统思维有机整体,具有某种还原论的倾向。帕累托对社会一般要素的分类:(1)外在要素,诸如土地,气候,植物群等;(2)一个社会对其他社会的作用,或超越空间时间超前;(3)内在要求,诸如种族,社会异质性,剩余物,派生物,利益、倾向、兴趣,知识状况。大部分社会要素相互依存,社会系统有社会要素决定,以一定形式构成,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要素。帕累托认为,所有社会要素都决定社会平衡状态,但在决定社会平衡时,某些要素可视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变,另一些要素在较长时间内不变,还有些要素变化不定。他还认为,情感和反映情感的剩余物是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变的要素。帕累托进而指出,第一种剩余物于第二种剩余物在个体总的比例,是确定社会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帕累托、田时纲,2007)。在剩余物和派生物的思想中,我们发现了人的本性的某种内在构成,正是这种人性在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命运。诸如第一种剩余物———组合的本能和第二种剩余物———集合体的保守性之间力量的波动则成为历史变革的主要原因和人民和国家命运的决定因素,其中人类对自身社会行为的合理化倾向就是这类剩余物的派生和表现。人类社会的形成“不仅受外部局势,也受感情、利益,以感情满足和利益满足的目标的逻辑—经验推理,以及附带地表示或有时还能证明感情与利益的在某种情况下作为宣传手段的派生物的支配。”(陈翔勤、陈伟,1998)帕累托在考察精英阶级循环时,一般不需要指明民众的不同集团是如何混合的,只需考查两个相同的集团:精英阶级和非精英阶级。在社会阶层中,第一种、第二种剩余物发生变化,对精英循环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帕累托将精英循环提升到历史观的高度。历史学家总是把种种冲突解释为“贵族”与“平民”的战争,其实,从本质上看,是“新贵族”同“旧贵族”的斗争。执政精英阶级走向衰败,朝气蓬勃的新精英阶级取而代之。从此种意义上,帕累托关于精英循环的历史观同历史唯物主义格格不入。
二、非逻辑行为:用以连接个人与社会的纽带
帕累托从非逻辑行为出发,考查了非逻辑行为的可变以及不可变部分,概括出“剩余物”和“派生物”的概念。这一概念是他用逻辑—经验科学的方法还原社会行为的终点,也是他开始运用逻辑—演绎方法的起点(陈翔勤、陈伟,1998)。剩余物这一概念的意义表明它与本能有关,但只是接近人的本能的行为表现,它类似于人的基本的情感状态,即与人性中某种东西相对应(陈翔勤、陈伟,1998)。帕累托发现了人类非逻辑的社会行为的内在根据———剩余物。它的意义证明了人性有一种内在的秩序,人们可以在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非逻辑—经验行为中发现某种逻辑。再通过派生物概念的提出,指名由心理本性到外显行为所需要的中介,这种中介就是非逻辑行为的可变部分。派生物是剩余物在人们的社会行为中的外在体现,是社会行为特别是非逻辑—经验行为据以进行的外在合理性的表达。它们可以依赖于情感或原则,可以凭借法律或形而上学的实体为基础,也可求助于超自然的存在物的意志。虽然剩余物是社会(非逻辑)行为的真实根源和基础,但这种(非逻辑)行为必须以派生物为中介“合乎逻辑”地表达出来。而这种合乎逻辑的表达很多则作为意识形态被保留了下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方法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广泛和深入,我国对网络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网络应用型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应具备较强的网络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计算机网络实验作为培养学生网络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2]。因此,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逐渐受到高等院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的普遍重视,开始研究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网络实验教学改革[3-4]和如何建立完善的网络实验教学体系[5-7]等内容。
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模型,以我校网络实验教学为例,对该模型的建设实施进行研究与探索。从初步的实践情况来看,该建设模型的实施改善了我校的网络实验环境、提高了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完善了实验内容,使我校实验教学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体系,在培养学生网络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8-9]。
1) 网络实验教学的硬件环境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开设什么样的网络实验与硬件环境密切相关,很多高校由于经费投入问题,网络设备种类和数量不足,很多实验无法正常开出。如果采用模拟器来做,学生无法自己动手搭建实验平台,不能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做实验,因此,就无法真正锻炼其网络应用能力。
2) 网络实验内容设计不合理,实验课时偏少。一直以来,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由各任课老师自行决定,实验内容随意性大,不能形成实验体系。实验学时设置较少,课时数不能满足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因此很多时候,学生只做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实验,无法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3) 实验教师缺乏网络实践经验,教学水平不高。网络实验的特殊性,对实验指导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老师除了具备设计实验的能力,还要对网络设备的配置、实验平台的搭建相当熟悉。很多老师缺乏网络配置和管理大型网络的经验,没有参与过大型网络组建和管理,导致实验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影响了学生对做网络实验的信心。
当然,网络实验教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实验模式和考核方法的不合理也会影响学生做实验的热情。
2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模型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内容。如何建设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涉及到网络实验室建设、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法创新、实验教师培训等几个要素,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并接受学生的实践检验和评价反馈,根据评价反馈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网络实验室建设是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基础,是网络实验的硬件环境。实验内容设计是计算机网络实验体系建设的核心,实验内容设计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受开设的理论课程、实验室硬件环境和教师实验教学水平的制约。实验教师培训是计算机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指导水平,才能设计更多的综合型、创新型的网络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验方法创新是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指导教师只有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探索出好的实验方法,但实验方法的选择有时会受到网络实验室条件的影响。
如果对该模型进行简化,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以此对建设效果做一些量化评价分析。假设将模型的各要素建设效果之间关系简化为一种线性关系,则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效果可用公式1表示。
, (1)
其中, 是目标函数, ( )分别表示模型中的4个要素, 表示各要素建设效果函数。 ,各要素建设效果之间的重要性对比关系。
根据公式1,如果目标一定,根据输入 与输出 的比值关系,找出比值大的要素做重点投入,使的建设代价最小化。在体系建设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各要素的投入比例使目标函数最大化。
3建设模型的实践
我校真正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体系建设是从2007年建设网络实验室开始的,在整个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基本遵从图1的建设模型,每个建设环节都经过认真的研究与落实,注重网络实验内容的设计,并在学生的反馈信息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3.1网络实验室建设
网络实验室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仅要考虑购置哪些实验设备,还要对实验室进行规划布线,以方便实验教学。我校从2007年开始,先后投入近百万经费,组建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5组路由交换实验设备,5组网络安全实验设备,2组无线实验设备,2组IP语言通信实验设备和一套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供60名学生同时进行网络实验,基本满足网络专业方向学生的实验需求。这些网络设备(H3C)的主要有:1台LS-7502核心交换机、5台RT-AR28-11接入路由服务器、15台RT-MRS2020路由器、5台LS-S3610三层交换机、15台LS-E126两层交换机、5台NS-SecPath F100防火墙、1台NS-SecPath V100 VPN网关、2台EWP-WA1208E无线接入设备、1台XE-200(含50用户license)语音服务器等。
3.2实验内容设计
根据开设理论课程、实验教学目标、网络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和教师水平情况,设计适合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网络实验内容。实验类型分为预备型实验、单元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等几种。
1) 预备型实验。开设预备型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尽快掌握实验室的布线情况、各网络设备的功能及基本配置命令,为后续实验做准备。预备型实验主要有:网络实验室与网络设备认知、双绞线线序标准与网线制作、网络设备基本配置及命令使用、远程登录Telnet服务配置(可实现远程配置网络设备)。
2) 单元型实验。按照不同实验内容,将实验划分为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实践能力。总共设计了路由交换、网络安全、网络管理、IPv6实验等4个实验单元。路由交换实验单元的实验主要有:交换机端口配置(Trunk、Hybrid)、VLAN配置、STP配置、路由协议配置(静态路由协议、RIP、OSPF、BGP)、广域网协议配置(PPP、X.25、FR);网络安全实验单元的实验主要有:防火墙ACL配置、ASPF状态检测、VPN实验(IPSEC实验);网络管理实验主要是使用网络管理软件(如SNMPc等)实现网络基本管理功能的实验;IPV6实验单元的实验主要有:IPv6的地址结构、IPv4/IPv6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等实验。
3) 综合型实验。在完成单元型实验后,开设一些综合型实验,使学生在单元实验中技能得到综合运用。综合型实验由老师提出需求,然后讲解方案设计方法,给出一个拓扑结构实例,让学生完成整个网络的实验配置和测试。例如,老师给出一个如中小型企业网的设计方案,让学生完成配置和测试。
4) 创新型实验。创新型实验可以为理论基础比较好、实践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开设。对这类实验,老师只提出一个网络的具体需求,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网络配置及应用。例如,要求学生做一个小型校园网的设计方案并实施。
对每种类型的实验,以其中的一个实验为例,给出一个实验内容的详细设计过程,如表1所示。
3.3实验方法创新
一个好的实验方法可以让实验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好的实验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实验安排上,以小组为单位,5~6个人一组,指定一个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做小组长,协调分工,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实验,尽量做到所有成员都有操作机会。在实验过程上,实验开始前,指导老师首先讲解与该实验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实验目标、实验内容、难点与重点以及注意事项;实验开始后,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将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并做好记录;每次实验后,老师作整体总结点评,学生写实验心得体会,使学生从实验中不断积累经验,获得更多的实验技能。
3.4实验教师培训
实验教师在承担网络实验课之前进行适当培训,熟悉实验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命令和组网方式。培训模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请网络实验经验丰富的老师做现场培训指导,也可以参加网络设备提供商的系统化专业培训。在实验教师培训方面,我们组织了多次培训,例如,在网络实验室建设期间,设备供应商派工程师到我校组织培训,参加人员为所有可能参与实验指导的老师;另外,我们还派两名实验老师参加H3C公司的网络学院的专业网络实验培训,这些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
4结语
结合我校网络人才培养的实践,本文分析了网络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个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实验教学的多方面因素,对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从我校的实施情况看,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对于提高我校实验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后,我们仍会不断探索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使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更加完善,培养出高素质的网络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纯容,施晓秋,吕乐.面向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4):62-65.
[2]李阳,尚鹏.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质量保证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2):115-116.
[3]晏弼成,何曼娜,蔡文辉,等.网络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9):93-95.
[4]张臣文,李文联,胡坤鹏. 网络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53-56.
[5]王盛邦,李晓宁,陈立文.基于网络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4):49-51.
[6]王春东,张桦,莫秀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深化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5):147-149.
[7]刘群,李坚.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2):97-99.
[8]刘彦保.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142-143.
[9]肖涛,程东,何怀文.计算机网络实验研究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3):39-41.
A Construction Model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GONG Yongwang, XU Xiufang, LIU Y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 China)
20世纪纷繁复杂的艺术形式思想,从横向上来观照,不同的美学流派分别从形式作为客体范畴、形式作为主体范畴、形式作为非主非客范畴以及形式作为亦主亦客范畴建立了自己的体系或系统。纵向上来看,则艺术形式范畴,包含下列三个层次:其一是操作层面的艺术形式作为构成方式的层次,其二是美学层面的艺术形式作为虚拟寓言的层次,其三是哲学本体论层面的艺术形式作为共相存在的层次。
人们是以怎样的理论姿态跨入并置身于20世纪的?当我们在世纪末回眸过去,回顾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历程时,一个最突出的感受也许是,这是一个最难以一言以蔽之的时代。即使我们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60年代中期之前,即所谓的现代主义时期,回答这个问题的困难性也仍然没有减轻多少。
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世纪,又是一个标新立异、创新发展的世纪。我们甚至可以说,还没有任何一个世纪,像20世纪这样色彩纷呈。就美学和文艺学而言,理论家们无论是对作家心理奥秘的洞悉,还是对艺术作品本体的研究,无论是对读者接受活动和审美经验的阐释,还是对文艺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揭示,都在各自的角度和各自的理论层次上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单是理论流派之多就令人咋舌。从狄尔泰的生命美学,尼采的唯意志主义美学,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美学,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以及英伽顿和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美学,姚斯的接受美学,到阿恩海姆的完形心理学美学,乔治·桑塔耶那的自然主义美学,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维特根斯坦的分析美学和卡西尔- 良格的符号学美学,……真是不胜枚举。
我们在这里企图通过另一个视角:形式研究的视角,来展示本世纪美学和文艺理论最富于特色因而也最具有争议的侧面。
探寻形式的时代
我们把研究的目光从美学和文艺学发展的历时性轴上暂时移开,而把触角伸向形式美学的领域,把观照的焦点放在艺术形式的种种理论问题上不是没有理由的。可以说,20世纪即是一个探寻形式的时代,一个追寻艺术的形式理性,并企图以这种新理性取代传统理性的时代。
虽然自古希腊以来,形式问题就一直是西方美学关注的重点之一,但是不管就关注这一问题的内在动因还是就关注的范围和深度而言,可以说,我们这个世纪都是更值得重视的。在哲学上来看其动因,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艾耶尔所说,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尽管构造哲学体系已经完全过时了,但并不排斥精心制造一种世界观”,只是“人们已抛弃了这样的标准:一个人可以从所谓自明的第一原理着手,并靠着纯粹的反思而达到一种世界图景,它具有独立不倚的合法性”.基于此,对艺术形式的强调,作为对统治西方两千年而以黑格尔集大成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否定和颠覆,无疑具有反叛作用,一方面艺术形式作为一种逸出形而上学形式阈限的非理性形式,其存在本身即是对主流话语的一个超越,因为它并不必然遵循那所谓“自明的第一原理”,而具有自身的形式理性;另一方面,艺术形式,在一些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看来,其实类似一种宗教性的存在,它使那些难以在形而上学哲学那里,甚至也难以在教堂里获得精神慰藉的人们,获得了一方净土。I.A.瑞恰慈在《诗歌研究》中,甚至认为,“绝大部分现在在宗教和哲学中离我们而去的东西将被诗所代替……我们越多地察知诗歌的空无,我们越会珍视诗歌所提? 颐堑木⒌摹兜木窈推ⅰ?这样,我们将会看到,20世纪对艺术形式的研究和探寻已经不局限于文艺理论和艺术哲学领域,即使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艺术的范围内,也仍然关心着自康德以来即已关心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如何通过对审美(如今更多地是通过对艺术品的审美)判断力的批判,而达至知、情、意的融合和谐调。在这样的深度上来探究艺术形式的本质,以语言学、人类学、符号学、叙述学……等多学科的交融和多角度的审视来打破旧有观照艺术形式的框框,使得艺术形式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纯艺术的问题,而且成为构成本体论问题的一部分。当然,在哲学本体论的动因之外,不容忽视的是美学的动因,西方美学史的发展所经历的漫长历程,包含着这样三次非常重要的视点转移,第一次是由泛哲学美学向美学的转移,时间大约在古希腊向古罗马过渡时期;第二次是由泛美学向审美学的转移,这以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为标志,即由追问“什么是美”,向追间“什么是审美”过渡,第三次则是由审美学向艺术哲学的转移,即由追间“什么是审美”,转而追问“什么是艺术”,这第三次转移的中心问题正是属于20世纪的。在这个主导趋势之下,对艺术形式的揭示,成了美学和文艺理论不容回避的重要任务。苏珊·朗格对? 怂档煤芮宄骸八淙灰帐跽苎Щ股形吹玫接τ械姆⒄埂H欢肥凳且幻偶簧拖M难Э啤2还苁亲ㄒ嫡苎Ъ遥故蔷哂猩羁潭床炝Φ囊帐跫遥荚诙浴帐酢ⅰ硐帧ⅰ帐跽媸怠ⅰ问健ⅰ质怠约八翘降幕蛘谟τ玫氖銎渌狞a href=//kaoshi.7139.com/1522/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词汇的含义进行探究。”对于这些词汇的内在意义的探究,实际上即是对艺术形式的真正内涵的探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回答艺术形式是什么的问题,另外的美学家则另辟蹊径对艺术形式进行了“分解”,如V.C.奥尔德里奇认为,“一部艺术作品就是一种为了让人们把它作为审美客体来领悟而设计的物质性事物,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性事物。它被设计成从审美眼光来看是一种被外观赋予活力的东西。所以当艺术作品以它那种与媒介有关的第一级形式而领悟展现其材料的实质,在关系到内容的第二级形式中向领悟展现其材料的实质,以第三级形式即作为一个整体的作品风格将这两种实质融为一体时,我们评价它是伟大的……”奥尔德里奇这段话是对艺术阐释而言,但透过他对艺术形式由“物质性事物”的第一级形式到“关系到内容”的第二级形式,乃至“作为整体的作品风格”的第三级形式的划分,我们不难看出,20世纪艺术哲学对艺术形式的揭示,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将艺术形式视作一种一般性地为审美客体设计来供人领悟的物质性事物了。尤其是它已不再是相对于所谓的艺术内容而存在的了,这三级形式其实已包括了艺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几乎所有要素。对艺术形式是什么的回答,甚至已经成了人们回答艺术问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首要的环节,形式,成了20世纪美学的中心话题。由此出发,西方美学对艺术形式问题的深切关注就表现在,美学家们对艺术与非艺术区分的强烈冲动上。无论是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对艺术语与实用语的甄别,还是I.A.瑞恰慈对陈述与伪陈述的阐明,抑或恩斯特·卡西尔等人对一般符号与艺术符号的对比……都明显地带有企图从艺术形式研究入手来回答艺术本质问题的愿望,正因为此,他们对艺术问题的关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上面所说的艺术形式问题第一种动因即本体论动因直接或间接的回应。只有确立了艺术形式的独立价值,才能进而肯定艺术形式对形而上学理性的对立的必然性;也只有弄清楚艺术形式的真正含义,才能确立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因此,尽管不是没有人试图把艺术定义为“为了完成一定目的而对媒介材料所作的熟练的操作”(斯托尔尼兹语),但是,从根本上说,从美学的动因上来分析,对艺术形式的重视,仍然是带有很深的20世纪哲学本体论烙? 〉摹?BR> 人们对艺术形式的格外青睐,除了上面两种动因即哲学和美学的动因之外,艺术文化本身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十九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现实主义艺术已经过了顶峰期,象征主义打破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直抒心情或白描景物的老方法,为整个现代派文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文学发展为例,有研究者作了这样的概括:“……各种现代主义流派应运而生,后期象征主义由法国遍及欧美,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法国为中心的超现实主义和以英国为中心的意识流文学几乎是同时兴起的现代派文学的新品种。”在绘画和音乐等艺术门类中的变化也非常引人注目。从毕加索到格什温,从《格尔尼卡》到《蓝色狂想曲》,以及涂成纯白色1 ×8 英寸的厚木板,内部装满了水泥的建筑,用推土机在一片荒原上开出的沟辙,甚至一把维多利亚摇椅中前后摇摆的艺术家的老祖母……都被看成是艺术。传统上任何一种艺术概念,都受到极富创造力的现代艺术家们的挑战。艺术家们似乎无时无刻不在企图打破旧有的形式,创造属于自己的形式。老黑格尔关于“艺术最终会变成哲学”的预言,今天也好像变成了现实。艺术品本身即是一种艺术思想的体现,或对某种其他艺术思想的评判。现代派的产生。意味着多种艺术流派、艺术主张的共存,不同的艺术流派在各自的方面都强调了艺术的不同功能;而多种艺术门类的交融,则丰富和拓展了艺术的多种形态,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杂糅,模仿艺术和自由艺术的联姻,以及造型艺术和诗的艺术结缘,都呼唤着艺术的形式革命和艺术形式观的革命。艺术技巧越来越成熟,艺术手法越来越多样,每一种艺术思潮,都在一定程度上侧重标举了某一种或某几种艺术元素的重要性。艺术形式的理解再也不可能是单向度和平面化的,而必须是多侧面、立体化的。
多元的形式观
为进一步揭示形式理性的内涵,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形式观的多元化和形式本体的多层次性这两个概念。所谓20世纪的多元形式构成,其实不仅表现在“形式”本身的丰富性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的体现,以及不同的艺术批评家们所给定的形式概念的不同含义和他们所采用的不同参照系,甚至也不仅仅是形式所由产生和被创造的方式究竟怎么样,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还只是对形式——传统的形式概念的进一步确认和重新阐释。更重要的,也更具有革命意义的是,美学终于认为,形式概念这样一个单一的乃至有几分笼统的表述,已经不能完整和全面地体现形式美学的思想,对形式的阐释必须建立在新的分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观照基础之上。所谓形式观的多元化,是指艺术形式本身必须在多种不同的系统和坐标中通过对比得以揭示,也即是说,在不同的透境中形式概念具有不同的所指,而所谓形式本体的多层次性、则是说形式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必须进行“分解”,必须进行科学的“解剖”,从而通过建立一整套亚范畴或次范畴来真正体现形式的丰富层次和多样化的侧面。形式观的多元化,更多地涉及的是形式研究的外部,关心形式与非形式的区别,形式本体的多层次性则更多地关涉形式研究的内部,力图展示形式的内在底蕴。20世纪形式美学的发展,可以说,正是在多元形式观的统摄之下,在不同层面对艺术形式的一次次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揭示。总而言之,形式既是一个定量,一个区别于非形式存在的审美范畴,同时,它又是一个变量甚至变体,并非一成不变,也并不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
横向看来,人们对艺术形式的不懈探求,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形式作为客体范畴的方面,形式作为主体范畴的方面,以及形式作为非主非客和主客相融范畴的方面,它们构成了新形式理性大厦的四个向度。首先,将形式作为客体范畴的重要代表流派是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以及结构主义及其叙述学。比如,新批评的代表人物兰色姆宣称,“批评应恪守的第一条法律……就是客观。”而客观的先决条件,则是把作品作为批评的唯一依据。所以布鲁克斯把作品看成一个空间客体而不是时间过程,选择了“瓮”(urn )和“语象”(verbalicon)这样的比喻,以警惕和反对意图和感受的谬误,兰色姆甚至反对使用诸如“令人激动的”、“有越的”、“可怜的”、“伟大的”之类的形容词,以免使批评沦入印象式的点评,因为这些词语“赋予客体的那些特征实则存在于主体”之中。而俄国形式主义的重要代表什克洛夫斯基则说,“艺术总是独立于生活,在它的颜色里永远也不反映出飘扬在城堡上那面旗帜的颜色。”艺术品的意义只有到文学文本的语言构成中去发掘,艺术形式就是以语言组成文本的手法和技巧,它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向心”的也即指向自身而非指向外在现实的非实在性的存在。所谓形式作为一? 隹吞宸冻耄窃谡飧鲆庖迳侠醇右怨槟傻模飧隹吞宀皇侵傅目凸凼澜缍侵傅目凸畚谋尽>苄屡篮投砉问街饕逶谇康餍问降谋局适比愿饔胁嘀兀谡庖坏闵纤鞘窍嗤ǖ模枪匦挠镅缘男问焦钩桑匦挠镅宰魑恢中问焦钩傻亩懒⒆灾餍浴呐率切槟獾亩懒⒆灾餍浴6峁怪饕迥兀虼佑镅匝С龇⒂殖接镅匝У南拗疲虺觥胺慈吮局饕濉钡钠熘模笤擞米匀狐a href=//shiti.7139.com/303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科学的方法达到人文科学的科学化,在它们那里,“文学被揭示为一种按照社会价值体系产物的法则而不断变动的过程。每一种文学活动的以及每一种言语行为的结果都是一段本文。因此,结构主义提出了本文结构与现实结构是同一的这一影响深远的观点。”罗兰·巴尔特的这番话,可谓一语中的,通过确认本文结构与现实结构的同一性,结构主义从而进一步确认艺术形式的客观性,结构作为一个形式范畴,存在于一种超验的关系模式之中,它既是摆脱了偶然性与随意性的永恒之物,同时它又存在于共时的水平关系和历时的垂直关系的对立之中,是事物背后看不见的“网”,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主义跨越了新批评的具体文本的界限,将艺术形式置于更大的范围来加以审视,但同时这也表明,结构主义对形式作为客体范畴的关注,仍然带? 明显的康德主义痕迹。不过,无论是斯特劳斯对神话结构的研究,还是其后叙述学在操作和逻辑层面上对叙述结构和叙事话语的研究,都仍然为了揭示存在于叙事文本内层作为客体形式存在的词语、句式、语式和语态、语法等,只是到了热奈特那里,主体是怎样介入叙事之中才成为话语关心的焦点之一。而这种对主体的论列,主体是作为话语结构中的因素出现的,是“它”,而不是“我思故我在”的“我”.
其次,我们来看看作为主体范畴存在的形式。我们可以以原型批评这一流派的思想观点为例,来看看荣格、弗莱他们是怎样揭示原型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怎样在主体的无意识中昭示形式的本义的。在荣格看来,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它使得一个人出生后将要进入的那个世界的形式,作为一种心灵意象,以“种族记忆”的方式保留了下来,换句话说,荣格所强调的作为主体范畴的形式不是针对个人而言的,而是一个超越了普通心理学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范畴,它是处在转瞬即逝的历史和时间之河边上的我们,与永恒、与人类普通精神进行对话的- 种媒介,是千万年的心理积淀本身通过艺术和神话在不同时代的再生。因而,荣格反复强调,意象指的并不是外部对象的心理反映,而是一种幻想中的形象,这种幻想只是间接地与对外部对象的知觉有关,他说,“所有的观念最终都是建立在原始的原型模式之上的,这些原型的具体性可以上溯到一个意识还没有开始‘思考’,而只是‘知觉’的时代。”作为个体的存在,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识,相对于这种集体无意识而言,不是主体,而是客体,真正的主体是那具有启示性的集体无意识本身。无疑这的确具有柏拉图“理式”的影子,用? 俑竦幕袄此担八愕睦砟钍窃诔旖绲牡胤叫罨鹄吹脑夹蜗螅皇钦庑┬蜗笤诖吮桓秤枇怂愕摹⒊榈男问健!贝右欢ㄒ庖迳纤担问交蛟停谡饫锞褪侨死嘁馐兜墓蚕啵问骄褪枪蚕嗟拇省K煤螅谂邓孤迤铡じダ衬抢铮捅恢糜诟咛宓睦砺郾尘爸欣醇右陨笫樱饕致鄣氖俏难У脑臀侍猓醋魑迦死唷肮餐尉场钡奈难ё髌分械男问轿侍狻T凇杜械慕馄省氛獗久校ダ持赋觯途褪且恢址锤闯鱿值囊庀螅岩皇资鸬氖灯鹄创佣兄谖颐前盐难У木橥骋怀梢桓稣澹步死嗟木椤⑷死喽宰匀恍问降娜嘶桃约罢庵秩嘶趟岢傻奈难逖橥骋怀梢桓稣濉H绻担俑竦闹魈迨且桓黾逦抟馐兜闹魈澹敲矗ダ车闹魈逶蚴峭腹难Ш蜕窕八凵涑隼吹木哂辛俗匀惶匦缘闹魈澹哂辛俗匀宦矍阆蛐缘闹魈濉SΩ每吹剑?0世纪人本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潮中,除了从心理学出发探索人和艺术问题的共相性、形式性的特征这一角度,除了荣格、弗莱之外,存在主义、现象学等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但就对形式美学的贡献而言,原型批评无疑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而同样是从心理学出发来探究艺术形式问题。格式塔心理学则凭藉对视觉思维的考察建立了非心非物、非主非客的形式领域。这是形式范畴横向上的第三个维度。从分析形状、形式、完形三个概念的内涵入手,阿恩海姆认为,视觉本身具有“思维能力”,形状不是客体(或作为刺激物的客体)本身的性质,而是一种与形式——完形形式并生的、具有自己完整组织结构的格式塔。这里的“形”已超出一般所谓的“外部形象”的意义,因为,作为二实体性存在在人们视觉中的反映,那不脱离形状而存在的形式其实也代表着人们的视知觉所秉有的独特的抽象能力。但是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艺术美的心理动因,既不是依靠抽象也不是依靠移情,更不是艺术欣赏者本身的动觉所致,在确认所有的知觉都是动力学意义上的知觉的前提下,阿恩海姆进而指出,完形形式不是一种具体的形状或形式的组合,也不单纯是人们内心体验或经验的产物,在“物理力”和“心理力”,知觉对象的入侵力量和起而反抗的“生理力”之间,存在着- 种动态平衡。视觉对象的物理场与认知主体的心理场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一种异质同构的完形,这就是形式,非主非客的形式。
形式范畴的第四个方面,即主客交融的方面,或者说亦主亦答的方面,主要体现在恩斯特·卡西尔和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美学中。卡西尔在其符号形式哲学中首先肯定了人具有的赋予形式的力量,并且,在他看来,对人而言,所有文化形式本身作为组成“人性”圆周的各个扇面,都是并列的,而非等级性地存在的。因此,任何形式也包括艺术形式就不是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从绝对理念派生出来,不是绝对精神这一最高的客观存在的衍生物,而是通过中介物符号“平等”地体现一种本原性的、赋予形式的力量。所以,卡西尔认为,“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只有这样定义,“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的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 正是这种对人的定义,使得卡西尔从其批判哲学的原则出发,否定了将意识的要素与整个意识的关系,解释为外延部分与各部分总和的关系这样一种观点,同时指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一个与抽象的“他物”对立的同样抽象的“此物”,符号本身作为“由某种形式的自由创造所制造的各种感觉因索的体系”(卡西尔语),使得全部文化都表现在特殊的图象世界或符号世界的创造中,作为“一”的某物就在“多”之中,“多”就在“一”之中,艺术文化也不? 猓帐跣问秸嬖谟谡庵忠挥攵嗟耐骋恢校魑吞宓乃锘蜃魑魈宓拇宋镆捕荚诜诺奶逑抵械玫搅巳诤稀2荒芽闯稣馐且恢制笸济植咕橹饕搴统橄笪ㄐ闹饕宓亩粤ⅰ⒅鞴塾肟凸鄣姆至训挠幸娉⑹浴S纱顺龇ⅲ帐跣问降姆盘匦裕肴死辔幕姆盘匦韵嗔幔筒坏ゴ渴侨死嗲楦械脑傧趾图希膊辉偈且恢挚斩吹幕孟啵亲魑允翟诘姆⑾帜崃酥骺吞宓纳捞匦院托问嚼硇缘囊恢执看庑问健K丈骸だ矢癖锌ㄎ鞫纳鲜鏊枷攵砸帐醴偶捌湫问教匦宰髁烁咛宓牟觯谒蠢矗诺脑脊τ茫刺逑衷谝帐醴胖校逊趴醋魇且恢钟美丛傧至硗庖恢质挛锊⒔诼凼鲋写碚庵质挛锏挠镆逖Ъ业墓鄣悖∏『鍪恿朔旁谧畛蹙途哂薪楣乖斐赡持中蜗蟮亩鞯墓τ茫庵止τ檬窍扔谏踔潦恰案摺庇谝话懵呒诺墓τ玫摹R帐醴牛煌谝帐踔兴褂玫囊话惴拧H缫滞飞系墓饣坊蚴旨埽缫衾种械亩晕缓透掣竦龋季哂幸话惴盘卣鳌5且帐醴湃床皇侵傅恼庑┚咛宓摹⒌ザ赖姆牛旧砭褪且桓鲇谢问交蛏问剑薹ù诱逯蟹指畛隼矗蛘咚担褪钦灞旧恚哂衅渥陨淼拇嬖诼呒U窃谡飧鲆庖迳希帐醴庞胍帐跣问骄哂邢嗤闹赋啤?BR> 这就是我们对20世纪多元的形式美学思想所作的横向的巡视。归结起来说,上述形式美学思想、又分别体现为语言形式、原型形式、结构形式、叙事形式、格式塔形式。符号形式等不同的方面。
艺术形式的多层次性
现在让我们来看从纵向分析艺术形式的构成。又是怎样一番理论景观。
艺术形式一词本身确实具有多义性。日本美学家竹内敏雄主编的《美学百科辞典》承认了这种多义性,并作了区分,不妨摘抄如下;
(形式)这个概念在美学上一直被相当多义地使用,但其本来的基本意义被区别为如下两种。
①作为感觉现象的形式,是对立于内容的概念,相对于审美对象之精神观念来说,它意味着感觉的所有实在方面。也就是说,这种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猘seinsweise)和对象的表面现象(oberflahenerscheinung )……
关键词:创新性学习 网格环境 自主探索 互动协作
一、网络为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信息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性学习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罗马俱乐部在着名的研究报告《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提出,要推进一种新的学习观——创新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维持性(接受性)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对知识整合、建构的过程,进行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过程,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创新信息的能力。
自主创新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预期性、参与性。(1)预期性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明确,能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善于有选择地学习,具有捕捉、理解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独立思考,多向思维,探索新问题等。(2)参与性强调社会化实践,善于人际交往、能主动适应群体生活,有责任感,善于协作。预期性和参与性的结合,体现了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反映在学习方式上,即是自主探索学习与互动协作学习的结合。
网络及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手段,为创新性学习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和理想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创新性学习有5个中介要素,它们都可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支点。
(1)语言。这一中介要素历来受到重视。网络环境大大增添了语言的魅力。
(2)工具。工具是人的认识器官的延长,基于网络环境的工具具有其它一切传统学具无可比拟的优势。
(3)价值。价值是最重要的学习要素,是创新性学习的动力。重视这一因素,旨在使学生学会主动选择,网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
(4)人际关系。维持性学习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垂直的、教师权威型的、不平等关系,成为学习的障碍。在网络作为工具的创新性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本人处于中心,是知识和信息的探索者,又是提供者和分享者。
(5)形象。形象引发直觉、联想和综合概括才能,在创新性学习中有不可缺少的独特作用。网络的多媒化、形象化特征,是非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难以企及的。
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性学习的两种主要学习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依据创新性学习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支点。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即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同时,皮亚杰指出,协作学习在儿童的认知发展建构中也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在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导航者。教师也可以以学习伙伴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索和协作学习的过程,指点学习路径,点拨学习疑难,丰富学习交流,深化学习结论。
我们将创新性学学习观和建构主义思想,与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践了两种创新性学习模式:自主探索学习和互动协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创新素质起到了良好作用。
一、 自主探索学习
(一)学习设计
基本环节:自主探索学习设计以学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引出学习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逻辑推理,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构建。其基本环节如下:
情境创设问题导向查询信息探索思维意义建构
基本过程:(1)情境创设。必须创建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接近知识产生、使用的实际情境,能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情感状态,提取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激发联想和想象。(2)问题导向。一是在情境中设置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二是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新问题、新想法。(3)查询信息。学习者围绕学习主题上网搜集信息,分析、辨别,加以归类、整理。(4)探索思维。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批判,探寻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或然与必然等规律、关系。(5)意义建构。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图式”)去“同化”和索引(分析、检验、确认)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如果不能“同化”,则引起“顺应”,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本原则:(1)学习主题的设计。主题的选取和设计非常重要,要遵特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原则,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思考价值,有可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愿望,能完成任务驱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信息资源设计:确定学习当前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内容、每种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更多资源,教师可视情况指导部分学生获取资源的路径和分析利用资源的方法。
(二)实例:网络—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
我们在联入Internet的Intranet环境下的网络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了多个学科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了多个学科的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其中,初二地理“森林资源”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下:上课前教师运用学校自主开发研制、已通过专家组鉴定验收的国家重点课题成果“ 初中地理电子教材” ,经过重组制成MCAI软件,教师从网上搜集下载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内容,分三个专题放在网上,并制作添加了一些网页。
过程A:视频动画演示黄河泛流与断流现象,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森林破坏后,为何会引起如此严重的结果?
过程B:演示电子教材软件,进行任务驱动,提出学习要求。过程C:学生上网查阅信息,分析,整理。限定时间。教师通过计算机监控学生的查阅活动,相机指导。过程D:学生讨论、交流。限定时间。教师参与讨论,学生提出一些观点。对“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成分”等难点问题,教师演示“电子教材”MCAI,加强学生的直观、形象理解。过程E: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用所学新知识解决过程A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点拨迁移,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保护森林和保护环境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适当评价,课程结束。 上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起兴趣,上网查询后,进行深层次的心理思考,选择网络信息中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总结,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维。
一、 互动协作学习
(一)学习设计
基本含义 : 互动协作学习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基本步骤:(1)组成协作小组。一般以2-4人为宜,可以是同质(学习程度、兴趣、个性、性别等),也可以是异质,一般异质为宜,互补性强,更能体现和发挥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精神。(2)分工与执行任务。依据主题任务,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作不同的分工,各自先行完成自己的任务。(3)交流。小组成员交流、汇报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互相提出评价与建议,取长补短。(4)合作提高。小组成员集中智慧,共同完成任务,成员之间可以互换角色,以求得问题的最佳解决。
基本特点:(1)合作下的竞争。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竞争中的合作。培养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宽容、协作精神。
(二)实例:网络学习,制作网站。
下面是一次网络学习、制作网站的主题学习活动过程,采用互动协作学习模式。这次活动中汪东、何维、汪茹、张玉婷四位同学协作完成的网站作品,2000年9月被安徽省教委选送教育部参加竞赛、展览。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的校园BBS、百度贴吧、个人网站、博客等为个人观点的自由表达和传播提供了公共平台,每一个上网者都可以参与各类事情的评论。校园网络舆论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中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同时由于大学生活正处于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使得大学生极易受到舆论你的影响以及参与到舆论当中来,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则有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基于此,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研究日益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探讨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影响,有利于高校采取正确的网络舆论政策,引导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三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文献回顾
迄今关于网络舆论的定义都是从舆论的定义开始的,但由于人们对于舆论的界定都存在很大分歧,从而导致网络舆论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但综合各方观点,可以认为舆论就是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由此,在理解网络舆论的时候,主要是认清舆论的载体的变化所导致的定义的变化,例如,邹军认为网络舆论即为通过互联网表达的社会舆论。把网络舆论界定为“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但这里,网络舆论的主体所指并不明确,“公众”和“网民”之间的异同也有待辨析。此外,另有学者则进一步把“网上公众发表的意见”区分为两大类,包括网上各种传统媒体延伸的新闻言论,和网民在互联网上表达的舆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的舆论行为,不涉及到新闻言论的问题。因此,笔者把网络舆论界定为狭义的网络舆论,即“网民在互联网上表达的意见”。而大学生网络舆论则特指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民意见的舆论。
现有文献大都关注网络舆论的形成及其影响,甚少文献专门针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进行研究。目前对于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界定也存在差别,有的叫做大学生网络舆论,也有的叫做高校网络舆论,但不管如何叫法,主要研究对象都是大学生。此外,现有研究主要是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例如余惠琼认为大学生网络舆论主要有三个特点,即更为张扬的主体意识、更为多元的价值取向、以及更为多样的行为方式。刘建华、陆俊则从传播学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过程,认为大学生网络舆论经历了浅舆论阶段、显舆论阶段和舆论化阶段等三个阶段。此外,大量的研究则是探讨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等。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存在两个个明显的不足。一是现有研究主要建立在思辨分析的基础之上,缺少实证研究。既然建立在思辨的层面,则其结论的正确与否有待实证研究的验证;二是没有综合考虑大学生网络舆论形成的机制及其影响路径关系。虽然现有研究对大学生网络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但仅从行为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而没有探索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前置变量及其后置变量等,从而不能揭示大学生网络舆论形成的真正原因,例如为什么有的焦点可以形成网络舆论,而有的焦点却不能;为何有的学生反应积极,而有的学生反应冷淡等,这些现象值得更进一步探索网络舆论的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前置变量。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大学生网络舆论形成的前置变量及其调节变量,从而探索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引导策略。
1.舆论的性质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影响
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程度往往跟网络舆论的性质密切相关。虽然网络解放了人们的话语权,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舆论的控制和信息的垄断,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网络,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焦点,都会成为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对象。如果要成为大学生讨论的话题,这些信息还需具备一定的特点。一般来讲,网上信息可以分为社会公德方面的和非社会公德方面的。事实上,许多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因为这些新闻所揭示的事件往往关乎整个社会道德标准和道德底线的突破。例如2009年5月7日杭州富家子弟飚车撞死浙江大学的毕业生,在事发后飚车的富家子弟们的态度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正是因为这一事件折射出了富二代的社会道德伦理问题,才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学生自然也会对此进行讨论。因此,舆论越是具有重要的社会公德性质,越有可能引起大学生网络舆论,由此我们得出假设1。
假设1:大学生舆论涉及的社会公德影响力越深,越有可能引起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参与度。除了社会公德外,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还有可能涉及到自身的事情。网络上的公共论坛、各个高校的校园BBS以及个人网站、博客网站等为个人观点的自由表达和传播提供了公共平台,针对各类事件的评论成为每一个上网者都可以参与的事情。随便点击一个高校的BBS,都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的留言,对其日常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学校的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评论,抒发感情。综观这些评论可以发现,它们是跟学生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例如学校食堂、学校考试制度、图书馆管理等,这些评论者虽然只是少数,但一旦某个评论或焦点事件关乎到学生的重大利益的时候,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网络舆论的发生机,吸引大多数学生的参与,从而成为一个公共事件。例如2008年1月4日,中山大学论坛“逸仙时空”赫然出现一个帖子《中山大学微生物专业艾云灿教授:请您不要再害人了好吗?》,发帖人“伤心博士”以该教授所带研究生的身份,揭发导师几大“罪状”,包括打骂学生、对想要转导师的学生打击报复等,帖中有名有姓,言辞激烈,在学生中引起一片哗然。这个帖子之所以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是关于学生培养的重大事情,关乎学生自身前途命运等重大利益的事情,因此广受关注,成为一个公共事件。由此可以发现,网络舆论的对于学生的利益相关性会影响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程度,由此我们得出假设2。
假设2:大学生网络舆论与学生的利益相关度越高,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程度也越高。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85-03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包括BBS、QQ群、BLOG、校友录、网页等新型载体,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综合利用而发展出来的新型技术手段和信息平台。按照法律地位情况,网络社团等青年自组织被界定为“准民间组织”,属于民间组织,是典型的“自组织”。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网络自组织起着特殊的作用,它使得大学生的线下生活和线上生活出现了微妙的联合,并以其私隐性强活跃于学校管理工作的空白区等特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影响日益凸显。
一、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现状
根据上海青年中心的研究,截至2008年底,上海青年群体中有高达81%的人加入过青年自组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大学生活逐渐从精英式消费,逐渐转变为对信息化时代社会生产和技术操作中必需的设施和平台的利用。90后的大学生工作、学习和休闲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散发性的特点,而不同于传统的点一点式的模式。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广泛存在于90后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自组织,它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网络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
为了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参与自组织群体网络生活的情况,课题组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上进行了加人群网络社团学生的调查。参与这次调查的在校大学生共有2600人,其中有一个主题QQ群的学生人数为2300人,占88%;有两个主题QQ群的学生为1800,占69%;有三个以上主题QQ群的学生为1500人,占57%,这些学生天天使用QQ群;45%的学生经常使用QQ群;30%的学生偶尔使用QQ群。
由此可见,网络自组织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组织平台。另一方面,如果任其自由发展,特别是自由接受外界的信息而缺乏思想引导和利弊辨析,将对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个性心理、政治倾向等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群网络社团的研究.积极探索对大学生群网络社团的引导和管理对策。
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产生的机制
(一)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形成的动力机制
在现实的高校网络生活中,“网络党校”、“网络德育”甚至“网络恋爱”、“网络婚姻”等新形式和新现象的背后,都有网络自组织的影子和影H向。这种影响和作用不仅来自技术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新的观念和设计,使得人们的现实活动具有网络化、发散化和开放性的特点。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即它的独立性、非主流性和虚拟性。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和德育实践来看,大部分高校学生管理还缺乏专门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自身也不愿意接受来自校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系统和行政管理体系的限制。
很难就此断定,大学生群体从网络自组织这种新技术的冲击中受到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因为网络自组织的独立性和非主流性、虚拟性,因应了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即自我意识增强、情感发展和现实关怀发散化的特点,其出现和迅速发展,具有必然性。90后大学生价值趋向多元化、主体意识增强,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过程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使社会结构形式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的重要体现和影响所至。
正是基于9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也呈现出明显的代际特点,即越来越“90”后和“地方化”,这成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发生性的代际机制。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寻找个案作为突破口,引出具有线性甚至面上规律和特点的结论,并通过其他类似个案加以验证。我们注意到一个名为“啦啦队”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该组织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计算机专业的几个学生骨干组成,其宗旨是“我们是旁观者,不是参与者”,成员大多是学习和社团活动的边缘化人员,而满足于追求自己的个性化消费和兴趣满足,颇有美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在路上”一代人的某些作风和气质。由于这个组织的消极性,引起了相关部门和教师、管理者的高度注意并加以引导,但从目前来看,效果有限,其具体的介入方式和手段尚有待探索和检验。
(二)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特点及影响力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影响力在作用性质上可以分为情感性影响力和非情感性影响力。熊小斌和高勇强在《非正式组织分类管理研究》中,将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与组织成员的个人影响力的大小、领导力强弱、组织成员数量多少以及组织凝聚力强弱等四个方面挂钩。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属于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网络化形式,或者网络化的非正式组织,这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角色定位。
另一方面,基于大学生群体逐渐以90后为主流,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影响力构成及其表达形式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层次:
1 虚拟现实。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虚拟性与网络的虚拟性一脉相承。大学生网络自主且局限于网络空间之中,是线上的活动,而与现实的生活系统和社会性的他组织不发生相互作用。在组织内部活动形式上,自组织成员一般以匿名、化名的形式出现在组织中,参与话题讨论和相关活动,名字本身并无特定意义,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声音”或者简单的数字和符号,交流中使用的用语极其富有“网络制造”意味,与一般的生活化用语和社会交往中的礼节性用语有很大的距离。总的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与现实社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间性”,即隔阂,尤其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活动更难以预料和控制。
在课题组所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有明显的“他组织”的痕迹,即基本都由个别核心人物发起、延揽和组织其他相关人员基于共同的兴趣或者需要、外在的机缘等条件自发形成,并且同一网络自组织用户之间的关系的退化也比较常见,如网络聊天的好友列表就时常有增加和删减的现象,并且还有一个“黑名单”功能,网络博客会暂停、更新或关闭,QQ空间也存在类似的情形。而这些操作基本都是自发的、偶然的,其发生过程以及结果都是网民自发参与的活动,外部监管和引导难以进入。
2 情感性影响力。许多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产生于情感性因素,如老乡、同学、班集体、学生会等。情感性因素始终是维系自组织运行以及组织成员活动的重要因素,根据的是成员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自然生成的情感关系,带有强烈的地域性、排外性,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管理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所具有的情感性影响力对实现学生管理和德育管理目标、增强高校自身的实力具有积极作用。即它们对组织成员起到督促和鞭策的作用,使学生管理和德育管理中的“他律”与“自律”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得高校大学生人群板块化、分裂化,甚至形成某种程度的对立。
根据一个发生于邻校的事件,我们试图说明这一点。东莞地区某高校,其学生管理部门为了促使学生早睡早起,在新生中实行晚上定点停电关灯制度,这一措施实施之初便遭到了来自学生方面的抵触和对抗。事后调查发现,最先发起抵触活动的,恰好就是通过网络自组织而形成的地域性同乡会。而在另一个学校,曾经发生来自某一地区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自组织发起针对具体教师的“打小报告”活动,对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3 理性说服力。贯穿于各种类型的网络自组织的内在机制,源于两条基本的原则,即理性说服力以及对理想、价值和情感的需求和满足。但需要说明一点,并不是由于这两条基本原则导致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产生以及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发展。而相反,网络自组织的产生催化、膨胀了理性说服力以及各种的需求和满足。
首先,贯穿于信息咨询型网络自组织的是理性说服力的“被需要”。这是当前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最常用也是最隐蔽的一种影响力技巧,因为网络自组织往往使用所谓的“事实”、数据和逻辑论据去调用、整合信息,试图说服成员接受某个想法或者企图,从而完成某项任务或是达成某种目标,这种理性说服力突破了纯情感类型互动所带来的盲动性,并是使得向上影响和向下影响或者平级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了一个“客观”、“公正”、“亲和”的效果,这是网络自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生存发展的内在机制。
其次,网络自组织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新型模式,自然不能拒绝情感、目标在其中的动力机制作用。在课题组所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以“同乡会Q群”为典型,组织者在其中试图通过激发强烈的情感,从而获得成员的认同和承诺。而在“兴趣探求型”自组织中,组织者在其中试图通过建议或请求,与成员的需求、理想和目标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成员的热情和投入,组织者试图使成员感到他们自身要求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给予他们机会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理想、价值和情感是维系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核心原则。
网络自组织作为一种新技术手段和信息平台,其根本功能是重新塑造人,使现代社会的人们比之前年代的人们信息收集更方便、人际交往更频繁。可以说,在大学生群体生活中,网络自组织可以在现实的校园生活中转换成信息的精神形态,而且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被转换为统一的意识。
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全局性认识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处于初始阶段,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基本属于经验性的积累和发挥,没有从人本和大学精神的高度以及系统学和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进行管理和引导。在我们的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每天花在浏览QQ空间和微博写作、回复留言等操作的时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对于富于现实体验感的线下生活如上课、社会考察、实验室训练等活动则兴趣淡薄。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成果作为指引,需要从全局的、和谐的、人本的模式和操作程序。但是从具体效果来看,目前的工作仍然是局部的、临时的、应付性的。
(二)重视程度不够
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高校教育(包括高职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理解有所偏差。由于受到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工具理性”的辐射,部分高校较为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首先品质、人文素养方面重视不够,只是将其看作是辅的东西。进入网络时代,对学生思想引导和德育管理的忽视进一步表现为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忽视,更多的时候,是将网络看作一种工具和手段,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简单地看做是学生课余的“私人空间”,看不到其中存在着进行思想引导和德育管理的极大张力。在许多高校的网站和各二级学院的网站上,很难看到反映有关网络生活德育方面的内容。
从理论研究、队伍建设、方法改进、硬件保障等方面来看,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基本上处于政出多门、队伍分散、无处着力的局面,也无法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学生处、团委、系部以及恩政教师都具有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生活进行管理和引导的职责与权限。然而这些部门却都只是从或者理论、或者实践经验的角度进行工作,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甚至形成相互抵消、互相拆台的局面。
(三)网络自组织的分散发展具有客观的“不可管理”性质
非形式逻辑在实践中体现为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来加以论证,而形式逻辑的论证则用的是人工的数学语言。形式逻辑侧重研究论证的有效性,而非形式逻辑则侧重研究论证的合理性。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逻辑学就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古希腊的第一批逻辑学家就是律师。19世纪以前,在逻辑学的教学中就一直延续着一种所谓大逻辑的传统。亚里士多德一直重视关于论证的研究,所以其《工具论》和《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就都是对运用自然语言作论证的分析与评价。亚里士多德还对运用自然语言作论证提出了三种评价方法,即分析方法、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论辩理论与形式逻辑是受到同等重视的。但是,自19世纪中期数理逻辑兴起以后,现代逻辑就统治了对逻辑学的研究,人工语言也完全取代了自然语言。但这种过度形式化的逻辑与人们的思维是严重脱节的,所以它就不能满足论证实践的需要,尤其是法律实践中论证的需要。20世纪中后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非形式逻辑便应运而生了。佩雷尔曼认为,“形式逻辑是关于演绎和强制的论证,非形式逻辑是关于说服的论证。法律逻辑是一种启发性的逻辑,而形式逻辑则是证明的逻辑”。非形式逻辑运动的兴起既是因应法律实践需要的一种创新,也是对逻辑学研究传统的回归。非形式逻辑拒绝为逻辑而逻辑,它使法律逻辑学因而能面向真实的法律实践,所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法律逻辑学教学应实现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互补
关于逻辑学的定义,以下几种观点具有代表性。1)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2)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有效性的科学;3)逻辑学是研究区别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方法与原理的科学;4)逻辑学是研究区分好论证与坏论证的方法与原则的科学。从法律专业教学要求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前述第四种关于逻辑学概念的表述更为可取。逻辑学作为法学体系中的一个工具性的学科,其中的非形式逻辑不仅是法律逻辑学中的一个分支,并且是法律逻辑学中的一个重点。因此,那种认为非形式逻辑不是逻辑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凡是以思维的基本形式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理论都属于逻辑学的理论。在法律论证中,一直存在着两种逻辑方法:一是形式符号的方法,二是论辩的方法。前者强调的是其论证的正确性、可控性和确定性;后者则强调意见冲突、选择评价和理性抉择。实际上,法律论证是非形式的,法律逻辑学的使命就是要为这种非形式论证的有效性确立起一种理性的标准。这样,与其说非形式逻辑研究的兴起是对形式逻辑的“去形式化”,还不如说非形式逻辑是把形式逻辑能把握的逻辑法则用另一种形式运用于实际论证的过程之中而已。历史地看,逻辑学一直在关心论证和推理。但自100多年前开始,它开始转向专注于数学。在整个20世纪,逻辑学中“哲学性的成分渐渐地变得越来越少,而技术上却越来越精致”。逻辑语言因此也在高度技术化,也完成了它从自然语言到人工语言的巨变。然而,法律实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法律思维必须面对的恰恰正是这种复杂性,所以企图人为地用某种形式之义的思维方式或处理方式将之消除是不可能的。另外,事实上,包括一些数学家在内,任何人都是不可能放弃其母语的,而在法律逻辑学教学中教师脱离自然语言与符号泛化也是使学生产生不满的原因之一。作为逻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法律逻辑学教学中也要求学生应掌握其中的符号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但是,在将其应用于法律实际的论证时,却会困难重重,因为学生在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中的符号化的语言后,却无法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人工语言中的逻辑形式与自然语言中的语句有明显的区别,以数学形式出现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讲或不愿讲、不能讲的语言,会让他们觉得法律逻辑不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学生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求能学一门真正的关于推理和论证的课程。形式逻辑明显地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屡次听到过学生的抱怨,即抽象的逻辑演算对他们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没有帮助。前提的可接受性、前提与结论的相关性及结论的可接受性等,这些法律论证过程中的问题,形式逻辑几乎都不能给出回答或无法对之有回答。形式化的现代逻辑在特定的领域中很有价值,但它不适合法律领域。随着逻辑学在形式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它也就越来越脱离我们的生活,以至于会使学生谈逻辑而“色变”。法律逻辑学作为一个应用性学科,必须立足于实践,必须能发挥它的推理和论证的功能。法律逻辑学作为一门“临床”逻辑学,如果将之建立在一种“纯粹”逻辑的基础之上,那么它就会失去应用价值。波斯纳曾说:“法律总是吸引并奖励那些善于运用非形式逻辑的人们而不是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和谓词演算之类的;那是吸引另一类人的逻辑。”
三、法律逻辑学教学应强调法律论证的合理性
逻辑学首先是一门形式科学,它首先关心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但是,将形式逻辑中的数学式的推演方法应用于法律实践有根本上的局限性。人们无法通过逻辑性的演绎来得到具有强制力的自证性的结论。法律逻辑学应以法律论证的实践为导向,否则就只能是一种“大众逻辑”或“普通逻辑”。法律推理的重要特征是其“似真性”,即法律推理不是演绎推理,而是似真推理,是根据不完全的前提所进行的可修正和可废止的推理。“随着举证事实数量的增加,推理中得出的结论就可能被改写、被证伪、被废止”。在法律实践中,面对某个被演绎出的有效的论证,具备理性思维品格的人对之都必须予以承认。承认了前提,就要接受结论;如果承认了前提却拒绝接受结论,那就必然使当事者陷入一种自相矛盾的状态中。尤其在民商法领域,对证据的要求是要以其“盖然性占优势”,而并不提出必然性的要求。即使在刑法实践中,对证据的要求也是正确性与可靠性,远不是逻辑学所要求的有效性。在法律实践中,有效的逻辑推理可能产生的条件及其适用范围是十分有限的。三段论是以真前提为前提的,但“真”在衡量是否存在谬误时却并不是一个有用的标准,对“真”的终极确立是不可能的。法律对话中的参与者必须先接受某些承诺,必须以这些已被接受的承诺而非命题的真伪来展开对话,这种承诺是不适合用“真”或“假”来评判的。况且,法律规范本身也只有有效与无效之分,而无所谓“真假”之别。在法律实践中,人们更关心的不是某种论证或推理在逻辑关系上是否严格而有效,而是其前提能否对其结论提供足够的支持。法律思维要同时关心思维的形式和内容,但形式逻辑只涉及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对可接受性却缺少关注。法律论证的合理性除了形式上的标准以外,还要求要有相应的实质上的标准。法律逻辑不仅应有推理形式上的有效性,并且还应有推理前提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四、法律逻辑学教学应关注法律逻辑的终极目标
1832年,奥斯丁在其《法理学问题》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法律命令”的概念,把确定性视为法律的生命,认为司法的作用仅仅在于运用逻辑推理中的三段论方法将法律适用于案件。然而,随着逻辑学和论证理论的发展,作为形式逻辑核心的三段论遭到了空前的批判。论者认为,虽然运用形式逻辑进行推理能保证其结论的确定性,但作为演绎推理的法律却并不具有严格的明确性、一致性和完备性。法律规则有其“开放结构”,所以在适用过程中总会出现立法者不曾预见或不可能预见到的情形。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严格性和确定性是以空洞性为代价而实现的”。“就其本性来说,形式逻辑没有能力来处理人们的日常思维中所涉及的这类问题”。并且,演绎推理是以其前提的真实和充分为条件的,但在法律论证的实践中,前提不够真实和充分的状况是无法回避的。这样,削足适履式的法律逻辑学教学的结果,就极可能造成学习者日后在运用该法律理论时对相关事实或法律规范的扭曲。另外,衡量法律论证的成功与否,主要并不是基于逻辑形式做出的评价。一个法律论证,其逻辑形式有效,能被目标听众所接受,并能使论辩中的意见分歧得以消除,这自然是它要追求的目标。但是,实践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形则是,虽然其论证也完全符合形式逻辑中的关于有效性的要求,但目标听众对之却不接受。反之,另一种常见的情况则是,虽然其论证的逻辑形式是无效的,但目标听众对之却能接受,并且也能使论辩中的意见分歧得以消除、纷争得以平息。因此,虽然形式逻辑中的规则是不能违背的,但在逻辑的法则之外,我们还需要对法律论证的特殊形式与具体运用作研究。这样的法律逻辑学的教学才能真正适应法律实践的需要。
关键词:学习策略;互联网;英语教学;自主学习
网络英语教学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英语环境。因此,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网络英语教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便利和机会,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自由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拓延了教学时空的维度,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把网络英语教学融入课堂英语教学中,可以挖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搜索信息、广泛阅读、运用语言、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使英语教学效果大大改善。
一、网络英语教学的优势
1.资源丰富,信息量大。互联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大量的英语教学资源、各种电子学习材料和各类电子文献,如英语教学网页、电子论坛、英语教学电子出版物等,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英语教学网页提供了听力、语法、写作等各项训练,学生可以通过留言、相互交流信息、参加讨论、语言即时测试、写作训练等手段进行学习。电子出版物是专门面向英语教学的在线电子杂志,提供各个层次的阅读、写作、听力测试、综合测试和各种语言学习资料,学习者每天都能从网上学习到新的知识。打开著名的voa、bbc等网站,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在网上收看到最及时的新闻报道,了解世界动态。教师还可以用这些资源设计成新闻阅读和听力练习题,学生既可以了解世界时事,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又可以提高语言运用技能。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交际能力。建立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在尽可能英语化的环境和情景下进行交际,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英语交际环境中,其工具性和交互性有利于线性和非线性地展现教学材料,通过对话题、情景、训练项目进行精心的设计,使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形式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得以进行大量的仿真交际,使外语变得更加贴近生活,或者说使外语的应用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使学生产生一种“说”的愿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状态下自主地、积极地学习。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张扬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前提。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是认知活动中的核心部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程度好的学生而言,信息的输入量不够,教学进度缓慢;而对于程度差的学生来讲,信息的输入量又过大,使其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都配有个体化学习设备,除了正常上课时间以外,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水平、自己的日程表安排学习的进度与节奏。此外,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参加讨论或获得在线帮助,从而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应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是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其生动灵活的和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发展和完善学习风格提供了条件。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引导和监督作用,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后自学的主体,从而诱导学生提高主体学习意识,而不是被动地学习。传统教学主要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平面教学模式,老师教得有限,学生学得更有限。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为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打开了大门;互联网提供外国网站,可以帮助学生直接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师生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迅速得到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资料,而不是只限于本地、本校的有限的信息。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方位、开放性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利于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自主控制,并根据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个性的学习进度表。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成为了教学的前提,学生已经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所有的教学
资源都必须围绕学生学习来进行优化配置,围绕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使学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教学,使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共同学习,而且增加了“学生-计算机”双向交流,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网络英语教学模式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模式
该模式类似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一定规模的学生通过网络在短时间内接受系统的语言知识技能的培训。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教师和学生也可在同一时间内网上登陆,进行网络教学。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定的设备可进行简单的互动。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师在远程授课教室中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等手段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网络将这些信息传递到学生所在的远程学习教室,学生可以同教师或任何一位同学单独进行对话。这种仿真交际的语言环境是任何其他学习手段不可比拟的,学生置身于这种英语环境中,可显著提高交际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网络英语教学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登陆网络的时间差异划分为同步式讲授和异步式讲授,不同的讲授方式也将采取不同的程序、策略和评价方式等。这样,不仅可以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功能进行“双主”教学,而且不受传统课堂人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突破了客观因素的限制。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模式
1.课件学习。网络英语教学的灵活性可以使学生选择他们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利用网络课件或光盘课件达到学习目的。这样,学生无须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学习,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得到教师的授课内容,充分体现学习者的特点,并适合网上信息的表达和传输,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以便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教学内容;或用图表、动画、影片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使教学更富有情趣,营造出快乐轻松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使教学表现力加强,使教学内容动态化、动画化、图示化,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许许多多无意识的、零零碎碎的语言接触点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大脑而被同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2.网上导学与答疑。网络英语教学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具有创造思维的创造性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网上导学的形式实现的,它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网络学习并不等于学生和教师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整体上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掌握网络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网络学习及网络英语课程的特点、明确学习任务,并根据自身要求和自身情况制订网络学习计划,进而熟悉网络学习步骤。(2)指导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学生的日常交流和观察,提供适当的英语学习方法指导,有助于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和语言交际策略,从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答疑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课堂英语教学中,教师的答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向教师提问的机会是有限的,答疑的方式基本属于一问一答式,学生有时会因为心理因素而羞于提问,教师获得的反馈也非常有限。而在网络英语教学中,由于不受时空限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通过e-mail和语音教室等媒介向教师提问。在答疑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使用启发式的话语,采用讨论的形式,经过多次交互后,帮助学生找到答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思考,还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mcnamera指出,“动机真正重要的部分就在于交际行为”。而在与教师对话及提问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使学生完全克服课堂教学中的胆怯心理,积极与教师展开交流,教师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反馈信息,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
结语
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必然会对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结构和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多媒体和因特网使英语教学产生根本的变革。我们应该有前瞻意识,对因特网如何成功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作出超前的决定。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终身学习。但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恰当,真正为学生创设一个摆脱母语信息综合反映羁绊,充分调动眼、耳、脑、口对语言信息综合反映的语言习得环境,使之成为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施良方,崔允郭.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
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苏效平.网络英语教学模式的分析及应 [eb/ol].beiwaionline.com/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