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体制改革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04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专门制订了税收优惠政策。五年的实践证明,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激励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经国务院批准,修订的税收优惠政策总结改革经验,对过去五年行之有效的政策予以保留,并针对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加了一些新的政策规定,执行期限从今年1月1日起,到2013年12月31日止。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
重点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通知》要求,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通知》同时规定,党报、党刊将其发行、印刷业务及相应的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的文化企业,自注册之日起所取得的党报、党刊发行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中资产评估增值涉及的企业所得税,以及资产划转或转让涉及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等给予适当优惠政策。
积极推动已转制文化企业的发展。《通知》指出,从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的电影集团公司、电影制片厂及其他电影企业取得的销售电影拷贝收入、转让电影版权收入、电影发行收入以及在农村取得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对于为生产重点文化产品而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配件免征进口关税。
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通知》规定,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电影和电视完成片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出口退税政策。文化企业在境外演出从境外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支持技术创新。《通知》明确规定,在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内,依据相关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税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2011年12月,脱胎于国办院团的事业体制,下辖小百花越剧团、甬剧团、歌舞剧院以及文化发展、舞美设计制作等5家子公司,拥有演职员工312人。改革前,国有文艺院团内部存在旧有体制弊端,院团运营管理存在诸多困难,没有形成与市场对接的体制机制,文艺创作与人民群众需求脱节,文化生产力受到极大束缚,特别是人员思想观念更新滞后、“等靠要”思想、以改革求发展氛围不浓等问题突出。改革必须观念先行、思想突围。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我们于2003年9月实施宁波歌舞团等院团改革试点工作。改革之初,院团上下对于成立市场化运作的歌舞团公司有思想疑惑,许多人包括院团的管理层都处于观望态度,有的甚至顾虑重重。为此,我们反复宣传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阐明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实质、前景和改革保障措施,尤其是总结提炼改革实践经验来让大家消除顾虑,深入细致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同时,我们在歌舞团改革中,吸收经营者和部分有特殊贡献的职工入股,让先参与改革的同志先得益,2010年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6.8万元。通过示范带动,越剧团、甬剧团职工要求改革的呼声增高,形成了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的浓厚氛围,整个院团改革得以顺利平稳有序推进,改革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持续释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效益”不断显现。
二、真改真转,构建院团市场经营框架
文化体制改革的精髓,在于打破国家大包大揽、既办又管的旧有藩篱,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为此,我们围绕培育新型市场主体这一中心环节,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文艺院团改革的部署要求,真刀真枪地进行改革。一是摘“帽子”。将市属越剧团、甬剧团、歌舞团三团进行整体转制,彻底摘掉事业单位帽子,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205个事业编制。二是转机制。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后,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与全体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企业社会保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三是出成果。我们通过转机制、推精品、拓市场,初步实现了“出人、出戏、出效益”的目标。至2012年底,演艺集团共有梅花奖得主2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音乐剧《告诉海》、儿童剧《神奇的田螺壳》和甬剧《宁波大哥》3部作品分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儿童剧展演优秀剧目奖以及省“五个一工程”奖,集团也被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我们在改革中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传播正能量。同时,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院团演出收入从改革初期的360多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3300多万元,演出场次超500场,总资产1.25亿元。
三、激发活力,完善院团内部管理机制
有了好的经营体制,还需要在内部打破传统事业体制下的收入分配等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充分挖潜。为此,我们在转企改制基础上,重点在转变内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运行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一是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原事业单位分配办法,采用聘评分离,实现以岗定薪,按劳分配。二是推行绩效考核,从子公司、管理层、职工三个层面分别进行考核,搭建起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以效益的好坏考核管理层,以演出的质量衡量演职员,多演出多收益,少演出少收益,不演出没收益,释放了广大演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使绝大部分人从改革中受益,从而拥护改革的举措,推进改革不断向前发展。三是创新投入方式,改变单一的完全靠财政经费投入的剧目创排模式,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通过改革,极大了激发了剧团内部活力。2012年以来,集团共推出了8台大戏,有3台获得全国性奖项,演出场次和收入双双提升。其中越剧团演出131场,甬剧团演出162场,均比上年增长10%以上,进一步繁荣了文化市场,丰富了老百姓文化生活。职工收入也稳步增长,歌舞团职工平均收入达到10万元,越剧团达到7.98万元,甬剧团达到7.5万元,均比上年增长10%以上。
四、强化保障,制定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
一、我市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市自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先进文化县(市)之后,市委、市政府于同年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和文化战线的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努力工作,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文化设施加快建设。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文化投入力度,并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市体育馆、文化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吴晓邦纪念馆、文化馆新馆等新文化设施,特别是近二年来市委、市政府投资1亿多元的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均处于一流水平。在镇一级,我市大力推进文化站建设,全市7个镇,文化站设施总面积达到27400万平米,平均每个镇超过1500平方米。
——文艺创作喜获丰收。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导向,全面实施精品战略,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创作规划,健全激励机制等措施,促进文艺创作上水平、上台阶。
——文化活动形成特色。坚持节庆活动和常规活动相结合,主题系列活动与专题单项活动相结合,参与型群众文化活动和欣赏型展示活动相结合,做到常年不断,常办常新。全市城乡每年开展文化活动逾千项(次),市级群众文化活动重立意、上档次、有规模、讲创新,每年组织大中型文化活动15次左右。
——娄东文化得到弘扬。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我们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打响娄东牌,对于挖掘丰富的娄东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几年,修复张溥故居,修缮了太师第门楼、宋文治纪念馆,修建了皋桥、井亭桥、金鸡桥,新建了吴晓邦纪念馆,并以此为阵地,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化产业稳步发展。近年来,我市运用机制、体制、政策,解决了一系列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成立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对文化企业的资产进行了清理整顿,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企业、资产实施重组和改制。有限公司通过事业资产和企业资产的剥离,使文化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明晰,责职分明、管理规范的法人实体,使文化产业摆脱了困境,进入了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我市的文化工作在近几年内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主要经验和启示可以这样来概括:
1、浓厚的历史积淀、良好的经济环境,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太仓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悠久,“娄东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一批思想家、文学家、书画家和科学家等。改革开放20年来,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近年来,坚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广泛深入开展了精神文明活动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被评为省文明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经济条件,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打好了结实的基础。
2、坚持正确的文化工作发展思路,是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基本前提。围绕唱响主旋律,打好“娄东牌”,建设文化强市的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即:咬住一个目标(建设文化强市),实现两翼齐飞(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达到三个适应(文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与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相适应)。这一思路体现了以文化工作为主体,体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也体现了文化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对于推进太仓文化事业的发展已起到了积极作用。
3、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把市场机制引入文化工作各领域,是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市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路子。近几年,通过改革、转制和政策导向,重点开发文化产业,在抓好文化产业规划和结构调整,实现本体产业和延伸产业剥离等方面,都有了成功的尝试和良好的开端。
4、党委、政府重视,文化经济政策落实到位,是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的经济政策,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措施,把政策落实到位。市委主要领导还多次深入文化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研究解决文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协调落实有关文化经济政策,确保了各项文化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在看到文化建设成就一面的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我市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问题主要有:
第一,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确实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文化建设相对缓慢。尽管近几年我们对文化事业有了较多的投入,但是由于历史的欠帐太多,文化建设在许多方面滞后于经济建设。如部分镇的文化站萎缩趋势较为严重。
第二、文化娱乐设施滞后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我市文化娱乐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已成为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市文化娱乐业普遍存在小、散、差,文化经营单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
第三、文化观念跟不上现代化建设要求。目前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仍然束缚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从领导层面看,一是缺少大文化观念;二是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从文化系统自身看,对文化走向市场,推进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尚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在一些文化单位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
第四,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完全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我市近几年虽然体制改革的力度较大,但仍不能说完全到位。当前,文化事业要不要走产业化道路,已不再成为问题。迫在眉睫的是如何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不断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要求,真正驱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仍有许多路程要走,许多新方法需要去求索。
三、对策和思路
(一)坚持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提,深刻揭示了先进文化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地位。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文化工作必须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论断及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作为指导思想,朝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大力推进太仓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对向后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
文化建设必须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文化工作只有放在全市现代化建设的大盘子中去思考、去开展,才能抓到实处,有所作为。因此,文化发展的功能定位也应立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我们认为,我市文化跨世纪发展应有以下几项基本定位:
1、要在市区及中心镇新建一批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如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演播中心等。城市的发展,经济为形,文化为神,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有形无神的城市。太仓要建成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必须着力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2、要创作出一批在全国、全省打得响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能否孕育和产生具有强烈时代感、震撼力的文化产品,同样也能反映出一个地区文化建设水准的高低。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精品战略,争取多出艺术精品名品。
3、要基本形成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时代感的太仓特色文化。娄东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这是太仓的优势、太仓的资本,我们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走出一条有太仓特色的文化发展路子。
4、要形成和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群体、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事业要振兴,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这是当今文化发展大趋势,也是建设文化强市的关键环节。要抓住机遇,大胆实践,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力争有个大发展。
5、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一是确立文化事业管理新机制。二是形成文化产业经营机制。要改变文化单位各自为政的封闭生产经营模式,打破行业壁垒,加快调整和重组文化产业结构,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三是健全和巩固文化市场的管理机制,将文化市场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加快建立文化事业的投入机制。要充分利用机制、体制、政策的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兴办文化事业,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文化投入机制。五是完善文化人才的成长机制。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成才环境。
(三)结合太仓文化工作的实际,切实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落到实处
太仓在建设“文化强市”中,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并贯穿于文化建设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1、实施精品战略,推进文艺繁荣。文艺精品的不断涌现,是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标志。抓好精品生产,是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在认真总结我市文化精品生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提高精品创作的策划组织和管理服务能力。
2、活跃群众文化,丰富城乡文化生活。要进一步推进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假日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镇文化的建设,要抓住镇、村区域调整的机遇,加快搞好资产置换,加强文化馆、站主阵地建设,到“十五”末,市文化馆达省特级馆标准;
3、加大改革力度,促进产业发展。要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和文化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通过积极稳妥的改革,实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走繁荣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以产业发展促事业繁荣的道路,促进文化本体产业、文化交叉产业、文化延伸产业一起上。
4、一手抓繁荣文化市场,一手抓“扫黄打非”。繁荣文化市场,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一要尝试建立资本市场,特别在引用外来资金方面,要探索多元化投资、多渠道融资的推进文化市场发育的路子。
关于博物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十七届六中全会认真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真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十几年来,国家重点致力于经济建设,同时,不断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良策和发展道路。一大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建立和文化产业的培育,标志着文化建设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五大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文化为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思想。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逐年的免费开放政策,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文化是真正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我想就博物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博物馆是文化自觉的直接表现。
首先,博物馆的建立,本身就是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一部分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汗水的结晶,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没有博物馆建立的需要,没有一部分社会精英知识分子的努力,就没有博物馆建立的可能,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关心,就没有博物馆建立的基础。
其次,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各地区进入博物馆参观的人数急剧上升,这也是文化自觉地直接表现。据有关数据统计,一部分免费开放博物馆出现“井喷”效应,在某种程度上,恰恰表明博物干在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近年来收藏热的出现,人们对与文物有关的电视节目以及对文物本身的关注度的提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关系,但总体来讲,为文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起到了间接作用,同时也为人民群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和文化自觉的深层次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博物馆是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第一,博物馆是增强人民群众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的直接场所。人民群众通过对各地博物馆的参观与体验,能够深切第感受到我国千百年来的文明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果、审美艺术结晶,感受劳动人民的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关键词: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绩效;生产率
Abstract:With the performance technologys progress,our countrys art performance groups have improved its performance,but it also presents problems of depending on governments subsidy and support,inadequate capacity of risk resistance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Our countrys art performance groups should deepen art performance groups internal system reform,develop art productivity,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self-financing rate and promote it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words:Art; Performance Group; Performance; Productivity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转企改制后的我国艺术表演团体进一步与市场接轨,并加大了艺术创作力度,创造了可喜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市场振兴、先进文化传播、全民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指由文化部门主办或实行行业管理的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等活动的文化机构,是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涵盖了话剧、儿童剧、滑稽剧团;歌剧、舞剧、歌舞剧团;歌舞团、轻音乐团;乐团、合唱团;文工团、文宣队、乌兰牧骑;戏曲剧团;京剧;曲、杂、木、皮影团和综合性艺术表演团体九大艺术门类[2]。在我国艺术表演团体取得进步的同时,还存在着结构体制、投入机制、以技术带动进步、发展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
二、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绩效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2004~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以艺术表演团体总支出和机构数作为输入变量,以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和总收入作为输出变量,整理得到2003~2011年的艺术表演团体投入产出指标,借助于Coelli T J开发的DEAP 2.1软件[3],计算整理得出我国艺术表演团体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变化及构成情况(表1)。
注:无特别说明外,本文数据中的平均值均为几何平均。结果由DEAP 2.1软件辅助计算得出,计算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2年。
(一)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整体绩效提高的原因分析
从表1可见,2003~2011年,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水平提高的影响,平均增长2.8%,其中,以2009年增长幅度最大,较2008年增长26.2%。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绩效的提高受益于国家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以及表演艺术团体自身的努力。
1.演出市场准入政策宽松化为其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从表1可见,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技术水平在2004年提高5.7%,全要素生产率增长5.7%。这是因为在2002年,文化部修订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演出市场准入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取消了演出单位主体资格的所有制限制,符合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均可依法投资兴办演出单位,举办演出活动。[1]这项政策在2004年初显成效。宽松的演出市场准入政策,促进了我国演出团体从生产到经营等各个环节的革新和发展。到2011年,我国艺术表演团体发展到7055个[2],较2003年增长了4437个;从业人员达到22.66万人[2],较2003年增长近9万人,为繁荣演出市场打下了基础。
2.专项资金和硬件装备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从表1可见,2007年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技术水平较2006年提高了10.4%,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0.4%。这得益于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实施的流动舞台车工程,解决了艺术表演团体演出难、转点难、搭台难的问题。截至2010年底,中央财政为剧团和基层文化机构共安排了3亿元专项资金,同时,969台流动舞台车的配备[1],为表演艺术团体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3.公益性演出得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扶持
2008年1月,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等九部委印发了《关于构建合理演出市场供应体系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财政加大对到城市社区、工矿企业等基层进行公益性演出团体的补贴力度。因遭遇金融危机影响的艺术演出市场所出现的整体疲软态势,到2009年得到大幅改善。2009年全国各地各级艺术表演团体得到较大幅度的财政补贴,纷纷组织各种形式的艺术演出和公益汇演,其全要素生产率得到迅速提升,上升26.2%。截至2010年,全国各级财政补贴2.28亿元,开展公益性演出5.67万场次,比上年增长13.2%;演出观众人次6807万人次[2],比上年增长20.2%。
4.硬件设施和场馆的兴建与修善为其发展提供演出保障
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开始建设维护表演硬件设施,整顿清理表演场馆。加大对公用房屋、排练场所等表演团体演出硬件设施的建设维护力度,关闭陈旧亏损的表演场馆,兴建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的表演场馆。截至2011年,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1956个[2],比2003年增加44个,比2010年减少156个,但观众坐席数、演出场馆面积、公用房屋建筑面积和排练练功用房面积均有所增加。
5.自主创新力的提高推动其不断发展
我国各级艺术表演团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发挥自主创新力,积极开发表演技术和创新作品,组织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演出场次带动观众人次从2003年的38.5万场增加到2011年的154.72万场,增长了4.02倍。演出场次的持续增加,带来了观众人次的连续增长,2011年,国内演出观众人数74585万人[2],较基期增长1.9倍。
6.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保证其投入产出绩效
演出市场扩大和观众人次增加,带动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收入不断增长。2011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全年总收入154.0263亿元,较上年增长46.25%;全年演出收入52.67亿元[2],比上年增长53.69%。可见,合理充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使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投入产出绩效良好。
由此可见,由于国家政策、资金、技术的支持和艺术表演团体自身的努力,我国艺术表演团体已初具规模,与市场接轨,技术进步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呈增长态势。
(二)我国艺术表演团体部分年度绩效下降的原因分析
从表1可见,在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技术水平退步6.9%,引起全要素生产率下降6.9%。在2011年,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水平下降的影响,下降12.8%。可见,我国艺术表演团体在经营管理体制、抗风险能力、发展均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1.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差
我国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企改制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从根本上完成我国表演市场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的经营管理体制仍不能完全适应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同时,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的艺术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不高,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营销队伍素质不高,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地配置,自身竞争力不高,抗风险能力不足。
2.依赖政府财政和技术支持,自筹经费率偏低
我国艺术表演团体,特别是县级表演团体的生产率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对艺术表演团体财政和技术的支持,艺术生产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生产经营机制未能很好地与市场接轨,自筹经费率偏低,自给能力弱。2011年表演艺术团体总收入154.0263亿元中,有89.71亿元是由政府补助的,占到总收入的58.24%,其他收入11.64亿元,占到总收入的7.56%,其演出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4.2%[2]。作为衡量表演艺术团体自身造血能力的重要指标的经费自给率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同时,艺术表演团体总支出145.9亿元[2],比2010年增长110.98%。总支出增长幅度远大于其收入增长的幅度,说明我国艺术表演团体自身表演技术、运营管理方面还存在问题。
3.不同规模和剧种的艺术表演团体发展不平衡
我国各级艺术表演团体的实力悬殊和发展不均。中央、省级、地级艺术表演团体资金实力相对雄厚,设备精良,技术先进,人才济济,而县级院团虽然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地位突出,但多数规模偏小,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技术设备落后,人才匮乏,艺术生产能力和经营发展水平落后。同时,不同剧种的表演团体也呈现不平衡发展。如传统戏曲表演团体数量最多,重复建设严重,规模效率下降。而新兴的艺术表演形式,在内容创新和表演创新等方面的探索性,以及市场培育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三、提高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绩效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和转企改制力度,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我国艺术表演团体应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加大转企改制力度;增强国有表演团体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国有表演团体经营自;通过资产重组,促进集体经营表演团体等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深化艺术表演团体内部改革,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同时,应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培养一大批善于经营管理的表演营销队伍,积极开展表演营销活动,提高自身自筹经费和演出收入比例,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艺术表演团体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生产经营机制,努力提高自身艺术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
我国表演艺术团体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进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面向市场,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表演作品,努力提高演出技术水平和表演水平,在搞好国内表演的基础上,积极把握时机,学习国际艺术表演团体先进的生产表演技术,引进国外精良的表演艺术设备和表演经验,在占领国际表演市场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把握好艺术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自身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鼓励支持不同规模和剧种的艺术表演团体的均衡协调发展
就中央、省、地等实力相对雄厚的表演团体,应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按集约化经营的要求,积极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演艺集团,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经验。同时,国家应加大对县级艺术表演团体的支持力度,从各方面扶持县级艺术表演团体。县级艺术表演团体也应立足现状,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积极培养和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找准大众消费定位,探索县级演艺集团市场化运作的新途径,形成艺术创意、节目编排、表演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此外,应不断提升和弘扬我国传统艺术剧目,并大力鼓励不同艺术表演形式的开展,使我国艺术表演市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综上所述,在激烈的国内外表演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艺术表演团体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只有认识形势,总结经验,摸清发展规律,才能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计财司.近几年来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发展情况分析[EB/OL].http://,.2011-8-2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EB/OL].http:///tjsj/ndsj/.
[3] Tim Coelli,1996,“A Guide to DEAP Version 2.1: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Computer)Program”,CEPA Working Paper 96/08,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Australia.
[4] 陈丽.中国演出市场的发展趋势[J].文化视野,2006(8)
[5] 兰燕,韩先锋.中国艺术表演企业的效率现状及动态效率评价[J].价值工程,2011(23)
[6] 郭国峰,郑召锋.我国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评价与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12)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系统工程,从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应该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深深植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中
企业生存于社会发展之中,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深受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政策的影响。任何企业文化所反映出来的经营理念、规章制度、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必须适应国家大的环境、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中曾经写到:“每个员工都要把精力用到本职工作上去,只有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为你提高带来更大的效益……不管遇到任何问题,我们的员工都要坚定不移地保持安静,听党的话,跟政府走”。因此,只有在社会发展的历史大舞台上经得住考验的顺应社会潮流发展的企业文化才是成功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学会继承和创新
企业文化是一个文化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辩证地扬弃。古代的释家、法家、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精神都可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当中,有人也用《红楼梦》中王熙凤料理巨大家族事务的方法借鉴到管理之中,这些方法都可以尝试。国外的企业文化建设我们也要认真借鉴。如美国企业文化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日本企业文化则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即更加注重为全体职工所共有的价值观体系,更加注重职工对本企业的忠诚度,更加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
3、正确处理好领导积极倡导和员工积极参与的关系
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领导者”文化,因为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因此,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有效地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要与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结合起来,通过有效地激励将抽象的核心价值观和员工的参与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同。要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员工人人参与其中,并由员工的行为传达到外界,形成在企业内、外部获得广泛认同的企业文化,真正树立公司外部形象。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72-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部门,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择取了以市场取向为目标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文化发展活动和潜力的重要区域。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深入,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逐步发生了变化,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以下特点:1.对文化产业的理论认识逐步形成共识,文化产业政策有了基本框架,经过对文化的产业属性的理论探讨,人们对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逐步取得共识。文化 产业也真正落实到了具体实践中。2.文化产业发展的势头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音像、娱乐、报刊、影视、演出等行业的文化进程推进很快。(2)国内多家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以各种方式投资文化产业。如北大青鸟集团投资《京华日报》、三九集团投资 《新周刊》等。(3)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并逐渐成为了大中城市的支柱型产业。3.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1998年,湖南广电集团成立,打破了行业界限,涉及到多种媒体经营。4.文化产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入世之后,我国将在3至5年内逐步取消包括广告领域的限制, 允许外资参与改造、改建中国影院等。
以上措施虽然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尽管越来越多的文化门类宣传事业向产业化转化,但我国的文化产业仍然处在一个有待于开发的低级水平,原因有以下几条:1.规模太小、质量较低。突出表现了娱乐节目港台化、庸俗化倾向明显;电视剧生产题材撞车、粗制滥造时有发生,这都制约了我国电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2.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媚俗和文化混乱。娱乐业豪华消费场所大大多于中低档次场所,使得基础性、效益性、长期性的高文化含量的文化设施并不受宠,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值得关注的问题。3.文化产业化的机制尚未形成。(1)尚未建立起一套的管理体系。现行文化管理体制历经改革,但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还存在几个方面的不适应:①政府与传媒角色混合;②文化各部门普遍存在条块分割、行政垄断的现象;③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2)尚未具备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文化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市场主体不明确、不规范。
通过以上对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产业化,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少不了文化产业。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也渐渐处于重要战略地位。
趋势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反映。未来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在增长速度、组织演变、技术进步、区域布局等方面将呈现以下趋势。1.潜力最大的是文化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深层次结合。未来10年,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将快速融合,形成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范式———文化创意经济。2.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整体完成,文化市场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包括电视台和体育事业的转企改制全面完成,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3.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它将持续成为主流的文化产业,并且在青少年为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的推动下,从上市企业的市场价值来衡量,数字文化产业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占领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核心产业门类。4.活动经济将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的增长点。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快速和传统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活动经济的各种形态,包括会议、展览、选秀、培训等活动将持续繁荣与活跃,并将带动休闲旅游和城市经济的其它消费。 5.今后10年将是我国文化消费高度繁荣的10年。传统文化产业在自身升级发展的同时,将加速向其他产业的渗透并且与传媒和分销渠道相结合,形成单一企业同时经营内容和渠道的格局。6.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将受到普遍重视,特别是具有商业能力又精通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精通全媒体和全产业链经营的人才将存在较大的缺口,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将成为文化产业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参考文献:
[1]王慧炯.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关键词文化大繁荣成人教育发展思考
在当今社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识别码,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回顾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主要有三大节点,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成人教育的影响
社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也是呼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发展也正迎来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1、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提出新要求
文化的发展、大繁荣不仅要体现在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文化发展出人才出精品,而且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形象。
2、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满足成人教育各种需求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文化的源泉人民的实践是文化的源泉,人民的文化创造力和丰富性,是国家文化实力和文化话语权的基础。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靠创造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化体制改革破除文化创造的种种阻碍,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3、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成人教育发展
实现第三部战略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民主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新形势下成人教育的顶层设计
1、成人教育顶层应该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文化鉴别能力
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将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并进一步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人教育应该自觉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思想理论学习和文化学习,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领悟,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文化鉴别能力,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正确处理协调各种关系
第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调。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物质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促进精神文化的发展。精神文化的发展,为物质文化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和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第二、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协调。一元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多元文化是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共存的、相互联系且各自具有独立特征的文化。
第三、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协调。传统文化为时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是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不会有时代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时代文化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保持传承性。
第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协调。繁荣中国文化,争取更多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走向世界,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有利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引进世界文化,不仅有利于扩大我国人民的视野,更多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在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关系。
3、着力健全创新机制
首先,建立合理、有效的文化创新机制。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一是要树立新的科学的文化发展观,不断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发展之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工作。二是要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不断促进思想文化理论创新,形成具有现代化指向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新型思想理论和文化价值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四是要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支撑。要利用现有文化阵地和师资力量对文化人才队伍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与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开阔他们的视野,努力培养一批业务精、视野宽的文化专业人才。要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特别是对创意策划的保护,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三,建立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市场运营机制,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条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综合作用共同构成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作用同样突出。第四,建立科学完善的文化发展评价机制,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手段。建立科学完善的文化发展评价机制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评价机制,二是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评价机制。
三、时代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
1、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
当今时代和当今世界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的危机。即文化观念的偏差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失调造成的危机。
2、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科学规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着力于用和谐的方式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思路和哲学思考。
3、成人教育发展的动力分析
成人教育是对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实践活动,是被所属社会承认为成人的人们,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所需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再教育活动。
第一,新技术革命是成人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这种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是体现了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总趋势,而这正是现代成人教育持续、迅速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因。鉴于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波,使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而异军突起的“终身教育”成为本世纪6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的国际教育思潮,其发展的态势是有增无减。第二,发展个性的迫切要求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人教育是成人主动学习的活动。通过学习是为了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同时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因而成人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不同,接受教育的对象其功利性目的十分突出。它不因国家、社会制度、职业、社会成员的不同而不同,这是成教育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内在动因。第三,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是成人教育不断扩大领域的直接动力。当今社会是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日益增长,这就给人们的家庭生活方式以及正常的社会生活方式带来了新变化,这种变化为成人教育不断拓宽新的领域,带来了发展变化的又一次契机。
第四,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成人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伴随着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就是职业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呈现出单纯体力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少,而脑力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种变化随着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的自动化以及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而进一步加剧,这就要求成人教育必须在体力劳动者变为脑力劳动者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由此可见,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推动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因。
结束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全面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认真落实全会精神,紧密联系成人教育实际,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发挥成人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辐射作用,努力推动成人教育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一、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人才问题现状
山东文化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某些方面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创造了很多新鲜经验和做法。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乐观,只有清醒认知我们的问题和差距,才能准确定位,谋求山东文化更大的突破。虽然目前山东省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卓有成效,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配套逐步提升,但是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建设的软实力还没有配套发展,当前文化投入不足、体制不健全、创新意识不强以及人才素质不高等问题,成为制约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
(一)基层公共文化投入相对不足,地区间差异较大。虽然近几年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与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相比,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投入相对偏少,文化单位处于维持基本生存的状态,投入不足仍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直接导致文化系统人员福利待遇总体较低,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也难以留住的情况时有发生,制约和影响着人才队伍的稳定。山东省文化事业投入总体靠前,人均不足。2011年山东省文化事业费17.54亿元。居全国第七位,但是人均文化事业费18.2元,位列全国第25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94元。相较于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存在明显的差距。近年来,我省场馆建设、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硬件性投入较大,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这种文化事业总体投入较少,硬件分流较大的财政支出结构严重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文化创作、福利待遇、最终导致我省在文化人才的引进上没有竞争力、文化人才的服务上缺少积极性、文化人才的服务内容上缺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业务专项经费偏低。有些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文化馆和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专项经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些地方多年来只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文化服务人员的艺术创作和活动开展。文化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不高。2011年,山东省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35,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呈低水平徘徊趋势。且各市间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差距较大,2011年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18.2元,17市中超过平均水平的有6个市。青岛、烟台、济南、潍坊、淄博、济宁六市的文化事业费占到全省十七地市文化事业费总额的61%。经济发展靠前的地市文化投入相对较高,落后地市文化投入明显不足。经济发展落后地市文化市场缺少活力,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供给形式单一,再加上文化投入不足,造成文化人才因项目不足而无法开展文化服务、文化服务队伍不稳、文化人才流失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建设。
(二)用人体制不健全,人才队伍缺少活力。我省现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单位制度(如岗位设置、分配制度、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制约和影响了文化人才的培育、引进,同时也导致人才队伍活力不足。缺少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缺少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在用人方面进难、出亦难。一方面,由于我省文化市场总体不够活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偏重公益文化服务,文化生态不健全、整体服务待遇不高,最终导致优秀专业人才难以进来。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样化需求,由于专业技术不高,管理理念落后,不能提供有效的文化供给服务的从业人员又无法安置,这对文化人才的培养、流动、使用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缺少内部竞争激励机制。目前文化事业单位大部分靠财政拨款,普遍存在吃大锅饭和人浮于事的现象,而一些特殊专业人才和一般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没有明显差别,不同程度上导致了一部分人员不钻业务、不思进取,相较于发展迅猛、制度完善、待遇较高的文化市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竞争力缺失,公共文化服务的高级人才流失严重。专业岗位设置不尽合理。目前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不尽合理,中高级职称岗位数受到严格限制,直接影响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直接导致部分中低级人员不思进取和高级人才进不来、难留住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影响了队伍建设的步伐;另外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的转变,人才专业结构出现了新的要求,既需要懂文化创作、编排、表演的传统人才,又需要懂网络、懂宣传、懂市场的综合型人才,但是现行的文化人才结构中主要以传统文化人员较多,缺少复合型人才的配合,影响着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事基层文化供给和服务的人才配备不足。目前基层文化组织以民间的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骨干为主要支撑,但是艺术水准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制约着基层文化的发展。比如部分地区乡镇文化站的机构编制问题、专业文化干部配备问题、后备力量匮乏问题比较突出。有知识、有才能的青年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享受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的重要群体,这个群体的孱弱,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缺少推动力。
(三)创新意识不强,不能形成有效的文化供给。在全国有影响力文艺精品和品牌不够多。我省的文艺作品只见群山,不见高峰,缺乏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演艺品牌。直接原因是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机制不活,面向市场、开拓市场的内生动力不足,演出市场不够活跃,深层原因是文化人才管理和激励体制不健全造成的文化人才创新意识不强。文化活动是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最真实的反映,而农民最需要、最渴望的还是传统文化。农民群众喜欢传统的节日,喜欢传统的礼仪,喜欢传统的民间技艺。但是,现在传统节日逐渐被边缘化,“人情消费”代替了民间传统礼仪,民间技艺失传,农村民间文化活动减少。我国当前农村文化活动虽然日趋丰富,但依然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少地区农村文化活动相对贫瘠。文化服务模式单一、内容陈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乡镇文化站传统的娱乐活动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新型的文化服务人才加入到基层的文化建设队伍当中,利用好农村现有文化设施、发掘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好农村传统艺人,运用新思路创造新手段,积极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注重把娱乐性和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科技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广播电视宣传、思想道德教育等有机地融入农村文化活动中去,营造农村文化服务新生态。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文化内容的供给和服务为主要业务,需要大量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以及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当前我省文化人才队伍中主要以前者居多,对于传媒、市场营销、计算机、管理等类别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文化供给的思维模式单一,不能充分整合和利用好现有资源,不能开展多元的文化服务。例如,有些地市图书馆馆藏书目较多,却没有一个古文献专业人员,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少人半路出家,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给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演出剧目艺术水准较高,社会反响较好,却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和传媒人才,导致传播渠道较少,观众覆盖率不高。因此,必须下功夫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公共文化工作目标所需要的能力和水平。文化人才队伍不稳,人员结构不合理问题仍有一定存在。专职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力量薄弱,普遍存在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乡镇文化站编制不足、专职人员少、流动性大的情况较为突出。社区、村文化管理人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年龄大、学历低等问题。某些地市由于编制冻结,年轻人才引进困难,且现有文化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思维不高。人才队伍总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目前,我省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总量偏少,学历偏低,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乡镇文化工作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少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文化管理和经营人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人才支撑策略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一)充分认识人才对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作用。定期研究涉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贯穿文化改革发展始终,切实把文化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根据文化改革工作发展的需要对文化人才工作进行新的部署。建立引进、培养、选拔、使用文化人才年度工作报告和工作通报制度,促进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实现山东文化跨越式发展。增加投入,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稳定增长。针对当前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不足、欠账较多,特别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的突出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培养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并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同时,要认真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改变投入方式,采用政府招标、集中采购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和服务性。省政府还应加大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扶持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进一步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发挥公共财政在消除城乡、区域文化建设差距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财政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艺术创作工程、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工程等重点文化工程经费。对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包括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文化馆、展览馆、书画院、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要给予重点支持,确保人员经费和业务活动经费,增加专项投入,支持公益性文化单位内容建设、功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文化单位的重点人才项目的投入。建立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文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另外要留住高端文化人才,坚定文化服务信念,就要对现有文化工作者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从薪资报酬、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进行完善,让文化人才打消后顾之忧,更好地投身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岗位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