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摘抄赏析范文

摘抄赏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摘抄赏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抄赏析

第1篇:摘抄赏析范文

赏析:这段话描写了狼蛛这种昆虫的生活状态,让我们看到了狼蛛的繁衍过程,十分有趣的是,狼蛛似乎和人类不太一样,它们对于分离问题并不像人类一样脱离带水,为了生存和发展,小狼蛛在可以自由生活的时候就独自觅食去了,各自生存。在昆虫的世界里,这些行为是我们难以理解的,但反过来想一想,又充满了自然法则,毕竟它们不像人类有很强大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也是为了生存和自我保护为需求。

2、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赏析:在作者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读者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着重于对螳螂的,生动形象的为读者展现了微小的中的一幕,不仅体现了螳螂的英勇凶猛,表达了作者对螳螂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还巧妙地借用昆虫折射了人类的一些特性。

3、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

第2篇:摘抄赏析范文

1、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因为不够真诚,一切都在嘴里随便说说,当作唬人的幌子,装自己的门面,实际只是拾人牙慧,并非真有所感。所以他们对作家决不能深入体会,先是对自己就没有深入分析过。这个意思,克利斯朵夫也好像说过的。

2、适量的音乐会能刺激你的艺术,提高你的水平;过多的音乐会只能麻痹你的感觉,使你的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你的艺术。

3、你用在理解乐曲方面的理智,希望能普遍的应用到一切方面,特别是用在个人的感情方面。

4、好像世界上公认有个现象:一个音乐家(指演奏家)大多只能限于演奏某几个作曲家的作品。其实这种人只能称为演奏家而不是艺术家。因为他们的胸襟不够宽广,容受不了广大的艺术天地,接受不了变化无穷的形与色。假如一个人永远能开垦自己心中的园地,了解任何艺术品都不应该有问题的。

5、爸爸已经进入人生的秋季,许多地方都要逐渐落在你们年轻人的后面,能够帮你的忙将要越来越减少;一切要靠你自己努力,靠你自己警惕,自己鞭策。你说到技巧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愿你能把这句话用在人生的实践上去;那末你这朵花一定能开得更美,更丰满,更有力,更长久!

6、说到骄傲,我细细分析之下,觉得你对人不够圆通固然是一个原因,人家见了你有自卑感也是一个原因;而你有时说话太直更是一个主要原因。

7、你既把艺术看得比生命还重,就该忠于艺术,尽一切可能为保持艺术的完整而奋斗。这个奋斗中目前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不能只考虑需要出台的一切理由,而要多考虑不宜于多出台的一切理由。

8、他一向比较偏,只注意歌唱,只注意音质;对音乐界一般情况不关心,对音乐以外的事更不必说。

9、我们社会的速度,已经赶上了原子能时代。谁都感觉到任务重大而急迫,时间与工作者是配合不起来。所以最主要的关键在于争取时间。我对你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生活琐事上面,你一向拖拖拉拉,浪费时间很多。希望你大力改善,下最大的决心扭转过来。

10、对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评的办法,自然不行。

11、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决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卧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12、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

13、所以,我希望你和杰老师谈谈,同时自己也细细思忖一番,是否准备Schumann[舒曼]和研究古典作品可以同时并进?这些地方你必须紧紧抓住自己。我很怕你从此过的多半是选手生涯,选手生涯往往会限制大才的发展,影响一生的基础!

14、孩子,你一天天的在进步,在发展:这两年来你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来愈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作一般的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

15、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

16、我知道你的性格,也想像得到你的环境;你一向滥于用情;而即使不采主动,被人追求时也免不了虚荣心感到得意:这是人之常情,于艺术家为尤甚,因此更需警惕。

17、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如此循环下去,你对一个作家当然无从深入。

18、人越有名,不骄傲别人也会有骄做之感:这也是常情;故我们自己更要谦和有礼!

第3篇:摘抄赏析范文

照计而行、紧紧相连、三部曲、眉目、惶惑、绣像本、照方炮制

不知好歹、打摆子、接续不断、城门紧闭、日夜不绝、高车大马

安分守己、消消停停、愁吃愁穿、兵荒马乱、自有办法、消灾避难

灾消难满、诸事大吉、头疼脑热、屈指算计、添食换水、病病歪歪

2、四世同堂读书笔记摘抄好句及感悟赏析:

(1)沉默有时候是最保险的。

赏析:俗话说沉默是金,就是告诉我们要多思考,少说话,多听听别人的观点,认真总结和分析,否则一张口可能就会说错,那么带来的判断和结果可能是难以挽回的。

(2)人要是没那么点劲儿,跟整天低着头拣食的鸡有什么分别呢?

赏析:作者用低头啄食地上食物的鸡来比喻没有奋斗精神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立志,要有挑战精神,为了理想努力奋斗,才不枉一生。

(3)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这样,它顶美,可是若被敌人占据了,它便是被折下来的花!

第4篇:摘抄赏析范文

赏析:看似很普通的句子,但是读起来就像一幅画一样,这就是鲁迅先生文笔的功底了,让我读过之后非常佩服,将一些景物罗列起来,形成一幅画卷,也是非常好的写作技巧。

2、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赏析:作者对自己的童年还是有所怀念的,读私塾不知道是作者认为的封建思想所产生的行为,还是给与支持的态度,看来是否定的。但实际上,私塾里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一竿子打翻一条船还是不对的,尤其是我们又开始重视国学课程了。

3、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赏析:我们经常论起爱国,就容易诞生一些民族主义思想,将其他全部否定,这是极其不科学的,也是不客观的。例如鲁迅先生留学时遇到的这位藤野先生就是教师的典范,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和狭隘的爱国,我们应该尊重知识,让自己更加科学的爱国,强大自己才是根本。

4、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赏析:每个人总有些值得怀念的片段和记忆,让人感触颇深,惜别两个字就将这幅场景描写得出神入化了,这是写作技巧方面。另外,藤野先生让我们看到了并非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坏的、军国主义的、残忍的,只是被权贵们利用罢了。

第5篇:摘抄赏析范文

在每周的作文课上,学生们常常是唉声叹气,怨气不断。学生绞尽脑汁,拼命往外"挤"作文、"凑"作文。可想而知,在这种状况下,怎能写出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1.初中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普遍不重视作文。写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最真、最好、最全面的体现。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能为将来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有些学生从不重视作文,不写作文,即使写作文也是应付差事。

1.2 学生普遍存在畏惧作文。提起写作文学生就害怕,感觉无事可写,无从下笔,作文层次不清晰,思路混乱。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信息感不强,逻辑性差,很少有主题句,文章整体内容缺乏一致性、连贯性,内容安排上也无主次之分,所以读完之后有时甚至全然不知所云。

1.3 学生缺乏写作方法、技巧、写作素材。学生可能明白作文题目的寓意,但就是心中有千言万语,下笔却只言片语,无法表达出来。本来丰富有趣的素材或寓意深刻的题目,提笔写完后如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更有甚者就是换了一种口味。原本一望无垠的碧绿苍茫的草原,经自己笔下描写后变成了枯萎、毫无生气的戈壁滩。

2.培养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技巧与方法

2.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使学生对作文"好之",进而"乐之",方是上上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名著、佳作欣赏, 培养写作兴趣;结合课外活动,诱发写作兴趣;联系生活,触发写作兴趣;多肯定,少批评,激发写作兴趣。

2.2 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中指出:"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实践证明,无论写人记事的文章,还是写景状物的文章,其内容材料都来自观察。而中学生作文素材的来源不外乎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

2.3 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加大课外阅读力度。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读书多、阅读能力强的人,写作能力往往很强。相反,读书少的人则很难写出好文章。因此,我提倡以写作作为指导和目标来促进课外阅读。首先,扩大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的积累。可以阅读中外名著,优秀作文,杂志等等。

2.4 引导学生不断的积累写作素材,厚积薄发。部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傻眼,脑子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其实是心中没有写作素材,"巧妙难为无米之炊",自然写不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名句就是个好方法。"积学以储宝",积累名句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积累名句对于写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恒,切忌间断和疏忽。否则,就有可能让有价值的材料白白遗漏。积累名句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课本中积累名句,可采用卡片法。二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名句,可采用摘录法,剪贴法。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单元,就指导学生摘抄描写自然景物的片段。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写人记事的单元,那就指导学生摘抄写人记事类的片段。摘抄不能只停留在"抄"的阶段,还要"赏"。针对摘抄到的文章的语句,要求学生从词语运用、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此外学生还要结成摘抄小组,互通有无。总之利用摘抄本进行积累时,对精彩内容进行分类、归纳、赏析,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提炼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也丰富了学生在作文时所应用的语言。这样常年累月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厚厚的摘抄资料,在每周的写作课时,总有同学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为自己的文章增砖添瓦。

2.5 培养口头作文能力,以说促写。作文应包括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具体地说,即教学生学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写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条理清楚。

2.6 鼓励学生自由写作,书写真情。刚刚步入少年旅途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意识的萌发,高兴、兴奋、忧郁、感伤会时时涌在心头。这也是一笔精神财富。写作时不要给学生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日记体、访谈录、书信体、也可以写小说、散文、诗歌等,要以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倾诉心中的感受。在文中一定要使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要把成长的感悟深刻地揭示出来。平时可以鼓励学生从日记、短评、随笔这些较为随意性的文体入手,随时写出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尽量少作硬性、统一性要求,由此慢慢引导,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7 写作前精构框架,理清文章脉络。相对于上面的语言要求来说,这里涉及的是写作更高层次的要求。好的文章不仅仅在于遣词与造句,更核心的在于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和思想表达的线索与层次。在写作中,这就体现在怎样设计篇章结构的问题上。所谓写作之前要"胸有成竹",对文章篇章框架进行设计和规划,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课上必须讲授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6篇:摘抄赏析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素质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语文课变成了枯燥乏味的课文分析课、结构剖析课。知识是讲不完、教不尽的,关键是要学生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让其自己“觅食”。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主要对学生展开了以下几种习惯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热爱阅读的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需要平时持之以恒的训练。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可分为三个阶段:

1.能读阶段。这是阅读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可适当用诗歌、散文、对联进行引导,让其博闻强记,积累语言素材,逐步培养其对语言的兴趣。也可组织诸如文学兴趣小组、文学沙龙之类的文学小团体开展活动,办手抄报、剪报、黑板报等。

2.善读阶段。这是阅读的中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感知语言材料后,就要及时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去理解语言材料所包含的内容和深刻含义,使引阅读进一步深入。现在书籍浩如烟海,已没有阅读尽天下书的可能了,这个阶段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有选择地阅读。

3.喜读阶段。此阶段即兴趣阅读阶段,在这个阶段,读书已成为一种欲望,是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对作品的仔细咀嚼、品味、评价、鉴赏,是对作品有更深层次认识的阶段。

二、培养善于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典故和专门术语等,就需要查字典、词典,翻阅有关赏析、评价的文章,帮助我们阅读。“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就等于有了一种终生相伴的良师益友。”

三、培养乐于背诵、识记的习惯

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遇到名篇佳作、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以及经典型的作品,要想记住,就得下功夫背诵。在这方面,古人有许多经典型的总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选烂,秀才半。”这里的所谓“破”“见”“烂”,就是要熟读于心,做到“其言若出吾之口,其义若出吾之心”,这样写起文章、讲起话来也就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感觉了。

四、培养自觉摘抄、积累的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时读到好文章或精彩片段,不能一下记住或不必当时记住就想办法摘抄,并且将摘抄的东西分门别类整理,制成卡片,经常翻阅,加强识记,为表达积累材料。“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就曾说,“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做文摘是能使读书专心的一个有效手段。好词妙句如星如玉般散布于各处,做文摘好比是采星摘玉,沙里淘金,积少成多,必然会大有收获。

五、培养勤于动笔的习惯

有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有道理的。广义上的勤动笔包括阅读过程中的勤动手作圈点、批注,勤动笔摘抄、写读书心得体会等,这里主要指勤动笔写作,采百花而酿香蜜。看多了,记多了,写多了,手自然就顺、思维也就活了,不是“思如泉涌”,就是“下笔如有神”。

六、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第7篇:摘抄赏析范文

课前,我让学生自找资料,自我准备,告诉学生平时要注意观察,注意积累。

根据学生情感外显,好动的特点,设计活动时,活动时我采取动静结合、灵活多样的形式。

首先是进行“词语积累”方面的竞赛活动,学生在竞赛中,动口,动手,动脑,交流得出丰富的词汇。如写日出的有“旭日东升”,“霞光万道”、……写雨的有“细裕如丝”、“细雨如烟”……写雪的有“粉妆玉砌”、“雪后初晴”、“银装素裹”……写星空的有“星月如钩”、“星月交辉”……。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背诵诗,边背诵边感受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接着以交流的形式进行“赏析”,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摘抄的片段读给别人听,如:

太阳组:半个太阳露出了地平线,这半个圆球好象被一个大盘子托着,有过了一会儿,红光中猛地一下跳出了一个红红的太阳,象一个红球,不!是火球。

雨组:大雨像波浪奔腾似地下着,可以说那是由一双怒不可遏的手泼下来的。它斜织着,密得像是一铺帷幕,形成一种显出无数斜纹的雨墙。

雪花组:雪花片片,轻轻地飞着,像千万只蝴蝶翩翩起舞。

星星组:不久,星星就布满了整个苍穹星星是那么多,数也数不清,无数寒星汇成一片光的海洋。

第8篇:摘抄赏析范文

“整本书阅读”是相对于现行教材的单篇阅读而言的一种课外阅读方式。无论是叶圣陶先生首次对“读整本的书”作深入阐释(1941年,《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还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都能从中发现“整本书阅读”实为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眼下,整本书阅读虽已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常态,但是,貌似热闹的现象实则令人担忧。

其一,幼儿式阅读――《洛克王国》《乌龙院》等依托于漫画或游戏的这类书籍,部分学生以关注画面的情节为主要阅读内容,此类书籍的畅销折射出他们阅读心理的低幼化。

其二,浏览式阅读――部分学生随手抓起一本书就地阅读,半个小时内从头翻到尾,囫囵吞枣。这种无序、无计划、无筛选的浏览式阅读体现的是阅读方式的随意性。

其三,功利式阅读――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阅读介入过分短视,误解了阅读和习作的密切关系,只让孩子读作文选。这显然无法支撑孩子语文素养的可持续提高,体现出阅读目的的短视性。

其四,浅导式阅读――因为没有出现以整本书为主体的教科书,所以有些教师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处于缺席状态,既无必读书目的推荐,也无阅读方法的系统指导。有些教师虽然有过尝试,如在书目推荐时做导读课,或单纯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或在学生自由阅读后上一两节简单的读书活动课,但都缺少构成连续指导的“招”。“缺席”和“缺招”体现了阅读指导的表面化。

基于此,我们尝试开展“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助学单项目学习”,以学生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为时间轴,设计不同的助学单,开展适时、系统的有效指导,促进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阅读达成默契。

一、开阅读期待之门

立足“阅读前”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进行有效指导,这是阅读的“开门”阶段。在师生确定共读一本书的前提下,教师基于学生读前的基础设计助学单项目学习任务,旨在开启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畅谈好书单――泼墨淋漓发异思

确定共读书目后,教师可以从该书的书名、封面、目录、作者、插图等多元直观信息中提炼出最突出的一点作为设计助学单的有力抓手,设计“畅谈好书单”切入导读(表1),把学生领进阅读之门。如《日》一书,光从书名看,就足以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我们就紧扣这一触发点设计助学单,引导学生大胆书写自己的奇思妙想。再如《外公的13号古宅》,作为一本侦探小说,不同版本的封面都营造出一种阴森、冒险的感觉,我们就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关注封面,“看图写话”。让学生带着猜想阅读,那么阅读自然就会像探险一样充满魔力。

畅谈好书单

在阅读的“开门”阶段,激趣是“畅谈好书单”项目设计的出发点,因此设计的问题应简洁易答,评价时也不设置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力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片段演绎单――身临其境悟其语

整本阅读的书籍大多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小说、童话,其中靠近学生语文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片段比比皆是,对于这类书籍的阅读引导可设计“片段演绎单”学习项目。“片段演绎单”包括两个版块,版块一是从整本书中提取的某几个精彩片段内容,版块二是学生体悟演绎区间。

在整本书阅读未启时,各组学生任选“片段演绎单”,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阅读版块一中的片段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在版块二上商定如“感情朗读、情节表演”等方式以及组内成员的角色、台词等,然后各组学生现场合作、演绎、交流。演绎,势必带着艺术化的语言和满腔的热情,势必包裹着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期待和想象;合作,确保学生参与的全面性,确保学生对所演情节的多向交流;片段,拉近书籍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一助学单项目操作简单,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便深入地理解、朗读、演绎。

(三)名家推荐单――无声引领胜有声

与成人购书时关注书本腰封上常见的名家推荐一样,孩子也对权威肯定的书籍万分信赖。抓住这一常人心态也可在导读时大做文章。教师截取其中的相关评语为材料,鼓励班中个别绘画能手将它设计成宣传海报,以此形成名家推荐单,并在教室显眼处张贴。这样隆重、无声、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呈现权威话语定然比教师填鸭式的有声推荐更有说服力。当然,若有个别学生读过本次的共读书籍,也可以请他“现身说法”,与名家推荐相映成趣,更添书籍亲和力。名家推荐单一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书籍的背景知识,二是易于促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开自主阅读之门

在日常教学中,家长和学生常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一直在看课外书,为什么写作能力不见提高?这应该是和课外阅读的关注点有关,只关注了情节内容,而忽略了文本的表达方式。那么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如何避免“得意忘言”的阅读问题呢?我们在助学单项目设计中可与学生共读而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窍”。

(一)情节单――开梳理内容之窍

首先,相较于单篇课文的大意概括,学生以文字来书写整本书的情节概要显然有难度;其次,考虑到儿童读物的扉页或封底几乎都有故事内容的介绍,那概括全书大意的设计未免流于形式;再次,整本书阅读的书目绝大多数是充满想象力的儿童文学,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是学生在阅读中最感兴趣、最易捕捉的。鉴于此,情节单项目学习的设计既能有效地监管学生阅读的全过程,考察学生对全书内容的把握,又能培养学生在大流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为了降低难度,情节单的设计可借助曲线图、流程图、表格等暗示情节走向的框架图,如《女巫狮子和魔衣橱》情节单(图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在绘制的流程填充框中填写相应的内容,提升了阅读趣味,也较好地梳理了整本书的脉络,更好地促使学生进一步阅读。

《女巫狮子和魔衣橱》情节单

(二)修辞单――开关注语用之窍

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关注作者的言语表达方式。若单一地摘抄“好词好句”,时间一久,学生对诸如“好词好句”式的语言有的可能只剩模糊的认识,有的可能早就忘记。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不同级别的修辞单,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表达方式,了解、品味、积累、运用作家个性化的语言,浸润式地感知文学作品的魅力。

1.初级修辞单――初入佳境,平地一声惊雷起。

初级修辞单难度最低,面向全班。在初级修辞单的设计上,我们谨遵单一性原则,让学生量力而行。在内容上,以教师设定的问题引发学生关注某一个语言点,一次只求一个语言点,如一种修辞方法,一类特殊形式的词语,一个个性化的句式;在方法上,一次只用一个策略,如背诵、赏析、仿写等。如“比比皆是――走进比喻句”(图2)这一项目学习单的设计,指导学生阅读的是《无字书图书馆》第1~3章的内容,学生在填空式的阅读提示下把视线锁定比喻句并作简要赏析。这一阅读的过程引领,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与书籍亲密接触,学生既“得意”,又“得言”,有助于展开后续的深入阅读。

比喻修辞项目助学单

2.中级修辞单――妙笔生花,不须雕琢也成器。

初级修辞单帮助学生关注书中的语言点,可是学生若一直由教师设计的修辞单牵着走进阅读,其自主性和积极性难免被抑制。因此,可用中级修辞单的形式平铺在学生阅读的全过程,以减少束缚。中级修辞单是对初级修辞单的整合、提升,以学生自由摘抄词句为主线,逐步递增且综合运用诸如仿写、造句、赏析等策略。比如,初始运用时,量化的要求为一次摘抄共读章节中的十个词语,两个句子。当学生养成习惯后,增加词语的运用,即用一个所抄的词语造句;之后再提高摘抄的要求,即摘抄两个语段。造句的练习进入瓶颈期后,鼓励学生用多个词语写一小段话或编写一个故事。在学生完全适应了这些要求后,再增加语段赏析的内容,评价作者的写作方法。中级修辞单没有标准答案,意在激发学生练笔的积极性,以读促写。

中级修辞单直指文本的言语表达,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每周一两次的项目任务,每月一次难度的提升,循序渐进,能更全面地敦促学生深入阅读。从如下学生的词语运用展示中就能看到难度适宜适当呈阶梯状提升并未对学生构成表达障碍,反而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意识,不断收获,不断进步。(见图3)

叶XX的修辞项目学习展示

3.高级修辞单――独立设计,为他人作嫁衣裳。

为了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阅读全过程,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还设置了高级修辞单,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给同伴设计一份助学单并作出评价。

与答案相对固定的情节单相比,每份修辞单都是学生个性化阅读和表达的产物。因此,教师必须进行及时、多元的评价,以优秀作业为示范,以针对性的评语作引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甚至得亲自“下水”设计范本。

三、开后续阅读之门

整本书阅读内容的完结并不意味着阅读行为的终结。教师要开发在“阅读后”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助学单,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从而获得宝贵的经验,培养独立、快乐阅读的能力。与常规的读后交流模式(如班级读书会)相比,助学单面向的是学生个体,而非班级整体,自然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收获与不足,因此在形式、内容、评价上也更为开放。

(一)阅读感悟存折单

1.绘画类存折单。

从设计的初衷来看,同是对精彩片段的关注,阅读前共读表演的精彩片段单,是从教师的角度抽离出片段,意在兴趣的激发;阅读后捕捉精彩瞬间的绘画类存折单,是从学生的角度回忆全书,旨在促进学生理解的升华。学生在选择绘画对象和作画时,必定要在脑海中回忆、梳理、筛选所有已知信息,再对确定的相关细节进一步细读加工。如此,这份助学单的完成,既升华了学生对关键情节的自我理解,又增添了阅读乐趣,也是对其自身综合素养的锻炼。如在阅读《昆虫记》后,教师可以安排这样的绘画题:“读了这本书,你最喜欢法布尔笔下的哪个小虫子,请你将它画下来。”一些学生坚持原创,一些参考了四年级上册语文书上《蟋蟀的住宅》一文的插图,交出了充满个性的绘画作品。

2.文字类存折单。

(1)撰写人物小传,发掘个中真趣。

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是作者细致刻画的。我们设计形象分析单,旨在让孩子学会概括和表达,挖掘角色的闪光点,为自己感触最深的角色立传。在这一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不是难点,而如何组织语言却需要下笔前仔细考虑。为减少学生下笔之前“咬笔头”的恐惧感,增添阅读兴趣,我们让学生喜当“代言人”,以第一人称书写。(见图4)

人物形象项目存折单

(2)开展主题交流,说尽书中真谛。

无论是童话、小说,还是知识读物、人物传记,共读书的主题都很鲜明。学生自主阅读中也对这些主题产生了模糊、朴素、表面的认识。读后感的撰写或许促使学生对主题的思考更理性化,但这种呆板的方式绝对让人感觉索然无味。而指向主题思考的研讨单,利用主题的思辨特质设计矛盾对立或提纲挈领的题目,学生就会有思考的路径,就会有讨论和表达的支架。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主题的多元化、个性化理解必定带来学生研讨单内容的千姿百态。比如我们针对曹文轩的《根鸟》一书设计的一份主题研讨单:“根鸟在行程的最后,看到那些白色的鹰仍在空中飞翔着。他让整个身体伏在地上,将脸埋在百合花丛中,号啕大哭。你认为根鸟为什么会在此时放声大哭?”学生有的认为紫烟没有出现意味着梦想并未实现,所以痛哭;有的认为是因为寻梦的过程太过艰辛;还有的认为结合全书综合考虑,根鸟因终于实现梦想喜极而泣……有意思的是,一拨拨学生主动跑到办公室跟教师争辩。

我们由此发现,出于对主题单性质、内容的考虑,不限角度,不限字数的自由书写后必须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只有多角度、多侧面地诠释话题,摒弃线型的思维方式,才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更好地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入理解作品内核。这样,助学单的渗透也就落到实处了。

(二)阅读过程存折单

情感投入、理性思考、知识积累、表达习得都是评价学生阅读过程实实在在的标准。助学单恰恰指向这些标准,因而梳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全过程中助学单的完成情况,我们就能掌握学生对这本书阅读的真实情况,这是从教师的角度评价学生。单一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为此,我们设计“星星知我心”(见表2)这一阅读过程存折单,让学生本人、家长、教师都参与到对阅读过程的评价中来。“自评”是为了敦促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态度;“家长评价”要求家长结合“阅读存折”的时间记录给出中肯意见,这是对孩子在家阅读的有力监督,对阅读时间的有力保障;“助学单评价”是教师意见的参与;“总评”是三方评价的总汇。评价的权力下放,评价的主体开放,评价也就更全面,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记录就更准确。

星星知我心――阅读过程存折单

第9篇:摘抄赏析范文

这两个单元的阅读板块,编者按照“建筑艺术”“动物世界”的主题组织材料。第三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的风格、地域、民族和历史阶段,展示了建筑艺术的魅力及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巍峨、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巍中山陵,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高大的黄鹤楼,奇特的于园,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建筑所体现出来的生活美与艺术美。第四单元的课文,运用通俗浅显、生动传神的语言,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松树金龟子,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国宝大熊猫,以及身形庞大而本事拙劣的“黔之驴”。 学习这两个单元,我们应在阅读思考中,感受建筑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学习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建筑、动物的特点;学会从多角度观察事物,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说明对象。

“诵读欣赏”部分,第三单元带我们参观了天坛的圜丘、古罗马的斗技场,让我们品味到了世界著名建筑的独特之处;同时,还引领我们走进花街,走进苏州的小巷,去感受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去感受这些寻常的建筑给百姓的生活带来的乐趣。第四单元的诵读欣赏,重在朗读,同学们要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练、形象的丰富、联想的自然,还要学会通过上网查资料、运用工具书来赏析古诗,更好地丰富自己的人文涵养。

活动环节,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告诉我们:话须形象才动人。口语交际讲求生动形象,以情动人。无论口头描述涉及哪种对象,都应仔细观察,深入了解,也应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所描述的对象说“活”。第四单元的 “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题是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参与这一活动,我们要明确调查的内容和目的,掌握调查的形式,并能写出有效的调查报告和相关文章。通过活动,大家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和谐社会这一理念也包括自然生态的和谐,从而把保护野生动物落到实处。